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医源性疾病的中医防治
中医献 杂文 志
?
术探学 ? 讨
瀛匾疾悭灼巾病匡
广 西医中大 学药 (南 宁, 5 30 0 0 1) 马 丽 戴 ’铭
摘: 在 医要学技术不断 展 ,发医 源 性疾愈演病 烈的前提 愈下 中,对医医 源性疾 的病治防表现 出特 独优势 。的本
从文 中医 对 医源 性 疾 的病认识 、防 治 医 性源疾 病 的 经的典 理 论以 及 当 中 前医 治防 源性医疾 的 病 发 三展个 方 进 行面 探讨 。 以期 对当前 医 源 性疾病 的 治防提 理 论供 助帮。 键关词 : 中 医 源医 疾性病 防 治
医源疾性 是病防治疾在病其他或 医事活动过 程中,
于由某 些 因素 又 引起 的疾病 , 加 重 或 患原 病,疾 致 伤 或 致,残或 致 死 招n亡 。换句话 说 ,源医性
疾
观”体 及“防治 并 重 等理 ”论 想 思 隐含 防都 治医源 性 病 的疾重 思要想 。 因此 , 视 医源 性重 疾病 的防 治, 是中 学 的一医 大 势优, 尤 其 是 自 上世纪六 十年七代 以来 中,医药 对学现 代医 所 学 致 医的源 性 病, 疾 如放化 疗 的毒 副反应、 手术 引起 的 发并 症后遗和症 等 防 治取 得 了 很成大 就 。目关 前于中 对医 医源性 疾 防病 的研治究 正 引 起学界 医高 的关度 注 。 那 么 , 中医对 医 源 性 疾 病 到底 有哪 些 独到认 识 ? 中医 方 法论对 源医性 疾病 的 防治 有什 么 指 导意 义 当? 我 国前中 医 在 治防医 源 性疾 病方 面 哪 有些 发 展?本文 基于 中 医经典理 论 ,从 我 传国统 中
的角医 度 上进 行 全面探 讨 。
是治疗过病 程产生 中的附加害伤, 特别 是 随现代 着医学的发 展 新技 ,术、 新药 物 、器 材新的不 断应 用 ,
医源 疾性病 的危 害 也趋 严日 。重 邢 斌哲 为认 ,导 致 源医性 疾病 的主 要因 包素 医括护 员人的职 业 德 、 道 防 治 手段 学 医 论 理 的片面 及 以今当社 会 疗医 卫生 的管 理纰漏 等 】关。注 医 源性 疾 病 不 可 以有 效
减仅 少医 疗手段 对 患 者 造 成不 的必 要 伤害, 还 可 避 以 医免患纠纷 , 促进 我国社 会谐和稳 定 展发。 源医 性
疾病 临床 医是学 和社会 医学 的 重要 组 部分成 ,前目 已 为成当 社今会关 注 的感 敏疗医问题 , 同 时也是 世
界 国各医学 界 关 的重 点注之 。 一
中
对 医医性源 疾病的 初认步识 在 医学 发展 进程 中 ,中 医 和西 医源医 疾性病 的 发 生 差率别 是 很 大的 。中 医 药 在防治 源医 性 疾病 中 现展出
独 特 优的势 , 比如中药 对 减 轻症 放 疗 癌 、 化
疗后的并 发症 取 得很了大 的成 就 , 际社会国 对 针
中
医 虽 无 “医源 性疾病 ” 一词, 却 早 就 很认 到识 医疗 术对技人 的 伤 害 并,积 极采 取相 关 手段 避 免 医 疗 技 术 的 负面作 用。在我 国 瀚浩的 医 史献 中 文 , 们我会 发现 大量 关于 医 性疾源 的病 素 朴 论 ,述其 中有
直接论述医
源致病 的观点性 ,如《 内 》经、 《 伤杂寒病 》 论等论就述 “ 疏了五过 ”、 “ 征 四 失 ”、 “误治 、”“ 药” 、 “误变 症” 、“ 坏”病、 “ 误诊 ”、 “ 针误 等 ; 也”有间 接 治防 医 性源 疾病 的观 点 , 如 中医 “ 治 未的 ”病 、 整“ 1
通讯作者 为
灸 技术 的 高关 度注等。 中医在学 刚刚 生 之产 , 际 国 中 医大家我就 重视 医学本 身 对 病人 伤的 害 , 就 已开 始经 对源医性 疾 病进行 防 治 。 中 医对 医 源性 疾 病 发 病的原 因 、 发 过 程病、 预
基金
项目 :西广高人校才高地建设创小团队新资助 项目 (号编: 桂教人 E2 O l 1] 74 ) 号
一
5 3
—
Q
! 垒 生笙 塑
防手 段等 方面的 描 述 散 见 于我 国中 医 众 典多 籍 。中 元公前 5 3 年2即《 秋 ?春 传》左 景王 十二二年, 许 悼 公 患 疟 服疾药 无效 中反毒 身亡, 这可 能 是 国历 史我上 记 最载 早 的 个一医 源性 疾病病 例 ; 同时 代的秦 越人在《也难经 》 中提 出了 “ 虚 ” 虚 “、 实实 ”误的治 ;
在治 过程 中也疗要积关极注病的发展 ,疾 具分体析 疾 不 病时同期的 各种 改变 , 防谨医 源 疾性病。 2 . “ 治未 病 思想”—— 极预积防医 源 性病疾发
预 防 生 主 为和防 治 并重是 中医 学 的 重要 导 思 想指 ” , 也是 预 防 医 源 性 疾 的病 本 基思想 。 《 灵枢 ? 五
汉
代司马在迁《史记 ? 扁 仓鹊列传》公中收载 2的8 例 病 中案 有, 例是误诊8所致; 《淮南子 ? 修 训》 务所
载 神 农 尝“百 草之 滋 味 ,水泉 之 甘苦, 令民有所 避 就 ,一 日而 遇 七 十毒” ,这 预 防是 医源性危 害早的 试 验 期 ; 代商 尹伊 著《汤 液 经法 , 将》 生 煎药汤解 毒 , 最是早 防 治 药物 性医源 性危 害 的措 施 ; 《 问 素?四 时 逆刺从 论 、》《 素 ?问 刺禁 》 、论 灵《枢? 禁五 》 等学典医 籍 对中 针 灸 时机、 针 刺禁 忌 等 作了 详 的说 细明 在 以,针 刺医 病主 的为时 ,代防 止医
源性 害损有 重要具 意义 ; 晋代 皇 谧 甫 《 在 灸针 甲经乙》 中 ,把 针灸 忌禁放 在 了疾
》 变中 “夫天生风者 , 之非 私以姓也 百 ,其行公平 正直 。犯 者 得之, 避 得无 治 , 非 者人求而 人犯 之 ”说
明疾 的病 发 有 规生 律可 循。医源 性 疾 病 的 发 生也 是此如 ,者医一 要定 遵 循 医 规疗 律, 避 发 免 生 必 要
不的伤害。
《 灵枢 ?官 》能 中 “工之取其气上, 乃其救萌 芽 下; 守 其 工 ,成 败因 其 形 的 观” 点 《,素 问?四气 调神 论大》 中“ 人圣 不治已病 治 病未 的观” , 点《 灵枢 逆顺》 中的“?上 治未病工 ,不治 病” 的观已点以 《及黄 帝内经 》中“的 未病治 ”观无 不在强调治疗疾
点要病积极 预 防 、 早 着手及, 疾 病将消 灭 于 萌芽 状
态。 医源 性疾 病更 是如 此 ,更需 要者在 医常日医 疗
病
治之疗首 ,醒提者注医,意 以失误 防 ;隋 巢元方 代在《 诸病源 论候 》,中 有载2 6种寒石散证, 服为 壮食 阳
起 引寒 的石散证 提供 了 治防 施 措 ;元 代天罗益将
中
谨小慎 心 ,防止其发 生。未病 防先, 中医是理论
最 重学要 的指 思 导之 一想, 对 整个医学 工 作 有着重 要 指导意义 , 医对源 性 疾 的 防病 治有着 启示 作 用 ,可
以说 定奠 了中 医治 防源医 疾病性的理 基 论 。 础 3. “ 体 整 观 ”想思— — 平衡 抵消 源 性医疾 危病 害
“误药鉴 ” 永放在所 的《著卫生宝 》鉴的前部分 为, 防 药 误止敲 了 警 等 钟等。 而 代金刘完 素 《 素在 玄 机 问病式》原中 , 出了提“ 火论热” 病的 ,机补 充 了外 感热 病
为仅“伤寒” 的点 观 改,变 千了 年百 来 直一未 变的
源 性 疾医病 广 泛 在存于 防治 疾病 各的个 节 环中 , 并且给患者 来带严 危 害重。我 国 中 医 重注 “从 体观整” 的角度 出发 , 从 各个 节环 抵消 医 性源 疾病的 危 害 。整 体观是 中 医治防 医源性 疾 的基 病础, 这 个
“必《 理经内》 法,仲必, 药景必 《经》本” 的陈 规, 在是 学 理医 上论对 国权威 我中 医论理的 效有 补 充, 在 理论 上
补 了弥诊误导 致 的 源医性疾 病 。由此 见 可,中
医对源医性疾病度高视重, 在患为者供提医疗持支 的同 时 ,及时 治 防由此 带 来附的加 伤害 。 医中 防 治源医性 病疾的 内容 在,各 种医 手疗 段中都 有展 现 同, 时
也 贯穿 了整 个国 医学中 史 并不 ,发 断壮展大 。 中 医论治
医源
性疾 的病理 论基
础想思其尤体现在药 的剂合理伍配吲 。 《上 经内 中收》 载的 方 药为 数 不多 ,但 已 定奠 方 了 的药 合理 应 和用 配伍 则原在。《 问素 ?真至要论大 》载中 有 “ 有:毒无 毒, 所为治主 , 适 大小为 制 。君 也 臣一 , 制二也 小;
君 臣一佐三 五 , 中也制; 君 臣一三 九 佐, 制大也 ”。东
汉
书的《 神农本草经成 收载》药 3中 65 味 ,分 上 、中
下 三、品, 并总结 药 物了 的问相互 关 、系 相互 影 响 及
1.“ 证法辩 ”思想 —— 准诊确断 防止 医源 性 疾
发病生
应用
配 伍规律后汉名。医张 景在《仲 寒杂伤病》 论
广中 泛论及 医 源了性 疾 危病害 的 内 容 相 应 的和 防治 措 施 ,将一般 性 疾 病 和 医 性 源疾 病的 防治 紧 结 合起密 , 将 治法 来忌禁证 、 误治 证 、变误 治 变 证 疗 治 、 误
准 诊 断确, 对症下 药, 才能 药 病 除到 ,这 是 防 治 源医 性 病疾的 有 效 提前。 医中学 在 家实践的 基 础 上 总结 出“ 了四诊” , 法要 求者医格按 严望照 闻、、 问、切 等诊 法, 仔 细 了解 病 , 作 情出准确 诊 断,防 止 误 诊 。 时 提同倡辩 证 法 思维 ,准 掌 握 疾确 病 现象 和
治 变 证后预 、 药方 误用变等证 容 内有机地融 合 在《伤寒 杂病论》的有 条关文 。中 以说可张仲为景中 医形 重成视防 医治性源疾的医学病体, 起 系决定 了 的性用作, 成为后 世家学医 习的模楷 。”
4 .度高重 视医德 , 提 高 医务 人 自身员 质素 医病尽要尽责 职 是, 者 医 应 的有本分 , 也 是 医 者起码的职 业道德 。果 如者缺医乏 高尚医的德, 是 可不 能 职尽 责 尽患为者 疗诊 病疾的 。 我 中 医国界
本
质 的关 ,系 其是尤《 在寒伤论》中 “ 对汗误 误、 、 下 误吐 误火 、、 误利便” 小误等治进详行 阐细 述,启 示 者医准 确 掌 疾 病握的本 质 。 中 医辩 证 法的 思想还 体现在对 疾 病 疗 过程 治认的识 : 一 种治疗手 段可 以 解
疾除病 过程 中 的一 些 矛盾 但,是也 可 能为 一些另 病变的 发生 和展发创造 新 的 件 - 条 - 这就启 示 。医者
一
63
医文 中杂献志
非
常 重 视 医生 的 医 对德于 医 源性疾 病 防 治的作
的 点 特: 分科 细 导过 致医 师 知 识局 限 ;现 代化 设 削备弱 了 医 的基师 本功 ; 治疗 “ 过 度” 引起 不良的 结 果; 展 开技新 术 的轻时率 浮躁 情绪 以 对精 神及 心理
用
。早
在《 帝 内经 》黄中就提出 了 “疏五过论”、 “ 征 四失 论 ”等 生 临医诊 时 犯 的易 种 五过错和 应 惩 的罚 种过四失作为《。 内》 经说所的“ 上工 ” 、“ 医庭 ”, 要 做 “ 必 知 天到地阴 阳 、 四时经 纪 ” 等自然 环 、境 四时
气节 疫对 病 的影响 ;掌 握“ 五脏腑 之 雌雄,表里, 刺 砭石 , 灸药 毒所 主 ” 等有关 医药 卫生 方 面知的识 ; 了“ 解容从士人,以 明 经 ”德等 与疾 有 病 的社会 或 关
因人素的忽等u 视。 这些 的新题问也给传统 中医来带 了 战 挑, 传统 但中医的医 思想对此学仍 借有鉴意 义 。
当 医代务 工作 者 在继 承 传 统中 医论理的 基础
上
,应与 时进 俱,寻找与 代医现 学的合契 ,点解 现决 代 医学 带 的来负 影面响 。
参 考 文 献
1 邢哲斌. 源性疾病医 【 学M 】 北京.:科 学术技 版出社, 1 9 96: 4 . 2 邢 哲 斌. 张 仲景 对防 治 医 源性 病 的 疾贡 献 U]. 华 中医史 杂志 1,9 91 , 21 ( )3: 1 5 3—15 6
际因
; 善素用“审 分于 布 知,病始本 , 证八九候” 等诊 方 病法 如 此 才。 能 防止“ 诊不 五中 脉,百 病起所” 等 误
误 治诊引 起 的医 源 疾性 。病 代唐孙 思邈 也 在
《备千金急要方- 医大诚》 中精述了详德医的重性要 对其并进行规范 了。此外 ,古代 医界也非中重常视 中医队 的伍设建 在《。内经》 成 书时代 ,无科班培尚 养 医者的学 校 ,只有师传 学徒的模 式 , 而《到素
问? 金 匮真 言论 》中则 提 出“非其 人不 教 ,非 真 其 不教” 原的则 , 利 于有 真优正 秀医者的 养 培 。 当前 中
医在防 治医源 性 病 疾发 展 1 的 9 纪后世叶至 2 0世纪前 叶 , 西方 学迅 医 猛展发
,
邢哲3.斌 医源《性病 学疾 简介》 卟学医 研通讯 究,2 0 0 2,3 1 (2) : 6 2
4 .邢哲斌 略论 .医源性疾病卟 中级 医刊 ,1 9 38 ,( 1 2 ) 4 : - 8 5 邢哲斌, 邢文 台 ,邢 华. 文医源疾性 2病 84 例分析 Ⅱ 1 .中 国中 西 结医杂志合 , 20 04, 2 ( 4 )4: 7 3 .2
6 李
小平 写. 在 医源性疾病 和源性医问 开题栏时 卟临 床误 诊 误
治, 19 9 6 ,9 (1 ): 2 5- 2 6 .
7
冯 磊 源医疾性中病 有招[医 N】. 中国 医中药报 2 0,0 8 —0 5 — 1 2 : 第3 版 邢8文 华. 《 经内》 奠 定中了防医治医
源性疾 的基病础Ⅱ 】. 科 学 中国
, 2 0 0人 0 , ( 9 ):2 — 245 .
学医手段断翻新不 ,但 医西所带的来源性疾病医却 愈 演 愈烈 具。 有 千数年 悠久 历 的史 中医 药学 应顺 自然 环的境生大系态 , 统合新符纪 世“保 护态 ,生回 归 自然 ”u 的 求 ,要 有补效充了西医的 多很缺 , 获陷 了长得 足的 展发, 成 防为治 源性医疾病 的有 工 效 具。在 20 世 纪 后 以叶来 的短 短时间 里 , 中国学 者 发
了不表 有关 中少医 治防 医源性疾 病 论的 n ”著。 医 性源疾 病 人 是类医 疗 活 动的 伴生 物 。 随 着 社会 不 断发 展, 某 些 医源 性 疾 在 病 消失, 而 会又产 生 的 问 题新。 当 前医 性源疾 病的 发 呈生现 出 这样
9
杨 香六 治防 源医性 疾 病 医药中 有优 势 NIf . 国医中药
报. 020 4— 0 3— 0 8 .
1 李O加 .林 略 医源论性疾病 医卟学与 学哲 1 9,8 2 ,( 1 ) : 1 8 — 1 .2
1 邢1哲斌 邢, 台,文 邢华.文中 重医视医源性疾 的防病治『cl / /g三
届国 际传 统医 药 大会文 集 .2 0 04 .
1
2哲斌 邢 ,文邢台 , 文华邢.中 医视 重源性医疾 病的治防 J [ 】中 医
杂志 , 20 0 , 748 7 ( ):6 6 7 — 6 68 .
1 3 昭曾耆 .医源性 疾 病 的 代当特 点 卟 临 误 诊床误 , 治19 9 8 , 1 1
( 5 ) : 2 5 7 2 5—9 .
1
王4武兰. 浅谈 新时期中医 才应人备 具的知识构 田结 中国民族.民 间药, 医 0 209 , ( 1 7 ): 7 5
.
(收 稿 期 日 2:0 1 -30 8 —2 6 )
稿
约 恫 中
医术学派流远源流长, 清 ?晓岚纪在《 库四书总 目全要提 指》 出:“ 医之 户门于分金。 ” 元明清而下自 ,医 学 派更是流精彩呈纷 这,流派些不体现仅在地域的上才辈出人、 著林作 立 如新安医,派、 苏孟南医河派、 岭南 医学, 也 体现在科上的疗学效著 、 理论创新卓, 如蜀的火川神派( 扶 派 阳)、 上 海伤科大八等 家整理。 、究研、 挖掘 学术派对推动 流中学的发展将会医起积到极 作的。用本刊推出栏 目新“学 术流派” , 供道交同 流 、 习,学 热 院希广望大者惠作下赐佳列作。 1 . 关有术学派理论流 学术的、究 ; 研2 .关地有域流派的发展 、沿革的研究;
3
有 关各( 科包内括、 外、 、妇儿、 官、五伤科 、 针灸 、 推拿)等流派特点
的研究介绍和。 上述文论本刊将先发表优, 字数 般不一超过5 oo o 字,并 附3 0 0 字摘要 。一录经 用 ,致稿酬即 。
《医中 献文杂 志》编辑 部
一
37 —
范文二:医源性疾病与医源性问题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医源性因素分析
医源性疾病与医源性问题结肠癌急性肠梗
阻的医源性因素分析
.I士n中痛
'临床操谚误治M99g年第l1卷第l期
意栩丑}像因
?重潭佳宴与il1.潭t问曩?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医源性因素分析.
..
77-;?,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魏忠手校传fh1",
一
/_r'g.O'
结眄癌是常见的恶性肿辔之一t一旦发生急性肠梗生机械性刺激而导致剧烈的肠蠕动;同时甘露醇可被大
阻,就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并发症.近5年来t我院收治肠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COi,H),使肠腔内压增高.
结肠癌167例.并发完全性眄梗阻35倒(占2..9),其蓍泻叶是一种草药,其中的恩醌甙在体内水解为大黄
中有7倒是在诊治过程中发生的急性梗阻.本文就其发紊,进入眄腔刺激肠蠕动,大剂量应用时更可刺激肠壁.
生原因,预防措蘸加以讨论t以引起同道注意.使眄蠕动亢进.彀剂灌眄也可使肿瘤近端的内容物迅速
1临床资料增加,并刺激腑壁产生蠕动,使牯膜充血,水肿t而且钡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倒,女5例.年龄27,72岁,剂的棚状团块不易通过肿瘤的狭窄部位,从而进一步加
平均57岁.肿瘤部位:盲眄,升结肠,降结肠各1删,乙重梗阻.由于上述因素,造成晒
腔内积液积气增加,液,
状结眄4例.病理分型:管状稼癌3倒.牯液腺癌4倒.气通过困难.病灶近段眄道高度扩张I再加上其重力作
分期(拄197B年全国大瞒癌会议分期标准):DukesB2用,使近段扩张畸段发生扭曲,或角,从而发生急性完全
例,DukescS倒.病程最长2年案,最短l1天.求诊时性梗阻.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牯2.2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作者有以下体会;结肠癌
液血便,腹胀和腹块,其中S例有阵发性腹痛,恶心等症发生的急性腑梗阻,属c玎带型脑梗阻,是外科重症,临床
状.处理鞍棘手.因此,在检查诊断过程中,应严防结肠癌急
1.2诱发腧梗阻的因紊2侧在用l0甘露静500ml性梗阻的发生.故对结眄癌病人,尤其已有不全性肠梗
口服清洁肠道后4,5小时发生急性眄梗阻f2例在13阻的病人在清洁灌眄,眄道检查的过程中,应严格掌握
服中药蓍泻叶导泻时发生;2倒在作坝刘灌眄造影时发药物的适应证和浓度.操作要规范,注意灌眄时的压力,
生t其中1例并发近端结眄穿孔;l倒在纤维结肠镜检速度,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应做好急症手术的准备.
查前行全肠道灌洗后短期内表现急性腑梗阻的症状.进行造影检查时,Stewart建议用水潘性碘对比剂碘毗
1.3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术中见病变眄道呈不同啦啥灌眄,可防止发生急性肠梗阻?.因检查或手术需
程度的狭窄,梗阻.近端结肠甚至小肠显着扩张,积渡,要清洁眄道时.若病情许可,宁愿采用禁食或漉汁饮食
积气.作I期切除吻合术4倒,病变肠段切除,肠造瘘术2,3天,并加服一些肠道润滑剂如液状石蜡等,同时给
3倒.术后3倒切13感染,1倒腹腔感染,经抗毙,引流,于必要的静眯营养,以待眄道自然排空后再进行检查或
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天.手术,可减少和避免诊治过程中发生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2讨论或肠穿孔.若手术时仍有较多的眄内容物,则可应用
2-1结眄癌发生急性结肠梗阻的因素结腑癌尤其是Dudley介绍的术中肠道减压灌洗洼哪,以达到清除肠内
左半结眄癌,由于肿辔呈环形浸润,牯膜水肿,使眄腔内容,降低并发症的目的. 径狭窄,以及粪便贮留,车有发生急性眄梗阻的可能,如参考文献 在检查诊断时处理不当,使腑内容物进一步增多,则可1喻穗社I,结喃梗阻近况宴甩外科杂志,lgB8.8(1)
促发急性结肠梗阻.2DudleyHAF.1ntraoperatlve[rrlga~[ontop~rmitprimary
车组7倒均与所用的药剂有关.甘露醇是一种高分删t蚴osis-BrJSung?1980—97-80
子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几乎不吸收.其在肠腔内形成(收稿时问1997—07—18悖回时问1997—11—14)
的高渗作用,可使肠内容物在短时间内骤增,对肠壁产
?医襄格"tr?
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一靠与诊断科室和基础科室的协作;二靠掌握国内国际的学术动
态;三靠根据自己的实际和条件,开展新方法,新技术,M而取得临床水平的提高和学术上的
进步和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英恺
?
50?
范文三:警惕无知造成的“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指由医师或治疗师造成的疾病,其范围很广,数量很多,不是单一的病种。各种医疗事故当然属此范畴,这要靠医德和医学知识去减少,误诊也能造成病人心理上的疾病。目前多见的抗药菌的病也是医源性的,只不过并非某一个或几个医师造成的。此外,药物及治疗的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等也可产生。 但目前社会中,由于一些人的无知或误解,还有一些不是医师造成的“医源性疾病”,这些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 多年前我曾接诊过一名3岁的乳房发育的女孩,她因胸部碰到桌边感觉疼痛而被妈妈发现。经过各种检查项目均正常,也没有吃过药品或保健品。到第3次门诊时妈妈才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她为了孩子的健康曾设法给孩子打过两针胎盘球蛋白,这其中含有不少的促性腺激素就是“罪魁祸首”。于是诊断基本明确,不必用药,以后可自行消退,无任何不良后果。 这类由于好心但无知的“疾病”多得很。我国不少家庭有“小药箱”,有些人经常头痛腰痛,就拿止痛药吃,殊不知长期以后部分人的肾功能减退,还不知病从何而来。 有的药发生过敏反应可引起血尿,但许多人只想到了肾肿瘤,东检查,西化验,浪费资源,结果却是白白忙碌。如今,逢年过节送礼少不了保健品,送礼者当然是好心,其实保健靠的应该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有些保健品还添加了西药,这些东西造成的“医源性疾病”着实不在少数,而且很难找出源头。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人往往同时患有好几种病,但看病时各有专科,各开各的药,吃起药来一大把,其中药物间很可能产生相互反应,有时甚至比不吃药还严重。 上海医学院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应元岳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教宣称:“能不用药就不用药,应该用药的先考虑口服药,不能口服的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作静脉滴注。”尽管时代在进步,但近60年前他说的话我以为原则上至今也没有变。如今我国大医院急诊室大多有一个庞大而设备齐全的“吊针室”,这在发达国家的医院急诊室是没有的,而有些吊针也正是产生药物过敏的源头。 生活方式健康的人自身有一套防御疾病的机制,即使是大叶肺炎,在没有抗生素的时候,经过一定的周期也能痊愈。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天津医学院院长的朱宪彝教授作过一个报告,他讲到,上海医学院创办人颜惠卿教授当时在湘雅医学院,在上世纪初期湖南有个大军阀患大叶性肺炎,连续请了几个名医治疗都无效,最后请到了颜教授,颜教授简单地用了几味药,军阀的肺炎就好了,那军阀对颜教授感恩不尽。而颜教授却私下里对朱教授说,我去诊时他的大叶肺炎已到灰色肝样变,所以好了并不是我药的作用。 我学过三年药科,又在药厂、药房工作4年,再学医做了近60年内科医师,绝不反对用药。但我认为首先要发挥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就像《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靠大自然的空气和水,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而不是靠药。否则,非但没有益处,反而很可能产生危害。 (摘自《新民晚报》)
范文四:肛肠科医源性疾病的原因
维普讯资 tth:p//ww.wcvipq.cmo
中华 临
床医学 杂志 , 20 年 5月, 第9 ,第 5期 08 卷
7 1
位,易发生时胎率心 突变化 然,重严时 胎死 内;宫水减 羊少时 ,子宫壁紧胎裹 ,体致宫缩使协不调,胎 位发生方改 变 如合并;内感染 宫使子,对催宫产反素降低 ,应能诱不 发效宫缩有, 剖使宫率产明显增加 。胎 膜 破早产道与使外 界 触时接增间 ,故 围加期产褥产感发染生的 几率增加 胎 。膜 破早同使 时产围新生期疾儿(病 产早、新 儿儿窒息、生新 生 儿肺) 发生几率 炎显增明 ,严加重害危 新儿生康 。 健2胎膜 3破早与产 难的系 关 在胎位 常异、骨 盆狭、窄 头.
窿置穹米 前索列醇 3 g m,促宫 颈成熟 如合并臀位 。、盆 头
不
应称 考剖宫产虑 胎。膜早破并产早 处理 的若,感 染无或
其 它科产并发 ,一症 般用采期疗待 法。应准估计胎确龄 , 确定胎 ,位使用 DMX0 ,静 注 d 11g m次/ 促,胎进儿肺 熟, 成可也用 宫缩抑 剂制迟延分娩 , 别是孕周较 小的孕 , 特妇 如能 制 宫抑达缩4 h8 可使,皮糖激质素 挥发最大效功无 ,胎 不位 、正胎宫 儿发内迟育缓者, 考虑道分阴 ,尽娩量 短缩产 程,做好新且生 儿抢救准工作 。 3 备 .4胎早膜破的 预 防做 优好优育宣传工生 ,作强加孕期
不盆称 ,时胎先因 与骨露盆 隙增 多间 , 内压宫增力 加, 传递到 羊水前囊而易 生胎膜发早 ,因破此 膜胎破早和难相
互产响影 从,而导剖宫产致率上升几。 本 究研 中膜早胎与其破病他相例比较 产褥,感发染 生率无明显异 , 这可能差与 菌技 无术 高和提高效生抗素的应 用 相 。但也有关料表 资明未,足胎膜 月早破例病5 . 9 %3的 合 并生道殖染 感 。 33膜早胎 的破理处 . 意胎注 心的变 化避 ,下免 床活动
。保健
,对 臀 、多胎、宫颈位能不机 全的妇孕要别注特意防
过止多 动运 ,积极 治疗 殖生炎道 症, 妊晚娠期避性生免 活, 合理
饮食 ,注意息。休 【 考 文献参】 f 】苏应 ,宽1 主 . 实编用科产学 .东科学山出版社.04 47 20.~ 6
74
4f】李
玮 ,2漆洪 波, 未 足胎膜早月 破的研 进展究 .等. 中围华产 医学
杂 , 志 0,( 7)2 851 : 05
休息时
左侧卧 ,头低臀高位 位尽,量减 少不必要肛的及 诊
道 阴检查 ; 注 意产临 后先 露 衔接 降 下 情 ,破 况膜 1h未 2
后f曹泽毅,】 3编. 中华主产科妇 . 人民卫生学 出版社, 9 991
f
稿 期 E t 收20. 3】1 08 .0
临8 ,预防性产用抗应素生 。孕周 3 周 >, 明无 头盆显不 5称 ,膜后破 1 临产者可 催行素 试产 ,也可产于阴 道 后 h 未
?验经 流交?
张 晓辉
【 键词】肛关肠科 医 性源病 疾原因
中图分类号:R5 74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
号编 : 1 2.36 2 0)507 3. 75 89( 080 0 .01
发引不要 必麻烦的。 所 以医使生用文 和语言字必规范须 ,
医源
性疾病 ( g nc i tae) r e 1di sss ao e是指 在治和预 诊防疾 病过程 ,中由医于护人 各员种 言、措施 不行当造成而 不的 利 患于身心者康的疾病 健。它可生于临床发作的任工环 何节 , 不且 因医能学的发展 完而全除消”。肠 科肛的源性 医J
要用专 业术 语,解不能释含糊词 其 。 1
因 检查 时 动粗 暴 作 致 .所2
.1 门剧痛 或出 血常 由 肛 裂于者强患做行 门内检肛 查 .1 肛
所2致肛裂 肛管全是皮肤层破裂 ,形成 形纵裂口 ,并生
疾病有很多 发 下面,检在查 、断和治疗诊过上程析分其原 。因 1 肠科检肛 、诊 查断程 过的中医性源疾病 11因语
言文字、 使用当所不 致. 语和言字文 医是交患
流周
期 性 痛的肛疼疾病管。 裂 者不要强行患 做 肛门诊或指 舡
肛门镜 查 ,检减少患者 以的苦痛。 1. . 肛2门 撕或裂人 工称肛裂 是由于 诊指、肛扩肛门镜、 、2
的
工。具生 医问诊、释解情和书病病历写 注意要方其和式
方法 , 避免之用不引当患者起的恐慌心和疾病 理。直如 肠
状乙 结肠镜检 时粗查大意 心操作, 粗暴所 ,做 上述检致查
时 手法动和作 要轻揉,并要选择 效果 的好滑剂 ,润免造以 成肛 管 裂伤 撕。
或肛肿门物解释不好 就 会引起患恐者症癌或经神功症能,
作 者单位: 北 市 京通州 第区 二医
院(0
2 1I )01
. . 1直3 或乙状结肠肠 孔多穿 不熟悉 因直解肠弯 曲剖,强 2插行入所致直肠 在状矢 面上有两个 理弯生曲, 并三个有
作
者简介:张晓辉, ,男 93,岁治医师。主
普维讯 资htpt://ww.cqvwp.ciom
7
2
Chn s o a rCf lai rc aiM e ii M ae 0 8 Vl. o i eeJ u l n lcl a t lo nP d c ,v 2 . 0 oN 9
肠瓣,在直行内窥 镜检时 查,插当入阻受时即应 止,不停 可 强行进入 ,以免成造损伤或孔。 穿 因检1物查 或品 器消械不 毒严所
致 隔 离消毒和不严 可 .3 造
成 交叉 感染, 尖如 锐疣湿 等 。 2 肠肛科 治过 程 疗中 的医 源 疾 性病
群
失调症。 见的有常葡球萄菌性 肠、白炎念色珠性肠茵、炎
绿杆脓菌肠 道 感染 等; 药5物 结 肠 性 炎因长 : 期 用服 某 些)( 药 而物 生发, 出 现 慢 性 结 炎肠的 一 系 列症 状 , 及时停 药,应 按结肠 治 疗炎 , 但不易 治 愈() 膜;性 肠 炎 是肠: 道急 的6
伪性
纤 素性炎 ,又维为难称辨状梭厌芽胞杆菌性肠炎氧、手 后术炎肠 抗、生素肠 、抗炎生素诱发 难的辨梭 状氧芽厌胞
1术前2准不充备分致 所 . 21肛1病肠合并 脏心 .病. 文据献 报 ,道有心脏伴病 的患
杆
性菌肠 ;炎( 7真菌)性肠 炎 :期使用长生素 抗、肾腺皮上 质激素化 学、癌 药物抗 免疫抑、剂制 ,等使机体和可织 组的 抗病力能减弱 ,或 肠道群菌 失 调真,乘菌而虚入,大量
繁殖 , 袭侵组 织 而引起 肠 道真 菌 病 。
其手者术死率与亡发症并较心脏无病 的者患高 2 ~3倍 。 I 肛病肠并心脏病患者合前术做好充分准应备 以免发 ,意
外。生
12. 2肛肠病并合血压高 .
高血
患压手者术 能可引起以下
2 ..外 2药 用
2() 1
物药敏 过:外 某些用消毒、水调散液 、
危
险 :1 () 创 面出多 ;血2 醉时血压麻易动波 ,( )术前精紧神 张 血易压升 突术中,因 麻 醉、失血压 血易降突 ;突3易 升() 发 脑血生管意外 突降易,致低压休血 ;克 易4出现术低 (后
)
矾硝剂洗某、 痔疮膏种、痔疮栓可引局部起疹皮水疱或,
也
引可 全身起性过 敏应 ,反应 时停及药 ,时有用外布胶也 可 发过敏反 生应 , 用可后好 转;()中 毒 :应含砒 用的 停2
砒种各枯 痔疗 法 可 引起 砒中 毒,症 见 发 热 、头 痛、头胀、恶 心 、呕吐 、腹 痛、 泻 、腹血 尿 、 牙龈 血出 皮、 淤 疹斑 、 自
血压或反
跳性血压。高 症 恶性重 高血 压, 张在压 .k1 a 舒 64 P
上 以,伴有心肾损脑者害 应禁忌,手术 如必。手术 ,须 前应对高术血压及发并症 以加疗治 ,等压平稳血后再行手
术 治疗 。
血球减
少、血小板减少 ,等最不好用砒 制霜 剂,发如生中
毒应 巯 丙醇 等 治用 疗 。
2 1. . 3肠病肛 并合糖 尿病
尿糖对病 手术不利的影响主 要
2物理治3疗当不所 .
致创 是I合愈 良和不感染 高。血可糖制 抑性粒细中胞功能 , Cl 并对 合产生影响愈,特别对巨 噬胞 细的抑制 ,直接可影
响 维母纤细 胞的生和长原胶成合, 糖尿病性脉动粥硬化样 可引起
围血管周缺 血,是响影合 愈主的 因要 素酮。体性 中 酸毒及低血糖 反应也给 创愈合日带来不和影响。利糖病术 尿前 经妥须控善才能手制 术否,则出现危险的能可极 大。性 2 14.肠肛合并病其疾它 . 病妊如、传娠染病血、液等 , 病
2
1感3染中 毒 报道有 内痔 激光治 疗后气致坏性 疽引起 . . 死亡 病的例 。 以所疗治前应保局部清洁 持,术常规应后 J
抗生用和素抗氧茵药厌 物,防感以发染 。生 3 2.放射性2肠 病 . 放 射肠性炎是腔盆 腹、 腔腹或膜 等
恶后性肿瘤经放身 治引起的并发疗 症。最常于宫见颈癌、膀 胱、癌晚大肠癌经期钻镭锭放 射治疗、后,继发率 l ~% O 6 %放射。性直肠炎可见 肠粘膜直细血毛扩张 管、血、 充 0 水』 肿,者肠重壁血缺粘膜和 烂。糜出现痛、腹便血便次 、多 、粘液便和急里重后等状症 。停用放应疗并中药用肠灌 治疗 ,合 穿孔或大并出患者可考虑手术 血疗 治 。32肛管直肠 3溃疡.. 用激 光使冷、和冻痔治疗仪时疮操
都
需治 在前疗做分充 准备的 ,则否易致 医 源疾病性 的 发生。
2
.2 药物疗所治 致 . 2 1内.服药2 ( 1药)物过 敏 因患:对者些某物药过敏所致 ,
药后轻用者发生身全疹 皮 丘疹、 ,重者 发可生 过性敏休克; ( 2药)物便性秘 :床临 长期使 滑 用性润泻 (剂 如体石蜡液) 、
作
当,不成造肛管肠粘膜 、和肌肉损 过伤 ,形大成易愈
合 不溃的 疡常,有肛痛 、血 便症等 状镜,下可肛见糜管烂 或
刺
性泻激( 如番剂泻)叶 膨和胀性泻(剂甲 基纤维素)如 , 均可
扰肠 干道正常 吸收和活 动,长 期使用可 降 肠壁神低经受
感
溃疡。 用外物熏药 洗肛,内 痔用疮膏 或剂可治愈 。
2栓 因注射治疗4不 引当起 . 24
1 射注 后感 染.. 多 消 因毒不 严、 操 作 不 而当引 感起 染
细反胞应性 ,使不致用泻剂 或服灌就难于肠排便,形 顽 成固
便性秘; ) (3大色肠沉着素 : 症称又大黑便肠病, 指是结 肠 固有层黑或色棕色之褐素 色着的沉炎非性、良 性逆可 为性特征的病变 可发,在结生 肠任的何位 。部长期用服波希 李鼠皮 番泻、叶 麻仁 、丸等 致本病可 ;4道肠群菌失调 症: )( 长期 大量使、抗用素生或 期服长单用一生素 抗破,坏肠了
化
而脓 发。特生是直别 肠周 围射注 法治 脱疗肛时,针头 误 入 腔肠, 后不重回 针换继续 向头深注射部而发生
感染化 退
脓 。 也报有道 注 消射痔 引灵起门 脉静 而导至炎 亡死的病 例。
2 . 坏 死、溃层 、出疡 血痔内射药注物过深会成 造 2.肌4
肌 坏层死 溃、疡 、出 血、坠、疼痛 下。药亦不可过注 浅,
道 常正茵群的生 理组 ,产 生病合 性理组 合 当,体身抵力抗 降低 出现时便增次多稀软 、带便液粘 症 状等,称肠为道茵
则否会成痔核表 浅坏死、出造 ,有血这时种浅表死坏出的
普维资 讯htt:p/ww/wcq.vip.ocm
中
华临 床 学杂医 志 2 , 0 80年 月 。第59 , 第5 期 卷
7 3
量血大 ,很处理不及 时 至会甚出现 失 性血克休。 此注因 药射 物要意注其度浓药量、、浅深和患者的 体质等。 . 2.3列腺 出血( 前4 尿 ) 血尿和潴 留 肠前直壁 注射痔药
消
2 . 肛门皮 肤缺 损、 直 粘 肠 脱 垂 膜 因痔 切 术 环切 中除 5.6
皮肤过 ,复多 杂瘘肛开切围过大而致皮范缺损肤,肠直
膜外 翻粘 弛 、 下 移 脱而 垂。 松 翻 外脱或垂 粘 受膜 刺 激 或感 染 ,
物
,如注射部位过时 高损,前列伤可腺出 血尿 现;射药注 物量 过多可 现出道尿 刺激状症尿潴或 。留
. 2. 前列4腺炎或列腺脓肿前 药液 注入 前列腺 内深叶在 4
发生水 、肿 烂出糜血溃或 疡分泌,粘 液致肛而湿疹周、 痒瘙 轻。可者 粘膜行多处结或扎套 扎,或射注硬化 ,剂可
改善
症状渐好逐转, 者 可重 皮行 移植术 瓣皮瓣填或补术。
62 厌氧 菌感 染 多 于 见胶圈 套 疗扎 法自 16 .年 6.9 3B r n介 以来 ,绍a o t至今 不失为一种仍介于注射疗 和手术 法 疗之法问的 有效法疗。由于套扎 疗法局是部织缺血性组
坏
部可位 以致导前腺列炎或 前列脓肿腺 ,通常是 菌性 无的【。o 2
.. 急性血栓5形成大 的 Ⅱ 痔期 或期Ⅲ采取硬化痔治发 疗4 生性急 血形栓(成绞窄 痔 ) 的可性能性很 【大。注射药应 物 。J
选
适合择 病例 ,的避免发 这一并发症生 。
2. 肛 直 肠管 化硬 因症注射 消 痔 药 浓 液度过 高 、 用 量 .64
死
,所应以注防意止氧菌厌感。染 py17u)】R lsM r ( 98 ul h 9s [及 e
9 (f518 ) 曾 相继道报起多因 伤风 破梭形或 胞芽杆属感染菌 而 死 亡病的例,应 起引惕 。警
大、过射注过、环形深注射或次多注而发生射,肛 直肠 管化硬、约肌括去舒缩功 能可 造 成门直 肠肛窄狭和禁失。
2 因5麻醉 所 致 .
62术7 出血 .后
.
后当术痔核坏 死落脱,
此时便后大微 带
血鲜, 一般 情下况2 d可 自 止,而有 少数例亦病并会发 、 3大 出血量 , 多可 3达 0 0lm ,夹血有 ,块暗色臭而 0,~ 50 / 次可 复反 己不,有时发生出可血休性克 ,须立必 即抢。救出
2
51麻醉 药过 或敏毒中 应因 普鲁卡 用时因做不过试敏 .. 验麻醉或药过量时有发而生肛。肠术手最 好专值由醉麻 师 麻 ,小 醉儿应体重按计算麻用药 ,量 免发 避用生药量情 过
。 况
的原血 :因)(I痔 核死坏 不 ,全扎线脱落 ,或术后创结裂 开或大便干面损结伤创面 ;()2手术 时创 止面不充血分 ,多 见 于术当后天血 ; 3直出 肠端血 下分管 异布 常 ;4出血体性 ) ((
质) ;) 后活(动 过多。5术
2
5人工内2 因痔麻醉作操 不当 ,剌入直肠 粘膜下层 ..,
药过量多致肠粘直 膜凸起认 为误痔内 行结 扎切 除或术 。 26因手
不术 当引 起 .2I肛6 门窄狭. . 据统 ,计源性 医肛狭门 占全窄 部肛门狭
参考文献 】 【
【】曾昭耆. 1 医 性源 疾病的 防 . 临范 床误 诊 冶杂误志0 I, 0,2 8
( )0 86 : 4
I窄
4的%, 国 医 某院 收治 的医 源性 肛门 狭 窄 中8%以 上 美4 0
是
痔由切 除术成 的。造医性源伤损 因多盆腔 、内 会部 阴、 肛门直肠和骶尾部各手术 种时产生的 误 伤常见于,痔除切 术、 内注射感染、复痔瘘反杂手术复或切除组 织过多 ,等
【1黄
健乃 编,.2 手主术前备准 和术手后处 .理 中国肠 肛学病. 济南 山东科:技学术 出 社, 版9 I. 61 5 9 [4】 白君金 .激光 治疗后 术 致性坏疽气 . 内痔3 临误诊床误治
杂 志, 0 64:,9 2 8 ( )3 0I 2
损伤
狭性 是 由窄于 织在修组 过 程复 中出现 纤维组的 织瘢
形痕所成致 若狭窄发生。肛在管,则 经常 现 为表与禁 失
存 ,并 原因括是肌约的纤化维去失缩收能力所 。 致
【】胡伯虎, 4主编. 门病肛治疗学. 大 科学技肠 出版术社0 I ,20
I 86
262阴
直道 肠 .瘘
是直肠
与 阴相道 的瘘 通。肠直肛管 、
【荣永】 ,舟编. 5 肛肠 病手主 术巧技 学.术技出 版 社, . 0科2 7 0 1
前6部阴道 后壁 或手的术, 特别是靠 齿线 的近手 ,由术于切 割分 、离 、电等灼起引 伤 ,对损些这损伤未 及时现和发修
【】王杉主,. hrs V n. , 译 6Ca lM a原n 著. 外科治的. 疗民 卫 e痔 人生 出
社版. 067 2
0 .
0 ,或补修补 发后 生感 ,终染 发生阴将直肠道 瘘 。 2.
.3直肠、 肛管 合 口吻 6 瘘直肠癌 肛保 术家族性、肠大
【
吴】印爱 , 7 编 主. 肠肛管 瘘 外科治 . 疗民军 医版出 , 社 人
直 006 l20 ~ I 。5 5
l
息肉病溃、性结疡炎 、克肠恩罗病等者术患最后见常的 并
症发。此 患者的类手术中 切除 肠较多直 与年龄,、 营养 状况 伴、疾病 随放射量、、染控制感、术污中染况情唿及合 技术切、癌缘残留等都较有大系关。
26 .J 4。门肛失禁 多 因痔环切 术 , 肛瘘 除切术切 开或创 面过
【】
c t r I,ao Tr e.t o ru o-p rt e8 M i ya M e l B uWR s lodf non aev n f s li
amt t e oa o r om d。n e,9 2 1 9 19 rt n r reh il s ct 17 0 。 4 feh a 0
5【M】up yK eaJu f rr be d a lo 。aMre 9 r h t。s at urbn i tbnB d T ne i
gJl7 :5 0 ,,98 l l9
大,射注法疗不当,过 多伤括约损肌而发生 也有,是 的 因 扩肛疗法而
现出M。 iaye 1告 因 肛扩疗造成排法 气 ct [rn 8 等 报失禁2 % 粪,便失 禁3 %。2 6
【 us0lT , n D e HhH .e ord dan 1 1 sRe Ro o u J laomr s b n i a i hg
wa ng. ii r n D sC ol c u m 9 , 2, ou Ret 1 528:89
1
收[稿 期日
2
0 .13l0 80 - 0
范文五:治疗性医源性疾病
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把每一例手术都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医生的手术技巧有关,更与病人个体差异、病变程度有关。
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除药物疗法外,常用的还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理疗、体疗以及新近的基因治疗、光疗等等。如前所述,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导致医源性损害。
手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20世纪后期,外科学得到迅猛发展,手术技巧日趋精湛、完善,有的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人们常形容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为“外科一把刀,刀到病除。”但客观地说,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把每一例手术都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医生的手术技巧有关,更与病人个体差异、病变程度有关。而且,即便通常认为很成熟的手术方法,也蕴涵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外科医生每一次上台,都承担着某种风险,都有可能发生预料之中或预料之外的并发症。这就是为什么手术以前,医生为什么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请家属签字的原因了。
手术造成的医源性疾病,一类是属于现行手术方式的缺憾造成的,一类是由于病情复杂造成的,另一类是手术技巧不熟练、操作粗暴给病人造成的意外损害。
80年代后期,发现一些做过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若干年后在残胃中发生了癌变,经过大量的病例随访调查,考虑残胃癌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或手术改变了胃结构和胃功能有关,也有人观察到胃大部切除术后裸露在胃腔的残留缝线是导致残胃炎症、溃疡的主要原因。很快,医学家们相继在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郑重提出,不要轻易给胃良性病变的病人性胃大部切除术。 又如,在结肠癌的手术治疗中,过去多采用两次手术,既一期手术先解除梗阻,二期手术再人工造肛,治疗周期长,病人痛苦大。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肠道准备技术的进步,现在多采用急性期一期手术,一次完成治疗。但这种术式又带来了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弊病。这些医源性问题都属于现行手术方式的缺憾,新的方式解决了旧问题,但又带来新的问题。
另一类为施术者人为因素造成的医源性损害,与术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很多案例可以归结为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之列。
一个30岁青年男子,97年3月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血压下降,转上一级医院再次剖腹探查,见腹腔内大量积血并混有胆汁,吸尽积血后发现胆总管、门静脉和肝动脉均已被横断或结扎,因手术难度大,即转入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当时距首次手术已20小时,立即手术探查。进腹后,医生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病人腹腔内又充满2000多毫升积血,混有多量胆汁,全部小肠呈淤血样改变,肝脏呈暗灰色。吸尽积血后,发现肝脏和十二指肠之间的韧带被东一处西一处地结扎着,胆总管被切断,一端游离在腹腔,肝动脉被完全横断,门静脉中段被切断约四分之三,门静脉右支也有一破口,大量血液不断自被切断的动静脉处涌出;十二指肠也有一处小指大小的裂口,肠液外溢。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行门静脉、肝动脉插管,与股静脉、股动脉连接,试图恢复肝脏血流,同时行血液过滤,清除血循环中有害物质。两小时后,病人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又进行了门静脉血管架桥、胆总管引流、小肠部分切除并断端外置造口等一系列手术,但终因肝脏缺血过久,发生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病人于手术后三天死亡。理论上讲,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中小型手术,一般县一级医院均可开展。但因胆囊区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如果局部解剖变异、发生急性炎症水肿,在术者手术经验不足或造作粗暴的情况下,较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在第一次手术时,医生在分离胆囊区的血管时损伤了肝动脉或门静脉,发生出血后又盲目钳夹、结扎大块组织,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
1997年12月的一天,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医院腹部外科收治了一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泻、进行性消瘦、贫血14个月之久未能明确诊断的青年男子。这位病人1? 14个月前因呕血1天,在某乡镇医院诊断为“胃出血”,对症治疗4天后出血部止,遂在该院做了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术后6天病人进食后即出现腹泻,粪便系未消化的食物和脂肪滴,每天腹泻达10~30次,不伴腹痛、呕吐。出院后病人进行性消瘦、贫血,先后在两家县、市级医院就诊,行多方检查治疗,腹泻原因不明,对症、抗感染治疗无效,病人逐渐衰竭,才转至湘雅医院。通过胃肠道钡餐造影,发现胃吻合口输入襻过长,输出襻却仅30cm长,钡剂15分钟后即由胃进入结肠,考虑胃大部切除术时将胃-回肠错吻。经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状况后,行剖腹探查手术,发现残胃和肠道的吻合口距回盲部仅30cm。也就是说,病人所吃食物不能经小肠吸收,直接进入大肠末端即排出体外,难怪病人“吃啥拉啥”,逐渐消瘦衰竭呢。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的基本要求是残胃与空肠上段吻合,而此例将残胃错吻至回肠,实在是严重的手术失误,术者连基本的解剖常识都不懂,手术操作粗心大意,盲目蛮干,岂有不出错之理!
常见的报道还有胆囊切除术误伤胆总管和大血管的,有盆腔手术误伤输尿管导致肾功能衰竭致死的,有阑尾切除术将输卵管误当阑尾切除的,还有的将节育环误置尿道,有的在腹腔内遗留纱布、止血钳数年之久,有胸腔穿刺误伤心脏、大血管导致病人死亡的,都给病人带来莫大痛苦,不少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这样的案例,读之令人甚至拍案而起!
新的治疗技术的开展,给许多疾病带来了福音。但每一项治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都是以病人的痛苦甚至生命为代价的。
新的治疗技术的开展,给许多疾病带来了福音。但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败的概率,也即每一项治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都是以病人的痛苦甚至生命为代价的。比如7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给全世界约50万计的冠心病病人从根本上解除了病痛,Kaltenbach医生报道他1977年~1985年所做的1000例手术,尽管严格地选择适应症,其最初的100例的成功率也仅58%;而最后的300例中虽然包括了一些较复杂的病例,但成功率仍达到了84%。目前,这种手术的成功率平均已超过了90%。
还有腹腔镜技术,由于其手术切口小、出血少,病人痛苦小,近年得到普及应用。但腹腔镜手术失败并造成大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者亦不鲜见,据文献报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大约为0.5%,而且多数发生在最初的几十例中,主要因为急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时胆囊三角区局部水肿粘连严重,造成局部解剖关系不清;或者本身存在先天性胆管位置及走行变异,当术者操作技术还不十分熟练时,很容易误伤胆总管或周围的大血管。在江南某市医院,为一位58岁的胆囊炎病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造成胆汁性腹膜炎、胆道大出血,为解决并发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给病人做了四次剖腹手术。于是,针对开展新技术的浮躁情绪,一些专家呼吁要持审慎态度,不可盲目开展,要以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为重。
大约有70%~80%的肿瘤病人接受放疗,如何既要能杀灭和抑制肿瘤生长,又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是放射治疗学家们最迫切解决而难以解决的矛盾。
前面我们已提到,手术切除、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三种主要途径,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病。20世纪末年,由于高能射线装置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学家们对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和放射肿瘤学所进行的深入研究,使现代放射治疗的技术水平大大发展,疗效显著提高,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可获得治愈,选择放疗的肿瘤病人越来越多,大约有70%~80%的肿瘤病人接受放疗。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是,各种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尤其是迟发性放射损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肿瘤放疗的目的是通过高能射线透入瘤体组织,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如何既要能杀灭和抑制肿瘤生长,又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是放射治疗学家们最迫切解决而难以解决的矛盾。因为,人体各类正常组织和器官对放射线的耐受力有限,在对肿瘤组织投以治疗剂量的高能射线,而相邻部位正常组织所接受的射线往往也超过了耐受剂量,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组织器官带来放射反应与损伤。一般来说,放射反应是允许的,如皮肤的干或湿性反应,皮下组织发生纤维硬变,肺照射后发生纤维变,腹部照射后出现的轻度腹泻,脑照射后记忆力减退,头颈部照射后出现的口干现象,等等。但是,放射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允许的,有些严重的放射损伤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比如放射性截瘫、放射性脑坏死、放射性肺坏死、骨坏死以及肠穿孔、急性肝功能衰竭等,这些副损伤一方面与机体对放射线耐受力的差异性、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放射治疗的区域、剂量选择和能否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有关。
如何将放射副损伤同原发病加重或转移区别开来,对临床医生来说,也是一个逐步认识、经验积累的过程。99年里,我们特请放射治疗学家张峰先生就放射治疗副损伤的鉴别与防治问题开辟了系列讲座,这些文章也使我眼界大开,增长了不少知识。据张主任介绍,放射损伤可以发生在人体各个系统各个脏器。
发生在胃肠系统的反应主要有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胃炎、小肠炎及肝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见于颈部或胸部肿瘤行放疗的病人,发生在放疗7~15天后,主要症状为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偶而少量呕血。此时,病人应当进软食,勿食刺激性食物,疼痛较剧时,餐前可含咽少许2%利多卡因液以缓解疼痛。急性放射性胃炎易发生在上腹部放疗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放射性小肠炎易发生在腹部照射时,以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为主,偶有便血,放疗剂量较大时可导致小肠梗阻、穿孔,腹痛急且剧。肝癌病人放疗时,急性放射性肝炎也比较常见。其实这种“肝炎”并不是肝脏真正的“发炎”,因为医学家们观察到,在它病程中任何阶段都没有炎性渗出病灶的出现,所以它实际上仅代表了放射线对肝脏的损害。急性放射性肝炎一般发生在放疗后1~2个月,主要察觉到的症状有恶心、乏力、纳差、黄疸,以及腹胀、腹水,化验提示肝功能受损。
急性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放疗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症状与体征和一般细菌性肺炎相似,如咳嗽、咳痰、发热、胸痛、气短等,多有感冒等诱因。
脑瘤病人放疗后易出现的副损伤有放射性脑病。早期急性反应通常发生在放疗后头几天,病人表现为头痛、发热、嗜睡;早期迟发反应出现在治疗后数周至数月内,症状同前相似;晚期迟发反应多数出现在放疗后数月或数年,约有1.2%~5%的脑部放疗病人会出现晚期迟发性反应。全脑放疗者发生弥漫性脑损伤,表现为智能低下、认知障碍、反应迟钝、记忆力显著下降等。局部放射性损伤主要为头痛、头晕、偏瘫、失语等。但由于脑组织受辐射的部位不同,产生的症状也十分复杂,如果发生在脑部的原发肿瘤部位,很难与肿瘤复发或恶化相鉴别。
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口腔癌、腮腺癌等放疗常会引起脑神经的损伤,其中鼻咽癌放疗后脑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达3.4%~20.6%;肺癌、乳腺癌行锁骨上区放疗容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逐渐出现肢端麻木、无力、疼痛及阵挛等症状;宫颈癌、直肠癌、骶尾部肿瘤放疗照射剂量过高时,会造成腰骶丛神经损伤,出现下肢功能障碍。此外,放疗后还可能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骨关节损伤、放射性内分泌腺损伤等,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近年还发现,放射线在治疗良、恶性肿瘤的时,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有可能发生新的癌瘤,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医源性放射线致癌”。放射线致癌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辐射致癌的剂量与效应关系很复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癌的发病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最大剂量后,其发生率又降下来。目前多认为放射线致癌的机理有三方面:一是自由基与细胞核酸的相互作用;二是放射线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使细胞的DNA合成过程发生紊乱,引起染色体畸变,异常蛋白质合成,破坏了细胞的代销和增殖的酶系统,引起细胞无序增殖,形成癌肿;其三,也与病人的某些因素有关,如免疫功能低下、有外伤时,且在放射线致癌的易感性方面,年幼者高于成人。这种医源性放射线致癌多发生在放疗后10年左右,最短者仅1年,长者可达30年。目前已见的有头颅部高剂量照射后诱发脑膜瘤、肉瘤、神经胶质瘤,颈部照射后诱发甲状腺癌、咽癌、上段食管癌,妇科良性病变盆腔放疗后诱发子宫体的恶性肿瘤,霍奇金病(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淋巴瘤)放疗后诱发急性白血病。
一针麻药,也可能发生性命攸关的意外,有些猝发性的麻醉意外常常令医生始料不及。
麻醉是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良好而安全的麻醉,是手术成功最重要的基础,犹如盖房先打基、架桥先树桩。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有粘膜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节阻滞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静脉复合麻醉及全麻等等。麻醉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也即麻醉意外、麻醉不良反应,其范畴很广,种类很多,有些猝发性的意外常常令医生始料未及的。
局麻药做局部皮下浸润麻醉和粘膜表面的喷雾麻醉,理论上讲是安全的。但近年来有关局麻药导致中毒或致死者时有发生,但确切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尚难统计,因为多数未做报道。一位13岁少女,因声音嘶哑1年余,于94 年春天来到武汉市一家著名的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间接喉镜检查见咽后壁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拟行纤维喉镜检查。检查前用2%的卡因溶液做表面麻醉,首次在咽喉部喷雾4次,观察10分钟无不良反应;第二次又喷雾6次,观察5分钟仍无异常,遂行第3次喷雾,病儿即刻出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面色苍白,急将其置于平卧位抢救,5分钟后病儿呼吸心跳骤停,经体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复苏抢救,呼吸、心跳恢复,但两周后终因严重脑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医生们在分析少女死亡的原因时认为系的卡因急性中毒。临床上在麻醉前多询问麻醉药过敏史,并做过敏试验。但实际上发生的局麻药不良反应98%以上为中毒反应,真正的过敏反应极少见。而且在经典文献中记载的的卡因使用浓度为0.25%~2%,一次剂量为20~200 mg不等,规定的浓度和剂量范围均较大,并未明确规定小儿和成人的具体数值,故实际实际应用中必然存在着中毒的潜在危险。
氯胺酮是近年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一般用药后一二小时即苏醒,曾有人报道数千例氯胺酮麻醉未见有苏醒延迟者。偶有文献报道苏醒延迟者,也与用量过大或肝肾功能不良致药物在体内排泄缓慢有关。但武汉第13医院麻醉医师韩全国曾遇一7岁病儿用小剂量氯胺酮后第10天方清醒并双目接近失明,实为罕见的。该病儿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牵拉阑尾时病儿吵闹不安,随即静脉输液管中滴入30mg氯胺酮,病儿安静入睡。手术持续约1小时,过程顺利。手术后1小时左右,病儿又出现烦躁哭闹,予镇静、脱水治疗后安静入睡,但至次日仍未苏醒,查病儿血压、呼吸和心率均正常,体温略高,做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继续予高压氧、抗感染、脱水等综合治疗,直至术后10天意识方完全清醒,但病儿诉视物模糊,查视力仅为4.0(0.6),出院后随访至第10个月,视力仍未恢复。
输血后传播疾病,难以言说的尴尬。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大手术、严重创伤、内脏疾病所致大出血、血液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引起的严重贫血时,通过输血迅速补充血容量,在救治过程中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输血并不是百利无一害的,在我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输血是“大补”,是一种营养疗法。因此临床医生们常遇病人或家属向医生求情“输点儿血补一补”的现象,甚至认为只有输血了、用好药了,才尽心治疗了。实际上,输血引起的医源性问题很多很多,一类是输血本身造成的不良反应,一类是供血者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输血后传播疾病。
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血液中的细菌和热原所致发热反应;受血者对血液保养液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引致过敏反应;各种不规则血型抗体不符引致的免疫性溶血反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输注被细菌污染的血液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大量、快速输血,在某些病人可发生急性肺水肿。这些不良反应,属于血液质量控制方面的,可以避免;而属于免疫机制方面的问题,是完全难以控制的,因为人类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有二十多类四百多种,况且白细胞、血小板表面都有血型抗原,可以说除同卵双胞胎外,世界上没有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多次输血、一次接受多人血液时,难免会发生同种免疫。尽管目前多数医院采用了单克隆试剂配血,有益于发现ABO血型之外的血型不合,减少了同种免疫的机率,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输血后传播疾病,是近年引发医疗纠纷的热点之一,也是近十余年来输血工作者十分重视的课题,特别是爱滋病(AIDS)的发现和输血后肝炎(PTH)严重影响着输血安全性, 成为输血后传播疾病的防治重点。理论上讲,输血后传播疾病是可避免的医源性疾病,可通过加强血源管理和增加检测项目、更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敏感性加以控制。虽然输血可传染疾病,但急性传染病病人却不会来献血,采血机构最担心的是某些疾病病原的健康携带者,这是最危险的潜在因素。而且,输血疗法越是发展,发现的与输血相关的疾病病种就越多。
在我国,正规采血机构提供的血液都是经过严格而较全面的病原体检测的,包括各型肝炎病毒、爱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等,且检测方法也不断更新。但由于病毒感染存在的“窗口期”,以及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差异等因素,血液质量的检测难免有“漏网之鱼”。90年代初期,我在医院输血科工作,经常遇到血样初筛合格的献血员,过十余天献血复查,肝炎病毒标志物即阴转阳了,采得的血液不得不报废。90年代中期,某大城市血液中心的一位技术顾问,患食管癌需手术治疗。为慎重起见,血液中心采用最敏感最新型的试剂反复检测、筛选,为该教授准备了理论上“合格”的血源。但术后,这位教授还是未能幸免PTH,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这个事例虽然具有偶然性,却从一个侧面说明即使用最灵敏的方法监控血液质量,仍可能发生PTH。9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Katayama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旧称澳抗)各种测定方法与输血后肝炎的危险率,第一代琼脂免疫扩散法的抗原检出率为1000ng/ml,即每毫升血液中含有1000ng以上病毒抗原时显示为阳性,其阴性血源导致PTH 的危险率为0.246% 。到第五代放射免疫法,抗原检出率已达到0.1ng/ml左右,但PTH的发生率仍为0.049%。
影响输血安全性的另一大“天敌”是爱滋病病毒。被称为“世纪末瘟疫”的爱滋病,不过几年前还似乎远离国人,但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境内的爱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疯狂增长,随之也使输血后爱滋病的危险系数大大增加。目前尽管对所有的供血者都要检测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但早已有HIV阴性的血液也传播爱滋病病毒的报导,因为多数人感染爱滋病病毒后,3个月左右才产生抗体,以致无法用抗体筛选的方法阻止HIV感染不久的献血者,而目前还没有一种适宜普查筛选的方法可检测爱滋病病毒抗原。
其实,爱滋病病毒污染库存血的情况早已存在。早在1978年,一位年轻的法国地质学家在海地工作期间遭遇车祸,住进海地的太子港医院行一侧上肢截肢术,手术前后曾输了8次全血。伤口痊愈后,他携妻女回到法国。3年后,地质学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疲倦感,脐周常常没有规律地疼痛,紧接着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发热,住院后被诊断为爱滋病,数月之内迅速衰竭死亡。爱滋病是1981年发现并命名的,而这位地质学家的感染在1978年,说明输血传播爱滋病的危害早已存在。
在我国目前阶段来说,输血后肝炎的患病率远远高于输血后爱滋病的患病率,输血传播疾病引发的医疗纠纷也以输血后肝炎居多。由于乙型至庚型肝炎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能终生带病,且远期发生肝癌的概率较高,控制病情需要高额医药费,故患方提出的索赔金额往往高达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而医院及供血机构方面常难以承受,因此而诉诸法庭者日众。迄今似乎还没见到一起因输血后爱滋病引发的医疗纠纷,如果一个输血后肝炎的病人要赔偿几十万元以上,那么爱滋病岂不应在千万之上啦!在此类医疗纠纷中,医学界、法学界和公众各持己见,增加了仲裁难度。这个问题是很难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认识去评判的,哪一方都有道理都有客观理由。作为患方,在求医的过程中,一病刚消甚至未消,又起一病,且这新起之病几无痊愈可能,岂不痛苦岂不悲哀,输血引起肝炎,这致病原因再明确不过,当有权提出申诉提出索赔,这在道义上感情上良心上,都是讲得通的。就是医院工作人员自己或亲属发生了这种不幸,也多不会默默承受的。问题的关键是,事故(我们权且称做事故)应当由谁来负责任?医院?还是供血机构?赔偿多少为度?如果让医院来承担这笔钱,医院会喊怨,因为医生深知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但选择输血也是为挽救生命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就治疗方案来说,无错可言。血源来自法定的供血机构,医院凭什么要“见义勇为”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血站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因为血是从你这里发出去的,你没有把好关,漏检了带病毒的血液,你不负责任该谁负?对管理混乱、制度松懈的血站,是必须举起制裁、整顿的利剑的。但多数法定供血机构对血液质量是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测制度的,他们也不希望这些阳性血“漏网”,而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血液不是没有经过检测,而是现有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杜绝不了输血传播疾病,就行为本身而言,血站也没有错。没有错,凭什么让我来赔偿?以我个人的角度,许久以来有这样的看法:输血后发现的肝炎病毒标志物、爱滋病抗体或梅毒螺旋体等病原学检查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输血所致。一来病人住院期间还要接受手术、注射、穿刺等多种有创治疗和检查,这些方法都可能因消毒不严密而传播相关病原体。二来许多接受输血的病人都是急诊入院病人,为抢救生命,输血前或急诊手术前根本来不及给病人做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爱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所以无法掌握病人输血前是否已感染病毒的情况。即便是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大多也仅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常规检查,而术后一旦发生肝炎,往往要做丙肝、丁肝、庚肝等一系列检查,发现阳性者则戴上PTH的帽子。如此看来,输血后传播疾病的界定范围或许有些宽泛了。另外,从经济利益来分析,让病人自己或单位来承担今后无底洞似的医药费用,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全部让医院和供血机构来承担,也难以消受。我国输血后肝炎的感染率大约在3%~11%左右,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最少在1万人左右,如果医院和供血机构要为每个因输血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赔偿十几到几十万元,累计起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医院和血站还怎么开?
说来说去,这一揽子问题如何解决?让各方分别承担一部分责任?开设输血保险,让保险公司来出钱?…… 总之,到目前还没有见到一个公认的可行的合理的解决纠纷的途径。
纠纷不好解决,那么有没有减少输血后疾病的法宝呢?
有的。简而言之,就是转变献血、输血观念,普及公民义务无偿献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输注血液制品,提倡自身输血,开发输血替代疗法,提高血液质量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减少输血和血液制品,就必须寻找可靠而有效的输血替代方法。近年已用于临床或前景看好的替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输注晶体溶液或胶体溶液扩充血容量,这在临床已相当普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已取得较满意疗效,在治疗爱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早产儿等所致的贫血,疗效也令人欣慰。用适当的药物减少出血。自身输血,目前主要有手术前保存血液,手术中或术后再还输回体内;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法,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行诱导麻醉时抽出500~1000毫升血液保存起来,同时输入同等量的晶体液,以保持正常的血容量,抽出的血液在术中必要时或手术结束时回输给病人;还有自身失血的回输,在大量的内脏出血进入胸腔或腹腔时,如果没有严重污染,可将失血回收过滤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此外,人造血液既人工合成的供氧载体的研究也有好多年,目前临床应用成果并不理想,但不失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同种血液替代品。
只缘于自己曾从事过几年输血工作,曾对相关问题产生过一点点忧虑和思考,有关输血性医源性疾病的话自然也就多一点点。随着我国第一部《献血法》在颁布实施和血源管理的逐步规范,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无疑给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带来了光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医源性疾病的中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