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挺感兴趣,鉴于北邮的大环境,相关课程开设很少,也只好自己看些相关著作作罢。
《乌合之众》是我上学期看过的一本心理学书籍,当时我们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在任课老师的极力推荐下看了——《别做正常的傻瓜》、《色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乌合之众》,当时只是作为兴趣和消遣,当再次阅读这本著作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在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众多特点及其形成的因素。
全书篇幅不长,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和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对“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概念做了深入分析。
有着保守主义立场和精英意识的勒庞,对“群体”这个社会现象充满了恐惧与鄙视。他认为“群体”是依赖“英雄”而存在的。在“英雄”缺席的条件下,“群体”往往只能算是一些朝生暮死的“群氓”。他的言语激烈以至于不惜炮轰群体的不理智、情绪化和愚蠢的沉默等众多的弊端,更有甚者,他更将英雄看作群体赖以生存和前进的根源,没有了英雄领袖,群体只能是一群不如蝼蚁的“流氓”而已。在作者的眼中,一个人,无论是多么少牛的天才,一旦混进群体中就会褪去一切令人羡慕的光环,彻彻底底地成为群体的傀儡,脑中的精英想法只会永远自甘埋于脑海,并且随着时间而逐渐消逝。
很可能是自己的立场不坚定、阅历太浅,总觉得博大精深的文化蕴含了太多的矛盾,连人类自身也是一个矛盾体。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不禁让我对对作者肃然起敬——难道他是在写给中国人看?又有太多的实例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鲁迅笔下的“看客”,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
但换个角度会发现—— 作者在关注群体心理的各种弱点的时候, 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地忽略了群体的一些优点。比如: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共情,大家会在遭遇相同的时候共同帮助,一起度过难关;人们在面对同一个危险的时候,往往会体现为互谅互助,甚至牺牲自己保全其他人,换回集体的生存;以及人类特有
的大爱精神以及超越一定宽度的悲悯,在面对他人与自己遭遇相同时,或者由他人的悲痛联想到自身时,所发出的内心深处的共鸣会引发群体的助人行为;不远说,同样在中国,在那个不一样的2008——汶川地震、北京奥运。
所谓群体,不简简单单是一群人的集合,而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 遵守同一规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体。群体一经形成,就固有其两面性:社会堕化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前者符合《乌合之众》的观点,后者与其观点相反。调查显示:在群体中,社会堕化效应要强于社会促进效应,我想这也许是《乌合之众》的主要支撑吧。
社会堕化效应,仅在一些小事情上就有体现:我们的《商务沟通与写作》课上,老师布置作业后,大家每个人都积极准备,为了平时成绩,但当老师换种授课方式——希望培养大家团队合作意识——分组做作业时,大家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都抱着“搭便车”的心态,不再为作业上心,都指望着小团队组长去完成。
社会促进效应,当然是我们希望得到的效果。个人觉得社会促进效应的产生:1.团队领导者极具人格魅力或权威性,当团队成员都希望得到团队领导者者认可时,就会积极表现自我,为团队尽自己的一份力。2.团队领导是个公平的人,给予能关注团队成员的表现,给予应有的评价和报酬。3.团队文化是一个家的氛围,团队成员间亲如手足,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大型公司,还是一个小小的社团组织,大家之所以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想发挥1+1>2的团队合作作用,我们最初的梦想都是积极向上的,为了让这个梦想得以实现,我们需要机制的保证、文化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自身的素质!
读《乌合之众》有感
读《乌合之众》后感
从未像这样阅读一本书,怀着尊敬和怀疑,就像与一位智者的对话和博弈,有来有回的招式,不敢松懈半分。因为这本书开创了大众心理学的概念,也是心理学中的经典著作。可是它距离我们一百多年,当时的心理学才刚萌芽,概念还很模糊。作者也囿于当时的一些观念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读起来有待商榷的。关于这点,罗伯特·莫顿在前言里就通弗洛伊德的对此书的态度提醒了读者。于是,我就像在深秋的树林中寻找黄金,一会儿为它的精辟观点与对群体入木三分的刻画而称奇,一会儿又对他偏激的观点连连摇头。阅读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真正的阅读不是全盘接受不是盲从,而是在文字间思考与作者跨越时空进行交流。 从书中可以看出庞勒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特别爱用拿破仑来验证,他是如何因群众而迅速崛起又是如何在群众手里灭亡。我不想谈作者对于妇女儿童的偏见,也不想说法国大革命的情形,更不想用作者的理论来谈种族性格。我只想结合中国的现状来浅谈三点这本书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
“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这是作者书中为数不多的提及中国的一句。想想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统治与闭关锁国,还有那些个如同隔靴搔痒的改革与革命,他将中国作为没有改进能力的典范是可以理解的。他并没有看到中国的现在,可是他这句话所要论证的是“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响亮的砸在我的心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时无刻不在寻求传统与改革之间的平衡点,而一百多年前的庞勒早就提出来了,早就结合到了中国。
庞勒在谈论法国教育的同时也提到了中国:“这是一个掌握在等级森严的士大夫手里的国家,就像法国一样,在那里取得官职也要经过考试,而它所检验的唯一内容,就是对大量典籍的轻松背诵。”。从古代的八股文科举制到现如今的高考百万大军过独木桥,教育体制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高歌震耳欲聋,可是成效甚微。作者认为受教育的无业大军是民族灾难虽然有些偏激,但是我们细细想想目前体制下所受的教育对于我们的人格及素质真的起到的作用有多少。在义务教育普及的中国,文盲已经很少了,但是知识已成为获取利益的手段,有多少人不是文盲却是心盲啊。读了这部分,真的引人深思,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究竟何去何从,改革的方向在哪?
“群众不需要别的,他们首先要一个上帝。”庞勒说,并举例拿破仑对国会说“我通过改宗天主教,终止了旺代战争,通过变成一个穆斯林教徒,在埃及站住了脚,通过成为一名信奉教皇至上的人,赢得了意大利神父的支持。如果我去统治一个犹太人的国家,我也会重修所罗门的神庙。”他联系法国大革命阐述了英雄如何煽动群众,个体成为群众时发生的惊人的变化产生的巨大力量。历史总是相似的,在中国,因为群众的力量因为英雄的引导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又是因为群众的力量因为英雄的引导造成了**的十年动乱。作者是这样说群体的“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但是其强度各有不同。”。所以,非真理的信仰会左右这些不理性的群体,对于群体的力量我们要有良好的引导,防止不法分子的煽动造成国家的动乱,同时,增强法制观念,削弱个人英雄主义,摒弃封建社会“人治”的观念。
有人说庞勒是预言家,是先知,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研读他的这本《乌合之众》百年之后对当代中国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真正的阅读思考也起着很大的影响。
读《乌合之众》有感
读《乌合之众》有感
读了《乌合之众》这本书后,心里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初读此书时,感觉勒庞就像我们时代里的一个“愤青”。他保守而冷静,言辞犀利,对一切既有的判断不以为意,毫不留情的揭开人类的虚荣之心,揭露诸多关于集体的丑恶与缺陷,将种种可悲的人性、群体性摆出来让人们自己审视。他的言论仿佛在颠覆着我们以往的世界观。在这本《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勒庞以一个心理医生的独到视角,为我们解剖人类内心中深深隐藏的心理毒瘤。
统观来看,《乌合之众》围绕“群体低智化”这一核心认识,经验性地探讨了群体心理的产生与运行,个体是如何被群体淹没的,领袖是如何控制群体的。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见,察觉了群体——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的各种特点及其影响,并预见到:群体在一个愈加民主的社会中必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从书名可以看出,勒庞对群体的评价不高,而在书中,群体被描述成狂热易变、容易轻信的动物。他们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既会随意烧杀抢掠,却也同样表现得极其无私。勒庞所说的群体,事实上是一个心理群体,他们聚集成群,感性和思想全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自觉的个性消失,群体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则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也就是书中的核心思想“群体低智化”。
但在阅读了整本书之后,对于群体低智能这一点我又觉得稍有质疑,我感觉这太绝对了。太肯定的东西往往走的是极端,有时它并不能概括特殊情况。在勒庞眼中,群体缺点会比优点多很多。其实,群体的信念和精神统一性可以使群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产出十分伟大的行为,群体的力量是不可小窥的。统一的意志,成为群体的强大的精神支柱,直接指导着群体的行动。往大了说,历史上很多的成功革命,有哪个是没有人民大众的支持的呢?大众的支持力量几乎是一场革命的决胜之道,群体之中人的勇气会增加,信念会更坚定,行动会更果断,群体可谓行动上的巨人!往小了说,一个班级体,如果这个班级没有共同的信念,
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像一盘散沙一样任风吹散,那么还怎么办成班级共同的一件事,比如,春游秋游怎么组织,大家众口难调最后谁也去不成,所以在群体之中大家所表现出来割舍自己利益,尽量包容他人,听从组织安排等品质都是个体之中无法明显彰显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懂得群体的力量会势不可挡,众人的力量会摧毁一切障碍。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颠覆的总是群众。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总是能凝聚在一起,这不仅是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英雄主义。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感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不禁想起我们的英雄**、**等,怀着“保家卫国”“先国家后个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情,慷慨赴义。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
无论如何,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其中最重要就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虽然书中有些言论过于偏激,但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和评价,无论是对我们当前的政治领袖、意见领袖还是社会公众都具有启示意义,让我们能够在盲从之中带点儿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些怀疑。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机器,‘**’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性,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亢,“抵制家乐福”为何会声势浩大?我想从《乌合之众》一书中就可见一斑。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迹可寻。 对于一个观点,接受的并不是或者仅仅是其结论,更重要的是其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要一直保持对于社会情绪的适当怀疑态度,这是读完此书我获得的最大警醒。因为在群体里面,个体意识将被群体无意识掩盖,由于群体的狂热的情绪,个体将在群体中迷失自我。如果个体不能清醒的保持与群体适当的距离,其就很容易去影响一个人的独立判断,就很容易随大流走,人云亦云,千军万马走那危险的独木桥。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的钻研并不是意味着一味的固执,如果别人的论断有着充分的论据和正确的逻辑思考,我们也要放下身段去借鉴和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老师”。
乌合之众读后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读乌合之众有感
精品文档
乌合之众读后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读乌合之众有
感
《乌合之众》是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该书探讨了大众心理的产生与运行,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
出于好奇,用这一学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吉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身处思想混乱,歧视纷呈的世纪末,属于法国思想界中“亲英派”的边缘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触发了勒庞对群众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经。分享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四个地方:
一.在书中他如先知般写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勒庞这里所谓群众进入了历史,是指他们过去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见,已开始发挥作用。 这也让我们注意到了编报纸的人对群众意见的影响,他们先是迎合群众的感情,然后把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为渠道。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对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应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断,而并非欣然接受思维的同化。另一方面,对于媒体人应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对于群众的感情引导,群众意见的形成,将会拨动时代的冰弦。
二.“群体中的人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 与过去的社会相比,群
1 / 22
精品文档
众更易于接受自己周围的人的判断和爱好,也让我们想到今天人们对所谓当代人失去自我判断能力的关切。提醒着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应有自我辨别的能力,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形成个体文化的升华,以突破和创新产生新的文化价值。
三.“我们服从别人的怂恿,它会因为来自集体而更为强大。”
勒庞对于犯罪群体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样符合所有群体中能看到的特征。“群体相对于孤立个体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性。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这便体现的是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性。”
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垒被攻破后,极度兴奋的人把他围住,拳脚相加,反抗中他偶尔踢到一个在场的人,有人建议让挨踢的人割断监狱长的喉咙,而他的建议立刻博得了群众的赞同。这个挨踢的刚刚干完活的厨子只是出于好奇心进入了人群中,然而由于普遍意见就是如此,于是他也相信这是一种爱国行为,他用一把借来的刀切开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执行了命令。这警醒着我们,处于群体之中应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的思考。在歪曲的传染过程中,用个体独立的思考代替这种轻信。
四.“影响群体头脑时,三种手段最为重要,即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2 / 22
精品文档
通过勒庞对这三点的解释,我有两方面的思考。首先,如果你居于一个领导的地位,你可以应用简洁有力的断言,不断重复的说法,在人群中的传染性,使某种说法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时候,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的影响,原因似乎就在这里。其次,另一方面,当你处于群体中的一员,无论是领导还是候选人,无论是通过断言、重复还是传染进行的思想灌输,于我们而言还是要强调清醒的头脑。也许候选人想要保证自己取得成功,他用最离谱的哄骗手段才能征服选民,也许他写成文字的纲领避免了绝对,他毫无惧色地承诺着最重要的改革。作为青年的我们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我们的新思想。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而勒庞这本书正是分析了三个和尚所代表的“群体”表现。
《乌合之众》法文原名为《psychologie foules》(《群体心理学》),中文翻译很妙——乌合之众。因为在勒庞的对群体的研究中,几乎看不到赞美之词。他所研究的群体——智商低、轻信、极端、情绪化。而且他还用了类犯罪群体(我自创的词,例如某年3月群众打砸抢家乐福,或新疆地
3 / 22
精品文档
区的各种群众事件)、议会、选民、陪审团等特殊团体来分类分析。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将群体分为两个部分:
一.异质化群体
1.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
2.有名称的群体(如陪审团、议会等)
二、同质性群体
1.派别(政治、宗教等)
2.身份团体(军人、僧侣、劳工等)
3. 阶级(中产阶级,农民阶级等)
作者全书研究的都是异质化群体,正是令我失望的点,本是抱着学习营销社会群体的心理去的。因为之前对于这本书有太多的赞誉,口口相传,等到我认真看后,发现由于作者年代(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涉及领域(主要是政治)的限制。只能说对于当今微博上的各种民众事件或政治观点看得更透彻。营销的启发却没想象中那么好。
关于营销的启发,大概就觉得应该制造一些氛围去影响群众(围观)。比如大家排队买东西的心理,商店人多人少的心理、或者在产品上造成消费者很多的感觉。
在政治方面,作者有个很有趣的观点。勒庞认为,无论是受过教育的选民还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其投票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陪审团群体也成立)。这让我想起之前听刘瑜老
4 / 22
精品文档
师《民主的细节》讲座时,也涉及到民众素质与投票结果正相关的担忧。如果有勒庞的理论作为支撑,那么这就不存在了吧。
关于演讲方面,勒庞也提到了,在演讲中,演讲人的名望比很重要。这让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新东方各种讲座,老师们都是模板化的一套套故事,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会不会也与老师先塑造好的名望有关。
当然,这本书确实是本不错的书。特别是在政治领域有着仍然不过时的见解。弱弱说句,这本书是个装X好书,以后某某事件在微博里传得沸沸扬扬时,你可以引用几句早已准备好的句子,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乌合之众读后感(三)
通过阅读《乌合之众》,使我对群体的特征、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形成、群体的分类及具体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将从具体章节的内容出发,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群体的特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群体的个人个性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2.环境的变化导致群体性格变化。3.群体中的个体相互传染并易受暗示。4.群体往往冲动、易变且急躁。5.群体可以产生幻觉,因此他们的证词毫无价值。6.群体想象力改变着传统书中记录的神话。7.群体的情绪夸张且单纯,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因此群体具有偏执、专横和保守的思想,并具有双重的
5 / 22
精品文档
道德标准。
以中国的大背景为例:
毫无疑问,中国人组成了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中的个人走到世界其他国家,人们往往不会去关注每个个人的具体个性,而是先把这个人贴上中国人的标签,用他们曾经对中国人的整体看法来看到这个人。这样便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群体内个人个性的消失。
中华民族有着漫长的历史,从秦皇汉武到如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内与国际环境当然处在千变万化之中。而由此形成的国人性格也由雄踞天下的骄傲到受人侵略、奚落而腐败无能,再到新中国成立并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的性格在困难与挫折中不断变得坚韧。由此可见,环境对群体性格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从遭受列强侵略,到新时期遇到的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众多****势力的不断侵扰,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中国人民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戮、被天灾人祸所侵袭、在国际上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相信,这都会激起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的爱国心,并以其自身的行动感染周围的其他人。像是在xx年北京奥运时期的国外种种****势力的不断挑衅下,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身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集体组织游行、抗议。他们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并给与其他人一种身为中国人,应该或不应该做某些行为的暗示。
6 / 22
精品文档
群体是刺激因素的奴隶。它会随着刺激因素的改变、强弱,而充满****的去改变自己。爆炸性的消息更能引发群体的想象力。还记得一段时期内,中国似乎发起了一场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的讨论,正是受到了会见****问题的刺激,从而稍显冲动的做出一系列动作。当然,这并不否认,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中法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向着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的。到那时,群体中个人的做法也必将随之改变。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完全可以体现出群体的冲动、易变且急躁。
群体可以产生幻觉,我觉得这也可以认为是易受传染与暗示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集体观察极可能出错,大多数时候它所表达的是在传染过程中影响着同伴的个人幻觉。也可以说是一种从众。当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持犹豫态度的时候,周围人的行动将对其进行传染,从而使整个群体都具有了同样的行动。但其实这只不过是少数几个人的意愿而已。
群体情绪夸张,我认为这是表明,面对外来的刺激,群体更容易做出比个人更为强烈的反应。或者说是群体做出的行为对外的影响力更大。以国家的名义和以个人的名义相比,当然前者的威慑力更强。所以,国家的整体强盛要比个人的财产增加更为重要。至于说群体偏执、保守。我并不认为这一定是件坏事()。如果群体还是以国家为例,那么它制定政策或者执行其他国家事务,甚至于这个国家本身的存
7 / 22
精品文档
在,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当国家遭受他国政治、经济侵略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服从于强权。
这就是对于异质性群体的态度。当然我认为书中提出的群体绝对不会接受矛盾,进行讨论。这个观点不是很赞同。当代社会很流行民主,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权。当人们的不同意见向群体的原有观点发出挑战时,谁会取得优势,并不能十分绝对的肯定。因为有很多政令、政策就是人民从自身的角度提出建议的。当这些建议并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时,当权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需要人民的广泛支持。
群体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是的。正如******所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从中国鸦片战争以来,要想改变整个国家,就必须把自己武装的强势,而不能期待着政权自动的给与一个没有任何力量的集体。
群体接受的观念必须简单明了,因为群体没有理性、没有推理能力,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这一点对于前者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群体当中的个人并不具有同等的理解力,整个国民的素质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能让整个群体共同接受的观念不能超出个人的理解范畴。至于后者,只能理解为群体易受强加的判断。
书中提到了当观念通过不同的方式,终于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之中并产生了一系列效果时,和它对抗是徒劳的。对此,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比如,旧中国一直存在的封建帝制在
8 / 22
精品文档
很长一段时间都影响作用着整个中国。但是,从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废除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这是个很明显的事实,可以看出对抗传统根深蒂固的观念的行动已成功而告终。也正如群体的信念中作者所提到的,只有用暴力的革命才能对牢固扎根的信念予以革新。
其次,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有种族、传统、时代、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我主要对传统、制度和教育谈些看法。
书中提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理想的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只用不易觉察的方式一点一滴的加以改进。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这就会忽视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促进性。对于已经明显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传统,我认为应该用革命的方式予以废除,革命是激烈的。因为如果明知行为违背真理,难道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它自生自灭而无动于衷吗?
各种制度没有固定的优点,它们本身无所谓好坏。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于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所以说,无论打着什么旗号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侵略行为都是令人不齿的。因为内群体对外群体有种天生的排斥感。
教育方面,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只是背书和服从,而缺乏实践。导致精神活力衰退。中国学生读书只懂得按部就班,为的是获得一份平庸的工作,继而一代又一代的循环往复。这方面,正是中国教育的现状,也就
9 / 22
精品文档
是群体的领袖国家领导者应该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的。
群体的领袖要想对群体施以影响,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反对者的无视,以建立权威,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个人的名望。能够取代名望的只有财富。才干甚至天才。都不是非常重要的成功要素。所以领袖必须要靠不断地额重复、传染和大胆的断言,来对群体保持领导。现实来说,他们必须很重视舆论的煽动力。因为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可以大量反复的向公众传播领导者的意图。这对政权的巩固或者说人民的服从是起很大作用的。
另一方面,作者也提出,媒体屈从于社会思想主流,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导致舆论的导向性减少。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旦某些群体或集团的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它必然要求一切有与其矛盾的思想意识不能供大众所认知。当然对于公民个人的看法,应该没有很好的办法予以强制。另外不可否认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也具有不可预知的能量。比如拿破仑,这个矮个子将军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使得他的追随者心甘情愿得为他神魂颠倒。因为名望带来地位与权力。
最后,我想简单的谈谈信念。信念作为组成群体的必备要件,它具有明显的牢固性。一旦信念在群体的头脑中生根,就会成为鼓舞人心的源泉。民族信念的消失,就会成为其衰败的信号。值得欣慰的是,中华民族这个群体在五千年的历
10 / 22
精品文档
史中,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但是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民族信念,生生不息
乌合之众读后感(四)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
11 / 22
精品文档
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后来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乌合之众读后感(五)
有一种说法尽人皆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都以为,跟随群众的观点总是没错的。然而这个流传了世世代代的说法,却未必是真理。在群体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个性也被削弱了,作为个体的异质被同质化吞没了,无意识品质的优劣决定了群体智慧的高下。群体往往表现出冲动、易变、急躁,没有长远打算,情绪夸张与单纯,轻信、易受暗示,同时智商普遍降低。简言之,群体是盲从的。这便是勒庞在《乌合之众》当中的观点。
《乌合之众》以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分析研究社会历史运动中作为主题参与的群众,他们的行为、心理的诸般特征。作者勒庞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他反对集体主义,最早阐明了个体在群体影响下思想与行为的转变。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从心理上学说,一千个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共同目
12 / 22
精品文档
标,因此只能看成一群聚在一起的人,这样的一群人不能被叫做群体。而当一个偶然的契机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这群人就有了同一种心里特征,我们姑且称之为心理群体。心理群体形成之后,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暂时的,然而又是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群体中的个人行为表现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是自我人格消失,第二是无意识本能起决定性作用,第三是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同一个方向,第四是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个人的决策通常比群体决策更好,个人能产生更多较好的主意,而群体决策由于受到不同意见和论点的约束,加上害怕被人认为愚蠢等心理制约,因而不容易使决策具有较大创造性。
前段时间有一起事故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老人在街头摔倒却无人前去帮忙,导致老人窒息而死,其亲属埋怨众人太冷漠,埋怨这个社会缺少爱心。但是从勒庞的观点来看,这种众多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心理学家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众人冷酷无情,也不能说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在某人遇到危险时,如果只有一个旁观者,这名旁观者会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然而如果有众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意识不到他那份责任,会有我
13 / 22
精品文档
不去救会有人去救的心理,导致群体冷漠的局面。
有群体的地方就会有领袖。我们习惯把风光的领袖看成思想家,事实上,他更有可能是个实干家。他们并没有头脑敏锐、深谋远虑的天赋,他们也不可能都有这些品质----这会让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只要他们能拥有信仰,坚定的意志,狂热的感情,便能得到大众的拥戴。芸芸众生总是服从于意志坚强的人,因为他们更知道如何迫使群众接受自己的看法。每个领袖都有自己独特的手段,其中有三个手段最为重要: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断言简洁有力,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他就越有威力。
重复对于群体的作用力十分强大,这种力量来自这样一个事实,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自我的深层区域,我们的行为动机在这里形成,所谓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对于群体来说,传染力都和病菌一样强大。比如当年的**运动,******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具体该项运动是否符合科学规律,是否是可行的,群众无暇去顾及。简明慷慨的口号,群众轰轰烈烈的去生产,大量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随之出台。可见,断言、重复和传染是掌握群众动向的利器。
群体是盲从的,很多商家正是很好的利用了刚才提到的
14 / 22
精品文档
三种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来达到商业目的。就拿当下流行的整容来说,通过商家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雇佣大量写手来编造一些自身整容成功的例子,给群众们造成了一个通过整容换来美好人生的幻象。再加上一些明星的热捧,使得大众完全失去理智,蜂拥而至的去整容。但是整容的危害尽人皆知,平白无故的挨上若干刀,任何正常人都会有不良反应,无数整容失败的例子传出。即便如此,还是阻挡不了爱美人士的脚步,失败的人数越多,愿意去尝试的人也就越多,大众盲从的心理可见一斑。较为突出的可以拿红粉宝宝作为例子,一个80后花了400多万做了200多次整容手术,结果几乎没有成功的,当初受了铺天盖地的广告的影响,如今换来的却是遍体伤痕。
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也在忽略了群众的特性之后犯下了错误。当时的万科总部捐款数目为200万人民币,并且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没想到此举遭到广大网友的炮轰,理由为其他不少企业捐出数千万资助,万科此举显得寒酸抠门,有损企业形象。为此,王石专门向群众道歉,并解释说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因慈善成为负担。
15 / 22
精品文档
但是网友们依旧不依不饶,王石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最后公司以1亿元资金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并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该项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王石显然忽略了一点,群体是不受理性的影响的。依照勒庞的观点,群体是感性的,逻辑推理对群体不起作用。如果要想让群体相信什么,就得先高清楚让他们兴奋的感情,再假装自己也有这种感情,必要时还要用极端的行为表现对这种感情的狂热,然后引领群众的情绪。不仅如此,还要密切注意讲话的效果与大众情绪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措辞,让群体把感情倾向自己的需要。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大众对于说理反应迟钝,因此总结出一些套话可以免去大众思考的繁琐。就像律师的艺术一样,要想驾驭众人,首先在于辞藻的学问。
勒庞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写作背景下有用,放到当今的中国也极为适用。也许群体的秉性有史以来一直未变,作为一个精英主义者,勒庞对群体的分析透彻至深,难怪墨顿会对此书做出如下评价勒庞的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只有找到了病源,才能研究出治愈其的良方。群体是虚无的,具有可塑性。需要用到群众的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不到群众的时候,群众是不明真相的。同时,集体主义也为社会铺
16 / 22
精品文档
就了通往奴役之路。
乌合之众读后感(六)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关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的论断是对的,同时承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在心理学上是幼稚、无知、无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明白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强调“这是人民的选择”或者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了。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
17 / 22
精品文档
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受。
根据庞勒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群体智慧添光增彩。群体智商一定且永远是低于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且这种差距随着组成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智商的增高会越拉越大。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历史中,即便是在现代,在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庭上,在陪审团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之后,陪审团中的单个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如果重新让他选择的话,他不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虽然庞勒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将“种族”排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这类因素对群体的影响非常之低,群体永远对最简单最直观最感情化的口号做出积极的反映(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对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报以消极的态度(懒得去支持或反对)。
基于此观点,庞勒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对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事。甚至可能对社会生产有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心理
18 / 22
精品文档
学家,在这一点上,庞勒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当时逐渐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找一个邪恶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导致马克思这类“讨厌的人”的出现,然后最后导致一群工人被“煽动”进行罢工最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停滞。
抛开阶级,我们可以认为庞勒的着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在历史上,成为群众并没有门槛,但是成为引导群众的“英雄”或负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门槛的。一个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个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许多“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成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还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稳步发展的社会下,成为“英雄”的机会很少,那么这类人中就有很多选择去做一个“反英雄”,按照庞勒的话说就是成为“马克思”。
而事实上,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因为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这个命题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庞勒还准确的预言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学历歧视。
架设我们有一个前提,社会中的高等职位永远少于低等职位。而且我们也永远不能想出一种使得扫地工人必须掌握
19 / 22
精品文档
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才能扫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刚好等于社会需要这些人才的数量。那么一切安好,社会和谐,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与其知识结构相符的高等职业。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识结构的职位,他们必然心有不甘,这种不甘最终可能导致某种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那些从事高等职业的高等受教育者因为同情,会人为地提高那些低等职位的进入门槛,最后会造成大量的社会浪费,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普及,高等受教育者会对低等受教育者进行学历歧视。随着社会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这个歧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会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与低等教育者),且会出现越多的不稳定因素(闲置的高等教育组合),且越来越少的实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庞勒这个帮助“资本家”剥夺工人学习权利的理论支持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而
20 / 22
精品文档
且,我们现在的社会还确实就在他的预言下继续前行着??
乌合之众读后感(七)
很久以前,勒庞就预言了今日群体中的大部分特征:智商低于群体中的任意个体,换句话说就是智商无下限。“群体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运动的得势”??最后“群体既易于英勇无畏也易于犯罪“这一切描述是不是很眼熟?
事实就是这是一个群体的时代,要取得别人的认同那么必须先认同一个群体,无论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将被磨灭。无论这个群体对某事是认同还是反对,这都是一个个的群体和阵营。对某一群体的认同取决于群体的言论和发布的消息——至少我认为现在是这样的——诸如微博等等,而事实告诉我们群体的观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书中所讲,群体的情绪是单纯的,夸张的。而群体又是易受暗示的,于是这就催生了种种阴谋论,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被煽动了,是不是被暗示了。因为前面说到真实已经被群体糟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磨灭掉了...如果你不进入某个群体,你又很难知道他们的运作过程,而你一旦进入那么就不能保证你自己还有智商这个东西的存在??
而我们总会在一个群体中,不是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阵营,无论你是赞同还是反对,除非你对此事不闻不问不去选阵营。那么好吧,又一个阵营出现了,人总是要有一个立
21 / 22
精品文档
足点来生存。群体可以成就,也可以毁灭。
好吧,这只是一个开头,不想再继续复述,所以我不爱写读后感....鉴于越来越感觉周围的人们普遍都不淡定了,都看看《乌合之众》吧,应该看看这本书,至少现在都应该看看,群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22 / 22
乌合之众读后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读乌合之众有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读乌合之众有感
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
出于好奇,用这一学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吉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身处思想混乱,歧视纷呈的世纪末,属于法国思想界中亲英派的边缘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触发了勒庞对群众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经。分享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四个地方:
一.在书中他如先知般写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勒庞这里所谓群众进入了历史,是指他们过去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见,已开始发挥作用。 这也让我们注意到了编报纸的人对群众意见的影响,他们先是迎合群众的感情,然后把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为渠道。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对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应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断,而并非欣然接受思维的同化。另一方面,
1
对于媒体人应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对于群众的感情引导,群众意见的形成,将会拨动时代的冰弦。
二.群体中的人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 与过去的社会相比,群众更易于接受自己周围的人的判断和爱好,也让我们想到今天人们对所谓当代人失去自我判断能力的关切。提醒着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应有自我辨别的能力,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形成个体文化的升华,以突破和创新产生新的文化价值。
三.我们服从别人的怂恿,它会因为来自集体而更为强大。
勒庞对于犯罪群体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样符合所有群体中能看到的特征。群体相对于孤立个体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性。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这便体现的是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性。
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垒被攻破后,极度兴奋的人把他围住,拳脚相加,反抗中他偶尔踢到一个在场的人,有人建议让挨踢的人割断监狱长的喉咙,而他的建
2
议立刻博得了群众的赞同。这个挨踢的刚刚干完活的厨子只是出于好奇心进入了人群中,然而由于普遍意见就是如此,于是他也相信这是一种爱国行为,他用一把借来的刀切开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执行了命令。这警醒着我们,处于群体之中应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的思考。在歪曲的传染过程中,用个体独立的思考代替这种轻信。
四.影响群体头脑时,三种手段最为重要,即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通过勒庞对这三点的解释,我有两方面的思考。首先,如果你居于一个领导的地位,你可以应用简洁有力的断言,不断重复的说法,在人群中的传染性,使某种说法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时候,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的影响,原因似乎就在这里。其次,另一方面,当你处于群体中的一员,无论是领导还是候选人,无论是通过断言、重复还是传染进行的思想灌输,于我们而言还是要强调清醒的头脑。也许候选人想要保证自己取得成功,他用最离谱的哄骗手段才能征服选民,也许他写成文字的纲领避免了绝对,他毫无惧色地承诺着最重要的改革。作为青年的我们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我们的新
3
思想。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而勒庞这本书正是分析了三个和尚所代表的群体表现。
《乌合之众》法文原名为《psychologie foules》(《群体心理学》),中文翻译很妙乌合之众。因为在勒庞的对群体的研究中,几乎看不到赞美之词。他所研究的群体智商低、轻信、极端、情绪化。而且他还用了类犯罪群体(我自创的词,例如某年3月群众打砸抢家乐福,或新疆地区的各种群众事件)、议会、选民、陪审团等特殊团体来分类分析。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将群体分为两个部分:
一.异质化群体
1.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
2.有名称的群体(如陪审团、议会等)
4
二、同质性群体
1.派别(政治、宗教等)
2.身份团体(军人、僧侣、劳工等)
3. 阶级(中产阶级,农民阶级等)
作者全书研究的都是异质化群体,正是令我失望的点,本是抱着学习营销社会群体的心理去的。因为之前对于这本书有太多的赞誉,口口相传,等到我认真看后,发现由于作者年代(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涉及领域(主要是政治)的限制。只能说对于当今微博上的各种民众事件或政治观点看得更透彻。营销的启发却没想象中那么好。
关于营销的启发,大概就觉得应该制造一些氛围去影响群众(围观)。比如大家排队买东西的心理,商店人多人少的心理、或者在产品上造成消费者很多的感觉。
在政治方面,作者有个很有趣的观点。勒庞认为,无论是受过教育的选民还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其投票结果不会
5
有太大影响。(陪审团群体也成立)。这让我想起之前听刘瑜老师《民主的细节》讲座时,也涉及到民众素质与投票结果正相关的担忧。如果有勒庞的理论作为支撑,那么这就不存在了吧。
关于演讲方面,勒庞也提到了,在演讲中,演讲人的名望比很重要。这让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新东方各种讲座,老师们都是模板化的一套套故事,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会不会也与老师先塑造好的名望有关。
当然,这本书确实是本不错的书。特别是在政治领域有着仍然不过时的见解。弱弱说句,这本书是个装X好书,以后某某事件在微博里传得沸沸扬扬时,你可以引用几句早已准备好的句子,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乌合之众读后感(三)
通过阅读《乌合之众》,使我对群体的特征、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形成、群体的分类及具体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将从具体章节的内容出发,谈谈我的看法。
6
首先,群体的特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群体的个人个性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2.环境的变化导致群体性格变化。3.群体中的个体相互传染并易受暗示。4.群体往往冲动、易变且急躁。5.群体可以产生幻觉,因此他们的证词毫无价值。6.群体想象力改变着传统书中记录的神话。7.群体的情绪夸张且单纯,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因此群体具有偏执、专横和保守的思想,并具有双重的道德标准。
以中国的大背景为例:
毫无疑问,中国人组成了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中的个人走到世界其他国家,人们往往不会去关注每个个人的具体个性,而是先把这个人贴上中国人的标签,用他们曾经对中国人的整体看法来看到这个人。这样便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群体内个人个性的消失。
中华民族有着漫长的历史,从秦皇汉武到如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内与国际环境当然处在千变万化之中。而由此形成的国人性格也由雄踞天下的骄傲到受人侵略、奚落而腐败无能,再到新中国成立并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的性格在困难与挫折中不断变得坚韧。由此可见,环境
7
对群体性格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从遭受列强侵略,到新时期遇到的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众多****势力的不断侵扰,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中国人民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戮、被天灾人祸所侵袭、在国际上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相信,这都会激起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的爱国心,并以其自身的行动感染周围的其他人。像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时期的国外种种****势力的不断挑衅下,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身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集体组织游行、抗议。他们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并给与其他人一种身为中国人,应该或不应该做某些行为的暗示。
群体是刺激因素的奴隶。它会随着刺激因素的改变、强弱,而充满****的去改变自己。爆炸性的消息更能引发群体的想象力。还记得一段时期内,中国似乎发起了一场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的讨论,正是受到了会见****问题的刺激,从而稍显冲动的做出一系列动作。当然,这并不否认,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中法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向着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的。到那时,群体中个人的做法也必将随之改变。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完全可以体现出群体的冲动、易变且急躁。
8
群体可以产生幻觉,我觉得这也可以认为是易受传染与暗示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集体观察极可能出错,大多数时候它所表达的是在传染过程中影响着同伴的个人幻觉。也可以说是一种从众。当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持犹豫态度的时候,周围人的行动将对其进行传染,从而使整个群体都具有了同样的行动。但其实这只不过是少数几个人的意愿而已。
群体情绪夸张,我认为这是表明,面对外来的刺激,群体更容易做出比个人更为强烈的反应。或者说是群体做出的行为对外的影响力更大。以国家的名义和以个人的名义相比,当然前者的威慑力更强。所以,国家的整体强盛要比个人的财产增加更为重要。至于说群体偏执、保守。我并不认为这一定是件坏事()。如果群体还是以国家为例,那么它制定政策或者执行其他国家事务,甚至于这个国家本身的存在,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当国家遭受他国政治、经济侵略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服从于强权。
这就是对于异质性群体的态度。当然我认为书中提出的群体绝对不会接受矛盾,进行讨论。这个观点不是很赞同。当代社会很流行民主,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权。当人们的不同意见向群体的原有观点发出挑战时,谁会取得优势,并不能十分绝对的肯定。因为有很多政令、政策就是人民从自身
9
的角度提出建议的。当这些建议并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时,当权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需要人民的广泛支持。
群体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是的。正如******所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从中国鸦片战争以来,要想改变整个国家,就必须把自己武装的强势,而不能期待着政权自动的给与一个没有任何力量的集体。
群体接受的观念必须简单明了,因为群体没有理性、没有推理能力,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这一点对于前者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群体当中的个人并不具有同等的理解力,整个国民的素质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能让整个群体共同接受的观念不能超出个人的理解范畴。至于后者,只能理解为群体易受强加的判断。
书中提到了当观念通过不同的方式,终于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之中并产生了一系列效果时,和它对抗是徒劳的。对此,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比如,旧中国一直存在的封建帝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影响作用着整个中国。但是,从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废除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这是个很明显的事实,可以看出对抗传统根深蒂固的观念的行动已成功而告终。也正如群体的信念中作者所提
10
到的,只有用暴力的革命才能对牢固扎根的信念予以革新。
其次,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有种族、传统、时代、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我主要对传统、制度和教育谈些看法。
书中提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理想的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只用不易觉察的方式一点一滴的加以改进。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这就会忽视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促进性。对于已经明显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传统,我认为应该用革命的方式予以废除,革命是激烈的。因为如果明知行为违背真理,难道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它自生自灭而无动于衷吗?
各种制度没有固定的优点,它们本身无所谓好坏。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于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所以说,无论打着什么旗号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侵略行为都是令人不齿的。因为内群体对外群体有种天生的排斥感。
教育方面,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只是背书和服从,而缺乏实践。导致精神活力衰退。中国学生读书只懂得按部就班,为的是获得一份平庸的工作,继而
11
一代又一代的循环往复。这方面,正是中国教育的现状,也就是群体的领袖国家领导者应该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的。
群体的领袖要想对群体施以影响,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反对者的无视,以建立权威,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个人的名望。能够取代名望的只有财富。才干甚至天才。都不是非常重要的成功要素。所以领袖必须要靠不断地额重复、传染和大胆的断言,来对群体保持领导。现实来说,他们必须很重视舆论的煽动力。因为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可以大量反复的向公众传播领导者的意图。这对政权的巩固或者说人民的服从是起很大作用的。
另一方面,作者也提出,媒体屈从于社会思想主流,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导致舆论的导向性减少。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旦某些群体或集团的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它必然要求一切有与其矛盾的思想意识不能供大众所认知。当然对于公民个人的看法,应该没有很好的办法予以强制。另外不可否认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也具有不可预知的能量。比如拿破仑,这个矮个子将军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使得他的追随者心甘情愿得为他神魂颠倒。因为名望带来地位与权力。
12
最后,我想简单的谈谈信念。信念作为组成群体的必备要件,它具有明显的牢固性。一旦信念在群体的头脑中生根,就会成为鼓舞人心的源泉。民族信念的消失,就会成为其衰败的信号。值得欣慰的是,中华民族这个群体在五千年的历史中,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但是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民族信念,生生不息
乌合之众读后感(四)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
13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后来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乌合之众读后感(五)
有一种说法尽人皆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都以为,跟随群众的观点总是没错的。然而这个流传了世世代代的说法,却未必是真理。在群体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个性也被削弱了,作为个体的异质被同质化吞没了,无意识品质的优劣决定了群体智慧的高下。群体往往表现出冲动、易变、急躁,没有长远打算,情绪夸张与单纯,轻信、易受暗示,同时智商普遍降低。简言之,群体是盲从的。这便是
14
勒庞在《乌合之众》当中的观点。
《乌合之众》以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分析研究社会历史运动中作为主题参与的群众,他们的行为、心理的诸般特征。作者勒庞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他反对集体主义,最早阐明了个体在群体影响下思想与行为的转变。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从心理上学说,一千个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共同目标,因此只能看成一群聚在一起的人,这样的一群人不能被叫做群体。而当一个偶然的契机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这群人就有了同一种心里特征,我们姑且称之为心理群体。心理群体形成之后,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暂时的,然而又是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群体中的个人行为表现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是自我人格消失,第二是无意识本能起决定性作用,第三是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同一个方向,第四是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个人的决策通常比群体决策更好,个人能产生更多较好的主意,而群体决策由于受到不同意见和论点的约束,加上害怕被人认为愚蠢
15
等心理制约,因而不容易使决策具有较大创造性。
前段时间有一起事故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老人在街头摔倒却无人前去帮忙,导致老人窒息而死,其亲属埋怨众人太冷漠,埋怨这个社会缺少爱心。但是从勒庞的观点来看,这种众多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心理学家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众人冷酷无情,也不能说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在某人遇到危险时,如果只有一个旁观者,这名旁观者会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然而如果有众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意识不到他那份责任,会有我不去救会有人去救的心理,导致群体冷漠的局面。
有群体的地方就会有领袖。我们习惯把风光的领袖看成思想家,事实上,他更有可能是个实干家。他们并没有头脑敏锐、深谋远虑的天赋,他们也不可能都有这些品质----这会让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只要他们能拥有信仰,坚定的意志,狂热的感情,便能得到大众的拥戴。芸芸众生总是服从于意志坚强的人,因为他们更知道如何迫使群众接受自
16
己的看法。每个领袖都有自己独特的手段,其中有三个手段最为重要: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断言简洁有力,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他就越有威力。
重复对于群体的作用力十分强大,这种力量来自这样一个事实,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自我的深层区域,我们的行为动机在这里形成,所谓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对于群体来说,传染力都和病菌一样强大。比如当年的**运动,******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具体该项运动是否符合科学规律,是否是可行的,群众无暇去顾及。简明慷慨的口号,群众轰轰烈烈的去生产,大量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随之出台。可见,断言、重复和传染是掌握群众动向的利器。
群体是盲从的,很多商家正是很好的利用了刚才提到的三种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来达到商业目的。就拿当下流行的整容来说,通过商家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雇佣大量写手来编造一些自身整容成功的例子,给群众们造成了一个通过整容换来美好人生的幻象。再加上一些明星的热捧,使得大众完全失去理智,蜂拥而至的去整容。但是整容的危
17
害尽人皆知,平白无故的挨上若干刀,任何正常人都会有不良反应,无数整容失败的例子传出。即便如此,还是阻挡不了爱美人士的脚步,失败的人数越多,愿意去尝试的人也就越多,大众盲从的心理可见一斑。较为突出的可以拿红粉宝宝作为例子,一个80后花了400多万做了200多次整容手术,结果几乎没有成功的,当初受了铺天盖地的广告的影响,如今换来的却是遍体伤痕。
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也在忽略了群众的特性之后犯下了错误。当时的万科总部捐款数目为200万人民币,并且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没想到此举遭到广大网友的炮轰,理由为其他不少企业捐出数千万资助,万科此举显得寒酸抠门,有损企业形象。为此,王石专门向群众道歉,并解释说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因慈善成为负担。
但是网友们依旧不依不饶,王石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最后公司以1亿元资金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并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该项工作为纯公
18
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王石显然忽略了一点,群体是不受理性的影响的。依照勒庞的观点,群体是感性的,逻辑推理对群体不起作用。如果要想让群体相信什么,就得先高清楚让他们兴奋的感情,再假装自己也有这种感情,必要时还要用极端的行为表现对这种感情的狂热,然后引领群众的情绪。不仅如此,还要密切注意讲话的效果与大众情绪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措辞,让群体把感情倾向自己的需要。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大众对于说理反应迟钝,因此总结出一些套话可以免去大众思考的繁琐。就像律师的艺术一样,要想驾驭众人,首先在于辞藻的学问。
勒庞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写作背景下有用,放到当今的中国也极为适用。也许群体的秉性有史以来一直未变,作为一个精英主义者,勒庞对群体的分析透彻至深,难怪墨顿会对此书做出如下评价勒庞的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只有找到了病源,才能研究出治愈其的良方。群体是虚无的,具有可塑性。需要用到群众的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不到群众的时候,群众是不明真相的。同时,集体主义也为社会铺就了通往奴役之路。
19
乌合之众读后感(六)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关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的论断是对的,同时承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在心理学上是幼稚、无知、无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明白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强调这是人民的选择或者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了。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20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受。
根据庞勒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群体智慧添光增彩。群体智商一定且永远是低于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且这种差距随着组成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智商的增高会越拉越大。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历史中,即便是在现代,在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庭上,在陪审团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之后,陪审团中的单个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如果重新让他选择的话,他不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虽然庞勒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将种族排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这类因素对群体的影响非常之低,群体
21
永远对最简单最直观最感情化的口号做出积极的反映(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对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报以消极的态度(懒得去支持或反对)。
基于此观点,庞勒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对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事。甚至可能对社会生产有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庞勒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当时逐渐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找一个邪恶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导致马克思这类讨厌的人的出现,然后最后导致一群工人被煽动进行罢工最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停滞。
抛开阶级,我们可以认为庞勒的着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在历史上,成为群众并没有门槛,但是成为引导群众的英雄或负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门槛的。一个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个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许多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成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还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稳步发展的社会下,成为英雄的机会很少,那么这类人中就有很多选择去做一个反英雄,按照庞勒的话说就是成为马克思。
22
而事实上,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因为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这个命题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庞勒还准确的预言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学历歧视。
架设我们有一个前提,社会中的高等职位永远少于低等职位。而且我们也永远不能想出一种使得扫地工人必须掌握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才能扫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刚好等于社会需要这些人才的数量。那么一切安好,社会和谐,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与其知识结构相符的高等职业。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识结构的职位,他们必然心有不甘,这种不甘
23
最终可能导致某种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那些从事高等职业的高等受教育者因为同情,会人为地提高那些低等职位的进入门槛,最后会造成大量的社会浪费,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普及,高等受教育者会对低等受教育者进行学历歧视。随着社会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这个歧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会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与低等教育者),且会出现越多的不稳定因素(闲置的高等教育组合),且越来越少的实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庞勒这个帮助资本家剥夺工人学习权利的理论支持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而且,我们现在的社会还确实就在他的预言下继续前行着
乌合之众读后感(七)
很久以前,勒庞就预言了今日群体中的大部分特征:智商低于群体中的任意个体,换句话说就是智商无下限。群体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运动
24
的得势最后群体既易于英勇无畏也易于犯罪这一切描述是不是很眼熟?
事实就是这是一个群体的时代,要取得别人的认同那么必须先认同一个群体,无论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将被磨灭。无论这个群体对某事是认同还是反对,这都是一个个的群体和阵营。对某一群体的认同取决于群体的言论和发布的消息至少我认为现在是这样的诸如微博等等,而事实告诉我们群体的观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书中所讲,群体的情绪是单纯的,夸张的。而群体又是易受暗示的,于是这就催生了种种阴谋论,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被煽动了,是不是被暗示了。因为前面说到真实已经被群体糟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磨灭掉了...如果你不进入某个群体,你又很难知道他们的运作过程,而你一旦进入那么就不能保证你自己还有智商这个东西的存在
而我们总会在一个群体中,不是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阵营,无论你是赞同还是反对,除非你对此事不闻不问不去选阵营。那么好吧,又一个阵营出现了,人总是要有一个立足点来生存。群体可以成就,也可以毁灭。
好吧,这只是一个开头,不想再继续复述,所以我不
25
爱写读后感....鉴于越来越感觉周围的人们普遍都不淡定了,都看看《乌合之众》吧,应该看看这本书,至少现在都应该看看,群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