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唐以前乡愁诗的景物描写及艺术特征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第1期 0 年 6 1
Junlo hnq g U i rt o c ne adT l ySca Si csE i n N .62 1 ora fC ogi nv s fSi c n eh o g (oi c ne dt ) n ei y e o l e i o o1 00
唐以前乡愁诗的景物描写及艺术特征
王运 涛
摘 要 : 以前 , 唐 乡愁 诗 繁 复 多样 的景 物 描 写 具 有 宽 广 的 表 现 力 和 美 学 功 能 。 随 着 时代 的 不 断发 展 , 乡愁诗 的 景 物 描 写 不 断 走 向 成 熟 . 情 景 的 疏 离逐 渐 向情 景 的 融合 发 展 ,有 我 之 景 物 ” 渐取 代 乡愁诗 中“ 我 之 景 物 ” 主 体 地 位 。 从 “ 逐 无 的
关键 词 : 乡愁 诗 ; 物 描 写 ; 术 风格 景 艺
中 图分 类 号 :2 72 I 0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0 O 1 — 0 5 2 1 7 —1 9 2 1 ) 6 0 7 —0
作 者 简 介 : 运 涛 (9 7 , , 州广播 电视 大 学 ( 南郑 州 40 1 ) 师 , 事 古代 文 学研 究 。 王 17 一) 男 郑 河 503讲 从
收 稿 日期 : 0 0 4 2 2 1 —0 — 8
故 土 难 离 的 乡愁 情 结 几乎 是 每 个 人都 无 法 割 裂 的人生 体验 ,当诗人 被动 或 主动地 离 开家 乡之 后 , 浓 浓 的乡愁 常常借 助情 感真 挚 的 乡愁 诗创 作表 达 出来 。
随着 唐 以前 乡愁 诗 的景 物描 写 不 断 拓展 、扩 大 与 变 化, 唐前 乡愁 诗 的整体 风格 也相 应地 有所 变 化 。艺术
法 的应 用 , 景物 描写 多 为情感 的背景存 在 。农 耕 时代
的诗 人 “ 者 歌其 食 . 者 歌 其 事 ” 抒 发 乡愁 时 的景 饥 劳 ,
物 描写 也 多为触 目可及 之物 , 山是 山 , 水是 水 , 见 见 而
乡愁在 山水 之外 。当然 , 也有 诸 如“ 我往 矣 , 昔 杨柳 依
依 。今 我 来 思 , 雪霏 霏 ” “ 雨 等 以乐 景写 哀 , 以哀 景 写 乐” 的诗 句 , 借 景抒 情 上 达 到 了相 当成 熟 的艺 术 境 在 地. 但在 同时期 的作 品 中极为 罕见 。 《 经》 诗 所描 写 的景 物是 生活 化 的景物 , 相对 应 的 手 法是 以 比兴倾 注情 感 . 因此 . 其创 作 风格 淳朴 . 然 浑 天成 。 四言 诗 的特点 是文 字简 约 而底蕴 丰厚 。 “ 毛 在 茹 饮血” 的原 始社 会 , 们 几 乎要 把 全 部 的 时 间和 精力 人 都 用 于 寻求 食 物 , 而在 文 学 创作 上也 只能 “ 者 歌 因 饥
风格可 分 为艺术 家风 格 和艺术 作 品风格 两种 。 由于艺 术 家 的世 界 观 、 活经 历
、 格 气 质 、 化 教养 、 术 生 性 文 艺
才 能 、 美情 趣 的不 同 , 而有 着 各 不相 同 的艺 术 特 审 因
色和创作 个性 , 成各 不相 同 的艺术 风格 。艺术 作 品 形
风 格是 作 品 内容 与 形 式 和谐 统 一 中所 展 现 出来 的思
想 倾 向和 艺术 特 色 , 中体 现在 主 题 的 提炼 、 材 的 集 题 选 择 、 象 的塑造 、 裁 的驾驭 、 形 体 艺术 语 言和 艺术 手 法
的运用 等方 面 。 这里 论及 的乡 愁诗 的艺 术风 格是 某一 时期 一 系列 乡愁诗 所表 现 出来 的总 的格 调 , 旨在 讨论 某 一特 定 时期 的乡 愁 诗创 作 中表 现 出来 的相 对稳 定 的艺 术风 貌 、 色 、 特 作风 、 调和气 派 。 格
一
其 食 , 者 歌其 事 ” 编 唱一 些 极其 粗 浅 的歌谣 . 劳 , 还谈
不上 创作 丰 富多 彩 的文学 作 品 。 此时 乡愁 的抒发 以质 朴、 直接 的倾 吐为 主 , 形成 了神 驰彼 岸 、 昏怀人 和登 黄
高怀 远 的抒情 模式 n。 论是 因为何种 原 因离开 家 园 ]无
、
“ 、骚” 风” “ 中乡愁 诗 的景 物描 写及 特征
和 亲人 , 当思 念 之情 产 生 时 , 们 会将 这 种 感 情 直抒 他
胸臆 地表 达 出来 。另 一方 面 , 这种 淳朴 的风 格还 表现 在诗 歌语 言形 式 的简朴 , 为 四言或 以四言 为主 的句 多 式。 简洁 明快 ; 在语 言 的运用 上 , 为当 时 的民间 口头 多
从 《 经》 的“ 诗 中 昔我 往 矣 , 柳 依 依 ; 我 来 思 , 杨 今
雨雪 霏 霏 ” , 起 那饱 含 着 浓 浓 乡愁 的“ 柳 依 依 ” “ 杨 、 雨
雪霏 霏 ” 沿着 岁 月 的河 流顺 流 而下 。 间 , 月 、 便 其 明 春 风 、 声 、 阳等 着情 之物 , 鸡 夕 与割舍 不 断 的乡愁 互相 呼
语 , 流传 写 定过 程 中虽 经过 一 定 程 度 的加 工 、 在 润色
和修改 , 仍保 留了纯朴 自然 的本色 。 但
应, 投射 在 文学史 上便 是 乡愁 佳作 连篇 。 代 以前 , 唐 乡
愁诗 的创 作 对 时 间和 空 间 的安 排 以及 借 物托 情 的手 法等方 面 皆有一 定 的规律 可循 。 日薄 西 山 、 月上 梢 头 , 飞鸟 返林 、 牛羊 归 圈 , 门 眺望 、 柴 亲人 期 盼 , 是 乡 愁 均
与《 经》 比 ,楚 辞》 山水 景 物 的描写 更具 有 诗 相 《 对
表现力 , 而且这 些 山水 景物 具有 南方 山水 的特 色 。如
《 涉江 》 中从 夏 季 的迷茫 雨雾 到冬 季 的纷纷 落雪 , 高 从
峻的 山峦 到幽 暗 的深谷 , 此类 充满 萧 瑟凄 凉 的山水 景
喷薄欲 出 、 动不 安 的典 型画 面 。 躁 《 经》 诗 的乡愁 诗善 用 比兴 手法 , 借助 景物 描 写来 抒发 乡
愁 深情 。 诗经 》 《 乡愁 诗 多 以对 自然物 的描 写起
兴, 以对 节令 变化 和庄 稼荣 枯成 长过 程 的敏感 激 发 乡
物 的描写 有 助 于读 者 感 知 屈原 那 无 限哀 怨 和忧 伤 的 情 怀 。与景 物选 择南 方化 相对 应 的是 , 这些 描 写成 功
地 烘托 了诗人 故 土 难 离 、 归不 能 的痛 苦 , 诗 人哀 欲 将
怨 悲怆 的感 伤色 彩深 深地 浸染 在其 中。 因此 , 屈原 在 表 现 自然 上创 造 的这 种心 境 相 契 、 我 合 一 , 对 于 物 相
愁 。 描写 的景 物本 身与 乡愁 的表 达仅 仅构 成 比兴手 所
一
75 —
《 经》 将 自然物 作抒 情 的媒 介 而言 , 诗 仅 堪称 一次 大 的
飞跃 。
有 新 的诗 歌 形 式去 适 应 它 ,旧的诗 歌 形 式必 然 被 突
破, 五言诗便 应 运而生 了。 诗歌 从 四言到 五言 , 虽是 一 字 之增 , 但其 容量 的扩展 却是 巨 大的 , 音 节韵律 上 , 在
跌 宕起 伏 , 扬 回荡 , 产 生 的 审美 效 果是 无 可 限量 抑 所
的 [。
《 楚辞 》 中深沉 的故 国之恋 带有 强烈 的个 性化 色
彩 , 成 了 自己独有 的艺 术风格 。与《 形 诗经 》 多描写 生
活化 景 物不 同 , 楚辞 》 描 写 山水 景 物 , 有政 治 化 《 多 且
倾 向, 因此格 调哀 婉凄 恻 。在 中 国第 一位 伟大 的爱 国 主义 诗 人屈 原 的笔 下 ,乡愁 不 是 两点 一 线 之 间 的距 离 , 是千 曲百 转 、 国无 门的忧 伤 。 原 的乡愁诗 虽 而 报 屈 然也 是较为 直接 的倾诉 , 往往 将其 主人公 置 身于 一 但 个 光怪 迷离 的情境 中 , 在去 与 留的矛盾 心 态 中表 现 一 种 悲切 流连 、 抑郁 踌躇 的思 绪 , 离骚 》 如《 的结尾部 分 。
三 、 晋 南 北 朝 乡愁 诗 的景 物 描 写及 艺 术 魏
特 征
魏晋 南北 朝 ,诗 歌 描写 山水 景物 的幅度 猛增 , 表 现在 乡愁 诗 的创作上 , 是不 少诗人 把 以往 诗歌 中仅 就 仅用 作 比兴 手 法 的 四时 物 候化 作 诗 歌描 写 的具 体 对 象和 普遍题 材 , 通过 托物 言志 以寄 寓诗人 的 乡愁 。 以 陆 机 的《 洛 道 中作诗 二 首 》 例 , 首 尾之 外 。 歌 赴 为 除 诗 多用偶 句来 组织 画 面 ,注重追 求艺术 技 巧 的进 步 . 其
程度 为汉代 乡愁 诗所 未见 。再 如谢灵 运 的《 上戍 石 登
二 、 魏 乡愁 诗 中 的 景 物描 写及 艺 术特 征 汉
汉 代 ,古 诗 十九首 》写 景物 的范 围逐 渐扩大 , 《 与
“ ” 情 的结 合 密度 加 强 , 逐渐 提 升 到情 景 交 融 的境 界 。
整体 而 言 , 续 了景物 描写作 为单 纯 的起兴 的创 作手 延
法, 如
开 头两 句写景 , 面大段 的叙 事或 抒情 . 后 而景物 描写 和思 乡情 感 的表达并 无必 然 的 内在 联 系。 了建 到
安 时期 , 乡愁诗 的景 物描 写 日益增 多 , 体 现 为 山水 且
鼓 山诗》 开头 即 以“ , 旅人 心长 久 , 忧 自相接 。 乡路 忧 故
遥 远 , 陆不 可涉 ” 点 明对 故 乡 的思 念 , 川 来 中间 “ 目 极 睐左 阔 , 回顾 眺右 狭 。日末涧 增波 , 生岭逾 叠 。白芷 云
竞 新苕 , 苹齐初 叶 ” 绿 六句 对景 色 的刻 画 细致 , 画面鲜 丽, 以实 实在 在 的模 山范 水见 长 , 与乡 愁 的表 达并 而
不 是很 谐和 。
花鸟 、 云雨露 等景 物描 写与想 要 表达 的思 乡羁旅 情 风
感结 合 起来 。从创 作 境界 来 看 , 已然 抵 达 “ 山不 是 见
山, 见水不 是水 ” 的第 二 重境界 。 诗人 眼 中时常刮 过一
谢 眺对 山水 景色 的刻 画相 较于谢 灵运 则更 清新 、
阵阵 的寒 风 , 会儿 是 “ 一 萧瑟 的秋风 ” 一 会儿 是“ 。 隆冬 的寒 风 ” 耳边 听到 的多 是孤翔 飞 鸟 的哀 鸣 , . 眼前见 到
细致 , 如他 的名作 《 登三 山还望 京 邑》 徐 霞散 成绮 , 晚 “ 澄江 静 如练 ” 语 , 诸 以清 新流 畅 的语 言描 绘 出一 幅 明
的常 有漂 泊 的转蓬 等物 象 。 这些 物象本 身 就 已带 有悲
凉之 味 , 再加 上作 家融 注 于客观 物象 中的思想感 情 极 其 浓 烈 , 以景 物描 写 中已经有 了融 情 的意 味 。以写 所 风为 例 , 代 诗 人 笔 下 多 是 “ 漫秋 夜 长 , 烈 北 风 汉 漫 烈 凉” 曹王 《 ( 杂诗 二 首》 “ 云璐 日光 ,悲风 动地起 ” )、浮
媚 秀 丽 的画 卷 , 眼前 的景 物是 美 的 , 反衬 出诗 人 的眷
恋 和不 忍离 去 。 《 宣城郡 出新林浦 向板 桥》 “ 际 其 之 :天 识 归 舟 。 中辨 江树 ” 云 以归 流 、 舟 与旅 思 、 游 之 间 归 孤 的相互 映衬来 抒发 自己深深 的羁 旅行 役之 苦 , 也仅 但
仅 做到 了 以景物烘 托离 愁别 绪 [。乡愁被 浓烈 的 山水 3 _ 田园景 物盖 过 了风头 , 逐渐形 成 了别 开生 面的 山水 田
( 曹植 《 杂诗 》、 临川 多悲 风 , 日苦 清 凉 ”阮璃《 》 )“ 秋 ( 诗 ) 之类 的描 写 。但 此风 已远 非 自然界 之风 , 它更 多地 带
有诗 人 心 中 的感伤 , 常 以 “ ” “ ” 字 样 直接 形 故 悲 、凄 等
容之。
园诗派 , 其走 向与 乡愁 诗 已经不 同 了。
两 晋 南 北朝 ,乡愁 诗 的创作 风 格 有 了较 大 的变 化 .表现 在 语 言上 就是 清新 流 畅 的表 达 越来 越 受欢
汉 代 《 诗 十 九首 》 创 作 风格 和
艺 术 上 的突 出 古 在
表现 , 是其精 炼 而又 自然 的语言 风格 。汉 代 乡愁诗 时 代 色 彩鲜 明 , 比、 兴 的景物 较浓 。 类 起 乡愁本 就凄苦 难 耐, 再加 上 这些 悲 凉 的意 象 , 这 些 乡愁 诗 呈现 出一 使
种特 别悲 凉 的情 调 和风格 。这 时候 ,古 诗十 九首 》 《 语
迎. 许多 诗人 的乡愁 诗创 作逐 渐形 成 了清新 自然 的风
格 。六朝 以前 , 歌虽 也有合 于格 律诗 声调 上平 仄变 诗
化 、 义上互 相对 仗 的句子 , 意 但仅 是孤 立 的 、 偶然 的现
象 。六朝 时期 , 人作 品 中才 较 多地 出现一 些类 似甚 文
至 与后 世 律 诗 、 句 相 同 的诗 作 , 庾 信 《 绝 如 重别 周 尚 书》 一 :阳关万 里 道 , 其 “ 不见 一 人归 。惟有 河边 燕 , 秋
言浅 近 自然 , 假 雕 琢而 又 精 炼工 整 , 义 丰 富而 又 不 含 语 短情 长 。 把我 国古代 乡愁诗 的艺术 大大 向前 推进 了
一
来 南 向飞 。 王伟 《 渭 阳赋诗 》 “ 明听 战鼓 , ” 在 :平 薄暮叙
存 亡 。 汉 方龙 斗 , 关 阵未央 。 庾 信 的《 中望月 》 楚 秦 ” 舟 : “ 舟子夜 离 家 , 黔望 月华 。 开 山明疑有 雪 , 白不 关沙 。 岸 天 汉看珠 蚌 . 星桥 视桂 花 。 飞 重晕 阙 , 落独轮 斜 。 灰 萁 ”
步 。从深 层原 因来 看 , 歌 内容 和形式 的形 成 和发 诗
展 , 取决 于社 会生 活 。社 会生 活 随着时 代 的发展 由 都
简单 而 日趋 繁 复 . 映社会 生 活 的人 的思 想感 情 和思 反 维方 式也越 来 越复 杂 , 们 的语 言词 汇也 越来 越 丰富 人 多彩 , 句 四字 的 四言诗 的 结构 框 架 , 渐 容纳 不 下 每 逐 日趋 复杂 的生 活 内容 , 映社会 生 活 的新 的词 语要 求 反
一
这 些都 是可 观 的五言 绝句 。六朝 时期 , 人们 对格 律诗
正 处 于探索 的 阶段 . 平仄 和粘对 各方 面都 合 于五 言 在
( 转第 8 下 8页 )
7 — 6
漾, 回忆 起想像 中苍 白的月亮 、 大海 和暴 风雨 。 自然意
有 言尽 的内容一 空 白背后 是怯弱 、 渴求 、 情 …… 激
又 如描 写 两 人 对 安 德鲁 斯 的 贪 婪 极 为 不满 时 .
“ tC n tni ’ o g ae fc e  ̄h n d a d s t Bu o sa t S ln ,p l a e ln e e n e, a
a d h g z d wa — a y一 n s e a e a y wa o e t e e e t t v r h d s r, o
象无 形 中映照 出她 心境 的变 迁 。然 而 . 当她 意识 到要
找 回 自我 时 , 却又 选 择 了软 弱 , 出现 的 阳光 又被
一 刚 大 片乌 云遮盖 , 又要 回到原来 的世界 。第 三类 是关 她 于动 物 的意象 。在 网里爬 行 的昆虫 的意 象 , 征着 约 象
瑟芬挣 扎 在无法 逾越 的狭 隘世 界里 。 斯坦 尼亚则 注 康
w e e t a i e o a l n u d l e a t r a o h r h t l f c me s u wo n i h e d f n k
w o…”浪 漫 的 浮 想 联 翩 衬 托 了 她们 借 幻 想 逃 避 现 ol 实, 物质 上依 附 、 神上 无能 的被 动处境 。 精
视着远 方 沙漠里 的骆 驼 , 她们 的精 神生活 就像 沙漠 一
样干涸 , 而骆驼 正是 她 自己温 和忍让 的个 性写 照 3重复 。 说 中 , 者多 次运用 了词汇重 复手段 , . 小 作
三 、 语 结
曼 斯 菲尔 德 的短篇 小 说 没有 错 综 复杂 的情 节 和 宏 大深 刻 的主题 , 但她 大胆地 将 现代 主义特 色完美 融 人小 说创 作 ,开 创 出 自己独 特 的艺 术 技巧 和 文体 风 格, 在小 说界 中独树 一 帜 。她 那诗 意化 风格 的散 文体 小 说 散发 着无 穷 魅 力 ,吸引 我们 深 人 探 析其 含 蓄隽 永、 饱含 真情 的语 言艺术 及其 文体 风格 中蕴 含 的美 学
价值 。
参考文献 :
以达 到强 调或展 现人 物 内心情感 的效 果 。 小说第 一 如 章 ,姐 妹俩 谈论 是否 将父 亲 的礼帽送 给抬 棺材 的人 . 约 瑟 芬 发 出 不 可 自制 的 咯 咯 的 傻 笑 , T eggl “ h ig e
mone , u t ” 动 词 mo n 的重 复 , 射 出单 身 u t mo ne , d d ut 折 老处女 的古 怪和 病态 。小 说结尾 处 , 康斯坦 尼 亚 回顾
过 去 , 春 已逝 , 青 婚姻无 望 , 未来 如何 ?“ u n w u B t o ?B t
n w ”“ o ?N w ” 语 的一再 重复 强烈地 表 达 出她 o ? N w o ?短
们 面对 未来 的茫 然心 态和 改变人 生 的 内心 渴望
( ) 相 层 面 的 文 体 分 析 四 语
[】 秀 白. 语 文体 学入 门[ . 沙 : 南教 育 出版社 ,9 5 1秦 英 M] 长 湖 18 . 【]H.G.W i o o .SyiisadteT ah go ir- 2 d wsn tlt n eci f t a d sc h n Le tr[ .o d n L n ma ,9 556 ueM] n o :o g n 17 :-. L [】 佐 良, 往 道 . 3王 丁 英语 文 体 学 Ie [ . 京 : 语 教 学与 研 究 IeM] 北 外
出版 社 .9 7 18 .
曼 斯 菲 尔德 在 文 中特 别 偏 爱使 用 标 点符 号 中的 省 略 号 和破 折号 . 通过 运
用这 两 种 标点 符 号 , 弃 了 舍 大 量 的环境 描写 和人物 交待 , 给读 者 留下 了 巨大 的阐
释空间, 使小 说具 有一 种 “ 言 的结局 ” 无 的残 缺 美 。在
《 已故 上 校 的女 儿 》 , 者 有 3 中 作 0多处 使 用 了省 略 号 和破折 号 。例 如 小说开 头 , 康斯坦 尼 亚询 问是 否可 以 将 父 亲 的礼 帽送 人 ,A d Int e t a tec m — “ n o cd a t h e e i — tr ta eo l h dab we. ey h t ny a o lr h ”此 处 的破 折 号是 一 种
【] 维 瑞 . 代 英 国 小说 史 [ . 海 :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 , 4侯 现 M] 上 上
1 86 9 .
[] e c , a d S o , .S l i i i A n us cIt — 5 L e h N. h a M G n y t e nFc o t n: l g i i nr i t o
d c o o E gi it nlPoe[ .o d n B in :o_ u t n t n lh Fco a rs M] n o / e i F r i s i L jg
eg a g a eT a hn n sac rs 9 1 2 01 inL n u g e c iga dRee rhP es1 8 / 0 .
语 气上 的停 顿 , 揭示 出康斯 坦 尼 亚 内心 的惧 怕 , 至 甚 不 敢谈 及父 亲 的葬礼 。小说 结尾 , 斯坦尼 亚试 图告 康
知 约 瑟 芬 要 重 新 开 始 人 生 , ‘ o ’ yu tik p r “ D n t o hn e— h D一 ’h ea .破 折 号后 的空 白留 给读 者 空 间 去 a s seb g n”
[】 nf l, ahr e ahr eMa s e ’ slc ds r s 6 Mas e K tei .K te n nf l S eet o e i d n i id e ti [ .e ok od nW WNotn o ay 052 42 8 M] wY r/ n o :S N L r &C mpn2 0 :0—0. o [】申丹 . 述 学 与 小说 文 体 学 研 究[ . 京: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7 叙 M]北 北
1 98 9 .
遐想、 领悟 和推理 , 找恰 当 的词 语填 充 , 解作 者 没 寻 理
[] 秀 白. 语 语 体 和 文 体 要 略 【 . 海 : 海 外 语 教 育 出版 8秦 英 M】 上 上
社 . 0 2 20 .
( 接第 7 上 6页 )
竞 乡愁诗 创作 的发 展趋 势是 明晰 的 。 随着 乡愁诗 所描
写 的 景物 不 断拓 展 、 大 与 变化 . 前 乡 愁诗 的整 体 扩 唐
风 格也 相应地 发 生变 化 .清新流 丽 的风格 逐渐形 成 。
律诗要 求
的作 品为数 还很 少 , 大量 的诗作 按唐 代近 体
诗 的标 准看 还存 在这 样那 样 的毛病 。
总之 , 以前 , 唐 乡愁诗 的创 作 由最初 的情景 分离 , 单纯 的 以物 象起 兴 开 始 , 后来 的若 即若 离 , 到 景物 描 写在诗 歌创 作 中 的重 要性 逐渐 突 出 , 以偶 尔 出现 的 杂 情 景交 融 , 但更 多作 品 的景物描 写 和乡愁 表达 未 曾融
和 。由情 景分 咏 的情 况 1益减 少 , 3 逐渐呈 现 出 向情 景
景 物描 写 日益 趋 向情景 交融 , 一切都 为唐 代 乡愁诗 这
创 作 丰富 多样 的艺术 表现 奠定 了基础 。
参 考 文献 :
[】 秀 臣. 1王 中国古典 诗歌 的 家园与 乡思主题 【.  ̄ J学术 】
2 0( . 046 )
[】 嵘 . 品 全 译 【 . 达译 注. 阳: 州人 民 出版 社 , 9 . 2钟 诗 M] 徐 贵 贵 1 0 9
【 ] 晓 音 . 国 高 潮 与 盛 唐 文 化 [ . 京 :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3 葛 诗 M] 北 北
1 98:4 9 8
交融 迈进 的发 展趋 势 , 管这 一 由“ 尽 无我 之景 ” 的客观
物象 向 “ 我之 景 ” 有 的主观 心象 的跨 越历 时漫 长 , 毕 但
一
8 8
范文二:唐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与景物描写
一、唐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
唐前乡愁诗多抒写对乡国地域的歌颂、怀念以及对从事建设乡国的政治活动的莫大热情。在相对原始的农耕社会中,古人作品的乡土之情表现在诗歌中比兴物多为山川河流、花草虫鱼等,如农业生活诗和农业祭祀诗的创作、战争徭役诗中对故土家人的怀恋、对破坏稳定的农业生活的战争的怨恨等,这一点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就有比较集中的体现。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热爱与思念,在古代文人意识里,国家是家的放大,而君与国家是一致的,此种精神至近代则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1]。
四言诗时代的《诗经》是乡愁诗的肇始和奠基,蕴含着浓厚的乡土家园意识。《诗经》中的乡愁诗约有20首,其朴素诚挚的乡愁带有深刻的农耕文化的烙印。古老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培养了人们遵守农时和热爱田园的心理,既有对生长出万物的大地的依恋,又有对节令的敏感,十分类似现代诗人艾青所说的眼含泪水的深沉的爱。思亲念家的意识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渲染氤氲,使得广大劳动群众和下层官吏需要离乡背井地去服劳役、兵役时,或因战乱、自然灾害而流落他乡时,就会常常念及家乡的农事,从心底萌发出对故土的怀恋。这可以从《诗经》中描写家庭生活、表现家庭成员间深厚情感的诗歌中得到证明:写母子之情的是“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诗经?小雅?蓼莪》),“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邺风?凯风》) ;写夫妻之情是“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卫风?伯兮》);写战士思家的是“薇亦作止”、“薇亦柔止”到“薇亦刚止”(《小雅?采薇》)。 对父母的依恋是《诗经》乡愁诗的主要情感内涵。父母是农耕家庭中的核心,对父母的无限眷恋和依偎,正是某种意义上对自己生命的体认与肯定,对生命来源的感恩和回馈,也是对乡土家园的认同。如《小雅?四牡》的主人公是一位受王命派遣、长期出使外地的使臣,他
王事靡盛,我心伤悲。??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德。”自抒其思家之情道:“岂不怀归?
纵使如《唐风?鸨羽》中服役在外的庄稼汉,内心仍抛不下对父母的挂念,只不过他所挂念的更为具体,是父母的衣食:“不能艺极黍,父母何枯?悠悠苍天,易其有所?”《魏风?涉岵》的“涉彼岵兮,瞻望父兮”,同样体现出对家庭的依赖。
屈原《楚辞》中的乡愁诗是乡愁政治化的升华,与《诗经》中征夫戍卒想念故乡的的乡愁不同。《楚辞》中深沉的故国之恋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笔下,乡愁不是两点一线之间的距离,而是千曲百转、报国无门的忧伤。何平的《<诗经><楚辞>“还乡”母题原型及比较研究》认为《诗经》中的“还乡”内容“一是以复归田园和人伦世界为核心的归宁安居;一是以追念故家故国为核心的报本追源。”而《楚辞》的诗人一方面行吟于人世之归的“还乡”之路,另一方面又走向超迈的神界之游[2]。
汉代乡愁诗的内容多写游宦求学中的乡思,情感内涵有所变化。从汉代开始,文人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社会剧变的建安时期,文人内心深处那济世安民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了,这一切折射到诗中便是多反映社会动乱,交通不便,有家归不得,或无家可归等主题。远离家园是时代产生的一种人生悲哀,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乡愁诗创作的外在动因。汉末乡愁诗与前面的乡愁诗相比,血缘之情淡化了,男女恋情上升为主要的抒发对象。
文人虚拟边塞将士抒发乡愁的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涵之一。这类创作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虚拟想象的状态,诗人站在戍边战士的立场上,想战士之所想,言战士之所欲言,以自己的心理来揣侧战士之思而抒写乡情。所以这些边塞乡愁诗中既没有《诗经》中征夫情感中的农耕生活色彩,也没有军幕文士乡恋的功业未就之愁,岁月磋跄之恨。所表达的只是一种对朦胧故乡和家中妻子的强烈思念,情感单纯真挚。而庾信寄身北朝、终身未归的经历,及其所表达的羁留北方的“乡关之思”,是“分裂时代才有的特殊人生”。[3]他承受着亡国、羁旅带来的双重心理压力,不断地反思人生、缅怀故国,想念故主。
唐前乡愁诗的抒情主体由《诗经》时代的平民转变为士子文人,思念的对象也由对父母的关注转为对夫妻感情的重视。唐前乡愁诗情感表达方面已有相对稳定的表达对象,张连举的《论古代怀乡诗的思想内涵》将古代怀乡诗的思想内涵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抒发征夫戍卒的思乡之音,一是对离家远游的羁旅生涯的表现。[4]王秀臣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家园与乡思主题》则把中国古典诗歌乡思主题的思想意蕴概括为:久别家园的孤独体验和遭受挫折后的人生空幻感。[5]虽然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对乡愁诗所表达情感内涵的分类本质上是比较一致的。
二、唐前乡愁诗的景物描写
唐前的乡愁诗创作上对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以及借物托情的手法等方面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究其原因是随着日下劳作、月下休息的生活习性的养成与传递,华夏民族的生理、心理、情感的运动节律逐渐与大自然的生命节律建立起同构关系。日薄西山、暮色降临之时,飞鸟返林,牛羊归圈,大自然由躁动喧闹逐渐趋于沉寂宁静,与此相对应,人们亦结束劳作从原野返回居室,其心理也开始了对平和的企盼与安顿的向往。因此,黄昏时分便成为一个最容易引发行人渴望归家、盼望与家人团聚的特殊时刻。“日暮途且远,游子悲故乡”(《古诗》) 是典型的情感,西下的夕阳、凝重的暮色已经成为游子乡愁的感发对象和寄托。
《诗经》乡愁诗善用比兴手法倾注思乡的感情。《诗经》中的乡愁诗多以对自然物的描写起兴,以对节令变化和庄稼荣枯成长过程的敏感作为引发乡恋情感的诱因和触媒,而物象本身与乡愁的表达并无直接的联系,仅仅是人的感情的一个触发点。且物象多是撷取农业生活中常见之物,甚至就是眼前所见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略加点染,便拿来入诗,毫无铺陈夸饰,是一种本色的、简朴的描写。无怪乎钱钟书先生说:“《三百篇》有‘物色’而无景色。”[6]当然,也有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在借景抒情上较为成功的诗句,但在同时期作品中却是极为少见的。
《楚辞》与《诗经》相比,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更具有表现力,而且这些山水景物具有南方山水的特色。如《涉江》中从夏季的迷茫雨雾到冬季的纷纷落雪,从高峻的山峦到幽暗的深谷,此类充满萧瑟凄凉的山水景物的描写有助于读者感知屈原那无限哀怨和忧伤的情怀。与景物选择南方化相对应的是,这些描写成功地烘托了诗人故土难离、欲归不能的痛苦,诗人哀怨悲怆的感伤色彩深深地浸染其中。因此,屈原在表现自然上创造的这种心境相契、物我合一,相对于《诗经》仅将自然物作抒情的媒介而言,堪称一次大的飞跃。
汉代,《古诗十九首》描写景物的范围逐渐扩大,与“情”的结合密度加强,逐渐提升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整体而言延续景物描写作为单纯的起兴的创作手法,如开头两句写景,后面
大段的叙事或抒情,景物描写和思乡情感的表达并无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建安时期乡愁诗的景物描写日益增多,且体现为山水花鸟、风云雨露等景物描写与想要表达的思乡羁旅情感结合起来。萧瑟的秋风、隆冬的寒风和孤翔哀鸣的飞鸟、漂泊的转蓬等是诗人常选取的物象。如:“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草虫鸣何悲,孤雁独难翔。”(曹王《杂诗二首》)“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曹操《却东西门行》)这些物象本身就已带有悲凉之味,再加上作家融注于客观物象中的思想感情极其浓烈,所以景已经有了融情的意味。如写鸟则往往是孤鸟哀鸣,融注的感情自然是“孤”和“哀”。如写风则不仅是秋风、冬风,且往往直接冠以“悲”字“凄”字等字样。“浮云璐日光,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阮璃《诗》) 等即是代表性诗句。又如王集《七哀诗》(其二)中的“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以鸟兽与自己相类比,用鸟兽尚且有家可归反衬出自己无法返回故乡的凄凉,加之以“流波”、“猿猴”、“迅风”、“白露”等景物作为情感的触媒,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与衬托作用,使得全诗笼罩在浓重的离愁之中。
魏晋南北朝,诗歌描写山水景物的幅度猛增。以陆机的《赴洛道中作诗二首》为例,除首尾之外,诗歌多用偶句来组织画面,注重追求艺术技巧的进步,其程度为汉代思乡诗所未见。再如谢灵运的《登上戍石鼓山诗》开头八句点明对故乡的思念,中间六句对景色的刻画细致,画面鲜丽,以实实在在的模山范水见长,而与乡愁的表达并不是很谐和。而后谢眺对山水景色的刻画相较于谢灵运则更清新、细致,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徐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诸语,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明媚秀丽的画卷,眼前的景物是美的,反衬出诗人的眷恋和不忍离去。其《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以归流、归舟与旅思、孤游之间的相互映衬抒发自己深深的羁旅行役之思,但也仅仅做到了以景物烘托离愁别绪。”[7]乡愁被浓烈的山水田园景物盖过了风头,逐渐形成了别开生面的山水田园诗派,走向与乡愁诗已经不同了。
三、唐前乡愁诗的艺术风格
正因为上述景物描写的变异,其创作手法、风格也相应地改变了,或者说是因为创作技巧的革新、风格的变异导致乡愁诗所描写的景物有所拓展、扩大与变化。 《诗经》所描写的景物是生活化的景物,相对应的手法是以比兴倾注情感。因此,其创作风格淳朴,浑然天成。乡愁的抒发以质朴的、直接的倾吐为主,形成了神驰彼岸、黄昏怀人和登高怀远的抒情模式。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离开家园和亲人,当思念之情产生时,他们会将这种感情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这种淳朴的风格还表现在诗歌语言形式的简古,多为四言或以四言为主的句式,简洁明快。而且在语言的运用上多为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在流传写定过程中虽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润色和修改,但仍保留了纯朴自然的本色。
与《诗经》多描写生活化景物不同,《楚辞》多描写山水景物,且有政治化倾向,因此,格调哀婉凄恻。屈原的乡愁诗虽然也是较为直接的倾诉,但往往将其主人公置身于一个光怪迷离的情境中,在去与留的矛盾心态中,表现一种悲切流连、抑郁踌躇的思绪,如《离骚》的结尾部分。《楚辞》作品中流露出的乡愁并不局限于一己的故土之思和个人的骨肉亲情,还赋予故乡更为广泛的政治上的意义,从而由对自己亲人的血缘亲情和家乡故土的挚爱升华为一种强烈的爱民族爱国家的情结,最终使得乡愁具有了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
汉代《古诗十九首》,时代色彩鲜明,类比、起兴的景物较浓,乡愁本就凄苦难耐,再加上这些悲凉的意象,使这些乡愁诗呈现出一种特别悲凉的情调和风格。这时候,《古诗十九首》
在创作风格和艺术上的突出表现是其精炼而又自然的语言风格。语言浅近自然,不假雕琢而又精炼工整,含义丰富而又语短情长,把我国古代乡愁诗的艺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两晋南北朝乡愁诗创作,不但数量大,而且艺术成就也有了较大的突破:首先是语言由注重典雅繁缛向追求清新流畅演变。晋宋诗人比较偏重于书面化的典雅繁缛的语言,辞藻更华美,格调更高雅。如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一首中“望舒离金虎,屏翁吐重阴。凄风连时序,苦雨遂成霖。朝游忘轻羽,夕息忆重袁”几句,就运用了描摹、对偶、借代等一系列手法及华靡丰赡的词藻,十分周详而形象地铺写了淫雨不息为患之状。形式上的追求并没有影响情感的表达,反而使之相得益彰。此后的诗人努力改变晋宋以来典雅繁褥的语言风格,追求清新流畅的语言,形成一种清丽自然的风格。
隋初诗人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较好的边塞诗反映了征人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以“月”作为乡愁诗重要意象的发展为例,来说明景物、意象在魏晋以后的发展变化。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 唐前乡愁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唐代乡愁诗创作奠定了基础。如前所述,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地理性的物理空间转化成艺术性的心理空间[8]。
唐代乡愁诗中的月意象,则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
综上所述,乡情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也是每个人都无法解开的情结,故土难离的思乡情结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裂的人生体验。唐前乡愁诗真切地记载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地位的诗人的不同情感内涵,体现出厚重的思想深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思乡念亲作为一种原始生物趋向,逐渐增添了许多社会乃至政治因素,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诗经》时代单纯的以物象起兴开始,景物描写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逐渐突出,其繁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具有宽广的表现力和美学功能,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带给人们极大的审美愉悦。唐前乡愁诗情感内涵的不断地丰富与深化,以及景物描写上地不断走向成熟,都为有唐一代乡愁诗的大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运涛,中国经典文学传承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21-123页。
[2]何平,《诗经》《楚辞》“还乡”母题原型及比较研究,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53页。
[4]张连举,论古代怀乡诗的思想内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5]王秀臣,中国古典诗歌的家园与乡思主题,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
[6]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6页。
[7]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336页. [8]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84页.
范文三:乡愁的诗
篇一:关于乡愁的诗歌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乡愁是一种情结,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无法割舍的,请赏析阅读下面几首诗歌。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永不老去夜深人静时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篇二:有关乡愁的诗句
【有关乡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汉.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度汉江》 5.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唐. 王维《杂诗三首》 6.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7.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萨蛮》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 却恨莺声似故山——唐. 司空图《漫书五首》
11.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2.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13.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 楚. 屈原《九歌. 少司命》 15.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16.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别在四处漂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 我已厌倦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 归来吧, 归来哟 别在四处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篇三:抒发乡愁的古诗
1.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汉.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唐. 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 却恨莺声似故山——唐. 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 楚.
屈原《九歌. 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南唐. 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
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范文四:关于乡愁的诗
诗歌一:乡愁
乡愁是一个满满的行囊
贴上了太多爱的标签
我背在肩头
妻记在心头
离家的时候
朴实的万语千言
让流浪多了一丝温暖
突然发现
牵挂原来如此简单
乡愁是一条细细的XX线
连接了太多的期盼和思念
我在线这端
儿子在线那端
想家的时候
每一次稚嫩的呼喊
都会让泪湿了双眼
突然发现
团圆原来有时很难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
浸透了太多的热泪和血汗
我在始发站
母亲在终点站
回家的时候
列车与铁轨相依的声音
犹如白发母亲的呼唤
突然发现
归途原来那么长远
诗歌二:乡愁
端起一杯茶
闻到山谷的风
母亲摘下一片片嫩叶
用故乡的阳光晾晒
我喝下,从年头到年尾的翘望
拔通一个电话
传来微颤的关切
无法触摸的远方
不是一句两句可以描述
我倾听,来自桑梓淳朴的歌吟
疯长的发须,以矢车菊生长的速度
覆盖我的心田
一生,都难打理
勃勃的乡愁
诗歌三:乡愁
你从遥路带回的这把乡愁的尘土
攥成透明的雪
两目空空升起隔世的禅境
饮酒入喉不过你的清泪一滴
沧桑一夜风寒就白了无数的头颅
那把刻刀
从山的骨头里凿来一袭绸缎的月泽
乡愁这眉心的霜多少春秋
才能溶化血中那滴盐
今宵一盏叹息的灯盏
灯盏在夜莺的咽喉深处
荡漾玻璃碎裂的声音
谁抬起沉重的脚扶不稳内心的节奏
芦花尽处最甜的一眼井水
谁不感恩它的乳汁
请允许沉默站在梦里呼唤
那长不大的乳名
如何轻叩母亲的柴门
诗歌四:乡愁
沿着离家时的老路
细长的老路连着大山
无数的大山啊
你可知,我看不见故乡的尽头
怎敢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还有让我魂移梦牵的那群人
回去吧,坟头上早已长满了杂草
诗歌五:乡愁
远天鸿鹄尤带笺,
不见白鸟落庭前;
明月最是思乡夜,
怎奈又逢除夕节。
范文五:徐乡愁的诗
徐乡愁男,生于六十年代,四川人。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家园》等公刊和《诗参考》、《第三说》、《伯乐》、《太阳》、《平民》、《知了》等民刊上发表过大量的诗歌作品。印过两本小册子《徐乡愁的诗》和《崇高真累》。《天地人诗刊》、《诗家园》、《现代诗报》、《新大陆》已经或即将推出《徐乡愁诗歌专集》和《徐乡愁批判专集》。
天上掉馅饼
流浪汉希望天上掉一间茅屋
光棍希望天上掉一个媳妇
蒙冤的人希望天上掉一个公道
创业者希望天上掉一个好的政策
而饥民说:我现在什么也不要
只希望天上掉馅饼
上帝知道了这件事情
便立即把建房子的钱娶媳妇的钱
和主持公道的钱出台政策的钱
全部拿到路边店去
给我们买了一筐筐油腻腻的馅饼
并趁热从天上扔下来
解放
小时候大人老是给我们讲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苦受难
我们一定要解放他们
大人的话铭记在心
经过十几年的好好学习
我们终于长成了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祖国啊祖国
您快一点派遣我们到前线去吧
就是到美国英国法兰西
我们脚上绑着草鞋腰间扎根皮带
我们一路高唱着《国际歌》
随时准备打入敌人的内部
我的生命早已交给了祖国
我的入党申请就压在枕头底下
我的婚姻也请人事部暂时不做安排
还是抛头颅撒热血比较帅呆
出国的指标还没有批复下来
我们便站在那里练习冲锋陷阵
祖国啊我们跑饿了就唱歌
把《国际歌》唱成新长征路上的等待
徐乡愁简历
姓名:请看题目
也就是徐文长的徐
徐霞客的徐
徐敬亚的徐
但不是徐志摩的徐
徐向前的徐
性别:男
或者公的雄的牙的
年龄:生于六十年代
六一年至六九年之间
皮旦比我大两岁
小月亮比我小两岁
籍贯:与榨菜同乡
但没有那样清脆
与刘文彩同省
横蛮起来我比他更狠毒
把辣椒当饭吃
把川剧当歌听
诗观:没有诗观
写诗的时候现发明
菜园小记
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
菜农们便把它收起来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
俗话说
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
但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狐狸必须有尾巴
第二:狐狸必须是作了坏事
第三:狐狸必须悄悄地
把尾巴藏起来
前两个条件容易满足
现在难就难在所有的狐狸
都喜欢把尾巴露出来
我们无法弄清
到底是那一只偷吃了生产队的羊
听陕北民歌
后来我们就哭了
当那高亢而悲怆的歌声
穿越黄河
穿越秦岭
穿越四川盆地
最后降落到电视机前
后来我们就哭了
但我的脚却不能哭泣
我宁愿不当总统也要去陕西
宁愿不实现四个现代化
也要把陕北民歌
接回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唐以前乡愁诗的景物描写及艺术
楚辞>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