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民俗信仰
中国民俗信仰
我的家乡桃江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中偏北、洞庭尾闾,因境内桃花江得名。县境古为楚地,自秦汉起一直是益阳县的一部分,1952年从益阳析出置县。2015年,桃江县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总人口88.91万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乡情难忘,故土是根,88万桃江人民在桃花江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播种文明。在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风土人情也令人沉醉。那么,那些民俗,你可曾记得?你又可曾见过?
一、民间艺术
桃花江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有舞龙、舞狮、地花鼓、山歌、三棒鼓、渔鼓、月琴、腰鼓、秧歌、龙舟赛和马迹塘“故事”等。
舞龙舞狮:桃花江人爱舞龙,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或重大喜庆节日均要舞。舞龙时以锣鼓助兴伴奏,观者燃放鞭炮助威。龙的制作十分讲究,一般用竹篾做成龙骨架,以黄布依就龙身,并缀以金角银须,满身鳞片。舞狮一般与舞龙同时进行,亦有单独舞的场合,舞狮又分文狮与武狮,文狮适合于舞台上表演,注重表现狮的形态,如曲颈、伸腰、舔足、摇尾等,武狮则结合文狮的动作加入了一些高难度动作,如高台表演、双狮比武、梅花桩斗法等,十分惊险。
地花鼓:地花鼓是一种类似于戏剧的表演形式,桃花江民间称之为打花鼓。全县流行,历史悠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皆要进行。大多数情况下地花鼓是在人围平地中表演,形式简单,但曲调多样,内容多为表现劳动和爱情题材。演员分旦角和丑角,旦角浓汝艳抹,花枝招展,妩媚动人。丑角抹白鼻梁,皂衣短裙,一旦一丑为单花鼓,二旦一丑为双花鼓,多旦多丑为群花鼓,说唱幽默,动作滑稽。
胡呐喊:胡呐喊是一种高腔山歌的民歌形式。没有严格的曲词,歌词也是临时发挥。但其在形式上高亢激越,因而在田间地头的劳动中,胡呐喊能飞过山,飘过垅,故又叫过山仑。
胡呐喊在桃花江普遍流行,尤以大栗港、栗山河为盛,号称“山歌之乡”。 三棒鼓:三棒鼓实为一民间杂耍艺术,流行于马迹塘、三堂街、大栗港一带,由两人表演,道具为一架小鼓一面锣外加三根彩棒。表演时一人击锣,一人舞棒击鼓。歌词以恭维祝福为多,并夹杂些风趣俏皮对白,逗人发笑。
马迹塘“故事”:马迹塘“故事”为一种民间彩扎造型艺术,马迹塘独有,源不可考,据《桃江县志》记载:“传说初为一台古典人物形象,立于方桌上,由人抬着游行,属纯彩扎艺术,不表现什么主题,后有一个姓蔡的木匠,联合一些同行和制伞工匠,共同研究设计,施展行业技艺,扎出一台台具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组画。故事前进了一步,如民国初年就扎出有《许仙游湖》的故事,白娘子和小青竟站在许仙张开的雨伞边缘上,令观众惊奇。”马迹塘的“故事”是湖南独有、湘中一绝。每逢重大节日,马迹塘人总要扎故事游行庆祝,是时,张灯结彩,花鼓、龙灯、舞龙、舞狮、舞蚌、高跷,与“故事”一齐出动,一时间,人山人海,街道为之堵塞。
赛龙舟:传说2000多年前,屈原来到桃江县城,在凤凰山上创作《天问》,从此以后,桃江凤凰山下的龙舟竞渡,便有了更真切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端午,当地农民自觉踊跃组织龙舟队竞赛,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饮食
据《桃江县志》载:“(桃花江)正月甜酒、元宵、立夏米团,三月三地菜
蛋、端午粽子、中秋节糍粑极为普遍,民间多嗜辣椒,青菜制成干菜俗名腌菜。马迹塘、武潭一带之腌菜先沤后晒,再蒸,最后晒干,味极佳。蒸肉吃尤妙。关山口、天井山一带,农民多于春夏入山采菌,开水浸泡后晒干,味美而鲜。腊八豆豉、腐乳大部分家庭制作食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除上述习俗仍予保留以外,一些新的饮食习俗逐步产生并形成独有的风格。
漫酒:漫酒是一种夜间街头饮食摊点。在桃花江镇张家码头、桃花江河岸、建设中路乃至桃花江竹海猴栗岭等处,夜间饮食摊点灯火通明,生意火爆。漫酒这个词恐怕在任何词典中也找不到它的注解。它是桃花江人的创造。它所表达的概念似乎很模糊,夜间街头的饮食摊点谓之“漫酒摊”,人们坐下来点二道小菜,喝一杯小酒又说是“吃漫酒”。因此,漫酒应该说是桃花江独有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表述词。漫酒这种形式,大概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应该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产物,至于“漫酒”一词的产生始于何人何时,的确无可考证。 红薯片:自己家种的红薯做成红薯片,还可以切片、油炸,又甜、又酥、又脆的炸红薯片成了过年的“标配”。
山枣皮:山枣皮,以红薯、酸枣、白糖、芝麻、糯米粉为原料做成,味道香鲜、原料健康、工艺传统,令每个桃江人都能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腊肉:腊肉的传统制法是将用盐淹渍过的猪肉经风干、烘焙、烟熏而制成。每年腊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过后,即宰年猪,开始淹渍腊肉。
五道茶:《桃江县志》载:“茶可分煎茶、泡茶、擂茶、蛋茶、面茶多种。也就是‘五道茶’。一般客到先煎茶,次泡茶或擂茶,贵客加上蛋茶或面茶。架桌摆碟以待之。碟子一般7个以上,瓷制,内装花生、盐姜、红薯干、南瓜子、葵花子、多种小野果,花样百出。煎茶一般为自制茶叶用开水泡好后冷却备用。泡茶为加入茶叶、芝麻、黄姜、盐姜或绿豆等一同开水冲饮,又谓之芝麻豆子茶。擂茶是县民传统习惯,三堂街、马迹塘、武潭附近各乡极为盛行”。清同治《益阳县志》载,上乡多喝擂茶,将茶叶、芝麻及姜“杵融而调食之,款客亦以为敬”。今之擂茶,多加白糖、花生。《桃江县志》载:擂茶有解渴降温,提神醒脑,明目清心,解毒治病之妙,故县民常饮不衰。另据《桃江县志》载:县人种茶历史悠久,分春夏秋三季采摘,称头茶、二茶、尾茶,谷雨是头茶采摘最佳时节,县境有吃“谷雨茶”的习俗。乡民自制茶一般为熏茶,多用枫球,锯木灰烟熏,并伴以香草,茶水特有香味。
甜酒:桃江在春节时大多用甜酒水待客。有贵重客人者,用甜酒加开水放糖煮沸后,再冲鸡蛋,俗称“甜酒冲蛋”,寓意宾主之间关系甜蜜。每逢喜事接客,必备甜酒招待。
发糕:发糕在桃江叫“发巴巴”,桃江的“发巴巴”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三、居家
民国《益阳县志稿·风俗情习》载:“邑以农为本,人习于居乡,聚族者谓之湾,其单建一宅者谓之独家庄,亦左右有邻。鸡犬之声相接,中资以上尽为瓦屋,贫者为茅屋。大都清爽轩朗,无甚湫隘污秽者。??屋后或侧面为菜园,前为地坪晒场,??山居者,依山为围,门首浚塘,以为汲濯之用。平地居者,筑掘堤沟,绕屋植杨柞梓桑竹荆棘之类。”这些记述,真实而生动。另据《桃江县志》载:“沿河集镇有其传统特色,多傍河而建,吊脚楼,悬空而立。”目前,仅马迹塘、三堂街和较偏远地区尚存,桃花江、修山、武潭沿河已无吊脚楼。今日桃花江,
民居茅屋者,绝无仅有。砖混结构之二、三层民居装点着2000多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偶见全木结构或土砖民居倒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倍受居者心怡,路人注目。
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对家乡民俗信仰的看法、见解。
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方言和经济对风俗习惯的影响上,例如很多的生活禁忌都和地方上的方言谐音有关系。
迷信思想依然浓重:拿我们见过的很多民间偏方来说,除了少数的有一些科学道理之外,很多都是子虚乌有的谬论,迷信思想在老家还是未能根除。
传统的继承危机:很少有年轻人还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里苦苦坚持了,人们纷纷出走,导致传统仪式文化急速流失。像我,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经历多少那些活动了。这是一种经济社会的进步,也是进步必然导致的阵痛。
总之,民俗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智慧宝藏,在构建多元文化和展示中华民族特质文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民族文化精神建设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保护与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而且也只有做到保护与传承好优秀民俗文化,才能创造和谐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社会。
范文二:中国民俗大观:民间俗神信仰
中国民俗大观 简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多民族的大国,民俗文化极为丰富绚丽多彩。提起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体现在中国人身上的那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能够体现出某种文化特点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中国人的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另外还表现在中国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上,例如中国人是怎样借助于其特有的语言、文字、行为、艺术和特质形式,来体现自己的文化特点等等。正是这种种的因素把我们造就成了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中国民俗大观 22 民间俗神信仰 ?相关续集: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序言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华县皮影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安塞腰鼓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国民间玩具象征寓意(1)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国民间玩具象征寓意(2)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国民间玩具象征寓意(3)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华饮食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豆腐之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国粥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关于饺子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冬天里的美味 火锅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傣家风情 (1)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傣家风情 (2)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国除夕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满族和蒙古族的春节中国民俗文化大观:重阳节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元霄节的由来和传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清明节的由来中国民俗大观:端午节的习俗中国民俗大观:端午节的由来中国民俗大观:龙舟胜会中国民俗大观:民间俗神信仰??-
范文三:中国民俗
中国民俗
民俗学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是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1.经济民俗 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主要包括 生产民俗、商贸民俗 饮食民俗、服饰民俗 居住民俗、交通民俗
2.社会民俗 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主要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
3.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4.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 游戏竞技民俗
三、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的集体性
是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民俗的传承性与扩布性
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 扩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
3.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得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4.民俗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殊的民俗。 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
四、民俗的社会功能
民俗的社会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主要有五种功能,即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维系功能。
1.教化功能
是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规范功能
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3.娱乐功能
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剂作用。
4.审美功能
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是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 民俗的形成1.经济原因2.政治原因3.宗教原因4.地域原因
范文四:中国民俗
吉林财经大学
《中国民俗风情作业》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
学号:
教学班学生序号:
任课教师:
中国民俗之妈祖文化
妈祖信仰习俗简称妈祖信俗,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而当代闽台妈祖文化交流,则又有更大的发展。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妈祖文化成为一宗丰富多彩的供我们享用不尽的文化遗产。2009年9月,“妈祖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获得成功,使中国首个信俗类非遗项目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一、妈祖文化的起源
那妈祖文化,也是妈祖信仰,而妈祖信仰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1、妈祖文化的起源及传播
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莆仙”。境域北连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云山脉,东南濒临台湾海峡。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湄洲湾秀屿深水良港和三江口、枫亭等辅助港;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以及湄洲、南日等大小150多个岛屿。
妈祖信仰从北宋初期在莆田民间形成后,借助水上交通幅射传播,由福建传遍全国,传遍世界,现在,凡有水埠港口之地,几乎都有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到各地的妈祖庙宇达5000多座。清代进士钱俊元有诗写道:“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这高度概括了妈祖信仰的传播缘由和海洋文化特征。
2、妈祖简介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据史料较多的宋代记载,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畔一个渔村——贤良港。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林默幼时聪明颖悟,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钻研医道,教人防疫消灾。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后人缘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视她升天为神,专门到海上抢险助人去了。
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救人急难,嗣后,乡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 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
3、妈祖地位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从宋朝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
妈祖信俗在民间的传播发展过程中,不仅由民众自发推动,还受到各个时代的国家机构不断推崇,也受到摩尼教、佛教、道教、儒教、三一教的竞相认同,显示出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核心精神的征服性、包容性和广适性。从宋至清,朝廷对妈祖共达 次褒封赐号,妈祖信仰从宋代起一直受到各种宗教的普遍倡导,分别以不同理念阐释其“天国形态”。如道教有《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佛教有《观世音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儒教推崇其“护国庇民”、摩尼教宣扬妈祖“通灵变化”等等。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民间信仰力量可以达到这般精神境界,可以占有这社会空间。
二、妈祖祭典
妈祖为营救海难而献身之后,湄洲百姓为之立庙祭祀,后经历代朝廷褒封,从一个民间神灵升格为四海之神。于是,对妈祖的祭祀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从历代的妈祖祭祀形式分析,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
1、郊祭
郊祭是指古代帝王在京郊祭天祭神的一种形式。查阅史料,从宋高宗开始,历代皇帝在郊祭时褒封妈祖的记载共13次。这种形式随着中国帝制的消亡而终结。
2、庙祭
庙祭是指各地的妈祖庙宇在妈祖诞辰、妈祖升天之日或其他重大事项在妈祖庙举行的祭祈形式。在南宋初期就形成了“初献、亚献、终献”的三献仪式和“迎神、送神”的程式。至清代乾隆五十三年祭祈妈祖被朝廷列为国家祭典,达到了极致,其礼仪之隆之繁,无以复加。现在莆田湄洲妈祖祖庙的妈祖祭典就是按清朝定制而恢复的。整个祭典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蔚为壮观。
3、海祭
海祭妈祖是古代沿海百姓祭祈妈祖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形式。在明清各代文人记载中,可以寻觅到“神之奠兮海傍”的生动情景(清人祈顺诗)。根据民俗普查资料可知,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莆田涵江、仙游枫亭、秀屿港里一带的民众常以海祭的形式祭祀妈祖。妈祖作为主司海上的平安之神,沿海民众在妈祖诞辰或升天之日,聚集在海边,备齐三牲五果,向妈祖女神焚香祷告,祈求海上平安。海祭与庙祭不同之处在于拜祭人向大海撒鲜花,洒美酒,以示对妈祖女神的崇敬,当天,附近的舟船都会聚集海边,形成千舟朝拜的壮观场面。特别是贤良港的宋代古码头,正对着由三块巨大礁石形成的天然三炷香,自古是海祭妈祖的天然场所。海祭有着“人神共乐、人海共偕”的特征,是海洋文化中民俗活动的生动例证。
4、舟祭
从宋到今,各类航船上都供奉妈祖的神像。船家在启航前、航行中、归航时都要依例祭祈妈祖,祈求航程平安。这一祭礼虽然简单,包括上供品,点香烛、三叩九跪、祈求祷告等,但这种习俗成为航海人不可逾越的定规,具有普遍性。
5、堂祭
堂祭是指妈祖同族后裔在林氏祠堂或分布在世界各地华人的联谊堂会所举行的祭拜妈祖女神的民俗活动。在莆田的林氏族裔和东南亚华侨中广泛传承着这种民俗,祭祈时间一般选在妈祖诞辰或升天纪念日。
6、家祭
家祭是指广大妈祖信众在家中设妈祖神龛,每逢初一、十五及妈祖诞辰或升天之日拜祭妈祖的习俗活动。根据抽样调查,妈祖信众家祭妈祖的现象比较普遍,约占妈祖信众的三分之一。
三、妈祖文化的民间习俗
妈祖信仰习俗简称妈祖信俗,也称神女信俗、灵女信俗、神姑信俗、娘妈信俗、圣母习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元君信俗等等,妈祖文化的民间习俗是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妈祖文化的载体与集中体现。
1、妈祖庙会
妈祖庙会是指在每逢春节元宵期间,在妈祖庙举行祈年、祈安为内容的民俗活动。庙会期间,以妈祖神驾巡境保平安为主要项目,荟萃歌舞、戏剧、杂耍、
工艺等民间艺术活动,民俗活动的参与面十分广泛,可称为当地民间的艺术盛会。
2、妈祖回娘家
妈祖回娘家是指由贤良港妈祖祖祠或湄洲妈祖祖庙分灵而建的妈祖庙每年在妈祖诞辰或升天之日回到祖祠、祖庙进行祭拜妈祖的民俗活动。这一民俗活动始于明代,最早是莆田境内的分灵妈祖庙依例举行这种活动,以后逐渐扩展到福清、惠安、泉州等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是2008年农历九月初九,由湄洲岛妈祖祖庙发起的“天下妈祖回娘家”活动,世界上1000多个妈祖庙派人参加,特别是港、澳、台的妈祖庙广泛参与,形成了妈祖民俗文化交流的大高潮。这类习俗还包含湄洲妈祖祖庙的天下妈祖回娘家,文峰宫妈祖神像回到城里林氏大宗祠的仪式等等。
3、妈祖信众谒祖进香
这一习俗活动自明代开始流行,主要是各地的妈祖信众认定湄洲妈祖祖庙是妈祖女神的发源地,能够到妈祖祖庙谒祖进香成为妈祖信众的最大愿望。因为妈祖信众分散各地,这种自发性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无统一时间、无统一规模、无统一行为的特征,谒祖进香按照各地妈祖信众选定的合适时间进行。湄洲妈祖祖庙每年都要接待上千批次的谒祖进香信众。这种妈祖信俗活动由民间自发而起,具有不可阻挡性,在闽台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正是这种民俗活动冲破了人为阻隔的藩篱,不少台湾的妈祖信众或不远千里绕道而来,或驾舟直航湄洲岛,举行谒祖进香活动,成为闽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4、妈祖金身巡安
湄洲妈祖祖庙的最早供奉的妈祖神像称为妈祖金身,被奉为无数妈祖分灵神像中最为珍贵的神灵。妈祖金身巡安在妈祖出巡中被视为最高规格的巡游活动,历代都成为妈祖民俗中最隆重最盛大的活动。过去,由于交通条件限制,妈祖金身巡游仅限于莆田境内或湄洲岛境内。近年,妈祖金身应邀到台湾、澳门等地巡游,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史无前例的。
四、故事传说
妈祖传说是妈祖信仰形式与传播的文化形态,其作用是褒扬妈祖“真、善、美”的美德,宣扬妈祖法力无边为人间救苦救难。在古代航行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妈祖传说给航海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人们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奋勇前进,到达理想的彼岸。
1、妈祖诞降
妈祖父亲林惟悫(讳愿),母亲王氏,二人多行善积德。惟悫年四十多岁时,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担忧一子难保传宗接代,所以经常焚香祷告,想再生一个儿子。惟悫夫妇的虔诚感动了南海观音,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王氏并对王氏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不久王氏便怀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时,西北处一道貌岸然红光射入屋中,并伴有隆鸣之声,妈祖降生了。因妈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妈祖生得奇异,因此十分疼爱。妈祖从出生到满月,一声不哭,所以,其父母给她取名林默。相传妈祖诞生在湄洲岛。
2、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
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3、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崇,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
五、妈祖服饰
妈祖服饰是流行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种传统服饰。湄洲女服饰源于妈祖信仰,而妈祖是湄洲女杰出代表,集中体现湄洲女善良、勤劳、勇敢、甘于奉献的品格。因为有了妈祖,湄洲女形象显得熠熠生辉。
1、妈祖头饰
由帆形髻为主要特征,寓意妈祖心系大海,身许大海,终身不嫁志向。其梳理的特点为,把头发盘起,在后脑勺梳出船帆状发髻,象征一帆风顺,俗称“帆船头”。这种船帆状发髻用夹子别起来,两边各有一根波浪型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顶上盘一个圆圆发笈,代表船上方向盘;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这些船上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
2、妈祖服饰
以妈祖服、妈祖裤组成,妈祖服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从格式上可以追踪到“巫女”和“女道士”的痕迹。妈祖裤俗称“红蓝三截裤”,蓝色代表海水,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水克火,以火克水,永保平安吉祥。这种服饰与古代“水火棍”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周易》文化的一种滥觞与延续。湄洲岛的女子为了纪念和学习妈祖的大爱精神,至今流行这种服饰,可见妈祖精神是扎根于当地百姓的心灵之中。
六、妈祖文化的其他内容
妈祖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括妈祖祭奠、习俗、故事传说等,还包括妈祖供品和妈祖道场等。
1、妈祖供品
妈祖供品制作工艺是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妈祖供品制作以其精湛的工艺,形成一个包括十三类800多种的食品造型艺术。无论从造型、配料、颜色、衬托等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妈祖供品多以面粉、淀粉为主要原料,塑摆成各种海鲜、果蔬,用以取代原始的海鲜瓜果供品,达到便于保存供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的。妈祖供品制作工艺起源于宋代。因传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之日,湄洲海面水族会环绕于湄洲浅滩以示庆贺女神的诞生(其实是春汛鱼类到浅滩排卵生殖),湄洲百姓把这一天定为休渔禁捕日,所以妈祖的供品便改用素食仿制各种海鲜品,符合妈祖的博爱精神,此俗流传千年而不变。
2、妈祖道场
在莆田民间流传的妈祖道场分为两大类。从明代开始,妈祖成为佛教和道教竞相争论归属的神灵,因此出现了佛教和道教的两种《妈祖经》。在民间的妈祖道场也根据信众的不同理念,出现了两种妈祖经并存的情况,甚至妈祖庙的主持也出现过道士或僧人互相交替的历史状况。明末后,莆田的《妈祖道场》还加入了三一教成分,不少道场由三一教徒主持。
总之,妈祖由一个普遍女子成为四海共仰的女神,证明了人格的伟大力量。她以真、善、美的崇高人格和峻德至善、大爱无疆的榜样赢得了如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两亿多信众的共同景仰。这种自发性的民间信仰区别于任何宗教形式,并在一千多年的传承过程,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生活习俗,衍生出蔚为壮观的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创造了以海洋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世界全人类共有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范文五:中国民俗
普米族民俗风情
普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中华民族。他们现在虽然身处云 南、四川地区,可他们的祖先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因此,尽管千百年过去了, 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终怀念着北方, 心思着故土。 时至今日, 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 及民族文化中, 仍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遗风, 能够体味到他们对民族发源地的 孜孜眷恋。
一、普米族简介
普米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 “普米”意为白人。
1、起源
普米族起源于古代祁连山一带的羌人。 根据族内、 外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古 代羌人的一支早期经柴达木盆地进入巴彦喀拉山西北段的江河源头地区, 并在那 里进行部落联盟,形成“槃木”共同体。大约到了先秦时代,槃木共同体的大部 分迁入到现在的川西北线一带, 与自甘南南下进入川西的 “白狼” 结合成更大的 族体,史称“白狼槃木” 。汉代,白狼槃木已经迁移到滇西北的边境,宋朝末年, 川西南槃木中被迫跟随忽必烈南征的兵吏首次到达兰坪, 此后, 陆续有农牧民到 达于此定居,放牧于此,繁衍生息,直至今日。
2、分布特点
大分散, 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布特点, 普米族共有二万九千多人。 云南省怒 江州的兰坪县、 丽江地区的宁蒗县、 丽江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 其 余分布在云县、风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等县。
3、信仰
普米族崇拜自然、 崇拜祖先、 信仰多神, 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 每 一村寨都有一片树林作为固定 “神林” 做全村寨的祭祖场所, 并视其为神圣不可 侵犯之地。因此,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清明、立夏、端午 节、 火把节、 尝新节等节日。 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天地神灵 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4、语言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各地方言差别不大, 一 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 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 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传说、 故 事和歌谣等, 但流传不广。 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 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 用汉文,他们一般使用汉字。
5、生活状态
普米族的生活状态是原生态的。普米族擅长饲养家畜和放牧,畜牧业发达。 狩猎常常是男子的集体活动,猎物实行平均分配。
二、普米族的主要节日
普米族的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等, 这些节庆活动与普米族人的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1、大年节
大年节, 是普米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每年农历腊月举行。 具体日期, 各地
不同,三、五天或十余天。节日这天,各家各户在院内、大门外和屋顶上栽、插 青松,以示四季常青,兴旺发达。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吃团圆饭,夜间要 留人守岁。当雄鸡啼鸣时,各村寨鸣枪吹锣螺,以示报岁。接着,各家举行祭房 头,祈祷平安吉祥、五谷丰收。然后,男女青年争先恐后地跑到水塘、小溪,水 井背水, 以最先取得净水为吉祥。 年节期间除亲友互相拜年、 祝福外, 各村寨还 要举行文娱体育活动,主要有唱歌、跳舞、打靶、荡秋千、赛马、赛跑和捕捉飞 鸟等项目。
2、大过年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 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过春节。 春节期间, 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 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踢毽子、荡秋千等多种 形式的文体活动。 每逢新年, 普米人还要为年满十三周岁的小孩举行成丁礼, 祝 福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3、大十五节
普米人在每年腊月十四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 扶老携幼上山露营, 举行篝火 晚会,次日,绕“嘛呢堆”祈祷求福。青年男女也利用这一节日唱歌跳舞,进行 社交活动。
4、清明节
清明节是兰坪、 维西一带普米人民的三大节庆之一。 活动内容大体上与邻近 地区的白族和纳西族相似,家家门前插柳、上坟祭祖,青年男女到河边野餐。 5、转山会
转山会是一种群众性的宗教节日, 每年夏历七月十五, 宁蒗地区的普米族要 进行“转山会” ,拜干母女神,青年男女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社交和娱乐。男子 携带甜食, 女子携带甜酒瓜果到狮子山游玩。 路遇行人, 无论是否相识都要热情 关照,互赠食物。
6、尝新节
每当大小春收获季节,普米族人都要举行尝新节。每家用新粮酿造成美酒, 并煮新米,供奉灶神,祭祀祖先,然后全家宰鸡杀羊,煮猪膘肉,宴请亲友,庆 祝丰收。
三、普米族的服饰
普米族的服饰, 由于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响, 各地略有不同, 但基本特征 是相同的。 按照古老的习俗, 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 十三岁以后才改穿衣 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妇 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 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 盘于头顶; 宁蒗地区 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 多褶的长裙, 在裙子的中间, 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 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 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 否则 就回不了老家。
1、男服
男子上衣为对襟金边短衣, 以黑白两色为佳, 扣双钮在肘下。 下穿麻布宽裆 开桶裤, 不用裤带, 下加九尺长, 五寸宽的麻布为梆腿至脚, 上加五寸宽的白麻 布在裆口起收缩作用, 不穿内裤, 腰间缠一根九尺长的腰带, 衣裤一并栓紧, 上 下不分开, 以便于活动。 富贵人家则脚穿靴子, 靴底钉上铁钉, 走起路来格格作 响,以示贵人一等。一般贫民则大多赤脚,或穿草鞋。日常生产劳动中,则穿羊
皮褂,用鹿皮或岩羊皮制成,腰间插烟锅。
2、女服
普米族妇女的上衣为黑色、 蓝色、 白色的开襟短衣, 和普米族男子服饰基本 一样, 但袖口有花边, 领口用花线绣上吉祥的图案。 下身着百褶筒裙, 裙脚边加 一圈红线, 裙裆口加一圈白色厚布, 裙脚宽大, 缝成褶皱形状, 一般需布匹二丈 多。 腰间系一根彩带, 彩带多用山麻或羊毛捻线织成。 日常生产生活中, 普米族 妇女喜欢穿羊皮褂, 皮褂有两种, 一种是有袖子的开衫皮褂, 一种是不作任何加 工缝制的披肩皮褂,一般多用披肩皮褂。
3、儿童服饰
不满十三周岁的儿童, 过去一律穿开裆长衫, 衣裤连为一体, 腰间系一根带 子,要到十三岁,举行成年礼后,才正式穿着衣裤。随着社会的发展,普米族服 饰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服饰一般不太流行,被各种新式时装取而代之。
四、普米族的饮食风俗
普米族一般习惯日食三餐。 早餐多吃面食点心, 喝酥油茶或盐茶, 中午和晚 上为正餐, 多以玉米为主食。 常用煮、 蒸、 烧、 烤、 烘烤等方法制作米饭、 烤饼、 面片、面条等。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种类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韭 菜、 萝卜、 青菜、 大葱, 此外还经常采集木耳、 香菇、 花椒等。 并用核桃、 麻籽、 菜籽榨制食油。 普米族普遍以饲养的畜禽为其肉食来源。 常见的有猪、 牛、 羊肉, 并能制作酥油、 乳饼等乳制品。 肉类多食煮食和烤食, 不习惯炒食。 普米族饮茶 也像吃饭一样,每天必不可少,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茶的种类很多, 有酥油茶、 化油茶、 盐茶和米花茶等。 经常饮用的有白酒、 黄酒和有名的苏理玛 酒。
五、普米族的婚丧习俗
普米族长期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婚丧习俗, 他们婚丧习俗应该是北方游牧民族 的遗风吧。
1、婚姻习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普米族的婚姻主要由家长包办, 实行姑舅姨优先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普米族的家庭婚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青年男女大多实 行了自由婚姻。
青年男女的相识和恋爱主要通过祭奠山神、 龙潭、 喜庆节日的盛会以及日常 的劳动生产等活动来进行。 姑娘和小伙子利用这些机会, 互相物色对象, 互相找 理由和借口接近, 谈情说爱。 如果是男女双方互相看中, 就会双方相约到偏静的 地方,或幽谷、或森林、或湖边等,相互对唱情歌。男女双方互订终身后,直至 举行婚礼前,不再单独约会,婚礼过后,新娘也回娘家生活,不住夫家。此后, 夫妻间只能秘密往来,直到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才能到丈夫家居住。
2、丧葬习俗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 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 交待归家路线, 并牵来一只羊为其引路。 先在羊 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 如羊摇头, 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全家吉祥平安。 随后死 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时,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 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 :“快收拾行装吧,由这只白羊为你领路,回 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 那里有厚厚的白雪, 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扎瓦山。 这只
白羊是祖先猎获的野羊的后代,它一定对你忠诚,听你的话,把你带回老家” , “只有北方才是安乐的故土。 快快活活地去吧, 跳跳蹦蹦地去吧, 唱唱笑笑地去 吧” 。最后,还要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
六、普米族的禁忌
每个民族都有一套建立在各自信仰基础之上的禁忌制度, 通过这些不成章而 又具有强大神秘力量的法规, 约束人们的行为。 普米族一些古老的禁忌制度, 长 期以来,无形中已成为人们的传统的行为道德规范准则。
1、祭山神忌
第一个普米族村寨者认定一座山为村寨为之山神, 定期举行祭山神仪式。 祭 后,神饭 (祭品 ) 要平均分给祭祀者吃,但不可吃完,要带回家中,分给家人吃。 据说吃了神饭,大人不得病,孩子更聪明、健壮。祭祀山神时,要严肃认真,不 得有说有笑,更不得哭闹,否则会得罪山神,山神不显灵。
2、农事禁忌
普米族在犁地、 撒种、 收割时, 均须占卦择吉日。 忌日不下田, 雷响不下种。 禁妇女犁地、打猎和取蜜。四月至八月封山期,禁上山采集花木。
3、生活习俗禁忌
普米族忌外人进入病人居室, 否则认为人把鬼带进, 使病情加重或死亡。 外 出忌遇背空筐者, 以为不祥。 若遇挑水、 担柴者以为吉利。 忌讳男子向少女赠送 手镯和腰带。年节不打狗,平时不杀狗,亦不吃狗肉。
4、婚姻禁忌
普米族的新娘出嫁途中禁回头张望, 禁穿白衣, 禁骑骡,因白色为丧色, 骡 不生育,均不吉利。除此之外,该族还有神树忌、锅庄忌等。
5、行为禁忌
普米族常见的行为禁忌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 如:清早起来不能提梦话; 见 到路人不能乱吼乱骂; 客人离开时不能随手关门; 不能咒骂驮马和耕牛; 不能毁 坏地界水界; 对长者、 父母不能开玩笑、 讲坏话或说谎话; 不能戴着斗笠帽进屋, 否则晚上会梦游屋外; 不能打骂病残的牲畜; 不能看不起病残的人; 不能用刀砍 门槛; 妇女不能杀鸡宰羊; 丧葬中不能开玩笑或大笑; 不能睡着吃饭, 否则会变 成蛇; 不能在房顶上玩耍; 小孩不能玩火; 不能在屋里唱情歌; 吃饭时父母不能 打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