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什么是餐饮礼仪[教育]
什么是餐饮礼仪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而随着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一些西餐餐饮礼仪,也将会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顺利地开展外交活动、生活中避免可能会遭遇的尴尬。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
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二(西餐的一般礼仪
吃的礼节,不同的国家或文化常存在着许多差异,你认为挺礼貌的举动,如代客夹菜、劝酒,欧洲人可能感到很不文雅;仅管有许多不同,但还是有许多规则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礼节。有一种说法,不懂得吃西餐的礼仪,就不算是正宗的现代人。
(一)、预定饭店或接受赴宴邀请
提早预约餐厅。越高档的饭店越需要事先预约。预约时,不仅要说清人数和时间,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它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
接受他人邀请时,应尽早回复。接到请柬后应尽快答复,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特别是指定了席位的宴会,如不及早告知你将缺席,主办方面来不及补充人员,造成席位的空缺,既不礼貌,又很浪费。现在一般采用电话答复,简单快捷。用书信的形式,婉转地说明一下不能出席的理由则更好。
(二)、 着装
吃饭时穿着得体、整洁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此外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净,指甲修剪整齐。进餐过程中,不要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客人可将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三).入座
进入西餐厅后,需由侍应带领入坐,不可冒然入位。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
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四)、餐巾
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经常放在膝上,在重礼节场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时的轻松场合还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个餐巾角正对胸前,并用碗碟压住。餐巾布可以用来擦嘴或擦手,对角线迭成三角形状,或平行迭成长方形状,拭擦时脸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轻按几下。污渍应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洁的。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离开席位时,即使是暂时离开,也应该取下餐巾布随意迭成方块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结束,可将餐巾放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这方面,否则在你中途去洗手间时将餐巾放在桌子上,等你回来待者可能已经把你还未吃完的菜收走了呢~
用餐巾过程中,千万要注意不要有如下失礼之举: 1. 不要当成围兜般(塞)在衣领或裤头。
2. 不要用餐巾擦拭餐具、桌子,会有看不起主人家之意。 3. 不要用餐巾拭抹口红、鼻涕或吐痰,不要用餐巾擦眼镜、抹汗,应改用自己的手帕。
4. 不要在离席时将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5. 不要把餐巾布用得污迹斑斑或者是皱皱巴巴。 6. 不要将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五)、取食
取食时不要站立起来,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有时主人劝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礼,相反主人会引以为荣。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当参加西式自助餐时, 别一次就把食物堆满整个盘子。盘子上满满的食物让人看起来认为你非常贪得无厌。每次拿少一点,不够再去。
(六)、招呼侍者
在一流餐厅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诸如倒酒、整理餐具、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应让侍者去做。侍者会经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务,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会马上过来。在国外,进餐时侍者会来问:"How is everything?" 如果没有问题,可用 "Good"来表达满意。如果对服务满意,想付小费时,可用签帐卡支付,即在帐单上写下含小费在内的总额再签名。最后别忘记口头致谢。
(七)、其它
在餐厅吃饭时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乐趣,沉默地各吃各的会很奇怪。所以进餐时应与左右客人交谈,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
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要小心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别影响到邻桌。切忌大声喧哗。
在高级餐厅中,别使用大哥大。必要时也要长话短说,否则就应该暂时离开到外面讲。女士们则切记补妆要到化妆室,别在餐桌上就梳头发或补起妆来,那是非常不礼貌的。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不可抽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询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吃东西时别把盘子拿起来,甚至于在吃东西时用手持着盘也是不礼貌的。吃完面前的食物后,也记得别把盘子推开。不要把东西吐在桌上。吃到坏的食物非吐出来不可时,也别吐在盘子里,最好在别人不注意时,吐在餐巾上包起来,并要求更换一块新的桌巾。用餐时打嗝是最大的禁忌,万一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向周围的人道歉。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咀嚼食物时,记得把尊口闭上,而且别说话,在大多数的文化中,都会认为让对方看见你满嘴的食物是非常粗俗的表现。打喷嚏时,转过脸,用餐巾遮住嘴巴,然后说:"Excuse me"。
赴家宴时,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讲是在吃情调:一般的西餐厅都很别致,高雅,即使小馆子也各具特色,或古典,或现代,或前卫,不拘一格,厅堂内的绿色植物,艺术气质的墙砖和壁灯,使人恍惚身处异邦,舒适、温暖,让人放松陶醉。高级饭店更有华美的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美艳的鲜花,缤纷的美酒,抒情的萨克风,再加上人们优雅迷人的举止,这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油画。为了您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非常值得的。
三、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
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四(在美国用餐需注意的礼仪
美国人罗恩?克拉克在《教育的55个细节》当中提到,就餐时必须要遵守一些礼仪,举止优雅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具体礼仪规范总结如下:
1.当你坐下来就餐的时候,应该马上将餐巾铺在你的大前部。如果餐巾裹着餐具,你刚一落坐,就应该马上把餐巾打开,并把它铺在腿上。
2.吃完饭的时候,应该把餐巾比较宽松地放在你盘子的左侧,不能压皱了,因为那样看起来就显得很凌乱。也不要把它折叠得太整齐,否则就好像你认为餐厅的其他人还要接着使用似的。别把餐巾丢在椅子上,这样做其实就是暗示餐巾太脏了,不能往桌子上放。在有些国家的习俗中,把餐巾放在椅子上,是表明你永远也不想再来这家餐厅了。
3.永远不要把胳臂肘放在餐桌上。
4.用一只手吃饭,除非你正在切东西或往食物上涂抹黄油之类的。永远也不要一只手拿叉子,另一只手握杯子。
5.不要舔手指头,给你餐巾的目的就是让你擦手指头用的,不需要你自己舔着来清洁。
6.别吧唧嘴,嚼东西时别出声。
7.别张着嘴嚼东西。
8.嘴巴里塞满了食物时别说话。有时人们会用手遮着嘴说话,别这么做,你要把
嘴里的东西都咽下去之后再说话。
9.假如你的牙缝里塞进了东西,不要马上去弄,要等到了卫生间时,再把它剔出来。
10.吃喝的时候别出声。
11.别把食物拿在手上把玩。
12.如果你将叉子、餐巾或者其他什么餐具掉到了地上,不必去拣起来。掉到地上的东西再放回桌子 上是很粗俗和不卫生的行为。如果你把掉到地上的东西捡起来,要直接递给服务员,并说声“很抱歉”,然后站起来去洗手,回来后再继续用餐。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叫服务员帮你换一下餐具,刚才掉下去的餐具留在地板上,不用去管它。
13.吃东西要用餐具,但是下列这几种食物可以用手来拿着吃:
a.比萨饼;b.咸肉;c.饼干;d.面包(通常要撕成一口大的小块来吃,如果你要抹黄油,不要把整片面包都抹上,要吃完一口,再抹一下);e.带棒子的玉米(要横着吃,不要转着圈啃);f.热狗、汉堡包和三明治(包括早餐的小点心);g.炸薯条、炸薯片;h.炸鸡;i.芦笋;j.小的水果(像带茎的葡萄)、苹果、橙子、胡萝卜等。
14.不要越过别人的盘子去取东西。你应该说:“请把盐递给我好吗,”
15.在你坐下来之前,不要吃你盘子里的东西。
16.在餐厅就餐,你的食物端上来之后,不要马上就开始吃,要等到每个人的食物都上齐之后再开始吃。
17.如果出现排长队、食物不好吃,或者需要等待的情况,你千万别抱怨。你不想成为一个破坏欢乐气氛的人吧,
18.假如你不确定应该使用哪种餐具,简单的办法就是从离你盘子最远处的叉子、刀或勺开始。在你的左侧,吃沙拉的叉子应该是放在外侧,正餐的叉子放在内侧;在你的右侧,离你最远的是汤勺,然后是咖啡勺或茶匙,再之后是沙拉刀,最近的是正餐刀。放在你盘子上方的餐具用于餐后甜点。
19.吃完饭,别把盘子从你面前推开,把它留在原处。如果你想表示自己吃完了,应该把刀和叉并排放在盘子上。放叉子的时候要尖头朝下,刀刃的一面冲着自己,其中叉子离你更近。
20.不要将你用过的餐具放回桌子,应把它放在盘子上或托盘里。
21.吃完饭以后,不要将你没用过的餐具放在盘子上或托盘里,应把它留在原地。
22.当你向服务员点菜、询问或说“谢谢”的时候,眼睛要一直注视着对方。
23.当服务员向你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要尽量记住他的名字。在整个就餐过程中,当你需要和他沟通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称呼他的名字。
24.如果你必须去洗手间,你应该在站起来的同时说“请原谅”,然后离开座位。
25.当服务员为你上甜点或问你诸如“你的沙拉用什么调味汁,”的时候,你最好反问:“有哪些选择,”如此一来,你就可以避免你所点的东西餐厅没有的尴尬了。
26.跟服务员讲话,不要像对待仆人一样,要充满尊敬和善意。记住,他们是为你关注食物的准备情况,并给你端上来的人。你不会想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上吧。
最后还应记得,无论在快餐店或其他任何地方吃饭,餐后都要对你的垃圾负责。用餐完毕后,我们要自己把应该清理的东西收拾干净,包括擦桌子,检查就餐区域的地板上有无遗漏的垃圾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你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随手丢垃圾。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法国或意大利、俄罗斯等不同的国家吃西餐时,某些礼仪细节会有些许差别,但本文中的大部分要点,适用于大多数吃西餐的国家。
需注意的礼仪
人生一世,必须交际;社会进步,要求交际;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别性。随着国际交融的普势化,礼仪日益显现其普认性特质。这也是人类文明时代性特征。
而在诸多的礼仪规范中,餐饮礼仪又以它的不可回避性,日益凸现出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重要性。中西方餐饮礼仪由于它的文化、地域、宗教、习俗等的不同有着巨大的差异。
范文二:浅谈什么是礼仪[教育]
浅谈什么是礼仪
姓名:肖雯彬 班级:11音表 学号:201131070118
【摘要】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由于礼仪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所以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仪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和毫不勉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人们的品行修养。
【关键词】礼仪 文明 社会 生活
【正文】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 礼仪的基本概念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
活习惯的反映。
1、礼节和仪式。这是传统的解释,“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
2、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这里的方式分行动型和非行动性,像鞠躬,给老人让座等,就是行动型的,也就是尊重的形式,这需要行动才有效果;而像庄严场合不嘻笑,别人睡觉不吵闹等,就是非行动型的,也就是行为规范,它不需要行动就有效果。 3、最简单的说,礼仪就是人类(大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日常交际中总结出来最不会伤人的话,虽说是不伤人,但是在网络上,有一些人不太喜欢这些客套话。礼仪既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二、 礼仪的特点
1、礼仪具有普遍认同性特点
所谓认同性是全社会的约定俗成,是全社会共同认可、普遍遵守的准则。一般来说,礼仪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特征。但我们也看到不少礼仪是全世界通用的,具有全人类的共同性。例如:问候、打招呼、礼貌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等,大体是世界通用的。
礼仪的普遍认同性,主要源于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经济的共同性必然导致礼仪的变化。比如现代经济的快节奏、高效率,使现代礼仪向简洁、务实方向发展。共同的文化涵育了共同的礼仪。礼仪的普遍认同性表明社会中的规范和准则,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才能在全社会中通用。 2、礼仪具有规范性特点
所谓规范性,主要是指它对具体的交际行为具有规范性和制约性。这种规范性本身所反映的实质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对他人的态度。无论是具体言行还是具体的姿态,均可反映出行为主体的包括思想、道德等内在品质和外在的行为标准。
3、礼仪具有广泛性特点
所谓广泛性特点,主要是指礼仪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被人们广泛认同。礼仪无处不在,礼仪无时不在。 4、礼仪具有沿习性特点
所谓礼仪的沿习性特点,是指礼仪形成本身是个动态发展过程,是在风俗和传统变化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在这种发展变化中,表现为一种继承和发展。礼仪一旦形成,就有一种相对独立性。我们今天的礼仪形式就是从昨天的历史中继承下来的,有不少优秀的还要继续传承下去。而那些封建糟粕,则会逐渐被抛弃。
所以交际礼仪的沿习和继承是个不断扬弃的社会进步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礼仪虽然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但它也毫不例外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社会交往的扩大,各国民族的礼仪文化都会互相渗透,尤其是西方礼仪文化引入中国,使中华礼仪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发生了更文明、更简洁、更实用的变化。
三、礼仪的具体表现
对于身处大学的我们来说,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体,因此,作为大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我们是在课堂上、在活动中,还是在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这不仅是我们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1、课堂礼仪
(1)上课:我们应当准时到教室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老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通常情况下,只要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应该坐好在教室里,安静的等候老师上课。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我们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
同学应该向老师致谢,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
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我们不能穿拖鞋进入教室,也不能穿背心、吊带、超短裙、超短裤等奇形异服上课,这不仅不符合学生的打扮,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我们也不应该染发、烫发,不应该化妆上课,应该像个样温文尔雅的学生,散发内在美,而不是像社会上的人一样打扮的胭脂俗粉、浓妆艳抹。
3、尊师礼仪
我们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我们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
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比如说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
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我们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电动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不插队,吃饭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四、 礼仪的作用
1、尊重的作用,即向对方表示敬意、同时对方也还之以礼。礼尚往来,蕴含着彼此的尊敬。
2、教化的作用,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
3、调节的作用,在社会交往时出现了不和谐、或者需要做出新的调整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借助某些礼仪活动去化解矛盾,调整关系。 4、美化的作用,良好的形象离不开美,礼仪带给人们正是形象的美化。通过仪表规范、言辞谈吐、行为方式中的礼貌、礼节展示独特的个性,内在的修养和发展潜质。
5、塑造形象的作用,公关礼仪通过直接塑造公关人员良好的个人形象,间接塑造了组织形象。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显露,因此,公关人员良好的礼仪修养反映了组织良好的员工素质,从而塑造了良好的职工形象。而组织的职工形象是组织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信息沟通的作用,在公共关系的交往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各种传播媒体在人的不同交往形式中,发挥信息沟通的作用。或者是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如聚会、访问、谈判等,或者是人们运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电话、宣传资料、实物、书信进行的间接交往。交往中促进了信息的流动,达到了人与
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有人作过统计,科技人员的专业信息,20,—50,是通过文字材料得来的,大量的信息来自文字以外的渠道,如访朋聚友中获得。公共关系中的各种交往形式,无疑对加强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的沟通,起了积极的作用。
7、协调关系的作用,公共关系礼仪借助于一定的外部形式,如问候、握手、邀请、迎送、慰问、预约等等,能够促进公共关系的协调。一个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是丰富多样的,有内部公众关系,如职工关系、干群关系等,有外部公众关系,如顾客关系、新闻媒介关系;在为实现公关目标所进行的社会交往中,公共关系人员遵守公共关系礼仪,这样才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相互帮助的关系,避免出现交往中的人际障碍和摩擦,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
8、广结良缘、消除误解的作用,每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不仅要巩固现有的公众关系,还要广结良缘,拓展多方面的、新的关系,以求得到更多公众的理解和帮助,创造出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总结】在为期短短的十一周内,我体验了非常愉快的礼仪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带给我们的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礼仪知识,还进行了实践模拟,在真正的接触中才发现礼仪有那么多的知识,我们了解的真是太少了。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的注重礼仪,因为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我很喜欢这门课程,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关于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7,(7):112-114
2、熊经浴.现代实用社交礼仪[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范文三:幼儿礼仪教育目的是什么?
幼儿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过一生。”礼仪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也难以实效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园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同步协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实现家园一体化,就须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现在的孩子还需要做“规矩”吗
彤彤是个十分活泼的女孩子,在家里几乎唯我独尊。如果桌上放着妈妈刚烧好的菜,她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爱吃的菜一扫而光,有时还不忘抹着油嘴夸奖妈妈道:“味道好极了。”在家里,彤彤常常不等爸爸回来就开始独自用餐,而且尽挑好吃的往自己嘴里塞。
有一天,彤彤跟随小表姐到亲戚家作客,主人刚盛好饭并客气地说一声:“你先吃。”彤彤果真端起碗就吃,像在家里一样无所顾忌,弄得在一边的小表姐顿时脸红耳赤。
我们今天所说的礼仪,已不是封建社会里那种狭隘的等级关系所要遵照的仪式,而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无疑,彤彤的举止有点失礼,但她丝毫也没有感觉到,这一类的“规矩”对她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她的父母从未有意识地培养她懂礼节、守规矩,培养她礼让、谦和的品质。
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孩子大了,就会馒慢懂道理的。传统意义上的做“规矩”,在今天果真毫无价值可言了吗?
李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有一个4岁的女儿,他说,对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失礼的行为听之任之,其实是一种放纵。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女儿抢了邻居家小孩的玩具,小孩的家长上门告状,这位母亲不但不责备自己的女儿,反而讥讽邻居道:“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值得大惊小怪吗?”这个女孩子由于一直得到大人的庇护胆子越来越大,长大后她因与人结伙抢劫,被送进了少教所。这一类的例子很多很多。另外,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就拿我家的莹莹来说,从小生活在一个备受宠爱的环境,所以很任性。我发现这孩子有两面性:有时很听话,很讲礼貌;有时则不讲道理,还讲粗话、脏话。对
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在幼儿园工作的陈女士如是说。
傅先生常年从事宣传工作,他在采访中谈到:礼仪毕竟是一种外化的、程式化的东西,其核心应该是爱心。因此,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的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礼仪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一个缺乏礼仪教育的人,必定是粗俗、鲁莽的人,试想,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里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吗? 幼儿生活中的礼仪与礼貌
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礼貌则是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点在于对人的尊重。
尽管幼儿礼仪与成人礼仪有着各不相同的规范与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的进步,幼儿礼仪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由于她女儿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家里来的客人一向彬彬有礼,使客人感到宾至如归。家里来了电话,如果大人不在,她会充当“小小记录员”,语气轻柔,同时把客户的要求一一记录在案。这位小女孩不但给她妈妈的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还成了妈妈的小帮手,为她妈妈事业拓展助了一臂之力。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往往把礼仪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联系起来,那么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礼仪究竟有哪些方面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潘洁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的外表,如出门作客要仪表整洁;二是语言方面的要求,如见面语、感谢语、告别语;三是行为规范,如乘公共汽车给老人让座,幼儿在一起玩时不独占玩具等等,这三个方面都将有利于幼儿发展其社会性,而一个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将会在社交场合广受欢迎,在社会集体中拥有威信,在家庭里与家人感情融洽。
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时期,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而增强其社会性,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培养幼儿建立礼仪新概念的方式有许多种,但究竟哪些方式既符合幼儿天性和特点,又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呢?
据潘教育介绍:首先要让幼儿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规则。其次是成人的榜样,因为幼儿正处在“他律阶段”,以后将逐步走向“自律”,因此成人的礼仪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再次是道德内化,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他对礼仪行为的认识和感知。一家幼儿园曾在
“三八”妇女节开展一项活动,让每个小朋友带五元钱,到超市给自己的母亲买一件小礼品。这是一种很好的以道德内化为目的的方法。
有不少家长把礼仪简化为礼貌,正如前文所述,礼仪与礼貌毕竟是有区别的。幼儿是否要进行礼仪教育?著名婴儿教育专家姚念玖对此发表了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幼儿不宜提倡礼仪教育和过多地参加礼仪活动。礼仪是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而礼貌是一种内在心灵的表现;讲究礼貌是个人教养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幼儿某些礼貌带有礼仪的性质,是经过培养自然形成的。所以对于幼儿来说,首先应加强礼貌教育,礼仪活动往往时间长,有较大的约束性,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她认为现在礼貌教育普遍还存在两大障碍:一是不少独生子女往往以我为中心,不懂感激,不懂得尊重人,没有礼貌的习惯;二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缺乏榜样和气氛。
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行为规范是家庭教育必修的主课。曾有人说过,教育子女首先应教育父母自己。试想,在家里妈妈对外婆凶,外婆对外公凶,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懂礼貌吗? 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成为新的“三纲五常”。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礼仪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习惯培养,我们的礼仪教育不会因课题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以园丁炽诚之心在幼儿礼仪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范文四:幼儿礼仪教育目的是什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幼儿礼仪教育目的是什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幼儿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过一生。”礼仪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也难以实效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园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同步协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实现家园一体化,就须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现在的孩子还需要做“规矩”吗
彤彤是个十分活泼的女孩子,在家里几乎唯我独尊。如果
1
桌上放着妈妈刚烧好的菜,她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爱吃的菜一扫而光,有时还不忘抹着油嘴夸奖妈妈道:“味道好极了。”在家里,彤彤常常不等爸爸回来就开始独自用餐,而且尽挑好吃的往自己嘴里塞。
有一天,彤彤跟随小表姐到亲戚家作客,主人刚盛好饭并客气地说一声:“你先吃。”彤彤果真端起碗就吃,像在家里一样无所顾忌,弄得在一边的小表姐顿时脸红耳赤。
我们今天所说的礼仪,已不是封建社会里那种狭隘的等级关系所要遵照的仪式,而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无疑,彤彤的举止有点失礼,但她丝毫也没有感觉到,这一类的“规矩”对她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她的父母从未有意识地培养她懂礼节、守规矩,培养她礼让、谦和的品质。
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孩子大了,就会馒慢懂道理的。传统意义上的做“规矩”,在今天果真毫无价值可言了吗,
李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有一个4岁的女儿,他说,对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失礼的行为听之任之,其实是一种放纵。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女儿抢了邻居家小孩的玩具,小孩的家长上门告状,这位母亲不但不责备自己的女儿,反而讥讽邻居
2
道:“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值得大惊小怪吗,”这个女孩子由于一直得到大人的庇护胆子越来越大,长大后她因与人结伙抢劫,被送进了少教所。这一类的例子很多很多。另外,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就拿我家的莹莹来说,从小生活在一个备受宠爱的环境,所以很任性。我发现这孩子有两面性:有时很听话,很讲礼貌;有时则不讲道理,还讲粗话、脏话。对
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在幼儿园工作的陈女士如是说。
傅先生常年从事宣传工作,他在采访中谈到:礼仪毕竟是一种外化的、程式化的东西,其核心应该是爱心。因此,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的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礼仪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一个缺乏礼仪教育的人,必定是粗俗、鲁莽的人,试想,这
3
样的人在现代社会里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吗, 幼儿生活中的礼仪与礼貌
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礼貌则是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点在于对人的尊重。
尽管幼儿礼仪与成人礼仪有着各不相同的规范与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的进步,幼儿礼仪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由于她女儿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家里来的客人一向彬彬有礼,使客人感到宾至如归。家里来了电话,如果大人不在,她会充当“小小记录员”,语气轻柔,同时把客户的要求一一记录在案。这位小女孩不但给她妈妈的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还成了妈妈的小帮手,为她妈妈事业拓展助了一臂之力。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往往把礼仪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联系起来,那么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礼仪究竟有哪些方面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潘洁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的外表,如出门作客要仪表整洁;二是语言方面的要求,如见面语、感谢语、告别语;三是行为规范,如乘公共汽车给老人让座,幼儿在一起玩时不独占玩具等等,这三个方面都将有利于幼儿发展其社会性,而一个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将会在社交场合广受欢迎,在社会集体中拥有威信,在家庭里与家人感情融洽。
4
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时期,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而增强其社会性,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培养幼儿建立礼仪新概念的方式有许多种,但究竟哪些方式既符合幼儿天性和特点,又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呢,
据潘教育介绍:首先要让幼儿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规则。其次是成人的榜样,因为幼儿正处在“他律阶段”,以后将逐步走向“自律”,因此成人的礼仪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再次是道德内化,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他对礼仪行为的认识和感知。一家幼儿园曾在
“三八”妇女节开展一项活动,让每个小朋友带五元钱,到超市给自己的母亲买一件小礼品。这是一种很好的以道德内化为目的的方法。
有不少家长把礼仪简化为礼貌,正如前文所述,礼仪与礼貌毕竟是有区别的。幼儿是否要进行礼仪教育,著名婴儿教育专家姚念玖对此发表了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幼儿不宜提倡礼仪教育和过多地参加礼仪活动。礼仪是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而礼貌是一种内在心灵的表现;讲究礼貌是个人教养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幼儿某些礼貌带有礼仪的
5
性质,是经过培养自然形成的。所以对于幼儿来说,首先应加强礼貌教育,礼仪活动往往时间长,有较大的约束性,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她认为现在礼貌教育普遍还存在两大障碍:一是不少独生子女往往以我为中心,不懂感激,不懂得尊重人,没有礼貌的习惯;二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缺乏榜样和气氛。
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行为规范是家庭教育必修的主课。曾有人说过,教育子女首先应教育父母自己。试想,在家里妈妈对外婆凶,外婆对外公凶,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懂礼貌吗, 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成为新的“三纲五常”。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礼仪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习惯培养,我们的礼仪教育不会因课题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以园丁炽诚之心在幼儿礼仪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6
范文五:餐桌礼仪是怎样的?敬酒有什么讲究[教育]
关于敬酒应该注意一下这些: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
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什么是餐饮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