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在热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国内旅游向出国旅游延伸。由于边境旅游口岸的增加,使边境旅游日益成为焦点。旅游者到越南、缅甸、前苏联人数日益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小部分富裕阶层把目光投向州际旅游。 ,、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在本世纪末,第三产业比重将达,,,强,国内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将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它的发展,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四、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
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五、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
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5、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在本栏目下投稿一篇论文可获得100个积分, 点击马上投稿
摘 要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一、简述旅游业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
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居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即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在外交部下,当时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旅游接待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友好国家的团体和友好人士,为其提供民间交往的便利方式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入境旅游。
1978年,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同志从资源
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旅游服务是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的结合,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把行、住、游、吃、购、娱这些基本环节抓好。这个时期,在接待海外游客的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就是没有饭店,有些地方只有一些老的招待所,也没有好的汽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旅游局建立了旅游商贸公司,建造了一批饭店,如
广州的白云饭店、桂林的漓江饭店、西安的西安饭店、昆明的昆明饭店等。当初旅游饭店讲的优质服务就是“站立服务,微笑服务”,非常初级。改革开放以后,批建了合资的建国饭店、合作的白天鹅宾馆,这对中国旅游业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全国旅游饭店都向建国饭店学习,服务水平提高了,员工工资也上去了。因此整个旅游界,就其管理水平而言,饭店要好于其他企业。之后,国家旅游局又颁布了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的规定,是这个时期国家发布的重要文件之
一。饭店业在星级标准颁布以后似乎在引导着社会的消费,此后人们做家庭装修,最好的范本就是从饭店获得的。此外,旅游商贸公司还进口了一批免税的大
在巴、中巴和小车,小车是皇冠2.8。那个时候旅游局在各地有很好的社会地位。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入境游的主要路线就那么几条,主要是京、西(部)、沪、桂、广。到90年代中期,国旅推出了一些新的旅游线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沿着丝绸之路的东方列车”,即用**乘过的专列走丝绸之路,日本人是其主要游客。在长江三峡,美国人投资建造了一艘维多利亚邮轮,国旅也推出了“总统系列”邮轮,有四五条船,叫“总统号”。这些都推动了入境游的发
展。
(二)国内旅游的发展
1992年以后,入境旅游逐渐成熟,团队旅游增长缓慢,打破卖方市场,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的旅游愿望被激发出来,国内旅游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开始迅速发展。
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首先反映在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均生活收入的增长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也体现了社会财富未来分配的潜力。其次是观念改变,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人们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人们闭关锁国,安土重迁,出游意识十分淡漠,旅游动机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式的家庭娱乐逐步受到开放式的户外旅游影响。“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人们在旅游中受益非浅,又进一步促进了传统观念的改变,为旅游业发展推波助澜。再者就是闲暇增多。闲暇时间是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自95年我国首次对工时制度进行改革以来,职工工作时间由一周六天工作逐步改变为一周五天工作的双休日制,若算上法定假日,职工每年法定休息日为116天,若加上各单位职工带薪休假日及特殊节假日,每年休息日至少为130天,大中小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则长达190多天。闲暇时间增多,使人们在观念改变和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形成了外出观光度假的旅游热潮。
国内旅游业的高速增长不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已经成了许多地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但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区域经济开发,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坚实基础。
(三)出境旅游的发展
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正式开办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至于我国的出境旅游,一经开办,发展的势头就特别迅猛。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
亚洲首位旅游大国。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带薪假期的兴起、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出境旅游将成大势所趋,在未来极具有发展潜力。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在2020年以前,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个亿。出境旅游使我国成为一个新兴的客源国。这将会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客源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旅游业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和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的发展过程,旅游逐渐加重其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旅游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
旅游业是一种高关联度、高互动性的行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流动,对旅游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开辟了就业渠道,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经济要素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和牵引力,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热促进农业、工业、交通、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必然促进经济大发展,所以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之,旅游业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科技投入的增加是繁荣旅游市场的基本途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全面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例如: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装载于飞机卫星等平台上的传感器捕获地面或地下一定深度内的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识别物体或现象的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遥感技术可以探查旅游资源;可以为规划因条件限制提供制图基础;还可以观察旅游的发展状况,为规划动态反馈提供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卫星无线电定位、导航、报时系统。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主要用来确定某个旅游景点的精确位置,指导旅游线路规划,还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旅游规划的区域面积的大小。
交通技术的发展如航空、高速铁路等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声控技术和光学技术在旅游人造景观上的运用,强化了模拟功能,增加了旅游景点对游人的吸引力。
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工具的突飞猛进,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是伴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所以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个人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健欲望的增强,是现代旅游业发
展的原动力。社会学家认为:人类需求有三大类,即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人只有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后才能把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提上议事日程;而旅游活动则既是享受需求,也是发展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群摆脱了生存需求的羁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
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鉴此,我们可以断言,只要世界经济社会是在
发展进步的,社会秩序总体是安定的,旅游业就会不断兴旺发达,所以,它是永
远的“朝阳产业”。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1 -
容 摘 要
关键词: 旅游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科技
- 1 -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一、简述旅游业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居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即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在外交部下,当时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旅游接待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友好国家的团体和友好人士,为其提供民间交往的便利方式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入境旅游。 1978年,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同志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 2 -
旅游服务是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的结合,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把行、住、游、吃、购、娱这些基本环节抓好。这个时期,在接待海外游客的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就是没有饭店,有些地方只有一些老的招待所,也没有好的汽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旅游局建立了旅游商贸公司,建造了一批饭店,如广州的白云饭店、桂林的漓江饭店、西安的西安饭店、昆明的昆明饭店等。当初旅游饭店讲的优质服务就是“站立服务,微笑服务”,非常初级。改革开放以后,批建了合资的建国饭店、合作的白天鹅宾馆,这对中国旅游业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全国旅游饭店都向建国饭店学习,服务水平提高了,员工工资也上去了。因此整个旅游界,就其管理水平而言,饭店要好于其他企业。之后,国家旅游局又颁布了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的规定,是这个时期国家发布的重要文件之一。饭店业在星级标准颁布以后似乎在引导着社会的消费,此后人们做家庭装修,最好的范本就是从饭店获得的。此外,旅游商贸公司还进口了一批免税的大巴、中巴和小车,小车是皇冠2.8。那个时候旅游局在各地有很好的社会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入境游的主要路线就那么几条,主要是京、西(部)、沪、桂、广。到90年代中期,国旅推出了一些新的旅游线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沿着丝绸之路的东方列车”,即用**乘过的专列走丝绸之路,日本人是其主要游客。在长江三峡,美国人投资建造了一艘维多利亚邮轮,国旅也推出了“总统系列”邮轮,有四五条船,叫“总统号”。这些都推动了入境游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的发展 1992年以后,入境旅游逐渐成熟,团队旅游增长缓慢,打破卖方市场,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的旅游愿望被激发出来,国内旅游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开始迅速发展。 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首先反映在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均生活收入的增长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也体现了社会财富未来分配的潜力。其次是观念改变,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人们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人们闭关锁国,安土重迁,出游意识十分淡漠,旅游动机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式的家庭娱乐逐步受到开放式的户外旅游影响。“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人们在旅游中受益非浅,又进一步促进了传统观念的改变,为旅游业发展推波助澜。再者就是闲暇增多。闲暇时间是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自95年我国首次对工时制度进行改革以来,职工工作时间由一周六天工作逐步改变为一周五天工作的双休日制,若算上法定假日,职工每年法定休息日为116天,若加上各单位职工带薪休假日及特殊节假日,每年休息日至少为130天,大中小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则长达190多天。闲暇时间增多,使人们在观念改变和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形成了外出观光度假的旅游热潮。
- 3 -
国内旅游业的高速增长不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已经成了许多地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但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区域经济开发,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坚实基础。
(三)出境旅游的发展 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正式开办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至于我国的出境旅游,一经开办,发展的势头就特别迅猛。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
(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带薪假期的兴起、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出境旅游将成大势所趋,在未来极具有发展潜力。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在2020年以前,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个亿。出境旅游使我国成为一个新兴的客源国。这将会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客源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旅游业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和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的发展过程,旅游逐渐加重其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旅游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
旅游业是一种高关联度、高互动性的行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流动,对旅游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开辟了就业渠道,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经济要素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和牵引力,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热促进农业、工业、交通、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必然促进经济大发展,所以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之,旅游业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科技投入的增加是繁荣旅游市场的基本途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全面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例如: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装载于飞机卫星等平台上的传感器捕获地面或地下一定深度内的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识别物体或现象的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遥感技术可以探查旅游资源;可以为规划因条件限制提供制图基础;还可以观察旅游的发展状况,为规划动态反馈提供信息。
- 4 -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卫星无线电定位、导航、报时系统。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主要用来确定某个旅游景点的精确位置,指导旅游线路规划,还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旅游规划的区域面积的大小。 交通技术的发展如航空、高速铁路等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声控技术和光学技术在旅游人造景观上的运用,强化了模拟功能,增加了旅游景点对游人的吸引力。
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工具的突飞猛进,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是伴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所以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个人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健欲望的增强,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学家认为:人类需求有三大类,即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人只有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后才能把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提上议事日程;而旅游活动则既是享受需求,也是发展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群摆脱了生存需求的羁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鉴此,我们可以断言,只要世界经济社会是在发展进步的,社会秩序总体是安定的,旅游业就会不断兴旺发达,所以,它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内 容 摘 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旅游业从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直至现如今可以出境旅游,之间一次次的跨越,一次次的改革。最后说明只有发展好科技才能使旅游业继续兴旺发达。本论文主要从网络上和各大报纸上调查,从中了解到了我国旅游业一次次大的跨越,科技的提高对旅游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提高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持续发展旅游业,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科学技术。
关键词: 旅游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科技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一、简述旅游业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居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即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在外交部下,当时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旅游接待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友好国家的团体和友好人士,为其提供民间交往的便利方式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入境旅游。 1978年,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同志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 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旅游服务是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的结合,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把行、住、游、吃、购、娱这些基本环节抓好。这个时期,在接待海外游客的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就是没有饭店,有些地方只有一些老的招待所,也没有好的汽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旅游局建立了旅游商贸公司,建造了一批饭店,如广州的白云饭店、桂林的漓江饭店、西安的西安饭店、昆明的昆明饭店等。当初旅游饭店讲的优质服务就是“站立服务,微笑服务”,非常初级。改革开放以后,批建了合资的建国饭店、合作的白天鹅宾馆,这对中国旅游业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全国旅游饭店都向建国饭店学习,服务水平提高了,员工工资也上去了。因此整个旅游界,就其管理水平而言,饭店要好于其他企业。之后,国家旅游局又颁布了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的规定,是这个时期国家发布的重要文件之一。饭店业在星级标准颁布以后似乎在引导着社会的消费,此后人们做家庭装修,最好的范本就是从饭店获得的。此外,旅游商贸公司还进口了一批免税的大巴、中巴和小车,小车是皇冠2.8。那个时候旅游局在各地有很好的社会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入境游的主要路线就那么几条,主要是京、西(部)、沪、桂、广。到90年代中期,国旅推出了一些新的旅游线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沿着丝绸之路的东方列车”,即用**乘过的专列走丝绸之路,日本人是其主要游客。在长江三峡,美国人投资建造了一艘维多利亚邮轮,国旅也推出了“总统系列”邮轮,有四五条船,叫“总统号”。这些都推动了入境游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的发展 1992年以后,入境旅游逐渐成熟,团队旅游增长缓慢,打破卖方市场,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的旅游愿望被激发出来,国内旅游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开始迅速发展。 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首先反映在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均生活收入的增长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也体现了社会财富未来分配的潜力。其次是观念改变,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人们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人们闭关锁国,安土重迁,出游意识十分淡漠,旅游动机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式的家庭娱乐逐步受到开放式的户外旅游影响。“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人们在旅游中受益非浅,又进一步促进了传统观念的改变,为旅游业发展推波助澜。再者就是闲暇增多。闲暇时间是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自95年我国首次对工时制度进行改革以来,职工工作时间由一周六天工作逐步改变为一周五天工作的双休日制,若算上法定假日,职工每年法定休息日为116天, 若加上各单位职工带薪休假日及特殊节假日,每年休息日至少为130天, 大中小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则长达190多天。闲暇时间增多, 使人们在观念改变和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形成了外出观光度假的旅游热潮。
国内旅游业的高速增长不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已经成了许多地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但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区域经济开发,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坚实基础。
(三)出境旅游的发展 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正式开办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至于我国的出境旅游,一经开办,发展的势头就特别迅猛。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 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带薪假期的兴起、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出境旅游将成大势所趋,在未来极具有发展潜力。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在2020年以前,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个亿。出境旅游使我国成为一个新兴的客源国。这将会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客源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旅游业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和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的发展过程,旅游逐渐加重其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旅游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
旅游业是一种高关联度、高互动性的行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流动,对旅游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开辟了就业渠道,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经济要素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和牵引力,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热促进农业、工业、交通、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必然促进经济大发展,所以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之,旅游业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科技投入的增加是繁荣旅游市场的基本途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全面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例如: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装载于飞机卫星等平台上的传感器捕获地面或地下一定深度内的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识别物体或现象的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遥感技术可以探查旅游资源;可以为规划因条件限制提供制图基础;还可以观察旅游的发展状况,为规划动态反馈提供信息。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于旅游客车设施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促进旅游客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出更能满足旅游市场需要的旅游客车,提高旅游客车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水平,使旅游客车的使用者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规范的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旅游客车设施与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客车的设施配置、服务规范、安全要求与质量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为满足旅游者需要而进行的客车的生产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798.1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客汽车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 1834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JT/T 325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QC/T 633 客车座椅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客车 tourist coach
为旅游团队(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地面交通服务的,由旅游企业或有旅游需求的组织和个人预订的,通常配有专职驾驶员的客运汽车。
不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的城市观光客车、房车和用于自驾旅游的车辆。
3.2设施 facilities
在游客旅行过程中,满足游客合理的旅行需求的硬件设施,包括车辆及配套设备等。
3.3服务 service
在旅程中,由服务人员提供的满足游客合理的旅行需求的活动。
4总则
4.1旅游客车及其配套设施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质量检验、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标准。
4.2以旅游客车为载体提供的服务,除满足乘客作为一般车辆使用者的需求外,更能满足乘客作为旅游者而产生的服务需求。
5服务设施
5.1基本要求
5.1.1旅游客车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舒适、环保、人性化、节约能源的要求。
5.1.2旅游客车设施设备应满足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各种合理、可能的需要。
5.1.3旅游客车设施设备应成为方便服务人员为乘客提供各种服务的载体。
5.2技术要求
5.2.1旅游客车应经过当地车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
5.2.2车辆各总成和零部件安装正确、齐全、完好,作用有效,符合GB/T 3798.1的规定。
5.2.3应保持运营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车辆的维护和检测应符合GB 18344的规定。
5.3车内设施
5.3.1导游设施
5.3.1.1车身总长大于6米以上的旅游客车车厢前部应有专门的导游人员座椅和导游人员站立靠背垫和扶手等相应的防摔滑安全设施。
5.3.1.2有导游人员工作台或区域,有专设空间摆放导游人员工作物品。
5.3.1.3有便于导游人员使用的有线或无线音频系统,车厢前后音调均衡。
5.3.1.4宜配备视频系统,音视频设备使用灵敏有效,无噪音和杂音。
5.3.1.5宜配备旅游目的地多媒体宣传资料供播放使用。
5.3.2行车设施
5.3.2.1车辆进行人体工程学设计,操作人性化。
5.3.2.2宜有卫星导航设备和行车记录仪。
5.3.2.3宜有车载通讯调度设备。
5.3.3服务设施
5.3.3.1根据地域特点安装冷暖空调,设备工作有效,宜有分区调节功能。
5.3.3.2宜有餐饮加热制冷设备。
5.3.3.3用于长途旅游运输的车辆宜配置卫生间,卫生间干净整洁,易于维护。
5.3.3.4车内行李架应设置闭锁机构,能防止坠物。
5.3.3.5座椅牢固舒适,座椅靠背倾斜度和间距可调,符合QC/T 633的要求。
5.3.3.6椅背或座椅适当的位置设储物袋和瓶托,方便游客放置小物品。
5.3.3.7在车内明显位置固定驾驶员服务监督卡,监督卡标注驾驶员姓名、工号和投诉电话等。
5.3.3.8应设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座位,设有专门的把手;有存放轮椅的区域和牢固设施;车门有可供残疾人、残疾车上下车的辅助设施。
5.3.3.9车内设呕吐袋和常用急救物品。
5.3.3.10应备有废弃物处理箱,宜固定密封。
5.3.4安全设施
5.3.4.1设安全门或紧急出口,且有明显标志。
5.3.4.2密闭式车窗有逃生装置和措施。
5.3.4.3前排座椅应配备安全带,其它座椅宜配备安全带。
5.3.4.4乘客门有防夹伤措施;自动开启的车窗应有防夹伤功能;自动开启的车门能在自动措施失效时通过另外的装置或措施开启车门。
5.3.4.5车上应备有必要的对人、对车的紧急救援设备、警示牌和工具等。
5.3.4.6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并确保有效。
5.3.4.7宜安装防劫防盗装置。
5.3.4.8宜安装车辆超时驾驶自动提醒或停止装置。
5.4车容车貌
5.4.1车辆运营标志及有关证件齐全,摆贴位置正确。
5.4.2车身整洁、完好且无明显撞击或擦痕;车窗玻璃齐全无破损;漆皮、镀件光亮无损;轮胎无油污、泥土。
5.4.3行李箱整洁干净,不放置杂物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备件箱工具、备胎、备件齐全,摆放整洁有序。
5.4.4发动机无油垢;发动机内线路清洁,无损坏现象;水箱、电瓶等无尘土和积液。
5.4.5车厢内整洁卫生,无浮土、无杂物、无异味。
5.4.6车内照明、窗体遮光等设施配备齐全,整洁美观。
5.4.7脚垫、窗帘、头垫、靠垫、座套平整清洁,更换及时。
5.4.8门窗启动轻便,关闭严密,锁止可靠,没有异响。
6服务规范
6.1服务人员资质
6.1.1驾驶员应持有相应车型的合格驾驶证,具备相应车型两年以上的驾驶经历。
6.1.2年龄和身体条件满足工作需要。
6.1.3持有相关部门核发的岗位工作证书。
6.2服务礼仪
6.2.1服务人员保持个人卫生,面容整洁,发型整齐,美观大方。
6.2.2接待过程中应穿着公司统一发放的可识别制服,工号牌置于左胸衣服外围易识别处。
6.2.3注意服饰礼仪,衣着得体,服装整洁,不穿拖鞋。
6.2.4接待过程中行为得体,举止文雅,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6.2.5接待工作中注重待客礼仪,姿态端正,热情周到。
6.2.6注意语言文明,谈吐得当,使用敬语谦语,不使用忌语。
6.2.7出车前和服务过程中,不食带异味食品。
6.3服务要求
6.3.1服务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尽职尽责、敬业勤业,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提供安全正点、舒适安心的服务。
6.3.2应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6.3.3能运用简单外语为乘客提供一般性的服务,能听懂乘客用常用外语表达的旅游景点、机场、车站、饭店等常去的公共场所并能使用外语表达迎接、问候、告别等。
6.3.4具有良好素质和道德风尚,在服务过程中自尊自重、遵纪守法,不索要小费。
6.3.5驾驶车辆时,不吸烟,不使用移动电话,不随地吐痰或从车窗往外吐痰、扔废弃物。
6.3.6严禁酒后开车,行车中坚持安全驾驶。
6.3.7不带无关人员上车,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6.3.8接待过程中保持精力充沛,严防疲劳驾驶,行车前应保证充分休息,连续行车三小时后应休息恢复体力。
6.4运营规范
6.4.1旅游客车运输服务各环节应协调配合,确保服务质量。
6.4.2车辆调度应准确无误地根据时间、地点、线路和人员等要求调派车辆。
6.4.3执行任务前严格按车容车况、仪容仪表、行车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要求。
6.4.4服务人员接到任务后,应核准、记清用车单位、时间、地点、陪同姓名、联系电话、团队名称、人数、航班(车次)、活动日程及其它特殊要求。
6.4.5确保一人一座,不得让游客在车内站立。
6.4.6确保车内有足够的行李空间且不会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
6.4.7驾驶员应提前10min-15min到达用车地点,就近停靠,方便游客上下车;打开空调,调节车内温度,等候游客。
6.4.8游客到达时,驾驶员应主动站立于车门一侧,迎候游客上下车。
6.4.9遇携带大件行李物品的游客,应主动帮助提携,开启行李箱帮助妥善放置并锁好行李箱。
6.4.10对老、弱、病、残、幼、孕和抱婴者等行动不便的游客应细心服务,主动提供帮助。
6.4.11与导游、领队人员密切合作,合理选择最佳行车路线,保证游客的游览时间和安全。到达游览地点后,应明确下一站地点和时间安排,准备充分并熟悉备选行车路线。
6.4.12根据乘客意愿使用车内空调、音视频等服务设施。行车过程中谨慎驾驶,坚持安全礼让、中速行驶、拐弯平缓、刹车平稳,避免不必要的紧急制动,保证游客舒适安全。行驶至复杂路面时应减速并提醒乘客扶好。
6.4.13游客到达目的地后,车辆应在就近地点停靠,方便游客上下车。提醒游客携带贵重物品,游客离车后应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并看管车内物品,时间充裕时应按规定实施车辆途中检查并清洁车内卫生。
6.4.14等候游客应保持耐心,不应在车内躺卧或有将腿脚伸向仪表盘、方向盘等不文明姿势;不应远离车辆或翻阅乘客放于车内的物品;不应用喇叭催促乘客或发生因驾驶员擅自离岗而造成游客无法及时上车或丢失物品等现象。
6.4.15营运中车辆若发生故障应积极抢修;若短时内无法修复致使车辆不能正常行驶,应及时报告,安抚乘客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6.4.16接待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或误解,应冷静处置,不应刁难乘客,不应有不文明语言。
6.4.17执行任务时不应干预导游人员正常的计划行程;严禁以各种借口强行安排团队进行计划外购物、参观、住宿、用餐等活动。
6.4.18完成任务后,应主动征求游客、导游和陪同人员意见,提高服务质量。 7设施与服务安全
7.1基本要求
7.1.1旅游客车服务提供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并对旅游客车涉及安全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7.1.2旅游客车服务人员在车辆运营及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消除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各种安全意外事件。
7.2车辆安全
7.2.1旅游客车经当地车辆管理部门检查检验合格。
7.2.2定期检查车况,车辆应符合GB 7258的有关规定,车辆内饰材料应符合GB 8410的规定。
7.2.3应对车辆进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工作,对发现的故障和隐患及时报修排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7.2.4驾驶员不得将车辆随意交由他人驾驶。
7.3行车安全
7.3.1驾驶员应身体健康,定期体检,确保良好的驾车状态。
7.3.2驾驶员应提前熟悉行车路线和路况预报,并根据可能的计划变更制定备选路线方案。
7.3.3驾驶员应坚持安全操作,安全行驶,合理掌握车速,文明礼让,不强行超车。
7.3.4旅游客车在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等路况危险的道路上行驶时,服务人员应提醒游客系好安全带、抓紧扶手,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7.3.5旅游客车如进行长途行车,应提前全面检查车况并备足备用胎和其他工具,行车中时刻关注车况,防止发生爆胎等安全事故。
7.4人身与财产安全
7.4.1人身安全
7.4.1.1服务人员在行车中应提醒游客系好安全带,调好座椅,不要将脑袋、手臂、相机等伸出车外。
7.4.1.2妥善选择车辆停靠位置,严禁在危险路段或交通法规禁止的地方上下乘客。
7.4.2财产安全
7.4.2.1应建立游客财物报失管理制度,向游客公布报失联系方式;登记、储存游客的失物信息,保管好捡拾到的游客遗失物,尽力寻找失主。
7.4.2.2服务人员接到游客失物查询后,应及时与游客就物品遗失的相关信息进行沟通并及时回应查询结果。
7.4.2.3行李存放区域安全,可以闭锁。
7.4.2.4乘客在取放行李物品时,驾驶员应从旁予以协助,根据行李标签确认乘客所取的行李系本人所有。
7.4.2.5应提醒乘客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注意看管放在座位上的物品,防止丢失。
7.4.2.6乘客下车活动期间,驾驶员应人不离车,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7.4.2.7收车前应仔细查看车内和行李箱有无遗失物。如发现遗失物,应及时归还失主;无法归还的应按规定上缴,并做好相关记录。
7.4.2.8对涉嫌恶意侵占乘客财物的人员应依法处理。
7.5突发事件处理
7.5.1一般要求
旅游客车服务企业应针对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能妥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利益。
7.5.2交通事故
7.5.2.1行车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应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立即报告上级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配合相关方面妥善处理事故。
7.5.2.2发生交通事故无法靠个人进行现场自救的,应请示上级组织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抢救受伤乘客,保护乘客生命安全。
7.5.3自然灾害
7.5.3.1旅游客车进入天气状况恶劣、地形复杂的路段,应提前准备防滑链等设施设备,并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提前掌握信息,避免在大风、大雪、大雨、冰雹等恶劣天气行车。
7.5.3.2旅游客车应避免进入自然灾害发生区域,在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危险路段应谨慎通行。
7.5.4其他突发事件
7.5.4.1车内和途中如发生治安或刑事案件,应及时报警,并报告上级组织。
7.5.4.2车辆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车,协助乘客下车并疏散至安全区域,进行灭火并报警;如火灾导致车辆操作失灵,车门无法打开,应使用车内安全急救设施与工具,帮助和组织乘客安全逃生。
8设施与服务评价
8.1基本要求
8.1.1旅游客车服务企业应设置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构,有专人负责,定期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及服务人员和调度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评定,保证旅游客车的服务质量。
8.1.2旅游客车服务企业可依据本标准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服务规范、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企业标准。
8.1.3旅游客车上应设置“服务质量监督卡”,根据游客和用车单位对车辆和服务的反馈,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8.2设施等级
8.2.1根据旅游客车的设施设备可从高到低划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五个等级。
8.2.2符合JT/T 325规定的高三级车型可参评五星级,高二级车型可参评四星级,高一级车型可参评三星级,中级车型可参评二星级、普通车型可参评一星级。
8.2.3旅游客车星级将依据车辆满足旅游需要的设施设备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8.2.4评定星级后的在用旅游客车,应自投入运营之日计算,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和折旧年限相应调降级别。
8.3服务评价
8.3.1根据驾驶员的服务技能与服务质量,对驾驶员进行星级服务的评定,驾驶员的星级服务从高到低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五个等级。
8.3.2驾驶员服务以星级的方式标识于驾驶员工号标牌。
8.3.3驾驶员服务星级的评定从技术技能、车辆维护、驾驶员违章率、乘客满意度、乘客投诉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8.3.4驾驶员服务星级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可进行调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与简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