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化水平的数据在大1800年后出现,估计 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9.06亿,其中约2.17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上的城中,大约2,的人活在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1850年,世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在1900年-1950 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254,。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各个地区出现了巨大的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
18世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城化的发展。进入19世纪以,发达国家的市化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随的几十年,大多发达国家已过了市化的初始阶段、高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据《1989世界发展报》显示,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 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据《2000年世界发指标》显示,1995年,伦敦大约有700人口,在1998年,英国城市占总人口比重为89,。在欧洲经与货币联盟,有78,的人口生
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之间城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城市化进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到1851 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到1921年,其城市化
当西欧城化进程发展了很长时间后,美国还是一个村家。1860 年-1920年间,美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实其度城化。1860年,其城市人口到20,,到1920年其城市口已超了全国的一半以上。美国的东地区,包括纽约、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等,工业化较,是美国最早实现高城市化的地区。国1790年的第一次人口查表明,时5,的城市人口聚集在美国东海岸。二战期间,国防工快速长,使西城市迅速得以发展。80代城市增长最的地区,是南部的弗罗里达、得克萨斯和亚利桑几个州。东北地区城市化则减慢。近十年的城市人口增长,90,发生在南部和西部,表明了其人口向美国南部,西部边陲地区流动的趋势。现在美国十大城市中有六个位于该地。加拿大的城市化发展与美国相类似,当美国的市人口大规模集聚在海岸和西海岸时,加拿大的城人口则集聚在的边境地带。目,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标》显 示,美国和加拿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比一西国家晚百余年,由于其城市经飞速发展,用了十年时间,已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1920 年,本城市人口只占总
18,,但是,到二战后的1955年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为58,。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目前其城市人口比重为79,。据联合国经资料政析部人司资料显示,1994年东京总人口为2650万,在世界超大城市中保持领先的位置。从1970年以来,东京一直是世界人最多城市,预计这种状
在洋洲国家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总人口最多,它们基本映了该区城市化状况。1994年两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80,。2000年世界统资料显,澳大 利亚城市人口比重为85,。大洋洲地区的特点是没有一座城市总人口超过500万,总人口在100万-500万的市由1950年的2座增
近几十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市进程中,又出现了种城市化象,也有人称为郊区或反城市化。其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量向区及更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多的工业企业也纷纷离开城市,中小城镇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区域不断扩大。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开始于北欧和西欧,随后在七八十年代许多达国家都出了种现象,如丹、法国、德国、意大利、班牙、英国、美国和日本,其中在西和美国表现为突。在60年代,美国全国6个100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减少了140万,50-100万人的大市从20个减至16个。这16城人口总数也减少220,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2.2,降到9.7,。纽约市的人口减少了36.6,。在70年代和80年代间,许多城市包括布法罗、克利夫、底特律、新奥尔良、匹兹堡和圣路易丝等,总人口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有些城市在这期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负数。在60年代,英国伯明翰的人口减少了 8,,伦敦的人口减少了54万。在1970年-1985年间,伯明翰、利兹、伦敦和曼彻斯特口增长率为负,在1985-1995年期间,其总口也基本没有增。从1970年-1985期间伦敦人口负增长率过1,,共减少了125.9万人,从而失去其大都的称号。在其他一些国家,如西班、意大利和麦,其现有资料表
城市化的主要原因:首先,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子通讯业及交通业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另外,由经济和其他动大量向城聚,成城市的挤和环境的恶化。于是大城市中的富人首先开始离开城区,搬到生活和条件好的郊区。随后中产阶级和大城市心区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也搬到郊区。最后,达国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是城市人口减少的一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
和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国家起步晚,历史短。由于多数发展国家都为民地,18 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二战前,展中国家城化发展较慢。有资料明,从1800年到19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由3000 万人增加到1.35亿,农村人口却由6.7亿增加到11.67亿。1950年,发展国家城市化进程不
关资料表明,1950年-1985 年3年间,城市人口比也17.3,增加到31.7,。而且仍以相当高
在亚洲,和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出大区差异。中国例,建国后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进程一常慢。1978 年,中国结束了其计划济时代,才开始了一条类似美国、德国和国在18、19世纪所采取的发展路,城市化步伐随之加快。1978年,还只有不到1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1995年上升到29,。而今,城市人口比重已升为31,。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后十年,中国将迅速发展为一个工业,中的市人在未来也将成倍增长。革开放二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1999年中国城市已经达到了666个,比1980年增长了三倍,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75个,中等城市192个,小城市399个。中小城市进入发展最快时期,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城市将会达到800个左右。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其国家如印度城市人口大约是28,、越南是20,、菲律宾是5了,、马来西亚是56,、土耳其是61,、中亚地区 是66,。韩国由于其城经济的飞速发展,就达到80,城市化水平。表
在丁美洲,和亚洲一样,近二、三十年来都保持了相当高的市人口速度。目前资料显示,在玻利维亚,大约只有61,的生活在城市里,而阿是89,,乌拉圭和委内瑞拉达到91,。中美洲国家的城市人口处在45,-60,之间,其城化程度明显低于南美洲国家。拉丁洲和勒比地区有75,人口生活在城
和世上其他区域相比,非洲的市化要慢了多。1856 年,非洲有2口上的城市9个,6万人口上的城市3个。大分布在近海的地方。1990年,非洲城市人口只占25,。而且非洲部不同地城市化水平差距分明。以1995年城化水平为例, 非城人口重占21,,非占33.2,,北非45.9,,南非 48.1,,西非占36.6,。非洲较大的城市有开罗,其人口为1100万,其次是阿尔及尔270万、开普敦240万。非洲国家共同的特点是都只拥有一个以出口为主的、面国际市场万人口的城市。与亚洲、南美相比,其城市人口增长率具有更
发展中国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大城口增速度特别快。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有些发展中国家市均人口增长率超过4,。 1950年,世界上只有纽约伦敦座城市的总人口达到800以上,到1970年,达到这一规模的城市增到11座,其中就5座属于发展国家。在 1994年期,全共有22座总人口超过800万的大城市,其中16在发中家。2000年世界上20个最大城市,发达国家仅占9个,而发展中国家的已升至16个。联合国估计,到2015年,全球该规模的大城市将会达到33座,而仅 亚洲就会占22座。目前世界15座最大城市中分别有11座在亚洲地区,两座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一座在非洲地区,只有一在北美洲。例如,在1960年-19130年的20年,曼谷人口从213万增至515 万。在这20年中,伊朗50万以上人
个,印度由11个增至36个。在100以上人的大城市,发展中国家从1950年的24至1985年的147个,而发达家仅由51个至 126个,前者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后者。根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人口的20,,集中在界各国的78个,口超400万以上的大城,而这78个大城市有一半在展中国家。根联合国的预,从1950年到2030年,发达国的城市人口将由4.46亿增加到10.15亿,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3.04亿增加到40.2亿,二者分别增加2.28倍和13.49倍。因此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增加速度较快,远远的过了发达的城市化速,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从世界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口有3,,发展到1900年。也只有14,。而经1900-2000年这一百年的时,城市人口达到5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情况。1950年,世界上10万人口以上城市有484个,1970增至844个。100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年-1970年间由71个增至 157个,1980年达到234个,根据美《全球2000年报告》,发展牛地区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而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持续而猛,而发达国家大都已达到高度城市化。 而今人类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市化进程仍持这种态势,所以很多人说,世界进入了个城市化时代,十一世纪的世界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微信公众号: hejsks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城市化进程示
(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城市化
1.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
河南中公教育:郑州市金水区经三丰产路南150米路西融丰苑C
电话:0371-8601-0911 400630099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
微信公众号: hejsks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
河南中公教育:郑州市金水区经三丰产路南150米路西融丰苑C
电话:0371-8601-0911 400630099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有关资料,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让学们明确我国城市化所处 阶段,并预测我国城市化进趋,培学生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关注。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的程和各阶段特点。 教
【导读】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进也是从 以后开始
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1)阅读教材图2.19完下面的
思考: a)世界各国城市水平高低不一的主要
。 b )解释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2)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33页案例4结合2.19完成34
2.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
(1) 整体把握
读图2.18及教材35页,找出不同时期城市化的重心地并析其结果。 (2) 具体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家城市化的
结合(1)的讨论结读图2.23完
思考:造成发达国家和发中国家城市化结果
(3)我国城市
读图2.26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点,并预测未来我国城市化程的趋
【课堂练习】
1. 世界大战结束后,
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程度 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
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
2.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①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小城镇的基础逐步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误是( ) A.发展超过了同期的发达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最高速度还快 C.城市人的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
4.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致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提高;④城市设施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迪
世界城市化进程
叶裕民①
内容摘要:世界城市化伴随着业化程而逐推进。当前,世界城市化的重心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展中国家移,城市化弱质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知识经济为发中国家城市化提供了史的机遇;与日本市规模结构相较,中市镇比重低,中国的城市化过度依赖于小城镇,造成严重的城市短缺;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是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城市化过程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住宅问题、就业问题、疾病问和教育题,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制
关键词:世界城市化 日本城市模结构 德国城市政府职
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起步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工业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推动着人类逐步实现由农会向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化时代的转变。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46%。观界城市化历程,呈现出如
(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提高的
在1800时,世界城镇人口重才仅仅为5.1%,1850年仅为6.3%。此后,随着进入工业的多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城化进程大大加快,1900年全世界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3.3%,1950年为29%,2000年为47.2%(图1)。界范围内的城市化速度在不加快:1800-185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年平增长0.024个百分点,1851-1900年该速度增加到0.14个百分点,1900-1950年为 0.31个百分点,1951-2000年50年平均增长速度是每年增长0.36个百分点。21世纪是城市化的纪。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53.7%,其中达国家达到82.3%,发中国家将达到49.3%②。从整体上看,21世上半期全世界将
①
叶裕民,女,1962年生,中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所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从事经济的教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
(二)世界城市城市化的重点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
世界城市化平的地区差异分为发国家和发展家群体。工业命起源于英国,英国也是世界上实市最的国家。早在1850年,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就已超过50%,开始初步进入城市社会。随着工业革命的传播,那些先期接受工业革命并迅速实现业化的国家就为今天的发达国家和区,那很迟才开始走上工业化路的国家和地区就成为天的展中国。发达国家的城道路基本上在20世纪上半叶完成的。表1反映出,1900年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到1950年就已经初步进入了城市社会;1975年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城市社会。20世纪末,然发达国家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但是城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已经大减缓,说明国家城市化程量的增加的过程已经基本完,主要表现为质的高的过程。而这一
表1 世界城市化进程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总人口
全 世 界 城
发达国家和地区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 (%) 5.1 5.4 6.3 8.8 13.3
(百万人)
20 25 40 75 150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平 (%) 7.3 8.2 11.4 17.2 26.1
(百万人)
30 35 40 50 70
(%) 4.3 4.3 4.4 5.0 6.5
(百万人) (百
978 1100 1262 1420 1650
50 60 80 125 220
1925 1950 1975 2000 2015
1950 2501 4066 6057 7207
400 724 1541 2858 3870
20.5 29.0 37.9 47.2 53.7
285 449 560 694 765
39.9 52.5 75.0 79.1 82.3
115 275 952 2115 3024
9.3 16.7 29.3 41.7 49.3
资料来源: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印书馆1995年版,第78、81; 2.联开发计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156页。2015年为
表1表,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在工业革命以前,发展中国家城镇人经济发展水平都胜于现在的发达国家,1820年,国和印度GDP分别占世总量的28.7%和16.0%,而法国、英国、俄国、日本、美国、普鲁士六国之和仅占22.1%。①但是,在近代工业革命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远远地落后于世界展的步,其城市化进程在总上约落后于发达国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都起步于第二次世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阶段,世界城化重心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已经再次远远超过发达国,成支撑世界城化进程的主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城市发展质量提高滞后于量的
2000年年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高达21.15亿,是发达家的3,占世界城镇人口的75.3%。但是,发展中国家城镇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来的同步展。2000年发展中国家创造的GDP占世界的比重不足21.0%。占世界城镇口1/4的发达国家创造了拥有界生总值的79.0%出口市场份额
②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创造富的能
没有相应幅度的提高。换言,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量的扩张快质提高。 (四)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化与城市化不
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家,都曾经发生过过度城市化和城市不足的问
所谓过度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化程大大快于工业化进程。乡村人口过快向城市迁移,超市经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市房紧张,交拥挤,犯
过度城市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过。由于这些发国家
①②
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11
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大会数据,转引自《人民日报》2000年2月22日第六版:《改革不理国际规
发展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通过基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郊区化路径比地消化和解决了过度城市化的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巴、根廷、墨西等,至今存着过度市化的问题。比如墨西哥1999年年城市化水平为74%,与美国(77%)和日本(78%)本相当,而同年墨西哥的人均GDP4400元,相当于美国和日
过度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口无序,缺乏管理;二是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在城的过程中忽视农村业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经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为进入城市的乡村人口提就业会和生活条件,而造成众多的
所谓城市不足,是指城市化进程大大后于业化进程。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后主要表现为城市非农产业劳动力供给不,常通过劳务输入(德国、俄罗斯),以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入城市(日本)等途来解决。在东欧东南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城市化滞问题。比如国,1999人均GDP1960美元,比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但其城市化水平仅为21%,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1%的平均水平。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人为政策因素(东欧、苏联等),限制农民进城(树枫,1998)。是工业分散,乡人口就地非农化所致(东亚一带)。中国当前也具有城
(五)知识经济正在更高的起上启动新一轮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以后,以计算机技术核心的高技业息产业的大展,终于在世纪之交把世界推进了一个时——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由于具如下特征而成为推进界范内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量: 第一,知识经济是以城市为要空间依托的经济。知识经济以智资源为基础,而城市是力资本雄厚的地方。各国都在努以城市为平台,创造学型城市,使更多国民有机会提高自素质,并参到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大批才华出众的有之士也都集中到城市这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境之中,施展才华。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会伴随着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浪潮——城市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会有空前的提高。知识经济特别为发展中国推进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遇。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来,发展中国家城化进程不断加速正是
第二,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经。现化的大城市人才济济,是高技术产业产品研究与开、生产和播的最好场所。最近20年里,世界各国又一次掀起大城市发展的浪潮,特别集地现在大城人口又一
①
①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
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迅速级。大城市超前发展,不仅是工业中规模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化的重要
第三,知经济是以网络传输为主通讯段的经济。网络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瞬完世界各个角落之间的交,大大降低相交流的成本,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因此变得更加激烈而不是相反。在网络时,一方面尖端的技术业需要借助发达现代化的大都市发;另方面,更加量的一般业在空间选择上的自由度更大。他们可以在远离大都市的中小城市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城市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际上,技术越进步,社会越发达,提供给人类发展可选择的路也就越化,各国各地区城市化的具体路,要视具体国情区情而定,
世界城市进程给我们的启迪:中国城市进程不是立的,是与世界大批发展中国家市化浪潮相伴相随。中国经错过了第次工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并因此由先进国家演化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第二世界性性市化浪潮,我们有理再一次错过。中国吸取发展中国家市弱质教训,在重视进城市化的增加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加速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避免和消除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知经济为中国城市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需要加快城市化的制创新,消劳动力、本等生产要素空间聚集制度障碍,为各级各类城市的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机制
世界城
刘传江
Ξ
内容提基
关表1
世界
人口变化
阶段
狭义城市化
类型
中心城市
郊区
-+++++-
一、世
世界各国城市进程的开始时间、度和已达到的实际水平千差万别,但与经济发展及其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有在规律性。“城市”这一概念几乎在所有有文献被定义为农村口城市集聚的过程,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提高的过程。然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统的定义已显得过于狭窄,或者说只城市化狭义定义,不能有效地描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现象:城市化过程除了表现为人口集中过程外,当它发展到一定度后还可以体现为人口分散过程,这就需更广的视野考察城市化。一些学者在研了发达国家城市进程后将界城市化过程分为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3个阶段6
变化的特征是:(1)对集中的城市化时期。在这一时期,城市中心区人口增加,郊区人
(2)相
时期。市
加,城市圈人口大幅度增。(3)对分散的郊区化时期。城中心区人口低速增长,郊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圈人口低速增加。(4)
世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36?
大城市圈
+++++--
ab
++++----
郊区化cd
逆城市化ef
说明:+
-表示口
资料来源:王嗣钧编:《城镇化区域化比较研究论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化时期。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减少,郊区人口低速增长,城市圈低增长。(5)绝对分的逆城市化时期。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少,郊区人口低速增长,人口出现负增长。(6)相对分散的逆城市化时期。城市中心区人口大幅度减少,郊区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城市人口负增长。在上述城市化发展的三阶划分,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局的集中,这
Ξ刘传江:汉
027-87682611。
刘传江
现得比较典型,第二三阶的共同特征是人口布在经历了集中趋势后开始呈分散倾向,这种情形在发达国家体
加的收入减少。如果随着制度的升而均工资上升,达到真实工资后,和城市的收益差距消除,农村人口迁也就停止下来,人口迁入型城市化过程宣告完成(孟
那么,现实中作为人口集中过程的城市化是如何发展的呢?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进程()的共同规律可括为一条被拉的S:(1),发展速度较慢,S型曲线的左下段,2)人口向城速集聚的中期阶发展态势映为S曲线的中间段,曲线斜率较大;(3)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的期阶段,发展态势反映为S型曲线的右上段,曲线斜小(RayM.从一个国家或地区
口城市现
(很可能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速快于农地区。不妨假设某国家i时期城口为U(i),农村人口为R(i),乡人口增长率差为k,且假定k在一定时
二、S型
作为人口集中过程的城市化,从论上说,它的极限是把整个世界都成城市。但在本质上,人们不是了市化而去现城市,城市化的根本目标是本国或本地区100%人口享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现实中,尽像新加坡、国家已经实现了100%大多数说,可能性。:其一,,第产业就人口虽然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低,但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产业,而它依附于土、分散经营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让所口都向城市集中;其二,一些资源就地发型产业通常有必要不可能向集中。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告诉我们没有必要过实现100%的人口
该定律是指城市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加,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多于城市人口数,城市明的会覆盖面大城市社区括的范围,全社会享受城市文明程度高城市人口的比重所映的度。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城市人口比重低于10%时,辐力很弱,城市文明基本上只于居住在城市里人享受。城市占人口50%以上,城市文明普及率到70%右。城市人口总人口70—8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90%,甚100%(高黬义,1991)。就具有经济理性个行为而言,发展国家之所以存在农村人口迁移,根本原因在于存在显城乡劳动收益差距。随着农村人口迁移的继续,农村度工资(人均产值)升,均衡城工资(等于农度工资加上城市社会成本的额外补偿)也随之上升。若真工资(一劳动在城市工作能得到的实
如下公式描述:
(1) ()-=k
UidtR(i)dt
对上式
-=kdt
U(i)dtR(i)dt
于是便可
(2)亦
RiRi
由于i时期总
∫
u(i)=
-1
1+
R(i)
===1+u(i)U(i)U(i)U(i)
1+
U(i)
=T(i)
(3)
(4)(5)
于是:u(i)
==
1+e
-kt-C
=
-1+Κe
kt
该模型
的
1+ea+bt
一个特,
世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37?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机制 程分为初期缓慢发展、期加发、后期减速发三个阶段。式中参数Κ和k为常数,别描述城市化起步时间的和城市化速度的快。随着参数Κ和k的取值不同,上述模型可以给出各种步早晚和发展速度快慢的城市化程的S形曲线,k值越大,表明城市化速快,反之则越慢;Κ值越小,城市化起步
根据上述城市化发展态势曲线,用合国供的1950—1990年每
全世界: u=
e0.t
发达国家: u=
1+0.5112e-0.1073t
发展
1+2.6478e-0.1095t英国: u=
1+0.1440e-0.0575t
法国: u=
1+0.4737e-0.1251t
德国: u=
1+0.2576e-0.1309t
表2
<>
1+0.4553e-0.1584t
美国: u=
1+0.3952e-0.0604t
澳大利亚: u=
1+0.2045e-0.0837t
俄罗斯: u=
1+0.6236e-0.1613t
埃及: u=
1+11-0.t
u0.-0.t
1+318808e-0.0663t
: u=
1+4.5816e-0.1012t
从上述回
日本: u=
市化进程曲线的Κ值普遍较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Κ普较。这表明:发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中国家城化起步较晚。在发展速面日本、德国、法和俄罗斯取值较大,表明这几个国家50年代以来城化速度较快;在发展中国家中,西取值最大,印度、中国和埃及取值较小,表明二战后巴西城市化发展度明显快于
个
60—74.9%
11365183820341737
>或=75%
0231371631335131752
222
10—19.9%
155123803100334112
20—49.9%
11372217206281400898983
50—59.9%
0929774500121432
小计
5656505047474141552323222222
非洲亚洲
19501995195019951950199519501995195019951950199519501995
2928200000072446
资料来源:UnitedNations(1995):WorldUrbanizationProspects,the1994Revision,NewYork,UnitedNations.
世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38?
刘传江
根据上述S型发展曲线中城市化水平u变化趋势,人们依据u的取值区间将城化发进程进一步细分为干不同的具体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低于10%时为城市化的史前阶,过10%以后为城化起阶段,过20%以后为加速城市化阶段,超过50%以后为基本城市阶段,超过60%以后为高速发达城市化段,达到80%以后为城市化的自我完善阶段(高黬义,1991)。从世界迄今的经验看,市人口达到总人口
基于上述划分标准,所处阶段做出判断:,为511%,185061年到21%(过,),市化率为45%,200550%,2025年将达到61%(UnitedNations,1995)。这表明,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化现象,19世纪期才开始起步,20世纪中期进入加发展阶段,目前仍为这一阶段的后期,21世纪期可望达到临界完成阶段,21纪20年代中
而且,发达国家和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进程时早晚及城市化水平亦参差不齐。英国于1760年业革命开始时的城市化率约为10%,正好与工业同处起步阶段。1800年,城市化率达到20%,进入加速城化阶。再过了半个世纪后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城市化临界完成阶段的国家,1891年达到72%,接近稳定的发阶段水平。美国市化率相关数据:1790年为511%,1840年达到1018%,1860年接近20%(1918%),1920年达到5112%,1960年接近70%(6919%),1990年达到7512%(U.S.De2partmentofCommerence,1993),宣告城市化后一个十年进入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日本城市化于19纪末期开始起步,1898城市化为1119%,1925年为2116%,1940年为3717%,二战期间因战争影响幅度
展中国家中,城市化水平及进程同样参差不齐,而且发达家同的一个点是现实差异十分显著。联合国供的数据和预测结果明,47个最不发国家城市化率1965年才达到10%的城市起步标准,1990年城市率接近20%(UnitedNations,1995),
等收入国家90年代初期城市化水平的1 3。2中分列举了世界上2221950—。表中资表明,,分别比4538个国家和29个国家,处于城市化临界完成、基本完成和高度发达阶段
三、郊
的发达型城市化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率达到75%时,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相定的达阶,表明发展型城化阶段已基完,此时的城市化进入集中趋与扩散趋势并存、以扩散趋势发展时期。早在1880年美国出现了人口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的郊区化现象(Mills,1972)。巴尔的摩、密尔沃、费城、罗彻斯特4个大都市区人口密度随市中心增加而降低,这种变化趋势可用
D0为市
的人口密度,e是自然对数底数,b待定数)。米尔斯的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都市市中心3英里半径范围内的人口占都市区总
年69%,1920年61%,1930年56%,1940年53%,194844%,1954年34%,196324%(Mills,1972)。人口郊区化与下列5个有关:(1)城市居民际收入长;(2)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降低通勤成本,往返于市内市郊较以前方;(3)“市中心病”,如种族关系紧张、房条件化、高税收、高犯罪率和低下的学教育水平等问
世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39?
代上半期迅速达到城市化临界水
世界
移;(4)一些厂商向郊的搬迁,引起就业机会的市郊化,进而引起口的市郊化;(5)些公共政策,如郊区宅补贴、市区郊区公路网建设等也促进了市内居民向市郊迁(Sullivan,1990)。贝里(BrianBerry,1976)最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ter2urbanization)的概念,考察了比郊区化更进一步的散型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郊区化阶段以后,由于城市化水平于饱和,资方向便从城市转向小城和乡村地区,城市人口也向小和乡村居点回,城明显萎缩。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萎在城市中的表现得特别明显。,世纪70本出现,至80现象(王放、李后强,)。根据城市化发S型曲线,城市化进程在进入本完成阶段后期开始呈现减趋势。事实上,不同国或地区由于人、经、社会况的差异,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的形有所不,因而在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城市化、区化和逆城化之间的界值有所不同。多数国在城市人口比重达到较高水后开始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有些国家则在城市化率对较低时即进入缓慢增长甚至局负增长的段。而且,值得注意是,城市发展的分散趋势并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在中国的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也初露倪。北京统计局1995年底对18个区县的样查发现,北京市人口分布呈现由城区向四周扩散的态势,城市近郊区人口增长较快。与1990年相比,4个区人下降0191个百分点,近郊4个区人口上升1178个百分点(新华社,1996)。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上海市卢湾、静安两个中心市区的人口,一呈现持净迁出趋势,而且度很,大部分年份的净迁出率在10%以上。1980—1991年间的人迁移变动情况是,整个市中心区来自郊区的人口迁入率为518%,而郊区来自中心的人口入为612%,高出前014个百分点。从人口密度看,1980年上海市中人密度接每平方公里15万人,外围地区8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世
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40?
由市中心向外随距离增加而降低,呈现比较典型的负指数函布模,1990年,距离市中心2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大度下降,市中心下降到每公里11万人左右。与此相反,距离市中心5—7公里的外围地区,人口密则大幅度上升,大约每平方公增加015—110万人,人口密度分布由至外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初步现正态函数
、,为
何在不同国家或不地区市化发展模式与水平千差万别?为什么同是展中国家,有些家(如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城市化发展“度”,另一些国(如中国)城市化发展“后”?城市化现象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又如何城市进产生作用?几乎所有学者在探城市化时都不回避这些现实问题,而且绝大多数学者调工业命或工业的巨大作用,认为工业是城化的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粗略看,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然而,如果做更全、深刻的考察,就会发现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志的结构转换的城市发展受经济、会、政治、文等多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城市化发展因素中,产业结构非农化转换、经要素不同产业及地域间流动、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三者中,与城市发展相关制度安排与变决不是传统模型一个外生变量。现代制度学派认为这方面的制度安不仅接反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展政策上,而且还会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安排和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或促或延或阻碍城市化进程。缺乏必要或有效的制度安排与变迁,即使发生了产业结构变迁、济要素流动,也可能出现诸如无城化的业化(IndustrializationWithoutUrbanization)、非城市化的非农化(DeagriculturalizationWithoutUrbanization)现。此,这个意义上说,相关的制度排与变迁可以
刘传江
素的基础
产业结构转换
工业化、
非农化
要素集聚
经济
了很大提高,但城市化进程极为缓慢,甚至出现过反城市化(Anti2urbanization)象。城市化水平相于工业化水平明滞。1952—1978年,中国业生产增长了1615倍,城镇人仅上升了515个百点。革开放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产大量流向非农产业,但这并未带来城市的同步。目前,乡镇,但由于80、进不进城”的村,国乡镇企总数集聚在县城镇的仅占1%,集聚在建
制度安排与变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如4个方面:(1)促进农业生率和农产出水的提高,使得农业门在维持本部门再的同时产生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为非农产业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推;(2)促进国民经济的业化和农化,而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必要的拉力;(3)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开放经济中,还包括外地过剩要素进入的制度安)和非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入拉力形结合与集聚合力;(4)促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以满足城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
上述结论可以通过数学函数得以证明。单起,此处考虑经济非农化(包括工业化)和经济转移流动两个直接要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一认为,城市化水平(U)是经济非农化水平(N)和农村经济要素
数,即U=f(N,M),且有>0,>0,于是全
NM
微分dU=dN+dM>0,U是N和M的单
NM
调增
N和M又受相关制度安(I)影响,即N=<><>
体现为碍
dIdI于
dI
农业发
要素流
经济要素流动
制度安排
有关产业结构换和经济要素流动与聚在城市化生成机制中的作用,中外者业已做过大量深入的研究。这里仅制安排与变在城市化成机制中的作用做进一步明。期以来,制度多被是经济发展的既定前提,而不是原因。新制学派以大量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为依据,对传统观了针锋相对的战。该学派认,现实人在由现的制度赋予的制度约束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在有了制度时才得发挥功能。社会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有效率制度安排进社会经济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在技术不变条件下,通
城市化同样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如缺乏有率的制度,或是提供不利于生产要素重集聚的制度安排,即使发生了结构转换和要素流,亦并不必然导致城市化或城市的正常发展。中国成立后至改
世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41?
世界城市发展
与城市化相关的制度安影响农化水平和农村经济要转移流动水平,进而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可以表现为几种不同的情形
当
>0和>0,即制度安排有利于经济非农dIdI
或工业化
展的社会经济机制。因此,究市发及进程,不能主要局限于城化进程表面的数量增长分析,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制度
参考文献:
王嗣钧主
):,南开大学出版社
化和农经
“同步城市
<0但>0,即制度安排不利于经济非农dIdI
化,但有利于农经济
:《西方市
过 杰(1989):《市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王 放、李后强(1995):《非线性人口学导论》,四川大学出
新华社(1996):《北京
王桂新(1996):《上大市地区的城市化》,王嗣均主编:《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
Berry,BrainJ.(1976):“TheCounter2urbanizationProcess:?NileHansoned.:HumanSettlementSystem:In2HowGeneral”
ternationalPerspectivesonStructureChangeandPublicPolicy,
,城市化发展现“
改革开放前,国处于集权的计划经济度环境下,中央政府凭借行政力量提供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在使工业获得长足展同时,却方面人为抑制、阻碍农村要素流出的力,一方面严格地限城化展的要素来源渠道和配置方式。城乡隔离式的济要素流动抑制型制度安排形成了中由“农村—”和“城市—工”两大封闭运行亚系统成“工业家,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70年代末期以来,以渐进、增量改革为特色的二元改革改变了纯计经济的制度环境,村推力已经显性化,城市亦存在结构性拉力,然要素流动制度供给仍然滞后于制度需求,拉和推力未能形成聚的合力。在此情况下,业剩余要素虽已从农业流出,但在很大程度上滞留于农村区,一部分进入城市者,因
可见,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结迁,其进不仅体现为表面的数量增长,要的是表现在增长的动力机制或制度排上。城市化水平的低下及其发展长期滞后,主要
Cambridge,MA,BallingerPublishingCo.
Kuroda,Toshio.(1986):“UrbanizationofthePopulationandDevelopment”AsianPopulationandDevelopmentAssociation(Foundation)ed.:UrbanizationandDevelopmentinJapan.Toky1986,pp.26.
Mills,EdwinS.(1972):StudiesintheStructureoftheUrban
Economy.BaltimoreTheJohnsHopkinsPress.
Northam,RayM.(1975):UrbanGeography.NewYork:JohnWiley&Sons.
.Home2Sullivan,ArthurM.(1990):“UrbanEconomics”wood,ILandBoston,RichardD.IrwinInc.
UnitedNations(1995):WorldUrbanizationProspects,The1994Revision.NewYork,UnitedNations.
U.S.DepartmentofCommerence(1993):“1990Censusof.Washington:USA1990CensusPrint2PopulationandHousing”edReports(1990CPH2221)1
(截稿:1999年6月,责编:翼 翔)
世
界经济31999年第12期 ?42?
0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