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传染病学在线电子书的目录,请章节标题开始阅读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dashanmiji.tumblr.com
总论
qqliaotianpaoniu.tumblr.com 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与任务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zhuinvhaidehua.tumblr.com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病毒感染
病毒肝炎
病毒肝炎的病原学
病毒肝炎的流行病学
病毒肝炎的cqqzd.tumblr.com发病机理
病毒肝炎的病理变化
病毒肝炎的临床表现
可能影响肝炎病情的某些因素
病毒肝炎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病毒肝炎的诊断
病毒肝炎的鉴别诊断
病毒肝qzcqdsy.tumblr.com炎的预后
病毒肝炎的治疗
病毒肝炎的预防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的病原学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脊髓灰质炎的发病jiaonizhaonvpengyou.tumblr.com原理与病理变化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
脊woyaozhaonvpengyou.tumblr.com髓灰质炎的并发症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
qdibameiwenji.tumblr.com脊髓灰质炎的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gdcqdsccj.tumblr.com
病毒胃肠炎
轮状病毒胃肠炎
hzjzxcqd72.tumblr.com 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
其它病毒胃肠炎
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感冒
hcqzdcj.tumblr.comlzcqdcj.tumblr.com
流感的病原学
流感的流行病学
流感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感的并发症
流感的诊断
流感的鉴别诊断
流感的治疗
流感的预防
麻疹
麻疹的病原学
麻疹的流行病学
麻疹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麻疹的临床表现
非典型麻疹
麻疹的并发症
麻疹的诊断
麻疹的鉴别诊断
麻疹的治ptjhcqzd.tumblr.com疗
麻疹的预防paoniujiqiao.tumblr.com
水痘
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腮腺炎
流行乙型脑炎
流行乙型脑炎的病原学
流行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流jncqdcj.tumblr.com行乙型脑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jhcqdcj.tumblr.com 流行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流行乙型脑炎的诊断
流行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
流行乙型脑炎的治疗
流行乙型脑炎的预防
森林脑炎
nmgjzxcqd.tumblr.com
流行出血热
登革热
狂犬病
艾滋病
立克次体感染
流行斑疹伤寒
地方斑疹伤寒
dashanfaze.tumblr.com 恙虫病
热
细菌感染
败血症
败血症的病原学
hzjzxcqd.tumblr.com 败血症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诊断
败血症的鉴别诊断
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的预hjcqdc.tumblr.com防
感染休克
感染休克的病原学
感染休克的发病机理与dashanxue.tumblr.com病理
感染休克qhcqd.tumblr.com的临床表现
感染休克的实验室检查
感qzdqncqbz.tumblr.com染休克的诊断
感染休克的预后
感染休克的治疗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
伤寒的病原学
伤寒的流行病学
伤寒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伤寒的临床表现
伤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伤寒的预后
伤寒的治疗
伤寒的预防
副伤寒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dashandejiqiao.tumblr.com 鼠伤寒
霍乱
霍乱的病原学
霍乱的流行病学
霍乱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霍乱的临床表现
霍乱的诊断
霍乱的鉴别诊断
霍乱的gdcqd.tumblr.com治疗
霍乱的预防
wxcqdcj.tumblr.com
细菌痢疾
细菌痢疾的病原学
细菌痢疾的流行病学jxjzxcqd00.tumblr.com
细菌痢疾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细菌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痢疾的并发症
细菌痢疾的诊断
细菌jhjzxcqd.tumblr.com痢疾的鉴别诊断
细菌痢疾的预后
细菌痢疾的治疗
细菌痢疾的预防
细菌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hacqdcj.tumblr.com
肉毒中毒
空肠弯曲菌肠炎
liaotianpaoniu.tumblr.com
流行脑脊髓膜炎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诊断
流行qzdcj.tumblr.com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诊断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zzjzxcqd.tumblr.com预后
流行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流zenyangpaoniu.tumblr.com行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白喉
白喉的病原学
白喉的流行病学
白喉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白喉的临床表现
白喉的并发症
白喉的诊断
白喉的鉴别诊断
白喉的治疗
白喉的预防
百咳
军团病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ytqzd.tumblr.com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jiaonvpengyouwang.tumblr.com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治疗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鼠疫
鼠疫的病原学
鼠疫jzxtcqd.tumblr.com的流行病学
鼠疫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鼠疫的临床表现
鼠疫的诊断
xccqd.tumblr.com 鼠疫的鉴别诊断
鼠疫的治疗
鼠疫的预防
炭疽
兔热病
hbcqdcj.tumblr.com 螺旋体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
回归热
莱姆病
寄生虫病xjcqdsccj.tumblr.com
阿米巴痢疾
tccqddq.tumblr.com 疟疾
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流行病学
疟疾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疟疾的临床表现
疟疾的诊断
疟疾的鉴别诊断
疟疾的治疗
疟疾的预防
黑热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病原weixinbameizhinan.tumblr.com学
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zenmejiaonvpengyou.tumblr.com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的异位损害及并发症
paoniuliaotianmiji.tumblr.com 血吸虫病的诊断
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
血吸虫病的治疗
血吸虫病的预防
丝虫病
参看
抗生素磺胺和喹诺酮类物的临床应用抗zhuinuhaizidefangfa.tumblr.com生素磺胺和喹诺酮类物的临床应用
抗菌物的代动力学抗菌物的代动力学
细菌对抗菌物的耐细菌对抗菌物的耐
抗菌物的应用原则抗菌物的应用原则
抗菌物的副作用及其防zhuinuhai.tumblr.com治抗菌物的副作用及其防治
急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jzxcqdjg.tumblr.com观察期急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消毒的目的的zhuinvhaishuodehua.tumblr.com意义消毒的目的的意义
消毒的种类消毒的种类
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消毒方法的选ruhebameizi.tumblr.com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
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
消毒效果检查消毒效果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dashanshengjingtxt.tumblr.com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常用传染病学词汇英汉对照常用传染病学词汇英汉对照
更多参看
hgcqd.tumblr.com 传染病传染病
传染病科传染病科
【营销软件QQ:1821234172】
乙肝、感冒等《传染病学》完整版电子书
以下是《传染病学》在线电子书的目录,请点击章节标题开始阅读:
总论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与任务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可能影响肝炎病情的某些因素
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病毒性肝炎的预后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的病原学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
脊髓灰质炎的并发症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
脊髓灰质炎的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胃肠炎
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
其它病毒性胃肠炎
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
流感的流行病学
流感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感的并发症
流感的诊断
流感的鉴别诊断
流感的治疗
流感的预防
麻疹麻疹的病原学
麻疹的流行病学
麻疹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麻疹的临床表现
非典型麻疹
麻疹的并发症
麻疹的诊断
麻疹的鉴别诊断
麻疹的治疗
麻疹的预防
水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森林脑炎
流行性出血热
登革热
狂犬病
艾滋病
立克次体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
Q热
细菌感染败血症败血症的病原学
败血症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诊断
败血症的鉴别诊断
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的预防
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病原学
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的实验室检查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
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伤寒的病原学
伤寒的流行病学
伤寒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伤寒的临床表现
伤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伤寒的预后
伤寒的治疗
伤寒的预防
副伤寒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鼠伤寒
霍乱霍乱的病原学
霍乱的流行病学
霍乱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霍乱的临床表现
霍乱的诊断
霍乱的鉴别诊断
霍乱的治疗
霍乱的预防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
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的预后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
肉毒中毒
空肠弯曲菌肠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诊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白喉白喉的病原学
白喉的流行病学
白喉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白喉的临床表现
白喉的并发症
白喉的诊断
白喉的鉴别诊断
白喉的治疗
白喉的预防
百日咳
军团病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治疗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鼠疫鼠疫的病原学
鼠疫的流行病学
鼠疫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鼠疫的临床表现
鼠疫的诊断
鼠疫的鉴别诊断
鼠疫的治疗
鼠疫的预防
炭疽
兔热病
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回归热
莱姆病
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
疟疾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流行病学
疟疾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疟疾的临床表现
疟疾的诊断
疟疾的鉴别诊断
疟疾的治疗
疟疾的预防
黑热病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病原学
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的异位损害及并发症
血吸虫病的诊断
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
血吸虫病的治疗
血吸虫病的预防
丝虫病
参看
抗生素、磺胺药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及其防治
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
预防接种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消毒的目的的意义
消毒的种类
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
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
消毒效果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常用传染病学词汇英汉对照
更多参看
传染病
传染病科
在线阅读《传染病学》完整版电子书
以下是《传染病学》在线电子书的目录,请点击章节标题开始阅读:
传染病学
1 总论 1.1 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与任务
1.2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1.3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4 传染病的特征
1.5 传染病的诊断
1.6 传染病的治疗
1.7 传染病的预防
2 病毒感染 2.1 病毒性肝炎 2.1.1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2.1.2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2.1.3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2.1.4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2.1.5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1.6 可能影响肝炎病情的某些因素
2.1.7 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2.1.8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2.1.9 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2.1.10 病毒性肝炎的预后
2.1.11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2.1.12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2.2 脊髓灰质炎 2.2.1 脊髓灰质炎的病原学
2.2.2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2.2.3 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2.2.4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
2.2.5 脊髓灰质炎的并发症
2.2.6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
2.2.7 脊髓灰质炎的鉴别诊断
2.2.8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2.2.9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2.3 病毒性胃肠炎 2.3.1 轮状病毒胃肠炎
2.3.2 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
2.3.3 其它病毒性胃肠炎
2.3.4 肠道病毒感染
2.4 流行性感冒 2.4.1 流感的病原学
2.4.2 流感的流行病学
2.4.3 流感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2.4.4 流感的临床表现
2.4.5 流感的并发症
2.4.6 流感的诊断
2.4.7 流感的鉴别诊断
2.4.8 流感的治疗
2.4.9 流感的预防
2.5 麻疹 2.5.1 麻疹的病原学
2.5.2 麻疹的流行病学
2.5.3 麻疹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2.5.4 麻疹的临床表现
2.5.5 非典型麻疹
2.5.6 麻疹的并发症
2.5.7 麻疹的诊断
2.5.8 麻疹的鉴别诊断
2.5.9 麻疹的治疗
2.5.10 麻疹的预防
2.6 水痘
2.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8 流行性腮腺炎
2.9 流行性乙型脑炎 2.9.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
2.9.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2.9.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2.9.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2.9.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2.9.6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
2.9.7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
2.9.8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2.9.9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2.10 森林脑炎
2.11 流行性出血热
2.12 登革热
2.13 狂犬病
2.14 艾滋病
3 立克次体感染 3.1 流行性斑疹伤寒
3.2 地方性斑疹伤寒
3.3 恙虫病
3.4 Q热
4 细菌感染 4.1 败血症 4.1.1 败血症的病原学
4.1.2 败血症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4.1.3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4.1.4 败血症的诊断
4.1.5 败血症的鉴别诊断
4.1.6 败血症的治疗
4.1.7 败血症的预防
4.2 感染性休克 4.2.1 感染性休克的病原学
4.2.2 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4.2.3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4.2.4 感染性休克的实验室检查
4.2.5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
4.2.6 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4.2.7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4.3 伤寒与副伤寒 4.3.1 伤寒 4.3.1.1 伤寒的病原学
4.3.1.2 伤寒的流行病学
4.3.1.3 伤寒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4.3.1.4 伤寒的临床表现
4.3.1.5 伤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1.6 伤寒的预后
4.3.1.7 伤寒的治疗
4.3.1.8 伤寒的预防
4.3.2 副伤寒
4.4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4.5 鼠伤寒
4.6 霍乱 4.6.1 霍乱的病原学
4.6.2 霍乱的流行病学
4.6.3 霍乱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4.6.4 霍乱的临床表现
4.6.5 霍乱的诊断
4.6.6 霍乱的鉴别诊断
4.6.7 霍乱的治疗
4.6.8 霍乱的预防
4.7 细菌性痢疾 4.7.1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
4.7.2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4.7.3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4.7.4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4.7.5 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
4.7.6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
4.7.7 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诊断
4.7.8 细菌性痢疾的预后
4.7.9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4.7.10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4.8 细菌性食物中毒 4.8.1 胃肠型食物中毒
4.8.2 肉毒中毒
4.9 空肠弯曲菌肠炎
4.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10.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
4.10.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
4.10.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4.10.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
4.10.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
4.10.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诊断
4.10.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4.10.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后
4.10.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4.10.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4.11 白喉 4.11.1 白喉的病原学
4.11.2 白喉的流行病学
4.11.3 白喉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4.11.4 白喉的临床表现
4.11.5 白喉的并发症
4.11.6 白喉的诊断
4.11.7 白喉的鉴别诊断
4.11.8 白喉的治疗
4.11.9 白喉的预防
4.12 百日咳
4.13 军团病
4.14 猩红热
4.15 布鲁氏菌病 4.15.1 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
4.15.2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4.15.3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4.15.4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
4.15.5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
4.15.6 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
4.15.7 布鲁氏菌病的治疗
4.15.8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4.16 鼠疫 4.16.1 鼠疫的病原学
4.16.2 鼠疫的流行病学
4.16.3 鼠疫的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4.16.4 鼠疫的临床表现
4.16.5 鼠疫的诊断
4.16.6 鼠疫的鉴别诊断
4.16.7 鼠疫的治疗
4.16.8 鼠疫的预防
4.17 炭疽
4.18 兔热病
5 螺旋体感染 5.1 钩端螺旋体病
5.2 回归热
5.3 莱姆病
6 寄生虫病 6.1 阿米巴痢疾
6.2 疟疾 6.2.1 疟疾的病原学
6.2.2 疟疾的流行病学
6.2.3 疟疾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6.2.4 疟疾的临床表现
6.2.5 疟疾的诊断
6.2.6 疟疾的鉴别诊断
6.2.7 疟疾的治疗
6.2.8 疟疾的预防
6.3 黑热病
6.4 血吸虫病 6.4.1 血吸虫病的病原学
6.4.2 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6.4.3 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6.4.4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6.4.5 血吸虫病的异位损害及并发症
6.4.6 血吸虫病的诊断
6.4.7 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
6.4.8 血吸虫病的治疗
6.4.9 血吸虫病的预防
6.5 丝虫病
参看
抗生素、磺胺药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及其防治
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
预防接种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消毒的目的的意义
消毒的种类
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
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
消毒效果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常用传染病学词汇英汉对照
更多参看
传染病
传染病科
宠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电子书
宠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作者:李东红 出版日期:2001 页数:179 关键词:观赏型 动物 疾病 传染病 诊疗 李东红 分类: 自然科学 >动物医学(兽医学)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宠物传染病的感染、传染与流行,宠物共患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犬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兔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猫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等。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一章概述
一、宠物传染病的感染、传染与流行
二、宠物传染病的危害
三、宠物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四、宠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宠物共患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狂犬病
二、伪狂犬病
三、大肠杆菌病
四、沙门氏菌病
五、巴氏杆菌病
六、弯杆菌病
七、李氏杆菌病
八、结核病
九、莱姆病
十、隐球菌病
十一、皮炎芽生菌病
十二、组织胞浆菌病
十三、皮肤霉菌病
第三章犬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一、犬瘟热
二、犬传染性肝炎
三、犬细小病毒感染
四、犬冠状病毒感染
五、犬疱疹病毒感染
六、犬钩端螺旋体病
七、布氏杆菌病
八、犬埃利希氏体病
九、鲑中毒综合症
十、犬诺卡氏菌病
十一、犬脓皮病
十二、犬链球菌病
第四章兔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一、兔瘟
二、传染性水疱性口炎
三、兔痘
四、子兔轮状病毒感染
五、疱疹病毒感染
六、纤维瘤病
七、传染性黏液瘤病
八、野兔热
九、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
十、泰泽氏病
十一、兔密螺旋体病
十二、兔葡萄球菌病
十三、坏死杆菌病
十四、链球菌病
十五、伪结核病
十六、梭菌性下痢
第五章猫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二、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三、猫尿石病
四、猫萼状病毒感染
五、猫的呼肠病毒感染
六、腮腺炎病毒感染
七、猫的白血病――肉瘤复合体
八、猫传染性腹膜炎
九、猫肺炎
第六章鸟类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一、新城疫
二、马立克氏病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
四、鸟类流感
五、传染性喉气管炎
六、传染性支气管炎
七、禽痘
八、鸽的疱疹病毒感染
九、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十、禽脑脊髓炎
十一、鹦鹉病和鸟疫
十二、葡萄球菌病
十三、传染性鼻炎
十四、支原体病
十五、螺旋体病
十六、伪结核病
十七、绿脓假单胞菌感染
十八、链球菌病
十九、丹毒
二十、溃疡性肠炎
二十一、坏疽性皮炎
二十二、念珠菌病
二十三、曲霉菌病
第七章鱼的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一、出血病
二、鱼痘疮病
三、赤皮病
四、白云病
五、打印病
六、白皮病
七、白头白嘴病
八、竖鳞病
九、细菌性败血病
十、疥疮病
十一、细菌性烂鳃病
十二、细菌性肠炎病
十三、链球菌病
十四、肤霉病
十五、腮霉病
十六、虹鳟内脏真菌病
十七、卵甲藻病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 691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
A1型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B )
A.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
B.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
节性
C.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
行性
D.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
E.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
2.潜伏期是指( C )
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典型症状
出现
B.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排出体外
c.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
始出现
D.自接触传染源至患者开始出现
症状
E.自接触传染源至典型症状出现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E )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
机能
4.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化,但不足
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属于( B )
A.病原携带状态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
D.显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
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表现属于( B )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D )
A.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B.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C.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
动物
7.熟悉传染病的潜伏期,是为了( B )
A.确定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预测流行趋势
D.追踪传染来源
E.有助于指导治疗
8.检疫期确定是根据该传染病的( C )
A.隔离期
B.传染期
c.最长潜伏期
D.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 ‘
9.根据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C)
A.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B.初期、极期、恢复期
c.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D.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E.早期、中期、晚期
10.对于肠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E )
A.隔离患者
B.治疗带菌者
C.预防性服药
D.预防接种
E.切断传播途径
11.目前对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D )
A.加强营养
B.锻炼身体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预防接种
E.预防服药
12.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D )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
13.下列哪种制剂不属于主动免疫( E )
B.灭活死疫苗
c.减毒活疫苗
D.类毒素
E.抗毒素
1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 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A )
A.AIDS
B.SARS
C.肺炭疽
D.鼠疫
E.霍乱
15.下列感染中,没有传染性的 是( E )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潜伏期
c.显性感染症状明显期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16.构成感染过程三因素是指( D )
A.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
B.病原体、传播途经、易感人群 c.病原体、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D.人体、病原体、外环境
E.人体、病原体、社会因素
17.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增高的原 因是( D )
A.该传染病流行过后
B.人群中一般抵抗力的提高
C.人群中自动免疫的推广
D.病原体的变异
E.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B1型题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体携带状态
E.显性感染
1.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E )
2.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B )
A .IgA
B.IgD
C.IgE
D.IgG
3.常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 交长的抗体是( D )
4.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 格标志的抗体是( E )
A.体液传播
B.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土壤传播
5.艾滋病通过( A )
6.乙型肝炎通过( A )
A.飞沫传播
B.水、食物、苍蝇传播
c.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7.霍乱主要经(B )
8.流脑主要经( A )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 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D )
10.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 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C )
A 型题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A1型题
1.急性HBV 感染最早出现的抗体(E )
A.抗一HAV
B.抗一HBs
C.抗一HDV
D.抗一HBe
E.抗一HBc
2.属HBV 复制指标的是( )
A.抗一HBs
B.HBsAg
C.HBV —DNA
D.抗一HBe
E.抗一HBclgG
3.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 标志物是( )
A.HBsAg
694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B.抗一HBs
C.HBeAg
D.抗一HBc
E.HBcAg
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HAV 属RNA 病毒
B.HBV 属DNA 病毒
C.HCV 属RNA 病毒
D.HDV 是缺陷病毒,属DNA 病毒 E.HEV 属RNA 病毒
5.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抗一HEVIgM 阳性可诊断为HEV 近期感染
B.HBsAg 和HDAg 均呈阳性,可诊 断为HBV 及HDV 联合感染
C.HCV —RNA 阳性时可诊断为HCV 现症感染
D.单项抗一HBc 阳性时,可诊断为 HBV现症感染
E.抗一HAVIgM 阳性可诊断为HAV 近期感染
6.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 错误的( )
A.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
B.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肝炎
C.甲型肝炎不转为慢性
D.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 E.慢性丙型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7.有关乙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 )
A.重叠感染HDV 易演变为重型肝炎
B.对慢性患者的治疗应以抗病毒 为主
c.HBV 感染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
D.婴幼儿感染HBV 易演变为慢性乙 肝病毒携带者
E.家庭聚集现象不明显
8.预防HBeAg 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HBV 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丙种球蛋白
B.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c.乙肝疫苗
D.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 疫苗
E.乙肝疫苗加丙种球蛋白
9.HBV 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标志 是( )
A.HBsAg
B.抗一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10.诊断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根据 是( )
A.发病季节
B.起病方式
C.症状及体征
D.接触史
E.病原学及肝功检查
11.有关甲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下列哪项 是错误的( )
A.急性黄疸型
B.急性无黄疸型
C.慢性型
D.急性重型
E.淤胆型
12.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描 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慢性HBV 感染抗一HBcIgM 也可 阳性
B.抗一HAVIgM 阳性可诊断为急性 HAV感染
c.HBsAg 阳性表明患者有传染性
D.抗一HCV 阳性为HCV 既往感染 E.抗一HBs 是保护性抗体
13.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 是( )
A.丙氨酸氨基转氨酶>1000U/L 传染病学 695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肠胀气
14.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
的依据是( )
A.病程的长短
B.病情的轻重
c.血清转氨酶检查
D.病原学检查
E.肝穿刺活检
15.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 拘( )
A.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抗一HCV 属保护性抗体
C.丙型肝炎黄疸发生率较高
D.丙型肝炎极易演变为慢性
E.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不应使用干 扰素
16.有关重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 角的( )
A.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一般不高
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14天
C.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 的主要区别是后者肝性脑病出现 较早
D.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病 程超过24周
E.在我国以HBV 感染所致重型肝炎 最常见
17.感染HBV 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 糸是( )
A.抗一HBs
B.HBeAg
C.HBsAg
D.抗一HBc
E.抗一HBcIgM
18.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 )
A.输血
B.性交
C.粪一口途径
D.日常生活接触
E.母婴传播
19.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黄疸最早出现 于( )
A.手掌脚掌皮肤
B.四肢皮肤
C.口腔黏膜
D.面部皮肤
E.巩膜
20.对确定急性HBV 感染最有意义的 是( )
A.抗一HBc 出现
B.抗一HBe 阳性
C.HBeAg 阳性
D.抗一HBs 由阴性转为阳性 E.抗一HBs 阴性
21.有明显出血倾向的肝炎是(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C.淤胆型肝炎
D.重型肝炎
E.慢性肝炎
22.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 主要的原因是( )
A.维生素K 吸收障碍
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C.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23.我国慢性肝炎主要为(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24.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下列指标最 696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有意义的是( )
A.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酶胆分离
c.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
D.A /G 比值倒置
E.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
25.诊断早期肝硬化需依据( )
A.临床症状
B.生化改变
C.蛋白电泳
D.免疫学检查
E.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
2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的饮食应 是( )
A.高糖
B.高蛋白
c.高脂肪
D.清淡易消化
E.尽量多食
27.关于急性甲型肝炎的治疗,下列哪 项是最主要的( )
A.休息
B.保肝
c.降酶
D.抗病毒
E.调节免疫
28.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下列哪 项是最主要的( ) ‘
A.休息
B.保肝
C.降酶
D.抗病毒
E.调节免疫
B1型题
A.呼吸道传染病
B.肠道传染病
c.人畜共患病
D.虫媒传染病
E .血液传播疾病
1.乙型肝炎为(
2.甲型肝炎为(
A.杯状病毒
B.嗜肝DNA 病毒
C.缺陷病毒
D.黄病毒
E.微小RNA 病毒
3.乙肝病毒属(
4.丙肝病毒属(
A.杯状病毒
B.嗜肝DNA 病毒
c.缺陷病毒
D.黄病毒
E.微小RNA 病毒
5.甲肝病毒属(
6.戊肝病毒属(
A .病程超过2周
B .病程超过1月
C .病程超过2月
D .病程超过半年
E .病程超过1年
7.慢性肝炎( )
8.慢性菌痢( )
A.血液传播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食物传播
E.蚊虫传播
9.乙型肝炎主要由(
10.戊型肝炎主要由(
A .HBsAg
B .抗一HBs
C .HBcAg
传染病学 697
D.抗一HBc —
E.抗一HBe
11.感染HBV 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为 )
12.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志物为 )
A.HB~Ag
B.抗一HBs
C.HBeAg
D.抗一HBe
E.抗一HBc
13.能保护人体,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
( )
14.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是 )
A .HBsAg
B .抗一HBs
C .HBeAg
A1型题
D.抗一HBe
E.抗一HBc
15.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
16.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是
A1型题
第三单元流行性//I 血热
1.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 E 的( 、
A.是由一种RNA 病毒弓\起的
B.具季节性和周期性
c.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D.皮疹多为出血性
E.都具典型的五期经过
2.流行性出血热病理损害最明显的器 i 是( )
A.心脏
B.肝脏
c.脑实质
D.肾脏
E.肺
3.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 因是( )
A.继发细菌感染
B.小动脉痉挛
C.高热、汗出、呕吐所致血容量 下降
D.严重腔道出血
E.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 698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外渗
4.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是( )
A.发热、出血、腓肠肌疼痛
B.发热、出血、皮疹
c.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D.发热、出血、昏迷
E.发热、出血、低血压、肝损害
5.流行性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 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 管变性、坏死
B.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
C.肾小管中管型形成
D.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
6.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A.鼠类接触史
B.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C.“三痛”和“三红”征
D.特异性IgM 抗体滴度升高 E.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7.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
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E.头痛、腹痛和腰痛
8.有关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描述,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日
B.血中BUN 和cr 即开始下降 c.多尿早期尿毒症症状加重
D.每日尿量可多达15000ml E.可发生休克
9.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 特点( )
A.腰痛
B.眼眶痛
c.热退症状加重
D.出血性皮疹
E.杨梅舌
10.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 B.热退后症状减轻
C.血小板常减少
D.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
E.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
1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12.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的五期经过顺 序正确的是( )
A.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 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 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 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期、少 尿期、恢复期
E.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 期、恢复期
1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 化情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血小板减少
c.红细胞数减少
D.中性粒细胞增多
E.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1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大出血 的主要原因( )
A.血小板减少、形态异常和功能 障碍
B.类肝素物质增加
传染病学 699
C.血管壁损伤
D.凝血因子产生障碍
E.DIC 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15.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治疗,下列哪 是不适宜的( )
A.补液
B.解热镇痛剂
C.纠正酸中毒
D.纠正电解质紊乱
E.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用糖皮质 激素
16.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 正确( )
A.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
B.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应以血管活 性药物为主
c.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
D.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以促进 利尿
E.病程早期可抗病毒治疗
17.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 顷是错误的( )
A.每日输液量为尿量加排泄量 加500ml
B.无消化道出血时可进行导泻疗法
C.腹膜或血液透析
D.促进利尿
E.饮食宜高糖、高维生素、高蛋白 B1型题
A.血尿
B.高热、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c.头痛、腰痛、眼眶痛
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E.相对缓脉
1.中毒型菌痢表现为( )
2.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 )
第四单元艾滋病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能传播AIDS( )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
E.蚊虫叮咬
2.HIV 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
A.CDf 淋巴细胞
B.B 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E.直肠黏膜上皮细胞
3.下列哪种消毒措施对HIV 不敏 感( )
700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A.高压蒸气消毒法
B.75%乙醇 ’
C.0.2%次氯酸钠
D.焚烧
E.紫外线
4.感染HIV 后,下列哪项不是导致机 体免疫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 )
A.对CDf 淋巴细胞的直接破坏
B.被感染的CDf 淋巴细胞表面表达 gpl20,可与其他CDf 细胞相互 融合,细胞被破坏
c.骨髓干细胞感染HIV ,使免疫细 胞生成减少
D.HIV 感染B 细胞,能使其大量破 坏,抗体生成减少
E.感染HIV 后诱发机体的免疫反 应,使受感染细胞受到攻击而被 破坏
5.关于HIV 急性感染期的描述,下列 哪项是错误的( )
A.通常为HIV 复制开始阶段
B.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淋巴 结肿大等表现
c.I 临床表现较为典型,易识别
D.血中可以检测出p24
E.CDfT 细胞降低明显
6.关于HIV 无症状感染期的描述,下 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年或更长
B.血中一般检测不出HIV
C.抗一HIV 阴性
D.无传染性
E.常出现口腔毛状白斑
7.有关AIDS 艾滋病前期的描述,下列 哪项是错误的( )
A.常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B.可有持续性发热
c.可出现脾肿大
D.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E.有传染性
8.有关典型艾滋病期的描述,下列哪 项是错误的( )
A.出现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
B.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c.播散性分枝杆菌感染少见
D.出现各种恶性肿瘤,如卡波济肉 瘤等
E.预后极差
9.下列哪项描述对提示AIDS 的诊断无 意义( )
A.体重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月以上
C.口腔毛状白斑
D.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
10.有关HIV 的描述哪项不正 确( )
A.为RNA 病毒
B.有包膜
C.有两个抗原型(HIV—I 和HIV 一Ⅱ)
D.加热56℃30分钟不能灭活 E.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1.下述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 径( )
A.性接触
B.注射及输血和血制品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
E.消化道
12.有关感染HIV 后临床分期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潜伏期、前驱期、艾滋病期、恢 复期
B.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机会 性感染期 ”
c.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 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D.窗口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 病期
传染病学 701
E.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机会 性感染期、恶性肿瘤期
13.有关HIV 感染的描述,正确的 }( )
A.HIV 只感染CD-T 淋巴细胞
B.少部分感染者可以康复
C.血清抗一HIV 阴性可除外HIV 感染
D.血清抗一HIV 阳性仍有传染性 E.免疫球蛋白常减少
14.AIDS 患者肺部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 £是( )
A.肺炎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军团菌
E.肺囊虫
15.AIDS 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 )
A.卡波济肉瘤
B.淋巴瘤
C.直肠癌
D.结肠癌
E.鼻咽癌
16.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征下列哪 {正确( )
A.CDf 细胞数<>
B.CDf 细胞数 D.HIV —RNA 水平>3000拷贝/ml E.CDf 细胞数下降速率>每年O .05 ×10。/L 17.有关AIDS 的抗病毒治疗,下列哪 项是错误的( ) A.核苷类似物可阻止病毒DNA 链的 合成 B.非核苷类似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反 转录酶的活性 c.蛋白酶抑制剂可直接破坏病毒蛋 白酶的结构 D.长期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易发生肝 功能损伤 E.印地那韦可引起肾结石 第五单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1型题 1.有关SARS —CoV 的描述,不正确的 ) A.为有包膜的RNA 病毒 B.有刺突、包膜、膜和核衣壳四种 结构蛋白 C.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 6.A 12.C D.患者的粪便含有病毒 E.动物中只有果子狸可能被感染 2.有关SARS 肺的病理特点,错误的是 ( ) A.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B.病程第l 周常可见到肺泡内渗出 物的机化 C.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70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D.肺透明膜形成 E.肺泡上皮内可见病毒包涵体 3.SARS 的首发症状是( ) A.发热 B.咳嗽 C.腹泻 D.胸闷 E.鼻塞 4.有关SARS 进展期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多发生在病程的8—14天 B.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进行性 加重 c.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D.肺部阴影发展迅速 E.多数患者出现ARDS 5.有关SARS 病原学检查错误的 是( ) A.血清SARS —CoV 抗体由阴性转变 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 B.急性期到恢复期血清SARS —CoV 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提示 为近期感染 C.SARS —CoV PCR测定结果阴性可 除外SARS D.SARS —CoV PCR测定结果阳性可 确诊SARS E.SARS —CoV 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 确诊SARS 6.有关SARS 患者外周血象的描述,下 列哪项不正确( ) A.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B.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CD 。、CD 。细胞计数均降低 D.血小板可减少 E.常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7.有关SARS 的传播途径正确的 是( ) A.患者的粪便一般没有传染性 B.间接接触不易传播 c.呼吸道症状显著的患者传染性低 D.隐性感染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E.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重要 的传播途径 8.对于疑似SARS 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按正常诊疗程序就医 B.安排家庭医学隔离观察,由CDC 随访 c.收入双人或多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D.收入单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E.安排家庭医学隔离观察,并随诊 9.关于SARS 的临床表现,错误的 是( ) A.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B.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c.肺部体征不明显 D.常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E.部分患者有腹泻 10.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 下列哪 项不正确( ) A.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 应,减轻肺的渗出及损伤 B.中毒症状重,持续发热,经对症 洽疗3天以上,体温仍超过38℃ c.x 线胸片示大片阴影并在48小时 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 位胸片上病灶面积占双肺总面积 的1/4以上 D.达到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E.出现ARDS 1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SARS 的管理 应是( ) A.按甲类管理 B.按乙类管理 c.按丙类管理 D.各级医疗机构自行决定 E.各省级卫生管理机构自行决定 传染病学 703 12.怀疑SARS ,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对 诊断的提示意义较大的是( ) A.>1.5×lO’/L B.>1.2×109/L C.<> D.<> E.<> 13.对SARS 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期一般 为( ) A.3天 B.5天 C.7天 D.14天 E.21天 14.关于SARS 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 是( ) A.主要发生于人口密度较大的都市 B.农村地区病例少 c.有明显的居民楼聚集现象 D.儿童发病率高 E.可通过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15.SARS —CoY 不常侵染的细胞 是( ) A.支气管上皮细胞 B.肺泡上皮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淋巴细胞 E.神经元细胞 B1型题 A.空气 B.水、食物 C.蚊虫 D.土壤 E.母婴 1.SARS 的传播途径是( ) 2.流脑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D.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E.蚊虫媒介传播 3.SARS( ) 4.甲肝( ) A.直接接触传播 B.虫媒传播 c.食物传播 D.飞沫传播 E.疫水传播 5.SARS 主要经 6.细菌性痢疾主要经 A1型题 704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A1型题 第六单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关于流脑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属于化脓性脑膜炎的一种 B.病原菌由鼻咽部侵入 c.病原菌侵入体内仅个别发展为 流脑 D.病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 E.皮肤瘀点主要是由于休克或DIC 所致 2.治疗普通型流脑首选抗菌药物 是( ) A.青霉素 B.磺胺药 c.氨苄西林 D.红霉素 E.庆大霉素 3.目前我国流脑流行的主要菌群 是( ) A.A 群 B.B 群和C 群 C.D 群 D.x 群和Y 群 E.Z 群 4.下列不属普通型流脑典型表现的 是( ) A.头者 B.呕吐 C.出血点 D.抽搐’ E.巴宾斯基征阳性 5.流脑典型脑脊液外观是( ) A.稍混浊 B.毛玻璃样 c.绿色脓样 D.米汤样 . E.血水样 6.怀疑流脑时首先应做( ) A.血常规检查 B.头颅x 光片 C.头颅CT D.腰穿送脑脊液检查 E.使用抗菌药物 7.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生活密切接触 B.蚊虫叮咬 C.呼吸道 D.输血或血液制品 E.消化道 8.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特征性的表现 是( ) A.高热 B.剧烈头痛 c.全身中毒症状 D.皮肤黏膜瘀斑 E.脑膜刺激征 9.普通型流脑的典型临床表现 是( ) A.低热、头痛、皮肤黏膜瘀点 B.高热、循环衰竭、皮肤黏膜大片 瘀斑 c.高热、皮肤黏膜瘀斑、昏迷、呼 吸衰竭 D.高热、头痛、皮肤黏膜瘀斑、脑 传染病学 705 膜刺激征 E.间歇性发热、反复皮肤瘀点、血 培养可阳性 10.鉴别流脑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最有 苣义的是( ) A.发病季节 B.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脑脊液结果呈化脓性改变 E.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 11.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对症治疗的 毛键是( ) A.退热、止惊 B.脱水降低颅内压 c.补充血容量 D.吸氧 E.使用糖皮质激素 12.有关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型的描 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皮肤瘀点瘀斑迅速扩大并融合 成片 B.突发高热、头痛、呕吐 c.口唇发绀、低血压 D.精神萎靡、意识障碍 E.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呈化脓 性改变 13.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后的重要预防 }施是( ) · A.菌苗预防注射 B.隔离观察 c.注射青霉素 D.口服磺胺药 E.开窗通风 Bl型题 头痛 高热 心悸 高热 腰痛 惊厥 气促 瘀斑 眼眶痛 休克、呼吸衰竭 相对缓脉 休克、呼吸衰竭 E.发热、皮疹、脾大 1.暴发型流脑的f 临床特点( ) 2.伤寒的临床特点( ) A.12一1月 B.2~4月 C.5、6月 D.7—9月 E.10一12月 。 3.菌痢多见于( ) 4.流脑好发于( ) A.血培养及肥达反应 B.白细胞计数分类及粪便培养 c.白细胞计数分类及尿常规 D.脑脊液检查及白细胞计数 E.白细胞计数及血涂片找病原体 5.诊断伤寒常做的检查是( ) 6.诊断流脑常做的检查是( ) A.发热、剧烈头痛、皮肤瘀斑 B.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c.发热、出血、肾损害 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E.相对缓脉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表现为( ) 8.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 ) A.脑脊液涂片镜检 B.血液涂片镜检 C.胸水涂片镜检 D.痰涂片镜检 E.大便涂片镜检 9.流脑首选( ) 10.疟疾首选( ) A .呼吸道传染病 B .肠道传染病 c .自然疫源性疾病 706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D .性传播疾病 E .烈性传染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属( ) 12.SARS 属( ) A .伤寒 B .血吸虫病 c .流感 D .流脑 E .秋季腹泻 13.首选青霉素治疗的疾病是( 14.首选诺氟沙星治疗的疾病是( A .血培养 B .粪便培养 c .尿培养 D .临床表现 E.肥达反应 15.流脑确诊根据( 16.菌痢确诊根据( 第七单元伤寒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伤寒的典型表 现( ) A.发热 B.皮疹 C.腹泻 D.脾肿大 E.表情淡漠 2.长期发热的患者,诊断伤寒最可靠 的依据是( ) A.玫瑰疹 B.脾肿大 C.肥达反应阳性 D.血嗜酸粒细胞减少 E.血培养阳性 3.伤寒慢性带菌者常见的带菌部位 是( ) A.血液 B.肝脏 C.肾脏 D.胆囊 E.胰腺 4.伤寒肠穿孔多发生于( ) A.病程的第1周,在小肠 B.病程的第2周,在十二指肠 c.病程的第3周,在回肠 D.病程的第4周,在结肠 E.恢复期,部位不定 5.伤寒第一次菌血症相当于临床上的 传染病学 707 15一期( ) A.潜伏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 6.治疗伤寒慢性带菌者,首选的药 日( ) A.氯霉素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氨苄西林 E.红霉素 7.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志是( ) A.体温下降至正常 B.血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 c.1临床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连续2 次阴性 D.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 E.自发病之日起已隔离满2周 8.目前诊断伤寒,血象检查最有价值 l 是( ) A.血白细胞计数 B.血小板计数 C.红细胞计数 D.嗜酸粒细胞计数 E.嗜碱粒细胞计数 9.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 :( ) A.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 反应 B.合并肝硬化 C.I 型变态反应 D.Ⅲ型变态反应 E.中毒性肝炎 10.关于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描述下列哪 正确( ) A.属沙门菌属的A 群 B.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 c.有菌体(O)抗原、鞭毛(H) 抗原 D.Vi 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 抗体滴 度高,持续时间长 E.目前在我国耐氯霉素的伤寒菌株 不多 11.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 染源是( ) A.普通型患者 B.顿挫型患者 c.慢性带菌者 D.恢复期患者荸 E.潜伏期患者。 12.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 A.长期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外周 血白细胞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B.长期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 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c.长期弛张热,肝脾不大,外周血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 反应阳性 D.长期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 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肥达反 应阳性 E.长期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贫血,肥达 反应阳性 13.曾用过抗菌药物,疑为伤寒的患 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 A.粪培养 B.骨髓培养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4.伤寒患者皮疹开始出现的时间 是( ) A.热退以后 B.病程的第1天 C.病程的第3天 708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D.病程的第6天 E.日期不定 15.伤寒发病第1周,下列哪项检查阳 性率最高( ) A.大便培养 B.尿培养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补体结合试验 B1型题 A.氟喹诺酮类 B.复方磺胺甲基异嚼唑 c.头孢菌素类 D.氯霉素 E.阿莫西林 1.伤寒病原治疗首选( ) 2.菌痢治疗首选( ) A.伤寒血培养 B.伤寒骨髓培养‘ c.伤寒粪便培养 D.伤寒尿培养 E.伤寒玫瑰疹刮取物培养 3.病程中阳性率最高且操作简便的 是( ) 4.病程中阳性率最高的是( ) A.伤寒病例 B.伤寒带菌者 C.骨髓炎 D.慢性菌痢 E.伤寒临床诊断病例 5.持续发热,脾大,粒细胞减少,骨 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 6.慢性腹泻患者大便培养伤寒杆菌阳 性( ) A .轻型伤寒 B.普通型伤寒 c.迁延型伤寒 D.逍遥型伤寒 E.顿挫型伤寒 7.起病急,症状典型,但l 周左右迅 速痊愈( ) 。 8.症状轻,部分患者因出现肠穿孔就 医而确诊( ) A.轻型伤寒 B.普通型伤寒 c.迁延型伤寒 D.逍遥型伤寒 E.顿挫型伤寒 9.持续性高热,皮疹,相对缓脉,全 身毒血症状明显( ) 10.中度发热,全身毒血症状较轻,2 周左右痊愈( ) A .氯霉素 B .复方磺氨甲基异嚼唑 C .痢特灵 D .氨苄西林 E .氧氟沙星 11.伤寒病原治疗首选( ) 12.伤寒慢性带菌者治疗首选( ) 第八单元细菌性痢疾 Al型题 1.可疑菌痢患者,下列哪项检查是错 ! 的( ) A.大便常规检查 B.大便细菌培养 c.血常规检查 D.乙状结肠镜检查 E.大便涂片找痢疾杆菌 2.在我国最多见的痢疾杆菌菌群 :( ) A.志贺痢疾杆菌 B.鲍氏痢疾杆菌 c.福氏痢疾杆菌 D.宋内痢疾杆菌 E.舒氏痢疾杆菌 3.慢性菌痢与直肠癌的鉴别,最简便 有意义的检查是( ) A.直肠镜 B.大便潜血 c.x 线钡灌肠 D.直肠肛门指诊 E.大便常规 4.诊断急性菌痢必做的检查是( )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直肠镜 D.血培养 E.悬滴检查 5.慢性菌痢的病程时限是( ) B.超过6个月 C.超过2个月 D.超过2周 E.时限不定,反复发作 6.急性菌痢患者下列哪项表现是不典 型的( ) A.里急后重 B.发热 . C.呕吐 D.腹痛 E.黏液便 7.中毒型菌痢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是( ) A.严重腹泻导致脱水 B.代谢性酸中毒 c.电解质严重紊乱 D.微循环障碍 E.脑水肿、颅内高压 8.中毒型菌痢好发年龄是( ) A.青壮年 B.10~14岁 C.2—7岁 D.2岁以下 E.老年 9.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弯曲菌属 E.螺旋菌属 10.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传播途 径是( ) A.集体食堂食物被污染 710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B.供水系统被污染 c.手或蔬菜、瓜果等被污染 D.接触患者的分泌物 E.接触患者的血液 11.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 A.侵入的细菌数量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12.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 是( )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小肠 13.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呋喃唑酮 E.氟喹诺酮类 14.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 是( ) A.隔离及治疗现症患者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15.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A.粪培养阳性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16.下列哪项不是中毒型菌痢的临床特 征( ) A.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 B.腹痛、腹泻明显 C.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 D.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白细胞 E.脑脊液检查正常 17.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 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 渗出 B.肠黏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 炎症 C.肠黏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18.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 靠的依据是( ) A.潜伏期的长短 B.毒血症状的轻重 C.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的多少 D.大便检出病原体 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19.对于中毒型菌痢脑型和乙脑的鉴别 最有意义的是( )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白细胞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B1型题 A.志贺痢疾杆菌 B.福氏痢疾杆菌 c.宋内痢疾杆菌 D.鲍氏痢疾杆菌 E.舒氏痢疾杆菌 1.目前我国流行的优势痢疾杆菌 是( ) 2.产生外毒素能力最强的痢疾杆菌 是( ) A .志贺痢疾杆菌 传染病学 711 B.福氏痢疾杆菌 c.宋内痢疾杆菌 D.鲍氏痢疾杆菌 E.舒氏痢疾杆菌 3.在外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痢疾杆 菌是( ) 4.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痢疾杆菌 是( ) A.志贺菌属 B.奈瑟菌属 C.沙门菌属 D.埃希菌属 E.弧菌属 5.脑膜炎球菌属( 6.痢疾杆菌属( A.黏液便 B.水样便 c.果浆样大便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7.霍乱多见( ) 8.菌痢多见( )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中毒型菌痢 c.急性菌痢轻型 D.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E.慢性菌痢隐匿型 9.急起发热,腹痛,腹泻,脓血 便( ) 10.突起高热,面色青灰,出冷汗及脉 细数,尿少( ) A .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 无里急后重 B .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 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 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 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 样,有少量黏液 11.细菌性痢疾( ) 12.霍乱( ) A .心源性休克 B .内失血浆性休克 c .感染中毒性休克 D .失水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13.中毒型菌痢的休克属于( 14.流行性出血热的休克属于( A.伤寒 B.中毒型菌痢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流行性出血热 15.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明显减少. 多见于( ) 16.血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常高于10%,多见于( ) 第九单元霍乱 A1型题 ’ 1.引起霍乱泻吐的原因是( ) B.肠毒素 c.细菌的侵袭力 D.菌群失调 E.细菌的直接作用 2.霍乱典型症状是( ) A.发热 B.呕吐 C.腹泻 D.腹痛 E.肌肉痉挛 3.临床哪项检查对判断霍乱脱水程度 最有意义( ) A.皮肤黏膜弹性 B.血压 C.血细胞比容 D.血钠 E.血浆比重 4.霍乱大流行最重要的传播形式 是( ) A.食物污染 B.苍蝇传播 c.接触患者 D.水源污染 E.接触带菌者 5.治疗霍乱首选抗菌药物为( ) A.青霉素 B.黄连素 C.氟哌酸 D.复方磺胺甲嘌唑 E.庆大霉素 6.重型霍乱患者治疗关键是( ) A.大量口服补液 B.有效抗菌治疗 c.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D.禁食 E.快速静脉补液 7.霍乱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 A.无症状型 B.轻型 C.中型 D.重型 E.暴发型 8.霍乱的典型I 临床表现是( ) B.先吐后泻 C.只泻不吐 D.腹泻伴腹痛 E.吐泻同时发生 9.关于霍乱弧菌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革兰染色阳性,有芽孢、荚膜和 鞭毛 B.革兰染色阴性,有鞭毛,运动极 为活跃 c.需氧,耐酸不耐碱 D.古典生物型比埃尔托生物型的抵 抗力强 E.产生的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10.关于霍乱弧菌的描述,正确的 是( ) 传染病学 713 A.古典生物型属于O 。群 B.埃尔托生物型属于非O .群 C.新发现的O 。,。霍乱弧菌属于O ,群 的一个新血清型 D.目前流行的以古典生物型为主 E.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 于不凝集弧菌 11.霍乱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是( )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微循环障碍 C.急性心功能不全 D.脑功能障碍 E.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12.霍乱的治疗下列哪项最重要( ) A.补液 B.镇静 C.止痛 D.降温 E.止泻 13.霍乱病人静脉补液,下列哪项是不 适宜的( ) A.早期,快速,足量 B.先盐后糖 C.先快后慢 D.积极补钾 E.及时补碱 B1型题 A.扩容为主 B.补液为主 C.对症为主 D.抗菌为主 E.抗病毒为主 1.霍乱治疗( ) 2.流脑治疗( ) A .肥达反应 B .粪便培养 c.血培养 D.粪便镜检 E.胆汁培养 3.确诊霍乱常用( 4.确诊伤寒常用( A.病原体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 有层引起病变 B.病原体侵入血流,形成菌血症 c.病原体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与肠 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致病 D.病原体侵入肠黏膜下层引起黏膜 下脓肿 E.由于病原体的过度繁殖,引起菌 群失调 5.霍乱( ) 6.菌痢( ) A.。抗菌治疗 B.抗病毒治疗 C.对症治疗 D.补液治疗 E.抗体克治疗 7.霍乱治疗主要是( ) 8.sARs 治疗主要是( ) A.家畜 B.患者 C.蚊虫 D.毛蚶 E.鼠类 9.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主要是( 10.霍乱传染源主要是( ) A .水样便 B .蛋花样便 c .果酱样便 D .柏油样便 E .脓血便 714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集 11.菌痢( 12.霍乱( A.<> B.3000~4000ml /d C.4000~8000ml /d D.8000~12000ml /d E.>15000ml/d 13.霍乱中型患者补液量( 14.霍乱重型患者补液量( A.抗菌治疗 B.补液治疗 c.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D.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E.强心治疗 15.霍乱治疗的关键是( ) 16.可减少霍乱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 的治疗是( ) A .肠毒素 B.细胞毒素 C.神经毒素 D.内毒素 E.类毒素 17.霍乱发病主要由哪项引起( 18.流脑发病主要由哪项引起( A1型题 1.有关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 是( ) A.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出院之后的感染有可能是医院 感染 c.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 感染 D.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一定不 是医院感染 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属医院 感染 2.下列哪项不属医院感染( ) A.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c.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 算起没有超过其平均潜伏期的 感染 D.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E.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出现带状 传染病学 715 疱疹 3.有关医院感染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B·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 原因 c.有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消毒隔 离缺陷有关 D.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E·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属医院 感染 4.有关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 的重要措施 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c.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 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5.有关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消毒是针对有确定传染源存在的 场所进行的 B.对传染病死亡患者的尸体按规定 的处理也属消毒 c.对传染病住院患者污染过的物品 可待其出院后集中消毒 D.对有病原体携带者(没有发病) ‘存在的场所可以不消毒 E.饭前便后的洗手不属消毒的范畴 6.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 ( ) 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 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 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 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7·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B.便于管理传染源 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 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 隔离期限 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 进行追踪观察 8·有关标准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 ) A·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 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防护 c·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 染者 D.要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 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E.脱去手套后可以不洗手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在线阅读传染病学完整版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