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瓦斯爆炸原因措施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王新一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造成的,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一,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 ,瓦斯爆炸特点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⑦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多发。 2,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3,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据瓦斯等级鉴定统计分析,其中高瓦斯矿井160处,低瓦斯矿井29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2处;有自然发火矿井372处,占64%,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427处,占73.6% 。
4,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多为瓦斯积聚造成的, 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22起主要是因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有9起主要是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脱落引起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有2起事故主要是因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有1起是盲巷积聚的瓦斯被引爆。
5。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16起是由放炮产生的火花引爆的;有15起事故是由电器设备及电源线电火花引爆的。
6,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如2005年发生的41起特大瓦斯事故中,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某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在其实际开采区域却并没有瓦斯传感器,而造成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死亡16人。
7,管理水平低
许多事故分析发现,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而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但未引起重视,最终酿成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对
于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8,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落后,引起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爆炸主要有: 提升矿井通风质量,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
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根本措施:
(1)矿井必须根据规定配足风量。
(2)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且矿井主通风机的安装、运转等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的规定。
(3)每一个生产水平、每一个采区都要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
(4)在瓦斯矿井中,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
(5)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桥、挡风墙、调节风门、风窗等设施的设置、质量和管理制度由矿务局统一规定。
(6)瓦斯矿井的掘进工作面,禁止使用扩散通风。对于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要根据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确定风机能力和风简口到工作面的距离。无论在工作或交接班时,都不准停风。如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都要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2)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瓦斯
井下易于积存瓦斯的地点有: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
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处以及采煤机附近、煤壁炮窝、枝头柱脚、煤巷掘进工作面的迎头处。应向瓦斯积存地点加大风量或提高风速,将瓦斯冲淡排出;引风将盲巷和顶板空洞内积存的瓦斯排出;必要时要采取抽放瓦斯的措施。
3)抽放瓦斯
抽放瓦斯的方法一般是用在矿井瓦斯涌出量很大、用一般的技术措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
4)加强检查
对于井下易于积聚瓦斯的地方,强化管理,要经常检查其浓度,尽量使其通风状况合理。若发现瓦斯超限及时处理。
2.防止瓦斯燃烧的措施
如前所述,引火源有明火、放炮和电火花、摩擦火花、冲击火花等,必须做到:
(1)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2)井下禁止使用电炉,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从事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接焊等工作。如果必须使用,则须制定安全措施,并报上级批准。
(3)对电弧、火花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在瓦斯矿井应选用矿用安全型、矿用防爆型或矿用安全火花型电气设备。在使用中应保持良好的防爆、防火花性能。电缆接头不准有“羊尾巴”、“鸡爪子”、明接头。要注意金属支柱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摩擦火花等。
(4)停电、停风时,要通知瓦斯检查人员检查瓦斯;恢复送电时,要经过瓦斯检查人员检查后,才准许恢复送电工作。
(5)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放炮工作的管理,封泥量一定要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决不允许在炮泥充填不够或混有可
燃物及炸药变质的情况下放炮。
(6)为防止机电设备防爆性能失效或工作时出现火花以及放炮产生火焰等引燃瓦斯,《煤矿安全规程》还就以下几种情况作了瓦斯浓度界限的规定:
①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个别地点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要立即进行处理,附近20m内,必须停止机器运转,并切断电源。只有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才许开动机器。
②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
③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④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75%时,矿总工程师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告矿务局总工程师。
3.防止瓦斯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
(1)通风系统力求简单,实行分区通风,各水平、各采区和工作面应有独立的进、回风巷,无用的巷道应及时封闭,特别是连通进、出风井和总进、回风流的巷道都必须砌筑两道挡风墙,以防止瓦斯爆炸劝风流短路。
(2)主要局部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备,并应定期进行试验。为了保证实现反风,连通主要进、回风流的巷道内要装设两道方向相反的风门(双向风门)。
(3)要创造条件实现区域性反风。
(4)装有局部通风机的井口,必须设置防爆门,以防止爆炸波冲毁局部通风机。
(5)采掘工作面不经批准,不许使用串联通风。
(6)设置水棚或岩粉栅、岩粉带,使瓦斯或煤尘爆炸的范围减小。
(7)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局部通风机一定要保持正常运转状态,尽一切力量
恢复由于爆炸而混乱的通风系统。
(8)发生瓦斯爆炸时,灾区人员要镇静,应尽快地带上自救器,无自救器的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逆着冲击波的方向迅速进入就近的避难硐室等待抢救,在硐室中精神要放松。
范文二:煤矿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煤矿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煤矿开采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灾难事故时有发生,比如瓦斯爆炸、冒顶、透水、火灾等事故,其中瓦斯爆炸最为严重,因为其不仅损失大,而且发生频率较高。有统计数据显示,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约占总数的70%左右。瓦斯爆炸可谓是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者,如何防治,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亿矿网认为,若要解决问题,必先了解问题。下面亿矿网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瓦斯爆炸的原因。
分析多年来的煤矿事故,总结出瓦斯爆炸一般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且大多为乡镇煤矿,基建、技改矿井以及转制矿井也容易发生,无论是高瓦斯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均会发生瓦斯爆炸,波及范围广,破坏力极强,多为火花引爆。造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矿井内瓦斯积聚
矿井内瓦斯积聚原因众多,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通风系统不合理,二是局部通风管理不善。分析2005年发生的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现有22起主要是因通风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引起供风地点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有9起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脱落引起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从而造成瓦斯积聚;有2起主要因为停电停风引起瓦斯积聚;有1起为盲巷积聚的瓦斯被引爆。
存在瓦斯引爆火源
煤矿井下能够引爆瓦斯的火源大致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而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为瓦斯爆炸的主要火源。2005年发生的34起瓦斯特大事故中,有16起由放炮所引起;有15起由电器设备及电源线电火花引爆。 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的煤矿开采条件普遍较差,尤其是南方煤矿。经过瓦斯等级鉴定的煤矿中,自然发火矿井及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有很大比例。
安全装备不足
矿井中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发生事故的煤矿中,有的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有的即便安了,运行也不正常或存在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管理水平低
许多事故的发生除了外界条件的控制,管理不当也是罪魁祸首。工人们安全意识不足,
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而管理人员对此没有完善统一的管理措施,也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安全问题便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技术水平落后
不同煤矿生产条件大不相同,很多煤矿的采煤不规范、方法严重落后,矿井的采掘布置也不合理,这绝对是生产安全的一大隐患。
范文三: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为了控制工业爆炸事故的发生,我们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特大、重大工业爆炸事故40多例,占近年业特大,重大工业爆炸事故案例总数2/3以上。虽然事故发生的后果是随机的,即受偶然性因素的原因;但事故致因则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性因素即非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这40多例事故的致因对于我国近年来全部工业爆炸事故的致因来说,具有合理的代表性。
一、瓦斯爆炸事故
1、直接原因
(1)瓦斯浓度超限的原因
a.停电造成停风
b.停风
——局扇被违章关停(包括对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
——局扇故障或损坏而无备用局扇
c.风量不足
——局扇无风筒;
——风筒破损漏风;
——备用局扇通风能力不足;
——错误地在风门上设置调节风窗;
——有效通风断面小,原因是巷道失修,或挑顶后煤渣堵塞一部分通道等;
——风流短路,如正、副巷间无隔风闭墙;
——通风线路长。
d.瓦斯抽放管位置滞后
e.矿井结构上的原因
——形成盲巷
——形成独眼井,如二工区连通,其一不用后塌堵,另一个变成独眼井;
——井下大面积老空,如顶板硬、采煤后不落造成;
——瓦斯涌入其他区域,如连通或串联造成。
f(瓦斯涌出
——综合因素造成巷道冒顶,使瓦斯异常涌出;
——工作面出口压力集中,加快煤壁瓦斯涌出;
——工作面掘进放炮,使瓦斯大量涌出。
(2)火源的形成
a.违章放炮
——明火放炮
——用煤电钻电源的插销放炮
——用煤电钻电源线放炮,放炮母线与电源线搭接产生火花
——炮眼未封填炮泥或封填不好;
——未实施“一炮三检”制度,如放炮裸露导致短路。
b.带电操作
——带电检修开关;
——带电修理煤电钻;
——带电检修煤电钻电源钱。
c.机电设备失爆,没有“三大保护”
d.明电照明
e.撞击、摩擦,如:
——工作时铁器;
——U型钢棚;
——金属支架。
f.矿灯、如矿灯拆卸,矿灯灯线打火
g.井下吸烟;
h.电缆短路;
2(使后果严重的原因
(1)抢进度,安排多个掘进点同时作业,增加入井人员;
(2)没有贯通后的防爆安全措施;
(3)没配备自救器,或对自救器的使用、监管不严;
(4)无直通地面可供人行的安全出口(尤当无备用电源的情况下);
(5)紧急状态的信息传达迟缓;
(6)爆炸使巷道冒顶、坍塌;
(7)事故后主扇空转。
3(管理原因
(1)(设备、设施管理)
a(通风管理
——无通风系统
——通风设施不全
——通风线路长;
——工作面风电闭锁装置故障而不处理,甚至拆除而不更新;
——局扇无专人管理,随意开停;
——巷道严重失修,有效通风断面小;
——无专职通风技术人员。
b.瓦斯管理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高,而排放方式不能将瓦斯稀释到规定浓度之下;
——在瓦斯突出危险区掘进后,未按《防突细则》采取预防措施;
——瓦检员对巡视路线、巡视点和检查时间不清;
——无瓦斯监测报警系统或系统损坏而不更换。
——瓦检员数量不足或无专职瓦检员;
——假检、漏检、伪报;
——无瓦斯检查记录和审批制度。
C.机电管理
——无备用电源;
——不使用便携式报警仪或报警矿灯;
——机电设备失爆,包括矿灯失爆;
——井下变压器容量不足,局扇、绞车不能同时运行。
(2)人员管理
a(用工制度混乱,工人流动性大;
b(对新工人、特殊工程工人不按要求培训、考核,造成工人素质低、违章操作;
c(用无证人员。不称职人员担任无资格的工作;
d(不按规定对一些专门岗位设置的专职人员。
(3)对程序、制度、工艺的管理
a(技术审批人员对作业规程未严格审批;
b(没编制灾害预防计划;
c(规程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清;
d(新开工程无规程、无安全措施;
e(采煤方式落后;
f(巷道布置不合理;
g(冲击地区危险区采用金属机构;
h(井下炸药、雷管乱放;
i(职能部门协调、沟通不及时,向上、向下报告、传达、反馈信息不及时;
j(领导值班脱岗。
(4)企业领导者的严重违法问题
a(不调查瓦斯情况就投入生产;
b(超设计能力、超负荷盲目开采;
c(降低标准,如根据井型,本应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却执行《乡镇煤矿安
全规程》;
d(在明知未形成完整通风系统的情况下,不按规定每日审阅瓦斯记录;
e(工作面设计不报审,或不经审批即动工;
f(外包以包代管;
g(井下停风不撤人;
h(已知
范文四:采空区瓦斯爆炸的原因分析
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