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版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 1 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 . 1 概述1 . 1 . 1 基本概念 l )环境与环境系统 从词意上来说,“环境”是泛指某一中心项(或叫主体)周围的空间及空间中存在的事物。随着主体的不同,环境的各个组成因素或成分均可以是互为环境的。例如,人类与生物之间就是互为环境的,离开主体的环境是没有意义的。 环境科学大辞典关于环境概念的介绍是,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中,对环境一词所作的明确具体的界定,是从环境的科学含义出发所规定的法律适用对象或适用范围,目的是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包括环境的全部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急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影响评价中所指的环境,就是以人为土体的环境,即人类的环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问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的各种物质、现象和过程及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经济成分。或者说,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索,例如大气、水、土壤、岩石、太阳光和各种各样的生物:还包括经人类改造的物质和景观,例如农作物、家畜家禽、耕地、矿山、工厂、农村、城市、公园和其他人工景观等(前者称为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最的总和:后者称为人工环境或社会环境,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物质环境,是人类物质生产和文明发展的结品。两者密不可分,相互揉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体。 地球表面有 4 个圈层,即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以及在这 3 个圈交会处适宜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圈(有的学者将土壤——岩石圈分为土壤圈和岩石圈)。这 4 个圈在太阳能的驱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自然界因此呈现出万物竞新、生生不息的景象。人类只是地球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体组织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同地壳的元素及其丰度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出现后,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然后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包括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从而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不断地改变着地球环境。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环境,同时一也千扰甚至破坏自然生态过程,影响了生物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使环境产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从而出现环境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 环境系统是指由围绕人群的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具体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热、光、声、重力与各种有机体等。一定时空中的环境因素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一直处于演变过程中 ,特别是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环境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是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发生不良变化的结果。 另外,长期的演变历史表明,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的功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当把外界的
侵扰控制在一定程度的范围内时,它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系统的组成结构不变和整体性能的正常发挥。环境系统的范围大至全球,小至一个工厂、一个村落,它的具体范围视所研究和需耍解决的环境问题而定。从系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正确、全面地认识环境,掌握环境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是人类选择适当的社会发展行为,防止、减少直至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 环境系统的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例如一个城市、区域和河流等都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也可以是几个要素交织而成,如空气——水体——土壤系统,水——土壤——生物系统,城市污水——土壤——农作物组成的污水灌溉系统等。 2 )环境要素 环境是由环境要素构成的。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环境系统的基本环节,环境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如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以及阳光等。 环境要素之间通过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两种方式密切联系,构成环境整体;环境要素有各自的演化规律,同时又共同遵从整体的演化规律(在不同的区域,环境要素的组成可能不同,各环境要素问的配比与布置也不尽相同,因此环境结构和环境特征也会有程度不同有差异(目前,人们大都从环境要素的组成状况来考察和表示环境质量的优劣。 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但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岩石和土壤以及声、光、电磁辐射等。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称环境系统。地球表面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即地球环境系统( 环境要素又可分为非生物的和生物的。非生物要素亦称物理要素或物理——化学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城市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生物要索指有机生命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人类社会是一种基本的、特定的环境要素,也可看作是生物要素的一个子要素。生物要素的各子要素之间、各非生物要素之问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彼此作用,且互相密切联系。所以,研究某一个要素时,必须与其他要素联系起来,全面考虑。 3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环境质量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环境是由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所构成,因此环境质量包括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文化环境质量等。而各种环境要素的优劣是根据人类要求进行评价的,所以环境质量又是同环境质量评价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和评定。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综合整治等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所受污染的程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历年的环境质量评价,比较和分析该区域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和趋势。环境质量评价是确定环境质量的手段、方法,环境质量则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 4 )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壮态相对稳定性的概念,目前多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地区的某一环境要素中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母。也有人把它定义为在污染物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或基准的前提下,某地区所能允许的最大排放量。 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因地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要素的不同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
同而不同。某区域环境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本身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有关。通过人为的调节,控制环境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改变物质的循环转化方式,可以提高环境容量,改善环境的污染状况。 环境容量按环境要素,可细分为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和生物环境容量等。此外,还有人口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容量等等。 5 )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在研究一项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应该注意那些受到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的质量参数的变化。而环境影响的重大性是相对的,如高强度噪声对居民住宅区的影响比对工业区的影响重大。这种“环境影响”是由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和受影响的环境两方面构成的。对人类开发行动进行系统的分析,辨识出该项行动中那些能对环境产生显著和潜在影响的活动,这就是“开发行动分析”,对区域开发和建设项目而言则是“工程分析”,对规划而言即为“规划分析”。而辨识开发行动或建设项日对环境要素的各种参数的各类影响,就是环境影响识别的任务。这也是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按影响的来源分,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划分,环境影响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 6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涉及多个主体和环节。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部门、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等都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 环境影响评价法》 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扩人到规划后,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如规划的审批、编制等机构也是不可缺少的相关主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而对于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在其动工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只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包括后评价、“三同时”、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否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环境影响评价所下的定义,就包括了进行跟踪监测的内容。可见,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并不意味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己经结束了,跟踪检查也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施跟踪检查,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够发现建设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1 . 1 .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要求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国家环境政策法》 ,1970 年 1 月 l 日起正式实施。该法中第二节第二条的第三款规定: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项生态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提出建议的机构商相关主管部门后,提供一份详细报告,说明拟议中的行动将会对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采取的相应减缓措施以及替代方案等。该
报告应同相应的建议报告一并提交总统和环境质量委员会,依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并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 继美国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先后有瑞典(1970 年)、新西兰(1973 年)、加拿大(1973 年)、澳大利亚(1974 年)、马来西亚(1974 年)、德国(1976 年)、印度(1978 年)、菲律宾(1979 年)、泰国(1979 年)、中国(1979 年)、印尼(1979 年)、斯里兰卡(1979 年)等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成立了许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机构,召开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会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各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发展。1970年,世界银行设立环境与健康事务办公室,对其每一个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和审查。1974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加拿大联合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会议。1984 年 5 月( 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 12 届会议建议组织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为各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的《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和《 21 世纪议程》 中,都写入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原则 17 宣告: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活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做出决策。1994 年,由加拿大和国际影响评价协会(IAIA )在魁北克市联合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环境影响评价部长级会议,有 52 个国家和组织机构参加,会议作出了进行环境评价有效性研究的决议。 经过 30 年的发展,己有 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也不断得到提高:已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发展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环境污染,还注重了生态影响;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累积性影响并开始对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对象也从最初单纯的工程项目,发展到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完善。1 . 1 . 3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也是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使之符合国家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耍的指导作用。环境影响评价能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合理确定地区发展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过程,它是根据一个地区的环境、社会、资源的综合能力,使人类活动不利于环境的影响限制到最小。 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为开发建设活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建设的决策是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只有在全面、充分、客观、科学的考虑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诸方面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开发决策。而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就可把环境保护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行动直接联系起来,为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往往只考虑眼前经济效益,没有或很少考虑环境效益,从而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对立。而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它已可以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 )为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是经济建设或者说生产力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经济的合理布局又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防
止局部地区因工业集中、人口过密、交通拥挤等过度开发而造成自然和社会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和限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国际上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都证明,经济布局不合理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原因。如果经济布局不合理,即使花费巨额资金,采取严格的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也难以扭转被动局面。 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传统工业布局决策方式的重大改革,它可以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使之协调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资源、能源、交通、技术、经济、消费等因素,分析各种自然资源的支持能力,还要分析环境特征,了解环境资源的利用现状,预测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承载能力的消耗程度,阐明环境承受能力和防患对策。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建设项日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选址和布局的台理性。 3 )为确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应的环保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还处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期,各地区都将制定以强调效益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及供给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社会承受能力,为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确定适宜的经济发展方向、目标、速度、建设规模、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合理布局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区域环境状况,预测和评价拟议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计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把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和环境发展对经济技术的要求都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参与综合决策特别是宏观决策,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要想避免其盲日性,除了在社会经济体制上采取改革措施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各种条件和环境特征,再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做出科学规划与安排。也就是对环境有关的重大经济发展计划、规划和经济政策,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从环境保护角度真正参与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上是环境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规划虽然己经开展多年,但仍属十经济制约型的规划,基本上还是“末端治理”的思路。现在就必须坚决强调在制定环境规划时,必须对经济计划、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调整意见,通过宏观调控和全过程控制来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 4 )为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环境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这两个目标的过程。通过环境管理,解决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管理应该是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反过来环境管理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要把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统一进来,选择它们之间最佳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是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找出这个最佳“结合点”的环境管理手段。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得知对一个项目的污染或破坏限制在一个什么程度范围内才符合环境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功能、环境容量以及当时、近期、远期技术经济状况等条件,提
出既能满足生产建设、经济发展,又能有效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能指导工程的设计,使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从而保证环保设计得到优化,同时还能为项目建成后实现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和重点监督对象。这样环境影响评价就达到了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5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必然会对相关环境科学技术提出挑战,进而推动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和国内的经验证明,为了防止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造成重大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对有关政策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重要的。1 . 1 (4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1.1.4.1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制度,其基本目的就是贯彻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认真推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通过评价查清拟开发区域或建设活动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规划和建设项日的特点、污染特征或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以及当地环境特征、环境制约性,预测开发建设活动全过程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规定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的对策措施,为项目实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规模或优化项目选址(选线)、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清洁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环境维持良性循环作出保证。 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土要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大类。规划和建设项目处于不同的决策层,因此针对二者所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也有所不同。1.1.4.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 规划环境跋炱兰圩魑 雍旯鄣摹?橄蟮目沙中 ?拐铰杂刖咛宓摹?刹僮鞯南钅恐 涞那帕海 魑 凳?肪秤敕?棺酆暇霾叩闹匾 ぞ摺,虼耍 婊 菲赖哪康挠Τ浞痔逑终庖灰 笥胩卣鳎 浠 救挝袢缦拢? l )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环境目标; 2 )识别、评价相应规划层次的.
范文二:03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年3月版)-第三章 OK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3 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
3.1 工程分析概述
3.1.1 工程分析的定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简单讲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方案和整个工程活动进行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性质、清洁生产水平、工程环保措施方案以及总图布置、选址选线方案等并提出要求和建议,确定项目在建设期、运行使用斯以及退役或服役期满以后主要污染源强及生态影响等其它环境影响因素。
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不同,环境影响评价中把建设项目分为污染型项日和生态影响型项日两大类。污染型项目主要以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或声环境的影响为主,其工程分析是以对项目的工艺过程分析为重点,核心是确定工程污染源;生态影响型项目主要是以建设期、运行期(使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工程分析以对建设期的施工方式及使用期的运行方式分析为重点,核心是确定工程主要生态影响因素。
应当注意,有些项目(如采掘、建材类等)各阶段既有显著的污染物排放,又会有明显的生态影响,工程分析中对这类项目要全面分析,不能片面地只强调其污染影响,或仅分析其生态影响。 3.1.2 工程分析的目的
(l)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土要依据之一
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从环保角度对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和排放状况、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清洁生产水平、环保措施方案、规划方案、选址选线、施工方式、运行方式等给出分析意见,从项目与法规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污染达标排放的可行性、清洁生产水平的可接受性、总图布置合理性及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等方面,从环境保护角度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性意见。
(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对于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从环保角度定量分析项目的基础技术经济数据,重点对市场工艺的产污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污染源强,从而为水、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的环境影响预侧、污染防治对策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重点分析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类型、面积、土石方量,涉及的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及其重要程度等基础数据。
(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建设项目的环保设计的重要依据。工程分析应力求对拟采用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论证,并提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改进建议;指出工艺设计上应该重点考虑的防污减污环节,并提出建议方案。此外,工程分析还应对拟采用的环保措施方案工艺、设备及其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提出要求或建议,对于改、扩建项目,现有工程可能存在的工艺设备落后,污染水平高等环境问题,必须在改、扩建中通过“以新带老”解决,因此需要工程分析从环保全局和环保技术方面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方案。这些都应在项目环保设计中予以落实。
(4)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工程分析筛选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项目建设期和运行使用期进行日常环境管理的对象,为保护环境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是对项目进行好几个原料的强制性指标之一。
1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3.1.3 工程分析的原则
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 3.1.4 工程分析的重点与阶段划分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土地开发利用是否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以施工方式和运行方式为重点。
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分析生产运行阶段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要分析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对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可将生产运行阶段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并分别按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进行分析,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的划分应视具体工程特性而定。
个别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和服务期满后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对这类项目的这两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3.1.5 工程分析的一般方法
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工程分析。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l)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
是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也是定量结果较为准确的方法。但该方法要求时间长,工作量大。在法。
评价时问允许,评价工作等级较高,又有可资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此法。采用此法时,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来源与成分、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采用此法必须注意,一定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 = AD×M (3-l )
式中,A ― 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 ― 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 ― 产品总产量。
一般可查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使用手册、全国污染源普查课题成果、工业污染物产排污系数、设计手册等技术资料获得排污定额的数据。但要注意数据地区、行业、阶段性的差异。
例如: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统计数据见表3-1。
2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表3-1 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
63单位:kg/10m
设备类型 污染物名称 电厂 工业锅炉 民用采暖设备
颗粒物 80-240 80-240 80-240 ?硫氧化物 9.6 9.6 9.6
一氧化碳 272 272 320 碳氢化合物(以CH计) 16 48 128 4
氮氧化物(以NO计) 11200 1920-3680 1280-1290? 2
注:
63?天然气平均含硫量以4.6kg/10m计。
?家用取暖设备取1280,民用取暖设备取1290。
也可利用来源、产生过程相似或者相同的同类污染物中污染因子的浓度数据,估算拟建项目的同类污染物的有关污染因子浓度。例如,生活污水的水质,一个地区内差别不大,可以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类比。表3-2列出了我国一般城市升高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
表3-2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统计数据
浓度(mg/l) 指标 高 中 低
总固体(TS) 1200 720 350 溶解性总固体(TDS) 850 500 250
悬浮物(SS) 350 220 200 生化需氧量(BOD) 400 200 100 5
总有机碳(TOC) 290 160 80 化学需氧量(COD) 1000 400 250
总氮(TN) 85 40 20
有机氮 35 15 8
游离氮 50 25 12
亚硝酸盐 0 0 0
硝酸盐 0 0 0
总磷(TP) 15 8 4
有机磷 5 3 4
无机磷 10 5 3 -氯化物(Cl) 200 100 60
油脂 150 100 50
数据来源:城市污水回用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物料平衡计算法
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此法的基本原则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物料流失量及回收量之和。其计算通式如式(3-2):
?G=?G,?G,?G (3-2 ) 投入产显回收流失
式中:?G― 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投入
3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G― 系统产出的产品和副产品总量; 产显
?G― 系统中流失的物料总量; 流失
?G― 系统中回收的物料总量。 回收
其中产品量应包括产品和副产品;流失量包括除产品、副产品及回收量以外各种形式的损失量,污染物排放量即包括在其中。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物料平衡计算法即使通过这个物料平衡的原理,在计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估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
物料平衡计算包括总物料平衡计算、有毒有害物料平衡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平衡计算。
进行有毒有害物料平衡计算时,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或定额法公式进行衡算:
?G ,?G -?G -?G -?G -?G (3-3 ) 排放投入回收处理转化产品
式中,?G ― 投入物料中的某物质总量; 投入
?G ― 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物质总量; 产品
?G ― 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物质总量; 回收
?G ―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物质总量; 处理
?G ― 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物质总量; 转化
?G ― 某物质以污染物形式排放的总量。 排放
采用物料平衡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时,必须对生产工艺、物料变化、化学反应及副反应和环境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额、产品的产收率等基本技术数据。
(3)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当评价时间短,且评价工作等级较低时,或在无法采用以上两种方法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法,此方法还可以作为以上两种方法的补充。
应当指出,上述三种工程分析的方法,是以估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目的的任务的,但工程分析的全部内容不局限于污染源强的确定,正如过程分析的目的有阐述的,工程分析还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各专题分析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包括污染源强以外的其他数据;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设(十分主要);并未项目的环保管理提供数据和依据。工程分析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然而对于估算污染源强的定量分析,一般不使用查阅参考资料法。如果类比条件成熟,数据可靠,类比法获得的数据优先选用,在计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物料衡算法对污染物的产生量进行故作,或作为类比法得到的数据的修正参考。
3.2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3.2.1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
3.2.1.1 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内容、性质及项目选址;工程组成及总投资、环保投资;主要设备;主要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消耗、原材料理化性质和毒理特征:能源消耗数量、来源及其储运方式;燃料类别、构成与成分,产品及中间体的性质、产品方案,物料平衡,水资源利用(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
4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重复用水量、排水量等)、水平衡;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土石方量、取弃土量等,交通运输等情况,核算统计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技术数据。
对于改扩建项目,必须分析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现有工程主要工程组成和规模、产品方案、主要生产工艺、与改扩建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和措施,对现有污染物排放进行调查,核算统计排放量,分析其达标排放情况,明确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工程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改扩建项目与现有工程的依托关系也要明确。
水平衡分析是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物料平衡法在工程分析中的典型应用。某过程的用水排水模式图可参见图3-1。
在任何一个生产过程中:
Y=Q+C (3-4)
Q=H+P (3-5)
式中:Y——过程总用水量;
Q——取新鲜水量;
C——重复用水量;
H——消耗水量;
P——排水量。
对于一个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其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是考察其清洁生产中资源利用水平的主要指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越大,说明项目越节水,清洁生产水平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越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几段公式如式(3-6):
式中:Rc——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C——重复用水量;
Y——过程总用水量;
Q——取新鲜水量;
有些项目使用间接冷却水(冷却水与被冷却介质之间由热交换器或设备隔开,如通过盘管或夹套、换热器等)转移过程多余热量。通常该部分冷却水循环使用,成为间接循环冷却水。间接冷却水的循环率是考察项目水资源利用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式(3-7):
式中:R——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L
C——间接冷却水循环量; L
Y——间接循环冷却水系统用水总量; L
5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Q——间接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 L
3.2.1.2 工艺过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l)分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有化学反应的分析研究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方程式:绘制工艺污染流程图,按图注意分析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环节,明确污染物的类型。
(2)根据评价要求,作物料平衡计算,核算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计算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在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不同类型的物料平衡分析(总物料平衡、有毒有害物料平衡和有毒有害元素物料平衡)。
(3)分析核算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或排放强度。
(4)非正常工况分析。建设项目非正常工况是指生产运行中所有生产运行技术参数未达到设计范围的情况,包括生产运行阶段的开停车、检修、工艺设备的运转异常、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一般性事故和泄漏等。发送严重的环境事故属于风险评价范围,应在环境风险评价专题中进行分析评价,不在工程分析专题中涉及。对非正常工况要进行污染分析,确定非正常排放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强度,分析发生的频率。
3.2.1.3 污染物排放核算统计
按污染源和污染物类型统计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期、运行使用期和服务期满后(退役期)三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
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己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用代号代表不同污染物类型,并依据在工艺流程中的先后顺序编号,如用Gi代表废气,用Wi代表废水,用Si代表固体废物等。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因子的排放浓度、数量、速率、形态。对于泄漏和放散等无组织排放部分,原则上要参照实测资料,用类比法进行定量。缺少实测资料时,可以通过物料平衡进行推算。非正常工况的污染排放也要进行核算统计。
对于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分析,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对废液和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对于废液和固体废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废物进行分类,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向等有关问题;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浸出液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明确I、II类。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主要污染物排放“两本账”,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经过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削减后的最终排放量,见表3-3。
表3-3 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单位:t/a
类别 污染物 产生量 治理削减量 排放量
废气
废水
6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固体废物
对于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求算清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的“三本账”,即某种污染物改扩建前排放量、改扩建项目实施后扩建部分排放量、改扩建完成后总排放量(扣除“以新带老”削减量),见表3-4,其相互关系式为: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部分排放量,改扩建完成后总排放量
表3-4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单位:t/a
改扩建前排扩建部分排“以新带老”改扩建完成类别 污染物 增减量变化 放量 放量 削减量 后总排放量
废气
废水
固体废物
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一般有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和反推法。前两种方法前面已经做了介绍,反推法是类比同类工程的无组织排放源强,无法得到直接的无组织排放数据,但可类比其厂界浓度监测数据,根据扩散模式反算源强。其实质也是类比法的一种。污染物排放量的河段,作为工程分析中的定量分析,一般是不使用资料复用法的。
3.2.1.4 其它环节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项目工程的其他辅助环境是否存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非工艺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如果有,也应统计核算的汇总表中。
(1)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储运。建设项目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装卸、转运、贮存等环节也可能会产生各种环境影响,应进行分析、识别。
(2)交通运输。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可能会使当地及附近地区的交通运输有明显的增加并且给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应予以分析。给出运输方式、物流输入、输出平衡等。明确交通运输工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
(3)土地的开发利用。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到原有的生态平衡和附近的环境及居民生活,也不应对其进行分析。
7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3.2.1.5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l)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根据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特点,充分调查同类企业现有的环保处理工程实际,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提出的环保措施方案的运行可靠程度和先进水平,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2)分析污染物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根据现有同类环保设施的运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基本特点,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3)改扩建项目应根据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可行的“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4)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汇总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各项投资,分析其投资结构,并计算环保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环保投资一览表是指导建设项目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技改扩建项目,表中还应包括“以新带老”的环保投资内容。
环保投资及“三同时”一览表可参考表3-5。
表3-5 环保投资及“三同时”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环保措施及验收内容 投资估算 备注 一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 2 ?? 水污染防治措施 二 1 2 ?? 三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2 ?? 四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 2 ?? 五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六 “以新带老”措施 七 环境监测 八 其他
合计
3.2.1.6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l)分析防护距离保证性
8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参考国家的有关环境、卫生和安全防护距离标准或规范要求,调查、分析厂区各功能单元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或改变选址、搬迁保护目标等措施来满足要求。可绘制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环境敏感点与建设项目的方位、距离和环境敏感的性质。
(2)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综合考虑不同污染源的污染特性,以满足厂界合计控制要求和对和居民敏感点影响最小为原则,合理布置生产装置、仓储、公用工程等各功能单元,以优化总图布置。
(3)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及其污染特征,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对附近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环境敏感点搬迁、防护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3.2.1.7 清洁生产分析
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要贯彻清洁生产的原则,以期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产生,有效利用资源能源。工程分析中要从项目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分析,以从源头开始消减环境污染,从源头贯穿生产和产品流通全过程进行节能,降耗和减污,进行全过程污染控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是预先分析,不同于已建成运行项目的清洁生产审核。因此,必须要求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即国内先进水平以上,以避免工艺设备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水平高的低清洁生产水平项目的建设。
有关清洁生产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详见第12章。
3.2.1.8 补充要求与建议措施
为保证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污染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持续发展,从工程措施上,要从环保角度提出补充要求规定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涉及产业政策符合性、选址与规划符合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清洁生产水平要求、环境防护距离、环保措施要求等关系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方面,要提出工程必须实施的改进设计原则要求及方案,并反映到工程分析的成果中;对于其他一些不涉及项目可行性的方面,可提出合理化建议供项目设计参考,以实现项目环境效益最大化。应进一步说明采取这些措施后工程的排污达标情况及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论证并确认环保设施(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或规定下的环保措施)、对策的技术保证性和经济合理性。主要方面有:
(1)合理的产品结构与生产规模的要求或建议
合理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污染物的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低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一定的生产规模也是关系很多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的重要指标。
(2)优化总图布置、节约用地要求或建议
总图布置应充分考虑卫生防护距离或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并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或对外环境的影啊在可接受水平。项目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建设项目中的各建(构)筑物,可以有效地减轻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环境保护投资。根据各个建(构)筑物的工艺特点和结构要求,做到合理布置,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多方案比较,确定最优的总图布置方案和选址选线方案。
(3)污染物排放方式改进要求与建议
9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污染物的排放方式直接关系到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排放方式的改进往往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新污染源的尤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废水应做到清污分流等,提出污水排放总口位置的设置建议等。
(4)环保措施改进要求与环保设备选型、使用参数建议
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规律,以及排放标准的基本要求,根据对已提出环保措施的分析结论,从工艺、设备或运行参数等方面提出必须进一步补充、加强或改进的环保措施要求或建议,直至替代方案;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佳方案。结合对现有资料的全面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环保措施的方案建议。
(5)清洁生产水平补充措施与建议
从工艺设备、原材料、产品要求、资源有效利用和回收利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要求或措施建议,以期项目达到应有的清洁生产水平或进一步提高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产生。如:设备改进要求和建议,先进工艺路线的改进要求和建议,低毒无毒对环境危害小的原材料的替代要求和建议;可燃气体回收利用建议;根据用水平衡图,充分考虑废水回用,一水多用,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
(6)其他建议
针对具体工程的特征,提出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有较大影响的其他建议。 3.2.2 污染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工程分析章节的主要内容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成果体现在环评报告中的工程分析部分。污染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工程分析部分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概况
(2)工艺过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3)污染物排放统计
(4)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5)清洁生产分析
对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资源能源储运等环节带来生态影响等环境影响因素的,还要专门列出。
工程分析中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以使报告书文字简洁、便于阅读。污染物排放统计应是采取规定的必需的环保措施、总图布置和清洁生产水平改进措施后的最终结果。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分析是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但按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是独立于项目概况(工程分析)的必需内容,一般应单独设置章节进行论述。对于大型复杂项目,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和清洁生产分析可单独成章;小型简单项目可在工程分析中列一小节。
对于改扩建项目,应首先交代现有工程概况(可单列一节),重点说明现有工程组成和工艺技术、主要环保措施、现状主要污染物排放及现存主要环境问题,工程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同时还要在污染物排放统计中给出改扩建前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三本账”。
3.2.3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示例
(1)工程分析情概况
某工程为年产60 万吨甲醇项目,项目组成表见表3-6 。
10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表3-6 项目组成表
生产装置 公用工程设施 辅助生产设施 ? 原料气脱硫工序 ?循环水系统(24000 t/h ) ?火炬系统
? 蒸汽转化和热回收工?净水系统(3 0000t/d ) ?主控制室、分析化验室
3序 ?脱盐水系统(250t/ h ) ?甲醇成品罐区(2×30000m)
33? 压缩工序 ? 消防站 ?中间罐区(1×25000m,2×1200 m) ? 甲醇合成工序 ? 变电所 ?罐区至港口甲醇运输管线和装船设施 ? 甲醇精留工序 ?天然气输送管线 ? 工艺冷凝液回收工序
产品方案为年产精甲醇66.7 万吨(200t/d, 83.33 t/h),年操作时数8000 时。生产制度为每天三班,每班连续8小时。主要原材料和公用工程消耗见表3-7 和表3-8 。
表3-4 原材料消耗
项目 消耗量 接入方式 33工艺天然气 7.745万m/h 61960.5万m/a 33燃料天然气 3.365万m/h 26926.9万m/a 架空管廊接入甲醇装置 33共计 11.11万m/h 88887.4万m/a
表3-5 公用工程消耗
名称 消耗量 来源
新鲜水 471.76t/h 471.76t/a 自建水厂提供
循环水 18739t/h —— 自建循环水系统
蒸汽 -1.627t/h -1.3万t/a 产出
电 2912kWh/h 2330万kWh/a 二期化肥厂热电站 433燃料气 3.36×10m/h 26926.9万m/a 输气管天然气
(2)工艺技术和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采用引进中压法天然气合成甲醇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全脱硫、蒸汽转化和热回收、压缩、甲醇合成、精馏以及工艺冷凝液回收。
主化学反应:
天然气脱硫:RS (有机硫)+H ?HS +R 22
ZnO + HS ?ZnS + H0 22
蒸汽转化:CH,HO ? CO + 3H -Q 422
CH,2H0 ?C0 + 4H -Q 4222
甲醇合成: CO + 2H ? CH0H + Q 23
C0 + 3H ?CH0H ,HO + Q 2232
副化学反应有:
2CH0H ?CH0CH + H0; 3332
2C0 + 2H ?CHC00H 23
CH0H + CO ? CHC00H; 33
CH0H + CHC00H ?CHC00CH + H0; 33332
2CHC00H ? CHCOCH + CO + H0 33322
工艺污染流程图见图3-2。
11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3)污染源强核算统计
12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60万t/a甲醇项目物料平衡见图3-3,水平衡见图3-4。
图3-3 物料平衡(单位:kg/h)
-9。 废气污染源、废水污染源和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3
13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图3-4 水平衡(单位:kg/h)
14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表3-9 60万t/a甲醇项目污染源
污染物 污染源编污染源名排放方式种类 排放量 治理措施 号 称 及去向 名称 浓度/速率 3 5.5mg/m SO高烟囱排21.90kg/h G1 转化炉烟连续,排大334328m/h 放 3 气 气 NOx 112mg/m H2 60m 38.44kg/h 3 非正常排7.4mg/m SO20.29kg/h 放 开工锅炉3G2 39164m/h H2 30m 开车时排3烟气 NOx 150mg/m 气 5.87kg/h 废气 排大气
间歇,排大G3 火炬 NOx等 H2 60m 气
储运系统
170.5t/a
无组织排工艺装置间歇,排大G4 甲醇 —— 放 333t/a 气
合计
489.5t/a
送污水处pH 6-9
理装置,设备/地面COD 300mg/l 间断处理W1 0.3t/h /冲洗水 SS 10mg/l 后排海 COD去除
石油类 100mg/l 率75%
pH 6-9 送污水处分析化验COD 120mg/l 理装置,间断处理废水 W2 0.5t/h 排水 SS 50mg/l COD去除后排海
石油类 10mg/l 率75%
pH 6-9 送污水处
COD 250mg/l 理装置,间断处理W3 生活污水 1.0t/h SS 200mg/l COD去除后排海
石油类 50mg/l 率75% 镍钼加氢三年一次,S1 槽废催化45.6t/次 Ni-Mo —— 回收 送厂家 剂
一年一次,脱硫槽费ZnO 危废填埋S2 96t/次 —— 送危废处脱硫剂 ZnS 场 理中心
危险废物 转化炉废三年一次,S3 29.3t/次 NiO,NiS —— 回收 催化剂 送厂家 转化炉废三年一次,S4 61.6t/次 NiO,NiS —— 回收 催化剂 送厂家 甲醇合成三年一次,S5 塔废催化120t/次 Cu-Zn —— 回收 送厂家 剂
污水处理脱水干化,一般固废 S6 1.2t/次 —— —— 间断 场污泥 用于绿化
(4)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15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实施污染物防治措施后,60万t/a甲醇项目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和排放量见表3-10。
表3-10 拟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类别 项目 产生量 消减量 最终排放量
3废气排放量(万m/a) 305913.6 0 305913.6 废气 SO(t/a) 17.52 0 17.52 2
3废水排放量(万m/a) 106.24 0 106.24 废水 COD(t/a) 40.92 2.28 38.64
石油类(t/a) 0.24 0.19 0.05
产生量 综合利用 处理/处置 固废 工业固体废物(t/a) 447.6 447.6 0
3.3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3.3.1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建设期和运行使用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能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3.1.1 工程概况
介绍项目的名称、建设地点(线路)、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给出工程特性表。以及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按项目的工程特点给出工程的项目工程组成表,项目工程组成表应包括主体工程、辅助过程、配套过程、公用过程、环保工程以及大型临时工程等,并说明工程的不同时期的主要工程活动内容与方式。阐明过程的主要设计方案,介绍工程的施工布置,给出施工布置图。项目的工程特性表、项目组成表和工程施工布置图是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概况不可缺少的内容。利用两表一图也是分析项目组成、布置和工程特点的基本方法。
3.3.1.2 施工规划
结合过程的建设进度,介绍施工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的内容和施工进度要做详细分析。
生态影响与建设进度施工规划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施工可能对某一要素的生态影响存在质的区别,如动物繁殖期的施工。
3.3.1.3 生态影响源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生态影响的活动,分析影响的强度、范围、方式;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典型工程活动的影响因素如下:
(1)占地。对主要敏感土地类型(湿地、耕地、林地、滩涂)的影响及影响面积、移民量、淹没面积(水利水电项目常涉及淹没区环境影响问题)。
(2)植被破坏。不仅破坏常见的、一般性的植被,特别要关注对珍稀敏感植被的破坏量。
(3)动物影响。占地、分割、河道截留等对动物迁徙、觅食、栖息、洄游等活动的影响。
(4)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特别关注由于工程施工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量。
(5)工程爆破。对敏感动物的影响。
(6)泄洪。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营运期泄洪、水土流失、冲沙与淤积、对水生生物影响。
16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7)清淤。水利工程清淤对底质的影响。
(8)地表形态改变。如井工开采地表沉陷与景观影响、地表建(构)筑物影响。 3.3.1.4 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
生态影响项目同样会有污染物排放,尤其在建设期。分析项目建设中及运行使用期或服务期满后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方式、排放量和噪声发生源的分布、源强。对事故状态下的污染也要进行分析,如公路或管道项目使用期、运输有毒有害物质过程发生事故,其事故排放有可能对途经的敏感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3.1.5 替代方案的分析比选
分析过程选点、选线和工程设计中不同方案及比选工作,从环保角度分析最终推荐过程选线、选址方案的合理性,或分析不同待选方案,在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相当的条件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推荐最佳方案。
3.3.2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总体要求
3.3.2.1 工程组成须完全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某一工程建设,评价人员须弄清所评价对象包含的工程建设内容,即工程组成不漏项,应包括工程投资建设的全部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临时工程等。未包括在本次工程建设的内容或依托的工程内容应交代或说明。 3.3.2.2 重点工程应明确
一般而言,抓住重点工程就抓住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因此,重点工程不但不能遗漏,反而需要特别说明,交代清楚。隧道、桥梁、截水以及涉及较大占地的工程和较大土石方的工程等是生态影响型工程分析应关注的重点。其是施工方式和运行方式是工程分析的重点内容。 3.3.2.3 全过程分析
即反映工程施工建设、生产营运及退役或关闭的全部过程。明确施工方案、营运方式等,进而识别其主要环境影响,并进行影响预测或分析、评价。某些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还需要关注建设前期(选址选线期、初步设计期),如水利水电工程。
3.3.2.4 污染源分析
污染源是排放污染物的设备或装置(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也有污染物排放,需要进行污染源分析,并针对其排放的污染物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评价。项目建设期一般存在施工扬尘及废气、施工废水、施工固体废物和施工噪声的排放。运行使用期也可能产生污染物,如高速公路项目的服务区,存在生活污水或车辆维修、清洗的废水排放问题。北方地区的服务区多配备锅炉,存在烟尘和废气的排放。
3.3.2.5 其他分析
包括环境风险等其他可能存在或发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如公路建设项目,在其营运期,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跨越河流的桥梁段发生交通事故,其危险品泄漏将会对河流造成污染,如果该桥梁段或其下游是饮用水源地,则其影响更为严重。在环境影响评价时,也需提出风险应急预案。
17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3.4 污染源调查
3.4.1 污染源与污染物
污染源是指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
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称为环境污染物,简称污染物。
3.4.1.1 污染源的分类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特征、污染源结构、形态和调查研究目的的不同,污染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污染源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也不同。
根据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分为生物污染源和非生物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分为生产性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可将污染源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地表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海洋污染源)、土壤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等。
按污染源几何形状,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及体源。
按污染物的运动特性,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
3.4.1.2 污染物的分类
污染物按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可分为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综合污染物。
按环境要素分类,可分为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土壤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可通过降水转变为水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水污染物可通过灌溉转变为土壤污染物,进而可通过蒸发或挥发转变为大气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可通过扬尘转变为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径流转变为水污染物。因此,这三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4.2 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污染调查是根据项目评价的需要,对现存的与项目有关的污染源进行调查。一般在环境现状调查专题关工作中进行。
3.4.2.1 环境现状调查中的污染源调查
(1)若单项(水、大气)评价等级较高,需要考虑评价区内现有污染源和项目新增污染源在
象条件下对关心点的叠加影响时,应需要调查评价区内现存的同类污染源。 特定污染气
(2)若区域内需要对现有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削减,以平衡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建设项目提供总量空间,则应对区域内产生该种污染物的污染源源项、源强、排放总量区域削减要求等进行调查。
(3)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了解规划区域内主要污染源现状,以便进行规划分析、环境容量分析等。
3.4.2.2 工程分析中的污染源调查
(1)改扩建项目环评,计算“三本帐”及确定现有环境问题,需要对现有工程污染源进行调查。
(2)应用类比法进行工程分析时,需要对类比的同类工程污染源进行调查。
18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3.4.3 污染调查的一般原则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如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或固体废物等。其次应根据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污染源调查的范围。
应选择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要素造成明显影响的污染因子(如利用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考察大气污染源中的污染因子、利用ISE指数考察水污染源中的污染因子)、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因子以及拟建项目的特殊污染因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 3.4.4 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为搞好污染源调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重点污染源调查称为详查;对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各类污染源都应有自己的侧重点。同类污染源中,应选择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泛、危害程度大的污染源作为重点污染源,进行详查。对详查单位应派调查小组蹲点进行调查,详查的工作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普查。重点污染源对一地区的污染影响较大,要认真做好调查。
普查工作一般多以填表方式进行。对于调查表格,可以根据特定的调查目的自行制定表格。进行一个地区的污染源调查时,要统一调查时间、调查项目、方法、标准和计算方法等。 3.4.5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污染源调查的核心问题。确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有三种: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排放系数、排污系数法)和实测法。
3.4.5.1 物料衡算法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料流失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放,或进入固体废弃物,则污染物排放量就等于物料流失量。
3.4.5.2 经验计算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计算公式为:
Q =KW (3-8)
式中:Q ― 单位时间污染物排放量,kg/h;
K ― 单位产品经验排放系数,kg/t;
W ― 单位产品的单位时间产量,t/h。
各种污染物排放系数,国内外文献中给出很多,它们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由于生产技术条件和污染治理措施不同,污染物排放系数和实际排放系数可能有很大差距。因此,在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
3.4.3.3 实测法
实测法是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G = C×Q (3-9 )
式中:G—实测的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C― 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
19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d格式(2011.3月版)
Q― 废气或废水的流量。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且一定要充分掌握取样的代表性,否则用污染源实测结果统计污染源排放量就会有很大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物料衡算法、经验法、实测法三种方法互相校正、互相补充,取得可靠的污染物排放量结果。
3.4.5.4 燃煤燃烧过程主要污染物的计算
(l)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
煤中的硫有三种贮存状态: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煤燃烧时,只有有机硫和硫铁矿中的硫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硫,硫酸盐则以灰分的形式进入灰渣中。一般情况下,可燃硫占全硫量的80 ,左右。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计算公式如下:
G ,B×S×D×2×(1-η) (3-10 )
式中:G ― 二氧化硫的产生量,kg/h;
B ― 燃煤量,kg/h;
S ― 煤的含硫量,,;
D ― 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
η ― 脱硫设施的二氧化硫去除率。
(2)燃煤烟尘排放重的计算
燃煤烟尘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黑烟是未完全燃烧的炭粒,飞灰是烟气中不可燃烧的矿物微粒,烟尘的排放量与炉型和燃烧状况有关,燃烧越不完全,烟气中的黑烟浓度越大,飞灰的量与煤的灰分和炉型有关。一般根据耗煤量、煤的灰分和除尘效率来计算燃烧产生的烟尘量。
式中,Y —烟尘排放量,kg/h;
B ― 然煤量,kg/h;
A—煤的灰分含量,%;
D —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 ,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
η― 除尘器的总效率,,;
Cih—烟气中可燃物的调整系数,%。
各种除尘器的效率不同,可参照有关除尘器的说明书。若安装了二级除尘器,则除尘器系统的总效率为:
η,1-(1-η)(1-η) (3-12) 12
式中,η — 一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 1
η― 二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
燃煤燃烧的污染物排放计算是物料衡算法原理和经验计算法相结合进行污染物排放估算的实例。
20
范文三:环评培训教材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1、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类(填空)及哪些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国家标准和 地方标准之间的关系(简答) ;标准的分类,地方标准优于国家标准执行(选择) ;从制定与 执行两方面简述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 在标准制定和执行方面,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关系;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排放标准与质量标准;简述环 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标 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填空) 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填空 131+133 期)(简答) 、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环 境影响评价的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按时间顺序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 价和环境影响力后评价;环评概念 4、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编制;哪些项目需要编制报告表 5、环评分三个阶段(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 ;环评的三个时段划分;建设项目环评的三 个阶段 6、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基础上得到的 7、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内容(简答)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分类(简单) ;哪几个情况需 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分类管理里面的小项。 (选择)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的内容 答: (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 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 污染核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8、三同时(填空) 9、环境容量的定义(填空) ;环境容量的定义(简答) 10、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为了使环境监测数据 能够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 预测污染发展趋势, 要求环境检测数据有 (代表性、 准确定、 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完整性的质量特征(简答) ;如何分析监测数 据的合理性;监测数据的统计方式(平均值)(超标率)和(超标倍数) 、 。 1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确立(填空) 1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非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依据(简答)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 遵循的原则 13、环境检测计划包括的内容(简答) ;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关于 监测一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灵敏度、检测险、ph 的表示、COD 和 BOD 的关系等 14、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 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 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15、为搞好污染源调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重点污染源调查称为(详查) ,对区域 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 16、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2)监测项目 (3)监测范围、点位布设和监测频次
(4)样品采集、传输、前处理和分析测定 (5)全程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A/QC) (6)监测方案的实施和承担者的资质要求 17、环评工程师主持的工作;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要求凡从事(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环境保护验收)的单位,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 2004 、 、 年起,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要求凡从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境 保护验收的单位, 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要求凡从事()()()的单位,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要求凡是从事环境影响评价, 、 、 技术评估,环境保护验收的单位,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18、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敏感目标有那些(简答、选择) 19、项目审批后()年不开工,需重新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 过 5 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
审核;原审 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 10 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 位;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 报批。 ;环评文件自批准之日起满 5 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需要重新审核。记住教材上面的 (60、30、15、10 日都是什么) 20、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和工程分析均用到的方法:物料衡算 21、涉及水污染的做()专题和涉及土壤和人口迁移的需要做()专题 22、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 报批。 23、替代方案能够与原拟建项目或同方案同样目的和效益的建设项目规模、选址(选线)的 可替代方案,其中也包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多方案比较。 24、空气环境标准分三级,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级,噪声环境标准分五级。 25、禁止在 25 度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在 5 度以上坡地整地造林,等都必须采取水土 保持措施。 26、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 报批。 27、环评遵循的基本原则;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28、相对污染型项目而言, ()更需注重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29、污染物浓度由()和污染气象条件决定 30、敏感目标 3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要求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 家。 32、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33、两控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 34、建设涉及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类别,不得擅自提高 或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35、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36、环境敏感区的定义,包括哪些地区?举例(不少于六个) 37、环境影响法报告表结论与建议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38、分别说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如何计算?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 1、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环境影响预 测必须预测哪一阶段的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数学模式法) (物理模 型法) (类比分析法) (专业判断法) 。 2、工程分析的方法(填空、选择或简答) ;工程分析中的类比分析法 答: 类比分析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公车根系 的常用方法。要求时间长,工作量大,所的结果较准确,在评价时间允许,评价工作等级较 高,又有可资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此法。采用此法是应注意分析对象与 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工程分析中的污染因素分析的内容; 工程分析的作用; 工程分析环保措施内容(3 个) 3、环评文件的种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 4、十五期间总量控制因子(填空 131+134 期) (简答) ;总量控制指标:COD、氨氮、SO2、 工业粉尘、工业固废、烟尘。 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时间 6、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7、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含义(131 期+132 期)-----考过多次(简答)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后评价的主体 8、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应该由什么单位来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总则 建设概况和工程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清洁生产 环境风险评价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和监测的建议 公众意见调查 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13 条); ) () ()的项目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 9、工程分析中的三本帐适用的项目;对于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要求算清三本帐:技改扩建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 成后污染物削减量。 10、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 11、何种类型文件需要说明是否采用公众参与意见 12、工程分析中工艺技术分析内容;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简答) ;工程分析中污染因 素分析的内容(简答) ;工程分析的时段划分(简答) ;工程分析中总图布置方案的内容;简 述工程分析中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工程分析划分为几个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分 哪些阶段?;工程分析的阶段;工程分析的内容: (选择了四项)污染因素分析、污染物排 放量统计、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总体布置方案分析主要包括(选择) ; 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 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工程分析中环保措施方案分
析的内容。 (一、二、三级的都要记住) ;工程分析中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13、公众参与的形式和主体(简答) 、参与人员(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 ;公众参与主题; 公众参与的形式和主体 形式:举行论证会、听证会 主体:有关单位、专家、公众 14、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调查方法(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和经验计算法) ;污染物排放的预测 方法(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和(实测法) 、 ;污染量计算方法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 法、实测法;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有三种: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 ;根据 物质守恒定律, 在生产过程中, 投入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料的流失 量的总和。 15、正常生产和事故;建设项目非正常工况是指生产阶段的(开、停车、检修、操作不正常 等,不包括事故) 。 16、检测限和检测下限的关系(3 倍) 17、风险评价定义:事故发生时候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风险识别的工作内容;环境风险评价内容[风险识别(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老师说 151 考过,继续考,晕) 、项源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 和估算危险化学品泄漏量)、后果计算(预测分析,确定影响范围程度)、风险计算和后果评价 (风险计算是后果评价,是风险评价的核心,风险值等于概率 乘 危害程度)、风险管理(包括 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风险评价内容;环境风险评价的概 念() () () ;环境风险评价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 (R)表征;风险识别工作内容: (生产设施、物质危险性、生产过程) ;风险类型:火灾、 爆炸、泄漏;下列应做风险的行业:化工、冶金、建材、采掘业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的源项分析主要是 , , (两个)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使用范围;风险评价源项 分析主要是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和估算危险化学品泄漏量;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使 用范围; 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项目; 建设项目需要做风险评价的行业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 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化学 纤维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 目都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中源项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 (估算危险化学品泄 漏量);以下项目做风险评价的是:A 核工业 B 建材 C 采掘 D 冶炼 。 18、不同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级值法) 19、建设项目环评书的主要内容(简答) ;建设环评的工作内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 基本内容;建设项目环评内容(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定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答: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8)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结论与建议中应给出哪些内容? 20、生态环评评价因子筛选的技术要点 21、 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的目的; 选择监测方法主要依据 (抗干扰能力) ;
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监测项目 监测范围、 点位布设和监测频次 样 品采集、 传输、 前处理和分析测定 全程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监测方案的实施和承担者的 资质要求 22、跟踪评价的定义 2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简答) ;
规划环评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规划分析的 内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的种类:指导性专项规划 和非指导性专项规划;规划环评的内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者与评价者。 24、生态项目工程分析的要点 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的原则 26、建设项目如何进行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简答) 27、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 利用)的有关规划, (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的规划,应在编制过程中 、 、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对规划进行环境 影响评价的具体单位,既可以是(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 部门) 。 28、污染物排放量确定的方法。 29、哪 3 个地区需水土保持方案:山区、丘陵区、风沙区;需要做水土保持方案的风沙区、 丘陵区、山区 30、专项规划的十个方面;对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的()和 说明;规划环评分为专项规划和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又分为指导性和非指导性规划;专项 规划内容十项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 开发 31、哪些法律是限制污染物排放量的? 32、物料衡算法的主要内容;物料平衡的计算法;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生产 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料流 失量的总和。 33、建设项目造成轻度污染的污染因素 34、开发区环评内容;开发区污染源调查内容;开发区评价污染因子的选择;简述开发区区 域环评评价的重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35、总图布置;总图布置方案的内容;工程中总图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 ①分析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②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③分析村 镇居民拆迁的必要性
36、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地区: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 37、与污染型项目相比,——项目的工程分析更注重..... 38、那些选项是属于非正常工况(选择) 39、关于污染源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答:1)根据项目特点确定污染源调查对象;2)确定评价等级,确定调查范围;
3)确定主 要污染因子 4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结论与建议中应给出哪些内容?(190 期也考了,老师 没强调这个,我不会,做环评的都知道。555) 41、影响识别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在 山区 、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 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
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4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为几类标准?Ⅲ 44、下面规划中需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 A C E A、工业规划 B、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C 自然资源开发规划 D、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E 交通规划 45、下面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A、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 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B、地表水水质调查一般在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可进行补充调查。 C、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必须采取“以新带老”、区域消减及其它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措施,做 到增产不增污或者增产减污。 46、工程分析中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 A B C A、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B、分析污染物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C、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的比例 D、分析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距离的保证性 47、关于污染源监测应主要考虑监测仪器的() 。 48、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其中的优先污染物指什么 49、环评报告书中总量控制的编制要求。 50、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51、煤燃烧时,只有有机硫和硫铁矿中的硫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硫,硫酸盐则以灰分的形式进 入灰渣中。
52、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 料的流失量的总和。 53、专项规划和综合规划的内容分别是? 54、环境影响报告表结论与
建议的内容是? 55、规划环评的基本内容; 答: ①规划分析②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③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④环境影 响分析与评价⑤针对各规划方案, 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⑥开展公众参与⑦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⑧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56、划分环境影响评价种类的依据:评价对象、环境要素、和时间顺序;专项规划中的非指 导性规划需编制(报告书)指导性规划编制(篇章或说明) 。 57、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总量控制章节的编写原则(不太肯定是不是这么说的,大体意思是这 样) 58、以新带老消减量的计算 59、建设项目的二本帐,三本帐各是什么?
第三章:大气 1、大气自净能力 2、大气监测点位数量;环境空气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 ;大气一级评价
现状监测的内容。 (10 个监测点,至少两期) 3、大气稳定度的含义;大气稳定度的分级及其意义(简答) ;大气稳定度分类等级及符号表 示;将大气稳定度划分为六类: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的方法 是 P-T; 大气稳定度分类: 强不稳定、 不稳定、 弱不稳定、 中性、 较稳定、 稳定, 分别以 ABCDEF 表示判断对应关系;大气稳定度的分级;大气越不稳定,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越大,落 地距离越小 4、大气总量控制指标(131 期+132 期) 、大气总量控制因子 5、大气评价的范围确定(选择和简答) ;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计算题 131 期+132 期) ;3 级评价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6、影响大气评价的主要因素 7、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2 个) ;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热力因子有(温度层结) 和大气稳定度; 影响大气扩散的因子: 风、 湍流、 大气稳定度、 温度层结; 大气扩散参数 (热 力、动力) ;影响大气扩散的因子风,湍流(动力) ,大气稳定度和温度层结(热力) ;大气 边界层参数观测包括(地面观测) (低空观测) 8、复杂地形(选择:除了平原) 9、大气污染因子选择一般不宜超过几个;大气污染因子选择一般不宜多余 5 个。 ;项目的大 气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初步工程分析基础上得到的,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参数,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 分级。 1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简答)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 11、大气越不稳定烟囱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和其落地距离的变化(越大还是越小) 12、小风的风速范围(0.5-1.5) ;小风的范围:0.5≤U1.0 时超标 6、点源一维模型 S-P 模型:DO 和 BOD 的关系(131+133 期) ;DO-BOD 用于哪种模型? 7、地表水环境现状质量调查中监测断面的选择;地表水现状调查对象;水环境现状调查的 对象主要为(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现状调查范围怎样选 , 。 取;是水环境现状调查的对象主要为环
境水文条 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 8、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4 类) ;水体污染物按特性分类;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 (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 9、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 、 ()()是湖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指标 10、水质监测的四个断面(背景断面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消减断面) 、监测断面(填空) ; 水体监测中断面的类型有哪几类?分别布点在什么位置?; 水质三监测断面及其位置; 地表 水监测断面布设原则;地表水监测的时间的选择(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有张图,一条 河流和一个排污口,要求做画出监测的四个断面。 11、 判别大河的标准; 大河的判断标准?; 水体的规模大小判定: 河流以多年平均流量判定, 湖泊以水深及水域面积判定;判别河流的标准: (≥150m/s3)大河。 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的平均流量,大河 C 。A、≥15m3/s B、≥50 m3/s C、≥150 m3/s
D、≥200 m3/s 河流和湖泊规模分别以(多年平均流量) (平均水深)和(水面面积)划分。 (不确定) 河流规模划分依据多年平均流量,大河为≥150m3/s,中河为 15-150 m3/s,小河为
个参数代表的含义;对 ISE 公式参数的说明 15、水的自净机制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 ;水体自净特性相关内容 16、河流弯曲系数(1.3) ;某河流断面间河段长度 1.5m,断面间直线距离 1m,则弯曲系数 大于(1.3) ,可视为(弯曲河流) 。————考过多次 17、十五规划水的总量控制因子(COD 和氨氮)---选择 18、地表水划分为几类(5 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照水域的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 ; 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19、混合断面的定义(5%) ;混合过程段的定义 20、水质零维和一维模式的衰减(计算) ;水质预测零维模式的适用条件(简答) ;水质预测 零维模式(计算) ;零维/一维/混合段长度混合题(计算) ;零维一维水质模型;零维水质模 型应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持久性污染物(题目 选项非持久性污染物,故不选) ;简述零维水质模型公式及其使用条件;零维水质模型应用 条件; 答:零维模型:C=(CEQE+CPQP)/(QE+QP) CE 河水水体中含待评价污染物原有浓度。 QE 河水水体原有流量 CP 污染源水体含待评价污染物浓度 QP 污染源水体流量 零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 定排放。 21、地表水监测断面及其设置;地表水水质监测原则;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上游 500 的断面, 为( 断面) 22、监测水质参数的数量值合理性判断(选择) 23、水质复杂的程度。复杂:污染物类型数大于等于 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 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大于等于 10;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24、日排水量 100-500t 的排污单位,总量监测采用的方法:监测与统计相结合。 25、一般情况下 DO 最高不能超过(14.6mg/L) 。 26、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27、地表水水质评价因子选择原则;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 28、该水域水质要求严格,评价等级一、二级。问重金属等不能直接()或() 29、水质参数分类;地表水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另一类是特征水 质参数。 30、COD、BOD 数据的合理性。 (书 306 页,某造纸厂) ;一般人和地表水和污水测得得 COD 和 BOD 值,必须是 COD〉BOD;COD、BOD 和 DO 是否为有机物?为什么?pH 为酸碱污染物; 31、河流简化问题; 32、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该阶段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应 按正
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3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集中式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适用几类水质标准; 二级集中式生活水源地属于地表水 () 类标准。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属于(Ⅱ级评价) 34、在排放口下游指定一个限定区域,使污染物进行初始稀释,这个区域称为超标水域,它 具有位置、大小、形状三个要素;超标水域 答:在排放口下游局部水域内,污染物主要进行初始的稀释及混合,在此水域内的水质处于 超过水质评价标准的状态,这个区域称为超标水域。
35、河流与湖泊分别以什么参数划定大小: , , , (三个) 36、某仪器对 COD 的检测限为 3mg/L,那么此仪器对 COD 的检测下限范围是;检测限与检 测下限的关系(3 倍) 。 37、水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设在()和() ;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的采样点: 第一类污染物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 或设在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 放口。第二类污染物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如需评价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还需 在处理设施的污水进口和出口同时采样。 38、地表水根据其污染性质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和废热。 39、河流河口流量的计算依据 40、水模型,利用完全混合公式和一维水质模型,第二个公式给出,完全混合公式没给; 41、三氮包括亚硝酸氮() ;三氮:亚硝酸氮、硝氮、氨氮。 () 42、污染水质因子分为() () 43、水质监测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种类和适用条件。 44、河边拟建一座食品厂,污水排放量为 0.22m3/s,COD150mg/L,该河流量为 8.5m3/s,流 速 0.3m/s, 河流污水汇入断面 COD 背景浓度 8mg/L, K=0.2d-1, 求排放点下游 10km 处的 COD 浓度。 45、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 ;水环境影响预 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上游河段。 46、下列属于常规水质因子的是:
A B C D A、PH B、DO C、BOD D、水温 47、 《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 48、施工期水环境影响的来源主要是——和—— 什么样的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需要水环境影响预测; 答: ①地表水质要求较高, 如要求达到Ⅲ类以上②可能进入地表水环境的堆积物较多或土方 量较大③施工阶段时间较长,如超过一年 49、叙述地表水采样的四个断面(背景、对照、控制和消减断面及其内容) 50、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51、水的十项指标在丰、平、枯都要达到多少?(50%、80%、90%、100%) 52、在分时间单元采样时,哪些项目样品是不能混合,必须单独采样的(ABCDE) 。P308 A PH B COD C DO D 油脂 E 粪大肠菌群 53、地表水质监测中应单独采样是(硫化物、油类、余氯和悬浮物),选项中的 PH 和 DO 是应 现场监测因子 54、如何判断水环境质量达标 55、某污水特征为 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 Qp=6.0m3/s, CODCr(P)=12mg/L,u=0.1m/s,Kc=0.5/d,忽略污染物到达均匀混合端面之前的降解,在距均 匀混合断面下游 10km 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 CODCr 浓度是多少?(数据不一样) 56、大、中型河流,在排水口下游 3km 处有一取水口,在混合过程段需要用的模型_____: A.零维 B、一维 C、二维
范文四:环评上岗证习题
不断采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
利用资源,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律,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
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
2. 符合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 布局合理
3. 清洁生产原则
4. 符合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5. 资源综合利用原则
6. 国家土地利用原则
7. 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8. 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量,污染物复杂程度,收纳水体面积,环境质量要求
:
风险识别(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项源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和估算危险化学品泄漏量)
后果计算(预测分析,确定影响范围程度)
风险计算和后果评价(风险计算是后果评价,是风险评价的核心,风险值等于概率 乘 危害程度)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1.监测数据的统计方式(平均值)、(超标率)和(超标倍数)。 2.废物焚烧时二口恶英来自三条途径(废物本身)、(炉内形成)和(炉内低温再合成)。 3.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
4.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热力因子有(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5.按照生态形成和性质可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半自然生
态系统)
6.许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其生态实质性影响,需要进行(环境监理)。 7.其它为上岗证90分版上的常见题,如环境评价文件的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
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8.两个80dB的噪声叠加后为多少?(83dB)
9.垃圾渗滤液需要监测的指标(COD)、(BOD)、(SS)和(大肠菌值)。 10.污染物排放的预测方法(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和(实测法)。 11.大气自净能力:平流输送、湍流扩散、清除机制
1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综合性、指导性、专项
13.大气越不稳定烟囱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和其落地距离的变化(2)越大 越小 14.检测限与检测下限的关系(3倍)
15.小风的风速范围(0.5~1.5)
16.大气边界层参数主要用于什么地形的项目观测(复杂地形1,2级) 17.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指标中,污染物产生指标有:(废水生产指标、废气生产指标、
固体废物生产指标。)
18.大城市、列为环境保护重点的中等城市,其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次数为:(每季度最末一个月测量。)
19.下列那些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 20.属于推荐性的环境标准有(监测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21.标准的分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22.建设项目环评常用的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有:(矩阵法和清单法)。 23.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调查方法 (物料衡算、经验计算法,实测法、) 24.污染型工程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法) 2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大气扩散模式)、类比调查法、专业判
断法。(地表水四种都可以,其中零维,一维,二维水质模型为数学模式) 26.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收集现有资料;现场调查;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
统;访问专家 生态现状评价方法: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质量指
标法,景观生态学法,数学评价法;)
27. 大气环评评价范围,一、二、三级边长分别是16~20km、10~14km、4~6km,平原地区取上限、复杂地形地区取下限。
2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作
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植物调查草、灌、乔样方大小(1m2、10 m2、100 m2);以上。 29. 大气监测点位数量:(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不少于2-3个); 大气污染因子选择一般不宜多余几个(5个) 复杂地形指(除了平原)
30. 判别大河流的标准 ?150m3/s
在河流环境水文条件调查时,当河段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平直河流。 31. 点声源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6dB。
32.一般情况下DO最高不能超过(14.6mg/L)。
33.人耳的听阈(2×10-5pa)、痛阈(20pa)、声压级计算(Lp=20LgP/P0)
34.飞机发动机处声压为630Pa,转化为(150) db
35.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值 一类区域小(?70dB(A))
混合断面定义(5%)
36.危险废物焚烧装置二燃室温度控制指标为?1100?;医疗废物焚烧装置二燃室温度控制
指标为?850?。
37.垃圾焚烧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 :预处理工艺 、控制二噁英的形成 38.焚烧时产生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 二噁英类,控制其生产是通过对 初始阶段、高温分解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三个阶段。
39.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40.安全填埋场距离居民区距离(800米)
41.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TSP、氨、硫化氢、甲硫醇及臭气。危废垃圾场主要
潜在污染对象(地下水)
42.点源一维水质模型S-P表示的是什么的关系 DO和 BOD
43.ISE越大说明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44.A-P值法值能粗略地估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的判别 45.“十五”期间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因子为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
氧量COD、氨氮、工业固体废物。水质总量控制指标:COD、氨氮。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 总氮、总磷
46. 水环境现状调查的对象主要为(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 47.生态调查的主要对象: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技术状况; 48.一般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是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河洪水调蓄区、生物
多样保护区、防风固沙区。
49.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三类地区要做水土保持方案。
50.生态系统的定义:是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
系统。
51.防治水土流失首先选用的生物治理措施:(绿化工程)
52.环境容量定义: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
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3.生态系统的特点:整体性、开放性、区域分异性、动态性 54.从生态角度分析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工程治理措施)(生物治理措施) 55.生态影响的特点:累积性、区域性或流域性、高度相关和综合性。 56.清洁生产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的定量指标为
(污染物排放指标和能源资源利用指标)
57.环评的复杂地形:丘陵、山区、沿海以及大中城市的城区。 蛇行布点法。适应于面积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采样点要求较多
58.大气湍流水平扩散参数的测量方法:示踪剂法和平移球法, 59.污染气象学把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称为混合层,从地面算起至第一层稳定层
底的高度就是混合层高度。典型气象条件是指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
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的组合条件。
60.大气人为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61.气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气象)资料分析和(高空气象)资料分析。 62.大气边界层参数主要用于什么地形的项目观测(复杂地形一、二级评价项目) 6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64.水质复杂的程度。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
的水质因子数目(?10)。
65. 喷气式飞机喷气口附近声压为630pa,其声压级为150dB,声压为0.002pa,其声压级为40dB。
66.绘制等声线的监测取样方法 网格法
67.夜间瞬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 68.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的量称为 等效连续A声级。
69.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 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70.环境噪声常规监测项目: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普查
(白天)
71.航空噪声用(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来评价
72.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级评价的划分原则: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
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显著增高(增
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声二级评价的条件判断:对于新建改建、改建、扩建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功能区属
于实用于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较明显增多
(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73. 危险废物填埋场距地表水源的距离不应少于150米。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距机场军事基地3000米以上。
74.噪声常规监测项目: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白
天)。
75.L9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 76.噪声叠加::L1+2=10lg[10L1/10+10L2/10];
77.航空噪声用(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来评价
78.脑力劳动时最大允许噪声和睡眠时候的理想噪声值(60dB,30 dB) 79.声压级为0.002,其声压级等于多少dB(40)
80.机场噪声二类区域是指:(除一类以外的区域)
81. 清洁生产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最首要的是
(源消减)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指标中,污染物产生指标有: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
指标、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82. 风险评价定义:事故发生时候污染物排放量(最大)
83.日排水量100-500t的排污单位,总量监测采用的方法:监测与统计相结合。 84.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
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的规划,应在编制过程
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85. 环境质量评价按不同的时间阶段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和(环境质量后评价)。
86.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
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87. 何种类型文件需要说明是否采纳公众参与意见(专项规划)
88.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时间(报告书60日、报告表30日、登记表15、超过五年10日)
89.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2003年9月1日)
90.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
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91. 最佳测定范围也称有效测定范围,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
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92.检测限与测定下限的关系(3倍) 不同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极值法) 93. 一、二、三级评价监测周期。一级评价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
作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检测。 94. 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分为建设期,生产
运营期、服务期满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95. ISE= CP QP/(CS- CH)QH
ISE,污染物排序指标(用于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QP,废水排放量M3/S CS,污染物排放标准MG/L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QH,河流流量M3/S ISE越大 ,说明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96.水污染物按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四类。
97.生物多样性的含义:遗传、物种、生态系统。 98.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主体、受体、响应。
论述题共10道,分别是:
一、水电项目工程分析的要点:
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三、针对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中,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五、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六、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与评价
七、公路建设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
八、高等级公路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九、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现状调查的内容
十、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范文五:环评上岗证培训
关于发布2014年7月份建设项目环评岗位
基础知识培训与考试计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中心拟于2014年7月举办4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与考试。现将培训计划及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计划
二、培训报名 (一)培训对象
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环境影响评价科研和咨询、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调查以及环境监测等工作的人员。
(二)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拟报名人员需先登陆“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报名系统(http://www.eia.net.cn/trainingonline/)”
完成个人信息注册后,根据实际情况,报名直接考试或参加培训并考试。
(三)报名要求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与考试实行实名制。
2.报名信息必须完整、真实、准确,不符合要求的报名无效。 3.报名成功后,如需改报期次,应注销后重新报名。 三、其他事项
1.各期培训地点、学员名单、再次确认及增补报名的相关要求等,将于开班前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www.china-eia.com)”另行通知。
2.咨询电话:010-52931001
传 真:010-52931023,010-5293100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环评上岗证培训教材》w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