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
经 济 理 论 问 题
《生产力研究N》o.13.200 9
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
易 彪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摘 要】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所谓 “以未得利,以本守之”,“农之为本,商之为未”,“重本抑未”是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而且贯穿与整个封建社会, 导致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但是,自宋朝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宋代政府在对农 业与商品经济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许多与历朝的不同之处,使宋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的繁荣时期,经济地位 也有所提高。
【关 键 词】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768(2009)13- 0024- 03
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角度进行纵向考察,可以看出,中国 强和深化的趋势。宋史专家漆侠先生指出,在宋代土地所有制
中,各种国有土地约占垦田总数的 4.3%,而私有土地则占总田 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对此有学者
数的 95.7%左右,土地私有制已占据了绝对优势。与土地制度 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春秋战
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隋唐以前世家大 国时期,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经秦
族经营的庄园经济让位于通过租佃制对“客户”进行剥削的地 进入西汉,商品经济始终保持旺盛势头。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由
主经济,租佃关系由此兴盛起来,并成为一种主要的剥削方式。 于连续不断的战乱,使商品经济急遽衰退。进入唐宋,随着生产
在租佃制下,地主招募客户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客户出卖劳动 力的又一次大发展,商品经济步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然而到
力,租种地主的土地进行生产,然后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地 了元代,由于蒙元入侵所造成的影响,唐宋发达的商品经济曾 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 一度发展迟滞。进入明代,商品经济又一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何形式的荫庇。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租佃契约关系,佃户 度,形成了第三个发展高峰。在这三次商品经济发展高峰时期, 不论收成的好坏,都必须按照契约规定的品种和数量向地主交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虽然当时主导性的经 纳地租,他们契约期满后有退佃起移的权利,且受到政府的法 济仍然是自然经济,但商品经济无疑呈现出划时代的历史发 律保护,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减弱。按照宋朝的户籍制度,客户直 展,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发生了“市场 接编入国家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国家某些赋役, 结构与城市化的中世纪革命”。有些学者甚至断言,由于商品经 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因而获得几乎是完全的人身自由。有 济的空前发展,宋代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关于宋代商品 的客户,在农闲时还兼营商贩,如台州仙居人郑四客,“为林通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评价,近年来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给予许 判家佃户,后稍居储羡,或出入贩贸纱帛海物”。与此同时,在宋 多新的阐释。本文仅就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点及原因进行探 代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生产 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宋之际的社会变迁。 积极性的雇值制度。在各种手工业作坊中,原来带有强制性的 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历史背景解析 指派和差人应役被招募制所代替,工匠主和工匠的关系是雇佣 (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代是与被雇佣的关系,工匠的报酬即雇值是按照生产的产品数量和 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宋代封 质量来计算的。雇佣劳动与带有强制性的劳役制比较,工匠所 建生产关系的变化,是唐末五代以来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 受的封建人身束缚已经大大松弛。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更有利于 展的结果。唐中期以后,随着均田制的废弛,两税法的实行,土 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得以在相对稳定 地私有制迅速发展起来。当时不仅官僚富豪在急剧地积聚土 的社会环境中迅速发展。 地,就连非身份性的庶族地主也在急速地扩展其田产,土地在 (二)宋政府采取的保护商业发展的惠商、恤商政策,促进 迅速地向不同身份的地主手里积聚。宋王朝适应土地制度的发 了商业活动 展变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立国之初就实行“田制不立”、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贯奉行的基本国策,从商鞅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放任土地的兼并和自由买卖,从而进 变法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开始,历朝历代统治者便加大 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 了对商人的抑制和打击。像秦朝将商人充征或戍边,西汉武帝 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趋势,大量国有土地转 打击商人势力的“算缗令”、“告缗令”,隋唐时期禁止工商业者 化为私有。土地私有制不但得到国家承认,而且呈现出不断增
【收稿日期】2009- 02- 08 【作者简介】易彪(1 963- ),男,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史。
輦輲
入仕为官的规定,以及明清两代对沿海贸易的限制、取缔等等,说明当时商业已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至昼夜开放夜市,打 都使商人遭受到莫大的抑制和摧残。然而,与前后几个朝代不破了唐以来的坊市制度,取消了时间的限制。公元 968 年,太祖
诏令开封府三更以后夜市不禁,这些限制的取消,必须以商品 同的是,宋朝建立后,却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确立了国家
经济发展,市场的繁荣为前提。 与商贾共利分利的经济运行模式。对此,有的学者这样比较指
出,在汉武帝时代的社会经济运行中,国家与农民成为社会经 (三)商业的发展,从当时的商税收入也可以体现出来 宋建国济运行中最重要的两极,而作为一种重要社会力量的工商业阶以来,商税收入逐年增加,如熙宁十年( 1077 年)以 层不复存在了,因而在经济制度的制定中,国家也就没有完备 前,各州商税额“四十万贯以上者三,二十万贯以上者五,十万 的制度可以把商人的财富合理而有效地转化为国家财政,在社 贯以上者十九,五万贯以上者三十,五万贯以下者五十一,三万 会财富的分配中,商人与国家更主要的是对立和争利的关系。 贯以上者五十九,三万贯以下者七十三”。从这些数字可看出, 中到了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国家在对待商人的政策上较之以 小城镇商业开始发展,且大小商人数量不在少数。 前有了明显的转变,这就是从抑商到与商贾分利的变化,用马 (四)地方政府的商业管理机构日趋完善 各行业的商业管理组端临《文献通考》中的话说,就是“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 织相继建立,官府的商税机构有一千
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由此而确立了 多处。宋初建始,就在各地设立市场机构,管理市场,对商人要 求肌国家与商人共利分利的新经济运行模式。为此,宋代统治者自 其“非良不售”。王安石变法期间,管理更为严格,凡“兼并 之家,较立国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商业发展的惠商、恤商措施, 因取利,有害新法,则市易务觉察,申三司按置以法”。 利用国家职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使其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发展。 干预商业,在宋代还体现在国家专卖制度的 其主要内容有:首先,严禁非法滞留和搜查商人。如宋太祖建隆 加强上,专卖制度从西汉桑弘羊盐铁专卖开始,一直经久不衰。 至元年,“诏诸州勿得苛留行旅赍装,除货币当输算外,不得辄发 宋,发展的最为完善。不独盐铁,酒、茶矾等也列入国家专卖。各地 箧搜索。”宋太宗淳化四年,“禁两京诸州不得挟持搜索,以求所 多设置管理专卖的机构“权场”,实际是官商机构。,专卖制 度规算之物。”对于非法滞留和搜查商人的官吏,也有明文的处罚条 定严格,如宋政府关于茶叶的专卖制规定:“凡民间所生产 的茶例,如“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 叶,一律由政府包下来,再由政府各地设场,向茶商或用户 销售。徒一年”,并且许可商人越级告发官员非法行为。其次,保护商 私藏茶叶者有罪,盗贩茶叶者也有罪”。 人利益,严禁官吏对商贾横征暴敛。《宋刑统?贼盗律》中对于侵 政府不仅严格控制专卖品的私售,就是对允许贩运的专卖 犯包括商人在内的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 品也严格管理,商人贩盐必须持榷易务所发交引,到指定的地 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匆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 点取货,而不得越雷池一步,对盐价也进行限制。官商机构发展 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 恐吓取人财物 的同时,民间商业组织也日趋完善,市场中店铺以类相和,同业 者,准盗论,加一等”。再此,尽量减少过去为经营商业而设置的 商行聚集而成为同业商业街。东京城内,“北去杨楼以北?‥谓 种种限制和障碍,如限制垄断,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另外,还 之大小货行。皆工作技巧所居。”商业祖产商行,行有行头,一般 制定了征商税则,打破了宋朝建立前各地为商品流通设置的种 商行都由大商人垄断市场,使同行小商人听从他们指挥。茶叶 种障碍,扩大了商品在全国的流通范围。为了让商人拥有更广 一行就有十几户“兼并之家”,外地贩来的茶都有他们定买卖价 泛的商品经营权,王安石变法期间,下令“榷法不宜过多”。宋政 格,然后给小户经营。 府所采取的这些保护商业发展的惠商政策,维护了市场的公平 三、宋代“重农抑商”思想的转变 竞争,保护了商人尤其是中小商人的利益,有利于创造一个公 (一)干涉与放任商业发展 在封建社会前期主张封建国家干涉平交易的社会环境,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有积极作 商业的思想据优势,在 用的。 宋代以后则放任思想逐渐抬头。北宋初期的思想家其主要经济 二、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 思想是富民思想。如李靓主张支持富者(实是商人)的正常经营 (一)中小城镇及农村集市贸易逐渐繁盛 这是当时商品经济活动,在贸易上主张自由经营,宁让富商大贾获得厚利,这在当 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由于农业发展,粮 时已是最激进的思想。可以说近乎于“空想”。他主要是为大商 食产量提高,每亩可产粮二石左右,农民可以有剩余时间用于 人说话。李靓反对当时的盐铁专卖政策,主张由私商经营,其目 手工业生产,有了专供销售的农作物。制造漆器、铁器,使农村 的是为封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主张自由通商。 贸易额大增,不少地区的草市已发展成“镇”。定期、永久性的农 (二)为商人辩护,维护商人利益倾向 这种思想以苏轼为代表。村贸易场所增多。如在边远地区的广西,农村的集市已发展成 在王安石变法中,苏轼是作为其 为定期的集市。“有的五天一圩有的地方三天一圩,有的地方隔 对立面出现的,王安石主张“摧抑兼并”侵犯了大商人的利益。 一天一圩”,有的农村集市的农产品不仅在本地销售,还远销外 遭到了苏轼的激烈反对。苏轼实质是代表大商人利益的。他认 为地。粮食贸易非常发达,进行大规模远销经营“二厂之米,航运 “夫商贾之事,曲折难行,其买也先期与钱,其卖也后期而取 值,相离于四明之境,湖南粮食边足江湖??无地不通”。这都是在 多方相济,委曲相通,倍称之息,由此而得。”苏轼则勾勒出 一幅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另外,不少破产农民也脱离 商人辛辛苦苦经商的图画。“城郭人产虽专兼并,然而缓急 之际,农业生产,来到城市、矿山、茶园、盐场,或独立经营,或做小商 郡县所赖,饥饱之发,将力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 样效,故贩往来于城乡之间,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财在城郭者无在官府无异也。”因此,对他们应“稍加宽 恕,使行休(二)大城市的商业活动比前期更加繁荣 息。”否则,“非民之利也”。 以东京城为例,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当时东京城内有 (三)农商并重思想的出现 北宋中期,苏轼提出农末皆利的思想。许多大街,街上酒店彩楼相对,店铺屋子雄壮,门口广阔,“每一 在粮价问题上,他认 交易,动则千万”有些楼店“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手工业做坊 为:“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则半凶相济,农末皆利 很多,有金银铺、珠宝铺、肉饼铺、包子铺等,另记“每五更燃灯 ??”。至南京中期大思想家叶适大大发展了这种思想,提出了 博易,买卖衣服、图画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 “抑末厚本,非正论也”的论点,这是重农抑商观点的第一次被
輦輳
【 参考文献 】 否定,同时也提出了农民利益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问题,显
然,苏轼认为粮食价格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要既使农民获 [1] 林文勋.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J].思想战线,2000, (6). 得利益也要促进商业的发展。在当时“抑末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2]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的历史条件下,以一位封建士大夫身份而公开否定“抑末”是很 [3] 郝延平.中国三大商业革命与海洋[A].张炎宪.中国海洋发史论文集 勇敢的提议,以往思想家提出保护商人利益一般只是从经济角 (第六辑)[C].1997. [4] 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度上讲,叶适不仅主张从经济上重视商业,而且主张在政治上 1991. 使工商业者得到参加政权的机会,有才能的工商业者也应该被 [5]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生活?读?新知三联书店, 甄拨为统治阶级的成员。这又把农末皆利大大推进了一步。 1979. [6] 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总之,以史为鉴,立国治国,我们现在正处于发展商品经
[7] 吴自牧.梦粱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政府应该给工商业
(责任编辑:X 校对:Z) 者何种地位与政策,宋代商业发展状况,宋代政府的商业政策
对我们今天是具有借鉴作用的。
(上接第 3 页)确起来,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主题。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现代 化建设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在经济上的根本性突破 在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 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经济 按比例发展,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当然不可能有市场和市场经济。但中国社会主义却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极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历史上没有过发达的市场经济。而世界发展的 历史表明,不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把社会主义与 市场经济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 没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新道路,这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重大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化 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现代化作为一个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它的实现是 一个全面且复杂的过程。经济上或工业上的现代化未必会使政治、文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就 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来看,政治民主化和国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往往都是基于保护经济自由化 的需要而形成的。而相对于我们先经济自由化而后政治民主化的国家而言,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往往与生产力的 提高及工业化的实现是脱节的。而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不仅不能保持政治上的长久稳定,也难以使经 济保持持续的增长。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完成这一政治演化的进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只有紧紧抓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借鉴世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才能从“不够格”到“够格”。中国的现代化如今面临许多艰 巨复杂的难题。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转变政府职能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用现代化的理 论框架来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必须借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把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放在世 界现代化大潮中来考察,从而不断提升我们认识这些问题的层次和境界。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 化、民主化、知识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化”都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学习和研究世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了解和 吸收现代化早发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为借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够少走弯路,减少付 出的成本和代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参考文献 】
[1] 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 [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Z 校对:R)
輦輴
范文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分析
关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分析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封建王朝,是中国传统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宋代的经济规模4倍于盛唐,城市数量多达1800多个,城市化率接近12%,货币化程度在封建时代空前绝后。(《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宋鸿兵著)宋代经济的发达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下面我将阐述宋代的基本经济状况以及所处环境如何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代的经济状况
首先,从经济状况来看,在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中北宋的经济水平是整个宋代的巅峰。北宋时期,煤炭发展到了规模化生产的阶段,消耗量少、热量高的煤炭代替原有的消耗量大、热量不高的木炭成为主要能源,灌钢法等新式冶炼方法的使用,使得北宋的生铁产量飙升。到1078年宋神宗时期,北宋铁产量高达7.5万吨~15万吨(累计),冶铁业的大发展使得与钢铁有关的行业出现了行业分工,各种专业职能的生产部门如钉子铺、刀铺等开始出现。 冶铁能力的提高,也带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钢制的型刀、侧刀的出现促进了荒地的开发。加之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农业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造船业也飞速发展,宋代制造的“神舟”,普遍运用水密舱,一舱漏水,船照样可行。“北宋初年,草船总规模达3337艘之巨......远洋海运的海船吨位可达500吨以上,载人五六百。”(《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宋鸿兵著)加上导航仪器的改进,远洋航行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因而远洋贸易开始发展起来,进一步带动商品经济的繁荣。
货币体系进一步发展,北宋熙宁六年铸币600多万贯,是唐朝的20倍,在货币体系当中也首次出现纸币——交子。金融业开始发展,并出现早期银行家。 至此,一个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古代中国的商业奇迹
作为一个大河文明,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王朝普遍奉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自秦以来就是被政府打压的对象。宋代能够出现商品经济的繁荣,特殊的环境为其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外部环境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无论是在北宋还是南宋,宋朝政府都没有收回北方失去的土地。北方的契丹、西夏、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和宋朝处于对峙状态,换言之,宋代时常处于战争状态下。战争时常会让政府顾及太多内部事务,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就会有所松动。
因为长时间的对外战争,需要大量的粮草调动。政府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这样的调动任务,因此引入了商人群体来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以盐铁这一暴力行业的特许经营权凭证——“交引”为报酬,由商人代其运送粮草到边疆,商人则通过政府的特许授权进入到盐铁这一绝对垄断的行业,牟取暴利。
后来商人们在与政府的交易中发现,可以通过盐引等的交易来赚取其中的差价。作为宋代商品经济的一部分,早期银行家开始出现,并开始了一些金融活动。 这便是外部环境变化对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部环境
从高层来看,虽然宋太祖赵匡胤是黄袍加身的军事政变,但是事实上,其政变并没
有进行过多的战争,基本上是和平接管。后周周世宗改革治理,北方经济状况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宋太祖上台后,对南方实行“保境安民”的措施,南方免遭战火,经济普遍得到发展。
北宋时期,经过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以及地方行政长官由武官到文官的转变,使得宋朝没有出现前朝的“藩镇割据”的状况。与此同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使得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使得宋朝尤其是北宋的内部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环境。
内部政治环境的稳定,使得大规模的商品交换得以进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反映在税收当中。宋代除了基本的农业税收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各种对城市居民和活动者征收的税种,诸如针对人口的丁税、针对房产的屋税和地税。宋代的城市税收不断增长,以房产契税为例,整个宋代房产契税率不断提高,从2%到4%再到10%,税率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代城市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从民间看,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新型货币形态的出现、市场制度的变革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宋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一些新式的发明不断出现,北宋印刷工人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大大降低印刷的成本,也降低了信息的成本,间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宋人在生活品位的追求,使得瓷器等奢侈品的生产突飞猛进,行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细化。在瓷器业中土工、坯工、釉工、匣工、烧窑工等成为独立的工种,各种漆器、雕饰等不断涌现。社会分工更加的细化,唐代,社会大约有112行,到了宋代达到了414行,社会分工的细化让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生产领域的突破使得商品数量和种类空前增多,商品市场空前繁荣。
市场交易的繁荣,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宋代以前,尤其是唐代,中国城市的市场推行市坊制,即居民区和市场分开,市场的开市和闭市受到严格的控制。进入宋代后,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市坊制越来也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市坊制逐渐被打破,城市中市场深入到街区,农村出现了“草市”,更出现了夜市,“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南宋《梦粱录》载)
交换的增加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货币形态——纸币。纸币首先在巴蜀地区出现,被称为“交子”,最早是一种兑票,用于解决长距离贸易过程中金属货币不易携带的问题。随后“交子”被北宋政府接纳称为国家货币体系的一部分,虽然后期因为超发造成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其前期对于商品经济的繁荣的作用不可忽视。纸币轻便,而且不会出现损耗,相比之下金属货币笨重、易因为使用造成减损,因此纸币迅速被运用到市场交易当中。商人们可以携带者轻便的交子上山下乡,货币运输成本接近于零,使得贸易网络铺的更加开阔。1069年推出的小面额交子使得纸币深入到市井百姓生活当中。 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使得商业拥有了更充足的交换物资,新型的货币让交易的成本大幅的下降,市坊制度的崩溃使得商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有的这些使得宋朝拥有商品经济繁荣的物质和制度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绝不是偶然。 它尤其特殊的社会和时代环境。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对于当下中国的思考
宋代是重农抑商的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下出现的一个商业奇迹,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中国商业羸弱的固有认知;当代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也
打破了对于社会主义只有计划经济的固有认知。那么宋代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有什么借鉴之处呢?
一、首先宋朝的商品经济的繁荣是以内部局势稳定的前提下产生的。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在当下不仅仅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更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只有国际环境的相对平和,国内政局平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平稳有序的运行。
二、宋朝政府把“交子”吸纳到国家货币体系当中,体现的是一种体制的包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中国本身都要形成一种体制的包容性。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全球互联互通、新事物不断产生,在这个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夕,中国要以极大地制度包容性去包容新事物,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将其吸纳进中国内在体系当中。这样,当出现重大变革之时,中国才能作出最及时的反应,引领世界的潮流。
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还离不开信息传递成本的下降,北宋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让书籍的印刷成本大幅降低,也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使得社会上拥有更多的知识分子,为复杂的商业运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样,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高素质知识人才的推动,因此除了推动大学的发展,更推进高考体制的改革,让大学能够以更高的起点去培养学生,提高整个社会的科研水平。
四、宋代成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败于市场秩序的混论和崩溃。当代中国市场秩序仍需要投入大力气进行维护,需要完善市场的法律体系,让中国的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
以上便是本人在了解过有关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历史以及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后作出的浅薄的分析,若有错漏之处,望请指正。
参考资料:
《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 宋鸿兵著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论文:《北宋经济的发展及其活力》 邓著之著
论文:《宋代城市税收研究》 王浩禹著
论文:《北宋东京街市经济考察》 徐晓峰著
范文三: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专题五 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复习提示
1、掌握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概况及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掌握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影响。 2
3、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4、比较中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5、链接中国农村城镇化和世界城市化浪潮。
?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认识
?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城市化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 我国近代设市的建制源于清代。(分布特点及原因)
?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
?改革开放对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了空前的机遇。
1979,199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高达9.3,。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由28.4,下降至21.2%,第二产业由48.6,上升为51.8%,第三产业由23%上升至27%。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985,1993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8,上升至44.5%;从业人数由6979万增到12345万人,年均递增7.4,,从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和众多新城市的诞生。
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大力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建设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尤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房地产业的经营,促进了城市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城市化的模式: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中国向城市化的迈进究竟是选择大城市模式,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在欧洲,特别是中部欧洲,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产业革命的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先发国家走的便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倾向于走大城市模式。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完成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时期,电力、炼钢等新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大规模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工业还创造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城市沿着这些交通线从港口向内陆腹地推进。
(3)城市化的作用:?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造成严重缺水、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增强,传染病易于蔓延,居民的健康水准下降,自然灾害损失上升,人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开辟工业品市场; ?加速城市化,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首要前提。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础环节。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范文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分解为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起源上看,商流产生了物流和信息流;从相互作用上看信息流决定着商流和物流。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所必须的信息,它既包括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也包括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的但对物流活动有影响的信息。为了谋求商业物流各项职能的相互衔接和高效率,需要建立一个迅速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的信息网络。
第一节 物流信息
一、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所必须的信息,是由物流活动引起并能反映物流活动实际状况、特征及发展变化,并被人们处理了的对物流有用的数据、情报、指令、消息等的统称。但数据、情报、指令、消息等不能简单地等于物流的信息。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以数字、符号、图表、文字等对物流运动中的数量关系的客观描述。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被处理后仍是数据。物流数据只有经过处理和解释,能够被人们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物流信息。所以可以说,数据是构成信息的"原材料",物流信息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物流情报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物流情报是那些有一定目的性,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经过特殊方式和渠道加以传送的最新的情况报导。
物流消息是物流信息的外壳和形式,物流信息是物流消息的核心内容,物流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是各不相同的。
二、物流信息的作用
对物流活动来说,物流信息承担着类似神经细胞的作用。
在制订物流战略计划,进行物流管理,开展物流业务,制定物流方针等方面都不能缺少物流信息。
(一)物流信息在物流计划阶段中的作用,长期的物流战略计划和短期的物流战略计划的制定,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或信息的准确性不高,计划就无法作出,甚至会作出脱离实际的计划决策。可以说由于信息不畅,会造成物流活动的混乱,对于整个物流计划的决策来说,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可靠,将会造成全局性的失误。
物流信息在建立长期战略计划的模型和掌握本期实绩的计算中,以及计划和实绩的对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流预算方面,物流信息在预算的制定,以及通过预算和实绩的对比来控制预算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物流信息在订货、库存管理、进货、仓库管理、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具体物流环节的计划阶段,如安排物流据点,决定库存水平,确定运输手段,找出运输计划、发运计划的最佳搭配等方面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物流信息在物流实施阶段中的作用
1、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的基础
信息是商业企业组织物流活动的基础。商业物流系统中各子系统通过商品运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子系统的输出就是另一个子系统的输入。要合理组织商业企业物流活动,使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做到紧密衔接和协作配合,需要通过信息予以沟通,商业物流才能通达顺畅。在发运商品时,必须首先掌握货源的多少,了解运量、运能的大小,才能加强车船的衔接工作。离开了车船和运能的正确信息,就无法准确、及时地把商品发运出去。在安排商品储存时,也必须掌握进仓商品的数量、品种以及商品的重量、体积等信息,同时要了解各仓问的空余仓位的情况,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仓容,发挥仓库的使用效能。在组织装卸活动时,只有了解到商品的品种、数量、到货方式以及商品的包装状况,才能做到及时装卸。如果缺乏这些方面的信息,不但不能做到及时装卸,还会因商品体积过大,装卸机构不能适应造成无法进仓、影响发运的被动局面。为了使商业企业的物流活动正常而又有秩
序地进行,必须保证物流信息畅通。物流信息的任何阻塞都将导致物流混乱,严重影响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的效率。同时,信息也是物流控制的手段。在商业物流系统中,应该使商品库存保持适当的规模。规模过大,占压的流动资金过多,不利于资金周转;规模过小,既不能充分享受价格折扣,又不利于满足零售店的需要。为了使商品保持适当的水平,要利用市场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供应信息等信息控制物流规模,使物流系统对企业的供应保障及时,费用又低。因此,组织商业物流活动必须以物流信息为基础,一刻也离不开物流信息。为使商业物流活动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必须时刻了解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的任何延误或阻塞,都将造成商业物流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商业物流系统的社会效益。
2、物流信息是进行物流调度指挥的手段
对物流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联系面广,情况多变,因此在物流活动中,必须加强正确的而又灵活机动的调度和指挥,而正确的调度和指挥,又在于正确有效地运用信息,使物流活动进行得更为顺利。同时还必须利用信息的反馈作用,通过利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调度或作出新的决策。
(三)物流信息在物流评价阶段的作用
物流信息在物流评价阶段的作用是很大的。物流评价就是对物流"实际效果"的把握。物流活动地域性广泛,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多彩。为了把各种物流活动维持在合理的状态,就应该制定一个"范围",即要形成系统和规定处理的标准。然而,只制定范围并不能保证维持其合理性,还需要经常检查计划和效果,对差距大的地方加以修正。。正是这样反复循环,使物流进入更合理的状态。
然而,物流活动的地域范围广泛,活动内容繁多,对物流的效果也很难于控制,因此,只有掌握物流活动的全部结构,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种结构,不用说就是信息系统。比如订货处理系统,由于是以日或月,甚至隔一时期输出必要的数据,日常控制使最终的评价活动得到提高。因此,必须以物流管理在所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目标。可以说,充分认识到"信息支持物流"是非常重要的。
三、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
物流信息包括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和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的但对物流有影响的信息。开展物流活动涉及面很广。首先,是与商流的联系,由于货源来之于商业购销业务部门,只有时刻掌握有关货源方面的信息,才能作出开展物流活动的安排;其次,是与交通运输部门的联系,因为除部分的汽车短途运输外,运输工具是由铁路、航运和港务等部门所掌握,只有随时了解车、船等运输信息,才能使商品流通顺利进行;再则,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运输市场和仓储市场,还得做到知己知被,还要学习国内外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由此可见,物流信息不仅量大,而且来源分散,更多更广地掌握物流信息,是开展物流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货源信息
贷源的多少是决定物流活动规模大小的基本因素,它既是商流信息的主要内容,也是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
货源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商业购销部门的商品流转计划和供销合同,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和储存的计划和合同。
2、工农业生产部门自己销售量的统计和分析,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和储存计划和合同。
3、社会性物资的运输量和储存量分析,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积储存计划和合同。
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货源信息的分析,如果掌握的货源大于物流设施的能力,一方面要从充分发挥物流设施的使用效能,挖掘潜力,尽最大可能满足货主需要;同时在制定物流计划和签订储运合同时,也可在充足的货源中作出有利的选择。
反之,如果掌握的货源信息小于物流设施的运能时,则要采取有利的措施,积极组织货源,
以取得物流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信息
直接的货源信息,是制定物流计划,确定月度、季度以至年度的运输量、储存量指标,能起现实的微观效果。但是为了从宏观上进行决策的需要,还必须对市场动态进行分析,注意掌握有关的市场信息。因为市场是经常变化的,这些变化不仅会直接影M向到委托单位所提运输计划和储存计划的族确性,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变化趋势必须引起物流企业宏观上的思考,以利在制定远期计划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市场信息是多方面的,就其反映的性质来看主要有:11货源信息,包括货源的分布、结构、供应能力;
2、流通渠道的变化和竞争信息;
3、价格信息;
4、运输信息;
5、管理信息。
从广义上看,市场信息还包括社会上各物流行业的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业信息,随着改革的深化,运输市场和仓储市场的形成,物流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城郊农村仓库发展迅速,社会托运行业的兴起,加上铁路、港务部门直接受理面的扩大等,这些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吸引一部分货源。因此,了解同行的信息,对争取货源,决定竞争对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一些国外的同行信息,对正确进行货源分析也是有益的。行业的经营无论国内外,它有一定共同规律。如过去商业物流部门一般是参照商业购销业务量的增长比例,来确定 商品运输量的增长幅度的。前几年出现了购销量上升,而运输量下降的现象,是否属于正常现象,意见不一。经参考国外有关统计,也有类似的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原因在于商品在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商品的价值成倍增长,商品的重量和体积却由于技术的进步而日益轻巧。因此;在物流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无论在货源组织、运量分析等方面,还是在实现物流设施现代化方面,经常掌握国外等方面的有关信息,都将成为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运能信息
运输能力的大小,对物流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运输条件的变化,如铁路、公路、航空运力适量的变化,会使物流系统对运输工悴和运输路线的选择发生变化。这些会影响到交货的及时性及费用是否增加。:在我国运输长期处于短线的情况下,尤其是如此。运能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1、交通运输部门批准的运输月计划,包括追加、补充计划的可能性。
2、具体的装车、装船日期;对接运商品,着重掌握到达车、6D日期的预报和确报。
3、运输业的运输能力,包括各地区地方船舶和车队的运输能力等。
运能信息对商品储存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待储商品是从外地运来的,要及时掌握到货的数量和日期,以利安排仓位;有些库存是待运商品,更要密切注意运能动态。为了改变我国交通运输的紧张状态,国家正在采取潜施改变这一局面。了解今后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和具体进度,对
制定物流企业的运景规划和作出宏观决策,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企业物流信息
l、单就商业企业物流系统来看,由于商品在系统内各环节流转,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在本环节内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性能、状态如何、每种商品有多少、在本环节内在某个时期可以向下一环节输出多少商品以及在本环节内某个时期需要上一个环节供应多少商品等信
息。所以企业物流系统的各子系统都会产生商品的动态信息。
2、批发企业产生的物流信息批发企业(或供应商)向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出发货通知。发货通知表明有哪些商品、有多少商品将要进入物流系统,所以供应商也是物流信息产生的来源。
3、零售企业产生的物流信息。
(1)零售企业营销决策部门下达采购计划向物流系统传递物流信息。这部分信息包括需要采购哪些原来没有采购的商品,采购多少;哪些商品不必再采购。这是零售商业企业在商品经营策略上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物流信息。
(2)零售企业物流系统产生的物流信息。零售企业每种商品的库存量及需要由配送中心供应哪些商品、供应多少、什么时候供应。
(五)物流管理信息
加强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系统化,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即要认真总结多年来物流活动的经验,又要虚心学习国内外同行对物流管理的研究成果。因此,要尽可能地多收集一些国内外有关物流管理方面的信息。包括物流企业、物流中心的配置、物流网络的组织,以及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情况等等,以及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四、物流信息处理的主要内容
(一)订货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选定订货方法;选定订货信息的传递手段。
2、实施阶段:订货处理;核对库存;核对装卸能力;核对配送能力;制作出货单;制作进货单;迟进货物的管理。
3、评价阶段:订货统计分析;退货处理;进货管理。
(二)库存管理中的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决定库存地点的数量;商品库存的合理配置;设定库存预算;拟定标准的库存周转率。
2、实施阶段:回答库存;进出库处理;移送处理;卸现货货架。
3、评价阶段:库存预算与库存实绩的对比;标准库存周转率与实际周转率的对比;分析过剩库存;分析缺货库存;分析商品的恶化和破损;计算保管费;计算保险费。
(三)进货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选定进货方法;选定订货信息传递手段。
2、实施阶段:进货;掌握和督促未进仓库的商品。
3、评价阶段:分析进货统计。
(四)仓库管理中的信息
1、计划阶段:租用储运公司的仓库或使用自有仓库的决定;决定仓库容积和设备的设计;保管形式的设计;仓库设备投资的经济核算。
2、实施阶段;自动仓库的经营;容纳场所的指示;故障对策,完善仓库的安全设备;安置管理。
3、评价阶段:分析仓库设备的调动;空架表;故障分析;计算修理费用,计算保安设施费用。
(五)装卸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装卸方法的设定;装卸机械投资的经济核算。
2、实施阶段;装卸作业指示:商品检查。
3、评价阶段;装卸费用分析;装卸机械调动分析。
(六)包装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决定包装形式;决定运输货物的形态;拟定包装标准,设计自动包装。
2、实施阶段:包装材料的管理;包装工程的管理;不同包装种类的指示贷盘管理;空集装箱的管理。
3、评价阶段:包装费用的分析,事故统计。
(七)运输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运输工具的选定;运输路线的选定,运送大宗货物的决定。
2、实施阶段:调配车辆;货物装载指示;货物跟踪管理。
3、评价阶段:运费计算f装载效率分析;车辆调动分析;迂
回运输分析;事故分析。
(八)配送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配送中心的数量、位置的确定;配送区域的决定。
2、实施阶段:配送指示;与配送的货物抵达点联络;货物跟踪管理。
3、评价阶段:运费计算;装载效率分析;车辆调动分析;退货的运费分析;误差分析。
(九)综合系统信息处理
l、计划阶段:物流综合系统的设计;需求的预测。
2、实施阶段:订货处理的流向跟踪。
3、评价阶段:综合实绩的掌握和分析;综合流通费用的分析;服务时间和服务效率的分析。
第二节 商业物流信息系统
一、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特性与设计原则在提倡物流活动系统化的同时,物流信息活动也朝着物流信息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就是为有关部门提供商业物流信息,谋求商业物流各项职能的相互衔接和高效率,并正确而迅速地传递和处理这些信息的系统。以前的物流信息是由人工作业完成传递的,现在这项工作则由让计算机网络来完成。
(一)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特性
具体来说,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性:1、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是以商业流通为自己的环境。这就决定了物流信息的输入来自商业流通部门,输出也是为商业流通部门服务的。
2、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是由商业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提供、存贮等一系列相互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总是处在物流信息不断传递的动态之中。
(二)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物流活动对物流信息系统提出了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的要求,在进行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时,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系统的原则。建立商业物流信息系统要从系统的原则出发,使商业物流信息系统与物流的职能和物流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物流组织及手段的变化,物流方法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需要的变化,而物流机构的变化,也会改变物流信息流的方向和密度。
2、经济的原则。建立商业物流信息系统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应努力做到耗费少,而又能提供数量多、价值高的信息,这就是经济的原则。
3、逐步发展的原则。商业物流信息系统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善。总要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物流对信息变化处理手段,在现有的基础上,去积极完善和改进。
4、统一的原则。在流通信息系统中,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只是一个分系统。同时,物流信息系统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因此,物流信息系统要遵循统一的原则,便于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也便于该系统与流通信息系统相联系,以便于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其它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地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二、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网
2、实施阶段:包装材料的管理;包装工程的管理;不同包装种类的指示贷盘管理;空集装箱的管理。
3、评价阶段:包装费用的分析,事故统计。
(七)运输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运输工具的选定;运输路线的选定,运送大宗货物的决定。
2、实施阶段:调配车辆;货物装载指示;货物跟踪管理。
3、评价阶段:运费计算f装载效率分析;车辆调动分析;迂
回运输分析;事故分析。
(八)配送信息处理
1、计划阶段:配送中心的数量、位置的确定;配送区域的决定。
2、实施阶段:配送指示;与配送的货物抵达点联络;货物跟踪管理。
3、评价阶段:运费计算;装载效率分析;车辆调动分析;退货的运费分析;误差分析。
(九)综合系统信息处理
l、计划阶段:物流综合系统的设计;需求的预测。
2、实施阶段:订货处理的流向跟踪。
3、评价阶段:综合实绩的掌握和分析;综合流通费用的分析;服务时间和服务效率的分析。
第二节 商业物流信息系统
一、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特性与设计原则在提倡物流活动系统化的同时,物流信息活动也朝着物流信息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就是为有关部门提供商业物流信息,谋求商业物流各项职能的相互衔接和高效率,并正确而迅速地传递和处理这些信息的系统。以前的物流信息是由人工作业完成传递的,现在这项工作则由让计算机网络来完成。
(一)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特性
具体来说,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性:1、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是以商业流通为自己的环境。这就决定了物流信息的输入来自商业流通部门,输出也是为商业流通部门服务的。
2、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是由商业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提供、存贮等一系列相互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总是处在物流信息不断传递的动态之中。
(二)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物流活动对物流信息系统提出了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的要求,在进行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时,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系统的原则。建立商业物流信息系统要从系统的原则出发,使商业物流信息系统与物流的职能和物流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物流组织及手段的变化,物流方法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需要的变化,而物流机构的变化,也会改变物流信息流的方向和密度。
2、经济的原则。建立商业物流信息系统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应努力做到耗费少,而又能提供数量多、价值高的信息,这就是经济的原则。
3、逐步发展的原则。商业物流信息系统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善。总要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物流对信息变化处理手段,在现有的基础上,去积极完善和改进。
4、统一的原则。在流通信息系统中,商业物流信息系统只是一个分系统。同时,物流信息系统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因此,物流信息系统要遵循统一的原则,便于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也便于该系统与流通信息系统相联系,以便于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其它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地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二、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网
为了使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使社会物流水平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必须建立整个社会的商业物流信息网。
(一)中央商业物流信息系统
这是由国内贸易部等部门建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提供各种物流信息的场所。
1、收集和加工国民经济有关的物流信息,建立信息库,预测物流的未来。
2、向国民经济信息中心提供物流信息资料,以便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同时,传递国民经济信息中心的信息,以便物流部门制定科学的决策。
3、为下级信息机构和行业预测、咨询中心提供物流资料,并指导物流信息工作。
(二)中心城市商业物流信息系统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的若干个商业物流信息系统是中央与基层物流信息系统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1、收集和加工中心城市的有关物流信息,并建立信息库存进行存贮。
2、接受中央物流信息系统提供的物流信息,并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提供物流信息,形成信息的纵向传送。
3、与其它中心城市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组成横向的信息传递。
(三)商业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商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是整个国家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一方面收集企业内部有关物流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物流活动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向有关方面如中心城市物流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并接受中心城市传来的信息。
三、商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
(一)商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构成
一般来说,商业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由两部分构成:
1、外部信息系统
(1)经理决策需要信息
经理需要同仓库、运输公司、客户直接发生联系,以了解服务全过程的信息。
(2)客户需要了解信息
为了解决信息处理问题,还需要建立数字处理中心(DEl)。因为客户的信息处理系统要和数字处理中心联机联网,实现数据转换。物流中心需要得到客户的信息,了解客户的要求,知道为他们做什么,再通过信息系统的网络及时告诉客户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例如任务已经完成,或需转运的货物已经运出,等等。作为物流企业有责任让客户及时收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所以,物流中心t或配送中心)还需要与汽车运输公司、铁路运输公司、船舶运输公司,甚至司机交换信息,有什么货,什么时间要运到什么地点。运输公司也要物流中心交换信息,何时能派车提供服务,到达目的地后,也要反馈给物流中心信息,告之何时送到,面交何人收货。数字处理中心,可以便经理、仓储、运输、客户同时知道物流信息。有了一个DEl系统,把信息储存在一起,仓储、运输和客户都可以在其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货物现在何处".于是所有人员都可得到信息,使整个物流系统少出差错。如果没有这个系统,就必须由许多人来处理信息;有了这样的系统,95%的订单可利用该系统来处理。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需要花很多资金,但其作用非常之大,且投资回收很快。
2、内部信息处理系统
这里最主要的是库存信息处理系统,但它和客户、运输公司都有联系。它的主要处理内容有:
(1)库内有什么货物;
(2)哪些货物已损坏、哪些货物已被订购,尚有哪些货物
可以发运;
(3)根据订单,尚缺哪些货物,哪些货物又即将送到仓库;(4)库存货物存放的具体位置,具有认址功能,以便能迅
速找到货物并能将货卸下来;
(5)货物运输的距离(一般在库内搬运距离不超过75米)
(二)商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
1、即时或定时掌握物流状态
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它信息传递方式即时或定时掌握物
流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分店的库存量、库存能力、配送能力等。
2、接受订货、发货业务
把物流中心和仓库等的库存量、订货点、配送能力和往来
客户的住址、结算帐号等,记在电子计算机里。
通过来自顾客的电话和传真等接受订贷后,将订货信息从批发中心或零售店的末端机输入,传送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电子计算机处理各种订货信息,查询库存量是否充足,制订供货计划;如果能满足供货要求,那么就选择附近发货网点,向设置在网点的末端机传送发货指示书;如果库存不足,那么向网点下达采购命令。发货网点根据发货指令,先计算装载效率,选定配送路线和配送车辆,制定最优配送计划并发出配送命令。发货时输入发货信息(变更部分等),配送一旦完成,就输入送达信息,以加强配送管理。’依据订货信息和发货信息计算订货余额,进行订货管理和销售管理。根据订货信息,进行预测库存管理,根据发货信息,进行实际库存管理。根据物流企业的采购计划和零售店的前期订货情况,发出补充库存的指令。回答对订货信息和库存信息等的查询,支持营业活动。
3、日常管理
计算订货、发货余额、库存水平等,以进行库存管理,订货、发货管理。
(三)商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化的效果
1、可以随时回答顾客对库存的询问。
2、由于不用手工记录库存台帐,误差减少,精度提高(特别是订货、发货业务)。
3、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具备控制错发货、错配货、漏配送的系统。
4、因为提高了情报处理速度,也就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
5、能够进行库存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和节约流转资金。
6、调节需求和供给,把订货信息和库存信息反馈给生产和营销部门,使生产、物流、销售形成一系列的连贯活动,从而提高效率。
7、缩短从订货到发货的时间。
8、提高运输效率。
9、提高装卸作业效率。
10、省力化(特别是订贷、发货业务)
、ll、降低物流总成本。
四、商业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
〔一)商业物流活动的调查与分桥
回--出--回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商业物流活动的现状,按照物流活动的进程,设定计算机所要完成信息加工与处理的任务和方法。调查分析阶段要求:1、明确系统的目的。目的不明确,不仅成本高,系统失去了实效性,对其评价也困难,不易找出改进方向。
2、掌握商业物流信息的内容、格式、传递方式、途径、方向、路线等。这个阶段通常包括:各种物流台帐的内容、用途、流通路线以及各台帐之间的关系。
3、对企业的物流功能进行分析,作出物流功能和物流信息之间的关系图。不同的物流功
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作关系图时应充分调查、分析物流的功能。如库存控制功能与物流信息的关系,可建立如下的信息图。该图说明库存台帐是表示流通信息的;提供货源、实际供货是由供货单位来完成的;供货单位与需货单位问的关系,要由物流管理部门进行控制。
4、充分调查商业物流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其它部门信息系统的关系,如销售、财务等系统的联系,必须对输出入方法、信息内容中的重要因素进行修改、筛选,组成一个效率好的系统。
5、对相关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在本企业信息系统之间要建立相互联系,还要从相关企业之间的整体物流合理化的观点出发,取得企业的协作,从而研究建立由有关企业组成的物流系统。
6、选定由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根据物流部门的实际需要和计算机的功能,判断哪些信息将由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效果可分为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效果表现为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推动物流活动开展的情况;间接效果也称之为计量效果,指由于使用计算机后减少了人员、设备、节约了资金、提高工作效率等效果。
7、对输入方法、时间和输入内容要进行充分的研究。
8、选定计算机处理的方式。计算机用于信息处理的方式有两种:
(1)成批处理方式i这种信息处理方式是将通信线路传来不需要立即处理的信息积存在磁盘上,选定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处理。成批处理的优点在于处理费用较低,但不适用数据产生之后需要立即处理的场合。
(2)实时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每当物流信息出现以后,马上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立即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显然适用于有实时性要求的场合;由于物流管理方式存在着多方向性和多功能性,上述两种信息处理方式通常在不同的场合选用。一般地说,对于物流现场的管理多采用实时处理,在物流决策部门多采用成批处理方式。
9、要重视软件的灵活性,因为商业物流周围环境经常发生变化,要组织一个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在与其它系统连接时,能保持一定主动性的系统。为此,要研究按功能建立独立软件,并使其互相连接的系统。
(二)建立信息处理模型
物流信息处理模型的建立,要根据物流管理的对象和物流信息处理的方法来确定。物流信息处理模型可以不断进行修改,它不一定是最终方案。建立物流信息处理模型可分为五个阶段:
l、设定输出条件
首先按物流活动调查与分析所得到的物流功能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图再进一步进行分析比较,以判断某种物流功能的模型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然后再进一步讨论物流信息的形式和内容,最后设定输出的条件。
2、设定输入条件
输出条件设定后,为得到这些输出信息,就要考虑应采用哪种输入方式的路径,以及输入信息的数量、形式和内容。
3、设定文件
将物流数据汇总之后所得到的数据集合,通常称之为物流文件。所谓设定文件,是指选择好文件的种类、形式和内容。
4、设定代码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必须代码化。设定代码要求系统化,以便于使用、添加、订正、删除。
5、设定处理模型
待输出、输入、代码等均已设定后,再进一步研究、确定实际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内容包
括确定电子计算机机种、外部设备及时间的调度方式等,作出流程图以及进而设定处理模型。
(三)详细设计
物流信息处理系统的详细设计直接与程序设计相关,其
主要内容如下:
1、输入、输出代码的设计
按照所设计的信息处理模型,确定计算机输入数据的形式;确定所用的设备;物流台帐设计;制定检验数据错误的方法等。进行输出信息的设计’选定输出设备;制定报表文件格式。文件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是选择采用顺序查找文件还是选择随机查找文件。设定处理过程时,要画出处理过程的流程图,以作为程序设计的依据。
2、写出程序说明书并进行程序设计
根据系统软件的条件,对程序编制进行说明和进行程序框图的设计,进而采用高级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编制出具有各种功能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四)信息处理的实施
信息处理的实施,是运用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程序进行运行,以便得到人们所要得到的各种物流信息,达到物流信息处理的目的。
1、程序设计处理
就是对物流信息处理程序进行标准化,以使程序可以通用。同时,对已经完成的各种信息处理程序进行登记和保管,以便随时调取使用。
2、计算机的操作管理
操作管理,要求写出计算机运行说明书,制定运行的操作,输入、输出设备操作,各种信息的选择处理、显示等。
3、计算机的运行管理
在计算机用于信息处理的具体运行时,对输入数据、输出信息、以及整个运行情况进行的管理,称之为运行管理。
五、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评价标准
商业物流信息是否科学,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物流信息收集的制度化
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要求对各种物流活动信息收集的时间、空间、收集的频率以及对收集人员等要统一规定,明确要求,使之制度化。
(二)物流信息表达形式的标准化
物流活动信息的表达形式,特别是大量表格形式,要有统一的标准,如需变更,也要按统一的标准变更。
(三)物流信息传递的规范化
物流中的信息数以万计,而且瞬息万变。这些信息的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而且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使用部门,如果不对信息的传递方式、途径、方向、路线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井加以制度化、那就容易造成信息在传递中出现拥挤、排队、混乱,失真,甚至出错,进而造成通道阻隔、反馈不灵等。
(四)物流信息内容的系统化
商业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能在时间上连续地提供信息,而且提供的信息在空间上也具有系统性,即信息内容能够全面地反映物流的各个方面、各个时期的变化。
(五)物流信息存储的档案化
在物流信息的使用过程中,有的信息使用后仍然有价值,为再次使用需要存储,要求不断增加物流信息的储存量。为了把它储存好,又便于检索,这就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储存档案化。
范文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70、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越来越谱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 )?代售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价格水平 ?货币的流通速度 ?居民货币持有量 A、??? B、??? C、 ??? D、 ???
71、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72(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到的信用工具包括( )
?存折 ?支票 ?信用卡 ?外汇
A、?? B、?? C、?? D、??
73(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我国汇率升高的是( )
A、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原来的827元上升到828元
B、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3年超过4000亿美元
C、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原来的828元变到827元
D、人民币币值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上升
74(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王五用12元买了一斤肉
,、一台彩电标价2000元
,、学校财务人员向老师发工资
,、李四到银行取出存款利息200元
7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里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是指( ) A、价值总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C、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76(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
C(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坚决抵制腐朽思想
77(与彩电相比,旅游商品属于( )
A、物质商品 B、耐用消费品 C、劳务商品 D、专用商品
7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79(假若生产一件衬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小时,售出后收入,,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衬衫售出后收入是( )
,、,,元 ,、,,,元 ,,,,元 ,、,,,元
答案:70、A 71、C 72、C 73、C 74、B 75、D 76、A 77、C 78、D 79、D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