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数学 曲线与方程
9.9 曲线与方程
一、填空题
1.方程(x -y ) 2+(xy -1) 2=0表示的是________. ?x -y =0,
解析 (x -y ) +(xy -1) =0??
?xy -1=0,
2
2
?x =1,∴??y =1
?x =-1,或?
?y =-1.
故此方程表示两个点. 答案 两个点 2.方程|y |-11-x -12
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
解析
?|y |-1≥02
原方程等价于?1-(x -1)≥0
?(|y |-1)2=1-(x -1)2
?|y |-1≥0?? 22
?(x -1)+(|y |-1)=1
?y ≥1?y ≤-1??或? 2222?(x -1)+(y -1)=1?(x -1)+(y +1)=1答案 两个半圆
3. 动点P 到点F(2,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2=0的距离相等, 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
解析 考查抛物线定义及标准方程, 知P 的轨迹是以F(2,0)为焦点的抛物线,p=2,所以其方程为y 2=8x . 答案 y 2=8x
4.设P 为圆x 2+y 2=1上的动点,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Q ,若→PM =λ→MQ (其中λ为正常数) ,则点M 的轨迹为________. 解析 设M (x ,y ) ,P (x 0,y 0) ,则Q (x 0, 0) , ?x -x 0=λ(x 0-x ),→→由PM =λMQ 得?(λ>0) ,
?y -y 0=-λy
?x 0=x ,∴? ?y 0=(λ+1)y .
由于x 20+y 20=1,∴x 2+(λ+1) 2y 2=1,∴M 的轨迹为椭圆. 答案 椭圆
25. 设P 为双曲线-y 2=1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M 为线段OP 的中点, 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解析 设M(x,y),则P(2x,2y)代入双曲线方程即得 .
答案 x 2-4y 2=1
6.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F 是圆内一定点,M 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 与F 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 ,设CD 与OM 交于点P ,则点
P 的轨迹是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知PM =PF . ∴PO +PF =PO +PM =OM =R >OF . ∴P 点的轨迹是以O 、F 为焦点的椭圆. 答案 椭圆
7.若△ABC 的顶点A (-5,0) 、B (5,0),△ABC 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 =3上,则顶点C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如图AD =AE =8,BF =BE =2,CD =CF ,所以CA -CB =8-2=6. 根据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右支,方程为1(x >3).
916
x 2y 2
答案
x 29
y 216
1(x >3)
8.对于曲线C :
x 24-k
y 2k -1
1,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曲线C 不可能表示椭圆;
②当14; 5
④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1b >0) 上的任意一点,F 1、F 2是它的两个焦点,O
a b →+PF →,则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
为坐标原点,→OQ =PF 12→→→解析 由OQ =PF 1+PF 2, →+PF →=→又PF PM =2→PO =-2→OP , 12
y ?11?x 设Q (x ,y ) ,则→OP =-=-x ,y ) = -,
2?22?2y ??x
-,-,又P 在椭圆上, 即P 点坐标为
2??2
?x ?2?y ?2 - -?
x 2y 2?2??2?
则有2+21,即2+21(a >b >0) .
a b 4a 4b
x 2y 2
答案 =1(a >b >0)
4a 24b 2
11.已知两条直线l 1:2x -3y +2=0和l 2:3x -2y +3=0,有一动圆(圆心和半径都动) 与l 1、l 2都相交,且l 1、l 2被圆截得的弦长分别是定值26和24,则圆心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析 设动圆的圆心为M (x ,y ) ,半径为r ,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分别为d 1和d 2.
由弦心距、半径、半弦长间的关系得,
2
??2r -d 21=26,?2??2r -d 22=24,
?r -d 21=169,
即?2
?r -d 22=144,
2
消去r 得动点M 满足的几何关系为d 22-d 21=25, 3x -2y +3即
13
2
2x -3y +213
2
=25.
化简得(x +1) 2-y 2=65.
此即为所求的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 答案 (x +1) 2-y 2=65
x y
12.直线+=1与x 、y 轴交点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
a 2-a
x y
解析 (参数法) 设直线+=1与x 、y 轴交点为A (a, 0) 、B (0,2-a ) ,A 、B
a 2-a 中点为M (x ,y ) ,则x =y =1-,消去a ,得x +y =1,∵a ≠0,a ≠2,∴x ≠0,
22
a a
x ≠1.
答案 x +y =1(x ≠0,x ≠1)
13.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
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________.
解析 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DC 与A 1D 1是两条相互垂直的异面直线,平面ABCD 过直线DC 且平行于A 1D 1,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 (x ,y ) 在平面ABCD 内且到A 1D 1与DC 之间的距离相等,∴|x |y 2+a 2,
∴x 2-y 2=a 2,故该轨迹为双曲线.
答案 双曲线 二、解答题
14. 求过直线x-2y+4=0和圆x 2+y 2+2x -4y +1=0的交点, 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圆的方程: (1)过原点;
(2)有最小面积.
解析 设所求圆的方程是x 2+y 2+2x -4y +1+λ(x -2y +4)=0, 即x 2+y 2+(2+λ) x -2(2+λ) y +1+4λ=0. (1)因为圆过原点, 所以1+4λ=0,即λ=-.
4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x -y =0.
42
(2)将圆系方程化为标准式, 有:
(x +) 2+(y -2-λ) 2=(λ+) 2+.
2455
当其半径最小时, 圆的面积最小, 此时λ=-为所求.
5
故满足条件的圆的方程是(x +) 2+(y -) 2=.
555
点评:(1)直线和圆相交问题, 这里应用了曲线系方程, 这种解法比较方便; 当然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2)面积最小时即圆半径最小; 也可用几何意义, 即直线与相交弦为直径时圆面积最小. 15.如图,椭圆C :
x 216
+1的右顶点是A ,上、下两个顶点分别为B 、D ,四4
y 2
边形OAMB 是矩形(O 为坐标原点) ,点E 、P 分别是线段OA 、AM 的中点.
(1)求证:直线DE 与直线BP 的交点在椭圆C 上;
(2)过点B 的直线l 1,l 2与椭圆C 分别交于点R 、S (不同于点B ) ,且它们的斜率
k 1,k 2满足k 1k 2=-RS 过定点,并求出此定点的坐标. 解析 (1)由题意,得A (4,0),B (0,2),D (0,-2) ,E (2,0),P (4,1). 1
所以直线DE 的方程为y =x -2,直线BP 的方程为y =-x +2.
4
14
?解方程组?1
y =-x +2,
4?
y =x -2,
16
?x =,?5得?
6y =??5.
?166?
所以直线DE 与直线BP 的交点坐标为 ,.
?55??16?2?6?2 ??5??5?因为+1,
164
x 2y 2?166?
所以点 ,在椭圆=1上.
164?55?即直线DE 与直线BP 的交点在椭圆C 上. (2)设直线BR 的方程为y =k 1x +2.
?y =k x +2,
解方程组?x y
?16+41,
12
2
2121
?x =0,得??y =2
16k
?x =-?1+4k 或?
2-8k ??y =1+4k 12
1
162-8k 2?1?
所以点R 的坐标为 -22.
?1+4k 11+4k 1?
11
因为k 1k 2=-BS 的斜率k 2=-.
44k 1直线BS 的方程为y =-
1
x +2. 4k 1
1
?y =-+2,?4k
解方程组?
x y ??16+41,
1
2
2
?x =0,
得??y =2
16k ?x =
?1+4k ,或?
8k -2??y =1+4k .
12
121
21
8k 2?16k 11-2?
所以点S 的坐标为 22.
?1+4k 11+4k 1?所以点R ,S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 故R ,O ,S 三点共线,即直线RS 过定点O .
16.已知圆O :x 2+y 2=2交x 轴于A 、B 两点,曲线C 是以AB 为长轴,离心率为2
的椭圆,其左焦点为F . 若点P 是圆O 上的一点,连接PF ,过原点O 作直线PF 2
的垂线交椭圆C 的左准线于点
Q .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若点P 的坐标为(1,1),求证:直线PQ 与圆O 相切;
(3)试探究:当点P 在圆O 上运动时(不与点A 、B 重合) ,直线PQ 与圆O 是否保持相切的位置关系?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 (1)因为a =2,e =
2
,所以c =1. 2
则b =1,即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y 2=1.
2
1
(2)因为P (1,1),所以k PF =,所以k OQ =-2,所以直线OQ 的方程为y =-2x .
2又椭圆的左准线方程为x =-2,所以点Q (-2,4) .
所以k PQ =-1. 又k OP =1,所以k OP ·k PQ =-1,即OP ⊥PQ ,故直线PQ 与圆O 相切.
x 2
(3)当点P 在圆O 上运动时,直线PQ 与圆O 保持相切. 证明如下:
2
设P (x 0,y 0)(x 0≠0,±1),则y 20=2-x 0,所以k PF =
y 0x 0+1
k OQ =-
x 0+1
. y 0
x 0+1
所以直线OQ 的方程为y =-x .
y 02x 0+2??
. 所以点Q -2,
y 0??
y 0-
所以k PQ =
2x 0+2
y 0
x 0+2
y 22x 0+2-x 2x 0y 00-0-2x 0
,又k OP =,
x 0+2y 0x 0+2y 0y 0x 0
所以k OP ·k PQ =-1,即OP ⊥PQ ,故直线PQ 始终与圆O 相切.
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在x 轴上,原点O 和点B 分别是线段
AB 和AC 的中点,已知AO =m (m 为常数) ,平面的点P 满足PA +PB =6m
.
(1)试求点P 的轨迹C 1的方程;
y ??x
一定在某圆C 2上; (2)若点(x ,y ) 在曲线C 1上,求证:点 3,22??
(3)过点C 作直线l 与圆C 2相交于M 、N 两点,若点N 恰好是线段CM 的中点,试求直线l 的方程.
解析 (1)由题意可得点P 的轨迹C 1是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
x 2y 2
且半焦距长c =m ,长半轴长a =3m ,则C 1的方程为22=1.
9m 8m x 2y 2x y
(2)若点(x ,y ) 在曲线C 1上,则22=1. 设=x 0,=y 0,
9m 8m 322则x =3x 0,y =2y 0.
x 2y 222
代入22=1,得x 20+y 0=m ,
9m 8m y ??x
?一定在某一圆C 2上. 所以点 3,2??(3)由题意,得C (3m, 0) .
22
设M (x 1,y 1) ,则x 21+y 1=m . ①
?x 1+3m y 1?
,. 因为点N 恰好是线段CM 的中点,所以N
2??2?x 1+3m ?2?y 1?2
+ =m 2. ② 代入C 2的方程得
?2??2?联立①②,解得x 1=-m ,y 1=0. 故直线l 有且只有一条,方程为y =0.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定点A (-4,0) ,B (4,0),动点P 与点A 、B 1
连线的斜率之积为-.
4(1)求点P 的轨迹方程;
(2)设点P 的轨迹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半径为r 的圆M 的圆心M 在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在y 轴右侧,圆M 被y 3r . ①求圆M 的方程;
②当r 变化时,是否存在定直线l 与动圆M 均相切?如果存在,求出定直线l 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P (x ,y ) ,则直线PA 、PB 的斜率分别为
y y k 1=k 2=.
x +4x -4
1x 2y 2
由题意,知·=-,即+1(x ≠±4).
x +4x -44164
y y
所以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x 216
+1(x ≠±4).
4
y 2
(2)①由题意,得C (0,-2) ,A (-4,0) , 所以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2x +3.
设M (a, 2a +3)(a >0) ,则⊙M 的方程为(x -a ) +(y -2a -3) =r . 3r ?2r
?,得a =. 圆心M 到y 轴的距离d =a ,由r =d +
2?2?
2
2
2
2
2
r ??
所以⊙M 的方程为 x -2+(y -r -3) 2=r 2.
2??②假设存在定直线l 与动圆M 均相切. 当定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
设直线l ∶y =kx +b ,
r ???k ×-r -3+b ?
2??则r 对任意r >0恒成立. 2
1+k ??k ?由? -1?r +??2?
b -3?=r 1+k 2,
??
?k ?
得 -1?2r 2+(k -2)(b -3) r +(b -3) 2=(1+k 2) r 2. ?2?
?k ??-1?=1+k ,? ?2?所以?k -2b -3??b -3=0.
2
2
2
=0,
解得?
?b =3
?k =0,
?k =-43或??b =3.
所以存在两条直线y =3和4x +3y -9=0与动圆M 均相切.
范文二:高中数学参数方程公式
篇一:高中数学讲义-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是一堂新课,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相互转化,掌握一般常见曲线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深刻理解参数方程所代表的数学思想——换元思想。
二、考纲解读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是新课标考纲里的选考内容之一,只有理科生选学。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极坐标和参数方程都是放在一道填空题中,与平面几何作为二选一的考题出现的。由于极坐标是新添的内容,考纲要求比较简单,所以在考试中一般以基础题出现,不会有很难的题目。
三、知识点回顾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
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即
?x?f(t)
1
?
y?f(t)?
并且对于t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
1(过定点(x0,y0),倾角为α的直线:
x?x0?tcos?y?y0?tsin?
(t为参数)
其中参数t是以定点P(x0,y0)为起点,对应于t点M(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的数量,又称为点P与点M间的有向距离(
根据t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
1(设A、B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A和tB,则AB,tB?tA,?
(tB?tA)2?4tA?tB(
2(线段AB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等于?
2(中心在(x0,y0),半径等于r的圆:
tA?tB
( 2
x?x0?rcos?y?y0?rsin?
(?为参数)
2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的椭圆:
x?acos?x?bcos?
? (为参数) (或
)
y?bsin?y?asin?
中心在点(x0,y0)焦点在平
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
?x?x0?acos?,
(?为参数)?
?y?y0?bsin?.
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或y轴)上的双曲线:
x?asec?x?btg?
(?为参数) (或)
y?btg?y?asec?
5(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
x?2pt2
(t为参数,p,0)
y?2pt
直线的参数方程和参数的几何意义
0过定点P(x0,y0),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 (t
为参数)( y?y0?tsin??
?x?x?tcos?
3
(三)极坐标系
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从Ox到OM的角,ρ叫做点M的极径,θ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ρ, θ)就叫做点M的极坐标。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
2、极坐标有四个要素:?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极坐
图1
标与直角坐标都是一对有序实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在极坐标系下,一对有序实数?、?对应惟一点P(?,?),但平面内任一个点P的极坐标不惟一(一个点可以有无数个坐标,这些坐标又有规律可循的,P(?,?)(极点除外)的全部坐标为(?,?,2k?)或(??,?
?的取值范围加以限制(,(2k?1)?),(k?Z)(极点的极径为0,而极角任意取(若对?、则
除极点外,平面上点的极坐标就惟一了,如限定?0,0??,2?或?<0,??,???等(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不同是,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是一一对应的,而极坐标系中,
点与坐标是一多对应的(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是不惟一的(
3、直线相对于极坐标系的几种不同的位置方程的形式分
4
别为: ????0??????
aa
???? cos?cos?
aaa
??????? sin?sin?cos(???)
???
??
a
cos?
???
acos?
图4
图5
???
a
??
sin?
asin?
??
acos(???)
4、圆相对于极坐标系的几种不同的位置方程的形式分别
为(a?0): ???a ???2acos? ????2acos? ???2asin?
5
? ???2asin????2acos(???)
图1
图2
??a
??2acos?
2acos?
???
图4
图5
图6
??2asin?
???2a
sin?
??2acos(???)
直角坐标互化公式:
?
x
(直极互化 图)
5、极坐标与
四、例题讲解
1、已知一条直线上两点M1?x1,y1?、M2?x2,y2?,以分点
M(x,y)分M1M2所成的比?
6
为参数,写出参数方程。
?x?3?t??2(t为参数)的倾斜角是
2、直线?
?y?1?1t?2?
3、方程?
?x??1?tcos?
(t为非零常数,?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
y?3?tsin??
?x?5cos?5
4、已知椭圆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则椭圆上一点 P
(,?2)的离
2?y?4sin?
心角可以是 A(
?2?4?5?
B( C(D(
3333
5、把弹道曲线的参数方程
x?v0cos??t,?(1)?
化成普通方程( ?y?vsin??t?1gt2,(2)0?2?
6、将下列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2?1?1?t2?
x?x?a(t?)x????2?x?2t2?x??my?1???1?t2t1?t??,??,
7
??,??,??(
2t1y?mx?12t??y?2t?y??y?b(t?)?y?2???t1?t??1?t2?
?x?cos2??x?acos?,
6?7? (?为参数,a?b?0) ??
?y?bsin?.?y?sin?
7、直线3x,2y,6=0,令y = tx ,6(t为参数)(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x?3t?5cos??1
8、已知圆锥曲线方程是? 2
y??6t?4sin??5?
(1) 若t为参数,?为常数,求该曲线的普通方程,并求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篇二:高中数学:选修4-4_参数方程_练习题(教师版)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知识点
(2)互化公式:设M是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y),极坐标是(?,?)(??0),于是极坐标与直
在一般情况下,由确定角时,可根据点所在的象限最小正角.
注:由于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的表示形式不唯一,即(?,?),(?,2???),(??,???),(??,????),都表示同一点的坐标,这与点的直角坐标的唯一性明显不同.所以对于曲线上的点的极坐标的多种表示形式,只要求至少有一个能满足极坐标方程即可.例如对于极坐标方程???,点M(
8
??
,)可以表示为44
?????5???(,?2?)或(,?2?)或(-,)等多种形式,其中,只有(,)的极坐标满足方程???. 44444444
二、参数方程 3(圆的参数
如图所示,设圆O的半径为r,点M从初始位置M0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在圆O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设
?x?rcos?
M(x,y),则?(?为参数)。
?y?rsin?
这就是圆心在原点O,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其中?的几何意义是OM0转过的角度。 圆心为(a,b),半径为r的圆的普通方程是(x?a)2?(y?b)2?r2, 它的参数方程为:?
?x?a?rcos?
(?为参数)。
?y?b?rsin?
4(椭圆的参数方程
x2y2
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a?b?0),其参数方程为
ab
?x?acos?y2x2
9
其中参数?称为离心角;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2?2?1(a?b?0),其参(?为参数),?
ab?y?bsin?
?x?bcos?
数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参数?仍为离心角,通常规定参数?的范围为??[0,2?)
y?asin??
注:椭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为椭圆上任一点的离心角,要把它和这一点的旋转角?区分开来,除了在四个顶点处,离心角和旋转角数值可相等外(即在0到2?的范围内),在其他任何一点,两个角的数值都不相等。但当0???
?
2
时,相应地也有0???
?
2
,在其他象限内类似。
5(双曲线的参数方程
x2y2
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议程为2?2?1(a?0,b?0),其参数方程为
10
ab
?x?asec??3?
??[0,2?)且??,??. ,其中(?为参数)?
22y?btan??
y2x2
??1(a?0,b?0),其参数方程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
方程是
a2b2
?x?bcot?
(?为参数,其中??(0,2?)e且???. ?
?y?acsc?
以上参数?都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离心角。 6(抛物线
的参数方程
?x?2pt2
以坐标原点为顶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y?2px(p?0)的参数
方程为?(t为参数).
?y?2pt
2
7(直线的参数方程
经过点M0(x0,y0),倾斜角为?(??
?
2
11
)的直线l的普通方程是y?y0?tan?(x?x0),而过M0(x0,y0),倾斜
角为?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x0?tcos?
(t为参数)。
?y?y0?tsin?
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过定点M0(x0,y0),倾斜角为?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x0?tcos?
(t为参数),其中t表示直线l上以定点M0为起点,任一点M(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M0M的?
y?y?tsin?0?
数量,当点M在M0上方时,t,0;当点M在M0下方时,t,0;当点M与M0重合时,t=0。我们也可以把参数t理解为以M0为原点,直线l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的数轴上的点M的坐标,其单位长度与原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长度相同。
高二数学理科选修4-4参数方程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x,2cos ?,1(将参数方程?(a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 )(
y,,cos ??
12
A(2x,y,1,0
B(x,2y,1,0
C(2x,y,1,0(,3?x?1) D(x,2y,1,0(,1?y?1)
2(双曲线xy,1的参数方程是( )(
1?
??x,t2A(?
1,?
2?y,t?
?x,sin t
?B(?1
y,?sin t??et,e,t?x,?2D(?
2?y,
?et,e,t?
?x,tan t
?C(?1
y,?tan t?
x , 1,t cos 30?和3(对于参数方程???
?y , 2,t sin 30
??x , 1 , t cos 30?的曲线,正确的结论是( )( ??2, t sin 30??y ,
A(是倾斜角为30o的平行线B(是倾斜角为30o的同一直线 C(是倾斜角为150o的同一直线D(是过点(1,2)的相
13
交直线 ???
xcos,sin??22
4(参数方程?(0???2?)的曲线( )(
?y,11,sin ?)?2?
A(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1,B(抛物线的一部分,
且过点(1,
1
)2
1) 2
C(双曲线的一支,且过点(,1,D(双曲线的一支,且过
点(1,
1
) 2
1) 2
?x,2 ,t
5(直线?(t为参数)上与点A(2,,3)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
坐标是( )(
y,,3 ,t?
A((1,,2)或(3,,4)
B((2,2,,3,2)或(2,2,,3,) C((2,
222,,3,)或(2,,,3,) 2222
D((0,,1)或(4,,5)
14
?x,2cos ?
6(直线xcos ?,ysin ?,2与圆?(??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y,2sin ??
A(相交不过圆心 B(相交且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
?x,t
?
7(若点P(4,a)在曲线?2(t为参数)上,点F(2,0),则|PF|等于( )(
??y,2tA(4B(5C(6
D(7
??x , cos ??
8( 已知点(m,n)在曲线?(?为参数)上,点(x,y)在曲线?x,24 cos ?(?为参数)上,则mx,ny的
??y,24 sin ??y 6 sin ?
最大值为( )(
,(12
B(15
C(24
D(30
?x,2cos ??
9(直线y,kx,2与曲线?至多一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15
( )(
?ysin ??
A(k?[,
11
,]22
B(k?(,?,,
11
]?,,,?) 22
C(k?[,
22,] 22
D(k?(,?,,
22
]?,,,?) 22
?11?x,2cos ?
10(过椭圆C:?(??为参数)的右焦点F作直线l交C于M,
N两点,|MF|,m,|NF|,n,则,
mn???y3sin 的值为( )(
A(
2
3
B(
4 3
16
8C(
3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x,v0tcos ???
11( 弹道曲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a,v0,g为常数),当炮弹达到最高点时,炮弹飞
?y,v0tsin ?,1gt2??2
行的水平距离为 (
???x,tsin 20,3
12(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
??y,,tcos 20
??x13(曲线C1:y,|x|,C2:x,0,C3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则C1,C2,C3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y,t
为 (
?x,4,2cos ??x,tcos ?
14(直线?与圆?相切,则该直线的倾斜角,________(
y, 2sin ?y,tsin ???
?y,2?x,15(变量x,y满足?(t为参数),则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是 (
17
x,2??y,2,t
x2y2
1(0,b?4)上变化,则x2,2y的最大值为( 16(若动点(x,y)在曲线,2,
4b
三(解答题
17(已知直线l1过点P(2,0),斜率为(1)求直线l1的参数方程;
(2)若直线l2的方程为x,y,5,0,且满足l1?l2,Q,求|PQ|的值(
4( 3
? ,4cos ??x,3sin
18(已知点P(x,y)为曲线C:?(??为参数)上动点,
y,4sin ? ,3cos ??
若不等式x,y,m,0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x,t, ??t
19(经过点M(2,1)作直线交曲线?(t是参数)于A,B两点,若点M为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AB的方
1?y,t,
?t?
程(
1?
18
x,????x,2 , 1 ,tcos ?t
20(已知直线l:?(t为参数,??R),曲线C:?(t为参数)(
1?y,,1 ,tsin ?2?y,t, 1?
?t?
(1)若l与C有公共点,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若l与C有两个公共点,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一、选择题
1(D解析:将cos ?,,y代入x,2cos ?,1,得普通方程x,2y,1,0,
篇三:高中数学参数方程大题(带答案)
参数方程极坐标系 解答题
1(已知曲线C:
+
=1,直线l:
(t为参数)
(?)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α为参数)(
19
(I)写出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
3(已知曲线C1:
(t为参数),C2:
(θ为参数)(
(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最小值(
,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
(t为参数)距离的
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求圆心的极坐标;
(?)求?PAB面积的最大值(
(t为参数),直线l和圆C交于A,B两点,P是圆C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
(求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I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若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
20
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
(1)求直线I被曲线C所截得的弦长;
(2)若M(x,y)是曲线C上的动点,求x+y的最大值(
7(选修4,4:参数方程选讲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P点的极坐标为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
,曲
(?)写出点P的直角坐标及曲线C的普通方程; (?)若Q为C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l:
(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标系(
(?)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θ+Q,求线段PQ的长(
)=3
,射线OM:θ=
与圆C的交点为O,P,与直线l的交点为
(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
相关热词搜索:方程 公式 高中数学 参数 高中数学直线方程公式 高中数学回归方程公式
21
22
范文三:高中数学直线方程公式
1. 斜率公式
①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 则k=tanα (α
②若直线过点P 1(x 1, y 1) 和P 2(x 2, y 2) 两点. 则k =
y 2-y 1x 2-x 1
2
≠
π2
)
-
2. 方向向量坐标 :
1
2
1
x -x
3.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p p
1
2
=
1
x
2
-
x
(x
1
-
x , y
1
2
y
1
)=(1, k )
(1)若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
①l 1||l 2?k 1=k 2, b 1≠b 2; ②l 1⊥l 2?k 1k 2=-1.
(2)若l 1:A 1x +B 1y +C 1=0, l 2:A 2x +B 2y +C 2=0,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①l 1||l 2?
A 1A 2
=B 1B 2
≠C 1C 2
;
②l 1⊥l 2?A 1A 2+B 1B 2=0
4.. 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y -y 1=k (x -x 1) (直线l 过点P 1(x 1, y 1) ,且斜率为k ) . (2)斜截式 y =kx +b (b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4)截距式
y -y 1y 2-y 1x +y
=
x -x 1x 2-x 1
(y 1≠y 2)(P 1(x 1, y 1) 、P 2(x 2, y 2) (x 1≠x 2)).
=1(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a 、b ≠0) a b
(5)一般式 Ax +By +C =0(其中A 、B 不同时为0).
5. “到角”及“夹角”公式 : 设l :y =k 1x +b 1 ; l
1
2
:y =
k
2
x +b 2 ()
(1)当k 1k 2
?-1
2
?l 1到l 2的角为θ,则tan θ=
1+k 1k 2
?
≠-1 时 ?
?1-2
与的角为θ,则tan θ=?l 1l 2
1+k 1k 2
?
(2)当k 1k 2=-1 时,两直线的夹角为
π2
6.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点A (x , y ) ,
1
则 AB =
=
(x
2
B
(x
2
2
,
y
1
2
-
x , y
1
-
2
y
) 即 终点坐标-始点坐标
2
2
)
x 2-x 1)+y 2-y 1x
2
若a =(x , y )?=
+
y
2
7. 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点p (x , y )到 l : Ax+By+C=0的距离为
d =
A
x
+B
2
y
+C
2
A +B
8. 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l :Ax +By +C =0 与 l
1
1
2
:Ax +By +C 2=0
(c 1≠c 2) 的
距离为d =
c -c
1
22
A
2
+
B
9.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P 0(x 0, y 0) 的直线系方程为y -y 0=k (x -x 0) (除
直线x =x 0),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P 0(x 0, y 0) 的直线系方程为
A (x -x 0) +B (y -y 0) =0, 其中A , B 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l 1:A 1x +B 1y +C 1=0, l 2:A 2x +B 2y +C 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 1x +B 1y +C 1) +λ(A 2x +B 2y +C 2) =0(除l 2)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 +By +λ=0(λ≠0) ,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 +By +C =0 (A≠0,B ≠0)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
Bx -Ay +λ=0, λ是参变量.
.
范文四:高中数学直线方程公式
1.斜率公式
,?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 则k=tanα (α) ,2
yy,21?若直线过点和两点. 则 Pxy(,)Pxy(,)k,111222xx,21
11 2.方向向量坐标 : ,,,,,,,,,1,kppyyxx211221,,xxxx2121
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lykxb:,,lykxb:,,111222
? ;llkkbb||,,,,121212
?. llkk,,,,11212
(2)若,,且A、A、B、B都不为零, lAxByC:0,,,lAxByC:0,,,121211112222
ABC111; ?ll||,,,12ABC222
? llAABB,,,,0121212
4..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 yykxx,,,()Pxy(,)kl11111
(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ykxb,,l
yyxx,,11 (3)两点式 ()(、 ()). yy,xx,Pxy(,)Pxy(,),1212111222yyxx,,2121
xy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1ab、ab、,0ab
(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 AxByC,,,0
5.“到角”及“夹角”公式 :
设 : ; : () y,x,y,x,lkblkb111222
,,kk21,,到的角为,则tan,,ll121,kk12, (1)当 时 ,,1,kk12,,kk12与的角为,则,,tan,ll12,1,kk12,
, (2)当,,1 时,两直线的夹角为 kk122
6.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点 , ,,,,A,B,yyxx2122
则 即 终点坐标-始点坐标 ,,AB,,,,yyxx2121
22 AB,,,,,yy,,,xx2121
22 若 ,,a,x,y,a,,yx
7.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 l : Ax+By+C=0的距离为 ,,p,yx00
,,ABCyx00 ,d22,AB
8.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 与 的 ,:Ax,By,,0:Ax,By,,0cclClC121122
,cc12 距离为 ,d22,AB
9(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Pxy(,)yykxx,,,()00000直线),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xx,Pxy(,)k0000
,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AB,AxxByy()()0,,,,00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lAxByC:0,,,lAxByC:0,,,11112222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其中λ是待定的l()()0AxByCAxByC,,,,,,,2111222
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中当斜率k一定而b变动时,表示平行ykxb,,
直线系方程(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C,,,0AxBy,,,,0,,0
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C,,,0
,λ是参变量( BxAy,,,,0
.
范文五:高中数学直线方程公式
直线方程公式 1.斜率公式
,00?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0?α,180), 则k=tanα (α) ,2
yy,21?若直线过点和两点. 则k, Pxy(,)Pxy(,)111222xx,21
解题时,要从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个方面分类讨论。点P(x,y),P(x,y)的中点111222P(x,y),则x=(x+ x)/2,y=(y+ y)/2。 000012012
11,,,,,,,,,1,k2.方向向量坐标 : ppyyxx211221,,xxxx2121
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两直线平行的判断
(1)若,,则l?l充要条件是k=k,且b?b。 lykxb:,,lykxb:,,121212111222
(2)若l:x=x, l:x=x,则l?l充要条件是x?x。 11221212
(3)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l倾斜角分别为α、α,则l?l充要条件是α=α。 12121212
(4)l:Ax+By+C=0, l:Ax+By+C=0,且A、A、B、B都不为零,则l?l11112222121212
ABC111充要条件是AB-AB=0且BC-BC?0(或AC-AC?0)。。 ll||,,,12211221122112ABC222
【2】两直线垂直的判断
(1)若,,则l?l充要条件是k?k=-1。 lykxb:,,lykxb:,,1212111222
(2)若l的斜率不存在,则l?l充要条件是l的斜率为零。 1122
0a-a(3)两条直线l、l倾斜角分别为α、α,则l?l充要条件是=90。 12121212
(4)l:Ax+By+C=0, l:Ax+By+C=0,且A、A、B、B都不为零,则l?l11112222121212充要条件是AA+BB=0。 1212
【3】两直线相交的判断
(1)两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唯一解是两直线相交的充要条件。
(2)两直线斜率存在时,斜率不等是两直线相交的充要条件。
(3)两直线倾斜角不相等是两直线相交的充要条件。
(4)直线l:Ax+By+C=0, l:Ax+By+C=0,则AB-AB?0是两直线相交的111122221221充要条件。
【4】两直线重合的判断
当两直线斜率与截距都相等时,它们必定重合;当AB-AB=0且BC-BC=0(或12211221
AC-AC=0)时,两直线重合。 1221
4..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 lkyykxx,,,()Pxy(,)11111
ykxb,, (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l
yyxx,,11 (3)两点式 ()(、 ()). ,yy,Pxy(,)Pxy(,)xx,1211122212yyxx,,2121
xy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ab、ab、,0,,1ab
AxByC,,,0 (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
5.“到角”及“夹角”公式 :
(1)夹角公式(与的角) ll12
kk,21(1)tan||,. ,1kk,21
(,,) lykxb:,,lykxb:,,kk,,111122212
ABAB,1221(2)tan||,. ,AABB,1212
(,,). lAxByC:0,,,lAxByC:0,,,AABB,,0111122221212
,直线时,直线l与l的夹角是. ll,12122(2)到的角公式 ll12
kk,21tan,,(1). 1kk,21
(,,) lykxb:,,lykxb:,,kk,,111122212
ABAB,1221tan,,(2). AABB,1212
(,,). lAxByC:0,,,lAxByC:0,,,AABB,,0111122221212
,直线ll,时,直线l到l的角是. 12122
6.对称问题
【1】关于点对称问题
(1)求已知点关于点的对称点
P(x,y)关于点Q(x,y)的对称点为(2 x- x,2 y- y)。 11000101
(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
22设l的方程为:Ax+By+C=0(A+B?0)和点P(x,y),求l关于P点的对称直线方00程。设P(x,y)是对称直线l任意一点,它关于P(x,y)的对称点(2 x- x,2 y- y)1111000101
在直线l上,代入得A(2 x- x)+B(2 y- y)+C=0,即Ax+By+C=0为所求对称直线的0101111方程。与已知方程平行。
常见和对称结论有:设直线l:Ax+By+C=0:
※l关于x轴的对称直线是Ax+B(-y)+C=0
※l关于y轴的对称直线是A(- x)x+By+C=0
※l关于原点的对称直线是A(- x)x+B(-y)+C=0
※l关于y=x的对称直线是Bx+Ay+C=0
※l关于y=-x的对称直线是A(-y)+B(- x)+C=0
【2】关于直线对称问题
(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设P(x,y),l:Ax+By+C=0(A+B?0),若P关于l的对称点的坐标Q为(x,y),0022
,yy,A,,0,,,,1,,,,xxB,,,0则l是PQ的垂直平分线,即PQ?l,PQ的中点在l上,解方程组,,,xxyy,00A,,B,,C,0,22,可得Q点坐标。
※点A(x,y)关于直线x+y+c=0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y-c, -x-c),关于直线x-y+c=01
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y-c, x+c),曲线(fx,y)=0关于直线x+y+c=0的对称曲线为(f-y-c, -x-c)2
=0,关于直线x-y+c=0的对称曲线为f(y-c, x+c)=0。
※一般地,点A(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1标为A(-a,b),关于y=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a),关于y=-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234
(-b,a),关于x=m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2m-a,b),关于y=n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a,2n-b)。 56
(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
若直线a、b关于直线l对称,它们具有下列几何性质:
※若a、b相交,则l是a、b夹角的平分线;
※若点A在直线a上,那么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一定在直线b上,这时,AB?l
且AB中点D在l上;
0※a以l为轴旋转180一定与b重合。
7、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点 , ,,,,A,B,yyxx2122
则 即 终点坐标-始点坐标 ,,AB,,,,yyxx2121
22 AB,,,,,yy,,,xx2121
22 若 ,,a,x,y,a,,yx
8.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 l : Ax+By+C=0的距离为 ,,p,yx00
,,ABCyx00 ,d22,AB
点到几种特殊直线的距离:
y※点P(x,y)到x轴的距离d=, 000
x※点P(x,y)到y轴的距离d=, 000
y,a※点P(x,y)与x轴平行的直线y=a的距离d=, 000
x,b※点P(x,y)与y轴平行的直线x=b的距离d=。 000
9.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cc12,,,:Ax,By,,0:Ax,By,,0 与 的距离为 lClCcc,d12112222,AB
10(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Pxy(,)的直线系方程为yykxx,,,()(除直线xx,),000000
k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Pxy(,)的直线系方程为AxxByy()()0,,,,,其中AB,00000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lAxByC:0,,,lAxByC:0,,,11112222
线系方程为(除),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0AxByCAxByC,,,,,,,l1112222
ykxb,,(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中当斜率k一定而b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
AxByC,,,0AxBy,,,,0程(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 ,,0
AxByC,,,0(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0,λ是参变量(
11、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PA,PB取得最小值时,“同侧对称异侧连”,即两点位于直线的同侧时,作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两点位于直线的异侧时,直接连接两点即可。
PA,PB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取得最大值时,“异侧对称同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