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文言文的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
大部分的文言文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差不多,下面要讲的是和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一些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省略句等等。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连接前后的名词、代词以及相应的短语进行判断,形式简捷单一;可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形式就比较多,有助词判断句、副词判断句、词序判断句以及动词判断句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助词判断句
这类判断句就是所谓的“?者??也?判断句”,实际上它是用词序来表判断的,助词“者”“也”只是用来表停顿和语气的,我们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这类判断句的标志。
1、前“者”后“也”句。“……者,……也。”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语气。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基本格式,后面介绍的三种形式,都是这种句式的变形。翻译时在主谓之间加“是”。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都是名词。译为: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数词。译为:这五点是预测胜利的方法。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谓短语加“者”作主语,判断原因或解释情况。译为: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略赵国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
2、有“者”无“也”句。“……者, ……”
主语后加“者”,谓语后无“也”。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侯列传》)
主语是名词充当的。译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至如信者,国仕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主语是动宾短语充当的。译为:至于像韩信,是国家独一无二的人才。
3、无“者”有“也”句。“……,……也。”
主语后“者”省去,谓语后用“也”煞尾。主语一般是名词、代词、动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打仗,靠的是勇气啊。 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译为:我是子瑜的朋友。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的宝贝。
此谋攻之法也。(《谋攻》)译为: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
4、“者”“也”在后句。“……,……者也。”
主语后的“者”,移到谓语后和“也”连用,加强了语气。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译为:晏子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二)副词判断句
主要有副词“乃”“即”“则”“诚”“本”“非”等等。实际上这类判断句仍旧用词序来表示判断的,这些副词只是起了强调作用或否定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副词看作是这些判断句的一个标志。
1、“乃”字判断句
用副词“乃”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性判断。翻译时把“乃”换为“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译为:应该被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啊。
2、“即”字判断句
“即”是副词,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译为:项羽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译为:就是现在一个挨一个地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3、“则”字判断句
用“则”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加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宏大景观啊。
此则余之罪也。译为:这就是我的罪过呀。
4、“诚”字判断句
用“诚”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判断。译为“确实是”。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译为: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
5、“本”字判断句
用“本”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断。译为“本来是”。如: 臣本布衣。(《出师表》) 译为: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琵琶行》)译为:问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回答说她本是长安的歌女。
6、“非”字判断句
用“非”放在主谓之间,否定谓语,形成一个否定判断句。译为“不是”。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译为: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此物固非西产。(《促织》)译为: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的出产。
此外,副词“固”“皆”“亦”有时也用于判断句中帮助判断,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判断。
(三)动词判断句
1、“为”字判断句
“为”,动词,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 此为何若人?(《公输》)译为:这是怎么样的人?
2、“是”字判断句
“是”,在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动词很少见,仅在接近当时口语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汉魏以后渐多。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吴)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练习:
下列各句是不是判断句?是的在后面画上对号,并标出表判断的词。
1、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一庵翼然,为文殊院。
5、几自疑身外即战场。
6、非死则徙耳。
7、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8、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
9、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2、觉今是而昨非。
13、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4、安能辨我是雌雄?
15、唯利是图。
1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7、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18、汝是大家子,仕宦在台阁。
19、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0、予本非文人画士。
2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2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被动句
被动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语是受事。即谓语动词所发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到主语的头上,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打”的动作。)这个特点和现代汉语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被动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见”“于”被动句。
1、见+动+于+施动者。
这是“见”“于”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见”,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确实担心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译为:我常常被内行的人耻笑。
2、见+动。
“见”,助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如: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众人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流放。
3、动+于+施动者。
“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的另一种变形。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为: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统治。
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译为:在外被张仪欺骗,在内被郑袖迷惑。
4、受+动+于+施动者
也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只是用“受”替换了“见”,其它未变。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上十万的军队,被人控制。
(二)“为”“所”被动句
1、为+施动者+所+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所”是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所”删去不译。如:
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汝等怯懦,为蛇所食。(《搜身记·李寄》)译为:你们这些人怯懦软弱,被蛇吃掉。
2、为+所+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一种变形,“为”“所”连用,并不引出施动者。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都将被俘虏。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译为:官军讨伐他们,但多次被打败。
3、为+施动者+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另一种变形,“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为:他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4、为+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又一种变形,“为”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译为:情节重大的被杀掉,情节轻微的被怀疑。
(三)被字被动句
被字被动句先秦时比较少见,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字句的主要形式。
1、被+动
“被”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不引出施动者,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能不怨愤吗?
2、被+动+于+施动者
“被”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也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燕以万乘之势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译为:燕国凭着万辆战车的实力,却被赵国围困。
(四)意合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动的介词,完全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句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主语是受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来判断它。翻译时加“被”就行了。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放逐”这个动作,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全句译为:屈原被放逐,才写出了《离骚》。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主语“帝”可以发出“感”这个动作,但我们往后分析一下,“其诚”这个宾语不是“感”支配的对象,而是“感”的施动者,由此可见,主语“帝”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
练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被动句找出来,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师说》)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6、府吏见叮咛。(《孔雀东南飞》)
7、冀君实或可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8、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9、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1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三、变式句
变式句就是倒装句,现在讲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
(一)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有以下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如:(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
译为: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
(2)、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
(3)、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 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如:
(1)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前,常式句应是“在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
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2)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即“操何”。
译为:大王来带了什么礼物?
(3) 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
“谁敢怨”即“敢怨谁”。
译为:我敢怨恨谁呢?
(4)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 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
(5)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
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
3、助词“之”或“是”提宾。
如:(1)宋何罪之有?(《公输》)
“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之前。
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样。
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3)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下》)
“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
译为:攻击戎狄,惩罚荆舒。
(4)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 “尔是过”即“过尔”。“过”,责备。
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宾后,又常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 如:(1)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 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
(2)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译为:只看我的马头。
(3)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们。 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 如:(1)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
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
4、其它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也把宾语前置。
(1)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
政》)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
译为:《诗经》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
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
(3)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
“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4)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
雄无觅”即“无觅英雄”。
(二)定语后置句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的定语或较长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
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
(1)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头”。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2)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
“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
译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
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
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
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
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
(2)余既滋兰之九畹wǎn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骚》)
“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
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
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
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1)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
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住一室的人。
(2)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
“雁荡具体而微”即“具体而微雁荡”。
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
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
“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
如:(1)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
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一句话吗?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
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
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
(三)介宾后置句
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如:
(1)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拘于时”即“于时拘”,“学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
译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蓝”即“于蓝青”。
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
(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
(4)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
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四)主谓倒装句
这类句子和现代汉语相同,一般在感叹句、疑问句中出现,翻译时仍保留倒装语序,不调整。如:
(1)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谓语是“贤”,主语
是“回”,把谓语提到了主语前,强调谓语。
译为:多么高尚啊,颜回!
(2) 谁欤,哭者?(《苛政猛于虎》)
译为:谁呢,哭的人?
练习:
1、翻译下列变式句句子,并说明类别。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
3、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4、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焉》)
5、珍异是聚,欢乐是务。(《左传·襄公十一年》)
6、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7、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9、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黍一石。(《马说》)
11、时不我待(成语)
1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1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14、以其无理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
15、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
16、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18、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19、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20、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
2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3、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24、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25、苟以天下之大,而又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也。(《六国论》)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语省略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
1、承前省。如: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
2、蒙后省。如: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如:
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二)谓语省略
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
1、承前省。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2、蒙后省。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3、对话省。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
(三)宾语省略
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
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
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
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如: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语省略
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
(五)介词省略
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
2、介词“以”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
呢?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如: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 项伯杀人,( ),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
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并翻译全句。
1、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扁鹊见蔡桓公》)
2、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4、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5、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6、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纳。(《鸿门宴》)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杞子使告于秦。(《崤之战》)
11、郑穆公使视客馆。(《崤之战》)
12、石崇以奢侈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训俭示康》)
1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4、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荆柯刺秦王》)(2003.12.28)
15、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论语·微子》)
五、比较句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人或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叫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较句。
比较句由比较的前项——比较者、比较的后项——参照系、比较动词——比、于、视、比较的标准这四部分组成。
范文二:文言文的句式
各种句式
一、 判断句
1、“----者---也” ---者 -----也 ----者也 --者--- ---者,---者也 ------
2、采用副词
“仍”,“及”,“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
1、“见”“--见---于”“于”
2、“为”“为---所”表被动
3、没有标志性词语,意念上表被动“帝感其诚”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安,焉”等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且焉置土石”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城居者未知之也”;“忌,不自信”;“彼不我思”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惟命是从”
(4)介词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
2、定语后置
(1)用“之”或“者”是定语后置。“花之隐隐逸者也”“其
两膝相比者”
3、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介宾短语。
四、省略句
1、省略主语(自述省;对话省)
2、省略谓语
3、省略动词宾语
4、省略介词宾语
5、省略介词“于”
范文三:文言文的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 .莫我肯顾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 、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 、沛公安在?(动宾)
C 、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 、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 、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 .何功之有哉? B .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 .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
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 、赋税之繁重者。 B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 、尝贻余核舟一。 B 、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 、甚矣,汝之不惠!B 、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2.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4.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七.固定格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专项练习
一、指出下面句式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钜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①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②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释】①公:赵公,宋仁宗时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死后谥“清献”。②灾沴:灾害,疾疫。
(选自《续古文观止》)
(1)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译文:
(2)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译文:
(3) 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①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
庭、不虞之患。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注释】①隧:采用掘地道的天子葬礼。
(选自《国语? 襄王不许请隧》)
1.指出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句( )
A .王何异之有?
B .何辞之有与?
C .何政令之为也?
D .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译文:
(2)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
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取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使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选自《礼记? 檀弓下》《公子重耳对秦客》)
【注释】晋献公:重耳的父王。舅犯:重耳的舅舅子犯。子显(韅):秦穆公的使臣。
1、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B 、仁夫!公子重耳。
C 、子显以致使于穆公。
D 、父死之谓何?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2)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六载十月,帝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无,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帝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城堡,帝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乃言于忠嗣曰:“大夫以爱士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何以知之?今以数万之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大夫军府充盈,何爱数万缎帛不以杜其馋口乎!”忠嗣曰:“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其次不过
黔中上佐。忠嗣岂以数万人命易一官乎!”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帝怒,李林甫因使人诬告忠嗣,敕征入朝,贬汉阳太守。八载,帝使哥舒翰攻石城堡,拔之。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忠嗣言。
(选自《王忠嗣》)
1.指出下面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今顿兵(于)其下,杀数万人不能克。
B .今受责(于)天子
C .(帝)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
D .敕征(之)入朝,贬汉阳太守。
2.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句( )
A .李光弼乃言于忠嗣曰。
B .何以知之?
C .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
D .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
3.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1)大夫以爱士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
译文:
(2)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
译文:
参考答案:
一、(1)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状语后置)
(2)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状语后置)。
(3)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定语后置)
二、1、D (其他三个为宾语前置句)
2、(1)晋文公在郏地使襄王复位后,周襄王用田地来赏赐他,文公谢绝接受,而请求允许他死后采用掘地道的天子葬礼。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2)我又怎么敢因个人私恩改变先王规定的重要制度,取辱于天下呢?那样做,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和百姓呢?
三、1、D (AC 是状语后置句,B 是主谓倒装句)
(1)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地在伤心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应该谋划啊!”
(2)君王赏脸慰问流亡的人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
四、1、C (省略成分是“余”)
2、B (A 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两个不属于倒装句)
3、(1)您因为爱惜士兵的缘故,不愿意成就延光的功业,虽然被皇帝的命令所迫(而分兵给他),实际要耽误他的计划。(被动句)
(2)现在用几万士兵争夺一座城,得到它不足以制约敌人,不得到它也对国家无害,所以忠嗣不愿意做这事。(定语后置句)
范文四:文言文中的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 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 所..... ”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 于...... ”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 于...... ”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
范文五: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1、判断句式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6、省略句 1)主语省略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2)谓语省略 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曹刿论战》) 3)宾语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屠惧,投(之)以骨。(《狼》)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7、被动句 1)“??于??”式。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见??”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于??”式。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为??”式。例如: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为??所??”式。例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高祖本纪》) 8、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句式如下:文言固定格式“(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固定格式“?(有)无?以?” 文言固定格式――“得无?乎” 文言固定格式讲座:“孰”与“?孰与?” 文言固定格式――“有?者” 文言固定格式――“与其?孰若/岂若?” 文言固定格式“?有(无)所?”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