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进步,多媒体课件也走进了语文课堂。我认为,多媒体课件仅仅是语文课堂的一种辅助手段,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与其他教学辅助手段一样,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就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一点,谈谈我的体会,敬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意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从课文的内容着手,用电脑制作课件,以赏心悦目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意境中快乐地学习,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在屏幕上放映画面并配乐朗读。清清的溪流、粉色的桃花、缤纷的落英、鲜美的芳草,以及那追逐着浪花的渔舟,那惊喜而痴迷的渔人,画面中夹杂着潺潺的水声,此起彼伏的鸡犬之声,村中男女忽闻“今是何世”的惊奇感叹声,使学生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随渔人来到桃花源里,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能给学生补充一些辅助性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讲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一课时,可顺便把王安石的《伤仲永》也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比较学习,从而使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懂得读书使人进步的道理。讲诗歌时,除课本上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诗外,可以把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也补充到教学中,供全班同学赏析,使学生对李清照的作品风格有更充分的认识。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促进个性化教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把要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个体意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使用多媒体,设计好教学流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后,可把《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四篇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做成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分析,让学生品味、积累,从而学以致用,使学生养成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更有吸引力,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例如:进行《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时,可采用以下三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背诵。首先,采用动画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三个人物用文言文表演;然后,屏幕上的三个人物用现代汉语表演;最后,学生理解课文后,让学生表演课本剧。通过以上三个环节,使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掌握课文内容,积累文言文知识,完成了背诵任务。由此可见,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的有机结合,生动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思维活跃,能够很快地接受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思维灵活
利用视听媒体设置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灵活。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春的活力,理解课文主旨时,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资源,运用配乐朗读,同时展示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对理解课文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一)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诚然,多媒体制作的彩色画面生动形象,在教学上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相反,有时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感悟文章内涵,进行思维训练。
(二)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课堂教学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但若把握不当,课件便成了“教案搬家”,教师就成了“放映员”,课堂教学就会没有一点儿情趣,这是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大忌。因此,既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好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仍然要注重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使学生理解主旨,体会感情,感悟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有所进步。
(四)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主体,多媒体是辅助手段,它能增强教师的作用,使语文课锦上添花,却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
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们会制作出简洁、醒目、适用的课件,使之服务于语文教学。总的来说,多媒体语文教学是教与学共同的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是辅助。尽管多媒体语文教学有许多优点,但是教学时绝不能偏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中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使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精彩,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 杨兴枝.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J].河南教育,2005(7).
[2] 李银中.语文课件应用的误区与改进策略[J].河南教育,2005(2).
(编辑:刘影)
范文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影响
[摘要] 把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使用同样的课件,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学经验、教育理念在教学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师的素质比较起来,后者永远是最关键的。同时,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责任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任何先进的多媒体都无法代替的。
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的讲话中强调:“语文教学要跟信息社会、信息交流接轨”。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语文课怎么教,怎样利于信息交流,已经提到教改的日程上,信息与语文有着密切关系。语文教学改革,要考虑有利于信息社会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并有效的运用,为语文造课件,其产生的美,会让浪漫的心灵走向睿智、博大。语文“使人及人的世界更美好”, 让语文教学环境更美。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教学情境、浓厚的课堂教学气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信息量;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让语文思想更美。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诵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诵读资源比较多,但从教学资源的感染性、吸引力的角度来选择,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片断可谓绝佳:鲍国安所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胸襟开阔,高声吟诵《观沧海》。此景、此情、此神韵,是教师一般性范读、甚至是专业播音员也无法企及的。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播放这一段录音,将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如在教学朱自清《背影》时,通过播放《父亲》这首歌曲并用多媒体展示父亲辛劳的画面来结束全文,能让学生置身于浓浓亲情之中,再次品味亲情,读懂亲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亲情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网络环境有利于体现 “大语文”观
网络环境可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及课外阅读面。特别是语文教学“大语文观”提出,“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作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引导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要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要做到这些,只有把网络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才能做到。有一位教师这样描述了网络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我们可以在一个课案中便捷地收罗几十则有用信息,却很难在图书馆、书城如此“短准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便捷搜索所需信息,而不必要求学生花很多钱复印大量资料。充分扩展的课堂,犹如大江大河,学生可以尽情游弋,可以超越自己、超越课本。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同学们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集中在一起,做成卡片,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进一步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对祥林嫂的形象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而且对鲁迅作品中其他的女性形象也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为以后学习鲁迅作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由于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学生课外的阅读和写作往往缺乏应有的指导。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坐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如果借助于网络,组织文学创作、阅读等兴趣小组活动,指定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网上指导。鼓励学生申请博客,课外练习写作。投入很少的人力物力就能把语文课外活动搞得生动而又丰富多彩。在网上,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信息交换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
的交往。往往能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另外在教室里上课当然也是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但是,这种互动是有限的,一方面它在空间上有限,它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一方面在时间上有限,它局限在当面之时;一方面它在对象上也是有限的,它局限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网络把这几个局限都打破了。从空间上来讲,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近在隔壁,远在天涯,都可以互动。从时间上来讲,当然可以即时互动,也可以稍后。从对象上来讲,可以面向教师和同学,也可以面向整个社会。而且这种互动是多元的,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学生在这种多元的互动中获得了多元视角。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授课教导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领会和吸收能力,以便作出及时合理的教学调整,以期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作业、测试、提问、上机练习等形式向教师反馈语文学习情况,力求在老师的指导下攻克自我的薄弱环节。这样师生之间激情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形式的灵活采用,都将有利于教学空间的开放、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思维火花的迸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主动参与点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自由、平等的关系。
网络带来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适应了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但它也仅是人类的工具,正像我们所意识到的,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环境对语文教学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一)网络的大量运用,会使学生脱离课本文字阅读欣赏,从而淡化语言训练,弱化语言教学的功能,因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学生只有通过阅读课文,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摄取意义进行理解,才有可能探求作品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揣摩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主旨,领悟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也才有可能进而对阅读材料进行鉴赏与评论。让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打斗一段描写,十分精彩,如何让学生理解还要从对文本的反复朗读中,而不是随意放一段网络视频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很多学生渐渐满足于“快餐式”的多媒体而忽视了对文本
的深层次阅读。语文是悟出来的,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文本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用心写出来的东西也必须用心去领悟,咀嚼 。
(二)网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 网络交流语言丰富多彩,这种语言与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产生了一定矛盾,形成了特征鲜明的网络语言。 但是,网络语言被大量应用,有些成了公认的流行语,比如“米有(没有)”、“稀饭”(喜欢)、“偶” (我)。这一问题对语文教学的冲击最大,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甚至有些学生把它们应用到作文中来,这不仅影响到作文成绩,更不利于语言文字的传播和交流。
另外网络催生了网络文学,大批文学爱好者不再为不能发表自己的作品而烦恼,网络的无穷容量孕育了很多的网络写手,他们在网络上自娱自、互相交流。 但是,有些网络文学作品艺术性较差,甚至还宣扬迷信等不健康思想,这样,就造成了互联网信息中泥沙俱下,存在不少文字垃圾,这种网络造成的庸俗文化也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导向产生负面影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呼唤着语文教育技术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教学,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出现了误区,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自身规律,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而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一定要体现学生主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熟读成诵、入情品味的过程。我们要扬长避短、务实严谨、把握好尺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找到支持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支点,使其能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真正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占有,挑选,改造。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学对信息技术也要“拿来”!创造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语文网络环境。 发表于2012年第3期《新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国家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 张志公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3) 语文教学探步 王松泉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4) 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 李杏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吴 柳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范文三:语文教学与多媒体
语文教学与多媒体
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最重要工具,语文教学要形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在教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外、在综合性实践中学语文。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多媒体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语文的特点:
一、丰厚的人文精神。语文教材的选文中(包括读本),不管是古代的诗歌,还是现代散文;不管是古代的传记,还是当代的小说,不管是中华名篇,还是外国名著,无不向我们展示人类的文化瑰宝和思想精髓,显示古今中外人类的文明之旅与发展轨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洗涤灵魂、提高修养、升华人生境界。
二、丰富的,美感享受。语文学科既没有数理化的严密推理,也没有政史地的趣味哲理;它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美:古诗的韵律美、音乐美、建筑美;现代散文的绘画美、人情美;小说的性格美和风俗民情美等等。总之:美的作品,美的语言,美的情感。
三、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反映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走在大街上,各种各样的招牌、广告为我们展示美的字体,绝妙的修辞;除夕之夜,万家千户大红对联,为我们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韵,一部精彩的电影电视剧,一席令人回味的台词,一台优美的文艺节目??那都是生活,也都是语文。学生应充分感受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对语文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非常重
范文四: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标 题:
姓 名:
单 位:
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 潘 刚 团风县城关中学 团风县城关中学 13477661689 759583891@qq.com “利”与“弊”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日趋丰富,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改的一大热点。它使传统教学的“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且“动”起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产生优化的语文教学效果。然而,正如其他新生事物常常伴随着负面因素一样,语文多媒体教学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招致了不少非议,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短处甚至错误。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 教学 利 弊
【正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日趋丰富,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改的一大热点。它使传统教学的“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且“动”起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产生优化的语文教学效果。然而,正如其他新生事物常常伴随着负面因素一样,语文多媒体教学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招致了不少非议,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短处甚至错误。
一、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的“利”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思想、智慧和美的学科,它肩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等重任,多媒体教学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引入语文教学过程,其长处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情绪,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语文教学大多数要求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学生不处在当时的环境,一时很难真实领会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情感,甚至无论教师怎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共鸣。这时,恰当地用多媒体技术配合老师的讲解,通过情景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其熏陶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去感悟课文,领悟作者的情感。
2、化繁为简,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语文学科少不了说明文教学,由于学生生活局限等原因,理解、认知的难度很大。如果仅靠老师讲解,枯燥而且难懂,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而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质就是可以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角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强化其认知能力。
3、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中的情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多媒体教学为成功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文章意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让其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学生情操,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
有人说,“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
教师有意识培养。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示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它,学生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春”,听到汹涌澎湃的“潮”,感受到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这些,无疑都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长处外,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还有资源共享,节约教学时间等优点。
二、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的短处。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式。但是,语文教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用多媒体来“形象生动”一下,如果使用过滥、运用不当,多媒体教学也容易暴露出一些短处。
1、限制思维,不利拓展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文学审美过程中,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多媒体呈现的大量媒体信息,一般都是教师自己搜索的,所展示出的文章意境和主旨,也是教师自己的理解。这等于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笼子”,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笼子”。这样,课堂不再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思想行为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毫无个性可言,只能被动地学习。
2、淡化互动,不利交流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学生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当的多媒体运用会使语文学科这一充满人性的特点荡然无存。比如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唯恐信息量不够,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让学生在课堂上应接不暇。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精彩,花费许多精力搜集了不少生动的画面,剪辑了丰富的影视资料,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确实增强了,但课堂上教师忙于击键操作,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而学生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示屏,忽视了教师的存在。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对话”已被冷冰冰的多媒体取代。
3、僵化流程,不利出彩
课堂教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为如此,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异彩纷呈。也正因为如此,有时精心打造的教案会“力不从心”。多媒体教学尤其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往往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拘谨、不灵活。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如果教师被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所束缚,本应多姿多彩的教学过程便会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变为一种程式,最终走向教学方式的僵化。
4、制作困难,不利推广。
多媒体教学不是声、画、像的简单组合。要制作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对声音、图形、视频进行一些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程序软件。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的素材信息,这也是令教师们头痛的问题。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于是,一些教师的课件中出现了不得已的“张冠李戴”,展示的图像、声音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甚至毫无关系。这样不仅不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乐趣,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乱学生的思维,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因此,我们对多媒体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会用、善用多媒体,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多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资料索引: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学习报》
范文五: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摘 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但不可否认,现在从上到下,从制度到管理,从实施到评价,缺乏一整套理论和措施,使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得不那么应付自如了。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硬件再好也是虚设。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就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并非高深莫测,可望不可及。电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机器,只要肯钻,入门并不难,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也是很简单,完全可能实现的。多媒体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更好的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 一、形象直观,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可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同时也可使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字词变得容易理解。比如“懒洋洋”一词,让学生去理解,学生没看到画面之前会说“很懒”“懒得很”等笼统的词语来表达,让学生用动作表演,他们就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当看过画面之后,再让他们去说,他们会说“躺在地上什么也不干”“躺在地上,跷着腿,摇着尾巴,什么也不干”等等。他们会用更丰富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理解的词意,再让学生去演一演,他们会学着画面上的小狮子,跷着腿,哼着调,把小小狮子的懒样子表现得惟妙惟肖。还有的学生自己创造出更好的语言和动作,他边摇头晃脑边说:“嗯!今天天气真好呀,晒晒太阳多舒服呀。”就这样,他们轻轻松松地就化难为易了。学生对听故事,看动画兴趣十足,把学习材料变成动画,那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当学生尽情地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妙声光变幻后,再捧起书本细细地品味书中的内容,肯定能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激发联想,激活思维,激起情感。它以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的特点和特有的感染力与形象性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多样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宜引导,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图形和动画,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如:《蝙蝠和雷达》一文,对于小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老师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把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一下子推到学生面前,在优美的抒情朗诵声中,让学生体会:流水淙淙、万物复苏的春天;树木茂盛、雾气浓浓的夏天;落叶飞舞、累累硕果的秋天;白雪皑皑、万籁俱寂的冬天,感受那仙境一般的童话世界在多媒体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美,心中的爱油然而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赞叹祖国河山美,陶冶思想感情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禁锢在课堂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更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学更成为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多媒体能够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机地拓展思维空间,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提供具体的凭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切实的训练和提高。如:《捞铁牛》一课,怀丙和尚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送回来。”这一包揽全文主要内容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需要学生深入细读课文,从事例的联系中,进行分析、推理、寻找答案。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张复合投影片,首先投示捞铁牛的全过程,然后再分步投示捞铁牛的各个环节,通过对慢镜头的观察,学生明确了船沙、牛、水之间的联系,从而弄明白,“是水把牛送回来”的道理。 四、多媒体的合理介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满足儿童的求知欲。真正达到“使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康的体魄、活泼的个性”的目的。 再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一课时,由于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加之学生对瀑布了解甚少没有切身感受,单凭想像很难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更难体会“生紫烟”的情景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象。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让学生饱览庐山瀑布的胜景,只见水流从高高的庐山顶上一泻而下,坠落深潭,溅起数丈高的水花,水雾弥漫,向上蒸腾,整个香庐峰被云雾包裹。学生看完录像,教师便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领悟叙说诗意。教师适时点拨,瀑布的水花四溅,使空气中弥漫着大量水气在眼前漂浮,如烟如雾,就像腾起的紫色云烟,使学生脑海中的静态画面化为动态画面,进而受到美的熏陶。接着再次播放录像,并配上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观。当我们感悟喧种竟境时,就很容易领会文意,体会作者感情,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五、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从教学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教师要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才能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