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是为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诊断性腰椎穿刺可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动力学检查,还可以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方面的检查。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如碘油、碘水,观察椎管有无阻塞和占位性病变。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 向患者解释腰椎穿刺的目的、方法和书中配合要点,解除患者顾虑,
取得合作。
2. 术前沐浴或清洁皮肤,排空膀胱。
3. 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要给予镇静剂。
4. 物品准备 硬板床,一次性腰椎穿刺包,局麻用药,无菌小瓶。
(二)术中护理
1. 嘱患者避免咳嗽,为患者保暖。
2. 关好门窗。配合医师让患者侧卧、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
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可使穿刺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3. 协助医师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进行局部麻醉。如有脚麻、
触电感,及时向医师说明。
4. 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心率、意识情况,保持正确体位。
5. 颅内压高的患者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止脑疝。
(三)术后护理
1.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小时,24小时内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2. 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如有头痛、头晕,及时报告医师。
3. 颅内压低时嘱患者多饮水或静脉输生理盐水。
4. 颅内压高的患者,腰椎穿刺后要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
警惕脑疝的发生,必要时静脉输注甘露醇后,在进行腰椎穿刺术。
5. 若脑脊液自硬膜穿刺孔外漏引起低颅内压综合症,可表现为坐起或站
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有头晕、恶心、呕吐,应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范文二: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并发症观察 2. 教育需求
术前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
2(基础神经体征
3(腰椎穿刺的原因、目的
4(有无腰椎穿刺的禁忌症
5(CT或MRI的结果
6(CBC、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报告
7(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能否配合穿刺
干预措施
1(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最好先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3(协助患者摆正体位,呈“虾米”状,使腰椎与腰椎的空隙尽量加宽,应采取侧卧位
并尽力将腰部向后凸、使头和双膝尽量靠近。体位是腰椎穿刺成功的关键点。穿
刺部位为脊柱腰段第3、4或4、5腰椎间隙。 4(协助医生穿刺及随时观察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情况。
术后评估
1(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体征: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等
3(腰椎穿刺可能的并发症
干预措施
1(去枕平卧4-6小时。
2(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
3(颅内压较高者不宜饮水,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4(脑脊液标本需及时送检并关注结果。
5(记录
5.1腰椎穿刺椎管内压力:包括初压和末压。
5.2脑脊液的性状、颜色和引流量。
5.3穿刺前、后患者情况。
5.4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
6(并发症观察及其处理
6.1 腰穿后头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机制通常是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
降低,牵拉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及血管组织所致。腰穿后头痛大多发生
在穿刺后24小时出现,可持续5-8天。头痛以前额和后枕部为著,跳痛和胀
痛多见,还可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喷嚏或坐立位时症状加重,严重者还
可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平卧后症状可以减轻。这种情况发生后,患者不必
紧张,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或盐水,必要时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6.2神经根痛:针尖刺伤马尾神经会引起暂时性神经跟痛,一般不需要处理。
6.3脑疝:是腰穿最危险的并发症,易发生颅内压高的患者。如颅内压高者必须腰
穿才能明确诊断时,一定要在穿刺前先用脱水剂。
6.4出血:腰穿出血大多数是因为穿刺时损伤蛛网膜和硬膜的静脉所致,出血量通
常较少,而且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教育
1(术后一般去枕平卧4-6小时,如果出现头痛或头痛加剧、恶心等情况需告知医务人员。
2(注意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情况。
3(给予心理护理,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范文三:腰椎穿刺术及护理
腰穿一般选择腰3-4间隙,如果这一间隙太窄也可向上一个或者向下选择一个间隙,依次经过的结构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就到达了硬膜外腔,通过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达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再往前进针穿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就到达了蛛网膜下腔,也就是到达了腰穿的目的地。
腰椎穿刺术
(一)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
2.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
5.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mmH 2 O或40,50滴.min)。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
6.撤除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
7.如作脑膜白血病治疗,通常以4ml生理盐水稀释氨甲喋呤(MTX)10mg,加地塞米松5mg,缓慢椎管内注射,边推边回抽,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通常在10min内注射完毕。
8.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9.术后去枕仰卧4,6h,可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避免引起微血管损伤。
2.穿刺时如患者出现呼吸、脉搏、面色苍白等异常改变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3.在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给予等量容积的药物注入,避免引起颅内压过高或过低性头痛。 (四)禁忌证
1.颅内压升高患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3.局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
1(目的
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压力检查,椎管内注入氧气或碘注射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以助诊断,椎管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从椎管内引流炎性分泌物、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放出适量脑脊液,以改善临床症状。
2(适应证
常用于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颅脑手术后、颅脑外伤、脊髓病变等。
3(禁忌证
3(1 颅内压明显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占位性病变,或已疑有早期脑疝的患者为防止导致脑疝、突然死亡而禁忌腰椎穿刺。 3(2 穿刺部位皮肤或皮下组织有感染病灶者,为防止细菌带入中枢神经系统而禁做腰椎穿刺。
3(3 全身感染疾病如败血症者。病情极其危重、躁动不安或高位颈椎外伤、占位病变者不宜强行腰椎穿刺。 4(用物
治疗盘内备: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球(纱布,1,2,普鲁卡因,无菌腰椎穿刺包,测压管,无菌手套。胶布,火柴,清洁试管。
需培养时备培养管、酒精灯。
5(病人准备
5(1 穿刺前应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5(2 穿刺前排空大小便。
5(3 穿刺时患者靠床沿侧卧,双手抱膝,双膝向胸部屈曲,头向前屈,抱成球形,脊柱与床面要保持平行,骨盆与床面要保持垂直,以
增大腰椎间隙利于穿刺。
6(方法
6(1 将腰椎穿刺盘端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6(2 穿刺时要有专人固定患者体位,避免移动,以防针头折断。
6(3 穿刺部位取三、四或四、五腰椎间隙刺入,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流出。协助医师安装测压管,并压迫颈静脉或腹部,以观察脑脊
液动力状况,并记录脑脊液流出前后的压力。
6(4 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发现异常立即向医师报告,停止操作并协助抢救。
6.5 作脑脊液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在酒精灯上火焰消毒后或直接用培养皿接流出的脑脊液,再以上法消毒试管后盖好无菌塞,立
即送检。若颅压较高,不可使脑脊液快速流出,应取1mm内径测压管使脑脊液缓慢流出,以防脑疝。 6(6 腰椎穿刺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
7(注意事项
7(1 严格无菌操作,采集脑脊液立即送检。
7(2 放脑脊液时勿过快,防止脑疮。
7(3 配合操作要熟练,避免粗暴,拔针时应缓慢,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8(护理
8(1 穿刺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利配合。
8(2 穿刺前给患者做普鲁卡因试验,准备腰椎穿刺盘。
8(3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8(4 穿刺后嘱患者平卧4,6小时。
8(5 术后出现头痛且有体温升高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脑膜炎发生。
8(6 术后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者,可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止吐、止痛剂。
推荐]腰穿术的经验小结
转摘自丁香园
腰穿其实不简单,会做不一定会做得好。不知从位高手是否注意以下几点:
1、腰穿时持针的手指一定要包裹纱布。避免手套上的滑石粉随针芯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不必
要的粘连。避免碰触针内芯。
2、穿刺前检查穿刺针头,有无倒刺。否则在出针时容易钩破硬脊膜,造成破口扩大,这有可能
造成脑脊液持续不断的由破口渗入蛛网膜下腔的哟。后果嘛,腰穿后头痛,不知是否有人遇到
过在腰穿后24小时左右病人突发病情恶化,甚至枕骨大孔疝的,
3、进针穿刺出脑脊液前,针尖斜面呈水平,与头端垂直,而在穿刺成功有脑脊液流出后,斜面
再转向头端。原因嘛,熟悉解剖后自然明白。
我的体会
体位摆放很重要,必须使患者垂直于床面,要确定好椎间隙,这是关键。进针时要保持水平位
,针的斜面 要先向上,穿刺成功后转向头位 。心中要有进针长度,我自己买了一个穿刺针,
每次进针之前我都要先熟悉一下。好多教科书都明确指出,穿刺不成功往往穿刺者没有重视位
置摆放
我入神经科2个月,做了3次腰穿了,第一次没成功,原因是进针时没有垂直,向脚端偏离了,结
果碰到了骨头,因为是第一次穿,心里没底,加上家属看出了我是新手,只好放弃了,很郁闷
。
后来两次有了经验:
1 鼓足勇气,保持镇静,让患者认为你是个老手。
2 多花些时间找位置,这很重要,是个关键。
关键点:
一 体位 我们现在的床都是铺有垫子的,故中间底四周高,所以一定要让病好把背挪到床沿上
,以使其背部与床垂直。
二 穿刺点 应定在上下两个棘突间的中下三分之一处。因椎弓是中间窄两边宽,棘突又斜向下
,故不能偏向上位棘突。
三 手感 进针过程中应能感受到韧带的夹针感,因棘间韧带的两边是肌肉,穿肌肉和穿韧带的
感觉是不同的
四 穿刺针入椎管后,证实针尖位置好的方法:
1 看到测压管内液柱波动
2 让病人咳嗽,测压管内液柱上升明显
3让病人稍向术者平卧,测压管内液柱上升明显
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要想掌握腰穿技术,首先是要熟悉腰椎局部解剖知识,操作时进针点一定
要在中线上,在左右方向上与脊柱平面保持垂直。特别在病人体位没有与床面垂直时更要注意
随时调整进针方向。进针时要对针的位置有感觉,随着腰穿次数的增多你一定会有信心的。
自己的一点体会:
体位:患者屈头屈膝位,充分打开椎间隙。背部与床面垂直。说来容易,但操作时往往作不到
。颈强的患者不容易屈头,就要让助手固定上身,尽量屈膝来弥补。瘫痪的病人,一定要助手
帮助摆好体位。垂直的问题最容易忽略或不易作到,两个经验:因为床都比较软,不容易垂直
,可在患者床上垫一硬板,事半功倍~或双腿下垫高。
定位:很重要,多花点时间很值得的。当然一般人不需要很多时间的,但一旦遇到非常胖的人
,一定要根据体表标志定准位置。有时常见的体表标志一个都摸不到,如髂前、后上嵴、有时
脊突也摸不到时,一定耐心的,用力的找到这些标志,定好位再穿,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上
次一个胖子什么都摸不到,估计位置穿的,运气不好没穿出。换人后,仔细定位,一下就出来
了。当然女孩子要吃点亏,力气不够,有时摸不到标志,不妨请男同时帮帮忙。或者多几个人
定位都是有好处的,比穿不出再换人,家属容易接受的多。
手感:韧带夹针的感觉确实不同于肌肉,进针时比较涩,打麻药时就可以体会。再就是突破感
,如找不到,多穿穿枕头,可以有点感觉。有时遇到韧带钙化的进针阻力很大,有时麻药都退
不出来,不要紧张,这说明位置还是对的,可以再进针一点,再推药。当然韧带阻力大,第二
个突破感就不易感觉,要靠估计进针深度来弥补了。
方向:有时针尖偏向头侧确有帮助。一般这种病人都是体位摆的不好。尽量摆好体位,如实在
作不到,只有在方向上调整。
气氛:不要使病人紧张,自己也不要紧张。对比较特别的病人要充分估计失败的可能,向家属
交代清楚,要把原因也交代清楚,比如:太胖,椎间盘突出,颈强等影响定位的因素交代清楚
,说明有失败可能,给自己留有余地。
再讲一个经验,从儿科学来的,如病人太胖,不好定位,连中线都不好定,不必从颈椎来定,
从肛门定中线,很快,很简单,目测准确即可,不用一个一个脊突的摸。
胆大,心细,多积累经验,你会战无不胜的~
3 如果第一针没穿出来,最好把针把至皮下再进针,因为多数穿不出来是因为针偏了。可以从
侧面看看针是否垂直。
4 如果针碰到了骨头,可以稍偏向头端进针,如果患者感觉疼,问问是哪个腿疼,这样,向相
反的方向偏一些进针就可以了。
腰穿要点上面的老师都已提到了,看后真是受益匪浅。
我有一点小小体会,有时腰穿局麻并不理想时,穿刺针刺到骨质时病人仍感到疼痛。我认为这
时不要拔穿刺针,因为你一旦拔针病人及家属认为你水平不到而产生反感心理。你应该用注射
器再抽一些麻药,拔掉针头,拔出穿刺针的针芯,用你的穿刺针做注射器针头再往椎管内注药
(注意 注药前一定要回吸防止麻药注入血液和椎管内)这样疼痛部位一定会被麻醉,因为疼痛
部位就在穿刺针附近。这样就避免了反复拔针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不良影响。
谈几点个人体会:
1、间隙的问题,书本说一般取L3-4,实际临床上有些病人需反复多次腰穿,可上至L1-2,下至
L5-S1,有些病人椎间隙小L5-S1不妨一试。
2、垂直的问题,一般在背部中线的定位不会有问题,也就是在棘突间,重要的是垂直于背部,
在实际操作中,如背垂直于床面,针应平行于床面,但由于操作者的视线是在上方的,往往形
成“垂直”的错觉,所以可从头尾侧视之。
3、定位的问题,反复多次腰穿病人的定位不能以以前的针孔入路,每次需重新定位。
我的体会是:
1最重要的是体位,书上说背部与床部垂直,新手很难将病人摆成理想的体位,这时要将针尾上
抬,保持与背部垂直,而不是与床面平行,因床面与背部很难成90度。如果与床面平行进针,
很易碰到骨头。一定要注意体位与进针方向,最重要的是进针方向保持与背部垂直。 2有条件一定要在无病人家属在场情况下穿刺,以免给自己添加压力。
3不要怕失败,要多练,做十个以上,没有不成功的。
树立信心,你一定会成功
看大家这么热闹,我也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下:
1、在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与家属及病人交待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意外的可能,取得病人、家属的
合作,非常情况下给予同意书;
2、仔细观察病人,摸清脊柱走向,定下穿刺间隙,摆好体位;
3、在打麻醉时病人可能会因疼痛刺激而改变体位,使术前定位不准,这样的话在穿刺前一定要
再次复查体位及定位情况,摸清间隙;
4、由于椎管是管样物,若穿刺方向偏斜,就会与之“擦肩而过”,在一般情况下,要求进针与
背部平面垂直就是这个道理,而肥胖者容易产生穿刺失败大都是因为进针深度大,而垂直技巧
把握不好,以致进针点在椎管上,但进针后方向偏离,导致失败,我的经验是,在进皮后,感
觉针在肌肉中时就从头位观察穿刺针是否垂直,否 则立即调整进针方向;当然在老年人,或者
穿刺平面较高,感觉椎间隙不明显者,应该考虑棘突的方向,将针尾偏向脚端,方便进针; 5、在穿刺过程中注意手中的感觉,时刻提醒自己针尖所到达层次,在皮肤和皮下针不能固定,
在肌肉中会有绷紧感,进了韧带层,感觉就更明显,若是突破黄韧带,就犹如穿破牛皮纸(可
以弄些纸感觉感觉),在“崩”一下后有明显落空感,但不能不提出的是,在低颅压的病人,
突破黄韧带后不一定就能突破硬脊膜,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观察进针是否垂直,若是,可以继
续进针,但边进针边抽针芯看有无脑脊液留出,这个过程对于掌握垂直技巧要求更高,稍有偏
移就功亏一篑,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可能已经到达锥体,这时仍未见脑脊液流出,就插上针
芯,稍退稍看,一般会有液体流出,当然,我遇过一例在颅压极低的情况,无论怎么感觉,应
该在椎管内,可就是没东西出来,但满头大汗极度烦躁时不小心弹了一下穿刺针,晃动的针尾
居然甩出了淡红色液体,一切豁然开朗,马上用注射器抽,化验结果符合脑脊液判断。还有就
是在经过多次穿刺的患者,他的突破感不明显,但落空感是不会欺骗你的,这点需要多次操作
仔细体会,而黄韧带钙化者,就要考虑改变穿刺方法,比如侧穿等;
5、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胆大心细,严肃认真,注意无菌原则,只要不表现得手忙脚乱,视如儿
戏,家属是会尽全力配合得;
6、在测压时一定要将腿放松,否则,测值不准;
7、送检脑脊液应将第一管送作生化,第二管送作常规细胞学,这样可以减少因穿刺破坏血管产
生得误差。
我也来说下
我搞神外,才1年,现在想做腰穿至少100例以上刚开始几次很成功,有次碰到一个老年人,我穿了
半天没有进去,结果教授帮我一下搞定,后来他给我将了方法,基本与awolf说的一样,后来我没有
不成功的,基本一针见血我想说点体会(现在我带的学生都可以一次成功)
1,体位非常重要,你体位没有摆好,只有自己吃亏!反正大家都知道,你叫他尽可能弯就可以了. 2,麻醉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位置怎么样,打开心里有个底.
3,你拿穿刺针的方法.我是这样的,左手的掌指关节背面靠住病人的背部(很重要),食指与中指夹
住穿刺针中部(如果手长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可是我的学生老说这部不能到位,我不可思议),右手
大拇指顶住针尾(主要感觉层次感,破硬膜的感觉很明显,特别成年人),其他手指远节指间关节靠
在病人背上(基本维持穿刺针在垂直皮肤位置(空间4个90度,这个很重要),
4,进针就只右大拇指用力,其他基本维持4个90度不动,一直穿吧,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要用大拇指
去感觉层次感!
5,相信自己可以穿到的!至于深度书上说是4-6cm,其实不一定,肥胖病人不一定就深,很多肥胖病
人不一定背脊也肥胖,不信你们下次多留意!
6,部分老年病人可能要针尾向尾侧倾斜!
以上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老教授教我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你可以先拿本药典做基本握持式样(当
初我就是这样的)
说的很细,也许很罗嗦,但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要细!我小秒年个 对我们新人应该有帮助!
以上是进几年操作得心得,也请大家一起参考指正。
然而我有一疑问:术后注入空气,是否能有效防止蛛网膜下腔粘连,有无这方面得文章,机理
什么,盼乞赐教。
谢谢~
腰穿不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
就新手而言,1病人的体位如何是相当重要的,在不少中小医院,由于床面凹陷,病人体位往往
向术者对侧倾斜;2新手由于紧张往往将针栓向下倾压。所以我行穿刺时往往将针栓稍稍抬高,
但当实际穿刺成功时,针芯是与病人的皮肤表面的。
偶尔出现穿刺不成功的只是少数情况:颅压低、患者腰椎融合。
主要几点:1 要熟悉解剖结构,进针的层次。
2 把病人的体位要摆好。
3 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是麻醉医生,腰穿作的不少。
关键是要定位在椎间隙的中点,可以稍偏向尾侧,但绝不能偏向左或右(也就是上或下)。 进针方向要垂直于皮肤,如碰到骨头,稍改变方向(一般可稍指向头端)。 穿刺失败的原因,多是定位不准。
不要急,摸准了再穿。
看了大家的经验,受益匪浅,浅谈点个人的体会:
1 腰穿虽然是一基本操作,但却包含了所有的外科理念,尤其是神经外科:清晰翔实的解剖学
基础、正确的体位、确切的入路(进针点和穿刺方向)、精细的操作、深刻灵感的体会;
2 因此,无论高矮胖瘦、男女童叟,腰穿的基本要点是屈漆抱胸位(身体与床面垂直)、进针
点选择椎间隙正中最低点、根据不同病人和穿刺水平确定进针方向、仔细体会落空感;
3 另外,打局麻药时不可过多过浅,影响精确定位穿刺点。
要想能够很好的完成腰穿首先要了解腰穿:
1、腰穿目的:是通过了解脑脊液的压力,动力学改变,脑脊液细胞,生化学改变,或通过脊髓
造影来达到诊断疾病,另外还可以放出一定量的脑脊液降颅压,蛛网膜下腔注射抗菌素等达以
治疗颅内炎症的目的,所以腰穿是神经科诊断治疗中常用的检查法,此手术常用L3-4椎间隙,
该处没有脊髓,一般对人体无害,应解除顾虑,配合检查。
2、术中配合方法:为预防感染,术前应洗澡后或清洁皮肤。
?侧卧位,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
?医生消毒皮肤,铺无菌巾病人应不动。
?打麻醉药,数分钟后进行穿刺,一般不痛,如有疼痛应向大夫反映。
?穿刺成功后先测压力,再留标本,之后拔针,针孔处盖纱布。
3、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去枕平卧六小时。?多饮水,可使脑脊液快速恢复。?如有不适,应
向大夫说明,给予对症处理。?穿刺后针孔处应保持清洁干净,如有红肿,疼痛等反应请大夫
处理。
我是神经内科医师,腰穿时也和你有同感,近来技术有所提高,我的体会是:
1、如果你是右利手,建议病人左侧卧位,比较顺手;
2、我腰穿前让病人家属签穿刺同意书时,事先说明可能穿刺不成功;
3、穿刺针卡针芯的凹口与穿刺针的斜面是一致的,注意对准病人的头部,以便引流脑脊液; 4、如果你确实感觉到位了而没有脑脊液流出来,要想到低颅压可能,或是蛛网膜下腔粘连,可
接上无菌空针抽吸,我们科就遇见一例。
个人体会:
1.正确体位(最重要,头、膝要尽量弯曲。背部尽量垂直于床面,必要时可在双腿间塞个枕头
)
2.选择正确穿刺点,一般选择两个棘突中间,点应在中线上。具体哪个椎间隙影响不太大。最
好在麻醉完毕后再重新确定一下位置(个人觉得很有帮助)。
3.穿刺针进入皮下后调节针尾方向,一般垂直于皮肤表面即可,必要时针尾可稍稍向尾侧偏,
但一定要保证针尾在左右方向上垂直于皮面。
4.进针时一手持针尾,一手持针体缓慢进针并体会阻力,一般进约5-6cm左右,肥胖者需进更深
,瘦弱者、小孩相对较浅。
5.有明确突破感而无脑脊液流出者应考虑低颅压可能,可尝试用注射器抽吸。 6.如果仍未成功,将穿刺针退至皮下,再次确定位置重新穿刺,操作中应保持镇定,不要第一
次不成功就焦躁不安,必要时可做个深呼吸镇定一下。
7.有条件一定要在无病人家属在场情况下穿刺,以免给自己添加压力。
其实腰穿的步骤很简单,谁都能描述得很清楚,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多练习,将它真正变成自己
的东西。就算刚开始穿成功了几次,一样不会有什么感觉,等到你穿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你
就会慢慢开始有感觉,到后面你就会对腰穿十分有把握~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掌握的。现在我
觉得没有我穿不出来的(可能是过于自信),但有这样感觉是很重要的~现在我有的腰穿都不
用摆体位了,脚伸直一样穿出来。
我自己觉得腰穿最重要的是多练,练到有很自信的感觉出来。
几点体会:体位一定要摆好,一般人就不说了,对于意识不清者、躁动者或小孩,要打镇静剂
,并要家属帮忙压住(有医生帮忙最好)。对于老年人,要他使劲屈髋屈膝屈颈也很难,但一
定要保持背部垂直,头部不要耷拉下去,那样脊柱会弯
要病人一定合作,进针时身子不要动,事先告诉他会痛,而实际却没那么痛,那样病人有点痛
也不会喊,可以帮自己减压力,家属也好受些
怎么进针上面说得都很好,我不多讲了,记住决定进针点后,进针手不要犹豫,否则进针容易
偏。遇到胖子、脊柱变形的病人,做前明确地告诉他“他的腰穿比一般人难做,可能要穿几次
”,有一针不见水的腰穿,但没有做不出的腰穿,关键是努力使病人配合、家属理解、自己有
信心。
个人体会:
1.体位是首要的.如果体位不正确 那是做死都出不来的
2.摸准间隙,垂直进针,至于哪个间隙,都无妨,一般还是从常规来
3.在上述1和2都到位的条件下,如果进针遇到坚硬的阻力,那就调整方向,一般是把针尾往尾端
压,可以一边进一边调整方向,但穿刺针垂直于皮肤投影不能脱离中线.有少数病人椎间隙方向比
较斜,甚至有45度的
4.肥胖病人或者有脊上韧带钙化病人,可以参照麻醉科做腰麻的一个入式,在正常间隙旁开中线
1cm左右进针,方向稍斜,指向中线.这个方法绝对好用,屡试不爽,而且都是一针见水.非常适用
于肥胖病人
5.个人体会之总结:对于新手,还是体位最重要.要学会把家属赶出病房,因为需要无菌.做不出来
没关系,想当年我也是一做一个小时的.
本人腰穿做过很多例。大多数都很成功,偶尔也有不顺利的时候。大家已经说地很完整了,我
再跟一个。呵呵,想混一分啊,真难~~~
腰穿注意事项:
1。首先应该是明确病人有无做腰穿的必要,必须做的一点要积极的动员病人和家属做,可做可
不做的不一定要做,有禁忌症的务必慎重。虽然腰穿还是很安全的,但是腰穿时候一针下去,
病人呜呼的极其偶然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2。假如确实有需要,而且病人同意做,请签好“操作同意书”,本院以前都是直接去穿,从未
签过同意书,直到从别的大医院看到真实的反面教训,便开始签同意书了,如果病人不签,只
好不作了。如果没有同意书,可以在病程记录上签字,总之,要保护好自己 3。前两步都好了,下一步就是准备工作了,麻药,胶布,消毒水,手套,等等,我就不赘述了
。这一步也很重要,有时候,到了病床发现,忘了胶
布,手套等情况是很常见的,所以一点要在去之前想一想是不是准备完整了。请记住,务必要
带口罩和帽子,以防以后纠缠不清。最后有个助手。
4。操作前先和病人沟通,告诉他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的感觉,让其尽量放松,只有病人放松的
情况下,进针阻力才会小,手术才会顺利
5。手术体位很重要,一定要摆好。否则就很难顺利。具体的体位一定要摆好,可见前面已经说
的很详细了,就不多说了。但体位确实是成败的关键~
6。定位一点要清楚,一点要定好位置,腰3,4。4,5都很安全,但是一点要选一个较清楚的锥
间隙,并做好标记,用手指甲划一个十字交叉,务必用点力气,否则,等消毒好发现定的位置
看不到了,这时候,已经带好手套,手感就差了
7。检查你的器械是否合格,尤其是穿刺针是否通畅,等等。消毒要按照规定,不可违规,以防
术后感染。范围要大,次数要够。
8。打麻药很有技巧。a。用量的问题,要考虑病人当时的意识状态,年龄,性别,体重等,要
足量,不然操作中病人疼痛,会影响操作成功。b。进针技巧,先打一个皮丘,这是最疼的时候
,要和病人先说一下,进针要快。然后要沿着和病人脊柱垂直或略倾向头部的位置进针,注意
要先回抽,不见血,保证针尖不在血管中在注药。麻药打好后,迅速拔出针管,纱布挤压穿刺
点止血。
9。然后取穿刺针,一般用9号,如果病人肥胖可用大号,否则用小号。沿着刚才麻醉的方向垂
直进针,体会阻力的变化,当感觉到有穿空感的时候,缓慢拔出针芯。如果有脑脊液流出当然
最好,如果没有看到,则仔细检查针尖上有无脑脊液液滴。如果没有,而你又确信位置深度正
确,可以,把针芯插入,在针空里缓慢转几下,排除操作时候,针尖处有组织或血块堵住针管
。也可以后面接针管试抽。如果还没有,检查深度问题,可以试着向前或向后退针进针。这时
候还没有,请务必保持镇静。自己思考原因,也可退针皮下,重新进针。只要你足够镇定,相
信顶多多穿2下,总能穿出来。
10。还有几点补充。最好不要让病人家属在场,会给你压力。如果病人颅高压明显,请先脱水
再穿。拔出穿刺针的时候要缓慢,以防脑脊液喷出。我就亲身遇到过,拔出针芯后,脑脊液喷
出来,(真的是喷出)当时吓出一身汗,幸亏咱还算冷静,经验还足,立即用手给他堵住了。
呵呵。
希望以上会对新手有所帮助~
学习当然是在失败中寻找经验。腰穿的成败,关键是体位。对于可以配合的病人,当然比较容
易,对于小儿,昏迷,或者强迫体位的病人,就需要经验了。你是实习,当然是从简单的情况
开始。在开始之前,一定要有耐心,把病人摆出弓形,头上垫一个枕头。弓得越厉害越好,同
时注意,病人得身体不要向腹面斜。要与床面垂直。床要有一定得硬度,不要太软,太软,病
人得椎管扭曲了。定好间隙,用指甲掐个标志,一定要明显,有时间用碘伏消毒后,就看不清
楚了。铺巾,左手成半弓形,用手背抵住病人得背部,右手水平进针,右手可以抓住腰穿针得
杆,左手向后有一个反作用力,一点一点进针,避免右手持针尾,控制不住,一次进针过多。 一种方法是根据逐层得突破感,一种是直接进针到头,向后退针。如果考虑进入椎管,但是不
见脑脊液出来,先不要着急调整,可以让病人咳嗽,憋气,或者让人按压别人的腹部。 任何有创治疗对病人都是有痛苦的~~~作为医生要有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不应该抱着无
所谓的态度,说什么大不了碰到马尾,不成功也无所谓。你自己如果被穿一次,就可以体会病
人得肉体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了。
个人体会有两点,仅供参考:
1、不要用指甲去按一个十字,因为皮肤总会有少许移动,所以不如直接用眼睛看,否则反
容易受十字的影响。
2、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是持针的姿势,因为腰穿针细软,而人的习惯是直接用手指捏住针具
,这样很容易一用力使针体有些弯曲(不信你自己随便拿个什么东西试下看,这是人用力习惯
~针体弯曲了,再好体位也没用,想想就明白了~所以持针时应该做到两点:A、能够稳定地用
力向里推进(如果一用力针就弯了,你怎么好再用力,B、进针要能够保证针体始终成一条直线
。本人的做法,以大小鱼际肌间的凹陷处抵住、抵稳针尾,以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针体(一定
要正对,稍微有一点上下相错便会将针捏弯,切记)以保持针成直线。当然只要能保证上面两
点采取其它一些切实可行的手法亦可。
请各位看看我的总结的口诀,
术前签字要讲清,家属陪人外面请。
一平二弯两垂直,三四间隙指压十。
消毒铺巾固定牢,麻醉进针探路好。
左手纱布右手针,斜面朝上缓进针。
五六公分可突破,拔芯试探微调节。
缓慢抬头腿伸直,去枕平卧四小时。
稍微解释一下,此为有创操作,为保护自己,应当有操作前签字,讲明危险;用“减少污染,
减少感染机会,有助于患者配合、放松”等理由使家属及无关人员离开;“一平”是床要放平
,“二弯”是颈弯、腿弯,“两垂直”是背部与床面垂直,腰穿针与后正中线所组成的的平面
与背部垂直;“三四间隙”一般可取L3,4间隙,很多麻醉医生也喜欢选用此间隙,因为骨化的
可能性较L4,5小,安全性较L2,3高;“消毒铺巾固定牢”铺巾后要用胶布或巾钳等固定好,
万一患者不配合也不容易脱落;进针约5,6公分即应开始注意是否穿到了,不是每一个都有明
显的突破感,这时可拔出针芯,观察一下,并把针芯在左手手背上擦一下,如有液体痕迹,说
明已经到了或是过了,轻微调节即可成功。
腰穿小技巧,包你受用一辈子~书本学不着~
初到临床的同学们可能在带教老师的指点下为病人作腰穿检查或治疗,尽管腰穿的方法书中都有介绍,但是你要知道,目前医患关系很紧张,你必须做到一次成功才行,否则很容易出现医患纠纷。经常出现有的同学腰穿扎不进去针,反复退针再穿刺,这时候家属就会跑到主任那里去告状,说你拿患者当试验品,搞得同学冷汗直冒,其实只要你掌握以下小技巧,99,能一次穿刺成功。腰穿方法书中已有
介绍,在此不赘述,你只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建议选择第三或四腰椎间隙穿刺。
2 腰穿前打麻药是关键:建议使用一次性针管打麻药。因为这种针头比腰穿包里配的针头长。打麻药时你可以反复试穿,你可以告诉家属多打些麻药后腰穿不疼。然后你选择一个穿刺方向,若麻药针遇到阻力,说明穿刺方向不对,可能碰到椎骨,换个方向穿刺,这时候患者家属不会有疑义,以为你还在打麻药。若很顺利地就将针头全部刺入,说明方向正确。当然你要小心别让针头从根部断了。这时候你要用手指比划住穿刺方向,拔出麻药针,按此方向刺入腰穿针,多数能一次穿刺成功,若仍有阻力,让患者将身体再弓一下,就可刺
入。
不错,主要是对付家属的经验。其实据我的经验,体位和角度是最为重要的,一般首次穿刺的患者比较容易。像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脑
等反复穿刺的病人,难度更高。因为突破感和力度难以掌握。
3.消毒的范围建议大一点呵呵..因为第一次做一般不容易成功的...
4.腰穿的时候不给家属在旁边~(要不就麻烦)这个事关医疗.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很自觉的~家属自己走开的呵呵~?
不成熟滴几点:
5。麻醉、穿刺针入针时稍偏头侧,入针时困难可能遇骨,稍退部分针可向上下(一般向下移一点)入针点,入针方向不变,一般棘间韧
带突破时质感教强
6。初腰穿者不必太紧张,一般腰包内麻醉针麻醉时最终可全部插入无大碍,但一定要注意回抽无血防药物入血免麻醉意外
7。收集脑脊液时针头向头侧,即穿刺针尾端缺口向头侧便于脑脊液引出
8。脑脊液置换及注药时注意左手稳持穿刺针,免因置换及注药过程中针头抖动等蛛网膜受损脑脊液外漏,置换及注药时一定要少量多次,
免局部浓度变化过剧
补充一下偶滴“少量多次”是针对置换或注药时反复注入回抽这一过程而言,不可一次性将针管内药物或置换液一次性注入,应当先少
量注入(如先注入2ml左右)然后回抽再加大剂注入回抽重复至全部药物或置换液入蛛网膜下腔
首先,体位很重要,一定让他屈髋 抱膝。其次拇指放在三四腰椎间隙的中间。穿刺紧帖拇指进针。两次突破感后就见到脑脊液了。
患儿取左侧屈曲卧位,卷曲于手术台,定位于腰椎第三四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硬膜外,取9号腰穿针自穿刺点垂直进针,取得2层突破感后停止,拔出阵芯,见有清凉脑脊液滴出,滴速约为30滴/分,留取2ml送检常规,生化,培养,插入
针芯,拔针,局部消毒敷贴,术毕.术程顺利,术中,术后无不适反应,术后安返病房,嘱去枕平卧6小时! 是不是这么做不要紧,但是需要这么写.我基本是注射器直接做的,这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新生儿头皮针做难搞的.多做了,闭着眼睛都穿得
进!具体操作的时候,垂直进针很难把握,需要配合者适当调整孩子的身体角度,因为控制病儿的人更容易观察到你是否垂直了!
楼上说得好,书上是这样说的。但实际临床上常是边缓慢麻醉边进针。注药前回抽时往往有脑脊液回出。取下针筒后收集脑脊液。不必再次用穿刺针重穿,可减少穿刺损伤出血。另外穿刺针宜选取小号码,我们是用7号针。一是减少损伤,二是可防脊漏。穿刺进入棘间韧
带后可将针尖向头偏15?,往往可顺利穿入。
第一:熟能生巧。
第二:书要反复的琢磨。
第三:抓住要点,体位,,,进针方位,。
第四:小孩要合作,不合作怎么办,,,用麻药~局部甚至全身(如安定)~
你有两次成功的机会,就会有信心了。
其实很简单的。
1.每次做腰穿前自己总是充满信心,尽管有时病人状况不好。
2.腰穿也可以说是一种小手术,既然是手术,就要熟悉局部解剖。
3.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病生理、解剖特点。
4.“第一针”的问题:看到许多医生进针不够果断(此处的进针指由皮下迅速进到棘间韧带内)。患儿在进针的刹那间会疼痛明显,身体躁动,如果不能迅速的进针的话,会找不到正确的椎间隙,也容易损伤出血,给自己和助手、患儿增加心里负担,影响成功率。因此最好在患儿产生痛感前,迅速进到棘间韧带内,此时腰穿针已基本固定牢靠,不会因患儿的哭闹而脱针,待患儿逐渐安静后,再慢慢进
针,第2次突破后,便可成功
三个要点,首先,你每次穿刺不成功的原因在于你的肘部垂下来或翘上去了,切记:肘部要水平.试想:你选位置正确\定位准确,结果只有可
能是针头上翘或下刺.建议你可以买猪的脊柱练习一下.从剖面看你的错误.
其次,体位.你的助手一定要帮你摆好体位一,建议请一资历高的大虾做你助手.
最后,针的选择,建议:6个月一下用7号针头.新生儿可以用头皮针,后面接输液的装置,可以缓慢的抽取.
听我的,保你没有传不出来的,自少我传了400多例,没有失手.
范文四: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及护理
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及护理
作者:翟静静
来源:《饮食保健》2015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20―02 脑脊液(CSF)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支持和营养的作用。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成人CSF总量平均为130ml,每日生成500ml,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只能选择性进入CSF,这种功能称为血—脑屏障(BCB),在病理情况下,BCB破坏和其通透性增高可使CSF成分发生生理、生化改变。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格林巴利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1腰椎穿刺
11穿刺部位及方法
成人部位在L3-4椎体间隙。婴幼儿脊髓终止水平较低,腰穿时患者需侧卧位,脊柱应与检查台面平行,屈颈抱膝,以增加脊柱的前屈度,使椎间隙张开。确定进针点后,经皮肤消毒及局麻后进针,进针约4-6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到蛛网膜下腔,抽出枕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留取脑脊液后,再放入枕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12压力
正常成人侧卧位压力为80-180mmH2O,大于200mmH2O提示颅内压增高,低于
80mmH2O提示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增高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等,颅内压降低见于低颅压、脱水、休克、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和cfs漏等。
13适应症
131辅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等的诊断。
132测量颅内压或行动力学试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通畅情况。 133动态观察CSF以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
134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
135注入液体或放出CSF以维持、调整颅内压平衡,注入药物治疗相关疾病。
14禁忌症
141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时怀疑后颅窝存在有占位性疾病。 142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脊柱结核或开放性损伤。
143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144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15腰穿并发症
151腰穿后头痛系放出脑脊液量较多,平卧时间不足可导致低颅压性头痛。
152脑膜感染未经严格消毒进行腰穿,可引起脊柱骨髓炎、椎间盘感染、硬膜外脓肿,或细菌性脑膜炎。
153脑疝形成对高颅压、后颅凹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如果在腰穿前未详询病史和查体,也未作降颅内压的相应处理,操作中大量放液导致椎管内压力骡降,可致枕骨大孔疝,患者可突然呼吸停止、昏迷、死亡。
154神经根痛、腰背痛主要因腰穿时损伤神经根或针孔斜面切断韧带所致。
2脑脊液实验室检查
21外观
正常CSF呈无色透明水样液。外观血性脑脊液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CSF呈云雾状,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细胞数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者可呈米汤样。CSF放置后有纤维蛋白膜形成,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22糖
正常成人含糖量为血糖的1/2-2/3,正常值25-44mmol/L,糖含量明显增高见于糖尿病,明显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至中度降低见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以及脑膜癌。 3护理
31腰椎穿刺术前评估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腰椎穿刺术的目的、必要性、风险性及手术过程中配合方法,解除患者及其家属恐惧心理,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
3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意识、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并鼓励清醒患者配合,消除恐惧心理,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操作者。
33术后协助并指导清醒患者全身放松,去枕平卧4~6h,防止穿刺后低颅压性头痛。指导患者保护局部,穿刺针眼敷料防止潮湿、污染,24h内不宜沐浴,以免引起局部、椎管或颅内感染,及时送检脑脊液标本,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范文五:【doc】颅脑损伤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2呻1年1月第7卷第l期
JOURNALOFQILuNURSL~Jm-2001Vd-7No?1
颅脑损伤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朱成秀,吕美荣,丁力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3) l997年l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
对289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腰椎穿刺术, 由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预防
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如下.
l临床资料
颅脑损伤患者289倒,男190倒,
女99例,6,78岁,其中诊断性穿刺
109例.治疗性穿刺180例.
2护理
2l进针部位一般先选择第4,5
腰椎间隙进针,如遇穿刺处外伤,可
在上一椎间隙换针穿刺,但切勿在第
1,2腰椎间隙穿刺进针.
2.2穿刺进针后.若发现颅内压明显
增高,不应再放脑脊液,可迅速插上
针芯,拔出穿刺针,静脉快速滴人
20%甘露醇25Om】,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若发生呼吸骤停,应立即气管插
管,人工呼吸并紧急作脑室穿刺放出脑
脊液,安置脑室引流管,同时静脉应用 脱水剂,呼吸中枢兴奋药和激素等. 2.3如有颅内低压症(<0686kPa),
测初压后应即停止放脑脊渡.让患者 平卧多饮盐开水,或静脉滴注低渗 盐水5呻,10o0.
2.4鞘内注射药物时,药物应用生理 盐水稀释,缓慢注入,并在注药前先 放出等量的脑脊液.气脑造影注气时, 亦应缓慢注人,并置换出适量的脑脊 液.
2.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5.1心理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 属讲明腰椎穿刺术的目的及必要性, 避免患者及家属有恐惧感,以取得配 合.
2.5.2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 的休息环境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 室温保持在2(】?,25?,湿度60%, 减少一切不良刺激.
2.5.3预防脑疝的发生腰椎穿刺术 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抗平卧4,6h. 有颅内高压症状的颅脑损伤患者,尤 其是病灶在颅后凹者,若腰椎穿刺放 出脑脊液过快,因椎管内压力急剧下 降,可致脑组织向下移位发生脑疝. 为此要严格掌握腰穿的适应证.若必 须进行,可使用压力表测压,适量放 出脑脊液.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意识,
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 30min观察1次并记录,平稳后改为 每2h1次.严密观察有无脑疝的先兆 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本组 289倒患者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治疗, 无1倒发生脑疝
2.6腰椎穿刺后头痛的预防及护理 颅内压正常的患者因脑脊液漏,腰穿 后可能出现头昏头痛腰穿测压< 0.784~a,症状在头位抬高时加重, 平卧后减轻或消失.让患者去枕平卧 4,6h,根据情况决定卧床休息时间. 呕吐严重者用止吐药物,如肌注爱茂 尔2M等.本组患者术后1鸺例出现 头痛头晕,12倒出现恶心呕吐,经采 取积极有效的措旅后症状缓解. 2.7神经根刺激症状步敷患者暖穿 后可能出现神经根痛,系针刺位置不 当.误伤马尾神经根所致,几天内即 可消失,不需特殊处理.本组10倒出 现神经根刺激症状,表现为单饲下肢 疼痛或麻木不适,均在术后5d内症状 消失.症状明显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如鲁米那钠等,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沈健康,王健.腰穿持续引流 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外
科杂志,1996,12(3):180
[2窦以河.朱树干,高维江.神 经外科基础知识[M].济南: 济南出版社,1995.177 [3]李莉,等.csF王换法治疗SAH 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 1998,13(3):1卵
[4]黄晓新,等.腰穿脑脊液王换 术后治疗8例脑室出血体会 [J].中华神经疾病杂志,
1998,24(4):244 (收稿日期2000一鸺一19) 18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我院1999年收洽小儿病毒性脑炎 181例,除2例死亡外,179倒均痊愈 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1倒中男110例,女71 邓婉华,孙爱芹.陈建华
(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
例.4个月,l2岁,平均3岁.病 变局限者l64例,弥散者15倒, 极重者2倒.治愈179倒,治愈率 98.9%.死亡2倒,死亡率
1.1%
2临床症状观察
病毒性脑炎患儿因致病病毒不同, 病情轻重不一,但人院前大多有呼嗳 道或消化道感染,起病急,症状表现 复杂(1)有的出现高热,头痛,呕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