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家莠许
新出奇,写世态炎凉和心中酸楚.尾联
以自嘲语出之,让读者看到作者带笑的
眼泪.此诗若是沿着前人老路写下去,
恐无此效果.
李栋恒
南乡子?鸭绿江残桥
弹洞满钢桥.滚滚硝烟若末消.
诉说当年鏖战事,堪骄!青史千秋记自
豪.隔水望遥遥.层叠山峦浓淡
描.无数英魂眠彼处,滔滔j心似江波
酹绿醪.
星汉评: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鸭绿江 高级将领.”鸭绿江残桥”即
断桥”.此桥位于丹东市江岸路国门
公园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9年,日本殖民机构驻朝鲜总督府铁
道局始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此桥连
同上游的第二铁路大桥,为我国支援朝
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1950年,侵朝美
军将此桥炸毁.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
至今,桥上成千上万处弹痕犹存.此词
上阕由近看写历史,下阕由远望写当
前.上阕的主语是”残桥”.起拍实
写,继之虚写,都为”当年鏖战事”而
言.此桥之所以”堪骄”,”自豪”,
是因为它将永远成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
之见证.下阕的主语是作者.军人的目
光,远放对岸,想到如画的层峦叠嶂
中,那里长眠着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烈士.继而回到眼下,滔滔碧波化作绿
色美酒,又以此来祭奠对岸的”无数英
魂”.结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
词的内涵加大.此词脉络分明但不显单
调,感情悲壮但不显悲凉;出自军人之
口,更见雄浑沉郁.
徐淙泉
雾行
独行恰似茧中入,广宇直疑剩此
身.忽起鸡鸣知远近,茫茫前路有一村.
星汉评:这首绝旬用新声新韵.前
二句为后二句蓄势,以”忽起鸡鸣”转
折,知前有村庄,在迷茫中看到希望.
此诗长处为:语言浅近,但富有哲理,
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的精神.笔者1988
年有旬:”前程都是雾,况自雾中
来.”(辞塔城道中遇雨雾).从
思想境界而言,远逊此诗.
月白
咏瀑布
白山环绿水,借问未知名.天近云
为色,峰高雨作声.约风何忍绝,分夜
岂堪惊.荣辱无须鉴,年来只自清.
星汉评:这首五律未必尽善尽美,
如”借问”二字显突兀;颈联费解,有
凑句之嫌.可称道者为颔联”天近云为
色,峰高雨作声”,有声有色,动静结
合,颇见气势;出句为仰视,对句为俯
视,搭配得当.个中暗喻,读者自能领
会,若直言”其色如白云,其声如暴
雨”,是小儿语也.尾联卒章显志,韵
味无穷.此诗即所谓”有句无篇”者.
作者不必气馁,即便是大诗人陆游,也
多有此病.一首律诗,要求每联俱佳,
名家荐评
字字稳妥,几乎不可能.
李向前
[仙吕]一半儿?关中卖桃女
轻骑满载果三筐,村女进城全嫁
妆,一路春风一路香.”买桃来——”
一
半儿吆喝一半儿唱.
星汉评:对照曲谱,这支小令小
有出律,但不妨曲意.小令可贵之处在
于:以全新的思想感情,全新的当行语
言,描绘出全新的人物形象.当今关
中的劳动女子,衣着入时,满面春风,
大大方方,全无忸怩作态,骑摩托进城
卖桃,高声吆喝.笔者理解”一半儿
唱”,恐非女子为卖桃唱歌,当是其吆
喝声如歌声,优美动听.一个”唱”
字,道出作者对时代变化的喜悦之情.
这支小令,较之有些互联网上对女子全
无尊重,显其香艳妖冶,其思想感情何
啻天壤i
韩林坤
临江仙?秋柳
袅袅离人眸底绿,等闲付与霜秋.
风吹不去一身愁.未能长执手,抵死不
抬头.根已深深丝已白,此身注定
成囚.无言只为怨无由.枯梢怜索寞,
明月久勾留.
星汉评:读者不难看出,此词题目
虽咏”秋柳”,但实则写入.笔者读出
作者的弦外之音是:双方年轻时分别,
如今彼此进入老年,虽然”丝已白”,
2——
“索寞”,”无言”,但是彼此”怨无
由”,相互体谅,从不怨恨.这种高尚
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爱情,定会感动
白发一族.咏物诗词当在似与不似之间
方臻妙境.”抵死不抬头”,”根已深
深丝已白”,”枯梢怜索寞,明月久勾
留”诸句,在柳与人之间,均属绾束不
离,运笔有神.但”此身注定成囚”一
语显笨拙,与秋柳无关联,当属败笔.
此词含蓄蕴藉,内涵丰富.煞拍以景语
结,增强了韵味.
温瑞
记得五首(其一)
记得携行十里街,双双影与月徘
徊.尘凡以外原难觅,媚眼之中半让
猜.曾筑心堤遇潮溃,休矜意蕊放春
来.霓虹闪处相无语,唯有足音飘石台.
星汉评:这首七律用诗句首二字
为题,实为”无题”.读诗后,读者能
体会出所写为男女初恋,主要写男方的
心情,感觉.”心有灵犀一点通”(李
商隐语),彼此爱慕,但是谁也不去说
破,使爱情变得含蓄,高雅.此诗可称
道者有二:一是起承转合,脉络清晰.
首联交代相见的背景,颔联道出女方的
美丽多情,颈联吐露男方的心期所愿,
尾联描绘双方的小心矜持.二是练字精
当,造语奇警.”意蕊”一词,指心
情,心意,前人多用,但此处指少女
心绪,颇显稳妥.”足音”日”飘”,
可见夜深,夜静,颇见确切.”心堤”
一
词,当系作者提炼自造,于此处颇为
传神.
咏荷诗歌四首译文
采莲曲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莲叶
译文: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的吹来,摇动着一柄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来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
鸳鸯。
赠荷花
译文: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
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苞相配相映,荷叶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
荷花荷叶长期相互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
白莲
译文: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该
开在瑶池仙境。看她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清晨她摇摇欲坠,正当月晓清风。
唐代三首咏庐山瀑布诗比较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的一首名作。全诗以飞动的气势,夸张的言辞,出人意表的想象,把巍峨峻秀、紫烟缭绕的香炉蜂和那下挂千丈、喷雪溅珠的黄崖瀑描画得神彩飞动、瑰丽壮观,成为歌咏庐山瀑布的绝唱。苏轼曾对这首诗推祟备至,称之为:“帝遣银河一派垂,千古唯有谪仙词”。 值得玩味的是:歌咏庐山瀑布的诗,古往今来不下千百篇,就拿唐代来说,李白之前的王昌龄,李白之后的曹松和徐凝就都曾写过,但众探龙穴而李白独获骊珠,曹、徐等人不但不能与之比翼,有的甚至还成为洗涤不尽的憾事,所谓“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因此,比较一下唐代这几首咏庐山瀑布诗,探讨一下他们的得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一、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首先在于它选材的典型。
大诗人笔下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给人的感觉是香炉峰与黄崖瀑连在一起,共为奇观。实际上香炉峰与黄崖瀑虽然都在庐山南麓的秀峰,但两者却不在一起,至于有的注家把这两句解释成“瀑布从香炉峰上悬垂而下”,更是望文生义。实际上香炉蜂“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黄崖瀑则在香炉峰东南的行龟峰与鹤鸣峰之间的山坡上。靠近行龟峰的为黄崖瀑,靠近鹤鸣峰的为马尾瀑。马尾瀑为“之”字瀑,上细下粗,弯曲扭摆,状如马尾;黄崖瀑为“一”字瀑,从行龟峰前飞湍而下,如白练垂空,更为壮观,历代歌咏的庐山瀑布大多指此。
既然香炉峰与黄崖瀑不在一起,但李白却把这两者写进一个画面之中,这是不是有悖于事理呢?不!它既不象王维的雪里芭蕉那样完全是写意,也不象李贺的《大堤曲》那样显得牵强。李白的描写是有一定根据的:一是从观察的角度上来看,人们观瀑一般是从秀峰圆门进去,跨过龙潭,沿观瀑亭拾级而上,登上文殊峰的山腰,由东南向西北而望,这样南面的行龟峰就与北面的香炉峰重叠到了一起。由于视觉上的差异,黄崖瀑就似乎从香炉峰前直挂而下了。二是诗人在用词上极有分寸,已注意点出二者并不在一起。诗人首先用“遥看”,因为是远远地看去,这样两山才会在视线里重叠,瀑布才会挂到香炉峰前;另外诗人又用了“前川”二字,准确地说明了瀑布不在香炉峰,而在香炉峰前面的山坡上。有的注本把瀑布说成是在香炉峰上,正是把诗人苦心孤诣点出的“前川”二字给忽略了。
诗人有意把香炉峰和黄崖瀑联在一起,写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在选材上是有一番匠心的:第一,这样写更显得背景开阔高远,衬托出瀑布更高、更急,气势更大、更足。庐山西南诸峰,除了海拔一四一七米的大汉阳峰外,就数香炉峰高峻、雄伟了。它下圆上尖,端庄肃穆,犹如一只上顶天下着地的香炉端放在那里。把黄崖瀑写成由香炉峰前飞溅而下,就显得背景更为高阔,气势也更为雄浑。第二,这样写更富有浪漫情调,更能引起读者的想象。通过上面两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端放于层峦叠嶂之中,团团白烟袅袅升起,飘缈于青山之上,蓝天之下,在红日的辉映下化成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而就在这云霞之中,一条巨大的白练从空中直挂而下,使得千岩溅珠,万壑鸣雷。这香炉紫烟好象是人间对上苍的祝祷,这垂直的白练就好似上苍对人间的答谢。第三,把香炉峰与黄崖瀑联在一起,使这幅统一和谐的画面之上,有青翠的山峦、紫色的烟霞,再配上喷雪溅珠的大瀑布。而这一切都在红目的辉映下光影摇曳,闪烁明灭。这样就使全诗显得更加绚烂多姿,从而增加了诗的色彩美。
由此看来,非香炉峰不能衬出瀑布之壮美,非瀑布不能点出香炉峰之神奇,两者的结合使画面背景广阔,突兀生动,增添了新的浪漫色彩。这正是李诗在选材上的高明之处,也正是徐凝、曹松等诗的不足之处。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诗:“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面不能算小,描写也还生动,特别是“一条界破青山色”,把瀑布的气势与色彩形容得都很够昧,所以袁枚称之为“佳语”。但由于没有阔大而神奇的背景作为衬托,老是在“瀑布”两个字上转来转去,因此显得单调孱弱,苏轼贬之为“恶诗”虽不无过激之处,但也并非是无端指摘。
曹松的《送僧入庐山》:“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庐山瀑布三千仞,划破青霄始落斜”。在内容上倒不是一味地写瀑布,而是在瀑布之外又写了东林寺与西林寺,写它们都在云霞(紫烟?)的笼罩之中。可惜的是,东西二林寺同庐山瀑布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前者没有成为后者的背景与映衬,后者也没有使前者显得更加神奇飞动。结果两者在画面上既没有很好地交融在一起,瀑布这个中心诗题也没有在诗中得到很好地突出,以致两景相隔,形单影孤,缺乏李白《望庐山瀑布》那种动人的神韵。
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还在于它表现手法的多样。
在这首诗中,李白调动了比喻、夸张、映衬、想象等多种艺术手法,把香炉峰前的万丈飞瀑描绘得雄伟壮丽,气势飞动,充满了浪漫神奇的色彩。香炉峰,本来是座巍峨的青山,诗人却由山名产生联想,把它比喻成一座端放于天地之间的香炉,这样绕山的云雾就变成了瑞脑龙涎的缭绕香烟。诗人的观察联想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这样还只有形态而无色彩,于是诗人又在袅袅的青烟之中加上了红艳艳的日光,变成了紫气氤氲。紫气,在传说中是股仙气,所谓“西望瑶池归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所以“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不但写出了香炉峰之形、之色,而且还充满了神奇浪漫的色彩。
至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更是夸张、联想等浪漫手法的综合运用。没有“三千尺”这个极度的夸张,就不能衬托出香炉峰的高峻,也就不能描摹出黄崖瀑的壮观,而这个极度的夸张又不象“广州雪花大如席”那样使人感到不真实。这是由于前面两句已对香炉峰的高峻和瀑布的壮观作了一番描写,为这旬极度的夸张作好了铺垫,因此读起来不但不感到虚幻,反倒对黄崖瀑的壮伟之景更觉得真切生动。
如果夸张只到此为止,还不足以显示出诗人手法的高超,因为通过这句夸张只能看出瀑布的壮伟,却无法体现出瀑布的神奇。而李白的诗向来是以神奇飘逸著称的,在极度的夸张之后,诗人又加以神奇的联想:这种壮伟之景,实非人间所有,那是银河下泻从九天而落的结果。这个联想也确实神妙。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关于银河的描写确也不少,有的把它想设得宽广难渡,所谓“银河水激猛浪奔,安得乘槎一问津”;有的又把它想象得清浅可涉,所谓“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但这都是就河汉本身来想象的,象李白这样把地上的瀑布与天上的星河联到一起,把瀑布飞悬看成银河下泻实属少见,而唯其这样一联想,才在那壮伟的黄崖瀑上又涂上了一层神奇、飘逸的色彩,加浓了整首诗的浪漫气氛。
比较一下唐代的其他几首庐山瀑布诗,尽管它们各有特色,但在表现手法多样这一点上是不及李诗的。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氲氤”。这首诗很注意山水相映,色调搭配,也有一些精妙的想象。如“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把瀑布的形、色、声都勾画得可见可闻,但与李诗一比就明显学得气魄不够,只给人一种秀媚之感,而无壮阔之态,无论是夸张和想象(都不及李诗豪放。
徐凝和曹松的瀑布诗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象“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
”、“庐山瀑布三千仞,划破青霄始落斜”等比喻和夸张,把瀑布之美、之壮都描摹渲染山色
得较有兴味,但却缺乏李诗那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神妙而奇特的想象,因此也就缺乏李诗那种“笔落惊风雨”的豪宕之态和“诗成泣鬼神”的奇逸之气。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三、李诗能成为千古绝唱,还在于遣词造句的准确。
魏庆之《诗人玉屑》云:“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很好地达到了这一要求。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不但把红日映照之下的香炉峰上紫烟冉冉浮动、袅袅升腾之状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且也化静为动,把原属静止的山峰写活了;第二句的“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作用正好和第一句中“生“字相反,它是化动为静,描绘瀑布象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悬挂于天地之间。因为是“遥看”,所以飞琼溅珠之状和雷奔鼓鸣之声就不好细摹,只能通过这一“挂”字,将瀑布的悬垂之状很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样既符合遥看,又能体现出壮观。因为只有大自然造化的神力才能将这三千尺瀑布“挂”起来,也只有遥看,才能觉察出是“挂前川”啊!如果拿张九龄的《湖日望庐山瀑布水》来比较一下,就显得张诗中“奔流下杂树”、“天清风雨闻”不太真实了。因为湖口在九江东彭泽县境内,离庐山秀峰约二十五里,站在湖口怎么能见到庐山杂树,听到瀑布发出类似风雨的声音呢?如果说这是诗人的想象,不能责之以不真实的话,那至少也可以说这没有很好体现出“遥看”的特色。
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落”字也很精妙,它既写出了瀑布下泻之状,显得很有气势,又暗写了山势之高峻,给人一种形象的空间感。总之全诗中这三个第五字,不但形象生动,而且音调铿锵,符合“读起来要响”这个要求,而这点正是徐凝、曹松两人的七绝所望尘莫及的。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除第五字响亮、形象外,其他的字词也很精到。例如“飞流直下”四字,不但写得很有气势,而且也交待了瀑布的形态、流向、速度、落差等,显得准确而形象。特别是诗中的“遥看”、“疑是”两个词组,不但写了庐山,也写了诗人,把诗人融入了作品,显得客我交融。王国维在论及诗歌境界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李白此诗正是有我之境。在诗中,诗人在观察,在遥想,在惊叹,在赞美。通过“遥看”、“疑是”等词组的运用,不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雄伟、神奇的庐山瀑布图,而且也活画出一个“一生好入名山游”豪宕不羁、神彩飘逸的诗仙形象,这也正是张、徐、曹等诗所不具备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象是仙品与凡物一样,尽管形似,但内在的神韵却迥异。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送僧入庐山
曹松
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分野——也谈李白与徐凝的两首咏庐山瀑布诗
书香致远
UXIANGZHIYUAN
157
乐燎原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教师 (上海 200434)
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分野
——也谈李白与徐凝的两首咏庐山瀑布诗
◆ 乐燎原
[关键词] 李白; 瀑布; 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 (2014) 07-0157-01
庐山瀑布,雄奇壮观。古往今来,不知引发过多少 文人墨客的情怀灵感,写下数以千计的歌咏诗篇。盛唐诗 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只不过是一首二十八字的七言绝 句,却在众多诗作中,雄视古今,独占鳌头,堪称咏瀑布 之绝唱,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歌中的极品。全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数十年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唐诗人徐凝似乎并 不在意“诗仙”的赫赫声名,面对李白的千古绝唱却毫 不却步,也写下一首七绝《庐山瀑布》,诗云: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此诗一出, 即得到白居易的赏识和推重, 广为延誉。 然而, 到了宋代, 却遭到苏轼的讥讽, 他在 《东坡志林 ·记 游庐山》云:“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 旦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 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 ’ ”
在这首七绝《戏徐凝瀑布诗》中,苏轼对李、徐两 诗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一扬一抑十分鲜明。
历史上的很多读者认同苏轼的观点,他们认为:徐 诗所写的场景格局太小,给人局促之感,显得平庸、死 板、干瘪,比起李诗那种形神兼备、奔放空灵的高远境 界,的确相去甚远。也有人并不同意苏轼“恶诗”之说, 他们认为:从整体上看, 李诗才气横溢, 徐诗是不及的, 但也不能全盘否认。
应该说,一首诗的好恶与否,不应为世人的偏见或 名家的评论所左右,读者完全可以见仁见智。创造想象 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某一事物的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以作者在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记 忆表象为基础, 同时又要对原有的表象进行综合与分解。 一般的想象属再造想象,它塑造的形象只是记忆表象的 复活,再造想象由于受生活原型的制约,形象也就谈不 上新奇独特,别具韵味。
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这是“诗仙”李白诗歌 浪漫风格的显著特色。“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奇特想
象,可谓想落天外,惊人魂魄。按理说,李诗末句与生 活经验是完全不相符的, 但由于李白投入了强烈的感情, 直摄瀑布之神,一个“疑”字,更是别出心裁,为全诗 平添了一种迷离恍惚、 亦真亦幻的艺术色彩。 一个 “落” 字, 又让我们感觉到那高空突兀、 巨流倾泻的庐山瀑布, 伴随着诗人那不可遏制的感情狂潮,铺天盖地而来,气 势何其磅礴,气魄何其宏大!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的一种兴会神至的率意 之笔。 在诗中, 李白把 “银河” 从横向变成竖挂, 又从 “九天” 落到“庐山”,诗人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 但是又都觉得只有如此去写, 才更为生动逼真、 神韵尽显, 才能给人以浪漫的想象和不尽的情思。
诗歌的创造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能达到陌生化的境 界,是能创造出独特新奇的意象表达。因此,创造想象 并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诗人的生活经验,需要以大 量的生活积累为基础。在进行创造想象时,诗人已抛开 生活中的原型和素材,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 界,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创造想象虽然独特、新奇,超 脱于生活经验,却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而绝不是诗 人妄作新奇,胡乱想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 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 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它夸张而又自 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 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
诗歌鉴赏离不开知人论世。李白是一位积极的浪漫 主义诗人, 他胸襟开阔, 境界高远, 气势豪迈, 卓尔不群, 故其诗往往夸张大胆, 想象奇特。 李白的诗歌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的卓越的美学品格和豪迈不羁、奔放飘逸的独 特的艺术魅力。
从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的分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 为, 苏轼评徐诗是 “恶诗” , 虽说是 “戏言” , 但决非 “苛 评”。“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辞”,苏轼诗 评的审美价值取向定位十分准确,评价客观公允,李白 的 《望庐山瀑布》 的确是一首让后人难以超越的神来之作, 称其千古无双,当属毋庸置疑。
咏荆轲(原文、译文及鉴赏)
咏 荆 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究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刺秦,事见《史记?刺客列传》。此诗虽以《史记》的记载为本,叙写了刺秦的整个始末,但诗的重点显然是在易水壮别的场面上。诗的前四句写荆轲受知于燕太子丹,受命除暴扶弱,报仇雪耻。“招集百夫良,岁暮得到卿”,从“善养士”的燕太子丹的角度,烘托出荆轲是百里挑一、得之不易、可托重任的豪侠之士,为荆轲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自“君子死知己”以下在“且有后世名”的长达十六句的主要篇幅用于铺写易水壮别、慷慨赴义的动人场面。诗中用“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夸张性的外观情态的描写,揭示出荆轲嫉恶如仇,壮怀激烈的内在精神。“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对句,巧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化出,强烈地泻染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悲壮气氛。“心知去不归”脱胎于“壮士一去不复还”,但将送行者的唱词变为荆轲的内心独白,并缀以“且有后世名”一句,这便从人物的心理内涵中显现了豪侠之士轻生死、重名节的凛然气慨,预示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剧结局。易水壮别,作为全诗的重心,写得有声有色,气氛浓重,情景如见。
接着,诗人以精炼的笔墨叙写荆轲的飞盖入秦和秦庭一击。由于这是一次奇功未成的失败之举,所以便无必要绘声绘声地实写行刺的细节,诗人着力表现的仍是荆轲在燕入秦途中的那种“登车可时顾,飞盖入秦庭”的迫不容缓、义无返顾的慷慨赴死气概。
最后,诗篇以四句深沉感叹托意作结。惋惜之余,表达出由衷的钦慕。“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事隔千载,诗人“余情”绵绵,感慨良深。结语看似平淡,但平淡的抒怀之语,以其隐约的弦外之意,传达出诗人沉潜的豪放这情,千载之后,仍持续不断地引起知音者的心灵共振。
因为此诗以较长的篇幅,笔酣墨饱地歌颂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荆轲的侠义精神,所以给龚自珍留下了“陶潜诗喜说荆轲”的深刻印象。又因为此诗与陶诗中的《读山海经》组诗里的“夸父诞宏志”、“精卫衔微木”诸篇,一反诗人的那种冲淡静穆的“田园诗”的风格,显出“金刚怒目”的另一种神态,透泄出诗人心系功业、壮怀激烈的另一种怀抱,所以这种“猛气充长缨”的“商”、“羽”之声,尽管在陶渊明复沓吟唱的田园牧歌中仅是偶露峥嵘的变“徵”之音,但却特别移人视听,动人心魄。宋代的老夫子朱熹早从陶渊明的此类诗作中窥出诗人的潜在心声。他在《朱子语类》中指出:“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清人张潮对此品评道:“写壮士,须眉如画,状易水,萧森之气凄然。”
龚自珍读了此类陶诗,窥知了他那“猛志固长在”的“心事”,迳以“卧龙”诸葛亮比拟陶潜,
作诗曰:“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枯菊高,莫信诗人竞平淡,三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第一百三十)》)。鲁迅先生从《咏荆轲》这类诗作中,看出了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另一种形象,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我们认为,陶诗中呈现出的冲淡静穆和金刚怒目的两副两孔,其实就是儒家恪守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的两面映现。
PS??
? 浅谈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晋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目睹这一丑恶现象,他少年之时就立下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在29岁那年怀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出任江州祭酒。
因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没过多久,便“少日自解归”。此后十几年,都是过着或仕或隐的生活。在他任彭泽县令第八十一天之时,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他的仕宦生活,也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在他辞去彭泽县令之后,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在诗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随后,他又写了《归去来辞》,更是表明了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隐故里之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记》在这时候自然而然就诞生了。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没有车马的喧闹,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压迫,没有官场的丑恶,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的和谐统一;人人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和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希望人们用共同劳动和平共处来创造和谐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分析一下陶渊明的思想基础。他出生在没落的仕宦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史称“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用,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也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过《老子》、《庄子》,深受老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还学了儒家的《六经》,深受儒家“大同”世界的思想影响。陶渊明的思想,就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桃花源记》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自食,和睦相处,无剥削无欺诈,甚至无君臣。而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过程。由于人们的过度的物质欲望,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 陶渊明的一生,是一种崇高悲壮的生命力表现过程,源于理想抱负与现实的冲突,源于在命运硝烟中超脱,面对政治抱负的破灭,面对否定人生价值观中的怀才不遇,没有谩骂,在理智与信仰之间,他选择了信仰,选择了归隐田园。即使在他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仍固守着自己高尚的节操。如果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死的诗人,那么陶渊明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
仰而活着的诗人。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能有这样的气节,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这就使他的诗歌上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陶渊明的诗歌艺术就是以避的形态进入精神信仰的理想社会中,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