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0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0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①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②大家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认为丙同学的猜想可能性最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1)甲。 溶质中一定有NaOH;Na2C03和Ca(OH)2在溶液中不能共存。(2)有白色沉淀生成(3)①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很少,与氢氧化钠反应(或氢氧化钠的量较多和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等合理即可)。(2分)
②2NaOH +CO2 →Na2C03+ H2O(2分)
2.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______________,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案设计】
(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点火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1)酸性 (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 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3.
试样溶液 浓硫酸
NaOH溶液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
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_______;② 将10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300 g;④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⑦ 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303.3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H2SO4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装置的气密性 ④不再产生气体 Na2CO3 + H2SO4 →Na2SO4 + CO2↑+ H2O (1)除去水 (2)使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形管
(3)79.5% (4)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定有影响 (5)CaCl2
4、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粉末中铁、铜的存在。
资料在线: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H2O+2Na0H=2NaAlO2+3H2↑),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烧杯、大试管、量筒、滴管、燃烧匙、药匙、磁铁;稀硫酸、稀盐酸、Na0H镕液、氨水。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Ⅰ、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不用化学试剂,证明金属铁的存在
(2)基于假设2,将混合金属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基于假设3,请你完成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
答案:Cu;用磁铁吸金属,如果有金属被吸出,则含有金属铁;有气泡产生,还有部分固体剩余;2Al+6HCl→2AlCl3+3H2↑;取样,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取步骤①中的溶液,滴加足量的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5、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
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 只有CO2 B. 只有CO C. 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门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
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
现象,验证猜想。
【讨论】
(1) 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2)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
答案:黄色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⑴ 将尾气收集到气囊中(或将尾气点燃) ⑵水 (或H2O)
6、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MgCl2 CuSO4 NaCl和NaNO3
(2)AgNO3+NaCl→AgCl↓+NaNO3
7、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_________;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在农村,每年冬季因燃煤取暖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屡见不鲜。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对家庭使用煤炉取暖产生尾气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猜测:尾气的主要成分可能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收集尾气后,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为证明尾气中有二氧化碳,他们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装置 ②为确定尾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将尾气通入装置D前,应先将气体通过装置的是 ;
③实验中要两次用到装置
④经实验探究,他们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据此,你对家庭燃煤取暖有哪些建议?
9、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_
(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包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设计与实验:
A B C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结论:绿色固休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
(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
表达与交流:①上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 _________;b_________。
②上述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该装
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请回答问题:
粗铜丝
带孔塑料 小药瓶 稀HCl
⑴大理石应放在 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装置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粗铁丝代替 ,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用装置B收集CO2 ,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填字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
②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要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 还需要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
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成分猜想】
猜想Ⅰ: 没有变质,只含有CaO、NaOH;
猜想Ⅱ: 部分变质,可能含有CaO、NaOH、Ca(OH)2 、CaCO3、Na2CO3。 猜想I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如下图所示:
(3)【判断】
a.查资料得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猜想 不成立
b.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 (4)【拓展】
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
11、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然小红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提出假设]:假设1: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假设2:所用稀硫酸的浓度太小 假设3:铝片与稀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实验设计]:
你选择的假设是 。请选择恰当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有以下实验用品:大小相同的铝片、l0
%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钠、试管、试。 13、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14、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
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范文二: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管理资料]
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
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C0、Ca(OH) 23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C0 2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 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
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C0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23
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C0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23
液,向其中加入CaCl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2
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
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上述
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大家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认为丙同学的猜想可能性最大。你认为可能
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1)甲。 溶质中一定有NaOH;NaC0和C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2)232
有白色沉淀生成(3)?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很少,与氢氧化钠反应(或氢氧化钠的量较多和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等合理即可)。(2分)
?2NaOH +CO ?NaC0+ HO(2分) 2322
2.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
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O、H。`222
【查阅资料】SO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SO。 22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乙同学认为是SO,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2
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和H,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______________,
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
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
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2
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2
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
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案设计】
(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SO + 2 NaOH = NaSO + HO2232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点火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 2
【思维拓展】(1)酸性 (2)SO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 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2
比实验
3.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稀硫酸 B A
碱石灰 (固体NaOH和CaO)
NaOH溶液 试样溶液 浓硫酸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
?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_______;? 将10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
解,得到试样溶液;?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300 g;?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
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 重复?和?的
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303.3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HSO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5)若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
?装置的气密性 ?不再产生气体 NaCO+ HSO?NaSO+ CO?+ HO23 24 24 22
(1)除去水 (2)使反应产生的CO全部导入U形管 2
(3)79.5% (4)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定有影响 (5)CaCl 2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4
计实验探究该粉末中铁、铜的存在。
资料在线: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HO+2Na0H=2NaAlO+3H?)~222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烧杯、大试管、量筒、滴管、燃烧匙、药匙、磁铁;稀硫酸、稀盐酸、Na0H镕液、氨水。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不用化学试剂,证明金属铁的存在
。 (2)基于假设2,将混合金属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基于假设3,请你完成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说明仪器和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
? 仅除去铝
? 证明含有铁
将大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证明含有铜 加水,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答案:Cu;用磁铁吸金属,如果有金属被吸出,则含有金属铁;有气泡产生,还有部分固体剩余;2Al+6HCl?2AlCl+3H?;取样,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取步骤?中的溶液,滴32
加足量的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5、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 只有CO B. 只有CO C. 既有CO,也有CO 22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门立即变蓝;而CO遇该试纸不变2
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
现象,验证猜想。
聚乙烯塑料碎片
A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写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装置B中的现象是: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
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 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
的空气。 装置C中的现象是: 也有CO。
观察装置B、装置C中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的现象 为: 【讨论】
(1) 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
(2)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CO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2
答案:黄色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CO?CaCO?+HO 2232
? 将尾气收集到气囊中(或将尾气点燃) ?水 (或HO) 2
6、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MgCl CuSO NaCl和NaNO 243
(2)AgNO,NaCl?AgCl?,NaNO 33
7、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_________;
(2)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D装置总质量 E、F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 156.6g 356.8g
反应后 158.4g 359.0g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在农村,每年冬季因燃煤取暖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屡见不鲜。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对家庭使用煤炉取暖产生尾气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猜测:尾气的主要成分可能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收集尾气后,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为证明尾气中有二氧化碳,他们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装置 ;
?为确定尾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将尾气通入装置D前,应先将气体通过装置 ,目
的是 ;
?实验中要两次用到装置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经实验探究,他们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据此,你对家庭燃煤取暖有哪些建议?
9、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
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_
(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包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设计与实验:
A B C
?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结论:绿色固休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
(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
表达与交流:?上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 _________;b_________。
?上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请回答问题:
粗铜丝
带孔塑料
小药瓶
稀HCl
?大理石应放在 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装置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粗铁丝代替 ,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用装置B收集CO ,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填字母) 处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请回答:
?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要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
还需要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反应而2
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成分猜想】
猜想?: 没有变质,只含有CaO、NaOH;
猜想?: 部分变质,可能含有CaO、NaOH、Ca(OH)、CaCO、NaCO。 3232
猜想I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如下图所示:
(3)【判断】
a(查资料得知:Ca(OH)、CaCO和NaCO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现象判断:2323
猜想 不成立
b(由操作??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
(4)【拓展】
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
11、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无色溶液中含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滴无色酚酞试液 有氢氧化钠 小红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我认为:小欢和小红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然小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学校在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实验情况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开始时,铝片表面有气泡 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铝片放入稀硫酸中,开始时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假设]:假设1: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假设2:所用稀硫酸的浓度太小 假设3:铝片与稀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实验设计]:
你选择的假设是 。请选择恰当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有以下实验用品:大小相同的铝片、l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
实验步骤(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假设成立
[评价与反思]:通过这次探究,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13、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
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
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
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X Y Z W
盐酸 ? — — ?
Z的硝酸盐 ?
W的硝酸盐 ? —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
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14、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CuSO、NaSO、Na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3242423
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
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3
A.可能含CuSO和NaCO42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NaSO,一定不含NaCO、CuSO 3224234
C.一定含NaCl、Ba(NO)、NaSO,一定不含NaCO,可能含CuSO 322423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NaSO,一定不含NaCO、CuSO 3224234
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
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
直接进行操作?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范文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焦炭的题目
题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杂质不与水反应)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产生一种俗称为水煤气的气体燃料(水煤气中不含甲烷等有机物)。为探究水煤气的成份,该小组开展了如下活动:
(1)设计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见图1(图中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已省略)。
(2)作出假设: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水煤气中一定含有水蒸气,可能含有H2、CO、CO2。
(3)实验探究:同学们为探究水煤气的成份,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2)并进行实验。
A B C D
31题图
2
请分析图2所示装置的实验原理,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4)结果分析:实验证明水煤气中有H2、CO、CO2。
①能证明CO2存在的现象是 。
②能证明CO存在的现象是 。
③能证明H2存在的现象是 。
(5)交流反思:同学们在反思实验结果时发现图2所示实验存在缺陷,请你分析造成此实验缺陷的原因: ,对此你提出的改进措施
是 。
答案
本题的陈述性答案只要合理即给分)
范文四:得知同学患了癌症
3天前,穗宁来信说林XX同学患了癌症。一下子牵动大家的心。我这样写到
借此我们大家都要深思一个问题,我们同学中的大多数人都到了半百之岁,我们所学和所用的知识都是为别人解除病痛,而且比一般人更知道西医治疗那些讨厌cancer cells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和预后。那么,到了这个年纪实在该思考如何“避免发生”的具体问题了。或许79人可以建立一个基金会,为陆陆续续出状况的同学一点支持,但那并不能阻止cancer cells不找上身来,所以是无奈和消极的做法,而积极的做法是预测和预防。
为了我们剩下的300多个兄弟姐妹的后50年,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学学《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关注我在推动的“视觉中医的时代”。我的理念是:古代上工治未病有两个法宝,一是预测理论,二是“慧眼”(透视功能)。现代我们要学做上工也是要靠这两个宝。预测理论就是五运六气,从每个人的生日中推测五脏功能强弱失衡的信息预测。天干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称五运(木火土金水),五十岁是五脏抗过了五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整十岁周期压力,到第六圈很多人会出问题。现代“慧眼”乃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观察无形态的经络气血运动。
我已经使用电脑经络测量仪11年,TTM(细胞代谢热断层成像仪)已经第四年。在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关注人群气血层次的异常分布,是在找体内五脏出偏的病前环境,这个环境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能量波”与出生时的某脏腑产生最大或最小的共振,在十岁时是这种波出现的一类重要周期。于是在波与共振压迫下的脏腑失衡环境是发病的最重要诱因,远远早于西医“发现早期疾病”的滞后思维。
比如苗娟,是1957年生人,她的脸型和青黄脸色是典型的木弱之像(不典型者危险性小,与生月日有关),肝弱、肺强失衡,脾胃次之。所以她得肝病的概率很高,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就会引起潜藏很久的癌细胞种子大量繁殖生长,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咱们79中有不少1962年出生者(从1962年1月21日至1963年1月20日计算),年尾数2+5=7,凡是生在年尾数7、2之年,都与肝有关。1962是木强、脾胃弱和肺弱的体质。因此,他们聪明,容易发脾气,可以较早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或是呼吸系统、皮肤的问题,头发早白或脱发早等等。当一定的年份肝气会失衡,多年的隐病会被诱发。2012年,就是运气激发肝功能超强的时空环境,脾胃和肺更弱,疾病就会在三脏之间出现。如果我们今年在TTM下看到肝区温度凉或部分细胞团过热,就说明肝脏大部分细胞的功能亮起黄灯,只有少部分在加班加点,而此时所有的肝功能检查可能是正常值,或仅有胆固醇稍偏高。
尤其是如果经常出现颧红、耳尖红、眼红之一,伴有口苦、口臭、腹胀、失眠、干咳、耳鸣、便秘、便血、尿频、血尿、关节紧痛之一者,都要注意是体质发出的先兆预警,表示调节五脏功能的平衡系统已经力不从心,要赶紧搞好平衡强弱三脏的关系。好了大家都是医生,各有所长,恕我啰嗦了,有回国之便,愿意与兄弟姐妹分享我的另类思维。
穗宁你好:收到通知,深为同学们身患恶病感到不安和忧心,需要怎样表示纽约同学的心意,我和白医生都会支持就是了。
顺便在同学面前汇报一下我的预测业绩,没有炫耀的必要,只为增加大家对我的了解和信任。本人曾经用中医理论做过四次预测,均在事前发表文章。1)在2003年4月22日准确预测“SARS流行趋势将于2003年5月22日锐减,7~8月停止流行”(结果5月22日小汤山医院收治最后一批院外感染者,7月6日WHO宣布SARS结束;2)2003年10月预测“SARS今冬明春不会再来”;2006年8月预测“2007年底至2008年、甚至2009年有世界性甲型H1N1流感流行,配疫苗必须类似1978年的H1N1毒株(但是世界级的专家们预测失准,2007年秋的疫苗中根本没有H1N1,导致2008年2月美国49各州流感,22小童死于H1N1,香港3小童死);2009年5月预测“流感将于6月4日后减弱成为常年季节性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此同时WHO却把流感提升到传染病最高等级,至2010年8月11日撤销,流感不了了之。中国还欲堵病毒于国门之外,殊不知病毒早于人类何止千万年就存在了,早有自己的闹事规律,被我们的中华祖先掌握于手中)。
我们会每天衷心为他们祈祷,带给他们神的帮助。小妹
范文五: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 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 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 l :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 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 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 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1/5左右.
步骤 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 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 2的目的是()
除去广口瓶中的氧气,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
(2)在步骤 3“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 是由于瓶内气压
() (选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有关文字表达式()
(1)步骤 2的目的是()
除去广口瓶中的氧气,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
(2)在步骤 3“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 是由于瓶内气压
() (选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有关文字表达式() 补充:
(1)步骤 2的目的是除去广口瓶中的氧气,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在步骤 3“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 是由于瓶内气压小于(选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外界气压.
(3) 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 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2Mg+O2= (点燃) 2MgO ; 3Mg+N2=(点燃) Mg3N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