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才现状和对策研究范文
人才现状和对策研究范文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对策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5月中旬以来,我们共召开座谈会27个,走访企事业单位200多个,走访有关人员50多人次,回收调查问卷455份,掌握了比较详细的情况。现汇总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1、党政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到2003年5月,XX市共有党政干部1977名,其中中专以上文化1688人,占总数的85.4%,大专以上文化1423人,占总数的72%。市级机关干部1382人,女性194人,大专以上文化1013人,占总数的73.3%;乡镇机关干部595人,其中女性134人,大专以上文化410人,占总数的68.9%。全市共有市级领导干部35人,其中女性6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273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文化占95%,女性43人;市级机关部门领导干部249人,其中女性22人。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我市事业单位现有各类人才7285人。从学历层次看:大学学历1156人,占15.86%;大专2676人,占36.73%;中专2649人,占36.36%;高中及以下804人,占11.04%。从职称层次看:正高级1人,仅占0.01%;副高级241人,占3.31%;中级职称2046人,占28.09%;初级职称4716人,占64.73%;其他无职称281人,占3.8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3427人,占47.04%;35至45岁的1729人,占23.74%;45岁以上的2129人,占29.22%。从专业分布结构看:教育类的4118人,卫生1440人,农林水859人,城建土管221人,群众文化144人,交通环保140人,财税工商116人,新闻112人,人力资源71人,其他64人。
3、企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此次对全市50万元注册资金以上的企业,全部发放调查表,按时间要求回收400多份。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企业各类人才合计2809人。其中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大专以上1685人,占调查合计数的60%;中专学历735人,占26.2%。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817人,初级职称1492人。按年龄分:30岁以下641人,30-35岁648人,36-40岁765人,41-45岁402人,46-50岁207人,51-55岁98人,
56-60岁38人,60岁以上10人。按人才专业分:机电412人,建材102人,经济管理982人,化工243人,营销224人,财会323人,轻纺2人,其他521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市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江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并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认真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摆到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并让他们参与到重大决策、重点工程中去。在市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中,多次对人才工作作了专题研究。今年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强调。为了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我们建立了重大决策专家参与制度,聘请工业、农业、社会事业、信息业等方面20名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委员,参与重大经济和社会建设决策前的咨询和论证。在党委、政府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引导下,全社会的“四个尊重”氛围逐渐浓厚。
2、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市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做好干部培养、推荐、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年龄、性别、知识等结构的优化。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一是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多层次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市委两次采用“双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了8名机关部门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及选聘2名重点中学校长。1999年11月,又推出了3个选任类正职(林业局局长、上余镇镇长、坛石镇镇长)和两个副职(团市委副书记、峡口镇副书记)岗位进行公开选拔。今年四月,在市级机关部门班子调整中,市委大胆探索创新,对空缺的17个机关部门正职职位和1个副检察长职位,成功地采用自荐公推提名的方式进行选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在乡镇和部门机关的中
层以上干部管理中,则普遍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机制。二是市管干部任免实行常委票决制。三是加大对干部监督力度,增强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调离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离任审计。在干部工作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群众意见的查证和运用,使得群众监督干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初步形成了群众参与、新闻舆论、党内专门机构共同监督的立体网络。 3、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注重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金融、外贸、法律以及信息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应对加入wto的需要,抓紧培养了一批精通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专门人才;注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注重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专家。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我们建立了科技骨干挂联市“310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制度,安排他们参与和负责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业务能力和提高素质。采取赴外招聘的方式,引进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市每年都组团赴武汉、西安等地招聘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年引进近100人。
4、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以推进“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江山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优秀企业家。具体工作中,注重研究企业家的成长规律,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市里予以重点扶持,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注重灵活对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保护,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经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优秀企业集中,采取托管、兼并、收购等形式,做大做强产业。江山原有大小水泥企业18家,通过 几年的整合,现主要生产能力集中到4家企业,由4位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几年来,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全市人才总量预计到今年年底仅为1.65万人,仅占总人口数的2.9%,低于全省5.9%的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分布上看,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占近60%之多,而企业则普遍缺乏人才。在调查的全市5000多家企业中,仅有人才2809人左右,平均每家企业不到一个。从专业结构来看,传统专业型人才较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专业人才稀缺。如法律、金融、外语、计算机、经济类等人才严重欠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人才较短缺,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从知识层次上看,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所占比例很小。在此次调查中,研究生学历的仅有2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04人。 3、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隐性外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每年考上高校本科的人数为1000人左右,而回江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仅有12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80%以上;二是显性外流。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各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随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趋势,出现一人外流,带动相互熟悉或同一层次水平人员外流的“传、帮、带”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显性流失人才数达22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3人、初级职称141人。主要集中在四大块:教育系统34人、卫生系统52人、农林水系统42人、工业系统96人。
4、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为人才服务不到位,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三是“专才不专”,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行政工作,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四是职称政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多采取评审方式,重学历、轻能力,存在着明显的论资排辈现象,优胜劣汰的机制没有建立,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有近90%的中高级人才与初级人才做着同样水平的工作。
5、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我市的企业家大多是非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经济贸易、金融、相关法律知识等相对缺乏,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者较少,除部分规模
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家庭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外面的优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企业,而企业自身也难以培养人才,造成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缺乏长远打算和企业发展规划。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队伍建设。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一方面社会、企业容纳人才和储备人才的能力有限,人才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由于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方面与杭、台、温等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导致我市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同时,我市地处XX西部信息相对闭塞,文化学术氛围不浓,尤其缺少大型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学习、进修和学术交流等需求,出现既引不进外地优秀人才,也留不住本地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的尴尬局面。
二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最近几年,我市也下发了人才开发方面的有关文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制度还不规范,有的好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人才管理多头无序,且人为因素多、法规因素少,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的界限没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动的渠道不畅。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尚未构建,还没有真正形成靠市场机制、靠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意识,普遍采用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很不成比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是人才观念比较淡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被全社会所接受,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意识不强,人才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人才工作的氛围不浓。一些单位对人才重视还仅停留在口头上,在人才的使用上,随意性也比较大,未能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和条件,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的单位用人不公,管理简单,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人才感到受排斥和压制;有的单位对人才关心不够,下指标、加压力的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少。没有把发展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人才资源开发上来。一些企业固于传统观念,只重视对设备、厂房、土地等有形资产的增值,不重视人才引进、智力开发和素质提高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只重视项目、资金的引进,忽视对人力、智力的开发和引进。 四是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未根除,人才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性较高,自我学习、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够,导致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快,适应不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规划。目前,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尚未制定,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缺乏长期规划和计划,统筹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较差。 六是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浓。对人才使用、培养等方面的认识,许多还仅仅停留口头上,全社会尚未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用人机制不活,择优使用、绩能考核等仍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存在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等现象;另外,对人才的投资明显不足,多元化的人才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人才创业环境还比较欠缺。
四、对策与措施。 人才工作是一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机制、协调落实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不断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和方法,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加快制订人才规划。要按照“党管人才”要求,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要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制订和完善人才规划,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有力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要从实际出发,适应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目标要求来规划人才。要立足于本地,充公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以培养适用人才为主,努力改善人才环境,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和智力。规划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数达到4.2万人,年均增长6.5%左右,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0%以上。
2、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要着眼于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懂经济善管理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着眼于提高我市企业的竞争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职业化、现代化的优秀企业家;着眼于适应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和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的需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衢州、省甚至是全国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急需的专门人才和专业人才。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积极构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要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并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载体,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施分类培训,注重实效。党政机关管理人才的重点是提高文化层次,开展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主要是进行普遍的工商管理培训,使其尽快熟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运行规则。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着重强化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首先根据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对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以及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要积极引进和吸收。尤其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机电、化工、电子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外经外贸等领域紧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先引进一批精通世贸组织规则,通晓国际经济、法律和管理的专业人才。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引才引智渠道。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江创业的“绿色通道”,吸引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低年龄的高新技术人才。一是通过市场招聘人才,将人才直接吸纳到我市人才队伍中来。二是通过项目引才引智。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列出某些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及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招标,引进人才和智力。积极吸引市外成果到我市来实现转化,在引进科技成果的同时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引资引才。将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四是通过多种形式与市外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利用它们的人才优势,帮助我们培养培训人才。
4、完善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在人才使用方面要着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应。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奖励政策。继续坚持评选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制度,大幅度地提高相应经济生活待遇;拟组织建立人才的市级功勋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实行重奖;增设“伯乐奖”,对积极推荐、发现、培养人才成绩突出,支持科研人员做出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单位负责人给予重奖。二要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政治地位。注意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积极吸收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在党代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适当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在市级人事安排中,将有意向从政的人才吸纳到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继续坚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切实发挥专家咨询团的作用。三要加大力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拉大差距,促进人才价值的货币化。在收入分配上,制定向人才倾斜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灵活的津贴、补贴制度,提高人才的保险和保健标准,切实保证人才的物质生活待遇不断得到提高。四要建立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利益机制,使其在引导人才流动、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起基础和关键性作用。加快完善人才资源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人才供求信息联网,使信息成为人才交流、求职、就业的主要引导工具。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保障和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搞好人才市场场所建设,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加强市人才市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程度,使其成为全市人才市场的“龙头”和人才交流的中心。探索教育、卫生人才市场等专业性人才市场的建立方法。健全人才中介机构网络体系,逐步建成以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兴办的人才市场为主体、其他部门和行业及民办人才中介机构为补充的人才市场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和完善人才市场在人才信息、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才素质测评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五要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流动的有关制度。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等限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多种人才流动形式,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
5、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依靠人才作为支撑,人才队伍发展要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队伍的规模扩大、素质提高、结构与布局调整都要以满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立足点。二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三要切实保护好现有人才。要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热情支持各类人才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要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既鼓励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又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同时要关注离退休人员群体的生活,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一技之长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老有所为;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法制环境,严格依法办事,为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范文二:范文--中外学习风格研究现状综述
中外学习风格研究现状综述(黑体,小2号)
沈正元 胡继渊 张玉昆 (楷体,小5号)
摘要、关键词(黑体,小5号);具体内容(宋体,小5号)
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是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Thelen)于1954年首次提出的。四十多年来,学习风格成为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对于学习风格,中外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宋体,5号,1.5倍行距)
一、关于学习风格的内涵(黑体、4号)
什么是学习风格?西方学者对其各有独特的解释,观点纷呈,正如托马斯?贝勒(Thomas.Bello)所指出的:“学习风格的定义差不多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者一样多”。下面列举一些:
1.学习风格是学生学习新材料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独特结合。(Schmeck)
2.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Dunn)
3.学习风格是个体与教学刺激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特征,这一方式导致作为刺激函数的各不相同的学习成 就。(Tallmadge &Shearer)
4.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刺激作出反应并运用刺激的一贯方式。(Ciaxton & Ralston)
5.学习风格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定向或偏爱,它表明某特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上通常喜欢采纳的学习方式。 (Knopke & Diekelman)
6.学习风格是在特殊且被认定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人与课程、教材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偏好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Renzuui & Smith)
7.学习风格即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是学习者知觉、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它作出反应 的相对稳定的指标。(Keefe)
8.学习风格是个体用来处理教育信息的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制约人发展的各种变量影响下形成并贮存在个体神经组织和个性的深层结构之中。(Marlin languis) ????
尽管这些对学习风格内涵的解释着眼角度不同,但在本质的分析上仍有许多共同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都认为学习风格的实质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倾向 二是都认为稳定而独特是学习风格的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并认为稳定是指学习风格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况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独特是指学习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个性化了的行为。
三是都认为学习风格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因此,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受到广泛认同的学习风格的定义,但是,从西方学者各种定义中,我们可以基本把握学习风格的内涵及其特征。
对于学习风格的内涵,我国不少学者在借鉴西方学者的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的界定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海南大学胡斌武先生则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这种学习方式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策略、步骤;这种学习倾向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动机、态度、情绪体验、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偏爱”。应该说,他们的表述符合汉语的规范,在对学习策略本质的揭示上基本上与西方学者一致。
我国学者还就学习风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南师大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特征的分析很有代表性,他认为 学习风格有三个特征:
一是独特性。学习风格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它因人而异。
二是稳定性。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因 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打上个性烙印的学习风格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既使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又使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接受个性的影响。在指出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的特征的同时,谭顶良先生也认为学习风格的稳定并不表明它不可以改变,也要注意其具有可塑性。
二、关于学习风格的要素
对学习风格的要素,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邓恩将学
习风格要素分为五 大类:
一是环境类,包括对学习环境静闹、光线强弱、温度高低、坐姿正规或随便等的偏爱; 二是情绪类,包括动机、学习坚持性、学习责任性等;
三是社会类,包括独立学习、结伴学习、喜欢与成人或各种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等; 四是生理类,包括对听觉、视觉等刺激的爱好,学习时吃零食,时间节律等;
五是心理类,包括分析与综合、对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偏爱、沉思与冲动等。
凯夫则把学习风格要素划分成三大类:
一是认知风格,包括接受风格、概念化与保持风格等;
二是情感风格,包括注意风格、期望与动机风格;
三是生理风格,包括男性——女性行为、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时间节律、活动性、环境因素等。
邓恩和凯夫分别从多种角度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学习风格的要素,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也存在剖析面过宽、划分逻辑层次混乱等问题。在借鉴他们对学习风格要素划分的基础上,南师大谭顶良根据我国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的特点,从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层面上提出他的分类。
(1)心理要素,包括个体对外界环境生理刺激(如声、光、温等)对一天内时间节律以及在接受外界信息时 对不同感觉道的偏爱。
(2)心理要素,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动的三个方面。
认知方面又包括辨别、归类、信息加工、分析与综合、记忆过程中的趋同与趋异、沉思与冲动,情感方面包括理性水平、学习兴趣与好奇、成就动机、控制点、抱负水准、焦虑水平等,意动方面包括坚持性、言语表 达、冒险与谨慎、动手操作等。
(3)社会性要素,包括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
而胡斌武则认为,学习活动的进行,需要学习者根据自身生理、心理状况,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景选择某种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学习风格,所以,学习风格的结构(要素)是从其生理性层面、心理性层面去探讨的。他把学习风格分成两大类,一类为生理性的,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光、声、温)的选择倾向、对学习时间的偏爱;另一类是心理性的,包括由认知风格、思维风格、信息加工风格等组成的认知要素,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焦虑程度等组成的情感要素,学习的信念、意志心理准备、学习积极性等组成的意 志品质要素。
三、关于学习风格的类型
七十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开始运用测量、实验等方法对学习风格的类型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他们把学习风格分成不同的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黑体、小4号)
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ce)和场依存(field dependence)这两个要领最初来源于威特金(H.witkin)对知 觉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的坐舱,舱内放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有些被试者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人则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后来的研究发现,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型在数学和自然学科方面更擅长。此外,场依存型较易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数学成绩上。在观察方面,场依存型比场独立型更多地注意他人的脸色,他们往往力图使自己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因而在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时会更多地考虑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场独立型一般都有很强的个人定向,且比较自信、自尊心较强。一项研究(Entwistle,1981)表明,场独立性强的六年级学生,比场依存性强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领导能力。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卡根(Kagan,et al,1964)经过一系列实验后发现,有些学生知觉与思维的方式是以冲动为特征的,有些学生则以反省为特征。冲动型思维的学生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作出反应;沉思型学生则不急于回答,他们在作出回答之前,倾向于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冲动型学生直觉性强,乐意在竞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情感的介入对学习行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沉思型学生逻辑性强,有较强的批判性,乐意在合作的情境中学习,意志对学习活动的效能明显超过情感的作用。
有人对卡根的研究结果作了进一步核查,发现沉思型学生在完成需要对细节作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好些;冲动型学生在完成需要作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成绩要好些。他们的结论是,冲动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并不一定比沉思型学生差。一般认为冲动型学生学习成绩差,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测验往往注重对细节的分析,而他们擅长的则是从
整体上分析问题。
3.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Pask,1976)曾和他的同事对整体性学习和系列性学习作了比较研究。他们要学生对一些想象出来的火星上的动物图片进行分类,并形成自己分类的原则。在学生完成分类任务后,要学生报告他们是怎样完成这项学习任务的。结果发现,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每个假设涉及一个属性。人们把这种策略称为“系列性策略”,其特点是从一个假设到下一个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而另一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人们把这种策略称为“整体性策略”,其特点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采用系列性策略的学生主要特征是把注意集中于小范围,擅长用逻辑严谨、紧抓要点的方法,把学习材料细分成许多段落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按照题目顺序依次学习抽象或现实问题的题目。其缺点是常常忽视对问题的全面考虑和对问题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只有在要求全面理解主题或学习的最后阶段才会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采用整体性策略的学生倾向于把问题看成一个整体,注意全面看问题,并能依据对主题综合的、广泛的浏览,在大范围内寻找与其他材料的联系,表现出一种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首先从现实问题出发,然后联系到抽象问题,再从抽象问题回到实现问题中去,并以 此检验问题之间的异同之处。
4.辐合型与发散型
美国学者吉尔福特(J.P.Guilford)通过研究认为,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 有创建的新颖观念。
除上述被广泛认同的几种类型外,还有同化型、顺化型、外倾型、内倾型等等。我国学者也从中国学生及教育的实际出发,对学习风格的类型进行了分析。谭顶良先生在他的《学习风格论》一书中,从大脑功能、个性特征心理发展水平等影响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内外部因素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习风格的各种类型,并 分别阐述各种类型的学习特征。
1.大脑功能
(1)从对大脑左右半球的偏爱将学习风格分成左脑型、右脑型、左右脑协同型和左右脑混合型四类:(2)从脑的三个机能联合区(保证调节紧张度或觉醒状态的联系区,接受加工
和储存信息的联合、规划、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的联合区)的偏爱将学习风格分成直觉——操作——理智型、直觉——理智——操作型、操作——直觉——理智型、操作——理智——直觉型、理智——操作——直觉型、理智——直觉——操作型等六种。
2.个性
(1)将个性的外倾与内倾、感觉与直觉、思维与情感、判断与知觉这四维八极加以不同组合,把学习风格分成16种:外向思维感觉型、外向思维直觉型、内向思维感觉型、内向思维直觉型、外向情感感觉型、外向情感直觉型、内向情感感觉型、内向情感直觉型、外向感觉思维型、外向感觉情感型、内向感觉思维型、内向感觉情感型、外向直觉思维型、外向直觉情感型、内向直觉思维型、内向直觉情感型;(2)从其他个性类型,将学习风格分成:外向型、内向型、理智型、情感型、意志型、顺从型、独立型。
3.心理发展
从学生认知发展与自我概念发展角度将学习风格分成四类:自我概念较好,认知发展较差;自我概念较差,认知发展较差;自我概念较差,认知发展较好;自我概念较好,认知发展较好。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对“教”的研究多,对“学”的研究少,而学习风格的研究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有利于教师辨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因此,中外学者还就学习风格的研究价值、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的关系等课题进行了研究 。
对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关系,加拿大应用心理学家亨特在大量测试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学习者的理性水平施加相应教育影响的教学匹配模式(matching model),其形式为“如果??那么??”,即如果学生的理性水平低,就采用“高结构”教学,由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呈现结构严谨,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加以严密的监控等;如果学习者理性水平低,那么就采用“低结构”教学,教师让学生自己激发动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程度低,促进学生利用自己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较少对学习过程加以控制。詹姆斯、帕斯科等也对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对促进学生学习有利。 学习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是当代学习心理和教学论等领域研究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课题。当然,由于学习风格的研究起步时间不长,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
入,需要我们广大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作艰苦的探索。
参考文献:(黑体,小4号)
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宋体,小5号)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5.张天宝、姚辉“当代西方学习风格研究概况”,《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4期
6.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3
7.谭顶良.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教育研究,1995,5
8.胡斌武.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选择.上海教育科研,1996.9
9.颜延等.中小学生的认知风格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1
10.廖湘阳等.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与协同教学.中国教育学刊,1994.3
11.江根发.农村初中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1997.5
12.R.L.李尔索.认知心理学.教育出版社
13.马兰泽.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风格与教学实践.中外中小学教育,1989.3
14.陈琦.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与因材施教.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1
zhengyuna online 2002-11-8 征远在线
范文三:论文范文—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国外研究现状
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国外研究现状 摘 要: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外对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其次,综述了国外对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和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最后,对国外研
究现状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投资组合 国外研究 现状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
071-02
一、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
从历史的角度看,投资组合评价的原理就是寻找一个“等价(otherwise
equivalent)”的基准组合的过程,为了使这个概念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引入资产定价模型,因此投资组合绩效评价和资产定价模型无法剥离,两者互相促
进发展,平行介绍两者研究的进展情况十分必要。这里首先介绍资产定价理论,金融学定价理论最早出现在1896年Irving Fisher的文章中。从20世纪50年代Arrow和Debreu创立的完全市场一般均衡理论开始,经济学家们利用一般均衡来导出金融资产的价格。
在Harry M Markowitz发表的投资组合选择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末,Willliam Sharpe、Lintner和Mossin进一步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该模型在随后的15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金融研究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其基本形式如下:
E(Rf)=Rf+βi[E(Rm)-Rf](1-1)
这里E(Rf)表示任一证券组合或单一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斜率[E(Rm)-Rf]被称为风险的价格,βi表示该证券组合或证券的系统风险。CAPM模型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说明在均衡情况下,单个证券或者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与其风
险存在着一种简单明了的正向线形关系。其内在逻辑是:市场投资组合是一个完全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不包括可分散投资风险,要取得较高的收益必须承担较高的投资风险,在已知市场组合的收益率、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以及β值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得到单一证券或者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Modigliani and Miller利用风险资产复制和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提出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即MM理论。
Hirshleifer分别在1965,1966在Arrow-Debreu一般均衡框架下证明了MM定理,第一次将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和无套利分析理论联系在一起。
Richard Roll和Steven Ross指出了CAPM模型的不可检验性。并且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套利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该模型建立在比CAPM模型更少和更合理的假设之上,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因此,APT模型相比之下
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其基本表现形式如下:
E(ri)=rf+βi1λ1+βi2λ2+...βijλj(1-2)
其中,E(ri)表示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表示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βij表示证券i的收益率对风险因素j(j=1,2,3...n)的收益率的敏感度,λj表示风险因素j(j=1,2,3...n)
的风险增溢。
二、投资组合理论
1.投资组合模型及有效算法。Breen和Jackson、Faaland、Bowden、Pang、Perold、Lewis、Konno、kawadai和Konno等探讨了简化大规模投资组合模型及算法,其中Perold使用多因素手段降低协方差矩阵的秩,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含有几千个资产的大规模的均值-方差模型;Konno提出了
一个协方差矩阵的紧因子分解方法用于解决大规模均值——方差模型的算法问题,它对于低秩的二次规划问题比较有效,而对于数千以上资产的大规模低秩的均值——方差模型却是非常耗时的;Kawadai和Konno研究了协方差矩阵具有稠密和高秩的大规模均值——方差模型的算法。Yu和Wang、Xia和Wang等应用启发式算法求解投资组合问题;其中Yu和Wang用神经网络方法求解均值-方差-偏度的投资组合问题;Xia和Wang给出了带序期望收益的组合投资模型,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投资组合问题。Wang Shouyang和Deng Xiaotie研究了带有交易费用的均值-方差模型并给出了线性规划算法。
2.动态投资组合选择理论。早期的关于投资组合研究,仅局限于单期静态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研究,即不考虑投资期间投资组合的调整问题。投资者在期初购买某一资产组合并将其持有到投资期结束,也没有考虑税收、消费等因
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这种变量设置不考虑时间经常会做出有偏差甚至错误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的投资行为不吻合。从而,一大批金融经济学家将单期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理论推广到多期、从静态到动态,得到了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下的多阶段模型,并将消费、税收、交易成本、通货膨胀等因素引人投资组合选择模型,使之更加贴近现实市场。
三、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
Markowitz、Fama、Sharpe等人有关证券选择、有效市场假设、单因素模型的研究成果对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投资组合进行绩效评价,其目的是不仅评估整体投资目标实现程度,而且评估每一要素的贡献程度。在此主旨下,诸多学者对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随着Roll和Ross对CAPM模型的质疑,更多的模型用于在评估投资组合
绩效方面。首先体现在对基准组合的研究上,Mayers和Rice、Grinblatt和Titman、Ippolito、Dybvig和Ross得到了使用单指数更加合适的结论;而Lehmann和Modest、Roll和Ross则在基金绩效评价中用统计方法导出了多指数模型;Elton里用一个包括S&P500指数、规模指数、债券指数和成长-价值指数在内的四因素模型解释美国共同基金的收益。
一些学者,包括Fama、Brinson、Hood和Beebower、Bodie和Marcus、Kahn提供了一些框架趋帮助分析研究总绩效应归功于基准组合、市场择时还是证券选择。Brinson、Hood和
Beebower(BHB)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型。Fama(1972)将基金的超额收益率分解为选择回报(selective)和风险回报(Risk)两个组成部分。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rp-rf=(rp-rβf)+(rβf-rf)(3-1)
其中,rp为基金p的净值增长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βf为SML线
上与基金p具有相同锋线组合的收益率:rβf=βp(rm-rf);超额回报率=选择回报+风险回报。经过几次分解,可以得到投资者风险回报(Investor’s risk)
和经理人风险回报(Manager’s risk)
两个组成部分。其中,投资者风险回报(γI)等于投资者目标风险(βI)下的期望风险收益:
γI=βI*(γm-γf)(3-2)
经理人风险回报就等于总体风险回报和投资者风险回报值差:
γM=γR-γI=(βp-βI)*(γm-γf)(3-3)
Brinson,Hood和
Beebower(BHB,1986)认为,组合收益与基准组合收益的差异可以被归属于三个因素的作用:择时(配置)效应(A)、选股效应(S)以及交互效应(I)。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将整体表现分解为资产配置(投资政策)贡献、这是贡献以及选股贡献的绩效分解模型。择时效益反映了组合配置比例与基准组合类别比例的不同
而带来的收益差异部分;选股效应则反映了不同于基准组合的股票选择而带来的收益差异部分;交互效应则给出了择时和选股的交互影响。
BHB认为,基金收益对资产配置收益的时间序列回归方程的R2值得大小可以用以衡量基金收益时序变化中为资产配置解释的部分。通过对91家大型养老基金在1974~1983年间表现的分析,他们发现,平均而言,养老基金实际回报随时间变动的93.6%可以有资产配置因素做出解释。95.3%的变动可以归为资产配置与择时活动的合计影响,而资产配置与选股活动的合计影响则为97.8%。这一结果意味着择时活动与选股活动在对组合回报影响上远不如资产配置重要,资产配置对资产组合的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除此之外,他们的研究还发现,积极的资产管理不但会导致收益降低(相对被动基数),而且会提高组合的风险。1991年BHB又对美国82家养老基金在1978~1987年的季度收益进行了类
似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基金的平均R2为91.5%。
四、对国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假设前提和统计检验。在单因素模型对投资组合进行整体性收益进行评价时,传统的三大方法需要许多假设前提和统计检验条件,只有符合特定框架和条件下的分析结果才是有效的,如果在计算指标时忽略这些前提和条件,算出数据就排序,可能具有很大的误导性。集中体现在对CAPM模型有效性的质疑上,因此需要引入其他指标同时进行整体性收益检验,以追求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基准组合有效性的问题,不同的基准组合对业绩排序有很大影响,由于基准组合是一个代理证券,对其回归所得的值真实性必须有所防范。有效评价的起点在于运用正确的基准组合来解释单因素、多因素和绩效归属的各种问题,价值加权还是时间加权不仅仅在
于数学上的微妙,还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论。
2.安全与风险。对于奉行安全第一的资产组合,投资者更关注与损失对应的下尾部分布,Downside-Risk风险度量方法和基于Down-side-Risk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是其研究的重点。大量的事实表明,投资者对待损失和收益的反映态度是非对称的,通常人们更关心极端损失和负的现金流。用方差度量风险显然并不能反映人们对风险的真实感觉。但是,由于在安全第一资产组合模型中,计算损失的概率要涉及到资产收益的分布,而在实践中精确地度量资产收益的实际分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非正态分布条件下,安全第一模型主要根据Chebyshev不等式求解,结果非常不准确。除此之外,安全第一模型只是根据概率来表示风险,而忽略了实际损失的大小。这些原因导致安全第一模型没有同均值-方差模型一样得到广泛的应用。
3.金融资产收益率。无论VaR还是CVaR,都面临着如何解决资产组合内金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问题。度量金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对于资产组合风险度量和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Risk Metrics的条件正态分布模型都以Pearson的线性相关为基础。Pearson的线性相关只适用于椭圆分布,要求金融资产风险程度适中,只能度量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现实金融
与单一金融资产收益率具有厚市场上,
尾分布相对应,资产组合内各资产收益率的联合分布也具有厚尾特征,这种厚尾反映了金融资产或金融市场价格的极端趋同运动。例如,Forbes和Rigobon认为美国和日本股市协同运动的主要根源不是金融传染,而是条件相关。Ang和Bekaret、Ang和Chen也支持Forbes和Rigobon的观点,并且指出这种协同运动现象在一国内的金融市场上也存在。但是,以上这些学者的分析方
法和模型都是基于Pearson的线性相关。由于资产组合资产收益率不一定不符合联合正态分布或联合t分布。此时,线性相关不能反映实际变量真实相关性。基于Pearson的线性相关的风险度量方法将不能有效反映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不能使组合资产得到有效的配置。
4.投资组合资产的动态性与交易行为。由于投资组合的资产具有动态性,而且投资管理人的交易行为日趋复杂。利用非条件性方法测定风险与收益总有偏差,因此引入条件性方法,以控制一些公开可得信息引起的波动,降低相关偏差,Cochrane和Huang的研究均证实,即使在简单的资产定价模型中加入条件性变量,对截面收益的分析结果都比非条件性模型效果更好。此外,使用广义矩方法(GMM)减轻利用离散数据估计连续时间模型给扰动项的分布带来的影响,弥补了不存在矩或者矩阶不够大导致参数估计矩法失效的不足。
参考文献:
1.Irving Fisher(1867-1947).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2.Harry M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ournal of
Finance.1952(1)
3.F H Modigliani,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ory of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
4.Robert C.Merton.Theory of Rational Option Pricing.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3
5.Darrell Duffie,Chi Fu
Huang.Implementing arrow debreu equilibrium by continuous trading of few long-lived
securities.Econometrica.1985
6.Breen W Jackson R.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solving portfolio selection.Journal of Finance.Quant.Anal.1971(1)
7.Deng X T,Li Z.F.,Wang S Y.A minimax Portoflio selection strategy With Equilibrium.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crh.2005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
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责编:芝荣)
范文四: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范文格式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范文格式摘要:快递服务,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兴起的一种经济活动;然而由于在我国出现较迟、发展较落后,我国的快递服务行业存在许多问题。大学城快递物流又以其客户群体特别性、物流服务的季节性等因素而形成了大学城快递物流自己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快递服务现状的实证调研,提出了适合高教园区快递物流发展对策,并根据现存的各类问题,从意识、知识,到设施、方式方面,提出了改善方向及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Researchon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ofExpressService
Abstract:Expressserviceisarapidlyrisingeconomicactivity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ButitisstillfullofvariousproblemsinChinabecauseofit'slatelyupsurgeandslowdevelopment.Devotedtotheelementsofspecialcustomergroupandseasoningexpressservice,TheExpressinXXUniversityCityhasit'sdistinctivepeculiarities.Thispaperisbasedonthefactualinvestment,puttingforwardsappropriatestrategiesforXXUniversityCity.Accordingtocurrentvariousproblems,Iraisethespecificmeasuresandimprovedorientation.
Keywords:Expressservice;servicequality;evaluationsystem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范文格式请浏览http://www.aipear.com)
目录
一、引言.............................................................................................................................1
二、快递物流的特点与服务质量衡量体系..................................................................2
(一)快递物流的概述与特点................................................................................2
(二)快递物流的服务质量衡量体系...................................................................3
三、快递物流服务现状调查...........................................................................................6
(一)快递服务市场特点........................................................................................6
(二)快递服务主要运营企业和收送件操作模式...............................................7
(三)快递服务各种收送件操作模式下的满意度分析....................................10
四、快递物流存在的问题..............................................................................................13
(一)整体服务质量低.........................................................................................13
(二)便利性不足..................................................................................................13
(三)保证性差......................................................................................................13
(四)响应性较差..................................................................................................14
五、中小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对策研究.........................................................................14
(一)完善机制,提高整体服务质量.................................................................14
(二)适时增加或改变网点布局战略,提高服务品质....................................14
(三)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保证性....................................15
(三)根据特有市场情况,规避恶性竞争.........................................................15
六、结束语.......................................................................................................................16参考文献...........................................................................................................................17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请浏览
http://www.aipear.com)
范文五: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技术经济班
设计(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
200 年 4 月 21 日
目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
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
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文献综述
摘 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责任编辑:rany)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
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
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责任编辑:rany)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
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
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
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责任编辑:rany)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公司并购史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
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一) 效率理论(Efficiency 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有助十促使公司管理层效率改进,产生
协同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潜在效益。效率理论可以细分为
管理协同效应理论、营运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
角化经营理论与价值低估理论。
(二)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者(Agency Problem and Managerism)
代理问题是由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代理成本,这种成本主要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监督与控制代理人成本、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剩余利润的损失。这一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点:并购可以减少代理成本;经理主义;负假说主义。(责任编辑:rany)
(三)现金流量假说(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 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四)市场势力理论(Market Power)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长期潜在获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规模经济或协向效应的实现。只有通过水平或垂直式收购整合,使市场占有份额上升的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这一假说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经济的规模上,则收购可能会带来负效应。
(五)财富再分配理论
财富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由于公司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到股东身上,或者由一般员工于中转到般东及消费者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兼并活动。
(六)市场垄断理论
由于企业购并等资本运营本身的特点所在,就是在产权理论形成
以后,关于购并对市场力量影响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从经济有益的一
面来看,购并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此我们前面
已作了很多的说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购并活动有可能
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
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
于竞争己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
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
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
篇二:2015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2015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1篇: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GHKT201506
主持人:徐萍
主持人单位:汉滨区大竹园初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
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
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
三、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15年09月-2015年11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语文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特点。
?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认真研读课例,整理得出相关课例中关于课堂导入的内容及有关评价。
第二、深入课堂,揣摩一线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的成功之处与不尽合理的细节,并形成文字材料。
第三、课堂实践,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进行同一篇目的课堂教学,总结成败得失。
第四、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对教学导入设计实施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对实践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第五、重新深入课堂,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体验反思其成败得失。 第六、以课后反思的形式随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教育文献资料,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研究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第二、阅读相关书籍,研究以往案例的得失,指导自己的教学。
第三、把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第四、鼓励学生发现客观世界中的语文因素,亲身体验通过学习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第五、创设合理问题情境,采用恰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触类旁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15年01月)
1、根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出不同要求、不同类型的课题导入。
2、及时进行同课异构的导入设计,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学中。
3、对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做出反馈总结。
4、及时写教育教学随笔,教学反思。
5、及时补充纠正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02月——2015年03月)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研究过程做归纳总结。
2、整理研究资料,系统归纳。
(1)2015年06月——2015年12月分阶段完成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以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课堂设计等方式呈现阶段研究成果。
(2)2015年03月,以结题报告方式呈现最后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
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上的升华提炼而成的。是形象化的优美语言。教师运用这种情感化的语言去讲课,
能够极大的唤醒学生的感情。采用以下的方法。 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提问问题导入法、介绍作者导入法、新旧联系导入法、剖析标题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故事诱导导入法、激情
感染导入法。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徐萍: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负责撰写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中期报告、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等。
袁宝玉: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组织策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
李应斗:负责提供后勤服务,组织和主持课题组集体研究活动。
蒋玉洁:负责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提问问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张美玲:负责介绍作者导入法、新旧联系导入法、剖析标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郁会涛:负责联系实际导入法、故事诱导导入法、激情感染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唐弟敏:负责提供理论资料,问卷调查,管理课题档案。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技术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较系统的适合本校学生学
习的导入方法和模式。
2、成果呈现方式:研究中各负责人写出的相关论文、反思随笔、导入设计、案例等。 第2篇:中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
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
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
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
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来自:www.XIelw.Com 写 论文网: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
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
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第3篇: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在中职课程《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中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那么,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活动就担负着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计算机专业中,Photoshop作为一门专业课,是目前最为出名的平面设计软件,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强的实用性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
在多年从事该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始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希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Photoshop进行平面设计这个技能,作为就业生存的一技之长。
(二)研究的意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尤其适用于操作类课程的教学活动,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Photoshop课程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内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2015年11月,使用关键字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百度网页搜索中可以检索到大约1,570,000个相关记录,但大多数研究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理论深度不够。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创设学习情景一呈现任务一讲
解演示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教学顺序。北京高级教师郭善渡在《信息技术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中得出:任务驱动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综上关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各种研究,可以总结出任务驱动教学的几点共同之处: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中任务情境的创设和小组的协作学习;
?新的知识点隐含在一个或若干个创建的任务情境中;?学习活动以创建的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任务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指向;
?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和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二)国外研究现状
篇三:开题报告模板与范文
商河文昌实验学校
教育教学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
姓 名: XXX(宋体小三号,加粗)
课 题 组: XXXXXX
日 期: 2 XXX年XXX月XXX日
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制
目录(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顶左,段前自动,多倍行距2.41)
xx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1(xxxxxx(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顶左,段前自动,行距1.5)
xxx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
(1)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同上)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同上)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同上)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同上)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同上)
七、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格式如下)
[1]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物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2]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译)著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3]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4]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学位论文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5]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专利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6]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技术标准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题目: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特征。其实,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人文性侧重教育学生,培养和滋润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策
略,大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学生在富于情感的状态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熏陶,提高语文素养,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寻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情感目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寓情感教学于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重要标志,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观念上认同了这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将情感教学作为知识传授的附庸的状况依然存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中学语文情感教学广泛而有效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现状亟待改观,由于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等到原因,在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轻“情”的思想,有是情感教育被德育所替代,情感教育变得“戒律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脱节,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发展。把情感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从很大程度上
提升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视,达到让学生“知”“情”同步发展的目的,进而让教育行为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意”和“行”。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情感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还有对学生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之前,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教育家们已经有了诸多的理论,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知学、好学、乐学”到当代著名教授卢家楣的“情感教育心理学理论”,从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愉快教学”到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动机原则”,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是我们进行此次课题研究的不竭源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它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崭新亮点。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首先对古今中外的情感教学理论进行梳理,明确情感教学的内涵、特征,然后分析并指出语文情感教学的功能,并重点分析语文情感教学现状及主要原因。最后以现代教学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原理等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挥教师情感、中学语文文本富含的情感以及各种情感教育有利因素的
作用,形成可行性方案,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
2、研究重点
发掘教材情感生发点,以情引情;发挥教学者的情感教化作用;调动学生的情感潜能。
3、预计突破的难点
从情感教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语文情感教学的探索,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具有普适性的策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拟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实践法、行动性研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情感教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将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与优秀教师教学实践及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等方面相结合,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对中学语文情感教学进行新的探讨。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框架,研究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理论依据的学习阶段;(2011年4月——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2、组织语文教师学习情感教学理论,阅读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人才现状和对策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