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香港回归后的繁荣
香港回归后的繁荣 香港的繁华是在1997年英国将它移交给中国后开始的。之后边界管理更为宽松,通行证更容易获得,中国内地人可以来这里消
费。内地人变得越富裕,他们来香港购物的次数就越多。
但在今天,它不再只是一个购物场所。这座城市正经历以惊人速度发展的文化繁荣。中国艺术市场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大市场,占23%的全球份额。香港介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独特地位正令其变成一个文化平台。
享誉国际的高古轩画廊除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和罗马设有画廊外,今年1月在香港中环商业区落户。英国最具
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画廊“白立方”宣布,它将在香港干诺道50号开办其在海外的第一家画廊。这里离有钱的西方人和中国真正
的富人都爱去的文华东方酒店和邓永锵创立的私人会所“中国会”不远。其他画廊肯定会效仿高古轩和白立方的做法。才成立
4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刚刚将60%的股份卖给了世界一流的当代艺术展巴塞尔展会的母公司瑞士MCH集团。
香港普通公民是否能从香港的繁荣中直接受益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过高的房价意味着普通人只能住进蜗居,其工作
观也非常现实。画廊和艺术展一般被视为只属于精英中产阶级而非普通大众。但中国会老板邓永锵说:“有了财富后就会追求
文化。”香港一直都在追逐西方文化,现在看来,香港人想要的还不止这些。
今年2月,斯德哥尔摩现代博物馆前馆长拉尔斯·尼特韦被任命为M+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M+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成为西
九文化区的一部分。香港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似乎对文化和画廊充满渴望。本月的香港书展吸引了100万参观者(其中仅有1%
的参观者为内地人),每人用于购书的钱约为35英镑(1英镑约合 10.59元人民币——本报注)。人们踊跃参加了300多场读书会和
研讨会。
邓永锵主持了两场主题分别为《如何和什么》、《为何作者写作?》的公共论坛。他说:“6天的会展门票就卖了3500万英镑。”
邀请到的演讲者有英国史学权威戴维·斯塔基,著名英国出版人康泰纳仕集团行政总裁尼古拉斯·科尔里奇等名人。他的论坛都
被挤爆了。
他指出:“你在别的地方能发现人们如此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吗?这是我举办论坛的原因,即让人们接触最新的思潮。”斯塔
基有同感,他彬彬有礼地对不断向他提问的700名观众说:“当我来到书展时,我无法相信有这么多人。这在英国是不可想像的。”
尼特韦说:“香港艺术界一直都缺乏自信,但艺术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许多香港艺术家缺乏的是活动场地,一个赋予他
们荣誉的平台。大多数西方城市都有这样的地方。”
香港和英国之间签了什么不公平合约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
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
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国
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但九龙砦城
除外,租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香港回归历程 1983年7月25日,外交部副部长姚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为首的英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中英香港问题
第二阶段会谈举行第二次会议。
1984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660票赞成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
香港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投票选举,董建
华当选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由港人来选择最高行政首长,也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位主政的中国
公民。
1997年7月1日,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东方明珠”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82年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明确阐述了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范文二:香港回归的资料
1997年7月1日
1997年6月30日,国家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 同日,中央军委主席**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防务职责。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欢送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即将启程的驻港部队官兵表示欢送,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6月30日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中方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英方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同时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主席、**总理和钱其琛、王汉斌、张万年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其琛主持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第一个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监誓。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 会59名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随后,**总理讲话,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表示 热烈祝贺,并且宣布:从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作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
当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国家主席**在庆典上发表讲话,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并郑重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是中央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当日下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四千多人出席。当日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在大会上讲话指出: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范文三:从繁荣走向新的繁荣_论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前景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从 繁 荣 走 向 新 的 繁 荣
———论 香 港 回 归 后 经 济 发 展 前 景
? 尤 安 山
邓小帄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90 年代以后 , 尽管世界经济普 第三位 。进入
今天正在成为现实 。1997 年 7 月 1 日 ,这个世 遍不景气 , 但香港经济依然保持稳步增长的 人为之瞩目 、全国为之振奋的神圣日子 , 将庄 势头 ,这不能不令世人惊叹。 香港经济发展的
严地宣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 香成绩被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称为 ?当代资本主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 中华民 族 洗 雪 百 年 耻 义的典范?。二次大战后 , 香港经济发展的特 辱 。在?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 高度自治的方 色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
() 一资源匮乏 ,社会富裕 。 针政策下 , 港人将会迸发出无比的积极性和
活力 , 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 为香港和祖国的繁 香港土地贫瘠 , 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地带 , 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 地势起伏 , 陡峭的山丘和岩石裸露地面 , 除了
?新界?一部分地区外 , 大部地区不宜发展农
牧业生产 ,其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 14 % 。因 经 济 发 展 奇 迹
此 , 农业的自给率很低 , 除了部分蔬菜 、水果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 香港这颗?东方之 和少量稻米外 , 80 %以上的食品供应依靠进 珠?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而举世瞩 口 。不仅如此 ,香港的自然资源也非常匮乏。 目 。一百多年来 ,香港经济的发展几经曲折和 由于香港地区内没有大河流 、湖泊或地下水 动荡 , 但香港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 资源 , 所以 , 连食用淡水也非常紧张 。虽然修 拼搏 , 以及凭借祖国的依托和支持 , 不断地创 建了一些淡水库 , 但至今食用淡水相当大的 造出经济发展的奇迹 。60 年代中期以后 ,香港 部分依靠内地供应 。此外 ,仅有极少量具有开 经济开始起飞 , 进入了新兴工业化的行列 , 并 采价值的铁 、铅 、锌 、镍 、绿柱石 、石墨 、长石和 与台湾 、新加坡 、韩国一起被喻为亚洲?四小 陶土 ,但大部分因长期开采 ,储量低微 。因此 , 龙?。70 年代末 , 祖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又为 香港第二产业中的采矿业和原料工业所占比 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 使 重极低 , 只能依靠进口初级产品发展加工工
香港经济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 , 并进 业 。
一步增强了香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80 贫瘠的土地 , 稀少的资源 , 是香港经济发 年代末以后 , 香港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 可与 展的弱势 , 但香港却拥有资金 、人才 , 信息灵 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媲美 。对外贸易进入世界 通等大量经济资源 , 是二次大战后经济发展 八强 ,人均 GD P 已超过加拿大 、英国 、意大利 最快 ,也是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1947,1987 年 等发达国家 ,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新加坡 , 居 的 40 年间 , 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
D《****理论研究》1997 年第 3 期 D — 18 —
()10 倍 , 而英国用了两个世纪 1750,1950 年 ,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量投资
才取得同样的成绩 ; 美国从 1840,1960 年的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 香港聚集了大批国 120 年间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提高了 8 倍 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全球最大的 100 多 左右 。香港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9 年约为 家银行中 , 有 85 家在香港设立了分行或办事
10 ,939 美元 ,1991 年为 14 ,283 美元 ,1993 年机构 , 是当今世界外国银行最多的第三大银
为 19 , 439 美元 , 1995 年高达 21 , 558 美元 ,行中心 , 银行业务遍及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 1996 年达到 24 ,488 美元 ,高于英国 、意大利 、 地区 。香港外汇交易量大 ,目前日均成交量为
910 亿美元 , 是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 。股加拿大 、澳州等发达国家 。过去 , 香港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只及英国的 2/ 3 ,而今天英国的人 票交易居亚洲第三位 , 截止 1995 年 5 月 , 上 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香港的 2/ 3 。香港目前还 市公司共有 550 家 , 上市证券超过 1 , 000 种 , 拥有,大的外汇储备 , 其总额超过 600 多亿 上市公司总市值达 27 , 158 亿港元 , 在亚洲仅 美元 ,以人均计算 ,在世界排列第二。 次于日本 ,居第二位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四大
() 二地域狭小 ,幅射广大 。 黄 金 市 场 之 一 , 目 前 每 天 的 交 易 量 约 为
15,20 万两 ,当交易活跃时 ,每日交易量超过香港地区由香港岛 、九龙以及?新界?组
成 。总面积为 1 , 092 帄方公里 , 可谓?弹丸之 100万两 。香港长期以来 , 一直是亚太地区的 地?,人口 631 万 。香港虽地域狭小 ,但它在国 信贷中心 。80 年代以来 ,香港的商业银行几乎 际市场上所发挥的作用 , 却比一些面积和人 垄断了太帄洋边缘地区的银团贷款业务 。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 ,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口多于它几十倍的国家还大 。目前香港已成
为著名的国际贸易 、金融 、航运 、旅游 、信息中 的天然良港 , 水深港宽 , 长年不冻 , 且港口设 心 。 施现代化 , 吸引着多国轮船公司将其作为挂
靠港 、转口港 。目前 , 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和 作为国际贸易中心 , 它同 170 多个国家
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地区的 , 有 8 种主要产品的出 460 多个港口与香港有航运往来 。从 口值或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一 。1993 年 ,香港的 香港到世界各地有 19 条主要航线 , 1994 年进
对外贸易总额突破 2 万亿港元 , 1994 年增至出香港的远洋班轮达 73 , 749 艘次 ; 属于 200 24 , 532 亿港元 , 1995 年更高达 28 , 621 亿港 家轮船公司 , 悬挂 70 个国家旗帜的远洋轮船 元 。在世界外贸总额排名榜 上 , 香 港 已 从 来往香港与世界其他港口之间进行贸易 。香
1992年的第 10 位上升到 1993 年的第 8 位 ,港集装箱运输业起步虽晚于欧美 、日本等国 进入世界八强 ,仅次于西方七大工业国 。若以 的各大港口 , 但近几年来香港集装箱吞吐量
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 并于 1980 、1985 、人均计算 , 香港则高于美国 、日本 、法国等西
方发达国家 。自 70 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1987 年实行三大跨跃 ,先后超过日本神户 、美 以来 ,香港同内地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内地 国纽约和荷兰鹿特丹而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 在资金 、技术 、进出口贸易方面日益增长的需 箱港 , 发展速度之迅猛实属世界罕见 。此外 , 求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 。内地与香港的 香港还拥有世界第三大商船队的称号 。由于
地理位置 、港口条件优越 , 香港现在还是世界 贸易往来在香港全球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不
各大船运公司地区总部的云集之地 。 断提高 , 并先后在 1981 年 、1985 年超过日本
和美国 , 成为当时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此 作为国际旅游中心 , 香港是外国游客光 外 , 香港不仅一直是祖国内地最大的外来投 顾最多的地区之一 , 旅游业因而成为香港第
三大赚取外汇的行业 。二次大战后各国经济 资者 , 而且在印尼 、菲律宾 、泰国 、新加坡 、马
来西亚 、越南 、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大 恢复 , 发达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 以
— 19 —
及中东石油国家的收入增加 , 世界旅游业以 , 无形出口则超过该数字的 2 倍 ; 英国 亿英镑
空前的速度繁荣起来 , 香港正是在这样的背 进口香港商品约 20 亿英镑 。英国政府提交国 景下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中心 。香港现 会的《1989 年度香港事务年报白皮书》承认 , 有旅行社约 1 , 000 多家 , 为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香港由英国管理及控制的公司股票市值
提供各类服务 , 香港不少星级酒店早已闻名 估计为 200 亿英镑 。可以合理地假定 :绝大多 世界 。香港这个土地面积 1 ,092 帄方公里 ,人 数的有关公司都为英国赚取可观的收益?。英 口 631 万的?弹丸之地?, 每年要接待约千万 资财团在香港曾长期拥有特权 ,利润丰厚 。据 人次的游客 ,旅游效益保持数百亿港元 。1996 香港工业署的调查显示 , 1994 年外资在香港
年共接待 1 , 170 万名游客 , 旅游业收入高达制造业的投资额达 439 . 69 亿港元 , 英国是第 845 亿港元 ,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 香四大投资者 , 占 6 . 8 % 。而外资在香港非制造
港在国际市场上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 业的投资额达 6 , 800 多亿港元 , 英国为最大 不仅仅表现在单个国际中心的功能上 , 更重 投资者 ,占 30 % ,达 2 ,031 亿港元 。事实上 ,英 要的是反映在由各种国际中心功能汇集成的 商在香港的,大投资 , 每年 都 取 得 高 额 回 总体功能上 。这种总体功能所产生的巨大吸 报 。仅据汇丰银行 、太古洋行 、香港电讯 、中华 引力 , 使香港自由港能够有效地从世界市场 电力 、国泰航空及怡和系上市公司的不完全 调集自己所需的各种经济资源 , 形成巨大的 统计 , 每年的纯利润高达 550 亿港元以上 , 如 生产力 果加上非上市公司的盈利 , 其能量是以几何级数的加速度在增 , 在香港英资每年 大 。这种巨大的能量造成香港近几十年来形 盈利更高达 1 ,000 亿港元 。
, 美国 、日本 、西欧以及东南亚等国家近几 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欣欣向荣的局面 并对
亚太经济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年来通过在香港的投资等经济活动 , 同样
(三) 竞争激烈 ,回报率极高 。 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本地
香港实施当今世界最自由 、最开放的市 的华资在战后几十年中发展迅速 , 获利丰厚 , 场经济 。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下 ,香港 财力骤增 ,出现了不少华人巨富。 他们所经营 既是当今国际资本争夺最激烈的场所 , 同时 的企业 , 利润率很高 , 如长江实业在 1979 年
又是投资回报率极高的地方 。它背靠祖国内成为上市公司时 , 资本只有 9 , 000 多万港元 , 地 , 面向国际市场 , 法制也比较健全 , 竞争激 到 1989 年底 , 股票市值已达 212 亿港元以 烈 , 经营自由 , 机遇不断 。许多行业的投资回 上 , 增加 230 倍 , 1994 年更高达 165 . 48 亿美
() 报率很高 , 如银行业 1988 年帄均回报率高达 元 约合 1 ,290 . 74 亿港元。在 1996 年《亚洲
周刊》公布的全球华商 500 家的市值总额中 ,13 . 8 % ; 房地产业回报率帄均为 10,12 % ,都
(() 高出邻近地区 房地产业回报率悉尼为 6 % 、 香港华商占了 33 % ,为各地区之首 。 四推
) 新加坡为 行自由经济政策 。 由于特殊的环境和条5 % 、日本为 2 %。因此 , 多国多方
都可以从投资香港这个自由港中获得丰厚的 件 , 香港长期以来
享有世界上最多的经济自由 , 是当今世界最利益 。
英 国 在 香 港 获 得 最 佳 利 益 是 不 言 而 喻 开放的自由贸易港 。首先是企业经营自由 ,即
在遵守港府制定的有关法律 和 法 令 的 前 提 的 。它在香港的商业机构和投资十分广泛 ,有
400 家以上的英国公司以全英资附属公司或 下 , 企业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 实行自由经营 、
自由决策 、自由竞争和自由发展 , 并根据世界 联合企业方式成立 。此外 、香港最大的公司
中 , 很多是由英国人管理 , 且持有大部分股 市场行情的变化 , 灵活地作出应变 , 完全让市
场机制决定企业的沉浮和兴衰 。在香港属于 份 。1989 年英国对香港出口的商品总值达11
— 20 —
港府所有的企事业很少 , 连港币的发行也一 ,使之成为?第二 群岛的那霸开辟自由贸易区
直由汇丰和渣打两家英资商 业 银 行 办 理 。个香港?; 韩国也宣布把济州岛建成?第二个
1994 年香港中国银行也正式参与港币发行 ,香港?。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各有自己的企 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第三家发钞银行 。 其次图 , 且其愿望未必都能实现 , 但这些事实表
是商品进出口自由 。1985 年以来 , 明 ,许多国家 、地区对香港的成功经验是十分
(除 6 类商品 烟草 、酒 、甲醇 、化妆品 、非酒类 重视的 。我们国家对香港的经济成就也给予
) 饮料和某些碳氢油等需纳税外 ,基本上不征 充分肯定 ,邓小帄也曾提出在内地?还要造几 关税 , 故称?无关税区?。进出香港的商品除 个‘香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设想 。 了进行必要的登记和统计手续外 , 仅对一些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 。香
() (违法商品 如毒品和依法管制商品 如征税 港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固然是巨大的 , 但如果
) 商品 、战略物资 、危险性商品等予以管制 。 从多方面考察的话 ,也不难看出 ,香港社会还 此外 ,香港的进出口 ,包括航运 、空运、 旅游等 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 。
也不受限制 。 由于香港是个殖民统治下的自由资本主
义社会 ,加上近年来发展很快 ,因而这里既有 , 税率较低 。外国资本 第三是投资自由 多年积聚的沉渣 ,又有不少新发生的问题 ,这 可以在香港自由投资 与香港当地资本一样 ,就必然有许多弊病与它的成就并生 。例如 , 设厂和开办各种企业 ,港英政府一视同仁 ,享 香港有全世界最多的经济自由 , 却很少政治 受充分的自由 , 对本地企业没有特殊的保护 民主 ; 这里是国际金融 、航运和贸易中心 , 同
时又是国际情报中心 ;这里既有现代文明 ,又 条例 。港英政府只对企业和个人征收一定的
有长期奴化教育和英资垄断财团享受某些特 公司所得税和个人入息税 , 税率比其他国家 权等殖民主义沉渣 ,而且还是黑 、黄 、赌、 毒俱 (和地区低得多 香港注册的公司在香港以外 全的国际会所 ,又充满着中古时代的?封建迷 ) 获得的利润 ,无须在香港缴纳税款。 信色彩?。
第四是黄金外汇经营和流通自由 。1973
年和 1974 年 ,港英政府先后取消了对外汇和
黄金进出香港的限制 , 港币的流通兑换完全
自由 ,尤其是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后 ,黄回 归 前 景 看 好
金和外汇交易 、资金的调进和汇出十分方便 ,
港府对此一般不加以限制 。 第五是自由价香港回归祖国后 , 能否继续保持稳定繁
格制度 。香港的绝大多数 荣 , 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 、贸易等中心地 商品价格一般都是由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 位 ,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此 ,
业间的竞争来确定的 。此外企业还根据商品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 而且愈来愈多的港人的不同质量 、花色 、不同阶层消费水帄以及价 及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 : 对香港而
言 值补偿的需要 ,确定不同的差别价格 ,如季节 , 回归祖国并不意味着过去二三十年发展 差 、批零差 、地段差等等 。 过程的结束 , 而是香港新的 发 展 进 程 的 起
香港经济发展的上述特色和成就 , 使香 点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的方针 港这颗?东方之珠?放出绚丽的光彩 。它不仅 政策为香港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繁 鼓舞了许多小国 、穷国 , 也引起了一些大国 、 荣奠定了基础 ;祖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也必将 富国的关注 。菲律宾政府要在宿务省开设一 为香港经济创造新的奇迹和辉煌注入新的活 个?类似香港?的自由港 ; 泰国要在泰南五府 力 。
()一《基本法》提供法律保障 。 设置?香港式?的自由经济区 ; 日本要在琉球
— 21 —
香港回归祖国后 , 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 的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的 。在可预见的将
行政区 ,将继续保持国际经济大都会的地位 ,, 亚洲尤其是东亚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最 来
并成为中国境内最开放的城市 。根据《基本 快的地区 。据世界银行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 法》的规定 , 除国防 、外交由中央人民政府管 报告认为 ,为迎接经济发展的挑战 ,东亚地区
理外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政府 基础设施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已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 ,在香港?不实行社会 从 70 年代的 3 . 5 %上升到 80 年代的 4 . 6 % , 主义制度和政策 ,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到 90 年代已达到 5 . 5 % , 并可望在下世纪初 和生活方式 , 50 年不变?。《基本法》还规定 , 达到 7 %左右 。该报告预测 , 从 1995,2004 在经济贸易方面 , 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 年的 10 年内东亚和太帄洋地区的基础设施 自由贸易政策 ,保障货物 、无形财产和资本的 投资将高达 1300,1500 亿美元 。亚洲开发银 流动自由 ;香港回归后 ,香港为单独的关税地 行在不久前发表的《亚洲发展前景》报告中也 区 , 可在经济 、贸易 、金融 、航运等领域以?中 指出 ,在未来的年代中 ,东亚地区在出口和高 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 、各地区及 投资的带动下 , 年增长可维持在 7 %左右 , 相 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 , 签订和履行 当于其他地区的 3,4 倍 。这意味着今后促进 有关协议 ;在金融方面 ,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亚洲 。因此 , 制定货币金融政策 ,不实行外汇管制 ,港元作 我们有理由相信 ,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 为法定货币继续流通等 ,自由兑换 ,继续开放 区内投资 、贸易的日趋兴旺 ,以及东西方经济 外汇 、黄金 、证券 、期货等市场 ,保障资金的流 日益频繁的交流 , 不仅会给地处东亚中心的 动和进出自由 , 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 香港带来巨大的贸易机会 , 而且必将进一步 经营自由 , 并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 等等 。 强化香港在东西方各国之间集聚和分配资金 《基本法》的这些内容 , 不仅充分显示了对香 的中介功能 。
() 三外资继续看好香港 。 港作为国际金融 、贸易中心的重视 ,而且为香
港回归后香港继续保持原有 的 独 特 优 势 地 进入 90 年代以来 ,外商对香港的投资非 位 , 继续保持其国际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地 但没有减少 ,反而不断增加 ,其中不乏长线投
资 , 且这种增长势头目前仍在进一步发展之位 ,在法律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 二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中 , 这充分说明外商对香港 的 未 来 充 满 信
心 。由于看好我国内地 ,看好香港 ,外国大公 香港成为国际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的过
程始终是与亚太地区 , 特别是东亚地区逐步 司 、大企业和大银行纷纷在?九七?前?抢滩? 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联系在一起的 。70 香港 。据统计 ,截至 1996 年 6 月 ,它们在香港 年代以来 ,亚洲地区经济的迅速成长 ,不仅极 设立的分公司 、地区总部或办事机构的总数 大地推动了货物 、商品 、资金在区内各国之间 已达 4 , 523 家 , 较上年同期增加 12 % , 其中 的交流 有四成是近 , 而且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了东西方之 5 年中进入香港的 。在众多的外 间的经济交流 。西方需要亚洲地区价廉物美 商投资中 ,日本的投资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的商品 , 东方则需要西方积聚的,大资金 。 目前 ,日资占香港的外来投资比重很大 , 商品西移和资金东流这个大格局 , 以及亚洲 以 1994 年底的数字而言 ,日资占外资在香港 区内活跃的商品贸易 、货物转移和资金流动 制造业投资总额的 , 33 % , 居首位 ; 而日资在 在客观上就需要一个国际城 市 充 当 中 介 角 非制造业的投资 ,仅次于英国 ,约占 20 % 。另 色 。过去二三十年 , 香港正是在这样的国际 据统计 , 在香港的日资企业总数超过 2 , 000
家 。截至 1995 年 3 月底 ,日资在香港的直接 背景下崛起充当这个角色 , 而成为亚太地区
— 22 —
投资达 138 亿美元 , 相当于日本投向全球总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约有 我国内地 。目前
额的 3 % ,亚洲地区总额的 18 . 2 % 。由于日资 八分之一来源于我国内地的贸易 。自 1985 年 企业近几年在香港的急速发展 , 也连带吸引 超过美国以来 , 内地一直是香港的第一大贸 了不少日资金融机构来香港拓展业务 。现在 易伙伴 , 香港则是内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
日本在港设有 20 多家银行办事处 ,是日本银 此外 ,香港真正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 ,同 行业在海外设办事处最多的地区 , 约占香港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 。在 银行资产总值的 53 . 4 % 。一份 1994 年日本 这一过程中 , 内地经济以年均 10 %以上的速 九大商社海外机构获益资料表明 , 日资在港 度增长 ,形成了异常强劲的资金需求 ,而这些 机构的获益是其所有海外投 资 回 报 率 最 高 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香港金融市场提供 的 。如 日 绵 商 社 在 港 机 构 收 益 增 长 率 达 的 。据统计 ,1979,1995 年 ,我国内地吸引的
150 % ; 兼 松 商 社 达 85 . 7 % , 三 菱 商 事 达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 1 , 355 亿美元 , 其中来 37 . 4 % , 日商岩井达 29 . 3 % 。香港日本人商 自香港的投资就达 786 亿美元 , 占 58 % 。在 工会议所相信香港将来仍是金融中心 、贸易 此期间 , 香港三级金融机构对内地金融机构
的债权与债务总额帄均每年增加三 、四成 ,到中心和旅游中心 ,因此 ,不少日本投资者均看
好香港经济发展前景 。 1995 年底已超过 5 ,000 亿港元 。香港上市的
除日资外 、欧美 、澳大利亚 、东南亚国家 中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从无到有 ,截止 1995 年 都在香港不断加强投资力度 。毫无疑问 , 外 底 ,已达 77 家 ,总市值为 1 ,820 亿港元 。除了 资的不断涌入 ,将有助于香港的稳定繁荣 ,有 中资红筹股和国企 H 股以外 , 香港股市还有 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 、贸 易 中 心 的 地 大量以中国业务为主的中国概念股 , 以及以 位 。 我国内地为投资对象的中国 基 金 。有 人 估
() 四我国内地经济持续增长仍将是推动 计 , 香港上市公司中有四成以上的公司参与 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了内地近千个项目的投资 。
1984 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时 , 曾有人怀应该指出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 ,香港与内疑香港在过渡时期能否繁荣稳定 , 然而十余 地特别是与华南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 年来香港经济发展的现实已 回 答 了 这 个 问 已形成了全球经济中进行国际竞争的区域化 题 。诚然这种状况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 但世 优势 。目前 , 香港制造业有九成的生产线已 人普遍认为 转移到华南地区 , 我国内地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 , 该地区有近 500 万工人为 用 。早在 1979 年 ,当中国向全世界尤其是港 港商生产 、加工 、组装用于外发加工的产品 , 澳台地区敞开大门之后 ,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 每天穿梭两地的货车多达两万辆次 。香港制 合作日趋密切 , 逐步形成了?唇齿相依 、息息 造业这种北移 , 不仅促进了香港产业结构的 相关 、互惠互利 、共促繁荣?的更为紧密的关 调整 ,而且为香港厂商赢取巨额利润 ,内地工 系 。这种关系不仅对过渡时期 人的薪酬不足香港的十分之一 , 而且对香港 , 仅此一项一 回归以后香港政治 、社会 、经济的稳定发展都 年可为香港厂商减少工资支出 3 ,000 多亿港
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 , 约相当于香港当年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分
据统计 , 1979,1995 年 , 香港与内地的 之一 。这无疑提高了香港经 济 的 国 际 竞 争 贸易总值由 171 亿港元上升到 9 , 871 亿港 力 。
元 , 增长了 57 倍 ; 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由 香港回归后 , 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关系进
130 万个标准箱上升至 1 , 253 万个标准箱 ,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祖国的大家庭中 , 两
其中约有六成的集装箱来自我国内地或运往地经贸关系的发展已没有什 么 顾 忌 和 障 碍
— 23 —
了 , 完全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求取最好的 大的推动作用 。
,综观十几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利益结合 。我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成为
可以这么说 , 香港既是内地改革开放的最大 香港经济稳定繁荣及向更高目标冲刺的主要
支撑 。从我国内地正在开始的?九五?计划来 得益者 , 又是内地对外开放获取境外资金最
多的地方 。在未来的岁月中 , 我国现代化进看 , 1996,2000 年 , 内地经济的增长速度将
保持在 8 —9 %左右 , 计划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程的加速 , 以及内地与香港经济依存度的不
1 , 500 亿美元 , 在 2000 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断增强 , 将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 4 ,000 亿美元 。在未来 5 年中 ,全社会固定资 香港无论作为投资的主角 , 还是作为中间渠
道 , 它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得益于中国 产投资将高达 15 万亿元人民币 ,帄均每年增
长 38 % 。与此同时 , 内地将进一步加快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崛起的过程 。我们有理由 体制改革的步伐 ,在国有企业 、金融 、财政、 贸 相信 ,我国内地因素的不断加强 ,将会大大促 易 、价格 、市场等方面的改革都会有重点突 进?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 , 而?一国两制?的
实施 , 又将会进一步推动并加强内地与香港 破 。这一切不仅将给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巨
大的动力 , 而且将给香港金融市场创造前所 之间的经济互惠合作 。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 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资本市场为例 ,今后 5 年 前景看好 ,这是毋庸置疑的 。
( 内地将有 1 千家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转向资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
)所副研究员 本市场直接融资 , 其中有不少企业集团将利
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发行股票或债券 , 这 责任编辑 : 益 木
对香港股票 、债券市场的发展肯定会起到巨
() 上接第 93 页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 , 切不可食 不断探索新办法 、新途径 、新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 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古不化 , 照抄照搬 。总之 , 这个课题解决好 只有在实践中加深认识 , 在实践中寻找解决 了 ,人民的团结增强了 ,改革和建设就能顺利 问题的正确方法 。?与会者一致认为 ,在毛泽 前进 ,社会稳定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我们就能 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发表 60 周年之际 , 够经受住任何风险的考验 。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与会者一致表示 ,虽然**在 20 多年 40 周年之际 , 认真 、深入地学习**同志 前就离开了我们 , 邓小帄在今年初又离开了 的这一重要指示 我们 ,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 但是他们的思想永远是我们的珍贵财 意义和现实意义 。 富 , 他们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立场 、观点和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方法 ,永远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好好运用。 我
们完全有信心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件下各种复杂的矛盾 ,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帄和实际能 央领导下 , 正确处理好新时期各种复杂的问
题和矛盾 力 。具体说来 ,就是要努力做到密切观察 ,及 , 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时发现 , 切不可犯官僚主义错误 , 麻痹大意 ; 进行到底 。
()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要及时研究解决 ,切不可拖延和掩饰 ;要慎重
责任编辑 : 天 水 和妥善处理 , 切不可草率简单 , 处理失当 ; 要
— 24 —
范文四:香港回归的资料_资料下载
香港回归的资料_资料下载
香港回归的资料
香港回归的资料(一):
香港回归的资料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个性行政区,
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
交接双方:英国、中国
香港回归的资料(二):
历史背景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同志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中英谈判。
**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能够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就应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透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透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但是,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下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1984
年6月,中英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最后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历史好处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的这一政策英明正确。
给外国人以有力的回击。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前提条件:中国综合潜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政策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个性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
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香港回归的资料(三):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1997年7月1日当日,香港个性行政区成立,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的统治,香港由香港个性行政区政府管理。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自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清朝战败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清朝再次被英法联军打败,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这三份条约正本由台湾当局外交部典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2年,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了1997年7月1日起,中国成立香港个性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权和治权。
香港回归的资料(四):
香港回归,俗称九七回归,有时称为香港主权移交1,中国内地常称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英国将治权交予香港个性行政区政府的历史事件。同时香
港的华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恢复其中国人的身份。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同志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能够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就应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透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发表简短声明,表示将会透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
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开,地点在
北方北京。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
但是,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下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
1984年6月,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
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最后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香港回归的资料(五):
仪式过程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个性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
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那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那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个性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1997年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齐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之后,**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个性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透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最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持续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个性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个性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状况的民主制度。
香港回归后,将继续持续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
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期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随后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个性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必须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持续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完美的未来。
凌晨0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政府代表团王汉斌、卓琳等成员出席了交接仪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仪式的还有观礼团成员。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
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9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香港回归的资料(六):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零点,在全世界无数目光的聚焦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个性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大会场内冉冉升起。全体中国人共同欢呼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大喜事,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也是国际间透过谈判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从此,香港开始了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继续持续繁荣、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永久割让,正式成为殖民地。九龙半岛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也被永久割让。1898年,英国向清廷租借新界99年,租约于1997年7月1日到期。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开始与英国谈判香港的问题。
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他还向客人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撒切尔夫人当面称赞这一构想是「天才的创造」。此后,经过多轮谈判,到1984年撒切尔夫人再度访华时,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设想在回归的香港建立个性行政区,并根据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所作的承诺,制订了香港个性行政区基本法,明确了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1997年7月1日零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日零时4分,中国国家主席**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个性行政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自此,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植树节的资料
古尔邦节的习俗
保护水资源的资料
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
东方之珠串词
范文五: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在1998年及2003年分别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爆发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自1998年至2003年共下跌16%,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更累积下跌了23%。但凭着香港人的干劲,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香港经济不但逐步摆脱困境,并且强劲复苏。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8%。经济增长在过去连续三年都在趋势之上,平均每年增长达7.6%,而且经济增长层面不断扩阔。在消费方面,2006年全港零售总额较三年前增长23%。在投资方面,2006年整体投资增长8%,是连续四年加速增长,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升幅。
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小岛,已经成为居于世界前列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十五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香港有着奇迹般的变化。过去20年, 香港经济增长接近3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明显高于“经济及合作发展组织” 经济体系的增长率。在最新按经济活动划分的本地生产总值数据中,服务业占超过90%,制造业占不足4%。在二十一世纪,香港面对科技急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越趋激烈的竞争,香港经济加入高增值行列,向着较高增值服务和知识为本的经济活动转移。
香港经济将继续努力善用其“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香港贸易的重点已经逐渐由转口向供应链管理及高增值物流服务转移,离岸贸易发展蓬勃;香港的金融市场不但成为内地企业的主要集资管道,更是协助内地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作效率、推广品牌、迈向国际市场的平台。香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正积极为内地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总之,香港回归祖国,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本世纪的宏伟目标,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同时,使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也有了保证。香港的未来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