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班美术
小班美术《小拖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号选手,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说说教材: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对小班艺术领域要求指出幼儿要对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有兴趣,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活动。我想通过幼儿的欣赏、幼儿手工制作拖鞋、幼儿互相交流等活动来体现小班幼儿对美术和生活的热爱,因此我选择小班下美术p23页的《小拖鞋》这个课题。这个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让幼儿很有兴趣。
其次、说教学目标: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双拖鞋,请小朋友拿着剪刀沿着线条剪下来,剪鞋底的时候要注意沿着线条,不断移动着鞋底。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让幼儿掌握制作纸拖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后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撕、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纸拖鞋。
难点对纸拖鞋进行有规律的装饰。
接着说教学准备:
1、学具:彩色笔、白纸、各种材料纸、有色卡纸,剪刀、胶水,各种小装饰品等
2、教具:拖鞋实物及图片,两双纸拖鞋,课件,小奖品。 紧接着说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共同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同时孩子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例如在展示我制作的拖鞋时候就用了演示法和讨论法及谈话法。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就运用了观察法,仔细观察拖鞋的构造,材质及装饰。开始第一个环节我引起孩子们兴趣的时候出示很多拖鞋,孩子们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分析各种拖鞋的材质和颜色及装饰。
最重要的说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拖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二) 、 引导幼儿观察范例,讨论拖鞋的制作方法。
1、你能看出我这双拖鞋是怎么做的吗?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做的呢?你们也想制作这样一双拖鞋吗?
2、引导幼儿讨论鞋底的制作方法。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双拖鞋,请小朋友拿着剪刀沿着线条剪下来,剪鞋底的时候要注意沿着线条,不断移动着鞋底。
3、引导幼儿讨论鞋面的制作方法。
拖鞋的鞋面是什么样的?鞋面是怎么制作的呢?鞋面和鞋底是怎么粘起来的呢?
教师小结:拖鞋的鞋面可以是大块的,也可是两条线条交叉的,取鞋面的两边粘上浆糊,然后粘在鞋底上。
4、引导幼儿讨论拖鞋的装饰方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拖鞋装饰的更好看呢?颜色鲜明,有规律。
5、请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拖鞋的制作步骤。
(三) 、幼儿运用操作材料制作小拖鞋。
注意:在制作拖鞋时遇到困难要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A 、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利用现成的鞋模,撕或剪出鞋底的形状。
B 、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制作,运用我们学习过的线条和图形手绘图案,可以印画,注意颜色搭配。
C 、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四)、幼儿拖鞋展示,互相交流制作装饰的方法,评价幼儿,(好的作品放在展览区或装饰角)
还说说拓展。
还可以用彩纸、染纸、碎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拖鞋?课余时间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拖鞋作品,
最后说反思。
这是小班的美术课,之前只是简单的学过线条和图形以及撕制及印画,其实在实际上课中可以更多的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制作小拖鞋。我在上课的时候因为怕孩子用剪刀伤到手,又怕孩子对鞋底这个形状剪不好,大多数都是剪好的鞋底和鞋面,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可以课后在幼儿的造作区角鼓励幼儿自己画和剪鞋底鞋面。还有对于鞋底斜面粘合一起有点难度。
范文二:小班美术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战胜大灰狼 喜洋洋和灰太狼
小班美术:战胜大灰狼
一、活动背景:
用童话故事带动小朋友的兴趣,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规”的现象发生。如果教师能稍加注意,给予关注,就能有目的地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变为我们可利用的教材,真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一次组织户外活动的时候,发现一名幼儿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了许多凌乱的线条,看到幼儿兴趣盎然的模样,我不禁被他的快乐感染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启示,那就是如果打破传统蜡笔画画的框架,尝试用粉笔来作画,从纸上转移到地上,从室内走向室外,幼儿也许会更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去。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美术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考虑到幼儿第一次使用粉笔。于是从最简单的直线入手,通过战胜大灰狼的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多种工具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栅栏”的含义。“添画栅栏”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 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评:大灰狼是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它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马上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应,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激起幼儿插“篱笆”的欲望,为下面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环节,使活动自然过渡。)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 :“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 :“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 :“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
“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评:这是一个对幼儿的画作评价的环节。让大灰狼来评价哪些线条画歪了、画短了?哪些地方画少了?幼儿在活动中,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画得不太好,并通过对付大灰狼,及时地进行更正。最后大灰狼的话,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
幼A :“我们再多插些篱笆!”
幼B :“我们搬走吧!”
幼C :“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评:这个环节提供了幼儿继续用粉笔画直线的机会。同时,幼儿观察篱笆的过程,也是对作品再次评价的过程,增强了判断能力,更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通过战胜大灰狼,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三、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绘画技能很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同时,幼儿很轻松体验了粉笔的画法,让幼儿体会多种工具作画的乐趣,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2. 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的愿望,到幼儿练习画直线,补画添画,到第二次练习,最后“大灰狼”的离去,是一个幼儿反复练习、反复评价的过程,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活动体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鸡”与“大灰狼”相比,是以弱对强的关系。但活动结束后,“鸡”战胜了“大灰狼”,让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萌发了幼儿相互帮助的品质。
4.此活动在户外进行,能激起幼儿轻松愉快的情绪。在对付“大灰狼”过程中,情绪容易兴奋,又不断地奔跑、躲闪,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幼儿的体能锻炼有一定的好处。 另外,此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反思:
1.在场地选择和布置时,有待进一步思考。场地不宜过滑和过粗糙,应利于幼儿用粉笔画。另外,幼儿人数和圆圈的大小关系要掌握好,否则会造成幼儿过挤的现象。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一些细节。粉笔作画很容易断,幼儿又是第一次用,老师应提醒幼儿随时将粉笔放入盒子里,保持地面干净,养成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四、资料附录:
1.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2.场地布置如图:
灰太狼的家
喜洋洋的家
范文三:小班美术
课 题:猫和老鼠
教学目的: 通过听故事,画故事,增强孩子形象记忆的能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力,促进其心理和智慧的发展,激发创造欲和表现继续学习构图能力。培养动物造型能力和用绘画语言编故事的能力。 鼓励幼儿创造性的个性表现。要求画中有大有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引导观察:教师讲述有关猫和老鼠的故事,引导
幼儿思维。
2.启发想象:不管大猫小猫,他们见到老鼠就象见到仇人似的,决不会放过它们。说起来也怪,见到最小的小猫,也会吓得腿儿发颤。但是,也会有一些聪明的小老鼠,会想办法躲过猫的追捕。
3.造型方法:这个故事讲述猫和老鼠之间发生的一系列趣事。你认为其中哪一段最好听最刺激?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画出来,尽量突出猫骄傲自大和得意洋洋的样子,以及老鼠胆小可怜,却有不乏聪明机灵的模样。猫和老鼠是画中的主角,所以一定要画的大一些,这样才能突出故事情节。 1.
范文四:小班美术
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的投放
美术活动是幼儿借助美术材料来表达自我认知的一种活动,如何恰当地运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美术材料,让幼儿对美术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美术活动的材料要多样。
1、投放各种各样的纸。小班幼儿绘画水平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除了铅画纸以外,教师可以投放多样的纸。如彩色的手工纸、有硬度的彩色卡纸,这样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彩色的皱纹纸、漂亮的餐巾纸都能够吸水,适合小班幼儿在上面玩颜料;柔软的广告纸,报纸可以让幼儿撕撕、团团、折折、贴贴;刮蜡纸可以让幼儿在上面划划、刮刮;粗糙的沙皮纸可以作为画纸,让幼儿用粉笔或油画棒在上面涂鸦等,这些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提供各种各样的画笔。幼儿园常常使用蜡笔、油画棒,各种粗细的水彩笔、炫彩棒等。我们在作画时还投放了一些特殊的“画笔”,让幼儿玩颜色,如用小刷子刷颜色,用牙刷刮颜色,用棉签点颜色,用橡皮筋弹颜色,用印章印颜色等。
3、投放一些废旧材料。如废旧的盒子(礼品盒、帽盒、冰淇淋盒、鞋盒、瓶盒);废旧布料(粗麻布、棉布、花布、帆布);废纸品(贺卡、杂志、报纸、餐巾纸、纸盒子、砂纸、蜡纸、包装纸);生活中的这些废旧材料经过选择、消毒、处理后都可成美术活动的材料,开展新颖有趣的美术活动。
二、美术活动的材料可源于生活。
幼儿经验的积累是靠不断摆弄,操作生活中的真实用品得来的。因此,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价值是重要的。
● 拓印材料。生活动中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如黄瓜、青椒、莲藕、胡萝卜……等都可以作为拓印材料。如“制作小背心”活动中,我们将蔬菜、水果切开,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横切面;接着再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蔬菜蘸色印画。
● 粘贴材料。生活中常见的蛋壳、麻绳、纽扣、珠子等,平时吃的瓜子、开心果等果壳及各种豆类,户外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树叶等,都可成为幼儿进行粘贴画的材料。 ● 手工材料。如,在开展主题《可爱的我》活动中,幼儿完成脸谱的基本轮廓后,所提供给孩子们多种装饰的材料,有吸管、纽扣、回形针、瓶盖、雪花片,珠子等。孩子们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材料的理解选择表现出形象迥异的脸谱。同一内容,因为材料的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作品更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美术活动的材料从简单到丰富。
幼儿刚入园时,我们投放印章材料,以拓印活动为主。如教师为幼儿准备各异的海绵,
有水果形状、小动物形状等来玩颜色。然后让幼儿拿住海绵,“喝”一口颜料,在各种报纸、废旧的盒子上印出自己的作品。随着技能的增长,幼儿的捏、撕、握等动作也得到了发展,我们便投放一些广告纸、固体胶棒等,让幼儿撕撕、贴贴,或者用棉签点点、画画,用刷玩颜色,如给“新年树”点上颜色的“彩灯”。
其实,在平时教学中,只要我们多一双慧眼,在美术活动中,多选择多样化、生活化的美术材料,一定能不断提升幼儿的创作能力。
美工区在活动内容上包括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即绘画、手工和欣赏。那么材料的投放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1. 各年龄段幼儿的绘画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小班:小班幼儿常把绘画当作游戏,在区域活动中更不能在技能上有过高的要求,要让幼儿在自己涂鸦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逐步学习控制手的动作。尽量用软笔、棉签棒、各种拓印材料等丰富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想象。尽量不要用硬笔,以免对幼儿少造成伤害。
中班:中班幼儿已经能够画出较有力度而且平稳的线条,掌握了用各种图形表达简单物体的绘画技能。这时在区域内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风景、动物和人物的正面及侧面等组合物体的画,供有兴趣的幼儿临摹。中班的幼儿已基本会用蜡笔均匀涂色、清晰地勾轮廓线、小面积涂色等。
大班:大班幼儿已能观察到物体的细节部分,并能把所见、所闻表现在画面中。所以大班幼儿掌握蜡笔、水彩笔、毛笔等不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有目的地选用和制造多种表现形式。如:涂蜡法、粘彩法、刻划法、喷水法等。
2. 各年龄段幼儿的手工的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1)泥工
小班:小班幼儿在美工区的泥工活动中主要是认识泥工的简单工具和材料,通过自己的操作感知泥是柔软的、可塑的。小班幼儿泥工活动的主要技能要求有以下几种:团圆、搓长、压扁等。美工区的泥工材料要软硬适中,另外,还可以在区域中投放一些陶泥、各色橡皮泥(彩泥的颜色不宜过多)、面团等。
中班:中班幼儿已基本学会使用:捏、挖、嵌接等方法以使儿童作品形象更生动、真实,也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出简单的情节,因此区域中要多投放一些颜料、豆类、木棒、瓶盖等可供幼儿使用或创造的辅助性材料。
大班: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泥工活动,已能运用辅助工具和材料细致、生动地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细节。这时要给他们多提供一些泥工工具、模具和更多的可供幼儿想象的半成品材料,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纸工
小班幼儿在区域中的纸工活动主要是玩纸、撕纸和粘贴。小班幼儿喜爱玩纸和撕纸,区域内可事先准备一些颜色各异、质地不同的纸让他们撕着玩,在玩纸、撕纸的过程中体验纸的不同特性,发现各种形状的变化,并初步撕出一些简单的形状。如“蘑菇”“球”“太阳”“饼干”等。还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仅需要对边折、对角折的狗头、牛头等折纸的示意图。简单的图形粘贴画和轮廓清晰可以用手撕的图形。
中班幼儿在纸工活动中基本技能已有了明显的进步,纸工技能包括折纸、剪纸、撕纸、粘贴。在为中班幼儿准备纸工材料时要充分考虑他们各方面技能的发展,为他们提供难易适当的材料。
A 折纸的技能: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形、双三角形
B 粘贴的技能:几何图形粘贴、自然物粘贴
C 剪纸的技能:按轮廓线剪、目测剪
在区域中投放的剪刀一定是圆头的安全剪刀,还可提供能剪出各种花边的花边剪刀,既满足各种需要,又增加活动兴趣。
大班:大班幼儿的纸工技能较之中班更为复杂,有菱形折、组合折、折叠撕(剪)。
A 折纸的技能:菱形折、组合折
B 撕纸的技能:折叠撕
C 剪纸的技能:折叠剪
另外,到大班幼儿在纸工活动更丰富,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像在绘画和泥工材料中提到的辅助材料都可以运用到纸工中。
3. 各年龄段幼儿的欣赏材料
小、中班:小、中班幼儿主要提供一些他们能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也可欣赏周围环境中的自然景色或涂片等。
大班: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大班儿童的欣赏范围也在逐步扩大,而且每种类型的欣赏内容也在不断地深刻化、复杂化。大班幼儿可以在区域中展示与儿童生活经验接近的,也可以是神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题材的美术作品。
创意美工区的设立是为了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创作空间,让孩子们在废纸箱、瓶子、石头上,随心所欲地涂画与制作,尽情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而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必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凝聚家园合力,丰富活动材料;设立班级“百宝箱”,使材料投放更有序;做到心中有数,使材料投放更具实效。通过做好创意美工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工作,大大提高区域活动的实效,提升小班幼儿对艺术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而创意美工区一直是幼儿喜欢的区域活动之一,为幼儿自主表达、表现美创造了必要条件和机会,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创意美工区的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为了让美工区活动更好地凸显其实效,使每个幼儿在自主化的游戏活动中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我们在创意美工区材料投放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研究。
一、凝聚家园合力,丰富活动材料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长朋友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为此,我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园地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知道家长协助幼儿共同做好活动材料的收集工作。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只有来源于孩子身边的,才能引发孩子内在的情感和操作欲望。因此,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成了很好的丰富区域材料的形式。同时,我们将收集材料的过程也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渠道,从生活中入手,想、问、看、找,并且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得我们需要的材料。如:在材料投放初期,我们会和幼儿一起商量创意美工区需要哪些材料?幼儿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想象:毛线、广告纸、蚌壳、石头、树叶、牙膏盒等等,到了第二天,许多幼儿都从家中带来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运用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如:蛋壳贴画、太阳娃娃等。孩子们收来的材料全来自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家长们也发现许多孩子变了,变得环保了,平时吃完的牛奶罐、饼干盒都不乱丢了,而是洗干净了带到班级的美工区里。
二、设立班级“百宝箱”,使材料投放更有序
区域创设初期,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的材料,美工区也渐渐变得杂乱无章了。活动过程去,经常会发生孩子们因为要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而进行翻箱倒柜的事情。为了使幼儿能够自由、方便地的选择到合适的材料,并做到合理利用,使收集到的材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在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下,我们一致决定设立班级的“百宝箱”,“百宝箱”由三个废旧的纸盒组成,分别收集瓶瓶罐罐、各种小纸盒、包装材料,并在上面分别贴上相应的实物小标识,起到提示作用。这样一来,不仅美化了活动环境,也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三、做到心中有数,使材料投放更具实效
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操作”,而操作是要借助于材料的,所以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作为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的,有趣而又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材料。在创意美工区活动中,操作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动手的兴趣,教师的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为幼儿提供符合其思维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多层次的可变性的材料。
1、材料投放要遵循层次性与多样性原则。
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正因为有着差异的存在,教师在材料的投放千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蛋壳,并引导孩子进行蛋壳贴画,能力弱的孩子,
让他根据已有的小路图案来粘贴蛋壳小路,能力强的孩子则可以粘贴较为复杂的图案,如蝴蝶、花朵等,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毛线、广告纸等材料进行辅助装饰。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极高,有的孩子选用一种颜色的蛋壳来进行粘贴,有的孩子选用多种不同颜色的蛋壳来进行粘贴,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蛋壳”这种操作材料所带来的乐趣。
2、材料投放要遵循目的性原则。
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投放范例材料以后,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创作兴趣和灵感,也为游戏材料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材料是孩子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通过材料表现出来,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也就是说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一旦进入老师所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的过程中,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许多多的花瓣,我就把它们投放在了创意美工区,一次活动过后,发现很少有孩子会去关注它们,更别说进行创作了。为此,我有目的地在美工区的墙面上贴上了一些花瓣贴画作品,这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好多孩子在欣赏的过程忍不住在嘴巴里还发出了“哇!哇!”的赞叹声,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第二天有许多孩子又收集来了美丽的花瓣,并投放在了美工区了。区域活动时许多孩子都争着要到美工区里进行花瓣贴画的创作,从简单的拼拼贴贴,到目的地拼出一些简单的造型,孩子们的心情雀跃着,创作的画面也越来越生动了。
3、材料投放要遵循挑战性原则。
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在材料的投放中,对原有材料进行部分抽取或添加,使材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尽可能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材料是
否有趣、可变与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对原有材料的提升和创新,也是对幼儿的一个新挑战。如在《石头大玩家》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收集来了许多小小的鹅卵石,他们把这些鹅卵石组合在一起,拼出了弯弯曲曲的石子路、房子、花朵、树等多种多样的图案,又用橡皮泥给鹅卵石装饰上了五官和头发,做成了憨态可掬的太阳娃娃,把鹅卵石垒高做成了高高的楼房、宝塔等。有一天,我们在幼儿园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这块大石头能做什么呢?”我问。好多孩子一下子都愣住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把这块大石头带回了我们的创意美工区了里。这天是聪明活泼的杰杰和乐乐在创意美工区里活动,只见这两个孩子一到美工区里就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只见它们摸摸这里,看看那里,然后两颗小脑袋又紧紧地靠在一起商量着,然后就拿起边上的颜料和笔画了起来。不久,这块石头就变得“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了。活动结束时,我请这两个孩子做了介绍,乐乐马上兴高采烈地说:“我们做的是一个大怪兽”,然后又在我的指引下一一指出了怪兽的眼睛、鼻子、嘴巴、手、脚等,其他孩子们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孩子眼睛里还透露出了羡慕的光芒。通过增添了新的材料——从小到鹅卵石到大石头,这一活动材料是放大,大大丰富和延长了原有的游戏内容和游戏过程,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意识。
用的增加圆头玻璃棒做纸雕用的,镊子) 其他半立体材料:乒乓球、有色毛根、保丽龙球、装饰宝石、缎带、布艺胶带、彩色纱、花布、扣子、豆子、木板 废旧材料:各类盒子、开心果壳、旧挂历、吸管、筷子、纸杯、树叶、菜心、牛奶杯、鸡蛋壳、奶粉桶、饮料瓶子 绘画类材料比较单一 切保守,手工类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拿来用,废旧材料组织家长收集
范文五:小班美术
小班美术(写生):幼儿园的小小草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黄晓霞
设计意图:
在我园的小花园一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小草地,每次户外活动或中午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总喜欢去看看小花园里的小草,蹲下来摸一摸小草,和小草说说悄悄话,感受小草的柔软。不过孩子们看到的小草已经长出来了,但对于小草是如何长出来的还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画画小草的过程中对小草的生长以及各种形态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目标:
1. 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小草,尝试用从下而上画线条(提画)表现小草。
2. 在写生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绘画工具:画板、绿色油画棒若干
2. 各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1. 说说、摸摸小草
⑴师:看,那一片绿绿的是什么?(小草)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呢?(绿绿的细细的??)
⑵幼儿自由结伴去看小草。“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摸摸小草?”“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草的样子。”
(教师指导:看看小草长在哪里?幼儿用手拨开小草寻找小草的根。摸一摸小草有什么感觉呢?)
⑶讨论交流小草是怎样的?摸了小草有什么感觉?
小结:小草嫩嫩的、绿绿的、细细的,摸上去软软的,痒痒的,舒服极了。
2. 了解小草的生长方式
⑴你们知道小草是怎么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吗?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⑵小结:原来小草是从下往上长的,有的草长得自自的(叫直直草),有的长得弯弯的(弯弯草),有的长得扭呀扭的(扭扭草)
教师边说边空手示范(“小小草,一根一根往上长,快快长,有的直来有的弯”。在纸上从下往上一提,再一提。)
3. 绘画小草
⑴你们想不想画一画小草呀?(幼儿拿绘画工具)
⑵要求:①把你看到的小草画下来。
②草地上有许多小草,比一比谁画的小草多。
⑶幼儿写生小草
4. 作品展示交流
⑴地上长出来这么多小草,小动物也想到草地上玩耍,看!谁来了?(幼儿作品贴于展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