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本节课学习目标:
1、各组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记忆成像规律。 3、能初步运用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
1、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并完成下列表格
像的位置 应 用
=
=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物体在不同位置处所成的像的情况,并注明相应的编号
①
② ③
④
根据以上两个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结论:
凸透镜能成的像类型有 。 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时,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和理解,我们可以用以下的口诀来帮助大家进行记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再教你一招:用作图法画出物体所成的像的情况
二、巩固提高
1.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的 像.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5.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6.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的范围;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的范围.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
三、自我检测.
1、根据下表中已知的内容提示,填上空缺的内容 像的位置
应 用
照相机
=
实像
放大
=
虚像
2、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物体所成的像的性质
3、已知凸透镜焦距f=4.5厘米,则
(1)当物距u=10厘米时,能得到______像; (2)当像距v=10厘米时,这像是______像; (3)若物距u=6厘米时,则像距在______范围; (4)若要得到放大的实像,则像距在______范围; (5)若要得到实像,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6)若要得到与物在透镜同侧的像,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三、自我检测.
1、根据下表中已知的内容提示,填上空缺的内容 像的位置
应 用
照相机
=
实像
放大
=
虚像
2、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物体所成的像的性质
3、已知凸透镜焦距f=4.5厘米,则
(1)当物距u=10厘米时,能得到______像; (2)当像距v=10厘米时,这像是______像; (3)若物距u=6厘米时,则像距在______范围; (4)若要得到放大的实像,则像距在______范围; (5)若要得到实像,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6)若要得到与物在透镜同侧的像,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范文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学 程 导 航”课 时 教 学 计 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共几课时 1 课 习题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几课时 型 课 1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学
目
标
教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资
源
(1)背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完成“课前预习”第1、2题。 预
习
设
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1.复习旧知: 1.请学生在纸上默写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规律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2f (1)请两名学生板演=""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2)师生集体评价,纠正错误。="">2f><><2f倒立缩小的实像v>2f (3)教师指导记忆方法。 u=f 不成像
u
2.临界点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一节课的实
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凸透镜成
像中的几个临界点:
(1)焦点:分虚实;分正倒
(2)2f处:分大小。
3.像的大小变化的分析: 根据上一节课的实验现象和数
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在
(1)成实像时(蜡烛向透镜靠近
时,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光
屏应向哪里移动?)
应用:投影仪的调节(介绍投影
仪的结构及其作用,投影仪的工
作原理)
(2)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时,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应用:放大镜的调节(介绍放大
镜的工作原理)
4.镜片的度数: 请学生阅读教材P99页“眼镜的板书:度数=(1/f)*100 (注意f的单位度数”思考:
是米) 镜片的度数如何计算,
应用:完成“课内思考”第1题。 5.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完成“课内思考”第2题。
完成“课堂检测”第1、3、5、76.课堂检测: 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7.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2f>2f>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f<><2f倒立缩小的实像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u
实像时:u变小,v变大,像变大
虚像时:u变小,像变小
(1)完成“课堂检测”第2、4、6、8题。
(2)阅读教材第4节内容
(3)完成“课前预习”第1、2、3、题。 作
业
设
计
范文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
(11?徐州)4(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
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
答案:B
(11?南京)4(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 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答案:C
(11?日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 答案:B
(11?昆明)9(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
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B
(11?河南)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
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答案:D
(11?芜湖)10(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次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答案:B
(11?成都)B4(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11?济宁)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答案:A
(11?哈尔滨)2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答案:C
(11?菏泽)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答案:D
(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11?桂林)5
的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答案:B
(11?潜江、天门、仙桃等)32(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
答案:D
(11?杭锦旗)1(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答案:A
(11?吉林)3(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答案:B
(11?长春)2(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答案:A
(11?扬州)5(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C
(11?荆门、荆州)2( 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11?包头)10(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5 cm C(7 cm D(9 cm
答案:B
(11?山西)14(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答案:B
(11?自贡)18(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
(11?日照)21(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
A(在15cm? ~25cm之?间 B(在7.5cm ~12.5cm之间?
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
答案:B
(11?绵阳)2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答案:C
(11?恩施州)11(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答案:A
二、填空题
(11?苏州)23(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 (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 (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答案:都是实像 小于
(11?恩施州)31(在学习物体?的颜色时,老师特地选?择晚上到多?功能教室上?课。当关掉电灯?,向屏幕投射?纯绿色亮光?时,穿红色上衣?的老师走进?投影亮光内?,大家看到老?师的上衣颜?色为 色。若把用红色?透明胶片制?成的旗帜放?到投影仪上?,在屏幕上投?射出的是旗?帜 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
答案:黑色(或者暗黑色?) 倒立
(11?广州)15(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答案:放大 倒立 改变光路 40
(11?威海)16(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答案:照相机 小
(11?襄阳)38(小宇是个近?视眼,他学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后,兴致高昂,回家后,他找来一个?凸透镜、一支蜡烛、一个光屏继?续探究。他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很快在光屏?上找到了烛?焰的像,当他把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发现像也越?来越大。当他把蜡烛?移到凸透镜?的2倍焦距?上时(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时,他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又将自己的?近视眼镜、爷爷的老花?眼镜和爸爸?的平光眼镜?(相当于平板?玻璃)分别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有时候?离凸透镜更?近,有时候更远?,有时候不动?。现在他想让?像离凸透镜?更近些,他应该将_?_____?_____?_____?_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答案:等大 老花眼镜(填“爷爷的眼镜?”也可)
(11?德州)2(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或放?大镜 虚像
(11?牡丹江)22(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f<><2f)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2f)>
(11?宜昌)2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
答案:凸 虚
(11?黄冈、鄂州、随州)25(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焦点 右 倒立 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
(11?江西)18(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
答案:答:要点(1)摄影师应将?镜头离同学?远一点;(2)同时,摄影师还应?将暗箱的长?度缩短一些?。
(11?德州)13(给你一副老?花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
方法: (
答案:方法一:分别将两境?片做放大镜?使用,保持物距不?变,观察放大倍?数是否相同?。
方法二:找一较远光?源(如太阳),分别将两镜?片在光屏上?成实像,观察像距是?否相同。(合理即可)
范文四:专题(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类型1 物距、像距大小与成像大小关系
【规律总结】 分析如图ZT1-1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则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图ZT1-1
例 [2015·扬州] 利用如图ZT1-2所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ZT1-2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思路点拨】
图ZT1-3
【答案】 B 【针对训练】 [2014·宜昌] 如图ZT1-4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图ZT1-4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类型2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应用 【规律总结】 物距、像距及像大小的变化情况:
ZT1-5
例 [2014·绥化] 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_____。若要把荷花的像
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荷花。 【思路点拨】
图ZT1-6
【答案】 2倍焦距 靠近 【针对训练】 1.[2015·鄂州] 如图ZT1-7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图ZT1-7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2014·绵阳]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 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8 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 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
A.靠近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大 C.靠近凸透镜,变小 D.远离凸透镜,变小 类型3 凸透镜焦距的判定
图ZT1-8
例 [2015·遵义] 小明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ZT1-9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图ZT1-9
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 【思路点拨】
图ZT1-10
【答案】 B 【针对训练】 1.[2014·鄂州]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ZT1-11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线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ZT1-11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2.[2015·内江]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ZT1-1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3.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 cm的地方,当把蜡烛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的速度大于蜡烛移动的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 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 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
专题(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C
1.A 2.B
1.A 2.D 3.B
范文五:第7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第 7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一、教学任务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这节的内容主要包含凸透镜在照相机、 幻灯机和放大 镜等器材的应用, 它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因此本节内容 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知识。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虚像和实像的概念等准备知识。 虽然学生在前几节课中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 化。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照相机、 投影仪及放大镜这些工具, 但是对于这 些工具的物理原理还不是特别了解。 所以本节课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通过 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实物的操作,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学 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在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和放大镜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实例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照相机模型组装、 成像和常见生活实例的解释的过程, 感受科学分析的 方法。
3.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中, 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 生活现象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凸透镜在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中的应用。
难点: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实例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
1. 演示器材:自制照相机、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
2. 学生实验:照相机模型、放大镜、绘图幻灯机、胶片。
3. 课件:自制 PPT 幻灯片,视频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包含凸透镜在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应用。
本设计通过情景创设,产生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通过模拟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获得丰富、 具体、 生动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 通过对照相机、 投影仪发展历史的介绍, 开拓学生视 野,扩大知识面,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强调对话
式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要突出的一个重点是凸透镜在照相机、 幻灯机和放大镜中的应用。 方 法是:首先学生使用照相机模型组装、拍摄照片,并将其生活中的照相机对比, 了解照相机各部件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器材相联系, 加深学生对照相机成像的 原理的理解和使用, 其次基于学生在使用绘图幻灯机投影胶片的活动, 并将其与 幻灯机对比, 了解幻灯机工作的原理和成像特点, 最后, 让学生在使用放大镜对 其小动物放大时的体验活动时, 感受放大镜成像特点及其原理, 并把生活中照相 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应用与成像规律对应归纳成表格。
本节课要突破的一个难点是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实例并解决实际问 题。 方法是:在学生将凸透镜成像实验器材与照相机、 幻灯机和放大镜部件对应 的基础上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态分析来解释生活现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 度。
六、教学流程
1. 教学流程图
2. 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 视频录像,引出课题
活动Ⅰ 学生实验 1
学生利用桌面上的照相机模型, 组装、 拍照, 体验凸透镜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活动Ⅱ 学生实验 2
学生利用桌面上的绘图幻灯机对胶片投影,体验凸透镜在幻灯机中的应用。 活动Ⅲ 学生实验 3
学生利用桌面上的放大镜对毛毛虫的观察,体验凸透镜在放大镜中的应用。 3. 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第二环节,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研究得出凸透镜在照相机、 幻灯机和 放大镜的应用。
第三环节,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梳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七、教案示例
(一)引入课题
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录像,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师生互动:用自制的照相机给学生“拍照”
2.提问:
(1)你看到“底片”上的人是原来的同学吗?(不是,是同学的像)
(2) “底片”上人的像从何而来?(光通过凸透镜形成的)
(3)那么这实验器材相当于生活中的什么工具?(照相机)
3. 学生实验 1:
(1) 利用桌面上的照相机模型, 组装、 拍照, 感受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原理。
(2)问题思考:用自制照相机给同学拍照,若想使“底片”上的人像小一 点,分别怎样调节人、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请个别学生操作,其余学生参与 讨论)
(3)通过了解生活中照相机各部件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器材相联系,加 深学生对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的理解和使用。
4. 学生实验 2:
(1)学生利用桌面上的绘图幻灯机对胶片投影,感受幻灯机成像特点与原 理。
(2) 问题思考: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图片, 若想使银幕上的图片的像大一点, 如何调节物距与像距?(请个别学生操作,其余学生参与讨论)
(3)通过了解生活中幻灯机各部件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器材相联系,加 深学生对幻灯机成像的原理的理解和使用。
5. 学生实验 3:
(1) 动手使用凸透镜作为放大镜观看盒子里面的毛毛虫, 说出看到的结果。 (全班同学动手做一做)
(2)问题思考:若想观察到毛毛虫的像大一点,如何调节物距与像距?通 过体验生活中放大镜的成像情况,加深学生对放大镜成像的原理的理解和使用。 (三)巩固
1. 分析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等成像原理, 并据其原理分别填入表中:
2. 进一步梳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3. 进一步探究:观察右图所示的眼球仪,结合教科书 P39“你知道吗?” , 了解眼球的成像作用和视力矫正原理
八、教学反思
1. 眼睛与照相机很相似, 采用类比法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但是为了得到清 晰的像, 眼睛与照相机的调节方法是不同的, 有利于学生加深两者的成像原理和 特点的理解。
2. 照相机、幻灯机的重点应该放在物体(拍摄景物,幻灯片) 、镜头(凸透 镜) 、胶片(屏幕)三者的关系上,如果再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动态分析讨论, 有利于学生调节照相机、幻灯机得到较小(较大)的像。
3. 放大镜的教学需要强调物体放置的位置, 为了更进一步加深放大镜成像特 点和原理的理解, 可以多联系生活中的放大镜其他应用, 如:体温计表面是一个 柱形透镜,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又放大作用; 日历手表在日历位置上又一小块放 大镜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f倒立缩小的实像v>2f倒立缩小的实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