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王臣 纳兰容若《长相思·千帐灯》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长相思》
长相思,极动人的三个字。单单一个词牌,便已胜了三分。此词牌名自南朝乐府诗而来。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当中有著名的乐府组诗《古诗十九首》,其中便有“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的诗句。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傈。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也是深情女子。夫君在远方,她凄然独处,内心孤寂不可言说,唯有一心痴爱沉淀下来,支撑她护佑她看顾她。容若随君在外,竟与这女子成了映衬,有一种寂寥的默契在。她在记挂她的他,他在思忆他的她。还有,千里之遥的故园。那个家。
开篇两句“山一程,水一程”令人不禁想起“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诗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长桥十八相送的事。是有那种往复和曲折的意境的,是极有层次感的一帧画面。山光水色青于蓝,亦是在写路途之遥。经山,又历水。
学者钱仲联在《清词三百首》当中记道:
“《康熙起居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十五日‘上以云南底定,海宇荡平,前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辛丑,上出山海关。’‘三月初四日壬子,上至盛京。’性德以侍卫随行。此词是尚未出山海关时途中所作。写千军露宿,万帐灯火的壮观和风雪交加的旅途感受。”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平定云南。是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容若作为御前侍卫,此时自是随同康熙帝出关,前往告祭。“身向榆关那畔行”一句道明行路方向为“榆关”,即而今的山海关。因旧时边塞常植种榆树,因此被称为“榆关”。
军队向山海关方向缓缓行进。夜深时,军队驻扎下,远远看去,千帐灯海,起伏连绵,竟也是壮丽。只是彼时的塞上,是三月风雪凄迷天。日日皆有刺骨寒意席卷而来。环境之恶劣,非是而今你我可以想见。如此境况之下,容若便心生稚童似的眷念,想起家来。
思乡情意到词的下阕,开始抒发得更为直接坦诚。风雪交加之夜,他独立塞外,见天地苍茫,“风一更,雪一更”。一听烈风呼啸,二看雪落满襟。如斯景况之下,容若难免心生感慨,思忆故园。
北方关外的天气异常糟糕,风声聒噪琐碎,让他内心难安,无法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些喧嚣,皆是家中不曾有的。那一头,此刻,定是平和宁静,令人身心熨帖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纳兰容若《长相思·千帐灯》赏析?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1] [2]?尾页??页次:1/2页
范文二:纳兰容若 | 长相思,道不尽万般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全词纯用自然真切、简朴清爽的白描语句,写得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却格外真切感人。
范文三: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诗意: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 走,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千家万户都点起了灯火.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
的声音.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选我哦,前面那么多
范文四:《长相思》赏析
文学之路,学无止境,我想您一定有比这更加合理的解释,因为存在文化的误差,我们欣赏的角度各有不同
优秀精短美诗《长相思》赏析以其编辑解析,关于探索隐形文化的突出写作。
一
阅读诗歌和散文,最主要的是要懂得对全文分层解读,达到全文贯通,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要有足够心思深入作者的内心深处,读出笔墨传神的地方和突出的写作精髓,与作者共鸣,达到灵魂沟通,心思相对。
好的作品,有深刻的哲理意义,有动情的笔墨情怀,而并非是那种无病呻吟故作矫情的华丽篇章。这样的文章空洞乏力,给人于视角疲劳。
作为编辑光有文化和兴趣是不够的,要懂得用爱心去渲染和感染作者,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面对、探索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示给我们的三维彩图。
当然,最主要的是对作品要有理解能力和透视作品的力度,否则,都是空谈,贻笑大方。
我不会写诗,但我知道理解一首诗一定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与作者环境归一、达到相对的论处。
今天,我就谈一谈,有关诗作中的隐性文化探索,也就说,如何真正能够做到全面的理解和读懂一首诗。隐形其实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而确实有所存在。就是作者在诗作中未能明确直白的情感,而需要读者用心去发现去感受诗作中艺术思维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我就将这一发现,称之为隐形文化。
下面我就以一首《长相思》,作为参照依据。
二
作品友情提供:
《长相思》(这是一首词牌令,请读者允许我习惯把它称之为诗)
作者:雪梦嫣然
钟滴答,雨滴答,漂泊离人归故家,绵绵春雨洒。
烟似纱,雾似纱,谁人雅兴听胡笳,寂寂望天涯。
这首诗表面意思非常容易懂,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思念故乡。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还不能透彻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或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其作品中有哪些艺术升华之处。那么就和我一样来剖解这首诗,来一个逐一分层解读法。
先来看看上阕诗词:
《长相思》(1)
钟滴答(2)
雨滴答(3)
漂泊(4)离(5)人归(6)故家(7),绵绵春雨洒(8)
《长相思》(1)相思是人类最容易产生情感,也是历代文人墨客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这首《长相思》诗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钟滴答(2)是钟表发出的声音,也是内心的变法,时间太过漫长的缘故。
雨滴答(3)这是屋檐雨滴发出的声响,要知道如果是在野外,那应该是沙沙的声响。
漂泊(4)是指漂泊在外的异乡人,这是一首现代模仿古体诗。而现在漂泊在外的人都是以打工为主,与现代环境相结合,那么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知道作者置身在怎样的一个环境。
离(5)离开,这里是离家。
归(6)意思是归来。
故家(7)故乡的家。
绵绵春雨洒(8)这是时间,一个下雨的春天。
这样分解开来,上阕诗词我们就容易懂得多了。说的是一个打工的旅人,在某一个春天踏上了回家之路,刚好赶上了一场雨,她在焦急地等待这场雨停。
再来用相同的方法剖解下阕诗词:
烟似纱(1),
雾似纱(2),
谁人(3)雅兴(4)听胡笳(5),
寂寂(6)望天涯(7)
纱(1)丝织品,很薄透明的一种布料。
烟似纱,雾似纱(2)烟雨朦胧之意,其实又如何不是泪眼模糊了视线。
谁人(3)谁,这是一个疑问词,就是说谁愿意。谁人这里指的自己,也可以是别人
雅兴(4)高雅的兴趣
胡笳(5)是一种乐器。
寂寂(6)是寂寞、孤单的意思
望(7)遥望的意思
天涯(8)天边遥远的地方,在本诗中指的是故乡
这样分解开来,下阕诗词我们也同样容易懂得多了。大约意思是:远处传来了胡笳的声响,不知是谁在弹唱,引起了我的思乡之情,遥望远方,想起了我的故乡。
还有另一种解释的意思就是:我独自吹起了心中的胡笳,遥望远方的故乡,想起了家乡,泪眼模糊了视线。
到底是远处传来了胡笳声,还是我在吹奏胡笳而未有一个听众。其实这都无所重要了,我们都能够从这句诗中感受到寂寞和孤单。
在上阕诗词中作者提到了家,其实在下阕诗词中作者同样也提到了家,而这个家是远方的故乡(天涯)。胡笳是故乡的一种寄托,也是精神潜在的一种动力,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滂湃。上下诗词相连,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打工者在外的不如意,字里行间透视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触。
读后久久难忘,言犹在耳。
三
谁人雅兴听胡笳
作者在诗词中,为什么只单单提到了胡笳,乐器有许多种。我认为这是作者的精心一笔,有意安排。
要知道有些东西在诗作中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本诗中作者引用了胡笳一词,胡笳是一种乐器。如果你单单把它理解为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的一种声音一种巧然。那么就有些埋没了作者的才华,那么你也就品味不出诗作真正内涵的写作意义。
为什么一首好的作品,可以流传千古,就因为作者巧善安排,精心布置借景借物抒情。同样的道理相同的作品,李煜、白居易、李白、在这就有非凡的造就,一首《长相思》感动了世代读者。
在这首诗中作者为什么引用胡笳,而不引用现代电子琴、钢琴或是笛子、口琴、唢呐等等,要知道这是一首现代模仿诗,那么我来告诉你作者的真正用意。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象征的意义东西,人类的智慧带给我们永久的思考,它不单单是我们看见的,还有我们只能用心去感受的精神文化;有动听的音乐;有优美的戏剧;更有地方浓厚色彩的美丽传说等等。
胡笳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胡笳在这里就犹如现代一个公司注册商标,它显示的是一个民族特殊意义。
胡笳在本诗中不单单指的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民族色彩的特定文化。大家一定听说过《胡笳五弄》的传说。相传西晋末年,北方匈奴入侵中原,其将领刘聪率五万人马包围整个晋阳城,当时刘琨是晋阳城的守将,兵寡粮少,他就命人吹起胡笳,在哀怨、凄凉的音乐声中,匈奴军心涣散意志消沉,《胡笳五弄》唤醒人性未泯灭的良知,想起家中的妻儿老小,匈奴兵怀念家乡,皆泣泪而回。刘琨解退五万精兵,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真正明了作者的用意。如果仅仅因为胡笳的声响,撩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那么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也不太符合情理,诗作也就谈不上优秀。但要是你知道有关《胡笳五弄》的传说,只是作者借景抒情的一个典故,以此来隐喻思乡之情,是不是就有了不一样的美感。
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不自觉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胡笳作为故乡的一种信物,又或是一种象征意义的东西。故此,就给我们读者多了一份凭空猜想。胡笳作为一种民族特定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的一丝蛛丝马迹。如果他(她)不是蒙古或新疆人,那应该正是漂泊在蒙古或新疆境内的打工者。
所以,这就出现了下阕诗词有两种解释的可能。当然,作者只是单纯的引用《胡笳五弄》的典故,也未可知。
作为思维能力非常发达的你,在不过分胡思乱想的情况下,是允许你天马行空的猜想作品出现的任何可能。
尽管,许多优秀的作家有意在作品中布置悬疑,让我们去凭空猜想,但他们的小气有时也由不得我们半点胡来。有些可有可无的话我们尽量不要去说,以免碰撞言语弊端,令作者陷入自嘲的烦恼。毕竟凭空想象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是可以不要说出来。尤其是作为一名编辑,一定要谨慎言语冲突。
心知肚明,点到即止。
作者引用胡笳的典故,来隐喻抒发内心情感,就比直接表白我想回家,更加生动而自然吧。这就是本诗中艺术升华之处,你说呢?。
无论是一名读者还是编辑人员,一定要懂得作品中存在的隐形文化。诗词比较难懂,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爆发的动力,有灵魂炙热的呐喊思想;有赞美讴歌生活;有褒贬社会丑恶;有作者不为言明的隐痛和难于言表的相思和祝福、存在着意象的夸张手法。
那么,就要你去善于发现和理解作品的真谛。
范文五:《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2]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
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
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王臣 纳兰容若《长相思千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