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料仓设计专用模型出图使用手册
料仓设计专用模型出图
使用手册
北京大通日盛工程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2011-6-19
第一章:概述......................................................3 安装说明.........................................................3 系统介绍.........................................................4 适用范围.........................................................4 第二章 用户界面...................................................5 项目管理.........................................................5 参数设置.........................................................5
参数设置——图纸选择...........................................................................................................6 参数设置——罐顶...................................................................................................................6 参数设置——筒体...................................................................................................................7 参数设置——料斗...................................................................................................................7 参数设置——罐顶...................................................................................................................6 参数设置——接管...................................................................................................................8 参数设置——裙座...................................................................................................................8 参数设置——设计数据表.......................................................................................................9 总图绘制.................................................................................................. ........ .......................9
计算新版出图用户手册
第一章:概述
一、单机/网络版安装说明 如果您使用单机版
1、关闭系统的IIS,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
选择服务和应用程序-Internet信息服务-网站-默认网站,确认网站处于停止状态。如果看不到Internet信息服务说明您的计算机里没有IIS,这步可以忽略。
2、复制料仓出图文件到计算机硬盘中,注意不要放在C盘。 3
、看到右下角的
,说明启动正常,打开浏览器,比如IE,在网址中输入
http://localhost/,进入界面,此时文件虽在位置会生成过一个wwwroot文件夹,不
要删除。
如果您使用网络版,输入系统所在网址,以下步骤相同:
4、用户名和密码都是dqsh,注意是小写,登陆后可以管理现有的项目,也可以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点击“添加”,如果已经有软件计算的结果文件,在“导入计算数据”中选择该文件,点击“开始上传”,数据即可自动读入,您也可以
自行输入数据,首先填写必要的基本参数,点击“下一步”,完整输入数据项后,点击“下一步”获得CAD命令代码;打开文本编辑器(比如记事本),将以上文本框内容复制到文件中,保存为扩展名为SCR的文件;打开AUTOCAD,选择菜单“工具-运行脚本”,选择已经保存的SCR文件,即可自动绘图。
二、料仓在线出图系统操作说明
系统介绍
欢迎使用固体料仓制图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绘图软件。本料仓出图软件适用于容积大于15m,设计压力大于-500Pa小于0.1MPa,设计温度为仓壳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的储存固体松散物料的钢制、铝制焊接立式圆筒形料仓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绘制。软件遵循的设计规范为《固体料仓》(JB/T 4735.3—XXXX)或《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 4735—1997)以及《铝制焊接容器》JB/T 4734—2002,软件的功能是对用户输入的料仓设计条件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计算,自动生成料仓的计算机书、全套料仓的工程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以及相关的归档文字资料。代替工程设计人员大部分料仓设计工作,大幅度提高设计速度和工作效率。 本软件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便利的操作界面,可操作性好、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软件具有比较完善的数据检查和排错功能,其数据输入方式、操作方法和软件中用到的术语和符号与设计规范基本一致,符合工程设计人员的习惯,用户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学习即可操作使用,使设计人员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上而非日复一日地进行画图、改图等简单的重复劳动,同时也便于设计单位进行归档和施工图的信息化管理。
3
适用范围
本料仓计算软件适用于容积大于15m,设计压力大于-500Pa小于0.1MPa,设计温度为仓壳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的储存固体松散物料的钢制、铝制焊接立式圆筒形料仓的施工图。
3
第二章 用户界面 项目管理
1、登陆界面:打开网络浏览器,输入网址后进入登陆界面,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系统。进入后,系统显示您的使用状态(有效期、获得的产品名称和您进行过的项目列表)
2、新建项目
1)在新建项目中输入您的项目名称,选择项目类型,点击“添加”按钮进入下一步操作。
2)如果您已经有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导入计算数据,点击“浏览”按钮,选择您的计算数据文件,点击“开始上传”即可,如果需要手工输入,请根据提示项目输入基本参数,点击“下一步”按钮,输入的数据也可以修改。
3)如果导入已有数据,页面将显示已有参数,您可以继续完善项目,否则请按照页面提示输入需要的数据项目,前页已输入项目可以修改,但请在输入其他数据之前修改上述内容,否则可能导致您输入的其他数据丢失,因为接管不参与计算,所以进行接管操作时,可以任意输入经过自行校核的数据,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接管,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继续。
4)页面将显示AUTOCAD的命令流代码,打开文本编辑器(比如记事本),将以上文本框内容复制到文件中,保存为扩展名为SCR的文件。
5)打开AUTOCAD,选择菜单“工具-运行脚本”,选择已经保存的SCR文件,即可自动绘图。 3、管理已有项目
选择项目列表中的项目名称后的“进入”连接即可操作,方法与新建项目基本一致。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图纸选择
进入公共参数页面后,如果需要罐顶形式、修改筒体分带数、是否有加强圈、加强圈数量、料斗分带数及裙座分带数,请在输入其他数据之前进行,以免造成刚刚输入的信息丢失,输入后随意点击该输入框外的任意地方即可完成更新,该信息将自行变化,所有尺寸输入单位均为毫米MM,下同。
进入参数界面中,首先在主图中选择图纸的类型,我们提供A1(横向)、A1(纵向)、A1(纵向加长50%)三种图纸选择。
参数设置——罐顶
在“罐顶”输入位置,依次输入罐顶相应参数或选择相应项目,各参数所对应位置参见右侧图例,当选择不同类型罐顶时下边的图示会随同变化,左侧输入的项目也会有所不同。仓顶中心接管以及椎体中心接管以及他的外径请在这里选择,以便参与后边的校核运算。
参数设置——筒体
在“筒体”输入部分,分别在“筒体”、“加强环”或“加强圈自选项卡中”按照提示输入相应参数或选择适合的选项。
参数设置——料斗
在“料斗”输入部分,依次输入相应参数,当需要调整料斗分带数时,在分带数处输入相应数据,在该输入框外任意地点点击一下,数据即可进行处理。当输入数据时,请保证数据输入准确,系统根据各带高度、半锥角和接管情况在提交数据时将进行验证各带高度之核实后符合要求。
如果有小料斗需要填写,请在是否有小料斗选择是,并填写小料斗相关数据。
参数设置——接管
在“接管”输入部分,当需要调整接管时,输入接管的参数,点击“添加”按钮,输入相应数据,需要修改时,在列表中修改相应接管的参数,点击该条目右侧的
修改按钮即可,需要删除时,点击相应条目的“删”按钮即可。
参数设置——裙座
在“裙座”输入部分,当需要调整裙座分带数时,在分带数处输入相应数据,在该输入框外任意地点点击一下,数据即可进行处理。 然后根据项目提示输入相应参数。
参数设置——设计数据表
在“设计数据表”部分,依次填写会修改相应的参数内容即可进行修改。
总图绘制
以上数据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如果有不需输入但没有输入的数据或数据不符合要求,系统会进行提示并返回数据输入页面,当数据无误后页面将显示AUTOCAD的命令流代码,打开文本编辑器(比如记事本),将以上文本框内容复制到文件中,保存为扩展名为SCR的文件。
打开AUTOCAD,选择菜单“工具-运行脚本”,选择已经保存的SCR文件,即可自动绘图。
后面料仓专用模型新出图升级版本可以对以上参数选项进行操作。
范文二:水泥储料仓设计
中文摘要
拌混凝土搅拌站是一种临时建筑,具有可拆迁性,在结构选型上应考虑快速 施工、安装和拆除方便,所以主站结构选用装配式钢结构。 我们所设计的搅拌站 由骨料配料系统、平皮带输送系统、斜皮带输送系统、搅拌机、螺旋输送机、水 泥储料仓等部分组成。
带式输送机的牵引构件和承载构件是一条无端的胶带, 交代绕在机架两端的 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 由起张紧装置张紧, 在沿交代长度方向上用上托辊和下 托辊支撑,构成封闭循环线路。当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滚筒回转时, 由传动滚筒与 胶带间的摩擦力带动胶带运行。
储料仓是存放散装水泥的地方,通常有仓体、塔帽、支架等部分组成,本搅 拌站使用的是 SNC100F 水泥储料仓,可装水泥的重量为 100吨。其中塔帽部分 主要设备有除尘器。仓体主要构件有内外部检修梯、下料口、破拱装置组成。支 架部分的重要部分有中间的检修平台,地脚螺栓等。
储料仓设计的重点就是出料口的破拱装置,同时还要对仓体和底部支架进行 强度计算校核,防止水泥仓胀仓和支架断裂引发安全隐患。
储料仓支架钢结构的柱脚用通常的铰接形式,仅传递垂直力和水平力。架柱 之间的横梁、斜撑与柱的连接按铰接设计,柱脚按铰接点考虑, 钢架结构自身稳 定性较好,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风荷载。平台主次梁间均为焊接。
在进行钢结构搅拌站设计时,只做平面静力计算,通常利用平面力学的近似 解法求解, 这种方法是在计算手段不完善, 受到诸多前提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进行 的处理。计算结果比较粗糙。设计中的具体方法是 :首先将仓体整体结构简化为 平面模型, 然后加上恒载、 风载、 地震载荷, 经荷载组合得到最不利的效应组合, 最后通过强度、稳定、挠度验算确定梁、柱的截面。
关键词 :水泥仓 搅拌站 皮带机
ABSTRACT
Mixing the concrete stirs the station to be one kind of building temporarily , and to possess removable nature moving , and it is convenient that the worry taken an entrance examination on the structure mould selecting is constructed , installs and being dismantled quickly , and the structure chooses the assembly type steel structure so owner stands .
That we design stirring standing forms by the part such as aggregate mix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a recipe system , flat leather belt transport system , oblique leather belt transport system , mixer and spiral conveyer and cement Chu Liaocang etc The type taken conveyer tows to construct the part and bears the weight to be constructed the part to be an adhesive tape for no reason , and to hand over the transmission roller that winds at the frame both ends and changes to the roller , and the cause case is tightly installed tightly , is made use of on follows handing over the length direction carrier roller with under the carrier roller puts up , forms the closed DO loop circuit .
Drive the adhesive tape operating by frictional force between transmission roller and adhesive tape when the drive drive transmission roller revolution
Chu Liaocang is the place leaving unpackaged cement , and having parts such as storehouse aspect , buddhist pagoda headgear and support etc to form usually , the person who this stirs to stand to use is SNC100F cement Chu Liaocang , and can load the weight of cement serving as 100 tons .
Among them the part of capital equipment of buddhist pagoda headgear has the dust remover .
The storehouse aspect is chiefly constructed the part and is had inside and outside maintenance ladder , next material mouth and broken Gong's device component . The important maintenance terrace that partly has the centre of support part , the anchor bolts etc
The focal point that Chu Liaocang designs is broken Gong's device the material mouth , and the at the same time still will carry on intensity calculation school nuclear to storehouse aspect and support of bottom , and prevents expanding storehouse of cement storehouse and support from splitting to initiate safe hidden trouble
The pillar foot of Chu Liaocang support steel structure is with the joining with a
hinge form usually , and only delivers perpendicular power and standard energetically .
The crossbeam between the pillar of frame and oblique props to be linked according to joining with a hinge the design with the pillar , and the pillar foot a little is thought over according to joining with a hinge , and steel frame structure self stability is better , and bears that load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horizontal wind loads .
Terrace primary and secondary Liang Jianjun serve as the welding
Only doing the still power of plane counting when carrying on the station design that the steel structure stirs , using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law of plane mechanics to find the solution usually , this kind of method is imperfect in the calculation means , and suffers the handle is in progres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many premise condition restrictions .
The computational solution is fairly more rough .
The concrete method in the design is : Firstly simplifying the storehouse aspect overall structure to the model on plane , then adds the dead load and wind year and the earthquake load , and gets the most unfavorable effect to make up through loading making up , finally by way of intensity and the stablizing and deflection checking computations defines the section of Liang Zhu
The keyword : The leather belt machine at station is stirred in the cement storehouse
目 录 [双击生成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格式已按规定设好。选择段落区域,输入替换之。 ]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 要求不少于 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 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 究现状、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 究成果、结论及意义。
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a.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 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 2-5,表 3-2,公式(5-1) 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 GB3100— 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 用量和单位》 . 计量出版社, 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1.1混凝土搅拌站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及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拉动了城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高速发展,同时 , 使混凝土搅拌机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 我国混凝土搅拌机械可分为搅拌楼和搅拌站, 由于搅拌站具有结构简单, 投资少, 机动性强, 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为用户所欢迎。但是,由于结构庞大 , 受力分析复杂。在进行钢结构 搅拌站设计时, 在结构模型上作了平面简化, 在荷载计算上缺少对结构的动力分析, 内力分 析中只做平面静力计算, 通常利用平面结构力学的近似解法求解, 这种方法是在计算手段不 完善, 受到诸多前提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 由于学习的知识限制, 受力计算过程不 是很全面,结果比较粗糙。
本文以典型的 HZ50型钢结构搅拌站为研究对象,这种站型属于大、中型站,其生产率在 50m3/h,是目前国内应用广泛的主要站型。
1.1.1搅拌站的特点
拌混凝土搅拌站是一种临时建筑,具有可拆迁性,在结构选型上应考虑快速施工、安 装和拆除方便, 所以主站结构选用装配式钢结构。 我们所设计的搅拌站结构由骨料配料系统、 平皮带输送系统、斜皮带输送系统、搅拌机、螺旋输送机、水泥储料仓等部分组成
1.1.2本设计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在确定了整个大体布局后, 开始细节设计, 并且通过对各个部分的受力分析, 结合机械 工程材料上学习的知识, 通过查询机械技术手册等工具书, 查出国家标准, 确定选择的材料 级标准件,然后再对整体受力进行校对。
1.1.3对设计的计算及优化的方法
通过对空间结构静力分析研究, 对结构特性的计算和分析, 确定钢结构的设计, 其中钢 结构设计理论的学习为搅拌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搅拌站的梁、 楼板、 立柱和支撑杆系。 储料仓下部空间钢架结构与基础的连接按铰接柱 脚处理,使柱脚的 3个平动自由度受到约束。
静力分析结合实际工程状况, 考虑荷载类型和不利工况组合, 对结构进行静态分析。 计 算出各不利工况组合下的内力、拉力和变形规律。
制作参数, 并对分析结果加以比较, 从而了解结构整体刚度的大小, 刚度分布的基本情 况,为结构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分析搅拌站钢结构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计算的结果对比,从材料力学和机械工程材 料方面入手,提出优化方案。
1.2平皮带输送机的特点
带式输送机的构造如 图 1所示,其牵引构件和承载构件是一条无端的胶带 1,交代绕在 机架两端的传动滚筒 14和改向滚筒 6上,由起张紧装置张紧,在沿交代长度方向上用上托
辊 2和下托辊 10支撑,构成封闭循环线路。当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滚筒回转时,由传动滚筒 与胶带间的摩擦力带动胶带运行。 被输送物料一般由料斗 4加至胶带上, 无聊随着带子的移 动被运送到卸料端,并通过卸料装置 15进行卸料。
1.3水泥储料仓的特点
储料仓是存放散装水泥的地方,通常有仓体、塔帽、支架等部分组成,本搅拌站使用 的是 SNC100F 水泥储料仓,可装水泥的重量为 100吨。其中塔帽部分主要设备有除尘器。 仓体主要构件有内外部检修梯、 下料口、 破拱装置组成。 支架部分的重要部分有中间的检修 平台,地脚螺栓等,如 图 2所示
第二章 平皮带输送机的设计
2.1输送机的构造、特点、应用及布置形式
2.1.1带式输送机的构造
带式输送机的构造如 图 1所示, 其牵引构件和承载构件是一条无端的胶带 1, 交代绕在 机架两端的传动滚筒 14和改向滚筒 6上,由起张紧装置张紧,在沿交代长度方向上用上托 辊 2和下托辊 10支撑,构成封闭循环线路。当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滚筒回转时,由传动滚筒 与胶带间的摩擦力带动胶带运行。 被输送物料一般由料斗 4加至胶带上, 无聊随着带子的移 动被运送到卸料端,并通过卸料装置 15进行卸料。
带式输送机由于输送物料类型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当输送散装物料时,为了增加 装料截面,提高输送量,一般使用槽形带;当输送成品物料时,一般使用平行带。两种形式 的区别主要市上托辊的形式不同。本设计输送的是散状物料,所以采用槽形带。
2.1.2应用及特点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适应能力比较强, 应用广泛的输送机械。 常用于输送块状和粒状物料。 也可用于输送成品物件。 由于带式输送机能够经济而有效地输送各种物料, 故不仅在小输送 量和短距离内采用,而且在大输送量和长距离内也同样能采用。
在工业生产中, 带式输送机可用做生产机械设备间构成连续生产的纽带, 以实现生产环 节的连续性和自动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例如在水泥生产中, 带式输送机被 广泛地应用于矿山、破碎产品、预均化库、燃料及装运系统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输送。 带式输送机具有如下优点:
1. 输送物料的范围比其他类型输送机广泛,能够输送潮湿的、干燥的、粉状的和块粒状 的物料及成品物件。
2. 输送能力大。目前国外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已达到 1000(立方米 /小时)以上。
3. 比其他类型的输送机有更长的输送距离。目前单机输送距离已经达到十几公里,组合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XXXX...]
输送距离已经达到上百公里。
4. 带式书动机工艺布置简单,能够随着地形欺负,适应比较复杂的输送地形条件。
5. 在机体全长中,任何地方都能被设计为装料和卸料点。
6. 各部分摩擦阻力小,故动力消耗低,是目前输送效率最高的一种输送机械。
7. 运输操作连续,运行平稳,噪音小。
8. 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操作简便,安装于维护保养容易。
带式输送机也有如下缺点:
1. 倾斜工作时,一般倾斜度较小。
2. 只能作直线输送,如需改变方向必须由多台带式输送机相连。
3. 不宜输送高温物料。
目前输送机正在向着大输送量、长距离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大输送量和长距离输送的 需要, 出项了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和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 一些特种带式输送机也正广泛 地被使用,如气垫带式输送机、双带式输送机、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等。
2.1.3布置形式
带式输送机可用于水平或倾斜输送。布置形式基本上有 5种:a. 水平输送机; b. 倾斜输 送机; c. 先水平后倾斜输送机; d. 先倾斜后水平式输送机; e. 水平—倾斜—水平输送机。其 他形式的输送机由以上五种组合而成。 本设计做的是第一种——水平输送机, 其他的类型不 做讨论。
2.2主要零部件
1) 输送带
输送带是用来承载和牵引物料并使之沿一定方向余兴的重要部件。为了保证 输送机能正常而持久地工作,输送带应满足如下要求:
1. 输送带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输送带运转时产生的最大张力。
2. 输送带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抵抗给了出的冲击并平稳地运行。
3. 具有适当的横向挠性,是输送带在空载荷或轻载荷时能保持正常的槽形。
4. 具有适当的纵向挠性,使输送带容易绕过端部滚筒。
5. 输送带和覆盖层的厚度应能适应在运转过程中的冲击、磨损、腐蚀和割裂等情况。 在上述要求中, 1、 2和 5项要求胶带要有一定的厚度(层数) ,而 3、 4项要求胶带的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XXXX...]
层数不能增加过多,否则将降低书动带的挠性,不易形成槽形。因此,必须合理地设计输送 带的厚度(层数) 。
目前广泛应用的输送带有橡胶输送带和塑料输送带。 为了适应长距离的输送要求, 又出 现了具有该强度的夹钢丝芯橡胶输送带。
(1)橡胶输送带
橡胶输送带是以若干层帘子布胶合成带芯,四周在用橡胶覆盖而成
橡胶层的作用是保护带星不致受潮腐蚀, 防止沙石等对带芯的磨损。 橡胶层的厚度对于 工作面(即物料相接触面)和非工作面(不与物料想接触面)是不同的。工作面橡胶层的厚 度为 1.0、 1.5、 3.0、 4.5、 6.0mm 共 5种;而非工作面的橡胶层厚度为 1.0和 1.5mm 两种。 橡胶层厚度要根据带速、物料等情况选择。一般带速高、物料粒度大、物料磨蚀性强则胶面 应厚一些。橡胶输送带覆盖橡胶层的推荐厚度查机械工程手册有表 1-1。
输送带覆盖胶的推荐厚度
*表中 R 为物料堆积重度
带芯衬垫层主要承受纵向拉力和物料对胶带的冲击作用。 衬垫层越多, 可承受的总拉力 越大; 但是衬垫层的层数越多, 胶带的横向柔韧性越小, 胶带就不能与支承托辊平服的接触, 容易造成胶带跑偏。常用橡胶输送带的帆布层数查机械工程设计手册有表 1-2。
常用橡胶输送带的帆布层数
橡胶输送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普通型、强力型及耐热型等三种。
普通型橡胶带的带芯衬垫层单层径向扯断力为 56(kN/m·每层) , 输送机的长度一般不 超过 400米。 普通型橡胶带按所用橡胶质量分为一级和二级, 在相同的径向扯断强度的条件 下,一级胶带的径向扯断伸长率为 20%,二级交代的径向扯断伸长率为 22%。适用于工作 环境温度 -10— +40℃,物料温度不超过 50℃的场合。
橡胶带的连接方法可分为机械连接和硫化连接两种。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XXXX...]
机械联接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钢卡联接、 合叶联接、 板卡联接和搭头铆钉联接等形式。 机械接头的强度只相当于橡胶带本身强度的 35%— 40%, 带星外露易受腐蚀, 因此只适用于 输送机长度不大,输送无腐蚀性物料,要求检修时间短的场合。采用机械接头时,必须注意 胶带端部的裁切面要严格成直角,否则可能导致胶带跑偏并容易拉豁。
硫化接头是将胶带接头部分裁切成对称的阶梯,涂以胶浆,然后将两端搭合,在 500— 800(kN/m2)的压力、 140— 145℃的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产生硫化反应,形成无缝接头。 这种接头的强度可达橡胶本事强度的 85%— 90%, 大大延长了胶带的使用寿命, 节省橡胶消 耗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对固定式高负荷胶带输送机,应该尽量采用硫化接头。
(2)塑料输送带
塑料输送带是以维尼纶—棉混纺织物为芯体材料, 用聚氯乙烯塑料覆盖而成。 具有耐热、 耐油、耐酸、耐碱、耐磨及无静电的特点,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但塑料带对温度的变化 较为敏感,产生伸缩量较大。只适用于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
(3)夹钢丝芯橡胶输送带
夹钢丝芯橡胶输送带是用直径 4.5— 10.3mm 的钢丝纵向排列做芯体骨架, 外面再用象家 覆盖而成。为了增强钢丝同橡胶的黏结力,钢丝要做镀铜或者镀锌处理,钢丝要分左、右捻 良种形式间隔分布在带芯中。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长度的需用量可以按下式计算: L 0=2L+
2
π
(D1+D2)+An (1— 1) 式中:L 0——输送带全长, m ;
L ——输送机头尾滚筒中心间展开长度, m ; D 1、 D 2——头尾滚筒的直径, m ; A ——输送带接头长度, m ; N ——输送带接头数。 机械接头时:A=0
硫化接头时:A=?+-30) 1(Btg b i
式中:i ——输送带带芯层数;
b ——硫化接头接替长度,一般取 b=0.15m; B ——输送带宽度, m 。
采用双滚筒中间传动或者使用垂直拉紧专职时, 需要增加的输送带长度由输送机的安装 图决定。
2)支承装置
输送带在头尾滚筒之间是由支承装置来限制带的垂度。 最常用的支承装置是托辊。 托辊 的主要作用是:
1. 支承输送带及载荷——上托辊;
2. 支承回程的输送带——下托辊;
3. 使输送带保持一定的断面形状和运行路线;
4. 防止和纠正输送带的跑偏;
5. 缓和载荷的冲击;
托辊的形式、 直径和间距对于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和功率消耗等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 选 择托辊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工作条件;
所输送物料的性质;
输送机的输送能力;
输送带的速度;
托辊的形式很多, 但是总的可分成平行托辊和槽形托辊两种。 平行托辊一般用在无载分 支,或者用于输送成品物件,以及使用犁式卸料器处。在输送散粒状物料时,为了增加输送 能力,常常采用槽形托辊。槽形托辊一般为三节式,在带宽 B ≥ 1400mm 时也有采用五节式 的,槽形托辊如图 1— 2所示。
倾斜托辊与水平托辊之间的夹角称为槽形托辊的槽角,是影响输送能力的一个重要参 数。我国 TD — 75系列带式输送机规定槽角为 30°,随着输送带结构的改进和横向挠性的 提高,使用大槽角托辊已经成为发展方向,外国普遍采用 35°槽角作为标准托辊,最大槽 角已经达到 60°。
托辊是由滚柱和支架两部分组成。滚柱部分是由滚柱体、轴、轴承及蜜蜂装置等组成。 其各部分结构尺寸及型号都已经标准化。 滚柱体用钢管或者铸铁制成, 滚柱直径根据带宽决 定,当带宽 B ≤ 800mm 时, D=89mm; B ≥ 1000mm 时, D=108mm。工作时托辊轴是静止不 动的,在它的两端各铣出两个顶平面,插入支架的凹槽内。托辊多数采用滚珠轴承,仅在载 荷极大的情况下才采用滚柱轴承, 极少采用滑动轴承。 为了尽可能减少托辊旋转主力, 不许 采用密封装置, 防止赃物入内, 以及防止润滑油从轴承中流出, 密封装置通常采用填料迷宫 密封,其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托辊的支架是铸造、焊接或者冲压成的,刚性的固定在输 送机的机架上。
在加料处, 为了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 应该采用缓冲托辊, 它由橡胶圈式和板弹簧 式两种。
对于长 50m 以上的输送机,常由于各种原因(如安装不正确,带面物料偏斜,清理情 况不良等)出现输送带跑偏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承载段每隔 10组托辊,设置一组槽 形调心托辊 (或平行调心托辊) ; 无承载分支上每隔 6— 10组托辊, 设置一组平行调心托辊。 图 1— 3为槽形调心托辊。
调心托辊的工作原理是:托辊支架 2安装在一个有滚动止推轴承的立轴 3上, 使整个托 辊架能够绕立轴旋转,托辊架两边的杠杆 5上装有导向滚柱体 4。输送带在正常位置时,不 与任何一个导向滚柱体接触, 只有当跑偏时, 输送带的边缘碰到其中一个滚柱体, 并给它施 加一个侧向压力, 是托辊架相对于输送带的纵向中心线转过一个角度, 引起输送带的运动方 向与托辊切线方向不一致,从而产生一摩擦力矩,迫使带子返回到中间位置。
3)驱动装置和驱动原理
输送带是由传动滚筒利用摩擦作用带动运行的。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滚筒组成。在速度较高的水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XXXX...]
平式输送机和倾斜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中, 还应当有断电时防止输送带因物料重力作用而产 生的返行下滑所必须的制动装置。
目前我国 TD-75型带式输送机推荐使用 Y 型电动机;常采用的减速器有圆柱齿轮减速 器、 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涡轮减速器; 在高速轴上一般使用尼龙柱销联轴器, 低速轴上一 般使用十字滑块联轴器,当要求启动平稳时,可配以液力联轴器或粉末联轴器。
电动滚筒是把电动机和减速装置都组装在传动滚筒内,如图 1-4所示。
电动滚筒结构紧凑,占用空间位置小,重量轻,操作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适用于环境潮湿, 腐蚀性严重和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 它的缺点是构造比较复杂, 行星齿传 动制造精度要求高,散热条件差,因此不宜用于环境温度大于 40oC和物料温度大于 50oC的场合,功率限于 55kw 以下。
传动滚筒是由铸铁铸成或钢板焊接而成。传动滚筒的宽度应比带宽大 100~200mm 。传 动滚筒的直径 D 由胶带内帆布层数决定。 对于普通型胶带, 当采用硫化接头时, 取 D/I≥ 125, 用机械接头时,取 D/i≥100;对于强力型胶带,取 D/i≥200。
已经系列化的传动滚筒直径与胶带层数之间的关系见表 1-3。
传动滚筒直径与胶带层数的关系
传动滚筒分为光面和胶面两种。光面滚筒与胶带的摩擦系数一般为 0.20~0.25,适用 于功率不大、环境湿度小的场合;在环境潮湿、功率大容易打滑的情况下应采用胶面滚筒。 一般情况下,带式输送机采用一个传动滚筒驱动,但为了增加牵引力,也可以采用两 个或多个传动滚筒驱动。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XXXX...]
4)张紧装置
张紧装置的作用是:保证输送带具有一定的张力,使输送带和滚筒间产生必要的摩擦 力;限制输送带在各支撑点间的垂度,使输送机正常运转。张紧装置的形式有螺旋式、车式 和垂直式三种,其位置最好安装在包角等于 180°、张力较小的导向滚筒处。
螺旋式张紧装置
螺旋式张紧装置主要部分有安装滚筒的轴承座、调节轴承座位置的螺杆以及带有导轨 的支架等。 滚筒可以在轴承座中自由回转, 转动螺旋即可使轴承座沿支架导轨滑动, 以调节 张力。螺旋应能自锁,以防止松动。
螺旋式张紧装置紧凑轻巧、占地方小、安装简便,但张紧力和行程较小,不能自动调 节,适用于温度和湿度变化不大的工作环境和长度小于 80m 、功率小的轻型带式输送机。 螺旋式张紧装置的行程一般按输送机长度的 1%选取, 其行程有 s=500mm 和 s=800mm两 种。
车式张紧装置
车式张紧装置一般装在带式输送机的端部,通过坠重拽引滚筒来达到张紧目的。车式 传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适用于长距离、大功率的带式输送机。但是,它在有载分支张力发 生变化(由加料、卸料及支撑阻力改变引起)时工作的稳定性较差。
垂直式张紧装置
垂直式张紧装置通常安装传动滚筒附近的无载分支上,对有载分支阻力改变的敏感性 较低,同时该处的张力接近最小值,可以减轻张紧坠重。垂直式张紧装置长用于长距离、大 功率具有皮带走廊的倾斜式或高架式输送机上。 垂直式张紧装置的优点是工作平稳、 张紧力 与张紧行程大,利用了输送机走廊的空间位置,便于布置。缺点是改向滚筒多,胶带连续产 生不同方向的弯曲, 降低胶带的使用寿命; 且物料容易落入输送带与张紧滚筒之间, 在输送 湿粘性较大的物料时,不宜采用垂直式张紧装置。
张紧装置的适用功率和许用张紧力如表 1— 4所示。
5) 装载与卸载装置
装载装置
装载装置的结构决定于被输送物料的性质和装载的方式。对于成件物品,可以利用斜 槽或滑板直接将物品装在输送机上; 对于散粒物料, 可以使用漏斗进行装料, 漏斗固定在装
范文三:料仓挡墙设计
料仓悬臂挡料墙设计
1.概况
本工程骨料调节料仓仓壁采用悬臂式挡土墙结构, 4级建筑物,墙高6.5m,埋深0.5m。其位于松绑水电站右岸,承担NO1、NO2两座拌合楼临时储料。料仓底部设置地弄作为供料通道。其型号尺寸如下图:
挡料墙尺寸图
2.设计依据
2.1 主要设计规范及参考资料
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3)《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2.2 地质条件
2.3设计参数
1
)悬臂式挡土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和强度计算采用以下数
据,土压力荷载分项取1.2,设置排水孔,根据本工程特点,可不考虑水压力作用。
2)地基容许承载力[R]=500kN/m2;基底摩擦系数f=0.4;墙后填料为砂砾石料,内摩擦角33.5°,重度16.5kN/m3;抗滑稳定系数Kt≥1.2;抗倾稳定系数K0≥1.5。
3)混凝土采用C20,各项强度指标如下:
fc=9.6MPa, ft=1.10MPa;
钢筋采用HRB335级,各项强度指标如下:
fy=300MPa。
3.挡料墙稳定性计算
3.1土压力计算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31.6°,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破裂面,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第2破裂角=17.7 °。
Ea=290.63kN/m,Ex=180.42kN/m, Ey=227.84kN/m,作用点高度 Zy=2.65m。
墙身截面积=11.48m2,重量=189.47kN/m,重心距前趾水平距离=2.26m
整个墙踵上的土重=111.75(kN) 重心前趾水平距离=1.36m
3.2稳定性验算
1)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0.400
滑移力= 180.42(kN) 抗滑力=558.45(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1.238>1.200 。
2)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点,墙身重力的力臂Zw=1.402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踵上土重的力臂Zw1=2.39 (m)
相对于墙趾点,Ey的力臂 Zx=3.01 (m)
相对于墙趾点,Ex的力臂 Zy=2.650(m)
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
倾覆力矩= 478.79(kN.m) 抗倾覆力矩= 1350.82(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2.82> 1.500 。
3.3承载力验算
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验算墙底偏心距及压应力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558.45(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872.03kN.m)
基础底面宽度B= 4.300m 偏心距 e = 0.588m
基底压应力: 趾部=236.51kPa 踵部=23.23kPa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588 ≤0.250×4.300 =1.075m
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236.51≤ 650.000kPa 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23.23 <= 600.000(kpa)=""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129.87">=><=>=>
4.挡料墙结构设计
4.1立墙的结构设计
1)作用在立墙上的荷载计算
2)立墙内力计算
立墙A、B两个截面的内力,对应墙高分别为4.5m、6.0m。 HA=4.5m;
MA=1.2×1/2×16.5×4.52×COS(β) ×1/3×4.5=196.82kN.m/m。
HB=6.0m;
MB=1.2×1/2×16.5×6.02×COS(β) ×1/3×6.0=466.53kN.m/m。
3)截面强度验算与配筋计算
①B-B’截面,墙高6.0m,h=700mm,h0=660mm。
x=h0? h20?2KM
α1fcb As=2910.0mm2/m
配 20@100(As=3142mm2/mm)。
A-A’截面,墙高4.5m,h=600mm,h0=560mm。
x=h0? h20?2KM
α1fcb As=1402.1mm2/m
配 20@200(As=1571mm2/mm)。
②③④⑥⑤
(四) 墙趾板强度计算
标准值: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563.111(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1135.558(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4.700 (m) 偏心距 e = 0.333(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2.017(m)
基础底压应力: 趾点=170.807 踵点=68.814(kPa)
设计值: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675.733(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1362.669(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4.700 (m) 偏心距 e = 0.333(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2.017(m)
基础底压应力: 趾点=204.969 踵点=82.577(kPa)
[趾板根部]
截面高度: H' = 0.500(m)
截面剪力: Q = 179.448(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截面弯矩: M = 91.894(kN-m)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配筋率Us=0.14% < us_min="">
抗弯受拉筋: As = 1000(mm2)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75.537(kN-m)
最大裂缝宽度:鋐max = 0.278(mm)。
(五) 墙踵板强度计算
标准值: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563.111(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1135.558(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4.700 (m) 偏心距 e = 0.333(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2.017(m)
基础底压应力: 趾点=170.807 踵点=68.814(kPa)
设计值: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675.733(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
=1362.669(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4.700 (m) 偏心距 e = 0.333(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趾点的距离 Zn = 2.017(m)
基础底压应力: 趾点=204.969 踵点=82.577(kPa)
[踵板根部]
截面高度: H' = 0.500(m)
截面剪力: Q = 186.318(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截面弯矩: M = 295.808(kN-m)
抗弯受拉筋: As = 2389(mm2)
转换为斜钢筋: As/cos5= 2395(mm2)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246.507(kN-m)
最大裂缝宽度:鋐max = 0.469(mm)。
(六) 立墙截面强度验算
[距离墙顶 1.500(m)处]
截面宽度 B' = 0.475(m)
截面剪力 Q = 18.308(kN)
截面弯矩 M = 9.492(kN-m)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7.910(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配筋率Us=0.02% < us_min="">
抗弯受拉筋: As = 950(mm2)
转换为斜钢筋: As/cos6= 951(mm2)
最大裂缝宽度:鋐max = 0.011(mm)。
[距离墙顶 3.000(m)处]
截面宽度 B' = 0.550(m)
截面剪力 Q = 57.716(kN)
截面弯矩 M = 64.623(kN-m)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53.853(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配筋率Us=0.08% < us_min="">
抗弯受拉筋: As = 1100(mm2)
转换为斜钢筋: As/cos6= 1101(mm2)
最大裂缝宽度:鋐max = 0.058(mm)。
[距离墙顶 4.500(m)处]
截面宽度 B' = 0.625(m)
截面剪力 Q = 112.215(kN)
截面弯矩 M = 190.185(kN-m)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158.487(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拉筋构造配筋: 配筋率Us=0.18% < us_min="">
抗弯受拉筋: As = 1250(mm2)
转换为斜钢筋: As/cos6= 1252(mm2)
最大裂缝宽度:鋐max = 0.442(mm)。
[距离墙顶 6.000(m)处]
截面宽度 B' = 0.700(m)
截面剪力 Q = 181.808(kN)
截面弯矩 M = 408.816(kN-m)
截面弯矩 M(标准值) = 340.680(kN-m)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抗弯受拉筋: As = 2214(mm2)
转换为斜钢筋: As/cos6= 2217(mm2)
最大裂缝宽度:鋐max = 0.493(mm)。
=================================================
各组合最不利结果
=================================================
(一) 滑移验算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1(一般情况)
抗滑力 = 225.244(kN),滑移力 = 173.633(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1.297 > 1.200
(二) 倾覆验算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1(一般情况)
抗倾覆力矩 = 1600.524(kN-M),倾覆力矩 = 464.967(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3.442 > 1.500
(三) 地基验算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一般情况)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333 <= 0.250*4.700="">=>
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一般情况)
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170.807 <=>=>
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一般情况)
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68.814 <=>=>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一般情况)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119.811 <=>=>
(四) 墙趾板强度计算
[趾板根部]
截面高度: H' = 0.500(m)
截面剪力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剪力: Q = 179.448(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配筋面积最大值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弯矩: M = 91.894(kN-m)
配筋面积: As = 1000(mm2)
裂缝计算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裂缝宽度: w = 0.278(mm)
(五) 墙踵板强度计算
[踵板根部]
截面高度: H' = 0.500(m)
截面剪力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剪力: Q = 186.318(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配筋面积最大值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弯矩: M = 295.808(kN-m)
配筋面积: As = 2395(mm2)
裂缝计算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裂缝宽度: w = 0.469(mm)
(六) 立墙截面强度验算
[距离墙顶 1.500(m)处]
截面宽度 B' = 0.475(m)
截面剪力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剪力: Q = 18.308(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配筋面积最大值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弯矩: M = 9.492(kN-m) 配筋面积: As = 951(mm2)
裂缝计算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裂缝宽度: w = 0.011(mm)
[距离墙顶 3.000(m)处]
截面宽度 B' = 0.550(m)
截面剪力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剪力: Q = 57.716(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配筋面积最大值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弯矩: M = 64.623(kN-m) 配筋面积: As = 1101(mm2)
裂缝计算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裂缝宽度: w = 0.058(mm)
[距离墙顶 4.500(m)处]
截面宽度 B' = 0.625(m)
截面剪力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剪力: Q = 112.215(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配筋面积最大值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弯矩: M = 190.185(kN-m) 配筋面积: As = 1252(mm2)
裂缝计算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裂缝宽度: w = 0.442(mm)
[距离墙顶 6.000(m)处]
截面宽度 B' = 0.700(m)
截面剪力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剪力: Q = 181.808(kN) 截面抗剪验算满足,不需要配抗剪腹筋 配筋面积最大值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截面弯矩: M = 408.816(kN-m) 配筋面积: As = 2217(mm2)
裂缝计算最不利结果:组合1(一般情况) 裂缝宽度: w = 0.493(mm)
范文四:固体料仓设计计算
6设计计算
固体料仓的校核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根据地震或风载的需要,选定若干计算截面(包括所有危险截面) 。
b) 根据 JB/T 4735的相应章节,按设计压力及物料的特性初定仓壳圆筒及仓壳锥体各 计算截面的有效厚度 δe 。
c) 按 6.1~6.18条的规定依次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应满足各相应要求,否则需要 重新设定有效厚度,直至满足全部校核条件为止。
固体料仓的外压校核计算按 GB 150的相应章节进行。
6.1 符号说明
A —— 特性纵坐标值, mm ;
B —— 系数,按 GB 150确定, MPa ;
C —— 壁厚附加量, C =C 1+C 2, mm ;
C 1 —— 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材料标准选取, mm ;
C 2 —— 腐蚀裕量和磨蚀裕量, mm ;
腐蚀裕量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取不小于 1 mm;对于不锈钢,当介质的腐蚀性极微时, 取为 0;对于铝及铝合金,取不小于 1 mm;对于裙座壳取不小于 2 mm;对于地脚螺栓 取不小于 3 mm;
磨蚀裕量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铝及铝合金一般取不小于 1mm , 对于高合金钢一般取 不小于 0.5mm 。
D i —— 仓壳圆筒内直径, mm ;
D o —— 仓壳圆筒外直径, mm ;
E t —— 材料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 MPa ;
F f ——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的摩擦力, N ;
F k1 —— 集中质量 m k 引起的基本震型水平地震力, N ;
F V —— 集中质量 m k 引起的垂直地震力, N ;
F Vi —— 集中质量 i 引起的垂直地震力, N ;
0-
V
F —— 料仓底截面处垂直地震力, N ;
I
I
V
F -——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N ; g —— 重力加速度,取 g =9.81m/s2;
H —— 料仓总高度, mm ;
H o —— 仓壳圆筒高度, mm ;
H c —— 仓壳锥体高度, mm ;
H i —— 料仓顶部至第 i 段底截面的距离, mm ;
h —— 计算截面距地面高度(见图 3) , mm ;
h c —— 物料自然堆积上锥角高度(见图 7) , mm ;
h i —— 料仓第 i 段集中质量距地面的高度(见图 3) , mm ;
h k —— 任意计算截面 I -I 以上集中质量 m k 距地面的高度(见图 3) , mm ;
h W —— 料仓计算截面以上的储料高度(见图 7) , mm ;
I
I E
M -—— 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基本振型地震弯矩, N·mm ; 0
0-E
M —— 底部截面 0-0处的地震弯矩, N·mm ; e M —— 由偏心质量引起的弯矩, N·mm ;
I
I w M -—— 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风力弯矩, N·mm ; 0
0-w M —— 底部截面 0-0处的风力弯矩, N·mm ; I
I M -max —— 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最大弯矩, N·mm ; 0
0max -M —— 底部截面 0-0处的最大弯矩, N·mm ;
m c —— 仓壳锥体质量与仓壳锥体部分所储物料质量之和, kg ; m min —— 料仓最小质量, kg ;
m t —— 单位面积的仓壳顶质量与附加质量之和, kg ; m o —— 料仓操作质量, kg ; m 05 —— 料仓储料质量, kg ; p —— 设计压力, MPa ; p o —— 设计外压力, MPa ;
I
I h
p -—— 物料在仓壳圆筒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水平压力, MPa ; I I v p -—— 物料在仓壳圆筒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垂直压力, MPa ;
a
a h
p -—— 物料对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a -a 处产生的水平压力, MPa ; a
a n
p -—— 物料对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a -a 处产生的法向压力, MPa ; a
a v
p -—— 物料对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a -a 处产生的垂直压力, MPa ; II II n
p -——
物料对仓壳锥体大端 II -II 处产生的法向压力, MPa ;
II
II v p -——
物料在仓壳锥体大端 II -II 处产生的垂直压力, MPa ;
q o —— 基本风压值,见 GB 50009,或按当地气象部门资料,但均不应小于 300 N/m2; q w ——
基本雪压值, N/m2。对我国主要地区, q w 可从 GB 50009中选取。当表中查不到时,可 向当地气象部门咨询或取 q w =300 N/m2 。当料仓露天建在山区时,应将上述雪压值乘 以系数 1.2。 R eL —— 常温下材料屈服点, MPa ;
[]t R —— 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
T 1 —— 料仓基本自振周期, s ;
W e —— 地震载荷, N ;
W s —— 雪载荷, N ;
ρ—— 物料堆积密度, kg/m3;
e
δ—— 仓壳圆筒或仓壳锥体的有效壁厚, mm ;
ei
δ—— 各计算截面设定的仓壳圆筒或仓壳锥体的有效壁厚, mm ;
t
δ—— 仓壳顶的有效壁厚, mm ;
θ—— 仓壳锥体的半顶角, (°) ;
φ—— 焊接接头系数;
μ—— 物料与料仓壳体间的 摩擦系数 ;
f
σ—— 物料与料仓壳体间摩擦产生的应力, MPa ;
z
σ—— 组合轴向应力, MPa ;
θ
σ—— 周向应力, MPa ;
∑
σ—— 组合应力, MPa ;
ψ—— 松散物料内摩擦角的最小值, (°) ;
ψ’ —— 松散物料与壳体壁面的摩擦角, (°) 。
6.2 料仓的结构类型
料仓壳体结构主要有拱顶式和锥顶式。
料仓支承结构主要有裙座式、带整体加强环耳式支座及耳式支座,见图 1所示。
料仓的操作质量按式(7)计算:
e a o o o o o o m m m m m m m m ++++++=54321 ……………………… (7)
式中:m o —— 料仓的操作质量, kg ;
m o 1 —— 仓壳(包括支座)质量, kg ; m o 2 —— 内件质量, kg ;
m o 3 —— 保温、防护材料质量, kg ; m o 4 —— 平台、扶梯质量, kg ; m o 5 —— 操作时料仓内物料质量, kg ;
m a —— 人孔、接管、法兰及仓壳顶安装的附件质量, kg ; m e —— 偏心质量, kg 。
料仓的最小质量按式(8)计算:
e a o o o o m m m m m m m +++++=4321min …..…………………… (8)
6.4 自振周期
6.4.1 直径、厚度相等的料仓的基本自振周期
直径、厚度相等的料仓其基本自振周期应按式(9)计算:
3
3
1103390-?=i
e t o D E H m H
. T δ …………………………… (9)
6.4.2
度 1/2式中: I i 、 I i-1 —— 第 i 段、第 i-1段仓壳截面惯性矩, mm 4。
仓壳圆筒段: 8
) (3ei
ei i i D I δδπ+=
............................................................
(11)
仓壳锥体段: )
(42
2if ie ei
if ie i D D D D I +=
δπ ……………………………………… ..
(12)
式中:D ie —— 锥壳大端内直径, mm ;
D if —— 锥壳小端内直径, mm ; 6.5 地震载荷 6.5.1 水平地震力
任意高度 h k (见图 3)的集中质量 k m 引起的基本振型水平地震力按式(13)计算:
g m F k k k 111ηα= ……………………………………… .. (13)
式中:1
k F ——
集中质量 m k 引起的基本振型水平地震力, N ;
k m —— 距地面 k h 处的集中质量, kg ;
1α—— 对应于料仓基本自振周期 T 1 的地震影响系数 α值;
α——
地震影响系数,查图(4) ,曲线部分按图中公式计算。
max α—— 对应于 设防烈度 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表 18;
表 18 对应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max α
1k η—— 基本振型参与系数;
∑∑===
n
i i
i n
i . i
i . k
k h
m h
m h
1
31515
11η ……… . …………………………… . (14)
T g —— 各类场地土的特征周期,见表 19 。
表 19 场地土的特征周期 T g
ζ
ζ
γ55. 005. 09. 0+-+
=…………………………………… .. (15)
ζ
——
阻尼比。固体料仓取 ζ=0.02;
1η—— 直线下降段下降斜率的调整系数,按式(16)计算:
()8
05. 002. 01ζη-+=
………………………………… .. (16)
2η —— 阻尼调整系数,按式(17)计算:
ζ
ζ
η7. 106. 005. 012+-+
=………………………………… .. (17)
6.5.2 垂直地震力
设防烈度为 8度或 9度区的料仓应考虑上下两个方向垂直地震力的作用,如图 5所示。 料仓底截面处总的垂直地震力按式(18)计算:
g m F eq v v max 00α=-… ………………………………… .. (18)
式中:max v α—— 垂直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 max max 65
. 0αα=v ; eq m —— 料仓的当量质量,取 o eq m m 75. 0=, kg 。
任意质量 i 处所分配的垂直地震力按式(19)计算。
∑=-=
n
k k
k v i i vi h
m F h m F 1
0(i =1, 2, ……n ) …………… . ……………… (19)
任意计算截面 I-I 处的垂直地震力按式(20)计算。
∑=-=n
i
k Vk
I
I V
F F
……………………………………… . (20)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 I-I 的基本振型地震弯矩按式(21)计算(见图 3) :
∑=--=n
i
k k k I
I E
h h F M
) (1……………………… . …………… (21)
直径、 厚度相等的料仓的任意截面 I -I 和底截面 0-0的基本振型地震弯矩分别按式 (22) 和式(23)计算:
) 41410(17585
. 35. 25. 35
. 201h h H H H g m M I I E +-=
-α …………… . ……… (22)
gH m M E 010035
16
α=
- …………………………………… . (23) 6.6 风载荷
6.6.1 水平风力
两相邻计算截面间的水平风力按式(26)计算:
601110211110-?=D l f q K K P …………………………………… (24) 602220221210-?=D l f q K K P ………………………………… (25) 6002110-?=i i i i i D l f q K K P …………… .. …………………… (26)
式中:1P , 2P ,……, i P —— 料仓各计算段的水平风力, N ;
D 01, D 02, …… , D 0i —— 料仓各计算段的外径, mm ;
i f —— 风压高度变化数系,按表 20选取:
H it —— 料仓第 i 段顶截面距地面的高度 , m ; K 1—— 体型系数,取 K 1=0.7;
K 21, K 22 , ……, K 2i —— 料仓各计算段的风振系数, 当料仓高度 H≤20m 时,取 K 2i =1 .70,当 H >
20m 时,按式(27)计算:
i
zi
i i i f K Φ+
=νξ12 ……… . …………………………… (27)
i ξ—— 脉动增大系数,按表 21选取;
i v —— 第 i 段 脉动影响系数 ,按表 22选取;
zi Φ—— 第 i 段振型系数,根据 h it / H 由表 23选取; i l —— 第 i 计算段长度(见图 6) , mm ;
表 20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i f
表 21 脉动增大系数 i ξ
表 22 脉动影响系数 i ν
表 23 振型系数 zi Φ
6.6.2 风弯矩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风弯矩按式(28)计算:
++++++=
+++++-) 2
() 2(221211i i i i i i i i i I I w l
l l P l l P l P M ……………… (28) 料仓底截面为 0-0处的风弯矩按式(29)计算:
++++++=
-) 2
() 2(23213212110
0l l l P l
l P l P M w …… .. ………………… (29)
6.7 ge m M e e = …………………………………………… (30)
式中 e —— 偏心质量重心至料仓中心线的距离, mm 。 6.8 最大弯矩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最大弯矩按式(31)计算:
?????+++=----e
I
I W I
I E e I I w I I M M M M M M
25. 0max
取其中较大值 … . ………………… (31)
料仓底部截面 0-0处的最大弯矩按式(32)计算:
?????+++=----e
W E e w M M M M M M
00
0000
0max
25. 0 取其中较大值 … . ………………… (32)
6.9 物料对仓壳圆筒的作用力
6.9.1 特性纵坐标系数
特性纵坐标系数 A ,其值按式(33)计算:
3
)
2
45(42c
i
h tg tg D A --
'=
ψ …………………………………… (33) ψtg D h i
c 6
=
……………………………………………… (34) 6.9.2 物料对仓壳圆筒的垂直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圆筒任意截面 I -I 处产生的垂直方向压应力 v p ,见图 7,其值按式(35) 计算:
91103) 1(---??????
?++=c w w I
I v
h A h
h g p ρ …………………………… (35)
6.9.3 物料对仓壳圆筒产生的水平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圆筒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水平压应力 h p ,按式(36)计算:
9
210) 1(14---???
????+-'=
A h tg gD p w i I I h ψρ …………………………… (36)
图 7 仓壳圆筒受力简图
6.9.4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的摩擦力
在计算截面 I -I 以上,产生于仓壳圆筒表面的摩擦力按式(37)计算:
92
210)
(4--?+=
A h gh D F
w w i I
I f
ρπ ………………………………… (37)
式中: I
I f F - ——
I -I 截面上仓壳圆筒表面的摩擦力, N 。
6.10 雪载荷
仓壳顶的雪载荷 W s 按式(38)计算:
62104
-?=
w
o s q D W π …………… . ……………………… (38)
6.11 仓壳圆筒应力计算
6.11.1 仓壳圆筒轴向应力计算
仓壳圆筒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轴向应力分别按式 (39) 、 式 (40) 、 式 (41) 及式 (42) 计算:
设计压力产生的轴向应力:
I
I ei
i I I z pD --=δσ
41
…… . …………………………………… (39) 式中:I
I ei -σ—— 设计压力在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轴向应力, MPa ;
ei δ—— 仓壳圆筒计算截面 I -I 处的有效厚度, mm 。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 摩擦力 产生的轴向应力:
I
I ei
i I
I f I I z D F ---=
δπσ2 ………………… . …………………… (40)
式中:I
I z -2σ—— 摩擦力在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轴向应力, MPa 。
最大弯矩在仓壳圆筒内产生轴向应力:
)
(324
4max
3
i o I
I o I
I z D D M D -=--πσ
…………………………………… (41) 式中:I
I z -3σ—— 最大弯矩在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轴向应力, MPa 。
由计算截面 I -I 以上料仓壳体重及垂直地震力产生的轴向应力:
I
I ei
i s
I I V I
I up
I
I z D W F g m ----++=
δπσ4 …………… .. ……… .. ……… (42)
式中:I
I z -4σ—— 壳体空重及垂直地震力在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的轴向应力, MPa 。
I
I up
m -—— 计算截面 I -I 以上的料仓壳体及附件质量, kg ,按式(43)计算:
I I aup I I up I I up I I up I I up I I up m m m m m m ------++++=4321 ……… .. …………… (43)
式中:I
I up m -1—— 计算截面 I -I 以上的料仓壳体质量, kg ;
I
I up m -2—— 计算截面 I -I 以上的料仓内件质量, kg ; I I up m -3—— 计算截面 I -I 以上的保温、防护材料的质量, kg ; I I up m -4—— 平台扶梯质量, kg ;
I
I aup
m -—— 计算截面 I -I 以上的人孔、接管、法兰及仓壳顶安装的附件质量, kg 。
6.11.2 仓壳圆筒周向应力
设计压力 p 和物料的水平压应力 I
I h p -在计算截面 I -I 处仓壳圆筒中产生的周向应力按 式(44)计算:
I
I ei
i
I
I h I
I D p p ---+=δσθ
2) ( ……………………… . …………… (44) 式中:I I -θσ—— 由设计压力 p 和物料的水平压应力 h p 在计算截面 I -I 处产生周向应力, MPa 。
6.11.3 应力组合 6.11.3.1 组合拉应力
组合轴向应力按式(45)计算:
I
I z I I z I I z I I z I I z ------+-=4
321σσσσσ ………… .. … .. …………… (45) 式中:I
I z -σ—— 组合轴向应力, MPa 。
组合拉应力按式(46)计算:
I I I I z I I I I z I
I zL -----++=θθσσσσσ22) () ( ………… . ……………… (46)
式中:I
I zL -σ—— 组合拉应力, MPa 。
6.11.3.2 组合压应力
组合压应力按式(47)计算:
I
I z I I z I I z I I z I I zA --------=4
321σσσσσ …………… . ……………… (47) 式中:I
I zA -σ—— 组合压应力, MPa 。
6.11.4 应力校核
仓壳圆筒任意计算截面 I -I 处的组合拉应力与组合压应力分别按式(48)及式(49) 校核:
组合拉应力:
[]φt I
I zL σσ<- ……………="" .="" ……="" ..="">->
(48)
组合压应力:
[]er I I zA σσ<-…………… .="">-……………>
(49)
[][]
??
?=t
o o er R K B
K σ 取其中较小值 ………………… . (50)
式中:
[]er σ—— 仓壳圆筒材料的许用轴向压应力, MPa ,按式(50)确定: K o —— 载荷组合系数,取 K o =1.2。
6.12 仓壳锥体应力
6.12.1 仓壳锥体任意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6.12.1.1 仓壳锥体特性纵坐标系数
仓壳锥体特性纵坐标系数 A z ,其值按式(51)计算:
3
)
2
45(42zc
a a zi
z h tg tg D A --
'=
-ψ ………………………………… (51) ψtg D h a a zi
zc 6
-= … .. ………………… .. ………………… (52)
式中:z A —— 仓壳锥体特性纵坐标值, mm ;
a
a zi
D -—— 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α-α处的内直径, mm ; h zc —— 物料在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α-α处的锥角高, mm 。
6.12.1.2 物料对仓壳锥体的垂直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锥体任意截面 a -a 处产生的垂直方向压应力 v p ,见图 8,其值按式(53) 计算:
9
1103) 1(---??????
?++=zc z w w a
a v
h A h h g p ρ ………………………… (53)
6.12.1.3 物料对仓壳锥体产生的水平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锥体任意计算截面 a -a 处产生的水平压应力 h p ,按式(54)计算:
9210) 1(14---???
????+-'=z w zi a
a h
A h tg gD p
ψρ ………………………… (54)
图 8 物料对仓壳锥体的垂直压应力
6.12.1.4 仓壳锥体任意截面处的法向压应力
物料在仓壳锥体任意计算截面 a -a 处所产生的法向压应力 n p 按式(55)计算,此压 应力与仓壳锥体间产生的法向压应力。
θθ22cos sin a a h a a v a a n p p p ---+= ……… . …… . ………………… (55)
6.12.1.5 周向应力
仓壳锥体任意截面 a -a 处由设计压力 p 和和垂直于其壁面的法向压应力 a
a n p -产生的
周向应力按式(56)计算。
θ
δσθ
cos 2) (a
a ei a
a zi
a a n a
a D p p ----+= …………………………………… (56) 6.12.1.6 轴向应力
任意截面 a -a 处由设计压力 p 和物料垂直压应力 a
a v p -产生的轴向应力按式 (57) 计算:
θ
δπθδσ
cos cos 4) (a
a ei a a zi a a c a a ei a
a zi a a v a
a z
D g
m D p p -------++=……………… . ………… (57) 式中:a a c
m -—— 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a -a 以下的仓壳锥体质量与仓壳锥体计算截面 a -a 以下的仓壳
锥体所储 物料质量 之和, kg 。
6.12.2 组合应力
截面 a -a 处组合应力按式(58)计算:
a a a a z a a a a z a a -----∑-+=θθσσσσσ22) () ( …………………………… (58)
6.12.3 应力校核
截面 a -a 处组合应力按式 (59) 校核:
[]φt a
a σσ<-∑ ………="" ………………="" ……………………="">-∑>
6.13 仓壳顶计算
6.13.1 自支承式锥形仓壳顶
自支承式锥形仓壳顶适用于壳体内直径不大于 5m 的料仓,见图 9。
仓壳顶的有效厚度按式(60)计算,但不得小于 4.5mm 。当 t δ> 6mm 时可以考虑采用 加强筋结构。
C E
g
m D t t i t +?=
-310sin 24. 2βδ ………… .. ……… .. ……………… (60) g
q m m m m w
t t ti t +
++=32 …… . …………………………… (61) 式中:1t m —— 单位面积的仓壳顶质量, kg/m2;
2t m —— 单位面积的仓壳顶附加质量, kg/m2; 3t m —— 单位面积仓壳顶上平均载荷, kg/m2;
β—— 锥顶母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之夹角(见图 9) ,一般取 10о~35о。
周向应力 θσ按式(63)校核:
[]φt σσθ< ……………………="" ..="" …………………="">
6.13.2 自支承式拱形仓壳顶
自支承式拱形仓壳顶的球壳内半径取料仓内直径的 0.8~1.2倍 , 见图 10。
拱形仓壳顶球壳的有效厚度按式(64)计算,但不得小于 4.5mm 。当 t δ>6mm时可以 考虑采用加强筋结构。
C E
g m R t
t n
t +?=-3
1010δ …………………………… (64) 式中:n R —— 拱形仓壳顶球壳内半径(见图 10)
, mm 。
受内压拱形仓壳顶的周向应力,按式(65)计算:
t
i
pD δσθ4=
………………… .. …………………… (65) 周向应力 θσ按式(66)校核
[]φt σσθ< ………………………="" .="" ………………="">
6.13.3 仓壳顶加强筋
加强筋宜以仓壳顶中心为准,呈辐射状均匀并对称分布,如图 11所示。 加强筋按以下步骤进行校核计算: a) 加强筋的最大弯矩
加强筋 的最大弯矩按式(67)计算:
39
3max 1041048--?+
?=
n
D W n
g
m D M i
Z t i π ……………………… (67)
式中:max M —— 加强筋最大弯矩, N·m ;
Z W —— 集中载荷, N ;
n —— 直径方向加强筋的数量。 b) 所需加强筋截面模数按式(68)计算:
3max
min 10?=
t
R M Z ……………………………………… (68) 式中:min Z —— 所需加强筋最小截面模数, mm 3。
c) 已设定加强筋的截面模数应 ≥ min Z 。否则需要调整加强筋的数量或型钢规格直到满
足为止。
图 11 仓壳顶加强筋结构
6.14 仓壳顶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加强用的包边角钢与仓壳圆筒的连接可以采用对接或搭接型式,见(图 12)所示。 仓壳顶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有效面积 (包边角钢横截面积加上与其相连的仓壳圆筒与仓 壳顶各 16倍板厚范围内的截面之和)应同时满足式(69)与表(24)之要求:
β
φσtg D p A t
i s j 82
≥ … .. ………………… .. ………………… (69) 式中: j A —— 仓壳顶、仓壳圆筒与包边角钢有效截面积之和, mm 2;
s p —— 取设计压力 p 及设计外压 o p 中的较大值, MPa 。
(b ) (d ) 加强结构
表
24 包边角钢最小尺寸
mm
包边角钢自身的对接接头及包边角钢与仓壳圆筒、 仓壳顶连接的焊接接头应为 全焊透结
构 。
6.15 仓壳锥体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仓壳锥体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形式见(图 13) 。
图 13 仓壳锥体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仓壳圆筒圆周方向拉力按式(70)计算:
2
)
(i
h S D p p Y += ………… .. ………………………… (70) 式中:s Y —— 仓壳圆筒圆周方向拉力, N/mm。 仓壳锥体母线方向拉力按式(71)计算:
θ
πθcos cos 4) (1i c i v D g
m D p p Y +
+=
………… .. …………………… (71) 式中:1Y —— 仓壳锥体母线方向拉力, N/mm。
θ
cos ) (2i
II
II n R p p Y -+= ………………… . ………………… (72)
式中:2Y —— 仓壳锥体圆周方向拉力, N/mm。
θsin 12i c S n R Y B Y B Y Q -+= ……………………………… (73)
式中:Q —— 仓壳锥体圆周方向拉力, N ;
n B —— 仓壳锥体有效加强长度, mm ; c B —— 仓壳圆筒有效加强长度, mm 。
θ
δcos 26
. 0e
i n D B = ………………………………………… (74)
2
6. 0e
i c D B = ……………… . ………………………… (75)
承压圈区域内所需截面积按式(76)计算:
φ
σt
c Q
A =
……………………… . …………………… (76)
式中:c A —— 承压圈区域内所需截面积, mm 2。
当 n n c c c t B t B A +>时 需要增加具有相当于 ) (n n c c c t B t B A +- 截面积的补强圈。 6.16 仓壳圆筒加强结构
6.16.1 仓壳圆筒设计外压
仓壳圆筒设计外压按式 (77)计算:
in i o p q f p +=025. 2 ……………………………………… (77)
式中:in p —— 料仓内部负压值, MPa 。 6.16.2 料仓许用临界外压力
料仓许用临界外压力值 []cr p 按 GB 150计算: 6.16.3 加强圈个数及位置
当 []cr p
表 25 仓壁加强圈最少数量及位置
6.16.4 加强圈最小截面尺寸
加强圈最小截面尺寸 宜符合 表 26的规定。
表 26 加 强 圈 最 小 截 面 尺 寸 mm
6.16.5加强圈与仓壳圆筒的连接形式
加强圈与仓壳圆筒的连接形式按附录 A 确定。
6.17 裙座
6.17.1裙座壳底截面的组合应力按式(78)和式(79)校核,见图 14:
图 14 裙座壳示意图
[]???≤++--t
sb v sb R K B K A F g m Z M 0200000
0max
cos ) (cos 1?? ……………………… (78) ??
?≤++-eL
sb
sb e w
R B K A g m Z M M 9. 0cos ) 3. 0(cos 120max 0
0?? …………………… (79) 式中:00-V F —— 0-0截面处的垂直地震力, 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N ;
sb A —— 裙座壳底部截面积, mm 2;
?
—— 裙座半顶角,对圆柱形裙座, ?=0, (°) ;
sb Z —— 裙座壳底部截面模数, mm 3; is D —— 裙座壳底部内直径, mm ;
s δ—— 裙座壳底部壁厚, mm ;
0K —— 载荷组合系数,取 0K =1.2。
max m —— 料仓最大质量,如不进行水压试验,可取 max m =0m , kg 。
4/2
s is sb D Z δπ= …… . ………… . ………………………… (80)
s is sb D A δπ= …………… . ……………………………… (81)
6.17.2 裙座上较大开孔(图 15)处截面 h -h 组合应力按式(82)和式(83)校核:
[]?????≤++---t
sm h h v h h o sm h h K B K A F g m Z M σ??020max cos ) (cos 1……………………… (82) ?
??≤++--s sm h
h sm e h h w
B K A g m Z M M σ??9. 0cos ) 3. 0(cos 120max ……………………… (83)
式中:h h F F -—— h -h 截面处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N ;
sm A —— h -h 截面处裙座壳的截面积, mm 2;
m b —— h -h 截面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 mm ; im D —— h -h 截面处裙座壳的内直径, mm ; m l —— 开孔加强管长度, mm ;
h
h max
M -—— h -h 截面处的最大弯矩, N·mm ; h
h w
M -—— h -h 截面处的风弯矩, N·mm ; h
h m -0
—— h -h 截面以上料仓的操作质量, kg ;
无论无筋板或有筋板的基础环厚度均不得小于 16 mm。 式中:b δ—— 基础环厚度, mm ;
[]b R ——
基础环材料许用弯曲应力, MPa ;
max b σ—— 混凝土基础上的最大压应力, MPa 。
???
????++±+=---b b e W b V b
b A g m Z M M A F g m Z M max 0
00
0000max max
3. 0σ 取其中较大值 … . … .. ……… (92) 其中:00-V F 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矩形板计算力矩按式(93)计算:
}Y X S M M M , max = ………… .. …………………………… (93) 2max b C M b X X σ= …… .. …… .. …………………………… (94) 2max l C M b Y Y σ= …… .. …… .. …………………………… (95)
其中系数 X C 、 Y C 按表(27)选取。
表 27 矩形板力矩
、 计算表
6.18.2 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按式(96)计算:
???
?
???--++-+=----b v b e w E b b e W B A F g m Z M M M A g
m Z M M 0
000000min 0025. 0σ 取二者中较大值 ………… .. …… (96) 式中:00-V F —— 0-0截面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N ;
B σ——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MPa ;
b A —— 基础环面积, mm 2; b Z —— 基础环的截面模数, mm 3。
) (4
2
2ib ob b D D A -=
π
…………… .. ……………………… (97)
ob
ib ob b D D D Z 32)
(44-=
π ……… .. …………………………… (98)
当 B σ≤0时,料仓可自身稳定,但为了固定料仓位置, 仍应视具体情况, 设置一定的地 脚螺栓。
当 B σ>0时,料仓必须设置地脚螺栓。地脚螺栓根径按式(99)计算:
214C R n A d bt
b
B +=
πσ ………………… .. ……………… (99)
式中:1d —— 地脚螺栓螺纹根径, mm ;
2C —— 地脚螺栓腐蚀裕量, mm ;
n —— 地脚螺栓个数,一般取 4的倍数,对小直径料仓,可取 n=6;
[]bt R ——
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
6.18.3 筋板
筋板压应力按式(100)计算:
2
1l n F G G δσ=
……………………………………… (100)
式中:G σ—— 筋板的压应力, MPa ;
F —— 一个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力, N ; n 1 —— 对应于一个地脚螺栓的筋板个数;
2l —— 筋板宽度, mm ;
G δ—— 筋板厚度, mm 。
n
A F b
B σ=
……………………………………… (101)
筋板的许用压应力按式(102)或(103)计算: 当 c λλ≤时
[][]v
R R G c c ????
?
?-=2) (4. 01λλ …………………………… (102) 当 c λλ>时
[][]2
)
/(277. 0c G
c R R λλ= ……………………………… (103) 式中:[]c R —— 筋板的许用压应力, MPa ;
λ—— 细长比,按式(104)计算,且不大于 250;
i —— 回转半径,对长方形截面的筋板取 0.289G δ, mm ; k l —— 筋板长度, mm ;
v —— 系数,按式(105)计算;
c λ—— 临界细长比,按式(106)计算:
E —— 钢板材料的弹性模量, MPa ;
[]G R ——
筋板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
i
l k
5. 0=
λ …………………… .. …………………… (104)
2) (325. 1c
v λλ
+= ……………………………………… (105)
G
c R E
6. 02πλ=
………… . …………………………… (106)
筋板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许用压应力,即 G σ≤ []G σ。但 G δ一般不小于 2 / 3基础环厚 度。
6.18.4 盖板
6.18.4.1 分块盖板最大应力按式(107)或式(108)计算:
无垫板时
2
323
) (c
z d l Fl δσ-=
……… . …………………………… (107) 有垫板时
2
242323
) () (z c z d l d l Fl δδσ-+-=
…………… . ……………… (108)
式中:z σ—— 盖板的最大应力, MPa ;
2d —— 垫板上的地脚螺栓孔直径, mm ; 3d —— 盖板上的地脚螺栓孔直径, mm ; 2l —— 筋板长度, mm ;
3l —— 筋板内侧间距, mm ;
4l —— 垫板宽度, mm ;
c δ—— 盖板厚度,一般分块厚度不小于基础环的厚度, mm ; z δ—— 垫板厚度, mm 。
6.18.4.2 环形盖板的最大应力按式(109)或式(110)计算:
无垫板时
2
323
43c
z ) d l (Fl δσ-=
……… . …………………………… (109) 有垫板时
2
242323
) (4) (43z c z d l d l Fl δδσ-+-=
…… .. ………………… (110)
式中:z σ—— 环形盖板最大应力, MPa 。
一般环形盖板厚度不小于基础环厚度。
盖板最大应力应等于或小于盖板材料的许用应力。
6.19 仓壳圆筒与裙座连接焊缝
a ) 圆筒形 b ) 圆锥形 图 19 仓壳圆筒与裙座搭接焊接接头示意图
[]t
w o w J J v J J w J J R K A F g m Z M 8. 00max ≤++--- … .. …………………… (111) s o w
J
J max w e J J w K . . A g
m Z M M . σ908030?≤++-- ……… . …………… (112)
其中 J
J v
F -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式中:w A —— 焊接接头抗剪断面面积,按式(113)计算, mm 2
;
ot D —— 裙座壳顶部截面外直径, mm ;
J J v F -—— 搭接焊接接头处的垂直地震力, N ;
J
J max M -—— 搭接焊接接头处的最大弯矩, N·
mm ;
J
J w
M -—— 搭接焊接接头处的风弯矩, N·mm ; J
J max
m -—— 水压试验时(或满仓时)料仓最大质量(不计裙座质量) , kg ; J J o m -—— J -J 截面以上料仓操作质量, kg ;
w Z —— 焊接接头抗剪截面模数,按式(114)计算, mm 3;
[]t w R ——
设计温度下焊接接头的许用应力,取两侧母材许用应力的较小者, MPa 。
es ot w D . A δπ70= …………… . ………………………… (113)
es ot W D . Z δ2
550= ……………………………………… (114)
6.19.2 仓壳圆筒与裙座对接焊接接头
对接焊接接头 J -J 截面处(见图 20)的拉应力按式(115)校核:
es it J J v J J o es
it J J D F g m D M δπδπ-----2
max 4≤0.6[]t
w o R K ………… . ……………… (115) 其中 J
J v
F -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式中:it D —— 裙座顶截面的内直径, mm 。
a ) 圆筒形 b ) 圆锥形
图 20 仓壳圆筒与裙座对接焊接接头示意图
6.20 耳式支座
耳式支座按 JB/T 4725标准选用及校核。
6.21 环座式支座
6.21.1 刚性环耳式支座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图 21 刚性环、垫板与壳体的组合截面图
料仓筒体和支座垫板圆筒的有效加强宽度按式(116)及式(117)计算:
e o e o s D . D . L δδ102=?= ……………………… . ……… .. (116) 1111102δδD . D . L i s =?= …………………… .. ………… . (117)
式中:s L —— 料仓筒体有效加强长度, mm ;
si L —— 垫板圆筒有效加强长度, mm ;
1D —— 垫板圆筒外径, mm ;
1δ—— 垫板圆筒有效厚度, mm 。
组合截面的惯性轴 X — X 距刚性环外缘的距离 a 按式(118)计算:
s
e si e s si L L T B B L B L B T B a ?+?+?++?++?+??=δδδδδδδ11111) 1() 1(1 …… .. …… . (118) 式中:a —— 组合截面的惯性轴 X — X 距刚性环外缘的距离, mm ;
B —— 刚性环宽度, mm ;
T
—— 刚性环厚度, mm ;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按式(119)计算:
321I I I I I i ++=∑= ………………… .. ……………… (119)
式中:I ——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mm 4;
1I —— 刚性环对于惯性轴 X — X 的惯性矩,按式(120)计算, mm 4; 1a —— 刚性环中心对于惯性轴 X — X 的距离, mm ; 2I —— 垫板有效加强段对于惯性轴 X — X 的惯性矩,按式(121)计算, mm 4; 2a —— 垫板中心对于惯性轴 X — X 的距离, mm ;
3I —— 仓壳圆筒有效加强段对于惯性轴 X — X 的惯性矩,按式(122)计算, mm 4; 3a —— 仓壳圆筒中心对于惯性轴 X — X 的距离, mm ;
2131121a T B T B I ??+=
………………………………… (120) 221312121a L L I si si ??+=
δδ ………… . …………………… (121) 233312
1a L L I s e s e ??+=δδ ………… .. …………………… (122) 6.21.2 支座处作用于刚性环上的力
支座处作用于刚性环上的力 F (见图 22) ,按式(123)计算:
图 22 支座及刚性环上的作用力图
h b F F b ?=
…………………………… . …………… (123) 式中:b —— 反力 b F 至壳体的力臂。设有垫板时,至仓壳圆筒的外表面;不设垫板时,至仓壳
圆筒截面的中心, mm ;
h —— 耳式支座的高度, mm ;
F —— 支座处作用于刚性环上的力 , N; b F —— 作用于支座上的反力,按式(124)计算, N ; 1b F —— 作用于一个支座上的反力,按式(125)计算, N ; J J M -max —— 支座底部截面 J — J 处最大弯矩, N·mm ; n —— 支座的数量;
b D —— 反力 b F 作用点的直径, mm ;
1b b nF F = …………… . …………… . …… .. ………… (124) n
g m nD M F o b J J b +=-max 14 …………………… . …… .. ………… (125) 6.21.3 刚性环组合断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刚性环组合断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布(见图 23) 。
6.21.3.1 支座处应力校核
支座处内力矩按式(126)计算:
2
) ctg 1(211s r D F M θθ--= ……………………………… (126) 式中:s D —— 组合截面惯性轴直径, mm ;
1r M —— 支座处内力矩, N·mm ;
θ—— 两支座之间半夹角,弧度。
4个支座时:4π
θ= 弧度
图 23 刚性环组合断面上的力和力矩
支座处周向力按式(127)计算:
θFctg T r 2
11= ……………… . …………………… .. (127) 式中:1r T —— 支座处圆周力, N ;
支座处组合应力按式(128)计算:
A
T I a
M r r r 111+?=σ …… .. … .. ……………………… .. (128) 式中:1r σ—— 支座处组合应力, MPa ;
A —— 组合截面的面积, s e s L L T B A δδ++?=11, mm 2;
支座处组合应力按式(129)校核:
[]R r <1σ ……………="" .="" ……………………………="">1σ>
6.21.3.2 两支座中间处应力校核
两支座中间处内力矩按式(130)计算:
2
) 1sin 1(212s r D F M θθ-= ……… .. …………………… . (130) 式中:2r M —— 两支座中间处内力矩, N·mm ;
两支座中间处周向力按式(131)计算:
θ
sin 1212F T r = ……………… .. …………………… . (131) 式中:2r T —— 两支座中间处圆周力, N ;
两支座中间处组合应力按式(132)计算:
A
T I a
M r r r 222+?=σ ……………… . …………… . (132) 式中:2r σ—— 两支座中间处组合应力, MPa ;
支座处组合应力按式(133)校核:
[]R r <2σ…………………………………………… .="">2σ……………………………………………>
范文五:粉体料仓的设计
粉 体 料 仓 的 设 计
李志义 王淑兰 丁信伟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 116012
摘要 介绍了料仓设计的基本方法 , 包括流型选择 、流型设计以及卸料口尺寸的确定方法等 , 最
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
关键词 料仓 流型 卸料口
() 中图分类号 TQ24919 文章编号 1006 - 7906 199904 - 0011 - 05 文献标识码 A
1 引 言题作一简介 。
2 料仓流型的选择 料仓是化工生产的重要设备 , 它不仅用作储存
() 料仓有两种基本流型 : 整体流和中心流 。在整 原料 、产品 、中间产品等和辅助 工艺粉体物料
() 体流料仓中 , 卸料时料仓中的所有物料同时向卸料 物料 如催化剂等, 而且用作均化物料性能 、平
() 衡工艺物流以及事故情况下的物料紧急存放等 。早 口流动 参见图 1a; 在中心流料仓中 , 流动的物
1 在 30 年 代 , 人 们 就 已 经 重 视 料 仓 的 设 计 问 题, 料只限于料仓中心的 “漏斗”区 , 其周围则为流动
() 在 70,80 年代取得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 “死区” 参见图 1b。表 1 给出了这两种流型料仓 果 。尽管这些成果还不能解决料仓设计的一些特殊 的优缺点比较 , 及其各自的适用场合 。图 2 给出了
() 问题 如偏心流动等, 却形成了料仓设计基础 。据 料仓流型选择需要考虑的问题 。 此设计的料仓 , 应能满足一般工艺操作需要 。然投
入使用的料仓至今仍屡见流动难问题 , 其原因主要
有两个 : 一是设计者重视不够 , 将料仓与常压液体
贮罐同等对待 ; 二是缺乏必要的设计参考资料 。现
有的关于料仓设计的研究成果 , 基本上分散在不同
的出版物上 , 缺乏系统性 ; 这些研究成果大都具有
很强的针对性 , 缺乏通用性 ; 由于粉体流动问题本
身的 复 杂 性 , 有 些 结 果 尚 有 争 议 , 缺 乏 定 论 。因
此 , 设计者在利用这些结果时 , 有时觉得局限性很
大 。料仓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流型选择 , 然后
a 整体流 b 中心流 是确定一个合适的料斗半顶角 , 以实现所选择的流 图 1 料仓的基本流型 型 。对于整体流和中心流料仓 , 要分别确定合适的
() 卸料口尺寸 , 以防止因形成粘性拱 又称架桥或
() 管流 又称 鼠 洞等 , 造 成 无 法 卸 料 或 喷 泻 等 问
题 。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设计经验 , 就此问
【作者简介】李志义 , 男 , 1959 年 3 月生 , 1981 年毕业于大
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 , 工学博士 , 教授 , 现主要从事化工装备
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收稿日期】1999 - 04 - 22 修回日期 : 1999 - 08 - 01 图 2 料仓流型选择需考虑的问题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9 年第 20 卷第 4 期〃12 〃
表 1 整体流和中心流料仓的基本特性及适用场合
比较项目整体流中心流
稳定 不会出现管流 、喷泻等不稳定流动状态 。不稳定 会出现管流、喷泻等不稳定流动状态 , 卸 卸料速率 适用于需对卸料量进行计量和控制的场合 。 料速率变化很大。适用于对卸料量无严格要求的场合。
( ) , 物料仓存时间基本相均匀 仓内压力波动小 不均匀 流速的波动会引起仓内压力 动压力
卸料密度同 , 卸料口处物料密度基本保持一致 。适 用 于 通 过 的变化 , 流动区与死区物料密度存在差 异 。适 用 于
卸料速率来控制卸料量的场合 。 对卸料量无需计量和控制的场合 。
先进先出 物料同时向卸料口流动 , 料位均匀,先进后出 料仓中心形成一个 “漏斗”形流区 下降 , 物料的仓存时间基本一致 。适用于 对 料 位 需 其周围为流动 “死区”, 流动区物料即进即出 , 死区 卸料顺序 要计量和控制 , 以 及 仓 存 时 间 会 对 物 料 性 质 有 较 大 物料最后卸出 。适 用 于 仓 存 时 间 对 物 料 性 质 影 响 较 影响的场合 。 小的场合 。
一致 原因及适用场合同上 。 不一致 原因及适用场合同上 。 仓存时间
不严重 即使进料时因粒度分散造成离析 , 但在卸较严重 卸料时的中心漏斗流会加剧物料离析 。
离析程度料时因整体流动 , 同一料位上的渗混过程 , 使物料离析 适用于物料粒度分散较小或对粒度分散无严格要求
的场合 。 减小或消除。适用于物料粒度分散较大的场合。
较高 料斗半顶角较小 , 使整个料仓高度增加 ,
, 可减小料仓总体高度 ,较低 料斗半顶角较大 同时增加了进料 系 统 的 费 用 。适 用 于 安 装 高 度 不 受 料仓造价 限制的场合 。 节省空间 ,降低造价 。适用于安装空间受限制的场合 。
较短 内壁因受物料流动的冲刷 , 壁厚不断减, 物料不直接冲较长 流动区仅在料仓的中部 料仓寿命 薄 。适用于物料较软的场合 。 刷内壁面 。适用于物料较坚硬的场合 。
差 针对某一物料设计的整体流料仓 , 一般不
好 可用于储存不同物料 , 允许标 准 化 、系 列 适用于其他物料 , 除非对料仓流型没有 要 求 。因 此 通用性 化设计 。因此经济性较好 。 经济性较差 。
δ()3175 ×1101 011- 3 3 料仓流型的设计 φe - α = ()2 1/ 5(δ) 01725 tg (料仓流型设计 , 就是根据仓存物料的特性 有
φ δ式中 : < -="" 3="" δφ)="" 效内摩擦角="" 和壁面摩擦角,="" 确定出一个料斗="">
() () 式 1和式 2中所有角度量的单位为度 。 α () 半顶角 参见图 3。
δφ 其中有效内摩擦角 和壁面摩擦角可由试验确
3。定
( ) ( )利用图 4 和图 5 也可得出与式 1和式 2
相同的结果 。图 4 用于圆锥形料斗 , 图 5 用于楔形
( ) ( ) 料斗 。图中曲线相应于式 1、式 2的计算结
() 果 整体流最大半顶角。在曲线下方 , 料仓处于
整体流 , 上方则为中心流 。由图 4 和图 5 可见 , 壁
φ 面摩擦角 对料仓流型有很大影响 。它在较小范
图 3 料仓的几何结构 围内的变化 , 也可能改变料仓的流型 。这说明合理
保持整体流所需的最大半顶对于圆锥形料斗 , 选择料斗材质 , 适当降低表面粗糙度 , 具有实际意
1 ?4?角为: 义 。此外 , ter Bo rg建议 , 实际设计时 , 将计算
δ φ 1 sin 1 1 - sin() 或查图得出的值减去 3?的安全裕度 , 作为整体 α(φ) ( ( () ) )180= ?- - ?arcc os + arcs in ? 1 δ δ2sin2 2 sin 流料斗半顶角 , 以防止料仓交替出现整体流与中心 对于楔形料斗 , 可由如下经验公式确定整体流 流 , 影响正常卸料 。 2 最大半顶角: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李志义等粉体料仓的设计〃13 〃
在卸料口处可能形成两种料拱 : 机械拱和粘性
( μ) 拱 。对于平均直径较大 > 3000m的颗粒体 , 易 5 形成机械拱 。此时 , 卸料口尺寸可由下式确定:
()3 B > 6 d p
式中 , d为平均颗粒直径 。对于平均直径较 p
小的粉体物料 , 不产生粘性拱的最小卸料口尺寸可
6 由下式确定:
3 (α) σ H c ()B > 4 ρg
3 ρ式中 , 为粉体密度 , kg/ m; g 为重力加速
2 3 σ度 , m/ s; 为 粉 体 物 料 的 临 界 开 放 屈 服 强 度 , c
α) (Pa ; H 由下式确定 :
1 65 200 i 1 - i ) ( ) ()( 5 = (α) α αH 130 +200 +
α式中料斗半顶角的单位为度 ; 对于圆形和方形 图 4 圆锥形料斗的流型设计
( ) 卸料口 , i = 1 ; 对于缝形卸料口 L ?3 B, i = 0 。
为了理解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 首先要明确如下
几个概念 :
() σ1最大主应力。该应力与料仓中的料位高度 1
(σ) H 有关 见图 7, 在筒仓部分 , 随料深按指数规律 1
σ增加 ; 在筒仓与料斗的相接处 , 达最大 ; 在料斗部 1
σσ分 , 线性递减 , 至料斗顶角处 , 降至零。 1 1
() σ2开放屈服强度 。若粉体物料在料仓 中 c
形成了稳定的粘性拱 , 该料拱的密实强度 , 即在其
σσ自由表面上的强度 , 称为开放屈服强度 。随 c c
σ( σ) 的增加而增加 参见图 7, 在 h = 0 和 h = 1 c
H 处并不等 于 零 , 这 是 由 粉 体 的 粘 性 所 致 。粉 体
3 σ物料的开放屈服强度 , 可由剪切试验确定。 c
() σ3料拱脚处的支承反作用主应力 , 简称反 图 5 楔形料斗的流型设计 作用主应力 , 又称破拱主应力 。它主要取决于料斗
4 卸料口尺寸的确定 ασ半顶角 和料拱跨度 W 等 。由于 正比于料拱跨
411 整体流卸料口尺寸 σ σ 度 W , 故在筒仓部分 为一常数 , 在料斗 部 分 线对于整体流料仓 , 卸料口尺寸太小 , 将会形成 () 性减至零 参见图 7。
() 料拱 或称架桥。设计计算时 , 用一定性尺寸 B
来描述卸料口 的 大 小 。对 于 圆 形 卸 料 口 , B 等 于
() 卸料口直径 图 6 a; 对于方形卸料口 , B 为对角
() ( 线长度 图 6 b; 对于缝形卸料口 , B 为缝宽 L
) ?3 B , L 为缝长 , 见图 6 c。
图 7 料仓中的最大主应力分布 图 6 不同卸料口形状的卸料口尺寸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9 年第 20 卷第 4 期〃14 〃
3 σ粉体物料的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 指的是相应于 c
(σ)(σ)σσ的交点图 8 两条曲线 = f 与 = F 1 c 1
σ(σ)的开放屈服强度 。典型粉体物料的 = F关 c 1
3 系如图 8 所示 , 它可由剪切试验给出。对于圆锥
σσ形料斗 , 破拱主应力 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可 1
近似表示为 :
α) δ ( 1015si n2 + 0σ = σ()6 1δ1 + sin
σσ式中 : 破拱主应力 和最大主应力的单位 1
α δ均为 Pa , 料斗半顶角 和有效内摩擦角的单位
为度 。
() σσ将式 6表示的与的关系和由试验确定 1
σσ即可求得 的 与 的关系 , 按图 8 的方式作图 , 1 c δ图 9 有效内摩擦角 与 F 的关系 3 σ粉体物料的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 c 5 应用实例
需要设计一台圆形整体流料仓 , 确定料斗半顶
α角 和卸料口直径 B 。已知粉体物料的有效内摩擦
δ φ ρ 角 = 40?, 壁 面 摩 擦 角 = 23, ? 平 均 密 度 =
3 960 kg/ m。
() () 解 : 1由式 1求料斗半顶角 。
δφ1 - sin sin 1 1α = () (φ)( ) ?arccos - 180?- + arcsin ? δδ2 2 2sin sin
1 1 - sin40?sin23?1 () ()( )?arccos = - 180?- 23? +arcsin ? 2sin4?0sin40?2 2
= 23? 图 8 粉体物料的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 2确定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412 中心流料仓卸料口尺寸 对于中心流料
(σ)σ由剪切试验得出 =如图 10 曲线 1F c 1 则会出仓 , 若卸料口尺寸太小 ,
( )( ) 所示 , 将式 6 表示在图 10 中 曲线 2, 由这 () 现管流 又称鼠洞, 使卸料流动不稳定 。防止管 3 7σ= 两条 曲 线 的 交 点 确 定 临 界 开 放 屈 服 强 度 c: 流的最小卸料口尺寸 B 可由下式确定 0
2100 Pa 。 FP v()B = 7 0 ρ g
δ由图 9 查式中 , F 为有效内摩擦角的函数 ,
取 ; P为料仓轴向压力 , Pa 。 P可由下式求得 : v v - μKC ρgA)h A (()P= 1 - e 8 v μKC
μμ φ式中 , 为料仓内壁面摩擦系数 , = tg; A
2 为料仓横截面积 , m; C 为料仓横截面周长 , m ; h
为料位深度 , m ; K 为压力系数 , 由下式确定 :
δ 1 - si n K = ()9 δ1 + sin
其余符号同前 。
中心流料仓防止形成料拱的最小卸料口尺寸 B
的确定方法 , 与整体流料仓相同 。一般情况下 , 如 图 10 算例中的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果不出现管流 , 就不会形成料拱 。 (3) 由式 (5) 确定 H (α)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李志义等粉体料仓的设计〃15 〃
参 考 文 献 1 65 200 65 1 i 1 - i ) () (= = = (α) α α H130+ 200+ 130+ 23 21351 J eni ke A W1Bulletin No1108 , Utah Eng1 Experimental
Statio n , Salt L ake City , 1961 , 1,32 () ()4 确定不形成粘性料拱的最小卸4由式 Amold P C , McL ean A G , Robert s A W1Bul k solids : 2 料口直径 。 Storage , Flow and Handling1 TU N RA Publicatio ns ,
31980 , 156,159 α)σ(H c 2135 ×2100 B = = = 0152 m () Schulze D1Chem1 Ing1 Tech1 , 1995 ; 67 1: 60,68 3 ρg 960 ×9181
( ) ter Borg L 1Chem1 Ing1 Tech1 , 1986 ; 4 , 58 1: 5906 结 语 592 粉体料仓设计绝非液体贮罐那样简单 , 仅在与 ( ) Harmens A1Chem1 Eng1Sci1 , 1963 ; 5 18 4 : 297 ,
(306 料仓结构有关的流动问题上 , 就有许多方面 如时
( ) 6 Wilms H1Chem1 Ing1 Tech1 , 1993 ; 65 3 : 284 , ) 效固结 , 偏心流动等尚待深入研究 。本文介绍的 292 流型和卸料口设计计算方法 , 是料仓设计的基础 。 J eni ke A W1Bulletin No1123 , Utah Eng1 Experimental 7
用这些方法设计的料仓 ,一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 Statio n , Salt L ake City , 1964 , 1,26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999 Vol120 No14 Jou r n al of Chem ical I n d ust ry & En gi neeri n g 〃?〃
Abstract Direct substit utio n and L agrangian multipliers
were used for t he op timum design of t ube2shell successive heat Study on catalyt ic oxidat ion a mmon ia leaching exchange systems1U sing t he co mp uting p rogram , t he highest of copper sulf ide concentrate outlet temperat ure of t he p rocess st reams was obtained when t he total heat2t ransfer area was co nstant and t he heat2t ransfer area S U N J i a2s hou B A O Zhi2hong of each heat exchanger was also obtained1
Key Wonds Heat exchange system Design Op timiza2 Abstract The met hod for ext racting copper f ro m copper
tio n sulfide co ncent rate by catalytic o xidatio n ammo nia leaching was
18 CLC number TQ021Document code A p ut forward1U nder t he co nditio ns t hat t he co ncent ratio n of +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07 - 04 N H was 300g/ L , SN22 o xidant was 60 kg/ t , t he amount of 4
AN31 catalyst was 012 kg/ t , t 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was 5 ,
t he stirring time was 4 h in normal at mosp heric temperat ure ,t he Design of silos leaching efficiency of 80125 % for copper was reached1 L I Zhi2yi W A N G S h u2l an D I N G X i n g2w ei Key Words Copper sulfide co ncent rate Catalytic o xida2 tio n Ammo nia leaching Abstract The basic met hods of designing silos were int ro2 CLC number T H11113 Document code A duced ,including selecting and designing flow t ypes in silos ,and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01 - 02 sizing t he silo outlet s for selecting flow t ypes1An example was
finally given to illust rate t he applicatio n1 A commerc ial side2strea m test of NB207 type Key Words Silo Flow t ype Outlet catalyst f or lo w temperature shif t react ion with CLC number TQ24919 Document code A
lo w stea m to carbon rat io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11 - 05 Z HO U L i an2f eng S H E X i an g2l i an C H EN S h u n2h u a
Revie w of conversion processes on methanol plant FA N Guo2j u n Z HA O X i n2l i n CU I Fa2ke M A B i n g Abstract A side2st ream test of t he NB207 type catalyst
for CO shif t reactio n was carried out in t he co mmercial co ndi2 Abstract Producting met hanol f ro m nat ural gas , t here tion1 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 he ( ) have been t hree co nversio n p rocesses : 1 Catforming wit h catalyst were bot h excellent , and t he met hanol by p roduct was vapour , including t raditio nal type , united type and p re2co nver2 lower1 The catalyst could meet t he needs of t he running co ndi2 () sio n t ype1 2Partial o xidative co nversio n wit h or wit hout cata2 tio ns for t he energy2saving N Hsynt hesis plant s1 3 () lyst1 3Heat exchanger t ype1 The p rinciple ,p rocess ,applicatio n Low Key Words Catalyst Low steam to carbo n ratio and mainly technical target of every co nversio n p rocess were re2 2st ream test temperat ure shif t Sideviewed1 CLC number TQ4261807 Document code A Key Words Met hanol plant Co nversio n p rocess Re2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03 - 02 view + Document code A CLC number TQ223112 1 Perf ormance test of accelerant f or phosphat izat ion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16 - 05 in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S H EN Y u2m i n g The three way conversion catalyst f or purif icat ion
of ta il ga s of a utomobile Abstract The p rinciple and p rocess of p hosp hatizatio n in 1 The normal at mosp heric temperat ure were int roduced brieflyZO U Y u n2h u effect of additives o n t he film p roducing was st udied1 It was ( ) showed t hat by use of t he additives , t he p roducing time of t he Abstract The t hree way co nversio n catalyst TWCwas film was shorten , t he amount of t he residue was decreased , t he p rovided wit h t hree f unctio ns of catalytic o xidatio n ,catalytic re2 life of t he p hosp hatizatio n t reat ment solvent was p rolo nged ,and ductio n and catalytic o xido2reductio n , which co ntained Rh , Pt , t he porosit y of t he steel was reduced1 The NaNOdisplayed t he 2 Pd as active co nstit uent s ,Ce ,L a ,Ba , Zr as coagent1 The shape of best effectiveness amo ng t he additives1 it s supporter can be entirety or granular1 The co mpositio n and Steel Phosp hatizatio n Additive Key Words NaNO 2performance of active co nstit uent , coagent and supporter were Film int roduced and discussed respectively1Adding rare2eart h ele2 Document code A CLC number T G17414 ment s was co nduced to imp roving t he performance of TWC and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05 - 02 reducing t he amount of nobel metals1
Key Words Tail gas of auto mobile Purificatio n Three Opt imum design of way co nversio n catalyst tube2shell successive heat exchange system CLC number X701 Document code A () Article ID 1006 - 7906 199904 - 0021 - 05 Z HA N S hi2pi n g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料仓设计专用模型出图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