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药剂量标准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一. 众说纷纭
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
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 (尾数不计)1升3 ~ 9两 +/-9 ~ 27 克 +/-1合0.3 ~ 0.9 两 +/-0.9 ~ 2.7 克 +/-1方寸匕5 ~ 8 两 +/-2 ~ 3 克 +/-1钱匕3 ~ 5 两 +/-1 ~ 2 克 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 (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 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
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 还有若干疑问
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0.75两、麻黄0.75两、芍药0.75两、炙甘草0.75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
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扺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
《经方实验录》
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
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
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
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
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
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何) 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 。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 。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
六. 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
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 ,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 (约合八两) 、大黄六两、枳实四枚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
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中医药特殊计量
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
(1) 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 钱 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 刀 圭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 一字 ——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5) 鸡子黄大 ——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6) 枚 ——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7) 握、把 ——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8) 束 ——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9) 片 ——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
(10) 盏、杯、碗、盅 ——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
附录:民间中医网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电子版中“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整理如下: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50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范文二:中药剂量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2,9g。
桂枝:3,9g。
紫苏:5,9g,不宜久煎。
生姜:3,9g,或捣汁服。
香薷:3,9g。
荆芥:4.5,9g,不宜久煎。
防风:4.5,9g。
羌活:3,9g。
白芷:3,9g。外用适量。
细辛:1,3g;散剂每次服0.5,1g。 藁本:3,9g。
苍耳子:3,9g。或入丸、散。
苍耳草: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 辛夷: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葱白:3,9g。外用适量。
鹅不食草:6,10g。外用适量。
胡荽:3,6g。外用适量。
柽柳:3,10g。外用适量。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3,6g;宜后下。
1
牛蒡子: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蝉蜕: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
桑叶: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 菊花:5,9g。
蔓荆子:5,9g。
柴胡:3,9g。
升麻:3,9g。
葛根:9,15g。
淡豆豉:6,12g。
浮萍:3,9g。外用适量,煎汤浸洗。 木贼 :3,9g。
第九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15-60g,宜先煎。
寒水石:10-15g。外用适量。
知母:6-12g。
芦根: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天花粉:煎服,10-15g。
竹叶:煎服,6-15g;鲜品15—30g。 淡竹叶:煎服,6—9g。
鸭跖草:煎服,15—30g。鲜品60-90g。 栀子:煎服,5—10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2
夏枯草:煎服,9,15g。或熬膏服。
决明子:煎服,10,15克;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谷精草:煎服,5,10克。
密蒙花:煎服,9,15g。
青葙子:煎服,10,15g。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煎服,,,10g。
黄连:煎服,2,5g。外用适量。
黄柏:煎服,3,12g。外用适量。
龙胆:煎服,3,6g。
秦皮:煎服,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苦参:煎服,5,10g。外用适量。
白鲜皮:煎服,5,10g。外用适量。
苦豆子:全草煎汤服,1.5,3g。种子炒用,研末服,每次5粒。
三棵针:煎服,10,15g。外用适量。
马尾连:煎服,6,12g;全草15-30g。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煎服,6,15g。
附药:忍冬藤:煎服,9,30g。
连翘:煎服,6,15g。
穿心莲:煎服,6,9g。
大青叶: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3
板蓝根:煎服,9,15g。
青黛:内服1.5,3g。
贯众:煎服,4.5,9g。
蒲公英: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紫花地丁:煎服,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野菊花:煎服,10,15g。外用适量。
重楼:煎服,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患处。 拳参:煎服,4.5,9g。外用适量。
漏芦:煎服,5,9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土茯苓:煎服,15,60g。外用适量。
鱼腥草:煎服,15,25g。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金荞麦:煎服,15,45g。亦可用水或黄酒隔水密闭炖服。 大血藤:煎服,9,15g。外用适量。
败酱草:煎服,6,15g。外用适量。
附药 射干:煎服,3,9g。
山豆根:煎服,3,6g。外用适量。
马勃:煎服,1.5,6g,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患处,或作吹药。
青果:煎服,4.5,9g;鲜品尤佳,可用至30~50g。 锦灯笼:煎服,5,9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金果榄:煎服,3,9g。外用适量。
4
木蝴蝶:煎服,1.5,3g。
白头翁:煎服,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马齿苋: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鸦胆子:内服,0.5,2g,外用适量。
地锦草:煎服,9,2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委陵菜: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翻白草: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半边莲:煎服,干品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白花蛇舌草:煎服,15,60g。外用适量。
山慈菇:煎服,3,9g。外用适量。
熊胆:内服,0.25,0.5g,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千里光:煎服,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
白蔹:煎服,4.5,9g。外用适量。
四季青:煎服,15,30g。外用适量。
绿豆:煎服,15,30g。外用适量。
附药 绿豆衣:煎服,6,12g。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煎服,10,15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玄参:煎服,10,15g。
牡丹皮: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赤芍:煎服,6,12g。
紫草:煎服,5,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5
水牛角: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白薇:煎服,4.5,9g。
地骨皮:煎服,9,15g。
银柴胡:煎服,3,9g。
胡黄连:煎服,1.5,9g。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煎服,5,15g;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 芒硝: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 番泻叶: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芦荟:入丸、散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煎服,10,15g。
郁李仁:煎服,6,12g。
松子仁:煎服,5,10g。或入膏、丸。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 京大戟: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外用适量,生用。 附药 红芽大戟:煎汤服,1.5,5g;研末服1g。
6
芫花: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
商陆:煎服,5,10g。醋制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 牵牛子: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 巴豆: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外用适量。 千金子: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第十一章 袪风湿药
第一节 袪风寒湿药
独活:煎服,3,9g。外用,适量。
威灵仙:煎服,6,9g。外用,适量。
川乌: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蕲蛇:煎汤,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乌梢蛇:煎服,9,12g;研末,每次2,3g;或入丸剂、酒浸服。外用,适量。
附药 蛇蜕:煎汤,1.5,3g;研末,每次0.3,0.6g。外用适量。 木瓜:煎服,6,9g。
蚕沙:煎服,5,15g;宜布包入煎。外用,适量。 伸筋草:煎服,3,12g。外用,适量。
寻骨风:煎服,10,15g。外用,适量。
松节:煎服,10,15g。外用,适量。
海风藤:煎服,6,12g。外用,适量。
青风藤:煎服,6,12g。外用,适量。
7
丁公藤:煎服,3,6g;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昆明山海棠:煎服,根6,15g,茎枝20,30g,宜先煎。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雪上一枝蒿:研末服,0.02,0.04g。外用,适量。 路路通:煎服,5,9g。外用,适量。
第二节 袪风湿热药
秦艽:煎服,3,9g。
防己:煎服,4.5,9g。
桑枝:煎服,9,15g。外用,适量。
豨莶草:煎服,9,12g。外用,适量。
臭梧桐:煎服,5,15g;研末服,每次3g。外用,适量。 海桐皮:煎服,5,15g;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络石藤:煎服,6,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雷公藤:煎汤,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
老鹳草:煎服,9,15g;或熬膏、酒浸服。外用,适量。 穿山龙:煎服,10,15g;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丝瓜络:煎服,4.5,9g。外用,适量。
第三节 袪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煎服,4.5,9g;或酒浸、入丸、散服。 桑寄生:煎服,9,15g。
狗脊:煎服,6,12g。
8
千年健:煎服,4.5,9g;或酒浸服。
雪莲花:煎服,6,12g。外用,适量。
附药 天山雪莲花:煎服,0.6,1.5g;或酒浸服。孕妇忌服,过量服用可致中毒。
鹿衔草:煎服,9,15g。外用,适量。
石楠叶:煎服,10,15g。外用,适量。
第十二章 化湿药
藿香:煎服,5,10g。鲜品加倍。
佩兰:煎服,5,10g。鲜品加倍。
苍术:煎服,5,10g。
厚朴:煎服,3,10g。或入丸、散。
砂仁:煎服,3,6 g,入汤剂宜后下。
豆蔻: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附药 豆蔻壳:煎服,3,5g。
草豆蔻:煎服,3,6g。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 草果:煎服,3,6g。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茯苓:煎服,9,15g。
附药 茯苓皮:15,30g。 茯神:用量同茯苓。 薏苡仁:煎服,9,30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猪苓:煎服,6,12 g。
9
泽泻:煎服,5,10g。
冬瓜皮:煎服,15,30g。
附药 冬瓜子:10,15g。
玉米须:煎服,30,60g。鲜者加倍。
葫芦:煎服,15,30g。鲜者加倍。
香加皮:煎服,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 枳椇子:煎服,10,15g。
泽漆:煎服,5,10g。外用适量。
蝼蛄:煎服,6,9g。研末服,每次3,5g。外用适量。 荠菜: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煎服,9,15g。宜包煎。
附药 车前草:10,2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滑石:煎服,10,20g。宜包煎。外用适量。 木通:煎服,3,6g。
附药 川木通:煎服3,6g。
通草:煎服,6,12g。
瞿麦:煎服,9,15g。
萹蓄:煎服,9,15g。鲜者加倍。外用适量。 地肤子:煎服,9,15g。外用适量。
海金沙:煎服,6,15g。宜包煎。
石韦:煎服, 6,12g。
10
冬葵子:煎服,3,9g。
灯心草:煎服,1,3g。外用适量。
萆薢:煎服,10,15g。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煎服,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金钱草:煎服,15,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虎杖:煎服,9,15g。外用适量。
地耳草:煎服,15,30g。外用适量。
垂盆草:煎服, 15,30g。鲜品250g。
鸡骨草:煎服,15,30g。
珍珠草:煎服,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第十四章 温里药
附子: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 干姜:煎服,3,10g。
肉桂: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吴茱萸:煎服,1.5,4.5g。外用适量。
小茴香:煎服,3,6g。外用适量。
丁香:煎服,1,3g。外用适量。
附药 母丁香:用法用量与公丁香同。
高良姜:煎服,3,6g。研末服,每次3g。
附药 红豆蔻:用量3,6g,入汤剂,生用。阴虚有热者忌用。 胡椒:煎服,2,4g;研末服,每次0.6,1.5g。外用适量。
11
花椒: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附药 椒目:煎服,3,10g。
荜茇:煎服,1.5,3g。外用适量。
荜澄茄:煎服,1.5,3g。
第十五章 理气药
陈皮:煎服,3,9g。
附药 橘核 橘络 橘叶 化橘红
1.橘核:煎服,3,10g。 2.橘络: 煎服,3,5g。 3.橘叶:煎服,6,10g。 4.化橘红:煎服,3,10g。 青皮:煎服,3,9g。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枳实: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较平和。 木香:煎服,1.5,6g。
沉香: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檀香:煎服,2,5g,宜后下;入丸、散,1,3g。 川楝子:煎服,4.5,9g。外用适量。炒用寒性减低。 乌药:煎服,3,9g。
青木香:煎服,3,9g。散剂每次1.5,2g,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荔枝核:煎服,4.5,9g。或入丸、散剂。
香附: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12
佛手:煎服,3,9g。
香橼:煎服,3,9g。
玫瑰花:煎服,1.5,6g。
绿萼梅:煎服,3,5g。
娑罗子:煎服,3,9g。
薤白:煎服,5,9g。
天仙藤:煎服,4.5,9g。
大腹皮:煎服,4.5,9g。
甘松:煎服,3,6g。外用适量,泡汤漱口、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 九香虫:煎服,3,9g。入丸、散剂服,1.5,3g。 刀豆:煎服,6,9g。
柿蒂:煎服,4.5,9g。
第十六章 消食药
山楂:煎服,10,15g,大剂量30g。
神曲:煎服,6,15g。消食宜炒焦用。
麦芽:煎服,10,15g,大剂量30,120g。
稻芽:煎服,9,15g。生用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 莱菔子:煎服,6,10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鸡内金: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5,3g。 鸡矢藤:煎服,15,60g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隔山消:煎服,9,15g;研未服,1,3g。研未吞服比煎服效果好。 阿魏:内服,1,1.5g,多入丸、散,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多入
13
膏药。
第十七章 驱虫药
使君子: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苦楝皮:煎服,4.5,9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槟榔: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南瓜子: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鹤草芽:研粉吞服,每日30,45g,小儿0.7,0.8g/kg,每日1次,早起空腹服。
雷丸:丸、散,15,21g。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鹤虱: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榧子:煎服,10,15g。炒熟嚼服,一次用15g。
芜荑:煎服,3,10g。入丸、散,每次2,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小蓟: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大蓟: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地榆 :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槐花 :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附药 槐角:煎服,6,12g,或入丸、散。孕妇慎用。 侧柏叶:煎服,10,15g。外用适量。
14
白茅根:煎服,15,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苎麻根:煎服,10,30g;鲜品30,60g,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鲜品捣敷。
羊蹄:煎服,10,15g;鲜品30,50g,也可绞汁去渣服用。外用适量。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三七: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茜草: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蒲黄:煎服,3,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花蕊石:煎服,10,15g;研末吞服,每次1,1.5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降香:煎服,3,6g,宜后下;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白及: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入散剂,每次用2,5g;研末吞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 仙鹤草: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60g 。外用适量。 紫珠:煎服,10,15g;研末1.5,3g 。外用适量。
15
棕榈炭:煎服,3,10g;研末服1,1.5g 。
血余炭:煎服,6,10g;研末服1.5,3g 。外用适量。 藕节: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鲜品30,60g,捣汁饮用。亦可入丸、散。
檵木:煎服,花6,10g,茎叶15,30g,根30,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煎服,3,10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炮姜:煎服,3,6g。
灶心土:煎服,15,30g,布包,先煎;或60,120g,煎汤代水。亦可入丸、散。外用适量。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川芎:煎服,3,9g。
延胡索:煎服,3,10g。研粉吞服,每次1,3g。
郁金:煎服,5,12g;研末服,2,5g。
姜黄:煎服,3,10g。外用适量。
乳香: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没药:煎服,3—10g。外用适量。
五灵脂:煎服,3,10g,宜包煎。
夏天无:煎服,5,15g。或研末服,1,3g。亦可制成丸剂使用。
16
枫香脂:1.5—3g,宜如丸、散剂。外用适量。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丹参: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红花:煎服,3,10g。外用适量。
附药 番红花:1.5,3g。孕妇忌用。
桃仁: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益母草: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
泽兰:煎服,10,15g。外用适量。
牛膝:煎服,6,15g。
鸡血藤:煎服,10,30g。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王不留行:煎服,5,10g。外用适量。
月季花:煎服,2,5g,不宜久煎。亦可泡服,或研末服。外用适量。 凌霄花:煎服,3,10g。外用适量。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煎服,3,10g;研末服,1,1.5g,黄酒送服。外用适量。 马钱子: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自然铜:煎服,10,15g。入丸、散,醋淬研末服每次0.3g。外用适量。
苏木: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骨碎补:煎服,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亦可浸酒擦患处。
血竭:内服:多入丸、散,研末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
17
敷。
儿茶:内服:1,3g ,多入丸、散;入煎剂可适当加量,宜布包。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刘寄奴:煎服,3,10g。外用适量。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莪术:煎服,3,15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外用适量。 三棱:煎服,3,10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水蛭:煎服,1.5,3g;研末服,0.3—0.5g。 虻虫:煎服,1,1.5g,;研末服,0.3g。
斑蝥: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穿山甲: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半夏:煎服,3,1Og,外用适量。
附药 水半夏:用量同半夏。
天南星:煎服,3,l0g,多制用。外用适量。
附药 胆南星:煎服,1.5,6g。
禹白附: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宜炮制后用。外用适量。 白芥子: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皂荚:研末服,1,1.5g;亦可入汤剂,1.5,5g。外用适量。 旋覆花:煎服,3,10g;布包。
18
白前:煎服,3,1Og;或入丸、散。
猫爪草: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煎服,3,10g;研未服1,2g。
浙贝母:煎服,3,10g。
瓜蒌:煎服,全瓜蒌1O,20g。瓜蒌皮 6,12g,瓜蒌仁1O,15g打碎入煎。
竹茹: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竹沥:内服 30,50g,冲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贮,称竹沥膏;近年用安瓿瓶密封装置,可以久藏。
天竺黄:煎服,3,6g;研粉冲服,每次0.6,1g。 前胡:煎服,6,10g;或入丸、散。
桔梗:煎服,3,lOg;或入丸、散。
胖大海:2,4枚,沸水泡服或煎服。
海藻:煎服,10,15g。
昆布:煎服,6,l2g。
黄药子:煎服,5,15g;研末服,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海蛤壳:煎服,10,15g;蛤粉宜包煎。
海浮石:煎服,10,15g。打碎先煎。
瓦楞子:煎服,10,15g,宜打碎先煎。研末服,每次1,3g。 礞石:煎服,6,10g,宜打碎布包先煎。入丸、散1.5,3g。
19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或入丸、散。 附药 甜杏仁:煎服,5,10g。
紫苏子:煎服,5,1Og;煮粥食或入丸、散。
百部:煎服,5,15g。外用适量。久咳虚嗽宜蜜炙用。 紫菀:煎服,5,10g。外感暴咳生用,肺虚久咳蜜炙用。 款冬花: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内伤久咳宜炙用。 马兜铃:煎服,3,10g。外用适量,煎汤薰洗。
枇杷叶: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桑白皮:煎服,5,15g。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 葶苈子:煎服,5,10g;研末服,3,6g。
白果:煎服,5,10g,捣碎。
矮地茶:煎服,10,30g。
洋金花:内服,O.2,0.6g,宜入丸、散剂;作卷烟吸,一日量不超过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外敷。
华山参:煎服,0.1,0.2g。或制成喷雾剂吸入,也可制成片剂。 罗汉果:煎服,10,30g;或开水泡服。
满山红: 6,15g。
胡颓子叶: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砂:内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
20
磁石:煎服,15,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 龙骨:煎服,15,30g;宜先煎。外用适量。
琥珀: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煎服,9,15g。研未吞服,每次1.5,2g。 柏子仁:煎服,10,20g。大便溏者宜用柏子仁霜代替柏子仁。 灵芝:煎服,6,12g;研末吞服1.5,3g。
缬草:煎服,3,6g。外用适量。
首乌藤:煎服,9,15g。
合欢皮:煎服,6,12g。外用适量。
远志:煎服,3,9g。外用适量。化痰止咳宜炙用。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煎服,3,15g;应打碎先煎。
珍珠母: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牡蛎: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外用适量。
紫贝齿:煎服,10,15g;宜打碎先煎,或研末入丸、散剂。 代赭石: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 刺蒺藜:煎服,6,9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罗布麻叶:煎服或开水泡服,3,15g。
生铁落:煎服,30,60g;或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21
羚羊角:煎服,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附药 山羊角:煎服用量10,15g。
牛黄: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珍珠:内服入丸、散用,0.1,0.3g。外用适量。
钩藤:煎服,3,12g;入煎剂宜后下。
天麻:煎服,3,9g。研末冲服,每次1,1.5g。
地龙:煎服,4.5,9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全蝎:煎服,3,6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蜈蚣:煎服,3,5g。研末冲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僵蚕:煎服,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麝香: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冰片: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
苏合香: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 石菖蒲:煎服,3,9g。鲜品加倍。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煎服,3,1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22
西洋参:另煎兑服,3,6g。
党参:煎服,9,30g。
太子参:煎服,9,30g。
黄芪: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白术:煎服,6,12g。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山药:煎服,15,30g。麸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白扁豆:煎服,10,15g。
甘草:煎服,1.5,9g。
大枣:劈破煎服,6,15g。
刺五加:煎服,9,27g。
绞股蓝:煎服,10,20g;亦可泡服。
红景天:煎服,6,12g。
沙棘:煎服,3,9g。
饴糖:每次15,20g。
蜂蜜:煎服或冲服,15,30g,大剂量30,60g。
第二节 补阳药
鹿茸:研末吞服,1,2,,或入丸、散。 紫河车:研末装胶囊服,1.5,3g,也可入丸、散。 脐带:煎服用量1,2条,研末用量1.5,3g。 淫羊藿:煎服,,,15g。
巴戟天:水煎服,5,15g。
仙茅:煎服,5,15g。或酒浸服,亦入丸、散。
23
杜仲:煎服,10,15,。
续断:煎服,9,15g,或入丸、散。 肉苁蓉:煎服,10,15,。
锁阳:煎服,10,15,。
补骨脂:煎服,5,15g。
益智仁:煎服,,,10g。
菟丝子:煎服,10,20g。
沙苑子:煎服,10,20g。
蛤蚧:煎服,5,10g;研末每次 1,2g,日三次;浸酒服用 1,2对。
核桃仁:煎服,10,30g。
冬虫夏草:煎服,5,15,。也可入丸、散。 胡芦巴:煎服,,,10,;或入丸、散。 韭菜子:煎服,,,,g;或入丸、散服。 阳起石:煎服,,,6g,或入丸、散服。 紫石英:煎服,9,15g。打碎先煎。
海狗肾:研末服,每次1,,g,每日2,,次;入丸、散或泡酒服。
海马:煎服,,,,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哈蟆油:煎服,,,10g;或入丸、散。 羊红膻:煎服,10,15g。外洗适量。
第三节 补血药 当归:煎服,5,15g。
熟地黄:煎服,10,,0g。
24
白芍:煎服,5,15g;大剂量15,,0g。 阿胶:5,15g。入汤剂宜烊化冲服。 何首乌:煎服,10,,0g。
龙眼肉:煎服,10,25g;大剂量,0,60,。 楮实子:煎服,6,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第四节 补阴药 北沙参:煎服,4.5,9g。
南沙参:煎服,9,15g。
百合: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麦冬:煎服,6,12g。
天冬:煎服,6,12g。
石斛:煎服,6,12g。鲜用,15,30g。 玉竹:煎服,6,12g。
黄精:煎服,9,15g。
明党参:煎服,6,12g。
枸杞子:煎服,6,12g。
墨旱莲:煎服,6,12g。
女贞子:煎服,6,12g。
桑椹:煎服,9,15g。
黑芝麻:煎服,9,15g。或入丸、散剂。 龟甲:煎服,9,24g。宜先煎。
鳖甲:煎服,9,24g。宜先煎。
25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煎服,3,9g。 外用适量。
浮小麦:煎服,15,30g;研末服,3,5g。
糯稻根须:煎服,15,30g。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煎服, 3,6g;研末服,1,3g。
乌梅: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
五倍子: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1.5g。外用适量。 罂粟壳:煎服,3,6。 止咳蜜炙用,止血止痛醋炒用。 诃子:煎服,3,10g。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 石榴皮:煎服,3,10g。
肉豆蔻: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0.5,1g。
赤石脂:煎服。10,20g 。外用适量。研细末撒患处或调敷。 禹余粮:煎服,10,20g。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煎服,5,10g,急救固脱20,30g。
覆盆子:煎服,5,10g。 桑螵蛸:煎服,6,10g。
金樱子:煎服。6,12g。
海螵蛸: 煎服,6,12g。散剂酌减。外用适量。
莲子:煎服,10,15g。去心打碎用。
26
芡实:煎服,10,15g。
刺猬皮:煎服,3,10g;研末服1.5,3g。
椿皮:煎服,6,9g。外用适量。
鸡冠花:煎服,6,15g。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常山:煎服,4.5,9g;入丸、散酌减。
瓜蒂:煎服,2.5,5g;入丸、散服,每次0.3,1g。外用适量; 胆矾:温水化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以水溶化后外洗。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外用适量,研末敷,香油调搽或烟熏。内服0.05,0.1g,入丸、散用。
硫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白矾:内服0.6,1.5g,入丸、散服。
蛇床子: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内服3,9g。 蟾酥:内服0.015,0.03g,研细,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樟脑:内服0.1,0.2g,入散剂或用酒溶化服。
木鳖子:内服0.6,1.2g,多入丸、散用。
土荆皮: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 蜂房:外用适量,研末用油调敷或煎水漱口,或熏洗患处。内服,3,5g。
大蒜: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隔蒜灸。内服5,10g,或生食,
27
或制成糖浆服。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麻: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
轻粉: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制膏外贴。内服每次0.1,0.2g,入丸、散服。
砒石: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作复方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g,入丸、散服。
铅丹: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内服每次0.3,0.6g,入丸、散服。
炉甘石: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水飞点眼、吹喉。一般不内服。 硼砂: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g,入丸、散用。
28
范文三:中药剂量
1 石(读 shi ,后来读dan )=四钧=
29760 克
1 钧=三十斤=7440 克
1 斤=248 克
1 斤=16 两
1 斤=液体250 毫升
1 两=15.625 克
1 两=24 铢
1 升=液体200 毫升
1 合(音ge)=20 毫升
1 圭=0.5 克
1 龠(yue )=10 毫升
1 撮=2 克
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 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
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 1 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一钱匕=1.5-1.8 克
一铢=0.65 克
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克
蜀椒一升=50 克 葶力子一升=60 克 吴茱萸一升=50 克 五味子一升=50 克 半夏一升=130 克 虻虫一升=16 克
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 附子中者 1 枚=15 克 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 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 枳实 1 枚约 14.4 克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 厚朴 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 12 克
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斗=10 升=200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 1 合=2 龠=20 毫升
1 龠=5 撮=10 毫升 1 撮=4 圭=2 毫升 1 圭=0.5 毫升
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尺=10 寸=23.1 厘米 1 寸=10 分=2.31 厘米 1 分=0.231 厘米
范文四:服中药禁忌
吃中药的禁忌一、辛辣类: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吃中药的禁忌二、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吃中药的禁忌三、发物类: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
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吃中药的禁忌四、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吃中药的禁忌五、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吃中药的禁忌六、酸涩类: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范文五:服中药的禁忌
服中药的禁忌
在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服用薄荷时,不应吃鳖肉。服用茯 苓时,食物里不能放醋。吃鳖甲时,不要配苋菜。服用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 宜过早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服用驱虫药时, 也应忌吃油腻食物, 并以空腹服药为宜。 另外,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如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 、粘腻(如九层糕) 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 ,都应避免食用。
1.有咳嗽症状的病人,饮食不能过甜、过咸、过于油腻,也不要吃辣椒,同时要戒烟、戒 酒,以助早日痊愈 . 喝中药请在饭后 30-60分钟服用为宜 . 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 , 咖啡 , 牛奶或豆浆 , 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 , 咖啡 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 , 影响疗效 . 可以喝水 .
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 , 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 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
4.如果觉得口味较苦 , 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
中药也有副作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 是药, 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一般地讲, 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 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 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 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 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 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 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 天南星、 附子、 川乌、 草乌等, 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 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 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 唇舌发麻。 声音嘶哑等副 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 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 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 若使用剂量过大, 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 如木通有通乳作用, 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 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 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 首先应慎重, 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 前者 时间应稍长些。 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 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 伍大枣来缓和甘遂、 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 对一 些有毒性的中草药, 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 现已证明, 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 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 “ 解百药毒 ” 的正确结论。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显区分,并指出了对中药的炮制 原则。
一个胃病患者, 当身体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药时, 这时如果不照顾脾胃, 也许在其他病痊 愈之时,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
寒凉药虽能清热, 但易伤阳; 热性药虽可祛寒, 但能耗阴; 攻伐药固可祛邪, 但能伤正气; 滋补药固能扶正,但能恋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轻药量、改进用药方法等 以减少药物的偏性, 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 中医所说十八反、 十九畏等也 是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有关论述 . 在临床上, 中医讲究 “ 整体调理、 辨证施治 ” , 用药有 “ 君、 臣、佐、使 ” 等,就是让人们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别,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在用中 药栀子时, 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 但一些人服后可出现腹痛,少数可见腹泻,而这部分人 在停药后大多自行缓解。 如果因病不能停药时, 可加理气止痛、 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 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
总之,只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 注意加工、 炮制及配伍, 完全可以减轻或 消除其副作用。
中药有副作用吗?
在大家眼中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很多人都相信中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 毒副作用,这是中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药赖以生存、发展,沿传至今的根源所在。
三类服用时须注意的药品
1、 抗生素; 2、 解热镇痛药 ; 3、 中药。
中药到底安不安全呢?
凡药三分毒, 认为中药是纯天然, 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的祖先对 于中药的毒性就给予了高度重视, 当代对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因为对药物毒 性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 因此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 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显然和事实 是有出入的, 另一方面当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了中药的安全有效这一特点也是不对 的,我们不能太片面。
据国家统计,目前有大约 12800多种中药,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也就只有 120多种,不 到千分之一,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 50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 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
据统计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占到了全部药物的 10%,大部分还是西药的毒副作用 多。
怎样去区分和鉴别中药?
中药包括三大类,一个是原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
第二是饮片。
第三是成药。
中药分类
1、 药材; 2、 饮片; 3、 成药:①纯中药制剂, ②中西药合方制剂 , ③天然药物制剂。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
用药一定要注意时间、 剂量、 服法。长期服用某些药可能出现毒副作用, 比如蜈蚣可以止 痉、止疼,一般规定用 0.6克至 1克,也就是 1-2条,如果服用过量,是有毒副作用的。
大毒莫过砒霜, 随着近代对于砒霜用药的改革, 用砒霜注射液来治疗原发性的肝癌、 白血 病,效果很好, 而且不引起砷中毒,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药物如果运用得 当, 照样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另外比如人参是延年益寿的药品, 但是使用不当也会 产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服用人参每天如果超过 30克,连续服用 2个月,将会出现头晕、 血压升高、烦躁、失眠,人们把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称为滥用人参综合征。这就告诉我们,人 参是一种大补的良药, 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 当然不当食 用人参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什么情况下中药会有副作用?
避免中药副作用要注意药材本身的选择、炮制方法、制剂形式。
马钱子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 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 肌劳损、麻木瘫痪等。但是有毒成分主要是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若过量服用会发生中毒,出 现头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痉挛、吞咽困难、全身抽搐等。可是在很多中成药中都 含有马钱子, 怎么去掉其毒性呢?来看看它的制作过程, 这是在用沙烫的工艺进行炮制, 然 后粉碎再和其他药材进行科学配伍, 混合均匀, 再经过干燥等工艺就成了成品药粉。 成品药 在出厂前还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做有效含量测定, 需要借助多种精 密仪器保证各种药的含量都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什么情况下服用中药会有副作用?
以下情况包括 1、超量、长期用药。 2、用法不当 3、滥用补药 4、轻信偏方秘方。比如用 “ 斑蝥泡酒 ” 堕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肾功能的衰竭, 有几例病例就是因此 死亡。还有的一些渔民以为鱼胆可以清肝明目,结果引起中毒。这些都是听信偏方的后果。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为安全合理的。
要慎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慎用。
重要中毒会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 包括因此恶心、 呕吐等不良反应。 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 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
有毒中药对身体哪些部位有损害
1、 心血管系统:蟾酥; 2、 消化系统:巴豆; 3、 神经系统:马钱子; 4、呼吸系统:桃 仁、杏仁、白果; 5、 造血系统:雷公藤。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
1、 冬季感冒多属于风寒; 2、 春季感冒多属于风热; 3、 夏季感冒多挟暑湿; 4、 秋季感 冒多挟燥; 5、体质虚弱引起的感冒。 具体用药要根据病因辩证治疗。
服用中药须知
1、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
2、 不可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3、 不要乱搭配,注意合理配伍。
4、 当心中西药混合服用引发不良反应。
5、 无毒药物对于高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有副作用
吃中药有很多讲究,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用药禁忌:
用药注意季节:炎热季节,应少用热药;寒凉季节,宜慎用寒凉药;炎热季节,发汗药剂 量宜轻;寒凉季节,发汗药剂量宜稍重。
用药注意对象:如体质强壮的或青壮年能够耐受较为峻猛的药物, 而年老体弱者则不易耐受。 妇女月经期不宜过用寒凉药、破血药或泻下药;妊娠期不宜过用破血、破气及峻泻药物。 妊娠用药禁忌:(1)禁用水蛭、虻虫、牵牛子、大戟、商陆、芫花、麝香、三棱、莪术等毒 性较强或药性较猛之药。 (2)慎用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冬葵子等 有破气、破血、滑利、沉降等作用的药物。
服药禁忌:服药期间,一般应禁食生冷、 粘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热证忌食辛 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皮肤病忌食鱼虾。
配伍禁忌:主要为十八反:(1)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2)乌头反贝母、半夏、 瓜蒌、白蔹、白芨。 (3)藜芦反人参、党参、太子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 药。
所谓 ” 反 ” 是指:这些药物合用可使原来的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
二、煎药注意事项:
先煎:下列药物需要先煎:磁石、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龙齿、生 石膏、寒水石、生铁落、龟板、鳖甲。
后下:下列药物一般后下:薄荷、苏叶、藿香、香薷、茵陈、青蒿、钩藤、大黄、白寇仁、 砂仁、檀香、沉香。
包煎:下列药物需要包煎:车前子、旋复花、青黛、滑石、蛤粉、马勃、蒲黄、海金沙、 赤石脂、灶心土。
另煎:下列药物需要另煎:人参、鹿茸。
烊化:下列药物需要烊化: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
冲服:下列药物需要冲服:朱砂、琥珀、牛黄、麝香、芒硝、元明粉、犀角面、羚羊角面、 三七粉、沉香粉、雷丸、百草霜、竹沥、姜汁。
泡服:下列单味药物可以泡服:肉桂、番泻叶、藏红花、胖大海、麦冬、枸杞、莲子心、 菊花等。
一般来说,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在 治疗 “ 寒症 ” 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茶叶、
萝卜等。
有些食物本身对某些病情不利,也不宜食用。如患疮、 疥、 肿毒以及皮肤瘙痒等疾病的人 不宜吃鱼、虾、牛羊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以免刺激,老百姓把这些食物称为 “ 发物 ” ,意思 是说吃了这些东西有可能使病情复发。伤风感冒或出麻疹时, 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 食物, 特别是不能进补, 以免影响解表, 使风邪入里, 加重病情。 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 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 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 服人参、 黄芪时不宜同时食用 萝卜,因为参芪是补气,而萝卜则通气。头昏、失眠、性情急躁者忌食胡椒、辛辣、酒等, 伤寒、温湿忌食油腻厚味,痰湿阻滞、消化不良、泄泻、腹痛忌食生冷食物等。
中医古代文献中, 还有不少关于中药相互之间或同食物之间相克的记载, 被列为中药配 伍禁忌。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薄荷忌鳖 鱼,茯苓忌醋,鸡肉忌黄鳝,蜂蜜忌生葱、豆腐,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 肉,白术忌大蒜、桃、李等。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 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
1.喝中药请在饭后 30-60分钟服用为宜 . 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 , 咖啡 , 牛奶或豆浆 , 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 , 咖啡 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 , 影响疗效 . 可以喝水 .
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得好:“ 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 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 意思是说,病能不能治好,首先 开出的药必须对症, 但仅仅是药物对症, 服用的方法不当.则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产生诸多 毒副作用。所以,了解一些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中药煎煮后应该如何服用才最科学呢? 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 混合, 分两次或三次于饭前一小时温服, 有利于药物尽快吸收, 但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 服,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治症药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 急症重病可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定时服。 病在上焦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者宜饭前服。 服发 汗解表药,宜趁热服,服后盖被避风,以遍身微微汗出为佳。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 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如果出现服药呕吐, 宜失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 或嚼 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
1.吃人参忌萝卜、 大蒜:西洋参、 边条参都是常见的补药, 而萝卜有顺气、 促消化的作用, 同时服用, 萝卜就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 在吃其他大补的药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 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吃双黄连忌大蒜: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 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就会降低药效。
3.吃板蓝根忌冷饮:因为板蓝根性凉,服用前后如喝了冷饮,就会凉上加凉,肠胃难以承 受便发生腹泻。同样,绿豆、香蕉、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
4.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的作用,若同时服用发汗药物,就会 与药效相抵。
5.皮肤疾患服药期间忌鱼虾、鹅肉:鱼虾富含蛋白质,鹅肉属于粗纤维肉,皮肤过敏的人 容易对这两种物质过敏,所以忌食。
中药忌口有一个总原则: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 因为中药 与食物的性味相反, 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 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
中药的服用方法:
1)用具 --以陶瓷,搪瓷、不锈钢器皿为上,忌用铜、铁、铝制品。
2)浸泡 --将配好中药倒入砂锅,加水至浸透药物稍高出 1厘米左右,浸泡 30分钟。
3)煎煮 --中药煎煮两剂,每剂 200毫升。头煎为旺火烧开后改为小火慢炖 25分钟后倒入碗 中,再往锅中加适量水,煮沸 15分钟,与头煎药液混合后成两剂,即可服用。煎药不要频 频打开锅盖,如药物煎糊则禁服。
4)服药 --每剂药分早晚各一次饭后温服。
5)注意 --服药期间,食物宜清淡,生活规律化,注意休息,应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 及辛辣与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与疗效。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
1. 喝中药请在饭后 30-60分钟服用为宜 . 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
2. 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 , 咖啡 , 牛奶或豆浆 , 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 , 咖啡因 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 , 影响疗效 . 可以喝水 .
3. 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 , 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 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
4. 如果觉得口味较苦 , 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