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析“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浅析“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人们可能经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不确定,或者对自我感到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也经常会发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我想要的?我在追求什么?”这些曾经或正在抑或即将困扰每一个人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什么是自我同一性,看字面意思就是自我一致呗,如果用更通俗一点语言形容,就是“那种熟悉自己的感觉”、或是“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生活的感觉”、或者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在埃里克森来看,人的发展按照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处理危机,埃里克森把个体一生人格发展分为了8个阶段,而在他看来,最重要的阶段当属12-20岁期间的同一性VS角色混乱,此阶段需要解决的危机感就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若我们在此阶段成功解决危机的话,就会体验一种“明确自我意识,自我内外一致”的感觉,如果不能成功,会体验到“自我的社会角色不确定感”,如果我们一定要更抽象的概念来解释的话,自我同一性包含四个不同方面
一、个体性,即具有一个独立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存在的清晰感觉
二、整体性和整合感,一种内心完整,不会四分五裂的感觉【真的有这种感觉吗?真的有!】,和谐感,比如个体对自我成长中形成纷繁复杂的自我形象,可爱的,独立的,依赖的,懒惰的等,而健康的自我可以将这些零碎的形象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我,我是即可爱又懒惰的,但是我是分情况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
三、一致性和连续性,如果以上两点是从个体角度出发,那么这点可以理解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一致性可以理解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表现出自我人格的统一、一致,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统一,连续性是指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以及未来的我的人格连续感
四、社会团结性,这个理解来比较困难,就是说要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感觉,得到社会群体的支持和肯定
说道这里,大家会联想到某个电影里的多面人物,多重人格等,比如《致命ID》就是讲多重人格分裂,甚至有人会联想到自己,也不禁会发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表现是什么呢?在埃里克森看来,自我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表现在内心是一种支离破碎感,空虚感,无法获得社会认可,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得不到很好的支持,如果要举个实例的话,我会想到在电影《小鬼当家》那个众所周知的顽皮宝宝麦考利·克金,鬼灵精怪的他很难让我们想象现如今的他已经沉沦为空虚,一蹶不振的青年,不难想象混乱的青春期和自我的不确定性给他留下了多大的伤害。
就像埃里克森所说,我们一生的发展,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要遵循预设的时间表,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完成我们的任务,解决危机,如果一不小心把危机留在下个阶段解决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麻烦事可以解决的,不过最好还是不要留到最后。
说了这么多,我也感觉口干舌燥,对于考研的心理学童鞋们,一定要注意,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无论是统考考试还是各院校自主命题考试都是重中之重,而他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同样重要,所以以上都不是废话,大家好好理解
附赠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记住年龄段和要解决的危机,怎么考都不怕!
范文二:自我同一性混乱和自我评价不良
自我同一性混乱和自我评价不良
自我同一性即通过修正理想自我或改变现实自我来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在青少年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同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性程度较低。也就是说,青少年对现实中自我的评价往往不能与所期望的理想自我的标准相匹配。因此,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和由于丧失实现理想的信心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即自卑。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也是自卑产生的一个原因。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A?Ellis 1962)的ABC理论认为,一些负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卑、抑郁、焦虑等都是由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观念造成的。虽然人们也许不能意识到这些观念的存在,但这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如,“我必须是全班学习最出色的人”,“我应该是所有人当中长得最帅的”,“所有的人都得喜欢我”等等)往往很难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当这些想法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便会产生某些片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自我评价,或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这导致他们常常会因为某一件事的失败而导致对自我价值甚至是对整个人的否定。
范文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陈建美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
首先对自我同一性相关的理论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最后,为
学生积极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提了一些建议。 大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9324(2014)11- 0166- 0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
和体验,以及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 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处于从青少年晚期向
成年早期过渡阶段的大学生们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和社会 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
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青少年期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 的各种考验,体会着生理、认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重要
会任务。马西亚(Marcia)提出了同一性状态模型对自我同 变化。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其心理发展的核心任务和主
一性理论进行阐释,他根据个体的经历探索和投入程度的 题。因此,大学教育者应重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帮
高低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为同一性获得(identity 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概述 achievement)、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同一性早闭
(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王树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青等人曾对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进行过实证研究,结果发 (Erikson)提出的一个心理发展概念,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
高素质的教师、管理人员以及优秀年轻人引进到辅导员的 堂教学和网上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未来 队伍,通过系统地学习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哲 的职业方向。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素质拓展、企业调研、农村 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和政策、国内外时 支教、国际交流、自主创业和各级学生组织等多层次的社会 [4]政治等,全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其 事实践,培养自己组织、协调、沟通、合作、学习、创造等方面的 次,抓好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党员和学生干 能力,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落到实处。 部队伍作为沟通领导、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在贯彻落实思想 4.重点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情 政治教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上传下达工作方面发挥着重 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群体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为榜样,要从各方面严于 我们应当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开展分类引导工作。如今, 律己,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更多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越来越复杂,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 学生成长。 临亲情、爱情、友情、学业、经济、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
挫折。随着这些压力的普遍加大,高校出现了一个“特殊学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优化教育过程。教育方式
”群体。这些学生适应能力弱、心理素质差,通常表现为学 生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要采
取“对话疏导”为主、“灌输”为辅的教育方法。在进行思想政 业受挫、家庭经济困难、失恋、性格缺陷、生理疾病、心理障
碍、人际关系差。当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不能自己走出困 治教育工作时应该站在平辈的角度,使双方保持平等的地
境,而是会选择逃避、放任自流等消极方式,更有甚者会产 位,通过的沟通交流的方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可以
生偏激、报复、轻生等想法。高校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 更好地互相理解和尊重,对于开展的政治教育工作就容易
生因为这些原因休学、退学,这也是导致高校学生自杀的首 被学生所接受,得到学生配合和支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效果。平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当 要因素。因此做好特殊学生工作,就是保证了高校的和谐稳 中,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现实需要,关心他们 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这些学生要格外重视,利用学生干
部、宿舍同学、网络聊天工具、父母等方面织一张保护网,及 时的生活状况。通过合理利用QQ、飞信、人人、微博等新兴网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争取把苗头性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络平台,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关注力度,加强沟通与联系,帮
助学生及时解答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开辟出网络思想 对于这些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分别建立工作档案,
详细记录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开展工作的进程,争取帮助他 政治教育基地,让正确的思想观念逐步地渗透到他们的头
脑中。 们早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于保春,彭恩仁,胡林荣.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3.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
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1):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71- 73. [2]刘川.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探索中,要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着重引导青年学生 [D].中北 大学,2010. [3]邹柳云.论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深入农村体 有效结合[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08). 验,培养能吃苦、能动脑,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社会 [4]申晶晶“. 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主义接班人。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03- 105. 想教育相结合。如: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与学
位直接挂钩,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才可以
获得相应学分;专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必修课程,利用课
现:大学生在四种状态上的人数分布依次为:同一性延缓状 着网络化的高速推进,网络在给大学生以全新感受的同时, 态占67.5%,同一性混乱状态占13.3%,同一性早闭状态也给他们带来了新问题。如很多大学生深陷在网络中不能 占 10.1%,同一性获得状态占9.1%。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自拔,造成网络下的客观我与网络上的主观我脱节,进而使 其庞大 基数可以得知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混乱状处于同一性混乱之中。
态。 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具体表现 1.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1)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改
关于同一性混乱症候群的特征,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 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以自我认知为基 家小此木启吾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同一性意识的过 础的,其中自我意识更是个性的核心。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 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时间前景 生活中应积极涉猎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于自身身心 的扩散、勤奋感的扩散及否定的同一性的选择。结合当代大 方面的知识,掌握关于自我认同的心理学方法,进而实现主 学生的现状,以下是我列出的具体表现: 观我和客观我、理想我和现实我的整合,消除认知结构中的
1.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他们不能 不合理观念。(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的心理免 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缺乏兴趣和热情,常处于冷漠状 疫力:大学生产生迷失感和无助感的根源是缺乏明确的方 态;缺乏理想和目标,对未来的预期处于一种不抱期待的无 向和目标。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应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的 力状态。 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和
2.缺乏处理各种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无法适应进 发展方向。
入大学后的落差,对自己在新团体中的位置难以接受;对责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大学生人格成长的起 任和选择持回避态度;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自主性 点,可以为同一性的形成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持。因此,家长 低,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应从自身出发,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以身作则地来帮助子
3.缺乏对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价值判断混乱:对社会缺 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教养方式和教育方式 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能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对自己有 的科学性,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心理品 用的信息,也不愿去探索。人际关系混乱,被人孤立;对事物 质;对子女的期望要符合其成长要求和身心发展,引导其进 价值判断混乱,缺乏是非善恶的主见。 行积极的自我探索,构建自我同一性。
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 3.建设健康的校园生态。(1)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增强
1.主观方面。(1)特定生命时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 大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我同 衡:大学生生理发展年龄提前,使得其产生了强烈的“成人 一性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网络
稚嫩,他们还处于一种“准成人”状态, 感”,但在心理层面的建设,发挥网络宣传的积极作用;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加 强两相作用之下最终导致了自我同一性混乱。(2)自我意识中 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的沟通,这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 成。的矛盾冲突:自我意识中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和 (2)重视学生集体的建设:大学生特别重视自己与集体 的关现实我的矛盾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想 系,希望能够通过在集体中的地位找到归属感。首先, 应完成为什么样的人缺乏明确的认知,进而暂时或长期处于自 善集体的章程和规章制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 响;我同一性混乱状态之中。(3)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偏 其次,创造积极向上的集体风貌和良好和睦的人际氛 围,教差:自我同一性还包括归属感,一些大学生不能正视自我与 导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使学生在同伴群体中获 社会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则不具备适应社会的知识技能,这 社会支持的同时产生归属感。(得更多3) 注重学校心理干 些都给他们同一性的确立带来困难,使其处于同一性混乱 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与状态。(4)个体自身不良的心理品质:郭金山、车文博的研究 心理危机的有效解决密不可分,在注重自我力量的同时, 学发现:同一性扩散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校应加强心理干预。高校应构建心理预警系统,将所有的 学与情绪性呈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 生纳入其中,明了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况,然后根据学生 的关。这说明,不良的心理品质也是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重 不同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要原因。 4.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1)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
2.客观方面。(1)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不合 实践机会:认识自我和社会是自我同一性达成的先决条件, 理、亲子关系失调和父母期望不当等原因。父母作为儿童早 而这在实践中方可获得。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培养判 期认同的对象,如果其价值观、人生观是错误或混乱的,势 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性;还可以对社会有更直观的认 必会对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产生影响;父母对子女过分 识,为将来就业打基础。总之,大学生经过社会实践中一系 溺爱和过分严厉,会造成亲子关系僵化和对孩子期望不当, 列尝试与调整过程,会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2)提供 进而阻碍其自我同一性的建立。(2)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有 良好的成人模型: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形象的想象并不是凭 教育理念不完善、教育方式刻板陈旧和学生无法在学校中 空臆造的,在他们的心中一般都会有效仿对象,有时他们对 找到归属感等原因。我国的长期坚持以“应试”为中心的教 偶像的向往甚至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社会能为大学生 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关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素养,很 提供一些优良成人榜样,就可以以此引导大学生,促使其为 少引导学生进行关于自我的思考和探索,这显然不利于自 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而努力,继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 我同一性的形成;而现阶段大学生们更强调个性,不愿意受 发展。(3)为大学生提供值得尊重的主流文化和民主包容的 到约束,难以在集体中找到一体感和归属感,也会对自我同 环境氛围: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前提与背景。 一性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3)社会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 一个积极尊重的主流文化将会大大促进青少年自我的发 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旧有的价值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社 展。而民主包容的环境氛围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 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价值观念还处在孕育发展阶段,新旧 会不要以成年人的思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允许他们 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导致大学生面临诸多矛盾和困惑;随
大学生对篮球的美学欣赏分析
范祖荣
(四川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就现代大学生看来,篮球运动可以说是一项需要将个人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力量和技巧性相融合的对抗激烈、
强度较高的体育竞赛项目。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具有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美学欣赏魅力,因此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除玩篮
之外,观看、欣赏篮球比赛也同样算得上是一种享受。该文章将以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篮球运动的美学特征加以分 球
析,以便使得篮球运动的观赏魅力、审美价值进一步得到提高,并最终促使篮球运动向着更好的前景发展。
关键词:篮球运动;美学特征;美学欣赏;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9324(2014)11- 0168- 02
一、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此,运动美便也算得上是体育美的核心。而在篮球运动中,
技术美、战术美以及对抗美便是运动美的具体组成部分。 在当下,篮球运动已然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
项目之一。此外,篮球运动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审美要素, 1)技术美。技术美是篮球运动美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在篮 (
甚至我们可以将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程等同于人 球运动过程中所谓的技术美就是动作造型美,素质、技术水 们利用美学规律不断展开创造的历程,篮球运动极具艺术 平高,体态美等的合称。技术美主要体现在篮球运动过程中 魅力。因此,篮球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主动观赏和积 具体动作的优美、精确、敏捷、娴熟等具体优点上,并且,技 极参与。尤其对现在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的魅力日益增 术美还要求篮球运动员奖将上述优点与自身的耐力、速度
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长。由此可见,为了提高人们(尤指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整
体欣赏水平,以大学生的角度对篮球进行美学欣赏分析很 具体说来,NBA球星的百步穿杨式精确投篮、无人能及的敏
捷盖帽、令人瞠目结舌的神奇传球以及人球合一式运球突 有必要,极具实际意义。
破等具体经典技术性动作无一不将篮球运动的技术美表现 二、篮球运动的美学欣赏分析
到极致。(2)战术美。战术美是以较完美的素质美、上述技术 1.篮球运动中的自然美。所谓自然美,主要由人的思想
美等为基本基础,以团队的完美配合、集体的团结合作为具 和运动的内在规律以及运动的具体动作等构成,是建立在
体变现形式的运动美的具体美学因素之一。当然,战术美并 “人体美”基础之上的美学体现。自然美主要表现在篮球运
不是指战术的成熟固定、不变化,篮球运动中战士的创新也 动员人体本身的耐力、节奏力度、意志品质、匀称及其在运
体现出了其战术美的特性。在篮球运动(尤指篮球比赛)中, 动过程中动作的优美、协调等各个方面。可见,篮球运动自
队员不仅仅要考虑到自身的主观因素,还需以对方的战术、 然美主要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体形以及姿态美。(1)体型美。
实力等客观因素为参考依据,实时改善自身作战计划、战术 人体的体格类型以及外形特征的总称即为此处所说的体
型。在当下的篮球运动(尤指篮球比赛)中,篮球队队员的体 形式,将战术效能美发挥到极致,以便充分提高自身团队战 型都逐渐向着剽悍健美、肌肉发达、小腿细、大腿粗、臂长手 胜的可能性。(3)对抗美。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最根 大、关节灵活、四肢长、躯干短、体型匀称、身材高大的方向 本原因便是“对抗”。就现代的篮球比赛来说,其过程中的对 发展,使得篮球运动员兼备了小个头的灵敏和大个头的快 抗十分激烈,这就很自然地提高了参赛双方的作战积极性 捷等优势。篮球运动员的体型美在其十足的弹跳力以及惊 并促使双方对自身战技战术加以改善以便在对抗过程中获 人的柔韧性等方面显示得淋漓尽致。(2)姿态美。人们的身 胜,与此同时篮球运动的美学欣赏价值便得到了大幅度的 体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姿势即为此 提升。势均力敌的对抗才会使得比赛过程精彩、有欣赏价 处所说的姿态。因为篮球运动的各个技术性动作均要求运 值,观赏者会从对抗中体会到运动员高昂的斗志、过人的智 动员上下肢的完美配合及协调,所以,长期的篮球运动中所 慧以及精湛娴熟的技术,这将促使观赏者身心愉悦,充满正 包含具体的、大量的跳跃以及转移等动作均会使得篮球运 能量,热爱生活。
动员的体型更加健美、匀称;姿态更加大方、优雅;同时还使 3.篮球运动的变化美。一成不变的事物即使再美丽也 得其腿、腰、臀、腹等部位的肌肉得到较为充分、全面的锻 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因此,篮球运动还要求有变化美。所
谓变化美,在篮球运动中具体就是指人员的变化和空间的 炼。可见,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篮球运动对优雅的人体
姿态的产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促进作用。 变化。(1)人员的变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
年”,能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球星也在不断变化,这不但会 2.篮球运动的运动美。体育运动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
给观赏者带来新的视觉冲击,更会促进其他球员在比赛过 形式是身体运动,身体运动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变化推进了
程中对自身的战术不断进行改善,最终使得篮球运动更激 形式丰富的体育项目的产生和改进,最终彰显出各个运动
项目的美学特征以及文化价值。体育的核心在于运动,因 烈,更精彩,更具美学观赏价值。(2)空间的变化。在篮球运
有一些看似“荒诞不羁”的行为,反而会促进大学生进行自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
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1- 55. 我思考和探索,进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 参
考文献: [1]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
与同一性风 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作者简介:陈建美(1988-),女,在读硕士,山东师范大 59- 65. [2]张日昇.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M].学心理学院。
北京:北
范文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自我同一性相关的理论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最后,为大学生积极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提
中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对策略 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66-0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处于从青少年晚期向成年早期过渡阶段的大学生们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和社会的各种考验,体会着生理、认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重要变化。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其心理发展的核心任务和主题。因此,大学教育者应重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概述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的一个心理发展概念,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青少年期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马西亚(Marcia)提出了同一性状态模型对自我同一性理论进行阐释,他根据个体的经历探索和投入程度的高低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为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王树青等人曾对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进行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四种状态上的人数分布依次为:同一性延缓状态占67.5%,同一性混乱状态占13.3%,同一性早闭状态占10.1%,同一性获得状态占9.1%。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庞大基数可以得知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混乱状态。 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具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体表现 关于同一性混乱症候群的特征,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同一性意识的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勤奋感的扩散及否定的同一性的选择。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以下是我列出的具体表现: 1.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他们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缺乏兴趣和热情,常处于冷漠状态;缺乏理想和目标,对未来的预期处于一种不抱期待的无力状态。 2.缺乏处理各种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无法适应进入大学后的落差,对自己在新团体中的位置难以接受;对责任和选择持回避态度;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自主性低,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缺乏对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价值判断混乱:对社会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能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不愿去探索。人际关系混乱,被人孤立;对事物价值判断混乱,缺乏是非善恶的主见。 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 1.主观方面。(1)特定生命时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大学生生理发展年龄提前,使得其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但在心理层面的稚嫩,他们还处于一种“准成人”状态,两相作用之下最终导致了自我同一性混乱。(2)自我意识中的矛盾冲突:自我意识中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缺乏明确的认知,进而暂时或长期处于自我同一性混乱状态之中。(3)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偏差:自我同一性还包括归属感,一些大学生不能正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则不具备适应社会的知识技能,这些都给他们同一性的确立带来困难,使其处于同一性混乱状态。(4)个体自身不良的心理品质:郭金山、车文博的研究发现:同一性扩散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情绪性呈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不良的心理品质也是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重要原因。 2.客观方面。(1)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不合理、亲子关系失调和父母期望不当等原因。父母作为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如果其价值观、人生观是错误或混乱的,势必会对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产生影响;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会造成亲子关系僵化和对孩子期望不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当,进而阻碍其自我同一性的建立。(2)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有教育理念不完善、教育方式刻板陈旧和学生无法在学校中找到归属感等原因。我国的长期坚持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关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素养,很少引导学生进行关于自我的思考和探索,这显然不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而现阶段大学生们更强调个性,不愿意受到约束,难以在集体中找到一体感和归属感,也会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3)社会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旧有的价值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价值观念还处在孕育发展阶段,新旧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导致大学生面临诸多矛盾和困惑;随着网络化的高速推进,网络在给大学生以全新感受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新问题。如很多大学生深陷在网络中不能自拔,造成网络下的客观我与网络上的主观我脱节,进而使其处于同一性混乱之中。 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1)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改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的,其中自我意识更是个性的核心。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积极涉猎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于自身身心方面的知识,掌握关于自我认同的心理学方法,进而实现主观我和客观我、理想我和现实我的整合,消除认知结构中的不合理观念。(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大学生产生迷失感和无助感的根源是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应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大学生人格成长的起点,可以为同一性的形成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持。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出发,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以身作则地来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教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子女的期望要符合其成长要求和身心发展,引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构建自我同一性。 3.建设健康的校园生态。(1)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增强大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网络建设,发挥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网络宣传的积极作用;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强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的沟通,这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2)重视学生集体的建设:大学生特别重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希望能够通过在集体中的地位找到归属感。首先,应完善集体的章程和规章制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创造积极向上的集体风貌和良好和睦的人际氛围,教导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使学生在同伴群体中获得更多社会支持的同时产生归属感。(3)注重学校心理干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心理危机的有效解决密不可分,在注重自我力量的同时,学校应加强心理干预。高校应构建心理预警系统,将所有的学生纳入其中,明了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4.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1)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认识自我和社会是自我同一性达成的先决条件,而这在实践中方可获得。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培养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性;还可以对社会有更直观的认识,为将来就业打基础。总之,大学生经过社会实践中一系列尝试与调整过程,会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2)提供良好的成人模型: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形象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臆造的,在他们的心中一般都会有效仿对象,有时他们对偶像的向往甚至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社会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些优良成人榜样,就可以以此引导大学生,促使其为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而努力,继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3)为大学生提供值得尊重的主流文化和民主包容的环境氛围: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前提与背景。一个积极尊重的主流文化将会大大促进青少年自我的发展。而民主包容的环境氛围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社会不要以成年人的思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诞不羁”的行为,反而会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进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9-65. [2]张日,.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51-55. 作者简介:陈建美(1988-),女,在读硕士,山东师范
大学心理学院。
范文五: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应对策略
作者:陈建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1期
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自我同一性相关的理论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最后,为大学生积极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提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66-0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处于从青少年晚期向成年早期过渡阶段的大学生们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和社会的各种考验,体会着生理、认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重要变化。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其心理发展的核心任务和主题。因此,大学教育者应重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概述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 )提出的一个心理发展概念,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青少年期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马西亚(Marcia )提出了同一性状态模型对自我同一性理论进行阐释,他根据个体的经历探索和投入程度的高低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为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 )。王树青等人曾对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进行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四种状态上的人数分布依次为:同一性延缓状态占67.5%,同一性混乱状态占13.3%,同一性早闭状态占10.1%,同一性获得状态占9.1%。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庞大基数可以得知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混乱状态。
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具体表现
关于同一性混乱症候群的特征,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同一性意识的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勤奋感的扩散及否定的同一性的选择。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以下是我列出的具体表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析“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