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征人怨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此题考查文化底蕴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唐代诗歌中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不同的诗派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表现形式。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阅读中注意积累有关的鉴赏知识。)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题中的“怨”是“诗眼”,抓住“诗眼”去阅读不失为鉴赏诗歌的一种好方法。)
范文二:征人怨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里山。
(1)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青冢”是指什么?诗中最后两句在内容上与诗题有什么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处处弥漫着怨情,正如古人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写征人之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青冢”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最后两句描绘了白雪青冢和黄河黑山两幅图画,是征人身处之境,常履之地,扣合了诗题。(言之成理即可)
(2)诗人不直接发为怨语,而是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现身说法,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言之成理即可)
范文三:[征人怨阅读答案]《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阅读答案
[征人怨阅读答案]《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
关)》阅读答案
篇一 : 《征人怨》阅读答案
《征人怨》阅读答案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金河:即黑河。。玉关:玉门关的简称。
?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
9(诗题为“征人怨”,你从诗歌的内容中体会出征人那些“怨”,
10(请从修辞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评析诗歌三四句。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9(#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 end#?长期守边,辗转不能还乡;?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边塞气候恶劣,生还无望,生涯不定。
10(示例一:借景抒情,描写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画面,写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表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示例二:对偶工整,有数字对,也有颜色对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示例三:四种
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示例四: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
篇二 : 《征人怨》柳中庸阅读答案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征人怨 》
柳中庸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怒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范文四:征人怨阅读答案附赏析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①。 三春②白雪归青冢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①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②三春指暮春 ③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1)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2)本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却无怨字,你能从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诗中品味出征人的哪些怨情?(3分)参考答案(1)借代手法。金河、玉关边塞地名指代边关,马策、刀环是马鞭、刀柄上的铜环指代征战生涯(战争或战事),加上岁岁朝朝表现了征人长期换防戍边、频繁征战(练兵备战)的厌恶(怨恨)(对仗工整,岁岁、朝朝相对,强调戍边时间之长,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强调战事频繁,复字、与字虚词相对,强调戍边生活的单调困苦,表现了征人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情)
(2)三春白雪指边塞暮春季节还白雪纷飞,表达了征人对边塞天气极寒怨恨。征人每日看到的是万里黄河环绕黑山,表达了征人对边塞景色单调、环境艰苦的怨恨。【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解答时应先指出手法,再具体分析。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应结合诗句中的意象,诗句的内容来分析。三春白雪归青冢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令人凄绝。万里黄河绕黑山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 字,充分地表现出边地生活的单调困苦不尽无穷,厌倦之情自然流露。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显示出一片萧杀凄绝的景象。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写征人联想到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在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既显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却具有回肠荡气的力量。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
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征人怨(柳中庸)听筝 柳中庸阅读答案
范文五:《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阅读答案
征人怨①
岁岁金河复玉关②,朝朝马策与刀环③。
三春白雪归青冢④,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②金河:即黑河。玉关:玉门关的简称。????
③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④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
9.诗题为“征人怨”,你从诗歌的内容中体会出征人那些“怨”?(3分)
??????????????????????????????????? ??????????????????????????????????????
10.请从修辞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评析诗歌三四句。(2分)
??????????????????????????????????????????????????????????????????????????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9.①长期守边,辗转不能还乡;②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③边塞气候恶劣,生还无望,生涯不定。(3点3分,少1点扣1分)
10.示例一:借景抒情,描写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画面,写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表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示例二:对偶工整,有数字对(“三”“万”),也有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示例三: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示例四: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只要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