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田园归居(其三)教案
初中__二___年级__语文___学科教案
执教人 使用日期
李威
课 型
教案
主
集备日期
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散文— —《桃花源记》,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个人资料。
新 授
类型
自 主 人
备
李 主管人 威 研讨意见
课题
第 3 0 课 归园田居(其三)
2、背景简介:此诗写于陶渊明归隐的第二年。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学习 目标 2、反复读诗,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合 作 释 疑
陶渊明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3、解读题目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大家从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 明确:“归” 从何而归? 官场
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为归向何处? 田园 归去如何?何而归? 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难点 教具 自制 PPT 教学过程
那么,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提示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意拼音节奏。 2、自由朗读。解词释句 3、易错读音:秽 huì 荷 hè 长 zhǎng
一、背景导入,营造气氛
明 标 自 学 课件展示环境优美,和平安宁的图片。 师生共赏,优雅安宁的世外桃源,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
四、研读赏析,解读文本 1、诗中有一处引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明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种一倾豆? 2、从这一句诗我们能够获得哪些信息?幻灯片 点 拨 拓 展
明确:① 地点:南山 ② 去豆田的目的:锄草 ③ 锄草的原因:草盛 豆稀 (板书) ④ 季节:春末夏初
1、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 “ 本诗中 , ____ 说: “但愿常如此, 躬耕非所叹。 ”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带月荷锄归”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4、 原因归结为一句话, 写在诗歌中, 找到了吗? 明确:“但使愿无违”(板书) 5、“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6、体味其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达 标 训 练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耘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 子 是:“ _________, __________ 。”
归园田居
五、拓展探究,加深理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2、 陶渊明被称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 。 对于他的隐逸思想,你如何评价?
板 书 设 计
陶渊明 田园诗的始祖
归
愿
如果他生活在当代,他
还会隐居起来吗?
六、课堂小结
堂堂清 天天清 清的对象
3、作者的尾联中的“愿”有它特殊的内涵:即要 想
,不
,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教后感
范文二:归田园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译文对照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赏析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4]
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范文三:陶渊明归居田园的精神困境重释陶渊明
2005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
No.10总第122期
SH^ND("iGSlDCIALSa匝NCE
GeneralNo.122
陶渊明归居田园的精神困境
——重释陶渊明
王群丽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
归隐田园使陶渊明从空间上避开了世俗社会的困扰,虚拟的桃花源亦可从意念
上修正现实田园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但儒道思想的影响、仕隐无常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的两重性带给他社会归属、道义归属上的困难。他的心灵深处是复杂的,他在精神上直至死亡也是无可归依的。陶渊明只有从“形”上彻底消逝,方能达到其“神”的理想王国。
[关键词]
陶渊明;
归隐;
精神;困境
[中图分类号]1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_4145[2005]10__004}_05
陶渊明“种豆南山”“采菊东篱”的隐居生活,千求的人不会对为官如此缺乏耐性,也很难想象一个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向往,但陶渊明身居田拒绝与黑暗政治同流合污的人会如此频繁地出仕。园的复杂心态和苦恼常常为欣羡者所忽略。物质生陶渊明对自己出4-2:的原因一再做过解释,《饮酒活的困苦是人们所熟知的,即便是在精神上,陶渊明二十首》(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归去也并不总是能够拥有“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
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为饥而仕的自我剖白表明陶渊明与官场并非水火不要深切体察陶渊明明居生活中的苦恼,可先从容。而事实上,他亦有儒家的人世精神,他熟谙儒家他归田的原因来考察。
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学界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已做了许多深入的探处。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讨,一般认为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个人抱负的不能施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的,“忆我少年展是其主因。其实,陶渊明的归隐主要是由其个人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是个性因素使他无法容忍官场生活的。萧性格造成的,与政治虽有关系,但瓜葛不大。
统《陶渊明传》说他“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1、导致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在于性格,而不解归”,为彭泽令时,郡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在于政治。
见之。’陶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陶渊明出身破落官僚家庭,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小儿!…。传中所载细节表明陶渊明对世俗官场的
场,之后十三年仕隐无常,四十一岁时彻底归隐。这等级秩序难以认同,更不愿服膺。陶渊明在诗文中几次做官都是有始无终,除了江州祭酒和彭泽令之曾对自己的性格作过剖析,其定位为“孤介”、“介职是他主动放弃外,其余几次也都由于种种原因,在
然”、“刚”、“拙”,“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任时间很短。陶渊明一生真正任官职的时间,加起贻俗祸”(《与子俨等疏》),这种不甘受驱使不肯折腰来不超过五年,且都是些小官职,他之所以辞官不
趋奉的秉性使他无法在官场容身,甚至很容易招致
做,也未曾见有政治排挤的记录。而一个有政治追
世俗的伤害。陶渊明在《荣木》中慨叹:“贞脆由人,
收稿日期:2005—07一11
作者简介:王群丽,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万
方数据
祸福无门”,对个人在世俗力量面前的无辜、无能、无归田夙愿得以实现后,陶渊明把田园用诗的构造手
助,他是有清醒认识的,故归隐以避祸。总之,孤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田园只不过是陶渊明自造的心
刚拙的性格才是陶渊明不能在官场容身的主因。
灵栖居地和精神避难所而已,唯其如此,他归居田园2、陶渊明对自我的人生定位,在田园,不在官
后的精神苦恼才是无法排解的。
场。
时断时续的仕宦生活,似乎没有给陶渊明留下任何美好的印象,他在这期间写的《庚子岁五月中从归田以后,陶渊明在纯粹的田园生活中成为隐
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士,大凡隐士都会有社会归属上的困难,陶渊明也不
行涂口》都深切感叹行役之苦。frt:宦生活的另一个能例外。
坏处是不能纵情肆志,陶渊明描述这种没有自由的《归园田居五首》之(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生活是“暂为人所羁”(《杂诗四首》之二)、“误落尘网
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批草共中”、“久在樊笼里”(《归园田居五首》之一)。除却这
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我麻日已长,我土种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归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种田园生活已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庚子岁五月中从经很接近诗人的理想了,但诗中还是流露出孤寂清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冷的意味。作为一个“诗书敦素好”的读书人,问或做官的颠沛之苦和缺乏自由历来对几乎所有官与老农共欢,谈谈农事尚可,他的精神生活却绝不可
员来讲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陶渊明不堪忍受?这与能只满足于此。
陶渊明的自我定位有关,东晋士族文人时兴隐逸之他在《移居二首》之(一)里写道:“昔欲居南村,
风,追求自由的风气对他自然也有影响。他在诗文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中曾一再表述对凡尘俗世毫无兴趣,“闲居三十载,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遂与尘事冥,诗书敦素好,园林无世情”(《辛丑岁七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谈古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
论今,赏诗文,析疑窦,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才是陶渊
经”(《饮酒二十首》之十六)。作为与陶渊明有过交
明真正意义上的田园。陶渊明田居期间与之交往酬
往的同时代人,颜延之对陶渊明个性的评价,可与此唱的基本是当地的一些下层官吏和游离于官场和山互相参证。《陶征士诔》中说陶渊明“弱不好弄,长实林田园之间的所谓隐士。陶渊明现存诗文约140多素心”,“在众不失其寡,处言逾见其默”,基于个人的首(篇),其中与朋友诗文往来者约15首①大部分地
性格爱好,陶渊明未把入仕视作人生的唯一目标,方小吏的生平已不可考,就陶渊明诗文中的酬唱之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杂诗八首》之八),“商意来看,他们都具有文化、文学上的修养,“谈谐无俗
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调,所悦圣人篇”(《答庞参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行涂口》)。他的短期为官也只是为了谋取“三径之
了陶渊明文化交流上的需要。但他们奔走官场,和
资”(萧统《陶渊明传》),而并不是一生的打算。与此
陶渊明并非同道中人,有些甚至相交也并不深,如庞
相应,他对富贵甚至对物质上的享受也是抱着淡然参军、殷晋安都是“倾盖定前言”,“数面成亲旧”(《答
的态度,“不为好爵萦”(《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庞参军》)之交,都曾与陶渊明短期为邻,虽然相交甚
行涂口》),“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和郭主薄二欢,但他们身在官场,并没有陶渊明那么多的闲情和首》之一),正是这种淡然使他能够顺从自己的质性,自由。在南村曾与陶渊明“抗言谈在昔”的殷晋安不
远离官场,寻求真正能让自己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
久就因官职调动而移家他处,陶渊明作有《与殷晋安
陶渊明向往田园也并非是为了博得隐士的声
别》叙相交之欢和离别的眷恋之情。庞参军和陶渊名。《晋书?隐逸传》载:江州刺史王弘拜访陶渊明,明为邻的时间要比殷晋安晚,不久也“便当语离”
陶渊明称疾不见,事后又对人说:“我性不狎世,因疾(《答庞参军》)。
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生怕陶渊明虽然离开了官场,但是能和他进行精神
别人误会他托隐居以求高名。从颜诔“岂其深而好来往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活跃在官场之中。就这一点远哉,盖云殊性而已”之语来看,世人也并未误解陶
来说,陶渊明的精神需求和他的现实生活状态发生
渊明。
了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主要原因是陶渊明追求的
总之,陶渊明对田园的向往,并非完全是客观情
生活模式背离了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主流生活模式,势所迫,或政治理想的幻灭所导致的退而求其次。
即士人掌握文化,做官;农夫不掌握文化,耕田。而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完人生旅途的,在
陶渊明向往的则是一种能够使身心不受束缚的,真
万
方数据.45
淳朴素的生活环境,为此他尽量地贴近自然界,贴近人最本初的生活状态。但陶渊明的追求是一种受过社会文化训练的文人所作出的主动追求,他的一切理想和行动都烙上了社会文化训练的痕迹。他可以放弃官禄,从而使他表面的生活方式进入他自己希求的状态,但他却不能放弃诗书,完全溶人他当下所处的田园之中。对文化的坚持使陶渊明与士大夫群体藕断丝连,这相连的一“丝”,就是痛苦的渊薮。所以远离官场的田园生活在使他身心解放的同时,也使他因远离文人的生活圈子而孤独,常常要诗酒自
娱一陶渊明排解孤独的方式依然离不开诗书。《杂诗八首》称:“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饮酒
二十首》序文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我们再来看一下陶渊明的隐士朋友。陶渊明在《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中写道:“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老夫有所爱,息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颖水滨。”周续之原在庐山隐居,其时应刺史檀韶之请,与祖、谢三人“共在城北讲《礼》”,陶渊明在这里希望周续之仍来归隐。周续之虽是隐士,也拒绝出山为官,但他与政要关系密切。《宋书?隐逸传》称:“江州刺史每相招请,续之不尚节峻,颇从之游”,续之又曾下山诣都为宋高祖世子及高祖本人讲礼,其学问行事深得高祖赞赏。庐山诸人大都兼通释儒庄老,与慧远的学
风颇为一致,续之“时践王庭”,也主要依托于他的学
术修养。他与王室政要往还,也完全出于个人意愿,丝毫没有勉强的成分。《莲社高贤传》中载续之语“情致两忘者,市朝亦岩穴耳”。如果说陶渊明是隐于田园的话,续之应该是隐于学术了。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对烦琐的章句之学是没有兴趣的,这一点他与续之不同。且续之以无差别来看待市朝与山林的差别,完全将现实世界抽象化了,我们姑且称之为“心隐”;陶渊明则只能在看待田园与深山之间的差别上“心远地自偏”,却不能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田园和官场的差别,他必须借助一定
程度的“身隐”来达到“心隐”。
陶渊明的庐山朋友刘柴桑(刘遗民)、张常侍(张野,一说为张铨)②则是真正的隐士,他们和周续之不同,入山后并未在山林和官场之间周旋,而是一心
向佛,尤以刘遗民为最。《广弘明集》卷二十七载有
慧远《与隐士刘遗民等书》,正文前道宣做了一段说明,称刘遗民“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闲处,安贫不营货利”。慧远书中则勉励诸人努力修行,“沈
46
万
方数据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意谓六斋日,宜简绝常务,专心空门,然后津寄之情笃,来生之计深矣”。慧远书后道宣写道,“于是,山居道俗日加策励,遗民精勤偏正,具持禁至,宗张等所不及。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路遇像佛于空现……愿速舍命”,刘遗民的安贫闲处与陶渊明相近,但就生活方式来看,
刘遗民的深山参禅与陶渊明的锄豆获稻,忧念生事,
以酒解忧,以诗遣怀之间的差别无异于尘俗与空门的差别。就思想旨归来看,刘遗民的研习佛学,并非只为了义理之趣,而是真正的皈依,是有来生之想的。据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诗来看,陶渊明无疑是没有佛教信仰的。刘遗民应该是隐于佛了,而陶渊明在隐逸这条路上还没有走的那么远。与官场朋
友相比,陶渊明过于强调自己的精神追求;与隐士朋
友相比,陶渊明在精神上的追求还不够彻底,未能忘却尘俗。无论相对于当时的官场士人还是一般的山林隐士,陶渊明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另类,他的生活方式,他对人生的看法和这两个群体都有差别。这使他无法找到人群归属感。隐士虽然离开主流社会,竭力躲避流俗,但并不表示他们要与人群完全疏离。陶渊明诗中一再提到的荷丈人,长沮、桀溺均曾做惊人之语③。这种举动表明他们希望世人看到他们平凡表象下的与众不同,希望世人理解他们的想法。
陶渊明诗中也屡次慨叹世无知音。《饮酒二十首》
(十六)与《咏贫士七首》(六)均咏东汉贫士张仲蔚以
自况,叹举世竞无一人相知。《移居二首》之(一)里
的想要移居南村,与“素心人”为邻,“乐与数晨夕”,《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中的“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都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寻找同伴的渴求。但是这种渴望终究没有得到满足,晚年在《与子俨等书》中,诗人还深深喟叹“但恨邻靡二仲”。
陶渊明的亲属在这方面也很难给他多少帮助。
他的妻子虽能安于穷苦,但从上文我们提到过的“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八首》之二),及“但恨……室无莱妇”(《与子俨等书》)来看,陶妻大
概称不上他的知己。他的儿子们大约也不能真正理
解他的思想,甚至可能不具备很好的文化素养。《责子》诗,谴其子不爱文术,虽是由爱生嗔,未可句句坐实,但陶渊明以不好文术相责,这与他本人对文化的坚持是一致的,可以看作他确实希望儿子们有诗书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如果孩子们真的有这方面的优点,陶渊明作为一个慈父,一定会以此为骄傲,对他们褒奖有加,而不必怀着慈爱、嗔怪、无奈交加的心情来写这样的《责子》诗④。陶渊明晚年《与子俨等书》里亦写道:“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结合陶渊明归田后困窘的生活状况来看,
他的儿子们恐怕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陶渊明其他化葙遣德土酾期锌酌≯《桃花潦诗》里说2t赢氏乱笑
的亲人中,敬远与他志趣最为相投,本来最有希望跟
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贤者他田居相伴,往还一生,可惜陶渊明彻底归田后没有
应同时具备道德和学养,商山四皓也是陶渊明心仪几年,敬远即英年早逝,这件事对陶渊明的打击非常的高尚隐士,将桃源中人和四皓并提,是把桃源人看
沉重。即便陶渊明在亲人那里可以得到更多的慰成是和四皓一样的高士了。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民藉,它也毕竟带有家族色彩,不能完全代替陶渊明对没有要求留在那里,也没有回家携家小前往投奔,却
来自亲族之外的理解的渴求。陶渊明在丁母忧期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可见,桃花源里的生活对所写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说:“寝迹他并没有吸引力。倒是“南阳刘子骥”这样的“高尚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相知,荆菲昼常闭……士”,“欣然规往”,陶渊明自己也“愿言蹑清风,高举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陶渊明写这首诗,对他来寻吾契”,将桃源中人视为同类,一心归附,甚至梦想说,是用一种比较风雅的形式,向一个了解他处境,乘风飞举,去寻找不知位于何处的桃源。陶渊明为
懂得他心思的人,重新描述了一遍他(们)的景况和人为诗文,均踏实平易,有此语实属难得。这与他不苦闷,这件事本身所起的作用和一个人找到知己的应朝廷征命⑤,不应刘柴桑“山泽久见招”之邀,形成
作用,几乎是一致的。但是在诗歌中,因为彼此的亲鲜明的对比。
属关系,和当时两人境况几乎完全相同的原因,陶渊上文我们论述过陶渊明与朋友们所奉持的人生明将敬远和自己看成是一体的,诗歌里描述的应该之“道”的不同,及陶渊明的人生之道给他的精神生是两个人共同的生活,但看起来好象只是在写陶渊活所带来的失落。另一方面,陶渊明的人生之道也明自己。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陶渊明所要求的被给他带来了物质上的烦恼。陶渊明放弃官场,意味人了解,除了家庭成员的理解之外,最高的被理解境着放弃物质追求来成全精神上的快乐,但对物质上界,应是来自亲族之外与自己千差万别的世人,这样的营求,它也不能完全放弃——虽然营求的只是赖的理解所产生的知己之感才更浓烈,也更容易使诗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只是营求的手段转变了人获得社会认同感。
而已。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里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正是他这种生活方式转变的写照。这使陶渊
从官场到田园的回归,还不足以满足陶渊明的明无法摆脱来自物质生活层面的烦恼,他在现实生心灵需求和社会需求。在当世无知音的情况下,他
活中的贫困,使这种烦恼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陶
只有把目光投向历史。《咏贫士七首》(二)写道“何
渊明所得到的任情适性的快乐,还不足以支持他来
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将古代的贫士们看作自己面对这种长期的贫困,虽然诗人曾表述过“饥冻虽的同类人以慰怀。(/k)中描写了东汉贫士张仲蔚的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序),但陶渊明写作此
穷居生活后,更表达了“人事固已拙,聊得长相从”的文时,冻馁还不是很“切”。支持陶渊明对抗贫困的愿望。对自己的不合于时,陶渊明大概早有预见。还有儒家的道义。
一般认为作于陶渊明出仕之前的《五柳先生传》结尾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写到自己的贫困之状。单
写道:“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纯的穷困并没有太多意义,所以人们常常将穷困与贵。’其言兹若人(五柳先生)之俦乎?衔觞赋诗,以政治人格的节义联系起来,虽然这两者之间不一定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认有必然的联系。如果穷困真的无关政治节义,它也为自己的志趣和生活方式都应该是远古时代人们所
必须和一定的文化修养处世态度相关,这样,这种窘具有的。我们可以推想陶渊明心目中他所应归属的
迫的人生状态,才具备被反复吟玩的可能性。在本社会、人群也是存在于远古时代的。这种时间上的
文的开头部分,我们论述过,陶渊明并没有什么政治回归在现实当中当然是无法实现的,然而陶渊明也
理想,这使他不能在贫困中靠追忆自己失去的政治并没有就此止步,斯人斯世已远,追之靡及,陶渊明理想度日。陶渊明在彻底归田之前,一面思念田园,就创造了一片古风犹存的乐土——桃花源。
宣称要养真衡门,另一方面也提到“投冠旋旧墟”则
桃花源中人虽是“避秦时乱”而来的,其生活形
“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
态却有类远古,居民没有因对物质和文化的占有情口》),这里“名”的具体含义难以确定,但诗意大约是况不同而产生分化。桃花源内没有利益争夺和门第
身在官场则容易声名不保,退居田园则可以保其声歧视,民风淳朴,人人劳动,丰衣足食,老有所归,幼
名,这里面暗含着“官场使人污浊”这样一种判断,那有所养,一派和美景象。陶渊明对桃源居民是有文
么陶渊明的与官场不合,放弃官场——主要是放弃
47
万
方数据
附加在官场之上的利禄——就可以理解为是高尚之举了。陶渊明的贫困也就有了让人景仰之处。当然,陶渊明要遵从的本心,要保持的“真”,也是经过诗书熏陶之后的本心,它重视个人修养,关注个人的处世态度,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
高尚地进入贫困状态之后,陶渊明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能否符合儒家的另一个处世原则“君子固穷”。上文提到过,在彻底归隐前,因母丧暂居田
园期间,陶渊明写有《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
远》,诗中说:“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陶渊明对固穷这种儒家的品德有一种靠拢的主动性,并且此时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固穷的美德了。以后陶渊明在贫居中所写的那些体现田园之乐的作品,及其不断流露出来的岁月易逝,应珍惜当下时光,及时行乐的意识,与他贫困的经济状况相比照,都能体现出诗人“固穷”的心态。当然在这茫无尽头的困苦中,诗人并非没有怀疑过,动摇
过。陶渊明晚年的一些作品心态就比较复杂。《咏
贫士七首》之(二)说:“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非全无怨言。在另外一些诗歌里,陶渊明又强调贫不必
忧,只要能获得道义上的胜利,就了无遗憾。(五)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这里也是将富贵和道义看成是不可兼得的,并以拥有道义作为贫穷的心理补偿。虽然也时常会有怀疑,但这种思路终究是陶渊明贫困一生的心理支柱。从这个角度来看,固穷
并不能解决陶渊明一生在道义上的困惑,这也是-fig
不放弃寻求人群归属的原因之一。
桃花源倒是可以给陶渊明以人群归属感,它的单纯和富足也使固穷和取得社会成功的问题都得到消解。虽然距离传说中的羲皇、葛天氏、东户时代相对要近,也似乎可以到达,但终究是渺无所踪的。
48
万
方数据①不包括《于王抚军座送客》,王弘虽主动接近陶渊明,但两人不应看作朋友,此诗也并非朋友间酬唱之作。
①张野和其族子张铨均曾被征拜散骑常侍,皆不就,入庐山依慧远修
习释典。张野比张铨年长lO岁。二人事迹均见《莲社高贤传》。①《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
津”,长沮回答说鲁孔丘“是知津者”;桀溺则说子路“滔滔者天下皆是
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又栽:子路问荷人:“子见夫子乎?”丈人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①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观陶渊明之诗,想见其人恺悌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陶渊明诸子皆不肖,而陶渊明愁叹见于外,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按:山谷此处理解恐有偏差,陶渊明恺悌慈祥是真,但亦不至于诬其子不学以为谑。(《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六》,第291页,《四部丛刊》本)
①《宋书?隐逸传》载:义熙末,征(陶渊明为)著作不就。
参考文献:
(1)、王瑶:陶渊明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470.2469。(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62。(4)、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148。(5)、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80。
(6)、莲社高贤传[A],《汉魏丛书九六种》[c],清宣统三年上海大通书局石印本。
(7)、道宣:广弘明集[A],大藏经[C],佛陀教育基金会印。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陶渊明资料;12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1。
00、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㈣、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c]。
[责任编辑:一鸣]
陶渊明归居田园的精神困境--重释陶渊明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王群丽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2005,(10)2次
参考文献(15条)1.王瑶 陶渊明集 19562.萧统 文选 19863.房玄龄 晋书 19744.苏轼 苏轼文集 19865.沈约 宋书 19746.莲社高贤传7.道宣 广弘明集
8.杨伯峻 论语译注 1980
9.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陶渊明资料汇编 196110.龚斌 陶渊明集校笺 199611.黄庭坚 豫章黄先生文集12.莲社高贤传13.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4.豫章黄先生文集15.宋书·隐逸传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陈朝鲜 从陶渊明的性真心善看其归隐的和谐与自得 -理论月刊2007(9)
陶渊明辞官归隐历来备受世人关注.本文拟从他的心性入手去探讨这一话题,指出性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必然,心善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二者,陶渊明在归隐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领会到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趣、自得之乐,进而成就了其至善至美的人格.
2.期刊论文 张维 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
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一般都认为反映了陶渊明
3.期刊论文 王建平 从阮籍、陶渊明看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 -河南社会科学2000(4)
归隐,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的专利。其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归隐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它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以前常被认为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阮籍和陶渊明,事实上正是儒家归隐思想的体现者。他们的生平和诗作所表现出的“时隐”和“道隐”,正反映了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
4.期刊论文 蔡觉敏 和谐后的不和谐--论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3)
陶渊明是一位公认的情操高尚的隐士,人们多认为他在归隐时的生活是和谐的.实际上,壮志未酬一直是他的遗憾.同时,士大夫的他也未能真正与周围的农村、农民还有劳动生活融合起来.本文即是力图发掘陶渊明看似和谐的归隐生活后的不和谐,由此发现陶渊明诗中的矛盾的原因,并进而更深层地认识一个本来的陶渊明.
5.期刊论文 范璠.Fan Fan 兼济谋食归隐——试论陶渊明的人生之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2)
陶渊明有儒家
6.期刊论文 马智忠.陈才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归隐的影响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8)
陶渊明的归隐历来引人注目,对其归隐进行探讨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但大多仅从儒家思想出发.魏晋时期玄学思想炽畅,处于那个时代的陶渊明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本文在玄风盛行的大背景下,结合其时仕时隐的经历,并与玄学名士对比,探索玄学对陶渊明归隐的影响.
7.期刊论文 刘波.LIU Bo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3)
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和评价.但元论是归因于道家思想的影响,还是责罪于社会的黑暗,似乎都有失偏颇.若对陶渊明出仕前的思想基础以及出仕过程进行解析,则可明瞭其辞官归隐的思想成因和社会根源.
8.期刊论文 刘振伟 公元四百零三年——论陶渊明的归隐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12(4)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公元403年所作的诗,占了其一生诗作的六分之一强,表达了其归隐的强烈欲望,结合陶渊明一生的主要经历,便可知其归隐的主要原因乃是晋室情结,而他决定归隐的年份即此年.
9.期刊论文 贺正皖 愿为垄亩民长歌怀采薇——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于从弟敬远》一首中看陶渊明归隐的必然 -文教资料2009(21)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以归隐田园并躬耕垄亩的方式,在乱世中找到了一条保真守性的途径并为后世所景仰.本文联系陶渊明生活的社会背景和他的复杂思想,从来分析陶渊明归隐的必然性.
10.期刊论文 忻凌辰 由陶渊明出仕与归隐看他的为人处事上的自私性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
根据传统观点,陶渊明的个人思想和人格的魅力一直为人所推崇.认为他是中国历代以来文人的高风亮节和洁身自好的象征.同时,陶渊明的归隐,也被视为是他在壮志难酬的情境之下对于黑暗现实的自觉反抗.然而,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生平的研究,揭示陶渊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据此得以更好地了解陶渊明为人.
引证文献(2条)
1.朱志贤 心灵深处的隐痛——透过陶渊明《杂诗》八首观其隐居生活[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2)
2.陈朝鲜 从陶渊明的性真心善看其归隐的和谐与自得[期刊论文]-理论月刊 2007(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shkx20051000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范文四:归田园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 其三》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领会诗歌的意境
一 介绍作者生平及 写作背景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生于东晋末期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境早已败落,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黑暗,他热爱纯净的大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仅80余天的彭泽县令,从此躬耕自娱,直至63岁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归园田居》共五首,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第二年写下的一组组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这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二 浅吟低唱,完成注音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和节奏
2、互读互评:展开朗读竞赛,相互纠正,完成注音
三、斟词酌句,疏通诗意
1、要完成这首诗的翻译需要注意什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
2、明确:尊重原文,借助课下注释,适当扩展
3、小组合作,选出最佳译文
四、思考总结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解析: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 末夏初。 2 、“但使愿无违”中的“具体指什么”?
解析;具体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总比在官场中“为五斗米折腰”来得强。
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主旨)
解析: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闲适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作者 摒弃尘俗、厌恶官场生活。
4、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给大家的总体感受?
解析:虽辛苦,但平静,充实,质朴,自然,和谐,幽美
小结:
五、课后作业 : 背诵该首诗,并能默写下来
范文五:陶渊明对_名_的追求与其归居田园的关系
陶渊明对“名”的追求与其归居田园的关系
林阳华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摘要:陶渊明对“名”是喜爱的,也是有所追求的。他既追求奇伟的功名,也追求独特的文名。这三者中,,并在此道路中, 关键词:名 追求 :-4580(2008)01-0011-(03) 对陶渊明的人生追求和品性,主要集中在对陶渊明“不慕名利”的研究上,其实陶渊明亦喜爱名利,追求名利,而且他对名利的喜爱和追求同他的归居园田也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探讨陶渊明对“名”的追求与其归居园田的关系。
一
长期以来陶渊明在研究者和读者的心目中是以“不慕名利”的形象出现的。对名利的淡泊是他的人生追求和品性的主要方面,但他也“好名”,求名。朱熹曾云:“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性负气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
其诗有作不着处,便倒塌了底。”(《朱子语类?)这里指出了陶渊明的“论文》好名”的人生追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丈夫志四海,我愿
不知老”(《杂诗十二首》其四)都说明他富有建立功业的“豪气”。而且他的这种追求也是急切和强烈的。“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
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读史
)。由此可知,陶渊明对功业述九首并序?屈贾》的追求是富有豪气,既强烈又急切的。
然而现实并未使他的建功之愿得以实现。在选择归居园田后,他坚持固穷守节的节操,转向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云:“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提及了他对积善有善报的怀疑,随后指出既然善恶都无报应,为什么空有这种说法,最后他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言外之意是说,在如此社会,声名还想传下去,那就只能依赖固穷守节了。可见,陶渊明的“固穷守节”渗透着求名的成分。清代何焯在评《咏贫士七首》其五时曰:“苛求富乐,则身败名辱,有甚于饥寒者。故不戚戚于贫贱,
但恐修名之不立也。”(《义山读书记?陶靖节)这首诗表现的重点在担心修名之不立,其修诗》
求。对名誉的喜爱,也促使了陶渊明追求名誉。
同中国古代文人一样,陶渊明也追求不朽的人生价值,他也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来追求名誉。
梁启超先生认为陶渊明“是一位极热烈极有
)到陶渊豪气的人。”(《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明早年具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儒家思想人格。的确,陶渊明曾经具有建立伟大功业的“少年情结”,只不过这种追求并未遂愿。在他的诗文中,屡屡出现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
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其八),“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收稿日期:2007-06-03
名之实质乃是追求美好的德誉。然而,他追求的德誉,又是不同于世俗之人所追求的微仁小义,而是先贤的崇高德誉,从他拒绝檀道济的馈赠和他的品性是可以看出来的。
在谈到陶渊明写诗著文的目的时,研究者多
作者简介:林阳华(1983-),男,福建省漳州市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认为他是为了“自娱”。清人贺贻孙就曾云:“名士与诗人,两不入其胸中。其视人之爱憎,与身后所传之旧暂,如吹剑首,一映而已。”“味‘自娱’二字,便见彭泽平日读书作文本领,绝无名
)陶渊明在诗文中也自言是出于根。”(《诗筏》
),“自娱”,“常著文章自娱”(《五柳先生传》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二十首并
),然而他又自言“序》颇示己志”(《五柳先生)。确切地说,陶渊明作诗著文是出于“传》自娱”,也是为了“示志”。“今我不述,后生何闻
)说明作此诗一是为了慨哉!”(《有会而作并序》
叹,二是为了让后生知悉自己的情志。《概述了他不慕名利,,选择归隐后,,后悔。,可以说陶渊明是一位特立卓异的士人。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自作祭文,惟恐世人不理解他。文章也反映了他自惜声名与追求个性,以免后人作出与自己不相称的祭文,玷污了自己。可以说,“写诗文示己志”成为他经历人生旅途上一种抒发情志的方式,达到了以诗文立名的效果。他通过诗文艺术表达方式体验生命,读者也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了陶渊明的情志。同时,陶渊明所著诗文众体皆备,题材多样,改变了当时社会追求华美的风气,转向求真、求实的作文写诗的新风貌。一方面是对当时文坛的超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独特文名的追求。
于是可以作出如下总结:陶渊明是喜爱“名”的,亦是追求“名”的。他喜爱并且追求的是:能够体现其人生价值的奇伟功名、崇高德名以及独特文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所喜爱和追求的奇伟功名没有得到实现,而崇高德名和独特文名则是在归居园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
对陶渊明归居园田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种认为是由于仕途上的失败,使陶渊明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陶渊明的性格使然。从陶渊明所言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
),“等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可看出促使他归居园田的内在原因。然辞并序》
而,陶渊明仕途上的不得志,具体实际表现为追求奇伟功名的愿望未遂。早期的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却没有付诸实施,是未成功的。元朝刘埙曾云:“……世以陶公为幽人隐士,非也。身逢禅代,悲愤不自胜,欲如孔明绍休汉室,思致中兴,而世无英雄如昭烈者可与兴复。既无可为,则姑自放于诗酒而已。晚年以字为名,而别更其字曰元亮,景慕孔明,意可概见。”(《隐
)刘埙认为陶渊明具有“居通议》欲如孔明绍休
汉室”,“思致中兴”的愿望,但却未得以成功。的确,,他还透露了少年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常傲然以称情”(《感士
)正是他人生态度的反映。所以说,不遇赋并序》
陶渊明追求奇伟功名的未遂是促使他选择归居园田的原因之一。
对于陶渊明归居园田是出于何目的,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然而陶渊明自有论述,《晋书?隐逸传》记载江州刺史王弘拜访陶渊明,陶渊明称疾不见,事后又对人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指明了归居园田并非为了求高名。或许陶渊明主观上不是为了求名,但是客观上,在归居园田的过程中却逐渐形成了对崇高德名和独特文名的追求。
有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具有孤独意识,为了解除孤独之困,不得不苦苦寻找一个超乎现实环境之上,只存在历史甚至传说中的群体,即古代
[1]
“固穷守节”的贫士隐士群体。这说明陶渊明的“固穷守节”是出于解除孤独的需要,逐渐形成的。而这群让陶渊明赞颂的贫士隐士之所以让陶渊明产生崇拜之心,是同他们具有“固穷守节”的崇高德名分不开的,这在归居园田的客观环境和个体心理作用下,也促使他追求崇高德名,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坚定性。清朝陈祚明在评《咏贫士七首》其七时就言:“儿女之忧,非不动念,然志固不可夺,前修可师。”(《采教堂古诗选》卷十四)也有研究者认为在陶渊明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如此集中地写过穷士,这也是他的独创,不讳言穷几乎成为一种写诗的传统就始于陶渊明。陶渊明正是在归居园田的现实条件下,守卫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以贫穷为代价,逐渐形成了对“固穷守节”这一崇高德名的追求。
正如上文所言,有些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并不关心诗文名誉。也有学者,以魏(下转第16页)
特别是给南昌诗人王浩、邵潭秋所作的诗序,陈三立不仅对王氏兄弟、邵氏多有赞语,而且明确地以振兴江西诗学为期许。其《思斋诗序》云:“自曾文正公笃嗜而孤揭之风趋稍一变,于是吾乡英异少年则多依山谷,悬其鹄而争自立。王君简庵、然甫兄弟才俊而学勤,号尤能窥藩篱而振坠绪者也。而然甫年尤少,迈往不屑之气,愈不可一世,继且博览遐索,通于世变,若不规规求合,而别有以伸其才而旌其学。余每诵其所作,眇情灵绪,日新月异,辄叹为天骥之不可以方域测也。同时复有铅山胡诗庐,亦喜效山谷,而有磊落之气以辅之。”《培风楼诗存序》也云:俊少年六七辈,,,才思,角出新颖,振时乎?最后居金陵,年尤少,吟尤苦。其诗冥搜孤造,艰崛奥衍,意敛而力横,虽取途不尽依山谷,而句法所出颇本之,即谓之仍张西江派之帜可也。”陈三立认为,元明以后数百年间江西诗派已趋衰落,清代江西虽有蒋士铨、吴嵩梁、高心夔等诗家,但与江西诗派丝毫不相关。但在宋诗运动兴起之后的几十年间,缘于曾国藩的振臂呼喊,近代江西仍有不少诗人崇尚黄庭坚的诗,如王浩、王易、胡梓方(诗庐)、邵潭秋等,呈现出江西诗派复振的可喜景象。
陈三立作为晚清“同光体”赣派的代表诗人,他以振兴江西诗学为己任,以同乡前辈黄庭坚为学习的对象,其诗歌创作、诗论、诗评都明显地
[10]
[9]
烙上了黄庭坚的印迹,并有所选择,有所改造。同时,陈三立又热心奖掖乡贤同仁,希冀以此振兴江西诗学,这成为晚清诗坛接受黄庭坚诗歌的一大亮点。参考文献:
[1]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C].上海:上
海书店出版社,1998.578.
[2]陈三立著,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
].上海:,2003.47.[[C].福州:福
,1999.907.
4]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8.299.
[5]陈衍.石遗室诗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
版社,1998.199.
[6]吴天声.画虎集[M].民国间油印本.27.[7]惠洪、朱弁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风月堂
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2.[8]胡迎建.近代江西诗话[M].南昌:百花洲
文艺出版社,1994.13.
[9]王浩.思斋遗集[M].南昌王简庵校刊石印
本.
[10]陈三立.培风楼诗存序[M].邵潭秋后人
邵靖宇所存陈三立手迹照片.
(责任编辑 吴国富)
(上接第12页)
亲身体验,对归居园田的人生深刻的反思,也是在归居园田的客观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参考文献:
[1]蔡阿聪.论陶渊明的二重人格[M].福建论
正申先生为代表,认为陶渊明在归居园田的前后始终有以立言来立名的倾向。其实不管两种观点中何者更有说服力,从陶渊明所创作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田园诗;从他所创作的众体皆备的四言、五言诗、辞赋、记传赞述、疏祭;从他对前人作品的模仿、继承和超越;以及他对当时文坛的文风诗风的超越,都可看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对独特文名的追求。而这种“有意识”的追求是陶渊明对归居园田的
坛,2000(5),28.
[2]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
局,1979.
(责任编辑 吴国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田园归居(其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