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被子的大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被子的大地
斯蒂文森
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
有时候,我让我的舰队,
垫两个枕头在脑袋底下,
在床单的海洋上破浪行驶,
一件件玩具都在我身旁,
要不,把树木和房屋搬开,
叫我整天都快活,乐哈哈。
在床上筑起一座座城市。
有时候,用一个钟头光景,
我是个伟大的严肃的巨人,
我瞧着铅制的兵丁行军,
在枕头叠成的山上坐镇,
他们穿着不同的军服,
凝视着面前的山谷和平原,
操练在被褥铺成的山林。
做有趣的被子大地的主人。
1.为什么“我”病了,却整天都快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读完这首诗后,我觉得作者的想象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略
范文二:大地的震动阅读答案
大地的震动
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②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③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④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⑤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⑥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⑦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⑧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7.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3分)
8.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3分)
9.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选出不恰当的一项。(2分)??? 【???? 】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9个震级和12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10.国外极少数支持“藏独”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驳斥的话。(4分)
【链接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
阅读答案:
7.(1)地震的破坏力与震源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仅20千米,所以破坏力大。(2)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破坏力越大,汶川地震震级为8级,所以破坏力大。(3)与烈度有关。烈度越强,破坏力越大,汶川地震最大烈度为11级,所以破坏力大。(3分)????? 8.联系:震级与烈度成正比。区别:震级是固定的,烈度是变化的。(3分。阅卷补充细节略)???? 9.B(2分)????? 10.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1)地震是自然现象,是天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中国是多地震国家,汶川又处于地震活动带;(3)国外也有地震,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报应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灾区人民的亵渎;(4)将政治和汶川地震随意联系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说地震是报应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4分)
范文三:大地的声音阅读答案
大地的声音阅读答案
(“128815”);大地的声音
向迅
?秋虫唧唧的叫鸣,把个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
?不是一颗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像是有人握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似就是时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大方地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一方池塘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
?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源源不断地传诵出来。——唧——唧——啾——啾——此起彼伏,高低错落。
?初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眼睛闭起来,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键,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满了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奏——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
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更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
?可这样的比喻总是有些欠妥——它们的鸣声,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
?我又想它们到底为何要这么不辞辛劳地夜夜长鸣呢,是在低声祈祷吧,是在高声歌唱吧,是在朗诵诗篇吧,是在念诵经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长谈吧??有那么一个时刻,我躺在池塘边湿漉漉的既做绿化树的围栏又充作了坐骑的条凳上,双手情不自禁地和着那隐秘的节奏,在空气中像音乐指挥家那么划动起来——那些音乐竟惊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间流动起来;那些音乐,像低垂的夜幕里极柔和的云朵,更像来自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我在一处草丛边蹲下来,捕捉到了两首独奏曲——它们分别来自两只我并未发现身影的促织——啾——啾——我学不来它们的叫声。我莫名地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我感觉天与地在此刻与我离得特别近,我就像一个睡在襁褓中的婴儿,在旋律优美的摇篮曲中,抵达天堂。
?我心底还是无比清楚的,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帜——是大地的声音。不止是那池塘对岸林深叶茂的山林,只要是那些没有被水泥覆盖和倾轧的泥土里,夏秋时节,就会有虫子们的歌唱和伴奏,这无言的故乡,生长着无
数生命#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即使是那些密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无声活动;即使是干净而空荡的水泥地之上,那些哪怕是仅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会有精瘦的绿色,可怜巴巴地冒出来呢。
?我知道,很多虫子的生命仅止于夏秋两季。秋天一过,它们要么深入泥土预备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要么连同它们飘荡在草木间的歌声和一缕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点泥土。生命究竟是短暂的,可它们用歌声构筑的那个音乐世界,是多么宽广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它们的舞台,大地万物,都变成了它们的听众。不仅是包括我在内的人,就是那些树木与月儿,也都静静地聆听着那生命精彩的绝唱。
?虫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阔天空。歌者的一生,哪怕繁华落尽,却仍然余音不绝。
(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文章开头描写清凉的初秋夜晚,以静衬动,营造了静谧的氛围,为下文的描写与议论作铺垫。
B(作者听出了虫鸣声中“哀戚和愁绪”,其实是作者对自己三十年来抛掷时间行为的反省。
C(文章语言优美,多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难以不可捉摸的虫鸣声,让读者身临其境。
D(作者描写草籽可怜巴巴地冒出精瘦的绿色,批判了密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对自然的破坏。
E(生命究竟短暂,但作者主张绽放生命的精彩,要像虫鸣一样用歌声构筑宽广的世界。
2(阅读文章?-?段,简要归纳作者描写了虫鸣声哪些特点。(4分)
3(文章多处描写虫鸣的声音,为何题目是“大地的声音”,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原因。(4分)
4(作者巧妙地借助“聆听声音”来表达文章深刻的主旨,可见聆听很重要。我们要怎样聆听呢,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BD(B虫鸣声的“哀戚和愁绪”与我的反省没有直接联系D“精瘦的绿色”表现生命的顽强)
2(密集、优雅、同起彼伏、高低错落、淡淡的哀戚
3(?虫鸣声是大地声音的一种(“它们的鸣声,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虫鸣声有代表性(“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帜——是大地的声音”)?作者由虫鸣声扩大到大地上其它声音,逐步升华。(答出两点即可)
4((1)怎样聆听,?细心观察才能聆听?平心静气地聆听?用自己的灵魂聆听(3分);
(2)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2分);
(3)列举现实在恰当例子、现象并对此作出分析(3分)(此题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范文四:大地的颤动阅读答案
阅读《大地的颤动》,回答问题。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1.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9个震级和12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4.国外极少数支持“藏独”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驳斥的话。
【链接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1)地震的破坏力与震源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仅20千米,所以破坏力大。(2)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破坏力越大,汶川地震震级为8级,所以破坏力大。(3)与烈度有关。烈度越强,破坏力越大,汶川地震最大烈度为11级,所以破坏力大。
2.联系:震级与烈度成正比。区别:震级是固定的,烈度是变化的。(意对即可)
3.B
4.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1)地震是自然现象,是天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中国是多地震国家,汶川又处于地震活动带;(3)国外也有地震,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报应说”是对生命不尊重,是对灾区人民的亵渎;(4)将政治和汶川地震随意联系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说地震是报应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范文五:《大地的耳朵》阅读答案
《大地的耳朵》
?????? ?⑴小时侯,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 ⑵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 ⑶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 ?⑷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⑸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 ?⑹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 ⑺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 ?⑻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 ?⑼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 ⑽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 ⑾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⑿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 ?⒀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 ?⒁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 ?⒂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1.文章开头几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我”和弟弟对冬菇的讨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聪明”和“慧黠”来形容母亲,你认为它们具体表现在哪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菇如此味美,作者为什么又在第⑾段中说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温馨感人,请你联系全文回答下列两题。
(1)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处(句)?请找出来并作点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两次运用了“刻意”一词。母亲的“刻意”夹冬菇和“我”的“刻意”夹冬菇,其起因是完全一致的。
B.第⑽段中 “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一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冬菇焖鸡”不仅鲜美爽口,而且口味独特。
C.第⑾段中“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一句,说明吃冬菇确实能使人听觉敏锐,从而印证了母亲的话。
D.全文以冬菇为线索,自始至终记叙了“我”童年时吃冬菇的事,情节完整,语言华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答案:
1.第一问:一是嫌冬菇的样子“丑”(或:把它比做“鬼”、“老鼠屎”、“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等)
?????????????????? 二是不喜欢吃(或:“筷子总绕道而逃”、“一见便皱眉”)(意思对即可)
???? 第二问:①采用欲扬先抑手法,与下文形成对比。
??????????????????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 ③为下文写“我们”喜欢吃冬菇作铺垫。
?????????????????? ④为刻画善良聪明的母亲形象服务。(以上四点中,答到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2.母亲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喜欢吃冬菇。(意思对即可)
3.因为“我”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叫人恶心的言谈。(意思对即可)
4.(1)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赞美;对温馨的伦常亲情的怀念 ;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恋。(意对即可)
??? (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 示例一:“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一句中,“黠”的本义是聪明而狡猾,这里作者贬义褒用,赞叹了母亲的聪明机智。
?????????????示例二:“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此句中“无尘”这一比喻,写出了童年生活的纯洁美好。
5. B