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1. 熟悉统计基础知识;
2. 最好有较好的数学功底;
3. 熟悉你单位的业务(生产知识),如是生产单位,一定要掌握基本的生产过程, 当然越细越好;如是商业单位,应了解基本的业务过程;
4. 对你单位的质检工作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5. 虽然是质检科统计,但也要学好经济学;
6. 当然了,还有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这对你来说肯定没问题;
7. 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学好统计法,充分利用好统计法,维护好统计人员的权利;尽好统计人员的义务;
以上所说,应是统计人员的基本功,
做过一段时间你就感觉到,统计人员的知识面是最广的。
统计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统计内容,是统计工作最终成果的体现。如何写出有质量、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并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为领导提供建议,是作为统计员的我不断思索,努力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汇报自己的一些体会。 —、完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统计分析,既是统计工作参与管理实践的成果,也是统计工作的总结与提高过程。在日前召开的华东地区烟草行业统计学术论文研讨会上,我根据统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撰写《企业非实物形态的成本统计分析与控制》统计论文,能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实
际上也是对我厂统计分析,为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服务的肯定。 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始建于1929年,一直是我国烟草行业内的专业生产卷烟商标的印刷厂。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场为中心,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力度,引进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和制版设备,在浦东新区兴建了上海罗德烟草印务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鼎印刷厂,形成了国内印刷技术领先的综合优势,生产规模和经济指标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产品为卷烟商标和包装装潢印刷品。是“中国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传统的报表统计向结构、效益分析的转变,作为企业的综合统计员,大量数据的接触,既有看到企业不断发展的喜悦,也能透过数字看到不少问题的存在。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自己深深感到做好统计工作的压力。统计分析是统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体现,如何打造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在用心做好统计的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五个做好”,实现了统计认识、基础、素质、技能和指导等五个方面的完善提高,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更好一些。
1、做好统计工作重心的转移。
企业统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我认为,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宏观经济的形势,更要研究企业微观经济状况,分析研究自己接触的、熟悉的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可实施的改进措施,这就是统计为企业发展服务,统计分析要务实的所在。
企业竞争的基础体现在投入产出上。依托上海烟草集团的优势,近年来,我厂在技术进步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其中在胶印设备上先后引进了海得堡CD 102六色胶印机3台、五色胶印机1台和瑞士BOBST烫金机、104自动模切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以及相配套设备。K-MART、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大公司在选择国内产品包装定点配套企业时,到我厂进行考察后对我厂生产规模、技术实力也是0K。 胶印印刷作为我厂主体生产,大量的固定资产、人员的投入,生产效率的发挥一直企业领导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产品在市场竞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问题。我在工作中注意围绕这些企业的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积累有心人。结合对生产过程观察,逐步建立有关数据资料,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得到了厂领导和员工的重视和支持,并形成具有我厂特色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说明了统计分析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
2、做好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
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统计规范管理是企业统计人员的职责,也是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的需要。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中,根据上级统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要求,我先后负责起草修订了厂《统计工作管理规定》、《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产成品管理规定》和《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等多个统计管理标准,通过标准制度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也为统计分析提供数据的支持。
比如《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就是对企业内印刷生产的各种统计指标进行定义、计算口径的界定和统一,规范了基础数据管理。《产成品
管理规定》通过对我厂产成品从合格入库到销售过程中,产品销售、顾客服务等单据、表式和要求的统一,确保了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计算准确。《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对统计分析的内容、格式、要求和职责作了详细规定,使得企业统计分析进入规范操作。
3、做好自身素质的学习提高。
遨游沧海才知海洋的深邃,统计职能由报表型统计向企业管理服务型统计转变,对统计人员来说,实际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察者向管理参与者角色的转换。所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统计、写好分析的关键,如果不加强学习,就难以满足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加强统计业务技能提高的同时,积极进行企业管理,特别是会计方面知识的学习,先后取得了统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由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对我统计分析参与企业管理,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中起到了较好的帮助作用。
4、做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
随着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作用越来越大,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
在加强企业管理中,我厂在生产定单管理、原辅材料管理、产品产销存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由于计算机软件和接口不同,反映到我综合统计的各种数据,无法在计算机中实现共享和利用。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不是等软件开发,而是通过办公自动化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利用EXCEL电子表格,开展电子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数据处理工作,为报表填报、统计分析起到了较
大便利和保证。把大量的计算整理工作给计算机做,也使我得到充分的时间投入到统计分析中,计算机能够为我们统计工作多做事,做好事。
5、做好对基层部门的统计指导。
厂综合统计反映的是整个企业统计情况,统计报表、分析数据需要下面车间部门的支持。为此,我注意做好对车间部门统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帮助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比如在开展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活动中,新的车间生产日报表、新生产统计指标的确定、计算口径界定、统计台帐的设置等,反复与车间领导和统计员进行讨论,帮助完善,使得新的生产统计制度得到很好运行。企业胶印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工作,统计分析的深入,也是在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的支持配合下,取得成绩的。
二、优化数据,不断提高统计分析作用
数据说话并不是在统计分析中大量数据的堆砌,也不是数据简单罗列,而是用数据来提高统计分析的含金量。数据是一座金库,就看我们如何数据挖掘、优化的深加工。统计分析求真就是要用数据演绎、推导和求证,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管理状况,也统计发展的根本需要。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不少统计分析是缺少数据支撑,说服力乏味无力,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大量数据产生又被空置,没有被充分利用。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专题统计分析能够产生较好效果,就是从数据挖掘,分析利用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基础。生产过程的数据优化,经历了“挖掘、组合、运用、提高”的四个
过程。
1、生产数据的挖掘利用。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我厂统计工作虽然不断完善,但是,产、质、损数据统计发展是不平衡的。ISO9000标准体系认证通过,大大丰富了产品质量管理指标;成本管理同样有产品得率、原辅材料损耗率、产品料工费等许多指标。而生产统计仍然停留在品种、产量和产值等量的指标,特别是缺乏对生产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近年来加强管理,在生产过程增加了许多记录台帐和表格以及大量数据,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为统计分析提供有力的说明。
数据是某一客观事物的记录,一个数据仅能说明某个事物,而一组数据就能表达一种现象,多组数据组合起来分析,就能描述某一内问题在联系,揭示某种客观规律。数据的挖掘、价值的发现是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对企业统计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认识基础。 例如,机台调换任务是印刷生产中常见的事,说明一个生产定单的调换。把调换任务时间累计起来,就能反映其对机台有效运行时间的影响;除以调换任务次数,反映了平均每次调换任务时间,是机台人员操纵技能的说明;把调换任务次数累计起来,反映了定单情况对生产的影响;不同的产品,调换任务时间也不同,反映产品结构对其影响;把所有调换任务时间与有关指标相结合,就能反映其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把调换任务时间与其他停机时间相结合,就能反映调换任务在设备停机因素中的比重。整体归纳起来,说明机台调换任务是影响生产效率发挥的因素之一。一个简单的数据通过挖掘,能够帮助我们产
生新的认识。
2、统计数据的多元组合。
在统计分析中对生产数据的再认识,不断发现其价值,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才能为生产效率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生产效率是多元因素影响的结果,生产要素间的互相制约性,需要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数据重组,使得复杂的问题数字化,数字化问题清晰化,促进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
首先、对生产效率的分析,我没有采取过去对产品数量、质量和纸张等材料消耗的常规分析,而是用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理念,对生产要素中影响效率发挥因素进行分析,从印刷实现率统计分析入手,通过产品结构、设备状况、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组合分析,到最后验证点———胶印色令加工成本,大量统计数据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胶印生产效率问题的说明。
其次,根据生产过程数据组合的情况,设计了有关生产效率统计指标,能够客观、充分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状况。比如印刷生产的运行率、实现率指标的确立。为了准确核定机台生产能力标准,我不是简单根据设备理论能力,也不是只看车间的上报数据,而是到机台旁跟踪观察实际运行情况,在分管厂领导支持下,与生产车间、设备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一起,根据设备状况,承印产品情况逐台进行讨论确定。 第三、数据成了统计人员用武之地。车间的统计更加细的组合,充分反映出各机台运行状况,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对机台运行情况的影响。车间统计人员依靠计算机软件帮忙,还忙的很。这一整套新的生
产效率的统计对车间生产管理起了很大帮助。生产过程统计的内容多了,统计人员用数据来说明生产问题,车间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也提高了。
3、统计数据的运用实践。
作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多年来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企业干部与职工看到和听到都是企业比较好的情况。在我和其他同志通过二个多月数据运用,在对胶印生产效率的统计与分析研究基础上,用powerpoint的形式,进行《胶印产品生产效率分析和对策》专题分析,推出了27张关于胶印生产数据的统计表,上千个数据,一层一层的分析,用数据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 就是这些过去不曾被注意的数据,为统计分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数据充分、说服力强,引得参加分析会干部与职工的惊叹和折服,问题的存在和分析,得到厂领导的肯定和重视,起到了很好的决策参谋作用。
烟草行业企业有一个明显特点,企业领导和职工都很想把事情做好,积极性和热情很高。通过分析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会后厂领导立即召开有关部门会议,讨论专题分析中反映的问题,布置改进措施。向彩印车间、生产技术科等五个部门开具了厂长签发的“提高胶印生产运行率、实现率”项目督办单。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从生产准备阶段、设备保证能力、工艺技术研究、材料保障和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强化各项管理措施。企管办定期将完成情况书面反馈厂长室。第二年还把“提高胶印生产效率”列入企业方针目标,把胶印生产运行率列入对车
间管理的考核。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厂胶印生产效率提高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的措施和效果在统计论文中有详细描述,这里省略)
4、统计数据的改进提高。
通过对胶印生产效率的专题统计分析,数据的开发利用的方法,也促进了企业各部门分析工作的提高,一些很平常的数据都被运用到加强生产管理中。比如设备维修,时间上统计有无故障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和故障维修时间分(最长故障修理时间、最短故障修理时间);故障情况统计分日常故障、重复故障和预防性维修以及次数;频率统计情况又分故障停机率、最短故障间隔期(天)、故障频率(次/百小时)和最长天数故障频率(次/百小时)等,每月通过数据把简单的设备维修情况描述的清清楚楚,促进设备为生产保障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随着统计工作从注重总量指标分析向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转变,对客观事物简单描述的统计分析,已经不能适应领导决策、管理进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研究方向上紧紧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运用新的思想去分析新问题。为此,我从创新意识、理论研究,联系实际三方面,将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合,加强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管理提升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统计分析要有创新意识
印刷生产是属于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加工过程,传统的生产管理确定往
往是依据以往的经验。这种经验性的认识对生产效率的重视,是模糊和缺乏系统性的。需要用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去研究分析,其重要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厂十分重视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和成本指标的改善,经济效益名列上海市包装印刷行业前茅。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我厂设备是一流的,产品质量也一流,而生产运行质量并非是理想,主要是对生产效率发挥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
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对产量、质量和成本等指标的管理,是长期传统管理所形成的。而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辅材料外,还有是活化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与效率发挥、资源利用有密切关系,其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实物形态,我们称之为非实物形态成本,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产品成本。这就引出了对产品成本分类的再认识,用不同标志的分类就有不同的成本涵义理解和管理。
2、统计分析要注重理论研究。
会计上对产品成本用不同的标志有科学的分类。邯钢经验就是说明了成本管理要结合实际。产品成本按物质形态来分,是根据产品生产实际,从统计角度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成本管理把产品成本分为料、工、费核算,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析是有科学道理。这些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理解,也不是企业所有人员能够掌握应用。我认为,统计人员参与经济效益提高的分析,不是简单重复成本分析,也不是要求会计上改变产品成本
核算。而是我们统计工作如何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需要有一个切入点。生产效率是一个切入点,就是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问题,即:统计分析的策划。促使我们对非实物形态成本,进行认识和管理理念的探讨和研究。
在统计论文中,我对产品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之间的认识,从概念、内容、方法和作用结果上,作了详细的区别与联系描述,这些分析认识使得我们在观念上、重视程度和分析方向上有了一个突破,归纳起来解决了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四个问题:
1).产品成本按实物形态分,把关系生产效率、资源有效利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能够在产品实物成本后面,更形象、更系统地反映“效率”在产品上的成本。虽然其成本值很微小,但在生产管理却是薄弱环节,是大有文章可做。
2).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和控制,由于不同于会计的成本核算,这就为统计工作参与降低产品成本活动提供了需要。由统计人员来做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统计,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管理结果都一样,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关注的,是生产效率发挥、资源有效利用等问题。由于会计是以金额发生来核算,没有办法进行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核算要求。而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的角度,就能够进行系统的生产效率统计分析,是企业全员成本管理的补兖。
4).统计分析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产生。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需要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非
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实际是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发挥的控制。所以,我厂生产过程中这些效率发挥的统计分析,很自然被生产管理者重视和利用。
3、统计分析要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的深入,我们把它演绎为一种管理理念,并运用于提高胶印生产效率的研究,结合生产过程数据的开发运用,从六个层面,十二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促进了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完善了生产管理,形成了新的生产统计模式,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非实物形态管理理念在论文中有详细的研究、统计运用、实施措施和产生效果的说明,这里不作详细的描述。)
一个生产系统包含了协作组织的管理体系和生产设备的合理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即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组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这就是1+1>2的系统效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企业各方面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的结果。
企业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很重要。对生产完成,过去主要讲产量、质量,讲节约多少纸张和油墨的分析,不讲究设备能力发挥的如何:对生产定单安排首先考虑完成,很少考虑生产中使用设备的成本,也不讲究设备性能和印刷色数利用,印刷两个颜色产品会用四色胶印机甚至六色胶印机印刷;因为生产效率发挥高低,对车间管理上不考核,所以大家也不关心有多少效益在生产过程中被“损失”丢掉。现在,生产任务完成的评价,不仅仅是看定单按时完成、产量和质量情况,还
有生产过程效率发挥情况如何。
通过产品生产过程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管理得到了的持续改进。当年末统计,平均胶印色令成本比上年降低26.9%,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55.31万元。第二年,平均胶印色令成本又比上年水平降低22.78%。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04.73万元。我厂胶印色令成本降低的成果课题也获得了上海烟草(集团)公司2001年管理成果评审的二等奖。
今年来,我厂领导进一步重视生产过程数据质量的改进,加大了硬件和软件建设投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构筑新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统计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生产定单从管理评审到机台安排、产品入库一系列生产过程数据,通过信息集成系统的处理,正逐步由期末反映向期中控制的转变。
统计的价值是在服务中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是一个很大课题,我们的认识还是粗浅的,统计分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运用新的统计知识去研究提高,比如异常数据诊断、数据挖掘理论,建立个性化的统计分析模式等等,使我们的统计分析有质的飞跃,才能迎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企业的新挑战。
范文二: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决策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经济结构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党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从而也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但是统计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社会上很大部分人对统计数据有很大的质疑,认为统计数据是统计人员凭空估计的。这对统计数据的公信力是很大的威胁,使统计部门的权威大打折扣,对统计人员也是很大的挑战,作为一名统计人员,要敢于迎接挑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全面了解其他专业的统计知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对统计数据的收集要不怕繁琐,全面收集,应统尽统,严格审核,及时上报。紧紧围绕“三个提高”——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目标,创造和发扬统计精神。
一是发扬五种精神
在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各种精神,比如:“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等,所以作为统计系统,也应当有自己的统计精神。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一定能完成“三个提高”的目标。
一是学习精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变为适应社会需要我读书为主动的我要读书建设社会,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二是团队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基础上,齐心协力,紧密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本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求真务实精神。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发扬务实精神,就是想问题、做工作,不好高骛远,沉下心思,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四是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品质。奉献精神,对于统计人来讲,更有着特别的意义。统计工作服务的是宏观决策,着眼于事务的总体,无权有责,清苦、贫寒,没有奉献精神就无法干好统计工作。
五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源泉,是统计部门前进的长远动力。作为统计人,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
二、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公众利益、服务于长远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政府,为公众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
二是大局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当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
三是进取意识。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人生态度和处事标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作为统计人,要在各种困难面前,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四是纪律意识。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用之于规范秩序、规范程序的制度。规范大范围、大行业、大环境的纪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制定。规范小单位、小范围的纪律用制度的形式体现。作为统计人,不仅要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五是服从意识。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一条铁的纪律。除非上级决策有重大失误和隐患,否则任何人、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背、均不得打折扣。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拈轻怕重,瞻前顾后,再苦再累,也要勇挑重担。
三、提高五方面的能力
一是业务能力。统计是一门科学,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日益扩展。我
们从事统计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而且要熟悉掌握一定的统计技巧,这样才能成为统计行业的行家理手。
二是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规律,人类也如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游刃有余地运用新的统计手段。
三是写作能力。统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统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研究、开发、表达出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
四是分析能力。统计工作是“针线活”,有一定的准确性。统计的原始资料是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出内在的规律,反映出潜在的问题,解释出问题的实质,靠的就是分析能力。
五是调研能力。调研就是调查研究,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作为统计人,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
(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三)
天长市长提出“四个着力”做好统计工作
日前,天长市统计局召开全市首席统计员、统计员培训会议,市长杨东坡到会讲话,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要着力夯实统计基础,提升基层统计能力。基层基础工作关系到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决定着统计数据和服务的质量,是统计事业发展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工作。统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腿、多调研,要做到“六跑”,即一跑村庄,二跑农户,三跑市场,四跑机关事业单位,五跑企业,六跑工地。
二要着力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地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客观、准确、快速反映全市经济运行状况。要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准确研判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要着力转变统计服务发展方式。要适应上级统计部门在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定期监测、反映产业结构升级进展,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减排情况的跟踪统计。
四要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将提高数据质量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统计数据质量审核检查和评估机制,认真做好统计数据审核把关工作,多出统计精品,确保发布的每一个数据真实可靠,全面、准确反映天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
(四)
马建堂: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 为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提供法治保障
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 为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提供法治保障
新统计法的出台,使我们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统计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推动统计工作特别是统计法制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多年来,统计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贯彻执行,但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执行得不够好,甚至存在着公然违背统计法的现象,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要切实增强对统计法的敬畏意识,切实增强执行统计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挺起腰板,擦亮眼睛,以不怕挨扳子、不怕挪位子、不怕丢帽子的“三不怕”精神,勇于亮剑,敢于斗争,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坚决捍卫统计法的尊严。
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的法治理念。理念是一种信仰,有了坚强的理念,我们就会不屈不挠地去追求、去奋斗。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统计法,牢固树立统计法治理念,使统计法治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浸透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统计法的各项规定作为行动指南,以统计法赋予的职责、职权为“三个提高”提供法律保障。统计法规定应当做的,必须坚决地、不折不扣地照办;统计法禁止做的,必须坚决地、毫不含糊地不做。
严格依法规范统计调查活动。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对统计活动的管理,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定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不断提高统计调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要依法健全统计调查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确保乡镇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要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度,强化对统计调查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审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矛盾;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从严控制承接委托统计调查项目;要严格依法搜集统计资料,依法审核统计资料,依法加工汇总统计资料,坚决抵制对统计数据的各种干扰;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严禁借评估之名擅自修改或者篡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和公布统计资料。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统计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三个提高”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重要作用的迫切需要。要加快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建立健全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统计资料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发布统计数据,严格执行统计资料公布审核制度,切实维护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进一步增强统计工作的透明度,积极诠释统计指标,加大统计调查过程和方法制度的公开力度。要严格执行统计资料保密制度,统计工作中获得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坚决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贯彻执行统计法,推进“三个提高”,必须认真履行统计法赋予的监督检查职责,坚决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敢不敢查办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案件,敢不敢追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责任人的责任,是对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大局意识、法治观念和坚强执行力的具体检验,是对各级统计机构推进“三个提高”的重要考验。对于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干预统计数据或者对弄虚作假行为失察的,对于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编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的,要下大力气严肃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第一,各级统计局、调查队负责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从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统计法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贯彻执行统计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第二,要大力推进统计法制队伍建设。各省(区、市)统计局都要把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按照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构建由市级以上政府统计专门执法机构和县级专职执法人员组成的执法体系,大力充实统计执法检查力量,力争今明两年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实现新的突破。第三,要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各级统计局、调查队必须牢固树立不执法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的观念,建立健全统计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推动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法制机构和法制工作人员,是统计法律尊严的维护者,是统计法律利剑的执柄者,是反对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尖兵,要敢于充当、善于充当与形形色色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的“黑脸包公”。第四,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以统计法进党校、进行政学院为抓手,重点抓好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对统计法的敬畏意识。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
国人口普查和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机,充分利用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的宣传渠道、宣传阵地和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广泛开展面向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普法宣传。主动通报和公开统计违法案件,发挥警示和教育作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
范文三: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统计内容,是统计工作最终成果的体现。如何写出有质量、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并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为领导提供建议,是作为统计员的我不断思索,努力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汇报自己的一些体会。 —、完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统计分析,既是统计工作参与管理实践的成果,也是统计工作的总结与提高过程。在日前召开的华东地区烟草行业统计学术论文研讨会上,我根据统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撰写《企业非实物形态的成本统计分析与控制》统计论文,能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我厂统计分析,为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服务的肯定。 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始建于1929年,一直是我国烟草行业内的专业生产卷烟商标的印刷厂。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场为中心,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力度,引进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和制版设备,在浦东新区兴建了上海罗德烟草印务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鼎印刷厂,形成了国内印刷技术领先的综合优势,生产规模和经济指标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产品为卷烟商标和包装装潢印刷品。是“中国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传统的报表统计向结构、效益分析的转变,作为企业的综合统计员,大量数据的接触,既有看到企业不断发展的喜悦,也能透过数字
看到不少问题的存在。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自己深深感到做好统计工作的压力。统计分析是统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体现,如何打造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在用心做好统计的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五个做好”,实现了统计认识、基础、素质、技能和指导等五个方面的完善提高,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更好一些。
1、做好统计工作重心的转移。
企业统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我认为,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宏观经济的形势,更要研究企业微观经济状况,分析研究自己接触的、熟悉的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可实施的改进措施,这就是统计为企业发展服务,统计分析要务实的所在。 企业竞争的基础体现在投入产出上。依托上海烟草集团的优势,近年来,我厂在技术进步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其中在胶印设备上先后引进了海得堡CD 102六色胶印机3台、五色胶印机1台和瑞士BOBST烫金机、104自动模切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以及相配套设备。K,MART、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大公司在选择国内产品包装定点配套企业时,到我厂进行考察后对我厂生产规模、技术实力也是0K。 胶印印刷作为我厂主体生产,大量的固定资产、人员的投入,生产效率的发挥一直企业领导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产品在市场竞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问题。我在工作中注意围绕这些企业的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积累有心人。结合对生产过程观察,逐步建立有关数据资料,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专题研究分析。
得到了厂领导和员工的重视和支持,并形成具有我厂特色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说明了统计分析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 2、做好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
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统计规范管理是企业统计人员的职责,也是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的需要。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中,根据上级统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要求,我先后负责起草修订了厂《统计工作管理规定》、《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产成品管理规定》和《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等多个统计管理标准,通过标准制度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也为统计分析提供数据的支持。 比如《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就是对企业内印刷生产的各种统计指标进行定义、计算口径的界定和统一,规范了基础数据管理。《产成品管理规定》通过对我厂产成品从合格入库到销售过程中,产品销售、顾客服务等单据、表式和要求的统一,确保了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计算准确。《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对统计分析的内容、格式、要求和职责作了详细规定,使得企业统计分析进入规范操作。 3、做好自身素质的学习提高。
遨游沧海才知海洋的深邃,统计职能由报表型统计向企业管理服务型统计转变,对统计人员来说,实际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察者向管理参与者角色的转换。所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统计、写好分析的关键,如果不加强学习,就难以满足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加强统计业务技能提高的同时,积极进行企业管理,特别是会计方面知识的学习,先后取得了统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
书,由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对我统计分析参与企业管理,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中起到了较好的帮助作用。
4、做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
随着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作用越来越大,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 在加强企业管理中,我厂在生产定单管理、原辅材料管理、产品产销存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由于计算机软件和接口不同,反映到我综合统计的各种数据,无法在计算机中实现共享和利用。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不是等软件开发,而是通过办公自动化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利用EXCEL电子表格,开展电子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数据处理工作,为报表填报、统计分析起到了较大便利和保证。把大量的计算整理工作给计算机做,也使我得到充分的时间投入到统计分析中,计算机能够为我们统计工作多做事,做好事。
5、做好对基层部门的统计指导。
厂综合统计反映的是整个企业统计情况,统计报表、分析数据需要下面车间部门的支持。为此,我注意做好对车间部门统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帮助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比如在开展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活动中,新的车间生产日报表、新生产统计指标的确定、计算口径界定、统计台帐的设置等,反复与车间领导和统计员进行讨论,帮助完善,使得新的生产统计制度得到很好运行。企业胶印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工作,统计分析的深入,也是在车间和部门
统计人员的支持配合下,取得成绩的。
二、优化数据,不断提高统计分析作用
数据说话并不是在统计分析中大量数据的堆砌,也不是数据简单罗列,而是用数据来提高统计分析的含金量。数据是一座金库,就看我们如何数据挖掘、优化的深加工。统计分析求真就是要用数据演绎、推导和求证,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管理状况,也统计发展的根本需要。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不少统计分析是缺少数据支撑,说服力乏味无力,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大量数据产生又被空置,没有被充分利用。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专题统计分析能够产生较好效果,就是从数据挖掘,分析利用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基础。生产过程的数据优化,经历了“挖掘、组合、运用、提高”的四个过程。
1、生产数据的挖掘利用。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我厂统计工作虽然不断完善,但是,产、质、损数据统计发展是不平衡的。ISO9000标准体系认证通过,大大丰富了产品质量管理指标;成本管理同样有产品得率、原辅材料损耗率、产品料工费等许多指标。而生产统计仍然停留在品种、产量和产值等量的指标,特别是缺乏对生产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近年来加强管理,在生产过程增加了许多记录台帐和表格以及大量数据,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为统计分析提供有力的说明。 数据是某一客观事物的记录,一个数据仅能说明某个事物,而一组数据就能表达一种现象,多组数据组合起来分析,就能描述某一内问题
在联系,揭示某种客观规律。数据的挖掘、价值的发现是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对企业统计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认识基础。 例如,机台调换任务是印刷生产中常见的事,说明一个生产定单的调换。把调换任务时间累计起来,就能反映其对机台有效运行时间的影响;除以调换任务次数,反映了平均每次调换任务时间,是机台人员操纵技能的说明;把调换任务次数累计起来,反映了定单情况对生产的影响;不同的产品,调换任务时间也不同,反映产品结构对其影响;把所有调换任务时间与有关指标相结合,就能反映其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把调换任务时间与其他停机时间相结合,就能反映调换任务在设备停机因素中的比重。整体归纳起来,说明机台调换任务是影响生产效率发挥的因素之一。一个简单的数据通过挖掘,能够帮助我们产生新的认识。
2、统计数据的多元组合。
在统计分析中对生产数据的再认识,不断发现其价值,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才能为生产效率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生产效率是多元因素影响的结果,生产要素间的互相制约性,需要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数据重组,使得复杂的问题数字化,数字化问题清晰化,促进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 首先、对生产效率的分析,我没有采取过去对产品数量、质量和纸张等材料消耗的常规分析,而是用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理念,对生产要素中影响效率发挥因素进行分析,从印刷实现率统计分析入手,通过产品结构、设备状况、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多
层次的组合分析,到最后验证点———胶印色令加工成本,大量统计数据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胶印生产效率问题的说明。 其次,根据生产过程数据组合的情况,设计了有关生产效率统计指标,能够客观、充分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状况。比如印刷生产的运行率、实现率指标的确立。为了准确核定机台生产能力标准,我不是简单根据设备理论能力,也不是只看车间的上报数据,而是到机台旁跟踪观察实际运行情况,在分管厂领导支持下,与生产车间、设备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一起,根据设备状况,承印产品情况逐台进行讨论确定。 第三、数据成了统计人员用武之地。车间的统计更加细的组合,充分反映出各机台运行状况,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对机台运行情况的影响。车间统计人员依靠计算机软件帮忙,还忙的很。这一整套新的生产效率的统计对车间生产管理起了很大帮助。生产过程统计的内容多了,统计人员用数据来说明生产问题,车间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也提高了。
3、统计数据的运用实践。
作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多年来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企业干部与职工看到和听到都是企业比较好的情况。在我和其他同志通过二个多月数据运用,在对胶印生产效率的统计与分析研究基础上,用powerpoint的形式,进行《胶印产品生产效率分析和对策》专题分析,推出了27张关于胶印生产数据的统计表,上千个数据,一层一层的分析,用数据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 就是这些过去不曾被注意的数据,为统计分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
用。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数据充分、说服力强,引得参加分析会干部与职工的惊叹和折服,问题的存在和分析,得到厂领导的肯定和重视,起到了很好的决策参谋作用。
烟草行业企业有一个明显特点,企业领导和职工都很想把事情做好,积极性和热情很高。通过分析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会后厂领导立即召开有关部门会议,讨论专题分析中反映的问题,布置改进措施。向彩印车间、生产技术科等五个部门开具了厂长签发的“提高胶印生产运行率、实现率”项目督办单。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从生产准备阶段、设备保证能力、工艺技术研究、材料保障和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强化各项管理措施。企管办定期将完成情况书面反馈厂长室。第二年还把“提高胶印生产效率”列入企业方针目标,把胶印生产运行率列入对车间管理的考核。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厂胶印生产效率提高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的措施和效果在统计论文中有详细描述,这里省略)
4、统计数据的改进提高。
通过对胶印生产效率的专题统计分析,数据的开发利用的方法,也促进了企业各部门分析工作的提高,一些很平常的数据都被运用到加强生产管理中。比如设备维修,时间上统计有无故障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和故障维修时间分(最长故障修理时间、最短故障修理时间);故障情况统计分日常故障、重复故障和预防性维修以及次数;频率统计情况又分故障停机率、最短故障间隔期(天)、故障频率(次,百小时)和最长天数故障频率(次,百小时)等,每月通过数据把简单
的设备维修情况描述的清清楚楚,促进设备为生产保障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随着统计工作从注重总量指标分析向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转变,对客观事物简单描述的统计分析,已经不能适应领导决策、管理进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研究方向上紧紧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运用新的思想去分析新问题。为此,我从创新意识、理论研究,联系实际三方面,将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合,加强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管理提升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统计分析要有创新意识
印刷生产是属于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加工过程,传统的生产管理确定往往是依据以往的经验。这种经验性的认识对生产效率的重视,是模糊和缺乏系统性的。需要用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去研究分析,其重要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厂十分重视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和成本指标的改善,经济效益名列上海市包装印刷行业前茅。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我厂设备是一流的,产品质量也一流,而生产运行质量并非是理想,主要是对生产效率发挥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
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对产量、质量和成本等指标的管理,是长期传统管理所形成的。而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辅材料外,还有是活化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与效率发挥、资源利用有密切关系,其有一
个共同特点:无实物形态,我们称之为非实物形态成本,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产品成本。这就引出了对产品成本分类的再认识,用不同标志的分类就有不同的成本涵义理解和管理。 2、统计分析要注重理论研究。
会计上对产品成本用不同的标志有科学的分类。邯钢经验就是说明了成本管理要结合实际。产品成本按物质形态来分,是根据产品生产实际,从统计角度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成本管理把产品成本分为料、工、费核算,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析是有科学道理。这些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理解,也不是企业所有人员能够掌握应用。我认为,统计人员参与经济效益提高的分析,不是简单重复成本分析,也不是要求会计上改变产品成本核算。而是我们统计工作如何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需要有一个切入点。生产效率是一个切入点,就是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问题,即:统计分析的策划。促使我们对非实物形态成本,进行认识和管理理念的探讨和研究。
在统计论文中,我对产品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之间的认识,从概念、内容、方法和作用结果上,作了详细的区别与联系描述,这些分析认识使得我们在观念上、重视程度和分析方向上有了一个突破,归纳起来解决了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四个问题: 1).产品成本按实物形态分,把关系生产效率、资源有效利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能够在产品实物成本后面,更形象、更系统地反映“效率”在产品上的成本。虽然其成本值
很微小,但在生产管理却是薄弱环节,是大有文章可做。 2).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和控制,由于不同于会计的成本核算,这就为统计工作参与降低产品成本活动提供了需要。由统计人员来做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统计,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管理结果都一样,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关注的,是生产效率发挥、资源有效利用等问题。由于会计是以金额发生来核算,没有办法进行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核算要求。而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的角度,就能够进行系统的生产效率统计分析,是企业全员成本管理的补兖。 4)(统计分析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产生。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需要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实际是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发挥的控制。所以,我厂生产过程中这些效率发挥的统计分析,很自然被生产管理者重视和利用。
3、统计分析要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的深入,我们把它演绎为一种管理理念,并运用于提高胶印生产效率的研究,结合生产过程数据的开发运用,从六个层面,十二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促进了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完善了生产管理,形成了新的生产统计模式,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非实物形态管理理念在论文中有详细的研究、统计运用、实施措施和产生效果的说明,这里不作详细的描述。)
一个生产系统包含了协作组织的管理体系和生产设备的合理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即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组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这就是1,1,2的系统效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企业各方面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的结果。 企业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很重要。对生产完成,过去主要讲产量、质量,讲节约多少纸张和油墨的分析,不讲究设备能力发挥的如何:对生产定单安排首先考虑完成,很少考虑生产中使用设备的成本,也不讲究设备性能和印刷色数利用,印刷两个颜色产品会用四色胶印机甚至六色胶印机印刷;因为生产效率发挥高低,对车间管理上不考核,所以大家也不关心有多少效益在生产过程中被“损失”丢掉。现在,生产任务完成的评价,不仅仅是看定单按时完成、产量和质量情况,还有生产过程效率发挥情况如何。
通过产品生产过程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管理得到了的持续改进。当年末统计,平均胶印色令成本比上年降低26.9,,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55.31万元。第二年,平均胶印色令成本又比上年水平降低22.78,。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04.73万元。我厂胶印色令成本降低的成果课题也获得了上海烟草(集团)公司2001年管理成果评审的二等奖。
今年来,我厂领导进一步重视生产过程数据质量的改进,加大了硬件和软件建设投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构筑新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统计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生产定单从管理评审到机台安排、产品入库一系列生产过程数据,通过信息集成系统的处理,
正逐步由期末反映向期中控制的转变。
统计的价值是在服务中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是一个很大课题,我们的认识还是粗浅的,统计分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运用新的统计知识去研究提高,比如异常数据诊断、数据挖掘理论,建立个性化的统计分析模式等等,使我们的统计分析有质的飞跃,才能迎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企业的新挑战。
范文四: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 -工作总结
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 -工作总结
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统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统计内容,是统计工作最终成果的体现,。如何写出有质量、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并在加强,提高运行质量等方面为提供建议,是作为统计员的我不断思索,努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自己的一些。
—、完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统计分析,既是统计工作参与管理实践的成果,也是统计工作的与提高过程。在日前召开的华东地区烟草行业统计学术研讨会上,我根据统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撰写《企业非实物形态的成本统计分析与控制》统计论文,能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我厂统计分析,为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服务的肯定。
烟草工业印刷厂始建于1929年,一直是我国烟草行业内的生产卷烟商标的印刷厂。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烟草(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以为中心,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力度,引进了一系列国际的印刷和制版设备,在浦东新区兴建了上海罗德烟草印务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鼎印刷厂,形成了国内印刷技术领先的综合优势,生产规模和经济指标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产品为卷烟商标和包装装潢印刷品。是“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传统的报表统计向结构、效益分析的转变,作为企业的综合统计员,大量数据的接触,既有看到企业不断发展的喜悦,也能透过数字看到不少问题的存在。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自己深深感到做好统计工作的压力。统计分析是统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体现,如何打造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在用心做好统计的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五个做好”,实现了统计、基储素质、技能和指导等五个方面的完善提高,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更好一些。
1、做好统计工作重心的转移。
企业统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我认为,既要党的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宏观经济的形势,更要研究企业微观经济状况,分析研究自己接触的、熟悉的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可实施的改进措施,这就是统计为企业发展服务,统计分析要务实的所在。
企业的基础体现在投入产出上。依托上海烟草集团的优势,近年来,我厂在技术进步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其中在胶印设备上先后引进了海得堡CD102六色胶印机3台、五色胶印机1台和瑞士BOBST烫金机、104自动模切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以及相配套设备。K-MART、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大公司在国内产品包装定点配套企业时,到我厂进行考察后对我厂生产规模、技术实力也是0K。
胶印印刷作为我厂主体生产,大量的固定资产、人员的投入,生产效率的发挥一直企业领导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产品在市场竞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问题。我在工作中注意围绕这些企业的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积累有心人。结合对生产过程,逐步建立有关数据,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厂领导和员工的重视和支持,并形成具有我厂特色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说明了统计分析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2、做好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
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统计规范管理是企业统计人员的职责,也是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的需要。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中,根据上级统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要求,我先后负责起草修订了厂《统计工作管理规定》、《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产成品管理规定》和《经济分析管理规定》等多个统计管理标准,通过标准制度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也为统计分析提供数据的支持。
比如《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就是对企业内印刷生产的各种统计指标进行定义、计算口径的界定和统一,规范了基础数据管理。《产成品管理规定》通过对我厂产成品从合格入库到过程中,产品销售、顾务等单据、表式和要求的统一,确保了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计算准确。《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对统计分析的内容、、要求和职责作了详细规定,使得企业统计分析进入规范操作。
3、做好自身素质的学习提高。
遨游沧海才知海洋的深邃,统计职能由报表型统计向企业管理服务型统计转变,对统计人员来说,实际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察者向管理参与者角色的转换。所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统计、写好分析的关键,如果不加强学习,就难以满足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加强统计技能提高的同时,积极进行企业管理,特别是方面知识的学习,先后取得了统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由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对我统计分析参与企业管理,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4、做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
随着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作用越来越大,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
在加强企业管理中,我厂在生产定单管理、原辅管理、产品产销存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由于计算机软件和接口不同,反映到我综合统计的各种数据,无法在计算机中实现共享和利用。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不是等软件开发,而是通过办公自动化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利用EXCEL电子表格,开展电子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数据处理工作,为报表填报、统计分析起到了较大便利和保证。把大量的计算整理工作给计算机做,也使我得到充分的投入到统计分析中,计算机能够为我们统计工作多做事,做。
5、做好对基层部门的统计指导。
厂综合统计反映的是整个企业统计,统计报表、分析数据需要下面车间部门的支持。为此,我注意做好对车间部门统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帮助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提高统计工作平。比如在开展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活动中,新的车间生产日报表、新生产统计指标的确定、计算口径界定、统计台帐的设置等,反复与车间领导和统计员进行,帮助完善,使得新的生产统计制度得到很好运行。企业胶印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工作,统计分析的深入,也是在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的支持配合下,取得成绩的。
二、优化数据,不断提高统计分析作用
数据并不是在统计分析中大量数据的堆砌,也不是数据简单罗列,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而是用数据来提高统计分析的含金量。数据是一座金库,就看我们如何数据挖掘、优化的深加工。统计分析求真就是要用数据演绎、推导和求证,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管理状况,也统计发展的根本需要。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不少统计分析是缺少数据支撑,说服力乏味无力,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大量数据产生又被空置,没有被充分利用。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专题统计分析能够产生较好效果,就是从数据挖掘,分析利用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基矗生产过程的数据优化,了“挖掘、组合、运用、提高”的四个过程。
1、生产数据的挖掘利用。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我厂统计工作虽然不断完善,但是,产、质、损数据统计发展是不平衡的。ISO9000标准体系认证通过,大大丰富了产品质量管理指标;成本管理同样有产品得率、原辅材料损耗率、产品料工费等许多指标。而生产统计仍然停留在品种、产量和产值等量的指标,特别是缺乏对生产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近年来加强管理,在生产过程增加了许多记录台帐和表格以及大量数据,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为统计分析提供有力的说明。
数据是某一客观事物的记录,一个数据仅能说明某个事物,而一组数据就能表达一种现象,多组数据组合起来分析,就能描述某一内问题在联系,揭示某种客观规律。数据的挖掘、价值的发现是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对企业统计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认识基矗
例如,机台调换任务是印刷生产中常见的事,说明一个生产定单的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调换。把调换任务时间累计起来,就能反映其对机台有效运行时间的影响;除以调换任务次数,反映了平均每次调换任务时间,是机台人员操纵技能的说明;把调换任务次数累计起来,反映了定单情况对生产的影响;不同的产品,调换任务时间也不同,反映产品结构对其影响;把所有调换任务时间与有关指标相结合,就能反映其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把调换任务时间与其他停机时间相结合,就能反映调换任务在设备停机因素中的比重。整体归纳起来,说明机台调换任务是影响生产效率发挥的因素之一。一个简单的数据通过挖掘,能够帮助我们产生新的认识。
2、统计数据的多元组合。
在统计分析中对生产数据的再认识,不断发现其价值,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才能为生产效率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生产效率是多元因素影响的结果,生产要素间的互相制约性,需要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数据重组,使得复杂的问题数字化,数字化问题清晰化,促进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
首先、对生产效率的分析,我没有采取过去对产品数量、质量和纸张等材料消耗的常规分析,而是用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理念,对生产要素中影响效率发挥因素进行分析,从印刷实现率统计分析入手,通过产品结构、设备状况、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组合分析,到最后验证点———胶印色令加工成本,大量统计数据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胶印生产效率问题的说明。
其次,根据生产过程数据组合的情况,设计了有关生产效率统计指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标,能够客观、充分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状况。比如印刷生产的运行率、实现率指标的确立。为了准确核定机台生产能力标准,我不是简单根据设备理论能力,也不是只看车间的上报数据,而是到机台旁跟踪观察实际运行情况,在分管厂领导支持下,与生产车间、设备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一起,根据设备状况,承印产品情况逐台进行讨论确定。
第三、数据成了统计人员用武之地。车间的统计更加细的组合,充分反映出各机台运行状况,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对机台运行情况的影响。车间统计人员依靠计算机软件帮忙,还忙的很。这一整套新的生产效率的统计对车间生产管理起了很大帮助。生产过程统计的内容多了,统计人员用数据来说明生产问题,车间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也提高了。
3、统计数据的运用实践。
作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多年来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企业干部与职工看到和听到都是企业比较好的情况。在我和其他同志通过二个多月数据运用,在对胶印生产效率的统计与分析研究基础上,用powerpoint的形式,进行《胶印产品生产效率分析和对策》专题分析,推出了27张关于胶印生产数据的统计表,上千个数据,一层一层的分析,用数据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
就是这些过去不曾被注意的数据,为统计分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数据充分、说服力强,引得参加分析会干部与职工的惊叹和折服,问题的存在和分析,得到厂领导的肯定和重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视,起到了很好的决策参谋作用。
烟草行业企业有一个明显特点,企业领导和职工都很想把事情做好,积极性和热情很高。通过分析到问题的突破口,会后厂领导立即召开有关部门,讨论专题分析中反映的问题,布置改进措施。向彩印
提高胶印生产运行车间、生产技术科等五个部门开具了厂长签发的“
率、实现率”督办单。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从生产准备阶段、设备保证能力、工艺技术研究、材料保障和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强化各项管理措施。企管办定期将完成情况书面反馈厂长室。第二年还把“提高胶印生产效率”列入企业方针目标,把胶印生产运行率列入对车间管理的。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厂胶印生产效率提高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的措施和效果在统计论文中有详细描述,这里省略)
4、统计数据的改进提高。
通过对胶印生产效率的专题统计分析,数据的开发利用的,也促进了企业各部门分析工作的提高,一些很平常的数据都被运用到加强生产管理中。比如设备维修,时间上统计有无故障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和故障维修时间分(最长故障修理时间、最短故障修理时间);故障情况统计分日常故障、重复故障和预防性维修以及次数;频率统计情况又分故障停机率、最短故障间隔期(天)、故障频率(次/百小时)和最长天数故障频率(次/百小时)等,每月通过数据把简单的设备维修情况描述的清清楚楚,促进设备为生产保障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随着统计工作从注重总量指标分析向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转变,对客观事物简单描述的统计分析,已经不能适应领导决策、管理进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研究方向上紧紧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运用新的去分析新问题。为此,我从创新意识、理论研究,联系实际三方面,将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合,加强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管理提升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统计分析要有创新意识
印刷生产是属于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加工过程,传统的生产管理确定往往是依据以往的。这种经验性的认识对生产效率的重视,是模糊和缺乏系统性的。需要用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去研究分析,其重要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厂十分重视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和成本指标的改善,经济效益名列上海市包装印刷行业前茅。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我厂设备是一流的,产品质量也一流,而生产运行质量并非是,主要是对生产效率发挥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
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对产量、质量和成本等指标的管理,是长期传统管理所形成的。而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辅材料外,还有是活化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与效率发挥、资源利用有密切关系,其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实物形态,我们称之为非实物形态成本,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产品成本。这就引出了对产品成本分类的再认识,用不同标志的分类就有不同的成本涵义理解和管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理。
2、统计分析要注重理论研究。
会计上对产品成本用不同的标志有科学的分类。邯钢经验就是说明了成本管理要结合实际。产品成本按物质形态来分,是根据产品生产实际,从统计角度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成本管理把产品成本分为料、工、费核算,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析是有科学。这些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理解,也不是企业所有人员能够掌握应用。我认为,统计人员参与经济效益提高的分析,不是简单重复成本分析,也不是要求会计上改变产品成本核算。而是我们统计工作如何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需要有一个切入点。生产效率是一个切入点,就是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问题,即:统计分析的。促使我们对非实物形态成本,进行认识和管理理念的探讨和研究。
在统计论文中,我对产品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之间的认识,从、内容、方法和作用结果上,作了详细的区别与联系描述,这些分析认识使得我们在观念上、重视程度和分析方向上有了一个突破,归纳起来解决了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四个问题:
1).产品成本按实物形态分,把关系生产效率、资源有效利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能够在产品实物成本后面,更形象、更系统地反映“效率”在产品上的成本。虽然其成本值很微小,但在生产管理却是薄弱环节,是大有可做。
2).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和控制,由于不同于会计的成本核算,这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就为统计工作参与降低产品成本活动提供了需要。由统计人员来做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统计,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管理结果都一样,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关注的,是生产效率发挥、资源有效利用等问题。由于会计是以金额发生来核算,没有办法进行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核算要求。而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的角度,就能够进行系统的生产效率统计分析,是企业全员成本管理的补兖。
4).统计分析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产生。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需要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实际是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发挥的控制。所以,我厂生产过程中这些效率发挥的统计分析,很被生产管理者重视和利用。
3、统计分析要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的深入,我们把它演绎为一种管理理念,并运用于提高胶印生产效率的研究,结合生产过程数据的开发运用,从六个层面,十二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促进了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完善了生产管理,形成了新的生产统计模式,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非实物形态管理理念在论文中有详细的研究、统计运用、实施措施和产生效果的说明,这里不作详细的描述。)
一个生产系统包含了协作组织的管理体系和生产设备的合理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即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组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这就是1+1 2的系统效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企业各方面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的结果。
企业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很重要。对生产完成,过去主要讲产量、质量,讲多少纸张和油墨的分析,不讲究设备能力发挥的如何:对生产定单安排首先考虑完成,很少考虑生产中使用设备的成本,也不讲究设备性能和印刷色数利用,印刷两个颜色产品会用四色胶印机甚至六色胶印机印刷;因为生产效率发挥高低,对车间管理上不考核,所以大家也不关心有多少效益在生产过程中被“损失”丢掉。现在,生产任务完成的,不仅仅是看定单按时完成、产量和质量情况,还有生产过程效率发挥情况如何。
通过产品生产过程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管理得到了的持续改进。当年末统计,平均胶印色令成本比上年降低26.9%,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55.31万元。第二年,平均胶印色令成本又比上年水平降低22.78%。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04.73万元。我厂胶印色令成本降低的成果课题也获得了上海烟草(集团)公司2001年管理成果评审的二等奖。
今年来,我厂领导进一步重视生产过程数据质量的改进,加大了硬件和软件建设投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构筑新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统计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生产定单从管理评审到机台安排、产品入库一系列生产过程数据,通过信息集成系统的处理,正逐步由反映向期中控制的转变。
统计的价值是在服务中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是一个很大课题,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我们的认识还是粗浅的,统计分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运用新的统计知识去研究提高,比如异常数据诊断、数据挖掘理论,建立化的统计分析模式等等,使我们的统计分析有质的飞跃,才能迎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企业的新挑战。
?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
工作总结提供的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范文五: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目前如何切实做好统计工作,显得相当重要。个人认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决策、民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须从“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
一、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办)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发布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宁县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
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宁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同时,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群众和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报送;力所能及地开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资源消耗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有双重含义,一是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支持统计工作;二是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统计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才能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