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面临的最重要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 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营收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呢?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基础上提供了 避免财务风险的相应对策和控制办法。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控制方法
前言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投资、融资、收益分配以及经营活动 方面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的一种,贯穿于企 业的所有财务环节中,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特指企业在生产经 营中的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资金使用等资金运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 以预料或者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 发生了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各种风险。故应财务措施加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 力度,以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一、财务风险的概论
(一 ) 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指的就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得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 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造成企业整个财务活动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通常是由 于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 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 现。
一般说来,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客观性。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回避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以及企业在经 营的过程中要和其他企业、银行以及政府部门产生交集来应对风险并化解风险; 2、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环境具有复杂性,企业很难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企业只 能在业务范围之内减轻不确定风险的影响。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有发生的可能 性,也有不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得当,就能将引发危机的因素在事前 充分化解,财务风险便会得到控制,否则,财务风险就会不期而至。影响财务活动 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财务管理人员不可能在事前准确地确定 财务风险的大小; 3、收益性或损失性。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风险与收益成 正比,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企业不能因为财 务风险而放弃了投资与经营的机会,越大的财务风险往往孕育着更多的收益。企业 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减少资金的损失,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 4、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财务管理者对未来不确定的因素进行 估计,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投资经营决策,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 至最低。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又称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 因举债筹资而丧失偿债能力导致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不仅包括狭义的财务风 险,而且还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劵投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 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 偏离,从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 了四类,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等四个方面的财务风 险,这是企业需要去全力面对的风险。根据可控程度,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可控风险 与不可控风险。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把财务风险分为:不可分散风险 和可分散风险;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财产风险、人身风险 和责任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 ) 宏观环境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是出于一定的大环 境下,同时受环境的制约,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 等。企业的财务活动也处在了全球的宏观经济和整个行业经济链之中,企业的财务 管理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多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速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经济市场更加的繁荣、复杂和多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环 境的变化可能会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威胁。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仅 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国企业的涌入也对企业的财务管 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是实实在在的,轻 者不能实现预期收益,重者血本无归。
(二)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因素
1.监管机制不健全,财务预警系统普遍缺乏
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本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财务风 险应对预案,在发生财务风险的时候及时地采取措施减少损失。我国很少有企业建 立了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 制,而事后控制也未必有效,只是基于年终考核之需而能得到一定的重视,尚在年 度利润规划的基础上辅之以相关会计资料而勉强为之。再者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 识不过关,财务风险控制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发生企业财务风险的时候, 企业不能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应对,金融危机中我国倒闭破产的企业就很好地说明 了这一点,预警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就影响了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因此财务监控是 企业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应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我国企业的财务监管 机制不健全或形同虚设,坐支现象严重,不能展开有效的财务风险预测,也就不能 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风险信息,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2.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 系。一般来说,企业在构建自身的资金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 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相互比例,以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正常运转。在当前,企业 采用负债经营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过 高,贷款过多的问题,造成资产负债率上升,就出现了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资产 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实现不了目标利润,到期债 务将无法偿还,企业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3.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混乱
企业的财务活动比较多,由于责任不明,很多企业在资金的管理和利用上都存 在使用的效率低下和资金流失严重的问题,无论是企业筹资、投资还是资金管理方 面的财务管理都比较混乱,资产损失惨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严格 按程序操作时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在当前,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 级企业之间、治理层和管理层之间,在资金管理和使用利益分配等存在权责不明、 管理混乱的现象,尤其是资金管理混乱。这样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流失 现象严重,资金从而出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样导致企业 财务负担加重,偿债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管是筹资活 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利益分配等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许 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风险缺乏足够了解,由于意识上没有重视, 企业也不会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直接就造成了企业的经营损失。我国许 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能力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风险意识缺乏,忙着处理日常业务,无心顾及管理业务,没有很好地参与企业经营 决策。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财务活动成为企业 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的财务活动也越来越复杂。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 风险意识薄弱,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由 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 统。
5. 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一般都是根据经验或者自己的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由于 缺乏真实、全面的信息,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只能接近真实情况,而不能真实、全面 地反映客观事实。由于企业的财务决策不科学,使得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 筹资成本,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对企业到期偿还债务产生威胁,为企业带来 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控制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提高企业财务管控和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 的财务管理职能不仅仅是核算、簿记,而是直接创造价值和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管
控和决策支持服务。因此对危害企业发展甚至可能使企业倒闭的财务风险需要进行 识别、评估,同时调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保证企业 经济运行的整体健康。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技术
1.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当前部分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及财务风险管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出 纳与会计核算层面,当外部环境变化并引发财务困境时缺乏足够的应对之策。财务 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增强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如果单纯增强全员的风险意识,没有将风险责任落实到 个人,那么效果将大打折扣。另外,要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树立资本运营观 念,风险理财观念,信念理财观念,人本理财观念,建立和健全责任权利相结合的 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
2. 加强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做好筹资、投资、资金收回和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 内容,对控制企业风险具有很大的作用。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应在企业整体管 理体系之下,进一步明确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原则,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应急 机制,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估,分析制定风险规避的方法,确保财务风险可控在控, 支撑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一个企业要构建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有三个方面:首先,建立和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其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再次,建立全程全面监控的财务预 警系统。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应该是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控制的,可以由外部资深咨 询专家和高级财务 管理人员组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之后,企业应该安排专 门的人员关注预警系统的信息,及时反馈,并将其责任与绩效挂钩,避免因为不能 及时发现财务风险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给企业带来风险。
3. 改善企业经营模式
市场经济虽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企业要树立 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正确的看待企业财务风险。首先,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 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督促财务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其次,企业 要改善经营,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对筹资和融资的方式进行管理,加强对自身的要 求,实现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减少企业资金流失。
4. 加强资金的回收,降低收益分配风险
资金是企业经营运转的保障,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 度,降低财务管理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偏离,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避免坏账和呆账 问题的存在。此外,企业还要结合自身经营状况进行及时的收益分配,在提升投资 者信心的同时扩大资金的来源,确保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受发展资金的限制,避 免因企业资金不足而不能进行收益分配的问题。
5. 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为了防范财务风 险,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不断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
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决策前,搜集充分的信息,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在 进行决策时,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 认真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在决策过程中,要避免经验主义、独断 主义和主观臆断。这样能够集思广益、科学决策,降低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情势之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大环境是非常 严峻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其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财务风险对于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对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当前企业改革面临的新形势,认真对待当前财务风险 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扎实推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及时采取一定的策略来 有效防范和实际控制财务风险,全面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各种原因,并遵循财务风 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 控制机制等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牟全 .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J].商场现代化, 2010(8) .
[2]龚覃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J].财务管理, 2010(7) .
[3]张胜济 .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J].管理世界, 2010(11) .
[4]赵雅玲 .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J].投资理财 .2010(9) .
[5]罗美娟 .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 .[J].会计之友, 2009(8) . [6]王海玲.关于优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 [J].企业导报.
[71]孟祥霞 . 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 [J].会计研究, 2007(7) .
[8]刘长立 . 企业应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J]世纪桥, 2008(1) .
[9]张欣 .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J].财会探析, 2010(10) .
[10]李艳红 . 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3) .
[11]孙欣峤 . 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J].财务研究, 2010(3) .
[12]傅贤治.公司治理泛化与企业竞争力衰退 . 管理世界. 2006(4)
[12]王永利 . 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J].现代企业, 2009(3) .
[14]黄磊.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监控权配置模式研究.华东经济管理. 2005 (6) 2009(8)
[15]张敦力.风险基础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范文二: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摘 要
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治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 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财务风险贯穿于 企业经营始终,且随着经济环境日益国际化,企业的理财环境日趋复杂化、多变 化,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与日俱增。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 重大影响,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 重要课题。
本文对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入手,对其含义、 类型、特性等做了阐述,明确了何谓财务风险;其次,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各种原 因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分析总结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因和外因诸方面。针对 财务风险产生的不同原因,本文提出了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 变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作出恰当的处理 ; 提高财 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 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Theory of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nterprise causes and control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a financial risk problem, begin from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financial risk on its meaning, types, characteristics, made clear the explains the financial risk; what Secondly, to the various causes of financial risk formation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research, the financial risk produc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risk produce different caus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and resilience Continuously improve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onnel's risk awareness; Financial risk to make appropriate treatment; Improving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scientific level, prevent produced by decision-making errors of financial risk;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and causes, control measures
目 录
前 言 ................................................................................................ 1第 1章 财务风险综述 . ...................................................................... 2 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 2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 2 1.2.1 客观性 . ........................................................................ 2 1.2.2 全面性 . ........................................................................ 2 1.2.3 不确定性 ..................................................................... 3 1.2.4 收益性或损失性 ......................................................... 3 1.2.5 激励性 . ........................................................................ 3 1.3 财务风险的分类 ................................................................... 3 1.3.1 根据资本运动的过程划分 . ......................................... 3 1.3.2 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划分 .................................. 5第 2章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 6 2.1 宏观环境 . .............................................................................. 6 2.1.1 全球一体化 ................................................................. 6 2.1.2 买方市场的形成、 ..................................................... 6 2.1.3 信息时代的到来 ......................................................... 6 2.2 企业自身原因 . ...................................................................... 6 2.2.1 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 . ..................................... 7 2.2.2 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 ............................................. 7 2.2.3 企业的内部财务关系的复杂性 .................................. 7第 3章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分析 ................................................... 8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 ............ 8 3.2 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 8 3.2.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 .......... 8 3.2.2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9 3.3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领导体系 .................................... 9 3.4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10
3.5 培养和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 10 3.6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 11第 4章 财务风险防范的技术方法 ................................................. 13 4.1 分配法 ................................................................................ 13 4.2 回避法 ................................................................................ 13 4.3 转移法 ................................................................................ 14结 论 .............................................................................................. 15谢 辞 ................................................................................................ 16参考文献 .......................................................................................... 17外文资料翻译 .................................................................................. 18
前 言
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之一。关于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德国,后来形成并发展于美国。直到 20世纪 60年代,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才得到了广泛认识。 1986年财务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但是国外的研究主要内容侧重于企业财务 风险发生后如何应对和如何摆脱财务风险的策略问题,对财务风险产生的 原因,缺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我国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是从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开始的。 由 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 , 加上无法摆脱我 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 , 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 消化程度不同 , 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 解 , 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 , 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 , 财务风险基本特 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 , 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 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 同时 , 由于财 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 , 所以 , 概念上的含糊 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由此 , 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 “研究成果” , 深刻与肤浅共存 , 正确和错误并生 , 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 险理论向纵深发展 , 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 , 今后我国在财 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 , 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 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 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 , 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本文对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入手,对其 含义、类型、特性等做了阐述,明确了何谓财务风险;其次,对财务风险 形成的各种原因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分析总结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因 和外因诸方面。针对财务风险产生的不同原因,本文提出了提高企业对财 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对财务风险作出恰当的处理 ;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 防止因决策失误 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第 1章 财务风险综述
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各项 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财务系 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的经济损失的机会性或可能性。这里所说的财 务活动结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活动成果即收益;二是财务状况即企 业的偿债、营运、获利能力。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成果减少, 财务状况变坏的可能性。尽管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尽可能地提高财务成果, 优化财务状况,但财务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企业主管及企业财务人员的责 任就在于全面熟悉财务风险产生的环节,并能加以识别,采取相应措施予 以防范和控制,尽量避免财务成果的损失和财务状况的恶化。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只 充分了解了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 范和控制。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 要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各种特征,在掌握特征的 基础上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及控制。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客 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
1.2.1 客观性
即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处 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 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 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1.2.2 全面性
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
资金 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1.2.3 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 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 企业时时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2.4 收益性或损失性
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说,收 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 在我国企业里, 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 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 的安全性,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也就会影响企业收益。
1.2.5 激励性
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 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3 财务风险的分类
1.3.1 根据资本运动的过程划分
根据资本运动的过程可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 收益分配风险。
资本运动是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内容,企业通过对资本运动的治理来达到 其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蕴藏在整个资本运动 过程中。资本运动是包括资本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几个环 节,简单论述即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决定了企业 的财务结构。
1. 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假如企业决策正确、
治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 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轻易导致决策失误,治理措施失当,从而 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企 业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对 于借入资金,放贷方一般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 款金额,假如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 业付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拍卖抵押资产, 导致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者则会面临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风 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对于向所有者筹集资金,企业是 否能够向所有者筹得资金来源于企业经营项目优劣和业绩好坏,取决于企 业前期投资的经营成果。也就是说,企业在所有者筹资方面的筹资风险与 企业自身的投资风险相对。
2.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来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 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有 以下三种: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获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 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获利水平很 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银行存 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假如用投资项目的收益期望 值和期望值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计算比较投资风险的大小, 收益期望值越小, 标准差越大,表明某个投资方案的投资酬率的平均水平越低,不确定性越 大,投资风险就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
3. 资金回收风险: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 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 过程, 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 一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 转换过程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回收风 险的存在,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紧密关联。企业资 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治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顺 利完成资金的回收,首先要产品能顺利销售,顺利完成资金向货币资金转 化。为减少企业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要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 信状况,以合理利用现金折扣手段,促使客户及时付款,同时加强对销售
货款的催收。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对各项应收账款建立相 应的催收制度,必要时可以依靠诉讼方式进行,以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 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 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有些是显 而易见的,有些是潜在的。在企业效益得到保证、资金周转正常、调度适 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提高企业声誉,调动投资者积极性,证 券市场上股票价格上涨,给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利 润分配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收益确认的风险,这 是指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有可能少计成本多计收 益,使企业提前纳税,所确定的可分配利润也偏高。如在通货膨胀严重的 时期,按照现行的历史会计模式就必然存在虚减成本、虚增收益的问题。 其二,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
1.3.2 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划分
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可划分为稍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重 大财务风险。
1. 稍微财务风险:稍微财务风险是指损失较小、后果不甚明显,对经 营主体生产经营治理活动不构成重要影响的各类风险,这类风险一般情况 下无碍大局,仅对经营主体形成局部和弱小的伤害。
2. 一般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是指损失适中、后果明显但不构成致 命性威胁的各类风险,这类风险的直接后果使经营主体遭受一定损失,并 对其生产经营治理某些方面带来较长时期的不利影响或留有一定的后遗。 3. 重大财务风险 :重大财务风险是指损失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风险, 这类风险的直接后果往往会威胁经营主体的生存,导致重大损失、使之一 时不能恢复或遭受破产 .
第 2章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席卷 , 使得我国企业 面临的经济环境竞争日趋激烈 , 同时市场经济的规律表现的更加明显。 在这 种环境下 , 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面临这巨大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产 生是由于企业生存的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
2.1 宏观环境
2.1.1 全球一体化
自从 2001年我国加入 WTO 以后 , 我们国内的企业就需要走向世界大市 场与世界各地的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 境就变得十分复杂了 , 企业间的跨国投资的频繁与复杂使得投资活动面临 极大是的风险性。
2.1.2 买方市场的形成、
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 , 消费者偏好因人而异 , 且变化很快。所以企 业的生产必须与消费者偏好密切一致。 在买方市场 , 企业一定要根据市场的 需求安排生产 , 适应市场的变化 , 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财务与经营风险。
2.1.3 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信息社会中 , 随着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 , 信息的传播、处理和 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 如果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 不及时 甚至不准确 , 又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 , 这必然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
2.2 企业自身原因
2.2.1 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的 ,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伴随有风险。在现实中 , 财务 人员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不足 , 缺乏风险意识 , 这是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 因素。在实务中 , 比如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就与企业风险意识淡薄有关。
2.2.2 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 系 ,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 造成了 资金的流动性不足。 资产作为企业得以运作的重要命脉 , 其流动性至关重要 , 是指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持其购买力的能力 , 也是引起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 我们对此不能小觑。财务风险与资产的流动性息息相关。资金缺乏、存货 积压等问题是资金流动性不强的表现 , 也是爆发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筹资决 策的失误导致的财务风险也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体现。
2.2.3 企业的内部财务关系的复杂性
这是所有原因中 , 最重要的一个。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 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 在企业中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部门之间 , 资金 管理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 造成了资金使 用效率低、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 乃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因。财务活动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 , 必须合理的运作。
第 3章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分析
我在洛阳理工学院会计系学了近三年的财务知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也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我认为要想处理好财务风险工作,可以从以下几 种方法着手: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提高财务 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领导体系;完善 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培养和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加强企业 财务风险控制。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组织规模不断变大,组织结构也日趋复杂, 这些都使得企业的 管理也变得复杂多变, 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 而现金流 量作为跟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息息相关的生命 “ 血液 ” ,其在企业管理中 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对现金流量的信息予以充 分的重视,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现金流量,使其 “ 血液 ” 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这已成为现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点。
3.2 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3.2.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 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 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 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 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 营能力;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 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 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
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 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 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 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 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2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 价企业的 经济 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 手防范财务风险。
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 产平 均总额) , 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 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 成本费用利润率 (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 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 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 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 率与产销平衡率。
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 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 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 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
3.3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领导体系
俗话说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在任何企业,企业的领导阶层是企业 文化的开拓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最初载体。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而言,最 终的引导者和诠释者均取决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员工执行力的培养也依赖
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另外,无论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领会和感悟, 都需要领导阶层来引导和管理。只有有了运行良好和有效的领导体系,企 业才能良性循环,企业的风险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而对于企 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来说,就更是如此,由纵向的有效管理,再到横向的有 效控制,才能达到财务风险的最优化控制。
3.4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有效的管理,只 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 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 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 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 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 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 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 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 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 审和风险估计。
3.5 培养和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由上而下的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强 化尤其重要。而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无论是一般的员工还是领 导阶层,都应当树立强有力的风险意识,让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 的各个环节里得以体现。如何才能使得这些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得以 强化呢?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坚实的财务知识基础,具备财务分析能 力,并且能对财务风险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及时的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职业的敏感度,随时 的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对策。最后, 专业人员应当在平时的工作细节里,把财务风险意识渗透进去,让企业的 其他员工也培养出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 为企业的安全有效运行作出贡献。
3.6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 略。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
(1)筹资风险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 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 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 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 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 能和收益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 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或筹集了高于平利息水平的资金,此外, 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 债经营规模。
(2)投资风险控制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 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 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 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不能盈利,反而 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 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 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 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 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 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 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 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然使 企业 产生利润,但并未使企业
的现金增加, 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 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 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 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 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 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 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 发展 ,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 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 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 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第 4章 财务风险防范的技术方法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对企 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有一定的科学方法的,现将防范的技术方法总结有以 下几种:分配法;回避法;转移法;降低法。
4.1 分配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 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 , 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 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 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分散风险可采用 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 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 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 资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分散投 资的原因是风险投资所经受的风险性极高,只有多项目多领域的投资才能 减少风险系数。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险,证券投 资组合可以分散有价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 的风险。当然,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越大。对外投资多元化可在 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4.2 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 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 务风险的目的。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 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 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 的,可以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 要的。
4.3 转移法
即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 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 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非首 席财务官 (cfo.icxo.com)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 部门, 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 将一些定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 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 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
结 论
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对财务风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于企业的发 展。同时,如果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不重视,或财务风险分析出现错误,会 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论文写到此处已经基本完成,现对本文做出总结。 本文先对企业财务风险做出了综述,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特征与 分类,然后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根据形成原因提出了对财务风险的 防范措施,与防范的技术方法。
谢 辞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收集资料与查证自己的论点, 这篇论文终于完成了。 这篇文章的完成离不开指导老师宋老师的指导。从文章的开始到结束无不 凝聚着指导老师的心血,在我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宋老师给我提供了各种 专业知识,没有这些知识我完不成这篇论文,在此我向指导老师表示深深 的谢意与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 示由衷的谢意,感谢对我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 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 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在我大学生活中, 我认识了好多同学与朋友, 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 不仅是在生活方面,而且在学习方面他们也是我的榜样。在论文的写作过 程中他们帮我查资料,求论证,帮了我很多忙。没有我的同学们我不仅写 不好论文, 而且也生活不好, 在此也向我的广大同学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再次感谢帮助我的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会 计 . 注册会计师教材 . 2005年版
[2]顾晓安 .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 财经论丛 ,2000,7 65~71 [3]吴少平 , 李小燕 . 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 . 金融科学 2000,1 16~17
[4]朱望生 . 论企业财务风险 . 会计学会 . 2002. 第10期
[5]王洋 .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智慧 . 企业研究 . 2004. 第5期 [6]黄 锦 亮 , 白 帆 . 论 财 务 风 险 管 理 的 基 本 框 架 . 财 会 研 究 2004. 第6期
[7]李 清华 . 财务管理 . 北京经济出版社 . 2002
[8]张 敦力 .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 .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2 [9]余 永亮 .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 财政监督 . 2009.06, 54~55. [10]郭强 . 企业财务风险探讨 . 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79~82.
[11]王丰莲 .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 重庆 大学 ,2008
[12]杨小舟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13]杨 和 茂 . 如 何 高 效 治 理 财 务 风 险 与 危 机 . 西 南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 2008.04
[14]朱 荣 . 企 业 财 务 风 险 评 价 与 控 制 研 究 .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 2008
[15]青 云 孤 鸿 . 加 强 企 业 财 务 风 险 防 范 的 对 策 探 讨 . 博 客 论 文 2006.05.2
[16]邓春华 . 财务会计风险防范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1.07 [17]李伯圣 . 企业财务危机管理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8.2.1 [18]叶弟豪 . 财务风险规避 . 上海出版社 . 1996.01
[19]浅析企业如何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 来自圣才学习网
[20]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 来自中华硕博网
[21]史永翔 . 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 中华品牌管理网
外文资料翻译
the meaning of financial risk
Ye 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research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risk on its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tent; at this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risk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detailed research,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the financial risks arising from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aspects; in turn, establish a risk awaren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set up and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set up th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manage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to prevent due to poor decisions arising from the financial risk; through internal systems to prev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binding mechanisms to control and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 in five areas of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s well as self-insurance, diversification of risk control, risk transfer, risk averse, risk reducing the five techniques. Only controlled enterprises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财务风险的含义
叶华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中指出财务风险是企业 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 , 它是由于企业资金困难 , 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
从分析财务风险入手,阐述其含义、特征以及种类等内容;在此基础 上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总结出财务风险 产生的内因和外因诸方面;从而提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 机制;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建立财务风 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 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通过防范内部制度,建立约束机制来控制和防 范财务风险五个方面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及自我保险、 多元化风险控制、 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降低五种技术方法。只有控制防范和化解企业 财务风险,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范文三:论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论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引言 ]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 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 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 ,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中国企业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 应建立企业财 务风险识辨系统和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 ,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 , 进一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 , 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 , 财务状 况具有不确定性 , 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 , 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 对中国企业财务 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 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一、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财务活动 , 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 , 财 务风险也就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具体来说 , 中国企业 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 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 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 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 , 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 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消息 ,2005年上半年 ,169家中央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不足 1%或下 降的有 69家 , 资本积累严重不足 ; 过度负债的有 52家 , 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 (200%)。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 80%以上 , 还有的甚至超过 100%。一旦市场销售缩减 , 很难 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 , 长期负债较少 , 短期负债过多 , 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 , 当出现支付危机时 , 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 大其财务风险 , 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 , 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 大的问题。
(二 ) 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 , 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 识不足 , 盲目投资 , 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 , 从而财务风险不断。 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 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 , 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 究 ,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 , 使得投资决 策失误频繁发生 , 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 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 的财务风险。
(三 ) 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 , 扩大市场占有率 , 大量采用 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 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 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 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 , 盲目赊销 , 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 , 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 长期无法收回 , 直至成为坏账。 另一方面 , 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 , 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 且很 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 1.42万亿元 , 占流 动资金的 36%。 在全部中央企业中 , 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金比重超过 50%的有 37家。 资 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 , 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 , 严重 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 ) 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 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 , 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 , 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 , 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 , 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 , 必 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 , 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 , 中国 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 , 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 , 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 场上的投机气氛 , 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 , 中国企业股利政策 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 , 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 , 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二、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 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 , 关键是必须了解风险的起因 , 才能做到有 的放矢 , 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 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 ,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 也有 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 , 中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 ) 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 , 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 , 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 业景气度 , 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 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 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 其 变化对企业来说 , 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 , 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 , 比如利率的变动 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 , 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 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 ; 而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 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 适应及应变能力 , 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 , 反应滞后 , 措施不力 , 财务风险 必然产生。
(二 )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 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 , 企业与内部 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 理混乱的现象 ,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资金流失严重 ,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 , 造成应收款项、存 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 , 盲目投资 , 形成不良 资产或巨额损失。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 , 筹资综合成本高 , 造成负债比重加大 , 财务风险增 高。
(三 )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 , 为使其更能充 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 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 , 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 , 建 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 , 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 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 , 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 也不严格 , 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 , 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 对财经纪律置 若罔闻 , 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 , 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四 ) 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 , 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 , 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 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 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 就 目前的情况看 , 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 , 其综合 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 , 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 , 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 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 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企业经营者应进行经常性 的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并且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 正确预测、 衡量财务风险, 进行适当的控 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因此,对财 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而且不 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 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 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 外, 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 法改变的。 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 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 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 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 也可能使企业面临 某种威胁。 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 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目前, 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基础 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 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 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 活动, 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 在现实工作中, 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 一。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 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目前, 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 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我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 理及使用、 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 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 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 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 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 期负债筹集。 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 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 这 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 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 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 损吃掉, 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 说明出现财务危机。 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 有资本, 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 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这 种情况出现。
针对上述财务风险的原因,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 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 制 定严格的控制计划,降低风险。
(一 )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
对企业而言, 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 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建立长期财务 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资产获利 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前者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 反映企业运 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后者反映每耗费一元支出所得的利润, 该指标越高, 企业的获利能力越 强。 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 如果流动比率过高, 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 机会, 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 2左右; 资产负债率一般为 40%— 60%, 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
款利率时, 借款越多,利润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 业。 财务评价的两大部分。 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其中反映资产运 营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企业发展潜力指标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 值增殖率, 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 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 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要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越强, 企业的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 相关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 销售净现率、 股 东权益收益率。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 但从根本上讲, 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 导致的, 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 因此, 要权衡 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 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 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 实现财务杠杆收益。 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 偿能力和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的合理程度。 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 资产 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
(二 ) 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 企业对风险信号如产品积压、 质量下降、 应收账款增大、 成本上升等,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对财 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 控制风险、 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 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 一步分类, 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 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的损失, 提 出相应措施, 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 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 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市场经济中, 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大量的企 业负债经营实例分析, 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盲目投资、 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 调研是造成负债经营失误的原因。
(三 ) 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
市场经济条件下,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 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产生筹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 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 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 资金可长期使用、 自由支配, 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 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 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 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 将给企业带 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 二是投资证 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 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 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 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 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 无法取得收益; 或虽投产但 不能盈利, 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或虽没有出现亏损,但 盈利水平很低, 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 但低于企 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 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 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 获取超额利润, 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 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在决策中要追 求收益性、 风险性、 稳健性的最佳组合, 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体现稳健性原则的平衡器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 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 有 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 、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坏 账损失成本。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 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 加速现金流出。 因此, 对于应 收账款管理, 应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 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并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确定合 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 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 留
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 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 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企 业如果扩张速度快, 销售与生产规模高速发展, 需要添置大量资产, 税后利润应大部分留用。 但如果利润率很高, 而股息分配低于一定水平, 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格, 由此形成企业收 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加强筹资七投资七资金 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08级会一何爽
2011年 4月 15日
范文四: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内容摘要:
财务风险可概括为 企业 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价值运动中存在的风险,是资本流通的产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深入理解风险、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源及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从而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对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经济 效益具有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风险产生的根源——对未来结果的期望。不确定性是风险产生的前提条件。不确定性分为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客观不确定性是事件未来按自身运动 规律 发展 而出现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是不依赖人们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环境或客观条件变化的产物。主观不确定性是人们对客观事件未来结果的主观预计,是凭人类有限智慧所推断的客观事物的外表形式。客观不确定性提供出现结果差异的前提条件,主观不确定性提供感受结果差异的前提条件。对未来结果的期望,是二重不确定性的综合表达。客观不确定性是风险事件的必要条件,主观不确定性是风险事件的充分条件。对未来结果的期望,源于客观不确定性及其结果差异的存在,也包含了主观不确定性提供的衡量和感受风险程度的期望标准。期望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产生风险。事件的结果本身并无有利与不利的性质差别之分,有利与不利取决于人们的意愿和接受能力。“风险”起源于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按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第一,筹资风险的成因。筹资风险,即指狭义的财务风险,即到期无法偿还本金和偿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筹资风险是所有财务风险的启动点。筹资风险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与收支性筹资风险。前者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导致到期不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后者是指企业收不抵支、发生亏损因而造成企业不能到期偿债以致破产的风险。 企业筹资风险只存在于有负债的企业,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指举债本身的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规模越大,负债利息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同理,负债的利息率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长期负债筹资的筹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高,但是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固定不变;短期负债筹资的取得成本低,但是利息费用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而且短期资金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企业长短期负债的比重不合理是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外因指举债之外的因素,主要是指 金融 市场的变化等,如金融紧缩会导致负债利息率大幅度上升,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财务风险增大。
第二,投资风险的成因。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而无法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所有财务风险的主导。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三种:投资结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投资组合风险。投资结构风险是指企业在安排所有的资产时,因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内部各项目,长期资产内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不当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是指投资于某一具体项目不能产生收益或产生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风险。投资组合风险是指投资于证券的风险,它又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前者可通过投资组合予以规避,后者则不能。
第三,资金回收风险的成因。资金回收风险,即指投入的本金经过生产经营过程之后,不能回到它的起点的风险。它又包括两种风险:其一是商品资本能否转变为结算资本,即产品能
否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其二是结算资本能否转化为货币资本,即能否如期如数收回。资金回收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资金回收风险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是紧密相关的。在财政金融双紧缩时期,整个市场疲软,企业产品销售困难,资金回收困难;而在相反的情况下资金回收则容易得多。内因指企业的营销政策、信用政策等因素。即使是在财政金融双紧缩时期,有的企业产品仍然销售兴旺,现金净流入为正,原因是这些企业制定了合理的营销政策、信用政策,从而了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范文五:论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注册会计 师与审计 论审计风 险的成 因与控制 文 /王慧萍 20年的银广厦、 明等上 市公 司的审计失败 , 01 黎 美国安然 的会计丑 闻等 国内外一 系列的会计事件 , 再一次为审计风险敲响 了警 钟。 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 , 社会 审计 的范围逐渐拓宽 , 人们对 审计 的期望越来越 高, 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社会 经济生活的复 杂性和不确定性 , 增加 了审计的难度 , 相应地也产生 了一定的审计风 险。为此 , 正确认识 审计风 险, 增强审计风 险意识 , 积极有效地 预 防和控 制审计风险 , 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 高审计质量 , 审计在 维护 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 用, 当前审计界 关注的 提 使 是热 点 问题 。 一、理论基础 : 审计风 险的内涵与个性特征 某 审计项 目后 ,在初步 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的基础 上 , 采 用一定 的审计 手段 , 所评估 的该项 目可能存 在的审计风险 。评 ( ) 一 审计风险的 内涵。审计风 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表 达而审计人员却认 为公允表达 的风 险。 国有些学者认为审计 我 风险分为三个 层次: 一是最狭义 的审计风险—— 未能察觉出重 大错误的风险; 二是狭义 的审计风险——发表了不适 当意见的 审计风险; 三是广义 的审计风险—— 审计 职业风 险 , 即审计主体 损失的可能性 。 对审计风 险的广义 和狭 义之分做更深入分析 : 义的审计 狭 风险是指在 审计活动中 由于各方面 因素 的影响 , 而使审计工作 中存在错误从 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 或审计人员做出错误审计 结论而造成损失 的概率 。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 险。误拒风 险 是指将 正确或无重大错误的被审事项指为错误而形成 的风险 。 一估 审计风 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各方面情况 有关 。 被审计单位 的 规模 越大 、 经营性质越 复杂 、 内部控制越弱 、 管理 当局 的可信赖 程度 越低 , 则评估 审计风 险也 就越 高。评估审计风险导致财务 报表产生重大错报 和漏报 , 它不 受审计人员 的影响和控制 。 2可接受审计风险的特征。可接受审计 风险是指审计项 目 。 完成后 , 审计人 员或会计 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 以接受 的审计 风险 。可接受审计 风险主要受三个 因素控制: , 首先 会计 师事务 所的风险承受 能力 : 会计师事务所 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 , 接受 可 审计风险也就可以越高。 会计 师事务所 的风险承受能力则主要 取决于事务所 的规模 、经济 实力以及法律 责任的承担能力等 。 般情况 下这类风险很少发生 , 在实务 中一般不予考虑 。误受 风 险是指将有重大错误 的事项指为正确而形成的风 险。 相对 于 其次 , 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 : 财务报表和审计 报告 的使用 者素质越高 、 范围越广 , 对财 务报表和审计 报告 的利用 程度越高 , 可接受审计风险就越低。 最后 , 行业之间的竞 争 清况: 会计师事 务所 之间的竞 争越激烈 ,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低 。 可接受审 计风险是 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主观确定 的 , 其与 评估 审计风险 的差 异 , 即为需要 主观努力 的程度 , 是决定 审计 项 目取舍 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误拒 风险 , 该类风 险发生 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因此在审计实务 中, 审计人员要 注重对误 受风险的控制 。广义 的审计风 险不仅 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 , 而且包括经 营风险 。它是 由于第 三者的 控告 而承担的风 险。 0 近2年来 , 经营风险有 日 益增长的趋势。 由 于审计只限于抽样 , 在审计未能发现重大错报并提 出错误 的审 计 意见时 , 因审计 人员过失 而受损失 的人 , 可望从会 计师事 务 所处得到补偿 。当某一公 司破 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 , 报表使用 3 . 终极审计风险的特征。终极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 目完成 后所 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 风险。终极 审计风 险 者通常会指责审计失误。 遭受损失的人们由于对其经济利益的 关注, 而对审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 一旦受损就希望得到补偿 , 而不管错在何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深口袋” 概念。 ( ) 二 审计风 险三种形 式及特征 。 主要与审计程序 的设计 和执行情况有关 。 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 得越好 , 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 。 终极 审计 风险在数量关系上 、 理 论上应 与可接受审计 风险一致 , 实际上 , 既可能大 于也可 但 它 能小 于可接 受审 计风险 , 因为审计程序 的设计 和执行 受审计人 员 的业 务素质和某些主 、 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在执 1 . 评估审计风 险的特征 。评估审计风险是 指审计人 员接受 蜀 中国农业会计 2 1—1 02 注册会计 师与审计 行审计 过程 中 , 尽量按计 划规 范操作 , 应 以使终极 审计 风险控 中产 生审计风 险 , 就会给 审计事业 带来不利 , 直接 影响执法单 位和审计人员形象 , 成难 以挽 回的不 良影 响。 造 二 、 计 风 险 的 成 因 分 析 审制在可接受 审计风 险范围内。 简 而言之 , 估审计 风险是 客观存 在 的, 评 可接 受审计 风险 是 主观确定 的 ,而 终极 审计 风 险是客观存 在 和主观努 力 的结 果 。因此 , 审计人员在决定是 否承接某 一审计项 目时 , 以将评 可 估审计 风险与可接受 审计 风险进行 比较 , 然后根据 成本效益原 则决定 取舍 。如果接 受该 项 目, 在审计过程 中应尽 量严格执行 所设计 的审计程序 , 使终极 审计 风险等于或小 于预先设定 的可 ( ) 一 源于审计客体 方面的固有风 险和控制风险 。 审计风险 从根 源讲 来 自审计客体方 面 , 固有风 险则是 审计 客体根本的 而 方面 ,它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 活动直接考察的对象与依据 , 一 切审计风 险均 与之有关 。固有 风险的形成直接 同被审计单位的 接受 审计 风险 。虽然终极 审计风险取决 于可接受审计风 险 , 但 并不 完全等 同于后者 , 它是 固有风 险、 制风 险和检查 风险共 控同作用 的结果 。 ( ) 于审计风险的个性特征而导致的不 良后果 。审计风 三 基 险如果 不加 以正确认识 和有效地控制 防范 , 能带来的后果是 可严重 的。 经 营管理及会计资料 的形成 密切相关 。因此 , 审计 风险的 考察 起点 , 以追溯 到被审计单位 的会计制度及其规范化 管理 等问 可题。 1被审计 单位会 计制 度不健 全是 固有风 险形成 的根本 原 . 因。作 为审计 主体 的审计机构 或审计 人员 , 并不直接参 与被审 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 对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 凭证、 账 簿、 报表 ) 和其 他资料 ( 计划 、 议 、 协 内部控制 制度等 ) 是否 真实 可靠 , 十分清楚 , 不 往往是事后 以这 些资料为媒 介进行 间接审 计 。因此 , 审计主体在 以会计资料作为主要审计 对象 时 , 其审计 的质 量完 全依赖于会计信息 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问题在于 , 一 些所谓 的会计资料 , 极有可能是被审计单位 为了应付外界 机构 和人员而 精心炮制 的。审计 中常常发 现这样的问题 , 一些 长期 亏损 、 营状况较 差的企业 , 经 为了某种需要或达到一定 目的, 虚 报企 业财务状 况表 , 人为 调节某些 资产和 费用 账户 , 导致企业 资产 不实 。如 : 由于企业管 理混乱 , 内控 制度难 以正常发挥作 用, 一些 潜亏 隐藏 的账 户中 : 白条子” “ 顶库 , 有账无物 , 账账 、 账 1 审计单位对 审计 结果有异议 , 出复议 申请 。 . 被 提 由于审计 工作 出现审计风 险 , 可能引起被审计单 位的争议和 申诉 。 有 提 出行政 复议 申请 , 直接影 响正常审计计划 和工作 的完成 。如果 被 审计 单位复议要求 合理 ,复议机关 裁决停止执行 审计 决定 , 将使 审计工作 造成被 动 , 对审计 部 门和人员 而言 , 明这项具 说 体 审计 工作 质量不 高 , 没有 圆满完成 审计任 务 , 害 了审计部 损 门的形象 。 2法 院受理诉讼 , . 审计部门走上被告席 。 由于被审计单位对 具体行 政行为 不服提 出诉讼 , 民法 院经过 审理 , 人 只要认 为具 体行政 行为存 在主要证 据不 足 、 适用法 律法 规错误 、 反法定 违程序 、 超越职权 、 滥用 职权 等五种情形之一 的 , 即可判决撤销或 部分撤 销 ; 同样 , 依靠 不准确 的审计 信息做 出决策 而蒙受 损失 的其他 非直接关 系人 , 也会 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而造成撤 实不符 ; 一些费用该摊 不摊 , 不提 ; 、 应提 多转 少转产 品成本等 。 从而 使会计信息 失真 , 审计人 员产生错判 , 出偏离事实 导致 做的审计结论 。 2被 审计单 位 内部控制 不完 善是控 制风 险形 成 的主要原 . 因。被审计单 位 内部 控制制度 是审计机 关实施 审计监督 的基 础, 如果没有 内部控制 制度 , 内部控 制制 度形同虚设 、 或 执行不 力, 都会直接导致控制 风险水平增高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真实 性审计 等审计项 目, 要求得 出客观 公正的审计 结论 , 简直不 可 想像 。 如果 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 , 执行较严格 , 就可以真正起到 内部监督 的作 用 , 从而 有效地降低控制风险 。影 响控制风 险的 另一个重要 因素是被审计单位 的经营管理状况 。 企业 经营方式 越复杂 , 内部管理层次越 复杂 , 意味着对其 审计 的难 度也越大 , 其审计工作 面临的失误与差错会相应增大 , 其审计风 险也会越 来越大 。 企业经营状况越稳定 , 管理越 健全 , 内部机构设置越透 明, 其经 济活动就越规 范 , 控制风险就相对较低。因为在这 种情 况下 , 审计人员只能采用在 财务收支审计 中使用 的原始审计方 法, 即依 靠判断抽样法对查 出的问题得出审计结论 , 同时 , 由于 销 审计 决定 , 民事责任 和诉讼 费用 , 《 承担 按 国家赔偿 法》 赔偿 损失 的后果 , 造成 审计 部 门时间 、 经济 、 人力 、 形象 等多方 面 的 不必要损失 。近年来 , 审计诉讼案件不 断发生 , 如某县会计师事 务所审计 县直机关办公楼 决算 , 总造价39 工程 5 万元 , 审计审增 3 万元 , 5 该机关不 服 , 聘请 市会 计师事务所重新 决算 , 审减造价 7 万元 , 8 结果该机关将 县会计师事务 所和建筑公 司一 同告上法 庭。 3审计人员失职 , 承担法律 责任 。 . 将 根据《 审计法》 第五十二 条 的规定 : 审计 人员滥用 职权 , “ 徇私舞 弊 , 玩忽 职守 , 成犯罪 构的 , 法追究刑事责任 ; 依 不构成 犯罪的 , 给予行政处分 。” 可见 , 审计人 员如果忽 视审计 风险 , 注重提 高 自身 的政治 、 务素 不 业质 , 乏工作责任心 , 缺 在具体 审计 工作 中, 不注重 自己的一言一 行 , 忽职守 , 玩 以审谋私 , 必将给 自 身带来 审计风险 和难 以想 象 的后果 , 还将承担相应 的行政责任、 经济责任 、 刑事责任等 。 4 . 降低审计威望 , 造成不 良影响 。多年来 , 审计部 门和审计 人员在社 会上 的形象是 良好的 , 审计 的地位 E 提高 。但如果 l 益 不注 意对审计 风险 的控制 防范 , 缺乏风 险意识 , 旦审计 工作 一缺乏完整的权威的内控制度标准, 使审计评价失去科学依据。 ( ) 二 源于审计主体方面的检查风险。 虽然审计风 险的根源 来 自于审计客体方 面, 但审计主体是 否能准确地发现并把握被 审计单位的虚假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等, 对审计风 中 国农 会 计 9 1 一 1 嘲 n口 注册会计 师与审计 险 同样有重要影 响。而同审计活动联系在一起 的检查风 险 , 又 是 由审计主体的主观因素决 定的。 性、 相关性 、 合法性 、 时间性 、 充分性的特征 , 明力不强 。 证 5 . 评价不确切 , 定性不准确 , 理处罚不恰 当。对审计核实 处1 . 主体 的专业胜任能力是 制约检查风 险的重要根据 。 审计 在审计 实践中 , 对审计事项 的判 断、 认定 、 归纳与综 合等 , 依赖 于审计人 员知识水 平 、 能及经 验等 , 技 这些直 接影响着 审计质 量 的优劣 , 构成 了审计风 险的主观 因素 。审计 人员的经验和能 力 ,包括 审计 人员进行判断基础上运用恰 当审计程序 的能力 。 作为审计 主体 的审计人 员 , 知识结构越健全 、 专业水平越 高、 审 计技 能越娴熟 、 审计 经验越丰 富 , 审计客 观的把握 能力就越 对的事实没有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加 以综合归纳 、 分析 、 判断 , 并 以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 计单位财务管理 和经 济活动情 况 , 处 理处罚缺乏原则 性 、 政策性 、 针对性 、 活性 , 灵 引用 的法律法规 欠适 用、 欠时效 , 不具备 、 完整 。 不 6建议 、 . 意见不适 当 , 审计效果 不明显 。审计人员 向被 审计 单位提 出的审计建议 和意见看不 出深度 、 高度 和水 平 , 缺乏宏 观性 、 建设性 、 可行性 , 针对性 , 服务 性不强 , 出措施不得 力 , 提 强, 所发现被 审计单 位提供 的会 计资料 隐含的虚假 信息 , 及挖 掘其 内部存 在问题的本领就越高 , 反映到审计主体方面 的检查 风 险概率 就越 低。如果审计人员 的知识结构 、 人员构成还无法 起不 到审 、 、 帮 促作 用 , 甚至 有些 结果 提供 了不准 确 的审计信 息, 造成直接关系人 的损失 。 7 . 社会对审计工作期望值过高。社会上 可能存在对 审计可 以解决全部 问题 的过高 的期望值 , 而审计 的职责和权 限又决定 了审计不 能超越 审计管 辖范围。因而对审计工作而言 , 旦没 一 有达 到这 种期 望值 时 , 可能引起社 会的误解 , 发审计 风险 将 诱产生 。 三、 审计风 险的防范 审计风 险的潜在性 、 客观性 、 无意性 、 害性对 审计执 法主 危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 ,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 诸如专业水平 欠佳 、 审计技能生疏 、 工作经验不足 , 那么对审计客观 的把握能 力就 越低 , 揭示被审计单 位会 计资料的虚假 内容及深入提 出相 关 问题的本领就越差 , 审计检查风险概率就越大 。随着个人 知 识逐 步丰富 、 能不 断提高 、 技 经验 日益 积累 , 出的审计结论更 做 趋符合事 实 , 检查风险会向低概率方 向发展 。 2审计人员不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 纪律 。职业道 德是 . 指某一职业组织 以公约 、 守则等形式公布 的其会员 自愿 接受的 职业行为 标准 。审计 职业道 德是审计人 员在审计 过程 中形 成 的, 具有 审计 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 。审计 主体的个 人政治素质 、 敬业精神 、 职业 道德及心理情绪等非业务 因素 , 也 体提 出严 峻的挑 战。防范 、 、 控制 规避 、 审计 风险应作为一 降低项 主要 的工作 。 ( )确定适 当的重要性 水平。是控制 审计 风险的重要措 一 施 。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 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 国民经 如济发展水平 、 各行业 的平 均利润率 等 , 因此 , 要针对 不 同行业 、 不同规模 的客 户 , 定不 同的重要性水平 , 客户 的审计风 险 制 对 从会 计报表层次 、 户层 次和会计分录层次进行全面控制 。审 账 计重要性水平 应随经 济形势 、客户 的发展趋 势而不 断加 以调 整。 是制约检查风 险的内在 根源。对 每一 个审计人员来说 , 只有时 刻牢记 国家利益 , 忠实履行审计责任 , 不徇私情 , 才能保障审计 活动不受外界干扰 , 才能抵御各种利益 的诱 惑 , 不辱使命 , 完成 好审计任务 。 如果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 心理情绪不稳定 , 会 直接或 间接影 响到对审计事项的准确评判与把握 , 影响到审计 不同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一般可 以客户 的资产 总额 、 利润总额或净利润等数额为依据来确定 。由于利润指标是对企 业经 营成果 的全面衡 量 , 因此 , 事务所经 常 以利润 总额为依 据 来确定重要性 水平 。报表层次 的重 要性水平 ( M) P 一般 为企业 利润 总额的3 5 账 户层次 即可容 忍差错 ( E 一般 为P %一 %, T) M的 5 %, O 分录层次即未调整差异 (A 一 般为T 的1 %。 S D) E 0 通过对分 录、 账户和报 表三个层 次的控制 , 对报表整体 的审计风 险有 可的质 量 , 审计结论偏离 事实 , : 审计单位搞 钱权交 易 , 使 如 与被 对查 出的问题大事化小 , 小事化 了, 成审计风 险的加大 。 造 在审 计实践 中 ,审计 主体的非业务 因素与业务 因素共 同发 生作 用 , 二 者 内在 相 关 。 3审计方 法选 择不 当也是形 成检查风 险的一个重要原 因。 . 当前 , 审计单位 的会计工作 逐步 电算 化 , 被 而审计工 作大量地 采用抽样方法 。 抽样方法 的运用使审查的结果必然带 有一定 的 详细 的测试 和评估标 准 , 从而为履行审计程序 和发 表审计 意见 提供准确 的依据 。 ( ) 二 严格遵循 审计 工作准则。审计 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 范, 来制定 严密 的审计工作计划 和实施方 案 , 认真进行 审计工 误差 , 随着被 审计单 位会 计资料的复杂 、 庞大 , 审计取证 的难 其 度越来越 大 , 审计成本 越来越高。 由于抽样水平受到 审计人 员 自身的能力 、 平以及审计经验 的限制 , 水 很容易判断失误 , 这也 为审计 主体 如何避 免 因技术 进步及审计 方法 的革新而导 致增 大检查风险提 出了新 的课题 。对审计主体来说 , 鉴别被审 如何 计单位利用计算机为财务造假 , 目 是 前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 4 . 事实不清楚 , 证据欠充分 , 明力度不足 。审计人员在核 证 定 与审计事项 有关的事实 、 据时 , 证 不能认真 核实 、 、 核清 核细 , 相关数 字不精确 , 至前后矛盾 。收集 的证据材料不具备可靠 甚中国农 业会计 2 1 - 1 02 作准备 , 中把握 审计 工作 质量 。在审计过程 中对审计工作 实施 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 , 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 、 做 内容完整 、 方法 恰 当。如对企业资产 、 负债 、 益审计 , 损 除对企业会计 六要素财 务上 的正常审计外 ,还须考 虑企业 的核算体系 、生产流程 、 销 售、 仓库等各个环节 , 进行全面 的调查 , 以确保审计程序和 内容 上 的完 整 性 。 注册会计 师 与审计 ( ) 三 建立各级 内部控制制度 。 一是建立配套 的质量 控制措 关 资料 、 资产 , 是被 审单 位应 承担 的责任 , 这 审计部 门不 能替 代、 减轻或免除被审单位责任 。 于上述情况 , 对 审计机关及审计 施 , 工作 职能分 工和牵制 , 实行 对审计 项 目 量实行 三级负 责 质 制, 即主审负责 制 、 复核制 、 集体 审理会议 审定制 , 以有效控 制 审计过程 中容 易引起 风险 的环节 。特别要 把好审计 证据 质量 关 , 出证据 的有效性 。作为项 目主审 , 突 须对 助审人 员的取证材 料 、 稿进行审核 、 底 确认 , 专职复审 人员对审计报告初稿 及审计 资料进行 复核 , 审理 会 议对 重大 审计事项 集体 “ 诊” 确保 证 会 ,据充分有 效 , 必要 时可进行二次取 证。对审计 中发 现的重大 问 人员应根据《 审计法》 等有关规定 , 在审计报告 中如实反 映有关 情况或对报告反 映 内容进行 限制 ,以避 免被 转嫁 的审计风险 。 只有责任分清 , 才能避免 审计 中带来不必要 的风 险。 ( ) 高审计人 员 自身素质 。 七 提 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当树立 和 强化风险意识 , 保持较 高的职业道德水准 。 其次 , 要形成严谨 踏 题, 审计复 核 、 体审 理在必要 时可提 前介 入 , 集 进行跟 踪检查 。 二是实行 内部管理制 。如 建立对审计人员质 量考核制 、 审计 目 标责任 考核制 、 审计 人员 廉洁 自律规定 等 , 对审计 人员在 执行 实 的工 作作风 , 真负责地 对待每一项 审计业 务 , 认 严格依照独 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 , 以确保业务质量。 三 , 其 要主动学习和掌 握与审计业 务相关的法律 、 法规和制度 , 不断更新知识 , 提高 分 析、 判断 、 预测经济活动 的能力 。其四 , 要慎重考虑 出具 何种意 见 的审计报告 , 千万 不可草率出具无保 留意见 的审计报告。在 风 险已经存在 的情况下 , 根据风 险的不 同情 况 , 应 出具保 留意 见 的审计 报告 , 拒绝 表示“ 同意” 意见 的审计报告或 “ 否定 ” 意见 的审计报告 , 以转移、 分散 审计风险 。 审计工作程序 、 职业道德等方 面形成有力 的控制 和约束 。 ( )选择 正确恰 3的审计 方法。审计人员要善 于选择科 四 - " 学、 严谨 的审计 工作方法 , 对一些企业 内控管理薄弱 、 资产流动 性较 强或所有权 难 以确 定 、 企业 经济状 况不佳 、 经营业务 繁杂 等风 险高的审计事项 , 引起 足够的重视 , 当增加样本 量 , 要 适 扩 大 审计覆盖 面 , 运用多 种审计 方法 和灵活 的审计手 段 , 进一 步 提高审计证据 的质量。 ( ) 八 建立风 险保 障机制 。C A  ̄ P R使有 内部机 制的约束 , 并 严 格执行审计 标准 , 恪尽 职守 , 但其 审计行为仍 很难绝对 避免 出现风 险和引起法律诉讼 。因此 , 通过提取风险基金 、 购买责任 保 险 , 管不能 免除 受到法 律诉 讼 , 尽 但一 旦 出现风 险 , 诉讼 失 败 ,就可以及时地补偿并避 免会计师事务所 当期的重大损失 。 总之 , 随着市 场经济 的发 展 , P 事业要取得 发展权 , 务所要 CA 事 争 得生存权 , 必须谨 慎地对待 审计风 险 , 真及时地 加以 防 就 认范。 ( ) 五 建立融洽协调的 工作 关系。 审计工作表面上是 与数据 资料打交道 , 际上是与人打交道 。长期 以来 , 实 审计 中人 际关 系 的研究 没有引起人们 的高度重视 , 际工作 中也忽视人 际交往 实 技 巧的培养 ,在 审计 中缺少主动 与被审计部 门、单位 的交流 , “ 你审你 的 , 我干 我的” 象常有发生 。审计 工作首先要收集 被 现 审计 单位资 料 , 了解 与审计 目标相关 的具体 情况 , 这都 要求 审 计人 员 与被审计人 员真诚 相待 , 可能 收集 到真 实 、 才 可靠 的第 一( ) 九 建立有效 的事前评 估 、 中控 制、 事 事后评价风 险管理 系统。事前风险评估是 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 , 应对 客户所面临 的以及潜 在的风险作 出分析 、 判断 、 评估 , 以此为 并手 资料 。在审计过 程 中, 审计人员在采用检 查 、 监督 盘点 、 调 查 等审计手段 时 ,要与被 审计人 员建立起相互信 任的氛 围, 有 利 于获得可靠 的证 据 ; 出具 审计报 告 阶段 , 在 审计人员 应 向被 审计 人员说 明在 审计 范 围内所发 现的所有重要 问题 , 给被 审计 人 员提供一个发 表 自己意见 的机会 , 有利 于规避审计风 险。实 出发点 , 制定 审计策 略和与企业 状况相 适应 的审计 计划 , 使审 计 风险控制 在可接受的范围 内。 这主要包 括客户和客户管理 当 局两个方 面 , 客户主要 有经营 环境 因素 分析 、 组织结构 因素分 析; 管理 当局方面主要有管理者 的品行 、 能力分析和管理者变更 践 经验说 明 , 只有通过 审计 多次 与被审单位 接触 , 审计 人员 放 下 架子 , 碰到问题要 多协 商 , 立融洽 的工作关 系 , 建 才能得 到被 审单 位的积极配合 , 才能 了解 到实际情况 。 在审计实施前 , 对 要 被 审单位全 面了解 , 时注意收集被 审单 位经济动态等有关 资 平 料; 中要多方 面听取 情况 , 审计 详细询 问, 审计签证时 , 着实事 本 求是 原则 , 公平对话 ; 审计结束 , 时反馈 审计 意见 , 及 与被 审单 位 对 问题进行协商和探讨 。因此 , 只有通过平时审计接触 , 才能及 情 况分析等 。事 中风险的控制 , 主要 指选 择减轻风险 的技术 和 方法建立减轻风 险的程序 , 以规 避、 降低 、 转移审计风险 。审计 风险的控制是 多方面 的 , 主要是 : 接受客 户的风险控制 、 选派 审 计 人员 的风险控制 、 审计计划 的风 险控 制 、 审计证据 的风险控 制、 编制 审计报告 的风 险控制 、 审计质量检查的风险控制等 。 事 后审计风险 的评 价 , 主要是指对 上述 审计人员对所做工作 的有 效性进 行分 析 、 检查 、 修正 和评 估 , 以最大 限度地 降低 审计 风 时沟通 , 取得 被审单 位 的理 解和支 持 , 消除 双方对 审计带来 的 顾 虑和摩擦 , 以达成共识 , 更好地实施审计 和及 时纠错 。 ( 要 区分会计 与审计 责任 。 实施 审计 中区分会计责任 六) 在险 , 以后 的审计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 并为 ( 开展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 系统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 十) 计算机 系统 的审计 可 以发现被 审计单位计 算机 系统 中人为制 和审计责任非常 重要 。审 人 员对 被审单位提供 的资料 , 有 应资料 接收清单 ,并要 求被审单位对 其所提供资料 的真实性 、 完 整性 做出承诺 , 明确各 自承担 的责任。又如被审计单位拒绝 、 拖 延提供 与审计事项有关 的资料 , 或拒绝 、 妨碍检查 , 转移 隐匿有 造 的有问题的程序 , 从而为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证 , 有效避免 审计风险。 作 者单位 : 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农七师 电力工业公 司 ( 责任 编辑 : 小 轩) 中国农业会计 2 1 — 1 O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