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华 顾水友2 郑承国2
(1 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 南昌 330046)
(2 江西省公路管理局昌金高速公路管理处 宜春 336000)
1
摘 要:本文结合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在罗浮高架桥梁的应用,谈谈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 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桥梁工程;钢筋滚轧直螺纹;高墩;钢筋连接;质量控制
0 前 言
目前,我国大型项目的钢筋连接一般采用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3种方式,其中主要以绑扎和焊接为主。人工绑扎现场工作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因需要足够的搭接长度而浪费大量的钢筋。焊接连接由于易受多种因数的影响,质量难于控制。机械连接基本克服了前2种连接方式的弊病,并且能充分发挥钢筋强度和延性。作为一项较新的钢筋连接技术,机械连接在一些重大型工程中已经开始逐步推广应用。
钢筋机械连接主要包括锥螺纹连接、套筒冷挤压连接、墩粗直螺纹连接和滚轧直螺纹连接。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是一种在不改变钢筋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滚压轮等特殊设备直接将带肋钢筋头部滚轧成型螺纹,然后通过连接套筒啮合两根钢筋使之连接成一体的机械连接方式。
本文结合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在罗浮高架的应用,谈谈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在实际应用桥梁中应注意的事项。
1 工程实例
罗浮高架桥梁位于泰和至井冈山高速公路连接
线,大桥结构形式为17孔—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全长688m,桥墩墩柱高度大部分超过40m,其中最高高度达45m。高架连接两个山头,中间为一V字形山谷,施工场地非常狭小,施工环境恶劣。工程动工时间为2004年2月初,但项目要求至2004年8月底全幅架通,施工时间仅7个月,这对于受场地及交通制约的山区桥梁的建设来说,工期要求非常高。在工程施工初期,下部高墩的浇筑成为了工期的瓶颈:桥墩没完成,预制完成的梁因无法及时架设而大量侵占了制梁底座。同时受场地制约,现场无法开辟出存梁场地,制梁工作因此无法正常进行。如何有效地加快墩柱的建设,成为整个项目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
从施工单位的投入来看,人、机、料的准备非常充足,混凝土的拌和及浇筑均不会影响工期,真正制约工期的还是钢筋的加工,特别是钢筋笼的高空连接工序。在施工中,对于低于20m的墩柱采用先加工好钢筋笼,后整体起吊,在空中逐节往上焊接的方法。而高于20m的高墩柱,在20m以上部分则由于安全原因,采用单根钢筋起吊,在空中逐根焊接的方法。受空间制约,虽然钢筋加工人员很多,但一般只能上1—2名电焊工同时作业,因此工作无法大面积展开,另外,焊接工作又经常受天气影响,无法全天候施工,因而墩柱的钢筋连接成为最慢的一道工序。每单根主筋的焊接(φ28、φ32两种)长度达30cm左右,焊接时间需20min-22min,总共有110余根主筋,因而每节完成连接就需要19h-21h。因此可看出,高墩的快慢,又取决于钢筋的连接速度。为此,项目办及施工单位经现场研究认证,决定对钢筋的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技术。由于滚轧直螺纹技术操作简单易学,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施工,施工速度快,原来需要20min -22min的接头,现在只需要4min -6 min就可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实践证明,由于滚轧直螺纹技术的使用,加快了施工速度,从而使工期得到了保证,7月30日便实现了全幅架通,整个项目从桩基开挖到全桥架通实际施工时间仅用了短短6个月,而且节约了钢材,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
2 连接施工
进行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施工时,需先将用于加工螺纹的钢筋用切割机平整端部,然后进行滚轧螺纹处理,现场用力矩扳手将两根钢筋用套筒连接起来,实现等强度连接。
2.1钢筋丝头加工
2.1.1工艺流程
图1 钢筋丝头加工流程图
2.1.2施工注意事项
2.1.2.1用于加工螺纹的钢筋端头必须规则、平整 而工厂在扎制钢筋时,其端头一般都用断钢机裁断,端头形状总是不规则。因此要求每根钢筋的端头必须用切割机重新切平整,保证无马蹄形凹凸或翘曲,钢筋断面应当与轴线垂直,端面用砂轮切割机切平。 2.1.2.2丝头加工时,应采用水融性切削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 操作前切削液应当充分循环,在滚头出水后再进行加工。开机后注意滚头旋转方向与所加工丝头形式是否一致。滚丝头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反转,用于加工反丝螺纹;滚丝头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转,用于加工普通螺纹。丝头加工尺寸必须符合表1所示要求
表1 丝头加工尺寸
2.1.2.3必须使用合格滚丝机加工钢筋端头螺纹 加工的钢筋端头螺纹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筒牙形、螺距一致,并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要求钢筋端部螺纹的断牙牙数≯5
牙,丝扣部分牙齿缺陷每圆周内≯1/4牙,有效牙累计≮8个完整牙。 螺纹规的精度应符合5f(GB-2003)的要求。 2.1.2.4抽检 经自检合格的钢筋端头螺纹,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10个,如有一个端头螺纹不合格,即应对该批加工全数检查,不合格的端头螺纹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1.2.5保护 已检验合格的端头螺纹应加以保护,戴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并按规定堆放整齐待用。
2.2 钢筋连接 2.2.1工艺流程
图2 钢筋连接施工流程图
2.2.2施工注意事项 1、连接钢筋前,钢筋规格和
套筒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干净和完好;2、连接钢筋时,必须确保被连接钢筋的端面与连接钢筋端面吻合,2钢筋轴线一致;3、采用普通接头连接时,旋下套筒一端保护盖用力矩扳手将钢筋旋入套筒至不能转动为止,外露的完整螺纹牙数为5牙之内,以保证连接质量;4、对于只能旋动接头的连接场合,必须用专用套筒(本项目中、高墩柱的连
接均采用此种套筒)。连接钢筋丝扣一端加工成套筒长度,另一端加工成套筒的一半长度,套筒必须先旋入钢筋丝扣内。连接时,将套筒旋入另一头被连接钢筋丝扣,直至不能自由转动位置。
3 质量控制
3.1 钢筋的质量控制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工艺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工艺检验,目的是检验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所确定的工艺参数是否与本工程中的进场钢筋相适应。工艺检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2、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实验;3、3根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规定。
表2 罗浮高架滚轧钢筋接头拉伸实验结果
滚轧钢筋接头拉伸实验
注:表中数值为三根试件平均值;拉伸实验破坏形态均为套筒以外钢筋被拉断。
3.2 连接套筒的质量控制
连接套筒由生产厂家预先制作,进场时需提供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必须注明强度等级、材质、牙形角、螺距、螺纹精度、外观、规格、数量及出场日期等,并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复检。连接套筒由质检员随机进行检验,每批随机抽检5%
,抽检合格率应>95%,若合格率<95%时则应对此批连接套筒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连接套螺纹及精度≮6级,表面粗糙度≮6.3,连接套的外径和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均为±0.5mm,连接套表面应有明显的规格标记。
3.3 丝头加工时的质量控制
加工的钢筋丝头应逐个自检,对出现不合格丝头的应切去重新加工;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加工的丝头为检验批,每批随机抽检5%,抽检合格率应大于95%,当合格率小于95%时,则应对此批丝头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加工好的钢筋直螺纹丝头应有保护套保护。
3.4 现场连接时质量控制及验收
在实际施工中,现场检验一般只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和单向拉伸实验。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的验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时,对每一验收批接头,必须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实验,当3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若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中若仍有1个试件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该检验批评为不合格;2、在进行外观质量检测时,应注意观察2端钢筋丝头是否拧紧,要保证钢筋丝头端部顶紧,同时套筒2端拧入连接套的长度应相等,差值≯1个丝扣。
4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主要特点
1、接头强度高(能100%断母材)延性好(如表4所示):钢筋滚丝时相当于冷加工操作,综合力学性能达到并超过国家行业标准的接头标准,确保了接头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能充分发挥钢筋母材的强度和性能。
2、连接快速方便适用性强:施工现场接头连接仅用力矩扳手即可,对超长的钢筋连接及弯曲钢筋、
固定钢筋、钢筋笼等不能移动钢筋的场合只须旋转套筒就可实现连接。
3、接头质量安全可靠:即使螺纹松动,只要达到一定的旋合长度就能保证接头的性能。
4、便于检测:对于连接后的接头,只要目测钢筋上螺纹露在套筒外的情况,即可初步判断接头是否合格。
5、节能环保:节约钢材与能源,无明火操作,不污染环境,可全天侯施工。
5 结 语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它对钢筋无特殊要求,接头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可全天候施工,能实现工厂化施工,可连接任意方向的钢筋,同时电机功率小,节能节电,连接简单,可节约钢材,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和施工要点。实践证明,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成套技术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具有相当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S].
[2] 冯大斌.我国钢筋及预应力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J].施工技术,2002.31[7].
中世纪欧洲
艰涩的中世纪
科学成了神的婢女
目前“中世纪”这个词对有些人来说也许还不太熟悉。历史上,中世纪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大概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政治上的,一般是指欧洲的封建制时期,也就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段时间。
在科学史上,中世纪这段历史一般是指介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结束和欧洲文艺复兴之间的欧洲历史,又主要指西欧和中北欧地区的这段历史。它在时限上相当于政治历史方面的时限,但要稍短一些。
提起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它还有一个代名词,那就是“黑暗时代”。为什么说它是黑暗时代呢?从下面的比较中,即可以看出这种说法的确有它的道理。
在中国,从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期间社会基本上是逐渐发展的,没有发生过历史的停滞或倒退。
在这一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相当繁荣而迅速的阶段,这就相当于希腊的繁荣发展时期,它们是同阶段的。
在这以后,中国社会进人封建制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依然渐进地发展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强盛的封建大帝国。
但欧洲科学的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从罗马帝国建立开始,科学文化就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到公元5世纪,由于捐税日增,生产衰退,对外战争不断爆发,终于导致476年罗马帝国灭亡。
如果说,罗马帝国时期,科学虽然衰退,但依然存在的话,那么,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科学就死了。这话虽然有些过分,但有它一定的道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科学无立足之地呢?
欧洲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基督教统治了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任何违背宗教教义的言行,都被视为异端邪说而遭到镇压。
早期的基督教斥责社会上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反对贫富不均,主张人人平等,财产公有。但有些观点为统治者所不能允许,因此,早期的基督教是非法的。
但受苦的人为了寻求思想上的解脱和精神上的安慰,还是源源不断地拥进了宗教的大门。后来,一些奴隶主和有钱有势之人也皈依基督,这就使它逐渐变质。
有权势的人加入教会后,逐步取得了基督教教会的领导权,他们设法剔除了教义中反映奴隶和被压迫人民愿望的内容,宣扬贫富、有权和无权都是上天安排的。
到了4世纪,经过改造的基督教已经成为一股十分强大的社会势力。统治者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4世纪末5世纪初,日耳曼人南下与罗马起义的农奴结合起来,推翻了罗马统治,建立了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
封建统治者们认识到基督教的强大,必须用教会势力为自己的封建统治服务。而教会也懂得要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必须要和封建统治者结合。
于是,统治者们和教会一拍即合,基督教又和封建势力结合起来。封建统治者在坚持王权至上的前提下,承认宗教的神圣。
这时,教会神父可以把天堂、人间与地狱三位一体地集中到自己身上,成为上帝的代表而主宰人间的一切。整个欧洲笼罩着一片黑暗,科学无处藏身。
希腊时代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罗马时代那种追求物质享受的倾向一去不返,剩下的只有对现存世界和人本身的原罪心理,即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人人都在期待着天国和末日审判的来临,一切欲望都被禁锢,只有在基督面前的无尽忏侮和对教会指令的绝对顺从。
一位主教曾说:“讨论地球的性质和位置,决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对来世的希望。”因此,一切不符合教义的主张均被敌视。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科学与文化,思想与言论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人们独立地自由地思考被认为是不能容忍的,科学与文化成了多余的东西。
公元415年,女科学家希帕西亚被基督教暴徒残忍地杀害,她是罗马时代最后一位数学家。公元529年,乌斯的涅皇帝封闭了雅典最后一所哲学学校。文化被毁灭,科学遭扼杀,人类淹没在无知和荒蛮中。
这个时期的欧洲,像一池污水,疾病与灾荒更迭而起,无数生命被夺走了。然而人们还是认为,疾病与死亡是由于对上帝不虔诚而受到的惩罚。
因此临死的人没有怨言,只求早日进人那向往已久的天堂,早日同上帝在一起,这才心安理得。
有一位伟人说过,欧洲的中世纪,哲学和科学成了神的婢女。这就是说:在当时,所有的思想、所有的知识都必须为基督教教义服务,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是异端,就要受到上帝的惩罚。
这个时期,数学死了,基督不需要数学;天文学死了,天文学成了一种可笑的迷信,用它来占卜人的未来;医学死了,医学被符咒和巫术取代。
神学的天下
到了8世纪,教皇实际上取得了世俗政权的最高权力,基督教会成了欧洲最大的政治力量。在教会的摧残之下,学术没有了生机,科学只存在教义之中。
基督教早期的宗教哲学是教父学,也就是神学。教父学是对《圣经》加工而成的,他的基本观点是:信仰上帝才是唯一正确的信仰,上帝具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格,是万古长青的。
教父学严重禁锢着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思想,宣扬人们的理性认识要服从信仰,而信仰完全来自上帝的启示,因此,一切言行都要以《圣经》为准。
教父学从一开始就把科学研究和科学认识的道路全部堵塞了,教父学是愚味、自卑、顺从、屈辱和荒唐的哲学。
教父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尔图良 (160~230)和奥古斯丁(354~430)。
德尔图良生于北非的迦太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学成后先是用拉丁文撰写神学著作,著有《辨感篇》、《论异端无权存在》,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的创始人”。
德尔图良认为,上帝并不是用物质的东西造了世界,物质不过是上帝用
“无”创造出来的。上帝用一种“逻各斯”造出万物和世界,于是,“逻各斯”转成肉体出现。 他还极力宣扬蒙昧主义和信仰主义,贬低人的理性,反对自然科学。他说:只有对上帝的认识才是真理,而要认识上帝就要靠信仰,否则任何科学研究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是对上帝的亵渎。
教父学稍晚一些时候的代表是奥古斯丁,他把教父学进一步系统化了。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他的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从小就接受了母亲的信仰。 奥古斯丁潜心研究基督教,并于396年担任了非欧的希波主教,他著有
《仟侮录》、《教义手册》、《上帝之城》、《三位一体》等神学著作。
奥古斯丁的书籍被后来的基督教徒们奉为经典,他本人也成了教父学的最高成就者。他于430年去世,共干了34年主教。
他认为,世界上永恒的完美的东西是上帝,上帝不存在时间之中,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没有时间,从创世之日起才有了时间。
此外,他还论证和发展了德尔图良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说法。他说:这三者不是三体是一体,不是三个神,而是一个神,这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奥古斯丁还说:自从上帝造人时就造了两座城,一座是上帝之城,另一座是人世之城,上帝之城是幸福的天国,而人世之城是罪人和魔鬼生活的地狱。
因此,人们要想死后到上帝之城过永恒的幸福生活,就要服从上帝的意志,人民要服从君主,奴隶要服从主人,任何反抗都会增加罪过。
奥古斯丁关于知识是这样阐述的:“知识就是关于上帝的学问,无论天上地下还是人间,上帝主宰着一切,安排着一切。
“人们只要了解上帝就行了,用不着去研究自然,研究自然会使人陷人理智的傲慢,会亵渎上帝。因此,没有知识的虔诚教徒比有自然知识的人要好得多。”
奥古斯丁认为理性是有的,理性只是为了理解信仰,领悟天意,解释信仰;信仰先于理性,高于理性,理性要为信仰服务。奥古斯丁从理论上把科学全部排除了。
教父学把信仰当科学,反对研究自然和自然规律,从而严重地阻碍了自然科学和人类整个认识的发展,使欧洲南部早已存在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被抛弃,被蔑视,科学之光荡然无存。
经院哲学的产生
教父学经过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更有系统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教会和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自然科学的精神枷锁。
经院哲学的学术来源于《圣经》和教父学,它产生于9~10世纪,发展于11~12世纪,13世纪达到全盛时期。经院哲学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用《圣经》的教条去论述哲学命题,所研究和争论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十分荒谬的。例如,上帝的花园中的玫瑰花,枝干上是不是有刺?天使们是站着睡觉?还是躺着睡觉?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造出来的时候,有几岁?有多高?等等。
当然,这些荒谬的争论,如果出现在现在,一定会被认为是神经出了毛病。可是在中世纪时期,它毕竟使人们的思想在教会愚昧的禁锢中,稍为活跃了一些。
经院哲学的内容十分庞杂,大量的引经据典,空洞无比,完全脱离了实际。因此,人们又把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的教条文章叫“繁琐哲学”,或“空洞哲学”。
在经院哲学的统治之下,自然科学只能在宗教信仰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真理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真理,而真正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被窒息了。
可以这样说,在科学上,中世纪的基督教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只留下迫害自然科学家的可耻纪录。
再说在经院哲学的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面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这一斗争持续了数百年。
唯名论是把一般概念只看成是个别事物的总的名称而不是实体的一种见解。实在论也叫唯实论,是把反映个别事物共同属性的一般概念看作是实在哲学见解。
他们之间的焦点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一种体现。
唯名论认为,个别是可以被感受的真实的东西,而一般则是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个别先于一般。
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个别是从一般中产牛的。
早期的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罗瑟林(1050~1124)和比埃尔·阿伯拉尔
(1079~1142);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是安瑟伦(1033~1129)。
罗瑟林是法国人,他从唯名论出发,反对宗教经典中圣父、圣子、圣灵
“三位一体”的说法。他说,一个人不可能又是父亲,又是儿子,又是灵魂。它们是三个实体,不可能是一个神。
由于他的观点触犯了宗教的经典,被斥为异端,因而在1092年受到教会传讯。他因受教会的迫害而逃往英国。
唯名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法国人比埃尔·阿伯拉尔,他坚决斥责实在论。他认为概念和实物是分属不同领域的,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他曾建立了一所学校,招收了许多学生,是一位深孚众望的教师,著有
《是与否》、《基督教神学》等。
但是,因为他的观点与正统的教会观点不同,所以多次受到教会的迫害,被判处终身禁止发表言论,监禁于修道院中。
比埃尔在《是与否》中,对教会提出了158个问题,对上帝的存在与上帝是否全知全能都提出了怀疑。
他力图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下,反对教会的权威,冲破教会的束缚。这对以后人民反封建和争取思想解放的斗争是有积极意义的,对科学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而对科学处于不利的实在论,则是宗教神学的辩护人,它的第一个代表人物,也是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是正统派的代表安瑟伦。
他著有《独白》、《斥愚人书》、《论道》等。他极力为基督教教义作论证,使奥占斯丁的观点更系统严密化,因此,被宗教界誉为“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最高神学家”。
他发挥了奥古斯丁的信仰高于一切的观点,认为基督教信条是不容怀疑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首先是信仰,然后是理解。
他认为研究自然科学只能更加增加人们的罪恶。所以安瑟伦的实在论只是神学唯心论的变种,是压制科学,压制自由思想的一根棍子。
到了中世纪的后期,广大人民对宗教越来越怀疑,探索自然和自然科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科学和宗教的两军阵线也越来越明朗化了。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虽然不敢公开宣称脱离教会,但开始了悄悄地独立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宗教为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加紧对自由思想的镇压,再就是力图使自己的理论趋于成熟,并且捧出了自己的神学权威,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阿奎那出身贵族,从小受到了较好的教育,14岁就上了大学,系统地学习了神学,后来当上了大主教,很受教皇的器重。
阿奎那的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等。他根据教会的情况和各方面斗争的实际,对经院哲学进行了一些改良。1323年,被封为“圣徒”,1567年,又被教会命名为“天使博士”。
他认为,由神创造的人最的大幸福在于利用智慧来默念神,而不是制造异端。他提出了论证上帝存在的5条理由,即:
1.人意识到事物总是运动的,但运动需要一个推动者才能运动,最原初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2.世界上有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最原始的原因就是上帝;
3.世界上的事情总有一系列的必然性,最原初的必然性的存在只能是上帝;
4.世界上的真、善、美有层次的不同,有高低强弱之分,程度最高的绝对的真、善、美就是上帝;
5.世界的变化是有目的性的,目的的最终原因也只能是上帝。
阿奎那认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分为许多层次和等级。这个等级系列的最高处是非物质的天使;天使以下是人类;人类之下是动物;动物之下是植物;最低级的是物质四元素水、火、上、气。
阿奎那还说,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要获得超自然的知识,只能靠信仰和神的启示。这种启示性的真理就是神学。它高于自然的真理即哲学和科学,哲学和科学都要为信仰服务,都是神学的婢女。
阿奎那是最高的一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把基督教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集经院哲学之大成者,阿奎那的体系,成了宗教神学反对科学进步的指导思想。
如果我们把这个时期的人们打个比方的话,那么这时的人们如同八九岁的少年刚刚脱离极幼稚的童年,朦胧中还带有幼年的童贞。
唯一有成就的人
就在人类处于这样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位眼界超过一般人的早熟人物,他就是罗吉尔·培根。
他不像别人那样轻信与盲从,敢于从反面提出问题,追究事物的根源,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世纪欧洲醒来的一丝曙光。
罗吉尔·培根的一生并不像阿奎那那样,受到统治者的器重,还得到那么多的荣誉,可以说,培根的一生是悲惨的。
他一生的悲剧,一半是内心的悲剧,一半是外在的悲剧;一半是由于当时学术环境中他的思想方法的必然局限性所致,一半是由于教会权威对他的迫害。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世纪欧洲,罗吉尔·培根是在精神上,接近他以前的阿拉伯人或他以后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家的唯一的有成就的人物。
培根在1210年左右生于英国伊尔彻斯特附近的索墨塞特,家中似乎十分富有。他在牛津大学读书,学习神学。他是林肯郡主教罗伯特·格罗塞特的学生。
19岁时,培根已经显露出出色的才华。在牛津大学毕业后,他又到巴黎大学学习,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1233年,他成为一名牧师。在巴黎时,培根醉心于研究阿拉伯学者的著作,一些异教徒学者的著作对他后来一生影响很大。
作为牧师的培根当然要替教会做事,但这却不能遏制他对科学的兴趣,后来他成为法国的修道士,但他无法放弃科学。
培根认为,有一种前人不知道的科学,这种科学比其他科学更完善、更有利,要证明其他科学非它个行,这种新科学就是“实验科学”。
实验科学比任何论证的科学更为科学,因为那些论证科学,无论逻辑上多么合理和有力总不能提供确切性,只有实验科学才能证明它们的结论正确与否。实验科学可以辨明真伪揭露欺骗。
他谆谆地告诫世人:证明前人说法的唯一的方法只有观察与实验。在这里,他的理论又成为另一位更有名的培根理论的先声。这人便是350年后的英国大臣弗兰西斯·培根。
罗吉尔·培根提出的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真正的起点,也是对经院哲学谬误的沉重打击。
实验科学一旦与数学化、形式化的严密逻辑相结合,就成了科学发展的内在力量。所以,培根的“实验科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石。
培根在光学方面做了许多实验,但他的工作渐渐引起了别人的怀疑,教会便对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准他写作和传播思想,并让他的修会对他严加看管。
但就在这时候,他平生的机会来了。他的朋友吉·德·富克,对于培根在巴黎的工作发生了兴趣。
1265年,富克被举为教皇,培根这时把自己的苦恼写信给他。富克对培根的研究表示支持,并且不顾教长的禁令和教会的章程,下令让培根把他的研究成果写出来。
培根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他的思想全部调动起来,18个月内,就完成了三卷书《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著作》。
《大著作》陈述他的基本见解,《小著作》是《大著作》的提要,《第三著作》是为防止前两部著作丢失而写的简要综合本。
培根的三卷书呈在教皇面前。这部书可以称为包含当时各科学术的百科全书。不过培根并没有把每个题目都详尽地阐述,这还只是一个大纲,准备日后扩充。
这是部具有巨大价值的历史性的科学著作,因为自阿基米德之后这还是第一次真正地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中世纪的科学成就
对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残酷统治怀有深深的愤慨的人们,往往把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为后人描述了一段科学上惨淡苍白的历史。
事实上,这样的描述也不为过。然而人类总是要进步,无论多么黑暗的时代,它能禁锢人的手足,却无法阻止人们的实践;它能砍下人的头颅,却无法取消人们的思考。
科学或者说科学的萌芽,即使埋葬在地下,它也要经过冬眠而逐渐发芽的。在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科学依旧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点痕迹。
当然,这些工作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科学的殉道者,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正是他们的牺牲,才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下面就科学、技术、教育三个方面来看看中世纪的科学成果。
欧洲中世纪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是农业技术,农业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基础。封建领主的庄园农业,对欧洲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此期间,他们首先使用了铁犁,后来又有了犁壁,有了比较好的挽具。他们还懂得二圃和三圃的休耕制和轮作制,这样就可以恢复地力,提高产量。
十字军东侵之后,欧洲人对东方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多的了解。水稻、甘蔗、棉花这样的一些农作物被引进了欧洲。
在南欧,柑桔和其他一些亚热带水果也发展起来,畜牧业也日渐兴盛,良种绵羊的数量因毛纺织业的需要而大增。
在冶炼和铸造方面,他们从阿拉伯引进风箱,掌握了熔铁和铸铁技术,并学会了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活字印刷等的制造和使用技术。
总之,欧洲中世纪虽然被宗教神学所统治,但欧洲人还是学会和掌握了当时世界上许多先进技术,从而逐步改变了长期的落后封闭状态,发展了生产。
欧洲中世纪的许多科学成果,都是从阿拉伯引进的。特别是 11~13世纪,由于穆斯林虐待了基督教的朝圣者,引起了欧洲基督教徒的不满和愤怒。
1095年,在教皇的号召下,发起了对西亚的战争,出征者每人衣服上缝上十字,因此称为“十字军东征”。虽然在近200年的8次的东征中,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动摇了欧洲社会基础,引进了许多伊斯兰的科学技术。
可以说,正是十字军东征,伊斯兰科学文化的引进,才给黑暗的欧洲点燃了火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
中世纪时西西里岛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叫斯科特(?~1235),他曾研究过医学和气象学,对自然哲学的兴趣也很高。
他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来自哲学,并劝告人们,要变得聪明,就必须学习哲学,还要勤奋工作,有良好的记忆力。
斯科特是一位有双重身份的科学家,他一方面研究了许多古代的科学,另一方面又对相面术、巫术、占星术很感兴趣。
在斯科特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受精神重压的中世纪知识分子的特点,他们一方面要求站起来,独立自主地探索自然的奥秘,以寻求更多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在宗教神学的迷雾笼罩之下难以自拔,在他们的科学著述中,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宗教神学的痕迹。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那样的高压政策之下,在那样的环境之中,科学家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已是十分不易的了。
下面再来谈谈欧洲中世纪科技教育的发展情况。
在11~12世纪,经院哲学日趋混乱,一些老牌的修道院威信扫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世俗的各种类型的公立或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些学校的兴起,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科技教育的发展。
11世纪后期,意大利的波朗尼亚的法律学校改变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学校,成了中世纪时期的第一所大学。
随后在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学。如巴黎大学创立于1160年;英国牛津大学创立于1167年;剑桥大学创立于1209年。
到了13世纪,北欧已有5所名牌大学,除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外,还有奥尔良大学、昂热大学。
这一时期,法国有3所大学,意大利有11所大学,西班牙有3所大学。到中世纪末,欧洲已有近80所大学。
这些大学开设的课程,有的偏重于人文科学,有的偏重于自然科学,但系科的划分,没有近代那样严格,主要有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天文、音乐、法律、医学等,很少设有文学和史学课程。
中世纪早期的大学,没有人学年龄的限制,没有明确的年级分配,也没有严格的入人学考试制度,更没有奖学金和助学金。许多大学的权力直接掌握在学生手里,他们甚至拥有武器和暴力。
这些教育机构,无论它的早期多么粗糙和散漫,但毕竟是系统地培养人才和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方,为后来的欧洲科学技术的起飞准备了条件。
这些大学成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阵地,是他们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常表现出对教会的反叛。
教会势力对此当然不会甘心,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害大学里的学者和教授,焚毁他们的著作,甚至于把他们投进监狱,一些大学也转而为教会所控制。
但是,历史是不可逆转的,这些镇压和迫害并没有阻挡住人们求真理、学知识的潮流。大学中传授的任何真正的知识都成了射向封建教会的利箭。
世俗的大学就是这样在与教会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各大学培养出来的许多知识分子也在实际上成了摇撼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欧洲科学文化的复兴,大学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欧洲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十九世纪下半个世纪,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暗,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这段欧洲历史。
一、 封建与附庸采邑制度
中世纪的典型社会制度,可以用以下一句话来概括:封君封臣以及农奴制度等形成的复杂系统。
总的而言,中世纪制度关系的主要特征为:分级分封——按照这一规律,封建就是对上级的经济臣服和军事效忠,与当时社会保护和被保护关系联系:在蛮族初入时期,辉煌的罗马帝国所建立起的公共系统也随之而亡,新制度也还没有构成,人们无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比如农民,他们会自主寻求保护,就此形成了依附委托制,以牺牲自由为代价,形成一种自愿的依附关系。
而封君封臣的基础,其实就是保护与被保护关系加上亲兵制。
亲兵制,这其中实际也包含了效忠的关系,既是保护关系也是安定手段。这种封君封臣,不以牺牲自由为代价,依附关系从下层走到了上层,也不再以满足生存为目的,而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等级的手段,封臣的大小与贵族的荣誉息息相关。
封君封臣制度中,最为关键的是封土。最初封臣和封土并非一一对应。封君有保护封臣生存的义务,一开始是通过请封臣回家中宴请,或者赏赐封臣实物来表现;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这种报酬开始无法维持,封君所需的封臣人数上升,报酬方法也开始改变,以赐予人们相应的土地使其获得生存这一手段来维系双方之间关系,这一做法很快流行。最初分封的土地称为“采邑”,在墨洛温时期已经存在;到了查理?马特时期,由于开始和阿拉伯作战,于是大规模的封臣。同时“采邑”也开始变为封土,获得封土的条件逐渐以军事义务为主旨而固定下来。
从理论上来看,封君对土地拥有所有权,而封臣只有使用权,而且在死后必须归还。但现实与之大相径庭,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所以,封土实际上变为可以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
而在中世纪,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形成了义务关系。
首先是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1、为消极义务,就是不必做什么便可以保证的义务。主要有:无害,即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安全,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忽于防卫,不能背弃责任;尊敬、正直,不能在司法审判上做有害封君名誉的事情;有用,不应该在财产关系上伤害封君;轻松,不能设置障碍,要让封君能轻松完成任务;可行,让封君完成能够完成的任务。
2、积极的义务。包括:服军役,身为封臣应该随时应召军事任务,其核心任务主要是防卫性的工作,一直应该维持到敌人退却;而进攻性侵略,一次只能服役40天左右。所有
的军役装备均由封臣自备。金钱上的资助,这一内容广泛,比如封君情况紧急时给予金钱支持(也就是赎金),封君儿女授骑士礼、出嫁的排场费用,以及封君出行时的费用。劝告,提出种种意见,使封君作出最合理的判断,而且事无巨细得一一过问。
封君对封臣,则有保护和维持的义务。
1、保护,即封臣如果处于危险中,封君必须出面相救;或者封臣陷入官司纠葛中,封君应该为封臣在法庭上讨回公道。
2、维持,就是维持封臣的生计,所以封土成为这一义务的主流。
这一制度的不平等性是十分明显的。但当时,从下至上,这一不平等是共通的:因为出于个人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而且当时法律系统的缺乏,都使得中世纪注定只能以此种方式来维持社会的安定性。而且,中世纪的经济关系,也注定只有进行依附才能得到土地,所以人们都愿意加入这一制度,成为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使这种关系十分紧密,虽然会造成权利的分散,但确实给地方上带来了安定,并通过配合庄园的生产制度,形成了一个很有序的社会。
二、 庄园经济
中世纪欧洲经济体系具体说是属于庄园经济,而庄园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特点就是:封建主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使用农奴(无人身自由,终身及自己的后代都属于封建主,以罗马帝国时期奴隶、4-8世纪蛮族入侵时期战俘后代为主要来源)、雇佣自由农民(由破产的有人身自由的农民和破产市民等组成,庄园主雇佣其进行耕作,或者直接把农业用地分割出一部分来租给他们经营农业)进行农业劳动。生产上自给自足,由于中世纪欧洲战乱频繁影响了经济发展,所以在生产技术改造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生产力也就显得低下。同时庄园收成分配上,农奴劳动部分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须物品和粮食;雇佣农民的收成则至少一半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成要交给封建主。
封建主获得地租后,用实物形式向上一级封建主(比如骑士向封自己为骑士的男爵或伯爵,有时甚至是国王本人)交纳一部分
收成,作为对上级的回报。该收成比例
并不统一确定,上一级封建主自己规定,
一般是一成到三成。同时封建主也要把
收成的十分之一(按《圣经》规定的比
例)交纳给天主教会,这就是天主教著
名的“什一税”。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农奴不用交纳“什一税”,因为他们的
主人代替他们交纳了。但雇佣农民在交
纳完给封建主的实物地租后,要从剩余
部分中交纳十分之一给教会,因为封建
主只收取了他们租地耕种的费用,而没代替他们交纳该税务。
在中世纪,庄园并非理想的经济方式,其经济形态十分封闭,人们生活水平程度只供维持生存,且是进步缓慢的生产单位。这些都和当时的无序状态有关:日尔曼人推翻罗马帝国后,却没有健全的制度来取代;而且蛮族各部落之间战乱不断,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统治体制,所以当时国王为维持自我势力,而采取了给予的奖赏之法。
这种制度变化构成了庄园的基础,其与大地产的区别在于土地耕种权不被剥夺。
同时土地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庄园成为一个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单位,而是集政治、法律、刑事(也包括经济在内)于一体的行政管理单位,彼此之间互部干涉,这也形成了中世纪日后分化的基础:庄园主即等于庄园国王,其主权、土地皆分封,而且分封者只对上一级分封者负责,导致了中世纪国王主权的分散状况。最能够体现庄园主权威的为“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统治机构。
当时,农民生活贫苦且负担很重,其阶层几乎包括了各类劳动力。这一阶层工作时间很长,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农民们不光种地,还有法定义务必须从事劳役:建桥,修路,即使交钱也不能免除。农民的居住条件也很差,家中没有床,更无任何娱乐活动,生活是单调且一成不变的。中世纪前期没有世俗文化教育,农民不认识字也没有书可看;在那个时期只有教士手内有羊皮书手抄卷。
中世纪农民的负担之重,也是极为罕见:实物地租,劳役地租,使用公共设施费用,结婚时必须付的婚姻税(尤其是庄园之外的人,更要交罚金),继承税以及庄园主的生活费。
通过以上情况不难知道,其实中世纪的庄园经济生活十分脆弱,农民生活范围狭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问题,那个时期的灾荒、瘟疫更是平常之事。但大多数人也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和地位。这种庄园制生活在中世纪维持了很长时间,直至中世纪后期才被打破。
三、 骑士阶层
中世纪的骑士,尤其是日尔曼骑士是一个非常发达的阶层。
起初,骑士是由骑兵发展而来,而其先决条件就是只有骑兵取代步兵。日尔曼击败东罗马之战一役,令骑兵确立了优势。但是骑士并不等于绝对意义上的骑兵,骑士其实是西欧把军事力量纳入封建体制的产物。一开始,因为有大量的自由民存在,因而实行了自由人服义务兵役的制度。但是随着土地的兼并,大地产制导致了自由民数量大减,使得义务兵役难以实行,能被征入伍的人范围日益狭窄,而且自由民也无力负担军事装备,于是骑士开始成为领主的特权。
为了保证相当数量的兵源,当时的上层采取了一些措施,即把兵役与经济来源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以后中世纪普遍的采邑制,这个制度始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时期。兵役从义务制转变为采邑制,于是封建领主的军队成了国家军队的基础。这种制度具有稳定性和牢固性,使骑兵从分散的状态转化为一个骑士阶层,即形成了骑士等于骑兵加土地所有制的组成。
骑士在当时的主要职责是军人,而军人形象极受社会尊敬,因为军事活动频繁是中世纪特征,在人们观念中,战争属于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在经济领域中,骑士是封建体制组成部分,效忠于领主,并通过宣誓等仪式来加强这种纽带关系。而在社会阶层方面,贵族可以是作战的骑士,但骑士并不一定是贵族。骑士主要职责是作战,而不具备贵族所具有的司法权和一些世袭权,而是“贵族的随从”,处于贵族、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
12~13世纪之后的和平时期,骑士军事职能开始削弱,在经济、政治领域提高地位,逐渐与贵族融合,开始依附贵族宫廷而生活,讲究礼仪、风度而非武力。那个时候骑士的培养已经必须从出生开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程:出生时便由父亲监督实行洗礼,从小由乳母养到7岁,不可和家人同住。7岁后,真正走上骑士的道路。离开住处到一个高于自己家庭地位的贵族家族,开始学习成为骑士的必备知识,如养猎鹰、各种宗教知识和礼仪。14岁起担任贵族的贴身随从,为礼仪性质,可从中学到很多经验知识,直到21岁长大成人。
21岁时,必须经过一种特殊的仪式,才能脱离领主家庭成为自主独立的骑士。仪式很隆重,这种授封礼被认为是过去成年礼的延续或变形:在第一天中要进行沐浴和祈祷两个仪式,为的是净化肉体和灵魂。第二天正式授封:接受战马,并举行象征性的比赛,成为骑士
的外在标志。
所以,当时的骑士具有固定的特点,并有专门的称呼为“兵”。
很多教会的行为准则成为了骑士的准则,骑士成为了上帝的战士。
中世纪骑士的爱情观也有其独特之处,与现代人的观念并不相容,可说是独树一帜。 当时的婚姻以财产为基础,骑士们追求爱情,但对象都是贵妇人,且不以结婚为目的,这种观念成为中世纪后期宣扬的主题,吟游诗人用诗歌在各地歌唱,对以后的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这种爱情观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Medieval knight, especially the Germanic knight is a very advanced level.
At first, Knight is evolved by the cavalry, and its prerequisite is to replace only cavalry infantry. Germans defeated the Eastern Roman war battle, so the cavalry to establish an advantage. But Knight does not mean an absolute sense of the cavalry, the knight is included in Western Europe, the feudal system of military products.First, becaus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freedmen, and thu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ree man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But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land, a large number of real estate system led to the Freedmen greatly reduced, making it difficult to implement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who can be conscripted into an increasingly narrow range, but also afford the Freedmen military equipment, so the Knights became the privilege of lords .
In order to ensu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manpower, then the measures taken by the upper, that is the source of combined military and economic, that is, after the medieval fief universal system, this system began in the Frankish kingdom of Charles ? Matt period. Transition from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for the fief system, so the feudal lords of the army became the basis for the national army. This system has a stable and solid, so that the cavalry from the dispersed state into a knight class, that is equal to the formation of a knight plus cavalry composed of land ownership.
Knight at the time of the main duties of a soldier, and military image of a very respected by the community, because the military are frequent features of the Middle Ages, in people's minds, the war is a normal social life of the state. In the economic field, the Knight is part of the feudal system, allegiance to the lord, and so on through the oath ceremony to strengthen this bond. In social class, the nobility could be fighting knights, but not necessarily a noble knight. Knight main duty is to fight, rather than have the aristocracy has the jurisdiction and a number of hereditary right, but
12 period of peace after the 13th century, Knight began to weaken the military functions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dvancement, and gradually integrate with the aristocracy, began to court and nobility attached to life, etiquette, manners rather than force. Knight at that time cultivation has to be from birth, is a very long journey: from the birth father will supervi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ptism, raised from childhood to 7 years old by the wet nurse, can not, and their families. After 7 years old, took a real Knight of the road. Leave the family residence to a position higher than his aristocratic family, began to learn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to become a knight, such as raising falcons, a variety of religious knowledge and ritual. 14-year-old has served as the nobility of personal followers, for the ceremonial nature, can learn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until the 21-year-old grew up.
21 years old, must go through a special ritual, to become autonomous and independent from the family of lord knight. The ceremony was grand, grant letters of this last rite of passage ceremony is considered a continuation or deformation: the first day for bathing and prayer to be two ceremonies, in order to purify the body and soul. The next day the formal grant of letters: to accept horses, and held a symbolic game, become a Knight of the external signs. Therefore, when the knight with fixed characteristics, and a special call for the
Many churches became a knight of conduct guidelines, Knight became the soldiers of God.
Medieval knight of love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and incompatible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can be said to be unique. Marriage to the property was based on the pursuit of love knights, but the object is a lady, and not to marry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is concept as the theme of the late Middle Ages, bard singing around with poetry, on the future Europ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And this concept of love at the time with a certain social base.
四、 贵族阶级
中世纪为一个典型的贵族统治时期,贵族是维持统治的阶级结构,无论是否长官都有统治权,且成分复杂,并随早、中、晚期不断变化。
早期人们不注重谱系,因为是个民族与罗马的混容时期,是重视现有势力和土地;中期,社会基本定型,人们开始注重谱系,强调封号,看重出身,贵族集团也于此时形成,成为一个封闭的团体;到晚期,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和社会上成分的流动增加,也开始有下层人加入贵族行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封号而无土地的破落贵族。
十二、十三世纪后,随着贵族和骑士融合,开始形成明确的贵族之间等级,要成为贵族必须成为骑士,等级性和集团性明显。骑士必须是骑士的后裔,这种差距和其他阶层的集团拉大,使得贵族具有了明显的封闭性,且贵族内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等级,表现出不同的权势:
公爵,此称号授予部落首领,为一地的统治者,仍有政治、经济、法律和权利,这些人行为往往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他们仅为名义上的归附。
侯爵,大都为边防长官,是由国家派为边境地区的长官负责数郡的统治,这些人大都出身于当地的大家族,为半独立力量,可任命当地官员。
伯爵,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如郡首,由国王任命,时间长久后也成为半独立状态。公爵的委任者也称伯爵,其权利甚大,尤其代表公爵时,常常由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成为统治者,如在英国建立安茹王朝的安茹伯爵,以及法国的香槟伯爵等。
以上三种贵族为高等贵族,均拥有大量的领土,能实行独立或
者半独立的统治。
子爵,起初为高级贵族的侍从或是助手,带其处理事物和司法
案件。高级贵族不在场是可独立行使其权利,到后来开始建造城堡,
形成小统治中心。
男爵,大都与军队相连,以服军役为条件从国王那里领取土地
奉养土地的骑士首领,一位男爵最少拥有40~50个骑士领
(一个骑
士领是指供养一个骑士所需的土地面积)。
贵族在中世纪社会中属于上层,所以各个方面都有特征,比如贵族只与贵族联系,生活习俗固定、联系固定,在封闭集团内大家共有贵族意识,并通过外部法令使其确立,使阶层固定,与其他阶层形成明显的界限。
五、 基督教与教会
基督教及其本身的宗教观点,对中世纪影响甚大,也是对中世纪经济结构的总结。 正如同在前面所提到的骑士和贵族一样,中世纪的基督教也有一个明显演化进程:众所周知,早期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在罗马的后期终于得到国家的承认而开始发展,并成为罗马国教。在罗马分裂后,基督教也形成东、西两教,即西罗马的天主教和东罗马的东正教,而在中世纪起主要作用的是为天主教,但习惯上以基督教称之;在经历了蛮族大迁移后,日尔曼人的入侵并没有摧毁这一宗教,基督教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遗留了下来,并参照古希腊的学说开始演变,成为以后中世纪的意识形态,其包括范围比罗马时期更为广泛,将整个社会纳入了一个体系。
在一开始,基督教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中地位低下,其时罗马王权已经灭亡,而日尔曼人有如同散沙,在不断投靠、依附了不同的新力量之后,最终定在法兰克王国,在《法兰克人史》中就有详细的关于教会和王国的接近过程,到克洛威时期基督教被正式接纳。事实上,
法兰克王国也需要如此的一套道德理论体系
来巩固它的政权,双方开始融合。在这一阶
段中,教会仅仅是获得一个生存的机会,当
时的教士均由国王任命,并听命与国王。
到了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时期,是西
欧封建化过程进行完成期,也是教会的力量
积蓄时期。因为法兰克王国追求统一,需要
借助教会的力量。矮子丕平帮助教会建立了
教皇国,查理曼大帝借教会之因讨伐异端,
向外进行大量战争,教会成为了当时战争的
借口。而同时,教会的力量也开始发展,主
要表现于经济方面:得到了大量来自于国王
所赏赐的土地,使教会从信仰、思想机构转
变为一个拥有财富的组织,为其以后的强大
奠定了经济的基础。
公元九世纪以后,特别是十一~十三世
纪是教会的鼎盛期,在各方面都有所表现:首先,教会开始论证教皇国的合法性,伪造“君士坦丁的赠礼”,确定了教皇国的神圣性,这一骗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为人所揭穿。其次,教会也开始形成了世俗的统治机构,也就是为人熟知的教阶制度:最高位者为教皇,主持梵蒂冈的内部事物;下来是红衣主教,在很长时期内教皇一直由红衣主教推举产生,红衣主教是教会的主要领导人;然后就是都主教、宗主教和大主教,他们都是大教区的领导人;最下曾的则是主教和神父,神父的权职范围是教堂,且不能主持圣礼。最后,教会开始编撰完整的神学和王权的理论体系,出现了著名的“双剑(双刃)理论”,即王权和神权都是由上帝授予教会的,然后再有教会赐予国王,教会成为了王权的中介者;并由此得出结论,王权可由教会收回,是教会在最强盛时期的理论。
由此,教皇的权利达到了顶峰,中欧封建化也是基督教传播之时,所以很快便传遍了全
欧洲,也是基督教兴起的重要原因,使得整个欧洲基督教化,教会从此确立了稳固的地位,
在当时文化、经济和制度上都是中世纪的总代表:
政治上,所有的理论都是拥护等级制度而产生,将社会等级和三位一体理论相融合,祷告、打仗、劳动成为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演化整个社会成为有机一体:也就是僧侣等于眼睛,给人一指示道路,代表着意识形态;贵族为手臂,而民众则是人体的下身,谁也不能错位。同时还极力鼓吹武士精神,将教会信仰和武士观念合为一体,形成完善的结合,将骑士由世俗的支撑转变为教会的支撑力量。教会还维持封建制度,确立封建法律,教会为封建主当时的很多民事法内容皆来自于教会制定,教会本身也开始拥有了法庭,即宗教裁判所。
经济上,教会为封建主的代表,主要体现在教会的本身拥有大量地产,一个修道院可拥有几千处庄园,同时教会还取得了向教徒的征税权,使得当时的钱币大量流向教会;而且修道院本身还经营着当时最基本的商业交易,成为当时市场、集市的管理者和开办者。在经济生活中,教会十分活跃,虽然这和它的理论有矛盾。教会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钱财,也是最大的消费者:教堂的消费等是一个固定的消费团体,而且教会也参与商业活动。教会有借贷,以抵押借贷的方式进行;其本身还有商人队伍,即采办商人,专门负责为教会进行商业交易;又是市场的开办者和管理者,经常在交易时以“上帝的休战”为名来进行交易。
总而言之,教会是当时封建制度最大得益者,因而对封建制度也进行限制以保持自己的地位。
六、 对外开拓篇
进入中世纪以后,欧洲一直处于自卫状态,从罗马灭亡到11世纪之间,整个社会程封闭状态,并且与阿拉伯形成对峙局面,虽然无力向外开拓,但也有两次尝试:十字军东征与地理大发现。
11世纪开始,欧洲开始尝试向外开拓,首先就是赫赫有名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欧洲的第一次对外开拓。
这次东征以宗教为借口——为了统一基督教,合并之前分裂出去的东正教。而之所以选在11世纪,也是因为当时东西方势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欧已经是教会大一统的体制,教皇占有绝对的统治优势;而拜占庭常年受阿拉伯人进攻,土地范围大批缩小,因而也开始向西方求援。这自然成为了西欧进攻东方的最好借口,而西方要求两教会的合并为一,也就是宗教动机,成为了人们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契机,教皇出面号召各个阶层,形成一场浩浩荡荡的全欧洲的向东开拓运动。
事实上,东征同时也源于当时的社会问题:一,商品经济的抬头,标志着商品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而一直以来欧洲商品的发源地是东方;二,货币
地租取代实物地租的出现,使得各阶层的人们更迫切的希望能
够获得大量货币,而东方以其神秘和财富吸引着众人;三,经
过几个世纪的积累,欧洲开始出现了流浪者,这批流动阶层因
而更加的希望能够获得可以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富;四,向外
开拓,无疑是将当时欧洲的内部领主之间的私战矛盾,引向了
名义上的正义之战;五,在以上各项基础上,教皇所提出的物
质诱惑,以及免债、免罪等事项,愈发引发了当时对于东方的
狂热。
这场十字军东征,不仅是一场狂热的宗教运动,还有社会、
经济上的背景,而且这些因素日后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宗教
意义。
地理大发现,则是欧洲走向海外的标志。这一开拓运动是
前面十字军东征思想的延续,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依据
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当时,欧洲对于地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一股不小的热潮,并且将其归纳入运用范围,不强调个人权威,而是更看重实践证明;人们发明、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制造了各种类型的船只;同时也对地球的情况有所描绘,眼光不在局限于地中海,有了大地为球形的观念,绘制了相应的世界地图。在这些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冒险,这与之前的十字军东征不同,是理性的探索,不带有狂热性质。
总的而言,这两次对外开拓,令的西欧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成全世界性以工业生产运转的社会,原先的文明中心开始消失,文化趋向于统一,当时的世界是围绕着欧洲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是日后世界发展的起步。
七、 哲学、文学和艺术
在中世纪神学占统治地位,所以没有纯粹的哲学体系。当时人们研究神学的手段,为的是论证神学的正确性,只有经院哲学存在,以讨论圣经为目的的哲学,但是也加进了人的推理,排斥了绝对的服从和盲目的信仰。虽然当时的哲学是以论证神学的目的为出发点,但经院哲学的论证方法和信仰都突破了神学的范围,从人的本性出发开始认识宇宙,将人类理性提倡到最高度,成为了日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
中世纪的艺术,正如大多数人所知,是和宗教密切
相关的。当时的艺术种类依附宗教而存在,表现精神和
也宗教相通。最能够体现那一时期艺术的为教堂文化艺
术;而中世纪的雕塑也大都为圣母、耶稣和使徒(天使),
其表现形式对欧洲文化影响巨大,来源则大多是圣经故
事。
中世纪的教堂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罗马时期
的建筑,注重防御能力,墙壁厚重,窗户小。教会采取
此种式样,使得教堂显得结实、严肃,比如意大利的彼
撒大教堂,德国的渥姆斯大教堂。当欧洲开始日趋安定
之后,教堂开始出现了另一种风格,既感觉轻巧、明亮,
大都以尖顶为主(包括窗户),开始突出其宗教神秘性,
主要是通过窗户上的装饰:使用彩色镶嵌玻璃来反映,
并在上面描绘圣经故事,造成神秘的光线气氛,比如鼎
鼎大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就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还有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等,都表现了时代的特色。
雕塑的特点则是程式化,很少能看到作品中的生活
气息和人们的喜怒哀乐,为了刻意追求永恒的宗教效果,人物表情严肃,肉体干枯,背后都刻画着光环。这些作品只要是受客户需要而创造的。
而中世纪时期的文学,相对而言就形式活泼多样,每一时期的内容都有所改变。
在早期,是反映蛮族部落的故事,反映征战中的英雄人物。主要形式是英雄史诗。第一类是反映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强的传说性,大量充斥着宗教、迷信、巫术,而且人神不分,代表作品有《贝奥武普》,描写了英国人远祖在北欧时期的传说生活;第二类则是根据真实历史题材编写的,代表作有《罗兰之歌》,反映了查理曼时期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斗争时所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罗兰的故事。
到了中世纪制度的成熟期,骑士阶层开始在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反映骑士生活的文学也开始增多。这类文学主要歌颂上层贵族所尊重的观念:首先是歌颂骑士的爱情观,以便于歌唱的诗歌形式开始出现;而受到中世纪后期讨伐异教徒的影响,
游吟诗人纷纷流落
到意大利,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其次是描绘骑士对主人的效忠、勇敢之事,类似于早期的英雄史诗,如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虽然受到了教义主义的影响,但这类作品总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传说大多没有根据是虚构的,只是刻意去代表一种观念而已。
然后到了城市复兴时期,反映城市生活的文学形式也开始兴起,这类作品题材广,形式活泼,主要是描绘小市民的具体生活,现实性、娱乐性很强。代表作有《列那狐传奇》,用拟人化形式,将动物代表人来描写,其主角列那狐被定位为城市市民形象,也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市民的一种看法:聪明、狡猾(不善良)、喜欢欺负弱小者。由此可看出当时市民地位以及社会对其的看法,更可以了解资产阶级前身的产生情况。
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是一个信仰寻找理性支持的过程,这种寻找培养了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精神。“欧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相反,它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孕育成熟的。”英国现代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方面一直接受着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世纪是一个反理性的时代。
人们总是在强调资本主义文化是在批判封建的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忽视了人类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生成有赖于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但是同时基督教文化也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文化背景。
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延续和重建的时代。说它是延续,是因为它在种族、语言、行政机构、法律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保留了古罗马的传统。同时,它也吸收了那些来自罗马以外的民族的文化:法兰克人,萨克逊人,希腊人,还有阿拉伯人。西欧的新文明就是来自这些旧文明的贡献,并且几经辗转,被今天的我们继承了下来。
欧洲中世纪美术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这一段称为中世纪。 建筑艺术
1巴西里卡式,古罗马的,,结构特点-----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内部有镶嵌画。 基本特征------外观简朴,内部富丽。代表建筑-----圣彼得教堂。
2拜占庭式,4世纪-13世纪,,结构特点------拱券,穹顶,用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镶嵌画。基本特征------高贵豪华,代表建筑------圣索菲亚教堂,圣维塔尔教堂。
简述拜占庭艺术的特点?
a是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b,拜占庭建筑是艺术的主要代表,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屋顶造型,实用“穹窿体”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色彩的使用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c,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以玻璃为主要材料,以达到一种虚无缥缈的效果,这时期著名的镶嵌画在意大利的圣维塔尔教堂。 3罗马式,吸收了罗马的建筑,,结构特点------广泛采用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塔楼。基本特征------朴素,坚实,代表建筑------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德国圣基列阿达教堂
简述罗马式建筑的特征?
a,主要从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式发展而来,起初为木结构,后来改造为石结构,采用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显得厚重,简洁而庄严。b,十字形为罗马式建筑的主要代表形式,教堂墙壁加厚,窗户小,距地面比较高。c,教堂纵横两厅交叉处配有碉堡式的塔楼,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坚固,沉重,显示当时封建宗教的权威。 4哥特式,法,,结构特点------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采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基本特征------轻盈,灵巧,高耸挺拔。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隆大教堂,法国夏特尔大教堂,圣德尼教堂。
名词解释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
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建筑,欧中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
注明:英国杜勒姆教堂的建成,标志着真正的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形成。
欧洲中世纪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
1.概论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是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崩溃的历史。它的开端是以奴隶制国家西罗马的灭亡(公元476 年)和所谓
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罗马教廷,它控制西欧各国的政权、教权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罗马帝国后期,罗马奴隶主依仗教会力量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于是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当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后,教会便与日耳曼人的国王互相勾结。以教皇为首的庞大的教会组织,不但拥有大量的土地,在经济上残酷剥削各国人民,基督教会本身就是大封建主,基督教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为他们所有;而且政治、精神、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为他们把持。政治上是政教合一,政权和法律都为僧侣所垄断。《圣经》中的词句在各个法庭中都有法律效力,教会教条同时也是政治信条。凡是反教会、反宗教的思想者一律视为
在中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教会文学长期占有统治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教会文学宣扬神权至上,贬低人的价值,扭曲人的积极本质,对文学的发展起过消极的作用。但教会尽管对文学进行垄断,仍无法扼杀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的民间文学和其他世俗文学。当时欧洲有不少
公元11世纪后,欧洲各国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接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中世纪文学进入了成熟期。
这期间,在强大的封建制国家同异族斗争的社会现实土壤上,产生了一系列英雄史诗。由于中世纪封建领主间经常作战,所以领主们都拥有一批武士以自卫,骑士阶层由此出现,
反映这一阶层思想感情的骑士文学开始产生;两次十字军东征,骑士的地位大大提高,骑士文学也更为流行。随着英法等国在政治上一步步从分裂走向统一,王权逐渐加强,形成了中世纪集权的君主国家。在经济方面,商业和手工业也日益发展,一些国家出现了城市,于是,由城市市民创作的城市文学应运而生。
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四大类型。中世纪的早期由于战乱与基督教的扼杀,文学未能得到健康顺利的发展。
但教会文学的象征、寓意性手法影响到世俗文学,被后来的欧洲文学采用着。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状况的英雄史诗和反映当代精神的英雄史诗都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骑士文学的抒情性、肖像描写和心理刻画为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因素。城市文学直接影响到人文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所借鉴。中世纪的世俗文学多数使用民族语言、民间俗语,民族地域的划定为此提供了可能。近代欧洲各国的文学语言,大都始于中世纪。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位杰出的诗人以他的巨著《神曲》,为中世纪的时代作了艺术总结,同时也揭开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序幕,他就是但丁。
2.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公元5 世纪至10世纪,它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此后,教会文学的势力一直不衰。它是基督教的教士、修士所写的文学,一般用拉丁文(天主教势力区)、希腊文或教会斯拉夫文(东正教势力区)写成。教会文学的主要体裁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和宗教戏剧。形式上采用寓意性和象征性的手法写梦幻故事。教会文学的宗旨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它取材于《圣经》,歌颂上帝的全能、圣母的奇迹、圣徒的布道和苦修等等。教会文学把人们世俗的生活说成是人类罪恶的根源,要求人们节制感情、禁绝欲望,以赎免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的
(1)英国的教会文学
公元597 年,罗马教皇派遣的传教士奥古斯丁从罗马来到英国,开始使肯特的朱特人信奉基督教,僧侣文人由此产生,肯特的首府坎特伯雷成为英国天主教会的中心。在天主教僧侣的促进下,英国的教会文学开始形成。此前,多神教神话在氏族社会中广泛流传,而在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基督教神话逐步排挤掉多神教神话,并出现了多神教因素与基督教的宗教观念因素的奇怪交错。同时,因为教会文学的最初创作者都是些出身下层的僧侣,他们的作品往往在宗教的外壳之下隐现着十分现实的与人民生活有关的一些内容。迄今可考证的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就是僧侣们所创作的教会文学。
教会诗歌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凯特蒙。据创作《英国人民宗教史》(公元731年)的比德记载,凯特蒙是惠特比修道院雇用的一个害羞而敏感的牧羊人,平时连歌都不会唱,一天晚上他梦见天使出现在他面前,命令他唱天地造物的起源之歌,他居然一个接一个地唱起了上帝造物的赞美歌。修道院的修女们听到这个奇迹以后,就把圣经的内容念给这个不识字的牧羊人,并给他讲述大意,他便用盎格鲁.撒克逊语把圣经故事改编成押头韵的歌,旧约和新约的故事也就成了英诗。《凯特蒙组诗》包括《但以理书》、《出埃及记》、《朱狄司》等。这些诗是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在处理圣经题材的过程中,也加入了他们本民族生活的许多因素,多少包含有异教徒写英雄史诗的成份。《凯特蒙组诗》中有两篇根据《创世纪》改写的诗,其中第二首颇具特色。这篇诗作以魔鬼撒旦的失败为主线,并借撒旦之口,表达了自由农民对因封建专制而陷入了农奴地位的可悲处境发出的强烈抗议,从中可以听到人民大众
的心声:
在公元8 世纪末9 世纪初的英国,还有一位写教会诗歌的作者名叫琴涅武甫。后世的人们赋予他的生平与凯特蒙一样的神奇,说他原是一个行吟诗人,后来一次强烈的精神感受使他皈依了宗教,并激发他成了一个牧师。他留下的四篇诗稿是《基督》、《裘利安那》、《使徒们的命运》及《爱伦那》。
假如说凯特蒙和他同时代的诗人仅限于改写圣经故事的话,那么琴涅武甫则把圣徒们的传记故事写成诗篇所谓
教会诗歌中还有一些不知作者为何人的佳作,如《十字架之梦》,是古英语中出类拔萃、富于想象力的作品,十字架在诗人梦中反复出现,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述它如何不愿让耶稣钉死在它身上。叙事诗《朱迪思》,叙述朱迪思如何杀死骄横的大将的故事,其情节富于戏剧性,人物性格刻划已具一定的功力,在古诗中很为突出。
教会散文作品的作者身份较为确定。可确证的最早的散文作家是奥尔德赫姆主教,他用优美的拉丁文体写过贞女的赞美词。比德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散文家,他终身在贾罗的修道院里潜心研习,在历史、天文、圣徒传记、殉道者传记等方面都颇有造诣,他的巨著《英国人民宗教史》使他生前即享受全欧的荣誉。他在欧洲基督教文明遭受到毁灭的世纪动乱中,使他的贾罗修道院成为宗教和学术研究的大中心。比德的作品都用拉丁文写成。
丹麦人于公元9 世纪入侵英国,大寺院遭到了摧毁。英国年轻的国王艾尔弗雷德以其胆识和才能,既保卫了祖国又达成了和平。他既是一个进步的政治活动家,还是一个追求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学者。他做了许多翻译工作,把比德的《宗教史》译成英文;为大主教的《牧经》翻译做筹备工作,以供牧师参考;他还主持了英国编年史的工作,他为宗教散文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艾尔弗里克是英国中世纪的一位杰出散文家,他是专为培养学问而设的温彻斯特修道院的学生,后来在寺院当教师。他毕生为使不懂拉丁文的英国人能用上基督教文献而努力,写作了两卷《经道讲疏》,用英语改写教义,并夹杂着自己对宗教的一些见解。他散文的语言生动形象,没有书卷气,是普通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后来,他又翻译了《圣徒传》,在序言中说,这是适合于在修道院作礼拜时的俗人阅读的,因而写得明白晓畅又不失其优美的风格。艾尔弗里克是第一个有意识地从事散文创作并有所建树的英国人,他从不忽视普通的读者,尤其对文化不高的大众的阅读能力有充分的理解;他虽然较多地创作教会散文,翻译圣经的前七卷,注经释传,但往往着眼于那些没有受教育机会的读者,删节那些理解困难的地方;同时,他还努力试图冲破宗教界的愚昧状况,写作《语法》一书,以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他为英国本土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法国的教会文学
基督教于公元4 世纪传入高卢,并逐渐渗透到各个阶层,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教会文学在法国的形式较完备,有赞歌、圣徒传、神秘剧和奇迹剧以及由小说改成的戏剧。它的存在时间较长,尤其盛行于公元12世纪至15世纪数百年间。
法国教会文学最早的传世作品是公元9 世纪末产生于阿芒修道院的《圣女欧拉丽赞
歌》,有25行短诗,它同时也是古法语的最早文献之一。圣徒传有公元10世纪出现的表彰主教列瑞殉难事迹的《圣徒列瑞行传》和公元11世纪中叶的《圣徒尼古拉行传》;公元10世纪末有描写耶稣故事的《受难曲》。
公元11世纪以前,法兰西文化处于基督教会的严密控制之下,其它文学几乎难觅踪迹。教会文学的作者大多为教士,只有少数民间诗人。
法国的宗教文学主要为两大类,一是叙事诗,一是戏剧。叙事诗中包括圣经和福音故事、圣徒行传以及奇迹故事。叙事诗《亚当的滔天罪行》为杰出代表。上帝造了极乐园,命令亚当看守园林,但禁止亚当偷吃分别善恶的树上的果子,亚当违反了上帝的意志,偷吃了那果子,上帝恼怒万分,诅咒他
宗教戏剧最初是从教堂里的宗教瞻礼仪式演化出来的,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不断丰富与发展,公元14世纪达到高峰。从题材划分可分为三种:一是歌颂基督教英雄人物的,如与叙事诗同名的《圣徒阿列克西斯行传》,描写的是贵族之子阿列克西斯决心把全身心献给上帝,于是在新婚之夜离家出走,到叙利亚散尽金钱,过起了乞丐生涯。由于他的
(3)意大利的教会文学
中世纪的意大利的全部文化都由基督教会控制着,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雕刻、音乐或是建筑,都受到宗教的巨大影响。
在城邦时代,宗教信仰仍然是思想、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拉丁文写的教诲诗、圣歌、赞美诗及宗教故事广泛流传。神学大师阿奎那的著作《神学大全》,把亚里斯多德的学说中的唯心主义与基督教神学揉和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神学理论体系。
公元13世纪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异端运动兴起。在基督教内部形成了两个新的组织,即由圣.方济各作为奠基人的方济各修会和由西班牙修士多明我创导的多明我修会。两个修道会的信徒越来越多,他们既参与政治生活,又掌握一部分文化大权,法国巴黎大学和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就由他们主管着,吸引着欧洲各国的学子们。
方济各是公元13世纪意大利教会诗人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曾经过着放荡不羁、骄奢淫逸的生活。后来在一次战争中被俘入狱。在狱中,方济各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深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后悔莫及,其宗教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狱后,他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生活,而遗世独立、离群索居,并倾其所有接济劳苦群众。经教皇批准,他创立了方济各修道会,其宗旨是:标榜清贫、苦修,主张仁爱、善行,以示同奢侈的僧侣相对立。方济各的宗教活动及其文学活动都在意大利的历史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起过重要的作用。他的无数信徒在广大的民间下层传播着博爱仁义精神,这在无形之中为人民掌握文化及推广通俗的民间语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方济各一生也创作了不少带有宗教民主色彩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用方言写成的《万物颂》,这是意大利早期文学的重要典范。他运用抒情笔调,通过对水、火、死亡等的赞美,颂扬创造万物的上帝的至高无上威德以及人与人之间兄弟般的友情。这一宗教诗篇结构简明、比喻通俗、韵味浓郁,被称为
意大利教会文学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是雅科波尼。这位诗人一生历尽坎坷,他在爱妻去世后,弃家出走,决心从此摒弃世俗浮华的生活,他将财产施舍给穷人,笃信以贫困赎罪的教义,他经常当众鞭挞自己,以超度灵魂。
后因方济各修道会内部纷争,使他入狱,出狱后抑郁而死。他的诗篇有许多是供教堂忏悔时所唱的赞美诗,诗中交织着对上帝的赤诚之爱和自我内心的悲愤,即既歌颂上帝的神灵又认为要获得上帝的永恒的恩泽是不可实现的幻想,人们即使和天主在一起,也只能获得一时的欢乐,没有永久的精神上的愉悦,诗中充满着悲观厌世和神秘主义的情绪。他的《圣母的痛苦》是用俗语写圣母诀别耶稣时的痛苦;《圣母的哀歌》是用拉丁文写圣母在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旁的悲哀状。雅科波尼还有一些书信诗,显示出他的讽刺与批判锋芒,如致朋尼法斯八世的书信长诗,矛头直指教皇,历数他的劣迹。雅科波尼诗的风格较为隐晦,宗教题材在他的笔下显得神秘而难以捉摸。
中世纪的意大利,还有一批自称为淡泊明志的教会诗人,他们仅是为了抒发宗教感情而从事文学创作,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因而诗篇常不署名,如今已难以考证其作者。教会文学在当时的意大利有着广泛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文学甚至可以用来煽动人们的宗教感情进而愚弄人民。曾经有不少人听信一位教会人士的谣言,所谓世界末日将至,人们奉若神明,竟互相鞭挞赎罪,直至鲜血淋漓。由此可见,当时宗教信仰确实在主宰着人们的灵魂,其消极作用极为明显。
(4)德国的教会文学
古代日耳曼人并不信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有许多神,如雷神、战神、爱神、火神……他们有着自己的神话系统和祈祷咒语。基督教化是公元五六世纪开始的,到了公元8 世纪;由于统治者的倡导,基督教化程度大大加强。
基督教一方面强制推行宗教文学,另一方面把日耳曼人的口头传说、咒符、神话系统视
为异端而加以压制和排挤,因而流传于后世的更多的是教会文学。卡洛林时代是加速基督教化的时期。日耳曼人出身的神职人员不仅传教,同时又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提倡宗教文学,教会文化在此阶段几乎代替了世俗文学。当时王国的文化中心集中在几个著名的修道院,修道院还创办图书馆和学校。著名的教会文学的作者就产生于这些修道院的神职人员之中,由于僧侣们阅读的经典大多为拉丁文,他们也开始用拉丁文创作,拉丁语文学也曾统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德国文坛。
约公元750 年,《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语用来从事布道,主要作品有《威索布伦祷文》、《穆斯皮利》;宗教史诗《救世主》,还有奥特弗里德写的《四福音书集成》,这些作品都用文学的形式来表达圣经的内容。《威索布伦祷文》因发现于威索布伦修道院,故得此名。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仅存9 行诗,描写上帝开创世界前的洪荒景象;第二部分是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散文体祈祷套语,内容是感谢上帝的恩惠并祝愿和祈祷上帝给自己以力量去惩恶扬善。《穆斯皮利》描写世界的毁灭、人死后灵魂的命运和末日审判,此现仅存103 行,缺头少尾。《救世主》有6000多行,描写耶稣生平,是公元9 世纪一位修士受国王路德维希之托而创作的,旨在规劝有异教信仰的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其实是把《新约》以日耳曼的形式出现。奥特弗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以姓名传至后世的诗人,但他的《四福音书集成》文学价值不高,阐述耶稣生平、行为的意义,说教成份颇多。
公元10到11世纪用拉丁语创作的教会文学较为流行。僧侣艾克哈德创作了《瓦尔塔里乌斯》,其实并非典型的教会文学,而带有英雄传说的性质。
修女罗斯维塔是德国第一位女诗人,她创作了六个短剧,叙述基督教信徒的坚定信仰,赞美妇女的童贞,描写信徒们的内心忏悔。她在宣扬基督教精神的同时,也鞭挞了道德沦丧与堕落的行径。她的剧本是用押韵的散文体写成,实际上是些简短的对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剧本,不能用来上演。
古代日耳曼的世俗文学由于基督教的侵入,或被扭曲或被沿用,已失去其民间口头流传的性质,比如咒语原是基督教化前用以在战争或灾难面前保佑自己,防止疾痛与被伤害,驱除妖魔鬼怪,其实就是一种祈祷。到了公元10世纪,出现的《梅塞堡咒语》,已不是祈求
3.英雄史诗
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优秀的人民大众的文学从未停止过发展,这也是一个民间文学的时代。按照史诗形成的时代及其基本内容,英雄史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即形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英雄史诗;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即封建社会时代的英雄史诗。
(1)早期英雄史诗
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大迁徙的时代甚至更早,塑造的是氏族、部落的英雄,描写他们为氏族部落建树的丰功伟绩和与敌人进行的不懈斗争以及复仇行动,进而歌颂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这类史诗形成的年代较早,当时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的认识尚处于神话意识范畴,因而史诗中夹杂着较多的神话因素,也同时具有了多神教的色彩,神往往在故事中干预人的活动与命运,但人对神已开始失去敬仰。到了后来,当基督教文化占据文坛时,基督教僧侣文人在编订史诗的过程中,注入基督教教义于其中,但显而易见,这些所谓
正因为史诗的内容保存着
等诗篇。
在凯尔特人的传说故事中,以爱尔兰人的乌拉德故事和英雄菲恩的故事最为著名,古爱尔兰人的道德理想在英雄们的行为之中得以体现。如《夺牛长征记》是乌拉德系列故事中的名篇,它描写的英雄库胡林是个讲礼貌、有修养并富于同情心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保卫家乡,英勇奋斗,身手不凡。菲恩的故事歌颂的是以菲恩为首的一群武士,他们是一个英雄集体,个个武艺高强,他们在战争中勇猛地打击危害人民的敌人,在狩猎时与妖魔鬼怪作斗争,在他们身上集中地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部落集体英雄的美好品性,表达了人们对部落间的复仇战争及与大自然作斗争时的某种理解与期望。亚瑟王的故事也从爱尔兰流传开来,形成了一系列的传奇故事,对骑士文学影响巨大。
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现存唯一的用日耳曼语写下的英雄诗篇。它有头无尾,大约在公元810 年至820 年间,由两名修士将这一诗篇记录在祈祷书的封面和封底上,只保存下68行。《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的时代背景是公元4至5 世纪欧洲民族大迁徙时代,诗中的主人公希尔德布兰特跟随着首领转战南北,因不堪忍受排挤压迫,从现在的北意大利随首领逃往匈奴。许多年后,希尔德布兰特终于打回了家乡。当年分别时还幼小的儿子哈杜布兰特如今已成了一名威武的战士,希尔德布兰特自己已白发苍苍。当他在边境上与儿子相遇,他喜出望外,然而儿子却视他为狡猾的匈奴人,坚决与他挑战。希尔德布兰特心里激起了父亲之爱与战士的荣誉与尊严之间的激烈冲突,最后荣誉感战胜了血缘关系,他终于迫使自己向儿子应战。他们大战了几个回合,这首英雄诗篇到此中断。据别的传说记载,父亲最后杀死了儿子;但在公元13世纪的《新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中,则是以父子相认,同返家乡的大团圆结束,这说明在基督教盛行的时代,残篇中体现出的古代日耳曼英雄的尚武精神和重视荣誉的观念,已被基督教的所谓
冰岛的《埃达》和
《埃达》的神话和史诗传说并未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当它尚处于发育时期就被入侵的基督教所遏制,所以未能达到它的充分成熟的阶段。
诗中展现了这个家族的英雄西尔古德英武聪慧,曾手屠毒龙,获得了毒龙守卫的黄金宝
物,但是他因为饮食魔汤而忘却前事,遗弃了未婚妻布伦希尔德,另娶纠奇族女子古德仑,一系列的复仇凶杀和争夺宝物的厮杀由此而起,史诗笼罩着悲剧气氛,显示了氏族社会的风貌。
芬兰的《卡列瓦拉》是欧洲中世纪早期著名史诗之一。芬兰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口口相传到有意识地收集整理,终于编成完整的史诗。它包括50篇长诗,以争夺三宝——能制造谷物、盐和金币的神磨——为故事的情节线,其中又插入了许多小故事,反映了氏族社会末期的状况和矛盾。史诗中有一位智慧老人名为维亚摩能,他既善于耕作、渔猎、治病,又有音乐与诗歌的天才,他的歌曲能使鸟兽起舞,也能使敌人丧胆,在争夺三宝的斗争中,这位智慧老人以其智慧和勇气立下丰功伟绩,他和同伴并非为了个人的私利去争夺宝物,而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幸福而战斗,他告诫世人:
中世纪早期最完整的英雄史诗是《贝奥武甫》,它是第一篇英语长诗,共3182行,达到古典史诗的宏大规模与艺术高度。这首诗首创于公元7 世纪末8 世纪初,到公元10世纪出现了手抄本,至今没有考证清楚谁是原作者。
诗中的主人公贝奥武甫是公元6 世纪的一个历史人物,但在长诗中这个形象却带有神话色彩。史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情节发生在丹麦,叙述贝奥武甫年轻时在军事上屡建的战功;第二部分的情节发生在瑞典南部,描绘贝奥武甫晚年的英雄业绩。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丹麦国王合罗斯加为了宴请宾客,特地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大厅,取名为
(2)中期英雄史诗
中世纪中期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逐渐形成或完全形成之后的产物。它们往往有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最初是人民口头创作,经过民间广泛流传,不断加工充实,最后由文人加工
整理而定型。这一时期史诗中歌颂的英雄已与前一时期有了区别,他们的荣誉观念与行动的动力不再源于对部落的责任感和复仇的义务,而是为了忠于祖国、忠于君主,具有封建国家上升时代爱国英雄的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史诗中往往还塑造刚毅坚韧、能够制服封建叛乱的代表强大国家力量的贤明君主形象。这些都符合当时社会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的历史要求,与这一上升时代气息相吻合,史诗还表现出反禁欲主义、反封建等级观念的进步意识,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当然,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英雄们的爱国行为往往又表现为反异教徒的斗争。史诗的文学特征更复杂也更丰富,民间文学、古代文学、教会文学以及东方文学的诸多因素都有体现,而地域色彩也更明显。中期著名的英雄史诗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在于反对内讧、要求统一,富有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①《熙德之歌》
《熙德之歌》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反抗阿拉伯人入侵并战胜侵略者的史诗。公元8 世纪初,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为赶走侵略者,西班牙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熙德就是反抗外族侵略者的英雄典型,其原型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罗德利戈。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写熙德遭政治陷害,被国王放逐,妻离子散。但他勇敢地与摩尔人作战,收复失地,并强迫摩尔人纳贡,屡屡建立功勋;第二章写国王给熙德的两个女儿提亲,熙德内心并不乐意,但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忠诚,只好勉强答应;第三章写熙德的两个女婿不但无能,还虐待他的女儿,熙德与这两个贪生怕死的人比武并战胜了他们,救出了二女、控告于国王,并宣布这两个人为背信弃义者。史诗塑造了一位忠君、爱国、善战、勇猛的英雄,西班牙人民的气质和灵魂都寄托在这一伟大的英雄身上,他意志坚强、作风稳健、感情真挚、忠诚宽厚;他对部下和亲人极为仁慈温情,对敌人却决不姑息放任,是人民心目中的理想化身。
史诗中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体现了个别人物的经历与历史事件相融合的特点,已初具近代史诗的格调。与以前史诗的那种神秘奇幻色彩不同,这一史诗大多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来描写熙德的浴血沙场和个人命运的坎坷,艺术上更接近近代风格。 ②《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全诗长4002行,共291 节,成诗年代大约在1080年左右。中心情节是法兰西大帝查理的忠将罗兰勇士在远征西班牙的过程中遭叛徒甘尼仑的出卖而英勇牺牲。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甘尼仑的叛变经过。查理大帝在西班牙征战七年,只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马西里国王还未被征服,后者派来使者讲和。查理大帝的妹夫甘尼仑主张议和,而查理大帝的侄子罗兰是甘尼仑的儿子却提出让继父甘尼仑出使敌营。甘尼仑因此会冒有生命危害,对罗兰怀恨在心。他向敌方国王马西里献计:送投降礼物和人质给查理大帝,请求其罢兵,然后在归途中袭击其后卫部队。当查理大帝决定收兵回朝,甘尼仑又向查理提议安排罗兰率领后卫部队。第二部分写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遭伏击而全军覆没的经过。罗兰只要了两万部队殿后,而马西里率领十万人在荆棘谷截击罗兰的后卫部队,罗兰的战友三次劝罗兰吹响回兵援救的号角,罗兰都拒绝了,直至战斗到只剩下六十人罗兰才吹响了号角,当查理大帝赶回声援时,已全军覆没。太阳即将落山,查理大帝吁求上帝让太阳暂停西落,他率军追击马西里的部队,使之大部分士兵落水溺死,其余被歼,马西里也着急而亡。第三部分是审判甘尼仑的经过。甘尼仑的三十个亲族为他喊冤,查理大帝的权威受到威胁,这时,一个骑士挺身而出,通过比武打败了甘尼仑的亲信,甘尼仑被四马分尸,其亲族也都被吊死。
史诗成功地塑造了忠君爱国的罗兰形象。在敌军重重围困之中,他沉着果断地指挥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一马当先,把马西里的侄子打得人仰马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由于寡不敌众,他身陷重围,然而在濒临死亡时,还举刀砍下马西里的右手;弥留之际,他仍在怀念着祖国、战友和查理大帝。在罗兰身上,对查理大帝的忠诚
是与对
查理大帝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历史上的查理当政近半个世纪(公元768-814年),他南征北战,使帝国强盛而庞大,后世的人们视查理为封建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史诗中的查理既有生活中的原型,更是一个典型化的崇高艺术形象。出现在《罗兰之歌》中的查理不是当年仅36岁的年轻国王,而是一个须发皆白的二百岁老人,体现了人们对英明而卓有权威的领袖人物的期望。他体恤忠贤、明察奸佞、主持公道、深谋远虑;他不但年高德劭,而且若有神助,为了帮助他追击敌人,上帝甚至让太阳暂不落山为其照明。
查理的顺应民心和最终胜利,象征着封建王权战胜诸侯割据,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史诗中还塑造了叛徒甘尼仑的形象,对此予以无情的鞭挞。与罗兰的高大形象形成对照,他虽出身高贵,却有着丑恶的灵魂。他贪生怕死,鸡鼠肚肠,特别是他为了苛全性命不惜以卖国为代价,成了可耻的民族败类。对甘尼仑的批判是爱国主义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史诗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形象,描写人物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展现其心理世界;在刻划人物时常常以相当准确的形容词来点明其性格特征。大规模的战争场面的描写也分外吸引人,显示出奇特的想象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史诗中还弥漫着浪漫色彩,夸张、拟人、对比手法常用来营造奇异的氛围,为英雄人物的功绩增添无尽的魅力。总之,《罗兰之歌》是英雄史诗中的杰出之作。 ③《尼伯龙根之歌》
德意志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结构庞大,有9516行,共39歌,每歌均有标解。它产生于公元1200年前后,然而早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其中心内容已经流传并逐渐具有胚胎,到公元12世纪才真正定型。史诗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 歌到第19歌,名为《齐格弗里德之死》,从第20歌到39歌为第二部分,名为《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史诗由北欧神话、一定的历史根据和英雄传说混和而成,被称为德国的《伊利昂记》。
贯串《尼伯龙根之歌》的中心情节是争夺尼伯龙根宝物。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杀死巨龙,得到了尼伯龙根宝物。他向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求婚,巩特尔答应把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嫁给他,同时要求齐格弗里德帮助他打败撒克逊人并去征服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齐格弗里德凭着隐身衣和刀枪不入的奇功使巩特尔如愿以偿娶了冰岛女王。哥哥、妹妹双双成婚。10年后,姑嫂争执,哥哥的忠臣杀死了妹夫并将尼伯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年后,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嫁给了更强大的匈奴王埃采尔,立志为齐格弗里德复仇。
又过了13年,克里姆希尔特终于杀死了哥哥巩特尔和他的忠臣哈根,她的部下目睹其残酷地杀害堂堂武士,愤怒至极,杀死了克里姆希尔特。在遍地血泊中史诗结束。
《尼伯龙根之歌》虽取材于神话并以民族大迁徙为时代背景,但反映的却是公元12世纪日耳曼民族的社会现实,是刚刚形成并逐渐巩固起来的封建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体现。这里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君对于臣、夫之于妻的道德规范。最为具有时代特点的是对于财产的贪婪欲望,为了夺得尼伯龙根这个象征权势的宝物,史诗中的人们置兄弟姐妹、夫妻、朋友的情份于不顾,尔虞我诈、相互残杀。史诗淋漓尽致地刻划了一幅阴暗、残酷的封建现实的图景。值得深思的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熙德之歌》、《罗兰之歌》等欧洲英雄史诗所具有
的为祖国、为集体、为个人的荣誉而奋斗的英雄精神,在《尼伯龙根之歌》中根本寻觅不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些虚伪丑恶的世相。
④《伊戈尔远征记》
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带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英雄史诗。它由序诗、3 章和结尾组成,史诗描写基辅罗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王公相互残杀,盘踞在黑海沿岸的突厥族波洛夫人乘机侵袭抢劫,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安全。伊戈尔这位作战英勇、深受众望的英雄出于对荣誉的追求而远征,讨伐波洛夫人,由于远离俄罗斯诸侯而孤军奋战,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仍然惨遭失败并遭囚禁。基辅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号召诸侯团结起来保卫祖国,抵御外敌,为
《伊戈尔远征记》充满着抒情色彩,俄罗斯的土地和人民被赋予了博大与深厚的特质。城市、乡村、江河洋溢着浓郁的情感,连飞禽走兽也仿佛具有人的智慧。当伊戈尔失利后,
4. 骑士文学
骑士,最早是罗马奴隶主中的一个阶层,是封建统治中处于最低阶层的分子,他们以骑兵役为条件,获国王或领主封予的采邑。几次十字军东征,使他们接触了东方文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地位也逐渐获得了提高。公元12世纪出现了骑士团。骑士的主要道德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尚武。
骑士不仅忠于基督教,保护国家、城堡,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领主夫人,女主人在骑士的心目中像圣母一样神圣和崇高,这一观念后来发展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贵妇人去冒险和取得胜利,从而获得其垂青,在骑士们看来是最大的荣誉和骄傲,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
骑士文学曾盛行于西欧,属于封建世俗文学。和教会文学不同,骑士虽也称效忠宗教,但并不奉行禁欲主义,骑士文学肯定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类作品往往有引人入胜的艺术虚构,比较细腻的心理描写,一些优秀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对后世欧洲作家的创作起了很好的作用。骑士文学中的曲折丰富的情节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为后世长篇小说家们所继承和发展。骑士文学与英雄史诗也不相同,英雄史诗强调民族和人民的命运,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和国家、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而骑士文学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
雄,作品着重描述的是个人的爱情和复仇、个人的功绩和荣誉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冲突,这种重视
公元11、12世纪是骑士文学的繁荣时期。法国是骑士制度发达的地方,其骑士文学最为兴盛,十字军东征不但使骑士们接触了古老的东方文化,欧洲各国的骑士们也在东征中相互影响,彼此熟悉了对方的文化和传说,法国骑士文学越过国界,为其它欧洲国家的骑士文学提供了借鉴,英国、德国也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1)骑士抒情诗
公元12世纪初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出现的抒情诗,是骑士文学最早的成就。骑士抒情诗与民间诗歌传统密切相连,普罗旺斯抒情诗在诗法、曲调、表现技巧方面承袭了民间诗歌的一些样式,但它不同于民间诗歌大都表现的是妇女对爱情婚姻不幸的感叹,而是渗透着骑士的
普罗旺斯抒情诗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过上千种诗歌格律,而且大都有相应的曲调。主要的种类有:牧歌——写骑士在乡间百般追求牧羊女,而往往是在大自然怀抱中成长的牧羊女不相信骑士矫揉造作的那一套,结局以牧羊女的拒绝告终,这类牧歌摆脱了流行的骑士诗歌铺陈的俗套,洋溢着清新的气息。马卡勃吕有这样一首牧歌:
姑娘说:
老爷,我真有些不好意思。
既然你那么夸赞我,
老爷
我要说一声,别了,别了,傻瓜!
牧歌最富有生活气息。第二类是破晓歌——描写骑士与贵妇人幽会,守在门外的侍卫眼见天色破晓,通知骑士离开时依依惜别之歌。这类诗歌是骑士抒情诗中最具魅力的作品。破晓歌的能手贝朗特的诗作最有代表性:
一位骑士睡在心爱的女人身旁,
在频频的接吻中贵妇对他讲:
亲爱的,我怎么办呢.
白日正在来到,黑夜即将离去。
啊,我听见放哨人在喊:离去!
起来,我看见白日已经来临,
在黎明之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封建阶级的婚姻是包办的,骑士的爱是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个人之爱,其作用是破坏了封建主夫妇之间的忠诚,并认为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的精华。此外,还有辩论诗——以两个诗人的对话方式写的关于典雅爱情问题的见解;还有情歌、夜歌、怨歌等等,大多为爱情题材。
普罗旺斯抒情诗影响到法国北部、德国和意大利,推动了那些地方的抒情诗的发展。法国北方的抒情诗一直延续到公元14世纪中叶,主要样式有:踏舞歌——一种诗句短、节奏明快活泼的伴舞歌;短歌——诗句参差不齐,以表示思想的扑朔迷离;赞歌——由宗教歌曲转化而来的世俗抒情诗歌。法国北方抒情诗有一个共同之点,即把典雅的爱情与战争冒险结合起来,认为只有出生入死地去建功立业才是骑士爱情的最高表现形式。
公元13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出现的
有天使般的圣洁与灵性。但丁的好友卡瓦尔坎蒂就写过一首著名的抒情诗,他从理论上对男女之间的爱情作了精辟完整的分析,着力刻划爱情在情侣的眸子、心灵和精神上的流露。柔美体抒情诗在意大利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普罗旺斯抒情诗经过意大利、奥地利传入了德国,公元14世纪上叶产生了著名的《海德堡诗歌集》,其中有的作品摆脱了法国诗歌的影响,具有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含有时代的气氛和政治的内容。瓦尔特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风格大胆泼辣,自然朴素,他有描写骑士对贵妇人的
(2)骑士故事诗
法国北部对骑士文学的主要贡献是骑士故事诗。这是一种长篇叙事体诗歌,一般有数千行,也有超过万行的;常见的是8 音节诗体,每两行押一韵。
其基本的题材是
古代系是史诗向骑士故事诗过渡期的产物,大都作于公元12世纪上中叶,根据拉丁文的古代希腊罗马故事改写而成,古代英雄在此成了封建骑士,人物性格中也被注入了骑士之爱。著名的有德.圣摩尔的《特洛亚故事》,朗贝尔与伯尼尔的亚历山大合写的《亚历山大的故事》,后者采用的12音节诗句,后来称为
不列颠系故事诗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特里斯丹和绮瑟》。故事写孤儿特里斯丹是国王马克的侄子,被培养为出色的骑士,国王有意让他继承王位,引起群臣的嫉妒,他们建议国王娶妻生子来继承王位。为了表达对国王的忠诚与无私,特里斯丹自愿前去为叔父求偶。他来到了爱尔兰,为当地除害,并与公主一见钟情。然而,唯有公主绮瑟才符合马克择偶的条件,特里斯丹强压个人情感,带着绮瑟前去与国王成亲。不料途中特里斯丹与绮瑟误饮了欲使马克与绮瑟相爱的药水,从此无论克里斯丹如何努力也克制不住对绮瑟的爱情,这对情人最后双双死去,国王马克得知他们相爱的真情,将他俩相邻而葬,特里斯丹的墓中竟长出一棵树莓,延伸到绮瑟的墓中,人们越是砍它,它长得越旺盛。长诗对不屈的爱情给予了赞颂,并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真诚的爱情将生生不息、万古长青的坚定信念,崇高的爱情不怕上帝的雷霆,不受利欲的诱惑,不怕死亡的威胁,情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诗人特洛亚写了很多圆桌骑士的故事,其中《朗斯诺,或坐刑车的骑士》很有名,亚瑟王的王后格尼叶芙被有去无回国的强盗掳去作人质,骑士朗斯诺为了解救内心爱慕的王后而踏上了征程。为了使王后得救,他忍受坐上刑车、遭人嘲骂的屈辱,他不惜赤裸着手脚爬过架在黑水河上的剑桥,弄得皮开肉绽,最后终于救出了王后并得到了王后的宽恕与爱情。这一故事中的朗斯诺是体现骑士精神理想的典型形象,为了博得贵妇人的垂爱可以用生命作为代价。
拜占庭故事诗内容与拜占庭的历史和传说有关。它有一个突出的分支是田园故事诗,大
都是描写男女青年相爱而受到来自家庭的反对,经过抗争最终达到了圆满的结局,具有悲喜剧的性质。有的故事诗用嘲讽的手法对骑士风尚进行揶揄。
骑士故事诗基本上是虚构的,并没有什么历史根据。与英雄史诗相比,它的情节更富戏剧性,比较注重人物内心的刻划,艺术手法较娴熟。但不论是骑士还是贵妇人,形象上有类型化的倾向,情感夸张、举止造作、心理状态雷同,这与它们的追求相类似的所谓
(3)骑士传奇
公元12世纪后,由于十字军东征而得到的对东方的印象,启发人们用散文的形式来记叙骑士们的各种各样的历险事迹,这就是骑士传奇。骑士传奇有的是小说,有的是叙事诗。重要的传奇可分为四组:
①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奇;
②查理大帝和十二贵族的传奇故事;
③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
④围攻特洛亚的故事。
其中最典型的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传奇,它是英国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组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是《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亚瑟王在宫廷举行新年比武大会,一位体格高大、身着绿衣的骑士,不穿盔甲走入宫廷,大声喊道:
在英法城堡中,还传颂着关于不列颠王亚瑟的传奇。亚瑟在传奇中是威尔士王,年轻时他得到魔术师墨林的帮助,把一柄几十个骑士都拔不出的大剑从石缝中拔出来,并且用此剑打败了许多敌人,征服了苏格兰、爱尔兰、冰岛和奥克尼群岛,娶了美丽的格尼叶芙为妻,住在卡莱格城堡中。城堡中的宴会厅中设有一张大圆桌,可以围坐150 名骑士,只有做出惊人事迹的骑士才可享受坐到圆桌旁的荣誉,骑士事先须在桌旁向亚瑟王讲述自己的功业,国王与其他骑士听完后判断其是否能享有一席之地。桌旁有一个席位空着,留给能找到盛有耶稣从十字架上流下的血的圣杯的那位骑士。后来朗斯罗的儿子加拉哈德终于找到了圣杯,坐上了这一象征着品德高尚、英勇无比的宝座。亚瑟王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当罗马皇帝要求他归附时,亚瑟王勇敢地与他交战。亚瑟王在远征罗马时打败了圣迈克尔山上的巨人。为了远征,亚瑟将国家交给他的侄儿摩得累德暂管,然而摩得累德企图篡夺王位霸占王后,亚瑟王回兵威尔士夺回了国土和美丽的王后,杀死了叛徒。但亚瑟王在战斗中也受了致命伤,仙
女们用仙舟把他运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岛上,他的美丽妻子当了尼姑。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在欧洲各国有许多版本。
5.城市文学
欧洲各国从公元11世纪起,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业的兴起,出现了城市。最初的城市产生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受封建主的控制。由于城市市民的力量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壮大,经过长期的斗争,有些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与此同时,市民阶层也发生分化,富有商人、高利贷者成为市民上层,手工业工人、贫民沦为下层,上下层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随着城市的出现,形成了市民文化,城市居民所创作的文艺作品称为城市文学。这种文学在公元12世纪后发展起来,它从开始出现时就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它反映了市民的世俗思想感情,否定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来世思想;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城市文学与民间口头创作有密切联系,语言通俗生动;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常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贪婪、残暴、愚蠢,歌颂市民的机智、勇敢;风格清新、活泼、生动,还常运用隐喻、寓意、象征的手法。城市文学的作者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一种是韵文故事,一种是讽刺叙事诗,寓言诗也较流行。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小故事 小故事产生流传在中世纪中期城市向封建贵族特别是教会进行斗争以争取自治地位的时期。它以强烈的讽刺表现了市民阶级反对教会的情绪,因而圣徒和教士常常是被嘲笑的对象,宗教的权威在此扫荡一尽。小故事是民间创作,更接近于下层市民,因此它的讽刺矛头也指向富裕商人、高利贷者等组成的上层市民,鞭挞他们的贪婪与无信。
小故事最早产生于法国。它也称作为韵文故事,篇幅不长,平均约数百行,通用8 音节诗句,表现手法较简练,描写逼真。
《驴的遗嘱》中说,一教士将死驴葬于教会墓地,主教控告他犯了渎神大罪,教士急中生智,说驴死之前立下遗嘱,将节俭下来的20银币赠与主教。
主教顿时换了嘴脸,说愿上帝饶恕驴的罪过,并变得乐不可支。钱真是通天了,主教得了钱,不仅教士大罪赦免,而且驴子可望升天。对上帝的崇拜敌不过金钱的诱惑,就是这部小故事的深刻涵义。
《吃桑椹的教士》则描写了教士口腹之欲的贪婪丑态。一教士见桑树硕果累累,垂涎三尺,便站在驴背上摘食桑椹,他说了声
不但打着上帝幌子的教职人员见利忘义,一些富裕市民演变成的城市贵族也丧失了良知,一些小故事对此进行了讽刺批判。如《撕开的鞍褥》描写一个富有的市民倾其所有为儿子攀上一门有利的亲事,后来儿子却把父亲赶出了家门,他饥寒交加,只求儿子给一条被褥御寒,儿子让孙子去取垫褥,孙子却撕下了一半,说日后等父亲到了祖父的境况时留给父亲用。这故事已告诉人们,虽然资产阶级尚未成独立的统治者,但它已撕下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脉脉含情的面纱,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下层市民大多来自农村,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方面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在他们身上更多地显示出劳动者的机智与幽默。著名的《农民医生》讲的是一个农民经常打老婆,正值国王遍访名医为公主治病,妻子为了报复丈夫,就向国王的使者推荐自己的丈夫,说他肯定能治公主的病,但不打他他是不肯献出医术的,农民挨打只得进宫,他玩弄各种把戏,把公主逗得开心大笑,病痛全消。农民的医名一下子传遍全国,求医者蜂拥而至,弄得农民无法
应付,他灵机一动,宣称:将病得最重的人烧成灰作药,来医治其他人,这样大家都可痊愈。大家怕遭焚烧,皆称无病。这个故事以诙谐的方式嘲讽统治者的愚昧和劳动者的机智。 这些小故事虽然短小,但却含有抑恶扬善的教育意义,具有讽刺性和教诲性。后来的欧洲文学从中受到很重要的启发,《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都借鉴了小故事的题材与方法。
(2)动物故事
中世纪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以列那狐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这是在民间的动物故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列那狐的故事以宏大的场景和丰富的寓意开拓了动物故事的深度和广度,是中世纪文学中独具风采的篇章。
列那狐故事系列主要有四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和《冒充的列那狐》。产生的时代大约在公元12世纪初,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很多人的反复加工,到公元14世纪末,已成为十万行以上的长篇故事诗。作品由许多连续的故事组成,不仅结构完整,而且以生动丰富的情节表达了深刻的内容,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
《列那狐传奇》由27组故事诗组成,每组诗又包含几个小故事。列那狐是故事中的主角,中心情节是列那狐与伊桑格兰狼的斗争。表面上看,这里描写的是动物的故事,实际上上演的是人类社会的活剧。故事中的飞禽走兽不仅会讲人类的语言,而且具有中世纪社会中人的基本特征。形形色色的动物是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例如狮子是国王的象征,骆驼代表教皇,老狼代表贵族,鸡、兔、鸟代表受欺压的下层群众,它们既有阶级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当然也有各类禽兽本身的特点。这些故事既是孩子们感到生动有趣的童话,成人们也可从中看到法国社会的巨幅画卷。
主人公列那狐是中世纪城市富裕商人的代表。它精力充沛,狡猾而又残忍,对力量不如它的弱小动物进行欺凌压迫,而对力量胜过自己的动物,便用种种狡诈手段进行欺骗玩弄。在与伊桑格兰狼的较量中,相对弱小的列那狐总能取胜,它以剃发入戒可以吃到美味的烤鱼为诱饵,用开水把伊桑格兰狼烫得焦头烂额;它出坏主意让狼的尾巴拴上吊桶伸入河中钓鱼,使其尾巴冻结在冰河中无法自拔,并被人痛打一顿;它还说狮王要治好病必须用狼皮剥下裹在身上方行……伊桑格兰狼虽有暴力,却敌不过列那狐的狡猾。这种计谋胜过暴力的思想正代表了城市文学的一种观念。列那狐的形象还是封建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现实写照。对更弱小者它犯下了累累罪行:它用甜言蜜语骗去乌鸦嘴中的奶酪,还差点让乌鸦送命;他装死趁其不备而扑食小鸟;他假装给麻雀的子女治病而吞食它们并声称解除了它们的痛苦……更令人发指的是,当列那狐犯下种种罪行受至被欺压者指控时,他在权利的代表狮王面前耍尽花招。狮王派两个使者去找他,列那狐不但不肯来,还打伤了使者,狮王又让列那狐的外甥猪獾去召它,好不容易把它找来,它在狮王面前说尽花言巧语,但由于证据确凿,终于被判了死刑,这时它又说了许多带罪立功的话,狮王终于被说动,于是放它回家。在路上,他又继续犯罪,把山羊杀害了,还陷害了麋鹿。当它面对第二次审判时又用欺骗的手段说服了狮子。 作品在这些方面比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富裕商人的特征。
《列那狐传奇》在法国家喻户晓,
《列那狐加冕》产生于公元13世纪。在这部作品里,列那狐形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行动的动力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食物或发泄私仇,而是处心积虑谋取王位。它用种种花言巧语迷惑病危的狮王,终于如愿以偿继承了王位。他一上台,首先革去拥戴它的刺猬和绵羊以显示自己廉洁无私;它表面上不收贡品,却让妻子背地里收礼。在它统治下,穷人遭殃,富人得道;它还到处传授经验,连罗马教皇也请它去介绍成功的秘诀。
《新列那狐》更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教会,叙述列那狐以
(3)市民戏剧
市民戏剧的显著特色是它的世俗性和喜剧性。它侧重于表现城市市民的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观点和趣味。它常常对统治者和现存制度进行嘲讽,以乐观的情绪来感染观众,正因为如此,市民剧的主体是喜剧。它的兴盛期是公元15世纪。
道德剧是用来劝善惩恶、进行道德规范的。由于每个时代的占统治的思想往往是统治者的思想,所以在市民阶层尚未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时,封建阶级的道德标准成了道德剧宣扬的思想,如封建礼教、安贫守困、
笑剧亦称闹剧,是一种滑稽短剧,它以世态见长,风格诙谐泼辣;剧中人物是市民、农人和牧师,他们之间发生争执、口角或令人发笑的吵闹。它接近生活,是风俗喜剧的萌芽。法国的《巴特兰律师》是著名的笑剧。主人公巴特兰最拿手的是行骗,他装着吃亏用高价买下布商的布,称身上无钱,让人去他家中取钱,当布商到他家时,巴特兰却称已久病卧床,根本不承认赊过布。布商欺压牧童,巴特兰充当牧童的律师,要牧童装哑,使布商败诉;当巴特兰向牧童收取酬金时,牧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一言不发,使巴特兰一无所获。剥削者的尔虞我诈在此一览无遗。
愚人剧是由一些自称是愚人的年轻人演出的剧目,内容涉及当时的时事和政治,充满着讽刺与批判。德国作家布兰特的《愚人船》描写作者与111 个愚人同乘一条船,前往愚人镇,船由一个愚人掌舵,听任船在海上漂浮,因此这条船永远到不了目的地。作者对船上的每一个愚人进行嘲讽,这些愚人代表了当时的各个社会阶层,又代表了人的各种恶行、缺点、错误、罪恶等等。作者认为,人的生活便如这条愚人船一样,是毫无目标的航行。作者把人的错误、缺点都人格化为
6.但丁
但丁是站在中世纪与近代历史交叉点上的一个伟大人物。
(1)生平与时代
但丁(1265-1321 年)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国意大利,当时在政治上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北部为意大利王国,归
当时的意大利,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大封建主领地和共和国城邦同时存在。十字军东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已成为巨大的经济中心,并由此产生了手工业、商业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意识也同时产生,他们要求摆脱封建领主和教皇的统治,反对外族入侵,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但丁生活的佛罗伦萨是一个大工业城市,金融商业特别发达,它的银行掌管着西欧商业的命脉。在这里,封建贵族已居于次要地位,有的也转化为商业贵族;上层市民从他们自我的利益出发,有时与下层市民一道去反对封建领主,当与己不利时,便出卖下层市民,与封建主、教皇妥协。当时社会的深刻矛盾还表现在党派斗争上:封建贵族政党基白林党支持皇帝,新兴市民政党归尔夫党支持教皇;归尔夫党后来又分裂为黑党与白党,斗争错综尖锐。诗人但丁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急流漩涡之中,站在新旧时代的交叉点上。
但丁的家族曾经有过一度辉煌,他爷爷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受封为骑士;父亲经过商、当过文书,社会地位已逐渐下降。但丁出生时家道中落,而且父母在他童年时就相继去世。在但丁的早年生活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巨大,延至终身,一位是他的老师,一位是他的女友。老师鲁内托.拉蒂尼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学者,据同时代人称
这时黑党为了复辟封建势力求援于教皇。教皇在恼羞成怒之中利用黑党的呼吁,一方面以削弱佛罗伦萨的教籍相威胁,同时又怂恿法国国王菲力普派兄弟查理带兵勘平所谓的
是但丁的知己朋友卡发坎狄,以免教皇找到借口。但问题尚未解决,法军已经压境,为了拯救佛罗伦萨,必须派干练的使者去罗马教廷交涉。但丁毅然前往,但一到罗马,即被教皇扣住。第二年法军进城,恢复黑党政权,成百的白党被杀遭逐。
1302年1 月27日,但丁被蒙上欺诈、贪污、鼓动叛乱、反抗教皇及查理的罪名遭终生放逐,但丁的14岁的儿子也同时遭流放。
在流亡期间,但丁的政治理想并未泯灭,他认为,
1308年,卢森堡公爵亨利第七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想统一意大利、驱逐法国势力。但丁以为终于盼望到了理想君主,可以打垮法国,裁抑教皇,实现祖国的统一了。然而,随着1313年亨利第七的病亡,但丁的希望完全落空了。
1316年,但丁接到朋友的来信,声称假如愿意出罚金和当众服罪,黑党准许但丁回国,但丁愤然地回信道:
(2)创作概况
经过公元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特别是经过20年流亡生活的磨练,扩大了但丁的创作视野,通过接触社会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充实了创作内容。但丁早年的创作属于
《飨宴》(1304-1307 年)
在放逐初期,但丁写下了《飨宴》这部美学著作。它是用意大利文写成的,为意大利语的学术散文奠定了初步基础。这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取材于作者本人被迫流亡前后的生活经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痛苦、忧愤。它借诠释自己的一些诗歌,把各方面的知识通俗地介绍给读者,作为精神食粮而得名。作品中的两个独特见解熠熠闪光:
第一,但丁认为,
第二,在《飨宴》中特别强调
在《飨宴》中,但丁还特别提出内容、形式要美,内容重于形式的文学主张。他说:
但丁之所以用通俗的意大利语来撰写具有深奥哲理的学术著作、是想以此证明,通俗语言不仅可以用来描写爱情,而且也可以同拉丁文一样用来阐明哲理。从这一点来说,《飨宴》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书的第一部分,但丁花了许多笔墨阐述通俗语言瑕不掩玉的特征,言简意赅,令人信服,为维护和提高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地位作出了贡献。 《论俗语》(1304-1305 年)
这是最早的一部用拉丁文写的关于意大利语言、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强调意大利民族语言的重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具有重大意义。从这里也可看出但丁日后用通俗的民族语言写作《神曲》的理论依据。
但丁所说的
《论俗语》可以说是意大利畏族文字革命的宣言,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在文学批评史上获得较高的评价。它在意大利起的作用与意义,类似中国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斗争,它不仅使文学语言更接近人民大众,而且也是但丁实现意大利统一和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的政治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帝制论》(1310-1313 年)
长期的放逐生活,使但丁进一步看到城邦之间的敌视与分裂带来的严重后果,倍感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当时的首要任务,他放弃了早先的城邦独立的观点,于是写了政论著作《帝制论》。这是一部以经院哲学的方式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拉丁文著作,带有空想的性质。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努力地证明:人类社会的目的在于使各人充分地发挥自身潜在的才能,而这一目的只有在皇帝统一下的和平自由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在第二部分中,通过历史的考察,说明皇帝的尊号应该是
极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享受尘世的和平与幸福,并认定尘世生活有其自身的价值,不受教会宣扬的来世思想的支配,指出现实生活与来世天国是并行不悖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与宗教的平等,向神权提出挑战,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曙光。书中对古罗马光荣传统的赞扬和对意大利和平统一的渴望,流露出但丁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神曲》
在但丁的创作中,写作时间最久(1307-1321 年,历时14年)、篇幅最长(计一万四千多行)、最能全面反映但丁思想和艺术特点的还是叙事诗《神曲》。《神曲》使但丁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给欧洲中世纪文学增添了光辉的篇章,它为我们认识新旧交替时期的意大利社会的各个方面和研究作者的政治、哲学、道德观和美学观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资料。《神曲》不仅是但丁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之一。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触及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思想内容丰富,政治倾向性强,在艺术上对世界文学也有独到的贡献,它被誉为
《神曲》原名为《喜剧》,后来人们加上了
诗人叙述自己在35岁时的春天,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正当他攀登着一个沐浴着阳光的小山丘时,突然遇到了三只野兽挡住了去路。这一豹(象征着淫逸的上层市民)、一狮(象征着强暴的法兰西国王)、一狼(象征着贪婪的教皇)虎视眈眈于前,万丈深谷于后,诗人进退两难,形势危急,但丁只得高声呼救。在这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代热爱过的贝亚特丽采之托前来相救。维吉尔的灵魂对但丁说:
地狱的大门上写着:
第一层是异教徒裁判所。深谷中雷声风声轰轰作响,那些没有受过基督教的洗礼、出身于基督诞生前的许多古代诗人、哲学家,如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古代罗马诗人奥维尔、贺拉斯等都在等待上帝的裁判,他们生于古代,没有接触过上帝的真理。
第二层由拖着尾巴的怪魔冥罗司把守,这里不息地下着冰雹,鬼魂在深谷里爬上爬下,辗转呼号。在此收容的是生前纵色欲者,希腊美女海伦,以及拐走她而引起特洛亚战争的帕里斯、埃及女皇克里奥佩屈拉、殉情自杀的迦太基皇后狄多等的灵魂囚禁在这里。
第三层是生前贪食无厌者的灵魂处所。而今深陷于泥坑,任凭风吹雨打而无处藏身,看守者是三个头的恶狗猞科罗,它一身长毛,红眼睛,大肚皮,尖利爪子,不停地狂吠。 第四层里的灵魂为吝啬与浪费者,他们相向怒骂,彼此攻打,像海浪拍岸一般向前冲过去又撞回来,看守者是财神。但丁问维吉尔:
第六层里**徒在烈火燃烧的坟墓里哀号,这里外围沼泽,内耸高塔,塔顶火光耀眼,墙上高站着三个凶恶的复仇女神,城内火花四射,砂石横飞,田野间荒冢累累,墓顶开裂,
烈火在熏炙着**徒的灵魂。
在第六与第七层之间有峭壁断岸,要沿着羊肠小径爬下去,进入第七层。
这里住着施行暴力的人,杀人犯、暴君、信仰不坚而自杀的人在血沟、火雨、热沙中,血沟流沙化成一个深渊。怪物克利翁破浪而来,这怪物的面孔,窄看起来和善可亲,但蛇身蛇尾,暗藏着尖利的爪子,但丁与维吉尔坐在怪物的背上翱翔而下。
第八层为欺诈者的地狱,沿壁十条恶沟中住着各式各样的欺诈者:好诱妇女者、阿谀者、买卖官爵和圣职者、放高利贷者、贪官污吏、伪君子、强盗、诱人作恶者、诬告害人者、发伪誓者等等都被打入在此,一切欺压、剥削、陷害善良人的恶徒都逃脱不了。这一部分占了地狱篇的三分之二。在此有尼占拉三世,是早已死去的教皇;而朋尼法斯八世还活着就给他预备了位置。这些教皇都被倒栽在石沟的窟窿里,身子埋在底下,脚和小腿露在外面,上面烧着火,好像涂了油一样,从腿跟一直烧到脚尖,在难熬的痛苦中剧烈地抖动着。他们在自己咒骂着自己:
我虽穿着大道袍,
但却是母熊的儿子,
为要繁殖小熊,
我便囊括世间的财富。但丁接着责骂他们:
你们的贪婪给全世界带来了灾祸,
把善良踏在脚下,
把邪恶高举起来。
住在第六沟里的伪善者大多为僧侣,他们的衣帽是铅做的,但外面却发出耀眼的金光。他们永远穿着这沉重的衣服在沟里走来走去,但丁说这帮人是
第九层是地狱的顶端,一片冰湖,这里冻结着的是背信弃义、叛党叛国的卖主之徒。但丁说他们是连猪狗都不如的最卑劣的家伙。居中者是地狱魔王撒旦,他是有着三个血盆大口的魔鬼,正面口中咬着出卖耶稣的犹大,左右口中咬着谋杀凯撒的布罗陀斯和卡西斯。但丁觉得对这些人讥笑怒骂仍不解恨,更亲手鞭打他们,他走到冰湖中,用脚踢那些露在冰上的头颅,拼命揪他们的头发。
地狱尽处,在一个断岩的裂口处,浮现出星光,地狱到此结束。
炼狱突出海面,外面是一片美丽的海滩,里面分作七级,七级以上是人间乐园,即炼狱的最高层,连海滩算在内,内外合为九级。炼狱是罪恶较轻的人修炼的地方,他们经过净火的锻炼,断除孽根,便可超度升天。在但丁描写的炼狱中,登七级净界不是坦途,它环绕悬崖而上,形势十分险峻,持心不坚者就会望而却步。但丁显然受了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的影响,阿奎那是中世纪神学哲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要想摆脱尘世的苦恼,寻求天堂的幸福,首先必须根除情欲,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地守护炼狱的是罗马的禁欲首领卡图,但丁非常崇敬他,在《飨宴》中不止一次谈到他,说他有
炼狱内为七级,先入炼狱山门,里面是环山七层圆路,愈往上愈小;每层的墙壁上刻有浮雕,一方有善人受赏的榜样,一方有恶人受惩的图象,每一层的末部有行善的天使。人们
在此洗炼七大罪恶:骄、妒、怒、惰、吝啬和浪费、贪色、贪食——
第一级:骄傲者背着巨石来克服其傲气;
第二级:嫉妒者双眼被铁丝缝住;
第三级:好怒者被围在黑烟里;
第四级:惰怠者过着勤劳的生活;
第五级:吝啬浪费者偃卧在地上受贫苦;
第六级:贪口腹者受饥饿煎熬,而且是面对着累累果食、潺潺流水;
第七级:好色者在烈火中行走以断绝淫念。
炼狱更上一层便是人间乐园。这时东方忽然出现红光,祥云缭绕,紫雾缤纷,天使们徐徐而降,凌空散着鲜花;在后面有一位美女,驾着仙车,蒙着雪白的轻纱,穿着鲜红的长袍,披着绿色的坎肩,这就是美女贝亚特丽采,她从天国下来引导但丁游历天堂;维吉尔大功告成,告别但丁而去。贝亚特丽采让但丁喝了河里的琼浆,得以净化。
天堂共九重天:月球天、水球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恒星天、水晶天、净火天,这是幸福的精灵居住的地方,他们生前守正不阿、立功立德,这里有基督教的苦行派、先哲和神学家,如阿奎那,还有为基督信仰而战的十字军战士和殉道者、正直的国王和统治者、潜心修道者以及基督和众天使。
在九重天外是上帝的天府。天堂的境界庄严和美,充满光辉、欢乐和爱。
但丁在这里为亨利七世预留了位置,他说亨利七世将拯救意大利,把那些霸占圣坛的恶人赶走。但丁把天堂作为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来描写的,在这里讨论了许多神学、哲学、宗教方面的问题,其中表现的中世纪思想色彩也最为浓厚。
最后,但丁在贝亚特丽采引导下,在幸福的玫瑰的光环中拜见了三位一体的上帝,(三位一体即圣父——神圣的权力、圣子——至尊的智慧、圣灵——本初的爱)但丁窥见三位一体的奥秘,如电光一闪,全诗便在此结束。
《神曲》的主题
但丁在给斯加拉大亲王的信中说明了《神曲》的主题:
《神曲》内容分析
恩格斯说过,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最为典型地体现了诗人这种新与旧的深刻矛盾。它既有封建的宗教的偏见,又有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曙光,是但丁世界观中矛盾的形象反映。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一方面,《神曲》深刻地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矛头直指教皇与僧侣。他的批判与当时人民反封建反教会的
但丁首先揭露的是教皇对金钱和权利的贪求,被打入地狱的和不久要被打入地狱的教皇
就有尼古拉三世、朋尼法斯八世、约翰十二世、克力门五世;而且让尼古拉三世倒栽于地狱的第八层的血沟的石缝中咒骂自己;但丁也愤怒地斥责他
其次,《神曲》也揭露了政教合一。炼狱第十六篇中写道:
但丁通过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描述,宣扬了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虔诚的宗教信仰可以达到肉体和精神解脱的天主教的世界观,在天堂里,供奉着圣洁的教士和天使,作为人们修炼得道的楷模。维吉尔是理性的象征,只是认识错误;只有宗教信仰象征的贝亚特丽采才能领但丁游历天堂,走上至善之路;把神学置于哲学之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正显示出但丁在宗教问题上的矛盾观点。
第二,政治观点的矛盾。在揭露教会僧侣的同时,但丁也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国王、贵族,斥责党派纠纷,渴望建立君主政治,以完成意大利的统一;但他又将统一意大利的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皇帝身上,这使他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也使《神曲》蒙上了悲剧性质。
但丁在政治上是皇权拥护者,但却反对暴君,在地狱中受刑的暴君有古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西拉古的于尼修、意大利北部的君主和基伯林党的领袖巴独发等。但丁认为他们都是杀人劫财的暴君,死后的幽灵应当永远泡在血沟里饮恨吞声、备受折磨。
但丁特别憎恨无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叛徒、卖国贼,将他们打入地狱的最深渊冰湖里受苦。但丁踢得最重的是薄迦,他本是基伯党人,但帮助归尔夫党作战,在战斗最吃紧时,忽然砍断归尔夫党执旗者之手,致使该党大败,他的叛变行为使无数归尔夫党人被杀,使佛罗伦萨家家户户都戴了孝。
长诗中对党派斗争谴责得最有力的是关于归尔夫党人于谷霖的悲剧故事。现在于谷霖和他的仇人佛罗伦萨的总主教路格利都在地狱中受苦,他向但丁叙说了他和四个孩子怎样被主教关在饿塔中活活饿死的情景:孩子们劝爸爸:
但丁的政治主张是君主政体,在分散落后的国家中是进步的,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但丁热爱祖国,迫切希望祖国统一,但他所寻救的同盟者却不是一个理想的君主,更不是城市平民大众,而是神圣罗马皇帝,但丁还为他在天堂里留了座位。现实中,但丁也极力为亨利七世作宣传,最后却以悲剧收场。
第三,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道德观念的矛盾。但丁在《神曲》中还表述了人类追求理智的解放、爱情的自由和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但同时又表现了他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封建观念。
在地狱二十六篇中,诗人歌颂奥德赛的渴望知识、追求真理、富于进取的美德,这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力图使人类的智慧从中世纪神学教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进步要求,奥德赛抛妻别子,顺从了流浪的愿望,
一方面但丁希望理智从愚昧中解放,爱情从禁欲中解放,文化从宗教中解放;但另一方面,他又按照当时正统的封建道德规范把罪人分为三大类,不分青红皂白,好人坏人都打入地狱,海伦、埃及艳后与法郎赛斯加打在一起,说她们同犯有
《神曲》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中世纪的百科全书,现实、神话、史诗、历史、政治、哲学、文艺、自然现象等等,生活气息十分浓厚,造船工人,饮食小摊贩,山坡上夜间休息的劳动者,牧羊人,农家女,客店伙计在涮马,火警中母亲抱着儿子逃命,还有打猎的,赌博的,洗澡的,比武的……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这与作者提倡的用俗语写作,运用民歌体裁和方言的主张相吻合一致的,这种使文学作品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思想意识,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普遍要求;而且《神曲》是第一部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创作的长诗,不仅在中世纪具有首创精神,使文学摆脱教会的统治更接近现实生活,而且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民族语言的形成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其作用已超出了文学的范围而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然而,在形式上,《神曲》更多地具有中世纪的特征。但丁把长诗分为
以上四重矛盾正说明但丁的世界观体系没能跳出中世纪的范畴,然而新时代、新思想的曙光正从他的诗篇中喷薄而出。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
《神曲》在艺术上的特色,首先在于它的梦幻性和象征性,这种表现手法是中世纪文学的重要特征,但丁既广泛地袭用了这一艺术方法,同时又使这一方法具有了鲜明的现实内容,作品以梦游的形式折射现实。例如,用森林象征中世纪的黑暗,野兽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维吉尔象征着人类的智慧,贝亚特丽采象征着人生的信仰,
奇特的想象也是但丁所特有的。传说中的
就语言来说,但丁不拘泥于规矩绳墨,而是比较自如舒畅地抒发感情。
在
《神曲》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虽然着墨不多,却既有概括力又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诗人常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使人物鲜明突出,例如形容鬼魂注视但丁和维吉尔,好像裁缝穿针时凝视针眼一样;形容两队鬼魂相遇,彼此接吻致意,像蚂蚁在路上觅食,彼此相遇时互相碰头探询消息一样;形容禁食的魂灵瘦得两眼深陷无神像脱落了宝石的戒子等等,取得了绘画艺术的效果。
长诗中着力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如堕落的天主教势力的代表朋尼法斯八世,引起读者强烈的憎恨;热情的法郎赛斯加、进取的奥德修,尤其震撼人心的是悲愤、严峻、热情奔放的爱国者——但丁本人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神曲》的主人公正是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