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詹何钓鱼
詹何钓鱼
原文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译文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
楚王说:“说的好。”
寓意:做事时,有时能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造父学御
正文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
造父曰:“唯命所从。”
泰豆乃立木为涂[1],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
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汝之行[2],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之中[3],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4],原隰之夷[5],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译文】
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
造父说:“完全遵照您的教导办。”
泰豆便栽上一根根木桩当路,每根木桩的面积仅够放上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桩上行走,快步往返,决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老师学,三天时间就掌握了全部技巧。
泰豆感慨道:“你怎么那样灵敏,掌握得这样快啊~凡是驾车的人,也是像这样的。前时你走路,得力于足下,足下又是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就是通过协调马缰绳、马嚼子使车子走得平稳,控制调和马口使车走得或快或慢,正确的驾车法则在你心中,控制御马的节奏则由你的手来掌握。你内心懂得了驾车的法则,对外你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之能做到进退笔直,旋转合乎圆规曲尺的要求,跑的路远可是力气依然用不完,这样才可以说真正掌握到驾车的技术。控制住马嚼子,顺应着缰绳;掌握马缰绳,是顺应着手的操纵;手的操纵,是听从心的指挥。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马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坐得端端正正,而六根缰绳一点不乱,二十四只马蹄跨出去没有丝毫差错;倒车转弯,或进或退,没有不合拍的。这样,车道的大小仅能容车轮就够了,马蹄踏的宽度之外,不必有多余的地盘;从来不会觉得山谷的崎岖危险,原野的宽阔平坦,在我看来,它们都一样。我的技术全部说完了,你好好记住它~” 。。。
寓意
这则寓言特别强调了训练基本功的重要,基本功扎实,提高就快。
鲍氏之子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ruì,吸血昆虫)囋(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译文
齐国姓田的(权臣)在厅堂设宴祭神,一起吃饭的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田氏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它们来给民众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
一个年龄十二岁姓鲍的小孩,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只是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慧和力量不同而互相制约,依次互相吞食,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并吃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也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
寓意: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
九方皋相马
原文
秦穆公谓伯乐曰1:“子之年长矣,子姓2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3。天下之马4,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5。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6者,有九方皋7,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8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9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10。”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11。穆公不说12,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13~子所使求马者,色物14、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15曰:“一至于此乎16~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7。若皋之所观,天机18也。得其精而忘19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20。”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译文
秦穆公召见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
伯乐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像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足蹄印儿。我的孩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的相马技术不在我之下,请大王召见他吧。”
于是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九方皋到各处寻找了三个月后,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那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于是秦穆公派人去取,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时候秦穆公很不高兴,就把伯乐叫来,对他说:“真扫兴~您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真是高出我千万倍。像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
把马从沙丘取回来后,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1]
寓意
看问题要抓住事物本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范文二:[优秀作文]詹何钓鱼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
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范文三:作文:读《詹何钓鱼》有感
《詹何钓鱼》记叙了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钓鱼用的是一根单股蚕丝绳和一种细竹做的鱼竿,用半粒米粒做的鱼饵不用多久就能从深渊激流中钓满一大车的鱼,楚王听说他竟然有如此高超的钓鱼技术,就前来询问起垂钓的诀窍。詹何说:“我父亲告诉我,做一件事要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我学着这个办法整整用了五年,终于精通了这门技术,我来到河边持竿时,总是全身心的关注钓鱼这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干扰。所以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联想到自己学习这一方面还有欠缺,从今往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向詹何学习,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全心全意的去做。
范文四:【word】 《詹何钓鱼》阅读训练
《詹何钓鱼》阅读训练
《詹何钓鱼》阅读训练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成?为钩.荆筱?为
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
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日:”臣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
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鸺于青云之际
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
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
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
钓饵,犹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
以轻致重也.”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詹何:楚人,以善钓着名.?纶:
钓鱼用的线.?芒成:尖针.成,通”针”.(荆
筱:楚地产的细竹.荆:楚国的别称.筱(xiOo):
细小的竹子.?先大夫:指已经去世,曾任过大夫
之职的父亲.(蒲且(j0)子:楚国擅长射箭的
人.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纤缴(zhu6):
系在箭上的细绳.(放:通”仿”,仿效.(沈:通
“沉”.?沈埃聚沫:水中淤泥和集聚的泡沫.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渊:深水,深潭)
B.纶不绝(绝:断)
C.臣因其事,放而学钓(因:因此)
D.物莫能乱(莫: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译文:
(2)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
译文:
3.下列旬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一
项是()
A.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
B.臣闻先大夫之言
C.蒲且子之弋也
D.当臣之临河持竿
口天津李志林
4.詹何钓鱼为什么能”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
渊”?(请用原文回答)
5.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C
2.(1)楚王听说大为惊讶,派人把他找来询
问原因.(2)所以我能够用弱小的渔具制服大鱼.
用轻的东西取得重的东西.
3.D
4.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钩,
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5.做任何事都要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
并且要专心致志.(意近即可)
【译文】
詹何用单股蚕丝作渔线,用尖针弯曲成渔钩.
用楚地产的细竹做钓竿,剖开饭粒做渔饵,从百仞
深渊,急流中间,把可以装满一车的大鱼钓出来.
而且渔线拉不断,渔钩不会拉直.渔竿也不会拉
弯.
楚王听说大为惊讶,派人把他找来询问原因.
詹何说:”我听先大夫讲过,蒲且予射箭.用
弱弓细缴,借助风力把箭发射出去,一箭就射中青
云边上的两只黄莺.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
匀,不偏离目标.我仿照他射鸟的做法.学着钓
鱼,学了5年才彻底领悟了他的技术.当我到了河
边拿起钓竿钓鱼时,心无杂念,一心只想着钓鱼,
把渔线抛出去,让渔钩沉入水中.手上用力均衡.
不会忽轻忽重,外界任何事情都不能够干扰我.鱼
看见我的渔饵.如同污泥泡沫.毫不怀疑地一1:7吞
下.所以我能够用弱小的渔具刺服大鱼,用轻的东
西取得重的东西”
DUXlJ
范文五:詹何钓鱼以轻御重的钓鱼小故事
詹何钓鱼以轻御重的钓鱼小故事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
这个寓言选自《列子?汤问》,詹何用单根蚕丝做钓线,用尖细如芒的针做鱼钩,用细小的竹子做钓竿,将一粒饭剖为两半来做钓饵。他能在有百仞深渊、流水湍急的河流之中,钓到可以装满一辆车的大鱼,钓丝不会拉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这时候楚王听说了他的能力之后觉得很惊异,就把詹何招进王宫问他原因。詹何说:“我听先大夫说过,蒲且子射箭用弱弓细缴,借助风力把箭射出去,一箭可以射中两只黄鹂于高空之中,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
詹何模仿着蒲且子射箭的方法钓鱼,经过五年的学习,终于掌握住了其中的奥秘。当他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没有一丝杂念,一心只想着钓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思想不受外界干扰。鱼儿看见钓饵,都以为是水里的尘埃或者泡沫,毫不迟疑地吞食,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詹何能够用弱小的渔具钓到大鱼,以轻御重。
资讯来源:http://www.yjm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