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政府职能改革需要更大魄力
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深水区。包括政府职能转变等在内的进一步改革,显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已经实际掌握了十几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并在当代中国社会内部,乃至政府各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在分配政府财政资源上的利益格局。
中国当前和未来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不仅要牵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且必然要调整中央和地方,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因而,任何一项改革,也都会有巨大的改革阻力和变迁张力。在此情况下,要整体上重启改革、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非常困难。这种格局也决定了目前乃至未来中国的改革,只能“重在行动”,只能“扎扎实实、不停顿地向前推进”。
就此而论,最近颁发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及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部署,说明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正在扎实、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
国务院所部署的今年九项改革重点中,“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是在推进一些实质性的行政改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取消和减少政府对投资审批和生产经营活动资格许可的审批事项,一方面会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管制,降低创业门槛,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回市场和民间;另一方面,也实际上呈现出某种在现行体制下政府主动约束权力的特征,因而在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转变发改委等要害部门的职能方面——是一项实质性的改革。
下放审批权是主动取消“设租”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目前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这些改革,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按照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克鲁格(Ann O. Krueger)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塔洛克(Gordon Tullock)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进行行政管制,如设置项目许可审批、审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实际上都是一种政府“设租”和“创租”行为。
现代寻租经济学理论有个警句:“创生垄断的活动是一个竞争性的行当。”当市场参与者为了争得某项生产项目许可尤其是为争得某一项目投资而进行竞争时,会把许多资源用在为获取这种行政审批许可的努力上,结果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巨大浪费。
在政府投资仍然是全社会投资主要构成部分的体制下,各地方政府或各市场参与者通过竞争而获得一个投资项目,也同时意味着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大笔财政资金投入和各项政策优惠。
这无疑会激励各地区和诸多市场参与者,不断浪费巨大资源投入这种寻租竞争,这不但会给政府官员创造受贿腐败的机会,而且导致整个社会投资效率越来越低下,并蔓延和发展下去,最后致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目前中国社会上流行的“跑步钱进”现象,乃至800多家公司排队等着IPO重新开闸,从理论上来说正是这种全社会“寻租”的外在表现。
最近暴露出来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和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的“二刘事件”,都是这种政府高官利用现行“创租体制”进行“权力寻租”的典型实例。现在看来,这些政府高官的贪腐大案,并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们个人的思想觉悟不高和道德品质瑕疵,而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必然产物。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从根源上来说,也正是这种政府设租、创租和各地方政府和各种市场参与者进行“寻租竞争”的一个自然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国务院所推动的分期分批取消和下放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应该说是朝着减少政府进行创租和寻租、推进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一些实质性改革。尽管在目前看来还只是渐进的甚至是小步的改革,但至少在转变政府职能、朝着法治政府和有权力制衡政府的现代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实质性地推进。
下一步改革重在加强监督
政府职能转变不但关涉到主动下放权力,更重要的是政府行为接受监督。
5月6日,**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这次会议除了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外,还特别强调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中央主动下放一些审批权限给予省级地方部门,并将一些转移支付项目直接交由地方处理,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分权更加清晰,也有利于扩大地方的自主性。这对提振地方经济发展、增进地方经济活力,都大有裨益。
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财政支出,都需要面临公开和透明的问题。更宽泛一点说,能否建立起一个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直接关系到如何在社会中进行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了。到2012年,各级政府和国有部门所掌握的全口径财政收入已经接近20万亿元。
这既是中国过去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结果,也是过去在中国经济低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高、各地和各城市基础设施极度落后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有利因素。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主要解决了政府的“收入”问题,却并没有解决支出的公开性透明性等问题。自1998年政府开始启动预算体制改革时,才开始逐渐面对和解决“支出”问题。
在经济潜在增速下移、各行各业资本投资的边际回报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可能再也不复返了。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问题和弊端正在不断显现出来。改革现有的财政体制,到了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缓的历史时刻。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主预算和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查、监督乃至制衡,让人民代表“管好纳税人自己的钱袋子”,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当下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绝非只是一个“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因而要建构一个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问题,而是如何构建民主与法治国家的根本性的政治体制问题。 自2012年7月6日全国人大官网挂出《预算法修正案》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新预算法修正案的讨论已经很多。最近以来,不时传出财政部门又在推动《预算法修正案》在新一届人大“上会”审议的消息。
在新的财政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没有形成和出台之前,修改预算法,无论从原二审稿的实质性条款所存在的问题上来看,还是从修改时机和可预想的效果来看,都是不合时宜和不恰当的。
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必须从国家根本宪政制度上建立起人大对政府部门财政收支的全口径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批准和制衡的预算民主制度。这还必然要牵涉到财政部与央行在财政存款余额和国库库底资金结余运营运作上的权力与利益问题。
这些根本的制度性建设不到位,仅仅想只靠制定一些法律条文规定“三公经费要公开”,预算要“公开、透明、规范、完整”,要建立一个“全口径的预算体制”,是无济于事的。这样的《预算法》一旦上会通过,不但不会推进中国的财政体制和预算体制改革,而且会长期阻碍未来中国的法治民主建设进程,还有可能使得本次主动下放权力的改革打了水漂。
故此,在推进中央地方分权、下放审批权限的改革中,通过修订《预算法》来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与限制,增强财政支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应属此次政府职能改革下一步的题中应有之义。
凝聚改革共识,减少改革阻力
当代一位重要的奥地利学派思想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在20世纪40年代曾指出:“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今天看来,这一见解仍然有深刻的道理。
只要我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渐认识清楚一个现代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必要条件,在改革的大方向和最终改革目标上、理念上搞对了,稳妥、扎实和渐进性地不断推进改革,一个良序法治民主的市场经济就是可期的。
目前问题的关键,正如**(时任副总理)于2012年11月21日所主持召开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所言,由于“现阶段推进改革,不仅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要触动利益”,因而目前需要全社会“更好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
5月13日上午,**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和会议,说明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人正在扎实、稳妥、渐进地推进中国的改革。但改革最重要的是落实,不仅要靠文件,还要靠方方面面力量的推动,尤其是一些要害部门的主动限权改革,下放权力才能变成真的社会活力;同时,尤需注重政府职能改革的综合配套,让政府行为成为全社会可见、可看、可监督、可改进的,可以受人大实际监督、审查和制衡的,慢慢做到这一点,一个“权力被关进笼子”且公平、正义、和谐的良序法治民主下的市场经济体系才是可期的。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范文二:加速机构改革进程 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加速机构改革进程 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南岳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纪实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逐步形成行为规范、 运转协 调、 公正透明、 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按照中央、 省、市的统一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南岳区 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下发,标志着南岳区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一、全面发动,营造改革氛围
2004年 3月 12日,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之后, 我区迅速行动,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重视,成立了政 府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为使此次改革工 作思想统一,组织有序,取得实效,先后召开了三次政府机 构改革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改革工作。 一是召开区委常委会 议。 明确改革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研讨出台政府机构改革 实施意见。 二是召开政府常委会议。 根据省市改革精神,要 求改革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职能整合、任务分解、部门协调等 工作,确保改革过程中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国 有资产不流失。 三是召开相关单位的协调会。 传达省、市、 区委、政府常务会议精神,下达单位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明 确相关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落实好本部门的改革工作, 并要求各单位在会后 15天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本单位 的“三定”规定。
二、充分调研,把握改革重点
为确保此次改革平稳推进、取得实效,区改革领导小组 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性准备工作。 首先是摸清了底 子。 4-6月份,由区编办牵头,抽调财政、人事等部门对全 区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梳 理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立、职能、人员编制情况,做到 了情况明、底子清。 其次是重点调研,集思广益。 下半年, 区改革办多次深入基层,收集群众对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意 见。既听取了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又听取了职能部门服务 对象的意见,确保改革后职能到位、关系理顺、服务高效。 第三是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工作,为此次改革扫清障碍。 为进一步巩固上一轮机构改革成果,扫清此次政府机构障 碍,我们着力抓好人员分流工作,办理到龄退休、离岗、清 退临时以及核定区直事业单位的“三定”工作; 四是以贯彻 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促进政府相关部门职能转变、 作风转变、服务方式转变。 经过充分调研和酝酿,区改革领 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符合南岳区情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方案,交区委常委会议研究确定,并报市委、市政府审核批 准。机构调整后,南岳区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 16个,部 门管理机构 4个,其他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8个。集中体现 了“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 导职数也严格按照不超总额、人随事走、编随人走进行调整 和配备。
三、整体推进,落实改革任务
元月 6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南岳区人民政府 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衡委 [2005]12号)文件后,根据市 里的批复,我区制定了改革实施意见,改革工作进入了实质 性阶段。新组建机构及职能调整的机构,均按照改革的要求 和区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 认真起草了本部门的 “三定” 方案, 已报区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批复。 目前, 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发展和改革局、科技经济发展局等 单位已经着手行政公章的刻制和牌子的更换。新组建的商务 局领导班子迅速到位,机构正常运转。
此次机构调整,为我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 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南岳 提供组织和机构保障。
范文三:改革政府职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 7期
改革政府职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周惠仙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昆明650000) 摘要:本文通过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阐明了扶贫资金使用中的分散而 低效率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建议与对策,就是必须改革政府扶贫体制,实现扶贫主体多元化、市场化 运作,实现扶贫活动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扶贫资金;改革;政府扶贫体制;制度创新;博弈分析 数是: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 区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省 贫困人 U=U(R,F) (R,F>0) (1(1) 口 从1986年的80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86万人,取 其中R代表绝对贫困人口扶贫比例,F代表贫 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即,在扶贫攻坚中 地区地方经济实力增长速度。假定R、F只与扶贫投困 人 坚持扶贫到户原则。选择经济增长点,立足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贫困地区实大小有关系,即: 际、发展速度快、 (1(2)R=R(E,)=o_E,经济效益高的综合开发大农业之路。大力推进科技扶 贫,增强贫困地(1(3) F=F(Er)=bE, 区人民自身能力的建设,加强贫困地 其中E。代表真正投入扶贫的有效资金,Ef代表 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也存在 一些缺陷特别是投 人到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有效资金@。 扶贫资金漏出率高,效率低下的现象。 贫困地区地方政府掌握的完全信息是,上级政府 扶贫投资漏出分两种情况,一是扶贫贴息贷款流向非 对贫困地区投入扶贫资金的多少是根据这一地区贫困 扶贫资金的使用存在贫困者,二是扶贫贴息贷款到期还贷率很低。由于对 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来定的,即: 两个博弈,使贫困地区政府将大 E=E(1一R,G)=Of((1一R)G (1(4) 量扶贫资金投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贫困户 其中E代表上级政府给该贫困地区总的扶贫资 金, 的直接投资,由此造成了扶贫贷款和财政拨款的项目 G为上级政府用于扶贫的资金总额,?为该贫困地区权 管理不善,贫困户受益较小,导致了还贷率低。本文 就扶贫资金使用中的博弈现象分析,在探 重系数?。 索改革的对 (1(5)E=E,+Ef 策上作一点尝试。 在这个博弈里,上级政府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本 一、扶贫资金使用中的博弈理论分析 身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但存在着委托人对代理人监 1、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督不力的状况,代理人即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问题是: 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在这一博弈中,参与人是上 maxE=d(1一R)G (1(6) 级政府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上级政府的行动是为实 现既定的扶贫 由于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与直接扶贫在现阶段 目标,并根据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数量 许多情况下因机会成本不一致而产生不相容,再加上 与贫困程度而投入扶贫资金的数量,贫困地区地方政 XgY__级政府新扶贫资金运作的期望,贫困地区地方政 府的行动则是将上级政府所分配的资金使用出去。这 府经常通过分解上级政府的扶贫投资,把本应用于直 就构成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作为后行者的 接扶贫的部分资金挪做他用,以降低R(脱贫比例), 地方政府通过观察先行者上级政府的行动来获得信息
从而追求上级政府下一期对其扶贫投资的最大化。而 并预期先行者的进一步行动而采取自己的行动,因此
上级政府的问题是:决定了我国反贫困政策效果主要依靠贫困地区地方政 maxU=U(R,F)=pR+1F (p,1>0) 府的行动来取得。 (1(7)作为上级政府,投入扶贫资金所希望的效用函 ?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0—112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对消除贫困有较大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增长所起的扶贫作用是间接和缓慢的。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同时也是严格按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这里把其他影响因素省略了。 万方数据 148
即上级政府追求贫困人口数量下降速度与贫困地 脱贫资金,贫困户的最优战略是消极脱贫;给定贫困 区经济实力增强最大化。作为代理人的贫困地区地方 户消极脱贫,地方政府的最优战略是不投入;给定地 政府,在与上级政府博弈时,基于其代表贫困户的特 方政府不投入扶贫资金,贫困户的最优战略是积极扶 殊地位而采取行动:由于在短期内权重系数Or(不会改 贫;给定贫困户积极扶贫,地方政府的最优战略是投 变,同时政府的总扶贫资金G也不会变动,因此为了 人。由此可见,没有—个战略构成纯策略纳什均衡。追 求自身目标最大化,即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实现 因此,贫困户在与政府博弈的过程中,由于选择 最大4-1:的目标,只有通过降低R,这一个途径才能实 消极脱贫要比积极脱贫成本小,加之一旦脱贫政府的 现,为了降低R,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在对扶贫资金的运 扶贫资金就会取消,作为理性人的贫困户在博弈中就 作中必然会挪用扶贫资金,使得扶贫有效资金E。降 会保持贫困状态;又由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在与贫困
。这种对扶贫资金的运作 低,从而降低扶贫人口比例R户博弈时掌握着扶贫资金的分配权,扶贫资金的主要 方式显然超出了上级政府对该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运 投向是面向扶贫项目,加之信贷扶贫资金需要担保或
作的预期,从而使得上级政府预期实现的目标中R不 抵押,造成了贫困户所得极为有限的局面,真正的贫能实现。 困人口都是谋生技能较弱的群体,很难获得扶贫贷款。
通过这个博弈模型的分析,政府追求宏观经济利 这也是地方政府把扶贫资金挪做他用的一个借口。而 益,而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可知在存在多个 扶贫工作的运行体制和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存在“政出 扶贫资金管理主体的情况下,贫困地区作为代理人角 多门”的问题是制约我国贫困地区扶贫解困的主要 色拥有对委托人的完全信息,以及由于上级政府作为 委托人对代理人有监管不力的现象存在,在地问题。 方利益 驱使下必然出现扶贫资金流出扶二、解决思路 贫领域甚至向发达地 区回哲挣的现象发生,出现1、改革政府扶贫体制 挪用扶贫资金,以致扶贫资 在政府行政组织的单一的反贫困机制下,扶贫资 金效率低下的状况。 金的分配、投放、扶贫项目的选择、决定都由各级政 2、贫困户与政府的博弈 府以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运行,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贫困户与政府的博弈中,贫困户所处的地位与上 这种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寻租现象的出现。在市场经 述 模型中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位置一样,事实上贫困 地济的利益驱动下,掌握政府扶贫资金的官员们难免出 区地方政府在与上级政府博弈时代表着贫困户,而 在现权钱交易的行为,造成扶贫资金的流失。何况,政 们贫困户与政府的博弈中他又是代表着政府部门。我 府在消除贫困方面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缺陷,政府干 在分析贫困户与政府的博弈时可以用一个混合纳什 均衡 预容易追求整体性和一致性,不顾不同主体的差异性, 模型进行分析。 从而侵犯局部和个人的利益,产生官僚主义。因此,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贫困户有两个战略:积极脱 单纯的行政计划管理,会造成扶贫资金流失、扶贫效 贫金 或消极脱贫;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也有两个战略:资 率低下。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运用中, 投^或不投入。地区政府帮助贫困户的前提是后者 同样存在着诸多资金管理的“老爷衙门”。扶贫计划制必 须积极脱贫;而贫困户只有在预期得不到政府资金 投^定和扶贫资金的管理不是同一个主体,于是出现了政 极或政府资金投入不以其贫困程度决定时才会去积 出多门,多个部门掌握资金,多个部门制定计划的情 脱贫。可以假设其支付矩阵为: 况,制定计划的部门没有资金,掌握资金的不制定计 表1博弈矩阵 划,制定计划的以扶贫为目标,掌握资金的部门要确 保资金的如期返还,追求经济效益,致使双方相互推 贫困户 积极脱贫 消极脱贫 诿,冲突不断,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又由于各扶贫部 投入 3,2 -2,3 门之间统一、协调不够,资金在层层下拨过程中、项 地方政府 不投入 -2,1 —1,0 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完工验收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 理,使有限的资金从中央到省到州、县、乡、村各级
相关扶贫部门,多个部门“管理”、截留,经多个部门 假设贫困户选择积极脱贫而地方政府的选择是投 层层博弈,层层拔毛后剩余的扶贫资金又出现资金使入资金时,地方政府可以获得的效应为3,贫困户可以 用分散而带有随意性。造成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挪 获得的效应为2;如果地方政府投入资金而贫困户选择
用、寻租现象有一定的市场,扶贫效益不大。 消极脱贫则地方政府获得的效应为一2,贫困户获得 3;如果地方
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对原有的单一的政府扶贫体 政府不投入资金而贫困户积极脱贫,则政府
制和资金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自下而上的各级扶 获得效应为一2,贫困户获得1;如果地方政府不投入
贫机构互相制衡的扶贫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 资金且贫困户消极脱贫,则地方政府获得一1,贫困户
获得的效应为 0。因此,从上面的支付矩阵可以看出, 与监督,国家各级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扶贫资金的使用
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 这个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地方政府投入
?赵俊臣:《论扶贫到户>,《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36页。 万方数据 149
现象存在,并形成制度。审计与扶贫办联合,审计署 为此也需要中央政府给贫困地区增加自主权,不要搞 一旦发现该县有乱用扶贫资金的情况,立即停止对该 政策的一刀切,使贫困地区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到 地区的扶贫援助,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实 发挥;要大胆调整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 行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分级负责制,所有资金一律由省 结构,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 政府统一安排使用,由省扶贫办组织领导小组具体负 色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形成助困、立项一种植、养植 责。各级领导各自负责各自的下一级干部,下一级领 一产—供一加工一销售一条龙服务的通畅渠道。帮助 导在资金使用上出了问题,其上级领导也负连带责任, 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形成“政府主导、团体协助、企 通过这个来约束各级领导管好自己的下署,从根本上 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销售与产 减少乱用扶贫资金的现象。在省、州、县、乡、村建 立定期磋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业化经营新格局。 联络员制度、督查 第三,扶贫资金实现社会化、基金化管理。要增
制度和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资金正 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和完善投 常运作,同时,建立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对人、财、物 资决策、制约、调控和监督机制,提高贫困地区资金
的控制、监督、检查和完工的验收制度。 的使用效益;深化改革,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
2、扶贫主体多元化、市场化运作 手段,使已注人贫困地区的资金能全部用于当地经济
实现扶贫主体多元化、市场化运作,实现扶贫活 开发建设。部分扶贫资金实现社会化、基金化管理, 动的
制度创新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允许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以社会方式融通资金,成立扶 第一,通过改革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明确政 贫基金会;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运用社会手段筹集社 府、投资者、经营者、农户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基 会资金,用于扶贫开发;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贫困人 础上,重组反贫困的主体,改变单纯政府为主体的格 口按照自己的自愿互利的原则组建以扶贫为目标的社 局。通过政策调动和利益诱导,让社会团体、华侨华 会联盟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人、工商企业和广大贫困农户成为反贫困的主体,让 形成贫困人口自身的持续扶贫能力;实现资金的流向、 各界对云南扶贫济困事业感兴趣的人士参与进来,使 运转由专门的社会机构来运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告, 扶贫主体群体化,并使扶贫群体在扶贫过程中有一定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改变资金管理长期单一主体化的 的经济利益。在明确政府、扶贫要素投入者和经营者 现状,增强各界捐款助困的积极性。此方法印度的扶 的产权关系和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 贫基金模式值得借鉴,目前,该基金会已提供了1500 与扶贫效益作为衡量指标,引入竞争机制,尊重各行 人的无息贷款,已帮助1500人脱离了贫困,走上自 谋
为主体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激励他们为共同实现反贫 生活之路。困目标而努力。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
提高扶贫项 此外,为扶贫工作立法。一种好的体制必然需要
目和扶贫资金的效率。例如从贫困地区购买加工原料, 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是保 帮助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建设原料基地,从贫困地区 障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它将 吸收劳动力等。只有大量工商企业和中介组织全面介 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是维护社会安定团
入,才能打破贫困地区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把 结,共同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
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提 职责。扶贫开发工作若只依据政策和文件规定办,随 高分工协作水平,降低贫困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 意性较大,无法避免扶贫项目缺乏科学的决策而盲目 增加他们的商品生产收入,最终实现扶贫解困。又如, 上马、扶贫资金随意使用,扶贫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 到贫困地区投资,给政策优惠,既扶了贫,又得了利, 得不到妥善的约束和监督,致使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 还活了贫区市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 实处,挪用扶贫资金,夸大扶贫成绩,甚至贪污腐败 能激发贫困者的扶贫积极性。动员各种各样社会力量 现象层出不穷。所以必须加快制定反贫困法,确定反 参与,创建一个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兼顾社会公 贫困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明确各相关主体的权利 平与效率的主体多元化的扶贫模式。 和义务。使扶贫工作有法可依,依法扶贫,使扶贫工 第二,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扶贫新机制。多 作者增强责任感,减少扶贫项目计划、资金使用中的
年来中国反贫困战略的出发点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 随意性,以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主导行为突
出,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市场机制的 总之,扶贫资金要有效运作,必须有体制的有力
作用很小。新世纪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反贫困,应该 保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每
更多地探寻市场化途径,向市场机制转换。促进贫困 个企业的目标,没有利益的驱使很难调动企业、个人 地区的农业市场化,通过外力推动,冲破贫困地区自 的积极性。只有改革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才能
给自足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提高贫困地区的社会分 做到使扶贫资金得到有效运作。达到“扶真贫,真扶
工水平,扩大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培育和 贫”的目的。 发展市场体系,使市场经济的效率机制 在刺激贫困地
区和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中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校对:余朝锡史爱平) 150
万方数据
范文四:政府职能转型深化市场化改革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政府职能转型深化市场化
改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历史性变革之一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有效的体制改革,它突破了传统的固化体制,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市场化改革,尤其是政府的市场化改革。这种改革使政府在价格控制、行政审批、机构缩减等方面都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市场化运行,也一定程度地克服了政府失灵的约束。然而,由于政府在行政规制、政府审批、社会资源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政府效能持续低下。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型,使政府外部联动和内部运行都实现市场化,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元”互动。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一、传统职能无限放大政府效能持续低下
曾几何时,中国有着强大的政府,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怪兽利维坦一样,其规模和职能都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在资源控制、行政规制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权力,却也往往表现出效能低下的弊端,政府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一系列政府失灵现象。
(一)行政权力过度
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政府表现出对市场配置的过度干预。一方面,价格真实地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由机构决定的。政府对价格的过度干预,影响资源流动方向,阻碍了价格的市场化。另一方面,政府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束缚了资源流动性,造成资源浪费,以及高成本和低效率的发生。此外,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过度控制还容易造成权力普遍寻租,使寻租成为加速创造价值的工具,这也是造成贫富差距和加重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
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点是自由的、自[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主的交换,如果始终有行政力量在控制,如果强势政府强化到主导经济资源配置的程度,那就不叫市场经济,而叫权贵资本主义了。政府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将导致产业结构的畸形,不仅不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还将打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格局,造成社会分配不平衡。
政府除了对社会资源进行控制,其行政规制也具有较强的垄断性。行政规制具有指导宏观经济、促进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将市场经济置于政府行政的掌控。然而,政府借助行政的力量也会造成垄断,如政府将垄断经营权授权给企业的过程就是行政垄断。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规制还是需要适度执行的,如烟草专卖可以有效保护广大卷烟消费者的利益,控制烟草质量,防止不法行为。但行政规制过度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政策透明度差、规制机构滥用职权等问题。现阶段,在行政规制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还比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和问责机制,这些都成为制约行政规制完善的障碍。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此外,政府行使其行政权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行政审批,行政事务由政府审批,这是政府发挥其强制力作用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市场顺利运行提供必要的公共支持。然而,行政审批也容易引发政府垄断,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寻租行为发生,破环市场的自由竞争和有序发展。同时,由于行政机构的繁冗,行政审批的程序过于烦琐,行政审批的时间久、过程长、环节多,涉及职能部门多,监管机制又不完善,最终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行政效能低下,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行政机构臃肿
政府权力不断扩张的表现之一就是政府规模的扩张,主要表现为行政机构臃肿,部门扩张使政府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多,行政权力越来越大,进而带来政府权力的无限性。中国的行政机构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机构设置庞杂、职能重叠、责任不清;另一方面,机构人员浮躁冷漠,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制度执行力差。尤其是基层行政机构,臃肿问题更加[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严重。
过多的行政机构会增加收费项目,甚至有些机构巧立名目任意收费,在收费标准上也没有严格的界定,增加了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负担。由于机构繁多,权责没有明确的规定,互相扯皮推诿,在增加办事难度的同时还增加社会成本,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此外,由于行政人员严重超标,给国家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国家财政支出中很大一部分是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而行政支出中的吃喝浪费现象更为突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生投入。同时,由于监督力度不够,机制不健全,多数部门都没有受到相应的监督,行政支出的膨胀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机构带有较强的垄断性,社会公众在享受社会服务时没有更多的选择,庞大的机构设置往往造成办事效率低下,责任分散,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这些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缺乏竞争的有效协调。
总之,政府在放大管理权限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政府效率[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低下,其中有许多原因,如政府机构职能不清晰、公共决策存在不足、公共服务信息不透明、监督机制严重欠缺等,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政府失灵。要在根本上克服政府失灵,就要进行市场化改革,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运行中注入市场化因素,解决政府过度管理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治理。
二、政府职能亟待转型管理方式亟须改革
持续低下的管理效率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政府的社会公信力造成很大打击,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了政府失灵,因此,政府亟须转变职能,由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以社会和公众利益为主导提供公共服务,吸取市场经济的运行经验,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一)由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
传统政府是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其规模、职能和权力是无限放大的,日积月累形成繁杂的行政体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负担。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就是对政府进行适度收缩,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社会的自治作用。政府从制高点撤退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一个重大分界线,它使得许多从前封闭的国家实行敞开大门对外贸易和投资,并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扩张了全球市场的实际规模。政府的收缩调动了其他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新的治理结构,它以平等合作为基础,激发个人潜能的释放,实现社会自治。
1(激发个人潜能。现代社会是个人潜能充分释放的社会,但由于政府控制了太多的资源,使个人的自由不足,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众所周知,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被束缚的社会就难以创新。逐渐削弱政府对资源的控制,理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2(进行行政机构精简和审批制度改革。明确部门权责,减少不必要的和职能重复的部门,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效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公共事务办理环节,[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加快推进信息化办公,提供在线服务。在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型中,适度限制政府的职能和权力,使政府致力于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形成市场和社会的自由和自治,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取向。
(二)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随着政府权限的缩小,政府职能也要发生转变,现代政府应当是创新、廉洁、法治和服务型的政府。创新型政府是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建立学习型政府,实现自我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创新型政府,在职能转变、机构设置、制度革新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还要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对政府活动进行评估,监督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执行。廉洁型政府是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政府处理公共事务遵守公正、透明、阳光的原则,防止一切可能的贪污腐败,这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也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追求,是对道德和法律的尊重。
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政[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府改革的重要原则。它既是一套行为规则,又是一种精神的集合体;既是一种社会的组织模式,又是一种特定精神原则指导下的价值选择。法治是按法律制度行使职能,使得社会经济有序运行。传统的政府职能强大,只需要政府就能对经济行为进行控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法律成为规范社会经济的准绳。通过立法将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确立下来,使政府改革方向更加明晰;通过立法完善市场经济行为,使其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无论是创新、廉洁还是法治的政府,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因此,在缩小政府无限权限的同时,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也要相应增加其服务职能,这就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服务型政府作为职能转折点,以创新型政府作为驱动力,以廉洁型政府作为过程核心,以法治型政府作为制度保证,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顺利转型。
(三)由传统型政府转向市场型政府
随着组织边界的模糊,政府和企业、[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社会共同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责任,但由于传统的行政约束制约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引入公平、竞争和效率等市场化手段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1(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国际竞争也转向文化、经济、社会、科技等多层次综合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的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社会初步形成,公民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和第三部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促使政府也加入到市场化改革的洪流之中。
2(将部分公共服务市场化,可以缓解国家财政预算的压力,通过多渠道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提高公共服务的竞争性。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加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竞争,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3(企业家精神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理念,也可以纳入政府的管理过程中,使政府[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官员增强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意识和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意识,像企业家对待自己的企业一样,为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热情服务,这是塑造政府形象的突破口。
通过市场化竞争和发扬企业家精神创新政府改革,提高了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因此,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市场化改革之路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三、多管齐下促改革协同推进市场化
市场化改革既是政府改革的总方向,也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政府内外部联动,共同实现市场化运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共同促进现代化发展。
(一)内部外部共同运转实现政府市场化运行
40多年前,先发国家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了政府的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对外市场化,交由私人部门或社会提供;另一方面,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的内部管理中,提高政府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内外市场化的共同运转实现公平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1(政府外部市场化
由于政府机构缺乏竞争、运转低效以及政府公共决策效率不高等原因,经常会发生政府失灵。当仅凭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政府失灵的时候,就需要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加以干预。政府外部市场化就是要放松管制,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交由市场和社会解决,政府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即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服务和基础性保障。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通过公共选择机制,打破传统的政府垄断,使社会公众充分参与,提高政策的适用性。通过放松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共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可以大大提升其服务质量。寻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减少并消除寻租。一旦产权明确之后,寻租现象将被有效遏制。
传统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虽然体现了政府的价值,但也容易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必须通过私人部门的参与实现竞争,提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如果公共物品和服务仅由私人部门单独[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提供,就会丧失其非竞争性的本质,完全成为市场化行为,忽视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因此,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既解决了供给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过度市场化的问题,使社会治理达到平衡。
在政府市场化改革中,还要加速资源的流动性,尤其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使传统的资源数量投入转为资源质量投入,通过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作为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企业要有明确分工,由企业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则是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稳健发展。
此外,政府还要在改善民生方面借鉴市场经验,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政府,应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不仅能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还将深刻影响社会结构的变革。在二元结构愈发凸显的情况下,政府借助市场的力量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的普遍服务,使人们均等享有社会成果,这是社会经济可[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总之,理顺政府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各种行政性审批,需要审批的要严格依法办理,公开、透明、高效,防止腐败滋生,明确部门权责,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打造有限的服务型政府。
2(政府内部市场化
政府内部市场化就是政府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导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对政府的内部运行进行改革,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控制内部部门的行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政府部门活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运用市场化的有效机制重新优化政府资源。
首先,可以通过契约化管理形成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契约关系。这是政府放权、分权的表现,充分激发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契约关系形成一种保证。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守信精神,是契约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创新。契约模式使专业部门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避免了政府盲目参与,通过创新[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管理方式从制度上提高了效率,体现了契约的作用。
其次,传统政府的行政执行往往程序复杂、过程烦琐,通过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将大大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一方面,通过绩效预算形成公共服务体系,用科学的方法严格控制项目的支出和建设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和考核,及时调整建设方案;另一方面,绩效预算实现了政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责任约束政府行为,对公共行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全民参与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公务员素质和提高政府效率有重要作用。
再次,改革创新行政人事制度。通过科学的量化指标对政府部门人员进行考核,准确评价其工作效果,同时,完善公务员选拔和聘用机制,加强公务员的道德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等,增强其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资源浪费和腐败滋生。
政府在外部市场化和内部市场化的同[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时,还要形成内外循环发展模式,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割裂的条块化,政府内部的运行正是为了给外部的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制度基础,外部市场化也为政府的内部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持,而且通过市场化手段,使政府与市场浑然一体,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这是政府市场化改革的融合。
(二)建立全息化政府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在政府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改革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抓住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就打开了改革的突破口。
因此,政府改革要实现现代化技术的驱动,打破传统的全纳化和全控化模式,即一切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全部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资源全部控制,这是制约社会经济进步的瓶颈。政府要转向全息化管理,即处理公共事务全部信息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透明高效的政府,最终保证政府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1(全纳化和全控化:传统政府的桎梏
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是全纳化和全控化的统一,政府掌握一切社会资源和公共事务,管理范围无限膨胀,成为无所不为的全能型政府,主体地位极端突出。全纳化就是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全部纳入政府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来。公共事务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商业化行为,是为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反映了社会共同的利益需求,并带有较强的公益性,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公共事务的内容和形式是变化多样的,但无论是何种公共事务,都纳入政府的掌控之中,盲目扩大了政府的职能范围,忽视了社会公众的作用,使利益焦点集中,社会利益偏移。
随着传统社会的瓦解和现代社会的形成,社会中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也形成多元化的利益阶层。不同阶层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活动,为谋求各自的利益努力,导致社会的弱势群体开始与社会不融合,如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失业人员、农民工及其子女等,由于社会割裂他们难以融入社会,不[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能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普遍服务就是要让这些边缘化群体也享有均等的社会服务,使公共服务全覆盖,逐步减少并消除社会的不融合。而仅凭政府的力量提供社会服务难以覆盖所有社会人群,只能导致二元结构愈演愈烈。完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通过全员参与共同治理,实现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使公共事业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才是服务型政府的责任。
在全纳化以外,传统政府还有着明显的全控化特征,即政府控制所有的社会资源,形成各种不平等的交易,造成诸如收入不公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要特征,以优胜劣汰为重要机制,市场竞争必然会带来不平等,但政府的全控化则引发了更大的不平等。由于政府的过度控制,形成强势垄断,政府权力极度放大,只有少部分人能依附于政府的力量获取过多利益,而大多数人的利益则难以满足,这种由市场垄断控制带来的不公平极大阻碍了市场化进程,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治理模式解决这些不公平,建立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府。
2(全息化: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透明高效的政府
信息化给中国的政府改革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已经成为政府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方式。政府全息化则是在政府整个工作流程及市场化改革中全部信息化,不仅在技术手段上建立信息化平台,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要保证全部信息透明公开。政府失灵的一大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完全,政府活动缺乏公开、透明机制,全息化就给政府提供了对外开放的平台,时时接受外界的监督,有利于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政府全息化,需要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对社会提供信息化服务,提高办公效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全新的管理模式正在诞生,不但创新了经济发展模式,对政府的市场化改革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数据是重要的资源,要在政府全息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市场化改革是一项系[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统性工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立信息化平台是改革的基本内容,建立数据环境则是改革的艰巨任务。用庞大的数据资源进行市场化改革,为绩效管理提供了恰当的决策基础,通过数据资源支撑社会治理,这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领域。
有了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的支撑,再加上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保证政府运行的有效性,也为政府的公开透明提供了条件。如果说信息时代给政府改革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支持,那么信息公开就为政府的透明性提供了重要保证。透明政府是对政府掌握的公共信息和政府的公共活动的对外公开,能够有效防止暗箱操作,除了必须保密的部分外,政府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信息,使政府的公共活动更加透明,可以有效遏制腐败事件发生,政府要时刻接受社会监督,克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政府垄断,降低交易成本,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是政府市场化改革的挑战。
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以电[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子治理为基础的全息化政府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公民的广泛参与,建立透明高效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并最终实现善治,这是政府治理改革的新突破,在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融合、获取社会公共利益、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都起到工具化的作用,是网络化时代政府改革创新的趋势和方向。
(三)着力打造“三元”互动共同促进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目前正面临“多二元”重叠交互渗透影响的发展形态,即城乡结构二元化、城市内部贫富二元化、产业发展二元化,等。“多二元”的出现是政府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共同导致的,其解决也不是仅凭政府的单方力量就可以的,需要政府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联合市场和社会,三元主体共同发挥积极作用,即通过“三元”互动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实现现代化发展。
1(盈利高效的市场
盈利高效的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目[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标,也是市场自动调节达到的最优状态。要使政府对资源适度控制,就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统一的公平性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高效的市场为基础的。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前进,但其中的问题也存在。如能源消耗量大,可持续发展性差,户籍制度制约,劳动力市场难以统一,资源性产品价格垄断,市场机制难以形成,寻租现象严重,助长腐败风气,等等。要建立盈利高效的市场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进行调节。
通过市场化改革,首先要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坚持打破行政垄断,减少政府干预;打击假冒伪劣,防止不正当竞争;坚持信息公开,加强监督管理;制止搭便车现象,保护知识产权。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促进市场有序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树立竞争意识,面对有限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竞争是最优选择,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竞争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因此,树立企业竞争者的竞争意识,激发其发现创新和合作的潜力,提[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最终获取更多的利润。再次要加强竞争机制建设。竞争机制是创造盈利高效市场的基础,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要素,对经济运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竞争机制的有效途径,培育高素质的市场竞争主体是保证市场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
2(有限法治的政府
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深入,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政府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一个有限法治的政府正在重新定位。政府的首要目标就是进行职能转型,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是突破政府高度集权的重要一步,也是政府还政于民的重要体现。在缩减国家职能范围的进程中,它们一方面削弱国家力量的强度,另一方面又产生出对另一类国家力量的需要。
政府正逐渐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向市场放权,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向社会放权,[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真正成为为社会经济提供服务的保障力量,这是对政府管理模式的颠覆。
政府其次还要深入进行法治建设,即一切活动都要以法律为依据和基本的制度约束。政府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断增强执法力度,即加强法律宣传和普及,形成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惩治力度,严惩各类犯罪,使法律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政府行为法治化和透明化,接受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建设有限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是政府市场化改革的紧迫任务。
3(负责有序的社会
社会公众是国家的最基本单元,社会是国家发展的最基本力量,无论是政府的服务还是市场的调节,最终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的稳定和谐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设负责有序的社会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基础,社会治理是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创新手段。
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改革户籍制度。社会由公众组成,代表了广大公众[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的共同利益,而目前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还没有得到满足,不能获得有效的公共服务,这其中的根源就是户籍制度的制约。现代人有自由迁徙权,人口是不断流动的,而户籍制度又恰恰限制了人的自由流动,使公共服务在供给的操作层面遇到障碍。而受到户籍制度制约的人们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农民工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子女得不到基本的教育条件,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并导致二元结构愈发严重。
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就是全员参与,共同自治。随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各类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的活动中来,这就要平衡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鼓励其参与治理的同时也进行应有的监督,强化各类组织的服务意识,形成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政府、市场和社会成为共同进行社会治理的三大主体,并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职能,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不断强大,政府则是为其提供基础保障功能,三者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这是政[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府市场化改革将要突破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方福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路径:市场化与政府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1,(1)(
,2,吴敬琏(中国还处在艰难转型中,J,(房地产导刊,2010,(9)(
,3,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制高点,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458(
,4,刘博逸(基于市场化与公共性平衡的政府创新,J,(求索,2006,(7)(
,5,佛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16(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范文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摘 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管理理念、行政方式、管理范围、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行政基点逐步科学,政府职能渐趋合理,管理手段不断完善,政府行为日趋规范,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行政体制;政府职能;问题;建议
一、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现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突出表现为:
一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薄弱,对于微观经济运行干预偏多,管理缺位、越位、错位频现。上学、就医、看病、住房等民生问题还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对企业的管理职能不舍得放手,造成当管的不敢管,没管好,不该管的却干预过多,弱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是部门责权不清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企业和群众对由于责权不清导致的多头执法、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工商、城管、质检、安监、环保、卫生、劳动等多个执法部门的诸多名目的收费和罚款,使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疲于应付。权力部门化导致多头执法,部门利益化导致重复执法,利益法定化导致执法合理化。由执法部门自行制定或者参与制定的政策很难触动自身深层利益, 政策制定变得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内耗严重。
三是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行政成本过高、执法效率低下,给公共财政造成极大负担。机构改革停留于撤并重组,实际人员并未减少, 政府机构的职能没有从行政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制度滞后、程序繁琐、审批复杂导致创业台阶高、周期长、环节多。审批权限弹性过大导致人情审批严重,滋生腐败,影响政府公信度。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预防、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处罚的裁量权过大,处罚理由名目繁多导致知法犯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地方保护主义作祟,造成被处罚者无从申辩,告状无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处罚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彻底。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要加快推进政事分离、政企分离、政资分离,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放权,坚决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公民和社会组织更好的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发挥作用。一是要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共同调节经济活动,科学、有效的实行宏观调控。对于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要重点监管。要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保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公共服务,保证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步伐。中央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战略规划,下放具体管理事项。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要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增强服务意识。三是明确部门责权,确保权责一致。原则上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部门管理的,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二)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 规范政府机构设置,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地方政府要根据层级职责,在中央和上级政府限定的配置要求内,合理撤并相关部门,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二是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作用不大的要坚决撤销,跨部门事项交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三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要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严格执行分类标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四是要严肃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控编制职数,严禁超编进人。
(三)以制度建设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坚决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并存,形成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法制氛围。一是要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步伐。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政府行政决策行为。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建设和程序规范,使行政执法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完善行政复议、劳动仲裁、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做到有错必纠。二是要制定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完善评估机制,把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探索实践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客观界定问责范围,科学规范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避免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管,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度。三是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力度。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履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政协也要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反贪等部门的监督作用,赋予更加独立的监督处理权限。政府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积极真诚的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加强政府信息平台建设,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保障民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四是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培养爱岗敬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遵纪守法、勤政廉政的公务员队伍。完善公务员管理的配套制度和奖惩措施,切实落实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培养公务员的终身学习意识,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预防和惩治相结合。
三、结语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要把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谋划,稳步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 魏来.当前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四大困境[J].党政干部论坛,2013(09).
[2] 牟进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3] 张官峰.转型期中国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刍议[J].吕梁学院学报,2013(01).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政府职能改革需要更大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