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传统道德概论(全)
1.《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由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所作。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2.孔子提出三达德说:仁智勇
3.孟子提出四德说:仁义礼智。
4.孟子的五伦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5.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6.东汉章帝时期的官方文献《白虎通》认为,人伦关系的核心是三纲六纪。
7.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
8.《白虎通》:公元79年,东汉章帝召集诸儒于洛阳北宫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研讨结论遂编而成。《白虎通》作为东汉王朝的官方文件,在内容上把董仲舒以来的伦理道德思想官方化、定型化和神学化。 9.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1. 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2.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3. 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
4. 崇尚礼义的良好风尚;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10.《周易》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说大致有五种观点:天人一德说(《易传》、孔子);天人一类说(《春秋繁露》);天人一性说(《中庸》、《孟子》);天人一体说(老子、庄子);天人一道说(《二程集》)。 12.中国传统道德的心理弱点:1. 因循守旧、不求变革的心理;2. 坐井观天、唯我独尊的心理;3. 安贫固穷、知足常乐的心理;4. 狭隘保守、固步自封的心理;5. 平均主义、嫉贤妒能的心理;6. 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心理。
13.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代表,而荀子是性恶论的主要代表。
14.主张“人性有善有恶”的主要思想家:世子、董仲舒、王充。
15.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论的主要代表:告子、王安石、王阳明、龚自珍。
16.主张“人性超善恶论”的主要思想家:道家的老子、庄子。
17.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
18.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论述也较完整的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9.春秋时期晋国范宣子与鲁国叔孙豹的对话: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20.叔孙豹完整地述说了人生的价值:立德、立功、立言。
21.儒家具体规定了理想人格:“圣人”“君子”。实现的途径:“内圣外王”。
22.“孝”的观念产生及其演变:
从“追孝”“享孝”到“父慈子孝”;从“孝养”到“孝敬”;再到“孝感”“孝义”;最后走向极端“愚孝”。 23.“忠”的观念产生及其演变:
最初是忠国高于忠君。《左传》提出“君明臣忠,上让下竞”说明春秋时绝对“忠君”的观念尚未普遍化。 24.《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成书于秦汉之际。现流行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全书共分18章。《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是诸德之本;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并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孝经》是把孝德观念系统化、理论化,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向人们灌输孝道的经典。
25.爱有差等:《孟子?尽心上》,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有差等的仁爱观:一是,在仁爱的内容上,仁爱,亲亲,仁民,爱物;二是,在仁爱的层次上,仁爱,亲亲?仁民?爱物。 6.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提出“博爱之谓仁”。他明确指出,“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他的“博2
爱”必须以“亲亲而尊尊”为原则,不能越出宗法等级制的名教体系。
27.北宋张载在《西铭》一文中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仁爱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8.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并全面完整地论述的是《中庸》,有语:“至诚无息”。 29.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信”作了详尽的论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30.“以义为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
31.“以利为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韩非等。
32.“绝利弃义”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33.“义利并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墨子、荀子、王充、王夫之、颜元等。
34.中国传统道德生态观是建立在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
35.生态管理的道德要求:尊君民本。
36.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存养、克治、践履。
37.道德修养的境界:君子境界、圣贤境界、慎独境界。
38.传统道德的修养要旨:“学”、 “思”、 “行”。
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5.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二、阐述孟子的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人性论问题上,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代表,其观点的主要内容是: 1.人之性与动物之性有本质区别。《孟子?告子》中保存了孟子和同时期思想家告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孟子反对告子的“生之谓性”和“食色,性也”的主张。认为告子的说法抹煞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人之性与动物之性的本质区别就是人天生的道德心性,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2.人性之“四心”即“四端”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人性的“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发端,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人生而有此“四心”就像生而有四肢一样。
3.孟子把人性和道德的本原结合起来给人性以“善”的价值规定。认为人性“四心”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这样,天赋的人性就成了善(即道德)的本原。
4.人性可失,只有经过后天努力才能达到圣人境界。认为,人有恶的行为,不在于人性,而在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和主观的不努力,没有保持住并扩充先天的善心,从而丧失其本善“良心”所造成的。如果能加强修养,防止物欲的引诱,扩充善的本性,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
三、阐述荀子的性恶论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是性恶论的主要代表,他的性恶论是沿着“性伪之分”——“人之性恶”——“化性起伪”的逻辑顺序发展的。
1.荀子通过定义“性”概念的本义,进而揭示“性伪之分”。 荀子认为,“性”是自然赋予的,一出生就具有的,不是学习和锻炼可以得来的,也是不需要学习的。礼仪道德的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而得来的东西。由此,荀子得以显明地说性为恶,说善为伪。
2.人性不能谓善而应谓恶即人之性恶。荀子用一篇专文《性恶》来驳斥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的,任其发展,必然为此发生争夺残杀,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人性不能谓善而应谓恶,从此提出了他的性恶论。
3. 人们通过教化获得道德上的善即化性起伪。人性也必须加以教化,因为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化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荀子看来,现在的人,见了年长的人而不敢先吃,只不过是道德礼让;疲劳了而不敢休息,只不过是想替长者代劳。而礼让、尊长都是后天的教育、习染得到的道德品质。可见,人性本恶是很明显的,而善良只不过是后天认为造成的。人们通过
后天的教化、礼法的熏陶习染,而获得道德上的善。
四、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理论特征
1(儒家理想人格系统化、具体化、世俗化,使之成为后世理想人格模式的价值取向。 2(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具有“重义轻利”的利他性特征。
3(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具有政治伦理化倾向。
4(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注重强调个人的“内圣”,强调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内化。
因此,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是一种道德内求、内圣的理论,而非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是教化人们安身立命的道德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
五、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
孔子的仁爱思想内涵:
1.把孝亲作为“仁”的根本,认为孝敬父母、亲爱弟兄是“仁”的最起码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这表明,血缘宗法之爱是“仁”最深厚的心理基础,“仁”作为道德意识,是指“爱亲”之心。 2.“爱人”是“仁”的最主要的含义。孔子的“仁者爱人”的“人”,指的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其他人,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庶民,甚至是奴隶;既包括父母兄弟,也包括非血缘关系的他人。但他的这种“仁爱”是一种等差的爱,是区分亲疏远近、高低贵贱的。
3.在处理仁和礼的关系上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克”意即克制、约束;“己”同“我”,意为自己;“复礼”意即回归于礼。“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要求,达到恢复礼的目的。 4.把“仁”推广于政治,主张“德治”。所谓德治仁政的实际意义是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而剥削压迫依然存在,等级制度还要维持,但是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
5.进行修养达到“仁”的认识论。比如“圣人有天生之德,上智有生知之能。”即相信某些圣人贤人有非凡的先验之德,而冥顽不灵者则不可能形成仁德;见贤思齐,内省自讼的榜样教育方法;提倡忠恕,推己及人的成仁途径;见义思利,杀身成仁的完美人格。
六、中西方的仁爱道德与博爱道德不一致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1. 仁爱与博爱产生的时间不同。仁爱道德产生于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在整个封建社会得到发展;而西欧的博爱道德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为资产阶级的到来鸣锣开道。 2. 仁爱与博爱遵循的原则不同。仁爱道德受宗法制度影响,遵循的是“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原则,是一种有差等的爱,体现为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等一整套宗法等级的道德规范;而西方的博爱服从于理性原则,在充满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爱己是人的天性,它必然导致爱人的结局,而理性则成了爱己与爱人关系和谐与平衡的天然调节者和评判者。
3.仁爱与博爱的实现方法与途径不同。儒家采取的是“能近取譬”,将心比心的方法;仁和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而博爱道德中自始自终都存在着功利性,人为了生存的需要萌发了除自爱心之外的爱他心,但爱他是为了更好地自爱自利。自爱是目的,爱他是手段。
4.仁爱与博爱的认识自觉程度不同。孔子面对礼崩乐坏、上下无序的春秋乱世,更加留恋秩序井然、安居乐业的奴隶社会,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却因为思想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被发扬光大。 而西欧的博爱从一诞生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宗教神学道德,号召人们用尘世的爱来代替天国的爱,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当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便逐渐丧失了革命性,日益变成资产阶级巩固统治的精神武器。
益者三友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儒家心目中的益友是什么样的人,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八)
【注释】
便佞:当代学者李泽厚译为:“虚浮”、“圆滑”、“夸夸其谈”。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儒家的交友之道是什么,
1.“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扬雄:《法言?学行》)
“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节,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欧阳修:《朋
党论》)
“责善,朋友之道。”(《孟子?离娄下》) 3.
“朋友之义,过失相规。”(《海瑞集?规士文》)
“见彼有失,则正色而谏之。”(《葛洪:《抱朴子》)
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章句下)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扬雄:《法言?修身》)
【注释】
有:同“右”,即相佑、帮助之意。 挟:依仗、凭借之意。
宽厚之道
宽厚之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倡导的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宽厚”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如《管子?形势解》:“人生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宽厚之道的具体要求和主要表现是什么,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躬自厚?而薄责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3. “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1.“故君子攻?人,不尽其过,须含蓄以养人之愧惧,令其自新。”(明代吕坤:《呻吟语?伦理》) 2.“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石成金:《传家宝》三集卷二,《绅瑜》) 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战国策?燕策三》) 2.“崇人之德,扬人之美。”(《荀子?不苟》)
1.“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2.“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传家宝》三集卷二,《绅瑜》) 3.“处人之道,心厚而气和,不独待君子,即待小人亦然。”(孙奇逢《岁寒集》,《明儒学案》卷五十七)
1.“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有。”(洪应明《菜根谭》) 2.“宽而疾恶,严而原情。”(《司马温公文集》卷十四,《迂书?宽猛》) 【注释】
(1)“厚”字之后省略了“责”字,此处意指多责备自己。
(2)“责人则以人”,是以按照一般人的普通标准去要求他人。
(3)攻:同“责”之意。
(4)罢:pí,原为“罴”,同“疲”,无能之意。
范文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简述题:(每题 10分,共 50分 )
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孔子的“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道教的思想渊源。
4、简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5、简述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对文化的影响。
二、论述题:(每题 25分,共 50分 )
1、 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追求“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追求精神世界 的“逍遥游”,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请谈谈你对儒、道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2、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二、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4题, 40分)
1、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的特性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孔子的“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道教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4、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每题 20分,共 2题, 40分)
1、谈谈你所了解的宋明理学。
2、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二、简答题
1. 简述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
2. 简述老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具体内容。
3. 简述道教在教旨上的本土性。
4. 简述墨子“非攻”思想中对战争的分析。
三、论述题
1. 试述周公在政治思想上对儒家思想产生的主要影响。
2. 试述佛教众生平等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范文三:中国传统思想概论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具体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7]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体道
“道”即是道体,是一形而上意义的实体,道体并不是孤悬独存,与世间截然分离的,”道“是超越时空等一切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道体本身所涵蕴的性质,正是世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依据。道家诸子特别强调“体道”,指的却是一种实践修养的功夫,要求践履者对道体有一切身的体悟,并就此体悟加以贯彻力行,务求通过践履的功夫令践履者把握道体的特质,且将这特质透显出来。
道不可道
道法自然,自然非死物,故道无常道。道变应事而变,言之则死。不能像儒家一般设立一个基本行为准则,过于死板,容易过时,陈旧。应循时而变道,循道而变行为。且人所有物性不同,故其复命归根求真方式也不相同。亦可说为人之道不同。故道德经不言何以得道,而是定了一个得道之人的模板。供后人分析效仿,得自化,自得道。
贵时主变
社会的大变动要求政治制度的革新,诸子百家都了解这一点,但理论上的说明则是另一回事。应该说,就对“变革”的思考来说,道家在诸家中是最深刻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曾强调道家对变革的态度,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因时为业……因物与合……圣人不朽,时变是守。”司马谈认识到了道家“贵时主变”的特点。 虚无
人得虚无,则心灵清明。不需风湿刻意而为,行善举而不以其为善。故为事弗居,未得弗惜。不为物所累,超然物外,为而弗居。心无邪念,故不需用“仁、善、义”而压制邪念。也因如此,被人以为绝仁弃义,心无仁义。
守一
道家待人处世,待人如待己,皆以一而不变。相对儒以仁义而为,道家待人多以虚无,齐物,弱柔,纯粹,素朴,亦使人得虚无,齐物,弱柔,纯粹,素朴。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齐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会因孰人得道而赏,孰人失道而罚。天上下的雨,既滋润善人,也滋润恶人。故法天地之心得齐物,不以是非功过而累,超然世外而非刻意为之。
柔弱
道家尚柔弱,“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正是阐明了道家尚柔之目的。
“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而由此我们可以略微推衍出道家少许思想方式。 天道行健
健生者道之大德,行德者道之妙用,惟其至健,所以能行。行健二字,足概天道之精。循天理因人之善性而不循人之欲而生生不屈者是为不息。君子以自强者法道之健,以不息者法道之行,谓之人以合道也,日新又新,即行健不息之意。如草木生长,冬至以归藏,春来以连山。看似柔弱的草木在日升月恒不住流转的光的阴影中,纵使沧海桑田经历百代枯荣,然而却总有片片光芒迎风向阳挺立着。故老子曰:自胜者强。
无为
道家素有大道反之说,故《论六家要指》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常用有为,而道用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其用心仍在不去,看似不作为,却已有为之极。再如《道德经》五千言,其中多有有无相生,祸福相倚之言。道家重本舍末,人之所好不过得、有、居上、载乐,而道不刻意于此,自然而为,反有大德,大有,大乐。从侧面上反映出儒道之分:儒生通过约束自己,建立强大的超我体系,用超我来修改本我的需求,但也因如此,稍有不慎,超我失控就会害人害己。而道家则从本我出发,从人最本源的欲出发,不仅做了好事,而且不会给大脑传导一种“这是好事”的信号,而产生一种对回报的期待,和未得到回报的不满,反而做事不掺杂目的性。
动静适宜
善者,动合天心,静得地意,言无不通,默无不利,谓之善。夫善者,君子所本,百行所长。吉祥所合,万福所往。流而不竭,用而不绝。万王不变,异俗不易。天地所与,神明所益。故上以顺天,下以顺人,为治元始,事之恒常。成理万物,覆载群生,天下怀慕,继之无穷者,善也。
不识元首,不睹根本,诬天诬地,诬人诬鬼,属辞变意,故谓之辩。抱嫌履疑,顺心妄动,尚言美辞,故生不善。何谓不善?动与天逆,静与地反,言伤人物,默而害鬼,之谓不善。
纯粹素朴
众所周知,道家于事,莫不是重自然而为,以至心身舒爽,不为物累,自然而为并非听任自然而不作为。而是以一种不刻意的态度而为。不虚伪不做作,一便是一,二便是二,没有太多欲妄和情绪道家于物贵本而舍末,贵素朴而舍智妄,“为学者曰增,为道者曰减。”于是减之又减,便可达到一种自然的境界,心如新生于世,不与物饰,真朴无巧的状态。
道法自然,也是同样映出道家对真对朴的追求以及对世间智巧之风盛行,人皆失其淳朴之心的憎恶与反思。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范文四: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1. 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答: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生活实用 功能 娱乐审美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 群体凝聚功能
2.. 什么是木卡姆歌舞?
答: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传统古典大曲, 具有统一调式体系, 以歌舞乐三者组合 而成。主要存在两种歌舞组曲结构形式:一是麦西热普 而是象多朗木卡姆
3. 什么是说唱音乐?
答: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 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是中华民族 的一种集文学、 音乐、 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文体上韵散兼用, 叙事与代言相结合; 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 (艺人称 “跳进跳出” 、 “一人多角” ) ; 音乐上突出叙事性, 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传统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4. 什么是广东音乐?
答:民间器乐合奏, 属丝竹乐类乐种。流传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 以后又传至上海 天津 北京等大城市。目前主奏乐器是粤胡。著名乐曲有《旱天雷》 《连环扣》 《双星恨》
5. 戏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文学、音乐、舞蹈、舞美、武术、 杂技、 诗歌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 1、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 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 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2、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 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3、虚拟性(舞台表现的象征性)虚拟是 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 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 借以表现生活。
6. 简述唐代琵琶形制的变革
答: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乐器改革方面, 巧妙地将传统直项琵 琶与外来曲项琵琶结合起来。 保留曲项琵琶梨形、 曲项的形制特点, 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 音特点; 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 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 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 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 由原来十二柱变成十四柱; 在演奏上改变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 的竖弹。由于乐器改革上的大胆吸收和合理取舍,使演奏上获得新的飞跃。
7. 简述戏曲音乐的基本构成
答:戏曲音乐是戏曲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类。 它包括声乐和器乐两 大部分。声乐:包括唱腔和念白两部分。它们是戏曲的主体成分。戏曲的唱腔里可有独唱、 对唱、重唱、齐唱、合唱、伴唱以及 “ 帮腔 ” 等。大多数剧种主要使用独唱和对唱。戏曲的念 白包括韵白和散白。 韵白是一种艺术加工较夸张的舞台语言, 读音常依中州韵, 声调跌宕起 伏, 音乐性强; 戏曲中上流社会的人物或正面角色多用韵白。 散白在不同的地方剧种中有不 同的方言,花旦和丑角使用散白。器乐:戏曲里承担器乐演奏的组织,习惯上被称为 “ 文武 场 ” (或称 “ 场面 ” ) ,它是 “ 文场 ” 与 “ 武场 ” 的合称。 “ 文场 ” 一般指笛子、胡琴、琵琶、扬琴等 管弦乐部分。 “ 武场 ” 一般指打击乐部分(一些重乐器如唢呐、大号,在一些剧种中,也归入 “ 武场 ” ) 。
试述我国民间歌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答: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的《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记录了周初 至春秋中期(公元前 11~前 6世纪)近 500年间 15国的民歌,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黄河流 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北部和四川东部,民歌内容涉及劳 动、生活、阶级压迫、爱国及乐观精神方面。这一时期的古代文献中,也有我国江苏、浙江 地区的民歌。而楚国的民歌,有一部分经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系统集中和加工整理, 存留 于《楚辞》和《九歌》中, 《楚辞》中的其他作品,也多是屈原及其他文人依据楚国民间乐 舞的形式创作的。
汉代(公元前 206年 ~220年)的“相和歌”,既包括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也有根 据民歌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还有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舞曲《大曲》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20~589年) ,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扩散,南方 的民歌受到重视和喜爱, 并传到北方。 这时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湖北一带的西曲和江苏一带的 吴歌。二者皆为民间徒歌(无伴奏)形式,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西曲 多反映水边船上的离情, 吴歌多表现家庭儿女的意趣。这时, 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南、 北方 民歌所表现出的风格各异的地域特点:南方民歌柔婉清秀, 多表现儿女情长的内容; 北方民 歌则勇武刚健,慷慨激昂。
唐代 (公元 618年 ~907年) , 随着民歌的广泛流传和应用, 人们开始从中选择出特别受到 喜爱的曲调,进行更多的加工和改编,填入多种唱词,并在演唱上精心处理,这就是唐代的 “曲子”。唐代曲子虽然仍出于民歌,但已脱离了民歌最初的形式。
宋代 (公元 960年 ~1279年) , 民间曲子更加深入人心, 成为多种民间音乐形式 (如说唱、 戏曲)的构成基础。文人们竞相模仿民间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
从明代中期开始, 我国城市日渐繁荣,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带来了许多农村中产生的新 民歌。 城市艺人对其进行加工, 将其作为自己卖唱谋生的手段, 促成了这些民歌的广泛传播。 这时,开始有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至清代,见于部分著录的小曲计有 208首,如【倒 扳桨】 、 【叠断桥】 、 【一剪梅】 、 【刮地风】 、 【剪靛蓝】 、 【绣荷包】 、 【满江红】 、 【太平年】 等等。 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们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试述说唱音乐的主要特征
答:说唱音乐与民歌不同,它是艺人讲唱故事的一种形式,属于表演艺术, 艺人一般都以此 为谋生手段。 说唱音乐的唱词在韵辙平仄上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音乐上说唱音乐主要是叙述 性唱腔, 音乐和语言结合得很紧; 说唱音乐以叙事和代言相结合, 即以第三人称为主的第三 人称与第一人称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说唱音乐的表现方法在民间音乐中独具特色, 它是由一 两个演员运用语言和音乐模拟多种人物来叙述故事的形式, 要模拟书中人物的口吻、 姿态和 性格,把书中人物的音容笑貌准确生动地刻画出来。
说唱艺术与说唱音乐的特征 首先,是语言性 。说唱艺术虽然大部分有说有唱,有 乐器伴奏甚至也有形体表演, 但它的基础是说, 即语言, 因此说唱艺术的首要特征是语言的 艺术,其艺技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语言的运用。 第二,即兴性 。说唱艺术基本上是一种口承 文化,讲唱的故事内容为口口相传,临场的表演从语言到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第三, 听觉艺术的特征 。 说唱艺术的形式虽然也是表演者在台上讲唱, 但它主要是一种诉诸听觉 的艺术,即运用 “ 声音造型 ” 。
试述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
答:小调是汉族民歌中体裁分类的一种。又叫小曲,俗曲等。小调的流传和发展,反映着城 市和乡村音乐文化的交互影响和密切联系。 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1 ) 叙事与抒情相交
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小调的音乐具有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手法, 常将情感的抒发寄托于有一定叙述性特点的旋律和唱词之中,因此,小调的情感表达是 含蓄曲折的,并因有更多艺术加工,形式上精雕细琢,更加规范 ; (2 )规整均衡的节 奏与节拍; 在节拍方面, 小调比较规整, 小调中所使用的节奏类型比较多样并分布均衡, 既有变化,又有统一(3 )曲折多样的旋法;小调的乐汇变化比较多,旋律的进行多 呈曲折形态(4 )曲式结构方面的特点:A )对应式结构 B )起承转合式四句结构。 C) 并置式,衬词 衬腔原样重复
试述昆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存在价值
答: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昆曲的表演,也有 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 巧妙而和谐。 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 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 表现在它的音乐上。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 音的控制, 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 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昆剧行腔优美, 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 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昆剧是我国文人雅士, 艺术专家精心呵护培植的特殊戏曲品种,曾一度成为中外公 认的国剧,被誉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乳。 昆剧对戏曲的 “ 祖 ” 、 “ 乳 ” 之功,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方面:1. 昆剧所展示的综合性特点是极其完善的,它将 “ 载歌载舞 ” 的戏曲艺术推至 “ 无声 不歌, 无动不舞 ” 的顶峰 (至今没有哪个剧种能够超越) 。 以至昆剧为戏曲其它剧种奠定了一 种综合性表演--“ 唱、念、做、打 ” 的基本模式。
2. 昆剧的舞台表演、演唱技术等方面都被锤炼得极其精湛,以至今天,其他剧种的演员还 在把昆剧的著名段子当作基本功训练的必修课。此所谓 “ 昆训 ” 之说。
3. 昆剧的剧目之多,承前继后地囊括了民间许多传奇,成为各剧种移植的故事源。这些剧 本 , 由于上流社会文人雅士参与较多 , 又极有文学价值。
4. 由于昆剧的前 “ 国剧 ” 地位,它在曲谱文卷遗存方面是其他剧种远不能及的。仅《九宫大 成南北词宫谱》一书中就收有 4466个曲牌。
5. 昆曲演唱对发声用气、口法、润腔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魏良辅的《曲律》 、徐大椿的 《乐府传声》 、沈宠绥的《度曲须知》 、俞粟庐的《度曲刍言》等,都是明、清以来有关昆曲 唱法以至声乐理论的重要著述, 对我们研究昆曲的唱法和中国戏曲的声乐理论, 直到今天都 很有价值。
其他应注意的知识点:
七音孔骨笛和曾乙侯编钟;汉族民歌的分类:号子 山歌 小调;山歌分类:一般山歌 田秧 山歌 放牧山歌;号子的歌唱方式:一领众和,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民歌的作用:生活实用功能 娱乐审美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 群体凝聚功能; 少数民歌的代表:蒙古族的 《嘎 达梅林》 ;埙 缶 磬 琴 瑟;擦弦乐器:嵇琴 扎筝;南方笛派:陆春龄 赵松庭
范文五: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 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 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 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 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 才能感到神的存在, 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 中 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 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 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 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 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 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 社会、 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 既是充分说理的, 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 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 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 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 才能感到神的存 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 诱的, 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 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 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 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 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 因为它不具备传播 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剪 纸
剪 纸 是 中 国 最 为 流 行 的 民 间 艺 术 之 一 , 根 据 考 古 其 历 史 可 追 朔 到 公 元 六 世 纪 , 但 人 们 认 为 它 的 实 际 开 始 时 间 比 这 还 要 早 几 百 年 。 剪 纸 常 用 于 宗 教 仪 式 , 装 饰 和 造 型 艺 术 等 方 面 。 在 过 去 , 人 们 经 常 用 纸 做 成 形 态 各 异 的 物 像 和 人 像 , 与 死 者 一 起 下 葬 或 葬 礼 上 燃 烧 , 这 一 习 俗 在 中 国 境 外 有 时 仍 可 见 到 。 剪 纸 艺 术 一 般 都 有 象 征 意 义 , 也 是 这 种 仪 式 的 一 部 分 ; 此 外 剪 纸 还 被 用 作 祭 祀 祖 先 和 神 仙 所 用 供 品 的 装 饰 物 。 现 在 , 剪 纸 更 多 地 是 用 于 装 饰 。 剪 纸 可 用 于 点 缀 墙 壁 、 门 窗 、 房 柱 、 镜 子 、 灯 和 灯 笼 等 , 也 可 为 礼 品 作 点 缀 之 用 , 甚 至 剪 纸 本 身 也 可 作 为 礼 物 赠 送 他 人 。人 们 以 前 还 常 把 剪 纸 作 绣 花 和 喷 漆 艺 术 的 模 型 。 在 农 村 , 剪 纸 通 常 是 由 妇 女 、 姑 娘 们 来 做 。 在 过 去 , 这 可 是 每 个 女 孩 所 必 须 掌 握 的 手 工 艺 术 , 并 且 还 被 人 们 来 品 评 新 娘 的 一 个 标 准 。 而 职 业 的 剪 纸 艺 人 则 常 常 是 男 人 , 因 为 只 有 男 人 才 能 在 作 坊 里 一 起 劳 作 并 挣 工 钱 。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京剧脸谱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中国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 会想到戏曲。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有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 装两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画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方法。这种就改变了眉毛的 自然形状,便成为图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来画,有蝶翅眼、喜鹊眼等很多样子。 脸谱是 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 紫色表示智勇刚义; 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 残暴、 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 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
京剧脸谱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 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 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贴门神
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 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 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生活 中的传统文化——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 中国结经过几千年的结艺演变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精制华美的艺 术品。
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制而成, 每个结都有它的编造规律, 每个结又都根据其形、 意而命名,如果把不同的结相互结合,再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起来便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 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品,不同造型的组合表示一种强烈浓郁的美好祝福,赞颂与传达忠心至诚的祈祷和美好心愿, 每个结都体现着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愿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汉朝(公元前 200年) ,兴盛于隋唐,到
公元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据考证,陕西关中地区为皮 影发祥地,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皮影俗称“灯影戏” ,又有“电影始祖”之美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之一相传皮影起源于汉代(公元前 200年) ,兴于隋、唐、宋、十三世纪穿入西方 . 陕西是皮影发源地,尤其在关中一带(西安)十分广泛,仅传统 戏剧目就有数百本,唱腔就有几十种之多。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书中已对光影现象作科学研究,群众则早已用纸或皮张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于 墙取乐, 唐人小说即有术士剪纸成月形贴于壁上并引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 即是民间影戏的反映。 为使影子活动 而加关节,为让影像美观而加镂刻成花,为求影像空灵而用处理成半透明的驴皮加彩,发展成皮影戏。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 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 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 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 成部分。
在中国,许多民族与地区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其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大年三十之前,
人们置办年货,清扫卫生。三十那天,贴门神、春联,挂年画、红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大年三十夜晚叫 “除夕” ,即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一般人家都要围在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 ,称“团年” 。午夜时,还要燃放 爆竹。 春节时吃饺子, 是中国北方的民间习俗, 取 “更岁交子” 之意, 也就是新旧交替从子时开始。 在中国南方, 春节时多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 元宵节
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晚上,人们有观灯、吃元宵的习俗,故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是相沿已久的习俗。早在 1000多年前就有元宵这种食品,原先叫“汤元子” ,后改为元宵,象征家 人团圆、和睦、吉利。
元宵节以观灯为喜乐之事,故又称“灯节” ,据《文乐书》记载,汉明帝时期提倡佛法,敕令在元宵节点灯敬 佛,这首开元宵节放灯的先例。唐宋时,元宵节观灯的习俗已广为流传。清代灯节更盛,并一直延续至今。 元宵节也是民间花会,即各种民间技艺、舞蹈荟萃、竞相表演比赛的节日。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至今已流传了 2000多年。远在春秋时代, 人们就运用圭表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4个节气。到秦汉时,又确定了二十四节气,自 此就有了清明这个节令。届时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有放纸鸢(风筝) 、荡秋千、踏青、游春、栽柳、斗鸥 和拔河等活动。自唐代以来,把清明节与寒食节(冬至后的第 105天)混同起来,统称清明节。祭祖扫墓、禁火 寒食便成为清明节的主要内容。 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年、重五,到今已有近 2000年的历史。端午节的来历,其说不一,认 为端午节始源于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流传最广。 人民怀念屈原, 便把他投汩罗江殉国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 节。
过节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便成为中国人民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后来,这种习俗流传到日本、朝 鲜和东南亚等国。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又叫“仲秋节” 。过中秋节,起于汉代。到宋代,中秋节 便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了。
中秋赏月、中秋祭月、吃月饼,是中秋佳节的主要内容。每到中秋之夜,当月亮升起后,在庭院设案,供品有月 饼、瓜果等。月祭完毕,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酒” 、 “赏月饭” ,并对望月亮向远在异地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除
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但都以“花好月圆” 、吉祥如意为主题。 重阳节
董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所以九月初九既称“重九” , 又叫“重阳”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