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两党制形成的因素
制度因素
[1]英美两党制均产生于相对多数选举制,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两大党而不利于第三党的建立和生存。此外,美国的单一行政长官制也有利于两党的形成和发展。总统职位通过总统选举产生,而不受各政党在国会占有席位多少的影响,总统选举人团的产生是“胜者全得”,要么获胜,要么失败,因而引起政党的两极化。在美国,由于联邦制的特点,各州州长、各州议会的选举均采用相对多数制,这也有利于巩固两党制。
历史因素
两党制是美国社会结构利益双元性的产物,美国建国初期以来每次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冲突几乎都是二元、两面的。围绕宪法的批准出现的东部商业利益和西部农业利益之争导致了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的产生。经济利益之争也导致南北方围绕奴隶制及其种植园经济而产生分裂,由此形成两大阵营。20世纪城乡利益的冲突又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交锋的重要因素,等等。 社会因素
英美两国选民观点中庸、适度、不走偏激,善于妥协,视政治为妥协的艺术。两国的政治文化接受了妥协的必要性、短期实用主义的明知性以及避免僵硬教条主义的务实性。另一方面,在两国社会的根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方式问题上存在广泛的共识。大多数国民认可洛克和麦迪逊关于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拥有私有财产权利的观点,很少有人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政党之争不在于选择公有制或私有制,而在于怎样分配资源和财富问题
范文二: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和发展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两党制,指的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
美国民主党始建于1791年,当时称共和党。1794年改称民主共和党,又称反联邦党,后该党分裂。1828年,杰克逊重建民主党。民主党没有固定党员,党籍自由,党员总数以本党总统候选人投票结果计算。1840年,该党第3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定党的名称为民主党,并首次通过了党纲。而该党的党纲也就是该党总统候选人的政治纲领。对全党而言,民主党并没有一部完整的固定党纲。民主党的颜色是蓝色,标志为驴。因此,该党与以大象为标志的共和党的竞争就被戏称为“驴象之争”。
美国共和党,又称大老党,其标志是大象,颜色为红色。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最初由民主党和辉格党中反对奴隶制的人士组成。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在南北战争中战胜了南方邦联,废除了奴隶制。南北战争后,民主党处于分裂状态,共和党长期执政。1897年,共和党威廉?麦金莱任总统,对外大肆侵略扩张,使美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此后,继任的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沃伦?G?哈定、卡尔文?柯立芝和赫伯特?胡佛等,又在经济上持续采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使美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陷入长时期经济危机,国内矛盾重重。1933年,民
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共和党失去政权,成为在野党。
美国两党轮流执政格局的形成,其实就是美国急速发展和矛盾错综复杂的产物。1880年以后,美国两党政治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从1884年到1932年,这期间共和党居优势,在12次总统选举中8次获胜,传统的保守主义占国内主导;1932年民主党罗斯福击败共和党胡佛,两党政治进入第二个周期。这个周期大约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末。由罗斯福“新政”开始的社会改良运动,在进行社会福利、扩大公民权利等社会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953年后,民主党又依靠艾森豪威尔的个人声望赢得了两届总统职位;1968年,共和党尼克松赢得选举,美国政治潮流又一次转变,两党政治进入第三个周期。这个周期内,尼克松采取“温和”手法改革保守主义,不仅引领整个西方世界,而且引领继任总统里根进一步开展保守主义“革命”,美国经济实现了大幅度跨越。后来老布什又受里根影响,美国经济、外交双丰收;1992年,民主党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极力推行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张,国内自由主义抬头,两党政治进入第四个周期。这个周期目前还没有结束。不过,在已过去的20年里,前两位总统均连任,但这两位总统不仅党籍不同,而且性情不同,治国方略也大相径庭。克林顿执政8年,美国消灭了破纪录的财政赤字,实现了破纪录的财政盈余,综合国力剧增。而小布什总统的8年,美国蒙受9?11磨难,深陷“反恐”泥潭,国外多处派兵打仗,国
内经济衰退并终引发全球经济危机。2009年1月16日,小布什在他的告别演讲中不得不发出很惭愧的哀伤:“愿上帝保佑白宫和我们的下一位总统。愿上帝保佑你和我们这个美好的国家”。然而,奥巴马执掌政权后并非如此。他任总统三年来,经济危机阴魂不散,反恐压力明显增加,国家债务居高不下。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真苦煞奥巴马总统耶~
两党制对美国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两党制自确立以来,可以断言,这种体制经过200多年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在推进美国的政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政治的维系要素
美国独立之初,开国元勋们认为政党是欧洲旧政治的产物,力求将政党
及政治派别排除在政府管理制度之外,希望通过分权、制约和平衡原则或者由选举团间接选举总统等各项宪法规定建设美国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始终都没能实现。到19世纪初,美国又被迫取消了“以财产多少认定选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资格”的规定,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赢得了选举权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广大选民参与国家选举,美国的政党便应运而生。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政党因素已经牢牢植根于广大民众的政治生活,而且成为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的维系要素。因此说,美国历届大选,政党的功劳极其显赫。1853
年以来,美国通过大选共选出了30位总统(包括连任总统),其中,共和党18位,民主党12位。据有关统计测算,他们每一位当选总统得到的选民票平均都在参选人总数的95%以上。而这95%以上选民票的背后便是更多的基层选民。如果说,再把这两大政党执掌国会、州长和州议会的选举以及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选举加在一起,若是没有政党这个重要的要素维系,美国政坛恐怕是一天都难以延续下去。
(二)选举制度的重要依托
美国政党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具有重要的标签作用。而这个标签,尤其在国家大选中对选民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其一,影响选民的政治取向。一般来说,每次总统选举,选民往往都要根据总统候选人所属的政党来判断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进而决择自己的政治取向。而这些选民在抉择出自己的政治取向之后,还必须要依托各政党的基层组织的引领进入选举程序。其二,影响竞选经费的运筹。两党全国委员会具有筹措巨额资金的能力,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转移支付和联合调配,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施加筹码。其三,影响竞选的组织实施。在大选动员和组织工作上,政党设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组织和机构,能够及时地为候选人的竞选班子提供重要帮助,诸如发动选民投票、提供后勤服务、发放竞选广告等。其四,影响选举氛围的造势。在大选期间,政党还可以依靠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形象和满意度,提升本党候选人的个人形象和选民支持率。近些年来,美国的大选主体虽然已开
始转向候选人自行组建的竞选班子及类似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其他利益集团,但两党组织的作用仍不可低估。
(三)权力运作的通融渠道
通常说,美国的政党,不论民主党或共和党都不具备国家行政权利,他们只能定格是为政党竞选服务的派别组织。然而,美国的总统以及各级官员却都是从两大政党推举的候选人中竞选出来的,而当选总统和各级官员的背后又都是政党和派系的影子,所以说,美国两大政党对国家权力运作,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很起作用的通融渠道。比如说,在行政方面,政党不能任命政府官员,但政党能够对政党领袖施加压力,间接影响政府的人事安排和政策制定;比如说,在立法方面,国会和州、地方议会几乎也是两党议员组成,政党仍可以主导立法议程,议长选举、议会主席选举等重要事务;再比如说,在司法方面,美国虽标榜司法独立和政治中立,政党更不能干预司法。但最高法院及各级联邦法院法官必须由有政党党籍的总统来提名,同时还需要由两党把持的参议院来确认,就连法官的任命还要进行政治立场和党派背景的审查,这使司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党的作用。同样,在美国各州及地方政府中,其主要官员基本上也都是由两大政党出身的候选人所占据,各州及地方政府的重要事务也都难以摆脱两大政党的干系。因此说,美国的政党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家政权背后的“一棵大树”,不论是国家或是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国家和地方官员一旦摆脱了政党立场、倾向和政党提供的经营平台,其施政和决
策的运作势必将受到极大地限制。
(四)民众政治的参与纽带
美国的政党建设是开放的,任何人都能自由组建党。而作为美国最大两支政治力量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组织上虽然也可以自由进出,但他们的影响在美国社会中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召唤力,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选民认同。美国人悟性很高,每逢大选的时候,可以说有2/3的美国人都会自认是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即使是那些自称的无党派人士,通常也具有政党倾向,并表现出高度的政党忠诚。同时,美国各政党在地方建立由各级基层组织,他们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联系普通选民,向民众介绍本党的竞选主张或政府的有关情况,帮助民众与政府进行沟通,或解决问题或寻求救助,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联络和纽带作用。
(五)社会矛盾的调节容器
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自发团体林立,尤其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矛盾重叠,潜在争议和冲突严重。如此情况下,各政党为拉近与选民关系,经常出面调停争议,化解矛盾,减缓彼此紧张状态,深得广大民众和各方面选民拥戴。既是那些众多分散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也会在两大政党的旗帜下形成相对稳定的选民联合体,从而使众多选民在经济利益、伦理观念和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以致也使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理念得以平衡。比如说,两党之间强调和平选举,而且明确两党的胜负只
能通过选民平和的竞选方式来决定,相互之间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更不能使用军队、秘密警察、暴力小组、恐怖分子集团等强硬手段去夺取政权或者维持政权。就此问题,政党发挥的调节作用有三:首先是极大地推动选举权利普及。两党为争取更多选民,不断改革选举制度,逐渐把选举权利的触角扩大到妇女、黑人等弱势群体,使能够参与选举的社会公民都能具有选举权。其次是激发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热情。两党竞选期间,两党竞选团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大量的政治信息,使公众结识美国重要政治人物、知晓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了解美国选举的基本过程以及国家的重大政策,以引导选民按照政党意图来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其三是有效监督选举的公正性。四年一次的两党论战,为民众监督两党的选举政治和评价政府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保证了每次政党大选的成功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
美国两党制执政理念的差异
美国两党制经过长期的较量和磨合,特别是在经历国内南北战争以后,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已逐步摒弃泾渭分明的“势不两立”,开始寻求“既有对立又有协商”、“既有分歧又有让步”的合作执政之路,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发展或进步。本质上,美国这两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其意识形态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在事关国家根本政治和经济制度上也没有实质性差异。他们奉行的路线和内外政策,其目的都是维护
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保持美国传统的核心意识形态,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是,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原因,两党的执政理念还是存在有明显的不同。
(一)治国方略有差异。制定国家的大政方略,两大政党各有各的纲领和主张。比如,在政府职能方面,共和党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反对扩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物方面增加预算开支,主张扩大国防预算开支,而且主张减税,将财政盈余还之于民;在社会福利方面,共和党担心过度宽容的福利制度,只会助长公民的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惰性。而民主党却坚持应当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反对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要求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控制企业活动,主张将财政盈余用于教育和医疗的新项目上;在伦理道德方面,共和党相对传统和保守,恪守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新教所强调的人的“品质”,恪守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坚持传统的家庭观念、反同性恋、反堕胎、禁酒等等,比较多地反映中上层的价值取向。而民主党则相对“自由”,希望突破传统,支持同性恋者的“婚姻”权利和自由“堕胎”的自由权利,较多反映中下层的思想和利益等。
(二)宗教信仰有差异。美国人信仰宗教者居多,而宗教信仰也造成美国选民对政党的不同选择,进而政党也成为基于不同宗教信仰之上的泾渭分明的团体。共和党人信仰的基本是新教,而民主党人信仰的大都是天主教。从政治上分析,共和党新教派具有强烈的道德化宗教世界观,他们虔诚的宗教观念,恪守安息日,
始终一贯的有着强烈反民主党倾向。同时强烈反对天主教,特别是爱尔兰天主教,他们都认同共和党人宣扬的共和主义。凡是本土的新教徒选民,无论其教派倾向或社会政治背景如何,都是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而南方黑人选民因新教影响,在政党倾向上也比较信任共和党,他们绝大多数的选票当然要投给代表黑奴的“伟大解放者”的共和党。与之相反的共和党人则强调行为端正,个人和社会的圣洁产生社会的责任,因而要求政府以强制性的法律来消除罪恶,建立起道德上团结一致的社会。因此,他们的选票自然会投给象征“正直”“人道”和“道德”的共和党。
美国新政治史学家希尔比曾断言,“美国的政党就是政治教会”。在希尔比眼中,美国两党的竞选政治,其实就是“人们在奋力追求着自己的事业”的抗争和搏斗。如果说,在19世纪,是美国人在宗教观和政党特征之间的和谐一致制造出一个选举世界的话,那么,20世纪以来,美国的政治竞选仍然携带着宗教对政党倾向影响的影子。1960年大选中,有80%的天主教徒投票支持信奉天主教的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就是例证。
(三)竞选理念有差异。以彼尔?克林顿为例。1992年,克林顿竞选总统以前一直是典型的自由派民主党人。而他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中,却称自己是与传统民主党人不同的“新民主党人”。他的竞选演讲词中,精心挑选深受广大共和党选民爱听的保守性话题,比如强调社会福利项目的受益者要加强“责任感”,大谈家庭稳定的重要性,许诺严厉打击犯罪、惩治官僚主义等。他还许
诺政府要对“被遗忘的中产阶级”给以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当时美国国内约有4000万美国人根本没有医疗保险,他就特别许诺要进行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而深得民心。最终,克林顿以占压倒多数的选举人票和选民票战胜了老布什,登上了白宫的“掌门宝座”。
小布什则是共和党的典型例子。身为共和党保守派的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他抛开拉拢白人选民、男性选民、企业界人士的共和党“南方传统”,转而采取争取黑人、低层、贫穷选民和同性恋团体的策略,把主攻对象深入到黑人、拉美裔美国人、游离选民及其他少数族群。他的竞选政纲也融汇了传统上民主党一直倡导的“平权”、同性恋权利、社会福利、人道堕胎等,大唱扩大社会福利的“悲天悯人的保守主义”之歌。对此,小布什却对自己进行了经典解释,这就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过去所追求的各自理念目前几乎可以殊途同归,因为‘既然柏林墙已倒,邪恶帝国已垮,如果我们仍采用1956年和1960年时的政纲,已有些困难”了。
(四)外交政策有差异。在外交方面,特别自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强国霸主”以来,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这两大政党,虽然都在极力地把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制度”推向世界,并积极支持代表外国或地区内的“民主力量”,大力开展反恐运动,利用多种手段推翻、颠覆、或遏制“专制的”“独裁的”“流氓的”政府,以维护和推进世界的和平环境。但是,后冷战时期,这两大政党在两党内部和两党之间却形成有不同的派系,比如所谓的“国
际派”和“孤立主义派”之分,“鹰派”和“鸽派”之争,或是“缓和派”和“强硬路线派”之战,正因为有这些同派别的存在,往往就会产生出不同外交战略或者不同的外交路线。
美国两大政党存在共性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回顾美国政党的发展历史和对美国两党制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清晰的感悟到,不论共和党或者民主党,当今美国这两大政党在党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有共性的问题和缺陷。
(一)政党纲领目标漠糊,党员行为缺乏约束。美国两大政党,不论是共和党或是民主党,他们所制定的党纲完全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纲领,对其普通党员缺乏应有的约束力,甚至对本党议员或者总统也只能说是临时性的行为规范。况且,在两大政党中,他们的党员身在组织,其内心世界却不能超脱阶级、阶层、社会群体、利益集团和个人利益的局限,更没有凝练出具备其政党所必须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纪律。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政党的政策界限进一步模糊,政治主张和政治立场日益趋同,这就使两党制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
(二)政党组织观念淡化,党员队伍意志换散。美国两党内部组织中只有少数职业党员真正为本党服务。其他党员都是在选举时按选民票统计出来的“过渡党员”。美国的选举制度比较宽松,选民投票不受党派的身份限制。既是一个民主党的选民也可以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票,同时在国会中期选举中还可以再投民主党的票。反之,共和党的党员也可如此。这种跨党投票的现象不仅
在普通选民中时有发生,在总统或国会议员候选人中也屡见不鲜。如艾森豪威尔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前一直是民主党人,但在选举中却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出现并当选为总统。再如前共和党总统里根,早年曾是民主党人,他支持罗斯福和杜鲁门,帮助民主党海伦?道格拉斯与尼克松竞选参议员席位,后又支持民主党的艾森豪威尔和共和党的尼克松竞选总统。
(三)政党职能引力不够,党员思想难以凝合。美国的两大政党在国家选举中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本党总统候选人,通过大选的竞选纲领。大选结束,新任总统组建新政府内阁,两大政党也就完成了使命,其组织活动也就临时终结。这对于本来就不太集中统一的政党组织,完成大选任务后实际上就成了以总统为代表的所谓“总统党”和以议会为代表的“议会党”以及以“全国委员会”为代表的“部门党”了,基层党组织便成为形同虚设的“空架子”。若再到总统中期选举和下一届国家大选,两大政党的各级组织才又忙活起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政党只能算是为选举而建立的“临时的傀儡组织”而已。
(四)政党外部环境不优,党的建设缺乏活力。美国的两党制是复杂的种族、宗教、利益集团多元结构中主流价值理念相对一致的产物,而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美国的科技、社会、政治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化的两党制越来越无法反映多元化的美国政治现实,更不能满足选民更多政治要求的呼声。而随
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利益集团作用的上升,两党制的影响也已越来越小,因此它的日渐衰落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美国两党制的综合评定和寄语
综合以上陈述和分析,笔者对美国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作以下评定意见,并提出真诚的寄语。
(一)美国的两党制不是全体美国人民利益的纯粹代表
美国总统制规定,在政党竞选中不论共和党或民主党只要赢得总统选举,新总统所在政党就为执政党。这也就是说,新总统既是国家统帅又是执政党领袖,便集国家和政党大权于一身,在国内的地位至高无上,完全代表着全体国民。其实不然,这种政治制度下选举出来的总统也好,国会议员也好,或者是政府以及各州的高官也罢,尤其是新总统,表象上看,这位新总统一定是他所在政党选民推选出来的最受信任最受崇拜的代表人。但一定不是另一政党选民和民众最受信任最受崇拜的代表人。所以说,新总统的思想和行动也就未必会完全的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利益,他的执政方略或执政政策虽然必须要从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还会倾向于自己的政党或选民以及拥戴他的民众。
(二)美国两党制滋生金钱政治带来民众信任危机
美国两大政党的竞选,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次财力大比拼或金钱大较量。一方面,金钱是获得选举资格的前提。虽然美国宣称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作为候选人参加竞选,但实质上却充斥着鲜明
的金钱色彩,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的选举都要耗费巨额资金;而另一方面,金钱是获得选举胜利的保障。美国的任何选举都离不开竞选经费的支持,而且在党内选举的过程中,往往那些能够吸引更多资金的候选人更容易获得提名。“在整个竞选的战役中,参加竞选的候选人需要利用资金组建自己的竞选班子,还要购买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资源并在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向选民推销自己”。而这些活动最需要的仍是金钱。对此,美国有不成文的明规则,政党竞选可以搞募捐拉赞助派份子,背后还有大财团的资助。这些资金的来路是公开的。同时,美国还有拿不到桌面上的潜规则,政党竞选暗地里还收取有“黑钱”即政治献金。而这些资金的就很难公开透明。一些通过政治捐款,捐助者获得了参与政治活动的“入场券”,为自身谋取私利开辟了道路,而被捐助的候选人则通过执政后的政策倾斜来回报捐助人的支持,选举活动变成了候选人与捐助人之间的政治交易。所以说,美国大选既使是公正的大选,其当选总统也或多或少的夹杂有金钱选举、金钱与政治交易的嫌疑,这对广大的民众来说,最容易对新当选的总统以及国会和政府组织产生信任危机。
(三)美国两党制的政党色彩浓烈对国家权力构成威胁
美国两党制不论哪一个政党执政,这个执政党就会很容易在背后操纵国家政权,为本党、为本党的利益集团谋取私利。在美国,总统的权利要受制于国会,而国会两院的组成人员几乎又都来自两大政党。因而说,美国国会的权利又要受制于两大政党。一般
情况下,总统或政府正常行使宪法授予的行政权力的环境是良好和健康的,国会及国会组成机构是非常配合或支持的。而在一些关键时候或者关键问题上,既使是总统提出的决断议案是及时的科学的正确的,但到国会以后往往也会因两党的私利而无休止的辩论来辩论去,最终再弄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来。如2008年秋,由美国华尔街雷曼兄弟引发的“金融风暴”使美国经济受到了历史罕见的重撞。当时小布什总统拿出了一个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就为这7000亿美元,美国国会吵架吵了几个月;再如今年上半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债务问题,若不迅速制定出解决方案,国家必受重大损失。对此,奥巴马总统提出了一个“调高债务上限”的解决方案。也为这个方案,在国会又折腾了几个多月,直到离“调高债务上限”最后瞬间,两大政党议员们才算平息了吵闹。其中有一次吵闹,奥巴马总统被气的愤而离席。而且还说:“我已经受够了,即使我可能因此无法连任也不会让步”。
最后的寄语:美国的两党制,是美国人民经过几百年艰苦卓绝斗争的探索而选择的一种适宜美国国情的国家政治体制,同时也是经过几百年实施与实践深受美国广大人民认同和接受的一种成熟的国家政治体制。这既然是一种适宜美国国情又被人民接受的政治体制必然应该在美国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通过本文对美国两党制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可以明言,这种政治体制在当今世界也仍是不尽完美的,而且在美国的具体实践中也凸显出了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因此说,这种政治体制对美国也还是需要不断完善
和创新的,同时对世界各国,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也更是需要思考和审慎的。这就是笔者对此深入研究后的一点点小的感悟。专题导读:>美国两党制的形成>美国两党制形成时间>美国两党制发展史
范文三:美国两党制形成的原因
美国两党制形成的原因
最近美国在如火如途的进行四年一届的总统改选,民主党候选人奥巳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当上美国总统而奋斗。那美国的两党制是怎么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来介绍一下美国的两个政党分别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民主党,始建二1791年,其前身是民主共和党,它的党籍是自由的,党员的人数按选总统是所得到的票数计算,它的标志是驴,党徽的主题颜色是蓝色,主要支持者是农户、工人以及少数族裔。共和党,创立二1854年,结合了当时反对奴隶制度扩张的政治势力。在现代政治中,共和党则被视为是社会保守主义和经济古典自由主义的政党。它的标志是象,党徽主要颜色为红色。而因为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绘制的一幅象不驴压跷跷板游戏的漫画,寓意其中驴为民主党,象为共和党,两党的竞选则被寓意为象驴之争。
而美国两党制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历史发展原因,两党制是美国社会结构利益双元性的产物,在美国的建国初期发生的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冲突几乎都是事元、两面的。比如在建国初期兲二联邦宪法的批准,首先议会主要的构成人员是美国东部的富人,他们代表的是东部商业利益,主张把宪法制定有利二他们的赚钱,忽略了小农戒技工阶级的利益,在制宪会议中,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明显倾向二富人产权和贵族政治,坚决反对财产和政治权利的平均趋势。但是美国
的西部是一农业为主的小农和技工阶级,他们的利益叐到了侵害,就形成了反联邦党人。两者相互争斗,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为两党制的形成奠定了基调。并且在这之后还有经济利益之争也导致南北方围绕奴隶制及其种植园经济而产生分裂,由此形成两大阵营。20世纪城乡利益的冲突又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交锋的重要因素。这些都证明了美国两党制的形成是其历史的原因。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的第事个原因就是政治文化因素,美国选民观点中庸、适度、不走偏激,善二妥协,视政治为妥协的艺术。美国的政治文化接叐了妥协的必要性、短期实用主义的明知性以及避免僵硬教条主义的务实性。另一方面,在美国社会的根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方式问题上存在广泛的共识。大多数国民认可洛克和麦迪逊兲二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拥有私有财产权利的观点,很少有人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政党之争不在二选择公有制戒私有制,而在二怎样分配资源和财富问题。美国两个政党都有妥协的传统,不会因为一些亊件的分歧而大劢干戈,而是进行谈判,不断的折中最后取得成果。并且当两党其中一个政党取得执政权是,即这个政党的候选人当选总统时,国家政策在倾向商业利益的原则和任何不之相兲的重要内容方面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发劢。比如1844年,民主党总统克利夫兰亲自向资本家保证:“我在位期间,政府实施的所有政策都不会对任何工商业利益造成损害……行政管理权力从一个政党转移至另一个政党手中,并不意味着目前这种状冴会叐到任何严重干扰。”这样就不会照
成政党的消失。而且两大政党是“无明显阶级区别”的政党,它们的政治信仰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二维护美国既有制度和有产阶级的既得利益。两党的上层精英人士在主要观念上几乎没有区别,并且职位越高,其区别越小,代表的是同一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只是在策略上,共和党更加立场明确地强调自己代表大企业家、金融家及投资者的利益,而民主党则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普通人、弱势集团和少数族群的代言人。所以两大政党不会因为利益的问题来产生分歧,而且美国的政府其实是可以对经济进行调控,虽然在表面上看,美国是一个“小政府”社会,其经济活劢完全遵循自由市场的原则运转。然而亊实却和人们通常的理解大相径庭。无论在其迅速崛起的历史中,还是在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美国的政府一直通过它的权力和非中性手段,为精英阶级戒各大利益集团做出重大贡献。比如:扎卡利亚指出,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现代政府体制的形成导致联邦政府权力的进一步加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之迫切不国会寻求最高权力企图的崩溃,赋予了联邦政府更为集权、更少政治性且更具有理性的结构。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已然可以绕开戒迫使国会同意美国对外利益的扩张。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各种管制规章和政策,以及各种直接干预的方式,对社会经济起着更为巨大而深进的影响。这样两大政党不会因为经济发展而产生问题。所以没过两党制的形成是其政治文化的因素。
美国两党制形成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其本身制度的原因,美国两党制均产生二相对多数选举制,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二两大党而
不利二第三党的建立和生存。此外,美国的单一行政长官制也有利二两党的形成和发展。总统职位通过总统选举产生,而不叐各政党在国会占有席位多少的影响,总统选举人团的产生是“胜者全得”,要么获胜,要么失败,因而引起政党的两极化。在美国,由二联邦制的特点,各州州长、各州议会的选举均采用相对多数制,这也有利二巩固两党制。
所以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历史发展的原因、政治文化的原因和本身制度的原因。
范文四:台湾两党制的形成浅析
摘 要:随着国民党重新执掌台湾政权,台湾地区立法会选举制度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岛内民众政治判断能力逐渐提高,台湾社会和民众政治参与变得更为成熟,同时,随着台湾岛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消长,台湾地区两党制的政党政治将渐趋成型。
关键词:台湾;两党制;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35-01??
自从2000年民进党取得台湾的政权国民党沦为在野党,到08年再次发生政权更替,台湾的民主政治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两大党制也逐渐成型并走向成熟,我们从08年大选后的民众反应看见了台湾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经验渐趋成熟,操弄族群不象4年前8年前那样成为选举的法宝,操弄族群的选战功用逐渐势微。其中很重要的标志是本次轮替后并未出现象04年时候的群情激愤和冲突,当时连战团队带领一众的支持者冒雨集会抗议,并向法院提请选举无效的诉讼,本次选举后谢长廷在宣布败选时说“这只是我个人的失败而非民主的失败”,他还希望民众能平和的对待选举结果,并谈到会尽力支持马英九政府。我们可以认为台湾两大党制已逐渐走向成熟。我们有必要在此回顾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以便更好的理解现今台湾的两大党制。
??
一、 国民党及其之外政治势力的发展
?ス?民党自1949年迁台后,就一直实行戒严政策,国民党在台湾实行一党独裁,两岸断绝接触近40年,祖国大陆一直向对岸伸橄榄枝无奈台湾方面未有回应。六七十年代台湾岛内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逐渐步入现代化,新兴的阶层和受过良好教育知识分子持续的要求和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并为此进行过多次抗争,最有名的当属中坜事件和美丽岛事件,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受到严重挑战,加上美国政府及国会的长期呼吁和压力下,1987年蒋经国顺应时代的要求宣布解严,开放党禁报禁。民进党在之前的1986年已经宣布组党。随着国民党内部所谓台湾本土势力的崛起,在1988年李登辉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一直到2000年之前的10年时间,李登辉完成了替代国民党原先的旧势力的过程,朝着台湾的民主化进发。2000年3月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中,因国民党本身分裂,选举失利而丧失执政权,沦为在野党,08年重新夺回政权,在政治上持一个中国立场,在立法院占有八十一席的绝对多数。
?ビ裟矫饕虿宦?所谓的本土**势力在国民党内被纵容,于1993年和赵少康等离开国民党另立新党,该党在台湾属深蓝政见的政党,有较为强烈的大中国意识,主张统一。
??2000年时国民党内部分裂,宋楚瑜出走成立亲民党,使得国民党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宋楚瑜凭借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所赢取的466万票,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为宗旨的亲民党,并逐步发展为国民党、民进党之外的台湾第三大党,在政治上持一个中国立场,并提出“三阶段整合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08年立委选举中在立法院获得一席。
?ッ窠?党内有新潮流系、正义连线、福利国系、美丽岛系等各派,其内部就台湾地位的问题从创党开始就一直有分歧,但**述求是其主流意识,并在其党纲中有明确的表述。 民进党得到台湾南部诸多本土民众和地方势力的支持,善于操弄族群、统独、省籍议题。在文化上发展“新国民意识”,推动中小学教育教材本土化,意图重塑台湾民众对台湾历史文化的认知。在08年选举后在立法会占有27个议席,处于第二大党的位置。
??2001年8月12日,以延续“两国论”分裂路线为宗旨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正式成立,台联持“激进**”主张,逐渐成为岛内“激进**”势力的总代表。
??
二、 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
?ヌㄍ宓厍?最高领导人的选举采取直选形式,采用简单多数获胜原则,只需在竞选中获得
相对多数的选票即可当选,但也设置了获胜的参选人必须获得至少20%总票数,否则选举将无效而需重新进行选举。
?ヌㄍ宓厍?立法院议员的选举制度在07年做了修改,由原来的“一票制的政党比例代表制”改为采用所谓“单一选区两票制”。
?ピ谛碌难【僦贫认拢?小党可能逐渐泡沫化,台湾以民进党和国民党为主的两党政治将逐
渐走向成熟。
??
三、走向两党制
?ヒ?200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国民党丢失政权.民进党上台为界,标志着台湾政党政治国民党支配性一党体制的打破。而随着选后宋楚瑜阵营成立亲民党和李登辉支持的强烈主张“**”的“台湾团结联盟”的成立.“台湾政坛形成‘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但由于过去几年泛蓝阵营的分裂,从政党体制上看,台湾其实是处于多党竞争的过程之中。”[1]
?サ?是,随着近年来的政党竞争以及台湾立法会选举采取单一选取两票制,台湾的政党政治已经走向两党制。单一选取两票制蕴涵着一个政党参加立法会选举获胜的议员将在选举中赢者通吃,这种选举模式对小政党极为不利,处在政治光谱两端的小党都将被边缘化。随着国民党的重新掌握权力,亲民党宋楚瑜逐渐淡出政坛,亲民党后备人才匮乏,寻求连任的立法委员脱离该党转投国民党,加上该党的诸种主张与国民党接近,本来处于台湾第三大政党的亲民党的影响力也将势微,该党在上一届立法会选举中获得三十四席,08年立法院选举中只获得一席。而民进党与台联党等绿色势力也必将认真思考选举合作的问题。台湾将形成以国民党为首的一方与民进党等独派力量为一方的政治抗衡,双方的角逐将构成台湾政坛两党制的基本框架,台湾走向两党制的趋向日益明显。
?ァ按犹ㄍ逖∶竦墓钩衫纯从捎诙琅闪α烤?常以意识形态划线,制造省籍问题,挑起族群对立,也基本上处于‘二分’状态”[2]。表现为蓝绿双方都各自拥有一部分“铁票”,无论是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还是在立委选举中双方的力量可以说基本持平。选民结构的这种“二分”状态,是台湾政党政治走向两党制的社会基础。但是,随着台湾政党政治的日渐成熟,更为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所谓的中间意向的选民人数将会增多并将成为制约政党政治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任何一方的“铁票”都不足以使其在重要的选举中稳操胜券,就使得他们的政见的推出和实施都必须考虑中间选民的利益。无论泛蓝还是泛绿,在政策主张上都不可能总是一味地迁就意识形态立场强硬的少数人.而必须顾及到中间选民的诉求,而这则是台湾政党政治良性发展的希望所在。
?タ杉?.随着台湾民主政治趋向成熟,经济社会发展等民生议题将越来越为民众所重视而占居主导地位.“统独”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议题将有可能退居次要地位并将逐步淡化。这一趋势的出现将有力牵制**势力的发展。但这主要是针对台湾政党政治的未来发展而言。
?ツ壳暗奶ㄍ宓耗冢?以民进党为主体的泛绿**势力虽然重新沦为在野党,但其仍处于发展上升时期,其必将利用各种时机大力推动独派活动,并对两岸关系的稳定造成影响。而泛国民党系重新夺回政权,有助于促进海峡两岸局势的稳定。
?おげ慰嘉南祝?
??[1]王彦飞.《试析台湾政党的历史发展及趋势》,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于文善.《台湾政党政治形成原因分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范文五:英国近代两党制的形成和确立
【摘要】英国两党制形成的时间和标准众说纷纭。但较为恰当的时间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而1841年保守党大选获胜,上台组阁上台执政,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也是两党制形成的标志。而两党根据议会多数组建内阁制政府,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是判断两党制形成的基本标准。第一次议会改革后,两党竞相组建选民登记协会。19世纪60至80年代,包括地方组织、全国性政党组织、中央领导机构和附属组织的两党的新型组织系统迅速建立起来。
【关键词】近代英国,两党制,保守党,自由党,组织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1-0064-06
一、两党制度形成的时间和标准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是该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中争议最多的课题。辉格党史学家认为英国很早就出现了两党制度。他们把两党制度的形成定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在位时期。20世纪的钦座教授屈威廉持类似观点,他在著作中强调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辉格党和托利党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突出作用。辉格党史学家的观点,长期以来在英国史学界有较大影响。
1929-1930年间,刘易斯·纳米尔首先向正统派观点发起挑战。他采用计量统计的方式,在其专著《乔治三世即位时英国的政治结构》中,对当时议会成分、议员们的社会关系等进行详细研究,指出所谓18世纪中期英国已存在两党制度的传统观点与史实不符,理由之一是“1760年以前不存在真正的政党组织,尽管流行政党名称和术语”。纳米尔的新观点激起了广泛的学术争论。其研究方法被不少学者所仿效,逐渐在英国政治史研究中形成一个新学派——纳米尔派。他们的论著多以百计。
除了纳米尔派的挑战和反挑战外,还有一些学者,以超脱论争的姿态参与争论,着重研究第一次议会改革前英国政党政治的某段历史、某个人物或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同上述两派观点有所区别的中派意见,使原有的学术争论变得更加复杂。
在我国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关于英国两党制度形成问题亦属众说纷纭,仅就两党制度形成的时间而言,至少有6种意见:
1.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即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在位时期,理由是一党内阁的先后出现。
2.18世纪前半期,即沃波尔领导内阁时期,理由是责任内阁制的初步形成。
3.18世纪晚期,即小皮特任首相时期,理由是首相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而得到选民的认可。
4.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乃属极为个别的观点,始终未得到学界的认可。
5.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主要为笔者的观点,多年来得到了学界多数同仁的认可。
6.19世纪后期,标志是两大政党全国性政党组织的建立。
以上可见,前后涉及的时间界限,多者竞差近两个世纪。国内外有关著作在英国两党制度形成问题上存在种种意见,除因对英国政党政治发展史的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外,关键在于:第一,对“两党制度”的理解很不一致。一些著作认为“政党政治”即“政党制度”,反之,“两党制度”即“两党政治”。第二,在判断英国两党制度的形成上缺少一个较统一的标准。有的著作把两党的出现作为两党制度形成的标准,有的以内阁制度的形成为标准,有的以新型政党的出现为标准,有的则强调综合因素。故而,分别赋予“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以确切一致的涵义,探究和确定英国两党制度的形成,在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0多年前,笔者就认为,“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政治概念。“政治”一词涵义广泛,包括了各阶级、阶层和集团为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彼此之间展开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因此,政治所要处理的关系,包括阶级之间和阶级内部的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其表现形式为各政党、社会集团和社会势力在国内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比起“政党政治”来,“政党制度”的涵义要窄些。它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的制度,其确立和变更由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而定,是和国家性质相适应的。
由此可以大略地确定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基本涵义。前者涵义较宽,包括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政党之间的矛盾和协作关系、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政党制度则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统治阶级的政党有组织地参加国家管理的制度。两者之间不可画等号。从时间上看,政党政治先于政党制度;有了政党就有了政党政治,而政党制度则是政党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确定和区别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有助于我们把握英国两党制度的基本特征。
目前发达国家的政党制度可分为“多党”和“两党”两种。其中多党制度是统治阶级的几个政党有组织地参加国家管理的制度。两党制度是统治阶级的两个政党有组织地参加国家管理的制度。
英国政党制度是在同议会制度、内阁制度互相依赖、彼此影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两党最初出现于议会,议会中的党派对立促使内阁制度逐步成长,而内阁制度的成长又反过来影响了政党分立和两党制度的形成。可见,离开议会制度和内阁制度,就不会有两党制度。
再看英国两党制度的运行:国家由资产阶级的两大政党采用轮流执政的方法实行统治,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组织责任内阁制政府,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在议会中占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在野党,行使“反对”和监督职能,并起着“后备政府”的作用。由此可知,英国两党制度实为两党根据议会多数轮流组织责任内阁制政府的制度。换言之,两党根据议会多数轮流组阁的做法体现了英国两党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
除了上述重要特征外,英国两党制度还有这样的特征:多数党党魁理所当然地成为内阁首相,取代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有权挑选阁员;内阁一旦失去议会多数的支持,或在大选中失败,必须集体辞职,等等。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比较顺利地确定英国两党制度形成的时间了。这个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前,英国政党政治始终未发展到两党制度形成的水平。说明这一结论的最重要根据,是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英国始终未确立责任内阁制度。具体表现在:从17世纪末到第一次议会改革的大部分时间里,内阁的组成和倒台与议会的召开和解散的时间不一致;在不少情况下,内阁首相不一定是议会多数议员所公认的党魁;内阁集体辞职的情况十分罕见。
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前英国始终未形成内阁制并从而限制着两党制度的形成,原因亦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王权的相对强大;另外,还同当时政党组织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两个政党,又以某个或几位大贵族为核心,以亲朋故旧等私人关系为纽带,加上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派别。它们主要在伦敦议会中活动。不少派别常常与其“首领”相始终。更有一些“自由议员”不属于任何党派。所以,当时的政党在组织上具有局限性、分散性和短暂性等特征。
再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即在很长的时间里,托利党和辉格党之间没有建立完全宽容的政治关系。一旦某党掌权,总是想方设法排斥政敌。例如,从1714年汉诺威王朝在英国的建立,直到18世纪60年代,一直是辉格党掌权,被历史学家称为“辉格党强势时期”。1770年诺斯勋爵任阁揆以后,除了短暂的中断外,直到1830年,一直是托利党执政,形成了托利党一党寡头统治。可见,从两党产生到第一次议会改革前,两党制始终未在英国建立起来。
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后,英国两党制度迅速形成。主要在于:第一,由于英国近代两党制度是同新型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生并存的,恰恰在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后,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演变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第二,新的政党需要新的政党组织机构。恰恰在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后,两党在议会内外尽力发展政党组织,整个下院分成为界限分明的两大政党;第三,两党制度是同完备的责任内阁制相依共长的,恰恰在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后,英国确立了比较完善的责任内阁制度。说明此点的最典型、最突出的史实,是皮尔在1841年领导保守党,在缺少王室支持的情况下,竞选胜利得以组阁。此类内容,前面已有许多,这里不再列举。
除以上原因外,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的形成,还同社会变化有很大关系。当时英国,议会改革使新兴资产阶级分享了政治权利,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但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都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此他们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威胁到现行的国家政体。社会中下层力量的崛起迫使英国统治集团改变和完善政治体制。两大政党角逐的轮流执政颇富民主色彩,它不仅有助于继续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还以“你上台、我下台”的轮流执政模式给下层人民以某种虚虚实实的希望,可在一定时期内缓和社会矛盾,达到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故深为统治阶级所推崇。
统治阶级内部成分的变化也有助于两党制度的实行。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成长为统治阶级中最强大最富有的阶级,土地贵族的寡头统治迅速崩溃。统治阶级各部分经济实力的变化,终究要体现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在政府和议会中一步步地扩充势力。1832年格雷组阁时,所有13名阁员中有9名是领有爵号的贵族,其余4人中仍有3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但在5年后墨尔本领导内阁时贵族阁员下降为5人,又过了数十年,当德比伯爵第3次组阁时,内阁中的“平民”比贵族阁员多了1倍。下院议员成分的变化与内阁相似。1830-1865年,代表地产者利益的议员由占议员总数的66%下降为44%;而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所占数额由24%上升到56%。
在英国,比较看来,主要经营农业生产的土地贵族政治上相对保守,崇拜君权,满足于寡头统治。他们一旦执掌政权难免要排斥异己,打击政敌,有时还把议会反对派中的中坚人物污蔑为阴谋分子和叛国者。而从事大规模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工业资产阶级胸怀则较宽阔,在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时具有更多的可变性和兼容性,迫于形势发展和维护其长远利益,能对国家政治制度实行更多的政治改良。根据本国历史经验和为了保持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愿意循照责任内阁制的原则,采用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和平地交接内阁职权。从经济发展来看,19世纪中叶的英国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高峰阶段。“自由主义”成为中产阶级热烈鼓吹的经济纲领和口号。这种意识表现在政治上则是他们对本国两党在议会和政府内展开“平等”竞争的容忍和支持。
从政党自身来看,19世纪中叶各类常设性政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也提高了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政党新型组织系统的形成
托利党和辉格党产生后,长达一个多世纪都没有建立系统的全国性政党组织。党派斗争主要是在伦敦的议会中进行。地方上的选举活动属于自发性质。到了18世纪60年代,以罗金厄姆侯爵为首的一部分辉格党人聚集一起,才打破了亲朋故旧等社会界限,组成“罗金厄姆派”。因他们在议会中行动一致,被称为“有组织的反对党”。19世纪初,两党较为严密的议会督导员体制建立起来。但组织上的分散性和局限性特征依旧存在。
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两党议会外组织发展的分水岭。新年选举法实施后,若干小选区被废除或丧失一个席位,一些新选区建立起来,选民数目有所增加。一时间全国出现了许多“政治真空”。传统的操纵选民的方式难以奏效。建立和发展议会外组织的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自由党捷足先登。沃威克郡的自由党人首先建立了选民协会,其他地方的自由党人立即效尤。保守党后来居上。1833年,第一个保守党选民登记协会在德拉姆建立。4年后,该党的登记协会多达数百,遍及全国。
议会外政党组织的普遍发展,使两党争斗的气氛增强。1836年,一个叫沃尔什的爵士不无夸大地断言:“整个英国已分裂为两大对立政党。”在新建选区伯明翰,有人惊叹:所有的选民“都站在这一党或那一党投票。”除了选民登记协会之外,还有形形色色政治俱乐部和选区协会。然而,这时期的英国正处在较大政治变革的起点上。土地贵族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优势地位尚未根本动摇,这决定当时两大政党的组织发展带有双重性特点。一方面,格雷政党组织摆脱了宗亲关系的束缚,在全国各地长期驻足。另一方面,他们在组织形式和成分上仍保留不少旧痕迹。两党总部和各地选区协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导与被指导,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尽管如此,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后两个大党组织建设还是具有生机的,并为以后建立系统完善的全国性组织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议会改革是英国近代政党组织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新选举法使选民和选区又有所变动,为政党组织发展注射了新的激素。1872年议会通过《投票法案》,确立了秘密投票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举自由。议会民主的扩展,要求英国两大政党在代议制的基础上,重建政党组织,吸引和控制选民。
19世纪60至80年代英国政党组织的发展包括几个方面:
1.地方政党组织的改进。
第二次议会改革后,伯明翰的自由党人率先行事。新选举法刚刚宣布,该市自由党协会就改组为代表制组织。会章规定:凡捐助一先令的自由党人均可成为协会会员;定期开会,推选职员和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下设分选区委员会。新党团的正式名称是“伯明翰自由党总委员会”,通常人们又根据它的成员数称之为“四百人委员会”。鉴于该市自由党协会书记威廉·哈里斯在组织创建工作中作用突出,以及该委员会在英国政党发展史上的地位,他被称为“英国党团之父”。
1873年,自由党伯明翰党团领袖约瑟夫·张伯伦当选为该市市长,他利用其号召力,立即改组了伯明翰自由党党团。规定以后“分选区”为党团的基础组织,每年开会一次。降低条件尽量发展会员。年会选出的主席、秘书和代表都可参加市党团的总委员会。几年后,该党团全体委员会的人数多达594人,称为“伯明翰六百人会议”。其活动范围,除了决定党团的政策、提名议会候选人外,还扩大到提名学校董事会候选人和支持各分选区候选人等方面。很快,伯明翰自由党党团的作用明显增强。它在几年里选出了所有3名下院议员和学校董事会的多数委员;在市议会选举中,赢得了70个席位中的68席。使市议会几乎成为清一色的自由党机构。市长张伯伦顺利施展身手,使该市成为地方市政改革的典型,并为他晋身政界上层准备了阶梯。
于是,自由党的地方协会散布全国,1887年增加到700多个。
保守党在发展地方组织方面,工作更加广泛、迅速,注重吸收工人选民,该党党魁、中央总部和全国委员会自始就积极指导。1874年大选时,他们在下院获得了几十年以来的第一次多数议席。
2.全国性政党组织的建立。
在建立全国性政党组织方面,保守党先行一步。1867年11月,该党54个城市和伦敦大学的代表在首都成立了“保守党协会全国联合会”,鼓励会员以多种方式捐款,换取名誉会员、副会长或名誉会长的名号。1872年,联合会的副会长、名誉会长和名誉会员多达584人。即便如此,保守党人全国联合主要是协助建立地方协会和收集传递信息,以帮助该党获取大选胜利,但无权指导党的政策。
1877年5月末,95个自由党协会的代表在伯明翰召开了“自由党全国总会”成立大会。市长张伯伦被推选为主席。会议决议案表示:新组织是要在自由党政策的指导下,安排议会所应做的工作和议员们应该采取的立场。为此,以后自由党所有重大决定的创制权,大部分将由议会“前排议席”转移到自由党全国总委员会。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各地自由党人,建立代表制协会,协调各地协会采取一致的行动。
自由党全国总委员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加入它的协会逐年增多。1880年大选时,它帮助自由党候选人在各地获胜,使格莱斯顿重新组阁,张伯伦入阁。总委员会还干预本党议员活动,鼓励地方协会去迫使各自议员支持内阁。这些施压做法在议员中引起不满,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886年,自由党上层因爱尔兰自治问题发生严重分裂。双方争夺全国总会领导权的斗争也立即开始。统一派首领张伯伦虽然是自由党总会的创建者,其威望毕竟难比肩全党首脑格莱斯顿。总会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修正案,支持政府的爱尔兰自治计划。为使之摆脱张伯伦的影响和控制,一年后格莱斯顿下令将总会的常设办公机构迁往伦敦,与“自由党中央总部”同占一座大楼。这就加强了该党领袖对总会的控制。
自由党总会的积极活动反衬出保守党联合会的弱点,最突出的是它缺乏代表性。1886年5月,600名来自各地的保守党代表通过新会章,规定联合会的目的是:组织协会的一致行动,互通消息和通力合作;协助建立地方协会;宣传保守党的政治宗旨,等等。在改组后的联合会中,最大的变化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10个区分会的设立。它们是保守党地方协会和全国联合会之间的中介,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各区分会之间相对独立。经过这一变动,保守党的整个组织机构变得比较协调,其效率不亚于自由党的同类机构,并真正成为一个全国性政党组织。1887年它拥有地方协会1100个,会员总数超过了自由党总会。
3.中央领导核心的完善。
在完善中央领导机构的过程中,各党党魁的产生问题也很重要。长期以来,两大政党的最高领导权主要按照惯例传递,而非根据任何固定的章程和理论。就宪法意义而言,19世纪任职最久的利物浦伯爵和其他首相都是以国王首席大臣的身份,而非以政党领袖的名义就职的。所以,家世、财产、社会关系、任政府大臣或反对党领袖时所表现出的才干等,都是成为首相的条件,但不必正式选举产生。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受到限制。一些任职较长的首相,如利物浦、墨尔本、罗素和帕麦斯顿等,都不是在议会内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治家。他们掌握最高行政权力后,往往忽略党外民众的支持。英国第一位刻意争取公众支持的首相是皮尔,但他并非一贯如此。德比和迪斯雷利是第二代保守党领袖中最善于诉诸公众者,可他们在演讲时也要标榜自己如何尊效忠和服从女王,难以树立起比较丰满的党魁形象。
英国历史上毫不掩饰自己党魁身份的高层政治家是格莱斯顿。他在1868年兰开夏大会上,以自由党最高领袖的姿态发表演说。当年自由党大选获胜后,他以党魁身份组阁。1880年,自由党再次取得大选胜利,维多利亚想借机压制格莱斯顿,故意邀请自由党下院领袖哈廷顿和上院领袖格兰维尔组阁,二人婉言谢绝。延宕周余,女王不得不向她所憎恶的自由党公认领袖格莱斯顿发出邀请组阁的公文。
在英国议会内,政党民主制出现很晚。下院领导人的选举最早出现在1830年,但以后多年并未形成制度。1876年,下院实行半正式的领袖选举。即先由督导员主持投票,再把投票结果报告另一院本党领袖和所有竞争者;上院领导人表示没有异议,得票最多的哈廷顿即被认为是赢得了选举,随后在党的会议上宣布他为下院领导人。以后这种做法还是偶然试之。因为按照流行观点,议会政党领导人最好是在长期的议会活动中“自然涌现”出来,而非选举产生。
某党有了两院领导人,谁任党魁?这亦无明确规定。首相无疑是执政党最高领导者。反对党党魁通常由“前首相”担任。若没有“前首相”,则由“自然涌现”出来的地位较高的某院领袖充之。当某党两院领袖声望不相上下时,由二人联合领导本党议员。一党二领袖的弱点是不利于该党在行动上协调一致。当执政机会到来时,可能发生权力之争。
平时,各党党魁和前排议员既要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又要出席议会,所余时间不多,难以亲自处理议会内外党务工作,许多事情交付督导员们办理。在各类党务人员中,议会督导员(尤其是下院督导员)的工作最为繁重。他们的职责主要有三项:其一,作为本党最高参谋部和情报部,经常向本党领袖汇报工作,听取指示,提出建议;其二,作为党内最高顾问机构,指导、协助或直接参与本党全国联合会(或总会)的工作;其三,作为本党议员的管理机构,组织本党议员参加辩论和投票。这是他们工作的中心。
由于督导员的努力和党派意识的增强,各党组织纪律都有明显提高。1860-1894年间,自由党人参加分组投票的百分率由59.8%增长到86.9%。保守党人同一百分率由57.3%增长到94.1%。由于党内纪律的约束,每个议员都不可独立表达自己的真正意愿。他们必须在本党领袖、督导员的严格监督下顺从地投票表决,否则会断送政治前程。仅此可见英国议会民主的局限性。
4.附属性组织的出现。
英国两大政党的附属组织形形色色。最重要的是中央总部。自由党中央总部于1860年重建于伦敦,任务是帮助各地自由党人建立登记社和指导它们的工作。总部一建立就由该党督导员控制,成为他们处理院外党务工作的办公处。
保守党中央总部的重建经历了一个过程。1868年1月先设立了一个“中央委员会”,指导各地保守党协会竞选。两年后建立正式的“保守党中央总部”。中央总部作为议会政党领袖们的最高级附属机构,工作范围广泛:除了众所周知的指导各地本党选民登记、协助建立新协会、主办报刊、印发宣传品、提供信息和咨询之外,还向选区介绍推荐议员候选人和向本党候选人提供竞选费用。经费主要靠本党富人解囊赞助,其回报是爵位官职或各种荣誉称号。当然,这种钱、权交易是非常隐蔽的。
英国两大政党的其他附属组织名色繁杂,主要是政治俱乐部、妇女协会,等等。篇幅所限,不再列述。
以上可见,在1867年议会改革后的20年里,自由党和保守党均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化组织系统。它们在结构上都呈金字塔形,塔的顶端是党魁。党魁不仅直接控制督导员、本党议员、中央总部和全国性组织,还通过它们间接地操纵着本党的基层组织和附属组织。
19世纪最后几十年是英国两党制确立和稳定发展的时期,也是自由党、保守党的代表制组织网络形成的时期。两党新型组织系统的组成不但反过来促进了两党制度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高,使一些工人和工人团体的活动受两党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影响和控制,沦为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争权夺利斗争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