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研究生中特考试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
2、市场经济;
3、共同富裕;
4、中华文化;
5、民主政治。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和“优”是什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答: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
本TXT由“文库宝”下载:http://www.mozhua.net/wenkubao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
2、市场经济;
3、共同富裕;
4、中华文化;
5、民主政治。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和“优”是什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答: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答: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
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人类能够涉及到的世界,统一在客观的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而阐发的。
第二,我国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构建生态文明。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因此,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2)地位和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质上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作用,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4.“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18大报告》)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结合实际(或联系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同志这段话的理解。
答: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再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但是我们国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面前。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5.近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请据此谈谈对当代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 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 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 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 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
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中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4)、坚持统筹兼顾
实现科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6.试从民生改善与创新社会管理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答: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 重要性: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1(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2(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3(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
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解决民生问题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抓手。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文选》第2卷第33页)为什么可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资源、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教育、外交、国民素质以及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方面,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它与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作为综合国力,是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而言的。对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命题,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1)文化构成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作为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科技和教育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两大基本要素。科技力是文化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综合国力最突出的表现。其次,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是构成综合国力的精神性因素。理想、信念、道德等文化精神具有巨大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它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协同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次,文化设施和文化网络力量是文化力中的“硬件”,理所当然构成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文化显示综合国力,是反映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固然可以从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来衡量与测评,但同样也可以从文化实力来测衡与显示。其一,文化以其一系列指标体系来显示综合国力,这种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教育的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军事发展的贡献率,教育的普及率,科技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人均寿命以及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程度等。其二,文化以特殊财富的身份来显示综合国力。一个社会的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类。如果说经济建设主要是充实社会的物质财富,那么文化建设则是以精神财富的形式增进国民财富。其三,文化还以其影响力、辐射力来显示综合国力。国力的强弱,国家影响力的大小,文化举足轻重。先进国家的文化往往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传播、辐射到其他国家。
(3)文化促进综合国力,是推动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力量。首先,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创造经济活动特定的人文环境,保证经济活动有序运行。文化是创新的灵魂,只有文化的创新,加大经济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经济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文化建设还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非同寻常的推动作用。其次,文化是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发展对政治变革起先导作用,历史上重大社会变革往往是从文化变革开始的。再次,文化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是社
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主导文化对于调节社会矛盾,整合民族各种力量,使社会和谐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此外,文化还通过它对人的教育、陶冶、塑造来发挥其对综合国力要素的潜在支配力和巨大影响力。
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角度看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问题。 答: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发展,在于培养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主体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往往占有基础地位,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体系的关键,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认同性实力,主要包括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及其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具有共同思想基础的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文化软实力依靠价值观的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层面、理想层面、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其次,共同理想的团结力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奋斗目标与发展方向;再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振奋力;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道德规范的核心。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证。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更加突出。在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方面,除了在策略上抵制和防范外部势力对我进行的渗透外,其根本途径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并完善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和感召力,来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的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优越性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党全国人民都要从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迫性、重要性、长期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下去。
高规格
本TXT由“文库宝”下载:http://www.mozhua.net/wenkubao
范文二:研究生中特考试答案
研究生中特考试答案
考试题型
一、辨析题(4×5=20分) 【答题比简答题更简洁】
二、简答题(5×10=50分)【答题比辨析题更充实】
三、材料题(1×10=10分)【紧扣材料,分析,理论观点】
四、论述题(1×20=20分)【阐述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试题范围主要内容包含在“复习提要”中,辨析题不在此范围内。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关系,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是在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指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制度:
第一层是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层是基本制度,其中包括
1)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属于基本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包括
2)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第三层是具体制度,都是既遵守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共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形态上的表现。
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基础,理论体系是指导思想,制度是根本保障。
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的具体体现,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三位一体,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总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论断;
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等。
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解决了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义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关键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重大课题,
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形成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更大任务,
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目标要求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
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大论断,
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1.战略机遇期内涵,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
2.战略机遇的提出与界定: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段话当年被写进中共十六大报告。
3.抓住利用机遇的6个点: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中国发展。
(2)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
(3)“后危机时代”发达世界自顾不暇。
(4)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更加成熟。
(6)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
2
4.面对机遇的挑战和风险(好坏两方面)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我们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两个意识,在两个判断和两个意识的统一下,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握在国内国际大局上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4】如何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1.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提高国内发展质量、更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提高积极质量和效益。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5】.为什么要推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
1.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体制性障碍。只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破解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2.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经过这几年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 2003——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9年较快增长,年均增收540多元,尤其是2010年、2011年出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可喜局面,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此有所缩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到城镇定居的种种束缚正在加快解除。到2012年底,全国农民工数量已突破2(5亿人。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加强了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交融。彻底免除农业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到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上,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城乡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小块土地经营占主导地位,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整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的主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人民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相统一的民主
人民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人民民主是全民民主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3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证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7】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的含义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不是要根本改变政治制度,而是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
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和主要任务
(1)成就: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始终贯穿于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同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
二是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
三是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五是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2)任务: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方针: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点:
(1)“三个更加注重”
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更加注重发挥发至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制度建设:十八大突出强调了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问题,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8】.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思潮有多种类型,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存在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
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4
【9】谈谈你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
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四是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10】我们应该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1.贯彻两个“同步”、两个“比重”、两个“公平”、两个“机制”的思想。
主要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
2.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途径:
1(正确处理人民 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三是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当前利益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进一步追求,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积极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重视各种社会组织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
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利益引导机制,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健全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税收政策等调控措施,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科学有效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努力缩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差距,减少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
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研究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是对社会终极价值的追求,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约束。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 第一,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认识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对公平正义的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因此,应该把公平正义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讨论。
第二,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在不同领域,公平正义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政治领域的公平正义主要强调政治权力和民主权利合理合法的行使,社会领域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为保障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因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人群进行分析。
第三,公平正义是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和差别。从理论上说,尽管可以明确公平正义的具体含义、原则和评价尺度,但在现实中公平正义的实现却存在着千差万别。从实践上说,公平正义的实现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提高的过程。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创造了根本条件,还需要通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来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来体现和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某些领域分配秩序混乱,存在着不规范收入甚至非法收入;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等。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四是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五是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缩小民生差距、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而增进社会和谐,根治复杂的经济社会复合问题,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体系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劳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均等化,生产、消费以及安全服务均等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坚决纠正和防止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 6
建立健全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信息反馈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必须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三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与之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便于监督检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情况;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11】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
社会管理水平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目标,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一是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二是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 六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七是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八是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12】.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1(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要实施大气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制定综合防治战略和控制对策。积极推进区域协调治理。目前,靠单个地方进行污染防治难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经验,树立区域视野,建立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支撑技术体系。
2(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中国干旱缺水严重,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正在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
要大力建设节水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基本完善,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立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加大经济手段的运用力度,明晰水权,形成水权交易市场,通过价格杠杆调控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节水的风尚和合理的用水方式。
3(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承载力
当前,我国土壤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业生产,污染事故频发。
要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充分考虑土壤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土壤环境 7
质量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经济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法规政策,研究起草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制定农用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的监管等管理办法。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研发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和装备。引导公众参与,制定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广泛宣传土壤环境保护相关科学知识和法规政策。严格目标考核,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4(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长期以来,由于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我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同时,中国是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四亿人的生存遇到沙化的严重威胁。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减少人对自然的过度干扰与侵害,做好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坚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开发、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坚持保护优先,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加强综合治理,给林草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做好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是推动节能减排。通过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从我做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五是完善体制机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要解决发展观念的认识问题,还必须在实践中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在宏观规划、制定政策、经费投入上体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明确导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13】.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4】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
1(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反映了党对
自身历史方位转变的深刻把握,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依据。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一是执政考验。事实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为不易。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等。所有这些,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改革开放考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这是一场新的革命,党要领导和推进这场革命,自身必须坚强有力。面对改革开放日益呈现出的新旧矛盾、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执政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
三是市场经济考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新型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必然会遇到各种突出 8
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此外,经济领域中的交换原则也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乃至党 三是宗旨意识。党来源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增强宗旨意识,就要时刻防止脱离群众,牢记权为民所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实际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
四是使命意识。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90多年的奋斗,我们比 9
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时刻牢记党的崇高使命和人民重托,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15.概述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 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中国主张同周边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亚洲。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求同存异,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包括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密切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现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对其他区域合作构想持
开放态度,欢迎地区外国家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工作积极服务大局,妥善的应对乱局,积极地开创新局,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16】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征
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发展自己维护世界和平;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发展道路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展开了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大讨论。
国外学者对中国发展道路给予充分肯定,意识高度肯定中国经济的发展,二是越来越认同中华文化,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公众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共鸣和影响力。三是肯定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其世界意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二,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10
范文三:研究生中特考试答案
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1、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由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大块组成,国有经济的两大支柱分别是“国
家对土地的控制权和民间的有限土地使用权”、“国有的金融及大型企事业机构”,联系实际
阐述国有经济的两大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功能。
答:国有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中国经济的四大支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国”,一部分是“民”,因两部分互为支撑,故称
为“国民”经济模式。由于有了国民模式,就解决了计划经济缺动力、市场经济缺情义、福利
经济缺效率的问题。国民经济空前地调动了全国工商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企业间的激
烈竞争,导致物质生产极大丰富。
国有经济两大支柱发挥的巨大功能表现在:
(1)土地国有体现出人道主义和平均主义的人情味道。拒绝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拒绝
土地成为主要商品和赢利对象,就是让农村人耕者有其田,城市人居者有其屋,让地球上五
分之一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而非流离失所。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转让还能使国家支出减少对税
收的依赖。
(2)基于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存在,政府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税率,可以通过宏观
调控去保障国内市场秩序,可以防止外力冲击,防止中国经济的血管被西方经济寡头切开,
并狙击他们垄断地球资源的企图。中国国有的企事业机构还担负国防和基础高科技的研发和
生产任务。
(3)基于国有事业机构的存在,中国科研、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等中小型家庭企业
很难承担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远超世界上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
综上所述,以家庭和社区企业构成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资本市场是两只翅膀,让中国经济
得以腾飞,搏击长空。而国家土地控制权和大型国有金融和企事业机构是两只腿脚,保障经
济安全,让中国经济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不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风浪中沉没。削弱中国经
济四大支柱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摧毁中国经济。
2、社区和单位与行政的“条条”“块块”重合成弹性的开放的立体网格是中国“社稷”社
会模式的四大支柱之一,试比较中国的立体网格“社稷”与西方市民社会的不同之处。
答: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成主体:市民会社由个人构成,社稷网格由家庭构成。
2、基础成分:市民会社的基础是阶级分层;社稷网格的基础是平等的社区和单位。
3、内外纽带:市民会社的内外纽带是法权;社稷网格内外的纽带是家庭伦理。
4、经济特征:市民会社是集团利益博弈的依托;社稷网格内的单位和社区也相互竞争,但
家庭为自身福祉在其中“择木而栖”,自由流动。
5、社会关系:市民会社与国家有清晰的“群己权界”,维持权益争夺的动态平衡;立体网格
的社稷官民一体,公私一体,维持官民距离远近的动态平衡。
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构想和建议,充分体现了中
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其表现之一,就是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务实的科学态度,在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其原因是:
第一、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大格局没有变。从世界来说,和平与发
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
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来说,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
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
阶段等等。十六大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是顺应发展潮流。 第二,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生的深刻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党的十六大时期
相比,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政治层面来看,一是美国和北约调整了战
略,把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了我国周边;二是欧洲通过《里斯本条约》,加快了一体化进程;
三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发生的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
重创了世界经济,也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特别是削弱了美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四是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五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经济层
面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恢复好于预期,但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的房地产
和金融业等支柱产业受到重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家庭负债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
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增长放缓;二是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三是
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更大的
动荡,对新兴经济体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四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
快;五是全球博弈更趋复杂,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这些情况表明,在总的格局不
变中世界经济政治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我国来说,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有机遇、有挑
战,机遇很多很大,挑战也不少不小,但总的特点是机遇大于挑战。
第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方面,要看到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总量大,
同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占世界百位左右;二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任务突出,同时投
资与消费关系失衡,国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居民消费率偏低;三是经济增长
速度快,同时经济结构升级遇到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力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实现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大;四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需求提升,同时教育、医
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社会建设的投入和发展还有各种困难,实现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大;五是“80后”、“90后”青年逐渐成为社会主体,新一代人的
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同时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特别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核心
价值任务艰巨;五是民主法治不断推进,同时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要求提高,对于拥有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六是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同时社会分层
加剧、社会矛盾增多,对于党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领
导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条件比改革开放
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好。一是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优势。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特
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日益显现。二是我国经
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大幅度增强。这为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平稳较快发
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四是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加快发展。总起来说,我国有机遇,有挑战,还是机遇大
于挑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4、科学发展是今后五年乃至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联系实际论述什么是科学
发展?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答: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
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
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充分
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因如下:
这源于我们深刻的国情矛盾。温总理在9月5日的讲话中提出中国面对两大突出的问题,首先就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它的新意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界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两类,第一类我们称之为私人消费、私人需求。现在通过市场化改革,通过开放市场,我们可以充分地得到满足,尽管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个人的体会,你到美国、欧洲,发现餐馆的服务远不及中国。私人消费通过充分竞争,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服务水平,我们接待老外他都感叹。第二种需求是什么?是公共消费需求,也就是对于教育的需求、卫生的需求、社会治安的需求,特别是对环保的需求。恰恰公共消费需求是随着人均水平提高而与日俱增,而且消费弹性高于以往,而我们的政府不能有效地提供这些服务。这一对矛盾,是结构性的,因此政府就将它作为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来提高有效供给,使得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提供它的数量、质量和可及性,而且价格相对合理,是可接受的。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发展。第二个矛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根据这两大矛盾,温总理提出来要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发展模式的命题和任务,点出了“十一五”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国现在要从盲目性到自觉性来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国情矛盾迫使你必须创新,必须主动创新,去迎接这个挑战。
5、有种观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比科学社会主义更先进,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的改革应以民主社会主义的“瑞典模式”为样板。请针对此种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答: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1、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触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根基;3、民主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平分配”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
(二)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
第一,二者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建设上存在诸多不同。
第二,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不具有“普世价值”:
1、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形成全社会的过度消费,严重削弱了社会资本形成的能力;2、过度的高税收必将抑制企业投资积极性;
3、财政赤字惊人,通货膨胀严重;4、怠工严重,经济停滞。
综上所述,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目前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
6、 解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
答: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7、一般认为,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进路,即范畴→思想群,思想群→系列,系列→体系。请运用这个方法,简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构成。
答:理论体系,是由范畴(或概念)、命题、规律、理论等通过一定的耦合方式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范畴是反映和概括客观事物的普遍和本质联系的基本概念,是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之网的网上纽结。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坚持共产主义为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包括: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或“简单规律”,是由范畴通过一定的辩证运动结合而成的,是客观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不断重复的联系的表现,是比范畴更复杂、更深层次、更具体的认识。(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或者说简单的规律是范畴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通过一定的辩证关系结合而成的,是范畴之间关系的表现。(如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命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一是从历时态的纵向维度,即历史阶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第二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阶段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从共时态的横向维度,即从内容构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十三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分别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和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体系”
从历时态的纵向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同历史阶段,分别产生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可以看作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系列”,理论体系是三大
理论成果辩证运动的结果。这个辩证运动,是一个“合题”,是“系列”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的结果,是辩证的统一。针对三个主要的共同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理论成果根据各自的时代条件和具体认识,分别做了各自的科学回答。
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中,核心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阐述你对这一范畴的基本内涵的理解。
答:(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3、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坚持共产主义为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1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优越性?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三权分立”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精巧设计。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资本阶级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他们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间的利益冲突。所以“三权分立”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分权和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统治的有力工具。第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分立”在中国是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第三,“三权分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治腐败的最佳政体。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答: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1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联系实际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
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我们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积累了宝贵经验。
2、始终把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将其上升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不仅要求物质文明建设要搞好,而且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同志所说,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二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三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认识。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引领层面。我们党所代表的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先进的文化。作为先进文化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必须能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四是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
3、不断丰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内涵。改革开放之初,针对“**”造成的道德滑坡现象,我们党强调要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逐步扭转社会风气,“五讲四美三热爱”成为当时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文化领域形势更加复杂,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思想蜕化、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通过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倡树立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观念等,以此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内容。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人们的新需求,通过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范文四:研究生中特课程考试
1.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阶段性新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 社会主义还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上的,因而具有不发达的特征。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八个新的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 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 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 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 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 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新世纪新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和重大 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 段的具体表现。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 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 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 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 合,互相促进。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 策,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 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说, 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 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 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 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 如何坚定不移的走好科学发展的新道路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虽然我国经济发 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拖累下,面临着下行压力。但从长远看,仍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只要我们自觉把科 学发展观作为一切工作和学习的指针,努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上来,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到依 靠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再保持 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較快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梦也将会得以逐步 实现。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其根本目的是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在推动经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基 础上,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包括产业 结构优化、收入分配公平、人民生活富足、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使 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上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越性。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要围绕稳增长的首要任务,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坚持以保障和 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促进国民经济尽快转向内生、自主、可持续的有效增长,实现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可以预见,只要我
们下大力气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就一定能够突破资源环境和核心技术的双重约束,在未来的国际生产 力竟赛中赢得新优势,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既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 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勁的有效手段。当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将 重点放在三个方面。需求结构,要在保持适度投资率和出口的同时,加快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 着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产业结构,要在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通过现代服务业发展来不断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着眼于未来发展,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城乡和区域结构,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 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及其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較强的 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有序集聚人口和完善公共服务,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和现代化产业带,形成由东向 西梯次拓展的良性经济增长态势。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突出自主创新的战略核心。这些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做出了不懈努力,虽然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效果不尽理想,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自主创新乏力,对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硬约束。国内外 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只有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 2006年起 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提出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整体目标和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刻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长 远战略部署。当前,要认真落实这一发展规划,一方面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 研究和原始创新活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快建 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 生产力转化。同时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和创新热情,为中国经 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 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过 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绝大多数产业已经具备了内生增长能力,市场机制渐趋 成熟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只要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遵循市场规律,就能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性资源 的巨大的动力。 用市场机制来推动科学发展, 需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 使政府从直接控制资源,直接投资和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中解脱出来,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 性活动。政府的主要职责要加强宏观决策、制定规划和政策、创造良好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与前沿研究、事关国 家全局的战略技术研究和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 的推广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市场机制对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对制约我国经济 发展的关键重大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
3. 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新方式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是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到,这是正常合理的现象。一是因为从中国经济发展 的阶段及时空条件判断,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难以持续,中国正从此前的高速增长期换档到中速增长期;二是 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逐渐从投资的增长、从要素资源投入的增长转变到投资与消费的共同驱动和生产率的提高上;三是 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人们理念、政府管理方式上的诸多脱节矛盾,导致了许多发展矛盾的积累。这些都需 要通过“中速”和制度调整加以消化、处理。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既是经济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改革深化的 需要,有助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速增长,是指 5%-8%的增长,这个时期同样会持续 15-20年时间,我们需 要适应这样一种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时下人们谈论经济形势时常用的一个名词。然而,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在 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却是一个并不容易把握的重要问题。
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阐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不论是从消费、投资、出口方面看,还是从生 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看,都将出现一些重大的趋势性变化。这些趋势性 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总起来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 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 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 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如果认识不到这些发展变化或者不愿承认这些新变化,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继续闷着头铺摊子、不看市场需求上项目,不仅在实践中难以为继,而且将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贻误转方式、调结 构的战略时机,从而犯下不可逆转的历史性错误。
移的 , 是水远不变的。”在新中国建立之后 , 我们党继续坚持并发展了同民主党派的合作 , 帮助民主党派顺利地渡过了社 会主义的改造关 ,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党中央和**及时地总结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 期合作的历史经验 , 肯定了多党派合作比只有一个党好 , 并提出了“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的方针。**也说 :我们党 的寿命有多长 , 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 , 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同时 ,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 , 共产党人在与民主党派以及其他同盟者合作共事中 , 必须牢牢掌握领导权 , 无论是在民主 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 , 都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 共产党人不同于其他民 主政党的特点和优点是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 , 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 ,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 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 ; 在理论方面 , 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 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 的忠实代表 ,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这是我们党在多党合作中居于领导地位的重要依据。
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同党有过长期合作、 共同战斗 的历史 , 是党的亲密战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 他们同共产党合作 , 共同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 , 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 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 , 他们同共产党一起 , 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的政策 , 为和平民 主而奋斗。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 , 各民主党派公开宜布 , 站在人民革命一边 ,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 为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奋车 ,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 国成立后 , 各民主党派分别召开了中央会议 , 修改了章程 , 宣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 纲领 , 这些都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多党合作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 阶级的消灭 , 随着知识分子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原来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民主 党派 , 在共产党领导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成了他们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 国者的政治联盟 , 为在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可见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 , 从中国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 出发 , 经过氏期的斗争实践 , 逐步形成、 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 是政党体制的一个创造 . 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 , 根本不符合 中国的国情。 首先 ,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要求共产党领导 , 不存在实行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 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 其次 ,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 ,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 再 次 , 在社会主义中国 , 政治上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 , 他们的根本利益、 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 根本不需要人为地建立互相对立和互相争夺执政地位的两党或多党制 , 根本不容许党和人民的精力放在互相争斗的内 耗上。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 , 竭力鼓吹在中国推行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 , 这实际上就是否定和取消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在 11亿人民的大国中 , 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彻底毁灭 , 中国就将四分五裂 , 必 将出现国无宁日的大动乱 , 社会将会出现大倒退 , 全国各族人民将会遭受大灾难。这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全国 各族人民所坚决反对的。
6. 如何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对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具体地说,一是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 益性文化事业;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的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三是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出版单位和社 科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 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四是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 的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
②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 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实施 科技带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做大做强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基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二是要繁 荣文化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三是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 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 广为流传,谁就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这就要求做到:一是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 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二是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 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新闻信息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扩大有效覆盖;三 是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 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④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这 就要求:一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培育一批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支持海外同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 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 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开创中华文化新风貌新 气象。
⑤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队伍。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造就一批人民 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能考)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必杀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 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从四个基本方面界定了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二是培育“四有”新 人,明确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三是坚持“三个面向”,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四是强调科学的民族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
在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一系列的重要方针和原则。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近文化创新。第四, 坚持立足于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 管理。
在建设中,我们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其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理 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几率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 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整体标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要始终按照“四有”这样一个整体标准去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 持和人才支撑。
在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为 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核心 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 值体系的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教育 建设的全过程。
在建设中,我们必须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中个中华民族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要做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坚持自护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普及 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还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加强教 育科学文化的建设,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 神的宣传教育。时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已创造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 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 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珍惜年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培 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 21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7.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十八大以来,**同志在多个场合发表了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以 习**讲话精神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湘西建设,并促进我州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十八大以来**同志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 首先,辩证地继承。其次,创造性转化。第三,创新性发展。最后, 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他在 2013年 11月 26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 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 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 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 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 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 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 以来 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 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去年 12月和今年 2月,中央政治局先后举办主题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集体学习,**提出“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同志在 2013年 3月 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 80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 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 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 用。
2013年 12月 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 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 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 尊道德、 守道德的生活, 让 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今年五四青年节,**同志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重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自信对于青年而言尤为重要。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中,就曾有部分激进人士出于对国家富强的渴求而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但历史已经证明,对传统文化的割 裂,只会严重戕害一个民族的进步。因此,**同志特别文化自信,目的就在于让青年人迸发活力,引领起文化自 信的新风潮,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 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 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 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 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 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 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在 3月底至 4月初访欧期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部系统阐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在比利时欧洲学院演讲时他又指出,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他还与全体中 方官员一道,在出席宴会时身着“习式中山装” ,被解读为意在“展示文化自信” 。
这种大密度的讲话显示**对文化自信的思考, 他念念不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从更高层面上追求文明 复兴。在“ 8。 19讲话”中,**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将要走的政治道路之间的关系:“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 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在**这里,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成为政治 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及其代表的执政党向中国传统回归,绝非出于个人好恶和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迫于形势
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文化既是民族复兴的标识,也是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来 源。当前的中国,既面临着价值多元化、社会转型的冲击,也面临着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阵痛。要实现中国梦就必 须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这首先需要文化自信的觉醒,来构建起充实的、富有张力的而非虚无飘渺的精神文化 体系,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支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079b600102e2mw.html
8. 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这里所讲的社会管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化 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 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正确把握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取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 平的基本前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始 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 管理、人性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二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多元 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 力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 求和社会矛盾,既要“左顾右盼” ,又要“瞻前顾后” ,使社会管理能够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刚性” 、协调各方利益的 “柔性”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弹性” ,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四要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 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 不可偏废, 既要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 规范运行, 调控有力,又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 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根据上述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 化水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在思想观念上,要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在管理主体上,要从重 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 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解决好越位、错 位和缺位问题。在管理方式上,要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要改变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 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更加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 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在管理环节上,要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 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努力摆脱总是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 治理,更加重视民生和制度建设,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 在管理手段上,要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努力改变社会管理手段单一的问题, 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充 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上述转变概括起来说,就是要 实现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政府 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 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构建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
9. 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既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 力,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统筹协调,对各种矛盾进行妥善处 理,人们才能各得其所、和睦共处,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实现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顺利地向前推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方面相继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 :从计 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 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 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 利益差距 有所扩大 。
矛盾对抗程度有所增强 。
统筹协调好利益关系,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当前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利益密
切相关。
面对改革攻坚时期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益调整越来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把统筹兼顾 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推出,要注意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充分考虑 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众的利益,切实找准大多数群众 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最大限度地反 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 使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大多数群众所共享。 当前, 要特别重视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一套能够不断解决利益矛盾、妥善化解利益冲突、有效促进和谐的利益调节机制。
从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的目标指向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平衡群体利益诉求,化解群体利益矛盾,减少群 体性事件的发生,以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目标;二是通过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增加和谐因素,使社会成员充满激情和 活力的工作、学习、劳动和创造,以实现社会充满活力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在。 从当前各种利益关系的状况出发,我们必须通过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以达到构建和 谐社会的目的。
【科学设定利益格局,明确利益调整导向】 从现实生活来看,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许多方面,从根本上讲,主 要包括:以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利益,这方面利益的实现主要靠基本公共服务来保障;以居 民收入为主的经济利益,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表述,总体目标是“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 贫对象大幅减少” ,具体导向是“两同步” “两提高” ,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加强利益调节法制建设, 健全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利益矛盾调处机制; 基本权利保障机制。 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 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 群众利益的行为,以形成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利益调节 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不同利益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又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法律及相关 制度、政策,努力为不同所有制、地区、行业的社会成员参与平等竞争、保障各方利益创造良好环境。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一是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是改善民生与创 新管理的关系, 四是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的关系, 五是政府主导和利益主体的关系, 六是增长幅度与实现时效的关系。 只要我们始终把统筹协调利益关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并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保证人民 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一定能够开创出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作者为山 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http://www.sxrb.com/sxrb/cban/C2/1705601.html
10. 如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 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求“把生态文明建 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 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节能减排 ,鼓励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脱硫脱硝、生活垃圾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抓好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建筑、商业民用等领域节 能减排。 2013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86%、 8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5%, 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 1亿吨。搞好用能管理,抓紧落实年度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 二是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绿色矿产,推进城 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启动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 “双百工程” 。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四是继续开展节 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节约优先 、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方针,调整优化能
源结构,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发展安全高效煤 矿,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 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清 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 电站。 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 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促 进光伏产业摆脱困境。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三是加强能源基地建设。 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 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 力。 四是加强能源运输通道建设 。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加 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第三,搞好生态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 势 。一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 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 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 全战略格局。 二是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 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 在生态脆弱地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 提高补助标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搞好森林草原管 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四,增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 一是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 2013年与 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 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 2%,氨氮排放量减少 2.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 3%。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 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严格考核各地年度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推行主要污染 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污染物新增量。 二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深化“以奖促治” 政策,加大连片整治力度,有效遏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 水平。 三是加强 PM2.5监测、信息发布与综合治理 。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 74个城市 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 2013年要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在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 PM2.5在内的 6项指标监测。制定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 案,在 12月底前对外发布监测数据。 四是深化重点流域污染综合防治。 对重点流域优先控制单元分类制定综合治理方 案,采取“集中支持” 、 “一湖一策”等政策措施,优先保护水质较好的控制单元。加强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
第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一是组织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 ,发布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二是落 实《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继续组织实施 5省 8市低碳试点工作方案,启动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 低碳城市试点,鼓励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开展低碳产业 试验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试点,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 三是稳步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 推出经国家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交易产品、交易平台和第二方审定与核证机构,促进自愿交易市场公开、公正和公 平,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继续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积累经验。 四是建设 性参与国际谈判。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公平原则、 各自能力原则, 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五是广泛开展政策对话和国际合作 。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对话交流与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以 大国双边为重点,以多边合作为纽带,以南南合作为突破,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各地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 作的参与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六,搞好相应制度安排。 实施鼓励分布式能源建设、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煤层气入网的政策。研究建立 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 制度。开展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试点。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今年 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
11.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与主线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建设规律的重要体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
水平,归根到底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 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历史和实 践证明,把握和运用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 总体要求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 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个总 体要求 ,明确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键,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要增强忧患意识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 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 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 二要把握“一条主线”和“两个坚持”的方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 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两个坚持”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要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 各方面。 三要把握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创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 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个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在党的建设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拓展的,既体现了党的建设一以贯之的成功经验,又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 进的时代要求。 四要把握增强“四自能力”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依靠自身力量修 正错误的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 纯洁的根本途径。五要把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任务。这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 性和纯洁性的战略任务,也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人民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途径。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坚持强化科学理论武装 。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三、提升党的建设科 学化水平,必须积极 发展党内民主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 , 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 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五、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党的 纯洁性建设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 党的优良传统。 六、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努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 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中着重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http://qmx.xjkunlun.cn/jgdj/jglddk/2014/517817.htm
主线 ,按照词典上的解释,就是占主导地位或主要统领事物发展的线条。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 化水平,必须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 主线 。
这是由世情、国情、党情所决定的,是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我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这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带来 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1/25/21604243_0.shtml
范文五:研究生中特考试资料
老师的PPT
课堂留疑
如何开展文化建设
1.基本思路应为: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有扬有弃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同时,要广泛地借鉴国外文化建设实践经验;
2.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加强国家文化战略建设、加强文化繁荣发展战略的建设。国家文化战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二是要创造性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三是要积极吸纳国外先进文化;四是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五是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与文化主权。
3.注重文化发展的战略建设:一是要建立文化利益整体态势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要选择文化繁荣发展的最优战略路径;三是要确定文化利益实现的战略重点;四是要加快国家文化安全之下的文化国际化发展。
4.文化利益实现的对策:
4.1关于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利益实现的微观对策选择:一是在个人文化利益的实现方面要提高个人文化消费支出,促进个人文化利益总量的增长;在企业文化利益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产业文化
利益方面,要进一步开拓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产业文化利益实现的资金实力;
4.2关于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利益实现的宏观对策选择:一是在区域文化利益方面,要弘扬区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二是在国家文化利益方面,要促进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
4.3 再次,关于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利益实现的国际对策选择。一是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要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二是在文化战略方面,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的国际发展路线。三是在人才方面,要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优势,为文化利益的国际化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四是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要打造文化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解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1.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如何解决迷信文化流行的问题
2.1各级党政部门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现代迷信的危害性。
2.2清理整顿传播渠道,净化社会环境
2.3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普及科学技术
2.4加强法制建设和市场秩序管理,切断**等不法组织利用现代迷信来危害社会稳定的途径。
2.5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场所和设施的管理
2.6树立新文化观念,迎接加入WTO后世界文化冲突和融合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文化的弊病
1.中华文化疏于公共空间;
2.中华文化疏于实证意识
3.中华文化疏于创新观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
●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3.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4.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 5.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有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关于科技进步的一些反思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以微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变革着人类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也引发了一些反思: 道德的原则与作用
道德的原则:
1. 结果主义原则:正确的做法、符合道德的事情取决于我们行为的后果
2. 绝对主义原则:道德有其绝对的道德原则、职责、权利、不计后果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1.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身体素质的弱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机械化与
机械智能化趋势,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劳动强度与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的身体素质;当人们因为在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少、越来越轻松地从事体力劳动时,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由于得不到应有的运动而萎缩或退化或基本功能减退、丧失,各种不曾常见的疾病蜂拥而至,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2. 人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
由,随着高科技产品、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人的肉体反而受到的牵制就越多,人作为一个自由人的属性就受到更多的压制,如“手机综合症”;人对技术的依赖的另一后果是人的精神受到压抑,科学技术开始支配人的内在世界。
3.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知识、智力的发展负面影响
高科技产品的构造越来越精密,生产流程越来越复杂,但其使用却越来越程序化、“傻瓜”化。绝大多数人只能被动地按照给定的程序来使用和适应这些产品,人类智力中那种非程序化的复杂思维与想象力弱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停顿甚至退化的趋势,这将严重制约人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和智力潜力的合理开发。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它在给人类带来各种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文化强国是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渗透到各个方面,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设文化强国有以下战略意义:
1.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我国的社会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而文化能够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建设文化强国,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有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化解。这时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
3.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大批走向世界,如果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
4.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
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1.要有选择性
2.关键是创新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1.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3.在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创新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1.首先要理性看待中国文化,辩证地去汲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全面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要看到不足的方面。
2.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对精华的部分,我们一定要努力的继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支柱和思想的引导。而且这种保护不是盲目的保护,而是有方向的保护,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3.最后,我们要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
科学技术进步间接和直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直接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发展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在正确伦理道德的引导下进行,使之朝着造福 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
!
1.科技进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 1)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其进步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变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本身,包括人的创造能力和需要等等,从而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形成人类新的生活条件,进而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而伦理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行动的规范,不可避免要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的影响,即任何时代的伦理道德是与当时人类生活条件分不开的,是受当时人类社会条件所制约、决定的;
2) 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类生活条件而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直接影
响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出大量的新的伦理关系,引起人们广泛的有关伦理问题争论。像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克隆人”技术、网络技术等等,都带来了值得人们关注的伦理问题
3) 由于科学技术不可避免地对伦理道德的发展会发生影响,因而其进步是促使
伦理道德观念更新和变革、推动伦理道德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
4) 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促进伦理道德的进
步,对伦理道德的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或后果,也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效应或后果,导致伦理道德的败坏
2.科技进步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1.各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2.税收失调
3.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
4.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加剧
5.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呈正比关系
缓解贫富差距的对策
1.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人口素质,缩小贫富差距
2.运用税收手段,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
3.打破垄断行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有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几个问题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哲学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二)政治主张。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政治主张,总的说来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其中有些东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三)经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经济思想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重视发展生产。由于农业生产是人们的衣食之源,
(四)教育思想。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在教育方面的大量言论和实践活动,对后世影响很大。
(五)道德修养。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人。物质文明需要精神文明的配合和保证。我国的传统道德,能够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0新人提供丰富的营养。 (六)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或民族虚无主义
2.要反对复古主义
3.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既然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那么对传统文化就不能够全盘否定或者全部接受,而是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批判继承历史文化的遗产,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的现代化关系到中国能否从整体上实现现代化# 能否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 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始终没有在文化的选择中进行准确的自我身份定位! 中国人或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自信# 甚至自负& 或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信心# 甚至彻底虚无!
1.首先# 主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2.其次# 以胡适$ 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
3.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现实中# 马克思主义却陷入了合法性的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元素! 寻求中国传统
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
第二!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
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无产
阶级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结晶" 在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
程中不断进行着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成为当下中国的
主导文化" 然而!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改变!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一方
面要结合现实!
总之!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 文 化 的 现 代 转 化 ! 面 临 着
*马 % 中 % 西 & 三种文化形态的选择% 吸收和借鉴" 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转化! 必须面对现实! 面向未来! 以时代为转移! 以国情为准绳!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道德建设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意义
1.首先,弘扬传统文化的整体原则,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2.其次,以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修养而形成的儒家伦理为系统,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道德提供思想基础;
3.再次,汲取儒学/天人合一0的积极思想内涵,为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
4.最后,是为政府实施可持续性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5.
6.
材料中找不到的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5.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国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1.自然环境复杂。中国的总土地面积巨大,位于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地面积只是0·8hm2,只达到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由南至北,由西向东,千变万化,各种极端气候也时有发生。
2. 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强度大,侵蚀重,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目前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三百多万平方公里。3. 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3.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巨大、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已经超过了可耕面积,四亿人口正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五百亿元人民币。
4.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
5. 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目前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两千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洪涝干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问题: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政府和地方组织在环保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环保部门的决心,整治力度越来越大,手段也屡有创新。但事后却没能真正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为什么环境污染事故如此频繁的发生呢?很明显,正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越来越频繁的环境事故。其实,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又都明了现在的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接二连三的违背这一众所周知的理论,为何? 原因不难发现,之所以频现污染事故,与企业的侥幸心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污染违法成本低有着很大干系。而最根本的症结,恐怕还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这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明明知晓污染的厉害,却放任那些辖内的企业污染环境而不去严格的惩治。以下是引用腾讯新闻的评论,很有道理——“由于企业天生的逐利性,环保投入等成本是能省则省,经常存侥幸心理;而地方政府,明明知道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也或因官员们对GDP速度
的需求,以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没能求得起码的平衡。地方政府扶植企业、服务企业,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如果居民的住宅楼和企业超标排放废气的烟囱比肩,村民的水源与企业超标排放废水的河道比邻,当企业一边发展壮大,一边污染河流、空气,破坏自然环境,危害民众健康,即使企业上缴利税创造了再高的GDP,又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呢?这个悖论是一个困局,走不出这个困局,密集的环境污染事故注定会持续发生下去。” 前几年国家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就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绿色主义,虽然这条路子相当困难,但是其指向是正确的,之所以成效不大则在于社会的监管力度不足,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监管,我们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当下的矛盾在于,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停留在事后的惩罚上,应当在污染的前阶段,预防为主。“在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上,地方政府担着更大的责任。‘顽症需用猛药医’,希望地方政府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
结合一下当下国内的一些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一下题目中经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石药中润公司的“药厂排污问题”,其实背后的是联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知名大企业陷入“污染门”的事件,比如紫金矿业、哈药六厂都曾陷入污染门而不能自拔,去年的陆良化工、苹果、江铜再赴后继,公众的神经对此早已不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