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数列知识结构图
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分类
数列和集合的异同点 数列的
定义和数列和函数的异同点 分类
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表示法
数列的递推式
如何看待不是每一个数列都可以写出通项公式或递推式
数列的递推式与通项公式互化
数
项和 数列的前n列
数列的前项和的求法 n数列的
前n项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n和
数列的前项与构造新数列 n
深层次理解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n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andnNdR,,,,,1,,,,n1
等差中项 等差等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的等差中项,且xAy,,xy,A
数列 差.和的等差中项也称为和的算术平均数 2Axy,,yyxx
数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得到的 列
等差数列递推式的变形及应用 aad,,nn,1
等差数列和一次函数的异同点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n等差
naannd,,1,,,,dd数列,,221nSnananAnBn,,,,,,,, ,,n11的前2222,,项n
等差数列的判定 和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二次函数的关系 n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aa,nm,,???若aaaaaa,,,,,,...mn,d,21321nn,,nnm,
m+n=k+l,其中m,n,k,l均为自然数,则必有?等差数aaaa,,,mnk1
列中,其项数成等差的项构成的一个子数列仍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每一等差项都加上一个常数(或乘以一个非零实数k)仍然构成一个与原等差数列,数列公差不变(或变为原来的k倍)
的性
等差数列若干项和的性质 质
将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截为k段,每段具有m项,则每段各项之和组成的新
2md数列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
范文二:干货!高中各科知识结构图
干货!高中各科知识结构图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 学习一门学科前, 我们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 从整 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
先将这几张影响我们整个高中学习最深刻的科目结构图搞定,你将事半功倍!
有了它们,大家都称我为学 霸 !
来源:领军教育大庆分校作者:陈老师 编辑:邢梅
数学为什么可爱
数学与诗
福建有一个文学评论家叫林兴宅,以前他提出过一个观点,说“最好的诗是数学” 。
此话一出,全国哗然。
我却非常喜欢这句话。
古今中外, 不止一个有名的文学方面的人才自嘲说:我之所以写小说、 写诗, 是因为我从小 数学不及格。 例如, 汪曾祺先生就有过这样的名言。 但是我跟这种类型的作家有相当大的区 别,我从小就着迷于数学和语文。
我为什么着迷于这两样呢?因为我始终感到, 只有在数学和诗学里面, 人的精神才能够进入 一个比较纯粹的境界,才能把对世界的认知符号化、纯粹化,从而提升之、激扬之。
比如, 你就是用数学的一些概念, 如数字、 数量关系, 或者形体、 形状、 相似、 相等、 不等、 互 证 ??这些东西来认识世界的。 而且只有在这个很特殊的精神世界里, 你才能感觉到这种 智慧的光芒,感觉到人类的智慧中有多少奇妙的激情与创造发现。
不管你有多少不顺心的事,多少琐碎的事,多少鸡毛蒜皮的事,多少小鼻子小眼的事, 一旦 进入这个境界以后——那些猥琐的东西没有 “入门证” , 根本进不来——你就只剩下了妙悟、 飞升、热泪盈眶;同时你只剩下了智慧,只剩下了推理,只剩下了激情,还有想象,最纯粹 的想象。
我想 作诗 的感觉和解一道数学题的感觉是非常相似的——这种感觉就是黑暗中的寻索与光 明照耀的狂喜。
我上初中的时候就迷恋这种感觉,后来长大一点,觉得各种数字和形状都是充满感情的。
譬如说,当我们说“一”的时候——
中国人最喜欢这个“一” :
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 ,见出这个人的坚决,多么鲜明,又多么忠诚;
又如“天下定于一” ,所以叫“定一”的人特别多,如陆定一、 符 定一等。
有了“一” ,就有了一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后来我觉得许许多多的 数学现象,其实都是人生现象,它们反映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道理。
数字魔方
我最喜欢举的例子是我在北戴河看到的一个捉弄人的、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
主事者将 4种不同颜色的球:红、黄、蓝、白每样 5个,总共 20个,全部放进箱子里。参 与者从里面任意摸出 10个球, 如果 4种颜色的组合是五五〇〇, 就能得到一台莱卡照相机, 如果是五四一〇, 就送你一条中华烟, 但有两个组合是你反过来要给他钱的:一个是三三二 二,一个是四三二一。
结果玩游戏的人到那儿一抓,经常是三三二二或四三二一。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计算的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梁昌洪校长是数学家, 他把整个的算草都给了我。 他还在学校里组织了几 百个学生测试, 又在电脑上算, 结果都一样, 就是三三二二和四三二一所占的比率最高,都 能占到接近百分之三十;而五五〇〇呢,只占十几万分之一。
为这事我还出了硬伤。 我说这五五〇〇的概率和民航飞机出事故的概率一样多。 结果民航局 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严正抗议, 说民航局从来没出过这么多事故, 他们出事故的概率不是十万 分之一,可能是千万或者更多万分之一。这也让我长了知识。
三三二二和四三二一,这两个数字组合迷住了我。
什么是命运?
我觉得“三三二二”或者“四三二一”就是命运。为什么五五〇〇的机会非常少?就是说命 运中绝对拉开的事并不常见——一面是绝对的富有, 因为五是全部, 某一种颜色的球全部拿 出来才是五,另一面则是〇,这个机会非常少,十几万个人中就一个。
所以说命运的特点在于:第一,它不是绝对的不公平;第二,它又绝对不是平均的。或者让 你三三二二,非常接近,但又不完全一样;或者让你四三二一,每个数都不一样,却又相互 紧靠。 它们出现的概率非常之大, 我觉得这就是概率和命运与上帝的关系, 这个命运太伟大 了,这就是上帝,至少是上帝运算的一部分。
一次, 我和美国的一个研究生谈起我的作品, 我忽然用我的小学 5年级英语讲起这初中二年 级的数学,我说这就是 God 。他说:“ Eh , I don’ t like this. ”把伟大的上帝说成是数学,他 很不赞成, 很不喜欢我这样的分析。 但我不是说伟大的上帝是数学, 而是说数学的规律是 “上 帝”掌握的,和宇宙奥秘是一样的。
数字哲学
中国人喜欢“一” ,因为这整个的世界是“一” ,世界是统一的。郭沫若有句诗非常有意思, “一切的一, 一的一切 ” 。到现在,我也没完全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中文的此种构词方 式太棒了。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万法归一,一生万物。天下定于“一” 。
中国文化最讨厌的是“二” ,比如“二心” ,如果皇上说你有二心,你的脑袋就保不住了。毛 泽东最喜欢的是“二” :老蒋说天无二日,我偏要出两个太阳给他看看。这是**和柳亚 子说的话。
**也喜欢 “一” , 当革命没有胜利的时候, 他喜欢的是 “二” , 革命胜利了, 他喜欢 “一” 。 但是他讨厌“三” ,没有第三条路线,没有中间路线,第三条路线都是假的。改革开放以后, “三”的地位有点提高。
哲学家庞朴提出一分为三。什么意思呢?他举例说,人们常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一 抓就死这是“一” ,一放就乱这是“二” ,但是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三” ,就是抓而不死、放 而不乱。 就是说在 “一” 和 “二” 的斗争中要产生出一种新的模式, 新的思维、 新的生产力、 新的生产关系。 “一分为三”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得到普遍的响应。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提 法。只要承认了“三” ,就承认了不断出现新生事物。
老子说, 道 生一,抽象的道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宇宙;一生二, 这个宇宙就变成了矛盾的两个 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斗争的结果会出现新的东西,既不完全是“一” ,也不完全是“二” , 那么不断地出现新的东西,就生了万物。所以我个人也有点喜欢“三” 。
数字与命运
摸球的例子大家可以去试试, 用 4种扑克牌, 或者用 4种麻将牌,都可以试。你会发现摸出 来的组合,不是三三二二,就是四三二一。这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中国人也有这种头脑。 比如说中国有一个说法,说一个人“赶上点儿了”
。有人倒霉,大家说他赶上点儿了;有人
突然发达起来了,噌噌直上,芝麻开花节节高,摁都摁不住了,嫉妒也没用,告状也没用, 也说他赶上点儿了。
还有个词叫“气数” 。气数的“气”很抽象,摸不清楚,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运气,也可以说 是一个人、 一个执政集团或者一个朝代、 一个皇帝主观的自信, 又或者是我们所说的那种气 场,等等。但还有一条就是“数” ,就是这个“数”字经过若干发展运动以后变成了“气数 已尽” 。我这辈子感受最深的是国民党那时候就是气数已尽,完全没办法,谁也救不了它。 淮海战役的时候,国民党是坐着装甲车、 汽车运输,人民解放军则靠的是 腿 ,解放军每到一 个地方都是提前 15分钟、 20分钟, 或者半天, 国民党拼了半天命, 就是差那么 10多分钟、 20分钟,气数已尽。说明这里面是有一个数字法则的,这个数字又和时间的运行联系到一 块儿了。
所谓算命,基本上是类似数学的活动,所以叫“算命” ,是指对于生辰八字这一系列东西的 演算。 抽签也是一个数学活动, 是概率问题, 抽到上上签的可能性有多大, 抽到下下签的可 能性有多大。还有一个是“相面” ,相面是不是也有着几何性的观察?哪儿跟哪儿的距离怎 么样,哪儿跟哪儿的对比怎么样,要分长短,要分大小,人中长的人寿命就长。其实这都是 数学概念,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数学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最基本方式。
爱情里面也充满了数学的表达,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中包含一个很长久的数字, “偕老” , 起码是一个几十年的数字。 “不求天长地久, 只要曾经拥有” , 这是另一种爱情观, 这种爱情观要求的是瞬间,是一刹那,甚至就是偶然,是不稳定。所以,我觉得数学是一个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顺便我也呼应一下,比如说咱们也研究勾股定理,但是没有发展成为完备的数学。
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探讨:一是咱们喜欢整体性的思维, 既是为了实用——丈量土地, 又是为 了趣味。勾股定理让我觉得很有趣味,三、四、五这几个数字太迷人了,该定理研究的是数 量关系,但没有抽象化,分割得很清楚。二是咱们不重视计算,从古代就不够重视。
关于世界上的知识,**最初在延安提出,一个是阶级斗争知识,一个是生产斗争知识。 但是在 20世纪 50年代末,尤其是在“**”失败以后,**提出来的是生产斗争、阶 级斗争、科学实验。到现在为止,未见有人研究为什么**加上了“科学实验” 。
我认为从背景上来说,是由于“**”的失败;从学理上来说,**体会到感性认识不 可能由于数量的积累自然变成理性认识, 还需要通过科学实验。 我斗胆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 认为科学实验是重要的, 还有一样同样重要的就是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 科学实验已经非常 靠近逻辑推理与数学计算了。这个加上以后,**的实践论、认识论就比较完整了。
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如果我们更加重视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 我们中国人 在科学上和数学上,就会有非常好的前途。
零 与无穷大的迷思
数学教授方奇志老师说 《醉汉的脚步》 这个题目简直太好了、 太迷人了。 这是一个数学命题, 也是一个文学命题,这可以是一个长诗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小说的题目。
“〇”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数字,我觉得“〇”从哲学上说,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无” ,因为 〇是 zero ,也就是 nothing ,所以, “〇”就是无,无就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无是 本源。无当然是本源,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于无。在我们被母亲怀胎之前,我们就是无。
中国人在这个“无”字上是很下工夫的。老子主张无为、无欲,认为一个人能做到“无”的 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
为什么要“无为无不为”呢?
因为有生于无,无又不是都有。所以中国古人又说,无非有,无是没有;无非无,无也不是 永远无;无因为能够变成有,所以无非非无,无不是把无给否定了,无本身是不否定无的。 无为什么能够变成有呢?
因为有了无穷大的帮忙,无和无穷大结合起来,就有可能产生出“有”来,就从“〇”变成 “一”了,有了“一”就有了一切。
电脑的数字只有〇和一,没有其他数字,就是说〇和一已经代表了全部数字,发展到最后, 它们可以变成无穷大。当然,关于无穷大是一个延伸的、 正在进行的概念, 还是一个已经完 成的概念,在数学界有很大争论。
无穷大是什么呢?〇和无穷大放到一块就是道。 冯 士筰院士说,这是把上帝人格化的观念。 把上帝人格化非常麻烦,因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里就描写了欧洲的神学家曾经长期争论的 一个问题——耶稣进不进卫生间?人格化了就有这个问题。
伊斯兰教则并不把真主人格化, 因为它认为这是一个观念。 我在新疆的时候和一个五六岁的
农村小女孩聊天。我说,真主在天上。她告诉我说:老王,真主并不在天上,真主在我们每
个人的心里。
道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是一个概念,同时它高于一切。 道是没有 形象的,它是规律、本体, 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 就像皮口袋的风箱一样, 就这么拉来拉去, 永远没个完,这特别具有无穷大的特色。所以,数学里面,一个是“〇” ,一个是“一” ,一 个是“无穷大” ,这都是哲学,都是人生的符号,甚至是神学的符号。
对于神学,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相信教会, 对于神学的经典定义, 就是终极关怀、 终极眷顾, 就是不可能用现世、经验说明一切。我们人的经验是有限的,没有无穷大,但是,根据人们 构造反义词的原理, 我们感悟到有限以外还有无限。〇和无穷大之间, 有和无之间,形成了 各种悖论。
数学悖论说到底也是一个〇和无穷大之间的悖论, 因为, 既然是〇,你永远是〇, 可是无穷 大了以后又不完全是〇。 数学悖论里最基本的问题是说, 如果你承认有, 那〇也是一种有的 方式。如果〇变成了有的方式,就太受鼓舞了。我一想到这个,对于岁数越活越大,到最后 要驾鹤西去,我都不害怕了,因为〇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〇也是一个数字,〇也是有。
当一个人去世以后, 我们说某某人千古, 什么意思呢?他变成〇了, 进入了永恒, 即无穷 (大) 了。〇是无,同时又是有,而且通向无穷、通向永恒、通向终极。把无与有连通起来,这是 什么呢?这是数学、神学、文学、哲学、诗学,也是艺术,是人类生命的最大痛苦,也是最 大满足。生命是什么?与〇相比,它是无穷;与无穷相比,它是〇。
本来的 “无” , 没有无穷大就没有 “有” ; 本来的 “有” , 没有与无的比照就没有永恒与无穷, 而没有无穷大就没有无。 无穷大 与 〇,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终极观。这就是激情, 这就是膜 拜,这就是终极,这就是折磨、纠结、一切悖论的母亲与爆炸。
这一下子整个世界都活了。 这就是上帝, 我说的这个上帝是完全不进卫生间的终极。 当有了 终极以后,无、有、生、死、存在、规律、本体、抽象,就都被激活了,这真让人感到无限 的幸福。
注:本文节录自 2013年 12月 13日王蒙、 冯 士筰、方奇志、徐妍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对谈。 由 温奉 桥、王婷婷根据录音整理,经王蒙修订,摘自《读书》 。
来源:超级数学建模 编辑:邢梅
范文三:高中知识结构图(理)
不知不觉不问 不痛不痒 多少的时光 不确定的某个 夜晚小巷 泪悄悄流淌 街边天气微凉 淡淡月光 我沿路哼唱 找寻我们一直 找不到的 缘分被捆绑 感觉不到你为我坚强
感觉得到你对我说谎
我安静听着肖邦
用维也纳忧伤
你的爱被埋葬 恨被收藏
痛应该原谅
我的爱不用讲 恨不用想
思念在发烫
看着你的脸庞 背着行囊
说要去远方
谁还记得那年我拉着你说
爱永远一样
说唱。
我也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真心相爱 到最后 都会变成两个人分开的无奈
当初我们说过要谈一场永远不分手的恋爱
是否今天这句话竟变成我们之间的阻碍 不想太多 不想太多 也许会明白的更多 不想再说 不想再说 就让我们彼此沉默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 结局却也无法更改 这场不分手的恋爱 我想结局注定失败
范文四: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
切结 早期政治制
分封制 度
(夏商周时西周政治制 期) 度 宗法制
中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国
古
代郡国、郡县并存 的汉朝 推恩令、附益之政 法 治 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 制 权) 度 中央 军事:兵权归中央、精兵为禁军 集权 宋朝 行政:文官、通判 财政:转运使 中 央 元朝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集
权 演进与强化制 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汉至清) 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君主 专制 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选官 汉:察举制
用官 魏晋:九品中正制
制度 隋—清:科举制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顶峰:明清:君主专制
清:议政大臣会议 ? 南书房 ? 军机处
专题二 中国近代的侵略与抗争及民主革命
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 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背景 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列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
鸦片战争 强结果:《南京条约》
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侵
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 战公里 争
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侵
略
时间:1894,1895年 战
中日甲午战争 结果:《马关条约》 争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
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结果:《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时间:鸦片战争时期 三元里人民抗英 经过:牛兰岗之战;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19意义:第一次人民自发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世
纪
黄海海战: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抗日英雄:邓世昌 军
民
的
反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强占台湾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抗经过: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斗 争 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军事 南京大屠杀 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日本侵华史实 政治:“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经济掠夺,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根本原因: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九一八事变 原因 直接原因: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1931年) 国内形势: 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方全力剿共
影响: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抗 局部抗战 A中共:发表抗日宣言、“八一宣言”、瓦窑堡会 日 B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
战 ?抗日救 淞沪抗战: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 争 亡运动 C爱国官兵 山海关之战:1933年,安德馨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吉鸿昌
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D关内人民:1935年,北平,“一二九运动”
A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
?抗日民族统 B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一战线建立 C红军改编: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
D正式建立: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抗日战争 B太原会战:国共军队合作抗日,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抗战 C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
D武汉会战;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E枣宜会战:1940年5月,张自忠殉国
A洛川会议: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敌后战场抗战 B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1937年9月
C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地点:华北。
D少数民族抗日: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A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背景 B中共七大召开:内容、意义
C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a1945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b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抗战胜利 ?胜利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作战
d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e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A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的反对外来侵略取得了完全胜利;
?意义 B 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背景 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旧民主主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义革命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
民国成立:时间、性质、都城、国旗、纪年
辛亥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性质、法令措施
(3)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时间:1912年
《临时约法》
制定的机构: 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原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学生;口号
(1)五四运动 ?过程 第二阶段:6月初,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条件:1.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近 (2)中共成立 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代 ?中共一大
中 内容: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国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的 时间:1922年
民 ?中共二大 内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主 意义: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革 ?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 命 新民主主 (3)国民革命 ?兴起:标志是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
义革命 ?高潮:北伐战争:时间(1926)
?南昌起义:1927.8.1 **、贺龙
(4)“农村包围城 ?八七会议:1927.7.8 清算陈独秀**错误 决定土地改革、武装反抗国民党
市”道路开辟 ?秋收起义:1927.9 **在湘赣边秋收起义
?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5)红军长征:国民党“围剿” 1934.10离开根据地。
(6)抗日战争:(见上一专题)
?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
?战略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7)解放战争 ?战略决战:1948年秋-1949年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
?渡江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
专题三 中国现代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背景: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内容 前提:新中国成立 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内容, 现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成立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代
中 一届政协:1949年9月,内容 国 时间:1954年
的 (1)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一届人大 内容: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政 (民主政治的奠基) 会议的意义: 治 二届政协:1954年,内容 建 阶段 (2)**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挫折:**的爆发、民主与法制的破坏的表现 设 时间: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政治建设的转折 内容
(3)新时期政治建设 意义
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的提出
民主政治建设成果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宪法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过程、意义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背景目的: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含义
A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内容
“一国两制”的构想 ?形成过程 B 1981年**委员长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内容
C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祖 D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构想。 国 ?意义 统 A香港问题的由来
一 ?港、澳回归 B港、澳回归的概况
“一国两制”的实践 C港、澳回归的条件和意义
A发展的原因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B发展的表现:“九二共识”等.
C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背景:国际、国内
总原则、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方针制订 另起炉灶:含义
(1)新中国初期 具体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
外交的奠基 一边倒:含义、原因、作用
A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建交”、“签约”
历史背景
?外交成就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主要内容
重要意义
日内瓦会议:时间、特点、内容
C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时间、特点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含义、背景、影响
意义
现 原因:
代 ?中国重返联合国 概况: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中 意义: 国 原因:是双方共同的要求(为什么,) 对 A乒乓外交:1971年3月,打开两国交往的大门 外 B基辛格访华:1971年7月,为尼克松访华作准 关 (2)70年代中国 时间:1972年
系 外交重大突破 ?中美关系缓和 进程 C尼克松访华 内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意义: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8年12月、内容
E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影响:对双方的影响、对亚太及世界的影响
原因:
?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概况: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外交声明
意义:
?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3)改革开放以来对 ?方针调整: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外关系全新发展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主要活动
?外交成就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活动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过程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性质
意义
专题四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地理: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1)形成的历史条件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有利于平等互助、自由、民主观念形成
?政治前提:城邦政体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背景: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崛起。
颁布“解负令”,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措施 颁布财产等级制度,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古 ?梭伦改革 恢复公民大会 希 (公元前六世纪初)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新设“四百人会议” 腊 设立陪审法庭 的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民 (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主 ?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雅典民主的确立 制 A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产生各级官职 度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 B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
(“黄金时代”) 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C公职津贴。
意义: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
早期习惯法:贵族担当法官,随心所欲解释法律,平民利益受损
?习惯法到成文法 标志:《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成文法诞生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清晰
评价: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 古 得到保护
代 罗 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马 (1)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公民法 使用范围:罗马公民
的 缺陷:有明显的狭隘性
法 ?公民法到万民法
律 形成时间:由共和国到帝国过程中(三世纪)
万民法 适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作用: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民法大全——时间:六世纪; 意义: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叫系统的法律体系
?积极意义:a对罗马: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利益
(2)罗马法的评价 b调节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影响后世:a对近代欧美国家文法和同法制度产生影响
b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武器
?局限: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君权至上 c男女不平等
专题五 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二次内战,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过程 ?新贵族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影响: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权利法案》等法案: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
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
限制王权法案 ?作用:a君主权利守法律制约 b议会掌握立法权,其权利 近 一、英国君主立 不断扩大,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 ,国王逐渐统而 代 制形成与 不治
西 发展 (2)确立过程 ?结果: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方 民 ?形成过程: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内阁控制了行政权 主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组成:首相(内阁首脑):有权利提名内阁成员即各 政 1721年 部大臣;各部大臣(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 治 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的 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
确 (3)1832年议会改革
立 结果和作用: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进一步促进了工业 与 资本主义发展
发
展
(1)背景: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邦联”制使美国陷入窘境。
?主要内容:联邦制、三权分立的原则
二、美国总统制 制约权力: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共和制确立 ?特点 国会(参议院+众议院):立法
1787年宪法的制定 三权分立 总统:行政
最高法院:司法
(2)确立
?1788年6月,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总统
形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国共和 宪法内容:1、立法权属于议会:众议院: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制政体的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
确立 总统:参议院众议院联合选出,人气七年,可连选连任
2、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a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
c、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d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
皇帝:权力巨大
宰相: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
政体形成 只对皇帝负责,主持内阁工作
议会:联合议会权利较大,
1、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审批法律,帝国议会权利较小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2、确立:德意志的宪法(1871年):内容
国家结构形成:联邦制
空想:法国人西门、傅利叶 英国欧文: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改造社会
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悟 :开端
觉悟:19世纪3、40年代,法英德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斗争失败,但
工人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知道
理论来源:批判继承德意志的古典文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问世 内容:a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b、支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解释无产阶级的历史革命使用暴力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号召全世界联合,同资产阶级斗争
时间: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 ?1871.3.18革命开始 1、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最高权力机构
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建立及失败 ?1871.3.28 巴黎公社建立 措施 2、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政权) 3、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1871.5 巴黎公社失败 4、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5、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
1 的工资
1、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推翻沙皇:1917.3 二月革命
2、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四月提纲:a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
主义革命的任务b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1917.7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1917.11.7(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专题六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两级格局形成 ? 多极化出现 ? 两级格局瓦解 ? 多极化趋势加强 战后初期 20c 60、70s 1991年 1991年后
美苏主导 西欧 日本 中国 苏联解体 一超多强
1、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 2、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 开始标志)
2、确立:美国的“冷战” ?军事:马歇尔计划1947—复兴西欧、
两极世界的形成 政策和苏联的反击体系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经济:北约的建立(1947)
加剧冷战程度
全面冷战:?1949年德国分裂 ?朝鲜半岛分裂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局部热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核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竞争,优势在美)
走向联合欧洲: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从经济到政治到军事)20c70s“用一个声音说话”
日本谋求政治:1、美国帮助:?削减日对美战争赔偿 世界多极 大国地位 ?将已拆迁工业设备还给日本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化趋势的 ?美对日提供恢生产继续的资金与物资 出现 ?日提供商品、劳务得到大量“特需”收入
2、日本国内:?民主革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注重教育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不结盟运动:1961年,于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形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89年波兰巨变 1990年两德同一1991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1年底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直接)
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核危机(根本) 世纪之交世界格局 西方的“和平演变”(外部)
和平与动荡并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乡南联盟发动78天狂轰滥炸
2001.9.11 “911”事件 此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92年,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形成
?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壮大
?经过十多年的对话、谈判、斗争,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
专题七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八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建国之初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百废待兴
实施一五计划 进行三大改造 公有制建立
成功的探索 探索经济 建设道路
探索中的失误 **错误
**
八字方针
人民公社化运动
从GDP 看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
经济腾飞
生活巨变
专题十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十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十三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十四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文艺
专题十五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及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
专题十六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十七 西
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专题十八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艺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范文五: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
拼音字词
字词书写
成语
基础知识 词语
俗语
语法——辨析修改病句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文体知识
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
现代文阅读 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
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 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 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 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
古代诗文阅读 古代诗文的默写
句式仿写 语句衔接 综合性探究与学习 语言简明表达 句式变换 语言表达连贯 压缩语段 材料作文
作文 漫画作文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
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
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
(1)应用能力
(2)审美能力
(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
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
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 三、模块化结构体系
(一)阅读鉴赏
(二)表达交流——写作
(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
(三)梳理探究
(四)名著导读
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
(一)强化文体意识
1、阅读——文学类(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实用类(新闻 传记 人物访谈 报告文学)
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 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
(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
(三)坚持阅读和写作
(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
五、文体教学体系
(一)诗词
现代诗歌 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 朗读背诵 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 语言、技法、形象 古代诗词 知识迁移 (归类整理) 2、诗歌课程教学
现代诗歌:
第 1册 一单元 (** 戴望舒 徐志摩 艾青)
古典诗词:
第 2册二单元(先秦 -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
第 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 -唐末余音 李杜白 李商隐)
第 4册二单元(宋词 柳苏辛 李清照)
第 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 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
3、古典诗词教学
先秦—南北朝
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
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 (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
盛唐气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 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杜 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朦胧诗派李商隐
此情岂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词——别是一宗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宗主)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放派始祖)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多面手)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以歌当哭的婉约词人) (二)散文 叙事性散文
现代散文 抒情性散文
1、散文 议论性散文
文学常识积累
古典散文 文章内容理解、情感概括、线索把握
文章字词句品味鉴赏,人物形象分析
2、散文课程教学
现代散文
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 朱自清(流淌的诗情)
故都的秋 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囚绿记 陆 蠡(不屈灵魂的象征)
瓦尔登湖 梭 罗(智者的闲情偶记)
说理议论
拿来主义 ?(必修 4三单元)
说“木叶”?(必修 5三四单元)
古典散文
秦汉时期的史传篇——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史记·鸿 门宴》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荀子·劝学》 《庄子·逍 遥游》 《过秦论》
魏晋唐宋时期的序跋抒怀记游篇——
《归去来兮辞》 《陈情表》 《滕王阁序》
《兰亭集序》 《游褒禅山记》 《赤壁赋》
(三)小说 主题
小说 情节 《祝福》 《老人与海》 《边城》 人物 现代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 环境
(四)戏剧
古代戏曲《窦娥冤》 认识戏剧文本
古代与现代
现代戏剧《雷雨》 主题 戏剧 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 戏剧冲突
中国与外国
外国戏剧 《哈姆莱特》 运用语言塑造 人物形象 (五)实用类文体
1、新闻(必修 1) 《新闻两篇》 《飞向太空的航程》
2、报告文学(必修 1) 《包身工》
3、传记(必修 1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必修 4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 《苏武传》 《张衡传》 《李贺小传》 4、演讲辞 (必修 2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 的讲话》
5、调查报告
要求:1、识别文体,学习文体特征及写作方式。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