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 买文具(小数的意义) 货比三家(小数大小的比较)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买书(小数加减法(一))(无进位或退位的) 寄书(小数加减法(二))(有进位的)
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一、数与代数第三单元:乘法住新房(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无进位的) 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二))(有进位的)
分一分(一)(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一分(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比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一)) 镜子中的数学(认识轴对称图形(二))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平移与旋转
欣赏与设计(数学欣赏)
二、空间与图形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
量一量(认识面积单位)
第四单元:面积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铺地面(面积单位的换算)
比一比(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
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猜一猜(可能性)
森林旅游
四、实践活动旅游中的数学
体育中的数学
另:整理与复习(一) 、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2013.2.18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北师大潘学涛)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案例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潘学涛 电话:15700541233
摘要:《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着眼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该教学案例的特色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物理教学课堂设计的根本目的和教学方式的全新突破。
关键词: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思维方法。目前全球超过2.5亿人在使用这种思维方法。但如何有效将这种方法运用在初中教学中呢?
本文通过对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特色分析,着眼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针对案例的特色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讨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放射性思考过程图像化、过程化。将课堂从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学科知识转为师生探究的场所,并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动脑。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加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最终用科学的课堂教学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性人才。
本案例作者的教学设计精彩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实验实践,激发自学探究兴趣
本案例通过一则新闻消息“金易拉罐造价仅50元”,设置疑问:如果是你,你如何鉴别“金罐”是否是纯金的?问题设置合理,符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从而引入密度知识的应用。
整堂课以两个课堂活动为研究核心,活动一:“铅球”是铅做的吗?活动二:测一捆细铜丝的长度。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不同解决方案,先小组内讨论,再分组发言并展示,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组的解决方案程序化,过程清晰,问题逐个突破。然后,各组按照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展示实验结果。整个过程老师仅仅是组织者,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相当的高。
我们知道,目前,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现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如何让
学生更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实践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作者的巧妙之处却是将学生的思维放活,让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整个课堂贯彻生活与物理的有机统一原则,是一节综合应用活动课程,这也是我们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的地方。 二.发散思维,将思维过程条理化、可视化。
作者的教学设计中,贯穿始末的是思维导图,不管是学生的方案呈现,老师的板书设计,学生的方法总结,甚至于学生的收获感悟,无不将思维导图灵活应用且恰到好处。
在这里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对于八年级的初入物理门槛的学生来讲,物理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似似而非是常事。我们经常苦恼于如何让学生明白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与其口头不断强化思考过程或者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强化,不如让思考过程条理化、可视化。从师生对思维导图的采用,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这种方式,在教学中具有了这样一些优势:(一)抽丝剥茧找问题;(二)问题呈现图像化、可视化;(三)知识掌握系统化。 三.培养学生的多方位素质。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和方法总结时所呈现的一幅幅图画就像是美术作品。在充分享受自然科学带来的神奇之下,又带来像艺术般的视觉冲击。很难想象一堂物理课居然能做到这么多的开发功能。
思维导图利用色彩、线条、关键词、图像等,增强记忆能力;使左脑的抽象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关键词和图像,促进归纳概括、联想能力的发展。从这堂课我体会到了利用思维导图不仅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发散思维,同时能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
教学要有质量就要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再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是背后所包含的物理思想、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附李琼华老师教学设计: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和利用密度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报告1:让学生掌握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报告2:让学生掌握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报告3:让学生掌握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体质量的方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3个课题,加强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节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活动课。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思考问题不全面,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物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用物理语言表达他们的思维过程。
八年级物理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启蒙时期,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考习惯,用“物理的头脑”来分析问题。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已有了解,并且已经体验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以密度知识为切入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会被另外一部分问题难住,因而必须超越已有的认知经验,探寻新的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将抽象、模糊的思维过程清晰化、图像化、可视化,克服难点。通过学生的实验展示,设计思路、观点表述的交流碰撞,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和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密度知识计算的能力,培养互助协作的精神,获得对科学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样的活动,既调动学生在思维上积极、主动的投入,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画思维导图、陈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等活动,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思维导图,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表述观点,展示思维过程。 (三)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 合作学习 讲解法
(四)教学器材
铅球、台秤、量筒、细铜丝、天平、水、刻度尺、等 四、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年月日》说课稿
北师大版《年月日》说课稿
巽寮中心学校 钟小满
一、说教材
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
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有
很多经验,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由于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还不
够了解,对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也比较陌生。因此,本节课要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
基础上,借助年历卡、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化抽象为具体,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学生对于识记大月、小月和辨别平年、闰年可
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年、月、日的来历及平年、闰年的有关规定会产生好奇和
困惑。因此,在抓住重点的同时,以突破“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这两个难点
作为教学的一条重要线索展开。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知识的情感;以及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年历卡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理念,我力求将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推理、发现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依据,采用主体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人,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重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一些学生不一定对学习材料看得很仔细,理解得很全面,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学生,
1
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较好把握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进程,培养了合作互动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是这样激趣引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一些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的的瞬间,你们想看看吗?教师播放课件1.新中国成立2.申奥成功3.神五发射成功4.成功举办奥运会5.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并配以讲解,最后定格在五幅画面。 (开课伊始,以激动人心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通过画面了解到祖国的巨大进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接着说这里在记录事件发生时用了哪些时间单位呢?(找时间单位这一设计建立起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并指出其实年、月、日与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时间单位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认识年、月、日
一开始我就悄悄的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然后让学生猜,当他们猜出是年历时,我适时指出年历中藏了很多年、月、日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并随机板书课题。然后问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这里,我放手让学生说说已经知道的知识,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起点对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第一步。)接着我就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真的像同学们说得那样吗?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吧。然后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年历(2004年、2005年两个年份),让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从年历中能发现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并把1-12各月的天数填在表格中。如果填好了,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从这个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很快就会得出结论。我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每个月都有31天,4、6、9、11每个月有30天,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
(2)认识大、小月
结合上面的板书,我指出,我们给有31天的月份起名叫作大月。(板书:大月)有30天的月份起名叫作小月。(板书:小月)
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刚才通过我们的实践操作知道, 2004年的2月有29天,2005年的2月有28天,2004年和2005年全年各合计有多少天?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2004年和2005年的全年天数,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全年天数。(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先分工,后合作。让学生先分工把不同年历上每个月的天数记在记录卡上,再合作把四个人的记录卡制成汇总表。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汇总表,比较,交流、发现规律,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
(3)记忆大、小月
接着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就能记下来?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用课件出示① 拳头记忆法。②歌谣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特殊要记清。(关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教师没有包办,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认识平年、闰年
接下来现在我设计一个小游戏。出示一个月份,是大月,请男生站起来,是小月,请女生站起来。 (这一游戏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各月的天数。由此引出下一环节探究“平年和闰年”的教学)。游戏结束后我对学生说:刚才老师出示2月份时,为什么你们男生女生都不站起来呀?这时,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再进行总结:根据2月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板书),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并引出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二月的天数.接着让学生根据附页中的年历卡,把1997—2004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里。根据2月份的天数让学生查一查1997—2004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根据学生回答我结合课件演示。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说明这些年份都与4有关。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通过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然后指出,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接着我立即出示一些年份让学生判断。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我通过让学生看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同时指出1900年除以4没有余数,为何又不是闰年呢?还是让时光老人来解释吧!课件出示小知识并总结: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判断闰年的方法。(这个环节关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我通过游戏在学生已经知道“2月份是个特殊月”的基础上,先揭示2月份天数和平年、闰年的关系,再借助汇总表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规律。最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平、闰年判断方法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我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下面的练习。我先出示第一题判断题,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改正错误,并说明理由。第二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基础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矫正,再进行汇报。第三题训练时间单位的进率及换算。第四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这些练习的设计,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 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
(四)作业布置
1、课本91页“练一练”的第2题,判断平年、闰年。
2、课后练习“拳头记忆法”、“歌谣记忆法”。
3、学生课外查资料了解“二月份天数”不同的原因。
(这些作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月的天数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3
(五)归纳整理,掌握规律
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由的谈收获,然后我再适时点拨,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同学们,我们在不断的怀疑与探索中,对年、月、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老师希望你们不仅能了解年、月、日,更要珍惜你们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反馈,而且重视了情感的培养,从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最后(伴随着《365个祝福》的歌声下课)
4
北师大版年月日教学设计
篇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
设计理念
本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以教材为依托,以“年历”为线索,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探究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交流验证、概括推理等方法,引领学生经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二年级认识了较小的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的。“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教学有一定的生
1
活基础,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也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学生已能较熟练地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探索知识的氛围浓,这是进行本节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的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并采用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获得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能根据2月的天数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
3.经历有序观察、比较、分类、验证等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概括、归纳、推理等方面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4.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记住每个月以及平、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断平、闰年。
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
2.查看其中一年的年历,将各月的天数填入表格。
学生来讲存在的比较凌乱,差异也大,通过课前收集、整理,可对第二天上课做充分的知识准备,缩小差距,从而培养学生查找、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唤起经验,引入新课
1.猜一猜老师年龄。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
你们今年几岁啦,到今年的刚好过几个生日,老师的一个同事年龄和老师一样,可她到今年的2月才正好过第 10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3.唤醒经验,找准起点。
大 月 31天
1年12个月 小 月 30天
2 月28天 平年 365天
29天 闰年366天
【设计意图:教师在导入新课中巧妙设置一个过生日的悬念,在认知冲突中,不知不觉引发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再通过“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样的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发言,老师快速的将知识归类总结,归纳板书,重视了以学定教,充分挖掘学生已知的,为教
3
师随后的课堂教学的展开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为教学过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历表,观察验证
1.研究大、小月。
?汇报交流,比较分类。
?认识大月、小月、特殊月。
?小结归纳。
【设计意图:低段孩子的思维还是比较表象的,通过表格的形式将这
12年每个月的天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表格,明白无论是哪一年31天、30天的都是这几个月,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提炼。】
?记忆大、小月秘方。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记大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此外,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拳头记忆法和用游戏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乐学爱学。】
2.游戏激趣。
由老师来说一个月份数,是大月的男同学站起来;小月的女同学站起来。
【设计意图:在研究特殊月天数的时候我适时插入练习,
4
通过老师来说一个月份数让其他学生判断是在大月还是小月这样的形式,适时的调节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即时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达到全班参与、集体判断的效果,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3.探究平年、闰年。
?计算一年的天数。
?揭示平、闰年概念。
全年是365天的这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全年是366天的这一年叫
篇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
-----晋江市罗山街道英山小学 苏清山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方法
5
观察、交流
教具
年历、月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过的单位都有哪一些吗,表示时间的单拉又有哪一些呢,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二、了解学情,确定教学七点:
围绕下列问题,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
(1)今天是几月几日,(2)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3)一年有几个月,(4)一年有多少天,
2、与同伴说一说,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知识老人说的话和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知道: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三、理解运用:
第一题、第二题。
让学生先说结果,再说一说判断方法。
第三题。
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通过交流是学生学会记忆大月和小月
通过观察2月的变化规律,了解平年和闰年。
6
巩固判断闰年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季度。
作业布置:
了解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年,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小月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
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篇三: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灵璧县东关小学 王 群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
7
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接着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
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
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8
2.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4张年历卡片(4种不同的年份),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 年底剩下一张皮。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
“日历”认识日历吗,那么我们现在来一起看日历
二、利用年历表进行探索研究
1. 出示“日历”你能从日历中看出什么,
2.请看大屏幕,我们来认识一下2016年历表,教师介绍年历表。
3.独立观察你手中的年历卡,观察后完成下表。(课件出示表一),指导学生填表。学生接着填
4. 出示课件,反馈。
9
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有没有发
现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那是什么样呢,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31天的有1.3.5.7.8.10.12,,30天的有4.6.9.112月28天或29天
同学们真厉害,很快发现了这么多秘密,你们知道吗,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课件出示)
5. 二月份的天数究竟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呢?
师演示不同年份的2月份天数,学生观察。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2月份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份是29天的年份叫闰年。
6、 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你能记住它吗,
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那我们赶快来看左拳记忆法是怎么回事,
伸出你的左拳头,先跟老师一起来认识每个月在什么地方,学生结合图再认,
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表示小月,二月除外(课件出示)指生上台认识左拳记忆法,
我们还可以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谣)
10
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你理解这首歌诀的意思吗,能学会背诵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各月的天数。
同学们记住大小月了吗,敢不敢接受我的检查,
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三、练习延伸
1、填空:
(1)一年有( )月,()个月是大月,()个月是小月,大月每月有( )天,小月每月有()天。
(2)二月份有28天的年份是( )年,二月份有29天的年份是( )年,(填“平年”或“闰年”)
(3)今年的国际儿童节是( )月( )日,星期(),这个月是( )月。
(4)( )月()日是国庆节,星期(),这个月是( )月。中华人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是( )周年
(5)我们暑假从7月1日开始,到9月1日,共计( )天。
2、判断
(1)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
(2)凡单数的月都是大月。( )
11
(3)二月份只有28天。( )
(4)7月1日是党的生日,它的前一天是6月30日。( )
思考后说出原因。 练习使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可让教师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四、全课总结,评价提高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节课马上结束了,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的怎么样,
谁来说一说,喜欢老师上课吗,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 31天 1.3.5.7.8.10.12(大月) 12月30天 4、6、9、11(小月) 2月28天 ? 平 年
29天? 闰 年
12
关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权威资料]
关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分
析
摘 要: 分析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相关运用,主要以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单元内容举例分析,第一个板块介绍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第二个板块主要阐述在制作和应用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三个板块主要用北师大版教材实例举例说明思维导图的相关运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语篇教学 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1.阅读准备活动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教学前开展思维导图运用的准备活动,教师可以先通过有关语篇的话题提问,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体裁,将思维导图的具体形式展现给学生。对于不同体裁的语篇,其特点也有所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关于语篇的体裁信息,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并把握固定体裁的语篇特点及结构。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宏观视角进行语篇分析,提高阅读速度。当学生对语篇主题有大致了解之后,教师让学生观看题目,据此判断文章体裁,再向学生详细介绍此类体裁语篇的特征,最后向学生展示该体裁文章的思维导图模型。
2.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设计出和语篇大致内容相关联的话题,指导学生以较快的速度浏览文章,对语篇内容产生基本印象。当学生阅读完毕开始回答问题时,教师带领学生制作有关语篇中心思想的思维导图,绘制出1级分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制作出思维导图的2级分支及3级分支。最后,教师设计一系列教学任务,比如表格绘制、问题分析等,帮助学生了解语篇中每一段的细节内容,
进而更好地制作出思维导图。当思维导图制作完毕后,使用思维导图向学生讲解语篇中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尽快了解语篇中的细节问题,提高获取信息与建立语篇架构的实践能力。
3.阅读结束后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语篇阅读完毕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语篇具体内容进行再次加工润色,并对语篇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评估语篇中的知识内涵。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思考和交流,运用思维导图探讨关于语篇内容的深层次问题。该问题可以通过教师进行设置,也可以用到comprehending中含有的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按照阅读过程中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语篇内容的复述,并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深入理解文章,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吸收并内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
二、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第六单元为例分析思维导图的运用
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含五个重点内容,分别是Warm-up,Reading,Listening,Grammar,Writing。这里主要阐述思维导图在Warm-up,Reading中的运用:在Warm-up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可以是:根据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列出了如图1这样的思维导图图画,并提出问题。
问题是“Do you know these paintings and the painters, Match the key words with the
paintings.”,在对图进行讨论的时候,需要涉及许多关于美术相关知识的内容,比如绘画主体、色彩之类的(如图2)。
将与之相关的内容细分出来之后,再对关键词进行重点勾画,为之后学习相关内容课程打下基础。
其次,在Reading中,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可以针对知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整合、重构,在原本的基础上做较大
程度的提升。在此以文章“Dream houses”为例,这篇文章不存在系统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在叙述内容上面,也是先描述的是租房地点各有不同,再跳到现在的房子上,回顾了曾经房子的不足之后,描述了希望的、梦想中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再跳到如今的房子。因此,需要编制的思维导图应该是这样的(图3)。
重新将架构内容组合起来,让无序变得有序,让文章的结构内容变得清晰明。
三、结语
高中学习英语阶段对整个英语教学和课程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今后大学期间英语课程的掌握,同时会影响学生在今后在英语上面的发展。在进行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当地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雪芹.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2015.
[2]骆雅雯.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分析[J].读与写,2014.
文档资料:关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初探 文化习得观照下二语语用能力发展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如何善待“数学天赋”儿童 谈谈如何利用家庭作业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情感在初中生数学图形素养提升中的作用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现状及改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策略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反馈措施分析 语文教学要注重抓个性定目标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整合 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大阅读在初中语文课中的渗透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浅析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下册教学内容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