艾米莉·狄金森的“战争”
作者:修华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6期
【摘 要】本文概括分析了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中的战争意象。根据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和作品着重分析“战争”意象的涵义,探究了该意象形成的原因与实质。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战争;意象
“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还剩一场战役/一个敌人我尚未谋面/但时常将我打量/犹疑不定是要我还是要我身边的别人/总把最好的拿走/忽视我/直到周遭的人都先我而去/倘若故去的密友没把我忘记/那该多么甜蜜/因为人生七十/玩伴已稀”。[1]
这首诗大概创作于1882年,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创作这首诗时52岁,4年之后,诗人病逝。纵观诗人一生,这首诗可以算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被誉为“游荡在美国乃至世界现当代诗歌原野上声势赫赫的幽灵……?代表了19世纪美国心灵拓荒最高的才智?”[2]。
何谓战争?战争是一种以震慑和打击对手力量为目的的暴力活动。在狄金森的诗中,战争是以意象的形式出现,指各种现实的和心理的剧烈矛盾冲突,以一方的消失或屈服为终结。狄金森的诗歌哺育着此后美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尤其是后来的意象派诗人。鲜明的战争意象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反映了诗人人生中哪些无法避免的“战争”?
1 现实中真正的大战: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是美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内战。虽然诗人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毫无疑问,这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战争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诗人的生活。战争造成最直接的结果是死亡,诗人能做的只是感受着战争带给自己的影响,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有些诗她直接涉及战争,“如《当我还小,一个女人死了》
(Fr518/J596)和《感到活着是一种耻辱》(Fr524/J444)两首”[3]。狄金森重要的朋友,“托马斯·温特华斯·斯托洛·希金生(Thomas Wentworth Storrow Higginson,1823—1911)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废奴作家”[4],他结识并与狄金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认为狄金森是“?全新且有独创精神的诗歌天才?”[5]。南北战争时,他直接参战,“组建、训练并指挥了南卡罗莱纳第一黑人团”[6]。战争就在狄金森的身边,且在她心上烙印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2 精神世界的战争:独立的个性与宗教浪潮
狄金森的祖辈以狂热著称,并由此演化为一种奇特的固执,被当地人称为“狄金森式的“坚硬”。艾米莉·狄金森的性格特征明显得自家族遗传:“精明、坚韧、果敢、独立、心系天堂、
艾米莉_狄金森_花的言说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艾米莉?狄金森———花的言说
亓凤琴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人们虽然很难走近狄金森的内心世界,但百花丛中有她的暗香。在她的世界里,诗即花,花即人,人即神。
狄金森正是用她不朽的诗歌中花的语言歌唱着生活中的爱与美,在父亲的领地上诗意地栖居着。
[关键词]花的语言;花与人;花与诗;花与神;花与美;诗意地栖居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6)03-0087-03
引 言
狄金森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著名的隐逸女诗人,她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马萨诸塞州的,在父亲的花园洋房中。,少见客人,,有限的交流,。在狄金森有限的世界里,。
十九世纪著名园艺家Waterman在他的畅销书《花典》
(FloraLexicon)中这样说“:花的语言近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
狄金森常常言在花而意在人年给嫂子的信中有,,有棵皇冠花想抬起头来,。皇,有长长的茎,冠状的花簇,最上面狄金森在此暗指嫂子的艳压群芳。
古往今来,男人或女人常常会用花的语言无声地交流爱意。这种花言心语在影片《红与黑》中得到过完美体现———年轻的于连从野地里摘取了一束象征爱情的紫罗兰,让孩子转交到了自己暗恋的女主人手上。花能含蓄地表达人隐秘的内心世界。1862年写给Bowles的信中狄金森似乎也在借花献佛———花儿等待在瓶中,而爱变得烦躁易怒———痴心地盼,她的渴望长出了花瓣。信一开始还以花掩面,稍带羞涩地等男主人的到来。但很快诗人便推开面具站到了台前,自然成了爱意催生的花朵。
正如她能藏于花萼中,花能变成她一样,狄金森的世界似乎很小,但又确乎很大。大自然气象万千的变化,在她看来也不过是花儿朵朵,又同时留有人的影子:
BloomupontheMountainstated-Blamelessofaname-EfflorescenceofaSunset-Reproduced-thesame-SeedhadI,MypurplesowingShouldendowtheday-Notatropicofatwilight-Showitselfaway-Whofortilling-tothemountainComeanddisappear-Whosebeherrenown-orfading-Witnessisnothere-
关注,熟悉这种语言看来已是定势,即使不是礼仪教育的必选部分,至少也是一种优雅高贵的修养,是女士们先生们书
[1](P6)房中渴望得到的东西,尽管不一定是必须的东西。”
1885年狄金森给友人的信中说,花没有嘴唇,却有语言,你问
我,我的花说了些什么———,这些不听话的花———我告诉过她们怎么说的。在狄金森的世界里,人即花,花即人;诗写花,诗即人。人有心灵,花有情态,诗有意境。人们虽无法接近这位隔着半开的门与客人对话的女诗人,但百花丛中有她的暗香,伊甸园里有她的花魂。你想聆听她的心语吗?你想解读她的超凡脱俗吗?那么请追随一只蝴蝶或蜜蜂吧!
一、花与人
在狄金森的许多诗中,花与她同体———花就是她,她就是花,彼此信任,彼此亲善,永结同心,永不离分。
WhereIamnotafraidtogoImayconfidemyFlower-WhowasnotenemyofmeWillgentlebe,toHer-[收稿日期]2006-03-16
[作者简介]亓凤琴(1967-)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讲师,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英美文学。
87
WhileIstate-thesolemnpetalsFarasnorth-andeast-Farassouthandwestexpanding-Culminateinrest-
[4](P18)
玫瑰花中才有可能提取到一滴”。看似流畅有序的一首
诗,往往饱含着诗人太多的辛苦和付出,这也正如狄金森所言:
Essentialoilsarewrung-Theattarfromtherose
Benotexpressedbysuns-alone-Itisthegiftofscrews-
狄金森观察太阳落山的瞬间天象变化,就像端详亲朋好友临终时的脸一样饱含激情,恋恋不舍———那是一棵盛开在高山之巅的紫色花,高贵典雅,光芒万丈!是谁在山颠把种子播撒?来也无踪,去也无声?山无言,花自灭,谁解看花人风情?
二、花与诗
狄金森生活的年代里,人们习惯借花(posy)和诗(poesy)的谐音做文章。狄金森的花,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狄金森的诗。
AllthelettersIcanwriteArenotasfairasthis-Syllablesofvelvet-SentencesofPlush
三、花与神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是会死而复生的,他们有的变成飞
[3](P103)鸟,有的变成鲜花,有的变成海魂。在狄金森的诗中,
死去的人有时被描绘成花或花的块茎,会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时刻或温暖的环境里重放生命的绿色。像狄迪金森这样羞怯的诗人,她虽然躲避陌生人,但却可以躲进自己的温室和花园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借助花的语言,尽情描述诗人眼中的现世和心中的来世。花园在她眼里是神殿和避风港,花是有灵性的小生命,,,预示着天堂之美。于,常常洋溢着伊甸———稚菊(daisy),暗示狄
上面这首诗是和一支玫瑰同时寄出的。在这里,诗人把艺术和自然有机地融为了一体,点:玫瑰花既包含了一定语言信息,,,如出一辙。,需要技巧,需要勤劳,:
Bloom-isResult-tomeetaflowerAndcasuallyglance
WouldcauseonescarcelytosuspectTheminorcircumstanceAssistingintheBrightAffairSointricatelydoneThenofferedasaButterflyTotheMeridian-Topackthebud-opposetheworm-ObtainitsrightofDew-Adjustitsheat-eludethewind-EscapetheprowlingbeeGreatnaturenottodisappointAwaitingherthatday-Tobeaflower,isprofoundResponsibility-
。不管Bowles是不是狄金森的太阳,她本人的确喜欢稚菊—
Thedaisyfollowssoftthesun-Andwhenhisgoldwalkisdone-Sitsshylyathisfeet-He-waking-findstheflowerthere-Wherefore-Marauder-artthouhere?Because,Sir,loveissweet!Wecaretheflower-ThoutheSun!Forgiveus,ifthedaysdecline-Wenearerstealtothee!EnamoredofthepartingWest-Thepeace-theflight-theamethyst-Night’spossibility!
诗中的稚菊如希腊神话中的太阳花,相传是一名水泽仙子,因暗恋太阳神九天九夜不吃不喝,痴痴地从日出望到日落,以露珠为伴,最终站立成地平线上一道憾人的风景———多情女子空悲叹!她虽苦犹甜,无怨无悔,始终对太阳神扬
[3](P66)着笑脸。狄金森的生活也在演绎着这个动人的爱情神
话,她在自己的理想王国中,在诗歌的园地里与梦中情人牵手,渴望走向永生。
在下面这首描写蒲公英的小诗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维纳斯的所爱在她怀中死而复活的样子———
Thedandelion’spallidtubeAstonishesthegrass-AndwinterinstantlybecomesAninfinitealas-ThetubeupliftsasignalBud
精心呵护一朵装点环境的娇弱之花是一种“责任”,这一点既能从表面意义上去理解,也可以从象征的角度去阐释。对于像蝴蝶这样生命短促的小生物,她在日光下艳丽夺目的光彩却包含一段与环境的艰苦抗争。做诗又何尝不是这样。狄金森也像诗中的花儿一样,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具有为艺术献身的奉献精神,才能成就诗人的光环。
Higginson说过“做诗好比在玫瑰花中提取精油,从上百万朵
88
Andthenashoutingflower-TheproclamationoftheSunsThatsepultureiso’er-
花儿面前畏缩震惊,似乎不够明智;不过,美常常是胆怯,而且更多的是痛苦。写诗是为了安抚自己偶然遇到美时那种痛苦的喜悦,如下面诗中所言———
SogayaflowerbereavedthemindAsifitwereawoe,Isbeautyanaffliction,then?Traditionoughttoknow.
在狄金森眼里,风信子(Hyacinth)的块茎象征着复活的躯体之美。Hyacinth是阿波罗的玩伴。只因西风之神嫉妒他们形影相随、牢不可破的友谊,暗中使坏,Hyacinth才被铁饼击中头部,失血而亡。阿波罗悲恸欲绝,为之祈祷,血泊中便开出了貌似百合姹紫嫣红的风信子。每逢春回大地,风信
[3](P17-子便在山中盛开,纪念美少年的遭遇。
18)
“在这个沉闷的地球上,美丽的花朵就是你抚慰神经的
[4](P44)
色彩和芳香。你可否从中窥见过天堂?”在俗世的扰攘
对风信子的
偏爱,反映了狄金森重友情,多伤感,悲天悯人的性格。
在狄金森的花园里,风信子是太阳神的所爱,风花是维纳斯的所爱,水仙花是回声女神的所爱;稚菊追逐太阳神,太阳神追逐桂花神……他们各自代表着爱与美的不同形式。狄金森用她对自然和生活独特的解读,用花的语言诉说着一个个人间童话。她像神话里的Daphne坚贞不屈,又像太阳花一样羞涩、纯真,她既是伊甸园里的百花仙子,也是爱与美的追求者。
四、花与美
狄金森对花寄托了她对爱与美的追求嫩的紫罗兰还是高贵典雅的皇冠花,花还是普照静夜的月亮花,的花也好,,,她们都是不朽的,神圣的,依托着花的美丽外形,,诉说着天籁之美,圣洁之美,自在之美。
狄金森喜欢紫色,喜欢蓝色,喜欢简约,喜欢和谐。她喜欢穿在身上的是一件白色连衣裙,外配一条淡紫色丝巾。她曾经说蓝色的小花像白人的眼睛,而蓝色又是天空的颜色,神秘而悠远,恒久而不变。她有很多描写紫色花的诗句,而她自己就是一株古色古香、矢志不渝的紫罗兰———
Dear-Oldfashioned,littleflower!Edenisoldfashioned,too!Birdsareantiquatedfellows!Heavendoesnotchangeherblue.NorwillI,thelittleHeart’sease-Everbeinducedtodo!
嘈杂中,独辟一块精神的处女地,让灵魂在其中安然徜徉,想象自己在其中与虫鸟细语,为花儿留恋,相看两不厌—狄金森在自己的精神花园里找到了爱,找到了美,伴着日出日落诗意地栖居着,在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繁星月夜,用花的语言吐露着灵魂的芬芳,以自己对艺术唯美的追求,践行着柏拉图的精神美学。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春秋。美在自然,美在和谐,美在心中。
结,她希望自己的诗,有美感韵味,能够经得起考验和推敲,为人所爱。狄金森三十二岁给Higginson的信中有这样的问话:不知道自己的诗是活了还是死了?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狄金森隐秘的情感世界我们虽然很难探求,但她用花的语言留给世人的那份清纯,那份羞涩,那份典雅,那份渴盼,尤其她与世无争地在自然的怀抱中那种诗意的栖居,丰富了美的内涵,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亮点。
参考文献:
[1]M.T.Wateman.FloralLexicon[M].Hanover,N.H.:UniversityPressofNewEngland,1998.
[2]T.W.Hiffinson.LettersandJournalsofThomasWentworthHigginson,1846-1906[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21.
[3]陶洁.古希腊罗马神话[M].香港: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1980.
[6]Lawrence.Hutton.FloraBelles[M].Boston:WebbBoston,1942.
狄金森对美的惊羡,有时带有一种痴迷和敬畏,就像儿童崇拜花仙子一样,最怕美从眼前稍纵即逝。她曾经说,在
[责任编辑 赵常伟]
89
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命感悟
摘 要: 艾米莉?狄金森擅长用意象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哲理。本文通过分析她的以自然、爱情、死亡和永生为主题的意象诗来了解她对生命的感悟。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诗 思想源泉 生命感悟
1.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美国诗人。她被誉为“最伟大,最具创造性的诗人”和“西方自萨福以来最伟大的女诗人”,[1]她一生中写了超过1700首诗,题材广泛,覆盖了自然、爱情、宗教、死亡和永生。她深居简出,所以她的诗通常都基于她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她把她的诗称为“写给世人的信”,[2]诗就是她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她的诗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新颖、奇特和精简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因此她又被奉为意象派诗人的先驱。意象是诗的灵魂,也是表达诗的意境的最活跃的元素。狄金森能非常熟练地用意象来表达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哲理。笔者通过研究她的几首诗来挖掘她复杂的生命感悟。
2.艾米莉?狄金森的思想源泉
狄金森过着隐居的生活,书信是她和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如此封闭的心灵怎样能感知五彩缤纷的世界?她怎样能写出这么多优美的诗?她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众所周知,狄金森一生未婚,没有烦琐的生活小事,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度过的。广泛的阅读使她受益匪浅。首先,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给她深刻的影响。爱默生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个神秘的结合物,而且自然向人展示有关人类和宇宙的征象,人能够探知自然的内涵和领悟自然的真意。”他提倡从直觉而不是从逻辑去发现事情的真相,自然就是他的《圣经》。在他眼中,小鸟,白云、绿树、花儿、雪花等平常的事物都有特殊的意义。狄金森赞同这一观点,她认为人的灵魂存在于自然中,人在自然中随处可见上帝的存在。她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所以她能在简单、枯燥的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其次,除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的影响,狄金森的诗也体现了她独特的宗教信仰。她活在宗教强烈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时代,她也不例外地受到宗教的影响。她的诗中很多意象都是来自《圣经》故事。但是,她对上帝和基督教的教义有着矛盾的看法。一方面,她相信上帝的存在,她认为“上帝在这里用他敏锐的眼光看着我的灵魂,然而,我不害怕,我在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好。他知道我内心世界的每一次挣扎。”[3]上帝是她孤独灵魂的伴侣。她认为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可以向上帝伸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经历了失去亲人和朋友的痛苦,巨大的伤痛使她重新审视上帝,她开始意识到死亡的必然。她不再接受上帝的所谓“复活”和“仁爱”,从那时候起,她开始追求自己心中的上帝和永生。
3.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命感悟
狄金森的隐居生活使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割断了与世界的交流,但是这并没有限制她的想象和创作。她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奇特的想象力使她能从平常的事物,如花、草、鸟、兽、虫、日落、风暴、雷雨等中获得创作灵感。她用生动的描写、反映她的内心感受。她简朴、直接、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着抽象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她复杂的生命感悟。
狄金森热爱自然,关心身边发生的细微的事情。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提倡:“回归自然,回到自然的影响中,你会达到身体和灵魂的统一。”[4]她用热情和欢喜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在《自然是我们所看到的》中,她给我们描绘了她想象中的自然。蜜蜂、蟋蟀、山川、河流和海啸都好像有生命一样,那是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她想告诉我们自然是天堂。在她的另一首诗《自然――温柔的母亲》中,她把自然比喻成母亲,把人类比喻成孩子,她独特的意象显示了母亲的温柔与慈祥,孩子的天真与幸福。这首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相反,在《显然不足为怪》中狄金森描述了自然界中一个恐怖的景象。幸福的花儿被严霜在嬉戏中无情地摧毁,太阳对这一情景却表现得无动于衷,冷漠地继续向前行,而花儿也觉得不足为怪,反映了生存与毁灭是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创造了一切,然后又无情地摧毁它,生与死显然都是不足为怪的。在《一个瘦长的家伙在草地》中,狄金森表达了她对自然的敬畏。她用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蛇,她看到了一条细长的东西,以为那是一条绳,想弯下腰去捡,当发现那是一条蛇的时候,非常吃惊,摒住呼吸,全身凉到骨髓里,蛇扭曲着离去。蛇的存在打破了人与自然间一贯安全、和谐的气氛,揭示出自然原始而阴暗、凶险而神秘的另一面。超越个体和群体的人类智力和理解力令她感到难以言表的震撼和惊惧。
爱情是狄金森的诗的又一主题。虽然她终身未嫁,但是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内心如火般的热情。她认为爱情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爱情高于生命―爱情可以超越死亡―爱情是创作的源泉―爱情是世界的起源”。[5]狄金森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她不能和她的爱人在一起,这使得她非常痛苦。她所表达的等待爱人的彷徨、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她对永恒的爱情的向往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在《暴风雨之夜―暴风雨之夜》中狄金森抒发了她强烈、真诚、大胆、直接的情感。这首诗的意象是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一只小船在大海中颠簸,然后与大海融合在一起。她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小船,她的爱人比喻成大海,只要她和她的爱人在一起,即使是暴风雨之夜也充满着极大的欢喜,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她的爱人给她带来的幸福与狂喜。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快乐地遨游在爱的海洋里。狄金森用大胆、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追求。可惜她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的婚姻。
狄金森创作了600多首有关死亡的诗。从这些诗中,她阐述了死亡与生命、死亡和爱情,死亡和永生的关系。对于任何人而言,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一出生就踏上了奔向死亡的征程。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她把死神比喻成一位绅士,驾着马车来接她。他们穿过学校、穿过田野,超过了落山的太阳,最终来到了一座房子面前。学校,田野和落日象征着人生的三个阶段――童年,中年和老年。他们奔向死亡的征程一点都不痛苦,相反,带着浪漫的色彩,就像新郎驾着马车去接他的新娘回家一样。她用了“房子”、“屋顶”去形容坟墓,给人的感觉是死亡一点都不恐怖。整首诗的笔调幽默而诙谐。狄金森对死亡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她而言,死亡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走向永生的过程。生命充满坎坷,人类挣扎着走向成熟。然而,人类还没来得及知道生命的最深层的意义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狄金森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没有找到答案,于是转向宗教,向上帝求助,希望能在死亡中得到永生,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到达生命的最终目的地。
4.结语
狄金森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她用一生去探索,阐释生命的意义。她在爱情与现实、幻想与生活、精神与感觉中矛盾地活着。关于自然,她认为它善良而残忍,她把自然界比喻成人类世界,自然界的法则适用于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对于爱情,她细微的描述让我们感到爱情的美丽与甜蜜。然而,她对爱情的过分渴求使她的爱情成为美好的幻想,爱情对她而言就像烟花一样灿烂多姿,却短暂而虚幻。对于死亡,狄金森相信“死后会有一个全新的,更好的,永恒的生命”,[6]死亡是永生的开始。她的诗蕴涵着丰富的哲理,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读她的诗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艾米莉?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2]John,H Thomas.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Cambridge Mass,1995.
[3]Knapp,Bettina著.李恒春译.艾米莉?狄金森.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4]黄家修编辑.美国文学:理解与欣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3.
[5]Yu Lihua,Li Zhanghua.“A Broken Heart for Love-Reading On Emily Dickinson’s Love Poem.”
[6]Kazin,Alfred.God & the American Writer[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97.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情结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曲阜 273100) 摘 要: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主题。“I heard a Fly buzz— when I died—”和“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是狄金森众多死亡诗歌中的经典名诗。在这两首诗中狄金森一方面时而畏惧死亡时而相信死亡带来永生。狄金森的这种矛盾的死亡情结来源于她的生活时代背景和她的宗教观念以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死亡 恐惧 永恒 宗教 超验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2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著名女诗人,为美国诗坛做出了独特贡献,然而她在世时却鲜为人知。但在她作品发表之后的几十年,狄金森成为文坛中争相研究的热点,至今方兴未艾。有人断言,她是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有人就驾驭英语的能力而言,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江枫,1997)。 艾米莉·狄金森犹如一株空谷幽兰,过着接近隐居的生活。这种生活为狄金森增加了无限神秘,同时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环境。狄金森一生创作了一千七百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关于自然,宗教,死亡这些主题,与死亡有关的诗歌就占了狄金森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她对这些主题进行冷静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本文旨在分析狄金森的经典死亡诗歌以便展现艾米丽的矛盾的死亡情结。 一 对死亡的恐惧 古往今来,死亡这一主题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英文诗歌中的关于死亡主题的数不胜数。从人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不论他贫穷或富贵,人生明朗或黑暗,都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面对死亡人们充满了恐惧,它使人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它使亡者无奈,生者痛苦;它使人饱受离别之苦。因此人们对于死亡往往想到的是恐惧,甚至是绝望。 狄金森早年便深刻的感受到死亡留给人的恐惧。在她生活的时代,她居住的安莫斯特小镇的死亡率是很高的,经常有丧事发生,而艾米莉家是送葬人去公墓的必经之处,死亡成了她单调生活中的大事。亲人的离世,朋友的离去都给这位敏感地女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悲伤。狄金森曾经在信中写到“我常常想到坟墓,想到它距我有多远,想到我能否阻止它夺去我的亲人”(Thomas 1958)。 对于死亡的恐惧已经深植于艾米丽的潜意识中,在她的诗歌中不时地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 本文首先分析她写于1862年的一首死亡名作“I heard a Fly buzz— when I died—”。 诗歌的第一小节一开始聚营造了一种肃穆哀伤甚至有点恐怖的气氛。叙述者在床上与他的亲友们离别,屋内的空气凝滞,只有苍蝇嗡嗡叫。这种凝滞就像暴风骤雨即将来临前的宁静,让人内心难以平静,然而人们还要在这种情况下迎接死神,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就更加证实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 第二小节将重点转移到临终者的亲友身上,通过“eyes”和“breaths”来表现人们对待死亡的反应,“dry”和“firm”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失去亲友的那种锥心之痛,同时也隐含了死亡的可怕。让叙述者更加恐怖的是他看见死神即诗歌中的“king”降临到自己的房间,这更加突出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第三小节中气氛稍有微缓,叙述者将自己的东西作为纪念品分给众位亲友以示纪念。根据西方人的宗教观,人们在临死的时候将自己的遗产赠与他人死后灵魂会升入天堂得到永生。诗中叙述者将他的可赠送的财产予以赠送,言外之意他还有不可赠送的东西,这里应指叙述者的灵魂。临终者希望把自己的身外之物留给他人希望自己的灵魂升入天堂从而得到永生。然而一只苍蝇的到来将他的美梦打破。 叙述者临死之前仿佛看见自己的躯体变成苍蝇口中的美食和它们繁殖下一代的巢穴。“light”象征着白天,生命和知觉,窗户象征着天堂之门,随着窗户的关闭叙述者想要进去的天堂之门也随之关闭。叙述者的灵魂并没有如他所愿进入天堂得到永生,随后他无法再看见任何东西意味着他真正死亡了。“丑陋的苍蝇出现于临终者和光亮之间,成为死者离开人世前看见的最后生灵。人生的结束没有在庄严辉煌的葬礼进行曲的陪伴,却在微弱的苍蝇的叫声中戛然而止”(刘守兰,2006)。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清教徒们宣扬的死亡即解脱和永生的观点,整首诗既表现了对死亡的恐惧又表露出诗人对来世和永生的悲观失望。 二 超越恐惧,死亡即永恒 艾米莉没有停止对死亡探究的脚步,她于1863年写下了另一死亡名篇“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狄金森留下关于这首诗的好几个版本,有的版本将最后一小节删掉,本文选取含有第六小节的版本,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表现艾米莉死亡即永恒这一主题)。这首诗不同于之前诗歌,讲述了一名女子勇敢面对死亡的故事。在这首诗歌中艾米莉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死亡并相信死亡即永恒。 全诗分为六个小节,前两节讲述了“我”接受“死神”的邀请同“死神”和“永生”共坐一辆马车。“死神”一改往日的形象,幻化成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好心的(kindly)停下马车,礼貌(civility)地邀请“我”同他一起踏上生命最后的旅程。作者不同与平常对死神的描述使得全诗的基调顿时轻松。 前两小节中最值探讨的是马车里面的“永生”。“死神”竟然同“永生”坐在一辆马车里,这一点令人费解。死亡和永生应该像白天和黑夜,太阳和月亮一样是不可能同存在的,然而诗中这样写是否意味着诗人不但从未畏惧过死亡,而有生到死都相信死后既能得到永生进而走向永恒。 第三小节讲述“我”“永生”和“死神”驾车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嬉戏;然后又经过稻田;最后夕阳西下。孩子,稻田还有夕阳分别代表了人从生到死的三个阶段:快乐的童年,丰收的中年以及衰老的暮年。对于诗中的叙述者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只是一趟同老友旅行。 第四小节讲述黄昏到来,“我”只穿薄纱和围着绢网的披肩,露水使我颤抖和发抖。颤抖和发抖象征着死亡时的动作,这一切都预示着“我”即将走向死亡。恩格尔认为纱裙意象巧妙地把现世和死亡,有限和无限连接在一起。因为纱裙是死神的行头也是新娘的盛装(刘守兰,2006)。
艾米莉_狄金森的自然视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二○○○年第四期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视角
毕凤珊
(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 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 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 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自然景色诗; 自然哲理诗
【中图分类号】I712. 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0) 04-0033-04
Emily Dickinson ’s Perspectives on N ature
BI Feng-shan
(Y ancheng T eachers C ollege , Y ancheng 224002)
Abstract :Emily Dickins on was a fam ous w oman poet of the United S tat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er , with their keen observation and unique understanding , win the winder ’s recognition. critical of only provides a g ood insight into her landscape poems and philos ophy poems , but als o throws views to 2ward nature.
K ey w ords :Emily Dickins on ; ; ophy 。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堪称为一朵奇葩。本文拟对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作一粗浅的评述。
的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一样, 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在艾米莉?狄金森身后留下的大量诗篇中, 以自然为主题或背景的诗歌有500多首, 其成就最高, 最为脍炙人口。自然之歌在文学史上可谓源远流长, 最早描写自然的诗作, 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很多大文豪都探讨了自然的神秘性以及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作用。因此, 若想使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具有新意则困难重重。
狄金森的自然诗没有陈词滥调。她虽然喜爱莎士比亚、爱默生等人的作品, 继承了他们写实的传统, 但她绝少模仿, 而是努力创造。她独辟蹊径, 利用有限的直接经验, 将她接触到的一切采撷入诗, 将自然写出了新意。狄金森自然诗独具的魅力来源于她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她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艾米莉?狄金森是十九世纪新英格兰艾默斯特———一农村小镇的女孩, 一生中很少离开这一小镇。她酷爱自然, 对自然怀着深厚的
一
艾米莉?狄金森,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 二十世纪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艾默斯特小镇,1886年5月15日因肾脏疾病离开人世。她给人间留下了1775首自成一格、独放异彩的诗歌。但是, 在她生前, 她亲眼只看见七首被编辑们大大改动过的诗歌发表, 其余部分都是她死后三十年内由亲友们整理、结集、陆续出版的。
她的诗公开出版后, 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有人断言, 她是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有人就驾驭英语的能力而言, 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她与同时代
[收稿日期]2000-06-20
) , 女, 江苏淮阴人, 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 硕士,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作者简介]毕凤珊(1974—
33
感情。她喜爱山海林泉, 花鸟昆虫, 常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与小生物作伴。因此, 自然景色常流于笔端并独具一格。《我品尝从未酿制的液汁》一诗中第二节展示了一幅诗人沉醉于自然风光的情景“:我陶醉于清新的空气———我豪饮那晶莹的露水———Π摇摇晃晃———穿过无尽的夏日———Π从那
[1](P. 12)
流金砾石的青色小酒店出来———”狄金森写自然如同写家园, 她对自然界的一切住户———丛林中美丽的居民, 草原上的三叶草、红门兰, 无不满怀亲切柔情, 而且观察仔细, 因此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真切描绘。
她坚持真实, 对真实有一种不妥协的忠诚。
[2](P. 8)
她确信“:真与美是一体”。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写来, 时而惊心动魄, 时而悦目怡神, 其魅力在于总使人感到一种无可置疑, 确实存在, 却又是从不曾意识到的美。同时, 又富涵哲理韵味, 在思想深处触动人的心灵, 给人以启发。
狄金森以自然为主题的诗一般分为两大类:描写大自然奇观壮景的自然景色诗和揭示宇宙与人类生命奥秘的哲理诗。当然, 这两类诗歌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交融, 。作的影响。她认为在人类和自然之间有一神秘的纽带, 自然向人类展示有关人类与宇宙的一切事物。大自然的一切是上帝赋予的, 同时又是上帝的化身。这一类诗歌所占数量并不多。另一种则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即反超验主义自然观。狄金森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大自然是一个谜。自然对人类的利益甚至生命都漠不关心。大自然是冷酷的, 无情的。这一类诗往往带有神秘的色彩。
在狄金森500多首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中, 描写大自然奇观壮景、花鸟虫草的占了五分之四。她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在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对花、鸟、昆虫的简单勾勒, 到对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的细致描绘, 无一不体现出狄金森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机智的笔触。其中一些诗歌以它们引人注目的意象、简洁清晰的表达以及打破传统的文风而成为其代表作。
艺术是生活的镜子。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都来自日常生活。诗人的观察很敏锐, 很细腻。日34
出日落, 是像宇宙本身一样古老的题材, 在《我告诉你太阳怎样升起》一诗中, 她却写得仿佛是崭新的发现, 而且, 有极其浓郁的现代感。“我告诉你太阳怎样升起Π升一次, 一条缎带———Π塔尖在紫水晶里泳浴———Π这消息, 像松鼠那样奔跑———Π山峦摘掉她们的帽子———Π食米鸟, 开始鸣唱———于是我轻声自言自语———Π‘那一定就是太阳’Π但我不知道他怎样下落———Π似乎有一道紫色阶梯———Π穿黄衣的小男小女Π不断向上攀去———Π直到翻越过边界———Π一位灰衣袍神父Π轻关上黄昏栅
[2](P. 83)
门———Π领走他那些信徒———”诗人这首诗运用许多丰富多彩的意象(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等) , 生动地表达了太阳徐徐升起以及缓缓落下的景象。太阳的升起在诗中被描绘成像一条条缎带。缎带原本是在日出时经常见到的一块块云彩。随着云彩变得越来越淡, 便出现了奇异变化, 这便出现了“升一次, 一条缎带———”。狄金森善于捕捉细节, 。, 因此, 。日出, 给这美丽的景色平添。这首诗的中间, 诗人将一天的光阴跳过去而描写日落, 好像是因为诗人依然对着美丽的日出之景出神而忘记了时间。描绘日落时诗人用了晦涩难懂的隐喻。日落如同小男孩和小女孩攀爬台阶, 他们越过地平线, 在一个穿灰袍神父的带领下, 进入另一个世界。穿黄衣的小孩用来比喻越来越暗的光线, 而紫色的台阶则是日落时分颜色越来越深的云彩。在西方宗教传统中, 日落时分的云彩是通往另一个神秘的空间即天堂的道路被阻隔的象征。狄金森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隐喻将原有的恐怖色彩加以淡化。
春、夏、秋、冬在狄金森的笔下各有其独特的魅力。诗人捕捉到四季更替的细微变化并在《像忧伤一样难以察觉》一诗中给以细致的描述“:像忧伤一样难以察觉Π夏季已经消逝———Π昏暗早早开始Π分馏出一片静谧, 也可能是自然自己Π把午后的明光遮蔽———Π黑夜提前到来———Π黎明有异样的景色———Π我们的夏季轻盈地逃逸Π消失在美的境域”。同时, 诗人对于夏季狂风暴雨的描写更是别具一格。“一阵风吹来像是铜号声———Π抖抖索索地穿过草地Π绿色的清凉压上热浪Π一扫而过时如此不吉不祥Π于是我们闩上一扇扇
[2](P. 232)
窗和门Π犹如想挡住一个色如祖母绿的鬼魂
[1](P. 159)
———”。诗人一反通常的表现手法, 使用一些表示死亡的意象———“绿色的清凉”、“不吉不祥”“、色如祖母绿的鬼魂”来描述夏日狂风, 揭示了大自然狂暴的一面。
除了描写日出、日落、风、雨以及四季变化之外, 花鸟虫草也是狄金森经常触及的主题, 尤其是“一条瞬息消逝的线———Π一只旋转的飞轮Π一声翡翠的共鸣———Π一股胭脂红的急湍———Π灌木林梢的花朵Π端正碰歪的头———Π多半是突尼斯的信
[2](P. 228)
使Π在清晨轻快驰骤”。诗人在这首诗中用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来描写蜂鸟。诗的第二行诗人将蜂鸟旋转的翅膀比喻为“一只旋转的飞轮”, 这一准确的意象语言使读者更容易感觉蜂鸟的神速。接着, 诗人使用联觉修辞手法, 将读者的视觉、听觉、运动感觉结合起来, 展示了狄金森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
狄金森自然景色诗中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诗人将她的视角不仅仅停留在美丽的自然事物上, 她还刻画了那些易被人忽视的、外表可怕的生物, 如老鼠、苍蝇、蛇、蜘蛛、蝙蝠等, 。《蛇》情“:一个瘦长的家伙在草地Π有时奔驰———Π…草丛被分开, 像用梳子———Π…不是呼吸发紧Π骨头
() [2]P. 204
里感觉到零”。
神奇而巨大的力量。但是, 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
狄金森并非坚信超验主义自然观。她的将信将疑的态度也影响了她的创作。相较于反超验主义自然诗, 这一类诗歌较为逊色。在意象、遣词、韵律、音步等方面仍需雕琢。如《蜜蜂的喃喃声》一诗即是一个简单的诗节三次重复。开篇诗人将蜜蜂的喃喃声比喻作巫术, 揭示了自然的神秘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接着, 诗人指出人类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然界中某种神秘纽带传达的, 是人类无法用语言解释的。神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人类在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面前软弱无能。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接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力和性情“:天一破晓Π把我的
[1](P. 159)
等级提高———。”这首诗的观点可以从爱默生1836年发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论自然》中找到影子“:当我站在光裸的土地上, 沐浴在欢愉的空气中, 昂头望着无垠的天穹时, 一切吝啬和自私都荡然无存了。; 我看了; 我的一部, 爱默生的文字读。由此可以看出狄金森在考虑爱默生超验主义自然观时犹豫不决的心态。
此外, 狄金森的《‘自然’, 是我们所见》一诗值得注意。这首诗与爱默生《论自然》一文不仅在思想与感情方面相通, 而且在遣词造句上亦有相似之处。“‘自然’, 是我们所见———Π午后的光景, 山恋———Π松鼠, 野蜂, 阴影———Π自然, 甚至, 是乐园———ΠΠ‘自然’, 是我们所闻———Π大海的喧嚣, 雷霆———Π食米鸟叫, 蛩鸣———Π自然, 甚至, 是和声———Π‘自然’, 甚至, 是和声———Π‘自然’, 是我们所知———Π我们却无法说明———Π要道出她的单纯
[2](P. 169)
———Π我们的智慧无能———”。“乐园”这一词说明大自然是美丽的, 同时也是神圣的。它令读者想到亚当和夏娃所住的“伊甸园”。“和声”一词既表达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悦耳和谐, 又隐含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与人类之间关系融洽、和平共处之意。
爱默生关于自然的见解———大自然既是美的源泉, 又是人类道德、智慧的导师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呼应。然而, 在诗的最后一节, 狄金森对自然的评述似乎又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本来, 她对已领悟的大自然的含义———“自然, 甚至, 是乐园———”
35
]()
二
狄金森不仅热爱自然, 而且崇拜自然。除了
描写日出日落、春夏秋冬、花鸟虫鱼等自然景色和生物外, 诗人的自然诗中还揭示宇宙与人类生命的奥秘。也正是这种更深邃、更复杂的思考, 激发了诗人以更大的热忱去咏叹自然, 抒发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在这一方面, 狄金森对自然的态度, 受超验主义创始人爱默生影响很大。
爱默生认为大自然最崇高的使命是作为上帝的体现而存在。一种自然现象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象征。人类从自然中所获得的都是有关超灵或上帝的启示, 而超灵或上帝通过自然向人类展示它的力量。狄金森的超验主义自然观与爱默生的自然观一脉相承。她认为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灵魂的生命, 从这些生命中诗人常常感受到一种
和“自然, 甚至, 是和声———”应该感到欣喜, 并应有更大的决心去领悟自然, 去感受自然。但是, 她却对人类是否具有领悟大自然真正含义的能力表示怀疑。尽管大自然外在表现多样化———既有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的各种动植物, 又有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但实质上, 大自然却很单纯。然而, 人类却无法领悟它的这一单纯。显然, 狄金森本人无法完全接受超验主义的观点, 并用来看待自然。
到处于危险之中, 因而极度恐惧“:他用受惊的珠子般Π滴溜溜转的眼睛———Π急促地看了看前后左右———Π抖了抖他天鹅绒的头ΠΠ像个遇险人, 小心Π我给他面包屑Π他却张开翅膀, 划动着Π飞了回去,
[2](P. 88)
轻捷”。诗人用了两个比喻———“珠子般的眼睛”和“天鹅绒的头”来说明小鸟在受惊的情况下反而愈加美丽, 这更激起了诗人欲与小鸟亲近。于是诗人给“他”面包屑表示友好, 而小鸟“却张开翅膀, 划动着Π飞了回去, 轻捷”。诗人试图与自然接近的愿望却破灭了。诗的第四节第一行“像个遇险人, 小心”起到了承上启下、一语双关的作用。前半句说明小鸟因为有人侵入他的领地而感到恐惧, 他像人遇到危险一样转动“天鹅绒的头”设法逃走。后半句“小心”则用来形容“我”此时的心情。“我”如同小鸟一样恐惧。在此之前“, 我”曾看到小鸟将一只蚯蚓活生生地吞掉了。面包屑就在“我”的指尖上, 他会不会连下呢? 因此, 与小鸟, 。:, 。人类想与自然沟通、想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不可能的。甚至于诗人觉得在大自然中, 人类根本无安全感可言。
人类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 那些自然物能引起人的兴趣、关注, 都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人的意识因人而异。诗人的思想阅历处境决定了诗人关心哪些自然物, 从自然中体会出什么, 或是将什么寄托给自然物。狄金森的诗是真诚的, 充满自己内心全部感情的。她似乎并不是在作诗, 而是在写自己, 写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景色, 写自己耳朵所听到的声音, 写自己思维所感受到的事物。因此, 没办法把她的诗和她生活分开。她的诗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理解, 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同时, 狄金森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因时、因地、因心情而变化的, 是前后矛盾、互相对立的。生机盎然的春天有时给诗人带来欢乐和喜悦, 有时却令诗人更为忧愁。读者可从狄金森笔下的自然世界窥探出她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吴钧陶. 狄更生诗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江枫. 狄金森诗选[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姚暨荣. 爱默生散文选[Z].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三
狄金森生活的时代是个充满着变革的时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着人们世俗的观念。特别是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的进化理论摧毁了各种唯心主义的神造论、物种不灭论等。诗人的自然视角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她背弃传统超验主义自然观,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提出了反超验主义自然观。狄金森认为, 大自然是一个谜。人类居于自然之外。人类可以观察自然, 体验自然, 甚至于欣赏自然, 但是, 人类却永远不能了解自然的秘密或与自然融为一体力、。
, 秘密。《井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就表达了这一观点。诗人将自然比喻作一口井。如同人们看不见井底一样, 人类永远无法探知自然的奥秘。不仅如此, 自然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漠视态度令诗人感到既神秘又敬畏。在她的名篇《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诗人不仅刻画了自然界生物间的弱肉强食, 而且强调了自然界对一切生命的生死漠不关心并泰然处之。更重要的是, 诗人指出人与自然完全契合的境界永远无法达到。全诗由五节组成。诗人开始站在一个不被小鸟发现的角落, 写下了对小鸟准确而细致的观察“: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Π他不知道我在瞧———Π他把一条蚯蚓啄
[2](P. 88)
成两段Π再把这家伙生着吃掉, ”。小鸟的早餐是一条蚯蚓和一颗露水珠。诗人强调了“活生生的”一词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小鸟生活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下。小鸟生食蚯蚓是生之所需, 然而对蚯蚓而言却是生命权被剥夺。另一方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冷漠、残酷。诗的第三四节, 小鸟因发现诗人的存在而感36
【责任编辑:郭锡健】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艾米莉·狄金森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