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
〔摘要〕 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带来的。市场失灵可以划分为功能性失灵和结果性失灵。根据市场失灵两种类型的不同机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引导性作用、弥补性作用和规制性作用,每类作用的发挥都需要相应的手段和路径。
〔关键词〕 资源配置;市场失灵;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4-0021-05
〔作者简介〕张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1。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要求“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一重大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各不相同的,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资源优效配置必需的。笔者认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具有引导性、弥补性、规制性作用。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在这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有形之手”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使资源配置更为有效。
二、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概念与综述
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Resources)概念中的“资源”,指的是要素资源和利用要素资源生产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要素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是指能够创造产出的各种投入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精神等,他们是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的内生变量。
资源配置概念的产生源于要素资源的稀缺性(Short Supply)。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相对于人对产品需求的无限性,生产产品的资源必定是有限的、稀缺的,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限的。为了在资源稀缺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欲望,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率的使用。所谓资源配置就是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各产业各行业、各地区各人群中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和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认为:“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1〕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所在。西方经济学普遍主张,经济学实质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或者说,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讨论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讨论整个经济问题。因此,我们研究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就是研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一基础问题。
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首先提出了资源配置问题,罗宾斯(Lionel Robbins)将资源配置定义为针对稀缺资源的人类行为表现的形式,〔2〕到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构筑起新古典经济学大厦,资源配置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也形成该学派的核心主张――市场是所有资源配置方式中最为有效的方式。
虽然资源配置的系统理论产生于新古典经济学,然而资源配置的相关思想在人类社会早期已经萌芽,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有相关论述。〔3〕重商主义的资源配置观是一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4〕对资源配置理论真正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古典经济学鼻祖斯密(Adam Smith),他发现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经济哲学,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奠定了基础。
虽然“看不见的手”深受古典经济学家的推崇,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某些缺陷还是被他们所发现。西斯蒙第(Jean de Sismondi)最早论述了自由市场制度具有分配不均衡和生产过剩风险两大障碍,密尔(James Mill)也对自由竞争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此后边际效用理论构建了微观经济学,也为市场失灵的分析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到20世纪20年代,庇古(Arthur Pigou)创立福利经济学,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分析了市场机制的优点和缺点,并经过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贡献,最终确立了“市场失灵”理论。〔5〕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认为市场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配置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但他的这一主张并不是建立在微观市场供求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有效需求原理基础上的。凯恩斯以后,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对市场失灵的研究逐渐深化,最先使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一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巴特(Francis M.Bator),他在1958年发表的《市场失灵的剖析》(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一文中提出了这一概念。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马歇尔和庇古的外部性理论、阿克尔洛夫(George A. Akerlof)的不对称信息理论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等都为市场失灵理论的完善奠定了基础。〔6〕
由于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是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因此,市场失灵可表述为资源配置无法或者不能充分实现帕累托最优。一般认为,市场失灵是市场对资源配置产生低效率的状态。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看,应对市场失灵都是从依靠政府肇始和进行的,是市场失灵引发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因此,市场失灵的领域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范围,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
笔者认为,市场失灵有功能性失灵和结果性失灵两大类: 功能性失灵属于福利经济学的市场失灵,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涉及的是市场主体及其生产的产品,原理是由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导致市场不能有效解决资源配置中的公共产品供给、垄断、逆向选择、公地悲剧等问题而发生的失灵。这种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机制自身缺陷带来的,需要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和规制。
结果性失灵属于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失灵,是一种非均衡市场失灵,针对的是宏观经济领域,原理是由于工资黏性、价格黏性等因素,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信贷市场不能自动出清,造成产量、就业和货币的波动,使市场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导致以失业和产品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这种市场失灵实质是一种市场失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结果的非均衡,是市场机制的短期性、投机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表现所引起的宏观经济总量的不平衡,需要政府以政策手段通过改变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调节和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
由笔者根据市场失灵原理划分的市场失灵类型,可以引申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三类作用。
三、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
1.引导性作用
引导性作用主要针对宏观的结果性失灵,需要政府引导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改变。由于市场不能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尤其是结构性变动提供准确的信号,同时,市场调节还存在时滞问题,加之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周期性的景气循环,容易造成经济的大幅波动、资源闲置、浪费和区域性、系统性经济风险,发生大规模失业、衰退、通胀、滞胀等,不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虽然市场机制会从失衡中自动恢复均衡,但是其成本代价极为高昂。因此必须由政府担当调节经济总量平衡的任务,引导经济平稳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政府通过加强对经济发展的预测,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熨平周期,避免大规模、长期性的经济失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
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市场失灵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上的失衡,而且表现为结构上的失衡,包括产业发展失衡、地区发展失衡、国际收支失衡等。产业发展失衡表现为一些产业发展过度,一些产业发展不足,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往往指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机制可能在较低的产业水平下实现资源的较优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均衡,但相对于更为高级的产业水平下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均衡而言则是一种低效率。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高层次配置。同样,虽然地区间的经济不平衡是常态,但市场机制通常不能较公平地安排要素资源的空间配置,也极易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也不可能自动保证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正,即使资源配置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也不能同时实现社会公平。特别是资本要素的回报具有“马太效应”,从而使分配悬殊不断加大,需要政府发挥作用,通过税收调节、就业政策把贫富差距限制在一定程度。这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总之,政府通过对经济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的宏观调控,引导资源流动的时机、数量和方向,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这就是引导性作用对于市场宏观失灵的意义。
2.弥补性作用
弥补性作用主要针对功能性失灵中的公共产品因素,这个因素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弥补。政府要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扮演主体角色,通过设立国有企事业单位生产公共产品,向社会成员提供,从而弥补市场不能有效供给公共产品的缺陷。
公共产品由于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在市场机制下会出现“搭便车”(Free Riding)现象,以至于私人生产无利可图,产生供给短缺,需要政府提供,而不能像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那样由市场进行有效配置。虽然政府的弥补性作用是通过直接配置资源方式进行的,但也可以在其中一些环节采取间接方式,例如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环节分开,采用或通过购买和外包方式从社会组织、私人企业中获取公共产品向公众提供。
公共服务作为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政府是公共服务最主要的供给主体,也是公共服务的管理者。政府应该也必须提供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领域承担恰当的责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也要注意发挥市场作用,使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相分离,在公共服务的生产环节善于运用市场力量,引入竞争机制,推广政府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
3.规制性作用
规制性作用主要针对功能性失灵中的垄断、不完全信息、外部性等方面的微观市场失灵因素,这些因素需要政府发挥权威性和强制力进行管制。按照规制经济学(Economics of Regulation)理论,规制(Regulate)是指政府在微观领域通过制订规则对经济和社会进行规整或制约,以矫正市场失灵造成的配置资源的低效率。规制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强制改变微观经济主体决策的一种约束、限制、纠偏行为。〔7〕
笔者认为,政府的规制性作用应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反垄断规制:通过并购限制、强制拆分等手段限制一般垄断。
自然垄断规制:包括通过制订准入标准、发放许可证等手段进行数量规制,通过制订最高限价、利润率等手段进行价格规制,以限制自然垄断。
信息规制:对市场中的不充分信息和不对称信息,通过设立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强制企业向消费者公开信息等方式进行规制。
负外部性规制:市场机制常常会对公共资源保护不力,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需要政府出面,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进行校正,纠正“负外部性”。 对于政府的规制性作用,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由于自发的市场机制常常有违公平和公共利益,政府作为实施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公共部门,天然地必须为市场提供规则和环境,实施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些必要的规制是政府天然的职能。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规制性作用就是通过制订规则从而对市场进行管理和制约,包括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破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反对市场封锁和不正当竞争,规范中介组织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和劳动者利益,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企业破产制度等等。
四、如何减少政府失灵
对于宏观领域的市场失灵,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微观领域,市场失灵只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存在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和规制俘虏(Capture of Regulation)。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中没能发挥有效作用,或者因干预反而产生新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行政机构的官员也是“经济人”(Economic Man),其个人利益的集合成为行政机构的利益。于是,在资源配置中,政府首先追求的是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这就导致官僚主义、宏观政策失误、公共产品供给低效、政府规模不断膨胀扩张、政府寻租泛滥等弊端。
规制俘虏是指在规制过程中,政府也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上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因此被规制企业能够通过游说和向政府输送利益等手段“俘虏”政府,使规制有利于自己。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发现,政府对自然垄断的规制有时既没有降低收费标准,也没有解决价格歧视,对利润的提高也没有显著影响,反而出现了制度僵化、腐败严重、规制成本增加、企业人浮于事、技术创新慢等问题。〔8〕
因此,在资源配置中,我们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也要减少政府失灵。只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得到较好的解决,资源配置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才能实现最大化。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看似市场失灵的现象,实际上并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性问题,而是由于市场本身的不成熟和发育不足导致市场机制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各种条件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例如发达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未有效建立,或者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当,出现政绩工程、地方保护主义、国有企业行政垄断、政府投资包办经济、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流动等妨碍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现象。〔9〕这种非市场失灵一般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或地区,其危害有时甚至超过市场失灵。
因此,政府的各种经济活动、经济措施都应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或者促进这些原则的建立和巩固,而不应从相反的方向破坏这些原则。进一步,就是不应由于政府的行为而影响各经济主体正常的决策行为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当然,在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时,政府还应该承担起加速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的一定职能,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现阶段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常常难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一是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导致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仍未完全确立;二是市场体系不完整,要素市场发展迟缓,阻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三是缺乏有序的市场秩序,使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阻碍市场化进程。〔10〕 四是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现阶段在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需要政府运用一定的手段,扶持生产要素的壮大,培育和规范各类市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营造较好的投资和创业创新环境,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
五、结论及政策意义
本文在中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背景下思考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着重于从市场失灵的角度研究政府作用的类别。通过把市场失灵划分为微观功能性失灵和宏观结果性失灵两类,引申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三类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意义。
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对资源配置中政府作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国各级政府明确自身的经济职能和介入市场的边界,根据本级政府在我国行政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明确目标,厘清重点,选择合适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更好、更恰当地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
在引导性作用方面,实施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制订全国性和跨区域性战略规划为中央政府所独有,财政政策主要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作出。地方政府除了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外,还可以综合实施消费、投资、产业和财政等地方性政策,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特别是通过制定各类区域性、产业性发展规划,完善产业指导和扶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又如,调节收入分配是引导性作用的一个方面,但弥补性作用对于收入分配的意义更大,或者说是宏观收入分配调节的微观具体化。在保持合理的一次分配格局的基础上,弥补性作用通过二次分配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保障。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实际上是一种收入补贴,能有效缩小贫富差距,维护公平和社会稳定。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均等化为首要目标,既是实现“程序公平”的有效手段,也事关“机会公平”;而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有助于减少分配失衡造成的消费不平等,也有助于减少绝对贫困和弱势人群获得基本的经济机会。
再如,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也是政府规制的内容之一。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有必要在政府的规制性作用方面对其进行特殊强调。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的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政府必须在资源产权明晰、资源用途管制、资源有偿使用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我们在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上既要纠正“越位”、解决“错位”,也要避免“缺位”。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前提下,厘清市场和政府的合理边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从直接行政干预转向宏观间接调控,从当“运动员”转向当“裁判员”,创造和维护市场能够有效、良性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英〕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M〕.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周月秋.资源配置理论探索〔J〕.金融管理科学,1994,(2).
〔4〕江奔东.论资源配置的政府调控〔J〕.山东社会科学,2002,(4).
〔5〕郑秉文.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6).
〔6〕 Tylor Cowen.The Theory of Market Failure: A Critical Examination,George Mason University Press,1988,pp.147-178.
〔7〕〔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 George J.Stigle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Vol.2,No.1.(Spring,1971),pp.3-21.
〔9〕鲍金红,胡璇.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失灵及其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研究〔J〕.学术界,2013,(7).
〔10〕屈晓华.论现阶段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经济体制改革,2002,(3).
(责任编辑:张 琦)
范文二:资源配置中的博弈手段
资源配置中的博弈手段
2010-9-25 中宏数据库
副 标 题
《中国政法大学》课题组 2010-9-25 作 者 发布时间
《中国政法大学》课题组 课题组名
资源配置,地方政府 关 键 字
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逐步的确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疑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地方政府之间不但在与中央政府进行博弈,而且在与其他地方政府横向之间为了实现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在资源争取领域,较为突出的弊端就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法定诉求表达机制缺失,制度外的“潜规则”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所谓的“公关”以及讨价还价的谈判来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这也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一.本题所涉及的相关途径
1.官方途径。“官方途径”是一个边界比较模糊的概念,与现在所倡导的“法制途径”有一定的区别。我们这里所设计的官方途径,其本意是指符合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历史传统的争取资源的途径的综合途径,其本身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泛指能得到现有制度规则认可和默许的一切方式、方法、途径。比如传统的汇报以及现在盛行的中央和地方的合理博弈、谈判等,虽然并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规定,但是仍然是目前争取资源有效的官方途径之一。
2.媒体宣传。
3.举办研讨会、专家论证等学术渠道。这是近年来开始盛行的一条争取资源的途径。通过举办研讨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可以增强地方政府要求的说服力和信服度。
4.利用各种私人关系和请客送礼、给予各种方便。这两种方式是我们所指出的“制度外”途径。
5.由于我们不能穷尽所有的资源争取途径,因而我们将该题设计为一道开放式的问题,调研的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填写。
二、总体分析
选项中的第1项“通过官方途径反映地方诉求”排在第一位。但是官方途径不等同于法制途径,这种“官方途径”可能仍然属于传统的层层汇报的途径,其是否能真正有效,不是完全取决
于法律所规定的标准,而往往是取决于上层主管资源的领导的个人偏好,这使得地方政府的资源诉求通过正常的途径常常难以达到目标,因而地方政府为了达到目的,就不得不采取其他办法,运用制度外的途径来争取资源。
“媒体宣传”在所有途径的有效性排序中排在第二位,这反映了媒体在目前资源争取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利用媒体的力量争取资源,可以增强资源分配过程的透明性,消减某些利益诉求的障碍,比如说可以实现较低级别的政府跨级别向中央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实现资源的跨级别配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媒体力量的不恰当介入则有可能影响中央做出资源分配决策的独立性与公正性,造成资源分配的不恰当。
“举办研讨会、专家论证等学术渠道”在所有途径中排在第三位,这说明这一争取资源的新途径已经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的认可。但这一途径的不利影响也在于可能由于学者的不恰当介入而影响到中央政府在分配资源时的判断。
“利用各种私人关系”在上述途径中排在第四位,还有19.5%的地方政府认可“请客送礼、给予各种方便”这一途径的有效性。这进一步印证了在当前转型过程中由于相应的体制不健全,导致这些“制度外”的资源争取途径仍有很大生存空间。
存在地方利益,就必然会存在地方利益表达的问题。如果正常表达渠道缺乏,地方就势必会通过非正常渠道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造成黑箱操作、地方向中央个别部门寻租以及地方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等一系列负效应。为了克服这些负效应,同时也为了实现中央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很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利益表达和平衡机制。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过渡措施,如在行政系统内部建立相关的地方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这有利于发挥行政机关专业、高效的优势。
三、基于不同地区的分类数据分析
虽然在对于争取资源途径的认识上,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公务员之间
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个地区的公务员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完全一致。
1.东部和东北地区都将举办研讨会、专家论证等学术渠道放在第二位的位置上,而将媒体宣传放在第三位的位置;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相反,将媒体宣传放在第二位的位置,而将举办研讨会、专家论证等学术渠道放在第三位的位置: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高校林立,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术氛围也更加浓厚,同时政府的意识也相对更为前卫。因而政府与专家学者之间能够比较便利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对这种途径的有效性也更加地认可。与此相对的是,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一些,组织各种形式的专家研讨会的成本、难度都更大一些,因而还是对媒体这一成本较低的途径更加认可一些。
2.在选项4“利用各种私人关系”的选择率上,不同地区的差别较大。中部地区在该选项的选择率最高,为43.5%;其次是西部地区,选择率为38.5%;再次是东部地区,选择率为34.9%;东北部地区的选择率最低,仅为31.7%。最高的地区和最低的地区,选择率差了十几个百分点,
这说明中西部地区更加善于利用这一方式来争取中央的资源。这可能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和政治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四、基于不同府级的分类数据分析
尽管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对争取中央资源途径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但是根据统计的具体数据来看,不同府级的地方政府在不同资源争取途径的选择率上有一定的差别。
1.在选项1“通过官方途径反映地方诉求”这一选项的选择上,政府的层级越高,在该选项上的选择率也就相应的越高。这一现象说明,级别越高的地方政府对这种官方途径争取资源的认可度越高,级别越低的地方政府对官方途径争取资源的认可度越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一般而言,级别越高的地方政府,掌握的资源也越丰富,相应的博弈能力也越强,同时距离中央政府也越近,其通过报告、谈判等官方途径来获取中央资源的可能性和成功性也就越大;而级别较低的地方政府,则很难通过正规的官方渠道直接向中央反映
其诉求。
2.在选项2“媒体宣传”的选择上,省级政府的选择率最低,其次是县级政府,再次是市级政府,选择率最高的是街道乡镇政府。“媒体宣传”这种资源争取方式克服层级限制,将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直接传递到中央,因而受到低级别的地方政府的青睐。而地市一级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在该选项上的选择率要高于县级政府,这可能与市级政府掌握一定的媒体资源有一定的关系。
3.在选项4“利用各种私人关系”选择上,省级政府的选择率最低,其次是县级政府,再次是乡镇街道政府,选择率最高的是市级政府。按理说,级别越高的政府,其法治意识也越高,行为应该更为规范一些,市级政府在“利用私人关系”的选择上高于县乡两级,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
4.在选项5“请客送礼、给予各种方便”的选择上,省级政府和乡镇街道政府的选择率基本持平,县级政府的选择率稍高一些,市级政府的选择率最高。
选项4和选项5的统计结果显示,地市一级政府对“制度外”的规则的认可度最高。这个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相应的改革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地市一级政府的权力运行的规范性。至于选项3“举办各种研讨会、专家论证等学术渠道”的途径,其选择率差别不明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权力运行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争取资源的法定途径不顺畅,“制度外”的规则盛行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同时,我们发现新兴的资源争取途径,如“媒体宣传”、“举行研讨会、专家论证等学术渠道”等形式在当今地方利益诉求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启示改革者在下一步的改革过程中要考虑时代发展变迁的新兴因素,并及时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以实现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则化。
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不同府级的地方政府由于自身条件有所差异,在争取资源的途径方面也有所偏重,这就要求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的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范文三: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中和思维”
作者:张子友
人力资源管理 2008年09期
“中和思维”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邻里和睦”、“与人为善”原则,都涉及到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基本思维取向,即以意欲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中和思维。中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两极而言的。不偏为中,和谐为和,不是绝对强调矛盾双方势不两立的对立、而是注重对立中的统一、相反中的相成。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实现人力资源中各项配置的优化,中和思维的理念也十分需要。
在管理中坚持因岗定人与人人能有所用,即与应注重的要素有用相结合,将坚持能位对应与注重增值互补相结合,将坚持稳定持续与注重动态适应相结合,将坚持绩效导向与注重弹性冗余相结合,将一切能用的,有用与不规则搭配的要素,各为其所用,那悠久的文化精髓——中和思维,便能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达到完美一致的利用。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同样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
“因岗定人”必须“人人有用”
为特定的岗位配备合适的人选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组织因业务发展需要而设立某一岗位,又因岗位存在而配置相应人员。即按需设岗、因岗定人。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因岗定人的原则实际上需要建立在两个前提的基础之上: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可供企业选择,企业总能在人才市场上方便、快捷地找到满足各岗位需求的员工。第二,在设计组织结构时,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有非常明确的规划,能完美地将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分解,并落实为部门职责,再分解为各个岗位职责。
然而,就现实而言,以上两个假设前提并不总是成立的。首先,人才具有稀缺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与一些关键岗位上的核心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人才市场上找到完全满足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人才并非易事;岗位要求具备的一些核心能力也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培训获得。其次,企业在设计组织结构的过程中,由于组织设计人员本身的能力限制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难以控制等原因,企业未必能完美地将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合理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岗位职责上。
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即在坚持因岗定人的基础上,注重要素有用原则,也就是必须做到每个岗位上有人,又必须人人有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们首先要遵循一个宗旨,即任何要素都是有用的,换言之,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不仅在于为某一岗位选择合适的人选,更在于为组织现有人员都找到和创造能让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一些没有用好或者不适合某一岗位之人,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原因是否在于我们没有找到其可用之处?或者我们没有正确识别人才,将其放在了不合适的岗位?人的素质与能力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矛盾性,或者呈现复杂的双向性,优点和缺点共生,失误甚至掩盖着成功。这为我们了解人、用其所长,以及发现和任用人才增加了难度。因此,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我们可能没有为其创造可用的条件。只有条件和环境适当,人员才可能有用。
当然,注重要素有用并不等于因人设岗。因人设岗最终将导致组织人员臃肿,从而降低企业整体效率。人力资源配置必须坚持因岗定人,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现要素有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
能位对应与增值互补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上的差异,并且在能力水平上也会有所不同;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应配置在相应的层次和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人力资源是由一个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组成的,而各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受到身体、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形成个体差异。就个人能力而言,这种差异包括能力特殊性的不同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的不同和差异,坚持能位对应原则,不同能级层次的岗位配置不同能力等级的人,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一个组织实际上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每个成员的能力与业绩直接决定着这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整体业绩。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即在坚持能为对应的基础上,注重组织整体的互补增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作为个体,在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千差万别,各有长短。使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对于实现组织总体目标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当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作用的时候,互补产生的合力要比单个人的能力简单相加而形成的合力要大,群体的整体功能就会放大;反之,群体功能就反向缩小,个体优势的发挥也受到人为的限制。因此,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一个群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应该是密切配合的互补关系,他们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事业和追求。
人力资源配置的互补效应,体现在知识、技能、性别、年龄、气质等各个方面,是多重互补的综合。第一,不同知识结构之间互为补充,有利于弥补局部知识缺陷,并在不同的思想交流中取长补短,形成最佳方案。第二,不同的技术专长互相补充,有助于企业各个岗位之间共同参与和补充合作,促使系统更好运行。第三,男女不同性别之间的互补,有助于将男性勇敢、坚强、果断的个性与女性细致、耐心、温和的个性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第四,员工年龄的差别体现着精力、知识、经验、处理问题的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老、中、青不同年龄的互补,有利于员工之间性格、行为方式以及判断力的互补,从而形成年龄结构综合优势。第五,在一个企业中,应有管家型的踏踏实实工作的人才,也应有敢闯敢冲的开拓型人才,需要温和、善于协调的人才,也需要刚强、顶得住风浪的人才,从而形成员工之间不同气质的互补,提高工作效率。第六,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而言,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生活习惯与文化背景的员工和谐相处,对于培育开放、包容、竞争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配置的互补增值原理,其最根本的落脚点是实现“增值”,即产生1+1>2的效应。在西汉王朝的建立中,“初汉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汉高祖刘邦所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三杰皆有自己突出的特长和能力,正是三人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才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而不是其一或其二的力量。这正如足球运动,只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前锋并不能决定球队的胜利,它必须在前锋、中场和后卫形成互补,发挥整个团队的优势。
当然,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并非要求所有人员在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都是一流。互补如果搭配不好,往往不能达到互补,反而引起内耗,降低效率。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曾一度齐聚罗纳尔多、齐达内、菲戈、劳尔、贝克汉姆、卡洛斯“六大天王”。然而,这支超豪华阵容的球队却并不能总是战无不胜,其多次并不出色的战绩也曾让众多的球迷失望。“巨星政策”下的皇马就是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专长,而忽视了团队人才队伍的合理搭配,没有形成互补增值,反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内耗。
稳定持续与注重动态
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持续,对于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维系企业正常经营与业务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而且,稳定持续的人力资源配置,还有利于企业战略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培养。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必须尽可能为员工提供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并为其提供发挥自身能力与特长的空间,留住人才,维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持续。
然而,现代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也在市场上不断流动。人才与岗位的适应往往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企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成不适应。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即在坚持稳定持续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实现动态适应。
从企业内部来看,劳动者个人与工作岗位的适应不是绝对和一定的,无论是由于岗位对人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还是人的能力提高要求变动岗位,都要求我们及时地了解人与岗位的适应程度,从而进行调整,以达到人适其位、位得其人。就劳动者个人方面而言,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对工作岗位的期望也有所不同。工作环境的优劣、薪酬的高低、发展空间的大小都可能引发人才流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在相应的若干方面做出调整,实现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动态适应,同时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才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以及向外的合理流动,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好人力资源的动态性开发,促进人才在流动得到优化配置。
坚持绩效导向与注重弹性冗余
建立企业与人才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目标服务,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根本目的所在。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善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即坚持绩效导向,让员工的工作绩效为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服务。为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就要将组织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通过改善和提高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促进组织整体目标实现。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坚持绩效导向,将员工的行为及其结果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关注绩效提高和产出结果,有利于强化员工的岗位意识与工作责任,使岗位匹配达到最优化。坚持绩效导向不仅可以促使员工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成就感,从而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也相应地有效避免了组织人员与岗位的臃肿。
然而,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还必须意识到,人不是纯粹的“经济人”,而是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的“社会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还必须在坚持绩效导向的同时,注重弹性冗余,即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既要使各个岗位的员工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与心理要求,不能超越其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岗位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在给人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的同时,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在坚持绩效导向的原则下,我们要避免过劳的现象发生。体力劳动的强度要适度,不能超过体质允许的范围;脑力劳动也要适度,以促使劳动者保持旺盛的精力;工作时间要适度,以保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工作目标的管理也要适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总之,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如部门、岗位、工作内容的不同,以及人生经历、工作范围的不同,弹性冗余度也应有所不同。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管理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的管理思维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坚持中和思维,强调对立中的统一、相反中的相成,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的两极化和对立化,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围绕企业目标将组织机构、工作岗位及各项工作进行有效配置,并激发各岗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改善企业整体绩效,保障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前瞻性的重大意义。企业与公司个人只有共同齐心协力的努力坚持,才能更接近地营造人力资源配置上的最佳配合。
作者介绍:张子友 深圳中信华南集团
范文四: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中和思维
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中和思维
作者:张子友 来源:万众营销网
“中和思维”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思想,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邻里和睦” 、 “与人为善”原则,都涉及到 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基本思维取向,即以意欲调 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中和思维。中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两极而言的。 不偏为中,和谐为和,不是绝对强调矛盾双方势不两立的对立、而是注重对立中的 统一、相反中的相成。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实现人力资源中各项配置的优 化,中和思维的理念也十分需要。
在管理中坚持因岗定人与人人能有所用,即与应注重的要素有用相结合,将坚 持能位对应与注重增值互补相结合,将坚持稳定持续与注重动态适应相结合,将坚 持绩效导向与注重弹性冗余相结合,将一切能用的,有用与不规则搭配的要素,各 为其所用,那悠久的文化精髓——中和思维,便能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达到完美一 致的利用。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同样要求我们必须具 有中和思维。
1、“因岗定人”必须 “人人有用”
为特定的岗位配备合适的人选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组织因 业务发展需要而设立某一岗位,又因岗位存在而配置相应人员,即按需设岗、因岗 定人。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因岗定人的原则实际上需要建立在两个前提的基 础之上: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可供企业选择,企业总能在人才市场上方 便、快捷地找到满足各岗位需求的员工。第二,在设计组织结构时,企业对自身的 发展战略有非常明确的规划,能完美地将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分解,并落实为部门职 责,再分解为各个岗位职责。
然而,就现实而言,以上两个假设前提并不总是成立的。首先,人才具有希缺 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与一些关键岗位上的核心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人才 市场上找到完全满足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人才并非易事;岗位要求具备的一些核心 能力也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培训获得。其次,企业在设计组织结构的过程中,由于组 织设计人员本身的能力限制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难以控制等原因,企业未必能完 美地将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合理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岗位职责上。
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即在坚持因岗定人的基础 上,注重要素有用原则,也就是必须做到每个岗位上的人,又必须人人有用。作为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们首先要遵循一个宗旨,即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 换言之,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不仅在于为某一岗 位选择合适的人选,更在于为组织现有人员都找到和创造能让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一些没有用好或者不适合某一岗位之人,我们必须认真反 思:原因是否在于我们没有找到其可用之处?或者我们没有正确地识别人才,将其 放在了不合适的岗位?人的素质与能力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矛盾性,或者呈现复杂的 双向性,优点和缺点共生,失误甚至掩盖着成功。这为我们了解人、用其所长,以 及发现和任用人才增加了难度。因此,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我们可能没有为其 创造可用的条件。只有条件和环境适当,人员才可能有用。
当然,注重要素有用并不等于因人设岗。因人设岗最终将导致组织人员臃肿, 从而降低企业整体效率。人力资源配置必须坚持因岗定人,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人力 资源开发与管理,实现要素有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
2、能位对应与增值互补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上的差异, 并且在能力水平上也会有所不同;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应配置在相应的 层次和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 应。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 出比率。人力资源是由一个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组成的,而各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由于受到身体、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形成个体差异。 就个人能力而言,这种差异包括能力特殊性的不同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因此,在人 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的不同和差异,坚持能位对应原则, 不同能级层次的岗位配置不同能力等级的人,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材,各 尽所能。一个组织实际上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每个成员的能力与业绩直接决定着这 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整体业绩。 因此,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 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 即在坚持能为对应的基础上,注重组织整体的互补增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作为个体,在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千差万别, 各有长短。使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通过个体之间 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对于实现组织总体目标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当个体与个 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作用的时候,互补产生的合力要比单个人的 能力简单相加而形成的合力要大,群体的整体功能就会放大;反之,群体功能就反 向缩小, 个体优势的发挥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因此,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一个群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应该是密切配合的互补关系,他们必须有共同的理想、 事业和追求。
人力资源配置的互补效应,体现在知识、技能、性别、年龄、气质等各个方面, 是多重互补的综合。 第一, 不同知识结构之间互为补充, 有利于弥补局部知识缺陷, 并在不同的思想交流中取长补短, 形成最佳方案。 第二, 不同的技术专长互相补充, 有助于企业各个岗位之间共同参与和补充合作,促使系统更好运行。第三,男女不 同性别之间的互补,有助于将男性勇敢、坚强、果断的个性与女性细致、耐心、温 和的个性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企 业整体效率。第四,员工年龄的差别体现着精力、知识、经验、处理问题的方式、 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老、中、青不同年龄的互补,有利于员工之间性格、行为 方式以及判断力的互补,从而形成年龄结构综合优势。第五,在一个企业中,应有 管家型的踏踏实实工作的人才,也应有敢闯敢冲的开拓型人才,需要温和、善于协
调的人才,也需要刚强、顶得住风浪的人才,从而形成员工之间不同气质的互补, 提高工作效率。第六,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而言,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生活 习惯与文化背景的员工和谐相处,对于培育开放、包容、竞争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
人力资源配置的互补增值原理,其最根本的落脚点是实现“增值” ,即产生 1+ 1>2的效应。在西汉王朝的建立中, “初汉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发挥了重要 作用。正如汉高祖刘邦所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 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 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三杰皆有自己 突出的特长和能力,正是三人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才产生了强大 的战斗力,而不是其一或其二的力量。这正如足球运动,只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前 锋并不能决定球队的胜利,它必须在前锋、中场和后卫形成互补,发挥整个团队的 优势。
当然,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并非要求所有人员在知识、能力、技能都方面都 是一流。互补如果搭配不好,往往不能达到互补,反而引起内耗,降低效率。西班 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曾一度齐聚罗纳尔多、齐达内、菲戈、劳尔、贝克汉姆、卡洛 斯“六大天王” 。 然而, 这支超豪华阵容的球队却并不能总是战无不胜,其多次并不 出色的战绩也曾让众多的球迷失望。 “巨星政策” 下的皇马就是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专 长,而忽视了团队人才队伍的合理搭配,没有形成互补增值,反而引起了一定程度 的内耗。
3、稳定持续与注重动态
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持续,对于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维系企业 正常经营与业务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而且,稳定持续的人力资源配置,还有 利于企业战略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培养。因此,在人力 资源管理中,我们必须尽可能为员工提供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并为其提供发挥 自身能力与特长的空间,留住人才,维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持续。
然而,现代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也在市场上不断流动。人才与岗位的 适应往往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企业的发展,适应又 会变成不适应。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思维,即在坚持稳定 持续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实现动态适应。
从企业内部来看,劳动者个人与工作岗位的适应不是绝对和一定的,无论是由 于岗位对人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还是人的能力提高要求变动岗位,都要求我们及时 地了解人与岗位的适应程度,从而进行调整,以达到人适其位、位得其人。就劳动 者个人方面而言,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对工作岗位的期望也有所不 同。工作环境的优劣、薪酬的高低、发展空间的大小都可能引发人才流动。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在相应的若干方面做出调整, 实现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动态适应, 同时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才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以及向外的合理流动,保持开放 的心态,做好人力资源的动态性开发,促进人才在流动得到优化配置。
4、坚持绩效导向与注重弹性冗余
建立企业与人才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目标服务,是人力 资源配置的根本目的所在。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改善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即坚持绩效导向,让员工 的工作绩效为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服务。为此,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就要将组 织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通过改善和提高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促进组织整体 目标实现。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坚持绩效导向,将员工的行为及其结果作为衡量工作成效 的主要依据,关注绩效提高和产出结果,有利于强化员工的岗位意识与工作责任, 使岗位匹配达到最优化。坚持绩效导向不仅可以促使员工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同时 也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成就感,从而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也相应地有效避 免了组织人员与岗位的臃肿。
然而,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还必须意识到,人不是纯粹的“经济人” ,而是 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的 “社会人” 。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 我们还必须在坚持
绩效导向的同时,注重弹性冗余,即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中和 思维,既要使各个岗位的员工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与心理 要求,不能超越其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岗位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在给人 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的同时,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在坚持绩效导向的原则下,我们要避免过劳的现象发生。体力劳动的强度要适 度, 不能超过体质允许的范围; 脑力劳动也要适度, 以促使劳动者保持旺盛的精力; 工作时间要适度, 以保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工作目标的管理也要适度, 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总之,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如部门、岗位、工作内容 的不同,以及人生经历、工作范围的不同,弹性冗余度也应有所不同。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管理既是一种工作方 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的管理思维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 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坚持中和思维,强调对立中的统一、相反 中的相成,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的两极化和对立化,从而实现优化配置。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围绕企业目标将组织机构、 工作岗位及各项工作进行有效配置, 并激发各岗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改善企业 整体绩效,保障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前瞻性的重大意义。企业与公司个人只有共同 齐心协力的努力坚持,才能更接近地营造人力资源配置上的最佳配合。
范文五:云计算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影响
Scientif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ugust 2014, Volume 4, Issue 4, PP.116-131
Cloud Computing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Information and Its Carbon Footprint
Yixian Liu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Email: chenmeng1314555@sina.com
Abstra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formation can be configured to optimize resource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carbon footprint generated,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loud computing capabilities to analyze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mportant role and potential value. Through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energy waste, reduce their carbon footprint,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Carbon Footprint;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影响
——信息资源配置和碳足迹的关系
刘懿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摘 要:信息资源配置是信息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信息资源能否做到配置优化,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网络信息资源飞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理论和观点,本研究主要是分析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碳足迹的产生,并引入云计算的能力,分析其在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在价值。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明显的降低能源浪费,减少碳足迹,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信息资源配置;碳足迹;云计算
引言
信息资源配置是信息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信息资源能否做到配置优化,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网络信息资源飞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理论和观点,本研究主要是分析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碳足迹的产生,并引入云计算的能力,分析其在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在价值。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明显的降低能源浪费,减少碳足迹,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 信息资源概念与特点
1.1信息资源配置
本节将介绍信息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信息资源配置效益,信息资源配置与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
1.1.1信息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的收入有限的,对于有限的资金,必须合理安排。信息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也有个合理配置的问题。
1、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
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合理配置。时间上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上的配置;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产业部门、行为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等)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信息资源数量上的配置包括存量配置与增量配置两个方面。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相互结合后配置的结果,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结构,信息资源结构合理与否取决于信息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而这又最终影响着信息资源的共享状况。
如果我们把信息产业(行业)看作一个“黑箱”,信息资源配置所考虑的应当是信息产业的投入(包括投入的数量、方式和结构)和产出(包括产出的数量、质量、形式和品种),因此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涵义即为在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条件下对信息业投入与产出的安排。
2、信息资源配置的特性
在分析信息资源配置的特性时,罗曼认为它应该包括层次性、动态性和渐进性三个特性。
⑴. 层次性
它包括内容上和载体上的层次性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层次性是指信息资源开发的程度有深有浅;载体上的层次性也就是指不同性质的载体形式, 比如, 印刷、网络、光盘等。
⑵. 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信息资源配置可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动态性受信息资源供给能力的动态性、信息资源本身的动态性、信息资源需求的动态性、信息资源价格的动态性以及信息资源购买者经济实力的动态性等因素的影响。
⑶. 渐进性
信息资源配置是一个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的过程。这里的合理性指经济上的合理性,即用一定的配置成本取得最大的配置效益,或用最小的配置成本取得一定的配置效益。合理配置是信息资源配置追求的目标,同时也符合未来对于低碳排放的要求。
1.1.2信息资源配置效益
信息资源配置效益的优化是信息资源合理化配置追求的目标之一。周毅指出应从用户效益、信息机构效益、国家信息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个方面去考虑信息资源配置效益。
1、用户效益
用户的效益对应于用户信息资源消费需求的满足。由于用户的工作背景、知识背景、经济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使用户的信息消费需求类型和信息消费层次也各不相同。
2、机构效益
信息机构追求目标的任何程度的实现,称为信息机构的效益。信息机构的目标是二元目标,即信息机构价值增值目标与满足用户信息需要目标。两者并不对立,是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信息机构追求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以科学配置信息资源并满足用户信息需要的基础上;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也必须考虑信息机构的经济参数,信息资源配置的费用消耗指标(即经济参数)也是评价信息机构的重要依据。
3、国家效益
国家信息系统对全社会的信息资源配置进行规划、干预或引导的时候,其所追求的效益目标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首先是通过信息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与经常变化的信息消费需要;其次是通过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化配置,努力减少国家信息系统在各类信息资源要素配置中可能出现的重复和系统内耗,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在使用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信息资源配置所表征的公平效应和导向效应。在信息资源配置中要兼顾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相对均衡配置。具体是指:①经济社会效益,如不同地区间的信息资源分布是否协调,社会是否出现信息资源地区分布上的严重的信息资源富余与信息资源贫乏和信息资源流动中的“马太效应”。②信息环境社会效益,信息资源的配置不能以牺牲信息环境作为代价。③文化社会效益,信息资源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陶冶人的情操并推动社会科技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信息资源对改变人的观念也有潜在的影响。
1.2网络中的信息资源配置
本节将介绍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其中涉及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环境分析与分布状况,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应该遵循的原则,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方法,信息资源配置应该采取的结构模式。
1.2.1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信息资源的特点
信息资源是一种全新的资源,它与传统资源的相比具有一种特殊性,通过网络而共享资源。即共享性:
(1) 来源广泛与发布自由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来源愈来愈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某些传媒或特定机构,任何机构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上的信息源,发布点。1 【】
(2) 信息量大,传播广
由于信息源的增多,信息发布没有限制,网上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因特网上的数据库已逾万个。随着网络的普及,传播范围还将扩大。
(3)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信息来源的广泛与形式各异决定了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内容,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信息,可谓包罗万象。而且其形式有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的综合。
(4) 交互性与参与性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交互性与参与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这体现在它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等方面。网络信息资源要求人们主动到网上数据库、电子图书馆中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向信息高速公路输送信息或通过电子信箱交流信息。2 【】
2、信息资源发展的趋势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新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的娄策群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1) 载体形式与传递方式的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电子出版物,因此,信息以纸张为载体、用邮寄方式传递的局面也随之被打破,增加了磁盘、光盘等载体形式和电话、传真、网络等传递方式。目前,以印刷型信息资源、光盘型信息资源、网络型信息资源为主且这三种信息资源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印刷型信息资源的比例逐渐减少,而光盘型信息资源和网络型信息资源的数量日益扩大。3 【】
(2) 内容的拓展与数量的增大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生产周期缩短,信息资源数量迅速增长;以前难以生产的信息内容现在能容易地生产出来,以前无用的信息现在能成为有用的信息,以前无法利用的信息现在可成为能够方便地利用的
信息,从而使信息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网络型信息资源包括网络上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牌、网络专题小组讨论、网络会议,其信息内容涉及到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文化教育、政策法规、求职求学、房产物价、股市利率、娱乐消遣、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方面。
(3) 分布的分散且不均衡
如今,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异常分散,数量众多的信息资源广泛地分布在各类社会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大部分家庭中。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除了来源于出版社、报刊编辑部、新华书店和图书进出口公司外,还可以来自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数据库开发公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甚至某些个人也利用信息网络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成为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来源之一。信息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也随之加大。
1.2.2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
为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对此,一些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他们观点的综合。
1、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资源有效配置强调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根据“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有效”原理,信息网络要使信息配置最为有效,就必然涉及到高速信息网络中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以及网络系统和系统环境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因此对信息网络进行配置时,不能仅从某一方面或某一个体入手,而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网络系统中各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以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将信息资源的生产、传输、消费等过程有效结合,使“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生产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另一个低碳化的“最优生产,最优消费”。
2、需求导向原则
信息网络有效配置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只有尽可能地使用户都满意,才有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网络中用户人数众多,而受教育程度、个人偏好、自身上网水平、收人高低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个人需求的方式、方法、习惯、要求也各有不同。信息服务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针对不同人群的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载体形式与配置模式,并根据各类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信息资源配置的结构与模式。
3、公平原则
信息网络在地区间和国家间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模式的不同,都会对用户需求满足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强调公平原则。公平是指在资源配置时能否公平地对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行业,能否合理地均衡分配资源(不是平均),做到真正满足每一个用户的需要,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合理性最大化,成本消耗最小化,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
4、市场主导与政府辅助原则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调节手段。价格变化反映了市场信息资源的供求变化,也引导市场信息资源配置变化。尽管市场是资源配置调节的有效手段,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因此市场的运作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手段是为了规范高速信息网络的社会行为,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4 【】
5、系统性原则
信息资源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单个信息服务机构的独立活动。既然是一个系统,就应该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一般需要从时间、空间、数量三个方面,尽可能保持整个网络中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完整性,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6、一致性原则
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工、存储,服务的过程中,统一化和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信息资源最终能得
以共享的根本保证。如果不能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实现自始至终的一致和统一,人与人的交流将会遇到障碍。
7、合作与协调共享观
以前我国的信息资源配置中普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信息主管部门重信息的拥有权、轻信息的使用权。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的制约,限制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配置的分工协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远距离传递、大范围协调共享提供了条件,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改革信息管理体制,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行政管理体系,克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对信息资源的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全国范围内信息资源配置的协调和共享。
8、虚实结合观
以前,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在配置信息资源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现实配置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资源虚拟配置成为可能,通过信息网络,不仅网络型信息资源可以实行虚拟配置,光盘型信息资源也可以采用虚拟配置方式。各信息服务机构可将信息资源的现实配置与虚拟配置结合起来,根据机构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用户的结构、需求和利用信息的习惯等,确定现实配置与虚拟配置的主次。
9、动态发展观
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动态性。随着光盘型、网络型信息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用户信息需求会出现新的内容,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也会出现新的方式。因此,信息资源配置应树立动态发展的观念,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立足当前,兼顾未来,合理规划,分步到位。 2 信息资源利用率的现状
图书馆是各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大众查阅的重要机构。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各项工作赖以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文献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状况是衡量地区信息水平、科研水平、办学质量等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考核图书馆资源建设状况、信息服务水平、办馆层次等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始终处于利用率较低、读者较少、资源闲置的不正常状况。毋庸置疑,积极开展地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现状研究,努力探寻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高校中有93.6%的高校属于地方高校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主要存在以下窘境。 【5】。
2.1利用率较低
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指已有馆藏资源中被读者借阅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占全部馆藏资源总数的百分比。据统计,目前高校外文(以英语为主)图书的利用率最高仅为30%,最低还不足5%
的利用率最高仅为25%,有的图书馆还不足5%【7】【6】;期刊;其它语种的纸质印刷型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则普遍
【8】存在长期被闲置,乏人问津的情况;诸多花重金引进的国外优秀大型外文数据库(如:EI 、ISTP 、SCI 、SSCI 、INSPEC 、NTIS 等)的点击、浏览、下载量少得可怜。
2.2读者较少
由于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学术性、专业性较强,因此,对读者的语言水平、阅读理解能力等要求较高,普通读者无法自如地浏览、准确地查找所需信息,故绝大多数地方图书馆的外文阅览室均呈读者较少的态势。
2.3资源闲置
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印刷型图书或报刊,还是新型载体形态的数据库、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在地方图书馆中的利用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图书馆各文献信息资源无异于“奢侈”的“摆设品”,由此
可见,资源闲置的状况较为严重。所以信息资源不是很符合地区需求。很多在一个地区需求量很大的信息资源,所提供的却很少。而需求量很小的,闲置量却很大。
2.4数据库资源重复
总体而言,地方图书馆的数据库重复购置的情况较为严重。据相关调查表明:50%以上的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都有PQDD 国外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外刊数据库、Literature online、EBSCO 外文期刊数据库,重复购置率较高,造成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9】。
知名文献信息资源集中反映了世界上某专业、某学科和某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学术参考价值。然而,我国地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现状,的确难以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有读者、图书馆两方面的因素。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的利用还是存在很大的闲置与浪费。配置不均衡,配置不完善,配置不科学。对于信息需求巨大的今天,70%以上的信息资源来自与网络。所以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不能符合现代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了。管理繁琐,资源有限,效率低。而数字图书馆一定是未来图书馆的模式,数字图书馆,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纸质信息、平面信息等传统信息资源转化为数据,并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它不仅克服了资源有限的缺陷,而且提高了读者寻找信息资源的效率。而数字图书馆之间更可以利用网络相连接,共享其信息,整合了所有信息资源。读者可以在这些数字图书馆中自由寻找所需资源,解决了信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3 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利用率)与碳足迹的关系
本节主要讨论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与碳足迹产生的多少的具体关系及影响。主要分为碳足迹的概念与意义,碳足迹国内外发展现状,碳足迹的的评价与量化方法和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碳足迹。
3.1碳足迹的概念及特点
3.1.1碳足迹的概念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什么是“碳足迹”?“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维基百科关于这个词的解释是:
A carbon footprint is the total amount of CO2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emitted over the full life cycle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打个比方,一个人开着车子在马路上转一圈就留下了一个碳足迹。总的来说“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碳足迹”也是一个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活动或实体产生温室气体(GHG )排放量的术语,因而它是供各组织和个体评价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3.1.2碳足迹的意义
碳足迹的计算对碳减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政府、企业而言,确定碳足迹是减少碳排放行为的第一步,它能帮助企业辨识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以利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方案。
而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根据碳足迹的分析结果,还可以预测拟采用的减排措施会对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影响,从而实现对不同拟减排措施的择优与改进。企业还可以通过碳足迹的计算宣传自己的碳减排行动。而对于公众而言,碳足迹更注重从个体的角度看待碳减排,有意让公众认识到减少碳排量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等组织的行为,更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2碳足迹认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节能省碳不但是社会责任还是企业形象,能公布产品碳排放的企业,无疑是表明其有环境风险管理的能力。在目前大形势下,全球企业刮起了减碳风潮,从过去的消极配合到如今视节能减碳为投资,着眼于其带来的品牌利益、竞争力与庞大商机。在发达国家一片绿色风潮下,国内企业若不勇于面对,未来将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维持竞争力与生存。例如,沃尔玛近期已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认证,并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以每家沃尔玛直接供应商至少有50家上、下游厂商计算,影响所及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必须进行碳足迹认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将拿不到跨国公司的订单。
虽然,目前PAS 2050不是国际上所统一的标准,但从以往BSI 管理标准的全球影响力看,估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今年就会讨论相关标准,PAS 2050很快可能上升为国际标准,成为各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公共策略,供组织来评估气候变迁对自身企业造成的风险与机会。对于使用碳足迹标准的企业,中上游厂商可以在供应链中抢得先机,下游厂商更可以以绿色产品先锋的形象,造就产品差异化的优势。
同时,在2009年“福建名牌产品”评选过程中,为了引导企业重视节约资源,将节能减排列为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申报门槛的设置上明确提出必须有环保部门证明企业的排放符合环保保护法律法规才允许申报;另一方面,提高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的申报门槛;此外,在评价通则中,更是专门增加了企业环境体系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的评价分值,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008年10月,英国标准协会(BSI )、碳基金(Carbon Trust)和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 )联合发布了世界上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评价的第一个方法学规范PAS 2050:2008,即《关于产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规范》,企业可利用该规范对其产品/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进行评价,并在评价后加贴碳标识。该规范的宗旨是帮助企业在管理自身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寻找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以帮助企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终开发出更低碳足迹的新产品。在英国,包括百事可乐(PepsiCo )、博姿(Boots )、Innocent 、马绍尔(Marshalls)、特易购(Tesco )、吉百利(Cadbury )、哈利法克斯(Halifax )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已根据PAS 2050完成了产品/服务的碳足迹评价。2007年3月,英国推出了碳标识,2008年10月变更为图1所示图形。此外,图1 中还列出了中国台湾地区、加拿大和韩国推出的碳标识。我国也正在积极研究碳足迹评价的方法学和相关标准,目前尚未有具体何时推出的时间表。
图1 英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的碳标识
各国使用的碳标识都是自愿性的,以碳信息披露为主,产品/服务碳足迹评价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或相对成熟的方法学(如PAS 2050)
,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食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及元器件和耗能产品等。此
外,大多数的碳标识以政府推动为主,由政府机构或政府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管理,也有个别国家是由民间和市场推动的。
美国加州碳标识计划:由一家私人组织(Carbon Label California),与加州空气管理局合作推动志愿性质的碳标识计划。
美国Carbon Fund 无碳排放产品标识:通过计算碳足迹,对产品所排放的碳量加以减排并进行碳补偿,以达到碳足迹为零的目标。
日本2009年4月推出碳标识计划:与厂商包括松下电器、Sapporp 酒厂、Aeon 超级市场、7-11便利商店等30家。
韩国政府于2008年7月推动碳标识计划:初步选出十项产品进行试验标识,若试行结果良好,将再扩大参与产品项目。
泰国温室气体管理组织(TGO )碳标识计划:于2008年8月中表示成立专家审议委员会,对于产品碳标识的使用申请,所计算的碳足迹需与传统产品作比较,给予不同减量程度的碳标识。
3.3 碳足迹的评价及量化步骤
3.3.1 选择内容
要进行信息资源产品的碳足迹评价分析,首先需要选择内容,应考虑以下因素:哪些环节可能产生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从信息资源利用率的角度看哪些环节最重要?
3.3.2 确定功能单位
在选择内容后,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功能单位。一个功能单位实际上是反映了产品被最终用户实际消费的方式。如250ml 的软饮料,1000小时的灯光照明,一个晚上的酒店住宿等等。为了进行计算,功能单位可以被认为是某一特定产品或环节的一个有意义的数量。在确定功能单位时,一定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客户认为他们所购买的是什么?什么数量的服务具有性价比?
3.3.3 绘制过程图
根据信息资源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不同,有两种碳足迹评价模式,一种是从商业到消费者(B2C )评价:包括从原材料,通过制造、分销和零售,到消费者使用,以及最终处置或再生利用整个过程的排放。另一种是从商业到商业(B2B )评价:B2B 的碳足迹停留在该产品被提供给另一个制造商的节点上。即只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直到到达一个新的组织(包括分销和运输到客户所在地)产生的碳排放,而不包括额外的生产步骤、最终产品的分销、零售、消费者使用以及处置/再生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3.3.4确定系统边界
确定系统边界就是要确定产品碳足迹评价的范围,即哪些生命周期阶段应该包含在评价范围内,哪些输入和输出应该包含在评价范围内。在确定系统边界时应遵循将产品单元中所有的实质性排放包含在内的总体原则。而对于边界内非实质性排放源(不足碳足迹总量的1%)、输入过程的人力、消费者到零售点的交通和动物提供的运输不予考虑。
确定系统边界的同时,应在估值和预测确定各个排放源的实质性后,对所有实质性的排放源根据其排放量的大小确定一个优先次序,对那些排放量大的源要重点关注。
3.3.5数据的收集
为了计算碳足迹,必须考虑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和全球增温潜势(GWP )。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的量化数据(包括物质的输入、输出;能量使用;交通等方面)。排放因子数据是
指单位活动水平数据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利用排放因子数据,可以将活动水平数据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如:电力的排放因子可表示为:CO2e /kWh,燃油的排放因子可表示为:CO2e /升燃料。全球增温潜势是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效应气体(GHG )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度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如CH4(甲烷)的GWP 值是21。
3.3.6 碳足迹的计算
产品的碳足迹为所有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与其排放因子乘积之和。
排放源1:AD1 ×EF1 = CF1,
排放源2:AD2×EF2 = CF2
排放源n :ADn× EFn = CFn
其中,AD :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质量、体积或能量单位等;EF :排放因子,每个功能单位的CO2当量;CF :碳足迹,每个产品系统中的CO2e 当量总数。
3.3.7 不确定性分析
进行碳足迹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可使产品间的比较结果及使决策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判定数据收集的重点和非重点是否准确;以及可以更好地认识碳足迹模型;如果通报结果,不确定性分析还可向内部和外部读者提供有关碳足迹的确凿性信息。通常不确定性来自供应链中某些数据的缺失和数据质量存在问题,如:不是特定的数据、数据来源不可靠等等。
4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方法
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信息需求量,缓解信息的阻塞问题,同时解决信息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减少碳足迹的产生,就必须通过一种新兴的信息资源处理计算方式——云计算而达到预期目标。下面先介绍一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形式。
4.1 云计算的原理
“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云的出现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改变。云计算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面。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则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10】。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通过网络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地把“云”作为资料存储中心或数据计算中心。
4.2 云计算的优点
云计算具有一些新特征,其优点突出表现为:
(1) 降低用户电脑的成本。
用户不需要购买非常高端的电脑来运行云计算的Web 应用程序,因为这些应用程序在云上面,而不是在本地运行,所以桌面PC 就不需要传统桌面软件所要求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这样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就节省了一些材料,从硬件生产商的角度看,在硬件生产过程中就节约了原材料与能源,减少了碳足迹。
(2) 改善性能。
因为大部分的软件都在云上面运行,所以用户的电脑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从某种意义上说,降低了硬件使用的频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碳排放。此外,由于“云”中的服务只用支持单一环境,从而优化了运行环境,加快运行。
(3) 降低IT 基础设施投资。
大型组织的IrI 部门也能通过向云迁移降低成本,通过利用云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替代内部的计算资源,企业可以减少IrI 的初期投资。减少了购入的计算机及其他计算设备,直接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费,减少碳足迹的产生。对于那些需要处理高峰负载的企业,他们也不再需要购买设备应付负载峰值(在平时闲置),这意味着生产商不需要生产更多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减少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同时这种需求可以通过云计算轻松处理。
(4) 减少维护问题。
云计算能够为各种规模的组织显著地降低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成本。硬件都由云计算提供者管理,用户客户端不再需要硬件设备。所以组织基本上不用再进行硬件维护,系统软件等也是同样的情况。用户也不再需要花大量的成本购买安装软件,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云端,就可以得到所需资源。再次减少了消费,减少了碳足迹的产生。
(5) 减少软件开支。
由于各种成本的降低,一般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收费都要比传统的软件要低,而且许多公司(例如Google )都免费提供其Web 应用程序。方面了用户,也推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即时的软件更新。
另一个跟软件相关的优势是用户不用再面对陈旧的软件和高昂的升级费用。基于Web 的应用程序都自动更新,用户每次使用这个程序,得到的都是最新的版本。
(7) 计算能力的增长。
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用户与云计算系统联接之后,可以支配整个云的计算能力。
(8) 无限的存储能力。
类似地,云提供事实上无限的存储能力。也就是说,不再需要购买高级的计算设备来满足信息资源的储存量。云会将所有信息资源共享,任何用户只要利用浏览器就可以得到共享的信息资源。
(9) 增强的数据安全性。
在桌面电脑上,硬盘崩溃可能损坏所有有用的数据,但是云里面一台电脑的崩溃不会影响到存储的数据,这是因为云会自动备份存储的数据。
(10) 改善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对于云计算,重要的是数据,而不是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将Windows 连接到云其他不同的操作系统共享文档和数据。既降低了交通成本,去寻找相同的操作系统,也避免了为此购买相同的操作系统的设备。
(11) 改善文档格式的兼容性。
由Web 应用程序创建的文档可以被其他任何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用户读取,当所有人都使用云进行文档和应用的共享时将存在格式的不兼容性问题。
(12) 简化团队协作。
通过共享文档可以进行文档合作,对许多用户来说,这是云计算最重要的优点之一——允许许多用户非常容易地进行文档和项目的合作。简单的团队合作意味着可以加快大多数团体项目的进度。同时也让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团队合作变得可能。
(13) 没有地点限制的数据获取。
通过云计算,用户不需要将文档随身携带。所有的数据都在云中,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网络连接就可以获取。
总结来说,云计算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对于个人用户,在云计算的时代,服务丰富多样,功能强大。随时随地接入,无需购买下载和安装任何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就能轻松的访问。同时也不需要为软件的升
级和病毒的感染操心。可以将文档等数据放在云中来共享和协作,比如共同编辑同一篇文章,而且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来确保是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的。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可以利用云技术优化其现有的IT 技术,使现有的IT 服务更可靠、更自动化,更可以将企业的IT 服务整体迁移到云上。使企业卸下维护IT 服务的重担,从而更专注于其主营业务。
云计算也降低了成本。对个人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使用的服务运行在云端,本地计算需求较少,所以无需不断升级计算机配置或者购买昂贵的新设备,只需一个廉价的可以上网的智能终端即可。互联网服务是按需使用的,所以无需在初期购置价格不菲的软件客户端。对于企业而言,除了可以利用先进的云技术来降低企业IT 初期的投资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之外,还可以将IT 服务整体迁移到外部的云中来削减IT 部门规模,结构更完善。
4.3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
虽然从理论上说,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算就是云服务,现在有以下三种主要的云服务的方式【12】【11】。但是“云”实际上是直接来源于实践的进展,完全是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而逐步产生的新的应用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云计。
(1)SaaS (软件即服务)。这种类型的云计算通过浏览器把程序传给成千上万的用户。在用户眼中看来,这样会省去在服务器和软件授权上的开支;从供应商角度来看,这样只需要维持一个程序就够了,这样能够减少成本。SaaS 是最先出现的云计算服务。通过SaaS 这种模式,用户只要接上网络通过浏览器就能直接使用在云上运行的应用。由于SaaS 产品起步较早,而且开发成本低,在市场上,SaaS 产品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类别上都非常丰富。而且由于通用且学习成本较低,大多数云计算产品都会倾向于HTML 、javaSript 和CCS 这对组合,但是在Silverlight 也将会有一定的用武之地,比如vCloud 就采用了基于Flash 的Flex 技术,而微软的云计算产品肯定也会在今后大量的使用Silverlight 技术。
(2)PaaS (平台即服务)。PaaS 是SaaS 的一个变种, 这种形式的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进行发布。你可以使用中间商的设备来开发自己的程序并通过互联网和其服务器传到用户手中。PaaS 的整合率很高很高,比如一台运行的Google APP 的服务器能够支撑成千上万个应用,也就会说,PaaS 是非常经济的,符合低碳足迹的要求,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3)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这种云计算的类型有时也被称为HaaS ,或者硬件即服务(Hardware asa Service ),它同时涉及到存储服务以及计算能力。通过IaaS 这种模式,用户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他所需要的计算或储存等资源来装载相关的应用,并且只需为其所租用的那部分资源付费,其他的一切琐事都不需要自己担心。
云管理层也是云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就好似一个公司是离不开董事会而存在的。与过去的数据中心相比,云最大的优势在于云管理的优越性。云管理层分为三层:用户层,机制层和检测层。用户层,顾名思义主要面向使用云的客户,并通过多种的功能来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机制层主要提供各种用于管理云的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能让云计算中心内部的管理更自动化,安全和环保。检测层就是主要监控这个云计算的方方面面,采集数据。
4.4云计算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4.4.1云计算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投资830万美元支持由美国七所顶尖院校提出的“网格虚拟化和云计算VGrADS ”项目,由此正式启动了云计算的研发工作。基于此项目的后续开源产品有现在著名的云计算开源软件Eucalyptus (此软件在美国已经被广泛应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云计算系统Nebula
【13】。亚马逊
公司的云计算也采用了相同技术(其客户端软件EC2可以直接连入Eucalyptus 的服务器)。本文作者继续深入研发,相继推出了云点(Cloudian)系列产品(www.cloudian.org),涵盖了建设云平台所必须的各个模块,包括虚拟化、管理、调度、服务(IaaS、PaaS 、SaaS) 、安全、可信、云电脑和手机终端等。从2004年开始,Amazon 陆续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Turk 等云计算服务雏形。云计算服务成熟的标志是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的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Google 以应用托管、企业搜索以及其他更多形式向企业开放了他们的“云”。Google 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其云计算三大法宝:GFS 、MapReduce 和BigTable ,并在美国、中国等高校开设云计算编程课程。目前,Google 已经允许第三方在Google 云计算中通过Google App 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2009年4月,谷歌推出了Google 应用软件引擎(Google AppEngine,下称GAE) ,这种服务让开发人员可以编译基于Python 的应用程序。Microsoft 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这个系统作为微软云计算计划的server 端操作系统(Cloud OS)为广大开发者提供服务。同时,微软也推出了免费在线手机同步备份业务MyPhone 。微软为使其在互联网上与Google 竞争,MS 宣布推出数据存储及网络管理软件Live Mesh ,迈出从PC 领域到云计算的一大步。Microsoft 将LiveMesh 视为基于网上数据中心的软件平台,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包括计算机远程控制、电子设备及数据存储等。IBM 于2008年提出了“蓝云”计划,推出共有云和私有云的概念。IBM 提出私有云解决方案是为减少诸如数据、信息安全等共有云现存问题,从而抢占企业云计算市场。将重心放在将现有产品和技术整合上,并充分利用开源产品,是IBM 云计算方案的特点。例如利用Xen 虚拟化产品、Linux 操作系统+X86架构组成的IBM 服务器云数据中心。在共有云方面,IBM 于2009年发布了LotusLive Engage。基于云端的协作平台是IBM 2010年发展的一个重点。Apple 是云计算领域的另一位角色,从近年来推出的iTunes 服务,到MobileMe 服务,到收购在线音乐服务商Lala ,再到最近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投资10亿美元建立新数据中心的计划,无不显示其进军云计算领域的巨大决心。
4.4.2 云计算国内运营商发展情况
与美国相比,国内的云计算发展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大通信运营商都表现得异常活跃。中国移动推出了“大云”(Big Cloud)云计算基础服务平台,中国电信推出了“e 云”云计算平台,中国联通则是推出了“互联云”平台。2009年8月,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了0.5版本“大云”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很多管理软件和应用。中国移动的“大云”是基于一些重要的开源软件开发的。以此为基础,中国移动研发和试验了高效的云系统管理软件和比较重要的几个应用,比如并行数据挖掘、云存储、大容量数据库及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通过深入研发和试验HyperDFS 、MapReduce 、HugeTable 、CloudMaster 等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自主搭建了1000个CPU 组成的256节点规模的云计算试验平台,并开展系统评估与优化,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试验平台,开展了云计算应用研发和试验。2009年9月22日,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携手EMC 推出“e 云”。这片“云”能按照用户的设定,自动利用电脑空闲时间,将信息备份到上海电信的“e 云”数据中心,当用户遇到电脑破坏、数据破坏、误删除、在家办公、远程办公等情况时,只要通过网络连接至电信服务器,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恢复任意一个时间点的数据。“e 云”可以把天翼Live 等IM 工具连接起来,目前,针对主流手机终端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开发都在进行中,到时用户可以实现单一账号式登入。这意味着,未来不论是联通用户还是移动用户,无论是通过EVDO 还是TD 或WCDMA 方式传输,只要设置一个单一账号,都能接入和使用电信的云服务。中国联通研究院也开展了“互联云”的试验。
5 利用云计算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云计算可利用最小化的客户端实现复杂高效的处理和存储,这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发挥空间。若将云计算网络推广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中,无疑会极大的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能力。本章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探讨了云计算技术与方法为改善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带来的变革。最后从内容构建和服务构建两个方面给出了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近两年来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已经逐渐成为热门的话题,从Google apps到Microsoft Azure,云计算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IBM 、Amazon 、IBM 、Google 等国际IT 巨头都开始云计算的开发与应用。云计算的出现,将使我们从一个以桌面系统为中心的应用模型向新的以网络为中心的应用模型转变。云计算带来的改变,不仅是人类对计算机使用方式的改变,还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保存信息及交流信息的方式。云计算作为一种IT 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一方面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提供了一个新手段,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下面借助数字图书馆的实例主要讨论云计算在信息资源配置上的发展及对信息共享的影响,目的在于构建云计算环境下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5 .1云计算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5.1.1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包括订购的数据库、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学校的网络课程以及电子图书等等。虽然数字图书馆本身就带来了不错的资源共享模式,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IT 技术的发展,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数字资源相互独立、重复建设概率高。
馆与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都是相对独立的,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其它馆是否在这一领域已建设成功,或完全的建立完成。埋头建立本馆的数字资源,这样重复建设所花费的人力、财力过多。
(2)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硬件的局限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的图书馆采用的一些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计算机及其配件市场比较混杂,升级换代频繁,给信息技术工作者的选择带来困难,增加了工作强度和难度;通信线路传输速率低,尤其是在传递多媒体信息时更显能力不足。这都制约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效果。
(3)信息资源共享有局限性。
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往往局限在一些对口的、接口相同的数据资源上,而那些大馆与小馆之间数据建设有很多区别,从而就会出现大馆的数据和小馆的数据不能相通,这样就谈不上共享
5.1.2 云计算的作用分析
云计算的提出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目前的信息资源资源共享方式,云计算的思想和理念势必为信息资源共享带来变革。
(1)云计算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
在云计算服务中,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云海”之中,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便捷、安全的方式获得云中的相关信息或服务。虽然在“云”里有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为其提供服务,但对于“云”外的用户来说,他看到的只是一个统一的服务(或接口)界面,用户使用云服务就像通过互联网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的方便。
(2)云计算提高硬软件共享。
云计算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最小化终端设备的配置要求。用户无论是在办公还是学习或是日常的生活,只要有应用需求都能通过这个理想的网络调用资源,获取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3G 机、PDA 等数字设备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空间查找和利用资源,不仅获得的服务质量更加优化,还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3)云计算提高了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数字图书馆建立起来,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但是各个数字图书馆之间没有建立公共平台, 馆际数据库资源共享能力较低。这样,我们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就无法最优化利用。云计算可以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一个方案:数个或数十个图书馆联合起来通过云计算网络,建立统一的接口, 这些图书馆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这样的统一接口进入数据库资源,获取所需的信息。而各个图书馆也可以将自己的特色资源上传至“云”中,分享给不同图书馆的用户。如CALIS 三期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14】。
5.2 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云计算具有这样的特性: 对资源动态分配、以web 为中心、交付的是服务。数字图书馆对于云计算而言,通常有两种角色:一方面是云计算的使用方、受益者;另一方面又可以做云服务的开发者、提供方,为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基础架构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前者是作为一个应用机构,后者则是作为向读者提供服务的知识中介。鉴于此,本文将从内容构建和服务构建两个方面讨论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5.2.1 内容构建
在云计算应用的终极情况下,图书馆所有的数字资源,包括编目数据、各种数据库、数字化的文献珍藏、第三方软件等等都分布在“云”上,用户可使用任何身份信息注册或登录系统,获得借阅、咨询及其他服务。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内容的构建和提供。在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构建包含有私有云(本地云)和公共云不同的构建内容。
(1)私有云平台下的内容构建。
在私有云下,各个图书馆可以在公共云提供的基础平台Main Server 和应用系统APP Server 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云平台。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和提供一些重要的常规数据备份,以及一些涉及版权保护的信息资源。同时,云平台可以对外开放部分资源,这部分资源可以被云服务中心和其他图书馆访问,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私有云平台下的资源内容只有由本地私有云有权限读写,外部用户只能在指定的开放部分读取。这样既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本地信息的安全
(2)公共云平台下的内容构建。
一般而言,公共云平台下的内容包含有出版商和各个图书馆的编目数据,大量的数据库资源,机构库资源、馆员资源、导航资源等在内的资源,以及通过开放API 整合平台和第三方资源,利用各种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个性的信息资源。
5.2.2 服务构建
网络时代发展20 年来,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图书馆正在失去知识链相关性的优势, 查新相对缓慢,有序程度停滞不前。可以说图书馆的服务正在失去大多数社会注意力【16】【15】。 。而云计算能为图书馆重新树立一块新基石:带来一种崭新的标准,一种运作它的能力,一种最高效的资源富集,一种最大程度的接近用户,一种将各个图书馆原始元素集合的平台。借助云计算的平台,图书馆所有存在的实体资源将成为一种灵活性巨量资源,一种更新型的交互服务,将使得现有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发生巨大的变化。
(1)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公共云服务中心。
公共云服务中心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公共云服务平台由一组软件构成,可以在云中使用,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统一认证服务、联合资源检索服务、数据服务、知识服务、数字对象存储和下载服务、元数据联合编目服务、全局资源调度服务等。
(2)SaaS 服务平台,用于为图书馆提供SaaS 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下,SaaS 服务平台直接面向图书馆提供最终的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服务。包括馆际互借SaaS 服务、参考咨询SaaS 服务、特色库加工SaaS 服务、学位论文SaaS 服务等等。
(3)数字图书馆私有云服务平台。
数字图书馆私有云服务平台由公共云本地应用基础平台、本地应用系统组成。这两个就构成了私有云的服务平台。公共云本地应用服务平台具有服务注册管理、统一监控和日志管理、公共服务发布等核心功能。它是私有云的关键所在。本地应用系统主要用于为图书馆提供具体的业务功能。本地应用系统内置标准化接口,可以与公共云本地应用服务平台无缝集成。
(4)云集群服务平台。
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中介,需要整合多个平台和资源,利用各类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云集群服务平台用于实现跨云的服务集成,也是实现私有云和公共云互操作的关键。将不同的图书馆本地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第三方公共服务集成起来,以统一的服务接口提供给各个图书馆,降低服务集成难度,从而形成高度集成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共享馆藏的信息资源,以统一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专指、贴心的服务。
本节主要以数字图书馆为实例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一种新技术———“云计算”。其实,不仅仅是数字图书馆这样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还有许多相类似的信息资源平台目前也需要云计算来实现高度的信息资源共享。比如各个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弥补信息资源的不平衡性。甚至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任何信息形式的资源共享。当然,真正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策法规制度、数据版权、机构管理、信息安全、个人信息隐私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然而云计算确实能为信息资源的配置优化带来价值。云计算的应用可以使信息资源无缝的连接,摆脱IT ,软硬件的束缚,提高了信息利用率,并使得像数字图书馆这样的信息服务机构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协作、共享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减少了碳足迹,为未来的绿色经济做出了贡献,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6 结论
不仅仅在图书馆,企业间也存在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虽然信息化项目已经在国内开展了多年,但主要还是集中在重点行业,比如金融、银行、电信等,而且也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对于那些属于其他行业的小企业来说,信息共享化是可望不可及的。我认为云计算的不断发展,能够更大规模的将信息化推广到这些企业,并且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安全,成本更低。通过共享,不仅仅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每个企业也无需背上IT 维护的重担,还有机会通过云与国外的客户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云计算的共享能力,我想企业间的信息化会越来越普及,实现全球的信息共享,统一。
最后谈一下科技信息产业的未来。我想尽管信息事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科技信息的发展肯定会在很多前沿领域道道应用。我认为最重要的会在下面的三个领域得到发展。首先是IT 领域。云计算是核心。因为在未来的信息产业中,云计算的优势及特点,得到广泛应用是必然的结果。第二是环保。分为空气质量的计算和低碳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等。当然云计算提高了共享能力,其根本在于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所以利用云计算,我想还可以模拟出动物的思维模式。人与动物沟通将成为可能。我想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最终将服务于整个世界,造福人类。
R EFERENCES
[1] 罗曼.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问题, 1997年第3期
[2] 孙建军, 戴咏梅. 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配置, 情报杂志2000年9月
[3] 娄策群, 董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配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11月
[4] 刘志洲.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资源配置,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2月
[5] 朱红. 试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 (3): 32-34
[6] 董梅香. 高校图书馆外文书库的尴尬现状及发展出路[J]. 情报探索, 2009, (3): 123-125
[7] 郭仕英. 高校馆藏外文期刊应用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 21(9): 118-119
[8] 赵志宏.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状况调查[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 21(10): 29-32
[9] 王明惠.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 图书
[10] 张健. 云计算概念和影响力解析[J]. 电信网技术, 2009,(1): 15-18
[11] Xie M. , Dai Y.S., Poh K. L. Computing Systems Reliability: Models and Analysis[J]. New York: Springer, 2004
[12] Dai Y. S., Levitin G., Trivedi K.S.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ree-Structured Grid Services Considering Data Dependence and
Failure Correl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07, 56(7): 925-936
[1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云计算系统(Nebula)[EB/OL].[2010-02-25]. http://nebula.nasa.gov/blog/2009/nov/how-eucalyptus
-enablesec2-compatibility-with-nebu/
[14] 钱文静, 邓仲华. 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J]. 图书与情报, 2009, (4): 47-54
[15] Robert L. Grossman, Yunhong Gu, et al. Compute and storage clouds using wide area high performance networks[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09, (25): 179-183
[16] 开源参考咨询系统搭建. 图书馆与云计算. [EB/OL]. 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1562f0100dtz3.html, 2010-03-30.1
[17] 冯仿娅.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环境要素初探,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刘懿贤(1993-),男,汉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Email: chenmeng1314555@sin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