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的思想内容
边塞战争
塞下曲
(唐)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全诗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人在成千上万的牺牲战士中,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使人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这实际上是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
托物言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写石灰其实是在表达什么精神, 1、这四句写石灰的四个特点,概括一下。2
答:1、全诗写了石灰四个特点: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2、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咏 柳 咏 柳
曾巩 唐 贺知章
乱条犹未变初黄, 碧玉妆成一树高,
倚得东风势便狂。 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天地有清霜。 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想到什么?
表现了 的态度,后者表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现了 的态度。 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
感时咏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金陵驿(南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
答: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哲理感悟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最后两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要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才能有进步。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 。
爱情闺怨
这是以爱情、悼亡(抒发对过逝妻子的 怀念之情) 闺怨(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男女间离别相思之情 )为主题的诗歌。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答:(1)答: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2)答: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苏轼梦中回忆了妻子什么片段,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回忆了妻子对窗梳妆的片段。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 。
范文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诗歌的思想内容
常见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持节操等。
(一)边塞诗(建功报国类)
唐诗多为:
1.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描绘将士英勇无畏、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 4.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5.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6.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7.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9.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10.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 11.盼望爱兵如子、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 宋词常有:
1.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壮志难酬的怨愤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痛苦; 4.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当道的愤懑;5.对异族统治下人民流离失所、痛苦生
活的同情。
风格多为:悲凉慷慨、雄浑豪放、奔腾俊伟等。 (二)忧国伤时类(与上一类多有重复)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三)送别诗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前途艰辛的担忧;
2.重在劝勉、鼓励、安慰
3.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四)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描写自然风光;
2.农村景物;
3.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诗风格为恬淡宁谧,山水诗风格为清新优美。
(五)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六)思乡怀人类诗歌
1.羁旅愁思;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2.思念亲友;
3.征人思乡;
4.闺中怀人。
写作上:
1触景伤情;
2.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3.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4.因梦寄情;
5.妙喻传情。
(七)咏史怀古诗
1.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感慨个人遭遇(怀才不遇),
或抨击社会现实;
2.对历史、功名利禄、繁华富贵等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 3.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八)思妇闺情诗
1.抒发别离苦情;
2.描写美人迟暮;
3.寄寓人生感慨。
(九)即景(或即事)抒怀类诗歌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胜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6.告慰平生的喜悦;
7.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8.记梦悼亡,遗世游仙。
二、常见意象的含义:
杨柳——离情别恨或柔情
梧桐——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绿叶——希望、活力
黄叶——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黄粱——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鸿雁——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 鱼——自由、闲适
沙鸥——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情人的使者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霜——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浮云——游子漂泊、飘零
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 秋雨——忧愁
流水——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失意、伤感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大漠——苍凉
旷野——凄清
竹林——闲趣、隐逸
孤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古琴——知音
古道——荒凉
长亭——送别
楼兰 ——国立功
关山——怀乡、思人
阳关——离别送行
莲——爱情
阑干——思念、寂寞、离愁
孤雁——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悲凉、离愁别绪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点拨
1.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
作为考试题中的注释,我们认为这绝不是“无意点缀”,而是出题人“有意而为”,注释的信息是出题人留给解题人(考生)解答问题的“蛛丝马迹”,我们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在考场上,可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例:(2009全国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问题(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本词出题人给了两个注释,?中“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和?中“姜夔浪迹江湖,终生不仕”以及姜夔“去拜见范成大”,由这两个信息可知:两人志趣相投,不再做官,归隐江湖,可谓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由此信息的理解和挖掘,便知第二小题的答案了:与范成大形成对比,同意则是突出范成大的人格高尚,不与“趋炎附势的人”同流合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不同意:还是对比,范成大这样的人怎么能和“趋炎附势的人”的交往呢,所以这样人来一定是“人不到”了,还是突出范成大的无人能及(尤其是趋炎附势的人)的品格,还是在赞美。
顺便说一下第一小题,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理解本文的主旨还怕不知第一小题写的景物吗,
参考答案: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2.利用诗词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意象则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例如:孤雁、寒鸦、冷风、凄雨等,由此可得知,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其在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有密切联系,从这儿出发,“顺藤摸瓜”,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可“略知一二”。
例:(200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阅读本诗,找出诗中的意象,再结合第一小题的问题所问,即,夜晚、秋风、汉关、朔云、边月、西山,结合注释信息“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这些景象和意象渲染了战争气氛,预示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至于第二问的情怀(思想感情)结合“考点荟萃之诗歌思想内容”便知。
参考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3.知人论世、感同身受,发挥想象,把握思想感情
一首诗或词,在题材选取上在,因人而异,在形式技巧上,也千变万化,还有古今语言有别,这使得我们在理解上,客观的增加一些难度,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或者说是相通的、普遍的,那就是思想感情,无论古人和近人,在情感上是相通的,这就为我们的感同身受、发挥想象,提供了依据,由此去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纪:经营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问题: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略)
参考答案: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完整的答题模板
1. 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2.解释诗句(词语),写了什么景、物、事等+3表达了什么情。
例题精讲:
一、(2008安徽)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题: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本诗的三个注释,可谓个个暗藏解题的“机关”,“四无依傍,地势险要”写出此山虽地处孤境,但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可谓易守难攻;加上“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不难理解诗人对抗元胜利的信心;“被胁迫至燕京,竟“绝食而死”,显现了诗人宁死不屈,以死报国的精神气概;第三个注释不正是一个比喻吗,比喻此时的局势,局势“骇众观”,让人心惊胆颤,唯独诗人自己却“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这不是一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吗,诗人与“众”的对比,更突出诗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人的爱国情怀,抗元到底的决心。再参照“考点荟萃”可知此乃“咏物诗”,即托物言志。
参考答案:此诗托下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问题: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的妙处。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见上题分析
参考答案:孤”字与题目“小孤山”的“孤”照应,既写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形,也写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身处危局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中流砥柱、耸然坚定的傲态及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的苦闷之情。
二、(2008北京)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借助注解中“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可知,顾炎武乃爱国诗人,对恢复前朝念念不忘。故这里的“肝胆”二字解为“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不难得出。因“江山”而人老,“阅”字取“看”的意思,再引申为“见证”的意思,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参考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三、(2009北京)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问题: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注释中“为风浪所阻而作”、“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是关键点,理解和挖掘,不难得出诗人豁达、乐观胸怀,然后到诗里找到“证据”,进行具体分析,即解释诗句,写出了什么景、物或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
1.“波神留我看斜阳”一句,作者把遇到的大风大浪,道路受阻的情况想象成水神有意留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足以体现他乐观的心态。 2.“唤起鳞鳞细浪”,作者把滚滚波涛比喻成鳞鳞细浪,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的豪迈胸怀。
3.“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期待明天风向回转,天气变好,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表现了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 4.“水晶宫里奏霓裳”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成龙宫的欢庆音乐,表现了他开朗达观的胸怀。
5.“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对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信心满怀,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四、(2010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雨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问题: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抓住注释中“闲居”、“等候授职”这两个词语,“感同身受”或者出于常识考虑,也可知道诗人此时那种无聊、失落、迷茫的心情,再加上“燕子”、“梧桐”、“客衣”等意象,可知诗人的思乡怀旧之情。解释第二联诗句,即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连词成句,组合成答案。
参考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诗句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五、(2008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注,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见考点荟萃可知,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歌前两联诗人对历史及皇宫昔日繁华富贵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抒发了对六朝兴废的感慨之情。抓住“浮云”、“蔽日”这两个意象,结合第二小题所问,可知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浮云比喻奸佞小人,日比喻君王,意即君王被小人蒙蔽,而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这让人“长安不见使人愁”。
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六、(2009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答: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作答。
参考答案:?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七、(2009年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略)
参考答案:(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处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八、(2010年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
伤。
[注]?商风:秋风。 ?怆悢(liàng):悲伤。
问题(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
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现了“
问题(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见考点荟萃、意象分析)
参考答案:(1)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2)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九、(2010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十、(2007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问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问题(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思路(方法指导)
知人论世、感同身受,发挥想象,把握思想感情。本诗的作者是王维,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其风格清新自然,恬静雅淡。诗中描写了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结合诗句,发挥一些合理的想象:空气明净清新,原野空旷开阔。田野上,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与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青翠的山峰突兀而出,峰峦叠现,最后两句静态画面加上动态人物,静中有动,给人无限遐想。 参考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
:再一次突出表现“处是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十一、(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River implementation comprehensive, through built reservoir, and built dike, and retaining dam, and anti-infiltration governance, focu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nection engineering, speed up formed layout reasonable, ecological good, and introduction row properly, and cycle smooth, and storage relief both, and Feng dry transfers, and more source
范文三:诗歌的思想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思想内容
《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能力层级E 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思想内容学习重点:
①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
②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③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征及鉴赏方法。
一、评价的切入点:
(一)由题目入手。题目十分重要,它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至少它能给你提供一个范围。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分析】单看这首诗歌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梳妆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关注了题目后,才知道这是作者作为应试举子,以新媳妇自喻,以夫婿喻张水部,以公婆喻主考官,表达了他考前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二)由诗眼入手。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过香积寺(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分析】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
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孤寂的心境。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分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是写诗人进入武侯祠所见之景,意思是:阶前的草一片碧绿,可它为谁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
景中寓情。面对着眼前的春意和春声,诗人看到的是“自”、“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客观之景。从“自”和“空”我们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的气氛。诗人借古抒怀。武侯祠如此冷落凄凉,不能不为之叹惋。联系自身,抒发了自己为国家空有一腔热诚却壮志难酬的感情。
(三)由典故入手。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 有引用前人语句的, 有引用神话传说的, 有引用
历史故事的等等。
分析典故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了解诗人用典的来历。(2)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分析】作者以诸葛亮自况自勉,表明自己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分析】结尾三句用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四)由主旨句(关键句) 入手。诗歌中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是体现诗歌主题、表现诗人情感的关键性文字。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本诗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一联直抒胸臆。诗人被排挤出欲大展鸿图的京城长安, 自然有壮志难酬的忧愁和悲愤; 这里的 “日”象征皇上, “浮云”象征奸佞小人, 诗人借此痛斥了那些把持朝政、蒙蔽皇上的奸佞小人。
(五) 、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意象,就是意与象的融合,是外在景物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统一。诗歌往往抒情不直接宣泄,而是在意象上下功夫。我们得把握常见意象的抽象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月”这一常见景物,在诗歌中出现,寓意就各不相同。
“故乡明月”寄 之情。 “松风山月”寄 之情。
“寒林残月”表 之意。 “中秋圆月”表 之意。
“长亭折柳”言 。 “江湖扁舟”诉 。
练习题:赏析这首诗歌的意象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六) 、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 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练习1: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通过体味这首诗景物的色调,说说这首诗歌抒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七)、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 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这首词就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感?
(八)、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这首诗歌抒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评价思想内容应注意: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如”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3、许多诗词鉴赏题的后面附有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那是在暗示创作背景,提示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和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5、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四、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答题步骤:
这首诗的 ? 联(一般两句一分析)
描写/记叙了 ? (景、人、事、物),
创设了 ? 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的 ? (情感、理想、志趣等)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
①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岳阳楼》
②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
《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④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⑤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
一、写景诗 二、咏物诗
三、思乡诗 四、边塞诗
五、怀古诗 六、感怀诗
七、山水诗 八、送别诗
九、哲理诗 十、闺怨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景诗抒情鉴赏]
写景诗抒情鉴赏要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课堂示例1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明确:一句一景,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
②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明确: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课堂示例2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景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课堂示例3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
①②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答案:流水 白云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
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课堂示例1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
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
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课堂示例2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分析]“梅花”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
卜算子 .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把。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分析]“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身、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
课堂示例3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鉴赏]
思乡怀人诗鉴赏要点
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
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课堂示例1
商山早行 温庭筠
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②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答案: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案:“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课堂示例2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课堂示例3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⑴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的鉴
赏]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 羌 羯 夷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课堂示例1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课堂示例2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的这首诗前后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析】一、二句写实景,描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的牧马的季节。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苍茫而又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虚实结合,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古今多少兴亡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
②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③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④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 有议论引发的.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课堂示例1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
绪无限感伤。
课堂示例2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感怀诗鉴赏]
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
①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②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③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
课堂示例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
煮酒把盏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课堂示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田园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诗的鉴赏]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课堂示例1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堂示例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三四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课堂示例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在美好的季节里,朋友将要去一座繁华的城市,和朋友愉快的分手,依依惜别中略含对朋友的向往。
课堂示例4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案: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课堂示例5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答案: 1、景物:“春江渺茫”“日暮” 。
2、 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课堂示例6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析】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无限风光在险峰
[哲理诗的鉴赏]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这类诗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水为喻,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心胸开阔,充满力量的道理。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原意只写春末夏初的池塘小景,而现在人们常借“小荷才露尖尖角”来说明青少年的才华初露。
哲理诗鉴赏要点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 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课堂示例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登鹳鹊楼》 )
【赏析】在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又要蕴含着深刻哲理。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课堂示例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锄禾》 )
【赏析】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 :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课堂示例3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最后一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自主赏析】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仍阐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了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
【试一试】理解下面每首诗各自所蕴含的哲理
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苏轼)
【自主解答】本诗借欣赏庐山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待人、事或生活、社会,都应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换一个角色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2、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朱熹)
【自主解答】这首诗借游春的愉悦启示人们:生活是美好的,只是你没有留心而已,只要你关注生活,只要你有好的情致,何愁没有明媚的春光?
3、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
【自主解答】 本诗揭示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以及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生活哲理。
4、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叶绍翁 )
【自主解答】本诗蕴含着这样的哲理:“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诗的鉴赏]
闺怨诗的鉴赏要点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课堂示例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个女子在漠漠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无边的晓阴浓厚似秋天。走进房间,看见“淡烟流水”图也很幽深。 梦象自由自在漂浮的花絮,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挂在窗帘上,她还没有睡觉。
诗歌内容鉴赏小结
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1. 从题目认识对象 2. 从字面读出感觉
3. 从注释破解难点 4. 从作者了解背景
5. 从原作找到根据 6. 从题干得到启示
7. 从首联找到特点 8. 从尾句参透主旨
9. 从景物把握情感 10. 从意境洞察心胸
课堂练习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安石)
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0、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
【答案】1、闺中怀人之愁;
2、国破家亡之愁、对祖国的思念之愁;
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昔胜今衰之愁;
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
7、羁旅之客愁;
8、亡国之愁;
9、人生失意之愁;
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高考诗词鉴赏的专用术语
一、评价主旨类
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3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4、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
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三、评价诗歌语言的常用术语:
.. 质朴 淡雅 自然 苍凉 低沉 苍劲 生动形象 沉郁顿挫 淡笔勾勒 .. 舒缓 悲凉 雄健 雄浑 准确 浓墨重彩 艳丽多彩 含蓄蕴藉 富有哲理 .. 清新明快,平淡有趣 简洁巧妙,入木三分 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 属对工切,声韵和谐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 娓娓而谈,庄谐杂出 .. 自然宏丽,饶有风骨 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
.. 朴实无华,淡雅含蓄 炼字精巧,悠扬轻快,行云流水
.. 含蓄隽永,精巧蕴藉
.. 通俗生动,平易炙热
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 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范文四: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关于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
(一)了解古诗思想内容分类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
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
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11、山水诗、田园诗。 山水诗模山范水,见山水精神,歌赞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个人胸襟抱负;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二者都要即景即事
抒情,都讲究情景交融,情在景中。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又如杜甫的两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题画诗 如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3、宫怨诗与闺怨诗 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朱庆余《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歐陽脩《蝶戀花》“庭院
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帘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
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14、无题诗 与有些题材是相容的,不再赘述。 (二)了解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范文五: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的思想内容
送别抒怀
一.特点界定:
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送别诗往往写得格调悠扬、音韵婉美、含义隽永。或慷概悲壮,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诀别。或情随景迁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一往情深。或者是表达别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李煜的《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主题分类
一、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离人的凄苦心情、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悲凉的话语,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动人心弦。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间接写别情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与故乡的江水,借物抒情,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
三、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四、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五、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雨霖铃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基本特征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D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常见意象
1. 杨柳。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羁旅怀乡诗
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它们或写羁旅之思(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羁旅思乡
?
?
?
?
?
?
?“羁旅”,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人们思乡缘由可能是: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逢年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
“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思乡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手法方面羁旅思乡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相生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想象?以景结情
细节描写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以景结情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常见意象
?
?
?
?
?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1、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住意象,分析关键词句
3、熟知技巧,明确艺术特色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思乡怀人的情感与哪些常见意象和特殊节日相关?
?
?
?
?
?
?
?常见意象: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羁旅乡愁。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另有笛、长亭、折柳、书信,船等特殊节日:除岁(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等
?
?
?
?
?
?常见的还有:日暮、暮霭、暮钟、夕阳(斜晖)、暝色、圆月(残月、明月)、浮云、辰星;流水、西风(秋风、晓风)、寒山、青山;猿啼、鸿雁(孤雁、归雁)、寒蝉、沙鸥、鹧鸪、宿鸟;落花、杨花、梧桐、芭蕉、芳草、浮萍;飞蓬、老树、枯藤天涯、海角、长亭、古道、茅店、西楼(高楼、危楼)、客船、孤帆、故园、孤灯(残灯)……
?
?
?
?
?
?
?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飘蓬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天涯、他乡、孤灯声音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
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意象三字经:
?
?
?
?
?
?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杨柳色,春草绿,梧桐树,芭蕉雨,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倚高楼,浮云飘,凭栏处,萧声咽,碧云天,黄叶地,暮钟响,流水长,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羁旅诗常见节令:
1、人日: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4、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6、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7、端午:五月初五日。
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9、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10、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阴极阳生之时。
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边塞征战诗
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既有写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写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写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等。
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几许悲壮,几许感伤了。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河湟旧卒》)等。到了宋代,国力衰退,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所以这时期的边塞诗多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很多。
一、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三、常用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二、艺术风格
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山水田园诗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过香枳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入禅的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达到“深幽超尘、诗中有道”的意境。
二、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