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的决定的。
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各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有不同的分析。这里,我们只从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角度,对总供给曲线进行简单说明。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图1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情况仅仅存在于失业较为严重时,例如,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的情况,因此,它仅仅是一种特例。凯恩斯提出这种观点与他的理论产生于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运用了短期分析方法是相关的。
古典总供给曲线
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总供及曲线显示的是一种极端情形,那么图2所给出的所谓古典总供给曲线则是另外一种极端情形。
图2
可以看出,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古典总供给曲线基于下面的假定: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劳动市场的运行毫无磨擦,总能维护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被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这也就是
说,因为全部劳动力都得到了就业,即使价格水平再上升,产量也无法增加,即国民收入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无法再增加了。故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垂直线。 从长期来看,经济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但在短期中,经济并不一定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这种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种特例。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所依赖的假设,即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受到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们的指责,但现在大多数西方学者都认为,这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可以作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于是,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下面用图3来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较严格的推导。
图3
假定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分别为P0和W0,相应地,均衡的实际工资为(W/P)f,按照“古典”经济理论的说法,此时均衡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Nf。将Nf代入,在(a)图中就可得到产出量Yf,这一产量正是前面所说的充分就业产量。由于产量度 Yf对应于价格水平P0从而在(d)图中可以得到点J(Yf,Pf)。 如果价格水平从P0下降到P1,在货币工资可变的假定下,货币工资将不能维持在原来的W0水平上,因为在货币工资为W0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这将导致对劳动的过剩供给,而可变的货币工资因劳动的过剩供给将会下降。因为工人们为了得到工作而互相竞争。于是,在图3的(c)图中,货币工资曲线将从W0下降到W1。为了使得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货币工资的这种下降同价格水平的下降是成比例的。因此,以前存在的实际工资(W/P)f得以维持不变。在这一实际工资的基础上,就业量仍等于Nf,从而Y仍等于Yf,在图3中的(d)图,可得到点K(Yf,P1)。
类似地,如果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2,则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就会从W0上升到W2,以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这时就业量仍为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Nf,从而相应的产量也就是充分就业下的产量Yf,于是在图3的(d)图中又得到点R(Yf ,P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考察低于P1和高于P2的其他所有价格水平的情况。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都会调整到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确定时为止。因此,对任何价格水平,产量都是充分就业的产量。将图3中(d)图的各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Y f上的垂线LAS,这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以上两种特殊的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在于所根据的假设不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当存在失业时,工资变动不大或根本不能变(即工资具有刚性),从而失业会持续一段时期。古典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可以适应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迅速变动,从而通过工资的调节可以使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不多见,所以,正常的总供给曲线介于这两种特例之间,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对于总供给,西方学者大都同意存在总供给曲线的说法,但是对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都被认为是极端的情形。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现实的总供给曲线更多地表现为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反映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状况。具体来说,当物品市场上价格上升时,厂商可以为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报酬,从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生产要素,生产更多的产品。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当总需求变动,即总需求曲线移动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同,所引起的价格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情况也就不同。因此,在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问题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小是很重要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即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说明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小(即总供给曲线较为平坦),说明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价格等等。对这些问题这里就不多谈了。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相比,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里只能作简要的说明。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工资率的变化。
4、生产能力的变动。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水平之下,总供给量的变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百科名片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在短期内,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成同方向变动,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可以用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和错觉理论来解释这一点。 目录
短期总供给曲线相关概念
短期总供给曲线图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编辑本段短期总供给曲线相关概念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各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有不同的分析。
粘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因为企业根据预期的物价水平决定工人的工资。如果以后实际的物价水平低于预期的水平,即发生了通货紧缩,那么,工人的名义工资仍然不变,但实际工资水平却上升了。工资的增加使企业实际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就业,减少生产,总供给减少。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相反,如果以后实际的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的水平,即发生了通货膨胀,那么,工人的名义工资仍然不变,但实际工资水平却下降了。工资的减少使企业利润增加,从而增加就业,增加生产,总供给增加。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仍是同方向变动。
粘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为在物价总水平上升时,一些企业不迅速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从而它的相对价格(相对于物价水平的价格)下降,销售增加,生产增加,总供给增加。这就是物价上升引起总供给增加。同样,在物价总水平下降时,一些企业不迅速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从而它的相对价格上升,销售减少,生产减少,总供给减少,这就是物价下降引起总供给减少。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错觉理论是指物价水平的变动会使企业在短期内对其产品的市场变动发生错误,从而作出错误决策。物价水平下降实际是各种物品与劳务价格都下降,但企业会更关注自己的产品,没有看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只觉得自己的产品价格下降了。由产品价格下降得出市场供大于求的悲观判断,从而就减少生产,引起总供给减少。同样,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也会没看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升,而误以为只有自己的产品价格上升了,从而作出市场供小于求的乐观判断,从而就增加生产,引起总供给增加。当物价水平变动时,企业产生的这些错觉会使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这些错觉是因为企业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并不能总拥有充分的信息,判断发生失误,在长期中,他们当然会纠正这些失误,但在短期中这些失误是难免的。
编辑本段短期总供给曲线图
SA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我们注意SAS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随物价水平上升而上升。当物价水平由P0上升为P1时,总供给(GDP)由Y0增加为Y1。另一部分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垂直的。这表示,总供给要受经济中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随物价上升而
无限增加,当总供给增加到1,2时,无论物价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都无法增加,因此成为一条垂线。这是与总需求曲线的不同之处。 编辑本段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说明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物价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沿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物价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沿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当不考虑物价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发生移动。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而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或向左平行移动。这就是说,当投入的资源增加,技术进步使一个经济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会随之向右移动。反之,当一个经济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利冲击,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会随之向左移动。
在上图中,LAS0是原来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这时相应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SAS0。如果经济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至LAS1,相应地,短期总供给曲线也移动到SAS1。如果经济出现负增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LAS2,相应地,短期总供给曲线也移动到SAS2。
第二种情况是当物价水平不变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可以下图说明这种情况
在上图中,物价水平始终为P0,当短期总供给曲线为SAS0时,总供给为Y0。如果人们预期的未来物价水平高,工资增加,则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至SAS2,总供给减少为Y2。如果人们预期的未来物价水平低,工资减少,则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至SAS1,总供给增加为Y1。
预期是影响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预期变动会引起工资水平变动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同样其他引起工资水平变动的或其他成本变动因素也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影响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分析
总供给曲线分析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指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和所有厂商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总供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主要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技术水平)决定的。?假定社会的总资本量和技术水平不变,因而劳动投入决定总产量。?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价格水平?实际工资?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实际就业量?总产量,即用符号表示为P?W/P?Ns与Nd?N*?Y*。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集合表达即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有不同类型,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这五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根据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长短,完全预期的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二大类是至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包括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下面分别对这五种总供给曲线进行分析。
一、传统的总供给曲线
(一)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1、假设前提
(1)、价格包括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
(2)、不存在货币幻觉: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 (3)、完全预期
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长期中,经济水平或产量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在充分就业上。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货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从长期来看,经济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但在短期中,经济并不一定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这种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种特例。
2、推导过程
?P0与W0?W0/P0?Ns=Nd=N*?Yp
?P1>P0?W0/P1
? P2 W0 WP W2 P LRA1 PS P1 1 PP0 0 PP2 2 W/P Y Yp N N Ns NN* * Nd W/P Y W0/P0 Yp 1.古典条件下的AD-AS模型 (1)价格-名义工资调整规则 , 在劳动市场上的工资与价格调整机制——工资与价格调整使劳动市场出清。 , 实际总产出<> ?均衡描述:几何形式 i L M i I* S Y 0 Y*= YP ?均衡描述:代数形式 , IS: i=A/d-Y/(d×KI) , LM:i=-Ms/(P×h)+(k/h)×Y , AS: Y=YP *,YYP ,KAY**IP,,irdKIe,,0 M*sP,KA,YIPkY,h()PdKI Msh,0P,kYP ?均衡调整过程 , 若实际总产出<><> ?r??I??Yd??Y??Y=YP , 若实际总产出>潜在总产出?Y>YP?w??P??LM曲线左移但IS曲线不变?Y?和i? ?r??I??Yd??Y??Y=YP 实际总产出<潜在总产出>潜在总产出> i L MLi0 MiI0P1 1S * ? Y * 0 YY= * YP 实际总产出>潜在总产出 i LLMM0 i1 i01PI* * ? S Y 0 YY * = Y P (3)古典条件下的AD-AS模型 P L R A S P A* D Y 0 Y P P L RPA1 S P AP* D 2 Y 0 YYY P 1 2 ,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决定,因而产出 独立于价格水平。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经济中的货币工资也相应调整,长期时的产 量水平不发生变化。 ,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影响价格 水平的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古典条件下总需求政策无效 P LR AS PAD2 P2 A1 DY 0 Y1 p (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1. 假设条件 (1)、当资源大量闲置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不变; (2)、货币工资W和价格P具有“刚性” ——不能调整。 即货币工资不会轻易变动。名义工资具有向下刚性,但具有完全向上的伸缩性 ,即Nd>Ns?W?;Nd (3)、无货币幻觉 2、推导过程: ?.P0与W0?W0/P0?Ns=Nd=N*?Yp ?.P1>P0?W0/P1 结果:价格水平具有向下刚性。 W0 WP P SRAS 1 PP1 1 PP0 PP2 0 2 W/P Y Yp N Nd N Ns NN * * W/P Y W0/P0 Yp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1.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完整凯恩斯模型 , 假定:考虑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 , 价格水平可变。 , =0,i=r , 内生变量:Y,i和P , (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 , (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1)均衡的决定:静态分析 均衡描述:几何形式 i L iM IS * Y 0 Y*=Y P 均衡描述:代数形式 , IS: i=A4/d-Y/(d×KI) LM:i=-Ms/(P×h)+(k/h)×Y AS: Y=YP 均衡调整过程 ?均衡调整规则:三个假设 假设?:在劳动市场上是价格调整机制——价格调整使劳动市场出清。 实际总产出<> 若实际总产出<> i L ML0 iMi0I1 1* S * Y 0 YY= * YP 实际总产出>潜在总产出 i LLMM0 i1 i1 I0* S * Y 0 YY * = Y P (2)均衡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 在短期,价格呈粘性,财政政策有效 , 在长期,价格灵活变动,财政政策无效 , 分析过程:假设开始时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水平,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实际总产出>潜在 总产出?Y>YP?P??LM曲线左移?Y?和i??Y=YP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果 i LLMM0 i1 1 Ii0* S* IY 1 0 SY 0 = Y P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 在短期,价格呈粘性,货币政策有效,货币非中性 , 在长期,价格灵活变动,货币政策无效,货币中性 , 分析过程:假设开始时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水平,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实际总产出>潜在 总产出?Y>YP?P??LM曲线左移?Y??Y=YP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长期效果 i LLM1 Mi0 * ISY 0 0 Y= YP (三)常规总供给曲线 由于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是来自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能够立即调整的假设,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来自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的假设。这两种分别代表两种极端情况。西方学者认为,在这两个极端中应当存在一个通常或常规的情况,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经济中的企业提供的总产出就越多。促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入要素价格的黏性。 (四)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1、基本假设: (1)、名义工资与价格伸缩性假定:市场出清假定; (2)、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3)、不完全信息假定:厂商和工人都对价格水平变动缺乏足够信息,但厂商比工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P LRAS ES简单来说。可以假设:厂商的预期价格水平总是正确的,等于实际价格水平;工人的预期价格P(Pe=P0) 水平有时会偏离实际价格水平。 ESP0 对于工人来说:.(1)、当实际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等于预期实际工资,(Pe=P1) 1 实际就业量为充分就业水平,实际总产出等于潜在总产出; Y 0 Y(2)、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小于预期实际工资,实际就业量大于* 充分就业水平,实际总产出大于潜在总产出; (3)、.当实际价格水平低于预期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大于预期实际工资,实际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水平,实际总产出小于潜在总产出。 所以说实际工资是逆周期的。 s*eY,Y,,(P,P)卢卡斯的的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形式为: (五)新凯恩斯主义各总供给曲线 1)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理性经济人 (2)理性预期 (3)市场非出清——工资与价格粘性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的决定的。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function)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出(或总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各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有不同的分析。这里,我们只从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角度,对总供给曲线进行简单说明。 总需求曲线是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该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该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缓;相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A 短期总供给曲线 B 长期总供给曲线 C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69(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B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C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 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 E(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 70(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 ) A 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B 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C 规模收益递增 D 规模收益不变 E 不考虑技术进步 71(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提出的三个增长率的概念是( ) A 实际增长率 B 技术进步增长率 C 有保证的增长率 D 自然增长率 72(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差别在于( ) A 前者考虑生产两种产品、后者考虑生产种一产品 B 前者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后者则假定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不变的 C 前者假定规模收益递增,而后者假定规模收益递减 D 前者可以考虑技术进步情况,而后者则没有予以考虑 E 前者考虑生产中使用三种生产要素,后者考虑生产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 73(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 )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雇主 D 领取固定工资者 E 持现款的人 附多项选择题答案 40.ABD 41.BCDE 42.BCE 43.ABDE 44.AB 45.ABCE 46.ABDE 47.ABCD 48.BD 49.ABCE 50.AC 51.ADE 52.CD 53.ACE 54.BD 55.CE 56.ABD 57.BC 58(AD 59.ABCD 60(BC 61(ACE 62(BD 63(ACDE 64(AD 65(BCD 66(CE 67(AC 68(ABCD 69(ABC 70(ABDE 71(ACD 72(BD 73(ADE( 三、名词解释: 121(国内生产总值 122(国民生产总值 123(支出法 124(收入法 125(国内生产净值 126(国民收入 127(个人收入 128(个人可支配收入 129(名义GDP 130(实际GDP 131(GDP折算指数总供给曲线
A 短期总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