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荆轲的诗词
关于荆轲的诗词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荆轲很是感兴趣,搜罗了不少关于此事的诗词。
易水是一个重要场景,历来人咏此事多描摹易水景象,最有名的莫过于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写景最是凄绝。与此相同,借易水怀古的还有明朝陈子龙的《渡易水》,写得也很是悲哀,其悲若出自身:“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其中颜色,惟心中自会。也有充满了荒凉意味的:“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马戴的易水如塞外疆场,萧索无端。为此作总结的大概要数胡曾的一百零五首咏史诗中的一首:“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诗以咏志,论荆轲事败的诗歌也不乏多种观点。首先对于荆轲,陶渊明的观点是“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此首《咏荆轲》中段用大片的色彩描述了荆轲离开秦国的场景,后接一句“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流畅痛快,可谓妙绝。这种观点虽然贬低荆轲的剑术,但对他基本持一种敬佩的态度,不然结尾也不会叹息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相比之下,柳宗元就不客气多了,同样的《咏荆轲》,开头就批评道“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指名刺秦乃是下策。其后针对太子丹眼见荆轲迟迟不发而欲先遣秦舞阳事,毫不客气地认定荆轲“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微言,幽愤,怒目,不过是荆轲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这与主流观点相当不同。荆轲的形象很是卑鄙,先是献了一个糟糕的计策,继而拖延时间满足私欲,结果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对此事作出的评论,也丝毫没有怜惜,“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认为荆轲不应效法曹沫,毕竟齐桓公与秦王嬴政不是一类人,用刺杀的方法很不明智。最后决然道:“世传故多谬。”对荆轲进行另一方面嘲讽的还有刘叉,他在诗里写道:“白虹千里气,血颈一剑义。报恩不到头,徒作轻生士。”这个层面就有些浅薄了。偏离主流观点的几种看法中,我最欣赏的是周昙咏荆轲的诗:“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有心为报怀权
略,可在於期与地图。”同样是反对刺杀,但看出了荆轲的权谋抱负,这一点是令人佩服的。史书的记载,荆轲的权谋并不比剑术差,如果不行击刺,后果还未可逆料。当然主流观点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就是对于荆轲的赞扬。取几首代表性的简单节录一下,比如写荆轲的品格高尚,左思《咏史》之一结曰:“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同时却认为荆轲没有“壮士节”,大概是指事不成之事。而李白在《赠友人》诗中,则赞扬荆轲“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的精神。这与他自身的经历和节义情感是相符的。贾岛处于中晚唐,对于时境深有体会,日渐滑坡的唐王朝令他忧虑,所以他在《易水怀古》中写道:“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除了直接对荆轲进行评论,也有人从秦舞阳和田光的角度作出评论。同样是周昙,在咏秦舞阳的诗中,贬低了秦舞阳,说他“丱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卿。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认为如果秦舞阳上得阶上,在荆轲事情不成的时候,还可以相助,未必不能成功。而他实际上不过徒有虚名。李白批评得更加激烈,他直接说:“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把秦舞阳作了废物。在我看来,秦舞阳实在是个可怜角色,作为配角,没有任何光彩,只是为了陪衬荆轲的勇武,生死都渺然无传。出自此心理,我才写了《秦舞阳》一文,为他百般辩解,这个态度当然也是不对的。至于从田光的苦心考量,有李远的《读田光传》一诗:“秦灭燕丹怨正深,古来豪客尽沾襟。荆卿不了真闲事,辜负田光一片心。”认同田光,对荆轲的评价却难免浅薄义气了。
写词专门论此事的并不多,有一首颇长的《莺啼序》(好吧,我知道这个词牌没有短的),其中抒发了自己怅惘流离的情绪,引述了许多典故,如曹操,庾信。关于刺秦事的一段是:“恨前此、燕丹计早,荆庆(即荆卿)才疏,易水衣冠,总成尘土。”读来不禁悲戚。
将提到的长诗附录于下。
一,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二,左思《咏史》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三,柳宗元《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四,李白《赠友人其二》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岁寒。 荆卿一去後,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五,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六,赵文《莺啼序》
秋风又吹华发,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国芳草何处。看前古、兴亡堕泪,谁知历历今如古。听吴儿唱彻,庭花又翻新谱。肠断江南,庾信最苦,有何人共赋。天又远,云海茫茫,鳞鸿似梦无据。怨东风、不如人意,珠履散、宝钗何许。想故人、月下沈吟,此时难诉。吾生已矣,如此江山,又何怀故宇。不恨赋归迟,归计大误。当时只合云龙,飘飘平楚。男儿死耳,嘤嘤昵昵,丁宁卖履分香事,又何如、化作胥潮去。东君岂是无能,成败归来,手种瓜圃。膏残夜久,月落山寒,相对耿无语。恨前此、燕丹计早,荆庆才疏,易水衣冠,总成尘土。斗鸡走狗,呼卢蹴鞠,平生把臂江湖旧,约何时、共话连床雨。王孙招不归来,自采黄花,醉扶山路。
文章引用自:
范文二:关于荆轲的作文
关于荆轲的作文
白字黑字录尽了历史上的风韵情事,书卷卷起了人世百态,我在书卷的开端无意之间发现了先生你——荆轲!
保家卫国,匹夫有责,何况你是燕赵的武侠呢!“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虽然婉转含蓄,但你又岂能没有听出其中的责难与斥责。“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不仅仅体现了你“言必行,行必果”的侠义之风,更是一个国人为了家,为了国的一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阁下你“有所待,欲与具”,然
年轻气盛,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太子丹却“迟之”——“疑之”——“复请之”。太子丹虽非先生之知己,然先生之一诺千金之人品,又岂能容人去玷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易水别故友之后,先生你就登车终不悔。
秦庭之上,年十二就杀人如麻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事情猝然发生了变化,刺秦之事就要败露了,然而先生你寥寥数语——“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不仅遮掩了秦武阳失态的表现,而且又颂扬了秦人的威风,语义圆转,滴水不漏,使君
上下疑窦冰释。
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不成,之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岂非个人意愿所能左右的,焉能责怪先生“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只因先生之侠义千载有余情,先生泉下有知,怎可因朱熹之谬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而耿耿于怀呢?
易水之畔,粘土焚香告先生: 先生,莫愁后人不识君,后起我辈皆为护国郎
先生,一路好走!
范文三:历代有关荆轲刺秦的诗词
咏史诗 阮瑀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拟咏怀诗 二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杂兴 王昌龄
握中铜匕首,纷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仇,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史 李峤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
三不为篇 海顺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荆轲拔剑,毛遂捧盘。不为则已, 为则不然。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永?今好,
长绝来怨。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纵任才辩,游说君王。高车反邑, 衣锦还乡。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笼餐讵贵,
钩饵难尝。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我欲炫才鬻德,入市趋朝。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箱盈绮服,厨富甘肴。讽扬弦管, 咏美歌谣。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无过日旦,
靡越风朝。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奉酬圣从侍制 王安石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
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
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巷歌。
复道谏书尝满箧,不唯诗句似阴何。
范文四:关于荆轲刺秦的思考
【摘 要】文本解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从《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文章入手,谈谈文本错误解读的一些原因,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所借鉴。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学文本;教材文本 《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大家都不陌生,高中时,老师就这篇文章给我们做的概括总结也基本无异:荆轲刺秦王是一种反抗强暴、舍生忘死的行为,体现了荆轲的忠义刚直、果敢、机智。当然这个观点也受到一些老师的反对,认为用此观点来教学必然是带领学生进入“邪门歪道”,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呢?教学轨道就该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吗? 关于荆柯刺秦,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发现诸多学士对于这一行为的评价,都无定论,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苏洵认为荆轲的行为是“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当然,有指责也会有赞扬,司马迁评价道:“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龚自珍赞扬其颇具“江湖侠骨”;也有大部分评论者认为,虽然荆轲刺秦的行为较为鲁莽,但是这种不畏强暴、为国捐躯的精神还是值得赞颂的。 作为进入教材里的选文,我们对“荆轲刺秦”应该如何解读,是否该引导学生们多方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呢?我理解的文本解读是:通过感悟读者、作家与作品这三者的交流与融汇,逐步探索作品中的各个层面世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的过程。从授业的层面来讲,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来解析文本,并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中所体现出的理念。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一课时,有位学生说:“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宝贵,**在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情况下,却活活被烧死,死得可惜,死得不值,我觉得他这是犯傻。”教师评价道:“你真了不起,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评价是对的吗?我认为这种天马行空式的理解是一种误读,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文本解读,个性化解读应当是遵循客观的且具有塑造积极人生观的一种解读。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解读问题呢?我认为是主要是混淆了文学文本和教材文本的概念。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等制度。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文化是一种正式的文化,对受教育者有积极的影响。而社会整体性的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文化,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提倡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社会读物和教材读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一 、接受群体不同 社会读物是由读者自己选择的,面向的读者年龄分层比较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然而教材读物是由教材编纂者和专家经过严格筛选才通过的,接受群体是需要教育的学生。所以,教材读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观的重要参考。 二、价值观不同 社会读物多建立在读者固有的兴趣、已知的世界层面以及成型的价值观念之上,所以社会读物所体现的精神层面存在很大差异,糟粕思想充斥其间;教材读物的作用是将处于思想学习期的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人,所以教材读物在精神层面上反馈出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目的性不同 社会读物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读者只能靠自身的悟性去体会读物的精髓,亦没有能力方面的特定提升;而教材内容则是为了反应课程内容的,选择的教材读物是可以最好地体现出课程内容所要求学生达到的一些能力和素养。 四、解读的“度”不同 社会读物没有系统性,也没有相关的主题要求,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但是教材单元编写是有系统性的,比如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在这个单元中就会选取相关的叙事名篇让学生学习,所以在解读过程中也应该顺应这个单元主题。 五、读物“摄取模式”不同 教师和普通读者的身份不同。作为普通读者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解读。作为教师则应该更多考虑对学生日后发展,考虑语文课程的要求,考虑语文课程标准,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解读,不是一味的否定或赞扬,更应该把文章置于整个语文课程当中,选择更适合的解读方式来教学。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这篇文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从中领略古人的才智和品性修为,又可欣赏和借鉴文辞点缀、文法修饰的艺术。分析这篇文章应该结合这个教材单元来分析,如果把荆轲的行为解释为阻碍了历史发展进程,存在很大的消极性,这便与单元的主题性不相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多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兴.教育通论天[M]津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雍殷梅(1988~),性别:女,福建厦门人,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范文五:关于荆轲
1-荆轲是个“刺客”,不是“杀手”,这一点很重要。刺客的身份是“客”,比较高贵一点,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有政治立场和抱负,有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刺客则只是杀人工具,冷血的执行者,隐姓埋名不见天日。作为刺客,他负责整个刺杀活动的策划,包括准备、执行和善后。荆轲刺秦王之前准备了好几年,等待各种机会,包括樊于期的人头、助手的挑选、匕首的淬毒等。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智商、大局观和决策能力。
2-荆轲的准备中差了一个环节,就是行刺助手。他迟迟不肯行动,就是在等待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很好的搭档,是行刺的执行者。可惜不知什么缘故,在约定时间这个朋友迟迟没有赶到,而这时燕子丹已经迫不及待了。郁闷的荆轲只好勉强选择了一个杀手作为替代。这个杀手就是著名的秦舞阳。秦舞阳名声很亮,少年成名,其实就是个愣头青“马加爵”,武功高超但心理素质极差,做打手绰绰有余但并不适合做杀手。这是燕子丹推荐的人选,荆轲只能接受。但这就埋下了祸根。
3-行刺的时候,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被秦王的威严和皇宫的气派吓得脸色惨白,差点尿裤子,被起了疑心的秦王喝退,只许荆轲上殿献图。这个时候,秦舞阳毫无用处了,行刺的执行任务落在了荆轲身上。
4-按照潇水的分析,荆轲武功确实很烂,拿着淬毒的匕首居然没有碰到秦王一根毫毛。匕首见血封喉,只需划破秦王一点皮肤就OK了!最后把匕首当飞刀,更是离谱,被秦王轻松躲过。等秦王在大臣的提示下拔出剑来,立刻反攻,将荆轲乱剑砍死。刺杀失败。
5-刺杀失败的原因似乎是荆轲学武不精,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抓住。但不可否认,他的整个行刺计划的策划和准备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计划中行刺的执行者本来就不是自己(他应该对自己的武功有自知之明),而是那个未露面的朋友。秦舞阳的仓促上阵替代成了直接导致失败的败笔。在秦舞阳被吓得尿裤子的那一刻,荆轲不得不临时接过动手的任务,已经注定失败。
6-古人对荆轲的评价一般都是“悲情英雄”,赞赏同情和可惜。他本来将成为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人物,可惜功败垂成。古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觉得秦始皇是个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结束了战国动乱,但这是以血与火来征服的,全国的种族和人民都被他得罪光了。而且他开启的秦王朝更加残暴,在战国时代,至少有些君主比较开明,人民生活比较安适的,但到了秦朝,大家都成了政治压迫下的奴隶。
7-在马克思历史观下,新中国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他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人物,谁反对秦始皇就是反对历史,是反动逆流。结果荆轲作为反对秦始皇的“杰出代表”,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对他的评价是:不识时务、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没落贵族,为垂死挣扎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甘做爪牙和走狗。他的行刺失败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幸运的,因为保住了秦始皇;他行刺即使侥幸成功,也注定是暂时的得逞,历史会选择另外一个秦始皇出现,时代的大潮不可阻挡(或许阻挡个三五十年吧)。
8-我对荆轲的评价:作为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非常流行和极为推崇的。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不足,都是燕子丹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士”或者“客”的必备品质。所以从荆轲本人的所处具体环境出发,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侠客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反动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落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是历史选择了荆轲,而不是荆轲想要去创造或改变历史。
9-对“评价”的评价。历史人物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但活着的人总是托古言今,指桑骂槐。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实际上代表他对现今社会的评价,“评价”只是一种言论武器。古代对荆轲比较正面的评价是为了宣扬忠义英雄,现代中国教科书对荆轲的比较负面的评价是为了验证和推广马克思历史观。历史材料不会说话,人们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往往选取有利于自己的那部分作为证据,这虽然即便不是造假,也属于一种变相的篡改。评价改变不了历史,但会改变人们阅读历史的心态和立场,从而改变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