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
在国家地震局放弃地震监测预报的情况下,民间学者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自费开展该项研究。民间学者用自制的仪器检测地震波(其自制仪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未公开, 已引起争论)。那么,这些自制仪器是否能检测到地震波信号呢?下面的文章介绍地震波与地震的关系。
地震实质上是地壳的振动,振动必然会产生和释放振动波,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地震就是地壳振动波的产生和释放。不过,这个振动波的产生需要太多的能量积累,需要的时间尺度较长,振动时产生和释放的波频率分布很广、很复杂而已,既有振动的机械波,也有电磁波。从地震发生和监测的实践中看:地震发生前的微破裂时会有次声波产生,地震的短临前兆会有地声、和地光的发生。次声波的频率在20HZ以下,地声人耳可以听到,其频率应在20HZ以上,人们看到的地光是可见光,频率应该在3.9×1014—7.7×1014HZ之间。地震时地壳振动的频率很复杂,大家看到的仪器记录的震波是多个频率不同的波相互叠加的结果,人工爆破地震的主频率在15.57---52.61HZ之间,可见,在地震发生前和地震发生时,由地震而产生的波频率分布是很广泛的,应该有各种频率的波都存在,包括人用眼看不到的紫外线、红外线,用耳听不到的次生波。人们听到的地声和看到的地光只是地壳振动所产生的一部分波,比可见光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和比可见光频率更低的红外线很可能也有释放,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而已,因此,从波的角度看,当前对地震的监测特别是短临监测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加手段。
一、次声波手段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在北京昌平安装了一个次声波测量三点阵,并从1998年开始连续观测,先后观测到100多次强震前的次声波信号。根据邵长金的研究,强震前次声波存在着两个典型特点,一是次声波振幅由弱至强,先是10—30P A,然后是50—80PA,再至极大,最后减弱。二是次声波的波长周期有变化,先是长周期(10—20分),紧跟着短周期(5—10分),然后出现更长周期,最后是长、短周期一起出现。震前次声波一般为5---20分钟的长周期波,而流星雨和大风的次声波一般为几秒到几十秒的短周期。次声波一般出现在震前100—240小时。魏树红研究认为地震引起的次声波频率一般在0—3×10-3HZ数量级频段范围内,而风和雷雨引起的次声波的频率在0.03—0.18HZ频段,明显高于地震前次声波。苏肪、苏骄研究认为:震前次声波的最大振幅不仅与震级有关,而且与震源距和震源深度有关。秦飞对地震次声波产生的机理研究认为:在孕震末期,地层地质构造的动力行为(如膨胀、走滑)
引起地表运动,地表与空气偶合在大气中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在4—8HZ时,能与人体腹腔某些器官产生强烈的共振,引起头痛、烦躁、恶心、心悸、失眠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这也很可能是引起震前各种动物异常的主要原因,一些构造地震会产生次声波、并且频率与动物器官能产生共振引起动物异常,而一些构造地震不产生次声波或者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不同与动物器官的固有频率,不能引起动物器官的共振,动物就没有异常反应。应开展次声波对动物影响方面的研究,找到动物震前异常产生的直接原因。这样,我们就可以以监测次声波来代替对动物异常的监测。
二、 电磁波手段
地震前电磁辐射现象已越来越受到地震学家们的关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成中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监测低频电磁辐射信号异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短临观测手段(王继军等,2005年)。冯竞等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原因是压电、压磁效应,即在岩石所受载荷超过其破裂强度产生破裂时,因岩石晶格被破坏,产生电位跳跃辐射出电磁波。我国利用电磁辐射已成功预报了多次地震,如1999年的辽宁岫岩5.4级地震、1994年的青海共和5.8级和5.3级地震、1996年的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总结出了电磁辐射和地震三要素之间的一些关系,如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电磁辐射出现异常的空间范围越大;低频电磁波异常出现的时间较早(震前20天),高频电磁波异常出现的教晚(震前2—3天)。陈化然等对我国各地不同电磁监测仪器和观测方式以及电磁辐射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电磁辐射现象与地震活动有着较为密贴的关系,电磁辐射观测是一种临震信息较为有效的手段,有希望成为有前途的地震短临监测方法之一。
电磁波的频段范围很宽,用于地震观测的电磁波频段主要是0.01—20HZ的超低频段和几千到几十千赫的频段。电磁观测的主要障碍是人工干扰因素太多、太强,一是要选择干扰较少的频段,二是要设计和选择能排除干扰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如云南省地震局研制的DZO—1型深井鞭式天线电磁仪,可直接接收地下100—280米深井内0—15HZ和1.9KHZ和27KHZ三个频段的电磁信号。三是要选择剔除干扰因素的计算方法。应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研究。
范文二: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
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2010-05-12 23:53转载: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
在国家地震局放弃地震监测预报的情况下,民间学者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自费开展该项研究。民间学者用自制的仪器检测地震波(其自制仪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未公开, 已引起争论)。那么,这些自制仪器是否能检测到地震波信号呢?下面的文章介绍地震波与地震的关系。
地震实质上是地壳的振动,振动必然会产生和释放振动波,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地震就是地壳振动波的产生和释放。不过,这个振动波的产生需要太多的能量积累,需要的时间尺度较长,振动时产生和释放的波频率分布很广、很复杂而已,既有振动的机械波,也有电磁波。从地震发生和监测的实践中看:地震发生前的微破裂时会有次声波产生,地震的短临前兆会有地声、和地光的发生。次声波的频率在20HZ以下,地声人耳可以听到,其频率应在20HZ以上,人们看到的地光是可见光,频率应该在3.9×1014—7.7×1014HZ之间。地震时地壳振动的频率很复杂,大家看到的仪器记录的震波是多个频率不同的波相互叠加的结果,人工爆破地震的主频率在15.57---52.61HZ之间,可见,在地震发生前和地震发生时,由地震而产生的波频率分布是很广泛的,应该有各种频率的波都存在,包括人用眼看不到的紫外线、红外线,用耳听不到的次生波。人们听到的地声和看到的地光只是地壳振动所产生的一部分波,比可见光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和比可见光频率更低的红外线很可能也有释放,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而已,因此,从波的角度看,当前对地震的监测特别是短临监测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加手段。
一、次声波手段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在北京昌平安装了一个次声波测量三点阵,并从1998年开始连续观测,先后观测到100多次强震前的次声波信号。根据邵长金的研究,强震前次声波存在着两个典型特点,一是次声波振幅由弱至强,先是10—30P A,然后是50—80PA,再至极大,最后减弱。二是次声波的波长周期有变化,先是长周期(10—20分),紧跟着短周期(5—10分),然后出现更长周期,最后是长、短周期一起出现。震前次声波一般为5---20分钟的长周期波,而流星雨和大风的次声波一般为几秒到几十秒的短周期。次声波一般出现在震前100—240小时。魏树红研究认为地震引起的次声波频率一般在0—3×10-3HZ数量级频段范围内,而风和雷雨引起的次声波的频率在0.03—0.18HZ频段,明显高于地震前次声波。苏肪、苏骄研究认为:震前次声波的最大振幅不仅与震级有关,而且与震源距和震源深度有关。秦飞对地震次声波产生的机理研究认为:在孕震末期,地层地质构造的动力行为(如膨胀、走滑)引起地表运动,地表与空气偶合在大气中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在4—8HZ时,能与人体腹腔某些器官产生强烈的共振,引起头痛、烦躁、恶心、心悸、失眠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这也很可能是引起震前各种动物异常的主要原因,一些构造地震会产生次声波、并且频率与动物器官能产生共振引起动物异常,而一些构造地震不产生次声波或者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不同与动物器官的固有频率,不能引起动物器官的共振,动物就没有异常反应。应开展次声波对动物影响方面的研究,找到动物震前异常产生的直接原因。这样,我们就可以以监测次声波来代替对动物异常的监测。
二、 电磁波手段
地震前电磁辐射现象已越来越受到地震学家们的关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成中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监测低频电磁辐射信号异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短临观测手段(王继军等,2005年)。冯竞等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原因是压电、压磁效应,即在岩石所受载荷超过其破裂强度产生破裂时,因岩石晶格被破坏,产生电位跳跃辐射出电磁波。我国利用电磁辐射已成功预报了多次地震,如1999年的辽宁岫岩5.4级地震、1994年的青海共和5.8级和5.3级地震、1996年的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总结出了电磁辐射和地震三要素之间的一些关系,如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电磁辐射出现异常的空间范围越大;低频电磁波异常出现的时间较早(震前20天),高频电磁波异常出现的教晚(震前2—3天)。陈化然等对我国各地不同电磁监测仪器和观测方式以及电磁辐射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电磁辐射现象与地震活动有着较为密贴的关系,电磁辐射观测是一种临震信息较为有效的手段,有希望成为有前途的地震短临监测方法之一。
电磁波的频段范围很宽,用于地震观测的电磁波频段主要是0.01—20HZ的超低频段和几千到几十千赫的频段。电磁观测的主要障碍是人工干扰因素太多、太强,一是要选择干扰较少的频段,二是要设计和选择能排除干扰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如云南省地震局研制的DZO—1型深井鞭式天线电磁仪,可直接接收地下100—280米深井内0—15HZ和1.9KHZ和27KHZ三个频段的电磁信号。三是要选择剔除干扰因素的计算方法。应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研究。
范文三: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
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2010-05-12 23:53转载: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
在国家地震局放弃地震监测预报的情况下,民间学者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自费开展该项研究。民间学者用自制的仪器检测地震波(其自制仪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未公开, 已引起争论)。那么,这些自制仪器是否能检测到地震波信号呢?下面的文章介绍地震波与地震的关系。
地震实质上是地壳的振动,振动必然会产生和释放振动波,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地震就是地壳振动波的产生和释放。不过,这个振动波的产生需要太多的能量积累,需要的时间尺度较长,振动时产生和释放的波频率分布很广、很复杂而已,既有振动的机械波,也有电磁波。从地震发生和监测的实践中看:地震发生前的微破裂时会有次声波产生,地震的短临前兆会有地声、和地光的发生。次声波的频率在20HZ以下,地声人耳可以听到,其频率应在20HZ以上,人们看到的地光是可见光,频率应该在3.9×1014—7.7×1014HZ之间。地震时地壳振动的频率很复杂,大家看到的仪器记录的震波是多个频率不同的波相互叠加的结果,人工爆破地震的主频率在15.57---52.61HZ之间,可见,在地震发生前和地震发生时,由地震而产生的波频率分布是很广泛的,应该有各种频率的波都存在,包括人用眼看不到的紫外线、红外线,用耳听不到的次生波。人们听到的地声和看到的地光只是地壳振动所产生的一部分波,比可见光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和比可见光频率更低的红外线很可能也有释放,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而已,因此,从波的角度看,当前对地震的监测特别是短临监测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加手段。
一、次声波手段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在北京昌平安装了一个次声波测量三点阵,并从1998年开始连续观测,先后观测到100多次强震前的次声波信号。根据邵长金的研究,强震前次声波存在着两个典型特点,一是次声波振幅由弱至强,先是10—30P A,然后是50—80PA,再至极大,最后减弱。二是次声波的波长周期有变化,先是长周期(10—20分),紧跟着短周期(5—10分),然后出现更长周期,最后是长、短周期一起出现。震前次声波一般为5---20分钟的长周期波,而流星雨和大风的次声波一般为几秒到几十秒的短周期。次声波一般出现在震前100—240小时。魏树红研究认为地震引起的次声波频率一般在0—3×10-3HZ数量级频段范围内,而风和雷雨引起的次声波的频率在0.03—0.18HZ频段,明显高于地震前次声波。苏肪、苏骄研究认为:震前次声波的最大振幅不仅与震级有关,而且与震源距和震源深度有关。秦飞对地震次声波产生的机理研究认为:在孕震末期,地层地质构造的动力行为(如膨胀、走滑)引起地表运动,地表与空气偶合在大气中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在4—8HZ时,能与人体腹腔某些器官产生强烈的共振,引起头痛、烦躁、恶心、心悸、失眠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这也很可能是引起震前各种动物异常的主要原因,一些构造地震会产生次声波、并且频率与动物器官能产生共振引起动物异常,而一些构造地震不产生次声波或者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不同与动物器官的固有频率,不能引起动物器官的共振,动物就没有异常反应。应开展次声波对动物影响方面的研究,找到动物震前异常产生的直接原因。这样,我们就可以以监测次声波来代替对动物异常的监测。
二、 电磁波手段
地震前电磁辐射现象已越来越受到地震学家们的关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成中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监测低频电磁辐射信号异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短临观测手段(王继军等,2005年)。冯竞等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原因是压电、压磁效应,即在岩石所受载荷超过其破裂强度产生破裂时,因岩石晶格被破坏,产生电位跳跃辐射出电磁波。我国利用电磁辐射已成功预报了多次地震,如1999年的辽宁岫岩5.4级地震、1994年的青海共和5.8级和5.3级地震、1996年的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总结出了电磁辐射和地震三要素之间的一些关系,如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电磁辐射出现异常的空间范围越大;低频电磁波异常出现的时间较早(震前20天),高频电磁波异常出现的教晚(震前2—3天)。陈化然等对我国各地不同电磁监测仪器和观测方式以及电磁辐射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电磁辐射现象与地震活动有着较为密贴的关系,电磁辐射观测是一种临震信息较为有效的手段,有希望成为有前途的地震短临监测方法之一。
电磁波的频段范围很宽,用于地震观测的电磁波频段主要是0.01—20HZ的超低频段和几千到几十千赫的频段。电磁观测的主要障碍是人工干扰因素太多、太强,一是要选择干扰较少的频段,二是要设计和选择能排除干扰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如云南省地震局研制的DZO—1型深井鞭式天线电磁仪,可直接接收地下100—280米深井内0—15HZ和1.9KHZ和27KHZ三个频段的电磁信号。三是要选择剔除干扰因素的计算方法。应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研究。
范文四:对阿图什6_9级_乌苏南5_8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研究
中 国 地 震() Vol . 14 No . 2 第 14 卷 第 2 期 184,189
EAR T HQUA KE R ESEARCH IN CHINA 1998 年 6 月J un. 1998
对阿图什 619 级 、乌苏南518 级
?
地震的中短期预报研究
)))))11211江在森 赵振才 王海涛 王继英 王双绪
) ()1中国西安 710054 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
) () 2中国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震局
( ) 摘要 简述了对新疆阿图什 619 级 、乌苏南 518 级地震的中短期 填卡预报研究过程 。把
地震大形势分析与大地形变资料确定的中长期地震危险区 、全国会商圈定的中期 、年度地震危
险区研究相结合 ,判断地震危险区中紧迫程度高的地区 ; 把大区域地震活动与大地形变演化特
征相结合 ,进行大区域地震形势跟踪分析 ,判定 1 年尺度强震活动的主要区带 ;尽可能利用更多
的资料信息 ,对长 、中 、短时间域和大 、中 、小空间域资料信息的定性综合分析等 ,实现预测区域
由大到小的逼近 ,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对地震预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
主题词 : 中短期预报 地震大形势 大地形变 综合分析
引言
地震预报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但根据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 ,可以对某些 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我们于 1995 年 3 月向国家地震局填报了两张中短期预报卡 :一 张 B 类卡对 1996 年 3 月 19 日阿图什 619 级地震实现对三要素的正确预报 ,在地震预报奖
(励委员会对实现中短期地震预报的卡片择优评奖中 ,获 B 类二等奖 由震发防 1996 356 号
) 文件公布;另一张对 1995 年 5 月 2 日乌苏南 518 级地震“预报较好”,在国家地震局震发科
1995 368 号文件中受到表扬 。下面先简要回顾对两次地震的中短期预报分析过程 。1 中短期预报的研究基础
111 地震大形势跟踪分析
1994 年 12 月 ,在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已进入本世纪第五个地震活跃幕 7 年之时 ,国家地 震局召开了全国 1995,1997 年地震大形势研讨会 ,综合多种资料与预测方法研究认为 “: 今 后 3 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将进一步增强 ,存在发生多次 7 级以上大震的可能 。强震活动的
?主体地区是青藏构造块体北缘与其东部 、南北地震带南段和天山地震带”。为了进一步判
?1988,1990 年 ,南北地震带中北段 1,2 年内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
根据专家研究 ,印度板块北边界的东 、西两个端点附近为两个突出的中深源地震区 ,对
()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张国民等 ,1994。通过本世纪以来印度板块的东 、西两触 角影响域的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对比 ,虽然总体上东触角影响区域的活动强度与频度高于
( 西触角影响区域 ,但这两个区域的强震活动具有一定的交替活动特点 图 2 中 1930 年以来
) (() ) 较明显。1988 年以来 M ?610 以上地震震中分布 图 1 a与 1994 年 1 月至 12 月 M ? S L
(( ) ) 310 地震震中分布 图 1 b对比 ,前者显示东触角影响域活动水平明显高于西触角影响域 , 而后者则显示西触角小震活动明显比东触角密集 ,显示出了西触角影响域近期地震活动将 要增强的迹象 。
图 1 我国西部地区震中分布图
Fig. 1 Epicenter dist ributio n map in West China
()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 11988 年以来强震活动主要分布于印度板块东触角影响域的
( ) 格局很可能要发生改变 。2如果东触角强震活动继续维持 ,由于两次由南向北扩展迁移 (( ) ) 赵振才 ,1995已经结束 ,强震活动仍将开始于印度板块东触角附近的中缅交界地区 。3不管东触角影响域的强震活动是否持续 ,西触角影响域将出现强震活动的可能性很大 。
112 中长期地震危险区研究
分析大地形变监测研究提出的“川滇交界 、鲜水河 、祁连山构造带以及新疆中天山北侧”
? 几个中长期危险区 ,只有中天山地区自 1988 年复测以后已多年没有复测 ,但其 1988 年以
前的垂直差异运动强度不亚于南北地震带垂直运动最强烈的川滇地区 。因此 ,这一地区的
?江在森等 ,1994 ,南北地震带与青藏块体东部近期大地形变特征与未来 3 年地震大形势 。
?国家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 ,1992 ,1993 年度震情研究报告 。
中国地震14 卷 186
图 2 印度板块两触角影响域地震活动对经 M2t 图
Fig. 2 Co nt rast M2t map of seismicity in influence regio n by t wo antenna of India plate 地震危险性不能排除 。根据块体交接带上各形变场演化的关联性 ,中天山北侧垂直运动强 烈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帕米尔 - 天山地震带构造运动状况 ,为强震孕育的应变能积累 提供了条件 ,因而帕米尔 - 天山地震带将可能是本地震活跃期强震活动的场所之一 。 2 中短期预报研究
211 中短期强震危险区域的研究
1995 年 1 月我们专门分析研究了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确定的 1995,1997 年地震危险
?() ( ) 区 西部危险区 6 个和 1995 年度地震危险区 西部 7 个中哪几个区地震危险性更紧迫 的问题 。结合上述地震大形势分析 ,得出了最紧迫的两个区域 : 一个是新疆西部地区 ,另一 个是云南南 部 中 缅 交 界 或 附 近 地 区 。如 果 印 度 板 块 东 触 角 活 动 影 响 区 短 期 内 不 出 现 与 1988,1994 年间相类似的地震活动迁移 ,则新疆西部的地震危险性更大 。新疆地震局会商
?报告 中反映的测震学指标异常及流动水准 、定点形变等前兆异常 ,也支持这一地区的强震
危险性 。因此 ,我们把此区确定为中短期预报的研究重点 。
212 中短期强震预报区的判定
() 频发区 ,其中西天山地震活动的强度较高 ,印度板块西触角附近地震活动的频度较高 ; 2据
( ) 帕米尔 - 天山地震带将出现显著的强震活动判断 ,西天山可能会有 7 级左右强震活动 ; 3从区域构造动力源考虑 ,强震活动很可能从南部开始 ,西天山地区的活动强度可能高于西触 角附近 。
在新疆地震局 1995 年度震情报告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结合分析了新疆地区测震学方法 异常与前兆观测异常的分布 ,并用 b 值扫描等方法 ,寻求空间预报依据 。此外收集了全疆 浅层地温资料 ,根据有关震例资料 ,也把它作为圈定预报区的重要依据 。在利用多种资料进 行综合分析时 ,众多观测点异常情况各异 ,我们注重了测震学指标和前兆突出的异常及异常 群体时间较同步的地区 ,同时兼顾了 1988 年以来 5 级左右地震相对较活跃的地带 ,并参考 了 1994 年 M ?3 地震的分布特征 。综合多种资料 ,按填卡规定要求 ,我们圈定了两个中短 L
期预报区 。
213 填卡预报内容及依据
21311 预报内容
( 第一张卡 :预报新疆喀什 、乌恰 、英吉沙一带 3818?,4016?N ,7415?,7618?E ,最大直距
) 200 km,1995 年 4 月 1 日至 1996 年 3 月 31 日有 6,7 级地震 。
( ) 第二张卡 :预报新疆的新源 、精河一带 42?,45?N ,8114?,8417?E ,最大直距 300 km,
1995 年 5 月 1 日至 1996 年 4 月 30 日有 615,715 级地震 。
21312 主要依据
() 第一张卡 : 1帕米尔毗连地区历来强震频繁 ,但自 1992 年 8 月吉尔吉斯 717 级地震以 来 ,地震异常平静 ,已达 32 个月 。根据印度板块东西两尖角及其以北地区交替活动的特点 ,
( ) 预计本区将很快恢复较高的活动水平 。2全疆浅层地温观测资料显示 ,1993 年以来在大
() 部分地区为负值时 ,本区却升为较高的正距平值 ,此后仍呈起伏增强的趋势 。3乌恰 、阿合 奇两地的定点形变观测 ,1994 年 1 月以来打破年变 ,乌什地应力观测资料 1993 年 1 月以来
() 出现年变畸形 。4一些测震学方法 ,如空区 、缺震分析 、C 值 、D 值 、模糊聚类 、P P 回归等 显示本区 1992 年或 1993 年以来出现异常 。
() 第二张卡 : 1印度板块两尖角及其以北地区强震具交替活动特征 。现东尖角及其以北地区强震活动开始明显减弱 ,西尖角及以北地区的我国新疆地区地震活动将会逐步增强 。 () ( ) 2大面积浅层地温资料显示 ,天山地区 1994 年底以来普遍出现 ?1 ?的明显异常 。3乌 苏 - 精河 - 伊宁流动水准复测资料出现异常 ,幅度已达 1198 mm ,持续时间超过 70 个月 ;精
( ) 河定点形变 1994 年 7 月以来提前转向 ,打破年变 。4若干测震学方法 ,如震情窗及调制
() 窗 、条带 、b 值等 ,均在乌苏 - 精河 - 伊宁一带出现异常 由于图件过多 ,一律略去。
214 预报效果检评
1996 年 3 月 19 日发生的新疆阿图什 619 级地震 ,震中为 3919?N ,7618?E ,落于上述第 一张预报卡片圈定的边线上 ,实现了时间 、地点 、震级三要素正确的中短期 B 类预报 。被评 为 1996 年 度 中 短 期 预 报 B 类 二 等 奖 。1995 年 5 月 2 日 发 生 的 新 疆 乌 苏 南 518 级 地 震 () ( ) 4318?N ,8417?E距预报圈边线约 20 km 容许误差为最大直距的 10 %,但预报震级偏高 。 在国家地震局震发科 1995 368 号文件中作为“预报较好”给予表扬 。虽然第一张卡预报效
果较好 ,但综合两张卡更能看到所作预报与地震实况的偏差 。预测南部地震先发生 ,北部地
中 国 地 震14 卷 188
震后发生及北部震级比南部震级高的判断等都与实际不符 。再从填报这两张预报卡的研究
过程看 ,发现对地震大形势的估计和对 1 年尺度的强震危险在大的区域上的判断比较正确 ,
但最后进行预报圈的划定的确相当困难 。
3 几点认识
我们填报的两张中短期预报 B 类卡对阿图什 619 级地震实现了三要素的正确预报 ,对 乌苏南 518 级地震的预报也达到两要素基本正确的效果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中短期预报 实践的有益尝试 。在预报研究过程中 ,自觉运用了我国地震预报专家总结归纳的“长中短临 渐进式”和“源的过程的追踪与场的动态监视相结合”及“块 、带 、源 、场 、兆 、触 、震逼近”等追
( ) 踪预报的科学思路 。总括起来 ,我们注意了这样几个环节 : 1将地震大形势与大地形变确 定的中长期危险区 、全国会商确定的中期 、年度危险区研究相结合 ,判定地震危险区中紧迫
() 程度高的区 ; 2把大区域地震活动与大地形变演化特征相结合 ,进行大区域地震形势跟踪
( ) 分析 ,在较大的构造区域上判定 1 年尺度强震活动的主要区带 ; 3尽可能利用更多的资料 信息 ,注意长 、中 、短期时间域和大 、中 、小空间域资料信息的定性综合分析 ,在这样的基础 上 ,实现预测区域由大到小的逼近 。
总体上讲 ,地震预报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我国的地震预报也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 。但经过多年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 ,已形成了一套好的科学思路 ,方法 、理论的研究也 有很大发展 。强震的中长期危险区预测 、地震大形势预测已有较高的准确率 ,全国地震趋势
() 会商圈定的年度危险区的准确率也在提高 。但目前中短期预报填卡 要求圈定范围小的准 确率还相当低 。从我们的预报实践看 ,做出较正确预报的困难不仅是研究水平问题 ,更直接
() 的原因是目前能用于中短期预报的监测信息量远远不够 多震的西北地区较突出。
根据现在的科研条件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为提高强震预报的准确率 ,定性定量相 结合的方法是可取的 。这是因为目前定量监测信息的时空密度不够 ,尚不具备从物理机制 上进行定量预报的条件 。故过于强调预报的定量指标 ,单纯从数值上卡 ,则有可能脱离物理 基础 。而定性分析则会自觉不自觉地从力学的机理分析出发 ,因而 ,应不断总结定性定量综 合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
参考文献
江在森 、王双绪 、赵振才 ,1997 ,南北地震带与青藏块体东部近期大地形变与地震特征 , 中国地震 , Vol . 13 , No . 2 , 139 ,
150 。
张国民 ,李献智 、耿鲁明 ,1994 ,印度板块地震活动和中国大陆地震 ,地震 ,No . 3 ,1,9 。 赵
振才 ,1995 ,青疆块体及其周边地震活动的迁移 ,西北地震学报 ,Vol . 17 ,No . 2 ,26,32 。
The Study of Medium an d Short2term Predict ion f or Artux Earth2 qua ke ( M = 6 . 9) an d Usunan Earthqua ke ( M = 5 . 8) S S
1) 1) 2) 1) 1)J i a n g Zaisen , Zhao Zhencai , W a n g Hai t ao, W a n g J i yi n g, W a n g S h u a n g x u ) ( )1The Seco nd Crastal Deformatio n Center ,CSB , Xi’an 710054 ,China
) ( )2Seismological Bureau of Xinjiang U ygur Auto no mous Regio n ,U 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In t his paper , t he p rocess of medium and sho rt2ter m p redictio n filling in t he special
) ( ) ( ) cardfo r Art ux eart hquake M = 6 . 9and U sunan eart hquake M = 5 . 8in Xinjiang area , S S
is int ro duced. The urgent seismic risk regio ns are judged f ro m such risk regio ns as deter mined lo ng and medium2ter m seismic risk regio ns wit h geo detic defo r matio n data , and draw n medium2 ter m seismic risk regio n and annual seismic risk regio ns by t he w hole natio n seismologic co nsid2 eratio n , co mbining wit h large seismic sit uatio n analysis. We t race analysis abo ut t he sit uatio n in large area , and judge p rincipal risk regio n o r belt of seismic activity in a year , t hro ugh inte2 grate large area seismicit y and geo detic defo r matio n evolutio nal characteristics. As mo re as po s2 sible using info r matio n , st udy synt hetically o bservatio n info r matio n fo r lo ng , medium and sho rt
( ) ( ) ter ms time do mainand large2medium2small dimensio ns space do main, app roach t he fo re2 cast regio n of t he fo rt hco ming eart hquake f ro m large to small . The bet ter effect has been o b2 tained. So me questio ns abo ut eart hquake p redictio n have benn discussed.
Key words :Medium and short2term earthqua ke predict ion , Large seismic situat ion , Geodet ic
def ormat ion , Synthet ically analysis
作者简介 :江在森 ,男 ,1956 年生 ,1982 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获学士学位 。现为国家地震局第二地
形变监测中心研究员 ,从事地壳形变与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
范文五:转载 地震短期预报中的 地震波
转载 地震短期预报中的 地震波
地震短期预报中涉及到地震波,国内民间学者使用了地震波进行检测,取得一定效果。我们再看看专家的总结,下列文章非常精辟。
-在地质哲学研究学术论坛上的发言三-
王紫馨(方悟)2005.4.1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最早记录地震波的仪器是张衡在公元132年(东汉阳嘉元年)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这台仪器的发明,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地震震动是从远处一定方向传播来的地面运动。
地震波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用"逐次逼近"的研究方法,用地震记录来研究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本身,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
地震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纵波反映的是地球介质的体应变,而横波则反映地球介质的剪切应变,实际上纵波是由岩浆向上的喷涌形成,横波是由喷口断面的撕咧形成的。流体不承受剪切变形,横波不能传播。
地震波中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就相应地称为体波,纵波和横波都是体波。纵波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在地壳里纵波波速为每秒6公里,横波波速为每秒4公里,面波波速为每秒3公里。
地球内部构造及物质状态,无法直接观察,主要借助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称不连续面。
莫霍面就是1909年奥地利(克罗地亚人)莫霍洛维奇发现的。在地下33公里处,纵波速度由7.6公里/秒增至8.1公里/秒,横波由4.2公里/秒增至4.6公里/秒,波速的突然增加说明存在一个大的不连续面。自莫霍面向下,地震波速继续增大,地幔物质较地壳均匀,地震波速也均匀增加,直至纵波13.64公里/秒,横波7.3公里/秒。
从地震波传播情况看,地幔物质硬度比钢铁大,密度也应大于铁。我们可以到铁矿山去测试地震波在铁矿岩(赤铁矿含铁70?,比重5-5.3)中的传播速度,也可到比重更大的辉铜矿(含铜79.8?,比重5.5-5.8)测一下地震波速。
传统观点认为地幔物质密度5.6,和辉铜矿比一下,肯定有不小的误差。铅的比重大,我国湖南水口山的方铅矿含铅86.6?,比重在7.4-7.68,云南个旧的锡矿含锡78?,比重6.8-7.1,都可以测测地震波速。
地震在100~1000公里范围发生时,除了能见到纵波、横波及其尾波之外,
首波。首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地壳下方的波速还能见到一类特殊的地震波--
比地壳中的波速高,所以走在地壳下方的波反而比走在地壳中的波"先行到达"。我们用锤子敲击钢轨,声音和震动可以传得很远,而如果是木制轨道,则传得不远,它说明高密度物质和良好的晶格结构具有很强的传递能量的作用,这也是金属具有导电性的原因。把这个性质推展到地震波,就应认识到它在密度大的物质中传播快,密度小的物质中传播慢,有首波说明地壳下部比上部密度大,地幔物质密度比地壳大,下地幔底层会有多种未知的超重元素。
地幔地震波速大于地壳一倍,对物质密度来说,则不只一倍,而应以平方论之。引力及重力大小由物质与天体质心距离的平方决定,反过来,天体形成时自然排序,反映重力作用的物质密度也一定遵守平方规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气层与地壳层的比较推知。主流观点认为地核是铁、镍等重金属构成,其密度比地幔还小,哪里称得上是高致密状态。
地幔上部距地表50-250公里范围内,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使地下物质硅、镁、铁等形成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称软流圈,地震波速明显下降。地表玄武岩就来自上地幔。虽然岩浆也是一种液体,但好象并不阻断横波传播,我没有查到相关材料,请大家给予补充说明。它和人们所说的外地核液体状态完全不同。外地核是超流体,也是超导体,因中微子是磁量子,它构成的内地核转动速度快于外地核而形成地磁发电机机制。
1914年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处,体波突然"消声匿迹",出现了一个"影区",地震波在地核的界面上发生了折射,纵波突然降至8.1公里/秒,横波则完全消失,根据这一现象,地核的存在得到确认。从地震波传播的情况来看,地核似乎是不传播横波的,地震学家因此推测,地核是液态的。
1936年,丹麦女地震学家莱曼在"阴影"中辨认出地球的固态内核的形象,即在液态的地核之中还有一个固态的内核。当时很多专家表示怀疑,但最后还是莱曼胜利了。
按重力场理论,地核的两个层次应为两种不同状态物质组成,内核是中微子,作为玻色子它可以无限量聚集,并形成整体运动,其纯量子形态使之与外地核构成区别,不相连接构成空隙。我原来说地月系质心在外地核边缘,错了,在内外地核之间,这是因为中微子构成的内核比玻爱凝聚态的超流体外核具有大得多的密度,因而计算出的质心应向中心移动。
1996年,宋晓东和理查兹发现,地球内核的转动比地壳、地幔快,科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是,内核转动究竟是时快时慢呢,还是一直比地壳、地幔快?我认为钢性、整体性越好的物体转动越快,可以肯定内核转速一直快于地球其他部分,这可以从同是中微子构成的射电星高速旋转的现象来印证。地震波在浅处的衰减要比在深处慢,原因是,浅处"冷",深处"热"。物质越热,地震波能量转变成热能的效率就越高。地震学家猜测:冷的浅部的物质俯冲到热的深部的物质当中是地下深处600~700公里深处地震的(深源地震)发生的原因。我已说过,地幔物质只有上升过程,没有下沉过程,这是物质密度或说重力作用所决定的,你可曾见到比水轻的木块沉到水底?阿基米德定律具有普遍性,所以深源地震的原因依然是裂变导致的岩层膨胀。
地震波探测中,有几类特殊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类是间断面。它不仅是力学的间断面,也应把它看成是物质的间断面。第二类是低速带。一般认为,低速带与比较热的、比较软的物质联系在一起,还应看到它与较轻的物质联系在一起。第三类称为"热柱"。它是从地球外核附近直至岩石层的"烟囱"状的结构,它是地幔重物质向地表输送的孔道,是火山形成的基本因素。其原理类似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也是恒星内部物质向外输送的通道。
概括以上所述,地震波最大的作用就是说明了地球的内部结构,而这个结构正是牛顿万有引力重力场能级分布律所规定的一切天体结构,凡称得上是星球的,都有相同结构,只因它们在星系、恒星系中不同的位置及质量,而划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如果地球大如太阳,它会在地核、地幔、地壳、大气之
外加上第五层:裂变燃烧层。宇宙中的一切遵循着引力重力规律,如水星密度在诸行星中最大,使得水星外壳就相当于地幔,因而也没有大气层。
地震学家伽利津说:"可以把一次地震比作一盏灯,它点燃的时间很短,却为我们照亮了地球的内部,使我们了解到在地球内部发生了些什么…"。但没有辩证思想,我们仍很难猜到地球内部发生了些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从波的角度看地震短期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