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朱熹;理学;儒教;存天理;格物致知
朱熹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高成就。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了解朱熹和他的理学思想。
一
朱熹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祖籍江西婺源,生长于福建,以后长期在福建讲学,所以他的学派又被称为“闽学”。他19岁中进士,后拜名儒李侗为师。确立了理学的思想基础,并走上独立探索哲学的道路。在37岁时,他第一次产生了自己的以《中庸》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丙戍之悟),40岁时又有已丑之悟,对前一次提出的哲学思想提出否定,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朱熹是孔子以后,中国历史上博学众家的学者之一。前人称他百家诸子,佛老异端,以及天文之志律历兵志,无所不究。他长期担任地方官,每到一地,即随政兴学,门人弟子遍布天下。朱熹的著作之丰,是空前的。他汇集编定了二程的《语录》,注释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注释了张载的《西铭》,并著写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来发展邵雍、程颐的易学思想,他精心编成《四书》的《集注》和《或问》,使四书系统的哲学获得新的形态和新的生命。朱熹史有《纲目》之编,诗有《集传》之作,刊物《孝经》,订定《小学》主持编撰礼书,指导集体《尚书》。古人赞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确非过誉之词。
朱熹也是孔子以后,在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古人称“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1)。他成了能和孔子并驾齐驱的人物。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的解释比过去严密和完整,是儒学思想系统化、哲理化的高峰。他的理学思想在南宋晚期一直到清末为止的近七百年间,始终作为官方哲学,占有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冯友兰先生说:“在朱熹以后,儒学一派中孔子比如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女王,朱熹才是掌握大权的首相”。
朱熹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哲学成就和独步宋元明清的政治、学术双重地位,除了他个人的天才和勤奋以外,也和他所处的儒学复兴的时代密不可分。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号角吹响了两汉经学的丧乐,儒学从此萎靡不振。玄学、佛学相继风行,道家理论也日臻完善,儒学独尊的时代一去不返。面对挑战,传统儒学难以回应,直到七、八百年后的北宋,由号称“理学五子”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灏五人反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开始了变革儒学重振儒学的道路。五子之中,周、邵、张三人侧重于天地宇宙观,二程对社会伦理格外重视。朱熹杂而兼收。对五子思想进行了系统性、创造性的总结,最终完成了儒学的哲理化和理学的政治伦理化,形成儒家思想的最高峰。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是理与气。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2)天地之间任何具体事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气。理是一物生成的根据或本原,是“生物之本”。气是一物生成的材料,是“生物之具”。这个“生物之本”是看不见的本体,无形象可循,朱熹叫它“形而上”之道。气是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和物质,它是有形象可循的,朱熹叫它“形而下”之器。理与气在关系上是共生共存,互不分离,缺一不可的。在重视“理气合一”的同时,朱熹又极力强调“理气分野”。在理与气这一对范畴中理为本、为主、为先,气为末,为次,为后。他讲“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3)把理与气的关系比作“如人跨马相似”,人骑马以人为主,理与气则以理为主。理气关系中,气也并非绝对的被动,就本原来说,理主宰着气,但是当气一旦生出,便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气虽是理之所生,然既生出,则理管他不得。”理和气是可以相互制约的。
理和气的内涵纷繁杂复,大致来说,理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二层:一是先于天地,至高无上,超感觉的绝对精神;二是指天地人万物的自然属性。与之相对应气的含义一是抽象客观的“物质”,二是各种具体的事物。其中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在当时,理气论是朱熹最大的学术成果。首先,理被确立为永恒的宇宙本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4)朱熹用抽象,客观的理的范畴取代了原始的、朴素的天、五行和神秘的、模糊的道,元等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世界的本质这个最根本的哲学题进行了郑重其事的讨论,并且给出了严肃明确的答案,改变了传统儒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理论缺陷,使中国传统思想真正登上哲理化的高峰。其次,朱熹把理与气两个单个的哲学范畴结合在一起,发展为一对相对的范畴,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创举,细密、严谨、精致的理气论包容着抽象思维和辩证法则,使朱熹成功地把传统儒学引入理性时代。
二
针对传统儒学知人而不知天的弊病,朱熹勇于突破,对宇宙、自然的生成、变化进行饶有兴致的阐述。朱熹解释现实宇宙时所描绘的哲学逻辑模式是理――气(阴阳)――五行――天地万物――理。气作为理的生物之具,充满天地,弥漫宇宙,无所不在,并且运动流行,未尝停息。当气运动到最大状态时为阳,运动到最小状态时为阴,阴之气产生金和水,阳之气产生木和火,土又产生在金、木、水、火、土之中,五行再产生天地万物,五行在万物中的不同搭配形成物与物之间的种种差别。宇宙的具体生成是在天地混沌未分时,阴阳二气像个大磨盘,由于磨盘的不断运转,磨得急了,摔出去许多渣子,因为摔出去的渣有轻清,有重浊,有粗有细,所以万物也千差万别,形形色色,比如人与物的区别,是由于人得精英之气,物得粗浊之气。气的运动既元始又元终,“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天地也会有生有灭,只是旧的灭之和新的产生同时进行,即“方生方死”,人是感觉不到的。 作为天地间唯一最高本体的理与万事万物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是理学的理论建筑的基石。朱熹为了使理具有普遍意义,用“理一分殊”来说明理的无所不在。理一分殊如“月照万川”,天理“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万川,则随处可见”(5)。理是万事万物的唯一本原,万事万物包含的只是一个理,如同一粒种子生出万粒种子。阴阳五行(宇宙发生论)本道,理一分殊源佛,朱熹用来作为理学思想的一个有机部分,借鉴释道,又高出释道,是理学的特点和或就之一,也是儒学得以复兴的原因之一。
理依随着气的种种不同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理决定着万事万物本质的统一,气决定着万事万物的千差万别。朱熹的宇宙论新颖,别致,在当时吸引了大批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的宇宙观涉及到天体起源、地壳山脉的起源和地质的变化等问题。朱熹虽不是自然科学家,但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并以沈括的《梦溪笔谈》和道家炼丹术中获得大量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还把当时先进的浑天说溶入自己的理论,在我国思想史上是极为难得的。
三
朱熹极尽心思所构筑理气宇宙论只是理学理论的开端,当时作为新儒学的理学必须以新理论论证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核心的孔孟之道。伦理的基础是人性。传统的儒学尊尚的是人的性善论,然而现实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丑恶卑劣现象使这种理论处于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朱熹则围绕理气这对中心,阐明性善论,把人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本源,是人和物未生之前所共有的本性;气质之性是人生后与每人的生理、身心相结合的具体本性。其中专指理而言的天命之性是善的,完美无缺的,而禀受天命之性的具体人物则有所不备。因为人的气质之性是随着气的滚合运动形成,这中间五行搭配不当,气的清浊不一,恶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然而由于人性本美,只要努力,恶的禀气也可转化为善的,为了印证封建伦常道德,朱熹又运用了理一分殊的理论,他指出人的天命之性虽无不同,“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6)这样朱熹就为维护整个封建制度和价值体系提供了依据,为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增强了稳定机制,他也因此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
理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之本,人性本善,人人相同,气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之形,你、我各异,于是人性又有了不同。由于有你、我之分,便有了“私”;由于有了血肉之身,便有了“欲”。 人生的任务就是突破“私和欲”的束缚,向本体之理归附。这才是理学伦理的关键所在,也是理学理论的终极目标。魏晋时玄学开始了人的自觉即以人格为主体的讨论,然而“得意忘言”“言不尽意”之类的说法没有真正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存在的意义之类的问题。“纵有千年铁门槛,终是一个土馒头”,理学认为佛教盛行是“以生死动人”。以天理为人的最高本体使人摆脱了个体的渺小和有限,让人用豁达的胸怀看待个人利益和欲望,达到个人内心的自由和稳定,“存天理,灭人欲”实现了人格的崇高与永恒,理学的理论魅力和优势即在于此。天理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最高地位,由此推演出了一整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规定着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产生准宗教的能效,这是儒学被称为“儒教”的重要原因。
理学以伦理学为核心,以天理的无上至尊和人与天理的紧密统一树立起人伦主体的庄严伟大。人生的乐趣和人格的尊严源自“灭人欲”,人欲和天理是完全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同时天理和人欲的差别又是微乎其微的,天理人欲没有确定的界限,在朱熹看来饥餐渴饮欲望是合于天理的,“虽是人欲,人欲中应有天理” (7)。理学思想中这一矛盾为后世演绎为“欲即性”,“理在欲中”,伦理学无意归结为心理――生理学,明代的何心隐甚至说出“无欲即无理”。理的至高无上,包融着“理尊于势”的内容,“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庙堂之上,虽天子不敢夺于理”。它培养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培养着中国人崇尚气节,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理高过包括皇帝在内的一切权势,这也引发出元曲《窦娥冤》中“地也,你不分好歹怎么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控诉,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在《原君》中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抨击,这些与朱熹理论相对立的思想,恰恰是以理学为其逻辑先导的。
人向天理的归附,是通过格物致知,穷尽物理而来的。朱熹从《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古老命题入手,认为人心具有知的能力,事物有理可知,人心认识道理必须通过学习以求尽天下之物而穷其理,达到理与自己的结合,完成人向理的回归。人对理的认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两个阶段。格物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道理做到豁然贯通,完全明白。致知是人对格物积累多了以后,能够做到融会有悟,对未曾穷格的事物道理根据普遍之理举一反三,作出判断,推知出来。即“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8)认识事物的道理只是理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环节,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培育才是理学的基点和归宿。朱熹讲 “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9)“居敬”即指“涵养”,把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格的提高统一起来,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它规划、指导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影响所及,不止中国境内。由于朱熹注释的《回书五经》和他的其他论著传播到日本,成为武士道精神的思想源头之一,传播到欧洲,为16世纪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而倾心仰慕中国文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汲取借鉴,演变为抨击中世纪封建神权,宣扬天赋人权、理性解放的理论武器。只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欧洲文明高度发展,西方思想家开始漠视,贬低中国文化,康德、黑格尔甚至认为中国无哲学,中国有的只是实用经验的概括,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和不公正。
马克思说过“一部哲学史就是新的荒谬战胜旧的荒谬的历史。”朱熹能在八百年前赢得一场荒谬的战争,他广采博收的治学精神,精推细敲的论证态度在今天依然有所启示。朱熹的理学思想现在看来已是僵死的哲学体系,但是在当时及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对于人们的哲学发蒙,自我完善以致社会改造,有着极其重要的思想意义。朱熹的理学思想已融入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人重人伦、尚气节、强调责任感的社会观念上,在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与人为善的个人操行上都有积极的理论贡献,是中国历史色彩斑斓的重要篇章。
注释:
[1]《宋元学案》,清,黄宗羲
[2]《答黄道夫书》,《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朱熹
[3]《朱子语类》卷一、
[4]《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5]《朱子语类》卷十八
[7]《朱子语类》卷十三
[8]《朱子语类》卷第十五
[9]《朱子语类》卷九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
"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学,以人为中心,"理
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 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用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天理论与性说思想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以理为其最高范畴,通过对理与气关系的研究和展开,建立起自身庞大而成熟的哲学体系。他的天理论,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他说: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一,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同时, 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二,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并且理具有 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三,的超意志特征,和 无所适而不在。四,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如他举例说,阶砖有阶砖之理,竹椅有竹椅之理。
形而上的理,何以在事物之上之先,朱熹从理为本体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五,这即是说,在世界本原的理那里,其本然状态便内含了物之理,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而万物则是理之后由理所派生形成。他进而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六,他强调在万物生成之前,理已存在,而且不依具体事物的转化灭亡为转移,理具有永恒独立的普遍性质。朱熹从他的理气关系理论出发,提出理决定气,理气结合构成天下万物。何谓理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先,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七,这就是说,理与气两大因素,是道器对置关系,任何器物都离不开二者。理是产生万物的本质根据,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观念性本体的理与物质材料的气彼此结合,便形成了天地万物。
这里,朱熹把张载视作世界本原的气,作为第二性的亚层次,与二程视作宇宙总则的理,联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理气统一体内,理是第一性的,是道是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器是用。他以此克服张载重气轻理、二程重理轻气的各执一偏的片面性,形成自己的理气说。
朱熹天理论,是天人合一于一理的学说。理,既指万物的所
以然规律,又指孝亲事兄所当然的道德原则。他说: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朱熹无意构造自然哲学的纯理论,他所主张的是以天理的所以然规律,论证说明其所当然的道德律令。他说: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常,是皆必有当然之则而不容己,所谓理也。
由上可见,朱熹的历史观,是以道德天理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和变化状态,因而一部中国史,只是个顺天理与逆天理的历史。就历史发展趋势看,他勾画了一个曲线发展的模式:顺天理的三代,逆天理的秦汉至唐末五代,顺天理的中兴之宋。尽管他有许多针贬时弊之论,但在这里,则表达了他受命道统,以中兴为务,护佑宋王朝的效忠愿望。
感悟朱熹的理学思想
感悟朱熹的理学思想
引用风的感悟朱熹的理学思想(原创)
本人原创散文集《一瓣心香》(2007年12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置入畅销图书排行榜的场景(见上彩照)。
说起朱熹,我们都知道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和文学家,但知晓理学的人却很少。其实,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变通性。理学的概论,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伸的。之所以说朱熹的理学思想对治理现实社会具有时代的价值,是因为朱熹理学思想存在着"理"。研究朱熹的理学思想,需要我们撇开其糟粕内容,撇开其守旧思想,挖掘其精髓要义,找回其宝言宝语,对治理当今的现实社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朱熹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在客观唯心主义上,建构了其一些理性思想。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是"理在先,气在后"。他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其包含了"道心和人心"理论,核心是以人本的观点为着力点,释解了仁义理智之要义,进而衍生为恻隐、羞恶、是非和辞让之词,谓之"道心"也;行气之私,乃饥食渴饮之类,是"人心"之精髓。在"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下,朱熹认为"道心"需要"人心"来安顿,而"人心"需要听命于"道心"。朱熹认为私欲过度,则危殆,道心是天理,需精微。从中可以窥视:人的欲望是常态的,是人的本真。对物质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欲望需受一定社会的约束,一旦欲望超过一定的常态,那就不是欲望,而是贪婪了。物质是人生存的基础,求生是人的本能,追求是人的思想,有理就有善,有善就有心,心善集成情性,情性依偎德理,德理追随法理,方可正本清源。
"当以严为本,而以宽以济之"的观点,是朱熹出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而集成的法理思想。他认为"刑罚"是在"德"、"礼"、"政"和"刑"的循环运动中承前启后的,对"刑罚"起着关键作用。朱熹的理论告诉我们,执法得从速从严,从速从严是提高法治效率的根本。纵观当今社会,我们有健全的法律,
但有关"道心"和"人心"的问题,却在"拖拍"中衍生出一些新的东西。"人心"的偏旧和偏差,在宽容思想的支配下,人的欲望正朝着不规则的轨道上迈进。欲的腐化,情的堕落,使得物支配权而易,权支配法而宽。在人们的思想领域里,
人心"族,治国的根本在法,法配以德而运行,但经济社会派生出的那些新的"而让国令不能顺利通达,民生问题始终困绕着"人心"。先治官的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朱熹认为,"恤民"、"惠民"和"富民"能达到社会稳定,而社会的稳定靠的是"道"和"理"。综观当前国际形势,一些敌对国和**势力,凭借热比娅、达赖之流,频频发动言论攻势,干涉我国内政,目的就是搅乱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牵制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利用中国的文化,干卑鄙的勾当。如果我们在反思中,以朱熹的"宽严相济"思想为镜,那么就会领悟到朱熹强调的"宽",不是指狭义的"宽",不是允许决
宽'的过策的失败,不是宽容决策的失败者,不是宽容小贪小腐,而是指预防"长,为的是加大管吏力度,以巩固法制及政权,避免法制秩序混乱。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朱熹的"严"也不是滥用刑法,而是强调执法必严,在个案中应实施"严惩"。如**对待刘青山、张子善的贪腐问题,一句话就是毙之,无功可论,无情可言。观市井,听言论,对贪恶者众,呼深挖,毙大贪,处小贪,而贪者却躲在阴处,其领域涉及之广,令民瞠目结舌,就连清净之地--教育领域也广隐贪者。宽之,只能泛滥。毙大贪,处小贪,能警世,能安于民,能使社稷永固。
朱熹的"理同气异"思想,是以"德"、"礼"、"政"和"刑"为本的,其方向标是指引后人"以公理而灭私情",以顺情便民而"应经合义",使理达成善。作为当今现实社会,我们需要从朱熹的思想里剔除哪些历史的糟粕?吸收哪些有益的东西?以更好地打造官清民乐,更好地维护社会繁荣稳定呢?这就需要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对待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国情打造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只限网易刊发郑隆生(笔名黄山晓风)2009年8月13日下午5时即兴写于黄山中心城区-屯溪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 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用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天理论与性说思想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以理为其最高范畴,通过对理与气关系的研究和展开,建立起自身庞大而成熟的哲学体系。他的天理论,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他说: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一,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同时, 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二,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并且理具有 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三,的超意志特征,和 无所适而不在。四,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如他举例说,阶砖有阶砖之理,竹椅有竹椅之理。
形而上的理,何以在事物之上之先,朱熹从理为本体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五,这即是说,在世界本原的理那里,其本然状态便内含了物之理,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而万物则是理之后由理所派生形成。他进而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六,他强调在万物生成之前,理已存在,而且不依具体事物的转化灭亡为转移,理具有永恒独立的普遍性质。朱熹从他的理气关系理论出发,提出理决定气,理气结合构成天下万物。何谓理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先,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七,这就是说,理与气两大因素,是道器对置关系,任何器物都离不开二者。理是产生万物的本质根据,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观念性本体的理与物质材料的气彼此结合,便形成了天地万物。
这里,朱熹把张载视作世界本原的气,作为第二性的亚层次,与二程视作宇宙总则的理,联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理气统一体内,理是第一性的,是道是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器是用。他以此克服张载重气轻理、二程重理轻气的各执一偏的片面性,形成自己的理气说。
朱熹天理论,是天人合一于一理的学说。理,既指万物的所
以然规律,又指孝亲事兄所当然的道德原则。他说: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朱熹无意构造自然哲学的纯理论,他所主张的是以天理的所以然规律,论证说明其所当然的道德律令。他说: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常,是皆必有当然之则而不容己,所谓理也。
由上可见,朱熹的历史观,是以道德天理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和变化状态,因而一部中国史,只是个顺天理与逆天理的历史。就历史发展趋势看,他勾画了一个曲线发展的模式:顺天理的三代,逆天理的秦汉至唐末五代,顺天理的中兴之宋。尽管他有许多针贬时弊之论,但在这里,则表达了他受命道统,以中兴为务,护佑宋王朝的效忠愿望。
浅谈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
第24卷第2期 24 Ho(2Vol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3月 Journal Sciences Edition) NormalMar(20010f?aoning Universi哆(Social
浅谈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
孟宪军 (大连海事大学商学院,?宁大连116026) 摘要:程朱理学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到朱熹时集其大成,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一直受统 关键词:朱熹;理学;治者所重视。朱熹的成长过程、了解社会过程即是其理学思想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 思想;形成 中圈分类号:11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1)01(O(D0-03 On the Formation of of Neo-Confucianism Zhuxi’S(11血崎llg
MENG Xian-jun Mar,t, me(Sdwol ofBus,nets,Da,, an116026 ,‰) Unhcrs奸,Dahan
feudal rulers In Zl?击all that in Neo-Neo-Confucianism Abstract:o砣吩出u’8 was陀g|IdEd?the myal ptfilosophy by is护0d Cheng吐u’8 andConfuci ?was to its idea to andhumansynthesized brought highest development(Zhuxi’8 of“sticking hearty砸miple8 eradicating 2Zmi desims”had rulers(As andhtIH ofNeo-Confilcianimn beenfavoredunderstoodthebythefeudal society,histhinking grad- grewmature becamemature( ually Ke,,words:Zhuxi;Neo-Cm血cianism;thinklng;fommfion 8岁读《孝经》,9岁读《盂子》,无暇嬉戏玩耍,用朱朱熹(1130—1200年),宇元晦,号紫阳、云谷老 自己的话来说是“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熹 人,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龙溪,一生忧国忧民,虽 荒。”青少年的朱熹已经学有所成,19岁即进门庭 曾任官,但平生致力于讲学著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并进士及第。 京赶考 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二、访名师研习理学 一、秉父训闭门苦读 朱熹童年之时,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 朱熹中进士后被朝廷派到泉州同安县任主簿,3
年后辞官归家,继续研习儒家经典,先从师于理学家 尖锐的南宋初年,民众不但受异族侵扰,还受封建地 刘勉之。刘勉之(1090—1149年),号致中,世称白水 主官僚剥削,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统治集团一定都 先生,是二程得意门生杨时的弟子,闭门谢客十余 临安(今杭州),便借政治特权和南迁混乱之机,疯狂 年,潜心研读二程理学。他对朱熹关怀备至,《朱子 抢占土地,征收各种杂税,《宋史?食货志》载:“百姓 年谱》(卷1上)言其:“抚教如子侄”,并把女儿嫁膏腴皆归贵势之家”。统治者醉生梦死,置抗金复仇 他,可见是寄于厚望的。后又从刘子晕受教于武夷 收复失地于不顾,正如《宋史?汪立信传》中说:“酣歌 给 山。二刘辞世后,又师从胡宪十余年。此时的朱熹已 深官,啸傲湖山,玩岁偈日,缓急倒施, ”在这种 对理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对理学的进 形势下,朱熹之父朱松因在朝中反对和谈、主张抗战 一步研究还是在师事李侗之后。 的主管祠庙的闲而被赶出朝廷,朱松便要了一个只领薪水不用到职 李侗(1093—1163年),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 朱 职。回家督导儿子学习,并多次叮嘱 与朱松为同窗好友,师从罗从彦。而罗从彦又是二 熹,朱家没有厚实的产业,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出 程得意门生杨时的弟子,被称为杨时的嫡传弟子。 人头地(为国出力,光耀门楣。朱熹也秉承父训,刻 李侗24岁起受教于罗从彦,几十年间,在治学上,苦学习,“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细读儒家经典, 一
收稿日期:加00-10-20 作者筒介:孟宪军(1963一),男,辽宁建平人,大连海事大学讲师(史学硕士(主 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90——
万方数据
孟宪军: 浅谈朱熹理学恩想酌形成 直坚持师教,《朱子大全》言其:主张“默坐澄心,以验 本,”是由于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没有达到“明人
伦”的教育目的。人们在生活中每一日离不开父子、 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如何。”通过积年累学,到
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此5者关系,也不能离 绍兴20年后,李侗已成为极具影响的理学权威。
“亲”、“义”、“别”、“序”、“信”此5者之理。因此朱熹 开 朱熹受教于李侗后,进,步潜心研读《论语》、
《春秋》、《中庸》、《孟子》等,树立了对儒家思想的坚 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定信心,只“将圣人书来读”,只看“圣贤言语”,学识 有信”这5项圣王教民之条目,作为自鹿洞书院学
和岳麓书院教条。朱熹把这5条称为“五伦”,明 规 大有长进。李侗对朱熹也褒奖有加,在给友人的信
“五
——见《李延平文集》卷l——中写道“元晦进学甚 伦”即明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和宗法等级制度,这便是 朱熹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他称之为“定本”,《朱子 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晚得此人商量所疑,甚慰。” 此时的朱熹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朱子行状》另言 语类》卷8载: 其:“年方蹁冠,闻其风者已知学之 “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 有师而尊慕之”, 因宰相陈康伯推荐,南宋政府征召朱熹赴杭州,后屡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皆是定本。” 战派,贬逐秦桧党人,下诏求言。有征召,但屡召不起。1162年,宋孝宗即位,起用抗 这个“定本”,即“明人伦”,朱熹把它作为各类学 朱熹便上了一道奏 校的共同教育目的。 折,即著名的《壬午应诏封事》,提出3项主张,即“帝 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也”,“修 第三,因材施教。朱熹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扬 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 了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他认 也”,“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也”。从这一应诏封事 可以看出,处江湖之远的学者朱熹还是时时关心着 为,“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一人之不能学”,每个人都 国家大事的。 应该学习,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使用不同的教科书 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三、办学宫广育桃李 培养目标。15岁以下上小学,《朱子文集》卷76载: 朱熹在任地方官时,即宣明教化,敦厉风俗,要 “人生八岁,则有王公至于庶人子弟,皆人小学,而教
求各界人士教诫子弟,修孝悌忠信,宣扬忠孝节义, 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
重视伦理纲常。绍熙五年(1194年),宋宁宗赵扩即 事。”15岁以上则为大学时期,是小学教育的延伸
深化,凡人大学者,都是统治阶级上层子弟及和 位,经宰相赵汝愚大力推荐,朝廷任朱熹为焕章阁待之俊秀”,教育内容是“穷理”、“正心”、“修 “凡民 制兼侍讲,侍讲是专门给皇帝宣讲经史和治国之道己”、“治 的官,虽不是什么显赫的官位,但名义上是皇帝的老 人”,同时要学生知晓“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之 道。”一切以封建社会统治需要为出发师,位置很高,常在皇帝身边,他多次恳请皇上讲君
臣父子之道,“下诏自责,慰斯民之难”等,这下惹怒 家、为朝廷效力的封建知识分子。 点,培养为国
了皇帝,一纸诏书逐出朝廷。从此朱熹便回归乡里, 四、集大成终成名家 专门致力于收徒讲学和著书立说,主要表现在以下 自汉魏以来,儒、释、道3家思想经过长期争两个方面: 和归一,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理学” 官论 第一,大建书院,热。办学。朱熹在各地任地方 萌芽于唐中叶的韩愈和李翱,经北宋的周敦颐、程 时,办学堂从不间断,还整顿县学、州学,制定学 颢、程颐的发展,到南宋时朱熹集其大成,朱熹的理 规,编撰教材,致力教育。对于朱熹来说,政治上没 学学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当时封建社会专制主 有实现他的宏愿,但在学术上、教育上都做出了显著 的成绩,这些学校为统治阶级培养出一批封建地主 义进一步加强的思想反映。 阶级知识分子,尤以白 第一,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绝对皇权的需要。 鹿洞书院最为有名。 第二,“明人伦”。他办学的目的是“明人伦”,即 中国自远古以来即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天子是天下 一切的所有者和支配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朱 整顿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为赵宋王朝统治 服务,在《朱子文集》卷80中朱熹曾说:“福州之学在 熹为适应这一理论需要,对“宗天神学”、“天人 学说加以发展,把君主加以神化。这感应” 东南为最盛,弟子常数百人,比年以来,教养无法,师
是专制主义皇权加强的体 种“天理观”既 生相视,漠然如路人,风俗日衰,士气不作,长老忧 制的精神支柱。既然皇帝是“天之元子”,“神人”,天 之,而不能有以救也。” 现,又是统治阶级加强专 下就是皇帝一人之天下,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 据《朱子文集》记载: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提出了必须“事君以忠” 况,原因在于“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
万方数据
孟先军: ;戋谩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
的思想。 政不修”的局面就会迅速得到整治,将出现体统正、 纪纲立、国势强、刑政清、军政修的政治局面。 第二,它适应整顿封建制度和封建伦常的需要。 封建统治是用等级制和宗法制来维持的,朱熹所说 在经济思想上,也渗透着浓厚的道德伦理观念, 的“天理”虽然范围很广,但其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富”是人人所求,但应有“道”和“仁”的约束,于道不 常”,把“三纲五常”提到“天理”的高度,无疑是把封 当富贵,则应视富贵如浮云;于义当贫贱,则应安贫 乐贱,这种学说就是要民众甘于受苦,甘于受统治。 建等级制度神圣化和绝对化,“君为臣纲”是其具体 体现。主张差等有剐,反对“僭越”,必须各安本另外,朱熹主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开源节流,生活
一整“分”,各得其所,在这种纲常伦理的外衣下,形成了 消费不要奢侈,标准是“奢不违礼(俭不失中。” 套组织严密、法规严格的等级特权制度。朱熹晚年离京隐居乡里,以著述讲学为业,但朝 第三,它适应地主阶级进行文化专制主义的需 廷政权纷争仍时时牵扯着他,庆元三年(1197年), 要。文化专制必然是伴随政治专制而产生的,朱熹权相韩佗胄将赵汝愚、朱熹等19人正式著于“伪 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 学 逆党籍”,史称“庆元党禁”。宁宗皇帝下令罢免 想。根据这一思想,把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说成 朱熹 所有官职和俸禄,朱熹身为道学之首,倍受朝 是至高无上的“天理”,必须坚持照办,极力维护,凡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朱熹门徒被迫纷纷散野议论 是不符合封建伦常的思想和行为都被说成是万恶的在临终之时,只有几个门人在侧侍奉。可去,朱熹 “人欲”。必须灭绝。依据“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生呕心沥血为地主阶级提供长治久安之怜朱熹一 策,结果却必须建立大一统的一尊思想,把儒家学说奉为经典, 被当政者著人“伪学逆党籍”而含恨离开人世。被后 把孔子说成是“圣人”、“神人”,是天下的大救星。 世历代统治者尊为大贤大师的朱熹和被奉为官方哲《朱子语类》卷93中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学的朱熹思想,却屡遭厄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孔子所说“句句皆是”,“全是天理”。为了弘扬这一 “理学”思想价值越来越被封建统治者所认可,越来思想,他又花了40余年时间,研究《论语》、《孟子》、 越受尊崇,最终被捧为官方哲学。 《大学》、《中庸》,将其编成《四书》,分章断句加以注 宝庆元年(1225年),宋理宗即位,他认为程朱 释,即《四书集注》,作为宣传儒家学说的基本教材。 理学“有补于治道”,便提倡程朱理学,为朱熹平反, 正是由于现实政治和文化需要,又有先人深厚 封其为徽国公,又赐文公阙里于婺源,要把朱熹抬到 的思想积淀,为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提供了适应的社 与孔子、孟子相当的地位。元朝时,在婺源建朱熹祠 会条件,朱熹的理学思想在其政治学说、经济思想里 庙,封朱熹为齐国公,派其5世孙朱勋在婺源作均有所体现。 晚朝初年(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其统治,以程朱理学为 官。 在政治学说上,思想核心是伦理根本论,他认为 统治思想,同时规定科举问答时,以朱熹等人传注的 只要倡明理学,整饬人心,遵循“君权神授”,“君为臣 《四书五经》、《性理》、《大学衍义》、《资治通鉴纲目》 纲”,南宋统治集团面临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内部 等为读书考试内容,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屹立不可 矛盾都不难解决。从天理君权论出发,主张“尊君”, 动摇。满清人关后,为笼络广大汉族士人,也以程朱 让君主享有最高权力,以“君为臣纲”来要求臣下必 理学为官方哲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朱熹须“事君以忠”。但从国君个人来讲,也不能任意使
位被安置在大成殿“十哲之次”配享先圣,朱熹文庙 用权力,要国君“修德”、“正君心”来约束自己。同时 牌 每年春秋2次行祭典,朱熹被抬到几乎与孔子相 朱熹认为,治理国家要“为政以德”和“为政以刑”相
肩的地位。朱熹的“非徒有望于今El,而又将有望比 结合。即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后世也”。这句话终于应验了。 宫者,都是“刚明公于 在选官上,必须使能任贤,如君主周围政权机构中为 [责任编辑:李薇】正”之士,那么一切“国势不强,军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