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第67卷第12期V01(67(No(12 地理学报
2012年12月 SINICA Dec((2012 ACTAGEOGRAPHICA
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李阳兵1一,罗光杰3,邵景安2,程安云 4,王成5,白晓永4 (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0047;3(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550018 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 5) 摘要:中国西南山区人口与聚落的演化对岩溶山区乡村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系统的管理 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高精度航片与卫片,结合实地
农户调查,从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的聚落与人口耦合变化过程出发,在村级景观尺度
开展 了贵州高原中部典型峰丛洼地及其周边地区聚落空问格局变迁的定量研究,以探讨岩溶
山地 人口与聚落演化的模式及其机制,揭示聚落变迁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动态。结果表明: ?在研 究区农村37年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农村聚落总数在不断增多,但还是形成了一些规 模相对发 展较快的中心村、镇;?自然条件、交通相对较好和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得 到了优先发 展;?由于农户外迁,位于中部峰丛洼地区通达性较差的部分规模较小的聚落消失或逐渐空 心化;?在聚落和人口的自发演变过程中,一方面使部分退化的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恢复,另 关键词:岩溶山地;聚落;人广|;演化模式;后一方面聚落扩展严重占用了相当的优质耕地。 寨河
1 引言 乡村聚落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可
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是探讨景观格局与人类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的重要
。1990年以前乡村聚落研究以形态、位置、景观、演变、规划5个方面为主;途径 1990 年以后的研究在空间结构、分布规律、特征、扩散等方面得到了加强n1。马晓冬等 探讨了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习;周国华等认为,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
过程可以 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 阶段,农村 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
出不同的特 征【41;自然环境要素逐渐被交通条件、距城镇的距离等因素取代,对耕地占
用的依赖性逐 渐减轻151,人i21增长、收入增加、家庭规模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农村地 区工业化成为乡 村聚落演变的重要推动力M;近年来,村落空心化研究得到了重视[7】。但
总体来看,“现象 一问题一对策”式的应用研究依然占主要部分,而“趋势一机制一调 控”式的探索型研究 相对较少,同时,小尺度人口空间分布、人类活动与人口特征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在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欠发达欠开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西南岩 等均较少研究。溶地区,对岩溶山地生态退化、石漠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较多,但对岩
溶山地系统最为活跃的因素一人口及其栖居地即聚落的变化研究较少,仅在聚落分布格局 。研究侧重于不同地貌类型的聚落格局特征,缺乏对近几 与规律方面作了少量的研究o。 十年岩溶山区人口与聚落演变过程、模式与机制的研究,以至未能阐明岩溶地区人地关系 收稿日期:2012-01(20;修订日期:2012一05—28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NCET_05(0819);教育部项目人文社科项目(11YJCZHl20);贵州省 forNew 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黔科合SY字(2011)3076号)fFoundation:Program Talents in 1 CenturyExcelient 9;MOE Found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University,No(NCET_05—08 Layout Scientific Research ZHl20;Social Sciences(No l 1 YJC( Development Programs ofGuizlIou,No(201 l-30761 corn作者简介:李阳兵(1968一),男,潼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岩溶环境与演变。E(mail:li-yapin@sohu 万方数据 1666—1674页
12期 李阳兵等:岩溶山地聚落人1:3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1667
变化过程与机制、与生态退化恢复耦合协进的机制以及优化调控,致使该地区聚落空间格
局重构、村镇规划等缺乏理论支撑。
南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影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聚落很长时期内
发展缓慢,而随着城镇化、生态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促进了岩溶山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可达
性改善,在此背景下,岩溶山地的聚落与人r-I有何变化特点与规律,就值得深入研究。因 此(本文选择贵州省高原面卜的典型岩溶山地,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高精度航片与卫片,结
合实地调查,从20世纪60年代至20lO年的聚落与人口耦合变化过程出发,在村级景观
尺 度开展聚落空间格局与人Vl耦合变迁的定量研究,以探讨岩溶山地人口与聚落演化的
模式 及其机制,揭示聚落变迁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动态,并对这一地区环境恢复提出新的思 考, 试图为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 提供依 据。本文着重解决以下3个问题:?不同时期聚落分布格局的决定机制;?聚 落与人El
南部为丘陵一谷地、东北部为丘陵一洼地。因此。根据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把研究区
进一步分为:?中部峰丛洼地区,包括:后山、老寨子、i块田、王屋基南、于屋基、
畜牧场、草堂、高羊、高寨;?中西部过渡区包括:陈旗、中坝、下坝、上坝、王家 湾、李打拱、大水井、山脚、灰窖;?东北部缓丘区,包括赵家田、白旗、打油寨等聚 落;?东南部冲沟平坝区,包括磨盘山、羊寨、余官等聚落;?西部低丘平坝区,包括
马官、贾官堡、平山、羊角冲、新堡、云盘等聚落。 2(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收集研究区1963年和1978年l m分辨率航片(购自贵州省测绘局档案馆)、2004 m的ALOS影像,以提取研究区4,辨率2( 5m的SPOT影像、2010年分辨率2(5 年分 i,-时期的聚 落空间分布变化(图2)。实地入户调查研究区每一聚落斑块历年来的人口数
量、农户的生 计方式演变(包括农作物种植、薪柴砍伐,主要的赶集地点等的变化)。调 963 年人口数据与当年测绘的l:50000地形图上各聚落标注的人口数据进行了查得到的1 验证,并与研究 区各乡镇、村历年的人口数据进行验证,以保证真实性。 ?由于研究区是在考虑4期数据的可获取性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区为依据划分的,故边缘有6个行政村界线不完整(但由 于受地形影响(这些村在研究区内聚落(其农业生产活动也多集中在研究区内,
万方数据
图2 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聚落空间分布图 The 1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and 20 1 0in Houzhaihe area Fig(2 spatial pattem 963,1 978,2005 3 结果分析 表1 1963—20lo年后寨河地区不同地貌类 型 聚落面积比例(,) Tab(I of of landform settlements to each(type Percentage 3(1聚落与人口分布格局 total jn the area f,) areaHouzhaihe在后寨河地区,聚落总的特征是围绕 中部的峰丛洼地呈环状分布。首先,聚落
集中分布在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等耕
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部位,从1963 年 到1978年,西部丘陵平坝区聚落占总 的比例从40(30,增长到46(3,面积 (表1);其
次,分布于丘陵坝子等与峰丛洼地等地形地貌过渡的槽谷沟r丁,如中西部过渡区的聚落 面 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一直在20,以卜;由于中部的峰丛一洼地区适耕土地资源少和交通 不便 等条件限制,聚落在这一区域分布很少,只在少数洼地形成“一洼一聚落”分布格
局,发 展相对缓慢,其聚落面积在1963年、1978年、2004年和2010年分别占研究区 的比例为10(65,、lO(34,、7(13,和8( 03,。 聚落总面积 随着聚落的扩展,后寨河地区人口从1963年的13799人增加到2010年的37815 A,a最高,其次是中西部过渡区123人,人,47 年均增长人数以西部丘陵平坝区173 101人,a,东南部63人,a,中部峰丛洼地区年均增长数最低,为52人,a(表 a(东北部为 万方数据 2)。
12期 李阳兵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1669
表2 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人口分布 Tab(2 The of Houzhaihe area in different and population y蚰rs(1963,1978,2004 2010)
后寨河地区各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各区聚落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 人口仍以西部丘陵平坝区、中西部过渡区为多。中部峰丛洼地区的人口比例一直没有超过 总人口的10,。 3(2研究区聚落与人口演化 后寨河地区聚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表3可看出,1963(1978年,聚落的
hm2,说明这一阶段乡村聚落发展几乎停斑 块数增加了5块,但聚落面积只增加了0(294
1978(2004年,聚落面积新增125(939 hm2,年均增长4(844 hm2;2004—2010年,聚 滞。
新增64(342 hm2,年均增长10(724 hm2。与前2个时期相比,2004—2010年,聚落面积
落的发展不 仅体现在总面积有较大的变化,更明显的是聚落的最大面积从1963年的
hm2增长到 2010年的47(877 hm2,聚落平均斑块面积也从1963年的1(197 hm27(122 增长到2010年的2(759 hm2。2004-2010年新增聚落用地以向公路两旁集聚为主,导致
公路沿线新增聚落较多,但 规模往往较小p1。聚落斑块最大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表明, 在后寨河地区37年的发展过程 中,尽管农村聚落总数在不断增多,但还是形成了一些规模 相对发展较快的中心村、镇。为了进一步反映聚落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后寨河地区4个时期聚落规模大于分别相
应 的聚落斑块平均面积的聚落情况(表3—4)。各年后寨河地区规模大于平均面积的聚落
总面积占全区聚落总面积的比例逐年上升,从75(34,、73(09,、78(12,增加到 斑块 2010年的 84(83,,其相应人口的比例从1963年的69(92,、1982年的79(23,、2004年
的72(49,, 增加到2010年的80(15,。2004年和2010年聚落斑块平均面积分别为
hm2、2(759 hm2,比1978年及以前增长明显,与此相应的是人口数量也增长明2(685 显,因此,环绕后寨河 地区中部的峰丛洼地,到2010年已分别形成了以中、西部的 马官、贾官堡一新堡一云 盘、陈旗,东北部的白旗堡一打油寨,东南部的余官一磨盘山
等聚落集群。这些规模和人 口超过平均水平的聚落在1963年的规模相对较大,又因或
是村或镇所在地,或是位于县 道两侧,可达性相对较好,所以相对于其他聚落斑块得到了 优先发展。中部峰丛洼地区1963年只有北部的老寨、后山聚落面积超过了后寨河地区聚落的
平 均面积。普定县到安顺的县道从三块田聚落中间穿过,因此,1978年三块田聚落规
模超 过了平均水平;后山聚落在研究期初的规模相对较大,在2004年就已有2条通村
公路与县 公路,因此,在2004年规模仍超过了平均水平;2004年后,峰丛洼地区南 部的高羊聚 落,作为高羊村村委会所在地,开通了与马官镇、余官村相连的乡村公路,
聚落在洼地中 扩展较快,规模超过了平均水平。峰丛洼地区的其他聚落,王屋基聚落斑
块在1978年后 因农户搬迁已消亡,畜牧场聚落斑块逐渐空心化,草堂和老寨子2个聚
表3 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聚落斑块特征 落斑块因交通不便 Tab(3 featur嚣of鼬ttlement Houzhaihe area from 1963 to 2010 Landscape patch幅in 时间 聚落数 总面积 最小面积 最大面积 平均面积 新增聚落 新增面积 消亡 消亡斑块面积 斑块数 (hm2) (hm2)(hm2)(hm2) (IIm2) 斑块数(hm2)3 7 7 8 5 0(294 O(1454 m仉 m6 125(939 O(100 万方数据 悖侈加加 O :8?,, 7 加拍辨昭笠舛 O篙麓 7 孔盯26 64(342
1670 地理学报67
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规模超过聚落斑块平均面积的聚落斑块特征 表4卷 area of Tab(4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 with scales than the all the patches bigger average patches 聚落 聚落斑块名 聚落 各分区 聚落 各分区 斑块 面积 t J,研究区 人口 fIl研究区 数 聚落总面积 数量 总人门的 (hm2) ,) (人) 比例(,) 的比例( 1963 2 420 53 35 693 56(76 中}}lf峰丛洼地区 老寨、后山4
3 10(453 59(80 2195 82 08 中曲部过渡区 李打拱、卜坝、陈旗
9 23+5599 75(15 4689 80 13 西部低丘平坝区 马堡、荷乜J[|、羊角冲,西盘、新
堡、平山、号营、贾官堪、马官、 4 6(467 49 95东北部缓丘[x_ 广1旗、新寨、打油寨、赵家?J 5矗69 1090 1632 87(27东南部冲沟平坝I一 2 余官北、余冉 7(700 83(06 606 9258 总计 21 75(34 10299 69 1978 3 老寨、三块}}{、后山 5 664 7n18 1558 64(97 中部峰丛洼地隧 ?}?删部过渡 Ix_4 头窖、Ilj脚、F坝、陈旌 ll 9104 71(35 4093 75_21
8797 79,32332( 8 25 7453 西部低丘平坝区 新寨、荷包山、平山、新儇、号营、
贾官、码堡、马官 8(267 7736 4555 81(24东北部缓丘区 5 浠家寨、白旗、新寨、打油寨、赵 家田 1 5(902 6&26 2125 79(23 东南部冲淘平圳Ii 余官 2112878B621 58(636 73(09 总计 37 352004 l 后山 6(469 44501134中部峰丛洼地区 6267 85 846 36 727 85(74 中西部过渡区 伍叉口南、李打拱、山脚荻大水井、
伍叉口北、陈旗、下坝
8 黄上坡、、卜 、新堡、荷包山、云 75(8745 83 36 10168 8069 西部低丘平坝Ix
盘、号营、贾官堤、马官 20 900 4336 63(43 东北部缓丘区 4 67上5 新寨、赵家 、白旗、打油寨 19411 79(04 2780 75 67 东南部冲沟平坝区 2 磨盘tll、余官 2l 159(382 78(12 24685 72(49 总计 13(223 6lr34 1975 53(87 2010 中部峰丛洼地区 高羊、二三块 、后山
47(604 88(55 7064 83(76中西部过渡区 巾坝、山脚灰窖、李打拱、伍叉南、
伍叉口北、r坝、陈旅 I 7114(979 9土54 11756 84 西部低丘平坝区 I:坝、黄土坡、平山、新寨、荷包
J1、号营、贤官堡、新供云盘、马 官 34(158 6089 87(87东北部缓丘区 潘家寨、赵家田、新寨+孙家寨、白 85(97 旗罐笼头IJ』、打油寨 21 3425 71(07 4107364东南部冲淘平坝IK 磨盘山、余1T 生: }!::j :!!j!!: !jj!jj :!!: !i: ! 逐渐向临近通行条件好的槽谷、洼地衍生出新的聚落斑块而逐渐衰退。 综上所述,1963— 2010年后寨河地区聚落无论大小,在发展过程中都明显地向道路条
件较好的地区集中,逐渐表现冉沿公路线呈线状聚集的趋势,也就是说,聚落格局逐渐形
成沿围绕中部峰丛洼地区的道路分布的格局,聚落越来越向交通线集中(特别是公路主干
道)集中,位于中部峰丛洼地区通达性较差的部分规模较小的聚落消失或逐渐空心化。 3(3聚落与人口演化的耦合模式 环绕峰丛洼地区的西部、中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聚落和人口形成了双双增加的正反
馈耦合演化模式:一些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交通条件较好的聚落,规模和人口都得到较大 增加,超过了该区的平均水平。中西部的马官、新堡、云盘、贾官堡、号营等聚落逐渐相
连成线、成片;东北部以白旗堡为中心,新寨、孙家寨、笼头山和打油寨等聚落已逐渐蔓
延成一体;东南部以余官、磨盘山聚落为中心,两者沿线聚落也逐渐扩展,近年来有住户 从周围村寨迁入本聚落。一些得到优先发展的聚落已开始形成了专业种植,如东北部的打
万方数据
167112期 李阳兵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问分布与演化模式
油寨、白旗堡已形成了蔬菜规模种植,这无疑是有利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相对于改革开 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的先后3次转型而言 】(这些聚落也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后寨河地区中部的峰丛洼地区,聚落与人口的变化类型多样(表5),有以下6种形 式:?人口搬迁,聚落消失。如王屋基、王屋基南,原居民1996年搬迁到下坝居住。
? 聚落基本维持原状,但人口减少:如畜牧场聚落为20世纪50年代从中坝、上坝、灰
窖、 山脚、王家湾等迁入成立畜牧场?近10多年来仅新建l栋住房;聚落规模小,呈现 退化趋 势(图3a)。?人口逐渐流失、聚落逐渐衰败,如草堂;本聚落对外交通不便,
居民文化 素质低,最高学历为初中一年级,外迁意原强烈,部分居民搬到草塘下寨定
居;目前有8 户住房废弃(图3b)。?聚落缓慢扩展(人口缓慢增加,如高寨。?有区域
主干道通过, 或可达性好(规模和人口逐步扩大,如i块田(后山;新建住房主要在聚 落东北部紧邻公 路地带;三块田本聚落有5户从周围聚落自发迁入此地居住。?通了乡 村公路后,沿公路 衍生出新生的斑块(通过这种方式聚落规模和人口在扩大,如老寨子、 高羊(图3c)。4讨论
4(1岩溶山地人口聚落演化模式
在后寨河地区,聚落的变化与人口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在不断扩展的聚落,聚落的
变化与人口的变化一致;在聚落没有变化甚至消亡的聚落斑块,人口逐渐减少。根据聚落
和人口的增减组合,岩溶山地现存的人口与聚落耦合演化模式理论上存在以下6种模式: ?人口增加、聚落扩展;?人口减少、聚落扩展;?人口不变、聚落不变;?人E1增
加、聚落减小;?人口减少、聚落衰落;?人口外迁、聚落消亡。在后寨河地区的研究 表5后寨河地区中部峰丛洼地区聚落及人口演化
Tab(5 of settlement and in the central of houzhaihe area Changes population fengcong depression
g?i一只弼翠?下???。: r(三:五爿
a(寄牧场 b(带: 7;#C(I:?T
罔3峰从汁地典犁聚洛(2011年2(J J竹=扦摄)
settlements distributed in the Fig(3 Typical fcngcong depression
万方数据
地理学报 67卷 发现,除了第?和第?种模式外,其余模式在峰丛洼地区和其他区域尽管都存在,但
主要还是第?和第?种模式,一方面,自然条件、交通相对较好和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聚
落得到了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地处偏僻、可达性差、规模小的聚落因人口逐渐流失而空心
化、衰败。而无论大小聚落,在演变过程中,其承载的人广1都明显地向邻近公路的生产、 生活较好的地区集中,表现m沿公路线呈线状聚。 4(2岩溶山地聚落与人口演化机制
聚落的分布与规模是由人[1分布特征和规模所决定的,而人[1规模又取决于当地的
土 地生产力水平”2I。有学者在研究岩溶盆地聚落分布格局时,提出了盆地模型:较差的 土地 或荒地嗣绕着肥沃的中部土地,聚落分布在中部盆地的边缘,通视性影响了聚落格 能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在岩溶IIj区,土地生产力水平受局,在 自然条件制 约而与其他地貌类型有巨大差异,进而影响了聚落的发展;土地生产能力的 空间分布和规 模也与聚落的空间分布和规模基本一致,并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据此, 在岩溶山地,虽 然可耕种土地的规模在聚落的初始分布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随
着聚落的发展,耕 地资源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减弱,而交通可达性、中心村镇
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证明农村建房选址的目的由最初的生存与安全转向便捷、经济与舒适
c41。在近50年的发展 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道路建设、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就业 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 整带动了聚落的巨大变化,这在聚落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 kmtl4,;人口、人均耕地、农民的人 已有研究表明,聚落对石漠化的主要影响距离是4用。 4(3聚落与人口演化的生态效应
地关系概念能解释79,的由石漠化表征的环境压力,农民对人地关系的理解越科学、先
进,石漠化程度就越低。在严重石漠化地区,坡地往往过度垦殖u引。十二五期问西南岩溶
地区都将快速推动城镇化作为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城镇化必然伴随聚落空间格局重 构,人地关系的状况必然发生较大变化。在后寨河地区一些可达性差的峰丛洼地,多年来
农村聚落扩展缓慢,甚至缩减,农户有自行外迁的意愿;个别峰丛洼地因农户外迁、人口
减少而土地撂荒,使石漠化土地植被有所恢复。到2004年,研究区距聚落所有距离内呈 现出耕地和裸地减少、林地增加的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t”’;后寨河地区中部的峰
丛洼地地区坡耕地退耕为林、灌、草地,土地利用方式单一,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生态
m、>900 m范围的轻、有所恢复””。如2004、2010年相对于1978年,距聚落600,900 m范同,强度石漠化的比例从1963年28(6,中 度石漠化有下降趋势;距聚落>900 下降到 2010年的10(6,。可以预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使农村居民点空问分布格 局不断优 化,也会对研究区的石漠化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使退化土地逐渐得到恢复。 4(4存在问题 区域性、主导性和制约性的时空耦合与作用过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区域主导模式的 类型及功能t增],不同类型可采取集聚发展、撤并发展、控制发展等基本优化措施u”。岩 溶 山地当前聚落与人口出现的这种演化现象,一方面缓解了岩溶山地的土地与人r】压
力,有 利于岩溶山地生态环境恢复;另一方面,在聚落的自发演变过程中,扩展的聚落
或新m现 的聚落或沿公路分布、或集聚在老聚落周围,新建住房无规划,不仅占用了相
当的优质耕 地,而且新建住房后旧房废弃未拆,同时因一些住房因农户外出务T长期空 置。也就是说 在聚落的扩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丢弃型和外出务T型空心化,这种
现象在规模超过 后寨河地区平均面积的聚落中相对较多,如陈旗有17栋住房废弃,下
坝有21栋,老寨子 有25栋丢弃,赵家田有7栋丢弃。尽管岩溶llj区空心村现象不如平
地整治上升为国家保护耕地红线、保障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原地区普遍12引,也需要 当地政府加强规划和引导,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帮助农户发 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战略旺。1, 展特色村域产业,使农村土 进一步提升农村生产力,
万方数据
12期 李阳兵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1673
5结论
(1)在后寨河地区,聚落总的特征是围绕中部的峰丛洼地呈环状分布。聚落集中分布
在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等耕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部位。 (2)岩溶山地主要有两种人口与聚落耦合演化模式,一方面,自然条件、交通相对较 好和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得到了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地处偏僻、可达性差、规模小的 聚落囚人口逐渐流失而空心化、衰败。 (3)在岩溶山地,虽然可耕种土地的规模在聚落的初始分布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但随着聚落的发展,耕地资源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减弱,而交通可达性、中 心村镇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factors in oasis 【1】 JiaoYuanmei,Xiao Duning,Ma pattern Mingguo(Spatial influencing Actu landscape( Sinica,2003,23(10):2092—2100([角媛梅,肖笃宁,马明国(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Ecologica 征及其影响 因子分析(生态学报,2003,23(10):2092( 2100(】of Zhou rural research in China since 1990(Human (2l Xinqin,Zhang Xiaolin,Progress geography Geography,2005,20(5):8(12(阔心琴,张小林(1990年以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人文地理, 2005,20(5):8(12(1 and in difference of rural settlements [3】Ma Xiaodong,Li Quanlin,Shen Yi(Morphological regional types Jiangsu Province(Acta Sinica,2012,67(4):516—525([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 Geographica 类型(地理学报,2012,67(4):516( 525(1 ct Zhoumechanism andsituationofruralsettlementsevolution Guohua,He a1(Dynamic 【 41 Yanhua,TangChenglipresentin China(Actu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4):515(524([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等(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 及态势分析(地理学报,2011,66(4):515 —524(】 Yali(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d towns in suburbs of Yue,Chen Suzhou(Acta 【5】Wang villages Geographica Sinica, 2005,60(2):229—236([王跃,陈亚莉(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地理学报,2005,60(2) :229—236(】 on the rural settlement of the 【6】Feng Wenyong,Chen Xinmei(Analysis expansion Jinzhong plain(Human Geography, 2003,18(6):93-96(【冯文勇,陈新莓(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人文地理,2003 ,18(6):93(96(】of rural settlement of the southeast of 同 7Cheng Liansheng,Feng Wenyong,Jiang Lihong(The analysis hollowing system basin(Acta Taiyuan Geographica Sinica,2001,56(4):437—446([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 心化机理分析(地理学报,2001,56(4):437 —446(] Zhou Guofu,Karst and settlement of【 81peak cluster-depression system-land use,population distribution(an example Guizhou)(Carsologia Sinica,1995,15(2):194(198(【周国富(喀斯特峰丛洼地系统土地利用与人口聚落分布:以贵州 为例(中国岩溶,1995,15(2):194-198 (】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and in ofkarstmountains【9】Luo Guangjie, LiYangbing,Wang Shijie(Analysis changes patternas an the Houzhai watershed in and Environment in the 31"eas:Taking region Puding County example(Resources Yah【gtze Basin,2010,19(7):802—807(【罗光杰,李阳兵,王世杰(岩溶山区聚落分布格局与演变分析:以普定县后寨河 地区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7):802 —807(】 distribution rural settlement in terrain in ofkarst Province: Guizhou[10]Zhou Yongzhang(Spatial typical Xiaofang,Zhou case and andAonin in RiverbetweenHuajiang study Hongfeng Qinzhen City,Yachi Bijie City Zhenfeng County
Guanling County(Carsologia Sinica,2011,30(1):78—85([周晓芳,周永章(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
研究:以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和关岭一贞丰花江区为例(中国岩溶,2011,300):78(85(] transformation and of rural in southern casesettlements[1l】Wang Guangbin(Functional Yong,LirestructuringJiangsu:A of Suzhou(City Review,201l,35(7):54-60([王勇,李广斌(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 studyPlanning 态重构:以苏州为例(城市规划,2011,35(7): 54—60(] D in of south X(Rock desertification the karst China(Zeitschrift Neue 【12】Yuan subtropical fib-Geomorphologie Folge,
1997,108:81-90(M(Settlement use and rural case studies in Greece( in models,land visibility [13】Sevenant M,Antrop landscapes:Two Urban LandscPlan,2007,80:362— 374 Y L C et between desertification and of use in land 【14]Jiang J,Li L,Groves a1(Relationships rocky spatial pattem typical karst China(Environmental Earth area,Southwest Sciences,2009,59:881—890
et a1(Haman of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XHXLin 【15】Wu Q,Liu M,Huang driving forces:Analysis rocky region Province(Chinese County,Guizhou Science,2011,21(5):600—608( Guanling Geographical in and et of settlement its LUCC in karst【16】Luo Guangjie, LiYangbing,Tan Qiu a1(Analysis changes patterns response mountainous areas:A case on Guizhou Province(Resources Science,2010,33(11):2130(2137(f罗光杰,李阳兵,谭秋
万方数据
1674 地理学报 67卷
等(岩溶山区聚落格局与演变及其LUCC响应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资源科学,2010,33(11):2130—2137(] of of 【17]Luo Guangjie, YangbingLi,Wang Shale。et a1(Comparison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landscape diversity changes in karst mountains:A ca5e of 4 karst aTeB_s in 1 Guiz(bou Province(Acta 1,3 study tyFical Ecologica Sin;ca,20 l(14): 3882—3889(【罗光杰,李阳兵,王世杰等(岩溶山区景观多样性变化的生态学意义对比:以贵州四个典型地区为 例( 生态学报,2011,31(14):3882— 3889]transformation and new in Yansui+Ruralconsta-uctioneasterncoasmlareaofChina(Acta development 【 8l】Liu countryside Sinica,2007,62(6):563—570([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刊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报, Geographiea2007,62(6):563—570 (] Feifei(Research on of rural seUlement of Northeast [1 9】Liu Song,Guo optimization landscape pattern(Journ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0,41(1 1):42-46(f刘颂,郭菲菲(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东北农 业大学学报,2010,4l(1 1):42-46_1 of evolutive charaeteristies and their mechanism of [20]Long Hualou,Li Yumi,Liu Yansui(Analysis driving hollowing in China(Acta villages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10):i203—1213([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巾国空心化村庄演化 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地理学报(2009,64(10):】203 (1213(1 research and of rural in China(Acta Yu,Zhai [2 1]Liu Yansui,Liu Rongxin(Geographical optimizing practice hollowing Sinica,2009,64(10):1193—1202“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 Geographica理学报,2009,64(】O):】193一 1202(1
The Model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Evolving Population in Karst Mountains Distribution LI LUOYangbin91?2 Guangjie3,SHAO Jing’all2, CHENG Anyun4,WANGChen95,BAI Xiaoyon94
School and Normal (1 of Environmental&iences,Guizhou 550001,China; Geography University,岛iyang and Normal of Geography Tourism,Chongqing 400047,China; University,Chongqing 2(School3(School and Normazl of Tourism,Guhhou 550018,China; Geography College,Guiyang 4(National 0,Environmental 550002,China; Key Laboratory Geochemistry,Geochemistry Institute,CAS,Guiyang 5(,,hool 4007 1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outhwest 5,China) University,Chongqing
Abstract:111e and its typical fengcong depression(peak—cluster depression landscapel
areas in the centval of Guizhou Plateau(Southwest China(which 1ies in the surrounding part f Asian karst area(A centreothe Southeast the selected asregion(was study quantitative
of the settlement was made in scale analysis spatial pattern changes village landscape coupled
variation between settlements and on in withprocess population(based high(precision images
and aims to the 1963,1978,2005 2010,and lava】household surveys(This paper clarify and mechanism of settlements the in model and karst population mountains(During evolving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shown 1963—2010(the areas period process population the center and towns had faster follows((1)Some formed,which villages developed compared with other settlement the number of settlement increased at the patches(although patches settlements with better natural initial scales salTletime((2)The conditions,roads and bigger were small settlements distributed in the atogiven priority development(f3)The fengcong with worse or把nded be to to hollowed accessibility disappeared villages(due depression the of 10cal households to other In the regions((41 spontaneous changing emigration of COUl'Se ratal settlements and with areasthepopulation,some degraded rocIcy been rehabilitated reduction of artificial some the desertification have disturbance(but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ettlernents(It can arable 1and was be high quality occupied by and center increase(while the that the of accessibility villages concluded attraction influence of weakens the cropland of lu,'al settlement the central in evolving obviously part of karst motmtains of Guizhou( words:karst modelmountains;laval Key settlements;population;evolving
万方数据
范文二: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地 理 学 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 67卷 第 12期 2012年 12月
V ol.67, No.12Dec., 2012
收稿日期:2012-01-20; 修订日期:2012-05-28基金项目: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 (NCET-05-0819);教育部项目人文社科项目 (11YJCZH120);贵州省
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黔科合 SY 字 (2011)3076号 ) [Foundation: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 No.NCET-05-0819; MOE Layout Found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11YJC-ZH120;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of Guizhou, No.2011-3076]
作者简介:李阳兵 (1968-),男 , 潼南人 , 博士 , 教授 , 研究方向为岩溶环境与演变。 E-mail:li-yapin@sohu.com
1666-1674页
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李阳兵 1, 2, 罗光杰 3, 邵景安 2, 程安云 4, 王 成 5, 白晓永 4
(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贵阳 550001;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 重庆 400047; 3.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 贵阳 550018;
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贵阳 550002;
5.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重庆 400715)
摘要:中国西南山区人口与聚落的演化对岩溶山区乡村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系统的管理 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高精度航片与卫片,结合实地 农户调查,从 20世纪 60年代至 2010年的聚落与人口耦合变化过程出发,在村级景观尺度开展 了贵州高原中部典型峰丛洼地及其周边地区聚落空间格局变迁的定量研究,以探讨岩溶山地 人口与聚落演化的模式及其机制,揭示聚落变迁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动态。结果表明:① 在研 究区农村 37年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农村聚落总数在不断增多,但还是形成了一些规模相对发 展较快的中心村、镇; ② 自然条件、交通相对较好和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得到了优先发 展; ③ 由于农户外迁,位于中部峰丛洼地区通达性较差的部分规模较小的聚落消失或逐渐空 心化; ④ 在聚落和人口的自发演变过程中,一方面使部分退化的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恢复,另 一方面聚落扩展严重占用了相当的优质耕地。
关键词:岩溶山地;聚落;人口;演化模式;后寨河
1引言
乡村聚落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可 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是探讨景观格局与人类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的重要 途径 [1]。 1990年以前乡村聚落研究以形态、位置、景观、演变、规划 5个方面为主; 1990年以后的研究在空间结构、分布规律、特征、扩散等方面得到了加强 [2]。马晓冬等探讨了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3];周国华等认为,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 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 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 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 征 [4];自然环境要素逐渐被交通条件、距城镇的距离等因素取代,对耕地占用的依赖性逐 渐减轻 [5],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家庭规模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农村地区工业化成为乡 村聚落演变的重要推动力 [6];近年来,村落空心化研究得到了重视 [7]。但总体来看, “现象 —问题—对策”式的应用研究依然占主要部分,而“趋势—机制—调控”式的探索型研究 相对较少,同时,小尺度人口空间分布、人类活动与人口特征的关系等均较少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欠发达欠开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西南岩 溶地区,对岩溶山地生态退化、石漠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较多,但对岩 溶山地系统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口及其栖居地即聚落的变化研究较少,仅在聚落分布格局 与规律方面作了少量的研究 [8-10]。研究侧重于不同地貌类型的聚落格局特征,缺乏对近几 十年岩溶山区人口与聚落演变过程、模式与机制的研究,以至未能阐明岩溶地区人地关系
12期 李阳兵 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变化过程与机制、与生态退化恢复耦合协进的机制以及优化调控,致使该地区聚落空间格
局重构、村镇规划等缺乏理论支撑。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影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聚落很长时期内 发展缓慢,而随着城镇化、生态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促进了岩溶山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可达 性改善,在此背景下,岩溶山地的聚落与人口有何变化特点与规律,就值得深入研究。因 此,本文选择贵州省高原面上的典型岩溶山地,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高精度航片与卫片,结 合实地调查,从 20世纪 60年代至 2010年的聚落与人口耦合变化过程出发,在村级景观尺 度开展聚落空间格局与人口耦合变迁的定量研究,以探讨岩溶山地人口与聚落演化的模式 及其机制,揭示聚落变迁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动态,并对这一地区环境恢复提出新的思考, 试图为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依 据。本文着重解决以下 3个问题:① 不同时期聚落分布格局的决定机制; ② 聚落与人口 演化过程; ③ 聚落与人口演化模式。
2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后寨河地区位于黔中高原安 顺市普定县境内,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 流 域 的 分 水 岭 地 区 , 总 面 积 62.717km 2,包括城关、马官、魏旗 3个乡镇 的打油寨、陈旗堡、赵家田、下坝、白 旗堡等 30个行政村 (图 1) ①
。区内地势 东南高 (除余官较低外 ) ,西北低。海拔 一般为 1100~1400m ,最高 1568m ,最 低 1257m 。 相 对 高 差 一 般 在 250~300m ,最大达 311m 。后寨河地区三叠系
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其中西部为丘峰、
溶丘林—平坝、中部为峰丛—洼地、东 南部为丘陵—谷地、东北部为丘陵—洼地。因此,根据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把研究区 进一步分为:① 中部峰丛洼地区,包括:后山、老寨子、三块田、王屋基南、王屋基、 畜牧场、草堂、高羊、高寨; ② 中西部过渡区包括:陈旗、中坝、下坝、上坝、王家 湾、李打拱、大水井、山脚、灰窖; ③ 东北部缓丘区,包括赵家田、白旗、打油寨等聚 落; ④ 东南部冲沟平坝区,包括磨盘山、羊寨、余官等聚落; ⑤ 西部低丘平坝区,包括 马官、贾官堡、平山、羊角冲、新堡、云盘等聚落。 2.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收集研究区 1963年和 1978年 1m 分辨率航片 (购自贵州省测绘局档案馆 ) 、 2004年分 辨率 2.5m 的 SPOT 影像、 2010年分辨率 2.5m 的 ALOS 影像,以提取研究区 4个时期的聚 落空间分布变化 (图 2) 。实地入户调查研究区每一聚落斑块历年来的人口数量、农户的生 计方式演变 (包括农作物种植、薪柴砍伐,主要的赶集地点等的变化 ) 。调查得到的 1963年人口数据与当年测绘的 1:50000地形图上各聚落标注的人口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研究 区各乡镇、村历年的人口数据进行验证,以保证真实性。
图 1后寨河地区地形与村界图
Fig. 1The topography and the village boundary
in Houzhaihe
area
① 由于研究区是在考虑 4期数据的可获取性基础上, 以地貌类型区为依据划分的, 故边缘有 6个行政村界线不完整, 但由 于受地形影响, 这些村在研究区内聚落, 其农业生产活动也多集中在研究区内。
1667
67卷
地 理 学 报 3结果分析
3.1聚落与人口分布格局
在后寨河地区,聚落总的特征是围绕
中部的峰丛洼地呈环状分布。首先,聚落 集中分布在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等耕 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部位,从 1963年 到 1978年,西部丘陵平坝区聚落占总面积 的比例从 40.30%增长到 46.3%(表 1) ;其 次,分布于丘陵坝子等与峰丛洼地等地形地貌过渡的槽谷沟口,如中西部过渡区的聚落面 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一直在 20%以上;由于中部的峰丛—洼地区适耕土地资源少和交通不便 等条件限制,聚落在这一区域分布很少,只在少数洼地形成“一洼一聚落”分布格局,发 展相对缓慢,其聚落面积在 1963年、 1978年、 2004年和 2010年分别占研究区聚落总面积 的比例为 10.65%、 10.34%、 7.13%和 8.03%。
随着聚落的扩展,后寨河地区人口从 1963年的 13799人增加到 2010年的 37815人, 47年均增长人数以西部丘陵平坝区 173人 /a最高,其次是中西部过渡区 123人 /a,东北部为 101人 /a,东南部 63人 /a,中部峰丛洼地区年均增长数最低,为 52人 /a(表 2) 。
图 2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聚落空间分布图
Fig. 2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1963, 1978, 2005and 2010in Houzhaihe area
表 1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不同地貌类型
聚落面积比例 (%)
Tab. 1Percentage of each type of landform settlements to 洼地区 过渡区 平坝区
2004 7. 13 21. 00 44. 60 15. 23 12. 04
1978 10. 34 21. 38 43. 53 13. 68 11. 07 a. 2010年 b. 2004年
c. 1978年
d. 1963年
1668
12期 李阳兵 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后寨河地区各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各区聚落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 人口仍以西部丘陵平坝区、中西部过渡区为多。中部峰丛洼地区的人口比例一直没有超过 总人口的 10%。
3.2研究区聚落与人口演化
后寨河地区聚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表 3可看出, 1963-1978年,聚落的斑 块数增加了 5块,但聚落面积只增加了 0.294hm 2,说明这一阶段乡村聚落发展几乎停滞。 1978-2004年,聚落面积新增 125.939hm 2,年均增长 4.844hm 2; 2004-2010年,聚落面积 新增 64.342hm 2,年均增长 10.724hm 2。与前 2个时期相比, 2004-2010年,聚落的发展不 仅体现在总面积有较大的变化,更明显的是聚落的最大面积从 1963年的 7.122hm 2增长到 2010年的 47.877hm 2,聚落平均斑块面积也从 1963年的 1.197hm 2增长到 2010年的 2.759hm 2。 2004-2010年新增聚落用地以向公路两旁集聚为主,导致公路沿线新增聚落较多,但 规模往往较小 [9]。聚落斑块最大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表明,在后寨河地区 37年的发展过程 中,尽管农村聚落总数在不断增多,但还是形成了一些规模相对发展较快的中心村、镇。
为了进一步反映聚落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后寨河地区 4个时期聚落规模大于分别相应 的聚落斑块平均面积的聚落情况 (表 3-4) 。各年后寨河地区规模大于平均面积的聚落斑块 总面积占全区聚落总面积的比例逐年上升,从 75.34%、 73.09%、 78.12%增加到 2010年的 84.83%,其相应人口的比例从 1963年的 69.92%、 1982年的 79.23%、 2004年的 72.49%, 增加到 2010年的 80.15%。 2004年和 2010年聚落斑块平均面积分别为 2.685hm 2、 2.759hm 2,比 1978年及以前增长明显,与此相应的是人口数量也增长明显,因此,环绕后寨河 地区中部的峰丛洼地,到 2010年已分别形成了以中、西部的马官、贾官堡—新堡—云 盘、陈旗,东北部的白旗堡—打油寨,东南部的余官—磨盘山等聚落集群。这些规模和人 口超过平均水平的聚落在 1963年的规模相对较大,又因或是村或镇所在地,或是位于县 道两侧,可达性相对较好,所以相对于其他聚落斑块得到了优先发展。
中部峰丛洼地区 1963年只有北部的老寨、后山聚落面积超过了后寨河地区聚落的平 均面积。普定县到安顺的县道从三块田聚落中间穿过,因此, 1978年三块田聚落规模超 过了平均水平;后山聚落在研究期初的规模相对较大,在 2004年就已有 2条通村公路与县 公路,因此,在 2004年规模仍超过了平均水平; 2004年后,峰丛洼地区南部的高羊聚 落,作为高羊村村委会所在地,开通了与马官镇、余官村相连的乡村公路,聚落在洼地中 扩展较快,规模超过了平均水平。峰丛洼地区的其他聚落,王屋基聚落斑块在 1978年后 因农户搬迁已消亡,畜牧场聚落斑块逐渐空心化,草堂和老寨子 2个聚落斑块因交通不便
表 2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人口分布
2004 34053 3036 8. 92 7301 21. 44 13159 38. 64 6883 20. 21 3674 10. 79 1978 27219 2398 8. 81 5442 19. 99 11090 40. 74 5607 20. 60 2682 9. 95 表 3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聚落斑块特征
Tab. 3Landscape features of settlement patches in Houzhaihe area from 1963to 2010
时间 聚落数 总面积 (h m 2) 最小面积 (h m 2) 最大面积 (h m 2) 平均面积 (h m 2) 新增聚落 斑块数 新增面积 (h m 2) 消亡 斑块数 消亡斑块面积
(h m 2) 1978
70
78. 083
0. 0132
7. 053
1. 115
5
0. 294
1
0. 145
2004 76 204. 022 0. 0124 31. 353
2. 685
6 125. 939
1 0. 100 1669
67卷
地 理 学 报 逐渐向临近通行条件好的槽谷、洼地衍生出新的聚落斑块而逐渐衰退。
综上所述, 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聚落无论大小,在发展过程中都明显地向道路条 件较好的地区集中,逐渐表现出沿公路线呈线状聚集的趋势,也就是说,聚落格局逐渐形 成沿围绕中部峰丛洼地区的道路分布的格局,聚落越来越向交通线集中 (特别是公路主干 道 ) 集中,位于中部峰丛洼地区通达性较差的部分规模较小的聚落消失或逐渐空心化。 3.3聚落与人口演化的耦合模式
环绕峰丛洼地区的西部、中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聚落和人口形成了双双增加的正反 馈耦合演化模式:一些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交通条件较好的聚落,规模和人口都得到较大 增加,超过了该区的平均水平。中西部的马官、新堡、云盘、贾官堡、号营等聚落逐渐相 连成线、成片;东北部以白旗堡为中心,新寨、孙家寨、笼头山和打油寨等聚落已逐渐蔓 延成一体;东南部以余官、磨盘山聚落为中心,两者沿线聚落也逐渐扩展,近年来有住户 从周围村寨迁入本聚落。一些得到优先发展的聚落已开始形成了专业种植,如东北部的打
表 41963-2010年后寨河地区规模超过聚落斑块平均面积的聚落斑块特征
斑块 数
聚落斑块名 聚落 面积
(h m
2) 各分区 占研究区
聚落总面积 的比例 (%) 聚落 人口 数量 (人 ) 各分区 占研究区
总人口的
比例 (%) 中西部过渡区 3 李打拱、下坝、陈旗
10. 453
59. 80 2195 82. 08 西部低丘平坝区 9 马堡、荷包山、羊角冲、云盘、新 堡、平山、号营、贾官堡、马官、 23. 5599
75. 15 4689 80. 13 东北部缓丘区
4
白旗、新寨、打油寨、赵家田 6. 467 56. 69 1090
49. 95
东南部冲沟平坝区
2 余官北、余官 7. 700 83. 06 1632 87. 27 总计
21
58. 606 75. 34 10299 69. 92 1978
中部峰丛洼地区 3 老寨、三块田、后山
5. 664.
70. 18 1558 64. 97 中西部过渡区
4 灰窖、山脚、下坝、陈旗 11. 9104.
71. 35 4093 75. 21 西部低丘平坝区 8 新寨、荷包山、平山、新堡、号营、 贾官、马堡、马官
25. 332. 74. 53 8797 79. 32 东北部缓丘区 5 潘家寨、白旗、新寨、打油寨、赵 家田 8. 267 77. 36 4555 81. 24 东南部冲沟平坝区
1 余官 5. 902 68. 26 2125 79. 23 总计
21
58. 636 73. 09 21128 78. 86 2004 中部峰丛洼地区
1
后山
6. 469 44. 50 1134 37. 35 中西部过渡区
6 伍叉口南、 李打拱、山脚灰大水井、
伍叉口北、陈旗、下坝
36. 727
85. 74 6267 85. 84 西部低丘平坝区 8 黄土坡、平山、新堡、荷包山、云 盘、号营、贾官堡、马官 75. 8745 83. 36 10168 80. 69 东北部缓丘区
4 新寨、赵家田、白旗、打油寨 20. 900 67. 25 4336 63. 43 东南部冲沟平坝区
2 磨盘山、余官 19. 411 79. 04 2780 75. 67 总计 21
159. 382 78. 12 24685 72. 49 2010 中部峰丛洼地区
高羊、三块田、后山
13. 223 61. 34 1975 53. 87 中西部过渡区 中坝、山脚灰窖、李打拱、 伍叉南、 伍叉口北、下坝、陈旗
47. 604 88. 55 7064 83. 76 西部低丘平坝区
上坝、黄土坡、平山、新寨、荷包 山、号营、贾官堡、新堡云盘、马 官
114. 979 92. 54 11756 84. 17 东北部缓丘区 潘家寨、赵家田、 新寨 +孙家寨、白
旗堡笼头山、打油寨 34. 158 85. 97 6089 87. 87 东南部冲沟平坝区
磨盘山、余官 21. 410 73. 64 3425 71. 07 总计 26
227. 647
84. 83
30309
80. 15
1670
12期 李阳兵 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油寨、白旗堡已形成了蔬菜规模种植,这无疑是有利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相对于改革开
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的先后 3次转型而言 [11],这些聚落也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后寨河地区中部的峰丛洼地区,聚落与人口的变化类型多样 (表 5) ,有以下 6种形 式:① 人口搬迁,聚落消失。如王屋基、王屋基南,原居民 1996年搬迁到下坝居住。 ② 聚落基本维持原状,但人口减少。如畜牧场聚落为 20世纪 50年代从中坝、上坝、灰窖、 山脚、王家湾等迁入成立畜牧场。近 10多年来仅新建 1栋住房;聚落规模小,呈现退化趋 势 (图 3a) 。 ③ 人口逐渐流失、聚落逐渐衰败,如草堂;本聚落对外交通不便,居民文化 素质低,最高学历为初中一年级,外迁意原强烈,部分居民搬到草塘下寨定居;目前有 8户住房废弃 (图 3b) 。 ④ 聚落缓慢扩展,人口缓慢增加,如高寨。 ⑤ 有区域主干道通过, 或可达性好,规模和人口逐步扩大,如三块田,后山;新建住房主要在聚落东北部紧邻公 路地带;三块田本聚落有 5户从周围聚落自发迁入此地居住。 ⑥ 通了乡村公路后,沿公路 衍生出新生的斑块,通过这种方式聚落规模和人口在扩大,如老寨子、高羊 (图 3c) 。
4讨论
4.1岩溶山地人口聚落演化模式
在后寨河地区,聚落的变化与人口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在不断扩展的聚落,聚落的 变化与人口的变化一致;在聚落没有变化甚至消亡的聚落斑块,人口逐渐减少。根据聚落 和人口的增减组合,岩溶山地现存的人口与聚落耦合演化模式理论上存在以下 6种模式:① 人口增加、聚落扩展; ② 人口减少、聚落扩展; ③ 人口不变、聚落不变; ④ 人口增 加、聚落减小; ⑤ 人口减少、聚落衰落; ⑥ 人口外迁、聚落消亡。在后寨河地区的研究
表 5后寨河地区中部峰丛洼地区聚落及人口演化
Tab. 5Changes of settlement and population in the central fengcong depression of houzhaihe area
三块田 8909. 3 128 12396. 5 336 18897. 0 653 43270. 0 725 老寨子 12125. 3
152
12123. 9
301
11880. 4
289
11882. 8
278
老寨子新 1133. 8 27 23889. 0 437 后山 32070. 3 541 32122. 4 921 64692. 5293
1134 69793. 7 1250 后山新 1952. 0 29 王屋基 2464. 9 24 746. 5 14 0 0 0 畜牧场 4883. 7
71 3189. 95
156 3107. 7 108 2915. 4 78 畜牧场新 220. 0 13 220. 0 3 草堂 7528. 6
108 4937. 95
155 6140. 1 111 5953. 5 160 草堂新 3924. 81 47 4444. 6 59 高寨 4333. 8 98 5678. 9 215 19297. 9 321 21597. 1 387 高羊 10520. 6
99
9516. 9
300
16088. 3
333
29662. 6
260
a. 畜牧场 b. 草堂
c. 高羊
图 3峰丛洼地典型聚落 (2011年 2. 月作者摄 )
Fig. 3Typical settlements distributed in the fengcong depression
1671
67卷 地 理 学 报
发现,除了第 ② 和第 ④ 种模式外,其余模式在峰丛洼地区和其他区域尽管都存在,但 主要还是第 ① 和第 ⑤ 种模式,一方面,自然条件、交通相对较好和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聚 落得到了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地处偏僻、可达性差、规模小的聚落因人口逐渐流失而空心 化、衰败。而无论大小聚落,在演变过程中,其承载的人口都明显地向邻近公路的生产、 生活较好的地区集中,表现出沿公路线呈线状聚。
4.2岩溶山地聚落与人口演化机制
聚落的分布与规模是由人口分布特征和规模所决定的,而人口规模又取决于当地的土 地生产力水平 [12]。有学者在研究岩溶盆地聚落分布格局时,提出了盆地模型:较差的土地 或荒地围绕着肥沃的中部土地,聚落分布在中部盆地的边缘,通视性影响了聚落格局,在 能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13]。在岩溶山区,土地生产力水平受自然条件制 约而与其他地貌类型有巨大差异,进而影响了聚落的发展;土地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和规 模也与聚落的空间分布和规模基本一致,并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据此,在岩溶山地,虽 然可耕种土地的规模在聚落的初始分布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聚落的发展,耕 地资源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减弱,而交通可达性、中心村镇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证明农村建房选址的目的由最初的生存与安全转向便捷、经济与舒适 [4]。在近 50年的发展 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道路建设、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就业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 整带动了聚落的巨大变化,这在聚落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3聚落与人口演化的生态效应
已有研究表明,聚落对石漠化的主要影响距离是 4km [14];人口、人均耕地、农民的人 地关系概念能解释 79%的由石漠化表征的环境压力,农民对人地关系的理解越科学、先 进,石漠化程度就越低。在严重石漠化地区,坡地往往过度垦殖 [15]。十二五期间西南岩溶 地区都将快速推动城镇化作为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城镇化必然伴随聚落空间格局重 构,人地关系的状况必然发生较大变化。在后寨河地区一些可达性差的峰丛洼地,多年来 农村聚落扩展缓慢,甚至缩减,农户有自行外迁的意愿;个别峰丛洼地因农户外迁、人口 减少而土地撂荒,使石漠化土地植被有所恢复。到 2004年,研究区距聚落所有距离内呈 现出耕地和裸地减少、林地增加的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6];后寨河地区中部的峰 丛洼地地区坡耕地退耕为林、灌、草地,土地利用方式单一,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生态 有所恢复 [17]。如 2004、 2010年相对于 1978年,距聚落 600~900m 、 >900m 范围的轻、中 度石漠化有下降趋势;距聚落 >900m 范围,强度石漠化的比例从 1963年 28.6%下降到 2010年的 10.6%。可以预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不断优 化,也会对研究区的石漠化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使退化土地逐渐得到恢复。
4.4存在问题
区域性、主导性和制约性的时空耦合与作用过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区域主导模式的 类型及功能 [18],不同类型可采取集聚发展、撤并发展、控制发展等基本优化措施 [19]。岩溶 山地当前聚落与人口出现的这种演化现象,一方面缓解了岩溶山地的土地与人口压力,有 利于岩溶山地生态环境恢复;另一方面,在聚落的自发演变过程中,扩展的聚落或新出现 的聚落或沿公路分布、或集聚在老聚落周围,新建住房无规划,不仅占用了相当的优质耕 地,而且新建住房后旧房废弃未拆,同时因一些住房因农户外出务工长期空置。也就是说 在聚落的扩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丢弃型和外出务工型空心化,这种现象在规模超过 后寨河地区平均面积的聚落中相对较多,如陈旗有 17栋住房废弃,下坝有 21栋,老寨子 有 25栋丢弃,赵家田有 7栋丢弃。尽管岩溶山区空心村现象不如平原地区普遍 [20],也需要 当地政府加强规划和引导,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帮助农户发展特色村域产业,使农村土 地整治上升为国家保护耕地红线、保障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战略 [21], 进一步提升农村生产力。
1672
12期 李阳兵 等: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5结论
(1)在后寨河地区,聚落总的特征是围绕中部的峰丛洼地呈环状分布。聚落集中分布 在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等耕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部位。
(2)岩溶山地主要有两种人口与聚落耦合演化模式,一方面,自然条件、交通相对较 好和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得到了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地处偏僻、可达性差、规模小的 聚落因人口逐渐流失而空心化、衰败。
(3)在岩溶山地,虽然可耕种土地的规模在聚落的初始分布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但随着聚落的发展,耕地资源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减弱,而交通可达性、中 心村镇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Jiao Yuanmei, Xiao Duning, Ma Mingguo. Spatial pattern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asis landscape.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3,23(10):2092-2100. [角媛梅 , 肖笃宁 , 马明国 .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因子分析 . 生态学报 , 2003, 23(10):2092-2100.]
[2]Zhou Xinqin, Zhang Xiaolin. Progress of rural geography research in China since 1990. Human Geography, 2005, 20 (5):8-12. [周心琴 , 张小林 . 1990年以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 . 人文地理 , 2005, 20(5):8-12.]
[3]Ma Xiaodong, Li Quanlin, Shen Yi.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and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4):516-525. [马晓冬 , 李全林 , 沈一 .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 类型 . 地理学报 , 2012, 67(4):516-525.]
[4]Zhou Guohua, He Yanhua, Tang Chengli et al. Dynamic mechanism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4):515-524. [周国华 , 贺艳华 , 唐承丽 等 .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 及态势分析 . 地理学报 , 2011, 66(4):515-524.]
[5]Wang Yue, Chen Yali.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suburbs of Su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2):229-236. [王跃 , 陈亚莉 . 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 . 地理学报 , 2005, 60(2):229-236.]
[6]Feng Wenyong, Chen Xinmei. Analysis on the rural settlement expansion of the Jinzhong plain. Human Geography, 2003, 18(6):93-96. [冯文勇 , 陈新莓 . 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 . 人文地理 , 2003, 18(6):93-96.]
[7]Cheng Liansheng, Feng Wenyong, Jiang Lihong. T h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hollowing system of the southeast of Taiyuan bas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4):437-446. [程连生 , 冯文勇 , 蒋立宏 .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 心化机理分析 . 地理学报 , 2001, 56(4):437-446.]
[8]Zhou Guofu. Karst peak cluster-depression system-land use,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nexample of Guizhou). Carsologia Sinica, 1995, 15(2):194-198. [周国富 . 喀斯特峰丛洼地系统土地利用与人口聚落分布 :以贵州 为例 . 中国岩溶 , 1995, 15(2):194-198.]
[9]Luo Guangjie, Li Yangbing, Wang Shijie. Analysis of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hanges in karst mountains areas:Taking the Houzhai watershed region in Pud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0, 19(7):802-807. [罗光杰 , 李阳兵 , 王世杰 . 岩溶山区聚落分布格局与演变分析 :以普定县后寨河 地区为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0, 19(7):802-807.]
[10]Zhou Xiaofang, Zhou Yongzh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n typical karst terrain in Guizhou Province: A case study on Hongfeng in Qinzhen City, Yachi in Bijie City and Huajiang River between Zhenfeng County and Guanling County. Carsologia Sinica, 2011, 30(1):78-85. [周晓芳 , 周永章 . 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 研究 :以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区为例 . 中国岩溶 , 2011, 30(1):78-85.]
[11]Wang Yong, Li Guangbin.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outhern Jiangsu: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1, 35(7):54-60. [王勇 , 李广斌 . 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 态重构 :以苏州为例 . 城市规划 , 2011, 35(7):54-60.]
[12]Yuan D X . Rock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of south China . Zeitschrift fürGeomorphologie Neue Folge, 1997, 108:81-90.
[13]Sevenant M, Antrop M. Settlement models, land use and visibility in rural landscapes:Two case studies in Greece. Landsc Urban Plan, 2007, 80:362-374
[14]Jiang Y J, Li L L, Groves C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typical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09, 59:881-890
[15]Wu X Q, Liu H M, Huang X L et al. Human driving forces:Analysi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region in Guanl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 21(5):600-608.
[16]Luo Guangjie, Li Yangbing, Tan Qiu et al. Analysis of changes in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its LUCC response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A case on Guizhou Province. Resources Science, 2010, 33(11):2130-2137. [罗光杰 , 李阳兵 , 谭秋 1673
67卷 地 理 学 报
等 . 岩溶山区聚落格局与演变及其 LUCC 响应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 . 资源科学 , 2010, 33(11):2130-2137.]
[17]Luo Guangjie, Li Yangbing, Wang Shijie, et al. Comparison of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landscape diversity changes in karst mountains:A case study of 4typical karst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1, 31(14): 3882-3889. [罗光杰 , 李阳兵 , 王世杰 等 . 岩溶山区景观多样性变化的生态学意义对比 :以贵州四个典型地区为例 . 生态学报 , 2011, 31(14):3882-3889.]
[18]Liu Yansui.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6):563-570. [刘彦随 .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 地理学报 , 2007, 62(6):563-570.]
[19]Liu Song, Guo Feifei.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patter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41(11):42-46. [刘颂 , 郭菲菲 .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 东北农 业大学学报 , 2010, 41(11):42-46.]
[20]Long Hualou, Li Yurui, Liu Yansui. Analysis of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riving mechanism of hollowing village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0):1203-1213.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 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 地理学报 , 2009, 64(10):1203-1213.]
[21]Liu Yansui, Liu Yu, Zhai Rongx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optimizing practice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0):1193-1202.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 地 理学报 , 2009, 64(10):1193-1202. ]
The Evolving Model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Karst Mountains
LI Yangbing 1, 2, LUO Guangjie 3, SHAO Jing'an 2,
CHENG Anyun 4, WANG Cheng 5, BAI Xiaoyong 4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 Guiyang 550001, China ;
2.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7, China ;
3.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 Guizhou Normal College , Guiyang 550018, China ;
4.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 Geochemistry Institute , CAS , Guiyang 550002, China ;
5.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China ) Abstract:The typical fengcong depression (peak-cluster depression landscape )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Guizhou Plateau, Southwest China, which lies in the centre of the Southeast Asian karst region,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spatial pattern changes was made in village landscape scale coupled with variation process between settlements and population, based on high-precision images in 1963, 1978, 2005and 2010, and rural household surveys.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evolving model and mechanism of settlements and population in the karst mountains. During the period 1963-2010,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population are shown as follows. (1)Some center villages and towns had formed, which developed faster compared with other settlement patches, although the number of settlement patches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2)The settlements with better natural conditions, roads and bigger initial scales were given a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 (3)The small settlements distributed in the fengcong depression with worse accessibility disappeared or tended to be hollowed villages, due to the emigration of local households to other regions. (4)In the spontaneous changing course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and population, some areas with degraded rocky desertification have been rehabilitated by the reduction of artificial disturbance, but some high quality arable land was occupi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ettlemen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ttraction of accessibility and center villages increase, while the influence of cropland weakens the evolving of rural settlement obviously in the central part of karst mountains of Guizhou. Key words:karst mountains; rural settlements; population; evolving model
1674
范文三:人口与聚落
《世界的人口与聚落》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 知道当前世界人口总数和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 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
3. 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5. 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 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7. 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复习重难点
1. 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 2. 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世界人口多与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有效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聚落的形成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
2
3
4
5
6
范文四:人口与聚落练习
1
第五章 [人口与聚落 ]习题
1. 2003年某地人口出生率是 1.02%,人口死亡率 0.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0.4%,其人口再生
产类型是 D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2.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B
A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 B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
C 、人口政策和措施不同 D 、人口数量和结构不同
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中 A
A .由农村到城市 B .由农村到农村 C .由城市到城市 D .由城市到农村
4.关于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叙述 C
A . 早期人类聚居在温带地区
B . 自 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逐渐减少的,目前基本没有影响
C . 逐 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的形式
D . 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南方新兴工业区还能使自己发挥余热
5.世界城市化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界限是 ( ) B
A .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C .文艺复兴时期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类似于图中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A
7.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错误叙述是 D
A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
B .城市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
C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 .乡村和城市是同时出现的
8.世界上首批城市多数诞生在 B
A .河流中上游山区 B .河流中下游平原 C .中低纬度和沿海 D .资源丰富的内陆
9.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于( ) C
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10.世界城市化过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D
A . 产业革命以前 B .产业革命至 20世纪初 C .二次大战期间 D .二战结束至今
11.城市化发展得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C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12、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发达国家人口从大城市迁向小 城镇主要原因是) A
A . 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 .城市交通发展缓慢
C. 城区失业人口增多 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
13.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A . 三峡库区居民落户南通 B .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
C. 小华利用春节去美国探亲 D .江苏游客去云南旅游
14.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发展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C.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15.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 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D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
二.综合题
1.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外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 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 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 (国家)最明显,人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这是由于 。
(2)读表格回答: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发展水平,但也可能 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 (1)英国,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低价上涨;城市与郊区之间交通发达;郊区比城市发展环 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经济】
2. 右图 ABCD 是芬兰 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1)请判断各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2)请写出芬兰人口再生产类型演变的顺序 ABCD
3.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 ,回答:
3
(1) AB 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__A 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B 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 起步 __晚 ___,水平 _低 ____; _1950__年以后,城市化 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_早 _____,水平 _高 ___, 20世纪 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 对 __环境质量 的要求提高、 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出现了 _逆城市化 __现象, 主 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 _乡村 ___和 __小城镇 ___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 _衰败 ___,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
6.
(1)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首先是从( 死亡 )率下降开始的.
(2)图中两曲线间的空白部分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 ) ,计算方法是(出生率 -死亡率 ) . (3)图中自然增长率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 _A ___和 __E ___。
(4)处于过渡型的是( C 、 D ) ,目前主要分布在(发展中 )国家.
(5) 我国人口再生产已接近 _现代 ____型 , 这是我们长期坚持 _计划生育 ____ 基本国策取得的 成绩 .
三、填空题
1. 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 ________来表示。 人口密度
2.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率。 人口出生、人口死 亡、人口自然增长
3. 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和国家是 、 。人口密度最低的大洲、国家和地区 是 、 、 。 亚洲、摩纳哥、大洋洲、蒙古、西撒哈拉
因素是人口迁移中经常起作用的根本因素。 经济
5.人口分布趋向于 地区、 暖湿、低平、沿海
6.聚落可分为 乡村、城市
7.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从而出现 型城镇化。 不同步,消极
8.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历了 城镇化、 城镇化、 迹。 集中、郊区、逆、再
9. 由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农村、城市
10. 人类选择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是 和 。 平原、低丘
四、判断:
1、聚落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错
2、早期人类居住在温带地区。 错
3、经济功能是聚落的最主要功能。 错
4、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快,水平高。 错
5、 (农业生产条件)是城市产生的基础。 对
6、世界各国根据各自 社会经济发展 的特点划分城市和乡村。
6、产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 对
7、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 对
8、沿河谷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块状。 错 (带状)
9、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表现是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对 10、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逐渐减少的,目前基本没有影响。 错
五、名词
1、人口迁移:人们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跨越某一地区界限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空间位移现象。
2、 城镇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六、简答题。
1.人口迁移的类型划分。
2.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 增强;④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5、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慢,老龄化严重 , 可采取的对策是鼓励生育,接纳移 民 。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快,年龄结构轻 , 对策为 实行计划生育 。
4
范文五:MK_31.晋中传统聚落的人口变迁与等级规模分布
晋中传统聚落的人口变迁与等级规模分布 ① ?
?
王鑫 ?
?
摘要:本文综合历史研究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对晋中传统聚落的人口变迁和聚落等级规模分布进 行解读, 旨在客观地呈现乡村社会的形态演化, 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人口变迁和等级 规模的计算分析, 揭示聚落群体的分布规律, 说明传统聚落在当代所经历的整体发展趋势。 对于 聚落社会形态的研究同样可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展开,前者探讨不同时期社会组织的变 化,后者分析同时期聚落的地区性差异。
关键词:传统聚落 社会形态 晋中地区 人口变迁 齐普夫定律 等级规模分布
?
1 引言
城镇化进程中一直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尽管在乡村建设了不少工程,如住宅、学 校、医院、道路,然而没有从体系化的角度将建成环境和社会结构连接成整体,缺失了“在 乡在土” 的生活和工作基础, 致使乡村居民进一步涌向城镇。 新型城镇化倡导 “人的城镇化” , 包括乡村地域的转化、农民身份的转化、生产方式的转化、劳动力的转化、行为意识和思想 文化的转化, 其根本在于乡村社会形态的转化, 社会形态通过社会组织方式呈现, 不同的组 织方式带来相应的人口变迁和等级规模分布。 ?
晋中地区一直毗邻中央政权核心, 较早推行体系化的社会管理方式, 基本遵循杨开道所 划分的三阶段演化路径。 [1]早期的地方基层严格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户口管理,与宗法制度相 结合。 中后期随着经济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 区域性的社会流动加强, 地缘性的社会组织逐 渐成为主体,绅士阶层替代门阀氏族,逐渐成为社会阶层的主流群体。 ?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更,传统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士绅阶层逐渐消亡, 新的社会结构分层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带来极大影响。自 1940年代开始,伴随着土地改 革、 公社化改造等社会运动, 土地和农业人口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 即社会核心从士绅阶 层向公社的变化,标志着传统社会组织的瓦解。 [2]?
1980年代之前, 中国的城镇化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 17.9%。 ① ?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5jbwy016) ?
山西地区亦是如此, 1970年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16.2%。 1949年到 1978年期间,中国 的城市化水平以及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同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相比。 1978, 家庭 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施行,传统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重新强调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1980年 代末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 1949年山西省的农业总产值大约是工业总产 值的 6倍, 1958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1983年工业总产值已是农业总产值的 2倍之多。 ?
?图 1??1949至 1983年山西省工农业产业比重 ?
?
2 晋中乡村的人口变迁
2.1 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
晋中地区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战乱灾害, 由此导致的人口迁徙对于聚落的发展演化具 有决定性的作用。元代平均每户仅为 2.05人,远低于明代的 8.92人、唐代的 6.63户,和 相对人口较少的北魏时期的相比亦不到其二分之一, 后者为 4.57人。 平均每户人口的数量, 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于聚落规模的影响, 另一方面体现了明清以来宗族对于聚落发展的 作用。
P S
时期 户数 人口数 户均人口
西汉 169863 680488 4.01
西晋 24600 — —
北魏 114809 513350 4.47
元代 75440 155321 2.06
明代 596097 5317359 8.92
清代 701809 3803120 5.42
?
晋中地区最早的人口统计载于汉代元始二年(公元 2年) ,汉初因袭秦制设太原郡,共 有人口 680488人、169863户。 [3]自秦汉开始,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向南迁移,至东汉末年, 晋中地区成为南迁人口的密集聚居区域。 (安介生,1999)西晋设并州,其中属于本研究空 间范围的有太原国 [4]、乐平郡、西河国,共辖县二十二,人口 24600户。 [5]从西晋永嘉年间 到南朝,约有九万人从山西南迁,占到全体迁移人口的十分之一。 (张捷夫,1997)
十六国时期,晋中地区的居民外迁。根据安介生的分析,北朝晚期,东魏、北齐多次征 讨“山胡” ,通过俘获人数统计反映出汾州地区(今吕梁)人口密度较高,其中多为西迁避 难的“魏人” 。
晋中在北魏时期采用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包括并州和汾州。其中,并州辖太原 郡、上党郡、乡郡、乐平郡、襄垣郡,共有人口 482140人、107983户。汾州辖西河郡、吐 京郡、五城郡、定阳郡,共有人口 31210人、6826户。 [6]
唐代的河东道在天宝年间人口达到 70800户、469213人。 [7]元代相对时间较短,行政 区划体系未能处于较为稳定持久的状态, 设置有行省、 道、 路、 州、 县等多重行政管理机构, 本文所研究区域为冀宁路,治所在阳曲县,辖阳曲、文水、平晋、祁县、榆次、太谷、清源、 寿阳、交城、徐沟等十县,另辖汾州、石州、忻州、平定州、临州等十四州。冀宁路共有人 口 155321人、75440户。 [8]
明代,包括太原府(南部) 、汾州、辽州。关于明代地区人口,由于史料未曾记载更为 详尽的数据, 《明史》中只载山西全境的人口,明万历六年为 596097户、5317359人。 [9]
地区
永乐十三年 ?
(公元 1412年)
成化三年 ?
(公元 1467年)
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 1559年) 人口数量
占总人口 ?
数比例
人口数量
占总人口 ?
数比例
人口数量
占总人口 ?数比例
太原府 806,381?19.76%?1,041,638?22.23%?1,072,274?25.31%?平阳府 1,649,161?40.42%?1,941,300?41.42%?1,343,120?31.71%?大同府 114,629?2.81%?121,093?2.58%?132,456?3.13%?潞安府 736,179?18.04%?548,460?11.70%?540,191?12.75%?汾州府 245,397?6.01%?302,583?6.46%?378,827?8.94%?沁州 94,263?2.31%?118,858?2.54%?122,436?2.89%?辽州 50,217?1.23%?83,007?1.77%?84,939?2.01%?泽州 383,710?9.40%?529,683?11.30%?561,777?13.26%?总计 4,079,937?100.00%?4,686,622?100.00%?4,236,020?100.00%?
?
?
根据《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 (李玉文,1992) ,对光绪十年(公元 1884年)山 西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密度进行统计。清光绪十年,该地区共有人口 701809户、3803120人。 表 3 清代晋中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密度 [10]
地区 面积(km2) 户数 人口数
人口密度
(人/km2) 太原府 39152.75 329399 1431419 36.56
汾州府 29547.5 234408 1636092 55.37
平定州 16067.5 118070 606402 37.74
辽州 10200 19932 129207 12.67
合计 94967.75 701809 3803120 40.05
明清以来,地区性的人口差异愈加明显,并在当代继续。其中,太原市作为省府所在, 其人口密度是吕梁市的近三倍, 是阳泉市的 1.8倍。 此外, 城乡人口的比例也在发生着快速 的变化,1982年的时候乡村人口还占到近 80%,现如今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不到 50%。
表 4 当代晋中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密度 [11]
地区 面积(km2) 人口数
人口密度
(人/km2)
太原市 6959 3640000 523.06
吕梁市 21143 3820000 180.67
阳泉市 4451 1310000 294.32
晋中市 16408 3190000 194.42
合计 48961 11960000 244.28
表 5 1982年山西省城乡人口比例 [12]
地区(市)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万人 % 万人 %
太原市 177.5 80.0% 44.5 20.0% 晋中地区 45.8 17.7% 213.3 82.3% 阳泉市 47.9 46.9% 54.3 53.1% 吕梁地区 17.5 6.9% 237.9 93.1% 忻州地区 15.3 6.2% 230.3 93.8% 雁北地区 11.8 5.1% 220.4 94.9% 大同市 96.8 100.0% 0 0.0% 临汾地区 42.2 13.9% 260.5 86.1% 运城地区 15.4 4.2% 354.6 95.8% 长治市 43.6 49.5% 44.5 50.5% 晋东南地区 17.7 5.0% 337.3 95.0% 总计 531.5 21.0% 1997.6 79.0% ?
2.2 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通过人口密度的比较, 当代晋中地区的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太原的城镇人口比例远高 于其他地区,晋中、阳泉处于中间水平,吕梁则远低于其他区域。以太原为中心的中心区域
自元代以来成为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代铁路修建使得太原、榆次、阳泉之间的 联系加强。 ?
表 6 太原、晋中、阳泉人口分布
县域 人口(万人)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清徐 31 607 510.7
市区 284 1460 1945.2
阳曲 15 2062 72.7
祁县 27 854 316.2
太谷 29 1034 280.5
榆次 59 1327 444.6
寿阳 21 2111 99.5
灵石 25 1206 207.3
介休 40 743 538.4
平遥 50 1260 396.8
平定 32 1350 237.0
阳泉市区 69 662 1042.3
盂县 30 2439 123.0
?
与晋中不同,吕梁的地势为东南低、西北高,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所在区 域地势较为平坦;吕梁山系从北至南岚县、方山县、离石(吕梁市区) 、中阳县、交口县、 石楼县, 所在区域多为山地, 适于建设的用地面积较小, 居住人口也相对稀少; 兴县、 临县、 柳林县位于吕梁山系的西侧,紧邻黄河,因而该区域西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为建成环境 拓展建设提供了条件。
人口分布方面,与县域的空间分布相一致,人口密度最高的分别是孝义市、文水县、汾 阳市,位于吕梁东部的盆地区域;其次为柳林县、离石区、临县、临县,为市区和西部沿黄 河区域。碛口临黄河,因水陆转运逐渐成为重要的商贸聚落。以碛口为中心,周边聚落共同 形成网络聚落群。从太谷、祁县、平遥等腹地通向西北地区的必经通道,随之而来的是人口 的迁移。
表 7? 吕梁人口分布 [13]
县域 人口(万人)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离石区 27 1323 204.1
孝义市 47 948 495.8
汾阳市 42 1176 357.1
文水县 44 1064 413.5
交城县 22 1821 120.8
兴县 32 3167 101.0
临县 62 2979 208.1
柳林县 33 1288 256.2
石楼县 12 1736 69.1
岚县 19 1509 125.9
方山县 15 1433 104.7
中阳县 15 1441 104.1
交口县 12 1258 95.4
?
2.3 二元社会机制下的“乡” “土”分离
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认为,中国城市的空间结构由官僚政治和 地方经济综合组成, 前者表现为向心式的行政管理体系, 后者表现为自发式的个体行为。 乡 村聚落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历次移民运动中, 这一动态演化过程被加速 与放大。晋中地区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包括西晋永嘉至北朝末年、北宋初年、明代初年。传 统聚落在当代的经历了内外双向的转型压力, 从乡村级聚落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聚落撤并聚集 的趋势,大量自然村合并成为行政村,并进一步向城镇聚拢。
从图表曲线可以反映出,2000年以后村级聚落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一个明显的 拐点出现在 2001年到 2002年,从 32025个聚落骤降至 28440个。
乡、镇、县的调整,作为外部作用力促使人口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资源、空间的集中, 人口密度的变化。 客观上导致了传统聚落的空心化, 在不同等级、 不同规模聚落中有不同表 现。乡村聚落,居民离开既有的建成环境,向高一级聚落聚集;城镇聚落,居民离开原有的 核心区域,向聚落边沿、外围聚集,客观上造成了聚落几何形态的蔓延。
表 8 村级聚落数量变化 [14] 年份 行政村数量 2011 28110 2010 28120 2009 28135 2008 28144 2007 28167 2006 28172 2004 28467 2003 28203 2002 28440 2001 32025 2000
32253
?
?
图 2??山西地区的行政村数量变化曲线 ?
上述集聚效应的外部表征在教育领域有着明显体现,特别是小学的撤并行为。和中学、 高等学校、医院等不同,小学的招生对象以社区、村组为主,多为聚落本地居民就近入学, 因此通过小学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局部区域的情况。 从 2001年至 2011年, 晋中地区的小学 总数从 12568所降至 5385所,减少了二分之一多。进一步反映了聚落集中化,低级聚落向 高级聚落汇集的趋势。
?图 3??山西地区的小学数量变化图示 [15]?
在 1950年代以后, “杂院”的出现, “分家”行为的产生,对居住模式、空间配置模式 的改变。 深入到微观结构分析, 可以发现原有的整体性的居住单元被切分为若干碎片, 原有 的等级严苛的居住模式不复存在,正房、厢房、耳房等统统作为家庭单元的核心部分,分属 于不同的小型家庭个体。
1980年代以来, “乡” “土”分离成为社会趋势,农民离开聚落,汇入到城镇空间,不 再从事农业活动。 部分人口就此成为城镇聚落的组成, 即通过 “移民” 离乡离土。 然而, “移 民运动”对于祖籍地和迁入地均有影响,移民在迁入地逐渐开始生活,需要融入当地聚落, 在地缘、亲缘(而不仅仅是血缘,包括邻里乡亲) 、职业(段友文,张雄艳,2011)三个方 面均有体现。
大多数情形下,移民逐渐形成相对封闭的、自洽的生活圈层,这一点和当代社会的农 民工务工、乡村聚落空心化的现象相似。作为“外来者”进入到业已较为完善的聚落内部, 出于自我保护、迅速发展的诉求,往往先形成生活群体。此外,由于离开原居住地,祖籍地 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包括家族内部的分化、家族支脉的分化、日常生活、礼仪习俗执行者的 变化(男性、青壮年女性) 、行为方式的简化等。
更多的情况是,农村务工人员只是暂居城镇,他们一年当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生活于 城镇, 然而最终还是要返回乡村。 二元社会机制下的户籍制度无法为人口变迁提供更多机遇, 多项拓展的互动效应在空间维度、 时间维度、 经济贸易行为中均形成不同作用。 于是有学者 提出“合法化”的概念,即血缘的延续是建立于对土地占有和使用的基础上,而非天然的拥 有。如何占有、使用土地,则成为当代传统聚落所面临的问题。
3 晋中乡村的等级规模分布
3.1 分析原理
人口数量是描述乡村社会形态的重要参量,近现代以来对于数目字统计愈加重视,借 助方志、年鉴、普查统计等文献,可以获取聚落人口的连续变化数据,经整理计算后反映聚 落群组的等级分布态势。此处以齐普夫定律作为计算依据,采用如下公式定义规模: P k = Pm / kb (1-1) ①
亦可采用对数形式表示:
Log Pk = Log Pm – b Log k (1-2)
其中,P m 为规模最大的人口数量,P k 为等级排序列第 k 位的人口数量(k=2,3,4,…, n,n 为自然数) ,b 为分布系数。
当 b = 1时,则:
P k = Pm / k (1-3)
即 P k 和 k 相乘所得值为常数,此时认为群体满足齐普夫定律。
当 b∈(0,1)时,说明没有明显居于主导地位的大规模乡村,各等级单位处于相对均 匀的状态。
当 b > 1时,说明有规模较大的乡村,例如中心城镇或中心村。
3.2 等级规模分布
乡村发展趋势包括:向乡镇集中、本地城镇化、向地区外转移,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的 变化。 根据齐普夫定律对清光绪年间晋中地区的若干个州县聚落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统 计。 ?
在全部 25个样本中,仅有两处的分布系数(b )值超过 1,说明、整体分布处于较为均 匀的状态,中小规模乡村的功能和作用亦非常显著。 ?
再应用该定律对 2000年以后的当代人口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事实上,随着城镇化 趋势的演进,首位城市度不断加强,从而导致分布系数(b )的取值越来越高。在这张人口 规模分布表格中,不仅规模排序前六位的乡村全部超过 1,其余聚落单元的分布系数亦全在 0.8以上,反映了聚落的集聚和规模等级异化。 ?
?
① ?James ?W. ?Fonseca. ?Urban ?Rank ‐ Size ?Hierarchy:?A ?Mathematical ?Interpretation. ?Michigan ?Document ?Services, ?1988:?20. ?
表 9 清光绪十年晋中地区聚落规模和形态分析 [16]
聚落名称
人口
(单位:万人)
规模排序 分布系数(b) 汾阳县 58.78 1
平遥县 33.22 2 0.82319 介休县 31.98 3 0.55399 寿阳县 28.02 4 0.53439 太原县 18.96 5 0.70293 榆次县 18.30 6 0.65140 阳曲县 17.74 7 0.61562 祁县 17.63 8 0.57905 平定州 17.09 9 0.56233 太谷县 16.50 10 0.55182 文水县 15.76 11 0.54897 盂县 15.53 12 0.53558 徐沟县 12.49 13 0.60388 永宁州 11.04 14 0.63370 交城县 10.99 15 0.61922 孝义县 9.52 16 0.65657 宁乡县 7.60 17 0.72200 临县 7.57 18 0.70907 岚县 6.70 19 0.73745 兴县 6.47 20 0.73663 和顺县 6.06 21 0.74625 辽州 4.41 22 0.83754 石楼县 3.89 23 0.86573 榆社县 2.45 24 1.00050 岢岚州 1.60 25 1.11879 ?
?图 4??规模与排序的对数关系 ?
表 10 当代晋中乡村规模和形态分析 [17]
聚落名称
人口
(单位:万人)
规模排序 分布系数 (b)
太原市区 284 1
阳泉市区 69 2 2.04122
临县 62 3 1.38524
榆次区 59 4 1.13355
平遥县 50 5 1.07923
孝义市 47 6 1.00394
文水县 44 7 0.95831
汾阳市 42 8 0.91914
介休市 40 9 0.89208
柳林县 33 10 0.93480
平定县 32 11 0.91048
兴县 32 11 0.91048
清徐县 31 13 0.86356
盂县 30 14 0.85173
太谷县 29 15 0.84255
祁县 27 16 0.84871
离石区 27 16 0.84871
灵石县 25 18 0.84076
昔阳县 24 19 0.83918 古交市 22 20 0.85386 交城县 22 20 0.85386 寿阳县 21 22 0.84258 岚县 19 23 0.86255 左权县 16 24 0.90508 阳曲县 15 25 0.91365 方山县 15 25 0.91365 中阳县 15 25 0.91365 榆社县 14 28 0.90328 和顺县 14 28 0.90328 娄烦县 12 30 0.93028 石楼县 12 30 0.93028 交口县
12
30
0.93028
?
?
图 5??聚落等级 ‐ 规模分布曲线 ?
如上图所示,虽然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较前降低了,但是“等级-规模”的分布点下降 趋势有所减缓, 更趋近于线性分布。 应用齐普夫定律分析时, 对于 “规模” 采用不同的定义, 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城市、城市群,后者规模大,城市首位度高,导致线性回归曲线斜 率增大。
等级规模分布反映了传统聚落在当代发展趋势的变化。 在农业社会, 以自耕农为主体的
各聚落均属于自洽式的闭合体系, 即使相互之间的联系甚少, 也不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这一 现象随着社会组织的更替、 社会契约网络的建立而被打破, 人口变迁的趋势即是佐证。 故而 可以得出结果,聚落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加大,居于或接近首位的聚落成为体系当中的核心, 其地位和作用会随着集聚效应被进一步强化。
4 小结
传统聚落的社会形态由地缘、亲缘、业缘、权治共同限定,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权重 的作用。 聚落的社会拓扑结构由意识内核、 社会组织以及外延的连接共同形成, 各要素的此 消彼长反映了社会形态的结构性掩护。 在发展过程中, 聚落居民自身的身份认同、 聚落本体 的社会职能以及和周边其他聚落的空间集聚成为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
晋中传统聚落的人口变迁体现了“乡” “土”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份认同问题,生 于传统聚落的人们却要长于别处, 认知与行为的分异只会带来更多现实问题的产生。 聚落人 口的分散与集聚反映聚落形态的散布和集中, 等级规模定律阐释了城镇化过程加速以来, 人 口从乡镇村落向县市集中的现象,这与弗雷·奥托对于(2009)城镇聚落、乡村聚落的阐述 相一致。 [18]
注释
?
[1]杨开道(1937)将中国乡村的传统社会组织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时期、秦汉至宋代、宋代 至明清。
[2]行龙、马维强等(2011)认为,山西乡村聚落的社会组织形式在 1940-1980年代期间,经历了互助组、 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集体组织形式。
[3]引自《汉书·地理志》 。
[4]西晋设“王国” ,行政区划级别同“郡” ,为皇族封地。
[5]引自《晋书·卷一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6]数据源于《魏书·志第五·地形二上》 。
[7]数据源于《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二》 。
[8]数据源于《元史·志第十·地理一》 。
[9]数据源于《明史·地理二》 。
[10]资料引自《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 ,人口原始数据源于清光绪《山西通志》 ,各地区面积源于民
国八年第二次人口统计。
[11]数据引自《新山西省地图册》 (2012) 。
[12]数据源于《山西省经济地理》 (1987) 。
[13]数据源于《新山西省地图册》 (2012) 。
[14]数据源于 2001年至 2012年期间的《山西统计年鉴》中的“农村基层组织情况”统计。
[15]数据源自 2001年至 2012年期间《山西统计年鉴》中的“小学基本情况”统计。
[16]数据源于《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 (1992) 。
[17]数据引自《新山西省地图册》 (2012) 。
[18]弗雷·奥托(Frei Otto)认为乡村和城市分别呈现了“松散型占据”和“紧凑型占据”两种适应性模 式。
参考文献
?
① 段友文.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 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② [美]张仲礼. 中国绅士. 李荣昌 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③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④ 杨开道. 中国乡约制度. 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1937.
⑤ 行龙,马维强,常利兵. 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⑥ [美]施坚雅.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叶光庭,徐自立等 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⑦ James W. Fonseca. Urban Rank-Size Hierarchy: A Mathematical Interpretation. Michigan Document Services, 1988.
⑧ Frei Otto. Occupying and Connecting: Thoughts on Territories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uman Settlement. Trans, Michael Robinson. Stuttgart / London: Edition Axel Menges, 2009.?
?
作者简介
王鑫,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