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意识心理学
第一节???? 意识生成理论
我们不用定义来解决“什么是意识”这个问题。对于这种人们常用的概念,往往是人们都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但确切地描述,又会众说纷纭。一门学科引入它作为概念后,上来先为它下定义,就会引起理解不同的人之间无谓的争论。如果先进行各种研究讨论,到取得一定结果以后,到人们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取得共识的时侯,再用确切文字定义,就水到渠成了。
一、对意识的初步分析。
1、意识、意识活动和意识功能。意识是大脑的一种属性,它是大脑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大脑的能够进行这种活动的属性。意识是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以信息流动、信息处理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时也有肢体运动参与。我们使用“意识活动”这个概念描述意识的活动特征。从含义看,“意识活动”强调的是意识的活动性,“意识”强调的是意识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意识比意识活动含义更广泛。
意识不是大脑所有的活动,它只是大脑活动中的一类。我们把这类活动的作用用“意识功能”这个概念表示。“意识功能”是意识活动的产物。意识有这样一些功能:意识能监视、控制全身的活动(严格说,意识不能监视、控制人体的所有活动);意识能使人类认识、改造世界,包括人类自身;意识能发泄、表现、抑制自己的感情;意识能使人有独立的思想、人格、个性、个人意志等。
意识、意识活动、意识功能三个概念是指的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这三个概念不是包含关系,意识不包含意识活动,它就是意识活动,意识也不包含意识功能,它的作用就是意识功能。三个概念的区别是强调的侧面不同,在需要强调不同侧面时,分别使用不同的提法。
2、讨论意识的途径。由于除哲学以外没有其它科学认真地讨论过意识,人们对意识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
在迷信说法中,意识是灵魂,是生命特有的可以脱离肉体存在的东西。它强调了意识与生命的特殊关系,但是否定了意识的客观物质性;它强调了意识对肉体的独立性,但是否定了意识与肉体的不可分离性。意识的确是生命的特有现象,但不是所有生命都有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意识有产生个人思想、个人意志、个性等的功能,在这些功能中表现出意识对肉体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意识并不能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意识会随肉体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意识不是迷信说法中的灵魂。迷信说法之所以有人相信,就是因为它也有正确的东西(意识的生命性和意识对肉体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它把正确的东西荒谬地夸大,对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加以歪曲,迷惑了糊涂的人。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讨论意识。
作为大脑的一类活动,意识显然是心理活动,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可是由于它与心理学的其它对象纠缠在一起,很难单独作为心理课题研究。例如思维、情感都是心理学专门的课题,意识就和它们纠缠在一起,使思维、情感具有意识的特征。以至于很多人把具有意识特征的思维和具有意识特征的情感当做意识。
人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一个人独立的思想是意识的重要组成,但它们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如果思维是意识特有的一种活动,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大课题,把思维作为它之下的一个小课题来研究。但是,实验表明没有意识的动物也有简单的思维能力,最著名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实验。在他的实验观察中,大猩猩可以在够不到食物时想出把短棍接长的办法拿到食物。这里的大猩猩显然表现出简单的思维能力。计算机也可以模拟一些思维,目前模拟思维的计算机是绝对没有意识的。这些都证明思维是可以独立于意识以外的活动,思维并不是意识的特有活动。但讨论意识离开个人思想,离开人的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就不是完整的讨论。在这里,意识显然与思维纠缠在一起。
再例如,人类特有的感情也是意识的重要表现,感情显然是情感活动的结果。如果情感活动是意识特有的活动,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大课题,把感情作为它之下的一个小课题来研究。但是,动物也能表达感情,它们也有情感活动。动物的这些情感活动也是没有意识的感情活动,这表明情感活动并不是意识特有的活动。但讨论意识离开对个人感情的讨论,离开对感情的表现、发泄、压抑的讨论,就不是完整的讨论。在这里,意识显然与情感纠缠在一起。
于是问题出现了:如何把意识最本质的东西突出出来,使意识能够既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课题,又不至于与其它课题纠缠不清。我们从意识的许多功能中找到一条核心的功能,把它叫做意核。在继续的研究中又发现,意核对其它活动的控制和相互促进,使其它活动发展进步,可以解释出意识所有的功能的产生:意核控制和促进思维发展,从而产生了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功能;意核控制和促进情感活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个人感情和人对感情的表现、发泄、抑制;意核控制和促进意志活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个人意志、个性、性格。
这些发现使我们确定了讨论意识的途径:先讨论意核的功能,再讨论意核的生成,进一步讨论意核对其它活动的控制,讨论意核促进其它活动的发展,讨论意识全部功能的生成,就这样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识心理学理论。
3、意识的核心功能──意核。人类的意识表现得很复杂,有很多现象表明意识的存在和它的独特性,但是什么是它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功能呢?我们在研究用计算机模拟意识时,对比这个被称为电脑的设备,发现目前的计算机再先进,它也只能靠人编的程序工作,而没有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自身活动的能力。电脑控制的机器人也是这样,是靠程序控制自动操作的,但是由于没有自我,它并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人与它们的区别不就是这一点么?意识的本质不就应该是这种功能么?这就是意识的核心功能──简称为意核。意核指的就是大脑的这种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功能。
意核的功能不包括在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肢体活动等任何一种活动之中,也不是它们的综合活动或组合活动。意核是独立于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肢体活动之外的一种大脑的活动能力,意核又是意识的各种功能中的一项功能。对它可以独立研究、讨论。
意核与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结合在一起,由意核监视、控制这些活动,就会使这些活动具有意识特征,构成完整的意识活动。例如,由意核监视、控制思维,促进思维发展,发展后的思维加强对世界的认识,由实践到经验,再由经验到理论,再由理论到系统理论,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后的思维使人从实践得到认识,由认识得到的经验、理论提出发现、发明、创造等改造世界的设想,再经过实验、实践实现设想,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改造世界能力。再例如,由意核监视、控制情感活动,促进情感活动的发展,感情在发展中产生高尚的、伟大的、美好的感情,这些感情还具有了个人色彩,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个人感情;意核对感情的进一步控制才形成了具有意识特征的对感情的表现、发泄、压抑能力。以此类推,就会解释出意识的全部功能的产生过程。这样就构成一套合乎逻辑的、系统的意识理论。
需要指出,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应用了动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各种活动在相互作用中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思想。在讨论中,我们使用动态心理学专用的词汇:生成。一个新的心理活动、新的功能从原来功能中产生出来,叫做生成。
意核是一种人出生时不具有、后天生成的大脑功能。意核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最初,意核是由记忆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区域产生的,这个区域是在存储由感觉获得的丰富资料、由肢体活动积累的经验、由思维形成的认识时形成的。然后在这个区域中生成了监视、控制全身其它活动的功能。第三步,意核生成后,它又促进了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的发展,使这些活动具有了意识的特征。最后,意核和被意核改造的其它心理活动共同形成人们心目中的意识。
4、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大脑功能。有些人主张动物也有意识,这就使意识更加令人难以研究、讨论。我们反对这种主张。因此我们要明确指出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功能,除去人类之外,地球上任何其它的生命都没有意识。
人类曾经与猴子、猩猩有共同的祖先。与曾经雄居地球的恐龙相比,人类这个物种在体形、力量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人类祖先是在体形和力量上比较弱小的一个物种。为什么人类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动物世界中一支独起,独霸世界,并逼迫得很多比它在体形和力量上强大得多物种灭绝呢?人类凭的是有认识并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是什么使人类有高于其它动物的认识能力和无比强大的改造世界能力呢?不是别的,就是人类大脑具有的意识。
我们知道,大脑完成认识与改造世界工作的不是意识,而是思维。是人类的思维产生了各种认识,是思维想出了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思维产生了发明创造。另一方面,有很多实验都证明一些动物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但是为什么这些动物的思维没有发展到人类的水平呢?为什么这些动物没有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举动呢?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意识。人类的意识促进人类的思维高度发展,这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人曾经说,是制造工具,促使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从考古的意义上讲,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从进化的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动物实验中(最权威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实验),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去取食物,猩猩也可以连接小棍去取食物,这可以算做是制造工具的行为。在另外一些实验中甚至可以教会大猩猩使用由词汇、语法构成的手势语言。表明大猩猩也有使用交流工具的能力。但大猩猩并没有因此进化成类似人类的物种,是因为猩猩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它们的大脑不够发达(这一点与大猩猩不能使用声音语言一样),大脑的不发达使它们不能生成意识,没有意识又使它们不能从简单的使用和制造工具行为进化到进一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们的大脑不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它们因此不能进化为类似人的物种。值得庆幸的是,在遗传基因的变化中人类的祖先幸运地获得了使大脑发育得很发达的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的大脑发达到能够生成意识的程度,人类的祖先才发展为今天的人类。这段讨论说明了意识生成一定要有必要的先天条件。
在白鼠的大脑发育实验中人们看到:大量运动的白鼠大脑皱折要多于不运动的的。这表明:动物的大脑在出生后还要继续发育,在大脑的后天发育期内,后天的活动会使同种动物的大脑发育有很大差异。对这个结果,本文称之为大脑的多用则发育原理。意识是在大脑发育后生成的。狼孩具有人类大脑,却由于生活在狼群中而没有发展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这个事例表明了人的大脑只提供了意识生成的条件,意识的生成还与后天环境有关。只是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能够生成意识的人类社会条件下,后天环境对产生意识的影响被掩盖起来。狼孩的事例向我们表明:后天环境是意识生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意识是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产物,先天条件不足的动物和后天环境不足的人都不能生成意识。为了突出意识产生于后天,我们用动态心理学的词汇“生成”描述意识的产生。
上面,我们表明四个观点:第一、意识是人类大脑具有的功能;第二、意识使人类具有了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第三、意识的生成要以大脑的相当发达为先天条件;第四、意识是大脑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
二、意核。
1、意核是意识各种功能中的核心功能。意核是意识的核心功能,它体现出意识的本质。
只要对自身进行试验,你就会知道:你的绝大多数活动都要受到意识的监视和控制。例如做动作:你抬一抬手,视觉和动觉、触觉都会把得到的手的动作情况汇报给意识;在抬手的过程中,意识还要控制着手抬的高度,控制着胳膊弯曲的程度;意识还为你决定了抬手的目的,监视着该动作能否达到目的,根据感觉报告的动作情况,修改动作方式或结束动作。另外,意识也监视和控制你的心理活动:你思考一个问题,意识知道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从哪儿想起,意识为你安排如何思考。意识更要监视你思考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问题,意识为你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改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束思考等。我们把这种意识对人体活动的监视和控制功能叫做意核,意核虽然是意识各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但它是意识的核心功能。
不仅如此,意核是以“我”的面目完成监视和控制的。当你动作时,你会意识到“是我在动作”。当你摸到其它东西的时侯,你会意识到“是我在摸我以外的东西”。意核的“以我的面目出现”的功能叫做自我意识,它能使一个人作为清醒的活动主体而存在、而活动。
综上所述,意核的功能表现为两点:第一是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第二是以“我”为主体实现监视和控制。综合起来说,意核是大脑的一种以我为主体控制监视人体活动的能力。
2、初等认识和高等认识。我们把由感觉器官获得的资料和由肢体活动、心理活动产生的经验再经过大脑思维活动处理产生新资料的过程叫认识。认识是大脑的一种活动,是大脑获得资料的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地把信息传递给大脑,而是由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后送到大脑的。认识有时作为动词使用,指的是活动过程;有时作为名词使用,指活动获得的新资料。思维是处理信息的主要操作。
先简单说一下思维,思维有初等思维和高等思维。试验证明了一些动物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那是一些没有意识的思维,这种思维叫初等思维。儿童在生成意识前也会生成这种初等思维。语言活动和意识生成后,人类的思维在它们的促进下发展为高等思维。所以,动物的思维都是初等思维。人类个体在语言和意识生成前的思维是初等思维,在语言和意识生成后,有语言和意识参与的思维是高等思维。
动物也能够认识,例如野兽对食物的情况、对周围环境都有认识,家畜对主人、对主人指示也有认识。再例如很多动物对要发生的事情有简单的预见,这是通过认识实现的;家畜家禽对主人的习惯很熟悉,是通过对主人的认识实现的。这些都是动物的认识。动物的认识过程比较简单,它们把感觉到的东西记忆下来,在头脑中由初等思维做处理,就能够得到认识。这些认识会保存在它们的记忆中,成为它们行事的依据。儿童在生成意识前的认识能力与动物类似,比动物略高级一些。为了与意识生成后的认识加以区别,我们把动物、儿童的认识叫“初等认识”。
意识获得信息的过程我们叫做高等认识。注意,我们本来应该说,在意识生成后进行的认识叫高等认识。但是高等认识是意识获得的全部信息,意识不获得高等认识以外的信息。所以我们换一种说法,两种说法的含义一样。为什么这样?在了解意核生成过程以后,就会有答案。意识得到的高等认识信息已经不是感觉器官、活动部位、心理状态原来的信息,它们经过很多道手续进行处理,才报告给意识。这些处理大体包括形式简化、特征提取、符号化、思维简化等。意识得到的认识信息已经非常简单、抽象、概括。这使得经高等认识后的信息与感觉信息、肢体活动信息、记忆信息、心理活动信息有了很大不同。
高等认识资料的表示方式与初等认识完全不同,高等认识获得的资料是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一种由交流语言简化成的大脑内部语言)、形象语言(用图形、声音形象、其它感觉形象表示的语言)表示的,也是用这种形式保存在记忆中的。而初等认识是用形象语言表示和保存的。大脑中的其它信息(例如触觉接受的疼的信息)是用大脑神经信息编码表示和保存的。这是因为高等认识是由高等思维完成的,高等思维又生成于言语活动之后,高等思维使用的语言中就增加了交流语言和内化语言。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意识只能读懂大脑中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的东西,而对大脑中用神经信息编码记录的东西毫无所知。由于传递给意识的全部信息都是高等认识,上述就事实表明,高等认识也是有语言限制的。我们把交流语言、内化语言、形象语言叫做意识可读语言。
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初等认识发展为高等认识后还要继续发展。在意识控制思维活动后,意识用对思维的认识进一步改造思维,由此生成了科学思维。科学的思维参与认识过程的信号处理,生成科学的认识。经过人与人的交流,集中人们思维的成果,科学的认识就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和理论,它们也是人类共同的认识。
本段提出初等认识与高等认识的区分,提出高等认识是意识获得的唯一信息,提出高等认识资料是由意识可读语言记录的,都是独创性见解。
3、意核的生成。一个人刚刚出生时,并没有意核,就是说他大脑中没有一个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机制存在。随着发育,随着这个人接收外界信息的增加,随着他的肢体活动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他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发展,意核才在大脑生成。
那么大脑是如何生成意核的呢?基本过程是这样:在意核生成前,大脑的某一记忆区域存储对客观世界(包括外界和自身)初等认识的资料,当这个区域发展出独立处理这些资料的能力,又在处理过程中获得了对“我”的认识,并取得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权利以后,这个区域就生成了意核。详细讨论如下。
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细胞是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的,本文称之为大脑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原理。这一点与被叫做电脑的电子计算机不同。电脑的CPU具有处理功能,但只有很少的存储空间,资料保存主要靠存储器;而存储器只有存储功能,处理要靠CPU。这种特征使电脑的硬件必须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人脑细胞的存储和处理兼备特征使人脑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独立的功能。在大脑研究中已经证实:人类大脑有很多功能定位区,它们分别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甚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完成。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大脑功能定位。我们把这叫做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对大脑的研究还表明,大脑的分工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功能定位区受到损伤时,其它部位可以代替它的部分功能。我们把这叫做大脑功能替代原理。这样的大脑结构就为意识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顺便指出,这种把实验结果总结为原理并作为规律的做法,在动态心理学中经常使用。
意核是意识的核心功能,意识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意核生成过程就要由正在发育的儿童说起。正在发育的儿童渐渐生成初等认识的能力。由于他们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使得他们有较好的初等思维能力,有较为发达的记忆能力,并因此获得了丰富的“初等认识”。这些初等认识主要是思维对感觉得到的资料和肢体活动获得的经验进行处理的结果。根据大脑功能定位原理,这些“初等认识”要保存在大脑的一个固定的区域中,我们把它叫做“认识存储区”。意核的功能将从这个区域生成。最初,这个区域的任务就是保存对全身活动的“初等认识”资料,也不过就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区域。根据大脑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原理,这个区域还要对这些“初等认识”的资料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向人体各处索取经初等思维操作处理过的情报。这相当于收集全身活动的情报,具有监视全身活动的性质。根据大脑的多用则发育原理,这个区域的细胞由于大量的记忆活动和收集情报活动会特别发育起来,该区脑细胞的发达为该区生成新功能创造条件。渐渐地,收集全身情报到“认识存储区”的处理工作就转变为对全身活动的监视功能。
“认识存储区”神经细胞的特别发育也使它有可能扩大存储容量和生成新处理功能。新的处理功能来自该区域获得的认识资料。当意核获得某种认识后,会试图把认识转化为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以前没有的,就生成了新的处理功能。具体而言,这里指的获得的认识资料就是对控制全身活动的认识,试图进行的就是“认识存储区”向全身发出活动指示。在意核的监视功能生成以前,没有意识的动物和生成意识前的儿童也有指挥、控制全身活动的能力,它是由一个叫做自动控制系统(后面还要详细讨论它)完成的。在“认识存储区”获得的“初等认识”中,也有对协调全身活动的认识,“认识存储区”凭借这种认识产生一种“试图”,试图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一些活动指示,其中有些指示竟然被自动控制系统执行了,“认识存储区”由此获得这种试图成功的新认识,依据这个新认识“认识存储区”加强发出活动指示的活动,渐渐地“认识存储区”便这样有了对全身活动的控制能力,于是一种新的处理功能便在“认识存储区”生成了。
大脑的一个普通的记忆区──认识存储存储区,就这样生成了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功能,使它具有了意核功能的两项特征。这个认识存储区也就转变为意识功能区了。
4、意核生成过程的三项说明。
第一、试图是动物和人的一种本能。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说:当意核获得某种认识后,会试图把认识转化为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以前没有的,就生成了新的处理功能。这种说法,有些人可能感到离奇。
早在桑代克进行迷笼实验(饥饿的猫被放在有插销的笼中,它用大量胡乱动作,最后打开笼子吃到笼外食物)后,他就提出尝试错误理论。尽管他的理论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但实验揭示一个事实:动物(和人)在无法实现自己欲望时会胡乱使用一些活动试图实现自己的欲望,在大量失败后,就可能从胡乱尝试的方法中找出偶然出现的正确方法。产生这种“试图”时并不必须有思维参与。小孩、不聪明的人在猜测时无根据、不动脑子地胡猜,就是人类无思维参与产生“试图”的例子。
根据这些现象,我们提出我们的“试图理论”:在某些需要无法实现时,动物和人会本能地采用一些胡乱的活动(包括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试图实现需要,这个举动叫做“试图”。一些能够满足需要的活动被确定下来,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活动能力。我们认为“试图”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的一种本能。在他们没有经验或办法实现欲望(或需要)时,一定会产生一些胡乱的试图以求欲望(或需要)的实现。而很多正确的活动方式、新的能力、新的功能,甚至新的思想就产生于对这些试图的选择(主观选择和客观选择)之中。“试图理论”是我们的动态心理学中讨论功能生成的一个重要依据。
“试图理论”与桑氏的“尝试错误理论”的区别在于:本理论只根据实验和观察,指出动物与人有这种本能,把它作为一种产生新活动能力的规律,没有对细节进一步猜测,进一步讨论。而桑氏的问题恰恰在于他忽视了实验本身指出的普遍规律,自己根据实验细节猜测出几条规律,他讨论的有些细节没有普遍性,结论就不免有片面和不符合事实的东西,只好由人指责了。“尝试错误理论”有问题并不表明桑氏迷笼实验没有意义,也不意味着根据这个实验得不出普遍性规律。
第二、认识对意核生成的两项作用。在意核生成的前一部分我们指出,认识要求大脑为它分配一个“认识存储区”,这个区域又生成了意核功能。这是认识对意核生成的第一项作用,认识为意核生成创造了物质条件。在意核生成过程的后一部分,我们又提出:在获得对全身活动控制的认识后,意核又依据这种认识试图发起对全身活动的控制。这是认识对意核生成的第二项作用,认识又可以作为意核生成新功能的依据。
第三、意核的生成与人类的言语有密切关系。动物虽然也能相互交流信息,但动物不能创造和使用人类的由词汇、语句和严格语法组成的交流语言,也因此动物不能生成意核和意识。儿童只有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生成意核,起关键作用的是语言交流。那么,语言对意核生成起什么作用呢?首先语言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为思维提供了一个抽象操作的工具──词语;同时意核也提供了抽象思维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一批具体事物用一个词汇表示,再把一批词汇作为一批事物用一个新词汇表示,多次这样做,就可以使信息大大简化。这种简化,大大加快思维对信息的处理,提高了认识的水平。其次是,语言使意识获得“我”的概念,获得了“我”是主体的重要认识。这里用什么符号表示“我”并不重要,不同民族就使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我”,有些部族人还只能用自己的名字表示“我”。关键在于从大量的有关“我”的资料中抽象出“我”的概念,并且用一个词汇表示它。有了“我”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意核便有了“我”这样一个简单的看问题的立场,意核才能以“我”的面目监视和控制全身活动。
5、自我意识的生成。最初生成的意核只是产生了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功能。意核还要以我的面目从事这种控制和监视工作,才算具有完整的功能。这就是说,还要生成自我意识。那么,自我意识是怎样生成的呢?
自我意识是在意核的控制下对“我”进行认识的结果。意核是怎样认识“我”的呢?它需要完成三项认识工作:第一、对自身与外界区别的认识。第二、对自身机体统一性的认识。第三、对自身历史统一性的认识。很明显,在我们的理论中,自我意识生成于意核生成之后。观察儿童成长的过程,他先学习控制自身的活动,后产生“我”的认识。这与我们的理论是相符合的。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与外界的区别的呢?这主要得益于人体生有丰富的感觉器官。在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外界情况的。除去视觉、听觉以外,触觉在确定自身与外界的界限上贡献非常大,痛觉则在确定自身范围上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人体的内部感觉又不断向意识报告内脏、各器官的情况。高等认识生成后,认识到内部与外部是严格区别的不同事物,进而把人体抽象为“我”,把这个界限外的事物抽象为“外界”。于是一个“我是独立于外界的个体”的认识产生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第一个基础。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的统一性的呢?这得益于意核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功能和人体丰富细致的内部感觉器官。它们把人体所有情况都报告给意识,包括对全身活动情况的报告和身体状况的报告。高等认识生成后,对这种现象加以认识,经过必要的思维、抽象,一个“我是一个全身紧密联系、并可以配合行动的统一整体”的认识产生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第二个基础。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的历史统一性的呢?这得益于人脑记忆具有的长久记忆功能。由于长久记忆,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经历合成为“我”的经历。长久记忆的重要性可以从下列反例表现出来。有些小孩忘记了小时侯的模样,忘记了那时做过的事。尽管给他拍了照,录了像,他也会奇怪:“那是我吗?不是吧!”一些失去记忆的人,也不知道“我是谁?”。正常的人在对长久记忆中的历史资料进行认识后,就得出“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第三个基础。
这样,“‘我’是具有与其它事物独立性、具有全身统一性和历史统一性的独立体”的完整认识就产生了。由于这些认识保存在意识功能区,就是原来的认识存储区,意核便把“我”与这个存储区合为一体,把“我”与这个区域的功能(即意核)合为一体,并产生以“我”自居的试图。当意核(它不过是大脑某个区域的功能)以“我”自居的试图实现后,就生成了自我意识。它开始以“我”的面目出现,对人体进行监视和控制,这时的人就开始懂得什么是“我”了。
至此,意核的全部功能都已经生成。也可以说,这时的人已经有意识了。
6、意识的生成。从意核生成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讨论一个功能的生成,要逐一讨论它的所有功能是怎样逐一生成的。我们在讨论意核的生成时,先讨论了它监视功能的生成,又讨论了它的控制功能的生成,最后讨论了它的以“我”的面目出现的功能,此后才确认意核的生成。讨论意识的生成也要逐一讨论意识所有功能的生成。但是这并不难,沿意核控制、监视人体的其它活动的、促进它们发展的线索就可以得到意识所有功能的生成过程。
例如,意核监视、控制思维活动后,首先把思维的进行确定为“我想”“我思考”;然后它开始安排思维的方式方法,确定或改变思路;在思维过程中指挥回忆活动搜集资料、搜集过去成功的思维方式、方法、思路。在思维遇到困难时,意核指挥意志活动参与思维,帮助稳定情绪,使思维坚持下去。最后,意核控制的思维产生“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不过是以“我”为主体思维得到的结果,但它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意核控制的思维还不断进行着对世界的认识,并通过思维提出发明、创造、生产的办法,实现对世界的改造。这样,个人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意识功能便逐一生成了。
再例如,意核控制、监视情感活动,首先意核把情感活动确定为“我的感情”“我的情绪”“我的爱恨”;然后,意核根据对情感活动的认识来监视、控制情感活动,决定是否表现感情,是否抑制感情,是否毫不控制地发泄感情;意核还控制着对感情的学习,使原始的、简单的感情发展为高级的、有风度的、表现多样的、含蓄的感情。最后意核控制的情感活动成为具有个人特征的感情。感情有了个人色彩后,人类特有的、丰富的、多样的、变化多端的、柔情的、缠绵的感情故事才不断产生。
以此类推,不难得到意识全部功能的生成过程。
在讨论意识生成过程以后,我们可以较确切地描述意识:意识是指意核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后产生的所有现象。意识活动是指在意核监视、控制下人体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意核监视、控制的肢体活动和意核监视、控制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的中心在大脑,所以意识活动绝对是一种心理活动。
三、发动意识活动的需要问题。
1、需要是机体活动的发动力。世界上的运动分有序运动与无序运动两种,所有的有序运动都是由某种需要发动的。例如,当太阳内部的原子反应(属于无序运动)积累大量能量后,就产生释放能量的需要,于是发动了爆发活动,在太阳表面就可以观察到黑子现象。汽车停止时,产生要求司机发动的需要;汽车没有燃料时,产生要求人为它加油的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后,汽车才能正常行驶。生物的活动是广义的运动,动物和人的活动更要有需要发动。动物在需要食物时,就发动寻找食物的活动。人在需要知识的时侯,就会发动学习知识的活动。但是,无生物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的;动物仅仅是在非意识层次知道自己的需要,但不能计划自己满足需要的活动;而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够为满足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无生物的需要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需要,没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动物和人的需要是以心理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学中讨论的需要活动。在本文中,需要活动这个概念专指动物和人产生某种需要的心理活动,需要则包含没有心理活动的需要和需要活动,需要与需要活动是有联系但含义不同的概念。在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常使用“XX的需要”这样的说法,它是指一种具体的需要活动。前面的XX代表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需要满足食欲,叫食欲的需要。再例如,需要发动一个认识活动,我们就叫认识的需要。后者是一种较高级的需要,它的目标不是得到一种物品,而是完成一项活%A
范文二:意识的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史
杨子云
绪 论
1.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2.心理学史讲什么
3.如何学习心理学史
4.推荐书目
1.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1.较快的掌握这门学科的总纲
2.了解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
3.建立与这一学科的感情
广阔的视角
几乎没有观念(即使有也极少)原本就是成熟完美的,相反,它们通常要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把观念放在历史的视角中来看,会使得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现代心理学的主题。
看问题的深度
更广阔的视角会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随着历史知识的积累,学生也就不需要对当代心理学主题的重要性深信不疑。
具有历史意识的学生知道心理学的主题从何而来,为什么认为它重要。
就像我们熟悉了某个人的过去经历,就对那个人的当前行为有更多的理解一样,我们对心理学的历史起源研究越多,我们对当前心理学的理解就越多。
再认流行和时尚
在学习心理学史时,人们经常会惊讶地发现,某种观点并不总是因为它不正确就逐渐消失;相反,某些观点只是因为它们变得不流行才消失。心理学中流行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精神而变化的。
避免重复错误
重复犯错会非常糟糕,因为它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如果许多错误被一犯再犯,那会尤其不幸。
心理学也有它的一些共同的错误和困境,其中一个错误就是信奉颅相学。颅相学相信,通过分析一个人头骨的隆起和凹陷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人格特征
有价值的观念的来源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很早就形成的观念,不管由于什么原因,总保持着保持着潜伏性。
一种观念在它最初提出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直到它被再次发现,它都一直存在着,科学史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这样的事实非常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阐释,它表明某些环境比另一些更适合接受某种观念。
进化观、潜意识动机、条件反应,这些观念在获得能准确评价它们的氛围之前,已经被几次提出。甚至是哥白尼“革命性”的日心说,在他提出之前的几个世纪,就早已为希腊人所持有。
2.心理学史讲什么
意识的心理学
行为的心理学
无意识的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
时限
哲学心理学时期
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地域
古希腊罗马:发源地
欧洲:实验心理学发源地
美国:世界心理学发展中心
3.如何学习心理学史
多读书
多反思
多体验
4.参考书目
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
托马斯.黎黑:心理学史
Noel w.Smith(郭本禹): 当代心理学体系
杨鑫辉:心理学通史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完形主义
完形心理学
三位创始者
? 韦特默(Max Werthe
imer,1880-1943)
?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 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
? 冯特:元素主义
? 铁钦纳:构造主义
? 桑代克:联结主义以及行为主义的“刺激- 反应公式
强调:
? 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 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4.顿悟学习
? 一战期间的1913至1917年,苛勒在特纳里夫岛上就学习做了大量研究
? 1971,《人猿的智慧》
? 研究目的:揭示高等猿类是否具有与人一样的智慧活动,进而探明智慧活动的本质。
? 特点:
? 1.困惑或沉静期,犹豫
? 2.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 3.解决阶段:顺利,不间断
? 4.方法在记忆中能保持较长时间
? 5.有利于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
对试误说的批评
转换
? 小鸡
? 谷子
? 白色(允许) 灰色(吓走)
? 黑色 灰色
? 结果会怎样?
认知心理学
Wo ri
? 为什么我们会对有些人,事,物的记忆特别深刻?有些又忘得很快?
? 人家说:眼见为凭。请问:车祸目击者的说法是否100%正确,足以采信?
? 为什么人会“看走眼”?明明是“接骨所”却误以为是“排骨店”?
? 会下棋的高手和初学者记忆棋子和思索下棋步骤的方式有何差别?
? 人类怎么学会语言的?或是语言的习得是天生能力的?语言会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方式?
? 大脑的功能和运作对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什么影响?
? 如果情绪和理智打架,那边会占上风?我们的心情和感受如何影响我们对讯息的判断?
认知心理学的论题
1、注意:一心不可二用?
2、模式识别:人如何辨认事物?
3、记忆:去日留痕。
4、知识的组织:网络超链接。
5、语言:人是操作符号的动物。
6、推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7、问题解决:探索未知世界。
8、分类、概念、类型:思维之砖。
为了解释上述问题,认知心理学家倾向于降低心理事件中的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只研究一小部分。
认知心理学:界定
? 定义:奈瑟(Neisser,1967)《认知心理学》:
认知(Cognition)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
定义-意义的建构
? 认知始于:感觉输入。
? 感官将外界的物理能量输入到我们的神经和认知系统。并在此对能量做进一步加工。
? 外界的物理能量必须转换为神经能的模式(一种神经能),这种模式作为以后所有认知加工的基础。
? 一旦感觉刺激中的物理能量被转换为神经事件的模式,则所有未被转换的物理能就会完全丢
失。
? 当认知系统衰减感觉输入时,就发生这种转换。
定义-意义的建构
? 简化、减少或衰减
? 衰减意味着神经和认知过程也许不能保存感觉世界中的所有能量。
? 在感觉世界中我们不断地处于潜在刺激的包围之中,这种衰减是必要的。
定义-意义的建构
? 表征,存储,加工
? 转化为知识
? 指导行为和问题解决
? 广义: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 狭义: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对象,探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ilhelm, 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 冯特希望:揭示出可以被观察和记录的基本的心理过程。
? 冯特希望:通过分析内省(introspection)报告发现心理操作的规律。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20世纪50初到60年代,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鼎盛时期。
? 60年代后又从新开展了心理事件的研究。
? 二战期间人的因素研究(human factors research)——人机交互作用,人的技能和绩效的提高。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香浓(Shannon)的《信息论》的影响
? 维纳(Wiener)的《控制论》的影响
? 20世纪50年代后数字计算机随着程序语言(如:FORTRAN)的出现而显示出巨大潜力。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计算机
?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计算机对逻辑符号的操作与运用和人在思维时对语言、符号的操作和运用有相似之处
人机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语言学:
? Skinner
关于语言获得:《言语行为》(1957)对儿童语言获得通过强化相依原理进行说明。
Chomsky:
言语获得装置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神经计算
? D.O.Hebb(1949)提出:学习可被定义为神经学状态中的连续变化,作为经历特定类型刺激的功能,一个既定的大脑可以进入或计算这种状态。
? 当大脑对一定种类的刺激进行加工时,这种加工中的活动导致大脑中结构的改变。结构变化是指神经元联结的基本改变,也就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联系的突触的性质和数量发生了变化。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Rosenblatt(劳森布莱特1958)提出:神经系统分为三层:
? 感知器(perceptron):发展神经元系统抽象模型的首次尝试,表明具有神经特征的系统如何真实地计算事物。
? 20世纪80年代,完整的认知心理学体系基本形成
? 20世纪90年代,认知心理学融入联结主义思想
当代认知心理学两种认知取向
? 信息加工的认知取向——计算机类比
人类认知的
本质是信息加工过程,把人类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解释为是对内外刺激信息的转换、存储、提取与运用的内部表征
当代认知心理学两种认知取向
? 联结主义取向—神经网络模型(分布网络模型)
联结主义: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以及这些联结强度不断发生的动态变换,人脑对信息的加工是采用并行分布式处理的,而不是信息加工理论的串行加工
? 并非是真实的神经系统,是用数学和计算机模型的形式来表达理想化的神经系统。
? 联结主义者试图表明,真实神经系统与理想化系统相一致的方式进行活动。
当代认知心理学方法
? 抽象分析法:
? 计算机与人的信息加工的功能类比。
当代认知心理学方法
? 计算机模拟
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规律。
当代认知心理学方法
? 流程图:例如人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把人比作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这种过程通常是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区表示的。
当代认知心理学方法
? 口语记录分析法(Protocol Analysis)——要分析“黑箱子”。
? 出声思维(Thinking Aloud):被试进行操作的同时,报告其头脑中的思维过程。
(1)它会增加人脑的负担,造成报告者改变认知策略,其思维过程与期望不同。
(2)只适用于慢速信息加工过程研究。
(3)被试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
? 事后报告(retrospective reports):被试在进行操作后,立即报告出其操作时的思维过程。
? 事后报告主要以提问形式要求被试回答,并借助其他观察测试被试回答的真实性。
当代认知心理学方法
? 反应时实验:
F.C.Donders(唐德斯)的“心理过程速度”。
课题A:简单反应时;
课题B:比较复杂,选择反应时。
课题C:多种刺激,但一种反应时。
二、认知结构的几个概念:
? 图式scheme:
? 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
? 同化(assimilation)
主体将外界的刺激有效地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
? 顺应(accommodation)
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
? 平衡(equilibrium)
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发生认识论研究的内容
? (1)知识(或认识)的心理起源,即知识来源于动作(活动)。
? (2)知识的形成,即主体与外部世界连续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
? (3)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即主体通过反省抽象和自我调节这
两种机制,促使新的结构经常处于建构之中。
范文三:意识体心理学
意识体心理学
1、学科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金布尔曾作过一项调查,发现可依照六个对立的维度把心理学家划分为两大阵营, 即:1、强调科学价值对强调人的价值。2、决定论与非决定论;3、客观主义与内省主义; 4 . 实验室的研究对场的研究与个案研究; 5 .强调规律的一般性对强调规律的特殊性; 6 .元素论对整体论。持对立维度中第一序列观点的心理学家属于科学主义阵营,除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外, 持对立维度第二序列观点的心理学家属于人文主义阵营。这样两个阵营代表着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以上内容摘自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中心 叶浩生所写的《心理学的分裂与心理学的统一》)
以上内容的核心意义,实质上就是在说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分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术语体系和研究方法能够将人们心中默认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全面而精确的描述出来。
如果,我们把心理学各学派按经验化的程度由浅到深的放在一个坐标轴上,那么从这个坐标轴的原点到正无穷大都将能够找到一门学派标在其上。坐标的原点是生物学或者脑科学,而后往右依次是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甚至有宗教、道德经、佛法、易经不合时宜的出现在最右边。
这种现状的出现可以说是悲剧也可以说是喜剧,悲剧悲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越往宏大视角方向走,我们的分歧就越多;而说它是喜剧,那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在其严格完整的理论被提出来之前,都会是学派林立、争论不休的局面,只是学派林立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就是早期积累到足够多的知识之后,严格完整的理论就必然会应时而生,心理学目前的学派丰富程度,应该说已经到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了。
意识体心理学,就是那个不揣冒昧的,认为自己可以结束这个纷争的历史阶段,完成心理学统一工作的学科。
它有个基本的看法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体的,大脑产生的每个神经冲动信号都是嵌入在大脑神经网络之中的。它不会无源而来,也不会无缘而去,它会在这个框架之中不断衍生、共振和被继承。大脑的静息网络虽然个体间的差距
很小,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特征,但是那微小差距的意义是巨大的,这个微小的差距能解释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也能解释男女思维的不同,甚至能解释科学家和政客们之间的不同。
意识体心理学,将会有一套全新的术语体系,它的建构过程,我认为应该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能够描述一切经验化的心理学(诸如各类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学主义),但进化心理学不属于此学科的统一目标,我们只是描述心理学的特征而不深究这些特征是如何从进化中来的,它所蕴含的动力学方面我们只考虑生命周期内的、社会化的方面,过于久远的、宏大的描述容易让一部理论陷入猜测性之中。 也就说这是一个发现心理学内在变量并进行符号化的过程。
第二阶段要能够和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完成逻辑上的一致性,而后开始心理学变量的方程化,使之能够描述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定量结果。
第三阶段要完成意识体心理学方程和脑的神经网络及相关激素/递质的特征符号化后的一致性。
如果因为脑与身体其他部分的联系过于强烈,而无法对脑进行单独的数学建模,那么把身体其他部分考虑到意识体心理学学科内,也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除物理学之外,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解释范围,只要在它的解释范围之内是有效的,那它就是可以被接受的。而意识体心理学的解释目标是社会分析学和智能、情感及意识涌现是如何发生的。
1814年,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存在一个拉普拉斯妖(Démon de Laplace),此“恶魔”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能够使用牛顿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以及未来。当然我们知道,拉普拉斯之妖被后来的薛定谔的猫打败了,这个猫与妖之间的争斗过程,就是人类世界观的重塑的过程,意识体心理学并不是要召回拉普拉斯之妖,来让决定论统治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而是说要在某种层面上完成人类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它旨在构建一个在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工具来临之前,能够始终满足人类对自身认识的需求,它虽然是半经验半科学的,但它仍然是有效的,并且能够顺利的被下一个更加强大的理论继承的适用性理论。
无论是否具有最终强大的理论来精确刻画或随机化描述人类的一切,意识
体心理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适用性的理论都是应当被发现的。只有这个阶段性的理论被发现和发展成熟了,我们才可能知道那个最终的理论,到底有还是没有。
2、意识体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1、方法论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然是还原论的,纵使我们强调整体的特征或者最小基本单元是不存在的、是能够无限分割的,但我们仍然是要使用各类参数来描述一个系统,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描述至少在属性化方面仍然是还原论的,这可能是人类难以逃离的认识窠臼。
既然如此我们就主动地进入到这个认识窠臼之中,把人也进行属性化描述。心理学在还原论层面,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把心理学活动还原成神经元的活动和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科学主义的心理学家会进入到神经心理学或认知神经心理学之中的原因。但是这个跨越未免太大,人们很难直接从神经活动层面描述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过程、原因和细致的区别。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中间路径,使得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时不会因不过于复杂而无法进行,同时也使得描述较为精确而不过与经验化、自我证明化。
所以,我们提出一套中间化的术语体系,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把神经连接结作为初步研究的对象。
我们定义人类的情感体系由情感元来支撑。在经验层面上我们认为情感元能够解释一个人的所有倾向性行为,在科学层面上我们认为情感元是一个神经连接结,它按照固有的方式过滤、处理信息并发出相应的神经信号,去控制人类的记忆、行为、激素的释放、重塑人类的语义场甚至是增强或削弱其他和它在同一个层面的神经连接结。
实际上,我们利用各类神经网络算法,已经可以在比较精确的层面上模拟出人类的知识系统,但是要构造人类的语义场,还是很难的。因为语义场不仅是客观知识的字典,更是人类哲学观、人生观的、寻找行动理由的描述体系。人类目前的神经网络算法的能力缺陷,究其原因,本质上是因为它的纠错训练中,使用的判据是单一化的、标量化的,没有一个自成体系的向量场来对神经网络的不同部分进行训练。
过于数学化的东西,我们暂且搁置,放下不表(其实我也只能表达到这种
程度了)。我们现在进入到由情感元术语体系构建出的意识体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尝试重新描述人类经验化的心理学特征。
2、连接与情感元
首先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流,它主要经过四个步骤:从信息到信息、从信息到感觉、从感觉到感觉、从感觉到信息。面对这个基本的理解,我们可以开始术语体系的建立工作。
我们可以把从信息到感觉的神经连接定义为基本连接,而从感觉到感觉的神经连接定义为高级连接,具体又可以细划为相互作用型连接、学习型连接。
有了这套定义之后,我们可以指出一些原有的心理学词汇的属于哪种连接。如,好奇心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匮乏不能继续推理时而产生的感觉,即不知道感,它属于基本连接,当这个基本连接被激发之后,就会试图去降低那个激发他的信息,来减轻不知道感,所以幼年时期人们的好奇心都会很强,他们的信息在每个方面都很不足,那种不知道感贯穿着生活的每时每刻。性欲,是一个人的生殖器官成熟、性激素分泌强烈引起的感觉需求,所以它是基本连接。当我们看到爱人、亲人的愉快的欢笑时,镜像神经元完成基本连接,让我们也感觉到轻微的快乐,再经过相互作用型连接,转化成一种更加强烈的愉快感。当然,我们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高尚者,看到陌生人的笑脸时,经过镜像神经元、学习型连接而获得更高级的快乐。
另外,每个人都有尊严,尊严本质上是大脑为了维持自己处理信息方式的一致性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基本连接,它的存在使得大脑能抵御外界对自身的否定,诸如否定你的劳动成果、你的爱人都会触犯你的尊严,因为这本质上就是在否定大脑内部储存的信息和结构,所以尊严的涵盖面极大,任何一种夸大式的否定,不论这种否定所指何物也不论这种否定是否正确,都会触犯它。
最后我要说严格区分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感觉,是极度困难的,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难题。
图一、连接的类型
进一步,我们可以定义情感元,它是很多连接组成的连接结,它能处理某
些特定的信息,对这些特定的信息输出特定的情感、感觉、行为(这个定义不是假设,是有事实依据的,我们知道历史上曾有人因为大脑损伤导致他从负责任的人变成了懒散、不肯尽义务的人)。由于基本连接一般难以归为某一类,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归为某一类,所以基本连接不构成情感元。但是相互作用型连接、学习型连接常常能区分出一群群有着密切关系的连接,如对父母的爱和对朋友的友情,这其中所含有的相互作用型连接是很容易区分为两个类别的,再比如对国家的热爱和性观念之间的学习型连接也是容易互相区分的。不过有些连接也可能是独立的,比如受过车祸的人,不敢接近事发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受虐倾向、约拿情结,都是独立的连接,说它是独立的是因为它的触发信息是被严格限制的,哪怕轻微的发生变化也将不能触发它,如被蛇咬过的人不会害怕拉直了的绳子。另外,相互作用型连接、学习型连接是不可以混合成群的,它们分别成群之后,我们分别叫它们是相互作用型情感元、学习型情感元。
图二、相互作用型连接成群形成相互作用型情感元
如果,我们认真的观看上面对相互作用型情感元、学习型情感元的定义,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这些高级情感是建立在基本连接之上的。因此,每个人刚开始产生的高级情感元必然是经过基本连接带来的。但是一旦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高级情感元之后,我们就可以以这些情感元为基底再去构建新的情感元,诸如建立爱国主义情怀或者友谊,不一定都需要首先接收到基本连接产生的感觉。不过当这些高级情感元建立之后,必然就会涵盖基本连接。最后,如果一个情感元的触发信息带来了负面的情感就必然会破坏这个情感元。
从经验的层面上来说,一个情感元,指的是一个人在其他情感倾向不能实现时,仍然试图去实现的一个倾向。换言之,人类的行为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倾
向,而这些倾向性之间有着很大的独立性,每个倾向背后都有一个情感元支撑着。
相互作用型情感元和学习型情感元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为什么要区分出这两种类别呢?
相互作用型情感元的触发信息会指向某个特定的物理实在。它的成群信息即是这个物理实在的每个方面。诸如,恋爱学问中有一句话叫做,爱一个人,就要爱的全部、包括他的所有优缺点。实际上,这也指出了相互作用型情感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这个情感元,会对这个物理实在进行估值,并且无论这个物理实在的性质发生多大的变化,它对这个实在的估值都会比较稳定,不会变化。诸如,我们知道好友之间总是互相嘲笑或夸奖,这些活动丝毫不改变友谊的深度,甚至会加深这个深度,即对物理实在的信息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后,使得估值的可靠性增加了。
学习型情感元的特征也是明显而且重大的。它虽然不指向某个物理实在,但是它是个体语义场的构建者,它支撑了语义场除字典以外的所有特征(语义场的字典特征由什么来支撑我们稍后再谈)。
学习型情感元是语义背反的(相互作用型情感元是情感背反的),即学习型情感元的成群信息必然有两类,一类关乎正面,一类关乎负面。正面的信息带来正面的行为,负面的信息带来负面的行为。任何宗教,都会宣言一种二分发,符合某种行为的人将会升天为仙,而不符合者将入地狱遭受无尽的磨难。所以道德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它必然先天的将某类信息定义为可耻的、应该扼杀的。 异教徒之间的憎恶虽然有很多的历史原因,但根源上就是这个语义背反导致的,互相处于对方的负面语义之中,不带来相互的侵犯才奇怪呢。
不过,道德是学习型情感元,学习型情感元不一定是道德。道德是社会中被承认的学习型情感元的主要分布及其主要的附属解释。学习型情感元只是客观地表述每个个体的行为倾向,只是个体对某个方面欲望的渴求程度及其与其它渴求之间的关系,它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不符合道德,更可能与道德无关,如有的人就是想功成名就,有的人就是觉得平淡人生才是最美,再比如有的人喜欢先苦后甜、有的人恰恰相反,有的人愿意臣服于权威,有的人就是要独树一帜。再比如,女人认为性只能发生在爱情之后,而男人认为,性不一定关乎爱情。 学习型情感元的语义背反特征,必然会带来它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因为
有时会同时有很多正面性的语义,如果每个语义都去产生行为,那么个体是无法产生具体行动的,因此它必然天然的、结构性的对某个正面语义赋予极值,即这个正面语义才是值的行动的,其他语义虽然正面但是不值得去做,或者太伟大了轮不到我来做。不过,它的负面语义没有极值,只可能随着强度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强憎恶。诸如知乎上曾有人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失学儿童等待被救济,怎么有些人不关心这个,却偏偏对是否活熊取胆那么感兴趣。虽然有人发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驳斥这种疑问,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就算那些提问者被说服了,不会再发出疑问,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是拒绝先考虑黑熊再考虑失学儿童的。
我们可以把解释学习型情感元的成群信息及极值点的知识统称为该学习型情感元的语义包裹,每个个体有很多学习型情感元,它们的语义包裹将构成这个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
一个个体的多个学习型情感元是互相解释的,即他们的语义包裹间能互相解释和说明,我们称这种情况为该个体进入到了动力学完备状态(此时他是不可以被说服的,这也是为什么辩论这种比赛从来就不会有谁真的被说服,桑德尔和罗尔斯之间关于什么是正义的争论也不会有输赢定论)。一旦个体进入到动力学完备状态(也就是性格成熟了),那么它诸多的学习型情感元就会整体的表现出某种特征。即这个结构网络将会对信息处理保持某种恒定的变换方式,我们称这个变换是这个个体的主变换。
每个成熟的人都有主变换。我们可以发现领袖型人格,自卑的人;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说什么自己都一定是对的,哪怕这种正确的证明是通过狡辩进行的;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些人进行行为前一定会评估此事的可能性,只有合理性足够后,才会行动;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些人必须在事物的准备做的比较充分时,才能行动,否则就会搁置不前(我本人就是这个类型);我们还能发现很多人从来都之后谈论别人的事物,对自己的事情一概不谈;我们还能发现很多人谈话时一定会进入到自己熟悉的领域,而后高谈阔论,如果此时的事情不是自己熟知的,他也会通过对某个了解的细节的宣扬来表示自己是了解的;有些人会苛求那些他控制对象而满足他不能控制的对象;有些人一定会去想快乐的事情,面对忧伤他也要发现快乐的细节。再比如中国人一般比较深沉、西方人一般更活跃开朗些,这实质上是中国人会用更长的时间处理信息,并谨慎的、不激烈的表达观点的特
总而言之,个体的主变换,是这个个体处理任何信息时都具有的倾向,以期获得某种满足。主变换是一种微妙的存在,不过任何仔细观察他人的人都会承认这个重大的事实。
3、行为指向
认真看图二,我们会发现一个词汇:行为指向。现在我们来谈谈这个术语的定义。行为指向,指的是情感元被触发后,发出的、对触发它的信息的处理方式(我们前文提到情感元是会做出特定倾向的神经连接结,这个倾向就表现在行为指向上)。这个处理指令会进入到人脑的工作记忆之中,之后工作记忆依据这个指令寻找最合适的方法来满足它。
行为指向,共有三类,我们依次称为第一类行为指向,第二类行为指向,第三类行为指向。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个行为都必然同时由这三类行为指向控制,只是控制程度不同罢了(我们都知道被抓住的罪犯有个特征,就是一边说谎一边不断的移动身体的重心及集中血液到脚上以期逃跑)。
具体来说,第一类指向说的是对肌肉的控制,第二类指向说的是激素、身体其他部分神经(生物学术语没去查)的控制,第三类指向说的是对大脑内部神经活动的控制。前两类没有太多要说的,顶多是程序性记忆被调动使用,恐惧激发肾上腺素。而第三类行为指向,是一个重大的行为指向,因为它本身还能再细分为三类。
有MAX(最大化)指向、语义连接指向、组块操作指向。这三类子指向就是第三类行为指向的三个分类。这三个指向之所以这么排列,是因为他们自主活动能力的大小。MAX指向将始终存在,本质上不需要被那个情感元来激活。语义连接指向,也会一直存在,只是强度较弱不及MAX指向,组块操作指向需要大情感刺激或意识松懈了才能实现。
MAX指向我们又称为成流指向,即它是形成意识流的指向。我们知道大脑额叶具有抉择重大事宜的功能,这项功能的实现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比较权重,它不断的抉择权重更大的事物来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意识流。当然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深奥的过程,它深奥在信息是如何产生感觉的,如果我们能解释这个问题,那么我就能回答感觉本身又是如何被感觉的。那么,感觉的感觉即意识,就被解
但是当权重互相很接近时,MAX指向会主动放大某个权重以期能够做出判断。这是为什么叫它MAX指向的原因,因为它总是在自主的放大某些权重。把帽子扔过篱笆,我们就能爬过篱笆,说的就是我们大脑通过仍帽子过去,故意的放大爬过篱笆的需求,从而使得行为没有犹豫的发生。在很多解释自身行为的时候,我们也会动用这个指向,来夸大目的的合理性,甚至美化某些平时看起来丑陋的东西来实现对它的好感。
语义连接指向,乐嘉的四色心理学说的就是我们可以从人们无意识的行为发现一个人背后的情感倾向。而行为和背后的情感倾向的连接,我们认为就是语义连接指向来完成。它主动的无意识的我们所进行的的行为进行描述,而后把放入到学习型情感元的包裹内,看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它就会指向性的改变行为,使得外界行为默默的合于学习型情感。很多利用谐音、字形相仿来预测你的将要说出的数字、水果名称,都可以看做是这个指向的功能。语义连接指向的存在说明了人类语义场的功能在人们的行为中不断的发回着作用,不断的调试自己,同时也证明了任何行为都必然会有三类行为指向参与的判断(可称为行为的完备定律)。
组块操作指向,是指人们能够主动的修改语义场来满足某种需求。心理暗示、催眠理论,都是在说人类的语义场能够在外界的指引下被直接的、大批量的修改。而我们称这个修改过程为组块操作(组块是认知心理学和人眼视觉原理中的术语)。为了能够让组块操作指向实现功能,我们有时甚至会主动昏迷来消减某个部分的记忆。幻觉、幻听就是某种长期存在的情感需求长期缓慢的使用组块操作带来的。再比如,美国曾有一家可口可乐公司,在当地播放的广播音乐中,加入意识难以识别的“我想喝XX可乐”,而引起消费量的暴增。
以上三个指向都可以在特定的情感需求下去控制大脑神经活动本身,所以归为第三类行为指向。
4、情感范式与道积指数
信息能够触发情感元,如果信息随时间不断的流动,就会引发情感流,当某个时间段的情感流满足某种特征时,就会产生新的特定情感,引发相关行为指向。人类的欢笑、幽默的大笑、痛苦的流泪实际上就是某种情感范式触发后带来
的行为,而人类一切艺术家都是对情感范式有着良好把握的群体。
前文提及,个体的行为是由主变换控制的,当主变换确定之后,个体输出的情感流就会表现出一个特定的范式,这个范式和上一段说的范式,一个是输出范式、一个是输入范式。对于输出范式,我们可以考量,假设这个个体是纯粹理性的,即只有基本连接而无其他情感元且完全按照已知的信息进行行为,这种理性行为与实际输出情感范式之间的差距的倒数,可定义为该个体的道积指数。道积指数越大说明此个体的行为越符合理性的要求。人类历史个体的发展就是道积指数自我增长的过程。
5、总结
个人认为以上的术语体系可以重新描述所有的经验化心理学。现将以上所有内容可以简单归结到下图之中。
图三、意识体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框架
下面是一组按照意识体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建立的方程组,比较粗糙,大家看看,笑笑就好。(由于没有能力对语义场和意识流做出确切的描述,以下方程纯属表达一种幻想,很多定义都是我自撰的)
其中:L:language—logic,即表示语义—逻辑的矩阵;
I:in-information,即输入的信息矩阵;
U:unite,即连接、情感元矩阵,即每个人都会同时有很多情感元(虽然只有两类);
A:awarence,即意识。
第四式表示外界物理信息自然发生的所有可能变化,第二式的模糊全集指的是人类对这些自然变化的可能描述。
范文四:潜意识心理学
潜意识心理学
概述
在心理学史上,潜意识的概念是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潜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莱布尼茨阐释过“次要知觉”,指的就是潜意识;.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潜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霍尔姆霍茨相信从感觉原子中得到的经验世界的构造要求潜意识推断的存在: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尼采说过“意识只是表层”;叔本华声称“人类灵魂中存在野蛮的兽性”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检验所有这些假说,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形成了一门以研究潜意识心理为主的科学心理学。 特点
人脑接受信息的方式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接收两种方式,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无形的刺激,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有意识接收是人脑地于周边事物的刺激有知觉地接收信息;而无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觉地接收,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均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三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万倍。如果人类发挥出其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12个博士学位。根据研究,即使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其大脑的使用也没有达到其功能的1%,人类的智慧和知识,至今仍是"低度开发"!人的大脑真是个无尽的宝藏,可惜的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忽略了如何有效的发挥它的潜能-----潜意识中激发出来的力量。
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开发潜意识的渠道:
1.听觉刺激法:
当你恐慌,害怕,缺乏自信时,大喊几声,就像举重,搏击喊叫一样,可以立即恢复力量.声音的力量可以影响你的信念,带来积极的行动.在你的家中或其它地方一直放潜意识录音带,可以不注意它,它也可以进入你的潜意识中,就是在睡眠中也可以放着,因为耳朵是24小时张开的,意识听不到,但潜意识能照样听到,效果仍然很好.
2.视觉刺激法:
在房间建立一个梦想板,把自己的目标画成图片剪下来,贴在梦想板上天天看,可以天天刺激你的潜意识,达成你的梦想.
3.观想刺激法:
利用潜意识不分真假的原理,在大脑中引导出你所希望的成功场景,从而达到替换你潜意识中负面思想的目的,通过反复的观想暗示,改变自我意像,树立成功信念,并使自我产生积极的行动,达到预定的目标. 方法论基础
弗洛伊德不想去建立一种有关潜意识的实验方法,也不欢迎别人试图实验性地去验证他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罗森茨韦格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谈到他希冀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回信中非常简洁地作了答复:“我颇有兴趣地检查了你们试图验证精神分析命题的实验研究,我不会对这种实证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这些命题所依赖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使它们与实验验证无关。当然,这么做是无害的。”
弗洛伊德据以建立精神分析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由他的临床病例所组成。他将与患者的谈话记录作为科学资料,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作为研究的科学方法。对弗洛伊德来说,成功的治疗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可靠性提供证据。这里,对弗洛伊德最具吸引力的,是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
在弗洛伊德时代,最常见的神经症是歇斯底里,它表现为心因性躯体症状,诸如躯体麻木和感知缺失等。1896年,弗洛伊德曾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次宣布歇斯底里并非魔鬼缠身,也非道德沦丧,而是一种具有心理病源(尤其是性)的症状。遗憾的是,当时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协会主席R.冯?克拉夫特-埃宾却把弗洛伊德的观点称之为“科学的神话”。
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起始于他1894~1895年所写的手稿《科学心理学之规划》,从中可以发现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当时,弗洛伊德为两个目标所苦恼:第一是检验,如果有人引进定量的思考,那么心理机能的理论会是什么形态;第二是如何从精神病理学中汲取一些可为科学心理学所利用的东西。在该手稿中,弗洛伊德阐释了他的意图:“建立一门属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把人的心理过程看作是可用物质微粒来说明的量化决定状态。”为此,他发展了关于心灵和行为的普遍理论,使用的完全是生理学的和量化的术语。例如,动机被描述为神经元之间的间隙处(现
称突触)引起紧张的结果,这种紧张使人感到不快,跨越间隙,紧张最终得以释放;记忆被解释为神经元间隙处渗透性(现称突触强度)的改变,这是连接着的神经元重复兴奋的结果。用相似的量化神经病学方法,弗洛伊德解释了从妄想到认知的全部“心理机能”。
继那部手稿以后,弗洛伊德开始从事自我分析。借助这种方法,他发现了出现在心理潜意识中的行为和心理事件的原因,并区分了“真性神经症”和“心理神经症”。前者是真正躯体病症,由“某种神经病毒增加或减少所引起”;后者包括歇斯底里,是由“心因性的或依靠潜意识观念的情绪作用所引起”的。
随着自我分析方法的运用,弗洛伊德开始从机械生理学解释转向进化生物学解释。那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包括冯特,接受了德国达尔文主义先驱E.海克尔的“生源定律”。根据“生源定律”,个体的发生重演了种族发生,也就是说,“任何生物的胚胎是对它的种系发生道路的重复”。由此,一个人类胎儿经历了两栖阶段、爬行阶段、简单的哺乳阶段等等,直到他形成人的雏形。于是,弗洛伊德把“生源定律”扩展至心理发展,作为其研究性心理发展阶段的方法论基础。
代表人物
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提出了关于潜意识心理空间的“地形”概念,也即欲望还没有变成意识之前所存在的地方。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在那里它们受到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被意识所接受。只有通过审查,潜意识的欲望才有可能变为意识,如果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通过审查的欲望不会直接导致意识,只是“有可能成为意识”;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这一空间称作“前意识”。由此可见,潜意识不只是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它还是一个从意识中分离出来的系统,并且具有自己的奇异原则。与意识相反,它免除了逻辑的和情感的不稳定性,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并且完全与外界现实脱离接触。
2、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 1898 ~ 1981)
墨菲
Joseph Murphy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法学博士,是挖掘人类潜能方面的权威人物。他早年毕业于印度圣经大学,获宗教科学博士,为印度安德拉研究学院的研究员。墨菲同已故的宗教科学创始人欧内斯特?霍姆斯关系密切,他在洛杉矶基督科学会担任主任牧师长达二十八年,每个星期天为大约一千五百人讲道,并主持一个每日播送的电台节目。此外,他花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讲学、著书立说,讲述人生的法则和生命的内在含意,是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
墨菲博士的“心想事成法则”一经发表,立刻在世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其作品迅速成为世界畅销书,成为许多成功人士枕边必备的书籍。他最知名的著作《潜意识的力量》,超越了宗教的界限,在全球广受读者欢迎,堪称潜能开发书籍中的经典。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想有钱就有钱》、《易经的秘密》、《心量动力的奇迹》、《内在的赚钱能量》等三十余部作品,都获得了全球读者的好评
3、东泽.HE
东泽.HE
美籍华人,Stanford University 大学博士,在佛洛依德和墨菲博士的基础上,提出冥想潜意识。其理论结合印度瑜伽与中国的辟谷学说,引,人类体能与脑活动的联系,人体零消耗,以及潜意识以自然的关系等新学说。其著作《能量的循环》被誉为西方心理学与东方玄学的完美结晶。 墨菲的代表文献
世界潜意识心理学权威 墨菲博士 文集
目 录
相信你已经获得,你就会获得(墨菲) 如何运用潜意识获得美满的婚姻(墨菲)
治愈的力量在你的潜意识里(墨菲) 美满婚姻法则(墨菲)
让你的潜意识来保卫你(墨菲) 设计你精神家园的蓝图(墨菲)
暗示的力量(墨菲) 我们生命力的建设者(墨菲)
确立你生活的前提(墨菲) 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墨菲)
潜意识的活动特性,,,墨菲博士 潜意识是你身体的主宰(墨菲)
运用潜意识恢复健康的实例(墨菲) 爱心是实现健康和幸福的惟一源泉(墨菲)潜意识的规律是什么,(墨菲) 想像力的激励和完形能力(墨菲)
科学家的潜意识(墨菲) 创造你生命的奇迹(墨菲)
古代的精神疗法(墨菲) 设计你精神家园的蓝图(续)---(墨菲)
睡眠是我们灵魂的保姆(墨菲) 潜意识和你的幸福(墨菲)
成功运用潜意识力量的关键(墨菲) 你用什么量器量给人,(墨菲)
无尽的财富在你心中(墨菲) 宽容别人等于祝福自己(墨菲)
要为别人的财富而高兴。(墨菲) 在潜意识中建立新的习惯模式(墨菲)
让你的心灵吸引财富(墨菲) 习惯是潜意识的功能(墨菲)
潜意识是我们成功的伴侣(墨菲) 商人的智慧(墨菲)
让潜意识帮你解决问题的技巧(墨菲
范文五:基础心理学:意识心理学
名词:官能心理学(faculty psychology) 解释: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此,他仿效J.S.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而被带入自然科学的领域:“唯有实验才能在自然科学中有所发展,让我们把实验用于心理的自然”。在冯特早期的心理学定义中,他没有像他后来所做的那样把心理与意识一致起来。相反,实验的目的是去收集资料,对无意识进行推论:“心理学实验是一种主要的方法,它指引着我们从意识的事实到达下述那些过程,这些过程在我们心理的黑暗背景中准备着意识生活。” 第二种体系是冯特在应聘于莱比锡大学之后不久提出的,并不断地对其加以修改。在冯特的时代,德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区分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前者研究物理世界,探索控制物理世界的规律;后者研究人类世界,探索控制人类生活、人类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规律。冯特认为,人类的躯体和人类的心理基础属于物质世界和自然科学,而对人类心灵更高水平的探索,也即对高级心理过程的探索,则属于精神科学。这样,“心理学便形成了从自然到精神的过渡。”生理心理学的方法与物理科学的方法有关。可是,由于出现了高级的心理过程,便需要其他的科学分析,也即需要特殊的精神科学方法。
1、方法。冯特心理学的核心方法是内省。旧的哲学心理学运用空想的内省来揭示心理内容和活动,但它由于不可靠和主观性强而遭到一些科学家的反对。在冯特看来,“意识的科学只能根据可以复制和系统变化的标准条件建立在客观的允许重复的基础之上”。为此,冯特区分了心理观察的两种方法:(1)内部知觉,涉及前科学的空想、主观、内省等方法,如同笛卡尔和洛克所实施的方法那样,这种内省是由任意的、无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不能指望它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有用的结果。(2)实验的自我观察,一种科学内省形式。在这种内省形式里,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反应。 在探讨实验内省的同时,冯特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心理研究方法,例如,比较心理学方法和历史心理学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有关心理差异的研究:比较的方法用于研究动物、儿童和失调者的意识;历史的方法用于那些由种族或民族决定的心理差异。在冯特早期的心理学计划中,历史的方法只是实验内省法的一个附属。然而,当冯特在撰写《民族心理学》时,他把历史的方法提到了与实验内省同等的地位。这一变化表现在:实验内省法主要针对“自然科学”,而历史的方法主要针对“精神科学”。 2、生理心理学。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是对直接经验的科学研究,因此只要把心理理解为某一特定时刻经验的总和,那么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的意识或心理。至于心理在某一特定时刻能够拥有多少观念,冯特认为传统的哲学内省不能提供可靠的答案。因为没有实验的控制,试图内省出某个人心理中的观念数目是徒劳的。为此,需要运用一种实验,用以弥补传统的内省,使之完备,并产生数量结果。鉴于这一理由,冯特把生理心理的实验方法用于该领域。 冯特的一个实验是:被试坐在一个暗室里,面对一个投影屏幕,在大约0.09秒的一瞬间内,屏幕上闪现一个刺激。刺激物是按四列四行排列的随机选择的字母。被试的任务是尽量回忆出字母。回忆出的数目提供了一瞬间内可以把握多少简单观念的指标,因而也就回答了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训练的被试能够回忆出大约4个字母;经过训返谋皇宰疃嗄芄换匾涑?个字母。这些数字与现代短时记忆容量的测验结果相符合。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到两个重要现象:(1)假设在实验中每行的4个字母构成一个单词,例如work, many, room, idea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回忆出全部4个单词的16个字母。假设在实验中各个字母是孤立的,构不成一个单词,由于孤立元素的字母很快填
满了意识,所以被试在一瞬间只能知觉到4~6个字母。但是,如果把这些元素组织起来,就可以把握更多的数目。用冯特的话来说,这些字母元素被“综合”为一个更大的整体,被理解为一个单独的复杂观念,并被当作一个新的元素来掌握。(2)在实验中,被试对有些字母可以清晰地知觉到,而对另外一些字母只能模湖地知觉到。意识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场,其中分布着观念元素,场的一个区域处于“注意”的中心,那里的观念能够清楚地被感知,而处于中心区域以外的元素只能让人模糊地感到其存在,却不能辨认。 3、统觉。冯特在解释上述现象时运用了“统觉”的概念。统觉不仅担负着把元素积极地综合为整体的重任,而且还被用来解释更为高级的心理分析活动和判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