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又称IPTV,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缩写。①准确的讲,网络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传输形态,它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视频节目,并提供相应可视电话、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接收终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电脑,一种是传统的电视机,还有一种是手机。如果采用电脑收看,只需要接入互联网并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即可。但如果使用电视机,则需要额外安装一种IP机顶盒用来接受来自互联网的电视节目。如果用手机观看,则需要购买视频手机并订购相应的服务。网络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集电脑和电视功能于一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也能通过网络电视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视频聊天等。由于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
一、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的比较
谈到网络电视,就不能不谈到数字电视。两者都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及传播节目。许多人将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还有有着明显差异的。 1、传播方式上的差异
尽管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即从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采用的都是点对面和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采用这种传播方式,互动性终归有限。而网络电视利用网络传输技术,采用一对一和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具有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因此,网络电视的互动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的互动。
数字电视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电视差不多,都是按照线性的方式播出,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都是由电视台预先安排好的,用户只有看与不看的选择。网络电视就大不一样,电视台在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不是由传播方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发出什么样的请求,传播方就播放什么样的节目,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里。
(二)其他方面的差异
从传播载体上看,网络电视运行在开放的、互联互通的宽带网络上,任何一个网络电视平台上的节目,都可以传播到全世界。而数字电视运营在封闭的、条块分割的广电
网络上,数字电视平台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数字电视主要基于有线电视网,接收终端为电视机,大多需要加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节目。而网络电视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接受终端包括电脑、电视机、手机等终端设备。数字电视目前基本上是由广电系统独家经营的,而网络电视的经营者范围要广泛得多,电信运营商、广电媒体甚至民营企业都在经营网络电视。
二、网络电视的发展现状
放眼全球,网络电视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态势却非常好。美国网络电视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化的运作阶段,电信巨头SBC公司计划投资50亿美元,让网络电视在2007年以前进入1800万美国家庭。②欧洲各国也正在大力发展网络电视业务,意大利计划在2005年让网络电视覆盖25%以上的人口。在亚洲,日本的网络电视运营商已经向用户发放了500万台IP机顶盒,供用户收看网络电视。③电讯盈科在2003年9月推出网络电视业务时,仅有几千用户,而到2005年年初已经达到了35万用户。
中国网络电视用户从2000年的数千用户发展到2004年底219万用户,发展速度十分惊人。预计到2008年,中国网络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2000万。④目前,国内的电信企业、传统媒体、及其他一些机构都纷纷吹响了进军网络电视业务的号角。
三、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性
在传统媒体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的今天,刚刚起步的网络电视仍然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必定有着它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是来源于经营者思想与观念,而是来源于网络电视的传播特性。
1、个性化的服务。
传统的电视采用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根据受众的普遍兴趣来确定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满足多数人共性需求的媒体,它是不会根据某个用户特殊需求来提供节目的。传统的电视还担负着重要的宣传功能,电视台为了宣传某个商品或者某种观念,不管用户喜不喜欢,都会强制性地向用户传递信息。此外,传统电视的线性播出方式也给受众带来了诸多的制约与不便。正因如此,传统的电视(包括数字电视)很难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网络电视不是“大家的电视”,而是″我的电视″,是一种能够充分满足受众个性化信息
需求的媒体。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们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没有必要接收不需要或不喜欢的信息。⑤其二,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信息,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网络电视采用点对点和一对一的传播方式,较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网络电视台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网络电视的服务对象,已经由一个笼统的“面”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点”。借助有线与无线的互联网接入技术,用户也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播节目库中的任何一部节目,按照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不再接收广告等不需要或不喜欢的信息,真正实现信息接受的个性化。
网络电视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可以说是电视传播向分众化和个性化传播趋势的发展,是对受众的收视权利的尊重和适应。有了网络电视,我们不再需要每天准时收看“收视指南”,也不需要在偌大的报纸中去寻找我们想看的电视节目预告,只要在网络电视平台上设置好个人的主页,告诉电脑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这样,当上网的时候,电脑就会自动搜索到事先选定范围的内容供用户浏览。⑥传播方利用智能技术甚至可以分析并记录每个用户的收视偏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节目。 2、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
无论是传统的模拟电视,还是新兴的数字电视,都属于单向传播模式。大量信息由传播方流向受众,却很少由受众流向传播方。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使用户只能依据媒体的安排去接收信息,无法真正参与媒体的活动,媒体和用户之间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就是要求用户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操作,来改变某些音频或视频元素的特征,让用户在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媒体的活动中去,甚至让用户也成为传播者。网络电视属于一种典型的双向互动媒体,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节目元素,并与传播者之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将自己编辑的节目传递给其他人。具体而言,用户可以在技术、内容、交流三个层面获得互动服务:
(1)技术上的互动
用户可以控制节目播放的时间和进度。无论是传统的模拟电视还是新兴的数字电视,节目播放的进度是固定的,电视台只能按照制作好的情节播放,用户不可能跳跃式地观看节目。而网络电视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让用户自己控制播放的进度。用户在观看节目时既可以选择快速播放,也可以选择慢速播放;可以反复欣赏某一片
段,可以从某一具体时刻开始观看节目。用户可以看了开局,就直接看结尾,或者只欣赏某些精彩片段,其他部分都略过不看。此外,用户还能够自主地对网络电视的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包括多镜头选择、精彩画面保存、即时赛况统计查询等。 (2)节目内容上的互动
网络电视不但能够让用户在观看节目时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力,而且能够让用户决定节目的内容。比如,在一个电视剧中,用户看了前面的节目,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有自己的预期,那么,他们便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诉节目的制作者,制作者将根据用户的意见调节后期节目的制作。当然,制作者也可以推出多种情节,让用户自己选择剧情,甚至让用户对节目进行二次编辑加工。内地首部宽频网络剧《见光的爱》已经问世,剧情讲述了一个网络三角爱情故事,全片约40分钟,分4个层次、9个片断,可供观众自由地选择、组合剧情的发展。此外,系统播出平台还为观众提供了参与创作的接口,观众既可以对原片重新剪接或重新配音以改变剧情,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传送给播出平台以置换原有的片断。⑦
(3)让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体之间进行适时的沟通与交流
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只能用电话、信件、手机短信等间接方式将意见反馈到电视台,这种交流方式属于异步传播,效率比较低。此外,用户之间要直接交流也非常困难。网络电视改变了这种状况。利用网络电视强大的互动功能,用户坐在家里,也可以同记者、编辑、主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毫无障碍地参与到电视节目中去。用户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非常简单。例如,一位球迷看一场比赛,他可以通过网络电视面对面地向球星提出问题;等节目播完,人们还可以进入视频聊天室高谈阔论一番。 3、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融合
在传统媒体中,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是泾渭分明的。传播者一般指的是媒体的编辑、记者,传播什么信息,什么时间传播,以何种方式传播,都是由有他们决定的。而读者、听众、观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传播活动的末端位置,他们对传播活动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只能向传播方反馈少量的信息。网络电视的出现,改变的传播者与受众的地位,二者的角色正在融合。首先,网络电视的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可以决定接受什么信息、不接受什么信息,在什么时间接受,以何种方式接受,他们在传播活动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其次,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让自己的接受终端(电脑、机顶盒)成为一个小型的网络电视发送装置,向
他人传播自己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这一特定概念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因为网络电视的用户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你完全可以把那些属于自己的“个人化信息”集中起来,编辑属于自己的个人电视频道。
4、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受众选择某种媒体的概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网络电视由于接受终端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查阅的便捷性,使得用户只需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电视为用户提供的便利性首先表现在终端的多样化上。传统电视、报纸、广播的接收终端是单一的、固定的。网络媒体虽然有着种种传播优势,但接受终端主要还是电脑。电脑操作的复杂性,限制了许多人对网络媒体的使用。但网络电视的接受终端却是多种多样的,电脑、电视机、手机、PDA等媒介都可以获取内容。
其次,网络电视提供了强大的节目搜索功能。但是网络电视可以让用户非常轻松地找到需要的节目。网络电视平台都建有-套完整节目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包括节目名称、节目类型、节目长度、节目简介、节目导演、节目演员、制作机构等信息,并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引擎。用户在登录电视平台后,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便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节目。
5、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网络电视首先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网络电视继承了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天生就具有跨国界传播的特点。国内的观众可以轻松收看国外的网络电视节目,目前,国内许多人使用“网络电视王”、“网络电视小精灵”等软件或是登录某些视频网站,已经能够直接观看国外电视台的节目。同样,国外的用户也可以方便地观看国内的网络电视节目。跨地域传播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传播的范围与影响得以轻松扩大,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国外的一些传媒机构就是利用网络电视的这种特性,绕过了政策法规的限制,直接将节目传输到国内。国内的一些企业及个人,通过网络电视技术,实时传播国外的电视节目。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与网络媒体相比,网络电视的受众面也更为广泛。网络媒体主要通过文字符号传递信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被排斥在网络媒体之外。接受终端的复杂化,也使一些人对网络媒体望而生畏。而网络电视(IPTV)主要通过声音与图像符号传递信息,受众
很容易对传播符号进行解码,无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还是不识字的人,都能理解网络电视的内容。此外,IPTV将电视机作为主要的接受终端,电视机的操作非常简单,无论用户会不会使用电脑,都能够轻松地享受网络电视服务。
网络电视业务刚刚起步,还面临着技术、政策、内容、版权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但是网络电视毕竟具备上述诸多的传播优势,代表广电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电信网与电视网的融合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渐开放,网络电视在未来数年将获得飞速发展。
(作者系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教师)
注释:
①参见:《IPTV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en.wikipedia.org/wiki/IPTV
②流星:《商业周刊:传统电信时代终结 互联网时代到来》, 新浪科技 //tech.sina../t/2005-02-21/2331531223.shtml 2005年02月21日
③王馨: 《数字电视VS网络电视:争夺战即将爆发》,赛迪网 //news.ccidnet./pub//c1032_a163467_p1.html 2004年10月11日。
④禹献,《2008年网络电视用户将达2000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4年12月21日。
⑤张体超:《信息传播技术前景无限》,中国印刷技术学会网站//.chinaprint.org/jsjy_b/jsjy06.htm。
⑥《网络电视的发展及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慧聪网,//info.broadcast.hc360./html/001/002/008/003/40629.htm 2003年7月9日。
⑦孟静:《网络电视剧的困惑》,《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第22期。
范文二:电视主持人的语言传播特点
电视主持人的语言传播特点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对节目和主持人两方面的讲述,让学生真正的弄清楚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的含义和特征。
二、作为主持人要在节目中树立怎样的地位。节目和主持人怎样和谐的发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节目主持人风格的特征。
2、节目主持人在栏目中的地位。
难点:弄明白为什么主持人在栏目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解决办法: 通过具体案例,深刻剖析。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讲授、ppt 演示、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1、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的特征
2、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
导入新课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传播特点与电视节目主持人
【课堂提问、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电视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一、电视传播的特点
1、每一时刻都要精彩
电视频道很多,可是观众在短时间内只能对一个频道的内容进行接收,这就是说电视要在每一个时刻都精彩、完美。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的这种直观性,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电视画面中所传达的内容。
4、费用昂贵
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很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 而著称。
5、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节目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的兴趣,提高收视率。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6、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是视听兼备的,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事物和情节。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特点
1、平等的双向传播。
受众和主持人之间是平等的、并且是双向交流的传播,要扩充媒介中人的意
义。不仅现场的主持人要与现场观众平等身份交流。而且主持人,还要一直努力与部分电视机前虚化的观众平等交流,所以稿件中大量出现人称代词“你、我”。
从符号学上讲,主持人角色是以真实的个人这一符号注入媒介文化中,通过这一活符号,媒介不断利用主持人来阐释它的理念而逐渐形成媒介人格文化。这个传播过程自然也就包含一定量的人文精神,扩充媒介中人的意义。主持人只有营造出平等交流的氛围,才能为人格化传播提供生存的土壤。
2、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深层传播。
只有注重情感与理智相结合,注重深层的、内涵的、心灵层面的沟通,才能
唤起受众的共鸣。对于主持人来说,加入情感的传播,容易唤起主持人与受者之间的情感交融与心灵撞击而最终产生共鸣。情感与理智结合,因其为人们接受情感找到了一个理论支点,应该说,是目前公认的最佳的传播方式。主持人对受众的不同意见不是压服,而是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和引导。这种平等的双向传播尊重人、理解人,对受众充满信任和理解,使人感到温暖。
3、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最佳结合。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传播通过面对面沟通进行,或者通过电话、电报、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组织传播的媒介则是人和一些非大众出版物(如通知、文件等等);大众传播的媒介是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果。节目主持人传播和其他传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主持人传播中有看得见的主持人要素即传播主体,如果把听众或观众作为一种独立的收受主体,主持人同他则成为一种典型的人际传播。而在所有的传播方式中,这种传播是受制最少、最易达到效果的。正是主持人的存在使媒体与受众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到了人际传播的原始阶段,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表达亲近性和实现交流感的一个载体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与节目质量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与节目质量
1、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更是要利用这一特殊的传播符号与听众建立直接的交流关系。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才使电视和受众之间有交流,语言的交流使得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使得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信息得到反馈。可是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工具,也是让受众了解主持人,连接节目的最重要的桥梁。
2、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特点
(1)、节目主持人说话声音要圆润、清晰、响亮有力度, 同时更要富于引导或诱导受话人的力量, 语言要与电视画面相配合, 要求现实性与生活化, 画面为语言提供一个大语言环境, 语言也就要求具有适应这环境的实地效果,特别是对现场主持要求更高, 要收到良好的实地效果, 就更要用心。主持人语言运用不当, 就难以与观众沟通, 难以调动现场气氛。
(2)、语速要适当。说话的速度影响交流效果, 语速要与画面节奏相配合。
(3)、口语化、亲和力。
通常都是以“我”的身份出现,与受众之间是朋友般的和谐交谈,亲切自然、通俗平白。这与播音员的字正腔圆、规范庄重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主持人语言状态是轻松的口头语,播音员则相对严谨。、
(4)、真情、真心
前边讲到主持人根本来说是属于人际传播,富于人情味、情感味。因此吸引广大受众。那么在主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为先导。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5)、个性化
不同的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主持人来说,失去了个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由于栏目不同,自身修养、阅历不同,音质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有的热情爽朗,有的幽默机智,有的节奏短促、快人快语,有的细语慢谈、娓娓道来……主持人节目个性化的追求,为主持人语言个性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保证。
(6)、交流感
主持人在表达上,始终与受众是处于一对一、面对面的。因此,具有对象按、交流感。主持人语言要有信息反馈性,这种反馈性是现场的反馈,这样便产生了交流,而不能是掷地无声、死气沉沉的。尽管主持人的面前只有冷冰冰的话筒、镜头,但在主持人心中、眼前始终要有交谈对象。
(7)、受众的多层次性
亦庄亦谐
传播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教育,这也是电视节目的目的之一。要“教育”的主题无论是大是小,总是严肃的,然而受众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坐在舞台或电视机前欣赏节目的目的,则希望能摆脱各种精神压力,已得到放松和获得乐趣。因此,节目主持人此时的语言要讲究适度的原则,不要太过沉重庄严,以免受众产生厌恶感,当然也不能流于低俗。 雅俗共赏
由于职业、性格和文化等因素,人们的爱好也有典雅与通俗之分。所以无论主持哪一种节目,一定要体现出话语的坚固性,做到雅俗共赏。
男女同好
由于性别的不同肯定会导致受众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看法产生差异,而主持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差异表现出来,但又不会过分激化。聪明的主持人绝对不会顾此失彼,抛开任何一个百分之五十的支持。
【播放视频】湖南电视台《我不同意》一期节目,主持人李响和欣然在话题争辩时过于投入,最后竟公然翻脸对骂,最终李响黑脸退出节目录制,一旁的欣然也怒气难平离开现场。 老少皆宜
受众的层次可以有很多种分法,而年龄也是其中一种,要让大人、小孩都对主持人说的话感兴趣、愿意听,听得懂。
(8)语言形式多样性
独说
在很多情况下,节目主持人是以一人独说这种形式来主持节目的。说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多用口语,词句比较通俗,语气语调自然。声音不张扬,接近平常说话。生活化特征明显。 对谈
两人对谈也是节目主持语言表达的一种。双方语调也是不夸张,不同之处,是你来我往,围绕共同的话题,各抒己见,相互沟通,以示受众。
众议
三人成众,节目中几个人一起谈论诉说,评说事理。口语化仍然是第一要素,你一言,我一语,他一句。显得比较热闹。
3、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与节目质量的关系
(1)首先是开场语,好的开场语可以很快地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起受众的情绪,为整个节目确定基调,先声夺人。
(2)衔接语言。对于节目主持来说,节目之间的串联非常关键,要完成这种连接,衔接语言非常重要。它可以使节目的内容与内容、形式与形式、风格与风格联系得紧密融洽,不使受众产生突兀的感觉。它是整个节目的骨架与筋脉,不仅能撑起一个节目,而且还能使各个节目的血液相互流通,赋予更多光彩。
(3)终结语
节目开始,节目主持人不说上一段话,受众会觉得节目没头没脑;节目结束,节目主持人不说上一句话,受众当然也会觉得没有尾巴,不完整,就像是一句话没有标上句号,总让人感到下面还有什么话要说似的。成功的终结语不仅让受众知道节目已经结束,而且还能让他们产生回味,更好的欣赏了节目。
(4)应变语
一般来说,开场语、衔接语和终结语都是可以事先准备的,但是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发生,这时候需要主持人临场发挥,反应迅速。
4、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电视节目主持
(1)开场语
总的要求就是精当和巧妙。开场语在很大程度上受节目内容和手中情况的限制,很难将其所有的形式概括完整,也很难硬性指定用哪一种方式为好,但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开宗明义
借景抒情
道理议论
由此及彼
幽默风趣
无论是开宗明义,还是一件事、一段情、一幅景、一个理,由此及彼地进入
节目,开场语都可随节目类型、内容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视频事例播放与讲授】
(2)衔接语要视节目类型、内容而定,展现不同的风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承启式
问答式
悬念式
(3)终结语的方式很多,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2 直接宣布
2 依依惜别
2 设疑引思
2 归纳回顾
(4)应变语的质量高低关系到节目能否顺利开展,甚至主持人一两句成功的应变语可能会给一个平庸的节目增色不少。
顺水推舟
推波助澜
戏谑成趣
开诚布公
【视频事例播放与讨论】
【根据以上所讲的方法,课堂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与节目质量
1、 体态语的含义和特点
主要是指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主持人的体态语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从受众方面看,视觉与听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使两者同时获得提高或同时遭到削弱的结果。
【PPT 图片事例】【教师示范】
表情语言
是和体态语一同进行运用最多的。是节目主持人内心情感的反映,也是心理
状态的表露。主要由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眼、眉、鼻、嘴的动作所组成。 动作语言
手势是动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例说明】
体态语言
立姿、坐姿以及行走姿势等各种动态或静态的身体姿势叫做体态语言。不同
的立姿或坐姿能传达不同的信息。如站立时脊背挺直,是节目主持人充满信息、乐观豁达的表现;自然地与嘉宾、受众并肩站立,是友好与亲近的表示;直腰而坐,是表示对对方或谈话有兴趣,同时也是一种对对方尊敬的表示;斜着身子坐,表示心情愉快或自感优越,等等。
2、体态语的作用
传递信息
表达情感
心理暗示
交流沟通
追求美感
丰富强化口语信息
3、体态语的运用原则
真实可靠
真实可靠是体态语最重要的原则,因此,在运用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因
为真实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传播的内在精神。
【举例论证】
言行一致是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体态语如果不以真实可靠为基础,就会降低媒体的可信度。因此,主持人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原则。
严密准确
要求主持人在举手投足之间要丝丝入扣。不慌乱。在运用的时候,考虑特定
的时间、环境、气氛,考虑语言的目的及自身条件和对象特点等。
【举例论证】
要考虑到例子当中的各个条件,选择最恰如其分、适时、适度、适当的体态语。 自然得体
一是指人体语言要运用适当、贴切,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力求真实可
信,形象自然,切记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二要切境,受环境制约,要根据场合和氛围选择适当的人体语言,适当变化。而不能部分时间地点乱用。
和谐协调
包括本身各局部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包括体态语和口语之间的和谐关系。
【举例】
考虑效果
通过人体语言,最终让观众即使准确地获得信息,彼此得到思想情感的交流,
增加共识,沟通理解。从而起到影响公众态度行为的效果。
发挥个性魅力
人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个主持人不仅相貌、体态各异,而且由于生活习惯、
文化修养不同,平时运用体态语言的方式也会有差异,差异中必然显示出各自特点。 民族风格
注意区分国内外具有民族色彩的体态语。
时代特征
每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都是不同的,因此,主持
人在使用态势语时必须突出时代感,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欢迎。
4、体态语的运用技巧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节目做的有声有色。接下来给学生讲授一些细节性的
技巧。
眼神使用技巧
(1) 用眼神传情达意
(2)眼神传神七种方法
灵活运用面部表情
(1)面部表情的运用
(2)微笑技巧
手势运用技巧
(1)手势分类
(2)手势三十种
姿态语运用技巧
范文三: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本章的考核要求,
一、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
1.识记--传输网络的概念,传输网络的构成
2.领会--传输网络的功能与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
二、广播电视的符号系统
1.识记—符号系统的概念,广播的符号系统,电视的符号系统 2.领会—符号系统与传输系统相结合,赋予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以怎样的基本属性 三、广播电视传播特点
1.识记—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的主要表现,以及有何缺陷
2.领会—广播电视传播特点是其传播优势与劣势的对立统一 四、广播电视语言
1.识记—广播电视的广义语言概念,狭义语言概念,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诉诸口说耳听的语言,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口头语言,精练化的口头语言, 2.领会—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与制式
一、传输网络
1.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包括了发射网、传送网,和接收装置三个部分。 2.发射网—主要设施是发射台,传送网包含微波中继传播、电缆传送、光缆传送、卫星传送,广播的接受装置是收音机,电视的接收装置是电视机。
二、制式
1.广播的制式
调制—将声频电流载运到高频交变电流上的过程,广播的调制方式可以根据高频交变电流的幅度,频率和相角三个变量中某一个随声频电流变化而分成三种,调幅、调频和调相。需要指出广播只使用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 2.电视的制式
首先要明白电视制式是彩色电视的制式。根据发、收端对红、绿、蓝三基色的编码,解码方式,扫描参数,视频信号宽带以及图像载频与伴音载频间距等的不同,构成不同的彩色电视系统。
目前世界存在三大彩色电视制式:(1)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是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的英文缩写,称为正交叉平衡调幅制,主要用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2,PAL,Phase Alteration Line,,前联邦德国布鲁赫196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制式。主要应用于西欧、澳大利亚、非洲及中东地区,,3,SECAM,由法国工程师亨利?弗朗斯1956年提出,1967年采用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机,主要应用于法国、独联体国家、东欧、沙特阿拉伯等国。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所谓传播方式,就是说,在传播过程中用以载运信息的各种形式和手段的综合,任何信息传播媒介都有相应的形式和手段,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一、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
1.传播方式构成因素
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的传播主要采用肢体,进行信息传递。同时,被人类运用已久的传播方式还有口语传播、信号传播,手写文字传播和印刷文字传播。 概括人类传播信息的各种方式,我们不难总结出这些传播系统所需要的基本因素, 第一,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信息内涵的相关符号,按照各自约定组合成具体的信息表现形态,第二,传输系统。用来传送符号化了的信息的物质载体,包括了自然的和人工的载体形式,第三,接收系统。包括接收和解读信息的条件、设备和设施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传播方式的构成因素,又有各自的具体内涵和组合方式。
2.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分析
广播电视都是电子传播媒介,广播运用由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表达内容,供听众收听,而电视运用类似的物质载体传送图像和伴音,同时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因此,广播和电视的传播方式存在一定差别。
,1,符号系统,声音是广播电视表现的共同符号。但电视还运用图像和屏幕文字。
,2,传输系统,广播的声音传播,是对日常的口语传播无限延长,而电视用电波传送的图像和伴音,不仅扩大了传播距离和范围,而且是在二者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完成的。
,3,接收系统,广播电视的接收系统包括接收渠道、设备和条件。电视同时诉诸于视觉和听觉。
3.广播电视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的观念系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与先于它们的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承传,先于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主要存在四种,分别运用三种符号—以语言为主的声音符号,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图画或相片,象征性符号。诉诸与符号相应的三种接收渠道—文字传播诉诸视觉,信号传播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日常的口语传播则以听觉为主兼及视觉。这些符号和接收渠道几乎都为广播和电视分别承袭,成为了广播电视建立自己的符号系统和接收系统的基础。 ,2,超越,广播电视最为电子媒介,是在电波传送的条件下运用既有的传播符号的。而无论声音、文字或图像符号,一旦与电传输相结合,就不仅自身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接收渠道,增强了人们接收的能力。其中最显著的有四点,,p31,。
,3,促进,广播电视在承袭超越其他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推动其他传播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其他传播方式也力图像广播电视一样,用电子技术的优势,克服自身的缺点,另一方面其他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面对广播电视的竞争,更加注意扬长避短、独辟蹊径。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1.广播电视传播优势
与报纸、杂志等纸质版媒体相比,广播电视具有以下优势,
a.快速及时,先声夺人,b.广泛渗透,无远弗届,c.受众广泛,对象性强,d.具体形象,感染力强。
需要注意的是,电视除了具有上述的优势外,还包括如,表现手段的综合性,同时调动图像、声音、文字等手段传播信息,以达到全面、真实、准确、生动的反应社会生活的目的,形象的直观性,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
可以不通过任何中介环节把他们直接反映在人们的脑海里。
2.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
在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中,还存在一些传播缺陷,
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声光符号,不易保存,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语言,说的是声音语言,即通常所说的语言,不包括图像、音响等表达意符。
1.广播电视的语言特点
,1,便于口说耳听
广播电视的语言,包括传播主题的语言和来自客体的语言,即对白和独白两种语言。对白语言存在明显的双向性,因为这是双方处于共同语言环境下,互相应对、互相交流,而独白语言则是在独自的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语言,语法和逻辑都较为严密。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语言要上口和入耳。
,2,符合语言规范
广播电视语言是口头语言,但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规范语言是什么,,p33,
2.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要求
,1,通俗易懂
,2,具体形象
,3,简洁明快
第四节,广播电视的协调发展
广播电视的传播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的,并随物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广播电视的物质技术基础
广播播音的基础设备,包括符合技术要求的播音室、控制室、以及麦克风、调音台等。发射设备主要有发射机、馈线和发射天线。而接收设备有各种性能的收音机和扬声器。
电视的播出设备,包括演播室、控制室、摄像机、调光台以及转播车等,电视的发射机有视频信息发射机、音频发射机,接收设备包括电视机和外接天线,还有机顶盒等附属设备等。
2.广播电视的采录制作设备,p35,
3.广播电视的协调发展
第一,在多媒体基础上,融为一体
第二,利用互联网完善各自的传播方式,增强竞争能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在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保持和完善固有的传播方式。
我国广播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
本章考核要求:
一、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二、我国广播电视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
四、我国广播电视的任务
五、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性质
一、广播电视的性质
首先,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其次,广播电视以电传输的声音、图像表达内容,具有比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
更强的综合性,
第三,广播电视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任务, 第四,广播电视是影响日益广泛的舆论工具, 第五,广播电视是一种信息产业。 二、我国广播电视的社会主义性质 1.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正,
3.坚持旗帜鲜明,生动活泼的风格。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职能和任务
一、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
1.传播新闻,引导舆论,
2.普及社会教育,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3.丰富社会文化娱乐,
4.提供社会服务。
二、我国广播电视的任务
1.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2.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
4.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5.广泛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6.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发表正确的评论,
7.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首先,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高度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新闻业务能力。 其次,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高度的时效观念,为听众、观众服务的观念,新闻传播活动的群体观念。
第三,增强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熟练掌握驾驭音响的基本技能。
补充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丰富人类法律理论和实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日全面阐述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到,:,: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到,:,: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件、行政法规,,:多件、地方性法规,,::多件。**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这当中最重要的经验有五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法律专家和人大代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深表喜悦,认为它是几代人奋斗努力的成果,完成了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既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又丰富了世界法律理论和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黄建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和时代变化的主题不断推进、逐步形成的。
从孙志刚到醉驾入刑、车船税,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网事贡献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季明、詹奕嘉、姜琳,,月,: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从,::,年孙志刚事件到醉驾入刑、车船税修改,亿万网民已经成为中国法制进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一件件法律法规背后也有了越来越多来自网民的“草根声音”。一些代表委员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来自网络上的积极声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网事给力 网民意见为法律体系“添砖加瓦”
【经典网事】,年前,《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和《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的报道,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孙志刚事件受到网友们的强烈关注,成为各大网站论坛与聊天室的热点,点击率在当年仅次于“非典”报道。孙志刚事件在网络世界产生巨大反响后,被有关方面认真对待、积极回应,最终促成实施,: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贡献追踪】孙志刚事件并不是个例。从,::,年至今,网络搜索结果,,,,万条的佘祥林案,推动了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网络搜索结果,:,:万条的三鹿奶粉事件,加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的步伐,网络搜索
结果,,:万条的“开胸验肺”事件,成为卫生部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的发布与实施的重要起源点……
【代表观点】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告诉“中国网事”记者,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和普及的今天,公民通过网络对法律制度和司法案例发表积极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立法、执法部门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理性客观的网络舆论往往可以和社会其他舆论、专家意见一起形成合力,合理的部分也能被立法机关虚心吸取,并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上。
范文四:运用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分析广播电视传播中的现象
运用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分析广播电视传播中的现象
T11414058 吴梦绮
广播电视传播以电波或电信号作为传播载体,依托先进的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为传播手段。其拥有四大特性。
1. 迅速及时的时效性,即共识性传播。传播活动从采录素材到编播、传输,覆盖和接受各个环节越来越趋于同步。当今的许多现场直播就是利用了广播电视传播的时效性。例如3月份两会的召开,充分利用了其迅速及时传播的特点,为所有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民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了解的平台。如今国家很多大事或者一些重大新闻都需利用广播电视学这一显著的特点,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学这一特点更为直截了当地了解周边事件,极大地增加其与社会的融合。从中也凸显了广播电视传播的优势。
2. 高度综合的连续性,即连续性传播。电视具有高度的传播能力,中国很大一部分的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电视,他们通过观看大量电视节目了解社会或放松娱乐。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以做到夜以继日地滚动式的连续播出。这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如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就是充分的利用了广播电视学这一特点。但是如今我们在同一时间,只能收听收看同一节目,选择一个波段或频道,受众观看电视时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主动性小,这也是受制于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方式。
3. 深入社会的渗透性。如今广播电视深深地植根于各个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据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电视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不断扩大,大部分的人群赞成电视的普及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一说法。如今,大部分的观众在闲暇时间里做的事情中,电视排在第一位,我国观众成为世界上看电视最大的收视群体。这些现象无一不表现了电视深入社会的渗透性其通过其种种优势:直接将信息观众,大部分节目免费观看,收听收看广播为一次性投资,省却了受众多方面的断支出,图文并茂,感情丰富,直面现实,具有现场感和生活感。接受方式便捷轻松,不论受众文化度高低。这些优势造就了广播电视深入社会的渗透性。
4. 创播过程的参与性,即受众参与性。如今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演播,例如电视节目中的现场观众的设置,这极大地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传受双方多了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感。这是由于广播电视学的特性生成的。广播电视利用其高度的参与性,通过设置一些特别栏目:例如热线电话等,为公众介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便利形式。观众意愿自觉地融入节目之中,提高了受众在创播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是现代传媒开放意识的体现。广播电视学的参与性特点,是广播电视走向开放和成熟的标志。
范文五:[终稿]运用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分析广播电视传播中的现象
运用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分析广播电视传播中的现象
T11414058 吴梦绮
广播电视传播以电波或电信号作为传播载体,依托先进的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为传播手段。其拥有四大特性。 1. 迅速及时的时效性,即共识性传播。传播活动从采录素材到编播、
传输,覆盖和接受各个环节越来越趋于同步。当今的许多现场直
播就是利用了广播电视传播的时效性。例如3月份两会的召开,
充分利用了其迅速及时传播的特点,为所有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民
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了解的平台。如今国家很多大事或者一些
重大新闻都需利用广播电视学这一显著的特点,群众通过广播电
视学这一特点更为直截了当地了解周边事件,极大地增加其与社
会的融合。从中也凸显了广播电视传播的优势。
2. 高度综合的连续性,即连续性传播。电视具有高度的传播能力,
中国很大一部分的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电视,他们通过观看大量
电视节目了解社会或放松娱乐。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包罗万
象,可以做到夜以继日地滚动式的连续播出。这极大地满足了观
众的需求。如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就是充分的
利用了广播电视学这一特点。但是如今我们在同一时间,只能收
听收看同一节目,选择一个波段或频道,受众观看电视时处在一
种被动的状态,主动性小,这也是受制于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方
式。
3. 深入社会的渗透性。如今广播电视深深地植根于各个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据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电视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不断扩大,大部分的人群赞成电视的普及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一说法。如今,大部分的观众在闲暇时间里做的事情中,电视排在第一位,我国观众成为世界上看电视最大的收视群体。这些现象无一不表现了电视深入社会的渗透性其通过其种种优势:直接将信息观众,大部分节目免费观看,收听收看广播为一次性投资,省却了受众多方面的断支出,图文并茂,感情丰富,直面现实,具有现场感和生活感。接受方式便捷轻松,不论受众文化度高低。这些优势造就了广播电视深入社会的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