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一)
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着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感触颇深。
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将他多年的教育体会分门别类地做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也不由地思考了从教几十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做最好的老师》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体会,即“做最好的老师”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两点:(1)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2)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老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
“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润物细无声”的
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师”。
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二)
假期里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两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三)
做最好的老师,这是很多求实老师的共同心愿。这里李镇西老师也告诉我们,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
现在我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智力活动上的一个进步,教育理论上的一个刷新。怎样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老师“,作者以从教近三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这非常简单。就是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
但这看似平凡的小事,几十年坚持下来就能成就一位不同凡响的教师。所以,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充满智慧与思考的职业,一种需要道德与正义感和毅力的职业,一种充满爱心与民主意识的职业。
在整本书都拜读之后,除了尊敬和祟拜之外更多的是感概,如果每个学校都能出一个李镇西或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中国的教育会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
掩卷深思之后,我心中仍有一困惑难心释怀。那就是作者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的善良和幻想的天性,因为他们本应该是做梦的年龄,不能时时睁着一双对周围世界充满警惕的早熟的眼睛。的确,不应该使少年儿童,小小年纪便看透了世界而变得世故成人化起来,但必须明明的的地、毫不拐弯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正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千万注意不要让儿童的思想和心灵在接触不正义的事情时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迈上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的一个台阶。我认为,做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区分是非善恶,固守基本的道德底线。
范文二:《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刚刚踏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在这半年的期间我有过悲 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曾记得自己即将 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是那么雄心壮志,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 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然而一晃几个月很快就 过去了,心中却充满了迷茫,什么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 苦苦思索,一直在寻觅答案。
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记 载了李镇西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 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 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 感触。
打开书就被李镇西老师序言中一段话深深吸引,书中 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 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 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 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 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 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 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这段时间 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 没有超越自己呢?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 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老师也只是 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 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 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 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 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的老师就善于发现 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他看到的学生, 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 要带着 ?爱? 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 爱教育事业, 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 爱学生, 用真正的爱——师爱, 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 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 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范文三:《最好的知己》读后感
《最好的知己》读后感
《最好的知己》读后感
那天,我在书架上看到它,就情不自禁地把它买了,一回到家就手不释卷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了两个女孩都把对方当作自己最好的知己,她们无话不谈,一起逛街、一起上学、下课后一起去厕所,和对方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她们都为了这段友情倾囊付出,她们彼此温暖,但有时也彼此伤害。因为新同学的加入,她们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变得疏远,虽然最后她们之间的误会化解了,但是她们之间发生汞的那些不愉快的事,都已经成为了她们记忆中 的一部分。
书中的这对好朋友让我明白:好锚朋友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信任う,并且不给对方压力,这样的好朋友,才会是审真正的好朋友,而书中的小同给了太多的压力葵小卿,使小卿觉得跟小同在一起十分不自然,变从而她们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远。
我以前也愉一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我十分好强也十蝈分自私,她和她自己其她朋友说多几句话,我慌就会对她发脾气,说她不理我,这给她造成了勺很大的压力,终于有一天,她把自己所有的心馍里话说了出来,在那以后我们就再也不是最好蚊的朋友了。
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个形影不渗离的好朋友,但是只有
1 / 2
互相包容、互相理解、霁互相信任的好朋友,才会是永远的好
朋友。
2 / 2
范文四:最好的礼物读后感
精品文档
最好的礼物读后感
亚星—奔驶公司的德方副总经理普方在南京家里被4个刚成年不久的青年杀害,他们开始只是打算偷摩托车,后来到一户人家偷东西,被普方发现,情急之下就杀人灭口。可是,普方的母亲却请求法官免除他们的死罪,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改判,但为了纪念普方一家,住在南京的德国人和外国侨民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救助罪犯家乡苏北的贫困儿童上学。
为什么普方的母亲让法院免除罪犯的死罪呢?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那些罪犯的死,代表不了什么,也挽回不了什么,就像他们所说的:“那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法院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判了他们死刑。
尽管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同胞,在中国成立了基金会,有一个圣诞树,上面挂满了他们的愿望,经过的外国人就会摘下一个,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完成他们的愿望。
其中一个因为他们资助而上了大学的学生说,他将来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来教育农村的学生。正所谓,教育改变人生,他要用教育来改变家乡的现状。
篇二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小男孩喜欢上了一棵大树,大树也很爱男孩,小男孩经常到大树底下采集树叶做王冠,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小男孩和大树都很快乐。随着男孩慢慢的长大, 他对大树
1 / 2
精品文档
需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他把苹果变成了钱,树枝变成了房子,树干变成了船,尽管小男孩几乎要了它的生命,但每一次大树都给得很快乐。
假如我是文中的小男孩,我每次要完东西会给大树浇水,施肥,捉虫子,让大树也同样快乐,更茁壮、健康的成长,我不会锯掉大树的树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就象爱心树,他们都愿意给孩子最多的爱,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快乐!父母爱我,我也要学会爱父母,不能索求过度。
我非常喜欢这篇有感情的文章。我也希望每个同学都知道父母就是爱心树。
篇三
我看了《凯蒂最好的礼物》。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小女孩叫凯蒂,她的奶奶快要生日了,凯蒂想送一份特别的礼物给奶奶,就让奶奶带着她来到了美术馆,我很羡慕凯蒂能进入画里,因为进了画里能认识许多朋友。她进了画里一边寻找着那份特别的礼物,她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把那份送给奶奶的特别礼物找到了。看完这本书我学到了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凯蒂为了去找那份特别的礼物,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我觉得这本书真好看!
2 / 2
范文五:《最好的辩护》读后感
《最好的辩护》读后感
写在最前:读完此书,以我目前的领略能力和知识储备,自知只能感受到本书冰山一角的魅力。在第2、3、4中,我从书中选取了三段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来谈感想。
1、关于作者和此书
《最好的辩护》一书,其作者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律师亚瑟德萧维奇,他曾为辛普森杀妻案、克林顿绯闻案与弹劾案、泰森案等一系列轰动全球的大案担任辩护律师。德萧维奇1962年自耶鲁法学院毕业;28岁时即成为哈佛法学院教授,是这所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1981年,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颁奖给他,奖励他作为学者对于美国司《最好的辩护》封面法体制建设的卓越贡献。并被《时代》周刊列为“未来50大风云人物”。德萧维奇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大案撰写成书,著有《厚颜无耻》、《颠覆命运》、《合理的怀疑》等多部畅销不衰的作品。其中《最好的辩护》堪称解剖美国司法体制的经典著作。
《最好的辩护》中,德萧维奇讲述了其亲身经历代理的几起刑事案件的辩护过程。在揭示其作为辩护律师工作的同时,也揭露了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英美法司法代表——美国司法制度的一些黑暗面。美国的司法精神有这样的原则: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时势造英雄,在此大前提下,才有了孕育伟大辩护律师的机会。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他在法庭中力挽狂澜:既为弱者伸张正义;也为受争议的人辩护。在这些精彩动人的情节中,让读者感受到了美国真正的独立司法精神,引发了读者对美国司法体制的思考。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无罪推定”,而第二部分是“妨碍秩序”,第三部分是“打击不义”。每一部分被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着重讲述一个案件。本书没有其他法律书那般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让读者了解美国的社会现实和司法现状。随着故事的铺垫、叙述、案件的展开、分析、庭上的辩护、质疑、问询的一步步展开,生动而扣人心弦的案情让读者深陷其中,仿佛置身美国审判法庭。在该书中所展示的事实和我们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不一样的是,无论是检察官,还是令人尊敬的法官,都有可能出现违背正义与公正,而辩护律师只能据理力争,有时律师甚至会因此陷入囹圄。律师更会趋利避害,如作者德萧维奇所说:律师都是自私的家伙。这些,也让我对律师这个职业和美国的司法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关于序言中“司法游戏运作的关键性规则”——读后感
在本书的序言部分的最后,作者德萧维奇写到他为学生所总结的美国司法游戏可循的十三条关键性规则,内容令我深思:
规则一: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刑事被告是有罪的。
规则二:所有的辩护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了解并且相信规则一。
规则三:违反宪法比合乎宪法更容易给有罪的被告定罪,而在一些案件中,不违法宪法是不可能给有罪的被告定罪的。
规则四:几乎所有的警察对于他们是否违反宪法都说了谎,而这样做是为了给有罪的被告定罪。
规则五:所有的法官和辩护律师都知道规则四。
规则六:许多检察官毫不迟疑地鼓励警察,当他们被问到是否用违反宪法的手段给有罪的被告定罪一事说谎。
规则七:所有的法官都知道规则六。
规则八:大多数进行审判的法官,都会假装相信明明在说谎的警察人员。
规则九:所有上诉法院的法官都知道规则八,可是有许多法官仍会假装相信那些假装相信说谎警察的原审法官。
规则十:大部分的法官并不相信被告对他们的宪法权利受到侵害的陈述,即使他们说的是真的。
规则十一:大多数法官和检察官不会故意给他们都不相信有罪(或者较轻的罪行)的被告定罪。
规则十二:规则十一不适用于犯罪组织的成员、毒贩、职业杀手或潜在的告密者。 规则十三:没有人追求正义
我相信任何一个行业和职业,都有其运作的潜在规则,以达到这个圈子人与事的生态平衡。这也是最近即将毕业,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我所深思的问题。一些被理应认为是“龌蹉”之举,却是行业运作时理所应当遵循的规则。在职业的道路上,玻璃心和美好的愿景必须摒弃。毕竟小孩子才分善恶,成年人的世界是利弊。
对于律师这个职业,一旦接下案件,则是要打赢官司。律师会尝试用所有公平合法的方法让其当事人无罪开释,而不去想到后果如何。就好像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哪怕这个病患会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作为医者,也不应为此而后悔。
在刑事流程所采取的双方当事人论争的诉讼制度里,所有的参与者,包括刑事被告、辩护律师、检察官、警察和法官,都在寻求他们自己和职业利益的极大化。讽刺的是:在这个
体系中似乎没有人对正义感兴趣,但最终的结果却正好是一种粗糙的司法正义。
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核心已经腐化了:有赖于参与者越来越普遍地不诚实。这制度并不公平:它歧视贫穷的人、未受教育的人,还有少数民族成员。但是它并不是大体上不准确的:大量的无辜被告并未充斥于我们的监狱,我们的制度也不应该被不公平地形容成是“迫害”。
我们能有现在的自由,我们能有一个即使腐化不公、仍能疏而不漏的司法正义,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我们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论争的刑事诉讼制度:通过这一程序,每个被告都可以挑战政府。我协助有罪的被告或为被人看不起的人辩护,甚至还使其中的一些人无罪开释,我有理由相信这是我们会如此自由的一个小小代价。
这就是辩护律师的工作,特别当他代表有罪的被告时,他必须利用所有合法的方法来防止“全部真相”被发现。
虽然检察官比辩护律师更有义务发现“全部真相”,但是他们也通常必须加以隐瞒,至少对社会大众是如此。
在普通法系列的刑事审判中,法官的不诚实可能真是天生的。有时歪曲法庭记录是让有罪的人被定罪而不至于开创恶劣判例遗患无穷的惟一方式。法官霍尔姆斯曾评论道:“难以处理的案子,就像那些恶名昭彰的案件,使法律徒具虚名。”一些法官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困境,他们会将这些案件的复杂事实加以歪曲简化,让它们变得容易些。借简单事实取代复杂真相的方法,法官可以确定这些恶名昭彰的罪犯会进监牢,而不用创设危险的判例,因为这个判例可能会滥用到没那么恶毒的被告身上。这样的司法诈伪通常会被称为“法官的政治艺术”。
为何法官这种不诚实被允许,甚至是被赞扬的,这个是非常重要却无法回答的问题,它直接冲击着美国的法律体系。
3、第一部分无罪推定,第二章 人只会死一次——读后感
这是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个案例,乍眼一看这是一个看似很荒谬的命题。然而在法律和现实中,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者遇到了这样一桩案件:有这样一个假定:当一个被告在射杀一个他看来是活着的人时,实际上那是一个尸体或者是人偶,那么被告是否会构成杀人未遂?在这个案件中,被告在案发时被另外一人胁迫向被害人开抢,在此之前,这个人已经向被害人开了致命的几枪。问题在于,在被告人开枪时是否意识被害人已经死亡。这个尸体被杀两次的案件启发我们思考,在判定犯罪的构成要件中,注重主要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性是很重要的。犯罪人主观的意愿在法官判定罪行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法院认为:“无论如何,射杀死尸并非谋杀”、“人只会死一次。”但是法院却认定被告构成杀人未遂,因为有充分的证据显示,被告在开枪时“相信”受害人还活着。
法院开始讨论“杀人未遂”,并指出,在大多数的司法管辖区中有个一般性规则:“‘法律之不能’是有效的抗辩,但是‘事实之不能’则不是??”法院提出许多例证来说明“法律之不能”,包括:被告射杀填充鹿偶;或是有人企图贿赂陪审员,结果他根本不是陪审员。
然后法院又举了好几个“事实之不能”的例子,这些是无法抗辩的:有个人朝着屋子里射击,那是他的目标通常睡觉的地方,但是很偶然的,该目标当晚正好睡在别处;有个被告同意对卧底的女警探进行堕胎这种犯罪行为,但是该警员其实并没有怀孕。
“不能未遂”的分类可以是如此怪诞,这告诉我们,“法律之不能”和“事实之不能”之区分,经常只是为了某些结果而在事后的辩解:当法院想无罪释放被告时,就会把“不能”归类为“法律之不能”;而如果想对他定罪时,就称该“不能”是“事实之不能”。
在美国有好几个州,已经修改了未遂罪的条文,删除了法律和事实不能的区别。根据修正后的法律,法律或事实之不能都不足以构成有效的抗辩,因为只要附带的情况符合行为人所相信的,那么它就可能犯下故意的“犯罪行为”。根据这个条文,所有布偶射击者都有罪,因为他们的子弹会杀死活着的目标。
但是新的条文也造成了一些颇具争议的案例,例如有个无知的人相信巫术,于是做了一个娃娃象征他的敌人,并且以针刺它,他还相信这样会杀了他的敌人。
处罚这些未遂犯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未遂罪的立法是为了惩处“坏人”,他们企图达到他们所相信的犯罪结果,而且也清楚地表现他们的意图。那确实是纽约州法条的本意。就像巡回上诉法院所指出的:这项条文的基本前提是,到底行为人的心中想的是什么,这是决定他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的标准,以及是否故意进行犯罪的倾向。
在这个案件中,凸显了“法律”认定和“事实”认定之间的差别,也可以看到,法律不是绝对正确和公平的,正是在这样的纷争中,法律体系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正是子这样的讨论过后,社会司法体系才得以进一步加速构建。
4、第二部,第五章 解聘斯坦福大学教授——读后感
在斯坦福大学中,反战团体的领导人是英国文学的教授布鲁斯·法兰克林。因为他的演说和所参与的活动,斯坦福大学校方决定撤销他终身教师资格并解聘他。作者代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接下这桩案子。
法兰克林被解聘后作者开始撰文叙述本案始末。德萧维奇批评该判决没有区别“主张”
和“煽动”的差别,前者是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的,而“煽动”则不是。
作者提出:主张是思想的传达,是诉诸理性,提供听者反省的机会。另一方面,煽动是驱策不自觉的行动,回避理性思考的过程。这完全不同于“在拥挤的电影院里大喊失火”这种过度简化的例子。大叫“失火”并不是在传达提供反省的想法;它和火警的“警铃”大响的意思是相同的。它只是有意要鼓动不自觉的行为反应。
在国家安全和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的确存在。在关心国家安全更甚于公民自由的社会中,必定会产生这种对立,然后被解决。就这方面而言,情况和所谓猥亵物品的检查所引起的冲突是不同的:在大部分的猥亵案件中,“冲突”是被设计出来的,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多元而自由的社会有很宽大的空间,可以让想自黄色电影中得到快感的人们和需要受到保护以防止被可憎的东西侵犯的人们之间,彼此调适。指导的原则是“你挥拳的权利只能到我的鼻尖为止”,这是可以运作的方法,但是仅仅规范那些令人可憎的东西。在言论自由和国家安全的调适中,就没有简单的规则可循,某种言论表现有可能足以让我们的国家陷入真实的危险之中。
然而还是有些准则可以适用。第一,绝大多数被认定危及国家安全的言论表现,其实并不是真的;大多数这样的说法,可能连自己都这样宣称的政府官员本身都不相信。“国家安全”这个护身符常常是为了便利而加上的透明外衣,为了政治上的利益,用来保护个人或政治上的难堪困窘的事情。每个国家安全(或“公司安全”或“大学安全”或任何组织的安全)的主张,都应该受到严格的质疑,设计内容的人和认定判断的人必须是来自不同的立场。但是这样仍不足以终结所有冲突。在安全和自由之间仍会有些真实而难以处理的冲突案例。我们的宪法意义是要保护个人基本自由,但是仍有些案例无法以这个原则去解决问题:也就是当真正的国家安全主张高于言论自由的推定。
在网络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网络世界为大众提供了更加开阔自由的言论平台和发言空间,同时个人言行在网络上也可以被无限放大,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攻击、次生文化的产生充斥在网络环境中,并且这样的氤氲还会蔓延到现实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把个人推到特定群体乃至国家的对立面。我们仍然应该坚信,社会主流民众持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也迫在眉睫。
写在最后:作者德萧维奇在他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曾经提问道:何谓最好的辩护?他自己的观点:“说出真相,全部的真相,而且只说真相,别无其他’,然而在法庭中这句誓词只适用于证人。辩护律师,检察官及法官并不适用这个誓词,他们并不能用。美国的司法体系是
建筑在不说出‘全部真相’的基础上,这就是辩护律师的工作,最好的辩护即是把这项工作做的极致,他必须利用所有合法的方法来防止‘全部真相’被发现。这是正当的而且义不容辞的,辩护律师必须拒绝采用一些即使是真实,但用不正当方法取得,或是存有偏见的证据。不要太过于重视自己的利益甚于对当事人的责任。 ”
读完此书我最深刻的感受即是:人们都认为法律是公正的,是正义的,其实是在一定范围的公正和正义,实则没有人想要绝对的正义,绝对的公平,人们都是自私的。故而德萧维奇这样告诫那些想要在这领域做出些成绩的后辈:法律不是一个完美的专业,不牺牲某些原则往往难以取得成功。
有学法学的同学曾向我抱怨,他怀揣着追求正义公平的中的司法世界,让它失望。而现实正是如此,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规则,当你为他人和为自己做事时,正义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道德冲突在所不免。但既然怀揣了梦想,不如遵循内心最初的想法,试着去成为这样的人。
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应该对得起这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