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鸟通体紫蓝色,脸鲜红,翅上有一条显的白色翅斑,尾长,黑
雌鸟通体橄榄褐色,脸红,背和翅满布棕色斑纹和灰白色缘,
栖息于中、高海拔1800~3800米的针、阔叶
杂食性。觅食时直接啄食地表物的新叶、幼芽、、各种浆果、草籽,也啄食
如成对在一起行走觅食,彼此相距远,通常鸟会陪伴雌左右或尾随其后,时保持警戒态,扮演者护卫者的
多单独活动,不群聚。行走时稳地昂慢步,少声,谨慎而机警。发现有
繁殖期在4至8月之间。产卵期在3底至4月初,窝产
黑长尾雉分布于台湾的宜兰、园、新、苗栗、中、南投、嘉义、花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种(NT),
本文为头条作者发布,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7.黑颈鹤图片 于鹤形目鹤科,拉丁学名 Grus nigricollis,文名 black-necked crane。 大型涉禽。全长约 120 厘米。体羽银灰至近白色,羽缘沾色。头暗红色,具稀疏色 发状羽。头、颈的三分二黑色,眼下有一白斑。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黑色,延长而弯 曲呈形, 端分枝成丝状。尾羽灰黑色。 嘴绿色,脚黑。雌鸟上背有淡棕褐色的蓑羽。 栖息于海拔 2500~5000 米的高原,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通常生沼泽 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以绿色物的根、芽为食,兼食软体动物、昆虫、蛙类、鱼等。每 年 3 月离开越冬云贵高原,集北上,飞抵藏高原的草甸、沼泽地带,4 月下旬始繁 殖,筑巢于沼泽地带地势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每窝产 l~2 枚,孵卵期 31~33 天。 在四川、云、贵州冬,青海、藏,甘肃等地繁殖。 68.黑颈长尾雉图片 名地花鸡、松毛、哑巴鸡,属于鸡形目雉科,丁学 Syrmaticus humiae,文名 black-necked long-tailed pheasant。 型鸡类。全长 55 米左右。雄鸟头顶褐绿色,侧有白色眉。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 肩宽阔的白色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具蓝黑斑。翅羽暗褐色。尾长,尾羽 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下体腹部与两栗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满布 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羽大栗。 栖息于海拔 1000~3000 米多岩山坡上的开阔草地、疏林。以橡实、浆、嫩芽、树根及 昆虫等。3~4 月间多一雄二雌结群活动,并开始产卵,巢筑地面,每窝产卵 多为 7~9 枚,浅肉色或略带枯叶色,光滑、无斑点。孵卵期约 28 天,雌鸟单独卵。 69.黑长尾雉图片 别 名帝 锥, 属于 鸡形 目雉 科, 学名 为 Syrmaticus mikado , 英 文名 Taiwan Long-tailed Pheasant,Mikado Pheasant。 雄鸟全长 86 厘左右。体羽几全为紫蓝色,背、具金属光泽。尾长,上覆羽黑色具 显著白色横斑。雌鸟体羽大都呈橄榄褐色,尾羽栗色或棕色,具黑色横斑。嘴黑色,脚暗灰 至褐色。 栖息于海 2000~3000 的针叶、疏林峭崖间。要取食野莓、蕨等绿色植物,兼 食昆虫。3~5 月间繁,筑巢于密林面上或树干上,以干树叶为。窝产卵 5~8 , 乳白色。 中国特产种。分布于台湾岛的中部及东。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70.黑头角雉图片 属于鸡形目雉科,拉丁学名 Tragopan melanocephalus,英文 Western Tragopan。 全长 648~735 毫米。雄鸟上体黑色,杂以棕灰色,各
端红色,尾羽为棕色黑色横斑及端斑,翼上覆羽背羽。脸部裸皮鲜红,眼下有 数行蓝斑,喉部深蓝。体黑色,具鲜明白色状。雌鸟以褐灰色为主。 栖于海拔 3000~4000 米的针阔混交林内。以植物嫩芽、根、叶及种子等为食。 分于藏阿里地区狮泉河流域。为留鸟。被列入《濒危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71.黑鹳图 别名乌鹳,属于目,拉丁学名 Ciconia nigra,英文名 Black Stork。 型涉禽。全长约 110 厘。嘴长而壮。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绿色光泽。 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 栖于河流沿、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 月份开始繁殖, 在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窝产卵 3~6 枚,乳白色,有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 31~34 天。幼鸟 65~70 龄既有飞翔能力。 在北、河北、新疆及肃北繁殖,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越冬。 72.黄腹角雉图片 属于鸡形目雉科,拉丁学
全长 46~61 厘米。雄鸟上体大部栗褐色,散布具黑边的淡黄色圆形斑,下体淡黄色。 头 黑,具黑色与栗红色的羽冠。尾羽黑褐色,密规则黄斑,宽的黑色端带。翼覆色 似背羽,飞羽褐色,杂有黄。脸部裸皮朱红色, 喉部皮翠蓝及朱红色。 雌鸟体羽灰褐色, 密布黑、棕黄斑纹及白色矢状纹。 栖息于亚热带常阔叶林和混交林原始中。 喜欢单独活动, 冬季结成小群体。 以乔木、 灌木、竹、本植物和蕨类的嫩芽、嫩叶、青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量动物性 食物。筑巢于树。每窝产 3~6 枚。孵化为 28 天。 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西、湖南、东、广西等地,为留。野外数量常,总数 仅存 4000 只左右。被列入《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公约》。 73.雉鹑图片 别名黑鸡,属于鸡目科,拉丁学名 Tetraophasis obscurus,英文名 Pheasant Grouse。 长 44~54 厘米。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飞羽 暗褐色,羽缘白色棕色端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端斑,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 斑,近端部为深黑色,羽端纯白。颏、喉、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 褐色纵纹,腹杂以淡黄棕色。 栖于海拔 4000 米以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以植物、茎为食。 74.金图片 别名洁白雕、老雕,属于隼形目鹰科,拉丁学名 Aquila chrysaetos,英文名 Golden Eagle。 大型猛禽。全长 86 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栗
部羽毛呈黄棕色, 除初级飞羽最外侧三枚外,所有飞羽的基部均有白色斑块,尾羽灰白色,端黑。长 成后,翅和尾部羽毛均不带白色,头顶羽毛加深,呈现金褐色。嘴黑色,基部略蓝。趾、 爪色。 多栖息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平原见。性凶而力强,捕食鸠、鸽、、鹑、野兔, 甚至幼麝等。繁殖期在 2~3 月,多巢于难以攀登的崖峭壁的大树上,每窝产卵 1~2 枚,青白色,带有大小不等的深赤褐色斑纹。孵卵期 44~45 天,育雏时雌雄共同加,雏 77~80 天离巢。 遍布于中国东及中西部山区,为留鸟,偶见于安徽滁州、江苏镇江、江温州等地。 中国的特产属。分于甘肃、青海、藏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为留。 75.遗鸥图片 属于鸥形目鸥科,拉学名 Larus relictus,英文名 Llttle Gull。 中型水鸟。全 44 厘米左右。体色。头、上颈黑色,眼上下各一半圆形白斑,项、 、尾白色。初级飞羽,以白色为,具黑斑,次级飞羽银灰色。体纯白。嘴、脚暗色。 栖息大型水。主食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及草叶。筑巢于沙岛上,常燕、鸥、巨 鸥的巢混起。以枯水草为材。5 月中下产卵,窝 2~3 枚,灰绿色具黑斑,卵色变 异大。孵卵期 24~26 天。雏约 40 天后具飞翔能力。 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甘肃。遗鸥世界濒危物种,近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现 比较稳定的繁殖群,为世界已知最的群之一,应严加保护。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贸易公约》。 76.赤颈鹤图片 属于鹤形目鹤科,拉丁学名 Grus antigone,英文名 sarus crane。 大型涉禽。全长约 150 厘米。体羽浅灰色。头、及上颈裸出部为橘红色。初级飞和 初级覆羽为黑,内侧羽白,修长而垂盖尾部。嘴灰绿色,脚红色。 息于多草的平原、水、泽湿森林缘。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取 食鱼类和蛙类。7~12 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生植物茎、
77.褐马鸡图片 别名 鸡, 属于鸡形目雉科马鸡, 拉丁学名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英文名 brown-eared pheasant 。 型鸡类。全 96 厘米左右。羽主要为浓褐。头部和颈部辉色,耳羽簇白色,短角 状。飞羽棕褐色。腰和尾羽基部色。尾羽特长,未端转黑,中央尾羽特而上翘,枝 散下垂如散发状。脸部裸皮鲜红色,粉红色,脚珊
鸟有鸟距。 栖息林中多草灌丛或乔木地段,夜宿多叶树枝上。以松、橡种子及物的叶芽、嫩枝等为 食。筑巢松、桦或灌丛间的地面凹陷处。每窝产卵 6~8 ,卵色不一,以褐、鸭 青为主。孵期 24~25 天。 中产属,分布于山西、北、北京。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贸易约》。中国 已建成饲养繁种,是具有养开发前景的禽类。 78.虎头海雕图片 别头雕,属于隼形目鹰科,丁学名为 Haliaeetus pelagicus,英文名 Kamchatkan Sea Eagle 。 大猛禽。全长约 100 厘。体羽大为褐色,具褐色纵纹。额、肩、腰、尾上及尾下 覆羽、腿覆羽及尾羽白色。嘴、脚深黄色。 栖息于近海的河沼区高树上。主食鱼类,也捕食水禽、啮齿动和腐尸。在崖壁或树上 以枯枝编巢,每窝产卵 2 枚,白。 分布于黑龙、辽宁、河北、山西、台湾。本在黑龙江洪泽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但无 繁确证。其余大部地均旅鸟,偶在台湾岛越冬。 79.蓝鹇片 别蓝腹鹇, 属于形雉科, 拉丁学名 Lophura swinhoii, 英名 Swinhoe\'s Blue Pheasant。 全长约 80 厘。雄鸟羽冠和背部白色,上体余部及下羽毛黑色有蓝色金属光泽,肩羽 红褐色。 脸部裸皮、 肉冠及肉垂红色。 尾除央一对为白色外, 其都黑色带蓝色光泽。 脚鲜红色。雌鸟体以红褐为,杂以黑纹和黄斑。 于海拔 2000~2300 米山地原始林地,偶可见于拔很低稠丛林间。繁殖期 3~7 月份,以细枝、干叶为材料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 5~8 枚,淡黄色,无斑点。 为台湾岛特产鸟类。被列入《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易公约》 80.兀鹫图片 属于隼形目鹰科,拉丁学名 Gypaetus barbatus,英文名 Bearded Vuiture。 大型猛。全长 105-133 厘米。上体黑而有银灰色泽,额及头顶覆以淡灰褐色绒状羽。下 体淡棕色,尾羽银灰色而沾黑。体型一般是雌鸟比雄鸟稍大。 喜栖息于开阔地,象草原、冻、高石楠荒等处,也喜落脚于海边内的岩石 或悬崖之中。 它们的巢大多位岩洞里或悬的突出处, 是用细枝堆成平, 间浅窝, 里面衬草和毛发、毛皮、骨头等。食腐。常在空长时间的滑翔和盘旋,取食腐尸上其他食 腐动物不能消化的部分,会把骨头从高空抛向岩石打。 分布于新西部、青海、甘肃、宁夏、四川
ChineseMonalPheasant。
绿尾虹雉体型比棕
的铜绿色,羽 覆盖着颈项,后背至腰白,尾蓝绿,下体黑色。头顶有一簇青铜红铜的羽冠,翼上 覆羽色似背羽,飞羽黑褐具绿缘。雌鸟体羽暗褐色,具近白色细纹,背白色,尾棕具 10 褐色横带。 平时喜结成小群, 在海拔 4000~5000 米高的高草甸, 灌丛岩地区活动。 冬季迁到 2000 米左右中山地。要以植细根和球茎为食物。因嗜贝母的球茎,故又名“贝母 鸡”。在工饲养下,四、五月间产卵,窝产卵 3~5 枚。卵呈暗棕色,具大小不等的 紫褐色斑点。每窝三至五枚。 中国特种。分布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定兴、康定、汝川、平武以及甘肃交县迭部,舟 曲等地。为留鸟。被列《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82.绿孔雀
雄鸟全长约 140 厘米,雌鸟约 100 米。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具紫铜色光泽。头顶一 簇立的羽冠。尾覆羽延伸成尾屏,可达 1 米以上,羽具众多的紫、蓝、黄、红色构 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显得异常艳,夺目。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无 尾屏。 栖息于海拔 2000 米以下河谷,以及疏林、林、丛附近的开阔地带,多见一雄伴多雌 活动。主要食蕈类、果、谷物种、籽等,兼食昆虫、蛙类、蜥蜴。2 中旬始 进入繁殖期,多在山脊和阴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每卵 4~8 枚,一般为 5~6 枚,乳白、棕或乳黄色。雌鸟孵卵,孵卵期为 27~30 天。 孔雀的美羽, 历来是人们喜爱的饰品, 清代时, 以其与褐马尾羽配合制成“花翎”, 以翎眼多寡区别官阶等级。孔的行动作宛若舞姿,民间模其动作编成“孔雀”,矫 健优美,
全长 57~79 厘米。雄鸟头黑,具羽冠,上体大多绯色并遍缘以黑边的白色卵圆,向 体后逐渐染以暗褐色,尾羽黑褐色。脸及喉部裸皮为蓝色。翼上覆羽色似背羽,飞羽褐色 具棕斑。下体上胸绯红,具带黑缘的色圆,以下渐染褐色。鸟褐色,具黑及棕色 杂斑。 栖于海拔 3000 米的常绿阔叶林竹林要带。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分布于藏西南部。为留鸟。 84.
全长约 92 厘米。全身白色,头、枕沾橙黄,翅、肩和灰褐色,内侧翼上覆羽白。 在海表面栖息,善于滑翔飞
显得十分笨拙。捕食海洋生物,如 鱼类、乌,磷虾等。 分布于中国沿海各省,在湾岛及附近岛屿繁殖。 被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约 85.白颈尾雉图片 别名纹背鸡,属于鸡形目雉
雄鸟全长约 80 米,雌鸟约 50 厘米。雄鸟头部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 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白色横斑和羽缘。飞羽棕或浅栗 色,杂有细纹。尾羽长,橄灰色,具多数栗色宽横斑,腹部为白色。嘴黄褐色,脚暗灰色。 雌鸟体羽大棕褐。上体满缀以黑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 栖息于海拔 300~1000 米的崎岖山地山谷间的丛林中, 见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 也 于茂密的竹丛及下木间。以荚果、浆果、嫩叶为主要食物。3 中旬开始繁。巢于较隐 间或林缘的岩石下,也见于树木底部或丛的地面。每窝产 5~8 枚,乳白至浅玫 瑰色或黄,无斑点。雌鸟孵,孵卵期 24 天。 于安徽、浙江、福建、西、两广。中国特产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公约》 86.白腹军舰鸟 属于鹈形目军舰鸟科,拉学 Fregata andrewsi,英文名 Christmas Island Frigate Bird。 全长约 95 厘米。上体黑,具绿光泽。喉、颈、胸部黑色,具色光泽。嘴黑,喉囊红 色。白色。雌鸟胸和腹为白色,嘴玫瑰色。 栖于海洋,捕食海洋生物。在中国偶见广东沿海岛屿。 列 《 濒 危 生 动 植 物 种 国 际 贸 易 公
87.白肩雕图片 别名御雕,隼目鹰科,
大型猛禽。体长约 80 厘米。通体大都黑褐色,头、棕褐色,肩羽杂有白羽。初级羽苍 灰色,次级飞羽褐色,尾羽灰褐色,七、八条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先端具白色狭缘。下体 黑褐色。 栖于山地丘陵的阔叶林或阔林。小型动物为食。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在甘、青海、陕西及长中下游、福建、广东、台湾等地越冬。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种国际贸易公约》 88.白
全长约 85-91 厘米。头、颈、上胸茶黄褐色,并杂以乌白色。上体余部暗色,肩羽具白 缘。尾羽白色(有的在基部有些褐色)。翼覆羽褐色,飞黑褐具褐白色羽纹,羽缘淡 黄褐色。淡黄褐色,胸、腹褐色。尾海雕的全身羽毛乎都有经济价值,翼羽、尾羽可 ,尾覆羽可作装饰羽。 栖于海、山地草
和小型动为食。食物除鱼外,还有野兔、鼠、幼鹿。在冬天, 它们还偶尔捕食狗猫,甚至能以尸体腐肉和渔场附近的垃为食。白尾海雕的食量很大, 但它们也很饥饿,它们可以 45 天不吃东西而然。 活在沿海地区,繁殖时它们迁徙到东北长江下游一带,季在长江以南越冬。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约》 89.白尾梢虹雉图
全长达 58-67 厘米。雄性色绚丽,上体大都呈金属蓝绿色,下背依次纯,尾色而端部 色。下体纯黑。嘴长而稍弯,上较下嘴稍大而覆盖下嘴。鸣叫为单调的“gha纯白色。头 和部裸出部分为鲜红色。嘴赭红色。脚浅肉红色。 栖息于芦沼泽湿地。以生植物根、茎,兼食少量蚌、鱼、螺等。5~6 月份繁殖, 筑巢沼中。卵 2 枚。雌雄轮流卵,孵卵期约 30 天。幼鹤 85 后具飞翔能力。 在内蒙、黑龙江繁殖,长江中下游越冬。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 地,近年来发越冬白鹤有 2896 只之多,占全球白鹤总的 98%以上。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易公约》 93.带海雕图片 形鹰科,拉丁
体型巨,全长约 74-90 厘米,翼展达 2 。上暗褐色。尾羽褐色,间具一道白色宽横 斑。颏、喉棕白,下体余部棕褐色。尾羽黑褐色,尾羽中部还一条白色的宽带。玉带海 雕的尾羽是常的羽。 栖于开阔地,常见于平原、草原、泽地、田野、河及湖泊附近。以动为食。爱吃旱 獭幼崽和鼠兔。 分布新疆、青海、内蒙古、黑龙、西藏。 94.灰腹角雉图片 属于鸡形雉科,拉
全长约 53 厘米。雄鸟头黑,具橙红、黑两色的羽冠,上体大多红色,布有缘以橄榄色 及黑色白卵圆斑, 自下背以后逐渐过渡为褐色, 黑。 脸及喉部裸皮黄色, 喉皮缘以淡蓝。 翼上覆色似背羽, 飞羽黑褐具不规则棕斑。 腹羽烟色。 鸟体布黑、 棕及黄色斑。 栖于海拔 3000 左右的针阔混交林。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达旺、云南贡山。为留鸟。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约》 95.海南山鹧鸪 海南山鹧鸪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拉学为 Arborophila ardens。世界上仅布于中国 南部沿海的
海南山鹧鸪体形与鹧鸪相似,体长 23~24 厘米,体重 0.2~0.24 公斤。上大部分呈 橄榄褐色,并缀有黑色的斑,端沾有栗色。头部呈黑色,并具有白色的耳羽。胸为橙 红色,腹部为白色。尾部较短,不及翼长一半,跗庶裸露且突出。 海南山鹧鸪通常栖息于热林和山地常绿林地,喜单独、成对或集小群,在林内浓密 的树丛间活动。主要以
全长 58~60 厘米。雄上体大都呈带金属光泽的绿、紫、绿蓝等色,下白色,尾羽棕红 。下体褐黑。头铜绿色,有一簇长羽冠。上覆羽色近于背,飞羽暗褐色,具铜绿色 光泽。雌鸟
下背为白色。 栖息地海拔高度为 2500~4600 米。多活动于阔叶交林,针林及杜鹃灌丛中,随季节 化而垂直迁移。以植物根、茎为食。 在中国分布于部亚东、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东部。为留鸟。近年数量有所增加,外遇 见率较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约》 97.朱 别名朱鹭,属于鹳形 科,拉丁学名 Nipponia nippon,英文 Japanese Crested Ibis。 全长 79 厘米左右,体 1.8 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 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裸露,呈鲜红。初级飞羽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 未端下弯,长约 18 厘米,黑色具红端。腿长约 9
栖息于海拔 1200~1400 米的疏林地带。在附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 蟹、蛙、螺水生动,兼食昆虫。在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秋、冬季成小群向 低山及平原小范围游荡。4~5 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 2~4 枚,卵淡青 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 30 天后破壳,经哺育约 40 天后离巢。 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朱 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 有广泛的分,于环境恶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 70 年野外已 踪影。中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 1981 年 5 月在陕西省洋县发现朱 种群,也是 界上仅种群。此后朱 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 饲养繁殖方面, 1989 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化成功, 1992 年以来, 于 自 雏鸟已能顺利成活。 至 1995 年,中国的野生朱 种群约 35 ,饲养种群有 25 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望。 被列入《濒危野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98. 斑尾榛鸡 别名花尾飞龙、飞龙,属于形目鸡科,拉丁学
Grouse。 体长约 36 厘米,体重 0.4~0.6 公。上体栗,具明显的黑色横斑。头和枕部深栗色, 杂以黑灰色点斑。颏、喉黑,缘为白色。胸部栗色,向后渐淡而近白色,整个下体均具 明显的黑色横带。外侧尾羽黑褐色,上具许多白横斑,末白色,央一对尾羽栗棕色, 布有 7~8 条黑色与棕色相间的不规则横带。 栖于海拔 3200~3800 米的高山针阔混交林及灌丛地带。以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 中国的特产。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的局部山区。为留鸟。 99.大鸨图片 别地 ,于鹤形目鸨科,拉丁学名 Otis tarda,
大型鸟类。全
色,喉部近白色,细长的纤羽在喉侧 向外出如须。雌鸟喉部无须。上体余部大部淡棕,满布色横斑,两翅部灰白而飞羽 黑色。中央尾羽栗色,黑斑稀疏,羽端白。下体自胸以下纯白色。嘴铅灰色,脚褐。 栖息于广阔的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大鸨不善飞行,喜草原上奔驰。要以嫩绿 的野食,兼食昆虫、鱼类等。春末夏初繁殖,筑巢于草坡地或地,每窝 2~3 枚,暗绿或暗褐,具不则块斑。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 28~31 天。35 天左右鸟具 飞行能力,秋季结群南迁越冬。 在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繁殖,黄河中下游越冬,偶见北、江西、安徽、福等 处。野外可能仅有数千只。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分布新疆部和西部。 100.孔雀雉图片 名金,属于鸡形
雄鸟全长约 65 厘米,雌鸟约 50 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近色细点和横。头顶具 发状冠羽。背、翅及尾均具金属蓝带紫色大型眼状斑。嘴黑色,脚黑色,脚具二短距。 雌鸟羽色较暗,眼状斑不很显著,尾。 栖息于拔 150~1500 米的常绿阔叶林及竹丛中, 单独或活动。 昆虫、 蠕虫、 果、 种子为食。2 月下旬至 3 初开始进入繁殖期。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地附近的 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 2~5 枚,偶见 6 枚。孵卵期 21 。 分布于云南、海南。 101.四川山鹧鸪图片 四川山鹧属鸟纲、鸡形、科。拉丁名为 Arborophila rufipectus。世界上仅分布于 中国西部
四川山鹧鸪体长约 30 厘米左右。雄鸟额为白色,头顶呈棕栗色。颈后部为赭橙色,并 有黑的斑纹。 背至尾部、 中小覆羽和三级飞羽为茶色, 具有蠹状纹。 耳羽为棕黄色, 眉纹上缘为白色。 喉部有黑纹, 上胸及肋部为灰色, 并缀有栗。 下胸及腹部均为色。 雌鸟头顶橄榄绿色,背部褐色。翅上覆羽呈茶绿色,颏部及喉部具有黑点,上及两 为灰色。黑色,脚为赭褐色。 四川鹧鸪通常息于海拔 1300~1800 的林下灌木丛、竹丛地带。主植物的叶、茎 和果实为食,也吃小的昆虫。喜在地面筑巢,巢穴呈椭圆形球状。每年 4~6 月进繁 期,每窝可产卵 3~7 枚。 102.丹顶鹤图 别名仙鹤,属于鹤形目鹤科,拉丁学名 Grus japonensis,文名 red-crowned crane。 大型涉禽。全长约 120 厘米。体羽几乎全纯白色。头顶裸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 羽,
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黑色,延长曲呈弓状。尾短、
栖息于芦苇及其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 。4 月中、下旬开始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草丛中,窝产卵 2 枚,雌 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 20~33 。待入秋幼鸟学会飞行后,从东北繁殖地迁南方越冬。 丹顶鹤寿约 60 年,姿态飘逸雅致,鸣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在中国古代神话和 民间说中被为“仙鹤”, 为高雅、 长寿的象征, 常充当国传统诗词和绘画的主题。 主要在国东北嫩江中下游两岸的沼泽营巢繁殖, 也分布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流域。 江 苏盐城越冬丹顶鹤最多一年达 600 多只, 成为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息地。 丹顶鹤被 列入《濒危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I,中国已在其繁区和冬区建立了扎龙、 海、盐城等一批然保
全长约 58-63 厘米。头至上颈发绿属光泽的暗绿色,冠羽明显。后颈、背绿色,两侧白 色。前颈下部、胸以下白色,胁具鼠灰色状。雌鸟头至颈褐色,具冠羽。鼠灰色, 腹白色,翼镜色。 栖于林区溪流、泽。以鱼类、昆虫为。 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长以南越冬。为中国特有的鸟,数量一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百科名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孔雀 野生物保护法》 第九条将国家重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 二级保护物两种,并其他条文中规定了同的管理措施,但们的法律地 位是相同的。 目录 什么是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国的一级重点保
编辑本段什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 什么是国家一保护动物 国家重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日经国务院 准, 国务院批准 《 国家重点保护野动物名录 》 已于 1988 年 12 月 10 日经 国院 批准 , 日由林部、 农业部布施行。 1989 年 1 月 14 日由林业部 、 农业部发布施行 。 名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 330 多种,其,国家保护
编辑本段我国的级重点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 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包括所有种以及其亚种) 蜂、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 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华 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骆驼、鼷鹿、黑麂、白唇 鹿、坡鹿、梅花、豚鹿、麋鹿、、牛、羚牛、普氏原羚、藏羚 羊、高鼻羚羊、扭角、台湾鬣、斑羚、、北山羊、河狸、短 尾信天、白腹军鸟、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雕、白肩雕、 玉带海雕、白尾、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细嘴松、斑尾榛鸡、 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腹雉、黄腹 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尾雉、黑长尾雉、孔雀 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头叶、丹顶鹤、白鹤、赤颈、鸨、 遗鸥、四陆、鼋、鳄蜥、巨、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 达氏鲟、白鲟、红珊、库氏砗磲、鹦鹉、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 鳃孔舌
国家一级保护动
国家一
动物类
兽类
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臂猿、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亚象黑麂、蒙古野驴、西野、野马、鼷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野牛、野牛、普氏原羚、藏羚、鼻羚羊、台湾鬣
两栖爬行类
四爪陆龟、
鱼类
新疆大
鸟类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川山鹧鸪、海南鹧鸪、黑头角雉、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鹤、 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鸥、白鹳、朱
植物类
蕨类植物
玉龙蕨、
被子植物
革苞菊、长蕊木兰、藤枣、萼翅藤、柄木、珙桐、狭叶坡垒、天树、普陀鹅耳枥、掌木、异形叶金花、天目铁木、坡
裸子植物
长白松、银杏、银杉、资源杉、苏铁、红豆属、百山祖冷杉、松、
共有三十种种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 儒艮 扬子鳄 白鳍豚 川金丝猴 红腹角雉 褐马鸡 丹顶鹤 丝猴 蜂 黑长臂 白眉长臂猿 白掌长臂猿 台湾猴 黑叶猴 貂 长尾叶猴 云豹 豹虎 雪豹 貂 马熊 亚洲象 蒙古野驴 西藏野驴 野 野骆驼 黑鹿 白臀 坡鹿 白唇 梅花鹿 豚鹿 麋鹿 野牛 野牛 藏羚 高鼻羚羊 扭角羚 台湾报羚 赤斑羚 塔尔羊 山 河狸 尾天翁 白腹军舰鸟 白颜 黑额 朱? 中华秋沙鸭 白肩雕 玉带海雕 白尾海雕 拟兀鹫 胡兀鹫 榛鸡 鹑 海南山鹧鸪 黑头角雉 豚尾猴 灰腹角雉 黄腹角 棕尾虹 白尾梢虹雉 绿尾虹雉 菲氏叶猴 蓝鹇 黑颈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 白颈长尾 长尾雉 孔雀 绿孔雀 黑鹤 白头鹤 熊猴 白枕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猕猴 绿 雪兔 小熊猫 岩雷鸟 黑脸鹭 棕熊(包马熊) 藏酋猴 石貂 喉貂 水獭(所有种) 小爪水獭 斑林狸 大灵猫 灵 草原班猫 漠猫 丛林猫 猞猁 兔狲 金猫 渔猫 麝(所有种) 河麂 鹿(包括白臀鹿) 水鹿 驼鹿 黄 藏原 鹅喉羚 豫羚 苏门羚 羚 岩羊 盘羊 海兔 短尾猴 塔里木免 巨松鼠 鹈(所有种) 鲣鸟(所有种) 海鸬鹚 黑颈鸬鹚 黄嘴白鹭 岩鹭 彩鹳 白鹳 黑鹳 彩鹭 白琵鹭 豺 红胸黑雁 白额雁 天鹅(有种) 鸳鸯 隼科(有种) 黑琴鸡 柳雷鸟 黑熊 镰翅鸡 花尾榛鸡 雪鸡(所有) 血雉 红腹角雉 藏马鸡 蓝马鸡 黑鹇 白鹇 原鸡 勺鸡 白冠长尾雉 锦鸡(所有) 灰鹤 沙丘 白枕 蓑羽鹤 长脚鸡 姬田鸡 棕田鸡 花鸡 铜翅水雉 小杓鹬 小青脚鹬 小鹬 黑浮鸥 黄嘴河鸥 黑嘴端凤头燕鸥 黑腹沙鸡 绿鸠(所有种) 黑颏果鸠 皇鸩(所有种) 斑尾林鸽 鹃鸠(所有种) 鸦鹃(所有种) 灰喉针尾雨燕 凤燕 橙胸咬鹃 蓝耳翠鸟 鹳嘴翠鸟 黑胸蜂虎 喉蜂虎 白腹黑啄木鸟 地龟 三线壳龟 云南闭壳龟 凹甲陆龟 山甲 玳 太平洋丽龟 皮龟 山瑞鳖 大壁虎 痣疣螈 镇疣 贵州疣螈 大凉疣螈 虎纹蛙 黄唇鱼 松江鲈鱼 克氏海马鱼 胭脂鱼 唐鱼 大头鲤 大理裂腹鱼 花鳗鲡 川陕哲鲑 岭鳞鲑 文昌鱼 虎斑贝 螺 大珠母 佛耳丽蚌 尖曦箭蜒 纹北箭蜒 中华缺翅虫 黑脱缺翅 拉步甲 硕甲 彩金龟(所
注:标“*”者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业行政主部门主管;未标“*”者由林业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